CN103703640A - 线束以及保持线束的形状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线束以及保持线束的形状的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703640A
CN103703640A CN201280036233.6A CN201280036233A CN103703640A CN 103703640 A CN103703640 A CN 103703640A CN 201280036233 A CN201280036233 A CN 201280036233A CN 103703640 A CN103703640 A CN 10370364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ire harness
adhesive
bend
resin
reces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80036233.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增田伦久
市川秀弘
高松昌博
桥泽茂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azaki Corp
Original Assignee
Yazaki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azaki Corp filed Critical Yazaki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370364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70364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GINSTALLATION OF ELECTRIC CABLES OR LINES, OR OF COMBINED OPTICAL AND ELECTRIC CABLES OR LINES
    • H02G3/00Installations of electric cables or lines or protective tubing therefor in or on buildings, equivalent structures or vehicles
    • H02G3/02Details
    • H02G3/04Protective tubing or conduits, e.g. cable ladders or cable troughs
    • H02G3/0406Details thereof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16/00Electric or fluid circui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rrangement of elements of electric or fluid circui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16/02Electric or fluid circui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rrangement of elements of electric or fluid circui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electric constitutive elements
    • B60R16/0207Wire harnesses
    • B60R16/0215Protecting, fastening and routing means therefor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GINSTALLATION OF ELECTRIC CABLES OR LINES, OR OF COMBINED OPTICAL AND ELECTRIC CABLES OR LINES
    • H02G3/00Installations of electric cables or lines or protective tubing therefor in or on buildings, equivalent structures or vehicles
    • H02G3/02Details
    • H02G3/04Protective tubing or conduits, e.g. cable ladders or cable troughs
    • H02G3/0462Tubings, i.e. having a closed section
    • H02G3/0468Corrugated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rchitecture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Details Of Indoor Wiring (AREA)
  • Insulated Conductors (AREA)
  • Installation Of Indoor Wiring (AREA)

Abstract

一种线束,设置有:当使用在弯曲状态下的柔性护套部件作为用于传导路径的护套部件时,该护套部件能够保持为期望的形状而无需使用保护器。所述线束(9)设置有:由诸如线(18)的良导体构成的传导路径;和作为护套部件的波纹管(16),该波纹管具有穿通其的传导路径(18)并且具有凹进部和突出部,该凹进部和突出部在该波纹管(16)的表面上沿圆周方向延伸,沿着该波纹管(16)的纵向方向交替地形成。在该线束(9)中,固化型粘合剂(23)涂敷到当线束(9)弯曲时形成在护套部件(16)上的弯曲部的凹进部,并且固化,同时保持弯曲部的弯曲形状。

Description

线束以及保持线束的形状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大体涉及一种线束,尤其是一种具有保持其形状的功能的线束以及一种保持该线束的形状的方法,该线束具有用于保护多根线的护套部件。
背景技术
<专利文献1中公开的线束>
专利文献1中公开的线束是沿着其相对于用于保护电线的金属管的布置路径弯曲的线束。专利文献1公开的线束包括三根高压电线和分别容纳三根高压电线的用于保护的三根金属保护管。
<<高压电线>>
高压电线连接安装在车辆的前部的电机和安装在车辆的中部或后部的电池。线束从车辆的中部或后部处的电池通过位于车体框架外部的底板布置到在车辆的前部处的电机。
<<金属保护管>>
金属保护管被布置成保护高压电线免受碎石或水的侵扰。金属保护管被布置成足够刚性的以保护高压电线免受碎石或水的侵扰并且防止高压电线的变形。此外,由于金属保护管由金属制成,所以金属保护管充当电磁屏蔽层。
<<对线束制造厂中的金属保护管设置弯曲形状>>
通过将高压电线插入通过直的金属保护管然后将金属保护管沿着在车辆的底板处的线束的布置路径弯曲来制造线束,由此形成弯曲型线束。
而后,以如上所述的方式制造的弯曲型线束从线束制造厂运输至车辆制造商的装配厂。
在装配厂中,弯曲型线束将被安装在车辆中预定的位置处,由此完成布置过程。
引用列表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JP-A-2004-224156
发明内容
技术问题
<专利文献1中公开的线束的问题>
根据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是,当运输多根线束时,在金属保护管之间以及在线束之间需要充分的空间以便防止金属保护管相互接触和受到损坏或变形。
此外,出现的另一个问题是,因为金属保护管以三维弯曲,所以需要加工空间。
<使用护套部件代替金属保护管>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考虑使用柔性护套部件(例如,管体)来代替金属保护管。
然而,使用护套部件具有下列问题。
<护套部件的问题>
1)在柔性护套部件的情况下,对于护套部件而言,当安装/对齐时和在布置之后,由于柔性而难以保持期望的形状。
2)为了在保持期望的形状的同时安装这样的护套部件,存在对保护器的需要,然而,该保护器是由树脂模制以与线束的布置路径相对应的部件,因此该保护器应针对各个车辆分别地设计/设置,具有较低的通用性,从而需要高成本成。
3)关于保护器,在开发期间,需要制造原型模具许多次,因此保护器的设计和制造将是昂贵且耗时的。
4)由于对保护器的使用导致护套部件的安装部分被制成更大,所以如果保护器设置在车辆的底板处,则保护器接近地面,导致许多问题。
<需要解决的问题>
因此,考虑到上述问题,已经创造了本发明,并且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线束,该线束使用柔性护套部件来代替金属保护管,并且该线束具有能够保持护套部件的期望形状而不使用保护器的构造。
技术方案
为了解决该问题,本发明提供具有下列特性的线束(1)至(4)。
(1)一种线束,包括:
传导路径;和
柔性护套部件,所述传导路径穿通该柔性护套部件并且该柔性护套部件具有凹进部和突出部,该凹进部和该突出部在所述护套部件的表面上沿圆周方向延伸并且沿着所述护套部件的纵向方向交替地形成,
其中,固化型粘合剂或包含该粘合剂的树脂供应到当线束弯曲时所形成的弯曲部的凹进部,并且在所述弯曲部保持为弯曲形状的同时而固化。
(2)在(1)的线束中,束带围绕所述弯曲部缠绕,在该弯曲部中,所述固化型粘合剂或包含所述粘合剂的所述树脂供应并且固化。
(3)在(1)的线束中,所述固化型粘合剂或包含所述粘合剂的所述树脂涂敷并且固化在所述弯曲部的所述突出部和所述凹进部上。
(4)在根据(1)至(3)中的任一项的线束中,所述固化型粘合剂或包含所述粘合剂的所述树脂供应并且固化护套部件在非弯曲状态下使用的直部的至少所述凹进部中。
此外,本发明提供一种保持线束以具有期望的形状的方法(5),该方法具有下列特性。
(5)一种保持线束以具有期望的形状的方法,该线束包括传导路径和该传导路径所穿通的柔性护套部件,所述方法包括:
[1]制备具有突出部和凹进部的护套部件作为所述护套部件,该突出部和该凹进部在所述护套部件的表面上沿圆周方向延伸并且沿着所述护套部件的纵向方向交替地形成,
[2]通过弯曲所述护套部件形成弯曲部,
[3]将固化型粘合剂或包含该粘合剂的树脂供应到所述弯曲部的所述凹进部,以及
[4]使所述固化型粘合剂或包含所述粘合剂的所述树脂固化,同时将护套部件保持为弯曲形状,
其中,所述护套部件被保持为期望的形状。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根据线束(1)和保持该线束的形状的方法(5),该线束具有其中固化型粘合剂或包含粘合剂的树脂涂敷(放置)并且固化在当使护套部件弯曲时所形成的弯曲部的凹进部中的构造,相邻的突出部以固定的距离隔开,同时护套部件保持在弯曲形状下。
此外,根据线束(2),利用其中在弯曲部保持在弯曲形状下的同时在固化型粘合剂或包含固化型粘合剂的树脂固化之后用束带缠绕弯曲部的构造,能够防止固化型粘合剂或包含粘合剂的树脂的脱离,并且保持弯曲部的弯曲形状。
此外,根据线束(3),利用其中弯曲部的整个外部用固化型粘合剂或包含固化型粘合剂的树脂覆盖的构造,能够防止固化型粘合剂或包含粘合剂的树脂的脱离,并且保持弯曲部的弯曲形状。此外,由于缠绕束带过程不是必须的,所以能够提高工作效率。
此外,根据线束(4),利用其中直部也用固化型粘合剂或包含粘合剂的树脂覆盖的构造,能够保持弯曲部的弯曲形状,同时使直部保持为直的形状。
如在前述内容中所述,本发明具有用于覆盖传导路径的护套部件能够保持为期望的形状而甚至不需要使用保护器的效果。
此外,因为不使用保护器,所以本发明具有其通用性在使用中增加的效果。
此外,本发明使用固化型粘合剂或包含固化型粘合剂的树脂作为由树脂模制的保护部的替代物,并且因此不需要用于车辆的专用部件和模具。这有助于线束的制造成本的减少。
此外,由于不使用保护器,所以能够获得低重量/小尺寸。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线束布置到混合动力车辆的情况的实例的示意图。
图2是示出从初始状态弯曲的线束的外部的透视图。
图3是示出在线束弯曲之后粘合剂施加到凹进部的线束的外部的透视图。
图4A是示出在波纹管弯曲之前直波纹管在其纵向方向上的纵向截面的视图,图4B是在波纹管弯曲之后线束在其纵向方向上的纵向截面的视图,并且图4C是示出线束在其纵向方向上的纵向截面的视图,其中,粘合剂施加到图4B中所示的波纹管的弯曲部的凹进部中。
图5A是示出用粘合剂填充的线束(参见图3)的外部的透视图,其中束带围绕弯曲部缠绕,并且图5B是示出图5A中所示的线束在其纵向方向上的纵向截面的视图。
图6A是其弯曲部的整个表面施加有固化型粘合剂的线束的平面图,并且图6B是图6A中所示的线束在其纵向方向上的截面图。
图7A是示出当包含粘合剂的树脂被供应至线束的波纹管的凹进部的同时弯曲的线束的外部的透视图,并且图7B是示出在包含粘合剂的树脂已经被完全供应至线束的弯曲部的整个凹进部之后线束的外部的透视图。
图8A是示出当包含粘合剂的树脂被供应至线束的弯曲部的整个表面的同时线束的外部的透视图,图8B是示出树脂供应的部分的纵向截面的放大视图,并且图8C是示出在包含粘合剂的树脂已经被完全供应至线束的弯曲部的整个表面之后线束的外部的透视图。
图9A是示出当包含粘合剂的树脂被供应至不旨在弯曲的直部的表面的同时线束的外部的透视图,并且图9B是示出在包含粘合剂的树脂已经被完全施加到直部的整个表面之后线束的外部的透视图。
附图标记清单
1:混合动力车辆
2:发动机
3:电机单元
4:逆变器单元
5:电池
6:发动机室
7:车辆的后部
8:高压线束
9:线束
10:中部
11:车辆的底板
12:接线块
13:后端
14:前端
16:波纹管(护套部件)
17:束带
18:电线(传导路径)
19:电磁屏蔽层
20:弯曲部
21:外弯曲部
22:内弯曲部
23:热熔粘合剂(固化型粘合剂)
31和33:突出部
32和34:凹进部
47:热熔粘合剂(固化型粘合剂)
53:包含粘合剂的树脂
55:喷嘴
57:直部
60:不旨在弯曲的部分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将结合附图详细地描述本发明的线束。
虽然描述将示例性地示出混合动力车辆,但是本发明并不限于此种情况,而是也可以适于电动车辆。
<混合动力车辆>
图1是示出适于混合动力车辆的线束的实例的视图。
图1中所示的混合动力车辆1是由来自发动机2和电机单元3的组合电力驱动的车辆。
发动机2、电机单元3和逆变器单元4安装到在前轮的一侧上的发动机室6。电池5安装到车辆在后轮的一侧上的后部7。电池5可以安装到车辆的内部,其定位在发动机室6的后侧上。
逆变器单元4和电池5由用于高压应用的线束9连接在其两端处,使得线束9的中部10沿着车辆的底板11布置。
虽然电机单元3和逆变器单元4由在现有技术中已知的高压线束8连接,但是电机单元3和逆变器单元4可以由根据本发明的线束9连接。
线束9的后端13经由连接器耦接到接线块12,并且线束9的前端14经由连接器耦接到逆变器单元4。
<电机单元3>
电机单元3是包括电机和发电机以及屏蔽壳体的电机组件,该电机和该发电机布置在该电机单元中。利用根据本发明的线束9,电机单元3的电机经由在车辆的前侧上的逆变器单元4供应有来自设置到车辆的后侧上的电池(电池组)5的接线块12的电力。
<逆变器单元4>
逆变器单元4容纳将直流转换为交流的逆变器和将交流转换为直流的转换器。此外,逆变器单元4形成为包括屏蔽壳体的逆变器组件。
<电池5>
电池5是被调制的镍金属氢化物(Ni-NH)可充电电池或锂离子二次电池。如果应用于混合动力车辆或电动车辆,则电池5可以不限于指定的类型。此外,可以采用诸如电容器的存储装置。
<根据本发明的线束9>
现在将参照图2至图4C详细地描述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线束9。
图2是示出从初始直状态弯曲的线束的外部的透视图。图2中所示的线束9包括:两根电线18;电磁屏蔽层19,该电磁屏蔽层19一同屏蔽该两根电线;以及波纹管16,该波纹管16设置在电磁屏蔽层19的外部作为护套部件。将简要地描述电线18、电磁屏蔽层19,和充当护套部件的波纹管16。
<<电线18>>
电线18是包括导体和绝缘体的传导路径,并且形成为具有电连接所需的足够长度。连接器分别设置在电线18的两端处,并且分别连接到接线块12的连接器(图1)和逆变器单元4的连接器(图1)。
导体由铜、铜合金、铝、铝合金等制成,并且具有通过绞合线形成的传导结构。然而,导体可以是杆型传导结构,其具有矩形截面或圆形截面(例如,平坦型单芯结构或圆型单芯结构)。
虽然该实施例示出作为传导路径的两根电线18,传导路径的数量并不限于两个,并且传导路径并不限于电线。例如,本发明可以采用高压传导路径或组合型高压同轴传导路径;在该高压传导路径中,绝缘体设置在已知的汇流条上;在该组合型高压同轴传导路径中,n个电路部同轴地形成为单个电路单元。
<<电磁屏蔽层19>>
电磁屏蔽层19是防止经由电线18传输的电信号受到外部电磁波的影响的部件。电磁屏蔽层具有由具有传导金属箔或金属箔的单个本体的屏蔽部件构成的筒型形状。电磁屏蔽层19具有与两根电线18的全长大致相同的长度。
虽然电磁屏蔽层19在该实施例中包括金属箔,但是本发明并不限于此。例如,如果具有电磁屏蔽效果,则电磁屏蔽层可以由使用细传导股线编织成筒型形状的编织物形成。
<<波纹管16>>
波纹管16是可弯曲的柔性管护套部件。波纹管是具有连续地形成在电线18的纵向方向上的外周表面上的不规则部(凹进部和突出部)的树脂管或金属管(波纹盒管)。虽然在该实施例中波纹管16由树脂制成并且具有圆截面形状,但是波纹管并不限于圆截面形状,而是可以具有诸如椭圆形、矩形等的其它截面形状。
再次参照图2,当在覆盖电线18的电磁屏蔽层19插入通过波纹管16的状态下波纹管16在图2中所示的箭头方向上弯曲时(即,当波纹管从以图2中的虚线所示的状态弯曲时),弯曲部20形成。如图1中所示,线束9的弯曲部20由弯曲部20A、20B、和20C构成,该弯曲部20A、20B、和20C分别从车辆的内部朝着逆变器单元4弯转、从车辆的底板11朝着车辆的内部弯转,以及从车辆的内部朝着底板11弯转。
<<弯曲部20>>
弯曲部20是线束9尤其是波纹管16的弯曲部。在弯曲部20中指定的附图标记21表示曲率(R)大的外弯曲部。附图标记22指示曲率(R)小的内弯曲部。当一个人用他的手弯曲波纹管16而后将他的手从波纹管释放时,波纹管在其材料的恢复力的作用下返回至其在弯曲之前的初始状态。
因此,根据本发明,弯曲部20的形状能够以如下方式保持。
图3是示出在线束弯曲之后其中波纹管的凹进部用粘合剂填充的线束的外部的透视图。根据本发明,当如图3中所示弯曲部20的凹进部用热熔型粘合剂23填充(图3中涂有黑色的部分)而后使热熔型粘合剂23固化时,能够保持弯曲部20的形状。将参照图4A至图4C详细地描述能够保持弯曲部20的形状的原理。
<弯曲部20的形状保持的原理>
<<在弯曲之前:图4A>>
图4A是示出尚未弯曲的直波纹管16的纵向截面的视图。在这种状态下,没有力施加到波纹管16,使得波纹管16以直形状延伸。因此,在一侧(即,图中的上部)上的邻接突出部33之间的距离(即,节距A1)与在另一侧(即,图中的下部)上的邻接突出部31之间的距离(即,节距A1)相同。
<<紧接弯曲之后:图4B>>
图4B是示出在将波纹管弯曲之后线束在其纵向方向上的纵向截面的视图。当将波纹管16弯曲时,在波纹管16的外弯曲部21(即,图中的下部)上的邻接突出部33之间的距离(即,节距A2)变得大于节距A1。此外,在波纹管16的内弯曲部22上的邻接突出部31之间的距离(即,节距A3)变得小于节距A1。
在此处,如果一个人用他的手弯曲波纹管16然后将他的手从波纹管释放时,波纹管16在恢复力的作用下返回至图4A中所示的其尚未弯曲的直状态,使得不会保持线束9的弯曲形状。
<<在用热熔粘合剂23填充弯曲部20的凹进部32和34之后:图4C>>
图4C是示出线束在其纵向方向上的纵向截面的视图,其中,图4B中所示的波纹管的弯曲部的凹进部用粘合剂填充。
在波纹管16弯曲成形成弯曲部20之后,将热熔型粘合剂23[图4C中涂有黑色的部分]涂敷到弯曲部20的凹进部32和34,而后弯曲部20在弯曲状态下保持片刻直到热熔型粘合剂固化。
当热熔型粘合剂固化时,在波纹管16的外弯曲部21上的相邻的突出部33之间的距离(节距A2)被固定地保持。此外,在波纹管16的内弯曲部22上的相邻的突出部31之间的距离(节距A3)也被固定地保持。因此,在外弯曲部21上的距离A2和在内弯曲部22上的距离A3均不返回到距离A1。
因此,在外弯曲部21上相邻的突出部33之间的距离以及在内弯曲部22上的相邻的突出部31之间的距离能够保持恒定。
根据本发明,波纹管16的弯曲部20甚至能够保持在弯曲形状下(即,路径能够保持)而不需要使用保护器。
<<在本发明中使用的热熔粘合剂23>>
热熔型粘合剂23是固化型粘合剂,其例如在室温下表现为固态,其通过热量熔化,使得当使用时,将液化的粘合剂涂敷于目标对象而后在室温下固化。另外,该粘合剂是通过加热固化的类型。
热熔型粘合剂23在短时间内结合到目标对象,从而提高工作效率。
<<热熔粘合剂23的等效粘合剂>>
除热熔型粘合剂23之外,本发明能够采用现有技术中已知的诸如例如高强度泡沫填充剂、2液相反应型粘合剂(环氧树脂粘合剂等)、聚氨酯树脂粘合剂、或聚乙烯乙醚粘合剂,因此将省略其详细描述。
热熔型粘合剂23和等效的粘合剂将在本文中称作为‘固化型粘合剂’。
如前所述,本发明能够提供线束9,该线束9设置有能够以期望的形状保持的波纹管16,并且不需要用于护套部件的保护器,使得能够以低成本广泛地使用线束。
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的情况下,当进行不同的修改时,本发明还能够提供新的效果。
现在将描述本发明的第一至第五改型实施例。
<第一改型实施例:用束带17缠绕的弯曲部20的热熔粘合剂23>
图5A和5B示出了第一改型实施例,其中,图5A示出其中用束带缠绕粘合剂所涂敷到的弯曲部20的线束的外部,并且图5B示出图示线束在其纵向方向上的纵向截面的视图。
第一改型实施例与上述实施例[图4C]的相同之处在于,在将波纹管16弯曲以形成弯曲部20之后,将热熔型粘合剂23涂敷到凹进部32和34,而后使弯曲部20以弯曲形状保持直到热熔型粘合剂23固化。
根据第一改型实施例,在热熔型粘合剂23已经固化之后,如图5A和图5B中所示,波纹管16由束带17以这样的方式缠绕:覆盖已经涂敷到弯曲部20的凹进部32和34[图5B]的热熔型粘合剂23。束带17在其一侧涂敷有粘合剂,束带17围绕波纹管16缠绕。例如,如图5B中所示,利用所谓的半搭接方法使束带17围绕弯曲部20缠绕,在该方法中,每当束带围绕波纹管16的圆周缠绕一圈时,束带与紧接先前缠绕的圈部分地重叠[参见图5B的放大图]。
当整个弯曲部由束带17缠绕时,凹进部32和34由束带17堵塞,使得能够利用束带17确定地防止热熔型粘合剂23从凹进部32和34脱落。即,束带17围绕波纹管缠绕以防止热熔型粘合剂23的脱落。现在将简要地描述束带17。
<<束带17>>
如果用于防止热熔型粘合剂23从凹进部32和34脱落,则束带17可以是任意材料。
此外,虽然束带是有色或无色束带,但是有色束带有益于下列效果。
<<有色束带的效果>>
因为线束9应用于高压,所以使用橙色束带是有益的。这是因为工人当看到橙色束带时能够立即分辨线束使用在高压车辆中,从而有助于提高工作效率或防止工作误差。
<第二改型实施例:将热熔粘合剂47涂敷到整个弯曲部>
图6A和图6B示出第二改型实施例,其中,图6A示出其中粘合剂涂敷到弯曲部的整个表面的线束的平面图,并且图6B示出图6A中所示的线束在其纵向方向上的截面图。如能够从图6A和图6B看到的,第二改型实施例的特征在于,将热熔型粘合剂47额外涂敷到在外弯曲部21和内弯曲部22这两者上的突出部以及凹进部[参见图4C中的附图标记23],由此覆盖弯曲部的整个表面。
根据该构造,由于热熔型粘合剂47涂敷到在弯曲部上的所有凹进部和突出部,所以涂敷到突出部的热熔型粘合剂47能够防止涂敷到凹进部的热熔型粘合剂47的脱落。
因此,这能够提供与用束带17缠绕弯曲部20的第一改型实施例中的效果相同的效果。此外,由于足以简单地实施填充/涂敷过程,所以工作过程是简单的,并且工作时间与缠绕束带相比能够进一步缩短。
<第三改型实施例:使用包含粘合剂的树脂53>
第三改型实施例的实例在图7A和图7B中示出。
图7A是示出当包含粘合剂的树脂被涂敷到线束的波纹管的弯曲部的凹进部的同时弯曲的线束的外部的透视图,并且图7B是示出在包含粘合剂的树脂已经被完全涂敷到弯曲部的整个表面部之后线束的外部的透视图。
当将包含粘合剂的树脂53(涂有黑色的部分)通过如图7A中所示的喷嘴55涂敷到弯曲部20的凹进部时,包含粘合剂的树脂53如图7B中所示凝固/固化,使得弯曲部20能够保持在弯曲状态(即,路径能够保持)。
图7B和图3彼此不同之处在于,图3的实施例采用热熔型粘合剂23,而图7B的实施例采用将在下文中描述的包含粘合剂的树脂53。
<<包含粘合剂的树脂53>>
包含粘合剂的树脂53是其中粘合剂混合与护套部件(管体)相同的树脂材料的材料。具体地,包含粘合剂的树脂是其中粘合剂与波纹管16的熔化的树脂材料[在此处,聚丙烯(PP)]混合的材料。当固化时,包含粘合剂的树脂具有与热熔型粘合剂23的作用相同的作用。
像这样,当在熔化状态下的包含粘合剂的树脂53通过如图7A中所示的喷嘴55供应并且同时固化时,弯曲部20保持在弯曲状态(即,路径被保持)。
其它元件如果具有滴涂功能,则能够用于供应包含粘合剂的树脂53而无需使用喷嘴55。包含粘合剂的树脂可以经由涂敷和填充以及滴落而供应。
虽然图7A图示的是,包含粘合剂的树脂53供应到弯曲部20的凹进部具有窄节距(图中的上窄部)的部分,该改型的实施例并不限制于此。包含粘合剂的树脂53可以供应到凹进部具有宽节距(图中的较宽部分)的相反部分、弯曲部20的侧部(图中朝上表面或下表面的一侧)等。
<第四改型实施例:将包含粘合剂的树脂53涂敷到整个弯曲部>
第四改型实施例的实例在图8A至图8C中示出。
图8A是示出当包含粘合剂的树脂被供应到线束的弯曲部的整个表面的同时线束的外部的透视图,图8B是示出树脂所供应的部分的纵向截面的放大视图,并且图8C是示出在包含粘合剂的树脂已经被完全供应到弯曲部的整个表面之后线束的外部的透视图。
图8A的构造的特征在于,包含粘合剂的树脂53供应到弯曲部的突出部以及凹进部,由此用包含粘合剂的树脂53覆盖弯曲部的整个表面。当包含粘合剂的树脂53(涂有黑色的部分)通过如图8A中所示的喷嘴55供应到弯曲部20的凹进部和突出部两者时,如图8B中所示包含粘合剂的树脂53遍及凹进部和突出部两者,最终如图8C中所示覆盖弯曲部20的整个表面。然后,包含粘合剂的树脂凝固/固化成维持弯曲部20的弯曲状态(路径)。
根据该构造,由于包含粘合剂的树脂在凹进部中并且围绕突出部设置,所以设置到突出部的树脂53能够有益地防止在凹进部中设置的固化树脂53的脱落。
因此,这能够提供与用束带17缠绕弯曲部20的第一改型实施例中的效果相同的效果。
此外,由于足以简单地实现包含粘合剂的树脂53的滴落,所以与在缠绕束带17中的工作时间相比能够进一步缩短工作时间。
<第五改型实施例:直部的形状保持>
第五改型实施例的实例在图9A和图9B中示出。
图9A和图9B示出不旨在弯曲的直部保持成直形状的情况。其中,图9A是示出当包含粘合剂的树脂被供应到不旨在弯曲的直部的部分的表面同时线束的外部的透视图,并且图9B是示出在包含粘合剂的树脂已经被完全供应到直部的整个表面之后线束的外部的透视图。
虽然,如果没有施加外力,线束9中的波纹管16的直部57由于其材料恢复力而自然地笔直延伸,但是如果施加外力,则使直部弯曲。因此,如果旨在确定地将直部保持为直的,则第五改型实施例是适用的。
根据第五改型实施例,包含粘合剂的树脂涂敷或滴落到不旨在弯曲的直部57的部分60的表面的一部分上,同时该部分在管的纵向方向上保持为直的,最终如图9B中所示将包含粘合剂的树脂53覆盖在不旨在弯曲的部分60的整个表面上。然后,包含粘合剂的树脂凝固/固化,使得波纹管60的直部57保持为直的(即,路径被保持)。
同时,也可以将热熔型粘合剂23供应或涂敷到不旨在弯曲的部分60的表面部分,来代替包含粘合剂的树脂53。
虽然已参照示例性实施例描述了本发明,但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范围的情况下,可做出各种改变并且可用等同物替代本发明的元件。
本申请是基于2011年7月21日和2012年1月10日提交的日本专利申请(专利申请No.2011-160139和No.2012-002069),这些日本专利申请的内容通过引用并入本文。

Claims (5)

1.一种线束,包括:
传导路径;和
柔性护套部件,所述传导路径穿通该柔性护套部件并且该柔性护套部件具有凹进部和突出部,该凹进部和该突出部在所述护套部件的表面上沿圆周方向延伸并且沿着所述护套部件的纵向方向交替地形成,
其中,固化型粘合剂或包含该粘合剂的树脂被供应到当线束弯曲时所形成的弯曲部的所述凹进部,并且在所述弯曲部保持为弯曲形状的同时而固化。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束,其中,束带围绕所述弯曲部缠绕,所述固化型粘合剂或包含所述粘合剂的所述树脂被供应并且固化在所述弯曲部中。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束,其中,所述固化型粘合剂或包含所述粘合剂的所述树脂涂敷并且固化在所述弯曲部的所述突出部和所述凹进部上。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线束,其中,所述固化型粘合剂或包含所述粘合剂的所述树脂被供应并且固化在非弯曲状态下使用的所述护套部件的直部的至少所述凹进部中。
5.一种保持线束以具有期望的形状的方法,该线束包括传导路径和柔性护套部件,所述传导路径穿通所述柔性护套部件,所述方法包括:
(1)制备具有突出部和凹进部的护套部件作为所述护套部件,所述突出部和所述凹进部在所述护套部件的表面上沿圆周方向延伸并且沿着所述护套部件的纵向方向交替地形成,
(2)通过弯曲所述护套部件形成弯曲部,
(3)将固化型粘合剂或包含该粘合剂的树脂供应到所述弯曲部的所述凹进部,以及
(4)使所述固化型粘合剂或包含所述粘合剂的所述树脂固化,同时将所述护套部件保持为弯曲形状,
其中,所述护套部件被保持为期望的形状。
CN201280036233.6A 2011-07-21 2012-07-20 线束以及保持线束的形状的方法 Pending CN103703640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5)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1-160139 2011-07-21
JP2011160139 2011-07-21
JP2012002069A JP5909820B2 (ja) 2011-07-21 2012-01-10 ワイヤハーネス
JP2012-002069 2012-01-10
PCT/JP2012/068506 WO2013012079A1 (ja) 2011-07-21 2012-07-20 ワイヤハーネスとその形状保持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703640A true CN103703640A (zh) 2014-04-02

Family

ID=4755825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80036233.6A Pending CN103703640A (zh) 2011-07-21 2012-07-20 线束以及保持线束的形状的方法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9531173B2 (zh)
EP (1) EP2736134B1 (zh)
JP (1) JP5909820B2 (zh)
CN (1) CN103703640A (zh)
WO (1) WO2013012079A1 (zh)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464617A (zh) * 2016-06-03 2017-12-12 矢崎总业株式会社 线束
CN108631224A (zh) * 2017-03-24 2018-10-09 福特全球技术公司 线束布线辅助装置
CN111376846A (zh) * 2018-12-25 2020-07-07 矢崎总业株式会社 外装部件和线束
CN111799715A (zh) * 2019-04-05 2020-10-20 矢崎总业株式会社 线束和制造线束的方法
CN112309614A (zh) * 2019-07-29 2021-02-02 日立金属株式会社 线束
CN112640003A (zh) * 2018-09-05 2021-04-09 株式会社自动网络技术研究所 线束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4208403A (ja) * 2013-04-16 2014-11-06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部分成形コルゲートチューブ製造装置及び部分成形コルゲートチューブ
JP6052097B2 (ja) * 2013-08-20 2016-12-27 株式会社オートネットワーク技術研究所 プロテクタ付ワイヤハーネスの製造方法
JP6135569B2 (ja) * 2014-03-20 2017-05-31 株式会社オートネットワーク技術研究所 ワイヤーハーネスの製造方法およびワイヤーハーネス。
WO2016199698A1 (ja) * 2015-06-12 2016-12-15 住友電装株式会社 テープ巻付装置及びチューブ状外装部材取付装置
JP2017011799A (ja) * 2015-06-17 2017-01-12 住友電装株式会社 輻射熱遮蔽コルゲートチューブ形成用シートおよびワイヤハーネス
JP2017099205A (ja) * 2015-11-27 2017-06-01 住友電装株式会社 電線外装材およびワイヤハーネス
JP6477538B2 (ja) * 2016-02-24 2019-03-06 株式会社オートネットワーク技術研究所 外装部材付電線
JP6547686B2 (ja) * 2016-06-03 2019-07-24 株式会社オートネットワーク技術研究所 ワイヤーハーネス
JP2018076409A (ja) * 2016-11-08 2018-05-17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粘着テープおよび該粘着テープを有するワイヤーハーネス
JP6621440B2 (ja) * 2017-04-28 2019-12-18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配索構造及び配索方法
JP6901914B2 (ja) * 2017-06-26 2021-07-14 日本発條株式会社 給電装置及び車両用シート
JP7196398B2 (ja) * 2018-02-13 2022-12-27 東洋紡株式会社 電線保護管
JP2019149354A (ja) * 2018-02-28 2019-09-05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ワイヤハーネスの製造方法
CN114096439A (zh) * 2019-06-05 2022-02-25 Aees有限公司 包覆成型的线束
JP7314694B2 (ja) * 2019-08-01 2023-07-26 株式会社オートネットワーク技術研究所 配線部材
JP2021143679A (ja) * 2020-03-10 2021-09-24 株式会社昭和螺旋管製作所 曲管を不要とした可撓自在管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4023903A (ja) * 2002-06-17 2004-01-22 Yazaki Corp グロメット
JP2004324803A (ja) * 2003-04-25 2004-11-18 Kooki Kk 管路形成管
JP2011138740A (ja) * 2009-11-30 2011-07-14 Furukawa Electric Co Ltd:The 鞘管構造及びワイヤーハーネス
CN103141001A (zh) * 2010-10-01 2013-06-05 矢崎总业株式会社 线束及其制造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829485A (en) 1997-06-10 1998-11-03 Bentley-Harris Inc. Foam coated convoluted tubing
JP2003029052A (ja) * 2001-07-19 2003-01-29 Mitsubishi Cable Ind Ltd ハーネス分岐構造及びハーネス分岐部保護部材
FR2829221B1 (fr) * 2001-09-04 2006-11-03 Nobel Plastiques Tuyau coude, produit intermediaire en forme de tuyau rectiligne et procede pour couder ce produit intermediaire
JP2004224156A (ja) * 2003-01-22 2004-08-12 Honda Motor Co Ltd 車両用電力ケーブル保持構造
JP5074757B2 (ja) * 2006-12-19 2012-11-14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給電装置とそれを用いたハーネス配索構造
EP2312590A4 (en) * 2008-08-07 2011-08-03 Sumitomo Wiring Systems BEAM HARNESS
US8438337B1 (en) * 2009-09-30 2013-05-07 Netlogic Microsystems,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conditionally sending a request for data to a home node
JP5643073B2 (ja) * 2010-12-10 2014-12-17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ワイヤハーネス及びワイヤハーネスの製造方法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4023903A (ja) * 2002-06-17 2004-01-22 Yazaki Corp グロメット
JP2004324803A (ja) * 2003-04-25 2004-11-18 Kooki Kk 管路形成管
JP2011138740A (ja) * 2009-11-30 2011-07-14 Furukawa Electric Co Ltd:The 鞘管構造及びワイヤーハーネス
CN103141001A (zh) * 2010-10-01 2013-06-05 矢崎总业株式会社 线束及其制造方法

Cited B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464617A (zh) * 2016-06-03 2017-12-12 矢崎总业株式会社 线束
US10163544B2 (en) 2016-06-03 2018-12-25 Yazaki Corporation Wire harness for suppression of vibration of a conductive path
CN107464617B (zh) * 2016-06-03 2019-04-26 矢崎总业株式会社 线束
CN108631224A (zh) * 2017-03-24 2018-10-09 福特全球技术公司 线束布线辅助装置
CN112640003A (zh) * 2018-09-05 2021-04-09 株式会社自动网络技术研究所 线束
CN112640003B (zh) * 2018-09-05 2022-08-16 株式会社自动网络技术研究所 线束
CN111376846A (zh) * 2018-12-25 2020-07-07 矢崎总业株式会社 外装部件和线束
CN111799715A (zh) * 2019-04-05 2020-10-20 矢崎总业株式会社 线束和制造线束的方法
CN112309614A (zh) * 2019-07-29 2021-02-02 日立金属株式会社 线束
CN112309614B (zh) * 2019-07-29 2024-01-09 株式会社博迈立铖 线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2736134A1 (en) 2014-05-28
EP2736134A4 (en) 2015-03-25
JP5909820B2 (ja) 2016-04-27
EP2736134B1 (en) 2017-06-28
US9531173B2 (en) 2016-12-27
JP2013042646A (ja) 2013-02-28
WO2013012079A1 (ja) 2013-01-24
US20140131062A1 (en) 2014-05-1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703640A (zh) 线束以及保持线束的形状的方法
CN103141001B (zh) 线束及其制造方法
JP5434748B2 (ja) 車両用導電路
EP2658746B1 (en) Wire harness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wire harness
EP2648941B1 (en) Wiring harness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EP2658744B1 (en) Wire harness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same
EP2736135B1 (en) Wire harness
CN103688431A (zh) 线束
CN103298661A (zh) 线束和线束的制造方法
CN103703521B (zh) 高压导电路径和线束
CN105379037A (zh) 线束
EP2658747B1 (en) Wire harness
JP5440446B2 (ja) 車両用導電路
JP2021027003A (ja) 複合ケーブル、及び複合ケーブルの組立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40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