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573624A - 旋转式压缩机及制冷循环装置 - Google Patents
旋转式压缩机及制冷循环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3573624A CN103573624A CN201310535416.9A CN201310535416A CN103573624A CN 103573624 A CN103573624 A CN 103573624A CN 201310535416 A CN201310535416 A CN 201310535416A CN 103573624 A CN103573624 A CN 103573624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slide plate
- rotary compressor
- oil
- compression chamber
- exhaust silence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pplications Or Details Of Rotary Compresso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旋转式压缩机及制冷循环装置。旋转式压缩机包括:内置封入密封式壳体内部中的润滑油、壳体内部具有电动式电机及旋转式压缩机构,壳体的内压与压缩机构的吸气压力相当。压缩机构包括主轴承、副轴承、主轴承和副轴承中至少一方中具备的排气消声器。排气消声器的冷媒通过滑片腔,从压缩机构中具备的排气管排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旋转式压缩机,可以有效润滑滑片滑动面、可以控制整个压缩机的油可以确保滑片的可靠性,另外可以防止润滑问题带来的压缩机效率降低。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旋转式压缩机及制冷循环装置。
背景技术
搭载旋转式压缩机的装置在全球普及了,但这些旋转式压缩机几乎全部都是壳体内为高压。其原因是因为高压式的旋转式压缩机的能效和成本还有小型化、以及油的控制方面等优势。另一方面,从地球环保的观点来看,CO2和HC等自然冷媒的采用也受到极大关注,另外,HC冷媒在旋转式压缩机中的采用计划也在推进中。
但是,CO2的动作压力非常高,壳体内为高压的旋转式压缩机的壳体耐压需要10Mpa以上,铁壳体的壁厚至少需要7mm,使得制造性和成本成为大课题。另外,R290等HC系冷媒是强可燃性,所以需要限制对冷冻系统的封入量。由于这样的背景,针对壳体高压的旋转式压缩机,壳体壁厚较薄且冷媒封入量较少的壳体低压侧的旋转式压缩机的开发倍受期待。而且,使用如所述CO2(碳酸气体)、HC(碳酸氢)的低压式旋转式压缩机的话,润滑油和冷媒的相溶性(溶解)非常大,所以油的粘度会进一步显著降低。
对比文件1:USP2988267ROTARY COMPRESSOR LUBRICATING ARRANGEMENT(1961年)
对比文件2:
特开1998-259787旋转式密封压缩机及其制冷装置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旋转式压缩机。
本发明的再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具有上述旋转式压缩机的制冷循环装置。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旋转式压缩机,包括:内置封入密封式壳体内部中的润滑油、所述壳体内部具有电动式电机及旋转式压缩机构,所述壳体的内压与所述压缩机构的吸气压力相当,所述压缩机构包括:具备压缩腔的气缸、设在所述压缩腔内的活塞、使所述活塞公转的偏心轴、在所述气缸中具备的滑片腔中与所述活塞同步往复运动的滑片、滑动支撑所述偏心轴且与所述滑片腔连接的主轴承和副轴承、所述主轴承和所述副轴承中至少一方中具备的排气消声器;所述排气消声器的冷媒通过所述滑片腔,从所述压缩机构中具备的排气管排出。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旋转式压缩机,可以有效润滑滑片滑动面、可以控制整个压缩机的油。其结果可以确保滑片的可靠性,另外可以防止润滑问题带来的压缩机效率降低。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旋转式压缩机,包括:内置封入密封式壳体内部中的润滑油、所述壳体内部具有电动式电机及旋转式压缩机构,所述壳体的内压与所述压缩机构的吸气压力相当,所述压缩机构包括:具备压缩腔A的气缸、具备压缩腔B的气缸B、设在所述气缸之间的中隔板、所述压缩腔A和所述压缩腔B中分别具备的活塞、使这些活塞公转的偏心轴、在所述气缸A和所述气缸B中各自具备的滑片腔A和滑片腔B中与所述活塞分别同步进行往复运动的滑片、对所述偏心轴进行滑动支撑的与所述滑片腔A连接的主轴承和与所述滑片腔B连接的副轴承、所述主轴承和所述副轴承中分别具备主轴承排气消声器和副轴承排气消声器;从所述主轴承排气消声器排出的冷媒通过所述滑片腔A;从所述副轴承排气消声器排出的冷媒通过所述滑片腔B;这些冷媒从所述中隔板中具备的排气管排出。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旋转式压缩机,可以有效润滑滑片滑动面、可以控制整个压缩机的油。其结果可以确保滑片的可靠性,另外可以防止润滑问题带来的压缩机效率降低。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旋转式压缩机,包括:内置封入密封式壳体内部中的润滑油、所述壳体内部具有电动式电机及旋转式压缩机构,所述壳体的内压与所述压缩机构的吸气压力相当,所述压缩机构包括:具备压缩腔A的气缸A、具备压缩腔B的气缸B、设在所述气缸之间具备的中隔板、所述压缩腔A和所述压缩腔B中分别具备的活塞、使这些活塞公转的偏心轴、在所述气缸A和所述气缸B中各自具备的滑片腔A和滑片腔B中与所述活塞分别同步进行往复运动的滑片、对所述偏心轴进行滑动支撑的与所述滑片腔A连接的主轴承和与所述滑片腔B连接的副轴承、所述主轴承和所述副轴承中分别具备主轴承排气消声器和副轴承排气消声器;所述主轴承排气消声器或者所述副轴承排气消声器的一方排出的冷媒通过所述2个滑片腔后与另一方的排气消声器的冷媒合流,从所述压缩机构中具备的排气管排出。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旋转式压缩机,可以有效润滑滑片滑动面、可以控制整个压缩机的油。其结果可以确保滑片的可靠性,另外可以防止润滑问题带来的压缩机效率降低。
在本发明的一些示例中,所述排气管的一端伸入到主轴承排气消声器中。
在本发明的另一些示例中,所述排气管的一端伸入到副轴承排气消声器中。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制冷循环装置,包括:根据本发明上述实施例的的旋转式压缩机;与所述旋转式压缩机的排气管连接的油分离器;与所述旋转式压缩机相连的冷凝器;与所述旋转式压缩机相连的蒸发器;连接在所述冷凝器和所述蒸发器之间的膨胀阀。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油分离器与对所述旋转式压缩机中具备的压缩腔开口的注油孔连通,所述注油孔通过所述压缩腔中具备的活塞的公转进行开闭。
在本发明的另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油分离器经过所述旋转式压缩机中具备的中隔板与对所述旋转式压缩机中具备的2个压缩腔进行开口的注油孔连通,所述注油孔分别通过所述各压缩腔中具备的活塞的公转进行开闭。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旋转式压缩机内的冷媒的主要成分为碳酸气体或者碳酸氢气体,且所述旋转式压缩机内的润滑油的主要成分为聚合物聚亚烷基二醇。
本发明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发明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发明的所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为与本发明的实施例1相关、表示旋转式压缩机内部的纵截面图和制冷循环图;
图2为同实施例1相关、表示压缩机构详细构造的纵截面图;
图3为同实施例1相关、表示压缩机构构造的平面截面图;
图4为与本发明实施例2相关、表示压缩机构详细构造的纵截面图;
图5为同实施例2相关、表示压缩机构详细构造的纵截面图;
图6为与本发明实施例3相关、表示压缩机构详细构造的纵截面图;
图7为同实施例3相关、表示压缩机构详细构造的纵截面图;
图8为同实施例3相关、表示压缩机构详细构造的纵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所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参考图1-图8描述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旋转式压缩机。
壳体高压式旋转式压缩机中,壳体里面储存的油由于壳体(高压侧)和压缩机(低压~高压)的压差,通过滑动部品的滑动间隙将按冷冻循环的冷媒循环比5~7%左右的油量向压缩机供油。另外,排出的油和冷媒的混合物在壳体内分离,对制冷系统的吐油量可以减少到1%以下。
另一方面,壳体低背压式的旋转式压缩机中,因为壳体内压为低压,所以由于压差的影响,压差导致油不能供到压缩机中。因此,利用气缸吸气孔的压力下降产生的较小的压降,将壳体中存的油供应到压缩机中。其供油量与高压式旋转式压缩机几乎相同。但是,为了防止制冷循环的性能劣化,对冷冻循环的吐油量必须要在1%以下、所以需要通过分离效率较高的油分离器可以回收油,返回到压缩机或者壳体的内部。
油回到压缩机的情况下,可以再次利用油,油分离器不能分离的油量、即与吐油量相当的量(通常、在冷媒循环量的1%以下)追加供油到压缩腔就可以。油回收到压缩机壳体内部的方法方面、油回收到压缩机壳体内是比较容易的,但在压缩腔无法再利用,所以对压缩腔的追加供油量会增加。另外由于回到壳体的油中所含冷媒的再膨胀损失,压缩机的容积效率会产生降低的问题。
因此,采用使油回到压缩机中的方法是有利的,但即使是该方法,低压的旋转式压缩机中,因为收纳了滑片北部的滑片腔在高压的密封腔中,所以由于对滑片的滑动间隙的润滑不足,会导致产生磨耗的故障。这样,为了实现低压式旋转式压缩机,压缩机内部的油控制是最重要的课题。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对滑片的润滑方法做了研究,进一步采用了所述油循环利用的方式。具体的来说,排出到副轴承30中具备的排气消声器(B)32的大约5%的含油的混合冷媒从气体通道(B)33通过滑片腔12从连接主轴承法兰25a的排气管6排出到油分离器S中。混合冷媒通过滑片腔12(高压侧)的时候,由于与压缩腔13(低压~高压)的压差向滑片20的滑片间隙中供油,滑片20被润滑。油分离器S中确保的油7从对压缩腔13开口的注油孔62吐油以润滑滑片24和滑片20的先端。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旋转式压缩机,可以有效润滑滑片滑动面、可以控制整个压缩机的油。其结果可以确保滑片的可靠性,另外可以防止润滑问题带来的压缩机效率降低。
实施例1:
本发明的实施例1的旋转式压缩机100和制冷循环如图1所示。旋转式压缩机100由安装在密封壳体2的内径中的压缩机构4、其上部配置的电动式电机3组成。压缩机构4由气缸10和壳体2的内径中固定的主轴承25和副轴承30等组成、它们由螺钉组装。连接主轴承25外周的排气管6和注油管61连接了油分离器S。注油管61和油分离器S之间为了调整对压缩腔的供油量,配置了毛细管T。另外,壳体2的上端配置了吸气管5、油池8中封入了油7。另外,吸气管5也可以配置在电机3和压缩机构4之间。
从吸气管5向壳体2流入的低压冷媒冷却电机3后,通过吸气盖65的内部被吸入气缸10中。在气缸10中被压缩的高压冷媒、如后详细描述那样通过压缩机构4的内部从排气管6向油分离器S排出。排出的高压冷媒中含有的油在油分离器S中被分离。分离后的油存在油分离器S的底部、分离了油的冷媒从分离器排气管51向冷凝器C排出。
在冷凝器C中冷凝的高压冷媒从膨胀阀V向蒸发器E流动成为低压冷媒,从吸气管5开始被吸入壳体2中。其结果,成为冷媒循环的制冷循环系统。而且,在油分离器S分离的油如后所述,从注油管61回到气缸10中构成的压缩腔13中。图1的符号Ps为低压冷媒的压力、符号Pd表示高压冷媒的压力。
图2表示压缩机构4的详细截面图。在气缸10的中间具备的圆柱型压缩腔13、通过主轴承法兰25a和副轴承法兰30a密封。偏心轴16由主轴承25和副轴承30滑动支撑,在压缩腔13中配置的活塞24、由偏心轴16的偏心轴部16b进行公转。滑片20与活塞24的公转一起共同往复运动,且滑片20在气缸10中具备的滑片槽15(图3的图示)中滑动。
与主轴承法兰25a和副轴承法兰30a相连接且位于滑片20背部的滑片腔12、收纳了往复运动的滑片20,另外,滑片腔12也是固定在滑片20背部的滑片弹簧21可以伸缩的腔。滑片20通过其背面和先端的压差追随活塞24进行往复运动,所以滑片腔12通常必须是高压侧。因此,滑片腔12与排气消声器(B)32连通通常为高压腔。从而,为了收纳滑片弹簧21的加工孔通过密封板23密封。
副轴承30的底面通过平板(B)34密封、所以副轴承30中形成了排气消声器(B)32。排气消声器(B)32中具备对压缩腔13开口的排气孔14,圆板状的排气阀40开关排气孔14。旋转式压缩机的排气阀一般采用舌型阀。但实施例1为了减小排气消声器(B)32的内容积,采用了高效的圆形阀。
作为实施例1的特征,副轴承法兰30a和主轴承法兰25a中分别具备的气体通道(B)33和气体通道(A)27对滑片腔12的开口端开口。而且,气体通道(A)27中连接了排气管6。排气管6的先端侧连接了油分离器S的内部中构成的分离筒53对其内部开口。
主轴承法兰25a的上部固定了冲压加工的吸气盖65。主轴承法兰25a中有主轴承吸入孔29、连接了气缸10中加工的气缸吸气孔17。因此,壳体2的低压冷媒从盖板孔65a流入到吸气盖65中,按主轴承吸入孔29、气缸吸入孔13a的顺序流动,被吸入到压缩腔13中。
被压缩腔13吸入的低压冷媒被压缩成为高压冷媒、从排气孔14向排气消声器(B)32排出、从气体通道(B)33通过滑片腔12从排气管6排到油分离器S的分离筒53中。在这里、对气缸吸气孔13a开孔的供油管63、利用在气缸吸入孔13a中生成的压降吸引油池8的油7对压缩腔13供少量的油。
压缩腔13供的油、不但是活塞24的上下平面滑动面和活塞外周、滑片先端的滑动面的润滑中使用、可以防止由于压差产生的从滑动间隙以及从活塞外径的气体泄漏。但是、只是对该压缩腔供油的话,在滑片槽15中隐藏的滑片20的滑动面的润滑是不可能的。
接下来、为了润滑压缩腔13的活塞24、滑片20的先端、有效地压缩冷媒,使所需的供油量(G)为冷冻循环系统中循环的冷媒量(Q)5%(G/Q=0.05)。另外、压缩腔13的必要供油量(G)为5%的根据、可通过在相关压缩机的性能侧定中逐渐地增加G,在5~7%的范围内使压缩机的冷冻能力COP为最大的试验数据得到。
压缩腔13中压缩的高压冷媒、为含冷媒和5%的喷雾状油的油冷媒混合物(以下称为混合冷媒)、从排气孔14通过排气消声器(B)32从气体通道(B)33通过滑片腔12、从连接气体通道(A)27的排气管6到达分离筒53、进一步通过分离筒53中具备的多个细孔55流到分离器壳体50中。这时、通过细孔55分离的油下落到分离器壳体50中储存。另外、分离筒53中分离的油下落到分离筒53中通过底孔56与分离器壳体50的油7合流。
所述混合冷媒流动途中,在高压侧的滑片腔12和压缩腔13(低压~高压)之间有压差的作用,所以从滑片腔12开始有部分混合冷媒进入滑片20和滑片槽15之间形成的滑动间隙中。进入滑动间隙中的混合冷媒、润滑了总共4个平面组成的滑片20的滑动面、而且、防止从间隙向压缩腔13的冷媒泄漏。因此、不但可以防止由于滑片20的激烈滑动产生的磨耗,还可以防止由于高压冷媒泄漏带来的压缩机容积效率降低。而且、结束了滑片12的润滑后的油朝压缩腔13流出。
在此,推测从滑片腔12经过滑动间隙流出到压缩腔13的油量(g)在较多的情况下也大约是冷媒循环量(Q)的1%。该流出油量(g)为1%的话、从排气管6向油分离器S中流出的油量为G-g,为4%。而且、如果油分离器S的油分离效率为75%的话、从分离器排气管51向冷冻循环中流出的吐油量为1%、在分离器壳体50中确保的油量为3%。
如开篇时所述,实施例的方法是将分离器壳体50中确保的油回到压缩腔13中。图3为图2的X-X截面图、通过连接主轴承法兰25a的注油管61、将分离器壳体50的油7从对压缩腔13开孔的注油孔62返回到压缩腔13中。
注油孔62由于事先设置了通过公转的活塞24的平面滑动面进行开关的活塞旋转角度,所以高压冷媒不会从压缩腔13逆流到注油管61中、另外、该设计中高压的油不会泄露到压缩腔13的低压侧。因此,从分离器壳体50可以有效地向压缩腔13回3%的油。另外,在对比文件1和对比文件2中,根据活塞的旋转角度,注油孔开孔,将油注入到压缩腔中方法及其效果有详细描述。
通过注油管61从油分离器S向压缩腔13可以回3%的油的话、从所述滑片腔12向压缩腔13流出的油量(g)为1%、所以从供油管63开始的供油量如果是1%的话,压缩腔13的供油量为5%可以确保必要的供油量(G)。即,压缩机整体的油控制可以成立。另外,本发明中从供油管63出来的所需注入油量、通常与对制冷循环的吐油量(OCR)相等。
在这里毛细管T是将分离器壳体50中确保的油适量地回到压缩腔13中的调整手段。即,毛细管T的阻力太大的话,对压缩腔的注油量会减少、分离器壳体50中存储的油会增加,所以对制冷循环的吐油量会增加。相反毛细管T的阻力太小的话,分离器壳体50的油就没有了、高压冷媒注入了压缩腔13中,压缩机的容积效率会降低。
另外图3表示,主轴承法兰25a部位如果将排气管6组装在滑片腔12上部比较困难的情况下,与滑片腔12的上部设置的气体通道(A)27连通的回路25b和排气槽25c如果在主轴承法兰25a上追加的话,排气管6的安装就容易了。另外,排气管6和注油管61的距离会减小,所以油分离器S的配置也容易。
如上所述,实施例1为通过含有5%的油的混合冷媒润滑压缩腔13、而且将混合冷媒导入到滑片腔12中、可以解决滑片20的滑动面润滑的课题。另外,通过油分离器S回收的油7由于注油管61自动的回到压缩腔13中、这样压缩机的油循环体系就建立了。
实施例2:
图4所示实施例2为在副轴承30和主轴承25两侧配置排气消声器的设计。因此,除了副轴承30的排气消声器(B)32、主轴承25也需要排气消声器(A)26。排气管6配置在某一侧的排气消声器中就可以了、但图4中在排气消声器(B)32中配置、图5则在排气消声器(A)26中配置了排气管6。
主轴承25中,从对压缩腔13开口的排气孔14向排气消声器(A)26排出的混合冷媒通过滑片腔12与排气消声器(B)32的高压冷媒合流从排气管6向油分离器S流出。其后,按与实施例1相同的路线分离油、冷媒排出到制冷循环中。另外,在油分离器S中分离的油从注油管61回到压缩腔13中。而且,图5中通过滑片腔12的冷媒的流动虽然为相反的,但图5和图4可以得到相同的效果。
实施例3:
图6所示的实施例3表示、实施例1的滑片润滑方法、油控制法在2气缸的低压式旋转式压缩机中可以得到应用。
2气缸旋转式压缩机200的压缩机构4、分别由具备压缩腔13a和压缩腔13b的气缸(A)10a和气缸(B)10b、其间配置的中隔板36、各气缸中具备的活塞24a和活塞24b、滑片20a和滑片20b、使所述2个活塞公转的偏心轴16、对偏心轴16进行滑动支撑与所述2个气缸平面分别连接的主轴承25和副轴承30等构成。
主轴承25和副轴承30具备分别在压缩腔13a和压缩腔13b开口的排气孔14、主轴承25和副轴承30分别具备排气消声器和排气消声器(B)32,即排气消声器(A)26为主轴承排气消声器,排气消声器(B)32为副轴承排气消声器。另外、气缸吸入孔(A)11a中连接了供油管63。而且、如对比文件2所记载的那样、滑片20b省略了滑片弹簧。
从主轴承吸入孔29流入的低压冷媒、从气缸吸入孔(A)11a通过压缩腔13a、以及通过中隔板36从气缸吸入孔(B)11b吸入压缩腔13b中。分别在压缩腔中压缩的、含油的混合冷媒排出到排气消声器(A)26和排气消声器(B)32。排气消声器(A)26的混合冷媒通过气体通道(A)27流入滑片腔(A)12a、排气消声器(B)32的混合冷媒经过气体通道(B)33流入滑片腔(B)12b。这些混合冷媒在连接中隔板气孔37中的排气管6中合流排出到油分离器S中。
由于混合冷媒分别通过滑片腔(A)12a和滑片腔(B)12b、与实施例1一样可以润滑滑片20a和滑片20b。另外、通道面积大的两个滑片腔作为冷媒通路利用使排气阻力显著下降。并进一步通过将中隔板36配置在排气管6中可以缩短排气通道,所以排气阻力进一步降低。通过这些效果,压缩机的压缩损失降低,压缩机效率得到改善。
图7为图6的替代技术、将排气管6配置在排气消声器(A)26中。排气消声器(B)32的混合冷媒从气体通道(B)33开始按滑片20b和滑片20a的顺序通过与排气消声器(A)26的混合冷媒合流。合流的混合冷媒从排气管6排到油分离器S中。本替代技术也和图6的设计一样,可以向滑片20a和滑片20b供油和润滑。另外、在图7中、排气管6可以配置在排气消声器(B)32中也可以。
2气缸的低压式旋转式压缩机中、压缩腔13a和压缩腔13b两方都需要供油、所以与实施例1的设计进行比较对压缩腔的总供油量会增加。2的气缸的总排量即使与1个气缸的排量相同、滑动部品的总滑动面积会在1.5倍以上。
比如1气缸的压缩腔所需的必要供油量(G)为5%的话、2气缸中对2个压缩腔所需的必要供油量(G)总共增加到8~10%。而且、在油分离器S中分离的油、需要均匀地返回到压缩腔13a和压缩腔13b两方。由于这样的背景、2气缸的低压式旋转式压缩机中、对各压缩腔的供油方法方面需要误差较小的方法。
作为解决该课题的对策、图8表示的是从油分离器S向压缩腔13a和压缩腔13b的供油方法。在中隔板36中连接的注油管61的先端部对压缩腔13a和压缩腔13b贯通的注油孔62、如实施例1所述由各压缩腔的活塞24进行开闭、可以将所需要的油准确地供到各压缩腔中。即、2个注油孔62是一个通孔,所以这些开口位置和孔径没有误差。另外,包括注油管61和毛细管的回路是1个,所以其特点是2个对压缩腔的供油量方面不会产生差别。
另外、各压缩腔所需的必要供油量(G)为4%、从各滑片腔经过滑动间隙向各压缩腔供油的供油量(g)分别为0.5%的话、从排气管6到油分离器S的总吐油量为7%(2G-2g)。而且、从油分离器S向制冷循环排出的吐油量如果是1%的话、从供油管63出来的必要供油量为1%。这样实施例3中、本发明也可以应用到2气缸的低压式旋转式压缩机中。
本发明的揭示技术不但是以壳体内压力为低压侧1气缸旋转式压缩机、2气缸旋转式压缩机和摇摆式旋转式压缩机中也是可以采用的。空调器、制冷装置、热水器等中冷媒使用了CO2、HC等自然冷媒时,可以活用本发明的揭示技术,完成效率和可靠性较高的低压式旋转式压缩机。另外,可以借用目前的量产设备,制造性优越。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意性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所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9)
1.一种旋转式压缩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内置封入密封式壳体内部中的润滑油、所述壳体内部具有电动式电机及旋转式压缩机构,
所述壳体的内压与所述压缩机构的吸气压力相当,
所述压缩机构包括:
具备压缩腔的气缸、设在所述压缩腔内的活塞、使所述活塞公转的偏心轴、在所述气缸中具备的滑片腔中与所述活塞同步往复运动的滑片、滑动支撑所述偏心轴且与所述滑片腔连接的主轴承和副轴承、所述主轴承和所述副轴承中至少一方中具备的排气消声器;
所述排气消声器的冷媒通过所述滑片腔,从所述压缩机构中具备的排气管排出。
2.一种旋转式压缩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内置封入密封式壳体内部中的润滑油、所述壳体内部具有电动式电机及旋转式压缩机构,
所述壳体的内压与所述压缩机构的吸气压力相当,
所述压缩机构包括:
具备压缩腔A的气缸、具备压缩腔B的气缸B、设在所述气缸之间的中隔板、所述压缩腔A和所述压缩腔B中分别具备的活塞、使这些活塞公转的偏心轴、在所述气缸A和所述气缸B中各自具备的滑片腔A和滑片腔B中与所述活塞分别同步进行往复运动的滑片、对所述偏心轴进行滑动支撑的与所述滑片腔A连接的主轴承和与所述滑片腔B连接的副轴承、所述主轴承和所述副轴承中分别具备主轴承排气消声器和副轴承排气消声器;
从所述主轴承排气消声器排出的冷媒通过所述滑片腔A;
从所述副轴承排气消声器排出的冷媒通过所述滑片腔B;
这些冷媒从所述中隔板中具备的排气管排出。
3.一种旋转式压缩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内置封入密封式壳体内部中的润滑油、所述壳体内部具有电动式电机及旋转式压缩机构,
所述壳体的内压与所述压缩机构的吸气压力相当,
所述压缩机构包括:
具备压缩腔A的气缸A、具备压缩腔B的气缸B、设在所述气缸之间具备的中隔板、所述压缩腔A和所述压缩腔B中分别具备的活塞、使这些活塞公转的偏心轴、在所述气缸A和所述气缸B中各自具备的滑片腔A和滑片腔B中与所述活塞分别同步进行往复运动的滑片、对所述偏心轴进行滑动支撑的与所述滑片腔A连接的主轴承和与所述滑片腔B连接的副轴承、所述主轴承和所述副轴承中分别具备主轴承排气消声器和副轴承排气消声器;
所述主轴承排气消声器或者所述副轴承排气消声器的一方排出的冷媒通过所述2个滑片腔后与另一方的排气消声器的冷媒合流,从所述压缩机构中具备的排气管排出。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旋转式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管的一端伸入到主轴承排气消声器中。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旋转式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管的一端伸入到副轴承排气消声器中。
6.一种制冷循环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旋转式压缩机;
与所述旋转式压缩机的排气管连接的油分离器;
与所述旋转式压缩机相连的冷凝器;
与所述旋转式压缩机相连的蒸发器;
连接在所述冷凝器和所述蒸发器之间的膨胀阀。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制冷循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油分离器与对所述旋转式压缩机中具备的压缩腔开口的注油孔连通,所述注油孔通过所述压缩腔中具备的活塞的公转进行开闭。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制冷循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油分离器经过所述旋转式压缩机中具备的中隔板与对所述旋转式压缩机中具备的2个压缩腔进行开口的注油孔连通,所述注油孔分别通过所述各压缩腔中具备的活塞的公转进行开闭。
9.根据权利要求6-8中任一项所述的制冷循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式压缩机内的冷媒的主要成分为碳酸气体或者碳酸氢气体,且所述旋转式压缩机内的润滑油的主要成分为聚合物聚亚烷基二醇。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310535416.9A CN103573624B (zh) | 2013-10-31 | 2013-10-31 | 旋转式压缩机及制冷循环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310535416.9A CN103573624B (zh) | 2013-10-31 | 2013-10-31 | 旋转式压缩机及制冷循环装置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3573624A true CN103573624A (zh) | 2014-02-12 |
CN103573624B CN103573624B (zh) | 2015-08-05 |
Family
ID=5004615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310535416.9A Active CN103573624B (zh) | 2013-10-31 | 2013-10-31 | 旋转式压缩机及制冷循环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3573624B (zh) |
Cited By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4948466A (zh) * | 2015-06-25 | 2015-09-30 | 广东美芝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 旋转压缩机及具有其的冷冻循环装置 |
CN105604940A (zh) * | 2016-03-04 | 2016-05-25 | 广东美芝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 多缸旋转式压缩机及具有其的制冷系统 |
WO2016086396A1 (zh) * | 2014-12-04 | 2016-06-09 | 广东美芝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 低背压旋转式压缩机 |
CN106837791A (zh) * | 2017-03-16 | 2017-06-13 | 广东美芝精密制造有限公司 | 旋转式压缩机 |
CN106870373A (zh) * | 2017-03-27 | 2017-06-20 | 广东美芝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 旋转压缩机及具有其的制冷循环装置 |
CN109386469A (zh) * | 2017-08-11 | 2019-02-26 | 苏州旺特福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 一种泵噪声测试用消音箱 |
CN110594159A (zh) * | 2019-09-06 | 2019-12-20 | 珠海凌达压缩机有限公司 | 一种压缩机排气方法、压缩机及制冷系统 |
Citations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S60128994A (ja) * | 1983-12-16 | 1985-07-10 |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 ガスインジエクシヨン圧縮機 |
JPS6350694A (ja) * | 1986-08-20 | 1988-03-03 | Toshiba Corp | 可逆式コンプレツサ |
JPH08247062A (ja) * | 1995-03-15 | 1996-09-24 | Toshiba Corp | ロータリコンプレッサ |
CN1133400A (zh) * | 1994-12-28 | 1996-10-16 | 东芝株式会社 | 回转式压缩机 |
JP2000054975A (ja) * | 1998-08-07 | 2000-02-22 | Daikin Ind Ltd | 2段圧縮機 |
CN2753905Y (zh) * | 2004-04-26 | 2006-01-25 | 上海日立电器有限公司 | 压缩机的旁通排气结构 |
JP2009062931A (ja) * | 2007-09-07 | 2009-03-26 | Toshiba Carrier Corp | 回転式圧縮機及び冷凍サイクル装置 |
CN203146331U (zh) * | 2012-10-22 | 2013-08-21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新型旋转压缩机 |
-
2013
- 2013-10-31 CN CN201310535416.9A patent/CN103573624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S60128994A (ja) * | 1983-12-16 | 1985-07-10 |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 ガスインジエクシヨン圧縮機 |
JPS6350694A (ja) * | 1986-08-20 | 1988-03-03 | Toshiba Corp | 可逆式コンプレツサ |
CN1133400A (zh) * | 1994-12-28 | 1996-10-16 | 东芝株式会社 | 回转式压缩机 |
JPH08247062A (ja) * | 1995-03-15 | 1996-09-24 | Toshiba Corp | ロータリコンプレッサ |
JP2000054975A (ja) * | 1998-08-07 | 2000-02-22 | Daikin Ind Ltd | 2段圧縮機 |
CN2753905Y (zh) * | 2004-04-26 | 2006-01-25 | 上海日立电器有限公司 | 压缩机的旁通排气结构 |
JP2009062931A (ja) * | 2007-09-07 | 2009-03-26 | Toshiba Carrier Corp | 回転式圧縮機及び冷凍サイクル装置 |
CN203146331U (zh) * | 2012-10-22 | 2013-08-21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新型旋转压缩机 |
Cited By (10)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16086396A1 (zh) * | 2014-12-04 | 2016-06-09 | 广东美芝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 低背压旋转式压缩机 |
CN104948466A (zh) * | 2015-06-25 | 2015-09-30 | 广东美芝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 旋转压缩机及具有其的冷冻循环装置 |
CN104948466B (zh) * | 2015-06-25 | 2017-08-29 | 广东美芝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 旋转压缩机及具有其的冷冻循环装置 |
CN105604940A (zh) * | 2016-03-04 | 2016-05-25 | 广东美芝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 多缸旋转式压缩机及具有其的制冷系统 |
CN106837791A (zh) * | 2017-03-16 | 2017-06-13 | 广东美芝精密制造有限公司 | 旋转式压缩机 |
CN106837791B (zh) * | 2017-03-16 | 2019-02-19 | 广东美芝精密制造有限公司 | 旋转式压缩机 |
CN106870373A (zh) * | 2017-03-27 | 2017-06-20 | 广东美芝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 旋转压缩机及具有其的制冷循环装置 |
CN106870373B (zh) * | 2017-03-27 | 2019-09-06 | 广东美芝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 旋转压缩机及具有其的制冷循环装置 |
CN109386469A (zh) * | 2017-08-11 | 2019-02-26 | 苏州旺特福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 一种泵噪声测试用消音箱 |
CN110594159A (zh) * | 2019-09-06 | 2019-12-20 | 珠海凌达压缩机有限公司 | 一种压缩机排气方法、压缩机及制冷系统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3573624B (zh) | 2015-08-05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3573624B (zh) | 旋转式压缩机及制冷循环装置 | |
CN100529406C (zh) | 壳体低压的旋转式压缩机及其冷媒、回油的控制方式和应用 | |
EP2927499B1 (en) | Rotation type compressor and refrigeration cycle apparatus | |
CN103459851B (zh) | 涡旋式压缩机 | |
CN102900669B (zh) | 旋转式双级压缩机 | |
CN203717344U (zh) | 旋转式压缩机和具有其的制冷循环系统 | |
CN105221423A (zh) | 卧式压缩机 | |
KR20060127259A (ko) | 유체기계 | |
JP5050393B2 (ja) | 圧縮機 | |
CN106089710B (zh) | 旋转压缩机及具有其的制冷循环装置 | |
CN103912501A (zh) | 单缸旋转式压缩机和双缸旋转式压缩机 | |
CN205977674U (zh) | 旋转压缩机及具有其的制冷循环装置 | |
CN106382227A (zh) | 多级压缩式旋转压缩机及具有其的制冷循环装置 | |
CN103759477B (zh) | 制冷循环装置 | |
CN112752934B (zh) | 多级压缩系统 | |
CN106415015B (zh) | 压缩机以及冷冻循环装置 | |
CN105545749B (zh) | 旋转式压缩机及具有其的制冷系统 | |
JP2012036862A (ja) | 密閉型圧縮機及び冷凍サイクル装置 | |
CN203719262U (zh) | 制冷循环装置 | |
CN205533245U (zh) | 旋转式压缩机及具有其的制冷系统 | |
CN205533232U (zh) | 多缸旋转式压缩机及具有其的制冷系统 | |
JP2005344658A (ja) | 電動気体圧縮機 | |
JP2008008263A (ja) | 電動圧縮機 | |
CN102822524B (zh) | 电动气体压缩机 | |
CN103917781A (zh) | 横置型压缩机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