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682721B - 压配合端子与端子压配合结构 - Google Patents
压配合端子与端子压配合结构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3682721B CN103682721B CN201310392450.5A CN201310392450A CN103682721B CN 103682721 B CN103682721 B CN 103682721B CN 201310392450 A CN201310392450 A CN 201310392450A CN 103682721 B CN103682721 B CN 103682721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press
- fit
- terminal
- face
- projection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02—Contact member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40—Securing contact members in or to a base or case; Insulating of contact member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40—Securing contact members in or to a base or case; Insulating of contact members
- H01R13/405—Securing in non-demountable manner, e.g. moulding, riveting
- H01R13/41—Securing in non-demountable manner, e.g. moulding, riveting by frictional grip in grommet, panel or base
Landscapes
- Connector Housings Or Holding Contact Members (AREA)
- Connections Arranged To Contact A Plurality Of Conductors (AREA)
- Manufacturing Of Electrical Connectors (AREA)
Abstract
提供了能够缩短压配合部在纵向方向上的长度并且能够使连接器小型化的压配合端子及端子压配合结构。压配合端子(11)具有:插入止动部(17),该插入止动部凸出地形成在压配合部(21)的各侧部(23)上,并且分别具有与压配合方向垂直地定向的接合面(25);以及保持突起(29),该保持突起凸出地设置在插入止动部(17)的各突出前端面(27)上,并且咬入到收纳所述压配合部(21)的壳体的内壁中。每一个保持突起(29)凸出地形成在所述插入止动部(17)的各突出前端面(27)在板沿其厚度方向的一部分中。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压配合端子以及一种端子压配合结构。
背景技术
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一种能够增强端子保持强度而并不增大端子的展开长度的端子压配合结构。
如图5所示,端子压配合结构具有多个倒钩505,该多个倒钩505凸出地形成在端子501的压配合主体503的两侧缘上,并且各倒钩505咬合到收纳该端子501的压配合部507的壳体509的压配合孔511的内壁中,从而将压配合部507固定地压配合到壳体509中。压配合部507形成为扁平单层结构,并且该多个倒钩505被构造成使其前端相继地位于压配合部507的主要对向面的一侧和另一侧上。
在所述端子压配合结构中,压配合部507形成为扁平单层结构,由此,与压配合部由双层结构组成的情况下相比,能够使端子的展开长度更小。此外,多个倒钩505被构造成相继地位于压配合部507的主要对向面的一侧和另一侧上。因此,当各倒钩505咬入到压配合孔511的内壁中时,一侧上的倒钩505和另一侧上的倒钩505在板的厚度方向上压入至不同深度。从而,能够增强保持所述壳体509的强度。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文献JP-A-2005-353371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然而,在压配合部507中,挤压肩513(插入止动部)和倒钩505(保持突起)是沿着端子501的纵向方向彼此分开地成型。因此,压配合部507在其纵向方向上变长,这造成了对连接器的小型化的妨碍。
根据上述情况构思了本发明,并且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压配合端子与一种端子压配合结构,该压配合端子与该端子压配合结构能够缩短压配合部在其纵向方向上的长度并且使连接器小型化。
解决问题的手段
上述目的通过下面的构成而实现。
(1)一种压配合端子,包括:
插入止动部,该插入止动部凸出地形成在端子本体的压配合部的各侧部上,并且分别具有与压配合方向垂直地定向的接合面;以及
保持突起,该保持突起设置在各所述插入止动部的各突出前端面上,并且咬入到收纳所述压配合部的壳体的内壁中,其中
所述保持突起凸出地设置在所述插入止动部的各突出前端面在板的厚度方向上的一部分中。
在具有关于(1)描述的构造的压配合端子中,保持突起设置在插入止动部的各突出前端面上。从而,与在压配合所述端子本体的方向上并排地设置保持突起和插入止动部的情况相比,能够使压配合部在其长度方向上变短。保持突起沿着板的厚度方向仅仅在插入止动部的各突出前端面的一部分中凸出地形成。插入止动部的各突出前端面的不属于保持突起的剩余部分用作与壳体的压配合孔的内壁相接触的保持面。具体地,由于在端子的压配合期间,与插入止动部的各突出前端面中的保持面相对的、压配合孔的内壁并不会被保持突起切削,所以在内壁与插入止动部的各突出前端面中的保持面之间并不会产生间隙。因此,壳体的压配合孔的内壁能够无误地限制端子本体的倾斜,从而提高了在端子被压配合到壳体之后所达成的、压配合端子的平直度的精度。此外,能够模制压配合端子而并不增加压制工序数目,并且该压配合端子能够廉价地制造。
(2)一种端子压配合结构,包括:
插入止动部,该插入止动部凸出地形成在端子本体的压配合部的各侧部上,并且分别具有与压配合方向垂直地定向的接合面;以及
保持突起,该保持突起设置在各所述插入止动部的各突出前端面上,并且咬入到收纳所述压配合部的壳体的内壁中,其中
所述保持突起凸出地设置在所述插入止动部的各突出前端面在板的厚度方向上的一部分中;并且
锥形壁在压配合方向上形成在所述壳体的压配合孔上,在所述压配合方向上,所述锥形壁与所述插入止动部的各所述接合面产生接触。
在具有关于(2)描述的构造的端子压配合结构中,当将压配合端子插入到壳体的压配合孔中时,首先将该端子前端处的电接触部插入到压配合孔中。在与端子板的厚度方向正交的方向上,电接触部的宽度小于插入止动部的宽度。接触部插入孔形成在壳体中,使其与压配合孔在压配合方向上的前方延续。在与端子板的厚度方向正交的方向上,接触部插入孔的宽度小于压配合孔的宽度。当电接触部在穿过压配合孔之后进入接触部插入孔时,如此被插入的所述压配合端子关于插入方向受到由在形成于压配合孔与接触部插入孔之间的边界处的锥形壁所强加的限制,从而该压配合端子受到引导并且平顺地插入到接触部插入孔中。当将其电接触部仍被插入在接触部插入孔中的压配合端子进一步插入时,保持突起咬入到内壁中,在此,压配合开始。压配合进一步继续,并且各插入止动部的接合面到达锥形壁且与之产生接触,从而限制了端子的进一步插入,因而完成了压配合。在完成了压配合的状态下,插入止动部的各突出前端面的不属于保持突起的剩余部分用作与壳体的压配合孔的内壁产生接触的保持面。具体地,因为在端子的压配合期间,与插入止动部的各突出前端面中的保持面相对的、压配合孔的内壁并不会被保持突起切削,因此在内壁与插入止动部的各突出前端面中的保持面之间并不会产生间隙。因此,壳体的压配合孔的内壁能够无误地限制否则可能在各插入止动部的接合面与各锥形壁产生接触时发生的倾斜。结果,锥形壁消除了在端子被压配合到壳体中之后,压配合端子的平直度的精度变差的可能性。
本发明的优点
本发明的压配合端子能够实现压配合部在其长度方向上的缩短,从而能够使连接器小型化。此外,还能够提高在端子被压配合到壳体之后所达成的、压配合端子的平直度的精度。
本发明的端子压配合结构能够实现压配合部在其长度方向上的缩短,并且能够提高利用压配合将端子插入到壳体的压配合孔中的便利性。
至此已经简要地描述了本发明。通过参考附图通读将在下面描述的用于实施本发明的方式(下文成为“实施例”),本发明的细节将变得更加清晰。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本发明实施例的压配合端子的透视图。
图2是图1的E部分的放大图。
图3A是沿图2所示的线F-F截取的、压配合到壳体中的压配合端子的剖视图;并且图3B是沿图2所示的线G-G截取的、压配合到壳体中的压配合端子的剖视图。
图4是比较端子的压配合端子的主要部分的放大图。
图5示出了现有技术的端子压配合结构,其中图5A是局部剖视平面图,图5B是沿图5A所示的线A-A截取的剖视图,图5C是沿图5A所示的线B-B截取的剖视图,并且图5D是由图5A所示的箭头C所指明的区域的放大图。
附图标记列表
11 压配合端子
13 阳凸头(电接触部)
15 端子本体
17 插入止动部
19 引导部
21 压配合部
23 侧部
25 接合面
27 突出前端面
29 保持突起
41 壳体
43 压配合孔
47 锥形壁
49 内侧壁(内壁)
具体实施方式
将在下面参考附图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压配合端子11在其前端处具有阳凸头13,该阳凸头13是电接触部。从阳凸头13起,依次连续跟随在该阳凸头13之后的是:端子本体15、插入止动部17和引导部19。压配合端子11是通过利用薄板加工来冲压原料金属板而形成为一体。
端子本体15在其纵向方向上的中间处形成有压配合部21,该压配合部21在与端子板的厚度方向正交的方向上具有增加的宽度。压配合部21具有插入止动部17,该插入止动部17如图2所示凸出地设置在压配合部21的各侧部23上,并且该插入止动部17各自具有与压配合方向垂直地定向的接合面25。具体地说,插入止动部17形成为使得压配合部21的两个侧部23类似于两个翼状地凸出。
保持突起29凸出地设置于在插入止动部17的两侧上的相应突出前端面27上。每个保持突起29都在关于板的厚度方向上(即,图2中的铅直方向)的一部分中凸出地形成在插入止动部17的突出前端面27处。
换句话说,每个保持突起29都在板的厚度方向(即,图2中的铅直方向)上以局部方式凸出形成在插入止动部17的突出前端面27处。
在本实施例中,每个保持突起29都形成为板厚的大致一半的尺寸。此外,每个保持突起29还可以形成为板厚的大约三分之二至四分之三。换句话说,每个保持突起29都形成在突出前端面27上,使得在板的厚度方向上,不属于保持突起29的剩余部分留置在该突出前端面27上。
插入止动部17的两侧上的突出前端面27由在端子压配合方向上相互平行的平坦表面形成。每个保持突起29都具有:斜面31,该斜面31具有关于突出前端面27朝着压配合方向上的后方逐渐增加的高度;平行面33,该平行面33连接于所述斜面31在压配合方向上的后方并且平行于所述突出前端面27;以及卡止面35,该卡止面35连接于所述平行面在压配合方向上的后方并从而还相对于所述平行面33基本成直角地连接于所述突出前端面27。具体地,保持突起29以基本楔形形状的方式形成。
每个保持突起29的上表面和下表面都由与原料金属板的前侧和后侧平行的突起上表面37和突起下表面39构成。如上,每个保持突起29凸出地形成在突出前端面27在板的宽度方向上的一部分中。在本实施例中,在较小的厚度方向上,突起上表面37比原料金属板的表面更靠下,从而在相对于该厚度方向的一部分中凸出地形成。用于形成关于原料金属板的表面下陷的突起上表面37的提议加工方法包括:利用压力加工、切削加工、研磨等等,使最初以与原料金属板相同的厚度形成的保持突起29薄型化的方法。
如图3A和3B所示,压配合端子11被插入到连接器的壳体41中。连接器壳体41由合成树脂模制而成。用于收纳压配合部21的保持突起29的压配合孔43形成在壳体41中。压配合孔43连接于能够插入阳凸头13的接触部插入孔45。压配合孔43利用沿着压配合方向连续设置锥形壁47(tapered wall)、内侧壁(内壁)49和倒角部51而制成,以便从接触部插入孔45的后方延续。
所述一对内侧壁49形成为相互平行,使其留下了与插入止动部17两侧上的突出前端面27之间的间隔尺寸基本匹配或比其略小的分开尺寸。具体地,将被压配合到压配合孔43中的压配合端子11以压配合部21的保持突起29咬入到压配合孔43的内侧壁49中的方式构造成而。
在其中压配合端子11被压配合到壳体41的压配合孔43中的本实施的端子压配合结构中,锥形壁47形成在壳体41的压配合孔43上。锥形壁47形成为在压配合方向上变窄,并且接触插入止动部17的各接合面25。即,在每个锥形壁47中,前侧的较窄部分53连接于接触部插入孔45,并且后侧的较宽部分连接于内侧壁49。
现在将描述具有上述构造的压配合端子11和端子压配合结构的操作。
在本实施的压配合端子11中,保持突起29设置在插入止动部17的各突出前端面27上。与保持突起29和插入止动部17沿着端子本体15的压配合方向并排地布置的情况相比,能够使压配合部21在其纵向方向上变短。每个保持突起29仅仅在插入止动部17的突出前端面27在板的厚度方向上的一部分中凸出地形成。每个插入止动部17的突出前端面27的不属于保持突起29的其它部分用作与壳体41的压配合孔43的内侧壁49接触的保持面57(见图2)。具体地,在端子的压配合期间,与插入止动部17的各突出前端面27的各保持面57相对的、压配合孔43的内侧壁49并不会被保持突起29切削(chip)。因此,壳体41的压配合孔43的内侧壁49能够无误地限制端子本体15的倾斜,从而确保了在被压配合到壳体后所达成的、压配合端子11的平直度的精度。此外,能够模制压配合端子11而不增加压制工序数目,从而能够廉价地制造该压配合端子11。
在本实施例的端子压配合结构中,当将压配合端子11插入到壳体41的压配合孔43中时,首先将该端子前端处的阳凸头13插入到压配合孔43中。在与端子板的厚度方向正交的方向上,阳凸头13的宽度小于插入止动部17的宽度。接触部插入孔45形成为与壳体41中的压配合孔43在压配合方向上的前方延续。在与端子板的厚度方向正交的方向上,接触部插入孔45的宽度小于压配合孔43的宽度。在阳凸头13已经穿过压配合孔43之后,所插入的压配合端子11在进入到接触部插入孔45时,关于插入方向受到由在形成于压配合孔43与接触部插入孔45之间的边界处的锥形壁47所强加的限制,从而该压配合端子11受到引导并且平顺地插入到接触部插入孔45中。
当将其阳凸头13仍被插入在接触部插入孔45中的压配合端子11进一步插入时,保持突起29咬入到内侧壁49中,在此,压配合端子的压配合开始。压配合进一步继续,并且各插入止动部17的接合面25到达锥形壁47且与之产生接触,从而限制了端子的进一步插入,因而完成了压配合。
在完成了压配合的状态下,插入止动部17的各突出前端面27的不属于保持突起29的剩余部分用作与壳体的压配合孔的内壁产生接触的保持面57。具体地,因为在端子的压配合期间,与插入止动部17的各突出前端面27中的保持面57相对的、压配合孔43的内侧壁49并不会被保持突起29切削,因此在内侧壁49与插入止动部17的各突出前端面27中的保持面57之间并不会产生间隙。因此,壳体41的压配合孔43的内壁49能够无误地限制否则可能在各插入止动部17的接合面25与各锥形壁47产生接触时发生的倾斜。结果,锥形壁47消除了可能在端子被压配合到壳体中之后发生的、损害压配合端子11的平直度的精度的可能性。
关于图4所示的比较例描述的压配合端子59可以称作为前述压配合端子11的对应部分。关于该比较例描述的压配合端子59具有:插入止动部17,该插入止动部17凸出地设置在端子本体15的压配合部21的各侧部23上,并且具有与压配合方向垂直地定向的各接合面25;以及保持突起61,该保持突起61设置于在插入止动部17的相应突出前端面27上并且咬入到收纳压配合部21的壳体41的压配合孔43的内侧壁49中。
在压配合端子59中,每个保持突起61都从插入止动部17在板的厚度方向上的整个突出前端面27的一端凸出地形成至另一端。因此,尽管获得了缩短压配合部的全长的优点,但是在压配合期间,保持突起61可能切削整个内侧壁49。
结果,与壳体41的压配合孔43的内侧壁49产生接触的保持面57(见图2),例如形成在所述实施例的压配合端子11中的那些保持面,并不形成在比较例的压配合端子59上,并且因此,插入止动部17的突出前端面27与压配合孔43的内侧壁49之间的间隙可能由于切削而变大。因此,无法限制压配合端子59的倾斜,这对期待提高在端子的压配合之后的平直度的精度造成妨碍。
因此,所述实施例的压配合端子11能够使压配合部21在其纵向方向上变短,使得能够使连接器小型化。此外,能够提高在端子被压配合到壳体之后所达成的、压配合端子11的平直度的精度。
在所述实施例的端子压配合结构中,能够使压配合部21在其纵向方向上变短,并且能够使连接器小型化。此外,能够提高压配合端子11向壳体41的压配合孔43中的插入的便利性。
本发明并不局限于所述实施例并且如果需要可以进行修改、改进等。此外,关于所述实施例所描述的各构成部件的材料、形状、尺寸、数量、布局等等是任意的且非限制性的,只要能够实现本发明即可。
本发明基于2012年8月31日提交的日本专利申请No.2012-192358,其整个内容通过参考并入本文。
Claims (2)
1.一种压配合端子,包括:
插入止动部,该插入止动部凸出地形成在端子本体的压配合部的各侧部上,并且该插入止动部分别具有与压配合方向垂直地定向的接合面;以及
保持突起,该保持突起设置在各所述插入止动部的各突出前端面上,并且咬入到收纳所述压配合部的壳体的内壁中,其中
所述保持突起凸出地设置在所述插入止动部的各突出前端面在板的厚度方向上的一部分中,并且
所述突出前端面具有:在板的厚度方向上,不属于所述保持突起的剩余部分。
2.一种端子压配合结构,包括:
插入止动部,该插入止动部凸出地形成在端子本体的压配合部的各侧部上,并且该插入止动部分别具有与压配合方向垂直地定向的接合面;以及
保持突起,该保持突起设置在各所述插入止动部的各突出前端面上,并且咬入到收纳所述压配合部的壳体的内壁中,其中
所述保持突起凸出地设置在所述插入止动部的各突出前端面在板的厚度方向上的一部分中;
所述突出前端面具有:在板的厚度方向上,不属于所述保持突起的剩余部分;并且
锥形壁在压配合方向上形成在所述壳体的压配合孔上,在该压配合方向上,所述锥形壁与所述插入止动部的各所述接合面产生接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12-192358 | 2012-08-31 | ||
JP2012192358A JP6068061B2 (ja) | 2012-08-31 | 2012-08-31 | 端子圧入構造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3682721A CN103682721A (zh) | 2014-03-26 |
CN103682721B true CN103682721B (zh) | 2017-01-18 |
Family
ID=5009864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310392450.5A Active CN103682721B (zh) | 2012-08-31 | 2013-09-02 | 压配合端子与端子压配合结构 |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9172166B2 (zh) |
JP (1) | JP6068061B2 (zh) |
CN (1) | CN103682721B (zh) |
DE (1) | DE102013216276A1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6101435B2 (ja) * | 2012-05-10 | 2017-03-22 |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 コネクタ |
JP6427348B2 (ja) * | 2014-07-16 | 2018-11-21 |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 コネクタ |
JP6550890B2 (ja) * | 2015-04-22 | 2019-07-31 | 住友電装株式会社 | プレスフィット端子 |
JP6600261B2 (ja) * | 2016-02-10 | 2019-10-30 |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 プレスフィット端子 |
CN205960262U (zh) * | 2016-07-06 | 2017-02-15 | 泰科电子(上海)有限公司 | 连接端子和电连接器 |
JP6738540B2 (ja) * | 2017-02-03 | 2020-08-12 | 住友電装株式会社 | 基板用コネクタ |
JP7027932B2 (ja) * | 2018-02-14 | 2022-03-02 | 住友電装株式会社 | プレスフィット端子 |
CN110391527A (zh) * | 2018-04-23 | 2019-10-29 | 卓英社有限公司 | 电接触端子及其安装结构、安装方法以及安装装置 |
JP7359007B2 (ja) * | 2020-01-31 | 2023-10-11 | 住友電装株式会社 | 端子、端子連結体、及び基板用コネクタ |
JP7121066B2 (ja) | 2020-03-30 | 2022-08-17 |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 部材の接合構造および電気接続箱 |
JP7214692B2 (ja) * | 2020-09-17 | 2023-01-30 | プライムプラネットエナジー&ソリュ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 端子及びそれを備えた二次電池並びにそれらの製造方法 |
JP7541050B2 (ja) | 2022-04-28 | 2024-08-27 |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 電子部品モジュール |
CN115967211A (zh) * | 2023-02-14 | 2023-04-14 | 蔚来动力科技(合肥)有限公司 | 电机定子及电机 |
Cit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69603A (zh) * | 1996-05-10 | 1998-01-07 | 莫列斯公司 | 具有带改进的固定装置的端子的电连接器 |
CN101425639A (zh) * | 2007-11-02 | 2009-05-06 | 住友电装株式会社 | 一种连接器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DE2218501C2 (de) * | 1972-04-17 | 1979-10-04 | Siemens Ag, 1000 Berlin U. 8000 Muenchen | Gerätesockel, vorzugsweise für Relais |
JPS5532386Y2 (zh) * | 1975-12-10 | 1980-08-01 | ||
JPS58182379U (ja) * | 1982-05-31 | 1983-12-05 | 第一電子工業株式会社 | 雄接触子の係止構造 |
JP3042426B2 (ja) * | 1996-11-22 | 2000-05-15 |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 電気コネクタ |
JP2005353567A (ja) * | 2004-05-10 | 2005-12-22 | Yazaki Corp | プレスフィット端子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回路基板モジュール |
JP2005353371A (ja) | 2004-06-09 | 2005-12-22 | Tyco Electronics Amp Kk | 端子圧入構造 |
DE102006055694B3 (de) | 2006-11-23 | 2008-03-27 | Erni Electronics Gmbh | Steckverbinder |
JP2011029123A (ja) * | 2009-07-29 | 2011-02-10 | Ngk Spark Plug Co Ltd | コネクタ |
JP5299708B2 (ja) * | 2010-02-15 | 2013-09-25 | 住友電装株式会社 | 基板用端子 |
JP2013037791A (ja) * | 2011-08-04 | 2013-02-21 | Sumitomo Wiring Syst Ltd | 回路基板と端子金具の接続構造 |
-
2012
- 2012-08-31 JP JP2012192358A patent/JP6068061B2/ja active Active
-
2013
- 2013-08-16 DE DE102013216276.6A patent/DE102013216276A1/de not_active Ceased
- 2013-08-21 US US13/972,033 patent/US9172166B2/en active Active
- 2013-09-02 CN CN201310392450.5A patent/CN103682721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69603A (zh) * | 1996-05-10 | 1998-01-07 | 莫列斯公司 | 具有带改进的固定装置的端子的电连接器 |
CN101425639A (zh) * | 2007-11-02 | 2009-05-06 | 住友电装株式会社 | 一种连接器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DE102013216276A1 (de) | 2014-03-06 |
JP2014049329A (ja) | 2014-03-17 |
CN103682721A (zh) | 2014-03-26 |
US9172166B2 (en) | 2015-10-27 |
JP6068061B2 (ja) | 2017-01-25 |
US20140065897A1 (en) | 2014-03-06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3682721B (zh) | 压配合端子与端子压配合结构 | |
JP6427348B2 (ja) | コネクタ | |
KR101383404B1 (ko) | 전기 커넥터 | |
EP2178172A1 (en) | Press-fitted terminal, terminal press-fitting structure, and electric connector | |
KR102157636B1 (ko) | 커넥터 | |
US8449335B2 (en) | Electrical connectors and receptacle assemblies having retention inserts | |
US8845351B2 (en) | Connector housing with alignment guidance feature | |
US8113881B2 (en) | Connector | |
TW200847538A (en) | Contact and connector | |
US20150295347A1 (en) | Connector and electronic device provided with same | |
US8382527B2 (en) | Connector enabling increased density of contacts | |
CN111628312B (zh) | 链式端子及具备链式端子中的端子的基板用连接器 | |
JP2013062030A (ja) | 防水コネクタ | |
US9190755B2 (en) | Electrcial connector with improved feature good to automatic mass production | |
KR101681943B1 (ko) | 기판접속 커넥터 | |
US10027049B2 (en) | Electrical connector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of the same | |
US7029333B2 (en) | Electrical connector for boards and method of making | |
US8403703B2 (en) | Electrical connector having a housing with different colors | |
CN209045844U (zh) | 防震型连接器结构 | |
JP5172616B2 (ja) | コネクタ | |
US9496672B2 (en) | Connector manufacturing method and connector | |
US10283948B2 (en) | Electrical connector and electrical connector assembly | |
EP1936748A1 (en) | A connector and a method of forming it | |
JP2009140809A (ja) | ジョイントコネクタ | |
CN1624986A (zh) | 连接器及连接器沟槽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