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682945A - 端子的制造方法以及端子 - Google Patents

端子的制造方法以及端子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682945A
CN103682945A CN201310319520.4A CN201310319520A CN103682945A CN 103682945 A CN103682945 A CN 103682945A CN 201310319520 A CN201310319520 A CN 201310319520A CN 103682945 A CN103682945 A CN 10368294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rminal
gap
clamping part
arm
pai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319520.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682945B (zh
Inventor
田卷隆志
植木公一
大泽聪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abuchi Moto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Mabuchi Mot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abuchi Mot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Mabuchi Motor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368294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68294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68294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68294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02Contact members
    • H01R13/15Pins, blades or sockets having separate spring member for producing or increasing contact pressure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43/00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assembling, maintaining, or repairing of line connectors or current collectors or for joining electric conductors
    • H01R43/16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assembling, maintaining, or repairing of line connectors or current collectors or for joining electric conductors for manufacturing contact members, e.g. by punching and by bending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02Contact members
    • H01R13/10Sockets for co-operation with pins or blades
    • H01R13/11Resilient sockets
    • H01R13/112Resilient sockets forked sockets having two leg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29/00Metal working
    • Y10T29/49Method of mechanical manufacture
    • Y10T29/49002Electrical device making
    • Y10T29/49117Conductor or circuit manufacturing
    • Y10T29/49204Contact or terminal manufactur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Manufacturing Of Electrical Connectors (AREA)
  • Connections Effected By Soldering, Adhesion, Or Permanent Deformation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供电时的连接可靠性高的端子以及端子的制造方法。在该端子的制造方法中,通过在两个臂(28a、28b)的一部分设置的夹持部(26a、26b)对其他部件进行夹持,由此实现与该部件的电连接。该制造方法包括:第一工序,其在两个夹持部(26a、26b)之间形成第一间隙(G1);第二工序,其通过使臂(28a、28b)的一部分塑性变形而使夹持部(26a、26b)彼此间的间隙成为比第一间隙(G1)小的第二间隙(G2)。

Description

端子的制造方法以及端子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端子,尤其涉及马达的供电部使用的端子。
背景技术
以往,直流的小型马达例如用于动力车窗用开闭装置、机动车用门锁开闭装置、电动反射镜镜面驱动以及收纳装置、空调装置等机动车用电气安装设备或者其他各种设备中。为了从外部向这种马达供给电力,在其供电路设置端子。
端子的制造方法各种各样,通常大多将板状的金属构件冲裁成所期望的形状而进行制造(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在先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1-326010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但是,在通过前端部的两个臂夹着对方端子而构成的端子的情况下,当从板状的金属构件通过冲裁而制造这种形状的端子时,难以使该前端部的臂彼此的间隙在金属构件的板厚以下。因此,当对方端子的厚度薄时,会因臂彼此的间隙的大小造成在供电部的连接可靠性存在改善的余地。
本发明鉴于这种问题而完成,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供电时的连接可靠性高的端子。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发明的某个方式为一种端子的制造方法,其为通过在两个臂的一部分设置的夹持部对其他部件进行夹持来实现与该部件的电连接的端子的制造方法。该制造方法包括:第一工序,其在两个夹持部之间形成第一间隙;第二工序,其通过使臂的一部分塑性变形而使夹持部彼此间的间隙成为比第一间隙小的第二间隙。
根据该方式,能够使夹持部彼此间的间隙形成为不能通过一个工序形成的较小的间隙。由此,即使其他部件在某种程度上较薄,端子也能够可靠地夹持其他部件。其结果为,端子与其他部件之间的连接可靠性提高。
可以采取如下的方式,即,在第二工序中,通过对夹持部的一部分进行挤压而形成比其他部分薄的薄壁部。由此,通过使挤压后的部分的壁向周围逃避而使夹持部变大,从而能够使夹持部彼此的间隙减小。
可以采取如下的方式,即,在第二工序中,将臂的一部分向夹持部相互接近的方向按压。由此,能够使夹持部彼此的间隙减小。
可以采取如下的方式,即,在第一工序中,通过对板状的构件的一部分进行冲裁来形成第一间隙。由此,能够在第一工序中简便地实现第一间隙。
本发明的其他方式为一种端子。该端子通过夹持其他部件来实现与该部件的电连接。端子具有:一对夹持部;一对臂,其分别设置有夹持部;连结部,其将一对臂连结。夹持部具有调节该一对夹持部的间隙的间隙调节部。
根据该方式,通过夹持部所具有的间隙调节部能够使一对夹持部的间隙接近所期望的值。
可以采取如下的方式,即,间隙调节部为通过对夹持部的一部分进行挤压而形成为比其他部分薄的薄壁部。由此,通过使挤压后的部分的壁向周围逃避而使夹持部变大,从而使夹持部彼此的间隙变小。
可以采取如下的方式,即,夹持部还具有将其他部件夹持时与该部件抵接的抵接部。可以采取如下的方式,即,薄壁部以不包含抵接部的方式形成。由此,由于薄壁部未形成至抵接部,因此当夹持部夹持其他部件时,薄壁部不会与其他部件抵接,从而抵接部与其他部件的接触面积不会减少。其结果为,端子与其他部件的连接可靠性不会下降。
可以采取如下的方式,即,一对夹持部、一对臂、连结部由平坦的板状的一体构件构成。由此,能够以简易的工序廉价地制造端子。
另外,以上的结构要素的任意组合以及在方法、装置、系统等之间变换了本发明表述而得到的内容作为本发明的方式也有效。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能够提供一种供电时的连接可靠性高的端子。
附图说明
图1为从输出轴侧观察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带减速器的DC马达而得到的主视图。
图2为图1所示的带减速器的DC马达的A-A剖视图。
图3为图2所示的区域B的放大图。
图4为表示供电部的减速器侧的端子附近的图。
图5为表示供电部的马达部侧的端子的图。
图6(a)为表示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第一端子的整体的立体图,图6(b)为图6(a)所示的端子的臂附近的局部放大图。
图7(a)为用于说明端子的制造方法的第一工序的图,图7(b)为用于说明端子的制造方法的第二工序的图。
图8为用于说明端子的制造方法的第二工序的变形例的图。
图9(a)~图9(d)为用于说明端子的制造方法的第二工序的其他变形例的图。
【符号说明】
G1-第一间隙,G2-第二间隙,10-马达部,12-减速器,14-连接器,16-壳体,18-筐体,20-供电部,22-第一端子,24-第二端子,26a、26b-夹持部,28a、28b-臂,30-连结部,32a、32b-间隙调节部,34a、34b-薄壁部,36a、36b-抵接部,40-端子,42a、42b-夹持部,44a、44b-臂,100-带减速器的DC马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所涉及的端子用于对各种设备进行供电,例如,适用于车辆的动力车窗系统或活动车顶、动力式可调座椅、闭门器等机动车用电气安装设备中使用的马达。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另外,附图说明中对同一要素标注同一符号,并适宜省略重复说明。此外,以下说明的结构仅为示例,而并非对本发明的范围进行任何限定的内容。
图1为从输出轴侧观察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带减速器的DC马达100而得到的主视图。带减速器的DC马达100具备马达部10、与马达部10的轴连结的减速器12、用于从外部供电的连接器14。马达部10具备筒状的壳体16。减速器12具备收纳蜗轮的圆筒状的筐体18。
图2为图1所示的带减速器的DC马达100的A-A剖视图。图3为图2所示的区域B的放大图。图4为表示供电部的减速器12侧的端子附近的图。图5为表示供电部的马达部10侧的端子的图。
如图2、图3所示,在马达部10与减速器12之间设置有供电部20。供电部20设置在使从连接器14供给来的电力经由导电路(未图示)而供给至马达部10的中途。
供电部20由图4所示的在形成于减速器12侧的筐体18中的空间设置的第一端子22和图5所示的在马达部10的轴向的端部露出的第二端子24构成。另外,图4中仅图示了一个第一端子22,而在本实施方式中,与第二端子24同数量的第一端子22设置在减速器12侧。
在后文中有对第一端子22的具体记述,该第一端子22通过位于两个臂的前端部的夹持部夹入薄板状的第二端子24。此外,在将马达部10与减速器12组装时,第一端子22以及第二端子24通过在第一端子22的前端部夹持第二端子24而相互电连接,从而构成供电部20。另外,可以将第一端子22设置在马达部10侧,将第二端子24设置在减速器12侧。
接下来,对第一端子22进行具体说明。图6(a)为表示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第一端子22的整体的立体图,图6(b)为图6(a)所示的第一端子22的臂附近的局部放大图。
第一端子22通过对板状的构件进行冲裁并使一部分塑性变形而被制造。板状的构件适合使用导电性高的金属或合金等,例如,铜或黄铜(铜与锌的合金)等。
第一端子22通过将第二端子24夹持而实现与第二端子24的电连接。第一端子22具有:一对夹持部26a、26b;分别设置有夹持部26a、26b的一对臂28a、28b;将一对臂28a、28b连结的连结部30。夹持部26a、26b具有调节一对夹持部26a、26b的间隙G的间隙调节部32a、32b。
在第一端子22中,通过夹持部26a、26b所具有的间隙调节部32a、32b能够使一对夹持部26a、26b的间隙G接近所期望的值。
间隙调节部32a、32b为通过挤压夹持部26a、26b的一部分而形成为比其他部分薄的薄壁部34a、34b。由此,通过使挤压后的部分的壁向周围逃避而使夹持部26a、26b变大,从而使夹持部26a、26b彼此的间隙G变小。即,间隙调节部32a、32b具有调节间隙G的功能。例如,通过适宜选择薄壁部34a、34b的大小、形成薄壁部34a、34b的位置、挤压后的部分的深度等,能够调节间隙G的大小。
此外,在第一端子形成间隙调节部的位置并不限定于图6所示的情况,既可以是一对夹持部的两面或只是单面,也可以仅是一对夹持部中的一个夹持部。或者,在一个夹持部的表面与另一个夹持部的背面各形成一个间隙调节部。
夹持部26a、26b还具有对第二端子24进行夹持时与第二端子24抵接的抵接部36a、36b。而且,上述的薄壁部34a、34b以不包含抵接部36a、36b的方式形成。即,抵接部36a、36b为厚度大于薄壁部34a、34b的部分。由此,由于薄壁部34a、34b未形成(未延伸)至抵接部36a、36b,因此当夹持部26a、26b夹持第二端子24时,薄壁部34a、34b不会与第二端子24抵接,从而抵接部36a、36b与第二端子24的接触面积不会减少。其结果为,第一端子22与第二端子24的连接可靠性不会下降。
另外,如上所述,在第一端子22中,至少一对夹持部26a、26b、一对臂28a、28b与连结部30由平坦的板状的一体构件构成。由此,能够以简易的工序廉价地制造第一端子22。
接下来,对第一端子22的制造方法进行说明。图7(a)为用于说明端子的制造方法的第一工序的图,图7(b)为用于说明端子的制造方法的第二工序的图。另外,图7(a)、图7(b)着眼于制造一个端子而进行了图示,然而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端子的制造方法并不限定于这种情况。例如,在由一张板状的构件一次制造多个端子、或者进行连续制造的情况下,均可以适宜改变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端子的制造方法而应用。以下对制造一个端子的情况进行说明。
首先,准备一张板状的构件,如图7(a)所示,实施在两个夹持部26a、26b之间形成第一间隙G1的第一工序。在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第一工序中,将板状的构件的一部分冲裁而形成第一间隙G1。由此,能够在第一工序中简便地实现第一间隙G1。
接下来,实施使臂28a、28b的一部分塑性变形而使夹持部26a、26b彼此间的间隙成为小于第一间隙G1的第二间隙G2的第二工序(参照图7(b))。
通过这种制造方法,能够使夹持部26a、26b彼此间的间隙形成为不能通过一个工序形成的较小的第二间隙G2。由此,即使第二端子24在某种程度上较薄,第一端子22也能够可靠地夹持第二端子24。其结果为,第一端子22与第二端子24之间的连接可靠性提高。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在第二工序中,通过挤压夹持部26a、26b的一部分而形成了比其他部分薄的薄壁部34a、34b。由此,通过使挤压后的部分的壁向周围逃避,能够使夹持部26a、26b变大,从而能够使夹持部26a、26b彼此的间隙减小。
通常,当由冲压机对金属的板状构件进行冲裁来制造带有间隙的部件时,难以使间隙的尺寸小于板厚的尺寸。但是,若通过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端子的制造方法,能够由厚度t的板状的构件制造夹持部彼此的间隙在t/3以下的端子。此外,通过使制造条件进一步最优化,还能够制造夹持部彼此的间隙在t/4左右的端子。
另外,在上述的第二工序中,通过将在臂28a、28b设置的夹持部26a、26b的一部分按压并挤压从而实现了更小的第二间隙G2,然而在第二工序中使臂28a、28b的一部分塑性变形的方法并不限定于此。
图8为用于说明端子的制造方法的第二工序的变形例的图。在第二工序中,通过向夹持部42a、42b相互接近的方向对臂44a、44b的一部分区域(R1~R8)进行按压,从而使图8所示的端子40塑性变形。通过这种方法也能够使夹持部42a、42b彼此的间隙减小。另外,考虑作为目标的尺寸值、板的材质、臂的形状等而适宜选择一个以上的按压区域即可。
图9(a)~图9(d)为用于说明端子的制造方法的第二工序的其他变形例的图。
首先,准备一张板状的构件,如图9(a)所示,实施形成在两个夹持部56a、56b之间具有第一间隙G1的端子50的第一工序。在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第一工序中,对板状的构件的一部分进行冲裁而形成第一间隙G1。由此,能够在第一工序中简便地实现第一间隙G1。
接下来,如图9(b)所示,使一对臂52a、52b中的一个臂52b从臂52b的根部的弯曲始点54向箭头R1方向弯曲,使臂52b的一部分塑性变形。在图9(b)所示的端子50的侧面观察时,向箭头R1方向弯曲的角度θ适宜设定为使臂52a的前端部的夹持部56a与臂52b的前端的夹持部56b不重叠的程度的角度。
接下来,如图9(c)所示,以对臂52a施加R2方向的力而对臂52b施加R3方向的力直到使夹持部56a、56b相互重叠的方式使它们变形。考虑到弹性变形回复而对此时的变形量进行适宜设定。于是,由于夹持部56a、56b未配置在同一平面上,因此在图9(c)所示的阶段能够使臂52a、52b的变形量增大。
其结果为,在实施了图9(c)所示的弯曲加工后放开工具,即使产生弹性变形回复,夹持部56a、56b彼此间的间隙也会成为比第一间隙G1小的第二间隙G2(参照图9(d))。
以上,参照上述的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了说明,然而本发明并不限定于上述的实施方式,将实施方式的结构适宜组合或置换而得到的实施方式也包含于本发明。此外,也可以根据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知识将实施方式的组合或处理的顺序适宜替换、或者对实施方式附加各种设计变更等变形,这些被附加了此种变形而得到的实施方式也包含于本发明的范围中。

Claims (8)

1.一种端子的制造方法,其为通过在两个臂的一部分设置的夹持部对其他部件进行夹持来实现与该部件的电连接的端子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工序,其在两个夹持部之间形成第一间隙;
第二工序,其通过使臂的一部分塑性变形而使所述夹持部彼此间的间隙成为比所述第一间隙小的第二间隙。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端子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第二工序中,通过对所述夹持部的一部分进行挤压而形成比其他部分薄的薄壁部。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端子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第二工序中,将所述臂的一部分向所述夹持部相互接近的方向按压。
4.如权利要求1至3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端子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第一工序中,通过对板状的构件的一部分进行冲裁来形成所述第一间隙。
5.一种端子,其为通过夹持其他部件来实现与该部件的电连接的端子,其特征在于,具有:
一对夹持部;
一对臂,其分别设置有所述夹持部;
连结部,其将所述一对臂连结,
所述夹持部具有调节该一对夹持部的间隙的间隙调节部。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端子,其特征在于,
所述间隙调节部为通过对所述夹持部的一部分进行挤压而形成为比其他部分薄的薄壁部。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端子,其特征在于,
所述夹持部还具有将其他部件夹持时与该部件抵接的抵接部,
所述薄壁部以不包含所述抵接部的方式形成。
8.如权利要求5至7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端子,其特征在于,
所述一对夹持部、所述一对臂、所述连结部由平坦的板状的一体构件构成。
CN201310319520.4A 2012-09-20 2013-07-26 端子的制造方法以及端子 Active CN103682945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2-207438 2012-09-20
JP2012207438A JP2014063613A (ja) 2012-09-20 2012-09-20 ターミナルの製造方法およびターミナル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682945A true CN103682945A (zh) 2014-03-26
CN103682945B CN103682945B (zh) 2016-01-20

Family

ID=5027493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319520.4A Active CN103682945B (zh) 2012-09-20 2013-07-26 端子的制造方法以及端子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9184526B2 (zh)
JP (1) JP2014063613A (zh)
CN (1) CN103682945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D770977S1 (en) * 2014-09-26 2016-11-08 Chuan Liang Industrial Co., Ltd. Vibration generator with clamping fixture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7326417A (ja) * 1994-05-31 1995-12-12 Amp Japan Ltd コンタクト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US5599213A (en) * 1994-01-11 1997-02-04 Itt Cannon Electric Gmbh Contact spring arrangement
DE29922831U1 (de) * 1999-12-27 2000-03-02 Draexlmaier Lisa Gmbh Elektrischer Anschlußkontakt
CN1282994A (zh) * 1998-12-07 2001-02-07 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 低摩擦力电讯端子的制造方法及其产品
US6286209B1 (en) * 1995-12-01 2001-09-11 Berg Technology, Inc. Method of making smooth contact terminals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431587A (en) * 1977-08-15 1979-03-08 Hirose Electric Co Ltd Method of making compression joint member
JPS609174U (ja) * 1983-06-29 1985-01-22 日本メクトロン株式会社 フレキシブル回路基板用コネクタ−
JPS60127675A (ja) * 1983-12-13 1985-07-08 本多通信工業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のコンタクト
US4943248A (en) * 1988-06-29 1990-07-24 Molex Incorporated Electrical terminal for bladed fuse
JPH0481366U (zh) * 1990-11-27 1992-07-15
JP2001326010A (ja) 2000-05-17 2001-11-22 Fujikura Ltd フォーク端子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DE10027125A1 (de) * 2000-05-31 2001-12-06 Wabco Gmbh & Co Ohg Elektrischer Steckkontakt
JP2002315153A (ja) * 2001-04-12 2002-10-25 Sumitomo Wiring Syst Ltd ジャンクションボックスとワイヤハーネスの接続構造
DE102008062578B3 (de) * 2008-12-16 2010-07-08 Preh Gmbh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eines Messeraufnahmekontaktes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599213A (en) * 1994-01-11 1997-02-04 Itt Cannon Electric Gmbh Contact spring arrangement
JPH07326417A (ja) * 1994-05-31 1995-12-12 Amp Japan Ltd コンタクト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US6286209B1 (en) * 1995-12-01 2001-09-11 Berg Technology, Inc. Method of making smooth contact terminals
CN1282994A (zh) * 1998-12-07 2001-02-07 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 低摩擦力电讯端子的制造方法及其产品
DE29922831U1 (de) * 1999-12-27 2000-03-02 Draexlmaier Lisa Gmbh Elektrischer Anschlußkontakt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682945B (zh) 2016-01-20
JP2014063613A (ja) 2014-04-10
US9184526B2 (en) 2015-11-10
US20140080366A1 (en) 2014-03-2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256452B2 (en) Cell contacting system for an electro-chemical device and method for producing a cell contacting system
EP3231033B1 (de) Zellkontaktierungssystem für eine elektrochemische vorrichtung
CN102884682B (zh) 电接触元件
CN109921244B (zh) 电汇流条
KR101680380B1 (ko) 플랫케이블용 커넥터, 하네스 및 하네스의 제조방법
CN103392281A (zh) 汇流条及汇流条的制造方法
US9065188B2 (en) Electrical connection
CN103098308B (zh) 用于制造连接器端子的方法以及连接器端子
CN111684661A (zh) 端子及带端子电线
CN106410431A (zh) 压接端子及其制造方法、电线组件、线束
CN103682945A (zh) 端子的制造方法以及端子
KR102107968B1 (ko) 전기 커넥터
CN104823329A (zh) 用于建立电线路与导电构件之间的导电连接的方法以及根据该方法制造的结构组合件
JP2014164897A (ja) 端子付き電線及び端子付き電線の製造方法
US20150188273A1 (en) Method of fabricating connector terminals
JP7052434B2 (ja) プレスフィット端子の製造方法
JP6440673B2 (ja) 端子及び端子付き電線の製造方法
US20200333372A1 (en) Lead frame and sensor device using same
JP5208839B2 (ja) 端子付センサ及び端子付センサの製造方法
CN110402504A (zh) 汇流条模块以及电池组
DE102008002729A1 (de) Haltevorrichtung sowie damit ausgestatteter Elektromotor
JP2013187083A (ja) メス端子、メスコネクタ、及びメス端子の製造方法
EP3554201B1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processing a radial electronic component
KR200463650Y1 (ko) 탭 터미널
JP2014164940A (ja) 電線付き圧着端子及び電線付き圧着端子の製造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E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cordation of patent licensing contract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40326

Assignee: Dalian wanbaozhi Motor Co. Ltd.

Assignor: Mabuchi Motor Co., Ltd.

Contract record no.: 2015990000848

Denomination of invention: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terminal, and terminal

License type: Common License

Record date: 20151014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40326

Assignee: Mabuchi motor (Jiangxi) Co., Ltd.

Assignor: Mabuchi Motor Co., Ltd.

Contract record no.: 2015990000851

Denomination of invention: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terminal, and terminal

License type: Common License

Record date: 20151014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40326

Assignee: Dongguan Daojiao Mabuchi Motor Co. Ltd.

Assignor: Mabuchi Motor Co., Ltd.

Contract record no.: 2015990000847

Denomination of invention: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terminal, and terminal

License type: Common License

Record date: 20151014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40326

Assignee: Mabuchi motor (Dongguan) Co., Ltd.

Assignor: Mabuchi Motor Co., Ltd.

Contract record no.: 2015990000849

Denomination of invention: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terminal, and terminal

License type: Common License

Record date: 20151014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40326

Assignee: Mabuchi motor (Yingtan) Co., Ltd.

Assignor: Mabuchi Motor Co., Ltd.

Contract record no.: 2015990000852

Denomination of invention: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terminal, and terminal

License type: Common License

Record date: 20151014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40326

Assignee: Mabuchi motor (Jiangsu) Co., Ltd.

Assignor: Mabuchi Motor Co., Ltd.

Contract record no.: 2015990000850

Denomination of invention: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terminal, and terminal

License type: Common License

Record date: 20151014

LICC Enforcement, change and cancellation of record of contracts on the licence for exploitation of a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