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548724A - 一种池塘河蟹综合养殖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池塘河蟹综合养殖的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3548724A CN103548724A CN201310496817.8A CN201310496817A CN103548724A CN 103548724 A CN103548724 A CN 103548724A CN 201310496817 A CN201310496817 A CN 201310496817A CN 103548724 A CN103548724 A CN 103548724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pond
- water
- river crab
- breed
- crab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40/00—Adaptation technologies in agriculture, forestry,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production
- Y02A40/80—Adaptation technologies in agriculture, forestry,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production in fisheries management
- Y02A40/81—Aquaculture, e.g. of fish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60/00—Technologies relating to agriculture,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industries
- Y02P60/60—Fishing; Aquaculture; Aquafarming
Landscapes
- Farming Of Fish And Shellfish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池塘河蟹综合养殖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准备池塘;配备防逃、进排水及底增氧设施;放养螺蛳、河蟹、青虾、沙塘鳢、鲢鳙鱼;种植水草;投喂饵料;水质、脱壳管理。本发明调整生态布局,提高池塘自身净化能力,解决水环境和池塘本身的富营养化对生物造成的压力,保持生态平衡和水质稳定,从而降低发病率,为高产稳产奠定基础,同时充分利用已有的养殖设施,提高池塘综合生产力,继而提高总体经济效益。有利于最大限度利用太阳能、饵料物质和防治病害的发生,增强抗自然、市场风险能力。通过本发明的实施,能使池塘养殖蟹类的发病率降低,减少养殖损失,降低养殖风险。预计养殖综合效益提高,同时,减轻养殖对水域生态环境的污染。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河蟹养殖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养殖池塘河蟹综合养殖的方法。
背景技术
河蟹隶属甲壳纲,绒螯蟹属,是一种大型的甲壳动物,身体分21节,由于头部和胸部各节相互愈合,因此全身分为头胸部和腹部二部分,成蟹背面墨绿色,腹面灰白色,头胸甲平均长6-7cm,宽7.5cm,河蟹常穴居于江、河、湖沼的泥岸,夜间活动,以鱼、虾、动物尸体和谷物为食,每年秋季常洄游到出海的河口产卵,第二年3~5月孵化,发育成幼蟹后,再溯江河而上,在淡水中继续发育长大,河蟹的肉质鲜嫩,是深受人们喜爱的一味食品。
河蟹学名中华绒螯蟹,属名贵淡水产品,味道鲜美,营养丰富,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主要产于长江、珠江、钱塘江、闽江及台湾到东北等地,肉质细嫩,是名贵的滋补品,近年来,随着河蟹然资源逐步减少,市场价格逐年攀升,开展河蟹人工养殖大有前途。
随着河蟹养殖面积扩张、养殖技术提升,商品蟹市场价格呈明显回落态势,为充分挖掘池塘潜能,提高养殖综合收益,持续稳定地促进河蟹产业健康发展,巩固提升河蟹产业抗风险能力,我们需要对传统的养殖模式进行改进,由于河蟹对池塘水质要求较高,根据生态位、食物链和食物网关系原理,我们开展池塘主养河蟹的高产高效养殖模式。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养殖池塘河蟹综合养殖的方法,旨在解决现有的池塘养殖河蟹存在的稳定性较差和效率低的问题。
本发明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池塘河蟹综合养殖的方法,所述池塘河蟹综合养殖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准备池塘;
配备防逃、进排水及底增氧设施;
放养螺蛳、河蟹、青虾、沙塘鳢、鲢鳙鱼;
种植水草;
投喂饵料;
水质、脱壳管理。
进一步、所述池塘河蟹综合养殖的方法具体步骤为:
步骤一、准备池塘:
冬季抽干池水,清除过多淤泥,使淤泥保持10cm左右,用生石灰对水化浆后全池泼洒,以彻底消毒、除野,并曝晒,以达到氧化底层有机物,清除有害病原菌的目的,池塘护坡完整,池塘土质以壤土为好;
步骤二、配备防逃、进排水及底增氧设施:
埋入土中10~20cm,高出地面50cm,四角呈弧形,进水及出水口以聚乙烯网布或铁丝网罩覆盖为宜,取水口周围用围网围栏,进水口以双层625μm以上网布套袋过滤,养殖池塘可配备底增氧设施,10亩左右面积池塘可配备3.5kw功率的鼓风机及配套气管一套,20亩左右面积池塘可配备5kw功率的鼓风机及配套气管一套,40亩左右面积池塘可配备7.5kw功率的鼓风机及配套气管一套,池塘边铺设主管,池塘底部铺设纳米微孔管;
步骤三、放养螺蛳、河蟹、青虾、沙塘鳢、鲢鳙鱼:
放养螺蛳:清明节前后,投放螺蛳让其自然生长繁育,为河蟹提供喜食的
动物性饵料;
放养河蟹:选择体壮,活力强的长江系蟹苗,大小规格一致,无病无伤;
放养青虾:青虾苗在5月初投放,
放养沙塘鳢:沙塘鳢鱼苗在5月初投放,
放养鲢鳙鱼:鲢鳙鱼种在5月中旬投放;
步骤四、种植水草:
苦草、轮叶黑藻的种植,在清明前后,池塘水位20~30cm,播种前草籽先用水浸泡,然后用细泥拌匀,全池散播或条播,播种后一个月即可长成5cm以上的幼草,伊乐藻种植,在3~4月份,池塘水位40cm,水花生的放养,在3~4月份,割取陆生水花生,在池塘四周离塘边设置水草带;
步骤五、投喂饵料:
坚持“荤素搭配、精青结合”的原则,河蟹养殖前期,组合投喂无菌蝇蛆、冰鲜鱼动物性饲料;饲料投喂量应按照在塘河蟹重量的8~10%计算,下午5~6时投喂全天饲料量的70%,以清晨基本无剩饵为原则日投饵量通常为河蟹体重的5~8%,并根据季节、天气、水质变化及河蟹吃食情况,适时适量调整,日投喂1~2次,以傍晚为主;
步骤六、水质、脱壳管理:
(1)水质管理:养殖初期,池塘水位保持0.8~1m,以后逐渐加水,进入生长旺期或高温季节应提高到1.5m以上,透明度以35~50cm为宜,河蟹生长要求池水溶氧充足,在春秋季节可开底增氧,从午夜0:00~5:00,在夏季高温季节,晴天中午开机时间12:30~15:30,同时做好水草移植,每半个月用生石灰5~10kg,化浆后全池均匀泼洒,调节水质,并适量施用复合生物制剂,改善池塘水质,
(2)脱壳管理:脱壳来临前要投放虾蟹活力素和离子钙,采用氨基酸类产品+生物肥+生物菌调好水质,并增加动物性饵料投喂量,力求河蟹同步脱壳,动物性饵料占比50%左右,保证河蟹饵料喜食和充足,避免残食软壳蟹;脱壳期间,一般不换水,保持水位稳定;尽量做到投饵区和脱壳区分开,脱壳区水生植物少,应移植水生植物,并保持环境安静,营造好河蟹蜕壳场所;脱壳后保持稳定环境,不施肥、不换水,减少饵料投喂量,待蟹壳变硬,体能恢复,沿池边寻食,可大量投饵,加强河蟹营养,促进河蟹生长。
进一步、所述步骤一用生石灰100~150kg/亩对水化浆后全池泼洒,以彻底消毒、除野,并曝晒15~20d,以达到氧化底层有机物,清除有害病原菌的目的,池塘面积10~40亩为宜,水深0.8~1.5m,池塘护坡完整,坡比1:1~1:3。
进一步、所述步骤二防逃材料以塑胶板为宜,,池塘底部铺设纳米微孔管或钻小孔的直径4分PVC支管,用聚乙烯绳固定在高于池底20cm,支管间距6~10m,均匀分布。
进一步、所述步骤三:
投放螺蛳200~250kg/亩,让其自然生长繁育,为河蟹提供喜食的动物性饵料,8月份再补投1次,投放量为200~300kg/亩左右,投放的螺蛳用3%的食盐水浸浴3分钟;
河蟹苗通常在4月下旬到5月上旬,规格120~200只/kg,每亩放养500只;
青虾苗在5月初投放,规格1.2~1.8cm左右,每亩放养2~3万尾;.
沙塘鳢鱼苗在5月初投放,亩放800~1000尾,规格2cm左右;
放养鲢鳙鱼:鲢鳙鱼种在5月中旬投放,亩放20~30尾鲢鱼种,规格为4~6条/kg,亩放8~10尾鳙鱼种,规格为2~3条/kg。
进一步、所述步骤四每亩用草籽50g~150g,播种前草籽先用水浸泡1~2d,然后用细泥拌匀,全池散播或条播,播种后一个月即可长成5cm以上的幼草,伊乐藻种植,在3~4月份,池塘水位40cm,采用分段无性扦插的方法,每亩种草量5~10kg,水花生的放养,在3~4月份,割取陆生水花生,在池塘四周离塘边1m处设置宽约2m的水草带,栽植水草面积宜占水面面积的70%,其中沉水植物占2/3,漂浮植物占1/3。
进一步、所述步骤五养殖中期即5~7月底以植物性饲料为主,养殖后期即8月份以后组合投喂螺蛳、冰鲜鱼动物饲料。本发明的养殖池塘河蟹综合养殖的方法,通过调整生态布局,提高池塘自身净化能力,解决水环境和池塘本身的富营养化对生物造成的压力,保持生态平衡和水质稳定,从而降低发病率,为高产稳产奠定基础,同时充分利用已有的养殖设施,提高池塘综合生产力,继而提高总体经济效益。有利于最大限度利用太阳能、饵料物质和防治病害的发生,增强抗自然、市场风险能力。通过本发明的实施,能使池塘养殖蟹类的发病率降低,减少养殖损失,降低养殖风险。预计养殖综合效益提高,同时,减轻养殖对水域生态环境的污染。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池塘河蟹综合养殖的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图1示出了本发明提供的池塘河蟹综合养殖的方法。为了便于说明,仅仅示出了与本发明相关的部分。
本发明的池塘河蟹综合养殖的方法,该池塘河蟹综合养殖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准备池塘;
配备防逃、进排水及底增氧设施;
放养螺蛳、河蟹、青虾、沙塘鳢、鲢鳙鱼;
种植水草;
投喂饵料;
水质、脱壳管理。
作为本发明实施例的一优化方案,池塘河蟹综合养殖的方法具体步骤为:
步骤一、准备池塘:
冬季抽干池水,清除过多淤泥,使淤泥保持10cm左右,用生石灰对水化浆后全池泼洒,以彻底消毒、除野,并曝晒,以达到氧化底层有机物,清除有害病原菌的目的,池塘护坡完整,池塘土质以壤土为好;
步骤二、配备防逃、进排水及底增氧设施:
埋入土中10~20cm,高出地面50cm,四角呈弧形,进水及出水口以聚乙烯网布或铁丝网罩覆盖为宜,取水口周围用围网围栏,进水口以双层625μm以上网布套袋过滤,养殖池塘可配备底增氧设施,10亩左右面积池塘可配备3.5kw功率的鼓风机及配套气管一套,20亩左右面积池塘可配备5kw功率的鼓风机及配套气管一套,40亩左右面积池塘可配备7.5kw功率的鼓风机及配套气管一套,池塘边铺设主管,池塘底部铺设纳米微孔管;
步骤三、放养螺蛳、河蟹、青虾、沙塘鳢、鲢鳙鱼:
(1)放养螺蛳:清明节前后,投放螺蛳让其自然生长繁育,为河蟹提供喜食的动物性饵料;
(2)放养河蟹:选择体壮,活力强的长江系蟹苗,大小规格一致,无病无伤;
(3)放养青虾:青虾苗在5月初投放,
(4)放养沙塘鳢:沙塘鳢鱼苗在5月初投放,
(5)放养鲢鳙鱼:鲢鳙鱼种在5月中旬投放;
步骤四、种植水草:
苦草、轮叶黑藻的种植,在清明前后,池塘水位20~30cm,播种前草籽先用水浸泡,然后用细泥拌匀,全池散播或条播,播种后一个月即可长成5cm以上的幼草,伊乐藻种植,在3~4月份,池塘水位40cm,水花生的放养,在3~4月份,割取陆生水花生,在池塘四周离塘边设置水草带;
步骤五、投喂饵料:
坚持“荤素搭配、精青结合”的原则,河蟹养殖前期,组合投喂无菌蝇蛆、冰鲜鱼动物性饲料;饲料投喂量应按照在塘河蟹重量的8~10%计算,下午5~6时投喂全天饲料量的70%,以清晨基本无剩饵为原则日投饵量通常为河蟹体重的5~8%,并根据季节、天气、水质变化及河蟹吃食情况,适时适量调整,日投喂1~2次,以傍晚为主;
步骤六、水质、脱壳管理:
(1)水质管理:养殖初期,池塘水位保持0.8~1m,以后逐渐加水,进入生长旺期或高温季节应提高到1.5m以上,透明度以35-50cm为宜,河蟹生长要求池水溶氧充足,在春秋季节可开底增氧,从午夜0:00~5:00,在夏季高温季节,晴天中午开机时间12:30~15:30,同时做好水草移植,每半个月用生石灰5~10kg,化浆后全池均匀泼洒,调节水质,并适量施用复合生物制剂,改善池塘水质,
(2)脱壳管理:脱壳来临前要投放虾蟹活力素和离子钙,采用氨基酸类产品+生物肥+生物菌调好水质,并增加动物性饵料投喂量,力求河蟹同步脱壳,动物性饵料占比50%左右,保证河蟹饵料喜食和充足,避免残食软壳蟹;脱壳期间,一般不换水,保持水位稳定;尽量做到投饵区和脱壳区分开,脱壳区水生植物少,应移植水生植物,并保持环境安静,营造好河蟹蜕壳场所;脱壳后保持稳定环境,不施肥、不换水,减少饵料投喂量,待蟹壳变硬,体能恢复,沿池边寻食,可大量投饵,加强河蟹营养,促进河蟹生长。
作为本发明实施例的一优化方案,步骤一用生石灰100~150kg/亩对水化浆后全池泼洒,以彻底消毒、除野,并曝晒15~20d,以达到氧化底层有机物,清除有害病原菌的目的,池塘面积10~40亩为宜,水深0.8~1.5m,池塘护坡完整,坡比1:1~1:3。
作为本发明实施例的一优化方案,步骤二防逃材料以塑胶板为宜,,池塘底部铺设纳米微孔管或钻小孔的直径4分PVC支管,用聚乙烯绳固定在高于池底20cm,支管间距6~10m,均匀分布。
作为本发明实施例的一优化方案,步骤三:
投放螺蛳200~250kg/亩,让其自然生长繁育,为河蟹提供喜食的动物性饵料,8月份再补投1次,投放量为200~300kg/亩左右,投放的螺蛳用3%的食盐水浸浴3分钟;
河蟹苗通常在4月下旬到5月上旬,规格120~200只/kg,每亩放养500只:
青虾苗在5月初投放,规格1.2~1.8cm左右,每亩放养2~3万尾;
沙塘鳢鱼苗在5月初投放,亩放800~1000尾,规格2cm左右;
放养鲢鳙鱼:鲢鳙鱼种在5月中旬投放,亩放20~30尾鲢鱼种,规格为4~6条/kg,亩放8~10尾鳙鱼种,规格为2~3条/kg。
作为本发明实施例的一优化方案,步骤四每亩用草籽50g~150g,播种前草籽先用水浸泡1~2d,然后用细泥拌匀,全池散播或条播,播种后一个月即可长成5cm以上的幼草,伊乐藻种植,在3~4月份,池塘水位40cm,采用分段无性扦插的方法,每亩种草量5~10kg,水花生的放养,在3~4月份,割取陆生水花生,在池塘四周离塘边1m处设置宽约2m的水草带,栽植水草面积宜占水面面积的70%,其中沉水植物占2/3,漂浮植物占1/3。
作为本发明实施例的一优化方案,步骤五养殖中期即5~7月底以植物性饲料为主,养殖后期即8月份以后组合投喂螺蛳、冰鲜鱼动物饲料。
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应用原理作进一步描述。
如图1所示,本发明实施例的池塘河蟹综合养殖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01:准备池塘;
S102:配备防逃、进排水及底增氧设施;
S103:放养螺蛳、河蟹、青虾、沙塘鳢、鲢鳙鱼;
S104:种植水草;
S105:投喂饵料;
S106:水质、脱壳管理。
本发明具体的实施例如下:
步骤一.准备池塘:
冬季抽干池水,清除过多淤泥,使淤泥保持10cm左右,用生石灰100~150kg/亩对水化浆后全池泼洒,以彻底消毒、除野,并曝晒15~20d,以达到氧化底层有机物,清除有害病原菌的目的,池塘面积10~40亩为宜,水深0.8~1.5m,池塘护坡完整,坡比1:1~1:3,池塘土质以壤土为好;
步骤二.配备防逃、进排水及底增氧设施:
防逃材料以塑胶板为宜,埋入土中10~20cm,高出地面50cm,四角呈弧形,进水及出水口以聚乙烯网布或铁丝网罩覆盖为宜,取水口周围用围网围栏,进水口以双层625μm以上网布套袋过滤,养殖池塘可配备底增氧设施,10亩左右面积池塘可配备3.5kw功率的鼓风机及配套气管一套,20亩左右面积池塘可配备5kw功率的鼓风机及配套气管一套,40亩左右面积池塘可配备7.5kw功率的鼓风机及配套气管一套,池塘边铺设主管,池塘底部铺设纳米微孔管或钻小孔的直径4分PVC支管,用聚乙烯绳固定在高于池底约20cm,支管间距6~10m,均匀分布;
步骤三.放养螺蛳、河蟹、青虾、沙塘鳢、鲢鳙鱼:
(6)放养螺蛳:清明节前后,投放螺蛳200~250kg/亩,让其自然生长繁育,为河蟹提供喜食的动物性饵料,8月份再补投1次,投放量为200~300kg/亩左右,投放的螺蛳用3%的食盐水浸浴3分钟,
(7)放养河蟹:选择体壮,活力强的长江系蟹苗,大小规格一致,无病无伤,河蟹苗通常在4月下旬到5月上旬,规格120~200只/kg,每亩放养500只,
(8)放养青虾:青虾苗在5月初投放,规格1.2~1.8cm左右,每亩放养2~3万尾,
(9)放养沙塘鳢:沙塘鳢鱼苗在5月初投放,亩放800~1000尾,规格2cm左右,
(10)放养鲢鳙鱼:鲢鳙鱼种在5月中旬投放,亩放20~30尾鲢鱼种,规格为4~6条/kg,亩放8~10尾鳙鱼种,规格为2~3条/kg;
步骤四、种植水草:
苦草、轮叶黑藻的种植,在清明前后,池塘水位20~30cm,每亩用草籽50g~150g,播种前草籽先用水浸泡1~2d,然后用细泥拌匀,全池散播或条播,播种后一个月即可长成5cm以上的幼草,伊乐藻种植,在3~4月份,池塘水位40cm,采用分段无性扦插的方法,每亩种草量5~10kg,水花生的放养,在3~4月份,割取陆生水花生,在池塘四周离塘边1m处设置宽约2m的水草带,栽植水草面积宜占水面面积的70%,其中沉水植物占2/3,漂浮植物占1/3;
步骤五.投喂饵料:
坚持“荤素搭配、精青结合”的原则,河蟹养殖前期,组合投喂无菌蝇蛆、冰鲜鱼等动物性饲料;养殖中期即5~7月底以植物性饲料为主;养殖后期即8月份以后组合投喂螺蛳、冰鲜鱼等动物饲料,饲料投喂量应按照在塘河蟹重量的8~10%计算,下午5~6时左右投喂全天饲料量的70%,以清晨基本无剩饵为原则日投饵量通常为河蟹体重的5~8%,并根据季节、天气、水质变化及河蟹吃食情况,适时适量调整,日投喂1~2次,以傍晚为主(占全天投喂量的60~70%);
步骤六、水质、脱壳管理:
(1)水质管理:养殖初期,池塘水位保持0.8~1m,以后逐渐加水,进入生长旺期或高温季节应提高到1.5m以上,透明度以35~50cm为宜,河蟹生长要求池水溶氧充足,在春秋季节可开底增氧,从午夜0:00~5:00,在夏季高温季节,晴天中午开机时间12:30~15:30,同时做好水草移植,每半个月用生石灰5~10kg,化浆后全池均匀泼洒,调节水质,并适量施用复合生物制剂(EM菌、枯草芽孢杆菌等),改善池塘水质,
(2)脱壳管理:脱壳来临前要投放虾蟹活力素和离子钙,采用氨基酸类产品+生物肥+生物菌调好水质,并增加动物性饵料投喂量,力求河蟹同步脱壳,动物性饵料占比50%左右,保证河蟹饵料喜食和充足,避免残食软壳蟹;脱壳期间,一般不换水,保持水位稳定;尽量做到投饵区和脱壳区分开,脱壳区水生植物少,应移植水生植物,并保持环境安静,营造好河蟹蜕壳场所;脱壳后保持稳定环境,不施肥、不换水,减少饵料投喂量,待蟹壳变硬,体能恢复,沿池边寻食,可大量投饵,加强河蟹营养,促进河蟹生长。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为:
准备池塘,配备防逃、进排水及底增氧设施,按照不同的季节和月份分别放养螺蛳、河蟹、青虾、沙塘鳢、鲢鳙鱼,分别种植苦草、轮叶黑藻、伊乐藻等水草,坚持“荤素搭配、精青结合”的原则来投喂饵料,最后注意水质和脱壳的管理。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7)
1.一种池塘河蟹综合养殖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池塘河蟹综合养殖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准备池塘;
配备防逃、进排水及底增氧设施;
放养螺蛳、河蟹、青虾、沙塘鳢、鲢鳙鱼;
种植水草;
投喂饵料;
水质、脱壳管理。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池塘河蟹综合养殖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池塘河蟹综合养殖的方法具体步骤为:
步骤一、准备池塘:
冬季抽干池水,清除过多淤泥,使淤泥保持10cm左右,用生石灰对水化浆后全池泼洒,以彻底消毒、除野,并曝晒,以达到氧化底层有机物,清除有害病原菌的目的,池塘护坡完整,池塘土质以壤土为好;
步骤二、配备防逃、进排水及底增氧设施:
埋入土中10~20cm,高出地面50cm,四角呈弧形,进水及出水口以聚乙烯网布或铁丝网罩覆盖为宜,取水口周围用围网围栏,进水口以双层625μm以上网布套袋过滤,养殖池塘可配备底增氧设施,10亩左右面积池塘可配备3.5kw功率的鼓风机及配套气管一套,20亩左右面积池塘可配备5kw功率的鼓风机及配套气管一套,40亩左右面积池塘可配备7.5kw功率的鼓风机及配套气管一套,池塘边铺设主管,池塘底部铺设纳米微孔管;
步骤三、放养螺蛳、河蟹、青虾、沙塘鳢、鲢鳙鱼:
(1)放养螺蛳:清明节前后,投放螺蛳让其自然生长繁育,为河蟹提供喜食的动物性饵料;
(2)放养河蟹:选择体壮,活力强的长江系蟹苗,大小规格一致,无病无伤;
(3)放养青虾:青虾苗在5月初投放,
(4)放养沙塘鳢:沙塘鳢鱼苗在5月初投放,
(5)放养鲢鳙鱼:鲢鳙鱼种在5月中旬投放;
步骤四、种植水草:
苦草、轮叶黑藻的种植,在清明前后,池塘水位20~30cm,播种前草籽先用水浸泡,然后用细泥拌匀,全池散播,播种后一个月即可长成5cm以上的幼草,伊乐藻种植,在3~4月份,池塘水位40cm,水花生的放养,在3~4月份,割取陆生水花生,在池塘四周离塘边设置水草带;
步骤五、投喂饵料:
坚持“荤素搭配、精青结合”的原则,河蟹养殖前期,组合投喂无菌蝇蛆、冰鲜鱼动物性饲料;饲料投喂量应按照在塘河蟹重量的8~10%计算,下午5~6时投喂全天饲料量的70%,以清晨基本无剩饵为原则日投饵量通常为河蟹体重的5~8%,并根据季节、天气、水质变化及河蟹吃食情况,适时适量调整,日投喂1~2次,以傍晚为主;
步骤六、水质、脱壳管理:
(1)水质管理:养殖初期,池塘水位保持0.8~1m,以后逐渐加水,进入生长旺期、高温季节应提高到1.5m以上,透明度以35~50cm为宜,河蟹生长要求池水溶氧充足,在春秋季节可开底增氧,从午夜0:00~5:00,在夏季高温季节,晴天中午开机时间12:30~15:30,同时做好水草移植,每半个月用生石灰5~10kg,化浆后全池均匀泼洒,调节水质,施用复合生物制剂,改善池塘水质,
(2)脱壳管理:脱壳来临前要投放虾蟹活力素和离子钙,采用氨基酸类产品+生物肥+生物菌调好水质,并增加动物性饵料投喂量,力求河蟹同步脱壳,动物性饵料占比50%,保证河蟹饵料喜食和充足,避免残食软壳蟹;脱壳期间,一般不换水,保持水位稳定;尽量做到投饵区和脱壳区分开,脱壳区水生植物少,应移植水生植物,并保持环境安静,营造好河蟹蜕壳场所;脱壳后保持稳定环境,不施肥、不换水,减少饵料投喂量,待蟹壳变硬,体能恢复,沿池边寻食,可大量投饵,加强河蟹营养,促进河蟹生长。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池塘河蟹综合养殖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一用生石灰100~150kg/亩对水化浆后全池泼洒,以彻底消毒、除野,并曝晒15~20d,以达到氧化底层有机物,清除有害病原菌的目的,池塘面积10~40亩为宜,水深0.8~1.5m,池塘护坡完整,坡比1:1~1:3。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池塘河蟹综合养殖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二防逃材料以塑胶板为宜,,池塘底部铺设纳米微孔管、钻小孔的直径4分PVC支管,用聚乙烯绳固定在高于池底20cm,支管间距6~10m,均匀分布。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池塘河蟹综合养殖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三:
投放螺蛳200~250kg/亩,让其自然生长繁育,为河蟹提供喜食的动物性饵料,8月份再补投1次,投放量为200~300kg/亩,投放的螺蛳用3%的食盐水浸浴3分钟;
河蟹苗通常在4月下旬到5月上旬,规格120~200只/kg,每亩放养500只;
青虾苗在5月初投放,规格1.2~1.8cm,每亩放养2~3万尾;
沙塘鳢鱼苗在5月初投放,亩放800~1000尾,规格2cm;
放养鲢鳙鱼:鲢鳙鱼种在5月中旬投放,亩放20~30尾鲢鱼种,规格为4~6条/kg,亩放8~10尾鳙鱼种,规格为2~3条/kg。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池塘河蟹综合养殖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四每亩用草籽50g~150g,播种前草籽先用水浸泡1~2d,然后用细泥拌匀,全池散播,播种后一个月即可长成5cm以上的幼草,伊乐藻种植,在3~4月份,池塘水位40cm,采用分段无性扦插的方法,每亩种草量5~10kg,水花生的放养,在3~4月份,割取陆生水花生,在池塘四周离塘边1m处设置宽2m的水草带,栽植水草面积宜占水面面积的70%,其中沉水植物占2/3,漂浮植物占1/3。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池塘河蟹综合养殖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五养殖中期即5~7月底以植物性饲料为主,养殖后期即8月份以后组合投喂螺蛳、冰鲜鱼动物饲料。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310496817.8A CN103548724A (zh) | 2013-10-18 | 2013-10-18 | 一种池塘河蟹综合养殖的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310496817.8A CN103548724A (zh) | 2013-10-18 | 2013-10-18 | 一种池塘河蟹综合养殖的方法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3548724A true CN103548724A (zh) | 2014-02-05 |
Family
ID=5000324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310496817.8A Pending CN103548724A (zh) | 2013-10-18 | 2013-10-18 | 一种池塘河蟹综合养殖的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3548724A (zh) |
Cited By (4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3875555A (zh) * | 2014-03-20 | 2014-06-25 | 苏州市阳澄湖现代农业产业园特种水产养殖有限公司 | 一种河蟹的高产高效养殖方法 |
CN103931524A (zh) * | 2014-04-03 | 2014-07-23 | 苏州大学 | 一种网围套养模式及其养殖方法 |
CN103975874A (zh) * | 2014-04-21 | 2014-08-13 | 江苏湖丰特种水产品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沙塘鳢的网箱生态藻相集约化养殖方法 |
CN104094884A (zh) * | 2014-08-02 | 2014-10-15 | 淮南市施家湖水产养殖中心 | 高密度幼蟹养殖方法 |
CN104115774A (zh) * | 2014-08-06 | 2014-10-29 | 太仓市绿苗农场专业合作社 | 一种河蟹养殖的方法 |
CN104221956A (zh) * | 2014-08-01 | 2014-12-24 | 潘莉 | 一种防止河蟹虫害、病害发生的生态养殖方法 |
CN104221975A (zh) * | 2014-10-15 | 2014-12-24 | 镇江市丹徒区高桥镇农村合作经济组织联合会 | 一种养殖螃蟹的方法 |
CN104255619A (zh) * | 2014-10-15 | 2015-01-07 | 镇江市丹徒区高桥镇农村合作经济组织联合会 | 螃蟹的养殖方法 |
CN104488785A (zh) * | 2014-12-09 | 2015-04-08 | 兴化市科兴水产养殖专业合作社 | 一种富硒蟹的饲养方法 |
CN104737953A (zh) * | 2015-03-27 | 2015-07-01 | 深圳市龙科源水产养殖有限公司 | 一种龙虾同步脱皮方法 |
CN104872022A (zh) * | 2015-06-03 | 2015-09-02 | 铜陵县黑你养殖专业合作社 | 螃蟹养殖方法 |
CN105145433A (zh) * | 2015-09-10 | 2015-12-16 | 唐乾军 | 一种渔塘的施肥方法 |
CN105230547A (zh) * | 2015-11-18 | 2016-01-13 | 庞巧兰 | 河蟹的养殖方法 |
CN105248334A (zh) * | 2015-11-18 | 2016-01-20 | 庞巧兰 | 在池塘中养殖河蟹的方法 |
CN105265363A (zh) * | 2015-11-18 | 2016-01-27 | 庞巧兰 | 泥鳅与河蟹的混合养殖法 |
CN105432516A (zh) * | 2015-11-18 | 2016-03-30 | 庞巧兰 | 在碱性池塘中养殖河蟹的方法 |
CN105519462A (zh) * | 2015-12-16 | 2016-04-27 | 苏州蟹家族生态农业有限公司 | 观赏蟹及观赏鱼一体化养殖方法 |
CN105532538A (zh) * | 2016-01-04 | 2016-05-04 | 霍邱县绿波水产科技服务有限公司 | 一种河蟹池塘原生态反季节养殖的方法 |
CN105594628A (zh) * | 2015-11-16 | 2016-05-25 | 苏州莲花岛生态农业专业合作社 | 一种人工养殖大闸蟹的方法 |
CN105875444A (zh) * | 2016-04-13 | 2016-08-24 | 上海海洋大学 | 调控养蟹池塘水草的方法 |
CN106069912A (zh) * | 2016-06-21 | 2016-11-09 | 苏州市金荒田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 沙塘鳢的高效养殖方法 |
CN106069932A (zh) * | 2016-06-27 | 2016-11-09 | 苏州市相城区阳澄湖镇剑美水产生态养殖专业合作社 | 一种大闸蟹的无污染养殖方法 |
CN106342738A (zh) * | 2016-08-29 | 2017-01-25 | 苏州市相城区太平蟹业专业合作社 | 一种高产大闸蟹的养殖方法 |
CN106359222A (zh) * | 2016-09-13 | 2017-02-01 | 江苏省淡水水产研究所 | 一种小水池养殖中华绒螯蟹的方法 |
CN106561516A (zh) * | 2016-10-26 | 2017-04-19 | 广西赑益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防范河蟹病害的方法 |
CN106800361A (zh) * | 2017-03-08 | 2017-06-06 | 江苏省淡水水产研究所 | 一种菊酯类药害池塘修复及河蟹养殖方法 |
CN106804497A (zh) * | 2016-12-28 | 2017-06-09 | 华大(镇江)水产科技产业有限公司 | 一种长江江蟹标准化养殖方法 |
CN106804500A (zh) * | 2017-03-27 | 2017-06-09 | 黄德禄 | 乌龟怪方蟹的人工养殖方法 |
CN107047410A (zh) * | 2017-05-08 | 2017-08-18 | 南京市高淳区阳江镇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 | 一种可控生态化大闸蟹高产养殖方法 |
CN107279007A (zh) * | 2017-07-27 | 2017-10-24 | 广西桂平市石龙镇江夏种养专业合作社 | 一种河蟹池塘高密度套养鳜鱼的方法 |
CN107333688A (zh) * | 2017-08-10 | 2017-11-10 | 苏州市相城区阳澄湖镇剑美水产生态养殖专业合作社 | 青虾和河蟹的混养方法 |
CN107410124A (zh) * | 2017-09-13 | 2017-12-01 | 苏州市相城区阳澄湖镇剑成水产生态养殖专业合作社 | 太湖蟹的高产混养方法 |
CN107439429A (zh) * | 2017-09-11 | 2017-12-08 | 苏州市相城区阳澄湖镇剑成水产生态养殖专业合作社 | 一种淡水鱼混养太湖蟹的养殖方法 |
CN107568121A (zh) * | 2017-09-18 | 2018-01-12 | 许东生 | 一种河蟹用缩短脱壳周期方法 |
CN107593548A (zh) * | 2017-10-27 | 2018-01-19 | 宿松县东求水产开发有限公司 | 一种蟹的投食方法 |
CN107637554A (zh) * | 2017-09-30 | 2018-01-30 | 安徽永言河蟹原种场 | 一种促进河蟹生长的养殖方法 |
CN107711639A (zh) * | 2017-09-30 | 2018-02-23 | 安徽永言河蟹原种场 | 一种改善河蟹肉质的养殖方法 |
CN107912232A (zh) * | 2017-12-11 | 2018-04-17 | 马鞍山绿野生态农业(集团)有限公司 | 一种高温季节螃蟹池塘养殖的方法 |
CN111789058A (zh) * | 2020-07-03 | 2020-10-20 | 南京市高淳区青松水产专业合作社 | 标准化规模化河蟹生态养殖方法 |
CN111838036A (zh) * | 2020-08-11 | 2020-10-30 |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 | 一种保本增收的六月黄河蟹养殖方法 |
CN112772510A (zh) * | 2021-01-23 | 2021-05-11 | 徐翠珍 | 一种具有自动投喂功能的鱼塘用饲料投放设备 |
CN114667960A (zh) * | 2022-05-23 | 2022-06-28 | 江苏虹州农业发展有限公司 | 一种河蟹高效生态养殖方法 |
CN115428755A (zh) * | 2022-09-22 | 2022-12-06 |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 | 一种长江口中华绒螯蟹放流亲蟹的两段式营养强化培育方法 |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369891A (zh) * | 2010-08-10 | 2012-03-14 | 姚应财 | 虾蟹鳜混养方法 |
CN102550462A (zh) * | 2012-02-17 | 2012-07-11 | 湖南三兄特色农业开发有限公司 | 大水面开放水域河蟹的养殖方法 |
CN102771428A (zh) * | 2012-08-13 | 2012-11-14 | 河北省海洋与水产科学研究院 | 一种环境友好型淡水鱼虾蟹高效混养方法 |
CN103004651A (zh) * | 2011-12-14 | 2013-04-03 | 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 | 内陆苏打型盐碱化芦苇沼泽地苇-鱼-虾-蟹复合生态养殖的方法 |
-
2013
- 2013-10-18 CN CN201310496817.8A patent/CN103548724A/zh active Pending
Patent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369891A (zh) * | 2010-08-10 | 2012-03-14 | 姚应财 | 虾蟹鳜混养方法 |
CN103004651A (zh) * | 2011-12-14 | 2013-04-03 | 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 | 内陆苏打型盐碱化芦苇沼泽地苇-鱼-虾-蟹复合生态养殖的方法 |
CN102550462A (zh) * | 2012-02-17 | 2012-07-11 | 湖南三兄特色农业开发有限公司 | 大水面开放水域河蟹的养殖方法 |
CN102771428A (zh) * | 2012-08-13 | 2012-11-14 | 河北省海洋与水产科学研究院 | 一种环境友好型淡水鱼虾蟹高效混养方法 |
Non-Patent Citations (2)
Title |
---|
唐玉华: "蟹池套养沙塘鳢技术试验", 《渔业致富指南》 * |
袁建荣等: "池塘虾蟹高效生态养殖技术", 《渔业致富指南》 * |
Cited By (50)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3875555A (zh) * | 2014-03-20 | 2014-06-25 | 苏州市阳澄湖现代农业产业园特种水产养殖有限公司 | 一种河蟹的高产高效养殖方法 |
CN103931524B (zh) * | 2014-04-03 | 2016-11-09 | 苏州大学 | 一种网围套养模式及其养殖方法 |
CN103931524A (zh) * | 2014-04-03 | 2014-07-23 | 苏州大学 | 一种网围套养模式及其养殖方法 |
CN103975874A (zh) * | 2014-04-21 | 2014-08-13 | 江苏湖丰特种水产品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沙塘鳢的网箱生态藻相集约化养殖方法 |
CN103975874B (zh) * | 2014-04-21 | 2016-02-10 | 江苏湖丰特种水产品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沙塘鳢的网箱生态藻相集约化养殖方法 |
CN104221956A (zh) * | 2014-08-01 | 2014-12-24 | 潘莉 | 一种防止河蟹虫害、病害发生的生态养殖方法 |
CN104094884A (zh) * | 2014-08-02 | 2014-10-15 | 淮南市施家湖水产养殖中心 | 高密度幼蟹养殖方法 |
CN104094884B (zh) * | 2014-08-02 | 2016-04-13 | 淮南市施家湖水产养殖中心 | 高密度幼蟹养殖方法 |
CN104115774A (zh) * | 2014-08-06 | 2014-10-29 | 太仓市绿苗农场专业合作社 | 一种河蟹养殖的方法 |
CN104255619A (zh) * | 2014-10-15 | 2015-01-07 | 镇江市丹徒区高桥镇农村合作经济组织联合会 | 螃蟹的养殖方法 |
CN104221975A (zh) * | 2014-10-15 | 2014-12-24 | 镇江市丹徒区高桥镇农村合作经济组织联合会 | 一种养殖螃蟹的方法 |
CN104488785A (zh) * | 2014-12-09 | 2015-04-08 | 兴化市科兴水产养殖专业合作社 | 一种富硒蟹的饲养方法 |
CN104737953A (zh) * | 2015-03-27 | 2015-07-01 | 深圳市龙科源水产养殖有限公司 | 一种龙虾同步脱皮方法 |
CN104872022A (zh) * | 2015-06-03 | 2015-09-02 | 铜陵县黑你养殖专业合作社 | 螃蟹养殖方法 |
CN105145433A (zh) * | 2015-09-10 | 2015-12-16 | 唐乾军 | 一种渔塘的施肥方法 |
CN105594628A (zh) * | 2015-11-16 | 2016-05-25 | 苏州莲花岛生态农业专业合作社 | 一种人工养殖大闸蟹的方法 |
CN105230547A (zh) * | 2015-11-18 | 2016-01-13 | 庞巧兰 | 河蟹的养殖方法 |
CN105432516A (zh) * | 2015-11-18 | 2016-03-30 | 庞巧兰 | 在碱性池塘中养殖河蟹的方法 |
CN105265363A (zh) * | 2015-11-18 | 2016-01-27 | 庞巧兰 | 泥鳅与河蟹的混合养殖法 |
CN105248334A (zh) * | 2015-11-18 | 2016-01-20 | 庞巧兰 | 在池塘中养殖河蟹的方法 |
CN105230547B (zh) * | 2015-11-18 | 2018-05-11 | 莫永忠 | 河蟹的养殖方法 |
CN105432516B (zh) * | 2015-11-18 | 2018-06-26 | 庞巧兰 | 在碱性池塘中养殖河蟹的方法 |
CN105519462A (zh) * | 2015-12-16 | 2016-04-27 | 苏州蟹家族生态农业有限公司 | 观赏蟹及观赏鱼一体化养殖方法 |
CN105532538A (zh) * | 2016-01-04 | 2016-05-04 | 霍邱县绿波水产科技服务有限公司 | 一种河蟹池塘原生态反季节养殖的方法 |
CN105875444A (zh) * | 2016-04-13 | 2016-08-24 | 上海海洋大学 | 调控养蟹池塘水草的方法 |
CN106069912A (zh) * | 2016-06-21 | 2016-11-09 | 苏州市金荒田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 沙塘鳢的高效养殖方法 |
CN106069932A (zh) * | 2016-06-27 | 2016-11-09 | 苏州市相城区阳澄湖镇剑美水产生态养殖专业合作社 | 一种大闸蟹的无污染养殖方法 |
CN106342738A (zh) * | 2016-08-29 | 2017-01-25 | 苏州市相城区太平蟹业专业合作社 | 一种高产大闸蟹的养殖方法 |
CN106359222A (zh) * | 2016-09-13 | 2017-02-01 | 江苏省淡水水产研究所 | 一种小水池养殖中华绒螯蟹的方法 |
CN106359222B (zh) * | 2016-09-13 | 2019-11-15 | 江苏省淡水水产研究所 | 一种小水池养殖中华绒螯蟹的方法 |
CN106561516A (zh) * | 2016-10-26 | 2017-04-19 | 广西赑益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防范河蟹病害的方法 |
CN106804497A (zh) * | 2016-12-28 | 2017-06-09 | 华大(镇江)水产科技产业有限公司 | 一种长江江蟹标准化养殖方法 |
CN106800361A (zh) * | 2017-03-08 | 2017-06-06 | 江苏省淡水水产研究所 | 一种菊酯类药害池塘修复及河蟹养殖方法 |
CN106804500A (zh) * | 2017-03-27 | 2017-06-09 | 黄德禄 | 乌龟怪方蟹的人工养殖方法 |
CN107047410A (zh) * | 2017-05-08 | 2017-08-18 | 南京市高淳区阳江镇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 | 一种可控生态化大闸蟹高产养殖方法 |
CN107279007A (zh) * | 2017-07-27 | 2017-10-24 | 广西桂平市石龙镇江夏种养专业合作社 | 一种河蟹池塘高密度套养鳜鱼的方法 |
CN107333688A (zh) * | 2017-08-10 | 2017-11-10 | 苏州市相城区阳澄湖镇剑美水产生态养殖专业合作社 | 青虾和河蟹的混养方法 |
CN107439429A (zh) * | 2017-09-11 | 2017-12-08 | 苏州市相城区阳澄湖镇剑成水产生态养殖专业合作社 | 一种淡水鱼混养太湖蟹的养殖方法 |
CN107410124A (zh) * | 2017-09-13 | 2017-12-01 | 苏州市相城区阳澄湖镇剑成水产生态养殖专业合作社 | 太湖蟹的高产混养方法 |
CN107568121A (zh) * | 2017-09-18 | 2018-01-12 | 许东生 | 一种河蟹用缩短脱壳周期方法 |
CN107711639A (zh) * | 2017-09-30 | 2018-02-23 | 安徽永言河蟹原种场 | 一种改善河蟹肉质的养殖方法 |
CN107637554A (zh) * | 2017-09-30 | 2018-01-30 | 安徽永言河蟹原种场 | 一种促进河蟹生长的养殖方法 |
CN107593548A (zh) * | 2017-10-27 | 2018-01-19 | 宿松县东求水产开发有限公司 | 一种蟹的投食方法 |
CN107912232A (zh) * | 2017-12-11 | 2018-04-17 | 马鞍山绿野生态农业(集团)有限公司 | 一种高温季节螃蟹池塘养殖的方法 |
CN111789058A (zh) * | 2020-07-03 | 2020-10-20 | 南京市高淳区青松水产专业合作社 | 标准化规模化河蟹生态养殖方法 |
CN111838036A (zh) * | 2020-08-11 | 2020-10-30 |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 | 一种保本增收的六月黄河蟹养殖方法 |
CN112772510A (zh) * | 2021-01-23 | 2021-05-11 | 徐翠珍 | 一种具有自动投喂功能的鱼塘用饲料投放设备 |
CN114667960A (zh) * | 2022-05-23 | 2022-06-28 | 江苏虹州农业发展有限公司 | 一种河蟹高效生态养殖方法 |
CN115428755A (zh) * | 2022-09-22 | 2022-12-06 |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 | 一种长江口中华绒螯蟹放流亲蟹的两段式营养强化培育方法 |
CN115428755B (zh) * | 2022-09-22 | 2023-10-17 |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 | 一种长江口中华绒螯蟹放流亲蟹的两段式营养强化培育方法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3548724A (zh) | 一种池塘河蟹综合养殖的方法 | |
CN103314902B (zh) | 一种河蟹无公害池塘养殖方法 | |
CN100403884C (zh) | 河蟹养殖方法 | |
CN103283652B (zh) | 罗氏沼虾高效生态养殖方法 | |
CN103875575B (zh) | 一种南美白对虾淡水湖泊的养殖方法 | |
CN103314897B (zh) | 一种小龙虾稻田淡水养殖方法 | |
CN101057563B (zh) | 一种蟹池综合生态养殖新方法 | |
CN108967085B (zh) | 一种稻田-南美白对虾异位生态养殖系统 | |
CN101675729B (zh) | 高原盐碱水域白斑狗鱼养殖及人工繁育方法 | |
CN103478020A (zh) | 河蟹、小龙虾、鳜鱼混养方法 | |
CN112042570B (zh) | 一种池塘温棚高效加州鲈水花苗种培育驯化方法 | |
CN107173136A (zh) | 一种稻田养殖小龙虾的方法 | |
CN101411311A (zh) | 松江鲈鱼苗种的生产方法 | |
CN101161062A (zh) | 黄鳝与克氏原螯虾同池养殖的方法 | |
CN106135095B (zh) | 基于自然水系统的小龙虾的养殖方法 | |
CN104026045B (zh) | 高原高寒冷水小龙虾大规模养殖方法 | |
CN102726328A (zh) | 一种沙塘鳢的养殖方法 | |
CN104430095A (zh) | 一种南美白对虾的淡水养殖方法 | |
CN101023739A (zh) | 中华绒螯蟹苗种的培育方法 | |
CN108184587A (zh) | 藕田套养龙虾生态种养方法 | |
CN105557569A (zh) | 一种大刺鳅的池塘养殖方法 | |
CN103314900B (zh) | 一种曼氏无针乌贼池塘高效养殖方法 | |
CN103392641B (zh) | 一种精细化曼氏无针乌贼池塘养殖方法 | |
Yap et al. | Milkfish production and processing technologies in the Philippines | |
CN103461240A (zh) | 青虾、轮叶黑藻连作生态养殖方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2 | Rejection of a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its publication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402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