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2243310U - 一种汽车点爆控制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汽车点爆控制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2243310U
CN202243310U CN2011203269100U CN201120326910U CN202243310U CN 202243310 U CN202243310 U CN 202243310U CN 2011203269100 U CN2011203269100 U CN 2011203269100U CN 201120326910 U CN201120326910 U CN 201120326910U CN 202243310 U CN202243310 U CN 20224331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bag
safety
fried
switch
occupa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20326910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冲
张晖
江振伟
周大永
刘卫国
马芳武
赵福全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Geely Holding Group Co Ltd
Zhejiang Geely Automobile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Geely Holding Group Co Ltd
Zhejiang Geely Automobile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Geely Holding Group Co Ltd, Zhejiang Geely Automobile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Geely Holding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120326910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224331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224331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2243310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ir Bag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汽车点爆控制装置,包括CAN总线,CAN总线上连接有人体占用侦测系统与安全气囊电子控制单元;安全气囊电子控制单元同时连接气囊点火回路与安全带点火回路。此种装置可实现当乘员不存在时,气囊和安全带不点爆,不会造成浪费;可根据实际情况实施部分气囊或者安全带爆破,系统简单,便于实现。

Description

一种汽车点爆控制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汽车安全装置,尤其是指一种汽车点爆控制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安全气囊与安全带作为车身被动安全性的辅助装置已经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但当发生碰撞时,相应的安全气囊及安全带会同时点爆,并不会考虑副驾驶座位是否有乘客存在,或者乘客是否佩戴安全带,这样不仅增加维修的困难度及成本,同时也会造成资源的浪费,因为气囊和安全带都是一次性使用的产品,不可重复利用。
中国专利公开号CN101269643A,公开日2008年9月24日,名称为“一种利用安全带控制安全气囊的方法”发明中公开了一种利用安全带控制安全气囊的方法,提供一种利用安全利用安全带控制安全气囊的方法和实现该方法的装置,该装置包括安全带、安全气囊、安全带的卷收器的芯轴或安全带的带扣上安装有触发开关,触发开关与安全气囊的气体发生器串联。采用该方法及装置可以防止当乘员没有佩戴安全带时安全气囊的误点爆,防止乘员在没有佩戴安全带时安全气囊点爆受到伤害。该装置可以防止乘员不在时安全气囊的点爆,但如果乘员如确实乘坐但没系安全带时,安全气囊就不能保护乘员的安全。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如乘员不存在时,安全气囊和安全带在汽车碰撞时仍然会点爆,造成资源浪费的缺陷的问题,提供一种可判断乘员是否存在从而决定安全气囊和安全带是否点爆的汽车点爆控制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汽车点爆控制装置,包括CAN总线, CAN总线上连接有人体占用侦测系统与安全气囊电子控制单元;安全气囊电子控制单元同时连接气囊点火回路与安全带点火回路。人体占用侦测系统用于乘员座椅的内部,能够感知符合一定规范的乘员人体的存在,产生输出座椅占用信号给CAN总线,CAN总线将信号传送至安全气囊电子控制单元;当汽车发生碰撞时,安全气囊电子控制单元根据信号的反馈控制气囊点火回路与安全带点火回路,决定是否点爆。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控制装置还包括乘员气囊开关,霍尔式安全带锁扣开关;乘员气囊开关、霍尔式安全带锁扣开关分别连接在安全气囊电子控制单元上。乘员气囊开关,霍尔式安全带锁扣开关与人体占用侦测系统一起发送信号给安全气囊电子控制单元,根据制定的逻辑执行点爆策略。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人体占用侦测系统、乘员气囊开关、霍尔式安全带锁扣开关上均设有检测单元。检测单元可检测各系统是否发生故障,如果故障发生且没有排除,系统将默认认为使能状态,不影响正常气囊点爆逻辑。
一种汽车点爆控制装置,包括CAN总线, CAN总线上连接有压力传感器侦测系统与安全气囊电子控制单元;安全气囊电子控制单元同时连接气囊点火回路与安全带点火回路。压力传感器侦测系统能够通过所受到的压力感知的乘员人体的存在,产生输出座椅占用信号给CAN总线,CAN总线将信号传送至安全气囊电子控制单元;当汽车发生碰撞时,安全气囊电子控制单元根据信号的反馈控制气囊点火回路与安全带点火回路,决定是否点爆。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控制装置还包括乘员气囊开关,霍尔式安全带锁扣开关;乘员气囊开关、霍尔式安全带锁扣开关分别连接在安全气囊电子控制单元上。乘员气囊开关,霍尔式安全带锁扣开关与人体占用侦测系统一起发送信号给安全气囊电子控制单元,根据制定的逻辑执行点爆策略。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压力传感器侦测系统、乘员气囊开关、霍尔式安全带锁扣开关上均设有检测单元。检测单元可检测各系统是否发生故障,如果故障发生且没有排除,系统将默认认为使能状态,不影响正常气囊点爆逻辑。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当乘员不存在时,气囊和安全带不点爆,不会造成浪费;
2.该装置可根据实际情况实施部分气囊或者安全带爆破;
3.系统简单,便于实现。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电路框架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电路框架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描述。
实施例1:本实施例一种汽车点爆控制装置,如图1所示,包括CAN总线2。人体占用侦测系统1安装在乘员座椅内部,能够感知乘员是否存在,然后人体占用侦测系统1将所得的信号发送给CAN总线2,CAN总线2将人体占用侦测系统1的信号传送给安全气囊电子控制单元3;同时,霍尔式安全带锁扣开关5与乘员气囊开关4连接安全气囊电子控制单元3,安全气囊电子控制单元3根据人体占用侦测系统1 、霍尔式安全带锁扣开关5,乘员气囊开关4三者提供的信息控制气囊点火回路6与安全带点火回路7。为了保障安全,人体占用侦测系统1、乘员气囊开关4,霍尔式安全带锁扣均设有检测单元,当系统发生故障时,检测单元确保默认认为使能状态。当汽车发生碰撞时,人体占用侦测系统1首先确认是否有人员在座位上,然后把信息通过CAN总线2发送给安全气囊电子控制单元3,安全气囊电子控制单元3同时也会参考乘员气囊开关4和霍尔式安全带锁扣的信息,如乘员气囊开关4是否处于激活状态,安全带是否扣上等,控制气囊点火回路6与安全带点火回路7,从而决定PAB、P-SAB、P-安全带的动作,完成气囊与安全带的点爆动作。具体的点爆逻辑如下表格:
乘员气囊开关 霍尔式安全带锁扣开关 人体占用侦测系统 PAB动作 P-SAB动作 安全带点火回路
ON 系上 有人 点爆 点爆 点爆
ON 系上 无人 点爆 点爆 点爆
ON 未系 有人 点爆 点爆 不点爆
ON 未系 无人 不点爆 不点爆 不点爆
OFF 系上 有人 不点爆 点爆 点爆
OFF 系上 无人 不点爆 点爆 点爆
OFF 未系 有人 不点爆 点爆 不点爆
OFF 未系 无人 不点爆 不点爆 不点爆
其中:PAB为正面气囊,P-SAB为侧面气囊,两者由气囊点火回路控制。
实施例2:本实施例给出了另一种汽车点爆控制装置,如图2所示,与实施例1不同之处在于人体占用侦测系统1替换为压力传感器侦测系统8,其他原理与使用方法与实施例1相同。

Claims (6)

1.一种汽车点爆控制装置,包括CAN总线(2),其特征是,所述的CAN总线(2)上连接有人体占用侦测系统(1)与安全气囊电子控制单元(3);安全气囊电子控制单元(3)分别连接气囊点火回路(6)与安全带点火回路(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点爆控制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控制装置还包括乘员气囊开关(4),霍尔式安全带锁扣开关(5);乘员气囊开关(4)、霍尔式安全带锁扣开关(5)分别连接在安全气囊电子控制单元(3)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汽车点爆控制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人体占用侦测系统(1)、乘员气囊开关(4)、霍尔式安全带锁扣开关(5)上均设有检测单元。
4.一种汽车点爆控制装置,包括CAN总线(2),其特征是,所述的CAN总线(2)上连接有压力传感器侦测系统(8)与安全气囊电子控制单元(3);安全气囊电子控制单元(3)同时连接气囊点火回路(6)与安全带点火回路(7)。
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汽车点爆控制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控制装置还包括乘员气囊开关(4),霍尔式安全带锁扣开关(5);乘员气囊开关(4)、霍尔式安全带锁扣开关(5)分别连接在安全气囊电子控制单元(3)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汽车点爆控制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压力传感器侦测系统(8)、乘员气囊开关(4)、霍尔式安全带锁扣开关(5)上均设有检测单元。
CN2011203269100U 2011-09-02 2011-09-02 一种汽车点爆控制装置 Expired - Lifetime CN20224331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203269100U CN202243310U (zh) 2011-09-02 2011-09-02 一种汽车点爆控制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203269100U CN202243310U (zh) 2011-09-02 2011-09-02 一种汽车点爆控制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2243310U true CN202243310U (zh) 2012-05-30

Family

ID=4610459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203269100U Expired - Lifetime CN202243310U (zh) 2011-09-02 2011-09-02 一种汽车点爆控制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2243310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611719A (zh) * 2013-11-29 2014-03-05 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安全气囊报废方法以及系统
CN110816457A (zh) * 2019-11-04 2020-02-21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气囊点爆控制方法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611719A (zh) * 2013-11-29 2014-03-05 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安全气囊报废方法以及系统
CN110816457A (zh) * 2019-11-04 2020-02-21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气囊点爆控制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712264B (zh) 一种汽车爆胎控制方法
CN201824996U (zh) 一种汽车座椅头枕
CN102673505B (zh) 汽车碰撞安全处理系统和方法
CN201895647U (zh) 一种带有安全带报警装置的座椅
CN204870870U (zh) 能识别乘员类型的安全气囊控制系统
CN106585545A (zh) 基于重量判定保护类型的安全气囊控制装置
CN103786681A (zh) 校车用主动式儿童安全气囊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CN104627121A (zh) 一种汽车安全带提醒装置
CN104786976A (zh) 基于多类型数据通讯的汽车副驾驶气囊控制系统
CN202863368U (zh) 一种汽车碰撞安全系统
CN108725348B (zh) 用于车辆的安全控制的系统及方法
CN205273392U (zh) 儿童汽车座报警装置及儿童汽车座
CN202243310U (zh) 一种汽车点爆控制装置
CN202669736U (zh) 一种汽车安全带报警装置
CN203047142U (zh) 一种安全气囊智能报警控制系统
CN103832381A (zh) 一种车窗玻璃边缘起爆逃生系统
CN203126576U (zh) 一种基于滑动座椅的乘员保护装置
CN202138335U (zh) 一种安全带警示系统
CN203558034U (zh) 一种防作弊与具有人体感应功能的汽车座椅安全带锁扣
CN106080285A (zh) 儿童汽车座报警系统及儿童汽车座
CN205022399U (zh) 儿童汽车座报警装置及儿童汽车座
CN103538556B (zh) 一种汽车安全带认证式锁紧系统
CN203126742U (zh) 一种基于单片机的安全气囊
CN205951765U (zh) 儿童安全座椅上的安全感应系统及儿童安全座椅
CN203267982U (zh) 一种带有传感器的改进型汽车安全带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20530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