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690791B - 一种用于治疗慢性胃炎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和检测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治疗慢性胃炎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和检测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690791B
CN103690791B CN201310739929.1A CN201310739929A CN103690791B CN 103690791 B CN103690791 B CN 103690791B CN 201310739929 A CN201310739929 A CN 201310739929A CN 103690791 B CN103690791 B CN 10369079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adix
rhizoma
ethanol
add
emplo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739929.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690791A (zh
Inventor
赵步长
赵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IANYANG CHANGSHOU ELECTRONIC SCIENCE &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XIANYANG CHANGSHOU ELECTRONIC SCIENCE &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IANYANG CHANGSHOU ELECTRONIC SCIENCE &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XIANYANG CHANGSHOU ELECTRONIC SCIENCE &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310739929.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690791B/zh
Publication of CN10369079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69079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69079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69079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edicines Containing Plant Substan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治疗慢性胃炎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和检测方法,该中药组合物由如下重量配比的药材组成:党参150、茯苓100、白术100、白芍100、丹参100、赤芍100、白及100、大黄20、木香60、川楝子100、乌梅100、青黛10;本发明组合物加入药剂学上的常用辅料制成颗粒剂、胶囊剂,其制备和检测方法具有简单可行、科学,专属性强等特点。

Description

一种用于治疗慢性胃炎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和检测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治疗慢性胃炎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和检测方法,属于医药制剂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慢性胃炎是临床常见病,且发病率较高。其临床特点是病程长、缠绵难愈,给病人的生活和工作带来了诸多不便,个别还可发展到胃癌前病变甚至胃癌,危及生命健康。临床常见患者有消化不良表现,如反酸、暖气、早饱、食欲减退、恶心等。慢性萎缩性胃炎可以出现明显厌食和体重减轻,并伴有贫血。慢性胃炎是指多种有害因素反复损伤,导致胃粘膜的慢性炎症疾病。目前认为本病的发生与急性胃炎、上呼吸道感染病灶、嗜烟酒、饮食不当、胆汁反流、胃酸缺乏、营养不良、自身免疫反应、以及慢性药物刺激和幽门杆菌感染有关。临床上经常性胃脘胀闷、胃痛、嗳气、吞酸或食欲不振等为主要表现。按组织学分为慢性浅表性胃炎、慢性萎缩性胃炎和肥厚性胃炎三类。浅表性胃炎可转化成萎缩性胃炎或与萎缩性胃炎并存,且少数萎缩性胃炎又可以演变为胃癌。对于慢性胃炎,大部分西药只能暂时缓解症状,并不能根除病症,长期服用会产生一定的依赖性和抗药性,且副作用较大。而本发明提供一种治疗慢性胃炎在临床上应用方面有显著疗效,且毒副作用较小的中药组合物。
中医认为慢性胃炎是以胃脘部疼痛反复发作为特点,病症较长为特点的一种病症,属中医学“胃脘病”、“胃痞”范畴。就病因而论,脾胃虚弱为其内在因素,饮食不节、情志所伤、劳逸过度、寒邪内侵为其诱发因素。饮食不节,积滞不化,郁遏气机;忧思恼怒,肝失疏泄,气滞胃脘;过度辛劳则耗伤气血,过度安逸则气机不舒;寒邪内侵,凝滞胃脘,脾胃素虚,加之以上诸因素致气机不畅,郁滞胃脘,升降失常是本病的基本病机。本病产生多因寒邪凝滞、肝郁气滞、湿热内盛、饮食失节所致。治疗本病张仲景“半夏泻心汤”中有辛开苦降、寒热并调、攻补兼施之法,为后世治疗胃病明确了遣方用药的思路。清代李中《证治汇补·痞满》中对“本病的治疗,初宜舒郁、化痰、降火,久宜固中气佐以他药;有痰治痰,有火清火、郁则兼化。”本发明中药组合物治疗脾胃虚弱、气滞血淤的慢性胃炎有确切的疗效。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治疗慢性胃炎的中药组合物,该组合物具有疗效明确、质量可控之特点。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保护该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及其检测方法。
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由如下原料药及方法制备而成:
A:原料及重量配比组成:党参150、茯苓100、白术100、白芍100、丹参100、赤芍100、白及100、大黄20、木香60、川楝子100、乌梅100、青黛10;
B:将上述重量配比的12味原料药,按以下步骤操作:
⑴将白术、白及、茯苓、白芍粉碎成的粗粉,留用;
⑵取党参、丹参、大黄、木香、川楝子药材,加入乙醇回流提取,滤过,醇滤液留用;
⑶取青黛、乌梅、赤芍药材,加入水加热煎煮提取,滤过,滤液中加入乙醇醇沉,乙醇液留用;
⑷将步骤⑵、⑶中的醇液合并,回收乙醇后,再加入步骤⑴所制得的粗粉,干燥并粉碎成粒径小于100μm的粉末,即得;
其中,优选制备本发明组合物的方法步骤为:
⑴将白术、白及、茯苓、白芍粉碎成的粗粉,留用;
⑵取党参、丹参、大黄、木香、川楝子药材,加入与药材重量比为6-10倍量、浓度为60%-90%的乙醇,加热回流提取1-3次,每次1-3h,滤过,合并醇滤液,留用;
⑶取青黛、乌梅、赤芍药材,加入与药材重量比为6-12倍量的水,加热煎煮提取1-3次,每次1-3h,滤过,滤液中加入乙醇使得含醇量达到60%-80%,静置,离心分离,乙醇液留用;
⑷将步骤⑵、⑶中的醇液合并,回收乙醇至无醇味,再加入步骤⑴中所制得的粗粉后,干燥并粉碎成粒径小于100μm的粉末,即得;
进一步,制备本发明组合物的最佳方法步骤为:
⑴将白术、白及、茯苓、白芍粉碎成的粗粉,留用;
⑵取党参、丹参、大黄、木香、川楝子药材,加入与药材重量比为8倍量、浓度为75%的乙醇,加热回流提取3次,每次1h,滤过,合并醇滤液,留用;
⑶取青黛、乌梅、赤芍药材,加入与药材重量比为10倍量的水,加热煎煮提取2次,每次2h,滤过,滤液中加入乙醇使得含醇量达到70%,静置,离心分离,乙醇液留用;
⑷将步骤⑵、⑶中的醇液合并,回收乙醇至无醇味,再加入步骤⑴中所制得的粗粉后,干燥并粉碎成粒径小于100μm的粉末,即得。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发明的中药组合物,再加入药物制剂技术中常见的药用辅料可制备成颗粒剂或胶囊剂。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发明的中药组合物,其薄层色谱鉴别方法和结果包括如下方法中的一种或几种:
⑴大黄的鉴别方法:取组合物10g,加氯仿50ml,加热回流1小时,滤过,滤液浓缩至1ml,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大黄对照药材粉末0.2g,同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按照中国药典2010版一部附录ⅥB薄层色谱法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备20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正己烷-石油醚-醋酸乙酯-甲醇=3:1:1.5:0.1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在365nm的紫外光灯下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荧光斑点;
⑵青黛的鉴别方法:取组合物10g,加氯仿50ml,加热回流1小时,滤过,滤液浓缩至1ml,作为供试品溶液;取靛蓝与靛玉红对照品,加氯仿制成每1ml中各含1mg的混合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按照中国药典2010版一部附录ⅥB薄层色谱法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备20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苯-甲醇=9:1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
⑶芍药的鉴别方法:取组合物10g,加醋酸乙酯20ml,加热回流1小时,滤过,滤液蒸干,残渣加甲醇1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芍药苷对照品,加甲醇制成每1ml含1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按照中国药典2010版一部附录ⅥB薄层色谱法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10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氯仿-醋酸乙酯-甲醇-甲酸=40:5:10:0.2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5%香草醛硫酸溶液,热风吹至斑点显色清晰;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的蓝紫色斑点。
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组方中党参具有补脾益胃功效,丹参活血凉血,生肌长肉,两药配伍,益气活血止痛,共为君药。白术益气健脾燥湿,以助党参;木香行气止痛,与丹参相配伍,一气一血,调畅气血;白芍缓急止痛;大黄清热活血。以助丹参,上述四味辅助君药补气健脾,清热活血,且行气止痛共为君药。茯苓健脾渗湿以助白术、青黛、赤芍配合丹参、大黄凉血活血,川楝子行气止痛,白及助丹参消肿生肌;乌梅益胃生津,以防诸苦燥之品损伤胃阴,上述六味共为佐药。诸药相配,补泻并用,气血并治,标本兼顾,扶正而不恋邪,驱邪而不伤正,使脾气得健,气血通畅,邪热得降,脘腹胀痛、乏力、口苦、口臭诸证可愈。
本发明在实际研究过程当中,对组合物的制备方法进行了创新性的研究,确定出了全打粉入药,醇提,水提醇沉等技术方案的合理参数范围,以下我们分别对其进行较为清晰的阐述,以便据此突显出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同时,我们对本发明组合物的质量检测方法也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最终确定出了本发明组合物的薄层鉴别方法,以上发明的技术方案将为该药物推广应用提供了坚实的保障。
⑴全打粉入药:
在本发明组合物制备方法的研究过程中,我们对不同药味分别进行醇提、渗漉、浸渍、水提等提取方法的探索,偶然创造性的探索出了将白术、白及、白芍和茯苓等4味药材进行全打粉入药的技术方案,并且对此我们通过大量的对比实验进行研究,其结果表明:本技术特征能够给整个技术方案带来突出的技术效果,主要有以下几点:A.以上4味药材的全粉末,在工艺步骤⑷中与其它药液混合,能够起到“药辅合一”的作用,从而减少药用辅料的加入量,节约药品生产成本;B.能够全面的提升4味药材中有效组分含量,进而提升最终制剂的疗效;C.以上4味药材的选择配伍打粉入药,研究中具有易于操作、疗效明确之特点。因此,本申请人认为,将白术、白及、白芍和茯苓等4味药材采用全粉末入药的技术方案,其所带来的有益效果和非显而易见性之特点,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通过现有技术的教导并运用常规的实验手段是不能够得出的。
⑵单独醇提、水提:
对于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研究中我们追寻精炼、有效的提取方式,经过大量的筛选、比对,仅对党参、丹参、大黄、木香、川楝子等5味药材进行醇提后,将提取液与其它工艺步骤所制得的药液配合后,就能够达到显著地治疗效果,亦即能够解决本发明所针对的病症的技术问题,并能取得较好的技术效果;同理,对于青黛、乌梅、赤芍等3味药材进行水提后,也能够达到相应的有益效果。因此,我们有理由相信,本发明中对以上原料药进行单独的醇提、水提后,不仅能够节约成本、简化制备过程,从而降低产业化工作强度,同时,还能够达到良好的治疗效果。
⑶超微粉碎技术
在本发明的技术内容中,我们将最终制得的所有药粉进行了超微粉碎(即平均粒径小于100μm),研究发现这将使得本发明组合药物在作用于人体后,其有效物质更容易被分布、吸收,并能快速起效等优势。但是,究竟那些药材适用于超微粉碎,是需要采取因地制宜的方式,需要统观整个组合物的技术方案和病证特点等等因素,并需通过有效成分的提取率、纯度、方法的操作性和药理药效学实验等方法进行比对而确定,在本发明组合物的研究过程中,还曾尝试了其它的超微粉碎方式,但最终的疗效均明显较差。可见,是否采用超微粉碎法,那些原料进行超微粉碎,绝不可亦云而云,它是不能够通过简单的逻辑推理和常规的实验手段而得出的。因此,此技术特征具有突出的实质性特点和显著的进步。
⑷质量检测方法:
我们对于本发明的组合物,建立起了科学、专属性良好的薄层色谱检测方法,其能够有力的确保组合物的质量的稳定性和有效性。
以下是对本发明技术方案获得的药物进行药效学研究试验,由于本发明的核心创新点在于药材的提取制备工艺方面,充分的阐明了本发明药物治疗慢性胃炎的药效学疗效。结合现代药理学的研究水平,研究本发明药物对模型大鼠胃液游离酸度、胃蛋白酶的活性、及大鼠血清中胃泌素含量变化等实验,为了简化实验操作,节省研究费用,遵循平行对照的实验原则,摈除各药物组因剂型因素本身带来的疗效差异,以下试验选用本发明技术方案中较优的参数条件,然而这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完全可以由此推导,理解本申请中其它参数点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因此本发明技术内容和药效结果决不限于此范围。
1试验材料与方法:
1.1试验药物的制备:
本发明药物中间品组的制备:
⑴将白术100g、白及100g、茯苓100g、白芍100g粉碎成的粗粉,留用;
⑵取党参150g、丹参100g、大黄20g、木香60g、川楝子100g药材,加入与药材重量比为8倍量、浓度为75%的乙醇,加热回流提取3次,每次1h,滤过,合并醇滤液,留用;
⑶取青黛10g、乌梅100g、赤芍100g药材,加入与药材重量比为10倍量的水,加热煎煮提取2次,每次2h,滤过,滤液中加入乙醇使得含醇量达到70%,静置,离心分离,乙醇液留用;
⑷将步骤⑵、⑶中的醇液合并,回收乙醇至无醇味,再加入步骤⑴中所制得的粗粉后,干燥并粉碎成粒径小于100μm的粉末,即得中药混合物,临用前,加蒸馏水配制成混悬药液,即得。
1.2试验动物:Wistar大鼠,雌雄兼用体重为180~220g,购自第四军医大学实验动物中心。
1.3统计学处理:实验结果以表示,采用t检验,测定组间差异的显著性。
2.药效试验及结果:
取大鼠45只,雌雄各半,随机分为第1、2、3组,分别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本发明药物中间品组,每组15只,除正常对照组的大鼠给予生理盐水,其余各组大鼠进行造模,即第1个月每隔10d每次灌服60%乙醇2ml/只,并将20mmol/L去氧胆酸钠溶液作为饮料随意饮用,在第2,3个月每隔7d分别给饮用30%乙醇及10mmol/L去氧胆酸钠溶液,造模结束前,抽取少数动物作胃粘膜病理组织学检查,确认慢性胃炎模型成功后,取造模成功后的大鼠,每组随机选取10只,每日灌胃给药1次,连续42d,各组动物于末次给药后禁食12h,处死,分别取血4ml置于试管中,并以3000r/min,离心5min,分离血清于-20℃下保存,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胃泌素的含量;另外,各组分别摘取全胃,沿胃大弯部剖开胃腔,用6mL蒸馏水冲洗胃腔,待清洗液离心后,取上清液,用滴定法测定胃液游离酸度,用麦特氏法测定胃蛋白酶活性,结果见表1。
表1对慢性胃炎大鼠消化功能的影响
注:与正常组治疗后比较,■■P<0.01;与模型组治疗后比较,***P<0.001,**P<0.01,*P<0.05。
从表1中的试验结果可知: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胃液中游离酸度、胃蛋白酶及血清中胃泌素含量均具有显著的差异性(P<0.01),这充分的表明本次试验中所采用的造模方法是成功的;与模型组比较,本发明药物中间品组极显著的提高了大鼠的胃蛋白酶活性(P<0.001),其最终测得的血液中的胃泌素含量有所增加,达到了统计学意义上的显著差异性(P<0.01),此外,对于胃液中游离酸度值也有了明显的提升(P<0.01)。总之,本发明药物中间品组具有升高试验大鼠胃液中游离酸度、增强胃蛋白酶的活性,以及增加大鼠血清中胃泌素含量等作用,这些效果是治疗慢性胃炎疾病的药理学基础,因此本试验揭示出:本发明药物具有突出的治疗慢性胃炎的药理作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本发明内容的具体实施例,用于阐述本申请文件中所要解决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有助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本发明内容,但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实现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实施例1
⑴将白术100g、白及100g、茯苓100g、白芍100g粉碎成的粗粉,留用;
⑵取党参150g、丹参100g、大黄20g、木香60g、川楝子100g药材,加入与药材重量比为8倍量、浓度为75%的乙醇,加热回流提取3次,每次1h,滤过,合并醇滤液,留用;
⑶取青黛10g、乌梅100g、赤芍100g药材,加入与药材重量比为10倍量的水,加热煎煮提取2次,每次2h,滤过,滤液中加入乙醇使得含醇量达到70%,静置,离心分离,乙醇液留用;
⑷将步骤⑵、⑶中的醇液合并,回收乙醇至无醇味,再加入步骤⑴中所制得的粗粉后,干燥并粉碎成粒径小于100μm的粉末,再与药剂学上常用的辅料混匀,装入胶囊,制得1000粒。
实施例2
⑴将白术100g、白及100g、茯苓100g、白芍100g粉碎成的粗粉,留用;
⑵取党参150g、丹参100g、大黄20g、木香60g、川楝子100g药材,加入与药材重量比为10倍量、浓度为60%的乙醇,加热回流提取2次,每次2h,滤过,合并醇滤液,留用;
⑶取青黛10g、乌梅100g、赤芍100g药材,加入与药材重量比为12倍量的水,加热煎煮提取3次,每次1h,滤过,滤液中加入乙醇使得含醇量达到80%,静置,离心分离,乙醇液留用;
⑷将步骤⑵、⑶中的醇液合并,回收乙醇至无醇味,再加入步骤⑴中所制得的粗粉后,干燥并粉碎成粒径小于100μm的粉末,再与药剂学上常用的辅料混匀,制粒,制得1000g。
实施例3
⑴将白术100g、白及100g、茯苓100g、白芍100g粉碎成的粗粉,留用;
⑵取党参150g、丹参100g、大黄20g、木香60g、川楝子100g药材,加入与药材重量比为6倍量、浓度为90%的乙醇,加热回流提取1次,每次3h,滤过,合并醇滤液,留用;
⑶取青黛10g、乌梅100g、赤芍100g药材,加入与药材重量比为6倍量的水,加热煎煮提取1次,每次3h,滤过,滤液中加入乙醇使得含醇量达到60%,静置,离心分离,乙醇液留用;
⑷将步骤⑵、⑶中的醇液合并,回收乙醇至无醇味,再加入步骤⑴中所制得的粗粉后,干燥并粉碎成粒径小于100μm的粉末,再与药剂学上常用的辅料混匀,制粒,制得1000g。
对于以上实施例中制得的药物,可按如下的方法进行薄层色谱鉴别,以此来检测和控制本发明药物的质量。
⑴大黄的鉴别方法:取制得的药物10g,加氯仿50ml,加热回流1小时,滤过,滤液浓缩至1ml,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大黄对照药材粉末0.2g,同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按照中国药典2010版一部附录ⅥB薄层色谱法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备20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正己烷-石油醚-醋酸乙酯-甲醇=3:1:1.5:0.1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在365nm的紫外光灯下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荧光斑点;
⑵青黛的鉴别方法:取制得的药物10g,加氯仿50ml,加热回流1小时,滤过,滤液浓缩至1ml,作为供试品溶液;取靛蓝与靛玉红对照品,加氯仿制成每1ml中各含1mg的混合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按照中国药典2010版一部附录ⅥB薄层色谱法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备20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苯-甲醇=9:1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
⑶芍药的鉴别方法:取制得的药物10g,加醋酸乙酯20ml,加热回流1小时,滤过,滤液蒸干,残渣加甲醇1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芍药苷对照品,加甲醇制成每1ml含1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按照中国药典2010版一部附录ⅥB薄层色谱法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10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氯仿-醋酸乙酯-甲醇-甲酸=40:5:10:0.2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5%香草醛硫酸溶液,热风吹至斑点显色清晰;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的蓝紫色斑点。
为了进一步验证本发明成品制剂的疗效,我们将上述具体实施例1-3中制备的成品颗粒剂、胶囊剂进行了相应的临床试验,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临床观察及疗效
1.一般资料:
收集2009年1月~2010年8月在本院患者受试病例104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65例,女性39例;年龄为22~62岁,平均年龄(44.25±1.04)岁;病程6个月~3年;随机分为4组,其中实施例1组27例、实施例2组27例、实施例3组25例,对照组(胃脘舒颗粒药物组)25例,所有患者按照年龄、性别、病程、临床症状等,各组在一般资料方面均无显著性差异,具有可比性。
诊断标准:参照《中医症诊疗标准及与方剂选用》及《常见疾病诊断依据与疗效判断诊断》:胃镜检查发现胃黏膜充血水肿、溃疡面及出血点、糜烂点。胃黏膜及胃液尿素酶快速诊断试纸法测试幽门螺旋杆菌(HP)为阳性。具有胃脘部胀痛、灼热感、反复吐酸、打嗝等上消化道症状等,满足上述条件,即可确诊为慢性胃炎确诊。
2.治疗方法
治疗组口服本发明实施例1组、2组、3组药物,每次服用3个剂量单位,每日2次;对照组口服胃脘舒颗粒,每日2次,每次1袋,均以4周为一个疗程,连续服用3个疗程。治疗期间,均配合一定的饮食、心理和作息习惯等调理。
3.疗效评价
显效:治疗后,幽门螺杆菌检查阴性,临床症状和体征恢复正常,纤维胃镜检查胃粘膜病灶消失。有效:治疗后,幽门螺杆菌检查阴性,临床症状和体征有不同程度改善,纤维胃镜检查胃粘膜病灶有不同程度好转。无效:治疗后,幽门螺杆菌检查阳性,临床症状、体征和胃粘膜病灶无变化或加重。
3.1试验结果(详见表2)
表2各组临床效果统计
由表2的试验结果可知:经过3个疗程的药物治疗后,其大多数慢性胃炎患者,出现的反酸、嗳气、食欲减退、恶心、腹部胀痛、打嗝等症状都有明显的改善,且幽门螺杆菌检查为阴性,胃粘膜病灶有不同程度好转。本发明实施例1组、2组、3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5.2%、77.8%、72.0%,其中,本发明实施例1组的疗效最佳,而对照组胃脘舒颗粒药物组的有效率仅为56.0%,结果表明,本发明技术方案制备的中药制剂在治疗胃炎疾病方面的临床疗效显著,并优于胃脘舒颗粒药物组,并且在治疗过程中,未发现各实施例组药物的不良反应。
结果表明,本发明的中药制剂具有制备工艺简单可行、疗效稳定可靠等优点,其高效、精简、科学的药材提取工艺,有力地保证了本发明中药组合物优良的治疗慢性胃炎的作用效果,充分保证了该组合物巨大的市场潜力,值得进一步推广。

Claims (1)

1.一种用于治疗慢性胃炎的中药组合物,该组合物的处方是由如下重量配比的原料药组成:党参150、茯苓100、白术100、白芍100、丹参100、赤芍100、白及100、大黄20、木香60、川楝子100、乌梅100、青黛10,其特征在于该组合物是按以下步骤制备而成:
⑴将白术、白及、茯苓、白芍粉碎成的粗粉,留用;
⑵取党参、丹参、大黄、木香、川楝子药材,加入乙醇回流提取,滤过,醇滤液留用;
⑶取青黛、乌梅、赤芍药材,加入水加热煎煮提取,滤过,滤液中加入乙醇醇沉,乙醇液留用;
⑷将步骤⑵、⑶中的醇液合并,回收乙醇后,再加入步骤⑴所制得的粗粉,干燥并粉碎成粒径小于100μm的粉末,即得。
CN201310739929.1A 2013-12-25 2013-12-25 一种用于治疗慢性胃炎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和检测方法 Active CN10369079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739929.1A CN103690791B (zh) 2013-12-25 2013-12-25 一种用于治疗慢性胃炎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和检测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739929.1A CN103690791B (zh) 2013-12-25 2013-12-25 一种用于治疗慢性胃炎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和检测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690791A CN103690791A (zh) 2014-04-02
CN103690791B true CN103690791B (zh) 2016-04-20

Family

ID=5035256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739929.1A Active CN103690791B (zh) 2013-12-25 2013-12-25 一种用于治疗慢性胃炎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和检测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3690791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505427B (zh) * 2017-08-22 2020-11-20 义乌兰思体育用品有限公司 一种中药材掌叶大黄的薄层色谱检测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690791A (zh) 2014-04-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343625A (zh) 一种排毒除湿利胆的蒲公英口服液及其制备方法
CN103341092B (zh) 一种治疗萎缩性阴道炎的散剂制备方法
CN103690791B (zh) 一种用于治疗慢性胃炎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和检测方法
CN104623376B (zh) 用于治疗三叉神经痛的药物
CN101224293B (zh) 一种治疗胆囊炎并浅表性胃炎的药物
CN104721256A (zh) 一种安胃疡提取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医药用途
CN105998558B (zh) 一种治疗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4740312B (zh) 一种用于治疗慢性胃炎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和检测方法
CN107998305A (zh) 一种用于治疗冠心病的中药配方
CN110433271A (zh) 一种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CN103479966A (zh) 一种治疗前列腺炎的中药制剂
CN108514627A (zh) 一种治疗慢性荨麻疹的中药组合物
CN104288670B (zh) 一种治疗或/和预防阿尔茨海默病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CN103656222B (zh) 一种治疗慢性胃炎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4740313B (zh) 一种治疗慢性胃炎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5031552A (zh) 一种治疗妇科肿瘤的中药组合物
CN102114211A (zh) 一种治疗肝病的中草药
CN106963916A (zh) 软肝缩脾煎煮茶
CN106668329A (zh) 一种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的植物组方及其制备方法
CN106177736A (zh) 一种缓解肠胃不适引起便秘的艾叶保健茶及其制备方法
CN105687362A (zh) 慢性痢疾活血止痢丸
CN104338086A (zh) 一种治疗慢性子宫内膜炎的中药灌肠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2961680B (zh) 一种治疗胆结石、胆囊炎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2961677B (zh) 一种治疗胆结石、胆囊炎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15282202A (zh) 一种治疗腺性膀胱炎的中药及其应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