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548176B - 用于成像部件表面的多刚度密封件 - Google Patents

用于成像部件表面的多刚度密封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548176B
CN103548176B CN201280024156.2A CN201280024156A CN103548176B CN 103548176 B CN103548176 B CN 103548176B CN 201280024156 A CN201280024156 A CN 201280024156A CN 103548176 B CN103548176 B CN 10354817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oll
gap region
rib
contact
roll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80024156.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548176A (zh
Inventor
斯蒂芬·安德鲁·布朗
尼古拉斯·芬利·吉布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exmark International Inc
Original Assignee
Lexmark International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exmark International Inc filed Critical Lexmark International Inc
Publication of CN10354817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54817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54817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54817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JPISTONS; CYLINDERS; SEALINGS
    • F16J15/00Sealings
    • F16J15/02Sealings between relatively-stationary surfaces
    • F16J15/021Sealings between relatively-stationary surfaces with elastic packing
    • F16J15/022Sealings between relatively-stationary surfaces with elastic packing characterised by structure or material
    • F16J15/024Sealings between relatively-stationary surfaces with elastic packing characterised by structure or material the packing being locally weakened in order to increase elasticity
    • F16J15/025Sealings between relatively-stationary surfaces with elastic packing characterised by structure or material the packing being locally weakened in order to increase elasticity and with at least one flexible lip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06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developing
    • G03G15/08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developing using a solid developer, e.g. powder developer
    • G03G15/0806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developing using a solid developer, e.g. powder developer on a donor element, e.g. belt, roller
    • G03G15/0817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developing using a solid developer, e.g. powder developer on a donor element, e.g. belt, roller characterised by the lateral sealing at both sides of the donor member with respect to the developer carrying direc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Dry Development In Electrophotography (AREA)

Abstract

一种用于图像形成装置的端部密封件,其使用形成在辊的端部和诸如刮片或扁平密封件的其他部件的端部之间的辊隙位置的凸出肋提供增加的接触压力和沿辊的端部提供较低的接触压力。通过改变沿凸出肋部分的厚度或者在凸出肋中的每一个和端部密封件的第二表面之间使用横向肋,接触压力可以变化。

Description

用于成像部件表面的多刚度密封件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可以在图像形成装置中使用的密封件。该密封件可以阻止图像形成材料的渗漏,例如,在图像形成设备中的部件和壳体之间。图像形成装置可以包括电子照相设备、喷墨打印机、复印机、传真机、一体化设备或者多功能设备。
背景技术
图像形成设备,如电子照相设备、喷墨打印机、复印机、传真机、一体化设备或者多功能设备可以使用诸如调色剂或油墨的显影剂,显影剂被存储于盒并且设置在介质上以形成图像。显影剂,如调色剂,可以使用图像固定装置固定到介质上,其可以将热量和/或压力施加到调色剂。由于可能难以密封在旋转辊、清理片或刮片以及盒的壳体之间的间隙,可能发生调色剂从盒中的渗漏。提供密封件用于有效地封闭间隙并且阻止调色剂渗漏。将密封紧靠着辊定位以及不同配合部件的公差累积可产生不平衡的应力和非均匀的温度分布。在较高的打印速度,由于密封件紧靠着旋转辊压缩,可生成热量,导致调色剂融化。因此,密封件的设计可能是盒的寿命的一个重要因素。
图1中所示,1A和1B是现有技术的密封件10。密封件10包括头部12、趾部14、旋转密封部分16、片密封部分20、扁平密封部分22。密封表面24在旋转密封部分16中具有多个呈角度的凹槽25。片密封部分20实现在刮片、显影辊和其间的辊隙(nip)之间的密封。扁平密封部分22实现在显影辊、沿显影辊的长度运转的扁平密封件和辊隙之间的密封。为了密封两个辊隙,凸出肋28被设置在偏置表面26上。肋28的特征是它们沿其长度提供均匀的压缩力。在具有30到50ppm(页每分钟)和更低的打印速度的系统中,这是有效的设计。密封件10被设计成具有足够的压缩力以密封两个辊隙,该两个辊隙需要比例如沿旋转密封部16中的显影辊密封需要的力更大的力。当打印速度增加到甚至更高的速率时,例如70-100ppm,使用均匀的压缩力的这样的设计引起沿密封件10的旋转密封部分16的不需要的摩擦力和热量。该不需要的热量可能导致成像装置中的显影辊的打捆或者调色剂的融化或烧结,从而导致打印缺陷。使密封件具有较大压缩力的区域(如在辊隙位置需要)以及较小压缩力的区域(当不需要提供有效密封时)将是有利的。
发明内容
一种用于在辊和至少一个打印机部件之间进行密封的密封构件,包括:第一表面,第一表面接合辊和至少一个打印机部件,辊和至少一个打印机部件在辊和至少一个打印机部件之间形成辊隙区域(nipregion),第一表面包括至少一个凹槽,第一表面的第一部分以第一接触压力与辊的对应部分接合,并且第一表面的辊隙区域部分邻接第一表面的第一部分的端部,并且沿所述辊隙区域以第二接触压力接合辊和至少一个打印机部件;和第二表面,第二表面偏置第一表面以与辊和至少一个打印机部件接合,第二表面的第一部分沿第一表面的第一部分以实质上均匀的方式提供第一接触压力,并且第二表面的辊隙区域部分沿第一表面的辊隙区域部分提供大于第一接触压力的第二接触压力。能得到沿密封构件的长度的各种压力分布。第二接触压力可以是与第一接触压力的1.5倍到5倍一样大。
第二表面可以包括一对凸出肋,凸出肋限定在所述凸出肋之间的约1度到179度的角,每个肋沿第二表面的第一部分具有第一刚度以提供第一接触压力以及沿第二表面的辊隙区域部分具有大于第一刚度的第二刚度以提供第二接触压力。通过变厚或变薄来改动肋的横截面,在沿密封件的各个部分处的凸出肋的刚度可以变大或变小。同样地,在每个肋和第二表面之间延伸的横向肋可以用于增加刚度和由此增加接触压力。密封构件的第一表面可以含有沿密封表面部分具有不同定向的多个凹槽。
每个肋的沿所述第二表面的所述第一部分的一部分可具有横截面面积,所述横截面面积可以小于每个肋的沿所述第二表面的所述辊隙区域部分的一部分的横截面面积。
在所述第二表面的所述辊隙区域部分中每个肋的横截面面积关于在所述辊隙区域中在所述辊和所述至少一个打印机部件之间形成的辊隙可以是最大的。
在所述第二表面的所述辊隙区域部分中每个肋的横截面面积在尺寸上从所述第二表面的所述辊隙区域部分与所述第二表面的所述第一部分的邻接处可逐渐地增加到在所述辊隙处的最大尺寸。
所述密封构件还可包括在所述第二表面的所述辊隙区域部分中的至少一个横向肋,所述横向肋可以互连所述凸出肋中的一个凸出肋和所述第二表面。
所述至少一个横向肋可包括在所述第二表面的所述辊隙区域部分的相对侧上间隔开的两个横向肋,所述两个横向肋中的每一个可以互连所述凸出肋的所述一个凸出肋和所述第二表面。
所述至少一个横向肋可包括两个横向肋,所述两个横向肋中的第一个横向肋互连可以所述凸出肋中的第一个凸出肋和所述第二表面,并且所述两个横向肋中的第二个横向肋可以互连所述凸出肋中的第二个凸出肋和所述第二表面。
所述第一表面的所述至少一个凹槽相对于所述第一表面的所述第一部分的侧部可呈角度以在辊旋转过程中推动调色剂远离所述辊的端部,并且可以平行于所述第一表面的所述辊隙区域部分的侧部。
所述第二接触压力可大于所述第一接触压力的1.5倍到5倍之间。
一种用于在辊、刮片以及扁平密封件、部件之间进行密封的密封构件,包括:
第一表面,所述第一表面与所述辊、所述刮片以及所述扁平密封件接合,所述辊和所述刮片以及所述辊和所述扁平密封件在所述辊和所述刮片之间以及在所述辊和所述扁平密封件之间形成相应的第一辊隙区域和第二辊隙区域,所述第一表面包括多个凹槽,邻接所述第一辊隙区域和所述第二辊隙区域并且在所述第一辊隙区域和所述第二辊隙区域的中间的所述第一表面的第一部分以第一接触压力与所述辊的对应部分接合,并且所述第一表面的相应的第一辊隙区域部分和第二辊隙区域部分分别在所述第一辊隙区域和所述第二辊隙区域处分别以第二接触压力和第三接触压力分别接合所述辊和所述刮片以及所述辊和所述扁平密封件;以及
第二表面,所述第二表面偏置所述第一表面以与所述辊、所述刮片和所述扁平密封件摩擦地接合,所述第二表面的第一部分沿所述第一表面的所述第一部分提供均匀的第一接触压力,并且所述第二表面的第一辊隙区域部分和第二辊隙区域部分分别沿所述第一表面的所述第一辊隙区域部分和所述第二辊隙区域部分提供所述第二接触压力和所述第三接触压力,所述第二接触压力和所述第三接触压力中的每一个大于所述第一接触压力。
所述第二表面可以包括一对凸出肋,所述凸出肋可以限定在所述凸出肋之间的约1度到179度的角,每个肋可以具有沿所述第二表面的所述第一部分的第一刚度以提供所述第一接触压力以及沿所述第二表面的所述第一辊隙区域部分和所述第二辊隙区域部分的大于所述第一刚度的第二刚度和第三刚度以提供所述第二接触压力和所述第三接触压力。
每个肋的沿所述第二表面的所述第一部分的一部分可具有横截面面积,所述横截面面积可以小于每个肋的沿所述第二表面的所述第一辊隙区域部分和所述第二辊隙区域部分的一部分的横截面面积。
在所述第二表面的所述第一辊隙区域部分中每个肋的横截面面积关于在所述第一辊隙区域中在所述辊和所述刮片之间形成的辊隙可以是最大的,并且在所述第二表面的所述第二辊隙区域部分中每个肋的横截面面积关于在所述第二辊隙区域中在所述辊和所述扁平密封件之间形成的辊隙可以是最大的。
所述密封构件还可包括在所述第二表面的所述第一辊隙区域部分中的至少一个横向肋,所述至少一个横向肋可以互连所述凸出肋中的一个凸出肋和所述第二表面。
附图说明
参考附图,可以更好地理解下文的详细描述,附图被提供用于图示的目的并且不认为限制本发明的任何方面。
图1是现有技术的密封件的图示,图1A示出密封表面,图1B示出偏置表面。
图2是在安装有显影辊的示例性框架中的示例性密封件(隐藏)的视图。
图3是图2中的显影辊从框架中移开以暴露示例性密封件的视图。
图4是框架中的示例性密封件、显影辊、刮片和扁平密封件的端部视图。
图5是示例性密封件的图示,图5A示出密封表面,图5B示出偏置表面。
图6是沿图5中的线6-6的截面视图,其示出在旋转密封部分的第一刚度部。
图7是沿图5中的线7-7的截面视图,其示出在辊隙区域的第二刚度部。
图8A和8B图示了在示例性密封件中使用的两种横向刚化肋的使用。
图9图示了端部密封件的示意性表示及均匀的和变化的接触压力分布。
具体实施方式
本公开涉及可用于部件表面之间的端部密封件,如图像形成装置中的部件表面。端部密封件可以阻止调色剂的渗漏,例如在图像形成装置中的片和壳体之间、辊和扁平密封件之间或者辊和框架之间的渗漏。片可以是控制在如辊表面的给定表面上的图像形成材料的厚度的“刮片”。辊可以具体地包括将调色剂供给到感光鼓的显影辊。端部密封件也可以阻止在显影辊和也沿显影辊的长度延伸的扁平密封件之间的调色剂的渗漏。特别地,通过在辊隙位置周围的区域提供增加的压缩力,端部密封件可以阻止在辊和如刮片的邻接设备之间的辊隙或在辊和扁平密封件之间的辊隙的渗漏。
首先参考图2-4,示出了可以设置在框架40内的示例性端部密封件50。框架40可以在图像形成装置的调色剂盒中或者在包含在图像形成装置内的显影单元中。端部密封件50可被压缩在形成在包含端部密封件50的框架40中的每个端部处的配合表面41(见图4)和显影辊42的端部部分43、刮片44的端部部分45以及扁平密封件48的端部部分49之间。应认识到,镜像密封件被设置在安装在框架40上的这些部件的其它端部处。图2是示出在框架40中的示例性显影辊42、刮片44以及扁平密封件48的布局的前视图。图示了使用沿刮片44的长度设置的多个螺钉46固定到框架40的刮片44。也可以使用将刮片44附接到框架40的其他形式。扁平密封件48通常是由诸如MYLARTM或类似材料的聚酯薄膜制成的矩形密封件,为大约0.1mm厚,并且其被用于阻止调色剂沿显影辊42和框架40之间的辊隙的线渗漏。栓钉(未示出)可以被设置在框架40上在扁平密封件48的端部中间,其与扁平密封件48的对应开口对齐以帮助保持扁平密封件48在沿显影辊42的长度的合适位置。除了或者代替栓钉,粘合剂可被用于将扁平密封件48固定到框架40以密封在扁平密封件48和框架40之间的调色剂的潜在的渗漏路径。
图3是图2中的当显影辊42被移开因此端部密封件50可被更清楚地看见的视图,端部密封件50沿与其位置相关的刮片44的端部45和扁平密封件48的端部49被安装在配合表面41上。图4是安装在框架40中的示例性端部密封件50及显影辊42、刮片44以及扁平密封件48的侧视图。此外,在此图中也能看到多个凹槽90,本文描述了其功能。
分别可通过辊42、刮片44和扁平密封件48的位置确定显影辊42、刮片44和扁平密封件48对端部密封件50的干扰。取决于干扰的程度,其主要由于各种部件的位置和/或公差累积引起,较高的打印速度可导致高温和调色剂的熔化。该热量的累积通过辊表面和端部密封件的组成(均经常由相对软的弹性体制成)进一步加剧。熔化的调色剂然后楔入刮片44和显影辊42之间或显影辊42和扁平密封件48之间,其可导致打印机故障或失效。
图5是示例性端部密封件50的更详细的图示。在图示的端部密封件50的各个端部的是头部52和趾部54。头部52将被定位在刮片44的端部45和框架40之间,而趾部54用于分别沿框架40的配合表面41和沿显影辊42、刮片44以及扁平密封件48的端部43、45和49定位端部密封件50。也被称为密封表面56的第一表面56和也被称为偏置表面58的第二表面58互连头部52和趾部54。密封表面56可以具有沿其长度延伸的至少一个凹槽或多个凹槽。密封表面56的第一部分60,也被称为旋转密封部分60,以第一接触压力接合并且密封显影辊42的端部43的对应部分。密封表面56还包括邻接例如旋转密封部分60的一个端部的第一部分60的一个端部的辊隙区域部分,其对应于在显影辊42的端部43和刮片44的端部45之间或者在显影辊和扁平密封件48的端部49之间形成的辊隙区域。如图5中所示,示出了两个辊隙区域部分62、64。辊隙区域部分62对应于显影辊42的端部43和刮片44的端部45的辊隙区域,而辊隙区域部分64对应于显影辊42的端部43和扁平密封件48的端部49的辊隙区域。辊隙区域部分62-1指的是在第一或密封表面56上的辊隙区域部分62,而辊隙区域部分62-2指的是在第二表面或偏置表面58上的辊隙区域部分62;类似地用于辊隙区域部分64的辊隙区域部分64-1和64-2。在仅一个部件被设置成与显影辊43接触时,仅一个辊隙区域部分将被设置在端部密封件50内。如这里描述的,在辊隙区域部分62、64中的接触压力,是第二接触压力和或第三接触压力,其大于沿密封表面56的第一部分60发生的第一接触压力。第二接触压力和第三接触压力可以相同或者可以不同,但每个大于第一接触压力。
第二或偏置表面58被用于在对应于第一表面的第一部分60的第二表面58的第一部分68内提供第一接触压力和在辊隙区域部分62、64中提供第二和第三接触压力。一对凸出肋66-1、66-2沿第二表面58设置。当端部密封件50插入框架40时,凸出肋66-1、66-2起作用使密封表面56紧靠显影辊42和其他打印机部件刮片44和扁平密封件48的端部45、49压缩。这里讨论的各种实施方式可以用于实现第一接触压力与第二和第三接触压力。
在图6和7中示出的是沿图5A中示出的线6-6和7-7截取的端部密封件50的两个截面视图。图6示出了穿过第一表面56的第一部分60和第二表面58的第一部分68的截面视图。图7示出了穿过端部密封件50的辊隙区域部分62的截面。如图7中所示,沿第二表面或偏置表面58的肋66-1和66-2的截面厚于图6中示出的在第二表面58的第一部分68的肋66-1、66-2的截面。因此,在第二表面58的辊隙区域部分62-2内的肋66-1、66-2的部分比在第二表面58的第一部分68内的肋66-1、66-2部分更具刚性。因为在第二表面58的辊隙区域部分62-2内的肋66-1、66-2部分更具刚性,其在辊隙区域部分62施加更大的接触压力。在辊隙区域部分64-2内的肋66-1、66-2的部分以类似的方式变得比在第二表面58的第一部分68内的肋66-1、66-2的部分更具刚性。在每个辊隙区域62、64内的肋的形状和刚度取决于密封在刮片44的端部45和显影辊42的端部43之间的辊隙70或在扁平密封件48的端部49和显影辊42的端部43之间的辊隙72需要的接触压力或力。从第二表面58的第一部分68进入辊隙区域62-2、64-2的肋66-1、66-2的形状的过渡可以为连续并且平滑的过渡或者可以通过具有逐步向外以拓宽它们的肋而成为不连续的过渡。
肋66-1、66-2可以定义角可以具有在约1度到179度之间的值,包括其间的所有值和增量。例如,可以具有在约30度到160度之间的值。此外,在示例性图示中,肋66-1、66-2可被定位成当从端部密封件50的第二表面58凸出时,它们不向着彼此收敛。
在图8A和8B示出的是用于在辊隙区域62、64提供比分别沿第一和第二表面56、58的第一部分60、68更大的接触压力或更高的刚度的可选择的实施方式。示出整体用80指示的横向肋,其将每个肋66-1、66-2的侧面互连到第二表面58,因此提供局部增加的刚度。横向肋80用于增加在辊隙区域部分62、64内的肋66-1、66-2的刚度。横向肋可以与每个辊隙70、72对齐或者被放置在辊隙70、72被定位处的每个侧面或者在辊隙区域部分62-2、64-2内的其他位置或者沿端部密封件50的其他地方,以实现在整个辊隙区域62、64或沿端部密封件的其他地方的期望的接触压力分布。当然,整个辊隙区域部分62、64的期望的接触压力分布也可以通过改变肋66-1、66-2的横截面或通过改变肋横截面和提供一个或多个横向肋的结合得到。
示出了横向肋80的两个图示形式,尽管其他形状和设计可以用于将分别在刮片44和扁平密封件48的辊隙区域62、64的刚度和由此的接触压力增加到超过在第一部分60内的显影辊端部43应用的接触压力的相同目标。横向肋82是将每个肋66-1、66-2的侧面互连到第二表面58的角撑板或三角板的形式。横向肋84具有L的形式,其一条腿沿每个肋66-1、66-2的侧面,另一条腿连接到第二表面58。图示了成型的横向肋82、84。可以使用粘合剂随后添加横向肋82、84,在这种情况下,肋82、84可以由本领域技术人员已知的其他材料形成以得到期望的刚度和接触压力。
端部密封件50可以包括由基于聚合物的弹性体材料制成的成型(例如,注射成型或压缩成型)零件。一种合适的材料是SANTOPRENETM,热塑性硫化胶,其提供与硫化橡胶近似的性能,如弹性(例如,35肖氏A到50肖氏D,包括所有的增量和其间的值)。此外,端部密封材料随着热塑性树脂的处理能力可以具有相对低的压缩变形。此外,针对端部密封件50选择的材料通过热和冷(-60℃到135℃)及耐疲劳性及耐油、脂以及各种酸以及碱性化合物的腐蚀,可以提供连续的密封性能。
第一表面56可以包括形成凹槽90的可被描述为齿型肋的部分。在第一部分或者旋转密封部分60内,凹槽90可与显影辊42的处理方向呈角度地延伸,相对于端部密封件50的侧面的角度范围在约1度到约45度(优选约10度)。凹槽90可因此被布置成将调色剂从显影辊42的端部43向着中部移动。通过以这种方式定位凹槽,它们起着推动调色剂远离显影辊42的端部43的作用。形成凹槽90的肋的高度通常可以在从约0.05mm到约0.5mm的范围,优选约0.1mm,包括其中的所有值和增量。肋的宽度通常可以在从约0.01mm到约0.5mm的范围,优选约0.2mm,也包括其中的所有值和增量。如图示的,凹槽90延伸通过辊隙区域64-1但被重新定向到平行于端部密封50件的侧部。如可在图3中看到的,扁平密封件48的端部49向外呈锥形地形成锥形辊隙72。重新定向辊隙区域64-1内的凹槽90使其平行于端部密封件50的侧部,确保了锥形辊隙72与凹槽90的尖峰相交,该相交确保了沿锥形辊隙72保持密封。
端部密封件50也可以包括用于密封在框架40和刮片44之间形成的空间的片密封部分94。片密封部分94还包括多个肋95,肋95比凹槽90更深且间隔更宽并且也平行于端部密封件50的侧部。图7图示了示例性肋95的截面视图。肋95的高度可以在从约0.2mm到约1.5mm的范围,优选约0.7mm,包括其中的所有值和增量。肋的宽度可以在从约0.2mm到约1.0mm的范围,优选约0.5mm,也包括其中的所有值和增量。肋95可以延伸进入辊隙区域部分62-1。在现有技术的设计中片密封部分94通常是平表面。与现有设计的平表面的片密封部分比较,肋95有利地提供与刮片44的端部45的大量密封接触,使得在片密封部分94和刮片44的端部45之间的整个片密封部分94更加难以形成调色剂渗漏路径。肋95也起着增加片密封部分94的一致性的作用。
现在可以理解,端部密封件50可以因此提供更加优化的接触压力分布,导致比当提供实质上均匀的接触压力时更低的温度分布,特别在相对高的打印速度时。可以避免在达到足以使调色剂的任何一种或多种组分(例如,聚合树脂、着色剂、蜡、无机盐)开始熔化或某种程度的流动的温度的侵蚀。
注意图6,其中能看到凹槽90。凹槽可以包括可接合刮片44的表面和/或显影辊42的一个或多个实质上竖直的壁部件92。如图示的,当在“y”方向上凸出竖直的壁部件并且与“x”平面相交时,壁部件92可以形成实质上的直角。“x”平面可以因此代表密封表面。但是,在本发明的上下文中,该角可以是大于45度并且小于135度的任何角度,包括其间的所有增量和值。例如,该角可以具有在75-105度之间的值,或者可以具有约90度的具体值。此外,可以发现当在包含调色剂的图像形成装置中利用并且接合显影辊表面的这样的壁设计,可以更好地服务于阻挡调色剂在凹槽90之间远离调色剂贮槽转移,因此还可以限制调色剂渗漏。
图9图示了由端部密封件提供的相对接触压力分布。示出了端部密封件100的示意性表示。端部密封件100包括刮片密封部分102、用于刮片的辊隙区域104、旋转密封部分106、用于扁平密封件的辊隙区域108以及扁平密封部分110。曲线A、BC和D代表整个密封件100的相对接触压力分布。
曲线A代表跨越密封件100整体的实质上均匀的接触压力分布,如由现有技术的密封件10展示的。
曲线B、C和D代表针对端部密封件50的实施方式的相对接触压力分布,其图示了通过在两个辊隙区域104、108的每一个中增加截面尺寸、通过使用在示例性端部密封件50的辊隙区域104、108中的一个或多个横向的刚性肋或者通过增加截面尺寸和使用横向肋的结合使得肋更具刚性。
曲线B示出了在120和再一次在122的接触压力峰值,其代表了在刮片44和显影辊42之间以及在扁平密封件48和端部密封件50的显影辊42之间的相应的辊隙位置70、72。在122的接触压力峰值被示出为小于在120的接触压力峰值。如图示的,在辊隙区域104、108内的两个接触压力均增加。接触压力峰值122具有较低值的一个原因是在扁平密封48和显影辊42之间的辊隙72可能较小并且需要较小的接触压力来实现密封。
曲线C示出了在124和再一次在126的接触压力的平稳段,其跨越在刮片44和显影辊42之间以及在扁平密封件48和端部密封件50的显影辊42之间的相应的辊隙位置70、72。在126的压力平稳段被示出为约等于在124的压力平稳段,这是一个设计选择问题。如在128所示,在辊隙区域104内的接触压力被示出在离辊隙区域104很短的距离的片密封部分102内开始增加。接触压力在130减小并且在离旋转密封部分106很短的距离内返回到较低的接触压力。分别在旋转密封部分106和扁平密封部分110中的辊隙区域108的外侧的类似的增加和减小,在接触压力平稳段126被再次显示。在曲线C的132处也图示了通过变薄肋66-1、66-2可以实现扁平密封部分110的接触压力的减小。
不像接触压力在片密封部分102和扁平密封部分110减小的曲线B和C,曲线D图示了,在140,在整个片密封部分102和辊隙区域部分104以及整个扁平密封辊隙区域108和扁平密封部分110的较高的接触压力,每个分别在142、144减小到在旋转密封部分106的较低的接触压力。虽然在曲线B、C和D中整个片密封部分102、旋转密封部分106的接触压力分布被图示为相对相同的大小,但通过使肋66-1、66-2变得更具刚性或变薄,在端部密封件50的这些部分的这些接触压力分布可以彼此不同以实现期望的接触压力和接触压力分布。辊隙区域104、108及片密封部分102和扁平密封部分110的接触压力可以在旋转密封部分106的接触压力的大小的1.5倍到5倍之间,并且优选2倍。例如,沿旋转密封部分106的接触压力已经被计算为在约0.0031MPa到约0.053MPa的范围内,而在辊隙区域104、108,以及或者片密封部分102和扁平密封部分110的接触压力,已经被计算为在约0.0049MPa到约0.22MPa的对应范围。使用有限元分析估算接触压力因为当安装到其配合表面时密封件的小尺寸使其不方便并且难以执行真实的接触压力测量。
通过应用本文描述的原理,可以实现在端部密封件50内或者跨越端部密封件50的多个部分的压力分布的各种结合以适应刮片、显影辊以及扁平密封件的各种广泛的设计。
虽然使用本文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描述了端部密封件50,但端部密封件50意在广泛地囊括本文描述的密封件,包括在本申请中具体地描述的那些的所有等同结构。但是,应该明显的是,可以采用改变和修改而不偏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13)

1.一种用于在辊和至少一个打印机部件之间进行密封的密封构件,包括:
第一表面,所述第一表面将与所述辊和所述至少一个打印机部件接合,所述辊和所述至少一个打印机部件在所述辊和所述至少一个打印机部件之间形成辊隙区域,所述第一表面包括至少一个凹槽,所述第一表面的第一部分以第一接触压力与所述辊的对应部分接合,并且所述第一表面的辊隙区域部分邻接所述第一表面的所述第一部分的端部,并且沿所述辊隙区域以第二接触压力接合所述辊和所述至少一个打印机部件;以及
第二表面,所述第二表面偏置所述第一表面以与所述辊和所述至少一个打印机部件接合,所述第二表面的第一部分沿所述第一表面的所述第一部分以均匀的方式提供所述第一接触压力,并且所述第二表面的辊隙区域部分沿所述第一表面的所述辊隙区域部分提供大于所述第一接触压力的所述第二接触压力,
其中所述第二表面包括一对凸出肋,每个凸出肋具有沿所述第二表面的所述第一部分的第一刚度以提供所述第一接触压力以及沿所述第二表面的所述辊隙区域部分的大于所述第一刚度的第二刚度以提供所述第二接触压力。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密封构件,其中每个凸出肋的沿所述第二表面的所述第一部分的一部分具有横截面面积,所述横截面面积小于每个凸出肋的沿所述第二表面的所述辊隙区域部分的一部分的横截面面积。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密封构件,其中在所述第二表面的所述辊隙区域部分中每个凸出肋的横截面面积在辊隙处是最大的,所述辊隙在所述辊隙区域中、在所述辊和所述至少一个打印机部件之间形成。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密封构件,其中在所述第二表面的所述辊隙区域部分中每个凸出肋的横截面面积在尺寸上从所述第二表面的所述辊隙区域部分与所述第二表面的所述第一部分的邻接处逐渐地增加到在所述辊隙处的最大尺寸。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密封构件,还包括在所述第二表面的所述辊隙区域部分中的至少一个横向肋,所述横向肋互连所述一对凸出肋中的一个凸出肋和所述第二表面。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密封构件,其中所述至少一个横向肋包括在所述第二表面的所述辊隙区域部分的相对侧上间隔开的两个横向肋,所述两个横向肋中的每一个互连所述一对凸出肋的所述一个凸出肋和所述第二表面。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密封构件,其中所述至少一个横向肋包括两个横向肋,所述两个横向肋中的第一个横向肋互连所述一对凸出肋中的第一个凸出肋和所述第二表面,并且所述两个横向肋中的第二个横向肋互连所述一对凸出肋中的第二个凸出肋和所述第二表面。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密封构件,其中所述第一表面的所述至少一个凹槽相对于所述第一表面的所述第一部分的侧部呈角度以在辊旋转过程中推动调色剂远离所述辊的端部,并且平行于所述第一表面的所述辊隙区域部分的侧部。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密封构件,其中所述第二接触压力在所述第一接触压力的大小的1.5倍到5倍之间。
10.一种用于在辊、刮片以及扁平密封件之间进行密封的密封构件,所述密封构件包括:
第一表面,所述第一表面与所述辊、所述刮片以及所述扁平密封件接合,所述辊和所述刮片以及所述辊和所述扁平密封件在所述辊和所述刮片之间以及在所述辊和所述扁平密封件之间形成相应的第一辊隙区域和第二辊隙区域,所述第一表面包括多个凹槽,邻接所述第一辊隙区域和所述第二辊隙区域并且在所述第一辊隙区域和所述第二辊隙区域的中间的所述第一表面的第一部分以第一接触压力与所述辊的对应部分接合,并且所述第一表面的相应的第一辊隙区域部分和第二辊隙区域部分分别在所述第一辊隙区域和所述第二辊隙区域处分别以第二接触压力和第三接触压力分别接合所述辊和所述刮片以及所述辊和所述扁平密封件;以及
第二表面,所述第二表面偏置所述第一表面以与所述辊、所述刮片和所述扁平密封件摩擦地接合,所述第二表面的第一部分沿所述第一表面的所述第一部分提供均匀的第一接触压力,并且所述第二表面的第一辊隙区域部分和第二辊隙区域部分分别沿所述第一表面的所述第一辊隙区域部分和所述第二辊隙区域部分提供所述第二接触压力和所述第三接触压力,所述第二接触压力和所述第三接触压力中的每一个大于所述第一接触压力,
其中所述第二表面包括一对凸出肋,每个凸出肋具有沿所述第二表面的所述第一部分的第一刚度以提供所述第一接触压力以及分别沿所述第二表面的所述第一辊隙区域部分和所述第二辊隙区域部分的大于所述第一刚度的第二刚度和第三刚度以分别提供所述第二接触压力和所述第三接触压力。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密封构件,其中每个凸出肋的沿所述第二表面的所述第一部分的一部分具有横截面面积,所述横截面面积小于每个凸出肋的沿所述第二表面的所述第一辊隙区域部分和所述第二辊隙区域部分的一部分的横截面面积。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密封构件,其中在所述第二表面的所述第一辊隙区域部分中每个凸出肋的横截面面积在第一辊隙处是最大的,所述第一辊隙在所述第一辊隙区域中、在所述辊和所述刮片之间形成,并且在所述第二表面的所述第二辊隙区域部分中每个凸出肋的横截面面积在第二辊隙处是最大的,所述第二辊隙在所述第二辊隙区域中、在所述辊和所述扁平密封件之间形成。
13.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密封构件,还包括在所述第二表面的所述第一辊隙区域部分中的至少一个横向肋,所述至少一个横向肋互连所述一对凸出肋中的一个凸出肋和所述第二表面。
CN201280024156.2A 2011-05-18 2012-05-16 用于成像部件表面的多刚度密封件 Active CN103548176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13/110,741 US8644725B2 (en) 2011-05-18 2011-05-18 Multiple stiffness seal for imaging component surfaces
US13/110,741 2011-05-18
PCT/US2012/038086 WO2012158761A1 (en) 2011-05-18 2012-05-16 Multiple stiffness seal for imaging component surfaces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548176A CN103548176A (zh) 2014-01-29
CN103548176B true CN103548176B (zh) 2016-03-30

Family

ID=4717435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80024156.2A Active CN103548176B (zh) 2011-05-18 2012-05-16 用于成像部件表面的多刚度密封件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8644725B2 (zh)
EP (1) EP2710649B1 (zh)
CN (1) CN103548176B (zh)
HK (1) HK1196439A1 (zh)
WO (1) WO2012158761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948649B2 (en) 2012-03-28 2015-02-03 Lexmark International, Inc. Sealing member having internal lubricant additives
JP6120049B2 (ja) * 2012-12-05 2017-04-26 株式会社リコー シール機構、現像装置、プロセスユニット、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6547359B2 (ja) * 2015-03-24 2019-07-24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現像装置及びこれを用いた画像形成装置
JP6604757B2 (ja) 2015-06-30 2019-11-13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シール部材、ユニット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US9835978B2 (en) * 2015-09-22 2017-12-05 Lexmark International, Inc. Notched end seal for an electrophotographic image forming device
CN107946515B (zh) * 2017-12-26 2023-07-18 上汽大众汽车有限公司 电池包及其密封机构
US10365586B1 (en) 2018-03-13 2019-07-30 Lexmark International, Inc. End seal assembly for an undercut developer roll
US10831131B1 (en) 2019-10-01 2020-11-10 Lexmark International, Inc. Developer unit assembly for restricting movement of a developer roll end seal in an electrophotographic image forming device
US10962905B1 (en) 2019-10-21 2021-03-30 Lexmark International, Inc. Seal for an electrophotograhic image forming device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575441A (zh) * 2001-09-27 2005-02-02 莱克斯马克国际公司 用于成像装置的动态端封
CN101336396A (zh) * 2005-12-15 2008-12-31 莱克斯马克国际公司 用于部件表面的动态密封
CN201377578Y (zh) * 2008-12-31 2010-01-06 特新机电(东莞)有限公司 密封件

Family Cites Families (7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809012A (en) 1972-11-24 1974-05-07 Xerox Corp Developer seal
US3985436A (en) 1974-06-25 1976-10-12 Minolta Camera Kabushiki Kaisha Electrophotographic copying apparatus
US4218131A (en) 1975-01-17 1980-08-19 Canon Kabushiki Kaisha Cleaning device
JPS5788461A (en) 1980-11-22 1982-06-02 Canon Inc Picture formation device
JPS57155577A (en) 1981-03-20 1982-09-25 Minolta Camera Co Ltd Cleaning device
DE3303119A1 (de) 1982-03-02 1983-09-08 Minolta Camera K.K., Osaka Abstreifreiniger
US4575221A (en) 1982-05-20 1986-03-11 Canon Kabushiki Kaisha Process kit and a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using the same
US4540268A (en) 1983-04-25 1985-09-10 Canon Kabushiki Kaisha Process kit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using such kit
US4564283A (en) 1984-06-22 1986-01-14 Xerox Corporation Blade cleaner apparatus for removing toner from a charge-retentive surface
US4802928A (en) 1984-08-13 1989-02-07 Thermo Electron-Web Systems, Inc. Doctor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employing prestressed doctor blade
US4616919A (en) 1985-09-05 1986-10-14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Non-contact developer seal
US4681426A (en) 1986-05-19 1987-07-21 Xerox Corporation Brush end seals for blade cleaner housing
US4791454A (en) 1986-06-05 1988-12-13 Ricoh Company, Ltd. Removable photoconductive element unit for image-forming apparatus
USRE34384E (en) 1986-09-22 1993-09-21 Mita Industrial Co., Ltd. Cleaning unit in electrophotographic copier
JPS63301984A (ja) 1986-12-11 1988-12-08 ニツポン・ケンテツク・カイシヤ・リミテツド クリ−ニング装置
JP2516607B2 (ja) 1986-12-17 1996-07-24 株式会社リコー クリ−ニング装置
FR2611931B1 (fr) 1987-03-05 1993-03-19 Ricoh Kk Appareil de formation d'images a kit de rechange
US4893151A (en) 1987-11-26 1990-01-09 Kabushiki Kaisha Toshiba Image developing apparatus
US4905047A (en) 1988-02-12 1990-02-27 Ricoh Company, Ltd. Wet type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JPH0769658B2 (ja) 1988-04-11 1995-07-31 三田工業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のクリーニング装置
US4870449A (en) 1988-07-08 1989-09-26 Eastman Kodak Company Cleaning apparatus with magnetic toner mover
JPH0298362U (zh) 1989-01-24 1990-08-06
US4947216A (en) 1989-02-21 1990-08-07 Surti Tyrone N Cleaning blade assembly for electrophotography apparatus
JPH0344688A (ja) 1989-07-12 1991-02-26 Konica Corp トナーシール方法及び装置
US5202729A (en) 1990-10-26 1993-04-13 Canon Kabushiki Kaisha Developing apparatus having a coated developing roller
JPH0627861A (ja) 1991-09-12 1994-02-04 Canon Inc クリーニング装置及び前記クリーニング装置を有する画像形成装置及びクリーニング装置の組立て方法
US5585895A (en) 1991-12-19 1996-12-17 Canon Kabushiki Kaisha Developing device and process cartridge with it
JP3126532B2 (ja) 1992-02-10 2001-01-22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クリーニング装置及び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3165729B2 (ja) 1992-03-23 2001-05-14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現像装置及び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
JPH05281841A (ja) 1992-03-30 1993-10-29 Ricoh Co Ltd 現像装置
EP0585882B1 (en) 1992-08-31 1997-10-29 Kabushiki Kaisha Toshiba Developing device and cleaning device used in electrophotographic apparatus
US5475467A (en) 1993-04-19 1995-12-12 Canon Kabushiki Kaisha Sealing member, and process cartridge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using same
JPH06313996A (ja) 1993-04-28 1994-11-08 Canon Inc 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画像形成装置及び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の組み立て方法及び現像装置
JPH0792887A (ja) 1993-07-20 1995-04-07 Canon Inc シール部材、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画像形成装置及び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の組立方法
JP3093918B2 (ja) 1993-11-25 2000-10-03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現像装置
US5369477A (en) 1993-12-07 1994-11-29 Hewlett-Packard Company Liquid electrophotography fluid containment and belt tracking device
JPH07219407A (ja) 1994-01-31 1995-08-18 Canon Inc 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3471950B2 (ja) 1995-02-02 2003-12-02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US5758230A (en) 1995-11-10 1998-05-26 Mita Industrial Co., Ltd. Device for developing electrostatic latent image
JP3605203B2 (ja) 1995-11-10 2004-12-22 コニカミノルタビジネステクノロジーズ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US5805965A (en) 1995-11-14 1998-09-08 Ricoh Company, Ltd. Developing device for a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having developer distribution features
BR9700989C1 (pt) 1996-02-16 2000-04-25 Lexmark Int Inc Cartucho para uma máquinas eletrofotográfica
US5805958A (en) 1996-03-27 1998-09-08 Xerox Corporation Seal bearing assembly for a development system
JP3593792B2 (ja) 1996-06-06 2004-11-24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印刷プロセスユニット
JP3079038B2 (ja) 1996-06-10 2000-08-21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現像装置、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3252090B2 (ja) 1996-07-10 2002-01-28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現像装置
JP3445069B2 (ja) 1996-07-24 2003-09-08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現像ユニット及び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3382474B2 (ja) 1996-09-30 2003-03-04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電子写真画像形成装置及びクリーニングローラの組み込み方法
JPH10198163A (ja) 1996-11-12 1998-07-31 Minolta Co Ltd 現像装置
DE69816523T2 (de) 1997-05-27 2004-06-03 Sharp K.K. Entwicklungsgerät
JP3448188B2 (ja) 1997-07-23 2003-09-16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現像剤処理装置
JPH1152721A (ja) 1997-08-08 1999-02-26 Sharp Corp 現像装置
JP3554164B2 (ja) 1997-11-07 2004-08-18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電子写真画像形成装置及びシール部材
US6035158A (en) 1997-11-28 2000-03-07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and belt unit thereof
JP2000056561A (ja) 1998-08-04 2000-02-25 Canon Inc 現像装置及び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電子写真画像形成装置
JP2000075764A (ja) 1998-08-26 2000-03-14 Canon Inc 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3441980B2 (ja) 1998-08-31 2003-09-02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現像装置
US5995774A (en) 1998-09-11 1999-11-30 Lexmark International,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toring data in a non-volatile memory circuit mounted on a printer's process cartridge
JP3825939B2 (ja) 1998-10-22 2006-09-27 株式会社リコー 現像装置、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00131940A (ja) 1998-10-27 2000-05-12 Canon Inc 現像装置、現像カ−トリッジ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JP3403094B2 (ja) 1998-10-28 2003-05-06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現像装置及び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電子写真画像形成装置
US6071660A (en) 1999-03-12 2000-06-06 Lexmark International, Inc. Electrophotographic photoconductor containing high levels of polyolefins as charge transport additives
US6341206B1 (en) 1999-06-10 2002-01-22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Image developing apparatus having developer seal
JP3188441B1 (ja) 2000-05-01 2001-07-16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の再生産方法
US6487383B2 (en) 2001-04-12 2002-11-26 Lexmark International, Inc. Dynamic end-seal for toner development unit
US6690900B2 (en) 2002-03-21 2004-02-10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Method of and system for the reduction of toner pressure applied to a print seal through the implementation of a tapering channel
US6792856B2 (en) 2002-07-16 2004-09-21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ccurate, micro-contact printing
US6842595B1 (en) 2003-10-29 2005-01-11 Static Control Components, Inc. Multi-level seal
US7177565B1 (en) * 2003-12-19 2007-02-13 Cartridge Corporation Of America, Inc. Sealing structure for a toner cartridge
US7561820B2 (en) 2005-08-10 2009-07-14 Lexmark International, Inc. Seals for a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US7627265B2 (en) * 2007-01-15 2009-12-01 Lexmark International, Inc. Seal and seal assembly for a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US8099012B2 (en) 2007-12-18 2012-01-17 Lexmark International, Inc. Developer roll lip seal
US8116657B2 (en) 2007-12-18 2012-02-14 Lexmark International, Inc. Upper seal for inhibiting doctor blade toner leakage
JP2009265573A (ja) * 2008-04-30 2009-11-12 Brother Ind Ltd 現像装置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575441A (zh) * 2001-09-27 2005-02-02 莱克斯马克国际公司 用于成像装置的动态端封
CN101336396A (zh) * 2005-12-15 2008-12-31 莱克斯马克国际公司 用于部件表面的动态密封
CN201377578Y (zh) * 2008-12-31 2010-01-06 特新机电(东莞)有限公司 密封件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2710649B1 (en) 2015-03-18
HK1196439A1 (zh) 2014-12-12
CN103548176A (zh) 2014-01-29
WO2012158761A1 (en) 2012-11-22
EP2710649A4 (en) 2014-05-21
US20120292857A1 (en) 2012-11-22
US8644725B2 (en) 2014-02-04
EP2710649A1 (en) 2014-03-26
WO2012158761A9 (en) 2013-01-1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548176B (zh) 用于成像部件表面的多刚度密封件
CN101336396B (zh) 用于部件表面的动态密封
CN101158842B (zh) 润滑剂涂布装置,处理卡盒及图像形成装置
KR101217748B1 (ko) 클리닝 장치의 제조 방법 및 클리닝 장치
CN104054025A (zh) 使用硬填料颗粒的用于图像形成设备的充电辊
RU2014123017A (ru) Картридж и блок
US20070041749A1 (en) Image forming substance engaging device
US9835978B2 (en) Notched end seal for an electrophotographic image forming device
JP2019119078A (ja) 二軸押出機用バレルブロックおよび二軸押出機
CN105938312B (zh) 具有显影辊和厚度限制片的显影装置
CN101373365B (zh) 清洁装置、成像装置以及像保持体单元
JP6862798B2 (ja) 現像装置
CN101846929B (zh) 显影剂容器、显影装置和图像形成装置
CN103186088A (zh) 一种处理盒和处理盒的密封方法
US10423117B2 (en) Cleaning apparatus and process cartridge
JP2006011071A (ja) 湿式画像形成装置のクリーニング装置
CN103529681B (zh) 处理盒
CN107810449A (zh) 密封部件、单元和成像设备
CN201576167U (zh) 一种通用型硒鼓
CN206002847U (zh) 处理盒
WO2019198344A1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3244558B2 (ja) トナー格納容器
JP2006023521A (ja) 現像装置
JP2012173656A (ja) 画像形成装置用ブレード
JP2006346625A (ja) 塗工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