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611719B - 安全气囊报废方法以及系统 - Google Patents
安全气囊报废方法以及系统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3611719B CN103611719B CN201310631693.XA CN201310631693A CN103611719B CN 103611719 B CN103611719 B CN 103611719B CN 201310631693 A CN201310631693 A CN 201310631693A CN 103611719 B CN103611719 B CN 103611719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acu
- detonation
- airbag
- vehicle
- safety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Landscapes
- Air Bag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车用安全气囊报废方法及系统,该方法包括以下的步骤:进行引爆前的引爆验证工作,以获取引爆前车辆中所有安全气囊的信息,进而能够得到未引爆的安全气囊的数量和位置;指示安全气囊控制模块ACU进入安全验证模式,并使得ACU根据未引爆的安全气囊的数量和位置,逐个引爆车辆中所有未引爆的安全气囊;再次进行引爆验证工作,以检查引爆后车辆中是否仍然存在未引爆的安全气囊:如果是,再次执行步骤2);如果否,结束流程。本发明可以保证安全气囊引爆过程的正确性、安全性、保密性及实际操作过程的简便快捷。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车用安全气囊报废方法以及系统。
背景技术
车辆安全性是评估车辆质量和安全性能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指标。车辆的安全性分为主动安全和被动安全两种,主动安全是指车辆防止发生事故的能力,被动安全是指在万一发生事故的情况下,车辆保护乘员的能力。当车辆发生事故时,车辆对乘员的伤害往往是在瞬间发生。例如,两辆车均以50km/h的速度进行正面碰撞时,碰撞发生时间只有0.1秒左右。为了在这样短暂的时间中防止碰撞对乘员的伤害,车辆内必须设置安全装备,特别是被动安全装备。目前,车辆安全带和安全气囊防护系统(SupplementalInflatableRestraintSystem,简称SRS)是两种常见的车辆安全装备,尤其是安全气囊防护系统作为弥补车辆安全带不能有效保护乘员安全的二次保护,是一种常用于车辆中,当车辆之间发生较为严重碰撞时,减轻或者避免车辆碰撞对乘员伤害的被动安全设备。
目前,安全气囊已经成为轿车、客车等各种车辆的标准安全配置。由于国家对于出租车、公交车等车型都有法定使用年限的规定,当车辆使用年限到期时,需要申请报废车辆。根据国际法规定,若在报废时车辆的安全气囊还未使用过,由于安全气囊的不稳定和不安全,必须对安全气囊进行引爆报废之后才能将车辆交付以报废。引爆报废安全气囊需采用专业的安全气囊引爆报废技术。
安全气囊引爆报废技术是我国车辆安全化向国际化标准迈进的一个重要方面。目前安全气囊引爆报废技术多采用控制系统中的控制器对于安全气囊进行自动引爆,控制器主要是通过导线发出引爆指令至每一个安全气囊以将其逐个引爆。而目前车辆上大多安装两个以上的安全气囊(一般车辆都有3个安全气囊),控制器通过导线向两个以上的每个安全气囊传输引爆指令会导致整个控制系统通信网络的复杂化;而且控制器重复性地向每一个安全气囊传输引爆指令,操作繁琐,引爆效率低下。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不足,提出了一种车用安全气囊报废方法以及系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操作繁琐问题,简单易行,大大提高了引爆安全气囊的效率。
解决本发明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该车用安全气囊报废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进行引爆前的引爆验证工作,以获取引爆前车辆中所有安全气囊的信息,进而能够得到未引爆的安全气囊的数量和位置;
2)指示安全气囊控制模块ACU进入安全验证模式,并使得ACU根据未引爆的安全气囊的数量和位置,逐个引爆车辆中所有未引爆的安全气囊;
3)再次进行引爆验证工作,以检查引爆后车辆中是否仍然存在未引爆的安全气囊:如果是,再次执行步骤2);如果否,结束流程。
优选地,在步骤1)中包括以下的步骤:
11)初始化ACU;
12)使ACU进入默认诊断模式;
13)读取ACU中存储的当前车辆中所有安全气囊的信息,并根据该信息判断车辆中是否存在未引爆的安全气囊:如果是,执行步骤2);如果否,结束流程。
优选地,在步骤2)中包括以下的步骤:
21)使ACU进入安全诊断模式;
22)对ACU进行解锁;
23)根据车辆中未引爆的安全气囊的数量和位置,操控ACU逐个引爆所述未引爆的安全气囊;
24)使ACU复位。
优选地,在步骤3)中包括以下的步骤:
31)初始化ACU;
32)使ACU进入默认诊断模式;
33)读取ACU中存储的引爆后车辆中所有安全气囊的信息,并根据该信息判断引爆后车辆中是否仍然存在未引爆的安全气囊:如果是,执行步骤2);如果否,执行步骤34);
34)写入引爆执行的相关信息;
35)结束流程。
优选地,在安全诊断模式下ACU采用CAN总线通信方式,安全诊断模式的诊断协议采用ISO14229;在默认诊断模式下ACU采用CAN总线通信方式,默认诊断模式的诊断协议采用ISO14229。
为实现本发明的发明目的,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安全气囊报废引爆系统,该系统包括外部通信设备和ACU,所述ACU与外部通信设备相连;其中,
所述外部通信设备用于获取当前车辆中所有安全气囊的信息,进而得到未引爆的安全气囊的数量和位置,并根据所述各未引爆的安全气囊的位置向ACU发送相应的引爆指令;
所述ACU用于根据外部通信设备发送的引爆指令引爆相应的安全气囊;
所述外部通信设备还用于获取引爆后车辆中所有安全气囊的信息,并判断车辆中是否存在仍然未引爆的安全气囊,再根据判断结果决定是否再次向ACU发送引爆指令。
优选地,所述ACU用于根据所述外部通信设备发送的指令,在默认诊断模式下进行爆炸前的引爆验证工作;以及用于在安全诊断模式,配合所述外部通信设备完成ACU解锁过程,并在成功解锁后引爆安全气囊,以及用于在默认诊断模式下进行引爆安全气囊后再次引爆验证工作。
优选地,外部通信设备用于将初始化的指令发送给ACU,以使得ACU初始化;以及,
用于将通信开始的指令发送给ACU,以使得ACU进入默认诊断模式;以及,
用于在ACU进入默认诊断模式之后,读取ACU中存储的当前车辆中所有安全气囊的信息,并根据该信息判断车辆中是否存在未引爆的安全气囊:如果是,则将进入安全诊断模式的指令发送给ACU,以使得ACU进入安全诊断模式;如果否,则将停止引爆的指令发送给ACU;以及,
用于在ACU进入安全诊断模式之后,配合ACU完成对ACU的解锁;以及,
用于在ACU解锁后,根据所述未引爆的安全气囊的位置向ACU发送相应的引爆指令,以使得ACU逐个引爆所述未引爆的安全气囊;以及,
用于将复位指令发送给ACU,以使得ACU复位;以及,
用于在引爆安全气囊之后,再次将初始化的指令发送给ACU,以使得ACU初始化;以及,
用于再次将通信开始的指令发送给ACU,以使得ACU进入默认诊断模式;以及,
用于读取ACU中的引爆后所有安全气囊的信息,并根据该信息判断车辆中是否仍然存在未引爆的安全气囊:如果是,则将进入安全诊断模式的指令发送给ACU,以使得ACU再次进入安全诊断模式,然后向ACU发送引爆指令,以使得ACU再次引爆所述未引爆的安全气囊,以及向ACU发送复位指令,以使得ACU复位;如果否,则在自身内部写入引爆执行的相关信息。
优选地,所述配合ACU完成对ACU的解锁具体包括:
外部通信设备还用于根据其内部存储的身份等级验证程序计算得到密匙,并将计算得到的密匙发送给ACU,以使得ACU将该密钥与其内部的密钥进行比对,ACU再根据比对结果判断是否通过身份等级验证,从而完成身份等级验证过程;以及,
外部通信设备还用于接收ACU发送的种子,并调用其内存储的密码验证算法计算得到密码,并将得到的密码传送给ACU,以使得ACU将接受到的密匙与ACU内部相应计算得到的密码进行比对,ACU再根据比对结果判断是否通过密码验证,从而完成密码验证过程。
优选地,外部通信设备中设置有CAN连接接口,ACU中设置有CAN诊断接口,CAN连接接口和CAN诊断接口能够进行CAN总线通信,以实现外部通信设备与ACU之间的CAN总线通信。
优选地,所述系统还包括外部电源,所述外部电源连接至所述ACU,用于为ACU提供储备电能。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车用安全气囊报废方法采用了基于CAN网络的诊断指令,简化了引爆的工作量;
2、本方法简单实用:本方法可以保证安全气囊引爆过程的正确性、安全性、保密性、保障性以及实际操作过程的简便快捷;
3、本方法采用双重安全验证:使用诊断模式保护和ACU安全解锁保护机制,能够阻止其它未授权设备,即任何不能通过安全验证的设备均无法入侵安全气囊引爆过程,如果不通过安全验证则无法进一步操作;ACU安全解锁,本方法启用SecurityAccess(即:安全访问)诊断服务,此服务在待引爆控制器和诊断测试设备中均含有加密算法,提供身份验证以及密码验证;
4、本方法提供引爆验证工作:外部诊断通信设备在引爆前读取ACU中的相关信息如安全气囊数量、各气囊状态等;在引爆过程结束后,诊断设备将再次读取ACU中的相关信息,以便在引爆前后比较相关信息,以验证引爆程序具体实现情况。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车用安全气囊报废方法的流程图;
图2A、2B、2C是本发明车用安全气囊报废方法的具体实现流程图;
图3是本发明提供的安全气囊报废引爆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领域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实施例1:
本发明车用安全气囊报废方法的原理为:PC(PersonalComputer,即外部通信设备)与ACU(ArithmeticControlUnit,即安全气囊控制模块)通过CAN网络进行通信,PC读取ACU中的安全气囊配置信息以后,由PC发送引爆指令给ACU,逐个引爆尚未使用的安全气囊。
请参阅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车用安全气囊报废方法的流程图,如图1所示,该车用安全气囊报废方法包括以下的步骤:
1)进行引爆前的引爆验证工作,以获取引爆前车辆中所有安全气囊的信息,进而能够得到未引爆的安全气囊的数量和位置;
2)指示ACU进入安全验证模式,使得ACU根据未引爆的安全气囊的数量和位置,逐个引爆车辆中所有未引爆的安全气囊;
3)再次进行引爆验证工作,以检查引爆后车辆中是否仍然存在未引爆的安全气囊:如果是,再次执行步骤2);如果否,结束流程。
请参阅图2A,为爆炸前的引爆验证工作的流程图,如图2A所示,上述步骤1)中爆炸前的引爆验证工作包括以下步骤:
11)初始化ACU:
本实施例中,ACU为用于引爆安全气囊的装置,ACU由外部供电设备供电后自动初始化,经过初始化后的ACU中将不会存储任何与安全气囊引爆无关的程序。ACU经过初始化后即可进入工作状态。
12)ACU进入默认诊断模式:
默认诊断模式是一种安全级别较低的诊断模式,在该模式下,外部通信设备只能读取而不能更改ACU内部存储的数据。外部通信设备(如:诊断仪)将通信开始的指令发送给ACU,ACU接收到该指令并给予外部通信设备肯定响应,随即进入默认诊断模式,只有在ACU进入默认诊断模式后方可进入到下一步的操作。
13)外部通信设备读取ACU中存储的车辆所有气囊的信息,并根据该信息判断车辆中是否存在未引爆的安全气囊:如果是,执行步骤2);如果否,结束流程:
ACU进入到默认诊断模式后,外部通信设备向ACU发送读取数据的指令,ACU向外部通信设备反馈ACU中存储的车辆所有气囊的信息,其中气囊的信息包括车辆VIN码(VehicleIdentificationNumber:即车辆识别码)、气囊数量、各个气囊状态等,气囊状态包括各个气囊是否已经被引爆、或者气囊未被引爆而功能是否正常。如果ACU反馈的信息显示气囊全部已经被引爆,则停止引爆,并将停止引爆的信号传送给ACU;如果尚有未被引爆的气囊,则将未引爆的气囊的数量、位置等信息传送给ACU,即可进行下一步。
请参阅图2B,为步骤2)开启安全诊断模式,引爆安全气囊步骤的流程图,如图2B所示,上述步骤2)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21)ACU进入安全诊断模式:
外部通信设备读取完毕ACU中存储的车辆所有气囊的信息后,并判断还有气囊没有被引爆时,向ACU发送进入安全诊断模式的指令,ACU给予肯定响应以后从所述默认诊断模式进入安全诊断模式。
与默认诊断模式相比,安全诊断模式是一种安全级别更高的诊断模式,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安全气囊报废方法中,只有安全诊断模式下,才能进行气囊引爆的实施。
由于气囊引爆关系到车辆周围人和物的人身或财产安全,因此气囊引爆不能在任意模式下进行,如不能在所述的默认诊断模式下进行。安全诊断模式是一种与所述默认诊断模式并行且安全级别更高的诊断模式,在此模式下,气囊引爆会更安全。因此,为了安全起见,本实施例中,只有在安全诊断模式下才能进行与安全气囊引爆相关的诊断服务,否则ACU中与安全气囊引爆相关的诊断服务将拒绝被执行。
22)ACU解锁
ACU解锁具体包括两个过程,即身份等级验证,以及密码验证:
221)身份等级验证
身份等级验证是一个密匙匹配的过程,如果外部通信设备计算得到的密匙恰好是ACU计算的密匙,那么外部通信设备通过了身份等级验证。此验证过程的目的是为了防止非法的外部通信设备进入安全气囊报废的过程中。
外部通信设备计算密匙是通过其内存储的程序完成。该固定程序中包括几个不同的算法,对应不同的安全等级,比如执行写数据指令前需要通过的安全算法为算法一,执行引爆指令对应的安全算法为算法二,由于引爆指令的安全等级高于写数据指令,因此算法二的复杂程序要高于算法一。所以,对安全气囊引爆过程中涉及的不同指令,外部通信设备需要调用对应的不同算法,密匙计算程序,从而成功进入下一步的密码验证。
222)密码验证:
上一步身份等级验证完成后,ACU会向外部通信设备发送种子(seed),外部通信设备接收到种子后,调用其内存储的算法计算得到密匙,并将得到的密匙传送给ACU,ACU将接受到的密匙与ACU内部计算的密匙比对,如果相同,则判断外部通信设备计算得到的密匙正确,即密码验证成功,外部通信设备可以进入安全气囊引爆程序中;如果不同,则判断外部通信设备计算得到的密匙错误,即密码验证失败,ACU将中断引爆安全气囊的实施。本实施例中,种子(seed)即为随机码,由ACU随机生成,即两次验证的种子不重复。
23)根据各气囊状态逐个引爆尚未使用的安全气囊:在本步骤中,ACU根据外部通信设备的引爆指令,其中引爆指令中包括未引爆的气囊的数量、位置等信息,对未被引爆的气囊逐一引爆。
24)ACU复位:
ACU执行上述引爆指令以后,外部通信设备向ACU发送复位指令,ACU执行所述复位指令以后即回到上电初始状态,即ACU完成自动复位。
请参阅图2C,为引爆安全气囊后再次引爆验证工作的流程图,如图2C所示,上述步骤3)具体以下的步骤:
31)初始化ACU,进入诊断通信;
32)进入默认诊断模式;
33)读取ACU的相关气囊信息,如各个气囊状态,并根据该信息判断引爆后车辆中是否仍然存在未引爆的安全气囊:如果是,执行步骤2);如果否,执行步骤34);
34)写入安全气囊引爆相关信息,如日期、方式;
35)结束通信。
步骤31)、32)、以及33)同步骤11)、12)、以及13),故不再赘述。
其中,在步骤33)中,若PC读取ACU中的安全气囊的信息,并判断各个气囊是否已经被引爆、或者气囊未被引爆而功能是否正常,如果PC读取的气囊全部已经被引爆,则进行步骤34),并将停止引爆的信号传送给ACU;如果尚有未被引爆的气囊,则将未引爆的气囊的数量、位置等信息传送给ACU,则返回到步骤23)。
步骤34)写入安全气囊引爆相关信息:如本次引爆安全气囊的日期、以及方式。
35)结束通信:ACU复位,PC断开与ACU的连接,引爆结束。
本实施例中,诊断协议采用ISO14229(UnifiedDiagnosticServices:道路交通统一诊断服务,简称UDS);通信协议采用CAN总线通信。
基于与上述方法实施例相同或者相似的构思,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安全气囊报废引爆系统。
请参阅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安全气囊报废引爆系统的结构图。如图3所示,本发明基于CAN网络的车用安全气囊报废引爆系统包括外部通信设备100、ACU400、以及外部电源500。
所述外部通信设备100用于获取当前车辆中所有安全气囊的信息,进而得到未引爆的安全气囊的数量和位置,并根据所述各未引爆的安全气囊的位置向ACU400发送相应的引爆指令;
所述ACU400用于根据外部通信设备100发送的引爆指令引爆相应的安全气囊;
所述外部通信设备100还用于获取引爆后车辆中所有安全气囊的信息,并判断车辆中是否存在仍然未引爆的安全气囊,再根据判断结果决定是否再次向ACU400发送引爆指令。
其中,外部通信设备100中设置有CAN连接接口200,ACU400中设置有CAN诊断接口300,CAN连接接口200和CAN诊断接口300能够进行CAN总线通信,从而实现外部通信设备100与ACU400之间的CAN总线通信。可以理解,本发明实施例中提到的外部通信设备100与ACU400之间的通信是通过CAN连接接口200以及CAN诊断接口300实现的。
其中,ACU400用于根据所述外部通信设备100发送的指令,在默认诊断模式下进行爆炸前的引爆验证工作;以及用于在安全诊断模式,配合所述外部通信设备100完成ACU解锁过程,并在成功解锁后引爆安全气囊,以及用于在默认诊断模式下进行引爆安全气囊后再次引爆验证工作。
具体地,外部通信设备100用于将初始化的指令发送给ACU400,以使得ACU400初始化;以及用于将通信开始的指令发送给ACU400,以使得ACU400接收到该指令之后进入默认诊断模式;外部通信设备100还用于在ACU400进入默认诊断模式之后,读取ACU400中存储的车辆所有气囊的信息,并根据所有气囊的信息判断停止引爆或者继续执行下一步,其中,如果ACU400反馈的信息显示气囊全部已经被引爆,则将停止引爆的信号传送给ACU400;如果尚有未被引爆的气囊,则将未引爆的气囊的数量、位置等信息传送给ACU400,并指示ACU400进入安全诊断模式。
外部通信设备100还用于在ACU400进入安全诊断模式之后,配合ACU400完成ACU400解锁过程,其中ACU400解锁具体包括身份等级验证和密码验证两个过程。
其中,在身份等级验证过程中,外部通信设备100还用于根据其内部存储的身份等级验证程序计算得到密匙,并将计算得到的密匙发送给ACU400,以使得ACU400将该密钥与其内部的密钥进行比对,ACU400再根据比对结果判断是否通过身份等级验证,从而完成身份等级验证过程;以及,在密码验证过程中,外部通信设备100还用于接收ACU400发送的种子,并调用其内存储的密码验证算法计算得到密码,并将得到的密码传送给ACU400,以使得ACU400将接受到的密匙与ACU400内部相应计算得到的密码进行比对,ACU400再根据比对结果判断是否通过密码验证,从而完成密码验证过程。
外部通信设备100还用于在引爆安全气囊之后,再次进行引爆验证工作。具体地,外部通信设备100再次将初始化的指令发送给ACU400,以使得ACU400初始化;以及,用于再次将通信开始的指令发送给ACU400,以使得ACU400进入默认诊断模式;以及,用于读取ACU400中的引爆后所有安全气囊的信息,并根据该信息判断车辆中是否仍然存在未引爆的安全气囊:如果是,则将进入安全诊断模式的指令发送给ACU400,以使得ACU400再次进入安全诊断模式,然后向ACU400发送引爆指令,以使得ACU400再次引爆所述未引爆的安全气囊,以及向ACU400发送复位指令,以使得ACU400复位;如果否,则在自身内部写入引爆执行的相关信息。
具体的,ACU400用于接收外部通信设备100发送的通信开始的指令,并根据通信开始的指令进入默认诊断模式;以及用于接收外部通信设备100发送的未引爆的气囊的数量、位置等信息,并配合接收外部通信设备100完成ACU400解锁过程,其中ACU400解锁具体包括身份等级验证和密码验证两个过程;以及用于在成功完成ACU400解锁过程之后,根据接收的未引爆的气囊的数量、位置等信息,对未引爆的气囊进行引爆;以及用于接收外部通信设备100向ACU400发送的复位指令,并根据所述复位指令执行复位;以及用于在对未引爆的气囊进行引爆之后,根据外部通信设备100发送的指令,完成引爆验证工作。
外部电源500连接至ACU400,用于为ACU提供储备电能,以防止在引爆过程中由于车载蓄电池故障导致引爆无法继续进行。
本发明实施例中,外部通信设备可以采用PC或者诊断工具如诊断仪。
可以理解的是,以上实施方式仅仅是为了说明本发明的原理而采用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然而本发明并不局限于此。对于本领域内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实质的情况下,可以做出各种变型和改进,这些变型和改进也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11)
1.一种车用安全气囊报废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进行引爆前的引爆验证工作,以获取ACU存储的引爆前车辆中所有安全气囊的信息,进而能够得到未引爆的安全气囊的数量和位置;
2)指示安全气囊控制模块ACU进入安全验证模式,并使得ACU根据未引爆的安全气囊的数量和位置,逐个引爆车辆中所有未引爆的安全气囊;
3)再次进行引爆验证工作,以检查引爆后车辆中是否仍然存在未引爆的安全气囊:如果是,再次执行步骤2);如果否,结束流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用安全气囊报废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1)中包括以下的步骤:
11)初始化ACU;
12)使ACU进入默认诊断模式;
13)读取ACU中存储的当前车辆中所有安全气囊的信息,并根据该信息判断车辆中是否存在未引爆的安全气囊:如果是,执行步骤2);如果否,结束流程。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用安全气囊报废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2)中包括以下的步骤:
21)使ACU进入安全诊断模式;
22)对ACU进行解锁;
23)根据车辆中未引爆的安全气囊的数量和位置,操控ACU逐个引爆所述未引爆的安全气囊;
24)使ACU复位。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用安全气囊报废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3)中包括以下的步骤:
31)初始化ACU;
32)使ACU进入默认诊断模式;
33)读取ACU中存储的引爆后车辆中所有安全气囊的信息,并根据该信息判断引爆后车辆中是否仍然存在未引爆的安全气囊:如果是,执行步骤2);如果否,执行步骤34);
34)写入引爆执行的相关信息;
35)结束流程。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用安全气囊报废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安全诊断模式下ACU采用CAN总线通信方式,安全诊断模式的诊断协议采用ISO14229;在默认诊断模式下ACU采用CAN总线通信方式,默认诊断模式的诊断协议采用ISO14229。
6.一种安全气囊报废引爆系统,该系统包括外部通信设备和ACU,所述ACU与外部通信设备相连,其特征在于,
所述外部通信设备用于获取ACU存储的当前车辆中所有安全气囊的信息,进而得到未引爆的安全气囊的数量和位置,并根据所述各未引爆的安全气囊的数量和位置向ACU发送相应的引爆指令;
所述ACU用于根据外部通信设备发送的引爆指令引爆相应的安全气囊;
所述外部通信设备还用于获取引爆后车辆中所有安全气囊的信息,并判断车辆中是否存在仍然未引爆的安全气囊,再根据判断结果决定是否再次向ACU发送引爆指令。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安全气囊报废引爆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ACU用于根据所述外部通信设备发送的指令,在默认诊断模式下进行爆炸前的引爆验证工作;以及用于在安全诊断模式,配合所述外部通信设备完成ACU解锁过程,并在成功解锁后引爆安全气囊,以及用于在默认诊断模式下进行引爆安全气囊后再次引爆验证工作。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安全气囊报废引爆系统,其特征在于,外部通信设备用于将初始化的指令发送给ACU,以使得ACU初始化;以及,
用于将通信开始的指令发送给ACU,以使得ACU进入默认诊断模式;以及,
用于在ACU进入默认诊断模式之后,读取ACU中存储的当前车辆中所有安全气囊的信息,并根据该信息判断车辆中是否存在未引爆的安全气囊:如果是,则将进入安全诊断模式的指令发送给ACU,以使得ACU进入安全诊断模式;如果否,则将停止引爆的指令发送给ACU;以及,
用于在ACU进入安全诊断模式之后,配合ACU完成对ACU的解锁;以及,
用于在ACU解锁后,根据所述未引爆的安全气囊的位置向ACU发送相应的引爆指令,以使得ACU逐个引爆所述未引爆的安全气囊;以及,
用于将复位指令发送给ACU,以使得ACU复位;以及,
用于在引爆安全气囊之后,再次将初始化的指令发送给ACU,以使得ACU初始化;以及,
用于再次将通信开始的指令发送给ACU,以使得ACU进入默认诊断模式;以及,
用于读取ACU中的引爆后所有安全气囊的信息,并根据该信息判断车辆中是否仍然存在未引爆的安全气囊:如果是,则将进入安全诊断模式的指令发送给ACU,以使得ACU再次进入安全诊断模式,然后向ACU发送引爆指令,以使得ACU再次引爆所述未引爆的安全气囊,以及向ACU发送复位指令,以使得ACU复位;如果否,则在自身内部写入引爆执行的相关信息。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安全气囊报废引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配合ACU完成对ACU的解锁具体包括:
外部通信设备还用于根据其内部存储的身份等级验证程序计算得到密匙,并将计算得到的密匙发送给ACU,以使得ACU将该密钥与其内部的密钥进行比对,ACU再根据比对结果判断是否通过身份等级验证,从而完成身份等级验证过程;以及,
外部通信设备还用于接收ACU发送的种子,并调用其内存储的密码验证算法计算得到密码,并将得到的密码传送给ACU,以使得ACU将接受到的密匙与ACU内部相应计算得到的密码进行比对,ACU再根据比对结果判断是否通过密码验证,从而完成密码验证过程。
10.根据权利要求6-9任一项所述的安全气囊报废引爆系统,其特征在于,外部通信设备中设置有CAN连接接口,ACU中设置有CAN诊断接口,CAN连接接口和CAN诊断接口能够进行CAN总线通信,以实现外部通信设备与ACU之间的CAN总线通信。
11.根据权利要求6-9任一项所述的安全气囊报废引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还包括外部电源,所述外部电源连接至所述ACU,用于为ACU提供储备电能。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310631693.XA CN103611719B (zh) | 2013-11-29 | 2013-11-29 | 安全气囊报废方法以及系统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310631693.XA CN103611719B (zh) | 2013-11-29 | 2013-11-29 | 安全气囊报废方法以及系统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3611719A CN103611719A (zh) | 2014-03-05 |
CN103611719B true CN103611719B (zh) | 2016-03-16 |
Family
ID=5016245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310631693.XA Active CN103611719B (zh) | 2013-11-29 | 2013-11-29 | 安全气囊报废方法以及系统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3611719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5983564B (zh) * | 2015-02-13 | 2018-09-11 | 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安全气囊报废方法以及系统 |
CN106694516A (zh) * | 2016-12-15 | 2017-05-24 | 王存伟 | 安全气囊引爆机 |
US10412094B2 (en) * | 2017-05-25 | 2019-09-10 | GM Global Technology Operations LLC | Privileged, diagnostic link connector based network monitoring capabilities within a vehicle employing a gateway module used to isolate and secure vehicle networks |
CN109701987A (zh) * | 2018-11-19 | 2019-05-03 | 重庆立洋环保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未引爆安全气囊处置的跟踪系统及跟踪方法 |
CN114425548B (zh) * | 2021-04-16 | 2024-12-27 | 顺尔茨环保(北京)有限公司 | 一种传统报废汽车资源化处理系统及方法 |
CN117427974A (zh) * | 2023-10-27 | 2024-01-23 | 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报废车辆的安全气囊处理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H11291851A (ja) * | 1998-04-07 | 1999-10-26 | Harness Syst Tech Res Ltd | 車両の回路遮断装置及びこの回路遮断装置の作動方法 |
JP3898338B2 (ja) * | 1998-04-24 | 2007-03-28 | 株式会社ケーヒン | エアバッグの廃棄装置 |
JP2003285711A (ja) * | 2002-03-27 | 2003-10-07 | Kimura Kogyo:Kk | エアバック装置の処理方法 |
KR100527929B1 (ko) * | 2004-02-16 | 2005-11-09 | 현대자동차주식회사 | 폐차의 폭발위험부품 통합 처리를 위한 폭발처리기 |
KR20060058239A (ko) * | 2004-11-25 | 2006-05-30 | 현대자동차주식회사 | 캔통신을 이용한 자동차용 에어백 전개 시스템 및 그 방법 |
CN201148153Y (zh) * | 2007-12-14 | 2008-11-12 | 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气囊引爆装置 |
CN101885317B (zh) * | 2009-05-12 | 2012-03-07 |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 一种安全气囊爆炸控制方法及其控制装置 |
CN202243310U (zh) * | 2011-09-02 | 2012-05-30 | 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一种汽车点爆控制装置 |
-
2013
- 2013-11-29 CN CN201310631693.XA patent/CN103611719B/zh active Activ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3611719A (zh) | 2014-03-05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3611719B (zh) | 安全气囊报废方法以及系统 | |
CN105501176B (zh) | 一种远程锁车装置及方法 | |
US7930082B2 (en) | Fail-safe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disposal of automobile pyrotechnic safety devices | |
CN106515661B (zh) | 一种纯电动汽车无钥匙启动的控制方法及系统 | |
CN102673504B (zh) | 用于位错误率监视的系统和方法 | |
CN105313837A (zh) | 智能钥匙匹配方法和系统 | |
AU2003254393B2 (en) | Access control for electronic blasting machines | |
CN104468503B (zh) | 在基于车辆的数据通信系统中安全通信的方法和设备 | |
CN104071117B (zh) | 防盗装置以及防盗方法 | |
CN102673505B (zh) | 汽车碰撞安全处理系统和方法 | |
CN111661039A (zh) | 一种用于遥控泊车的车辆远程启动方法及系统 | |
CN101312856B (zh) | 气囊控制装置 | |
CN113448299B (zh) | 一种车载网关控制器、信息处理方法及汽车 | |
US11433853B2 (en) | Vehicle unlocking authentic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based on terminal device | |
CN103010161A (zh) | 基于身份信息的无证驾驶辅助识别方法与系统 | |
CN106813541A (zh) | 一种起爆系统及方法 | |
CN106372545A (zh) | 一种数据处理方法、车载自动诊断系统obd控制器及车辆 | |
CN103832381A (zh) | 一种车窗玻璃边缘起爆逃生系统 | |
JP5861609B2 (ja) | アンロック制御装置 | |
US20150170430A1 (en) | Method for Diagnosis and Diagnostic Device for a Motor Vehicle | |
CN108482308A (zh) | 电动汽车安全控制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动汽车 | |
US6549116B1 (en) | Vehicle key-verify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with decreased verification time period feature | |
CN109131218A (zh) | 车辆的启动方法、装置、车辆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
CN105282020A (zh) | 数据网关器及其干涉车辆运作的方法 | |
CN105983564B (zh) | 安全气囊报废方法以及系统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