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572515A - 缝线绽开防止装置 - Google Patents

缝线绽开防止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572515A
CN103572515A CN201210265419.0A CN201210265419A CN103572515A CN 103572515 A CN103572515 A CN 103572515A CN 201210265419 A CN201210265419 A CN 201210265419A CN 103572515 A CN103572515 A CN 10357251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ooper
thread
cutter
hook
fabric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10265419.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河本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uki Corp
Original Assignee
Juki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uki Corp filed Critical Juki Corp
Priority to CN201210265419.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572515A/zh
Publication of CN10357251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57251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ewing Machines And Sewing (AREA)

Abstract

公开了能够缩短线头,从而无需线头的切断处理的缝线绽开防止装置。缝线绽开防止装置具有:钩件,在终端结束时,在弯针位于前进位置的状态下,钩住从面料连到弯针的部分的弯针线;以及第一切断器和第二切断器,切断针线和弯针线。缝线绽开防止装置在弯针线被钩件钩住的状态下,并在针和弯针被驱动一针之后,在面料和弯针之间通过第二切断器将从面料经由弯针而连接到针的部分的针线即线环与从面料连接到弯针的部分的弯针线切断。第一切断器通过前进,在面料和钩件之间将挂设在面料和钩件之间的弯针线的线环切断。

Description

缝线绽开防止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在形成双重环缝的多针双重环缝缝纫机中防止缝合末端的接缝绽开的缝线绽开防止装置。
背景技术
作为用于防止面料上形成的双重环缝绽开的装置,例如已知有专利文献1中公开的装置。
该文献中公开的缝线绽开防止装置是配置在通过多根针与弯针的协作而形成双重环缝的缝纫机中。该缝纫机中,在缝制结束时针位于上止点,并且在弯针进入最左侧的状态下,从面料连到弯针的孔眼的弯针线在左针的左侧由钩件钩住。然后,在此状态下,针及弯针被驱动一针。随后,使钩件切刀进行往返进退运动,并将从面料连到弯针的针杆部下方的部分的两根针线和从面料连到弯针的针眼的弯针线钩住。然后,通过钩件切刀和固定切刀的卡合,在面料和弯针之间将钩住的二根针线和弯针线切断。另外,在切断后,连到弯针的针眼的弯针线的端部由钩件切刀和压簧保持。然后,钩件转动而返回到托刀的位置时,钩件钩住的状态下的弯针线的线环在钩件钩住的位置(弯针线的钩件钩合部分)被托刀切断。这样,在钩件钩合部分被切断的弯刀线的线头由钩件和压簧保持。因此,形成左最终打结点的环线和夹在左最终打结点与右最终打结点之间的环线没有连接。因此,夹在左最终打结点与右最终打结点之间的环线被抽出时,形成左最终打结点的环线不会从左最终打结点被抽出,所以防止缝线绽开。
专利文献1:特开平9-225163号公报
但是,在上述以往的缝线绽开防止装置中,弯针线的钩件钩合部分为弯针线的切断部分。因此,线头的长度必然包括面料与钩件钩合部分的隔开距离的长度。因而,在线头的缩短上存在一定的极限,根据情况需要另外进行线头的切断处理。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缩短线头而且不需要线头的切断处理的缝线绽开防止装置。
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1,缝纫机1的缝线绽开防止装置,是进行缝制的缝纫机1的缝线绽开防止装置,所述缝制通过分别穿插有多根针线8、9且上下往返运动的多根针5、6与穿插有弯针线10且在左右隔开的前进位置和后退位置之间椭圆状地运动的弯针3的协作,在面料W上形成双重环缝S,所述缝线绽开防止装置包括:钩件20,在所述缝制结束时,在所述弯针3位于所述前进位置的状态下,在弯针前进方向侧钩住从所述面料W与所述弯针3相连的部分的所述弯针线10;第一切断器30,在所述弯针线10被所述钩件20钩住的状态下,在所述多根针5、6和所述弯针3被驱动一针之后,切断所述弯针线10;以及第二切断器40,在所述面料W和所述弯针3之间切断所述多根针线8、9和所述弯针线10,所述第一切断器30可进退移动,通过前进,在所述面料W和所述钩件20之间切断挂设在所述面料W和所述钩件20之间的所述弯针线10的线环10b。
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2,缝线绽开防止装置的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切断器30从所述弯针线10的所述线环10b横穿地进退移动。
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3,缝线绽开防止装置的特征在于,还具有用于调整所述第一切断器30从所述弯针线10的所述线环10b横穿的位置的调整部50。
根据本发明,能够缩短线头,从而无需线头的切断处理。
附图说明
图1是示意地表示具备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缝线绽开防止装置的缝纫机的主要部分结构的图。
图2是表示图1的缝纫机的缝线绽开防止动作的第1步骤的图。
图3是表示图1的缝纫机的缝线绽开防止动作的第2步骤的图。
图4是表示图1的缝纫机的缝线绽开防止动作的第3步骤的图。
图5是表示图1的缝纫机的缝线绽开防止动作的第4步骤的图。
图6是表示图1的缝纫机的缝线绽开防止动作的第5步骤的图。
图7是表示图1的缝纫机的缝线绽开防止动作的第6步骤的图。
图8是表示图1的缝纫机的缝线绽开防止动作的第7步骤的图。
图9是表示图1的缝纫机的缝线绽开防止动作的第8步骤的图。
图10是表示图2~图9所示的缝线绽开防止动作中的钩件转动方向的变形例的图。
标号说明
1缝纫机
1A机座部
2送料齿
3弯针
3a针眼
3b弯针针杆
4螺丝孔
5左针
6右针
7针棒
8左针线
9右针线
8a、8b、9a、9b、10b线环
10弯针线
10a钩件钩合部分
10c、10d线头
20钩件
20a钩件前端部
30第一切断器
30a切刀部
40第二切断器
41可动部件
41a第一凸部
41b第二凸部
42固定切刀
43压簧
50支承台
S双重环缝
W面料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使用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
图1是示意地表示具备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缝线绽开防止装置的缝纫机的主要部分结构的图。
图1的缝纫机1具有包括机座部1A的缝纫机架。该缝纫机架具有下述结构,即,在机座部1A上竖立设置有竖立机身部(未图示),臂部(未图示)从该竖立机身部的上部水平延伸设置。
这里,在以下的说明中,将沿送料方向(箭头A)的方向定义为X轴方向(前后方向),将与X轴方向正交的臂部的长度方向定义为Y轴方向(左右方向),将与X轴方向和Y轴方向双方正交的方向定义为Z轴方向(上下方向)。
机座部1A具有:送料齿2,进行合成了水平前后送料运动和上下送料运动的四向送料运动,沿箭头A的方向(向后)进给面料W(参照图2等);弯针3,左右前后呈椭圆状运动;以及针板(未图示),固定于螺丝孔4。左右排列配置在机座部1A上方的左针5和右针6均安装在针棒7上,针棒7可上下往返运动且由臂部(未图示)支承。左针5和右针6在上下隔开的上止点与下止点之间,随同针棒7的往返运动而进行上下往返运动。与此同步,弯针3在左右隔开的左止点(左向前进位置)与右止点(右向后退位置)之间呈椭圆状运动。另外,送料齿2、弯针3、左针5和右针6各自的动作及其驱动机构均已众所周知,因此,此处省略其详细说明。
缝纫机1进行下述缝制,即,通过分别穿有针线(左针线8和右针线9)的针(左针5和右针6)和穿有弯针线10的弯针3的协作,在面料W上形成双重环缝S(参照图2等)。
机座部1A还具有钩件20以及第一切断器30和第二切断器40。第一切断器30和第二切断器40的组合构成切断部。本实施方式的缝线绽开防止装置至少包括钩件20和切断部。
在较左针5和右针6中的、左针5的上下运动位置(换言之,左针5的落针位置(左针落针位置))的弯针前进方向侧(本实施方式中左侧)的位置,钩件20被支承而可沿箭头B的方向摆动。钩件20的摆动例如由气缸等驱动机构(未图示)驱动。这样,在较左针5的弯针前进方向侧,钩件20钩住从面料W连到弯针3的部分的弯针线10。
第一切断器30是设置有切刀部30a的可动切刀。在较左针5的落针位置(左针落针位置)的左侧的位置,第一切断器30被支承而可沿箭头C的方向进退。支承第一切断器30的支承台50可沿箭头D的方向移位。通过移动支承台50的位置,从而能够调整第一切断器30的位置。第一切断器30的进退例如由气缸或螺线管等驱动机构(未图示)驱动。支承台50的移位也是同样的。
第二切断器40包括可动部件41、固定切刀42以及压簧43。在较右针6的落针位置(右针落针位置)的右侧的位置,可动部件41被支承而可沿箭头E的方向(左右方向)进退。第二切断器40的进退例如由气缸或螺线管等驱动机构(未图示)驱动。另外,固定切刀42固定在可动部件41的后退位置,通过设置在可动部件41的后退位置的压簧43而与可动部件41抵接。
使用图2~图9,说明在缝纫机1中缝制结束时防止缝线末端的双重环缝S的绽开的动作。
如图2所示,沿箭头A的方向进给面料W,同时进行缝制,其结果,在面料W上形成双重环缝S。另外,图示的双重环缝S是日本工业规格(JIS:Japanese Industrial Standards)中被规定为接缝标号406的类型,但也可以是除此以外的类型。
在缝制过程中以及直到缝制结束时为止,第一切断器30和第二切断器40的可动部件41都如图2所示,远离左针5和右针6的上下运动位置而处于退后的停止状态。将此时的钩件20、第一切断器30以及可动部件41的各自位置称为各自的“待机位置”。
在接近缝制结束,左针5和右针6位于上止点且弯针3位于左止点时,钩件20被驱动而从待机位置沿箭头B的顺时针方向转动。此时,形成为“V”字形的钩件前端部20a从左针5的左侧即弯针3的针眼3a和左针5之间横穿过,如图3所示,钩住从面料W连到弯针3的针眼3a的弯针线10的一部分。然后,钩件前端部20a从弯针3的针杆(弯针针杆)3b的上方通过。这样,钩件20钩住从面料W连到弯针3的针眼3a的部分的弯针线10。在钩件前端部20a以及弯针线10中被钩件20钩住的部分(弯针线10的钩件钩合部分10a)通过弯针针杆3b上方的位置(卡合位置),钩件20的转动停止。
此时,由从面料W连到弯针3的针眼3a的弯针线10、弯针针杆3以及右针线9形成的三角形被左针线8划分为左右部分而形成两个区域。在该状态下,左针5和右针6被驱动而落入左右各个区域内并下降到下止点,弯针3被驱动而从针5和6的前侧通过并后退到右止点。于是,如图4所示,在弯针线10中形成挂设在面料W与钩件20之间的稍长的线环10b。
接着,左针5和右针6被驱动而从下止点上升到上止点,并且弯针3被驱动而通过左针5和右针6的后侧并前进到左止点。
弯针3在通过左针5和右针6的后侧而前进到左止点时,如图5所示,从左针5和右针6的背面挂住与从面料W上升的左针5和右针6分别相连的左针线8和右针线9。然后,弯针3通过弯针针杆3b保持挂住的左针线8和右针线9,从而形成线环8a和9a。即,在弯针线10由钩件20钩住的状态下,对左针5、右针6以及弯针3进行相当于1针的落针驱动。其结果,形成左最终打结点S1和右最终打结点Sr。
接着,第二切断器40的可动部件41被驱动而沿E方向(左右方向)进退一个来回。在可动部件41从左前进位置返回到待机位置的过程中,如图6所示,可动部件41的第一凸部41a钩住从面料W(更详细而言为右最终打结点Sr)连到弯针3的针眼3a的部分的弯针线10。另外,可动部件41的第二凸部41b钩住从面料W(更详细而言为左最终打结点Sl以及右最终端打结点Sr)连接的部分的针线即线环8a、9a。然后,在可动部件41返回到待机位置时,第二切断器40通过可动部分41和固定切刀42的协作,如图7所示,在面料W与弯针3之间切断由第二凸部41b钩住的环线8a、9a,进而,在面料W与弯针3之间切断由第一凸部41a钩住的部分的弯针线10。另外,切断后,与弯针3的针眼3a相连的一侧的弯针线10的端部由可动部件41和压簧43保持。
接着,第一切断器30被驱动而从待机位置沿C方向(参照图1)前进。于是,如图8所示,设置在第一切断器30的切刀部30a碰切由钩件20钩住的线环10b,而切断弯针线10。即,第一切断器30横穿过挂设在面料W(更详细而言为左最终打结点Sl)与钩件20之间的弯针线10的线环10b而移动,由此,在面料W与钩件20之间切断线环10b。
最后,如图9所示,第一切断器30被驱动而返回到待机位置,然后钩件20也被驱动而返回到待机位置。
这样,切断后,处于夹在左最终打结点Sl和右最终打结点Sr之间的状态的弯针线10的线头10c与从左最终打结点Sl延伸的弯针线10的线头10d没有连接。因此,即使拉拽弯针线10的线头10c,弯针线10的线头10d也不会随着线头10c移动,因此不会发生线头10d从左最终打结点Sl被抽出的情况。因此,防止缝线的绽开。另外,弯针线10的线头10以被左右的最终打结点Sl、Sr夹住的状态残留下。但是,如上所述,切断后线头10c与连到双重环缝S的左最终打结点Sl的线头10d断开,所以能够容易地从左右的最终打结点Sl、Sr抽出线头10c而将其去除。
而且,切断后与双重环缝S的左最终打结点Sl相连的线头10d在从缝纫机1取走面料W后成为线头。该线头10d是通过在比弯针线10的钩件钩合部分10a更靠近左最终打结点Sl的位置切断挂设在左最终打结点Sl和钩件20之间的弯针线10的线环10b而形成的线头。因此,能够使作为线头的线头10d的长度短于最终打结点Sl与钩件钩合部分10a之间的间隔距离的长度。即,能够缩短作为线头的线头10d的长度,从而不需要进行从缝纫机1取走面料W后的线头的切断处理。
另外,上述实施方式中,举例说明了第一切断器30是切刀的情况。在弯针线10被钩件20钩住时,弯针线10的线环10b变成绷紧的状态,因此只要使切刀碰切线环10b就能容易地将其切断,但当然也能利用剪刀等来切断线环10b。即,第一切断器30也可以是剪刀等。
而且,上述实施方式中,举例说明了钩件20从待机位置到卡合位置的转动方向B为顺时针的情况,但该方向也可如图10所示为逆时针方向。第一切断器30的配置位置可根据钩件20的转动轨道适当变更。
而且,通过移动第一切断器30的支承台50的位置,能够沿箭头F的方向调整第一切断器30横穿弯针线10的线环10b的位置。即,支承台50构成为对第一切断器30横穿弯针线10的线环10b的位置进行调整的调整部。
另外,在使弯针3的运动方向左右颠倒的情况下,可将落针位置作为基准而左右颠倒地配置第一切断器30和第二切断器40的配置位置。钩件20、第一切断器30以及第二切断器40的移动方向可根据各自的配置位置来确定。
另外,对于上述实施方式的缝线绽开防止装置的结构,只要是能够形成双重环缝,则也可适用于具有3根以上的针的缝纫机。此时,从针的外侧(弯针前进方向侧)由钩件20钩住从多根针中的位于弯针前进方向上最前方的针的落针位置延伸的弯针线即可。
以上,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应认为,此次公开的实施方式的所有方面仅用于例示而非用于限制。本发明的范围是由发明的权利要求书所示而非上述说明,以求涵盖与发明的权利要求书均等的含义及范围内的所有变更。

Claims (3)

1.一种缝线绽开防止装置,是进行缝制的缝纫机的缝线绽开防止装置,所述缝制通过分别穿插有多根针线且上下往返运动的多根针与穿插有弯针线且在左右隔开的前进位置和后退位置之间椭圆状地运动的弯针的协作,在面料上形成双重环缝,所述缝线绽开防止装置包括:
钩件,当所述缝制结束时,在所述弯针位于所述前进位置的状态下,在弯针前进方向侧钩住所述弯针线的从所述面料相连至所述弯针的部分;
第一切断器,在所述弯针线被所述钩件钩住的状态下,在所述多根针和所述弯针被驱动一针之后,切断所述弯针线;以及
第二切断器,在所述面料和所述弯针之间切断所述多根针线和所述弯针线,
所述第一切断器可进退移动,通过前进,在所述面料和所述钩件之间切断挂设在所述面料和所述钩件之间的所述弯针线的线环。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缝线绽开防止装置,所述第一切断器以横穿所述弯针线的所述线环的方式进退移动。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缝线绽开防止装置,还具有用于调整所述第一切断器从所述弯针线的所述线环横穿的位置的调整部。
CN201210265419.0A 2012-07-27 2012-07-27 缝线绽开防止装置 Pending CN103572515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265419.0A CN103572515A (zh) 2012-07-27 2012-07-27 缝线绽开防止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265419.0A CN103572515A (zh) 2012-07-27 2012-07-27 缝线绽开防止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572515A true CN103572515A (zh) 2014-02-12

Family

ID=5004518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10265419.0A Pending CN103572515A (zh) 2012-07-27 2012-07-27 缝线绽开防止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3572515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887370A (zh) * 2014-10-15 2016-08-24 Ykk株式会社 缝制机及左右基底片对合缝制方法
CN109706642A (zh) * 2019-02-27 2019-05-03 杰克缝纫机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消除面料上针线的控制机构及缝纫机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887370A (zh) * 2014-10-15 2016-08-24 Ykk株式会社 缝制机及左右基底片对合缝制方法
CN105887370B (zh) * 2014-10-15 2019-01-04 Ykk株式会社 缝制机及左右基底片对合缝制方法
CN109706642A (zh) * 2019-02-27 2019-05-03 杰克缝纫机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消除面料上针线的控制机构及缝纫机
CN109706642B (zh) * 2019-02-27 2021-03-12 杰克缝纫机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消除面料上针线的控制机构及缝纫机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5073272B2 (ja) ミシン
CN102797120B (zh) 线迹脱散防止方法、线迹脱散防止装置和线迹结构
TWI527951B (zh) 多針頭刺繡機,多針頭刺繡機用的多針頭,以及多針頭刺繡機用的切線器元件及切線器
CN104278436A (zh) 线迹的绽线防止方法和线迹的绽线防止装置
CN103572515A (zh) 缝线绽开防止装置
CN102191632B (zh) 线迹的绽线防止方法和线迹的绽线防止装置
JP5265226B2 (ja) ミシンの上糸つかみ装置
CN101310055B (zh) 横机的经纱切断及保持方法以及装置
JP5026231B2 (ja) ミシンの上糸つかみ装置
CN101310058A (zh) 横机的针织纱切断及保持方法以及装置
JP2009240389A (ja) ミシン
TWI734685B (zh) 附有線跡綻線防止裝置之雙環縫合縫紉機
JP4686323B2 (ja) 自動吊輪縫い機
CN101072910A (zh) 刺绣机的操作方法
CN108360163B (zh) 制造线缝开头面线的方法和配置成实施这种方法的缝纫机
US6810694B2 (en) Method of knitting an elastomeric yarn into a circularly knitted fabric
JP2007061250A (ja) 鳩目穴かがりミシン
EP1472399A1 (en) Device and method to apply paillettes on fabrics in a sewing machine, and multi-needle sewing machine comprising said device
CN102691177B (zh) 钮扣孔缝纫机和用于缝制具有镶边线的钮扣孔线缝的方法
US1264921A (en) Sewing-machine.
JP2012223534A (ja) ボタン付け方法及びそのミシン
CN104593949B (zh) 双线锁缝方法和双线锁缝缝纫机
CN108026682B (zh) 多针链式针迹缝纫机
CN104342839B (zh) 用于在平型针织机上制造针织件的方法
JP2014198145A (ja) ミシンの糸切断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40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