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670102B - 拉拽装置组件 - Google Patents

拉拽装置组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670102B
CN103670102B CN201310382809.0A CN201310382809A CN103670102B CN 103670102 B CN103670102 B CN 103670102B CN 201310382809 A CN201310382809 A CN 201310382809A CN 103670102 B CN103670102 B CN 10367010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ntioned
connecting rod
torque arm
pulling device
coupler lin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382809.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670102A (zh
Inventor
小川幸彦
清水秀
柏熊一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gatsune Kogyo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gatsune Kogyo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gatsune Kogyo Co Ltd filed Critical Sugatsune Kogyo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367010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67010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67010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670102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losing And Opening Devices For Wings, And Checks For Wings (AREA)
  • Pivots And Pivotal Connections (AREA)
  • Power-Operated Mechanisms For Wing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即使在推门展开时也能使拉拽装置的拉臂和掣子(第1连杆)接近的拉拽装置组件。其技术方案是在推门(18)和框(16)之间架设联接连杆(15);联接连杆(15)具有第1连杆(13)和第2连杆(14),第1连杆(13)的一端部转动联接于推门(18)和框(16)两者中某一方,而第2连杆(14)的一端部则转动联接于推门(18)和框(16)两者中另一方;第1连杆(13)和第2连杆(14)联接成从第1连杆(13)的一端部至第2连杆(14)的一端部的距离可伸缩;拉拽装置(21)安装于被安装了第1连杆(13)的推门(18)和框(16)两者中某一方,拉拽装置(21)的拉臂(11)拉拽联接连杆(15)的第1连杆(13)。

Description

拉拽装置组件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给建筑物或家具的推门(含推窗,以下皆同)施加拉拽力的拉拽装置组件。
背景技术
作为给推门施加拉拽力的拉拽装置组件,已知有一种具备安装于框的拉拽装置和安装于推门的掣子的拉拽装置组件(譬如参见专利文献1)。在拉拽装置设置有抓拿掣子的拉臂。通过拉臂拉拽掣子推门就能被自动地关闭。
如图22所示,拉拽装置5具备安装于框1的壳体2、可相对壳体2于展开方向和闭合方向旋转的拉臂3、和施加附加力以使得拉臂3维持展开状态的螺旋弹簧(省略图示)。当处于展开状态的拉臂3于闭合方向旋转给定角度以上时,螺旋弹簧给拉臂3施加朝闭合方向的附加力。
引起拉臂3拉拽掣子4的时机在于掣子4与拉臂3抵接。当掣子4与拉臂3抵接时,拉臂3朝闭合方向旋转。当拉臂3于闭合方向旋转给定角度以上时,靠螺旋弹簧的附加力,就有拉拽力通过掣子4施加给推门6。
根据该拉拽装置,能达到这样的效果:当把推门展开给定角度以上时,由于拉臂3和掣子4脱离卡合,所以能以较小力展开推门。
已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特开2009-263964号公报
发明内容
技术问题
已有拉拽装置组件,当开推门时,如上述,拉臂3和掣子4脱离。为了使拉拽装置组件顺利地工作,需要调节拉臂3和掣子4的位置,以使拉臂3和掣子4抵接。然而,拉臂3和掣子4之间距离较大的已有拉拽装置组件,为了调节拉臂3和掣子4的位置,需要反复地进行开闭推门6的动作,难以调节拉臂3和掣子4的位置,这是问题所在。
故,本发明目的就在于提供一种即使在推门展开时也能使拉臂和掣子接近的拉拽装置组件。
技术方案
本发明目的实现如下。根据第1方案,本发明为一种拉拽装置组件,其中,具备联接连杆和拉拽装置;联接连杆具有第1连杆和第2连杆,第1连杆的一端部转动联接于推门和框两者中某一方,而第2连杆的一端部则转动联接于上述推门和上述框两者中另一方,上述第1连杆和上述第2连杆联接成从上述第1连杆的上述一端部至上述第2连杆的上述一端部的距离可伸缩;上述拉拽装置具有壳体、拉臂和附加力单元,上述壳体安装于上述推门和上述框两者中上述某一方,拉臂设置于上述壳体而可于展开方向和闭合方向旋转,上述附加力单元给上述拉臂施加闭合方向的附加力;当关上述推门时,上述拉拽装置的上述拉臂拉拽上述联接连杆的上述第1连杆。
根据第2方案,在第1方案所述的拉拽装置组件基础上,本发明特征在于,上述第2连杆与上述第1连杆滑动联接。
根据第3方案,在第2方案所述的拉拽装置组件基础上,本发明特征在于,在上述联接连杆设置有限制从上述第1连杆的上述一端部至上述第2连杆的上述一端部的长度达到给定值以上的挡件。
根据第4方案,在第3方案所述的拉拽装置组件基础上,本发明特征在于,在上述第1连杆和上述第2连杆两者中某一方设置可弹性形变的凸部,而在另一方设置供上述凸部嵌入的凹部。
根据第5方案,在第1至第4方案中任一方案所述的拉拽装置组件基础上,本发明特征在于,在上述推门从全闭状态达到全开状态期间,上述拉拽装置的上述拉臂与上述第1连杆持续卡合。
根据第6方案,在第1至第5方案中任一方案所述的拉拽装置组件基础上,本发明特征在于,在上述拉臂和上述第1连杆两者中某一方形成长孔或槽,而在上述拉臂和上述第1连杆两者中另一方则设置嵌入上述长孔或上述槽的销。
根据第7方案,在第1至第5方案中任一方案所述的拉拽装置组件基础上,本发明特征在于,上述拉臂具有滑体,该滑体可于上述第1连杆的长度方向滑动且转动联接于上述拉臂的顶端部。
根据第8方案,在第6或第7方案所述的拉拽装置组件基础上,本发明特征在于,在上述推门展开给定角度以上后至达到全开状态期间,上述拉臂被施加附加力以维持上述展开状态。
发明的效果
根据第1方案所述发明,当推门展开时,拉臂和第1连杆(掣子)保持接近状态。因此拉拽装置的位置调节变得容易。
根据第2方案所述发明,在推门从展开给定角度以上后至达到全开状态期间,第1连杆相对拉拽装置的位置基本无变化。因此拉拽装置的位置调节变得更容易。
根据第3方案所述发明,能给联接连杆赋予限制推门展开角度的功能,所以就不需要另设抵接推门的门挡了。
根据第4方案所述发明,使维持推门展开状态成为可能。
根据第5方案所述发明,能防止拉拽装置误动作,即能防止拉臂成不与第1连杆卡合而关闭的状态。
根据第6或第7方案所述发明,能使第1连杆可旋转且可滑动地与拉臂卡合。
根据第8方案所述发明,在推门展开给定角度以上后至达到全开状态期间,能防止推门被拉臂施加闭合方向的拉拽力。故能以较小力展开推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的拉拽装置组件的立体图。
图2是拉拽装置的外观立体图。
图3是拉拽装置的分解立体图。
图4是拉拽装置动作图(其中图4(a)给出拉臂展开状态,图4(b)给出变异点的状态,图4(c)给出拉臂闭合状态)。
图5是联接连杆的立体图(其中图5(a)给出联接连杆伸长状态,图5(b)给出联接连杆缩小状态)。
图6是联接连杆详图(其中图6(a)给出侧视图,图6(b)给出沿图6(a)的A-A线的剖视图)。
图7是联接连杆的剖视图(其中图7(a)给出图7(c)的D部放大图,图7(b)给出图7(c)的E部放大图)。
图8是联接连杆的剖视图(其中图8(a)给出图8(b)的A部放大图)。
图9是拉拽装置和联接连杆的动作图(推门处于全开状态)
图10是拉拽装置和联接连杆的动作图(推门的开度为60°)。
图11是拉拽装置和联接连杆的动作图(推门的开度为30°)。
图12是拉拽装置和联接连杆的动作图(推门处于全闭状态)。
图13是示意伴随推门开闭动作的拉臂和销的位置关系之图。
图14是本发明第二实施方式的拉拽装置组件的立体图。
图15是本发明第二实施方式的拉拽装置的外观立体图。
图16是本发明第二实施方式的拉拽装置的分解立体图。
图17是本发明第二实施方式的拉拽装置组件的俯视图(推门处于全开状态)。
图18是本发明第三实施方式的拉拽装置组件的俯视图(推门处于全开状态)。
图19是本发明第三实施方式的拉拽装置组件的俯视图(推门的开度为30°)。
图20是本发明第四实施方式的拉拽装置组件的俯视图(推门处于全开状态)。
图21是本发明第五实施方式的拉拽装置组件的立体图(推门处于全开状态)。
图22是已有拉拽装置组件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根据附图详细描述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的拉拽装置组件。图1给出拉拽装置组件的立体图。拉拽装置组件具备带拉臂11的拉拽装置、和带作为掣子的销12的联接连杆15。在框16通过合叶17(参见图9)安装推门18,并使可绕相当于垂直轴的合叶轴19(参见图9)旋转。在框16和推门18之间架设联接连杆15。联接连杆15的一端部可绕垂直轴旋转地联接于框16,联接连杆15的另一端部则可绕垂直轴旋转地联接于推门18。联接连杆15具备可相互滑动的作为第1连杆的外轨13和作为第2连杆的内轨14。随着推门18开闭动作,联接连杆15伸缩。
在推门18上面埋设拉拽装置21(参见图2)。为避开与联接连杆15相妨碍,在推门18上面形成第1切槽18a,它是从推门18上面下掘台阶而成。拉拽装置21就被埋设于第1切槽18a。在第1切槽18a又形成第2切槽18b,它是从第1切槽18a再下掘台阶而成。拉拽装置21的拉臂11沿侧方出没于第2切槽18b。
拉臂11与外轨13的销12卡合。在拉臂11形成供销12嵌入的长孔11a。在推门18从全闭状态至达到全开状态期间,外轨13的销12始终嵌入拉臂11。
参照图2至图4来描述拉拽装置21的结构。图2给出拉拽装置21的外观立体图。拉拽装置21具备安装于推门18上面的壳体22、和从壳体22露出的拉臂11。壳体22沿推门18上面形成,为细长正方体形状。在壳体22长度方向两端部设置有一对紧固板22a。壳体22通过紧固板22a被固定于推门18上面。在壳体22上部形成有豁口22b。拉臂11就从该豁口22b露出。当拉臂11绕垂直轴旋转时,拉臂11的顶端部突出于壳体22的侧方。
图3给出拉拽装置21的分解立体图。在壳体22长度方向的中央部设置拉臂11,使可绕垂直轴旋转。以拉臂11居中计,壳体22的某一侧设置驱动拉臂11旋转的曲柄机构26,而壳体22的另一侧则设置给拉臂11施加制动力的缓冲机构27。
壳体22具有上壁部22-1和左右一对侧壁部22-2。在壳体22的下面和长度方向的两端部形成用于组装零部件的开口22c。
拉臂11具备形成有长孔11a的板状臂主体23、和与臂主体23结合的臂块24。臂主体23和臂块24通过3个轴即臂轴28、曲柄联接轴29和缓冲器联接轴30结合。臂轴28顶端与壳体22结合。臂轴28穿过臂块24、臂主体23和垫圈31。臂主体23和臂块24绕臂轴28旋转。在臂块24的侧面形成能让曲柄机构26的连杆32插入的缝24a。另外,在臂块24侧面还形成能让缓冲机构27的滑块33插入的豁口24b。
曲柄机构26具备:可于长度方向滑动地被支撑于壳体22的滑块41、一端部转动联接于滑块41而另一端部则转动联接于拉臂11的连杆32、作为将滑块41朝向拉臂11按压的附加力单元的螺旋弹簧42、支撑螺旋弹簧42的支撑块43、和调整螺旋弹簧42弹力的弹力调整机构44。
支撑块43通过铆钉等结合件与壳体22结合。弹力调整机构44具备:调整螺钉45、与调整螺钉45螺接且随调整螺钉45旋转而升降的螺块46、和随螺块46升降而在壳体22长度方向移动的弹簧承件47。在螺块46和弹簧承件47形成相互抵接的倾斜面,使螺块46的升降运动和弹簧承件47的长度方向直线运动相连动。通过转动调整螺钉45可调整弹簧承件47的位置。
参照图4来描述曲柄机构26的动作。拉臂11从图4(a)所示展开状态,经过图4(b)所示变异点状态,旋转到图4(c)所示闭合状态。在闭合状态下,拉臂11变成与壳体22平行。
在图4(a)所示展开状态下,曲柄机构26的螺旋弹簧42对拉臂11施加朝进一步展开方向的附加力。此时,由于拉臂11与壳体22侧壁抵接,所以拉臂11不会进一步沿展开方向旋转,维持展开状态。
当让拉臂11向闭合方向旋转时,如图4(b)所示,拉臂11的臂轴28、连杆32的拉臂11侧的旋转轴32a和连杆32的滑块41侧的旋转轴32b列成一直线。这一状态即是曲柄机构26的变异点。
当拉臂11从变异点进一步朝闭合方向旋转时,曲柄机构26的螺旋弹簧42对拉臂11施加闭合方向的附加力。拉臂11靠螺旋弹簧42的附加力旋转,直到成为闭合状态为止。在拉臂11的闭合状态下,拉臂11抵接着壳体22的侧壁,不会进一步朝闭合方向旋转。
如图3所示,缓冲机构27具备:通过铆钉等结合件固定于壳体22的支撑块51、平行地收容于支撑块51内的一对缓冲器52、和可于长度方向滑动地设置于壳体22的滑块33。滑块33与缓冲器52的顶杆抵接。在滑块33开设有供缓冲器联接轴30通过的长孔33a。
参照图4来描述缓冲机构27的动作。当拉臂11从图4(a)所示展开状态经由图4(b)所示变异点而旋转到图4(c)所示闭合状态时,滑块33朝图中左方向移动,压缩缓冲器52的顶杆。顶杆被压缩时缓冲器52会产生阻力,所以拉臂11朝闭合方向旋转被制动。
参照图5至图8来描述联接连杆15的结构。如图5所示,联接连杆15具备:可绕垂直轴旋转地联接于推门18的作为第1连杆的外轨13、和可绕垂直轴旋转地联接于框16的作为第2连杆的内轨14。外轨13和内轨14都是朝一个方向细长延伸形成。内轨14嵌入外轨13内侧,可相对外轨13在长度方向滑动。随着内轨14相对外轨13滑动,联接连杆15的从一端部到另一端部的长度发生变化。图5(a)给出联接连杆15伸长了的状态,图5(b)则给出联接连杆15缩短了的状态。
在外轨13设置与拉臂11的长孔11a卡合的销12。销12顶端部外径要大于中央部外径,以能防止从长孔11a拔出。圆盘61可绕垂直轴旋转地安装于外轨13一端部。圆盘61固定于推门18上面。联接板62可绕垂直轴旋转地安装于内轨14一端部,联接板62固定于框16下面。
如图6(b)的剖视图所示,外轨13截面形成为C形。截面为T形的内轨14插入外轨13内。内轨14只能沿外轨13在长度方向移动。内轨14在图6(b)中左右方向和上下方向的移动被外轨13所限制。
图7给出缩短状态的联接连杆15的沿长度方向的剖视图。如图7(b)所示,圆盘61可借垂直轴旋转地安装于外轨13一端部;如图7(a)所示,用于形成凹部68的壁构成块63通过铆钉等结合件固定于外轨13另一端部。在外轨13另一端部嵌有用于限制内轨14上下方向移动的盖64。在该盖64和壁构成块63之间形成凹部68。当内轨14从外轨13伸出时,作为内轨14的可弹性形变的凸部的V形弹簧65嵌入该凹部68(参见图8(a))。如图7(b)所示,V形弹簧65通过铆钉等结合件结合于内轨14一端部。V形弹簧65朝外轨13突出。防拔片66通过铆钉等结合件结合于内轨14。
如图8(b)所示,当内轨14从外轨13伸出时,内轨14的挡件与外轨13的挡件抵接,限制内轨14和外轨13的长度达到给定值以上,具体地来说,内轨14的防拔片66(挡件)与外轨13的壁构成块63(挡件)抵接。与此同时,内轨14的V形弹簧65嵌入外轨13的凹部68。因此,内轨14伸长了的状态被弹力所维持。
参照图9至图12来描述拉拽装置21和联接连杆15的动作。图9给出全开状态(展开角度为90°的状态),图10给出展开角度为60°的状态,图11给出展开角度为30°的状态,图12给出全闭状态(展开角度为0°的状态)。首先描述联接连杆15和拉拽装置21的位置关系。从构成推门18旋转中心的合叶轴19到外轨13相对推门18旋转的中心C1的长度比从构成推门18旋转中心的合叶轴19到内轨14相对框16旋转的中心C2的长度长。拉拽装置21配置于合叶轴19和外轨13相对推门18旋转的中心C1之间。
在推门18全开状态下,联接连杆15处于伸长了的状态。当联接连杆15处于伸长了的状态时,联接连杆15被挡件所限制,不得再伸展。推门18的展开角度被联接连杆15所限制。另外,当联接连杆15处于伸长了的状态时,靠V形弹簧65的弹力,联接连杆15的伸长了的状态被维持。因此,能防止推门18被以较轻的力关闭。
当把推门18从全开状态关闭到展开角度60°、展开角度30°时,随推门18关闭动作,联接连杆15缩短。但是,联接连杆15相对推门18的展开角度θ1~θ3基本无变化,基本保持定值。于是,拉拽装置21的拉臂11从全开状态到30°之间维持展开状态。因此,能防止拉臂11给全开状态的推门18施加闭合方向的拉拽力。
须指出的是,严格地讲,联接连杆15相对推门18的展开角度θ1~θ3是有微小变化的。若假设外轨13的销12和拉臂11的长孔11a之间无间隙,则随着联接连杆15的展开角度θ1~θ3变化,拉臂11的展开角度也变化。但是,在本实施方式中,销12和长孔11a之间有间隙,外轨13的销12的外径小于拉臂11的长孔11a的横宽,这样,即便联接连杆15相对推门18的展开角度θ1~θ3有微小变化,拉臂11也维持展开状态。
随着联接连杆15展开角度θ1~θ3变化,外轨13的销12沿拉臂11的长孔11a长度方向移动。在推门18处于全开状态下,销12处于长孔11a长度方向的中央部而且也是宽度方向的中央部(参见图13的90°栏目)。当推门18展开角度为60°时,销12朝向长孔11a顶端部移动(参见图13的60°栏目)。当推门18展开角度为30°时,销12重又返回长孔11a长度方向的中央部(参见图13的30°栏目)。
当推门18展开角度为30°以下时,联接连杆15相对推门18的展开角度θ开始急剧变小。这样一来,光靠外轨13的销12和拉臂11的长孔11a之间的间隙就不能吸收联接连杆15展开角度θ的变化了。于是,如图11所示,外轨13的销12就朝箭头A的方向按压拉臂11,展开状态的拉臂11朝闭合方向旋转。当拉臂11超过变异点而朝闭合方向旋转时,螺旋弹簧42(参见图3)对拉臂11施加闭合方向的附加力。当拉臂11朝闭合方向旋转时,拉臂11的长孔11a的一方的壁面11a1与销12抵接(参见图13的30°栏目)。拉臂11进一步自动地朝闭合方向旋转,通过销12拉拽外轨13(参见图13的15°栏目)。最终如图12所示,推门18自动地变成闭合状态(参见图13的0°栏目)。另外,随着拉臂11接近闭合状态,销12移动于拉臂11的长孔11a的基端侧(参见图13的15°栏目和0°栏目)。
拉臂11拉拽外轨13的动作一直持续到推门18变成全闭状态。为了能够进一步给全闭状态的推门18施加闭合方向的力,即便推门18变成全闭状态了,拉臂11也不应该变成完全闭合的状态。
图14给出本发明第二实施方式的拉拽装置组件。本实施方式的拉拽装置组件71也具备联接连杆72和拉拽装置76。在上述第一实施方式中,是在联接连杆15的外轨13设置销12,而在拉拽装置21的拉臂11设置供销12嵌入的长孔11a。但本实施方式和上述第一实施方式不同,是在联接连杆72的外轨73形成长槽73a,而在拉臂74的顶端部可旋转地设置沿长槽73a滑动的滑体75。
图15和图16给出第二实施方式的拉拽装置76。图15给出拉拽装置76的外观立体图,图16给出拉拽装置76的分解立体图。拉拽装置76的壳体22、曲柄机构26、缓冲机构27和臂块24的结构同第一实施方式的拉拽装置21一样,故赋予同一标号,省略说明。在拉臂74的臂主体77的顶端部通过销79可旋转地设置矩形滑体75。为了使从壳体22向侧方突出的臂主体77外表美观,用装饰板80覆盖臂主体77。如图17所示,拉拽装置76的滑体75可滑动地嵌入外轨73的长槽73a。随着推门18开闭动作,滑体75沿外轨73的长槽73a滑动。
图18给出本发明第三实施方式的拉拽装置组件。本实施方式的联接连杆15的结构同第一实施方式的联接连杆15一样,故赋予同一标号,省略说明。在上述第一实施方式中,在推门18从全闭状态直到达到全开状态期间,外轨13的销12是嵌于拉臂11的长孔11a里的。而在本实施方式中,在推门18全开状态下,销12是从拉臂81脱离开的。
如图19所示,当推门18展开角度为30°时,外轨13的销12开始进入拉臂81的槽。当推门18展开角度变成30°以下时,外轨13的销12将拉臂81朝闭合方向按压,拉臂81自动地朝闭合方向旋转。随着拉臂81朝闭合方向旋转,推门18被关闭,这同第一实施方式一样。
图20给出本发明第四实施方式的拉拽装置组件。在本实施方式中,拉拽装置21是安装于框16上的。联接连杆15的外轨13可旋转地安装于框16,而联接连杆15的内轨14则可旋转地安装于推门18。于是,通过安装于框16的拉臂11拉拽外轨13的销12,推门18被关闭。拉拽装置21和联接连杆15的结构同第一实施方式的一样,故赋予同一标号,省略说明。
图21给出本发明第五实施方式的拉拽装置组件。在本实施方式中,拉拽装置21是外装在推门18侧面的。拉拽装置21和联接连杆15的结构同第一实施方式的一样,故赋予同一标号,省略说明。
须指出的是,本发明并非仅限于上述实施方式所具体体现的,在不改变本发明构思的范围内可以按各种各样的实施方式来具体体现。
譬如,上述实施方式中联接连杆的第1连杆(外轨)和第2连杆(内轨)相互间滑动联接,但联接连杆的第1连杆和第2连杆也可以是通过转动副来转动联接,此时,通过框、推门、第1连杆和第2连杆构成4级转动联锁。
上述第一实施方式中,在拉臂形成直线延伸的长孔,在第1连杆设置嵌入长孔的销,于是将长孔的横宽设得比销的外径大,以便在推门展开给定角度以上后至达到全开状态期间,能维持拉臂展开状态。但是也可不形成直线延伸的长孔,而是代之以形成折曲的长孔,使销的外径和长孔的横宽一致。进一步,还可不在拉臂形成长度方向上的两端部都被封住的长孔,而是代之以形成长度方向上的两端部都开放的长槽。
上述实施方式中,联接连杆或拉拽装置都安装于推门的框上,但也可安装于其附近。
附图标号说明
11,74,81…拉臂
11a…长孔
12…销
13,73…外轨(第1连杆)
14…内轨(第2连杆)
15,72…联接连杆
16…框
17…合叶
18…推门
19…合叶轴
21,76…拉拽装置
42…螺旋弹簧(附加力单元)
73a…长槽
75…滑体

Claims (8)

1.一种拉拽装置组件,其中,具备联接连杆和拉拽装置;联接连杆具有第1连杆和第2连杆,第1连杆的一端部转动联接于推门和框两者中某一方,而第2连杆的一端部则转动联接于上述推门和上述框两者中另一方,上述第1连杆和上述第2连杆联接成从上述第1连杆的上述一端部至上述第2连杆的上述一端部的距离可伸缩;上述拉拽装置具有壳体、拉臂和附加力单元,上述壳体安装于上述推门和上述框两者中上述某一方,上述拉臂设置于上述壳体而可于展开方向和闭合方向旋转,上述附加力单元给上述拉臂施加闭合方向的附加力;上述第2连杆与上述第1连杆滑动联接;当关上述推门时,上述拉拽装置的上述拉臂拉拽上述联接连杆的上述第1连杆。
2.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拉拽装置组件,其特征在于,在上述联接连杆设置有限制从上述第1连杆的上述一端部至上述第2连杆的上述一端部的长度达到给定值以上的挡件。
3.按权利要求2所述的拉拽装置组件,其特征在于,在上述第1连杆和上述第2连杆两者中某一方设置可弹性形变的凸部,而在另一方设置供上述凸部嵌入的凹部。
4.一种拉拽装置组件,其中,具备联接连杆和拉拽装置;联接连杆具有第1连杆和第2连杆,第1连杆的一端部转动联接于推门和框两者中某一方,而第2连杆的一端部则转动联接于上述推门和上述框两者中另一方,上述第1连杆和上述第2连杆联接成从上述第1连杆的上述一端部至上述第2连杆的上述一端部的距离可伸缩;上述拉拽装置具有壳体、拉臂和附加力单元,上述壳体安装于上述推门和上述框两者中上述某一方,上述拉臂设置于上述壳体而可于展开方向和闭合方向旋转,上述附加力单元给上述拉臂施加闭合方向的附加力;当关上述推门时,上述拉拽装置的上述拉臂拉拽上述联接连杆的上述第1连杆;在上述推门从全闭状态达到全开状态期间,上述拉拽装置的上述拉臂与上述第1连杆持续卡合。
5.一种拉拽装置组件,其中,具备联接连杆和拉拽装置;联接连杆具有第1连杆和第2连杆,第1连杆的一端部转动联接于推门和框两者中某一方,而第2连杆的一端部则转动联接于上述推门和上述框两者中另一方,上述第1连杆和上述第2连杆联接成从上述第1连杆的上述一端部至上述第2连杆的上述一端部的距离可伸缩;上述拉拽装置具有壳体、拉臂和附加力单元,上述壳体安装于上述推门和上述框两者中上述某一方,上述拉臂设置于上述壳体而可于展开方向和闭合方向旋转,上述附加力单元给上述拉臂施加闭合方向的附加力;在上述拉臂和上述第1连杆两者中某一方形成长孔或槽,而在上述拉臂和上述第1连杆两者中另一方则设置嵌入上述长孔或上述槽的销;当关上述推门时,上述拉拽装置的上述拉臂拉拽上述联接连杆的上述第1连杆。
6.按权利要求5所述的拉拽装置组件,其特征在于,在上述推门展开给定角度以上后至达到全开状态期间,上述拉臂被施加附加力以维持展开状态。
7.一种拉拽装置组件,其中,具备联接连杆和拉拽装置;联接连杆具有第1连杆和第2连杆,第1连杆的一端部转动联接于推门和框两者中某一方,而第2连杆的一端部则转动联接于上述推门和上述框两者中另一方,上述第1连杆和上述第2连杆联接成从上述第1连杆的上述一端部至上述第2连杆的上述一端部的距离可伸缩;上述拉拽装置具有壳体、拉臂和附加力单元,上述壳体安装于上述推门和上述框两者中上述某一方,上述拉臂设置于上述壳体而可于展开方向和闭合方向旋转,上述附加力单元给上述拉臂施加闭合方向的附加力;上述拉臂具有滑体,该滑体可于上述第1连杆的长度方向滑动且转动联接于上述拉臂的顶端部;当关上述推门时,上述拉拽装置的上述拉臂拉拽上述联接连杆的上述第1连杆。
8.按权利要求7所述的拉拽装置组件,其特征在于,在上述推门展开给定角度以上后至达到全开状态期间,上述拉臂被施加附加力以维持展开状态。
CN201310382809.0A 2012-09-21 2013-08-29 拉拽装置组件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670102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JP2012-207809 2012-09-21
JP2012207809A JP5721678B2 (ja) 2012-09-21 2012-09-21 引込み装置ユニット
JP2012-207809 2012-09-21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670102A CN103670102A (zh) 2014-03-26
CN103670102B true CN103670102B (zh) 2016-03-09

Family

ID=5030879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382809.0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670102B (zh) 2012-09-21 2013-08-29 拉拽装置组件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5721678B2 (zh)
CN (1) CN103670102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899175A (zh) * 2014-04-18 2014-07-02 常熟市奇冠模塑有限公司 一种多功能闭门器
CN106593167B (zh) * 2017-03-03 2019-01-22 上海高衡力智能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的闭门器
JP7176696B2 (ja) * 2019-03-22 2022-11-22 マツ六株式会社 戸体移動装置
JP7207723B2 (ja) * 2019-05-08 2023-01-18 株式会社ベスト 自閉装置付きレバーストッパ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0220335A (ja) * 1998-11-27 2000-08-08 Yagi:Kk 扉等開閉器
DE10348436A1 (de) * 2003-10-14 2005-06-02 Dorma Gmbh + Co. Kg Gestänge für einen Türschließer oder dergleichen
JP2006063557A (ja) * 2004-08-25 2006-03-09 Hitoshi Nishitani 扉用制動装置
CN101636548A (zh) * 2007-02-19 2010-01-27 利勃海尔-家用电器奥克森豪森有限责任公司 冰箱和/或冷冻机
CN201412004Y (zh) * 2009-04-15 2010-02-24 龚建平 自关门防闭器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7063867A (ja) * 2005-08-31 2007-03-15 Miwa Lock Co Ltd ドアクローザ
DE102006036473A1 (de) * 2006-08-04 2008-02-14 Suspa Holding Gmbh Scharnier-Anordnung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0220335A (ja) * 1998-11-27 2000-08-08 Yagi:Kk 扉等開閉器
DE10348436A1 (de) * 2003-10-14 2005-06-02 Dorma Gmbh + Co. Kg Gestänge für einen Türschließer oder dergleichen
JP2006063557A (ja) * 2004-08-25 2006-03-09 Hitoshi Nishitani 扉用制動装置
CN101636548A (zh) * 2007-02-19 2010-01-27 利勃海尔-家用电器奥克森豪森有限责任公司 冰箱和/或冷冻机
CN201412004Y (zh) * 2009-04-15 2010-02-24 龚建平 自关门防闭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14062391A (ja) 2014-04-10
JP5721678B2 (ja) 2015-05-20
CN103670102A (zh) 2014-03-2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670102B (zh) 拉拽装置组件
CN105658895B (zh) 用于机动车辆的舱口盖的驱动装置
CN102027181B (zh) 门开关用支撑条
AU2014337213B2 (en) Apparatus for providing constant torque output from a door closer or operator
CN106401355A (zh) 回转型列车门锁闭系统
CN103274131A (zh) 可调节流量的双斗门装置
CN103422724A (zh) 门锁
CN206158436U (zh) 一种阻尼机构
CN104545108A (zh) 翻转机构及柜式翻转床
CN101258299A (zh) 粘滞带阻尼器组件
CN104863461B (zh) 一种无死点双扇智能门
CN202117497U (zh) 陈列展示柜柜门同步移动装置
CN101936109B (zh) 一种免拆卸双向开门机构
CN205558725U (zh) 防尘隔音装置及其防尘隔音门
CN105804592A (zh) 一种平移门窗用传动装置
KR102257515B1 (ko) 연동 개폐 및 댐핑수단을 포함한 하단 댐핑형 여닫이 도어
CN104428555B (zh) 具有齿轮连接件的车辆用盘式制动器
CN204920586U (zh) 闭门器及其限位机构
CN104494626B (zh) 一种可伸缩式旋转止挡装置
CN202926057U (zh) 手套箱的开启机构
CN204040693U (zh) 车门限位装置及汽车
CN102213052A (zh) 用于门的锁合装置和锁舌
CN207553849U (zh) 汽车尾门电动推杆阻尼结构
CN203475950U (zh) 一种锁闭机构
CN103874815A (zh) 包括门打开机构的冷却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0309

Termination date: 20180829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