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550224B - 一种治疗便秘和/或痔疮的药物组合物及其用途 - Google Patents

一种治疗便秘和/或痔疮的药物组合物及其用途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550224B
CN103550224B CN201310569569.5A CN201310569569A CN103550224B CN 103550224 B CN103550224 B CN 103550224B CN 201310569569 A CN201310569569 A CN 201310569569A CN 103550224 B CN103550224 B CN 10355022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ubiprostone
constipation
group
pharmaceutical composition
ketorolac tromethamin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569569.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550224A (zh
Inventor
王成敬
李春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imen Fengcheng tourist attractions develo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崔合芳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崔合芳 filed Critical 崔合芳
Priority to CN201310569569.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550224B/zh
Publication of CN10355022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55022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55022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550224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Pharmaceuticals Containing Other Organic And Inorganic Compound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便秘和/或痔疮的药物组合物,属于医药领域。为了提供一种疗效确切,成分明确的痔疮和/或便秘治疗药物,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治疗痔疮的药物组合物,该药物组合物含有鲁比前列酮和酮咯酸氨丁三醇两种成分,二者的比例为0.02~10:1,优选为0.1~5:1,更优选为0.5~2:1。通过大量的实验研究表明,该药物组合物对痔疮等肛肠疾病的治疗效果显著。

Description

一种治疗便秘和/或痔疮的药物组合物及其用途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医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治疗便秘和/或痔疮的药物组合物及其用途,特别涉及含有鲁比前列酮和酮咯酸氨丁三醇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在制备治疗便秘和/或痔疮药物中的的用途。 
背景技术
便秘,尤其是慢性便秘,是一种常见的症状,其病因复杂,给患者带来许多苦恼,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随着社会发展,生存压力增加、竞争激烈,以及饮食结构等生活习惯的改变,便秘的发生率呈上升趋势。
国际上有关功能性胃肠病,包括便秘,在诊断、病理生理学以及治疗方面于1994年推出了罗马Ⅰ标准,2000年推出了罗马Ⅱ标准。国际上对便秘的概念以罗马Ⅱ标准为通用标准。即便秘是指粪便干结、排便困难或排便不尽感和排便次数减少。从病因学上慢性便秘可以分为器质性便秘和功能性便秘。器质性便秘主要是由于器质性病因引起的便秘,慢性便秘的器质性病因主要有胃肠道疾病(肠道肿瘤、先天性巨结肠等)、肛周疾病(直肠脱垂、直肠前突)、神经系统疾病(多发性硬化、帕金森病、脑卒中、脊髓损伤及周围神经病变)、内分泌或代谢性疾病(糖尿病肠病、甲状腺功能低下、甲状旁腺疾病)和精神病,同时还应排除药物性因素(阿片类药物、抗胆碱药、抗抑郁药、钙通道拮抗剂、抗酸剂、铁剂、抗腹泻药、利尿剂、抗组胺药等)引起的便秘。
功能性便秘特殊的病变部位和发病机制使临床治疗非常困难,目前常用的便秘治疗药物疗效不理想:或治疗时间过长,或无效,或排出少量稀便,或不良反应大以致患者难以接受。目前临床上采用非药物治疗和药物治疗,严重者甚至需要进行外科手术治疗。采用非药物治疗,如排便方式的指导、饮食等生活习惯的改变和生物反馈治疗等,大都需要经过较长的时间才能够缓解,很多患者因个人因素难以坚持下去。治疗便秘的主要药物有刺激性泻药、润滑性泻药、容积性泻药以及渗透性缓泻剂和促动力药物等。刺激性泻药作用强而迅速,多用于大便嵌塞和需迅速通便患者,不宜长期应用,因其刺激肠黏膜和肠壁神经丛,提高黏膜通透性,影响了肠内水、电解质和维生素吸收以至紊乱,还可致大肠肌无力,形成用药依赖性和大便失禁;容积性泻药可以增加大便的容量,但不能有效地增加结肠张力,肠道运动迟缓者使用受限;润滑性泻药口感差,作用弱,长时间使用可以引起脂溶性维生素吸收障碍、肛周油质渗漏等不良反应;渗透性缓泻剂例如乳果糖,不在小肠内吸收,他们通过结肠细菌分解并释放有机酸而在结肠内产生作用,存在腹胀或腹痛以及长期应用疗效差和易引起肠道菌群改变等缺点;而肠动力药物常常需要联合其他药物使用,副作用也较大。
对于占功能性便秘50%以上的出口梗阻型便秘,肛门内外括约肌的持续痉挛和压力升高是其主要的病理生理改变之一。目前主要是采取手术、生物反馈等治疗方法对其进行治疗,通过降低肛门括约肌的压力,从而缓解其肛直肠出口的梗阻症状。治疗手段虽多,但疗效却不能令人满意。手术治疗时间长、创伤大,且可能出现肛门失禁、复发等并发症。而生物反馈治疗常需长期、反复治疗,疗效不确定。近年来,人们开始考虑使用各种药物降低肛门括约肌的压力,从而达到治疗出口梗阻型便秘的效果。
痔疮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自古就有“十人九痔”之说,痔疮是肛垫病理性肥大移位及肛周皮下血管丛血流淤滞形成的团块。主要临床表现为便血、疼痛、水肿、坠胀、瘙痒、分泌物增多和脱出等症状,有关研究表明,我国痔疮的发病率约为46%,有些地区成人中多达70%,欧美、日本数据调查的发病率约为40%-60%。许多患者因痔疮而出现便血、脱出和疼痛等症状,严重影响了生活、工作和学习,所以有良好效果的痔疮治疗药物的开发具有重要的意义。
目前治疗痔疮的方法主要有药物治疗、手术结扎和注射疗法。我国肛肠学界2000年4月在成都召开了全国痔病专题研讨会,对痔疮的新定义中明确指出“一切治疗的目的不是消除痔体,而是消除症状,解除痔的症状要比改变痔体大小更有意义,应被视作治疗效果的标准”。这些新的治疗理念使痔的治疗原则清晰起来,非手术治疗尤其是基础药物治疗的重要性得以突现。现在大多学者的意见是九成以上的痔疮患者可以采用非手术治疗,只有不到10%的痔疮患者需要外科治疗。原因是药物治疗能消肿止痛、缓解症状,又避免了手术的疼痛以及注射疗法的并发症,所以绝大多数人仍然适合采用药物治疗。
发明内容
本发明通过大量的实验研究,深入探讨了鲁比前列酮和酮咯酸氨丁三醇联合应用在痔疮的治疗方面,具有良好的效果,由此发明了一种全新的治疗痔疮的药物组合物。
本发明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新的药物组合物,含有鲁比前列酮和酮咯酸氨丁三醇,其重量比为0.02~10:1,本发明具有更好的疗效,并且鲁比前列酮和酮咯酸氨丁三醇联合应用组成复方后,药物成分明确、性质稳定、相互影响较小,便于药物制剂质量控制的建立,有利于生产制备时质量的控制,非常适合工业化大生产。优选地,鲁比前列酮和酮咯酸氨丁三醇的重量比为0.1~5:1;更进一步优选,鲁比前列酮和酮咯酸氨丁三醇的重量比为0.5~2:1。
本发明的目的之二在于提供一种含有上述药物组合物的药物制剂,含有所述的药物组合物以及制剂工艺上可接受的辅料赋形剂,这些赋形剂包括但不限于甘油、丙二醇、聚乙二醇、半合成脂肪酸甘油脂、单硬脂酸甘油酯、卡波姆、西黄鳍胶、明胶、淀粉、纤维素、海藻酸钠、微晶纤维素、羧甲基淀粉钠。
本发明提供的药物组合物是口服制剂或者是外用制剂,其中口服制剂是片剂、胶囊、滴丸、颗粒剂、散剂以及口服液。优选的药物剂型为外用制剂,包括栓剂、凝胶剂、乳膏剂、软膏剂、乳胶剂。
本发明的目的之三在于公开含有上述药物组合物的药物用途。本发明一方面公开上述药物组合物在制备痔疮治疗药物中的用途。本发明所提供的组合物可以通过改变静脉丛的血液流变性,从而改善静脉曲张,促进痔静脉回流,减轻痔水肿和出血,且通过调节微循环,对痔疮产生了很好的治疗作用;此外,通过消炎、止血等综合作用达到治疗效果。由实验结果可知,本发明所提供的组合物疗效优于其它单组分药物治疗组。
本发明另一方面公开上述药物组合物在制备便秘治疗药物中的用途。本发明通过试验研究惊奇地发现上述药物组合物在改善便秘尤其是功能性便秘具有预料不到的效果,表明上述药物组合物可以作为治疗便秘的药物使用。
当本发明药物组合物用于便秘和/或痔疮治疗时,可以给与患者口服施用上述有效量的药物组合物,或者将有效量的上述药物组合物向患者局部外用给药,如施用于相应直肠肛门区或患病肛门组织,例如外肛或内肛组织或肛道。本发明优选向功能性便秘患者的直肠肛门区直接给予有效量的上述药物组合物,即优选鲁比前列酮的局部外用制剂,包括栓剂、气雾剂和软膏剂等。局部外用制剂在给药之前,应当将肛门区清洗干净,这样将利于药物在直肠黏膜的吸收。
本发明药物组合物成分明确,疗效确切,可以同时用于便秘合并痔疮的治疗。其药物毒副作用小,临床治疗效果优异,因此适合在临床上应用推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通过实施例或试验例进一步描述本发明,但本发明不仅仅限于以下实施例或试验例。
(一)药剂学研究
实施例1复方栓剂的制备
处方:鲁比前列酮60g、酮咯酸氨丁三醇6g、吐温80 5g、甘油2500g、明胶1000g、纯化水加至4500g。
制备工艺:称取处方量的明胶,置器皿中加入处方量的纯化水,放置,使其溶胀变软,然后加入处方量甘油后置水浴上加热,使明胶溶解,继续加热并搅拌;取鲁比前列酮、酮咯酸氨丁三醇、吐温80混匀后加入已制好的甘油明胶溶液中,搅拌均匀后,趁热灌入已涂好润滑剂的栓模中,冷却,削去模口上溢出的部分,脱模,质检、包装,即得。
实施例2  复方栓剂的制备
处方:鲁比前列酮6g、酮咯酸氨丁三醇10g、半合成脂肪酸甘油脂300g、吐温80 1.2g。
制备工艺:取半合成脂肪酸甘油脂置器皿中,水浴加热融化,待温度降至50℃左右,加入吐温80,搅拌均匀,加入鲁比前列酮、酮咯酸氨丁三醇,搅拌均匀,后注入涂有润滑剂的栓模中至稍溢出模口为度,冷却,凝固后削去溢出部分,脱模,质检,包装,即得。
实施例3  复方凝胶剂的制备
处方:鲁比前列酮10g、酮咯酸氨丁三醇10g、卡波姆10g、丙二醇60ml、甘油50ml、三乙醇胺适量、纯化水加至1000g。
制备工艺:将卡波姆缓慢加入到处方量50%左右的水中,边加边搅拌直至形成透明的凝胶基质,将鲁比前列酮、酮咯酸氨丁三醇溶于适量水中,再加入基质中,搅拌均匀,加入丙二醇、甘油、纯化水至全量,三乙醇胺调节PH值至中性,即得。
实施例4 复方乳膏剂的制备
处方:鲁比前列酮20g、酮咯酸氨丁三醇10g、单硬脂酸甘油酯50g、硬脂酸140g、白凡士林80g、三乙醇胺15g、尼泊金乙脂1.5g、十二烷基硫酸钠10g、甘油30g、纯化水加至1000g。
制备工艺:按处方量取单硬脂酸甘油酯、硬脂酸、白凡士林、三乙醇胺水浴加热至熔化,混匀,作为油相。另外取适量的纯化水,将鲁比前列酮、酮咯酸氨丁三醇溶解到水中。取甘油、十二烷基硫酸钠、纯化水、尼泊金乙脂混合加热至80℃左右,作为水相。待油相温度为80℃左右时,搅拌下将鲁比前列酮、酮咯酸氨丁三醇溶液加入其中,并使温度保持在80℃左右。将搅拌均匀后的油相,在慢速搅拌下,缓缓加入水相中,后加速搅拌30min,停止搅拌,即得乳膏。
实施例5 软膏剂的制备
处方:鲁比前列酮0.2g、酮咯酸氨丁三醇10g、单硬脂酸甘油酯100g、石蜡100g、白凡士林46g、液状石蜡53g、丙二醇50g、司盘805g、对羟基苯甲酸乙酯1g、纯化水加至1000g。
制备工艺:取石蜡、单硬脂酸甘油酯、白凡士林、液状石蜡、丙二醇、司盘80和对羟基苯甲酸乙酯于水浴上加热熔化并保持80℃,搅拌下缓慢加入80℃的水,边加边搅拌至冷凝,即软膏基质。取鲁比前列酮、酮咯酸氨丁三醇溶于适量的纯化水中,加入到基质中,最后加水至1000g,即得。
实施例6  片剂的制备
处方:鲁比前列酮80g、酮咯酸氨丁三醇10g、微晶纤维素200g、羧甲基淀粉钠10g、
硬脂酸镁3g、8%淀粉浆适量。
制备工艺:将鲁比前列酮、酮咯酸氨丁三醇和辅料微晶纤维素、羧甲基淀粉钠混合均匀,加入适量的淀粉浆制软材,然过16目筛制粒。湿颗粒在60℃干燥,干颗粒过16目筛整粒,筛出干粒中的细粉,与硬脂酸镁混匀,然后再与干颗粒混匀,压片,即得。
(二)药效学研究
实施例7  组合物对大鼠巴豆油痔疮模型的实验
50只SD大鼠(200克左右)按体重随机分成五组,即模型对照组、鲁比前列酮组(含鲁比前列酮1%)、酮咯酸氨丁三醇组(含酮咯酸氨丁三醇0.5%)、组合物组(鲁比前列酮1%、酮咯酸氨丁三醇0.5%)、马应龙组,每组10只。
实验方法:
给药:大鼠提前两天直肠内给药,每天二次,用10mg棉球沾满药物,将棉球塞入直肠内,下次给药时,应先检查直肠内是否有棉球(如有棉球应取出)。最后一次给药应在造模后2小时。
造模:巴豆油是一种常用的致炎剂,常用的巴豆油混合液用1份蒸馏水、4份吡啶、5份乙醚和10份15%巴豆油乙醚溶液配制。用10mg棉球沾满巴豆油,将浸泡后的棉球放入大鼠肛门内,停留15秒后取出。
指标测定:造模7小时后,每只大鼠静脉注射1%伊文氏兰生理盐水溶液(2ml/kg),40分钟后放血处死动物,取直肠及肛门周围组织,称重后用丙酮生理盐水7:3溶液浸泡48小时,3000rpm离心10分钟,取上清液于590nm测吸光度,作为评价血管通透性指标,结果见表1。
表1  各治疗组和模型对照组吸光度值的比较
与模型对照组比较, P<0.05, 与模型对照组比较, P<0.01。
结论:复方组合物能很好的降低巴豆油痔疮模型小鼠的直肠血管通透性,鲁比前列酮和酮咯酸氨丁三醇取得了很好的协同作用,从实验数据中可见,一定比例的组合物疗效优于马应龙对照治疗组。
实施例8  小鼠二甲苯抗炎实验
60只KM小鼠,雌雄各半,体重25-30克,按体重随机分成五组,即模型对照组(空白辅料)、鲁比前列酮组(含鲁比前列酮0.5%)、酮咯酸氨丁三醇组(含酮咯酸氨丁三醇0.5%)、组合物组(鲁比前列酮0.5%、酮咯酸氨丁三醇0.5%)、马应龙组,每组12只。
实验方法:
取二甲苯20μl,涂于各小鼠右耳。30min后取各受试药分别均匀涂于小鼠右耳,右耳给二甲苯3.5h后处死。
实验指标:
耳重差:沿耳廓基线处剪下两耳,用8mm打孔器在左右耳同一部位打下耳片,称重,耳重差=右耳片重-左耳片重,结果见表2。
表2  各实验组耳重差比较
  组合物与对照组比较,P<0.05;组合物与对照组比较, P<0.01。
结论:组合物有明显抗炎作用,组合物疗效强于任一给药治疗组。
实施例9  给药各组对小鼠镇痛作用实验
KM小鼠60只,雌雄各半,体重25-30克,按体重随机分成五组,即模型对照组(空白辅料)、鲁比前列酮组(含鲁比前列酮0.5%)、酮咯酸氨丁三醇组(含酮咯酸氨丁三醇1%)、组合物组(鲁比前列酮0.5%、酮咯酸氨丁三醇1%)、马应龙组,每组12只。小鼠肛门给药,用10mg棉球沾满药物,将棉球塞入直肠内,每日一次,连续三日,于最后一次给药完毕后30分钟,距肛门3.5cm处直肠壁注射5%福尔马林0.2ml。记录小鼠20分钟内扭体次数。具体结果见表3。
表3  各实验组扭体次数比较
组合物与对照组比较,P<0.05;组合物与对照组比较, P<0.01。
结论:在本次实验中,鲁比前列酮没有表现出镇痛活性,但鲁比前列酮与酮咯酸氨丁三醇联合用药后,可以显著的增加酮咯酸氨丁三醇的镇痛活性,联用后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组合物组取得了十分明显的镇痛效果,组合物组的镇痛效果强于任一给药治疗组。
实施例10 鲁比前列酮对慢传输型便秘小鼠模型的影响
试验目的
实验组小鼠皮下注射吗啡诱导建立慢传输型便秘小鼠模型,记录小鼠粪便重量,利用活性炭灌胃法试验比较实验组与对照组小鼠结肠传输功能;利用免疫组化技术比较两组小鼠结肠组织中Cajal细胞数量。
材料
无特殊病原体SPF级ICR鼠70只(山东新时代药业动物中心提供),雌雄各半,体重20~25 克;小鼠代谢笼(苏州冯氏实验动物公司);注射用盐酸吗啡(沈阳第一制药厂,规格10 mg/支); 生理盐水;一抗( sc-168,Santa Cruz Biotechnology,Inc,200 mg/ L);二抗(羊抗兔抗体,中山生物科技公司)。
试验方法和步骤
慢传输型便秘小鼠模型的建立
ICR鼠70只,随机分为5个实验组,1个正常对照组和1个模型对照组,每组10只。5个实验组分别为:鲁比前列酮片剂组;酮咯酸氨丁三醇剂组;组合物高组;组合物中组;组合物低剂组。所有小鼠置入70个小鼠代谢笼中,SPF级环境饲养。适应性喂养3天后,实验组和模型对照组小鼠皮下注射盐酸吗啡2.5mg/(kg·d),正常对照组注射等量生理盐水。每3天记录一次小鼠大便粒数、大便干重及小鼠体重,计算小鼠日均排便重量(g)。以小鼠日均排便量减少,且日均排便量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具有显著性差异作为慢传输型便秘小鼠模型的建立成功的标志,造模成功后停止注射给药。
小鼠日均排便重量的测定
给与造模成功后(饲养第46天起)的小鼠按照如下给药方案给药,鲁比前列酮剂组小鼠灌胃给药鲁比前列酮,给药剂量按照鲁比前列酮计2mg/(kg·d);酮咯酸氨丁三醇组给药剂量均为2mg/(kg·d),灌胃给药。组合物高组灌胃给药4mg/(kg·d)鲁比前列酮和2mg/(kg·d) 酮咯酸氨丁三醇,组合物中组给予2mg/(kg·d)鲁比前列酮和2mg/(kg·d) 酮咯酸氨丁三醇;组合物低组灌胃给药1mg/(kg·d)鲁比前列酮和1mg/(kg·d) 酮咯酸氨丁三醇,正常对照组和模型对照组给与蒸馏水。每隔1天记录一次小鼠大便粒数、大便干重及小鼠体重,计算小鼠日均排便重量(g)。小鼠日均排便量与正常组相比减少,表明慢传输型便秘程度增大。
肠道传输功能测定
用活性炭灌胃法测定首粒黑便排出时间。停药1周的所有小鼠禁食24小时,经口灌入100mg/ml活性炭悬液2ml。从活性炭灌胃完毕开始时计时,记录从灌胃到首粒黑便排出的时间。首粒黑便排出时间越长表明慢传输型便秘程度越大。
免疫组化标记小鼠结肠组织ICC 及小鼠结肠组织ICC数量的比较
实验结束后颈椎脱臼法处死,剖腹取出幽门到直肠末端全部肠道,分别取每只小鼠远端结肠组织2~3处,4%甲醛溶液固定,石蜡包埋连续切片(厚度:4~5μm) ;脱蜡和水化后,切片放入pH8.0的EDTA缓冲液,煮沸15 min,保温10min,室温冷却;PBS液(pH7.6)冲洗3次,每次5min;每张切片滴加50μl3%双氧水以阻断内源性过氧化物酶的活性,室温下孵育10min; PBS液(pH7.6) 冲洗3次,每次5min;去除血清,分别加入一抗(1∶500)50μl,37℃孵育60min ,PBS液冲洗3次,每次5min;去除PBS液,分别加入生物素标记的二抗(1∶50)50μl,室温孵育10min;PBS液冲洗3次,每次3min;去除PBS液,加50μl链霉菌抗生物素—过氧化物酶溶液,室温孵育10min;PBS液冲洗3次,每次3min;去除PBS液,加2滴新鲜配制的DAB,显微镜下观察3~10min;自来水冲洗;苏木精复染,0.1%HCl乙醇分化,流水冲洗返蓝;梯度乙醇脱水干燥(二甲苯透明),中性树胶封固,细胞质呈棕色为阳性反应。每张切片选择五个高倍镜视野(×200),应用Lecia RX250 型图像分析系统及Qwin软件标记并计算c-kit阳性细胞面积。c-kit阳性细胞面积与正常组小鼠相比越小,表明慢传输型便秘程度越大。
试验数据的统计学处理 
实验数据录入SPSS10.0统计软件包,统计方法选用t检验, p<0.05为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结果
实验结果表明:
(1)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小鼠日均排便量、首粒黑便排出时间以及c-kit 阳性细胞面积均具有极其显著性差异(p<0.01),表明慢传输型便秘小鼠模型建造成功;
(2)与模型组小鼠相比,组合物各组小鼠日均排便量、首粒黑便排出时间以及c-kit 阳性细胞面积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鲁比前列酮剂组、酮咯酸氨丁三醇组小鼠日均排便量、首粒黑便排出时间以及c-kit 阳性细胞面积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这表明含有鲁比前列酮和酮咯酸氨丁三醇的药物组合物能够明显改善小鼠排便量,增强小鼠肠道推进力并增加肠道ICC 数量,缓解慢传输型小鼠便秘的症状,然而茶碱、氨茶碱、咖啡因、帕吉维林无此功能。两种药物活性成分在治疗慢传输型便秘模型小鼠方面取得了显著的协同作用。
表4 药物组合物对慢传输型便秘小鼠的影响
■■与正常对照组比较, p<0.01; *与模型对照组相比,p<0.05; **与模型对照组相比,p<0.01;
#与鲁比前列酮组相比,p<0.05;##与鲁比前列酮组相比,p<0.01;
$与酮咯酸氨丁三醇组相比,p<0.05;$$与酮咯酸氨丁三醇相比,p<0.01。
实施例 11本发明药物组合物对痔疮合并便秘患者的临床治疗观察
1.1 临床资料
本组治疗观察患者124 例,为2010 年7 月~ 2011 年6 月我院门诊患者。病例选择标准:按照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肛肠外科学组2002 年9 月修订的《痔诊治暂行标准》对痔病患者进行分类和分度。本组研究选择对象为Ⅰ~Ⅱ度的内痔患者和内痔部分在Ⅰ~Ⅱ度的混合痔患者。并且均有便秘症状,表现为大便干结,排出困难,排便次数少于3 次/d。收治的患者按随机数字法分为治疗和对照组各62 例。其中治疗组男27 例,女35 例;年龄最大65 岁,最小20 岁;内痔41 例,混合痔21 例;病程最长35 年,最短6 个月。对照组男21 例,女41 例;年龄最大65 岁,最小20 岁;病程最长33 年,最短6 个月。两组患者性别、年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治疗组应用药物为本发明药物组合物栓剂(按本发明实施例2制备工艺制得)。使用方法是排便后清洁肛门,以温水坐浴,坐浴水温约39-41℃,坐浴时间15min,之后戴指套用手将药栓缓慢塞入肛门内,每次1粒,每日早晚各1 次,2 周为1 个疗程。对照组应用药物为马应龙麝香痔疮膏(湖北马应龙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生产,批准文号:国药准字Z42021920,规格10g/ 支),每日大便后清洁肛门,以温水坐浴15min,之后在药膏铝塑包装管前端安装好厂家附带的注药管,插入肛门内约4cm,边注药边退出。每日早晚各1 次,2 周为1 个疗程。
1.3 疗效判定标准
参照1992 年全国肛肠学术会议制定标准。临床控制:便后无出血,无脱垂,肛镜检查痔黏膜恢复正常,痔核明显缩小。显效:便后无出血,无脱垂,痔核红肿消退或明显消退,肛镜检查,内痔黏膜轻度充血,痔核变小。有效:便后仍有少量出血,伴轻度脱垂,肛镜检查痔黏膜轻度充血。无效:症状和体征较治疗前无改善。
2 结果
2.1 痔疮总体疗效
治疗组62 例患者,临床控制6 例,显效31 例,好转20 例,无效5 例,总有效率92.00%;对照组62 例患者,临床控制5例,显效28 例,好转21 例,无效8 例,总有效率87.10%。运用SPSS 软件进行统计分析,采用χ2 检验,对两疗效组进行比较,组间疗效无差异(χ2=0.960,P= 0.811 > 0.01)。
2.2 两组便秘症状改善情况比较
治疗组便秘症状消失者42 例,无变化20 例,对照组便秘症状消失者22 例,无变化40 例,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χ2=9.384,P < 0.01),说明治疗组在对便秘症状的改善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

Claims (9)

1.一种治疗便秘和/或痔疮的药物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药物组合物含有活性成分鲁比前列酮和酮咯酸氨丁三醇,所述鲁比前列酮和酮咯酸氨丁三醇的重量比是0.02~10:1。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药物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鲁比前列酮和酮咯酸氨丁三醇的重量比是0.1~5:1。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药物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鲁比前列酮和酮咯酸氨丁三醇的重量比是0.5~2:1。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药物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药物组合物是口服制剂或外用制剂。
5.如权利要4所述的药物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外用制剂是凝胶剂、乳膏剂、栓剂或软膏剂。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药物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口服制剂是片剂、胶囊、滴丸、颗粒剂、散剂或口服液。
7.权利要求1所述的药物组合物在制备痔疮治疗药物中的应用。
8.权利要求1所述的药物组合物在制备便秘治疗药物中的应用。
9.权利要求1所述的药物组合物在制备便秘合并痔疮药物中的应用。
CN201310569569.5A 2013-11-13 2013-11-13 一种治疗便秘和/或痔疮的药物组合物及其用途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55022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569569.5A CN103550224B (zh) 2013-11-13 2013-11-13 一种治疗便秘和/或痔疮的药物组合物及其用途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569569.5A CN103550224B (zh) 2013-11-13 2013-11-13 一种治疗便秘和/或痔疮的药物组合物及其用途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550224A CN103550224A (zh) 2014-02-05
CN103550224B true CN103550224B (zh) 2015-01-07

Family

ID=5000469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569569.5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550224B (zh) 2013-11-13 2013-11-13 一种治疗便秘和/或痔疮的药物组合物及其用途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3550224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710398A (zh) * 2015-02-17 2015-06-17 齐鲁制药有限公司 鲁比前列酮的新晶型及其制备方法
CN107638403B (zh) * 2016-07-22 2020-05-05 江苏威凯尔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硬胶囊制剂
WO2019221215A1 (ja) * 2018-05-18 2019-11-21 ニプロ株式会社 ルビプロストン含有粒子状医薬組成物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744822B (zh) * 2008-12-14 2011-03-23 鲁南制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治疗痔疮的药物组合物
CN102020625B (zh) * 2009-09-22 2013-04-17 上海天伟生物制药有限公司 一种高纯度的鲁比前列酮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550224A (zh) 2014-02-0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019984B (zh) 一种治疗便秘的中药制剂
CN103550224B (zh) 一种治疗便秘和/或痔疮的药物组合物及其用途
CN102225181B (zh) 治疗前列腺增生症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2961508A (zh) 一种用于治疗前列腺炎前列腺增生的中药组合物
CN102716184A (zh) 一种中药组合物及其应用
CN100417402C (zh) 治疗急慢性前列腺炎的脂溶性中药栓剂及其生产工艺
CN101732645B (zh) 治疗腹痛的外用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10279833B (zh) 一种用于治疗妇科肿瘤的中药组合物和制备方法及其用途
CN101897784A (zh) 一种用于痛风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6039109A (zh) 防治寒湿阻络型的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中药药酒
CN101744822B (zh) 一种治疗痔疮的药物组合物
CN101152413A (zh) 用于妇科炎症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1693084B (zh) 一种治疗胃脘痛阴虚证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3356630A (zh) 含有己酮可可碱和普卡必利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医药用途
CN103386101B (zh) 一种治疗非特异性膀胱炎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0455309C (zh) 一种治疗妇科炎症的复方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2145004B (zh) 己酮可可碱在制备预防或治疗功能性便秘的药物中的用途
Nautiyal et al. Mechanism of action of drugs used in gastrointestinal diseases
CN100484541C (zh) 一种治疗痔疮的药物组合物及其药物制备方法
CN100408085C (zh) 雪莲前列宁制剂
CN111671911B (zh) 一种治疗盆底失驰缓型便秘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2125559A (zh) 一种含有己酮可可碱和卡络磺钠的药物组合物及其用途
CN101229238A (zh) 治疗前列腺疾病的中药制剂
CN101919859B (zh) 一种含有己酮可可碱和依托度酸的药物组合物及其用途
CN100500134C (zh) 一种提高金鸡制剂生物利用度及药效的制剂和制备方法及用途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53 Correction of patent for invention or patent application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Inventor after: Wang Chengjing

Inventor after: Li Chunmei

Inventor before: Liu Xuejian

COR Change of bibliographic data

Free format text: CORRECT: INVENTOR; FROM: LIU XUEJIAN TO: WANG CHENGJING LI CHUNMEI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ASS Succession or assignment of patent right

Owner name: HAIMEN FENGCHENG TOURIST ATTRACTIONS DEVELOPMENT C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OWNER: CUI HEFANG

Effective date: 20150409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COR Change of bibliographic data

Free format text: CORRECT: ADDRESS; FROM: 266200 QINGDAO, SHANDONG PROVINCE TO: 226100 NANTONG, JIANGSU PROVINCE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50409

Address after: Yu Dong Wenfeng road 226100 Jiangsu Haimen city of Nanto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Haimen Fengcheng tourist attractions development Co., Ltd.

Address before: 266200 Jimo, Shandong, the Yellow River Road No. two, No. 182, No.

Patentee before: Cui Hefang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0107

Termination date: 20151113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