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518151B - 相位差膜、偏振片、液晶显示装置及化合物 - Google Patents

相位差膜、偏振片、液晶显示装置及化合物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518151B
CN103518151B CN201280022415.8A CN201280022415A CN103518151B CN 103518151 B CN103518151 B CN 103518151B CN 201280022415 A CN201280022415 A CN 201280022415A CN 103518151 B CN103518151 B CN 10351815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ryl
alkyl
cycloalkyl
heterocyclic radical
aci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80022415.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518151A (zh
Inventor
铃木隆嗣
中原成
中原一成
木内宏佳
福坂洁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onica Minolta Opto Inc
Original Assignee
Konica Minolta Opto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onica Minolta Opto Inc filed Critical Konica Minolta Opto Inc
Publication of CN10351815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51815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51815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518151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5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cells with optical devices, e.g. polarisers or reflectors
    • G02F1/133528Polariser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5/00Optical elements other than lenses
    • G02B5/30Polarising element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BPOLYSACCHARIDES; DERIVATIVES THEREOF
    • C08B3/00Preparation of cellulose esters of organic acids
    • C08B3/06Cellulose acetate, e.g. mono-acetate, di-acetate or tri-acetate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BPOLYSACCHARIDES; DERIVATIVES THEREOF
    • C08B3/00Preparation of cellulose esters of organic acids
    • C08B3/16Preparation of mixed organic cellulose esters, e.g. cellulose aceto-formate or cellulose aceto-propionate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JWORKING-UP; GENERAL PROCESSES OF COMPOUNDING; AFTER-TREATMENT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C08B, C08C, C08F, C08G or C08H
    • C08J5/00Manufacture of articles or shaped materials containing macromolecular substances
    • C08J5/18Manufacture of films or sheet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KUse of inorganic or non-macromolecular organic substances as compounding ingredients
    • C08K5/00Use of organic ingredients
    • C08K5/16Nitrogen-containing compounds
    • C08K5/34Heterocyclic compounds having nitrogen in the ring
    • C08K5/3442Heterocyclic compounds having nitrogen in the ring having two nitrogen atoms in the ring
    • C08K5/3462Six-membered rings
    • C08K5/3465Six-membered rings condensed with carbocyclic ring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L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08L1/00Compositions of cellulose, modified cellulose or cellulose derivatives
    • C08L1/08Cellulose derivativ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L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08L1/00Compositions of cellulose, modified cellulose or cellulose derivatives
    • C08L1/08Cellulose derivatives
    • C08L1/10Esters of organic acids, i.e. acylat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L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08L1/00Compositions of cellulose, modified cellulose or cellulose derivatives
    • C08L1/08Cellulose derivatives
    • C08L1/10Esters of organic acids, i.e. acylates
    • C08L1/12Cellulose acetate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L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08L1/00Compositions of cellulose, modified cellulose or cellulose derivatives
    • C08L1/08Cellulose derivatives
    • C08L1/10Esters of organic acids, i.e. acylates
    • C08L1/14Mixed esters, e.g. cellulose acetate-butyrate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1/00Optical el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of which they are made; Optical coatings for optical elements
    • G02B1/04Optical el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of which they are made; Optical coatings for optical elements made of organic materials, e.g. plastic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5/00Optical elements other than lenses
    • G02B5/30Polarising elements
    • G02B5/3083Birefringent or phase retarding element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5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cells with optical devices, e.g. polarisers or reflector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5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cells with optical devices, e.g. polarisers or reflectors
    • G02F1/13363Birefringent elements, e.g. for optical compensation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JWORKING-UP; GENERAL PROCESSES OF COMPOUNDING; AFTER-TREATMENT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C08B, C08C, C08F, C08G or C08H
    • C08J2301/00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cellulose, modified cellulose or cellulose derivatives
    • C08J2301/08Cellulose derivativ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KMATERIALS FOR MISCELLANEOUS APPLICATION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C09K2323/00Functional layers of liquid crystal optical display excluding electroactive liquid crystal layer characterised by chemical composition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KMATERIALS FOR MISCELLANEOUS APPLICATION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C09K2323/00Functional layers of liquid crystal optical display excluding electroactive liquid crystal layer characterised by chemical composition
    • C09K2323/03Viewing layer characterised by chemical composition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KMATERIALS FOR MISCELLANEOUS APPLICATION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C09K2323/00Functional layers of liquid crystal optical display excluding electroactive liquid crystal layer characterised by chemical composition
    • C09K2323/03Viewing layer characterised by chemical composition
    • C09K2323/031Polarizer or dye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KMATERIALS FOR MISCELLANEOUS APPLICATION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C09K2323/00Functional layers of liquid crystal optical display excluding electroactive liquid crystal layer characterised by chemical composition
    • C09K2323/03Viewing layer characterised by chemical composition
    • C09K2323/035Ester polymer, e.g. polycarbonate, polyacrylate or polyester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具有高延迟表现性,机械强度及耐久性良好的相位差膜。本发明的相位差膜含有纤维素衍生物和至少1种下述通式(1)所示的化合物。(通式(1)中,R1及R2分别独立地表示烷基、环烷基、芳基或杂环基;X1表示单键、‑NR4‑、‑O‑或‑S‑;X2表示单键、‑NR5‑、‑NR5‑(C=O)‑、‑O‑或‑S‑;R4及R5分别独立地表示氢原子、烷基、环烷基、芳基或杂环基;R3表示取代基;n表示0~4的整数;n为2以上时,多个R3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相邻的R3可以彼此相互键合而形成环)通式(1)

Description

相位差膜、偏振片、液晶显示装置及化合物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相位差膜、偏振片、液晶显示装置及化合物。
背景技术
在液晶显示装置中,相位差膜是为了扩大视场角及提高对比度而使用的。近年来,为了液晶表示装置的响应速度的提高、轻量化、制造成本降低等而进行了液晶面板的薄膜化及液晶单元内的液晶的改良,要求相位差膜进一步薄膜化。另外,作为通过相位差膜的高速生产、长尺寸化来实现成本降低的方法,对薄膜化的要求很高。为此,对相位差膜要求更高的性能,即使膜的厚度极薄,也要求例如具有较大的相位差(延迟)性能,并具有在操作性方面不会产生问题的机械强度。另外,伴随液晶面板的薄膜化,背光源和偏振片的距离缩短,来自背光源单元的放热所带来的影响提高,因此,即使是薄膜也要求迄今为止更优异的耐久性。
含有纤维素衍生物的膜由于在制造偏振片时所需要的透湿性优异,因此,被广泛用作相位差膜。目前,为了增大含有这些纤维素衍生物的膜的延迟,提出了使用酰基总取代度低的纤维素酯、在膜中添加具有延迟显现效果的化合物或进一步拉伸该膜的技术(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3)。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0-79241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10-170128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2006-96875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然而,本发明人对专利文献1~3中所公开的方法进行了潜心研究,结果认为,在薄膜化的相位差膜中,采用这些方法得到的延迟不充分,在机械强度方面存在问题,在耐久性方面存在问题。
为了在维持薄膜性的状态下确保期望的延迟,例如可以举出:使用酰基的总取代度更低的纤维素酯、增加具有延迟显现效果的化合物的添加量或进一步在低温下进行高倍率的拉伸等方法。然而,若纤维素酯的酰基的总取代度过低,存在延迟相对于环境湿度的变动大、与起偏镜贴合时向皂化液中的溶出显著等问题。另外,若增加具有延迟显现效果的化合物的添加量,则存在与树脂的相容性降低,引起得到的膜发生渗出等问题。进而,若在低温下进行高倍率的拉伸,则存在得到的膜的雾度增大等光学特性降低、以及断裂的危险性和脆性的劣化等机械强度降低较大的问题。
因此,期待一种在维持薄膜特性及期望的延迟的同时具有在操作性方面不会发生问题的机械强度以及优异的耐久性的膜。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问题而完成的,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表现出高延迟的化合物。另外,提供一种具有高延迟表现性、机械强度及耐久性良好的相位差膜。进而,提供一种含有该相位差膜的偏振片及含有该相位差膜且视场角宽、耐久性优异的液晶显示装置。
用于解决技术问题的方案
本发明的上述课题由以下的方案实现。
[1]一种相位差膜,其含有纤维素衍生物和至少1种下述通式(1)所示的化合物,
[化学式1]
通式(1)
(通式(1)中,R1及R2分别独立地表示烷基、环烷基、芳基或杂环基;
X1表示单键、-NR4-、-O-或-S-;
X2表示单键、-NR5-、-NR5-(C=O)-、-O-或-S-;
R4及R5分别独立地表示氢原子、烷基、环烷基、芳基或杂环基;
R3表示取代基;
n表示0~4的整数;n为2以上时,多个R3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相邻的R3可以彼此相互键合而形成环)。
[2]如[1]所述的相位差膜,其中,所述通式(1)所示的化合物为下述通式(2)或(3)所示的化合物,
[化学式2]
通式(2)
(通式(2)中,R2表示烷基、环烷基、芳基或杂环基;
X1表示单键、-NR4-、-O-或-S-;
X2表示单键、-NR5-、-NR5-(C=O)-、-O-或-S-;
R4及R5分别独立地表示氢原子、烷基、环烷基、芳基或杂环基;
R3表示取代基;
n表示0~4的整数;n为2以上时,多个R3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相邻的R3可以彼此相互键合而形成环;
R9表示:
q价的烷基、q价的环烷基、q价的芳基或者q价的杂环基、
或者
将选自烷基、环烷基、芳基及杂环基中的两种以上组合而形成的q价的连接基团、
或者
将烷基、环烷基、芳基或杂环基与-NR10-、-O-、-S-、-C(=O)-、-S(=O)2-、-CH=CH-或者-C≡C-所示的2价基团组合而形成的q价的连接基团;
R10表示氢原子、烷基、环烷基、芳基或杂环基;
Q表示2或3),
[化学式3]
通式(3)
(通式(3)中,R1表示烷基、环烷基、芳基或杂环基;
X1表示单键、-NR4-、-O-或-S-;
X2表示单键、-NR5-、-NR5-(C=O)-、-O-或-S-;
R4及R5分别独立地表示氢原子、烷基、环烷基、芳基或杂环基;
R3表示取代基;
n表示0~4的整数;n为2以上时,多个R3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相邻的R3可以彼此相互键合而形成环;
R6表示:
p价的烷基、p价的环烷基、p价的芳基或p价的杂环基、
或者
将选自烷基、环烷基、芳基及杂环基中的两种以上组合而形成的p价的连接基团、
或者
将烷基、环烷基、芳基或者杂环基和-NR7-、-O-、-S-、-C(=O)-、-S(=O)2-、-CH=CH-或者-C≡C-所示的2价基团组合而形成的p价的连接基团;
R7表示氢原子、烷基、环烷基、芳基或杂环基;
p表示2或3)。
[3]如[2]所述的相位差膜,其中,所述通式(3)所示的化合物为下述通式(4)所示的化合物,
[化学式4]
通式(4)
(通式(4)中,R1表示烷基、环烷基、芳基或杂环基;
X1表示单键、-NR4-、-O-或-S-;
R4表示氢原子、烷基、环烷基、芳基或杂环基;
R3表示取代基;
n表示0~4的整数;n为2以上时,多个R3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相邻的R3可以彼此相互键合而形成环;
J表示2价的烷基、2价的环烷基、2价的芳基或者2价的杂环基、或将选自烷基、环烷基、芳基及杂环基中的两种以上组合而形成的2价的连接基团)。
[4]如[1]~[3]中任一项所述的相位差膜,其中,所述纤维素衍生物为纤维素酯。
[5]如[4]所述的相位差膜,其中,所述纤维素酯的酰基总取代度为1.5以上且2.5以下。
[6]如[1]~[4]中任一项所述的相位差膜,其中,在23℃、55%RH的环境下,对于波长590nm的光,下述式所示的面内方向的延迟Ro为40~100nm,厚度方向的延迟Rth为100~300nm。
式(I)Ro=(nx-ny)×d
式(II)Rth={(nx+ny)/2-nz}×d
(其中,nx表示膜的面内方向中折射率达到最大的方向x的折射率,ny表示膜的面内方向中与所述方向x垂直的方向y的折射率,nz表示膜的厚度方向z的折射率,d(nm)表示相位差膜的厚度)。
[7]如[1]~[6]中任一项所述的相位差膜,其中,所述相位差膜的膜厚为20~35μm。
[8]一种偏振片,其包括起偏镜和设置在所述起偏镜的至少一面上的[1]~[7]中任一项所述的相位差膜。
[9]一种液晶显示装置,其具有[1]~[7]中任一项所述的相位差膜。
[10]一种液晶显示装置,其具有液晶单元和设置在所述液晶单元的至少一面上的[8]所述的偏振片。
[11]如[10]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其中,所述液晶单元为VA型液晶单元。
[12]一种相位差膜,其含有下述通式(1)所示的化合物,
[化学式5]
通式(1)
(通式(1)中,R1及R2分别独立地表示烷基、环烷基、芳基或杂环基;
X1表示单键、-NR4-、-O-或-S-;
X2表示单键、-NR5-、-NR5-(C=O)-、-O-或-S-;
R4及R5分别独立地表示氢原子、烷基、环烷基、芳基或杂环基;
R3表示取代基;
n表示0~4的整数;n为2以上时,多个R3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相邻的R3可以彼此相互键合而形成环)。
[13]一种化合物,其由下述通式(4)表示。
[化学式6]
通式(4)
(通式(4)中,R1表示烷基、环烷基、芳基或杂环基;
X1表示单键、-NR4-、-O-或-S-;
R4表示氢原子、烷基、环烷基、芳基或杂环基;
R3表示取代基;
n表示0~4的整数;n为2以上时,多个R3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相邻的R3可以彼此相互键合而形成环;
J表示2价的烷基、2价的环烷基、2价的芳基或者2价的杂环基、或将选自烷基、环烷基、芳基及杂环基中的两种以上组合而形成的2价的连接基团)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可提供一种表现出高延迟的化合物。另外,可提供一种具有高延迟表现性、机械强度及耐久性良好的相位差膜。进而,可提供一种含有该相位差膜的偏振片及含有该相位差膜、视场角宽,且耐久性优异的液晶显示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用于实施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详细地进行说明,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于这些。
本发明人等为了解决上述课题对含有各种低分子化合物和纤维素衍生物的相位差膜进行了潜心研究。其结果发现,虽然详细的原因并未明确,但特定的喹唑啉化合物具有极高的延迟表现性。进而,发现通过使用该喹唑啉化合物,可得到具有高延迟表现性,且机械强度及耐久性良好的相位差膜。另外,发现若使用该相位差膜,则可得到视场角宽,且耐久性优异的液晶显示装置。
详细而言,喹唑啉化合物为具有由苯环和嘧啶环这2个六元环稠合而成的结构的芳香族化合物。而且,发现在使用特定喹唑啉化合物的情况下,可解决上述课题,以至完成了本发明,所述特定喹唑啉化合物是在2位和4位键合了特定取代基的喹唑啉化合物。
<通式(1)所示的化合物>
对本发明的通式(1)所示的化合物进行说明。
[化学式7]
通式(1)
在通式(1)中,R1及R2分别表示烷基、环烷基、芳基或杂环基。
R1及R2所示的烷基的碳原子数优选为1~18,更优选为1~8。作为烷基,例如可以举出:甲基、乙基、丙基、异丙基、叔丁基、戊基、己基、辛基、十二烷基、三氟甲基等。
R1及R2所示的环烷基的碳原子数优选为3~10。作为环烷基,例如可以举出:环丙基、环戊基、环己基、金刚烷基等。
R1及R2所示的芳基的碳原子数优选为6~10。作为芳基,例如可以举出:苯基、萘基等。
作为R1及R2所示的杂环基,例如可以举出:吡啶基、噻唑基、噁唑啉基、吡唑啉基、咪唑基等。
R1及R2所示的烷基、环烷基、芳基或杂环基可以举出取代基。作为取代基,没有特别限制,例如可以举出:烷基(例如,甲基、乙基、丙基、异丙基、叔丁基、戊基、己基、辛基、十二烷基、三氟甲基等)、环烷基(例如,环丙基、环戊基、环己基、金刚烷基等)、芳基(例如,苯基、萘基等)、酰基氨基(例如,乙酰基氨基、苯甲酰基氨基等)、烷硫基(例如,甲硫基、乙硫基等)、芳硫基(例如,苯硫基、萘硫基等)、烯基(例如,乙烯基、2-丙烯基、3-丁烯基、1-甲基-3-丙烯基、3-戊烯基、1-甲基-3-丁烯基、4-己烯基、环己烯基等)、卤素原子(例如,氟原子、氯原子、溴原子、碘原子等)、炔基(例如,炔丙基等)、杂环基(例如,吡啶基、噻唑基、噁唑啉基、吡唑啉基、咪唑基等)、烷基磺酰基(例如,甲基磺酰基、乙基磺酰基等)、芳基磺酰基(例如,苯基磺酰基、萘基磺酰基等)、烷基亚磺酰基(例如,甲基亚磺酰基等)、芳基亚磺酰基(例如,苯基亚磺酰基等)、膦酰基、酰基(例如,乙酰基、特戊酰基、苯甲酰基等)、氨基甲酰基(例如,氨基羰基、甲基氨基羰基、二甲基氨基羰基、丁基氨基羰基、环己基氨基羰基、苯基氨基羰基、2-吡啶基氨基羰基等)、氨磺酰基(例如,氨基磺酰基、甲基氨基磺酰基、二甲基氨基磺酰基、丁基氨基磺酰基、己基氨基磺酰基、环己基氨基磺酰基、辛基氨基磺酰基、十二烷基氨基磺酰基、苯基氨基磺酰基、萘基氨基磺酰基、2-吡啶基氨基磺酰基等)、磺酰胺基(例如,甲烷磺酰胺基、苯磺酰胺基等)、氰基、烷氧基(例如,甲氧基、乙氧基、丙氧基等)、芳氧基(例如,苯氧基、萘氧基等)、杂环氧基、硅氧基、酰氧基(例如,乙酰氧基、苯甲酰氧基等)、磺酸基、磺酸的盐、氨基羰氧基、氨基(例如,氨基、乙基氨基、二甲基氨基、丁基氨基、环戊基氨基、2-乙基己基氨基、十二烷基氨基等)、苯胺基(例如,苯基氨基、氯苯基氨基、甲苯胺基、茴香胺基、萘基氨基、2-吡啶基氨基等)、酰亚胺基、脲基(例如,甲基脲基、乙基脲基、戊基脲基、环己基脲基、辛基脲基、十二烷基脲基、苯基脲基、萘基脲基、2-吡啶基氨基脲基等)、烷氧基羰基氨基(例如,甲氧基羰基氨基、苯氧基羰基氨基等)、烷氧基羰基(例如,甲氧基羰基、乙氧基羰基、苯氧基羰基等)、芳氧基羰基(例如,苯氧基羰基等)、杂环硫基、硫脲基、羧基、羧酸的盐、羟基、巯基、硝基等。其中,优选卤素原子、烷基、烷氧基等。这些取代基可被与上述同样的取代基进一步取代。
在通式(1)中,R1及R2优选为环烷基、芳基或杂环基,更优选为芳基。
在通式(1)中,X1表示单键、-NR4-、-O-或-S-。X2表示单键、-NR5-、-NR5-(C=O)-、-O-或-S-。R4及R5分别独立地表示氢原子、烷基、环烷基、芳基或杂环基。R4及R5所示的烷基、环烷基、芳基或杂环基,可以举出:与作为通式(1)中R1及R2所示的烷基、环烷基、芳基或杂环基的例子分别举出的基团同样的基团。这些基团可以进一步具有取代基,作为该取代基,例如可以举出:与通式(1)中R1及R2所示的烷基、环烷基、芳基或杂环基可以具有的取代基同样的基团。
在通式(1)中,X1优选为-NR4-,-NR4-中的R4更优选为氢原子。
在通式(1)中,X2优选为单键或-NR5-,更优选为单键。-NR5-中的R5优选为氢原子。
在通式(1)中,R3表示取代基。作为R3所示的取代基没有特别限制,例如可以举出:与通式(1)中R1及R2所示的烷基、环烷基、芳基或杂环基可以具有的取代基同样的取代基。
在通式(1)中,n表示0~4的整数。n为2以上时,多个R3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相邻的R3可以彼此相互键合而形成环。
本发明的通式(1)所示的化合物优选为通式(2)或(3)所示的化合物。
<通式(2)所示的化合物>
对本发明的通式(2)所示的化合物进行说明。
[化学式8]
通式(2)
在通式(2)中,R2、R3、n、X1、X2分别与通式(1)中的R2、R3、n、X1、X2意义相同。
在通式(2)中,X1优选为-NR4-,R4优选为氢原子。
在通式(2)中,R9表示:q价的烷基、q价的环烷基、q价的芳基或者q价的杂环基;将选自烷基、环烷基、芳基及杂环基中的两种以上组合而形成的q价的连接基团;或将烷基、环烷基、芳基或杂环基与-NR10-、-O-、-S-、-C(=O)-、-S(=O)2-、-CH=CH-或-C≡C-所示的2价基团组合而形成的q价的连接基团。R10表示氢原子、烷基、环烷基、芳基或杂环基。
R9所示的q价的烷基的碳原子数优选为1~18,更优选为1~8。作为R9所示的2价的烷基,例如可以举出:亚甲基、1,2-亚乙基、1,2-亚丙基、1,3-亚丙基、1,4-亚丁基等,作为3价的烷基,例如可以举出:丙烷-1,2,3-三基、己烷-1,5,6-三基等。
R9所示的q价环烷基的碳原子数优选为3~10。作为R9所示的2价环烷基,例如可以举出:1,2-亚环己基、1,4-亚环己基等,作为3价的环烷基,例如可以举出:环己烷-1,3,5-三基、金刚烷-1,3,5-三基等。
R9所示的q价芳基的碳原子数优选为6~14。作为R9所示的2价芳基,例如可以举出:1,4-亚苯基、1,3-亚苯基、1,4-亚萘基、2,6-亚萘基、9,10-亚蒽基等,作为3价的芳基,例如可以举出:苯-1,3,5-三基等。
作为R9所示的2价的杂环基,例如可以举出:2,5-亚吡啶基、1,3-亚咪唑基、3,5-亚噻吩基、2,5-亚噻吩基、2,5-亚呋喃基等,作为3价的杂环基,例如可以举出:吡啶-2,4,6-三基等。
R9所示的q价的烷基、q价的环烷基、q价的芳基或q价的杂环基可以具有取代基。作为取代基,没有特别限制,例如可以举出:与通式(1)中R1及R2所示的烷基、环烷基、芳基或杂环基可以具有的取代基同样的基团。R10所示的烷基、环烷基、芳基或杂环基例如可以举出:与作为通式(1)中R1及R2所示的烷基、环烷基、芳基或杂环基的例子列举的基团同样的基团。这些基团可以进一步具有取代基,作为该取代基,例如可以举出:与通式(1)中R1及R2所示的烷基、环烷基、芳基或杂环基可以具有的取代基同样的基团。
在通式(2)中,R9优选为2价的烷基、2价的环烷基、2价的芳基或2价的杂环基。
在通式(2)中,q表示2~3的整数。q优选2。
<通式(3)所示的化合物>
对本发明的通式(3)所示的化合物进行说明。
[化学式9]
通式(3)
在通式(3)中,R1、R3、n、X1、X2与分别通式(1)中的R1、R3、n、X1、X2意义相同。
在通式(3)中,X1优选为-NR4-,R4优选为氢原子。
在通式(3)中,R6表示p价的烷基、p价的环烷基、p价的芳基或者p价的杂环基;将选自烷基、环烷基、芳基及杂环基中的两种以上组合而形成的p价的连接基团;或将烷基、环烷基、芳基或杂环基与-NR7-、-O-、-S-、-C(=O)-、-S(=O)2-、-CH=CH-或-C≡C-所示的2价基团组合而形成的p价的连接基团。R7表示氢原子、烷基、环烷基、芳基或杂环基。
R6所示的p价烷基的碳原子数优选为1~18,更优选为1~8。作为R6所示的2价的烷基,例如可以举出:亚甲基、1,2-亚乙基、1,2-亚丙基、1,3-亚丙基、1,4-亚丁基等,作为3价的烷基,例如可以举出:丙烷-1,2,3-三基、己烷-1,5,6-三基等。
p价的环烷基的碳原子数优选为3~10。作为R6所示的2价的环烷基,例如可以举出:1,2-亚环己基、1,4-亚环己基等,作为3价的环烷基,例如可以举出:环己烷-1,3,5-三基、金刚烷-1,3,5-三基等。
p价的芳基的碳原子数优选为6~14。作为R6所示的2价的芳基,例如可以举出:1,4-亚苯基、1,3-亚苯基、1,4-亚萘基、2,6-亚萘基、9,10-亚蒽基等,作为3价的芳基,例如可以举出:苯-1,3,5-三基等。
作为R6所示的2价的杂环基,例如可以举出:2,5-亚吡啶基、1,3-亚咪唑基、3,5-亚噻吩基、2,5-亚噻吩基、2,5-亚呋喃基等,作为3价的杂环基,例如可以举出:吡啶-2,4,6-三基等。
R6所示的p价的烷基、p价的环烷基、p价的芳基或p价的杂环基可以进一步具有取代基。作为取代基,没有特别限制,例如可以举出:与通式(1)中R1及R2所示的烷基、环烷基、芳基或杂环基可以具有的取代基同样的基团。R7所示的烷基、环烷基、芳基或杂环基例如可以举出:与作为通式(1)中R1及R2所示的烷基、环烷基、芳基或杂环基的例子而列举的基团同样的基团。这些基团可以进一步具有取代基,作为该取代基,例如可以举出:与通式(1)中R1及R2所示的烷基、环烷基、芳基或杂环基可以具有的取代基同样的基团。
在通式(3)中,R6优选为p价的环烷基、p价的芳基或p价的杂环基,进一步优选为2价的环烷基、2价的芳基或2价的杂环基,特别优选为2价的芳基。
在通式(3)中,p表示2或3。p优选为2。
在本发明中,通式(3)所示的化合物特别优选为通式(4)所示的化合物。
<通式(4)所示的化合物>
对本发明的通式(4)所示的化合物进行说明。
[化学式10]
通式(4)
在通式(4)中,R1、R3、n、X1与分别通式(3)中的R1、R3、n、X1意义相同。
在通式(4)中,X1优选为-NR4-,R4优选为氢原子。
在通式(4)中,J表示2价的烷基、2价的环烷基、2价的芳基或者2价的杂环基;或将选自烷基、环烷基、芳基及杂环基中的两种以上组合而形成的2价的连接基团。
作为J所示的2价的烷基、2价的环烷基、2价的芳基及2价的杂环基,例如可以举出:与作为通式(3)中R6所示的2价的烷基、2价的环烷基、2价的芳基或2价的杂环基的例子而举出的基团同样的基团。这些基团可以进一步具有取代基,作为该取代基,例如可以举出:与通式(1)中R1及R2所示的烷基、环烷基、芳基或杂环基可以具有的取代基同样的基团。
在J表示将选自烷基、环烷基、芳基及杂环基中的两种以上组合而形成的2价的连接基团的情况下,烷基、环烷基、芳基或杂环基可分别在内部通过选自-NR12-、-O-、-S-、-C(=O)-、-S(=O)2-、-CH=CH-及-C≡C-中的至少一个2价连接基团而组合在一起。R12表示氢原子、烷基、环烷基、芳基或杂环基。R12所示的烷基、环烷基、芳基或杂环基例如可以举出:作为与通式(1)中R1及R2所示的烷基、环烷基、芳基或杂环基的例子而列举的基团同样的基团。这些基团可以进一步具有取代基,作为该取代基,例如可以举出:与通式(1)中R1及R2所示的烷基、环烷基、芳基或杂环基可以具有的取代基同样的基团。
在通式(4)中,J优选为选自2价的环烷基、2价的芳基、2价的杂环基、或这些基团的组合中的2价连接基团,更优选为2价的芳基或这些基团的组合。
以下,举出通式(1)~(4)所示的化合物的具体例,但本发明并不受下述具体例任何限定。
首先,以下举出通式(1)所示的化合物的具体例。
[化学式11]
[化学式12]
[化学式13]
[化学式14]
[化学式15]
[化学式16]
[化学式17]
[化学式18]
[化学式19]
[化学式20]
[化学式21]
[化学式22]
[化学式23]
[化学式24]
接着,举出通式(2)所示的化合物的具体例。
[化学式25]
[化学式26]
接着,举出通式(3)所示的化合物的具体例。
[化学式27]
[化学式28]
[化学式29]
[化学式30]
[化学式31]
[化学式32]
[化学式33]
[化学式34]
[化学式35]
本发明的通式(1)~(4)所示的化合物可以参考公知的方法制造。例如可以参考Synthesis 1981(1),35-36、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1931,53(10),3867-3875等中记载的方法进行合成。
本发明的通式(1)~(4)所示的化合物的具体合成法在后述的实施例中进行说明,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于这些实施例。
本发明的通式(1)所示的化合物可优选用作延迟上升剂。
所谓延迟上升剂是指:在相对于纤维素衍生物添加1~15质量%、优选2~10质量%的情况下,与未添加延迟上升剂时的延迟相比,使膜的延迟上升10nm以上、优选40nm以上的化合物。
2.相位差膜
本发明的相位差膜含有上述的通式(1)所示的化合物。本发明的相位差膜优选含有树脂和通式(1)所示的化合物。通式(1)所示的化合物可以是通式(2)~(4)中的任一者所示的化合物。另外,通式(1)所示的化合物可以为一种,也可以为两种以上的混合物。
成为本发明的相位差膜主要成分的树脂优选含有纤维素衍生物。
纤维素衍生物
所谓本发明中所使用的纤维素衍生物是指以纤维素为基本结构的化合物,即,例如具有纤维素骨架的化合物,所述纤维素骨架是以纤维素作为原料并通过生物或者化学方法导入官能团而得到的。
作为本发明中所使用的纤维素衍生物,例如可以举出:纤维素醚(例如可以举出:甲基纤维素、乙基纤维素、羟乙基纤维素、羟丙基纤维素、氰乙基纤维素等)、纤维素酯(例如可以举出:三乙酰基纤维素、二乙酰基纤维素、纤维素乙酸酯丙酸酯、纤维素乙酸酯丁酸酯、纤维素乙酸酯邻苯二甲酸酯、纤维素乙酸酯偏苯三酸酯、硝酸纤维素等)、纤维素醚酯(例如可以举出:乙酰基甲基纤维素、乙酰基乙基纤维素、乙酰基羟基乙基纤维素、苯甲酰基羟基丙基纤维素等)、纤维素碳酸酯(例如可以举出:纤维素碳酸乙酯等)、纤维素氨基甲酸酯(例如可以举出:纤维素苯基氨基甲酸酯等)等,优选纤维素酯。另外,在本发明中,也可以使用2种以上的不同的种类的纤维素衍生物。
纤维素酯
本发明中所使用的纤维素酯的种类没有特别限定,优选为碳原子数2~22的直链或支链的羧酸酯,这些羧酸可以形成环,另外,也可以为碳原子数7~11的芳香族羧酸的酯。另外,这些羧酸也可以具有取代基。作为纤维素酯,特别优选碳原子数为6以下的低级脂肪酸酯。
作为进一步优选的纤维素酯的种类,具体而言,除纤维素乙酸酯以外,可以举出:如纤维素乙酸酯丙酸酯、纤维素乙酸酯丁酸酯、纤维素乙酸酯丙酸酯丁酸酯之类的除乙酰基以外还键合了丙酸酯基或丁酸酯基的纤维素的混合脂肪酸酯。
本发明中所使用的纤维素酯的酰基总取代度优选为1.5以上且3.0以下,更优选为1.5以上且2.6以下。
本发明中所使用的纤维素酯特别优选同时满足下述式(a)及(b)。
式(a)1.5≤X+Y≤2.6
式(b)0<X≤2.6
(式中,X为乙酰基的取代度,Y为丙酰基、丁酰基或者其混合物的取代度)
其中,特别是可最优选使用纤维素乙酸酯(Y=0)及纤维素乙酸酯丙酸酯(Y;丙酰基、Y>0)。作为纤维素乙酸酯,优选为2.0≤X≤2.6,作为纤维素乙酸酯丙酸酯,优选为0<X≤2.0、0.5≤Y≤2.0、1.5≤X+Y≤2.6。另外,酰基取代度的测定方法可依据ASTM-D817-96进行测定。另外,未被酰基取代的部分通常以羟基的形式存在。
另外,为了得到符合目的的光学特性,也可以混合使用取代度不同的树脂。作为混合比,优选10:90~90:10(质量比)。
本发明中所使用的纤维素衍生物、优选纤维素酯的数均分子量(Mn)在30000~200000的范围时,得到的膜的机械强度强,故优选。进一步优选使用数均分子量(Mn)在40000~100000范围的纤维素衍生物。
本发明中所使用的纤维素衍生物、优选纤维素酯的重均分子量(Mw)、数均分子量(Mn)可以使用凝胶渗透色谱(GPC)进行测定。
测定条件的一个例子如下所述,但并不限定于此,也可以使用同等的测定方法。
溶剂:二氯甲烷
柱:Shodex K806、K805、K803G(连接3根昭和电工(株)制进行使用)
柱温:25℃
试样浓度:0.1质量%
检测器:RI Model504(GL Science公司制造)
泵:L6000(日立制作所(株)制造)
流量:1.0ml/min
标准曲线:标准聚苯乙烯STK standard使用聚苯乙烯(东曹(株)制造)Mw=1000000~500这样的13个样品的标准曲线。13个样品大致等间隔地使用。
本发明中所使用的纤维素衍生物、优选纤维素酯的重均分子量(Mw)/数均分子量(Mn)的值优选为1.0~3.0。
作为本发明中所使用的纤维素衍生物的原料的纤维素,没有特别限制,可以举出:棉绒、木浆、洋麻等。另外,由它们得到的纤维素衍生物分别可以以任意的比例混合使用。
本发明中所使用的纤维素衍生物、优选纤维素乙酸酯、纤维素乙酸酯丙酸酯等纤维素酯可通过公知的方法制造。具体而言,可以参考日本特开平10-45804号中记载的方法进行合成。
成为本发明的相位差膜的主要成分的树脂可以进一步含有纤维素衍生物以外的其它树脂。作为其它树脂,可以举出:聚碳酸酯类树脂、聚苯乙烯类树脂、聚砜类树脂、聚酯类树脂、聚芳酯类树脂、丙烯酸类树脂(也包含共聚物)、烯烃类树脂(降冰片烯类树脂、环状烯烃类树脂、环状共轭二烯类树脂、乙烯基脂环式烃类树脂等)、乙烯基类树脂(也包含聚醋酸乙烯酯类树脂、聚乙烯醇类树脂等)等。其中,作为可组合使用的树脂,优选丙烯酸类树脂。
在本发明的相位差膜含有纤维素衍生物以外的其它树脂的情况下,纤维素衍生物以外的树脂的含量优选相对于树脂总量为5~70质量%。
通式(1)所示的化合物
为了对膜赋予期望的延迟,本发明的通式(1)所示的化合物可以适宜调整量而含有。通式(1)所示的化合物的添加量优选相对于纤维素衍生物为1~15质量%,特别优选为2~10质量%。若在该范围内,则可以对含有纤维素衍生物的膜赋予充分的延迟。
本发明的相位差膜除了纤维素衍生物以及上述通式(1)~(4)所示的化合物以外,还可以进一步含有以下说明的对膜赋予加工性、柔软性、防湿性的增塑剂、赋予紫外线吸收功能的紫外线吸收剂、防止膜劣化的抗氧化剂及对膜赋予爽滑性的微粒(消光剂)。
增塑剂
本发明的相位差膜可以含有增塑剂。作为增塑剂,没有特别限定,优选从糖酯类增塑剂、多元醇酯类增塑剂、乙醇酸酯类增塑剂、邻苯二甲酸酯类增塑剂、脂肪酸酯类增塑剂、磷酸酯类增塑剂、多元羧酸酯类增塑剂、聚酯类增塑剂及乙烯基聚合物类增塑剂等中选择。这些增塑剂也可以使用2种以上。
作为糖酯类化合物,例如可以举出:具有1个以上且12个以下吡喃糖结构或呋喃糖结构的至少1种且将其结构的全部或者一部分OH基酯化得到的酯化合物。
作为酯化的比例,优选为吡喃糖结构或呋喃糖结构中存在的OH基的50%以上。
作为本发明中所使用的糖酯化合物的例子,可以举出例如如下所述的糖,但并不限定于这些。
可以举出:葡萄糖、半乳糖、甘露糖、果糖、木糖、或者阿拉伯糖、乳糖、蔗糖、蔗果四糖、1F-蔗果五糖、水苏糖、麦芽糖醇、乳糖醇、乳果糖、纤维二糖、麦芽糖、纤维三糖、麦芽三糖、棉子糖或者蔗果三糖。
此外,也可以举出:龙胆二糖、龙胆三糖、龙胆四糖、木三糖、半乳糖苷蔗糖等。
这些化合物中,特别优选具有吡喃糖结构和呋喃糖结构两者的化合物。
作为例子,优选蔗糖、蔗果三糖、蔗果四糖、1F-蔗果五糖、水苏糖等,进一步优选为蔗糖。
作为用于将上述吡喃糖结构或呋喃糖结构中的全部或者一部分OH基酯化的单羧酸,没有特别限制,可以使用公知的脂肪族单羧酸、脂环族单羧酸、芳香族单羧酸等。所使用的羧酸可以为1种,也可以为2种以上的混合。
作为优选的脂肪族单羧酸,可以举出:乙酸、丙酸、丁酸、异丁酸、戊酸、己酸、庚酸、辛酸、壬酸、癸酸、2-乙基-己烷羧酸、十一烷酸、月桂酸、十三烷酸、肉豆蔻酸、十五烷酸、棕榈酸、十七烷酸、硬脂酸、十九烷酸、花生酸、山萮酸、二十四烷酸、蜡酸、二十七烷酸、褐煤酸、蜂花酸、三十二烷酸等饱和脂肪酸、十一烯酸、油酸、山梨酸、亚油酸、亚麻酸、花生四烯酸、环烷酸等不饱和脂肪酸等。
作为优选的脂环族单羧酸的例子,可以举出:乙酸、环戊烷羧酸、环己烷羧酸、环辛烷羧酸或它们的衍生物。
作为优选的芳香族单羧酸的例子,可以举出:苯甲酸、甲苯酸等在苯甲酸的苯环中导入了烷基、烷氧基的芳香族单羧酸、肉桂酸、二苯乙醇酸、联苯羧酸、萘羧酸、四氢化萘羧酸等具有2个以上苯环的芳香族单羧酸、或它们的衍生物,更具体而言,可以举出:二甲苯酸、苯六酸、菜林酸、2,3,4-三甲苯甲酸、γ-异荰酸、杜基酸、均三甲基苯甲酸、α-异荰酸、枯铭酸、α-甲苯酸、氢化阿托酸、阿托酸、氢化肉桂酸、水杨酸、邻茴香酸、间茴香酸、对茴香酸、木馏油酸、邻甲基水杨酸、间甲基水杨酸、对甲基水杨酸、邻焦儿茶酸、β-雷琐酸、香草酸、异香草酸、藜芦酸、邻藜芦酸、没食子酸、扁桃酸、苯乙醇酸、高茴香酸、高香草酸、高藜芦酸、邻高藜芦酸、酞酮酸、对香豆酸,特别优选苯甲酸。
作为具有1~12个吡喃糖结构单元或呋喃糖结构单元的至少1种的化合物,可以采用寡糖的酯化合物。
寡糖是使淀粉酶等酶与淀粉、蔗糖等作用而制造的,作为可应用于本发明的寡糖,例如可以举出:麦芽寡糖、异麦芽寡糖、果寡糖、半乳糖寡糖、木寡糖。
以下,下述举出糖酯化合物的一个例子,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于这些例子。
Monopet SB:第一工业制药公司制造
Monopet SOA:第一工业制药公司制造
多元醇酯类增塑剂是由2元以上的脂肪族多元醇与单羧酸形成的酯构成的增塑剂,优选在分子内具有芳香环或环烷基环。优选为2~20元的脂肪族多元醇酯。
本发明中可优选使用的多元醇由以下通式(a)表示。
通式(a)Ra-(OH)r
(其中,Ra表示r价的有机基团,r表示2以上的正整数,OH基表示醇性或酚性羟基。)
作为优选的多元醇的例子,可以举出例如如下所述的多元醇,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于这些。可以举出:阿东糖醇、阿拉伯糖醇、乙二醇、二乙二醇、三乙二醇、四乙二醇、1,2-丙二醇、1,3-丙二醇、二丙二醇、三丙二醇、1,2-丁二醇、1,3-丁二醇、1,4-丁二醇、二丁二醇、1,2,4-丁三醇、1,5-戊二醇、1,6-己二醇、己三醇、半乳糖醇、甘露糖醇、3-甲基戊烷-1,3,5-三醇、频哪醇、山梨糖醇、三羟甲基丙烷、三羟甲基乙烷、季戊四醇、二季戊四醇、木糖醇、肌醇等。特别优选三羟甲基丙烷、季戊四醇。
作为多元醇酯中所使用的单羧酸,没有特别制限,可以使用公知的脂肪族单羧酸、脂环族单羧酸、芳香族单羧酸等。从提高透湿性、保留性的方面考虑,优选使用脂环族单羧酸、芳香族单羧酸。
作为优选的单羧酸的例子,可以举出如下所述的单羧酸,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于此。
作为脂肪族单羧酸,可优选使用碳原子数1~32的直链或具有侧链的脂肪酸。碳原子数进一步优选为1~20,特别优选为1~10。含有乙酸时,与纤维素酯的相容性增加,故优选,还优选将乙酸和其它单羧酸混合使用。
作为优选的脂肪族单羧酸,可以举出:乙酸、丙酸、丁酸、戊酸、己酸、庚酸、辛酸、壬酸、癸酸、2-乙基-己酸、十一烷酸、月桂酸、十三烷酸、肉豆蔻酸、十五烷酸、棕榈酸、十七烷酸、硬脂酸、十九烷酸、花生酸、山萮酸、二十四烷酸、蜡酸、二十七烷酸、褐煤酸、蜂花酸、三十二烷酸等饱和脂肪酸、十一烯酸、油酸、山梨酸、亚油酸、亚麻酸、花生四烯酸等不饱和脂肪酸等。
作为优选的脂环族单羧酸的例子,可以举出:环戊烷羧酸、环己烷羧酸、环辛烷羧酸、或它们的衍生物。
作为优选的芳香族单羧酸的例子,可以举出:苯甲酸、甲苯酸等在苯甲酸的苯环中导入了1~3个烷基、甲氧基或者乙氧基等烷氧基的羧酸、联苯羧酸、萘羧酸、四氢化萘羧酸等具有2个以上苯环的芳香族单羧酸或它们的衍生物。特别优选苯甲酸。
多元醇酯的分子量没有特别限制,但优选为300~1500,进一步优选为350~750。分子量大者不易挥发,故优选,从透湿性、与纤维素酯的相容性的方面考虑,优选分子量小者。
多元醇酯中所使用的羧酸可以为1种,也可以为2种以上的混合。另外,多元醇中的OH基可以全部进行酯化,也可以将一部分以OH基的状态存留。
乙醇酸酯类增塑剂没有特别限定,可优选使用烷基邻苯二甲酰基烷基乙醇酸酯类。作为烷基邻苯二甲酰基乙醇酸烷基酯类,可以举出例如甲基邻苯二甲酰基乙醇酸甲酯、乙基邻苯二甲酰基乙醇酸乙酯、丙基邻苯二甲酰基乙醇酸丙酯、丁基邻苯二甲酰基乙醇酸丁酯、辛基邻苯二甲酰基乙醇酸辛酯、甲基邻苯二甲酰基乙醇酸乙酯、乙基邻苯二甲酰基乙醇酸甲酯、乙基邻苯二甲酰基乙醇酸丙酯、甲基邻苯二甲酰基乙醇酸丁酯、乙基邻苯二甲酰基乙醇酸丁酯、丁基邻苯二甲酰基乙醇酸甲酯、丁基邻苯二甲酰基乙醇酸乙酯、丙基邻苯二甲酰基乙醇酸丁酯、丁基邻苯二甲酰基乙醇酸丙酯、甲基邻苯二甲酰基乙醇酸辛酯、乙基邻苯二甲酰基乙醇酸辛酯、辛基邻苯二甲酰基乙醇酸甲酯、辛基邻苯二甲酰基乙醇酸乙酯等。
作为邻苯二甲酸酯类增塑剂,可以举出:邻苯二甲酸二乙酯、邻苯二甲酸二甲氧基乙酯、邻苯二甲酸二甲酯、邻苯二甲酸二辛酯、邻苯二甲酸二丁酯、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酯)、邻苯二甲酸二辛酯、邻苯二甲酸二环己酯、对苯二甲酸二环己酯等。
作为脂肪酸酯类增塑剂,可以举出:油酸丁酯、蓖麻油酸甲基乙酰基酯、癸二酸二丁酯等。
作为磷酸酯类增塑剂,磷酸三苯酯、磷酸三甲苯酯、磷酸甲苯基二苯基酯、磷酸辛基二苯基酯、磷酸二苯基联苯酯、磷酸三辛酯、磷酸三丁酯等。
作为多元羧酸酯化合物,由2元以上、优选2元~20元的多元羧酸和醇形成的酯构成。另外,脂肪族多元羧酸优选为2~20元,在采用芳香族多元羧酸、脂环式多元羧酸的情况下,优选为3元~20元。
多价羧酸由以下通式(b)表示。
通式(b)Rb(COOH)m(OH)r
(其中,Rb表示(m+r)价的有机基团、m表示2以上的正整数、r表示0以上的整数、COOH基表示羧基、OH基表示醇性或酚性羟基。)
作为优选的多元羧酸的例子,可以举出例如如下所述的多元羧酸,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于这些多元羧酸。可以优选使用:偏苯三酸、均苯三甲酸、均苯四甲酸之类的3元以上的芳香族多元羧酸或其衍生物;琥珀酸、己二酸、壬二酸、癸二酸、草酸、富马酸、马来酸、四氢邻苯二甲酸之类的脂肪族多元羧酸;酒石酸、亚酒石酸、苹果酸、柠檬酸之类的羟基多元羧酸等。特别是从保留性提高等方面考虑,优选使用羟基多元羧酸。
作为多元羧酸酯化合物中所使用的醇,可以没有特别限制地使用公知的醇、酚类。可优选使用例如碳原子数1~32的直链或具有侧链的脂肪族饱和醇或脂肪族不饱和醇。进一步优选为碳原子数1~20,特别优选为碳原子数1~10。另外,也可以优选使用环戊醇、环己醇等脂环式醇或其衍生物、苄醇、肉桂醇等芳香族醇或其衍生物等。
在使用羟基多元羧酸作为多元羧酸的情况下,可以使用单羧酸对羟基多元羧酸的醇性或酚性的羟基进行酯化。作为优选的单羧酸的例子,可以举出如下所述的单羧酸,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于此。
作为脂肪族单羧酸,可优选使用具有碳原子数1~32的直链或侧链的脂肪酸。进一步优选为碳原子数1~20,特别优选为碳原子数1~10。
作为优选的脂肪族单羧酸,可以举出:乙酸、丙酸、丁酸、戊酸、己酸、庚酸、辛酸、壬酸、癸酸、2-乙基-己烷羧酸、十一烷酸、月桂酸、十三烷酸、肉豆蔻酸、十五烷酸、棕榈酸、十七烷酸、硬脂酸、十九烷酸、花生酸、山嵛酸、二十四烷酸、蜡酸、二十七烷酸、褐煤酸、蜂花酸、三十二烷酸等饱和脂肪酸、十一烯酸、油酸、山梨酸、亚油酸、亚麻酸、花生四烯酸等不饱和脂肪酸等。
作为优选的脂环族单羧酸的例子,可以举出:环戊烷羧酸、环己烷羧酸、环辛烷羧酸、或它们的衍生物。
作为优选的芳香族单羧酸的例子,可以举出苯甲酸、甲苯酸等在苯甲酸的苯环中导入了烷基的单羧酸、联苯羧酸、萘羧酸、四氢化萘羧酸等具有2个以上苯环的芳香族单羧酸、或它们的衍生物。特别优选为乙酸、丙酸、苯甲酸。
多元羧酸酯化合物的分子量没有特别制限,但优选为分子量300~1000的范围,进一步优选为350~750的范围。从保留性提高的方面考虑,优选分子量大这,从透湿性、与纤维素酯的相容性的方面考虑,优选分子量小者。
多元羧酸酯中所使用的醇类可以为一种,也可以为两种以上的混合。
可以用于本发明的多元羧酸酯化合物的酸值优选为1mgKOH/g以下,进一步优选为0.2mgKOH/g以下。通过使酸值为上述范围,延迟的环境变动也得到抑制,故优选。
酸值
所谓酸值是指为了中和试样1g中所含的酸(在试样中存在的羧基)所需要的氢氧化钾的毫克数。酸值依据JIS K0070进行测定。
以下示出特别优选的多元羧酸酯化合物的例子,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于此。例如可以举出:柠檬酸三乙酯、柠檬酸单异丙酯、柠檬酸二异丙酯、柠檬酸三异丙酯、柠檬酸三丁酯、柠檬酸乙酰基三乙酯(ATEC)、柠檬酸乙酰基三丁酯(ATBC)、柠檬酸苯甲酰三丁酯、柠檬酸乙酰基三苯酯、柠檬酸乙酰基三苄酯、酒石酸二丁酯、酒石酸二乙酰基二丁酯、偏苯三酸三丁酯、均苯四甲酸四丁酯等。
聚酯类增塑剂没有特别限制,可以使用在分子内具有芳香环或环烷基环的聚酯类增塑剂。作为聚酯类增塑剂,没有特别限制,例如可以使用下述通式(c)所示的化合物。
通式(c)B-(G-A)s-G-B
(式中,B表示氢原子、碳原子数2~12的脂肪族单羧酸残基或碳原子数7~15的芳香族单羧酸残基、G表示碳原子数2~12的亚烷基二醇残基、碳原子数6~15的亚环烷基二醇残基或碳原子数为4~12的氧亚烷基二醇残基、A表示碳原子数4~12的亚烷基二羧酸残基、碳原子数8~12的亚环烷基二羧酸残基或碳原子数8~12的亚芳基二羧酸残基,另外,s表示1以上的整数。)
通式(c)所示的聚酯类增塑剂由:
B所示的碳原子数2~12的脂肪族单羧酸残基或碳原子数7~15的芳香族单羧酸残基、
G所示的碳原子数2~12的亚烷基二醇残基、碳原子数6~15的亚环烷基二醇残基或碳原子数为4~12的氧亚烷基二醇残基、以及
A所示的碳原子数4~12的亚烷基二羧酸残基、碳原子数8~12的亚环烷基二羧酸残基或碳原子数8~12的亚芳基二羧酸残基构成,
可通过与通常的聚酯类化合物同样的反应得到。
作为本发明中所使用的聚酯类增塑剂的碳原子数2~12的脂肪族单羧酸残基或碳原子数7~15的芳香族单羧酸成分,包括:例如乙酸、丙酸、环己烷羧酸、苯甲酸、对叔丁基苯甲酸、邻甲苯酸、间甲苯酸、对甲苯酸、二甲基苯甲酸、乙基苯甲酸、正丙基苯甲酸、氨基苯甲酸、乙酰氧基苯甲酸等,这些可以分别使用1种或以2种以上的混合物的形式使用。
作为可以用于本发明的聚酯类增塑剂的碳原子数2~12的亚烷基二醇成分,包括:乙二醇、1,2-丙二醇、1,3-丙二醇、1,2-丁二醇、1,3-丁二醇、1,2-丙二醇、2-甲基1,3-丙二醇、1,4-丁二醇、1,5-戊二醇、2,2-二甲基-1,3-丙二醇(新戊二醇)、2,2-二乙基-1,3-丙二醇(3,3-二羟甲基戊烷)、2-正丁基-2-乙基-1,3丙二醇(3,3-二羟甲基庚烷)、3-甲基-1,5-戊二醇、1,6-己二醇、2,2,4-三甲基1,3-戊二醇、2-乙基1,3-己二醇、2-甲基1,8-辛二醇、1,9-壬二醇、1,10-癸二醇、1,12-十八烷二醇等,这些二醇可以使用1种或以2种以上的混合物的形式使用。
作为碳原子数6~12的亚环烷基二醇成分,例如有1,2-环己二醇、1,4-环己二醇、1,4-环己烷二甲醇、氢化双酚A等,这些二醇可以使用1种或以2种以上的混合物的形式使用。
作为碳原子数4~12的氧亚烷基二醇成分,包括:例如二乙二醇、三乙二醇、四乙二醇、二丙二醇、三丙二醇等,这些二醇可以使用1种或以2种以上的混合物的形式使用。
在本发明中,G为碳原子数2~12的亚烷基二醇与纤维素衍生物的相容性优异,故优选。
另外,作为碳原子数4~12的亚烷基二羧酸成分,包括:例如琥珀酸、马来酸、富马酸、戊二酸、己二酸、壬二酸、癸二酸、十二烷二羧酸等,这些二羧酸可以分别使用1种或以2种以上的混合物的形式使用。
作为碳原子数8~12的亚环烷基二羧酸成分,包括:例如1,4-环己烷二羧酸、2,6-十氢萘二羧酸等,这些二羧酸可以使用1种或以2种以上的混合物的形式使用。
作为碳原子数8~12的亚芳基二羧酸成分,包括:例如邻苯二甲酸、对苯二甲酸、间苯二甲酸、2,6-萘二羧酸、2,3-萘二羧酸、1,4-萘二羧酸等,这些二羧酸可以使用1种或以2种以上的混合物的形式使用。
本发明中所使用的聚酯类增塑剂的数均分子量优选为300~2000,更优选为400~1500的范围。另外,该酸值为0.5mgKOH/g以下、羟值为300mgKOH/g以下,更优选酸值为0.3mgKOH/g以下、羟值为250mgKOH/g以下。
以下示出可以用于本发明的芳香族末端酯类增塑剂的合成例。
<样品No.1>
在氮气氛下向反应容器中一并装入邻苯二甲酸410份、苯甲酸610份、二丙二醇737份及作为催化剂的钛酸四异丙酯0.40份并搅拌,加装回流冷凝器,在130~250℃下持续加热而除去生成的水直至酸值为2以下。接着,在200~230℃下在1.33×104Pa~最终4×102Pa以下的减压下除去馏出物,然后进行过滤而得到具有以下性状的聚酯类增塑剂。
粘度(25℃、mPa·s):43400
酸值:0.2
<样品No.2>
在氮气氛下在反应容器中使用邻苯二甲酸410份、苯甲酸610份、乙二醇341份及作为催化剂的钛酸四异丙酯0.35份,除此以外,与样品No.1完全同样地得到具有以下性状的聚酯类增塑剂。
粘度(25℃、mPa·s):31000
酸值:0.1
<样品No.3>
在氮气氛下在反应容器中使用邻苯二甲酸410份、苯甲酸610份、1,2-丙二醇418份及作为催化剂的钛酸四异丙酯0.35份,除此以外,与样品No.1完全同样地得到具有以下性状的聚酯类增塑剂。
粘度(25℃、mPa·s):38000
酸值:0.05
<样品No.4>
在氮气氛下在反应容器中使用邻苯二甲酸410份、苯甲酸610份、1,3-丙二醇418份及作为催化剂的钛酸四异丙酯0.35份,除此以外,与样品No.1完全同样地得到具有以下性状的聚酯类增塑剂。
粘度(25℃、mPa·s):37000
酸值:0.05
<样品No.5>
在氮气氛下向反应容器中混合2,6-萘二羧酸二甲酯19.2份、1,2-丙二醇17.9份、钛酸四异丙酯0.02份,一边蒸馏除去生成的甲醇一边在165℃下搅拌1小时。进一步在185℃下搅拌1小时后,升温至195℃并搅拌18小时。接着,降温至170℃,减压蒸馏除去未反应物的1,2-丙二醇,由此得到具有以下性状的聚酯类增塑剂。
数均分子量:873
酸值:0.2
羟值:128
<样品No.6>
在氮气氛下向反应容器中混合对苯二甲酸二甲酯20.0份、1,2-丙二醇18.8份、钛酸四异丙酯0.02份,一边蒸馏除去生成的甲醇一边在165℃下搅拌1小时。进一步在185℃下搅拌1小时后,升温至195℃搅拌18小时。接着,降温至165℃,减压蒸馏除去未反应物的1,2-丙二醇,由此得到具有以下性状的聚酯类增塑剂。
数均分子量:1150
酸值:0.1
羟值:97
乙烯基聚合物类增塑剂没有特别限定,例如可以举出:脂肪族烃类聚合物、脂环式烃类聚合物、聚丙烯酸乙酯、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甲酯与甲基丙烯酸-2-羟基乙酯形成的共聚物、甲基丙烯酸甲酯与N-丙烯酰基吗啉形成的共聚物等丙烯酸类聚合物、聚乙烯基异丁基醚等乙烯基醚类聚合物、聚N-乙烯基吡咯烷酮、甲基丙烯酸甲酯与N-乙烯基吡咯烷酮形成的共聚物等酰胺类聚合物、聚苯乙烯、聚4-羟基苯乙烯等苯乙烯类聚合物等。数均分子量优选500~20000左右,特别优选为1000~10000。另外,也可以组合使用2种以上上述聚合物。
作为这些增塑剂的添加量,优选相对于纤维素衍生物含有0.5~30质量%,特别优选含有3~20质量%。
紫外线吸收剂
从防止紫外线引起的起偏镜或显示装置劣化的观点考虑,紫外线吸收剂优选波长370nm以下、紫外线吸收能力优异,且从液晶显示性的观点考虑,波长400nm以上的可见光的吸收少的紫外线吸收剂。作为本发明中所使用的紫外线吸收剂,例如可以举出:苯并三唑类化合物、三嗪类化合物、二苯甲酮类化合物、氰基丙烯酸酯类化合物、水杨酸酯类化合物、镍络盐类化合物等,优选苯并三唑类化合物、三嗪类化合物、二苯甲酮类化合物。另外,也可以使用日本特开平10-182621号、日本特开平8-337574号公报记载的紫外线吸收剂、日本特开平6-148430号、日本特开2003-113317号公报记载的高分子紫外线吸收剂。
作为苯并三唑类紫外线吸收剂的具体例,可以举出:2-(2’-羟基-5’-甲基苯基)苯并三唑、2-(2’-羟基-3’,5’-二叔丁基苯基)苯并三唑、2-(2’-羟基-3’-叔丁基-5’-甲基苯基)苯并三唑、2-(2’-羟基-3’,5’-二叔丁基苯基)-5-氯苯并三唑、2-(2’-羟基-3’-(3’’,4’’,5’’,6’’-四氢邻苯二甲酰亚胺甲基)-5’-甲基苯基)苯并三唑、2,2-亚甲基双(4-(1,1,3,3-四甲基丁基)-6-(2H-苯并三唑-2-基)苯酚)、2-(2’-羟基-3’-叔丁基-5’-甲基苯基)-5-氯苯并三唑、2-(2’-羟基-3’-叔丁基-5’-(2-辛氧基羰基乙基)-苯基)-5-氯苯并三唑、2-(2’-羟基-3’-(1-甲基-1-苯基乙基)-5’-(1,1,3,3-四甲基丁基)-苯基)苯并三唑、2-(2H-苯并三唑-2-基)-6-(直链及侧链十二烷基)-4-甲基苯酚、3-[3-叔丁基-4-羟基-5-(氯-2H-苯并三唑-2-基)苯基]丙酸辛酯与3-[3-叔丁基-4-羟基-5-(5-氯-2H-苯并三唑-2-基)苯基]丙酸2-乙基己基酯的混合物等,但并不限定于这些。
另外,作为市售品,可以举出:TINUVIN171、TINUVIN900、TINUVIN928、TINUVIN360(均为BASF日本公司制造)、LA31(株式会社ADEKA制造)、RUVA-100(大塚化学制造)。
作为三嗪系紫外线吸收剂的具体例,可以举出:2-(4,6-双(2,4-二甲基苯基)-1,3,5-三嗪-2-基)-5-羟基苯基与环氧乙烷[(C10-C16主要为C12-C13烷氧基)甲基]环氧乙烷的反应生成物、2-(2,4-二羟基苯基)-4,6-双-(2,4-二甲基苯基)-1,3,5-三嗪与(2-乙基己基)-缩水甘油酸酯的反应生成物、2,4-双[2-羟基-4-丁氧基苯基]-6-(2,4-二丁氧基苯基)-1,3,5-三嗪等,但并不限定于这些。
另外,作为市售品,可以举出:TINUVIN400、TINUVIN405、TINUVIN460、TINUVIN479(均为BASF日本公司制造)等。
作为二苯甲酮类紫外线吸收剂的具体例,可以举出:2,4-二羟基二苯甲酮、2,2’-二羟基-4-甲氧基二苯甲酮、2-羟基-4-甲氧基-5-磺基二苯甲酮、双(2-甲氧基-4-羟基-5-苯甲酰基苯基甲烷)等,但并不限定于这些。
在本发明中,紫外线吸收剂优选相对于树脂添加0.1~5质量%,进一步优选添加0.2~3质量%,进一步优选添加0.5~2质量%。这些紫外线吸收剂可以组合使用2种以上。
另外,苯并三唑结构、三嗪结构或二苯甲酮结构可以成为聚合物的一部分、或者规则地向聚合物悬置,也可以导入于增塑剂、抗氧化剂、除酸剂等其他添加剂的分子结构的一部分中。
作为现有公知的紫外线吸收性聚合物,没有特别限定,例如可以举出:使RUVA-93(大塚化学制造)均聚而成的聚合物及使RUVA-93与其它单体共聚而成的聚合物等。具体而言,可以举出:使RUVA-93和甲基丙烯酸甲酯以3:7的比(质量比)共聚而成的PUVA-30M、以5:5的比(质量比)共聚而成的PUVA-50M等。另外,可以举出:日本特开2003-113317号公报中记载的聚合物等。
抗氧化剂
抗氧化剂也称为劣化防止剂。在将液晶图像显示装置等放置在高湿高温的状态下的情况下,有时引起相位差膜的劣化。
抗氧化剂例如具有如下功能:延迟或防止由于相位差膜中的残留溶剂量的卤素或磷酸类增塑剂的磷酸等使相位差膜分解,因此,优选在相位差膜中含有抗氧化剂。
作为这样的抗氧化剂,可优选使用受阻酚类化合物,例如可以举出:2,6-二叔丁基对甲酚、季戊四醇-四[3-(3,5-二叔丁基-4-羟基苯基)丙酸酯]、三乙二醇-双[3-(3-叔丁基-5-甲基-4-羟基苯基)丙酸酯]、1,6-己二醇-双[3-(3,5-二叔丁基-4-羟基苯基)丙酸酯]、2,4-双-(正辛硫基)-6-(4-羟基-3,5-二叔丁基苯胺基)-1,3,5-三嗪、2,2-硫代二亚乙基双[3-(3,5-二-叔丁基-4-羟基苯基)丙酸酯]、3-(3,5-二叔丁基-4-羟基苯基)丙酸十八烷基酯、N,N’-六亚甲基双(3,5-二叔丁基-4-羟基-氢化肉桂酰胺)、1,3,5-三甲基-2,4,6-三(3,5-二叔丁基-4-羟基苄基)苯、三-(3,5-二-叔丁基-4-羟基苄基)-异氰脲酸酯等。
特别优选2,6-二叔丁基对甲酚、季戊四醇-四[3-(3,5-二叔丁基-4-羟基苯基)丙酸酯]、三乙二醇-双[3-(3-叔丁基-5-甲基-4-羟基苯基)丙酸酯]。另外,例如也可以组合使用N,N’-双[3-(3,5-二叔丁基-4-羟基苯基)丙酰基]肼等肼类金属钝化剂或三(2,4-二叔丁基苯基)亚磷酸酯等磷类加工稳定剂。
这些化合物的添加量相对于纤维素衍生物以质量比例计优选0.01~1.0%,进一步优选0.05~0.5%。
微粒
本发明的相位差膜优选含有微粒。
作为本发明中所使用的微粒,就无机化合物的例子而言,可以举出:二氧化硅、二氧化钛、氧化铝、氧化锆、碳酸钙、碳酸钙、滑石、粘土、烧成高岭土、烧成硅酸钙、水合硅酸钙、硅酸铝、硅酸镁及磷酸钙。另外,也可优选使用有机化合物的微粒。作为有机化合物的例子,可以举出:聚四氟乙烯、纤维素乙酸酯、聚苯乙烯、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聚甲基丙烯酸丙酯、聚丙烯酸甲酯、聚碳酸亚乙酯、丙烯酸苯乙烯类树脂、有机硅类树脂、聚碳酸酯树脂、苯并胍胺类树脂、三聚氰胺类树脂、聚烯烃类粉末、聚酯类树脂、聚酰胺类树脂、聚酰亚胺类树脂、或者聚氟乙烯类树脂、淀粉等有机高分子化合物的粉碎分级物。或者可以使用通过悬浮聚合法合成的高分子化合物、通过喷雾干燥法或者分散法等形成为球型的高分子化合物、或无机化合物。
从含有硅的物质的浊度变低的方面考虑,优选微粒,特别优选二氧化硅。
二氧化硅的微粒例如以Aerosil R972、R972V、R974、R812、200、200V、300、R202、OX50、TT600(以上为日本Aerosil(株)制造)的商品名销售,可以使用。
氧化锆的微粒例如以Aerosil R976及R811(以上为日本Aerosil(株)制造)的商品名销售,可以使用。
作为聚合物的例子,可以举出:有机硅树脂、氟树脂及丙烯酸树脂。优选有机硅树脂,特别优选具有三维网状结构的有机硅树脂,例如以Tospearl103、Tospearl105、Tospearl108、Tospearl120、Tospearl145、Tospearl3120及Tospearl240(以上为东芝有机硅(株)制造)的商品名销售,可以使用。
其中,Aerosil200V、Aerosil R972V可将相位差膜的浊度保持在较低水平,同时降低摩擦系数的效果大,因此,特别优选使用。在上述偏振片保护膜中,至少一面的动摩擦系数优选为0.2~1.0。
微粒的一次粒子的平均粒径优选5~400nm,进一步优选为10~300nm。这些微粒主要包括粒径为0.05~0.3μm的二次凝聚体,只要是平均粒径为100~400nm的粒子,且不凝聚,则可以包含一次粒子。
相位差膜中这些微粒的含量优选为0.01~1质量%,特别优选0.05~0.5质量%。在通过共流延法形成的多层结构的相位差膜的情况下,优选在表面含有该添加量的微粒。
各种添加剂可以分批添加在制膜前的含有纤维素衍生物的溶液即胶浆中,也可以另行准备添加剂溶解液进行在线添加。特别是,为了减少对过滤材料的负荷,优选在线添加微粒的一部分或总量。
在将添加剂溶解液进行在线添加的情况下,为了与胶浆的混合性良好,优选溶解少量的纤维素衍生物。优选的纤维素衍生物的量相对于溶剂100质量份为1~10质量份,更优选为3~5质量份。
在本发明中,为了进行在线添加、混合,例如可优选使用静态混合器(TorayEngineering制造)、SWJ(东丽静止型管内混合器Hi-Mixer)等在线混合器等。
本发明的相位差膜的膜厚没有特别限定,可采用10~80μm,从薄膜化的观点考虑,优选为15~40μm,进一步优选为20~35μm。若膜厚在该范围,则可以兼备本发明的上述通式(1)~(4)所示的化合物带来的延迟表现性、以及膜机械强度和耐久性,故优选。
相位差膜是指在膜的面内方向或/及厚度方向具有特定的相位差的膜,是指优选具有10nm以上、进一步优选具有40nm以上的特定相位差(延迟)的膜,但本发明的相位差膜可用作下述说明的光学补偿膜。
液晶显示器由于使用具有各向异性的液晶材料及偏振片,因此存在以下的视场角问题:即使从正面观看时得到良好的显示,倾斜观看时显示性能也会降低,为了提高性能,需要视场角补偿板。就平均折射率分布而言,在单元的厚度方向大,在面内方向较小。因此,补偿板是可以抵消该各向异性的材料,膜厚方向的折射率比面内方向小、且具有所谓负的单轴性结构的补偿板是有效的,本发明的相位差膜也可作为具有这样功能的光学补偿膜使用。
在将本发明的相位差膜用于VA模式的情况下,可以用于以下任一形式:在单元的两侧各使用1片合计2片相位差膜的方式(2片型)和仅在单元的上下任一侧使用相位差膜的方式(1片型)。
本发明的相位差膜在23℃、55%RH的环境下对于波长590nm的下述式所示的面内方向延迟Ro更优选为40~100nm,厚度方向延迟Rth更优选为100~300nm。
式(I)Ro=(nx-ny)×d
式(II)Rth={(nx+ny)/2-nz}×d
(其中,nx表示膜的面内方向中折射率达到最大的方向x的折射率,ny表示膜的面内方向中与所述方向x垂直的方向y的折射率,nz表示膜的厚度方向z的折射率,d(nm)表示相位差膜的厚度。)
这些延迟值可以使用自动双折射仪KOBRA-21ADH(王子计测机器)进行测定。
本发明的相位差膜优选在膜面内存在慢轴或快轴,并将快轴和成膜方向所成的角θ设为θ1时,θ1优选为-1°以上且+1°以下,更优选为-0.5°以上且+0.5°以下。该θ1可以定义为取向角,θ1的测定可以使用自动双折射仪KOBRA-21ADH(王子计测机器)进行。θ1分别满足上述关系可有助于显示图像得到高亮度、抑制或防止漏光,并有助于彩色液晶显示装置得到忠实的颜色重现。
本发明的相位差膜的透湿度在40℃、90%RH下优选为10~1200g/m2·24h。透湿度根据JIS Z0208中记载的方法进行测定。
本发明的相位差膜优选断裂伸长率为10~80%。
本发明的相位差膜的可见光透过率优选为90%以上,进一步优选为93%以上。
本发明的相位差膜的雾度优选低于1%,特别优选为0~0.1%。
3.相位差膜的制造方法
接着,对本发明的相位差膜的制造方法进行说明。本发明的相位差膜可以是通过溶液流延法制造的膜,也可以是通过熔融流延法制造的膜,均可优选使用。
本发明的相位膜的制造通过如下工序进行:使纤维素衍生物及添加剂溶解于溶剂制备胶浆的工序;将胶浆流延在循环移动的环状金属支承体上的工序;将流延的胶浆干燥成湿膜的工序;从金属支承体上剥离的工序;进行拉伸或宽度保持的工序;进一步进行干燥的工序;将完成的膜卷绕的工序。
对制备胶浆的工序进行说明。胶浆中的纤维素衍生物浓度较浓时,可以减少流延在金属支承体上之后的干燥负荷,优选,但若纤维素衍生物的浓度过浓,则过滤时的负荷增加,过滤精度变差。作为兼顾上述二者的浓度,优选10~35质量%,进一步优选为15~25质量%。
胶浆中所使用的溶剂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组合使用2种以上,但从生产效率的方面考虑,优选混合使用纤维素衍生物的良溶剂和不良溶剂,从纤维素衍生物的溶解性的方面考虑,优选良溶剂较多。就良溶剂和不良溶剂的混合比率的优选范围而言,良溶剂为70~98质量%,不良溶剂为2~30质量%。所谓良溶剂、不良溶剂,将单独溶解所使用的树脂的溶剂定义为良溶剂,将不能单独溶胀或溶解所使用的纤维素衍生物的溶剂定义为不良溶剂。因此,例如,良溶剂、不良溶剂根据下纤维素酯的平均醋化度(乙酰基取代度)发生变化,例如在将丙酮用作溶剂时,对于纤维素二乙酸酯(乙酰基取代度2.2~2.4)、纤维素乙酸酯丙酸酯而言,丙酮为良溶剂,而对于纤维素三乙酸酯(乙酰基取代度2.7~2.9)而言,丙酮为不良溶剂。
本发明中所使用的良溶剂没有特别限定,可以举出:二氯甲烷等有机卤化合物及二氧戊环类、丙酮、乙酸甲酯、乙酰乙酸甲酯等。可特别优选举出二氯甲烷或乙酸甲酯。
另外,本发明中所使用的不良溶剂没有特别限定,例如可以优选使用甲醇、乙醇、正丁醇、环己烷、环己酮等。另外,优选在胶浆中含有0.01~2质量%的水。另外,就用于溶解纤维素衍生物的溶剂而言,可以回收成膜工序中通过干燥从膜中除去的溶剂,将其进行再利用来使用。回收溶剂中有时微量地含有添加于纤维素衍生物中的添加剂,例如增塑剂、紫外线吸收剂、聚合物、单体成分等,即使含有这些也可以优选进行再利用,还可以根据需要进行纯化后再利用。
作为制备上述记载的胶浆时的纤维素衍生物的溶解方法,可以使用一般的方法。若组合加热和加压,则可以加热至常压下的沸点以上。若加热至溶剂的常压沸点以上且加压下溶剂不会沸腾的范围的温度,并进行搅拌溶解,则可以防止被称为凝胶或粉团的块状不溶物的产生,故优选。另外,也可以优选使用将纤维素衍生物与不良溶剂混合使其湿润或者溶胀后,进一步添加良溶剂进行溶解的方法。
加压可以通过压入氮气等不活泼气体的方法或通过加热产生溶剂蒸汽压的方法来进行。加热优选从外部进行,例如套管型的加压装置容易控制温度,故优选。
从纤维素衍生物的溶解性的观点考虑,优选添加溶剂时的加热温度高,但是,若加热温度过高,则需要的压力变大,生产率变差。优选的加热温度为45~120℃,更优选为60~110℃,进一步优选70℃~105℃。另外,压力调整为设定温度下溶剂不会沸腾的压力。
或者,也可优选冷却溶解法,由此可以在乙酸甲酯等溶剂中溶解纤维素衍生物等。
接着,使用滤纸等适当的过滤材料过滤该纤维素衍生物溶液。为了除去不溶物等,作为过滤材料,优选绝对过滤精度小者,但若绝对过滤精度过小,则存在过滤材料容易产生堵塞的问题。因此,优选绝对过滤精度为0.008mm以下的过滤材料,更优选0.001~0.008mm的过滤材料,进一步优选0.003~0.006mm的过滤材料。
过滤材料的材质没有特别限制,可以使用通常的过滤材料,由于聚丙烯、特氟隆(注册商标)等塑料制造的过滤材料及不锈钢等金属制造的过滤材料不会脱落纤维等,因而优选。优选通过过滤来除去、减少原料纤维素衍生物中所含的杂质、特别是亮点异物。
所谓亮点异物,是将2张偏振片以垂直偏振(正交尼克尔)状态配置,并在其间放置相位差膜等,从一侧偏振片侧照射光,从另一侧偏振片侧观察时,光从相反侧漏出而可见的点(异物),直径为0.01mm以上的亮点数优选为200个/cm2以下。更优选为100个/cm2以下,进一步优选为50个/m2以下,进一步优选为0~10个/cm2。另外,0.01mm以下的亮点也是越少越好。
胶浆的过滤可以用通常的方法进行,优选在溶剂的常压沸点以上且加压下溶剂不会沸腾的范围的温度下加热,并进行过滤的方法,因为该方法过滤前后表现出得滤压的差(称为差压)较小。优选的温度为45~120℃,更优选45~70℃,进一步优选为45~55℃
优选滤压小。滤压优选为1.6MPa以下,更优选为1.2MPa以下,进一步优选为1.0MPa以下。
在此,对胶浆的流延进行说明。
流延(cast)工序中的金属支承体优选对表面进行镜面精加工而成,作为金属支承体,可优选使用对不锈钢带或者铸件的表面进行镀敷精加工而成的辊筒。流延的宽度可以设为1~4m。流延工序中金属支承体的表面温度为-50℃~低于溶剂的沸点温度,温度高时,湿膜的干燥速度可以加快,故优选,但若过高,则有时湿膜发泡或平面性劣化。优选的支承体温度为0~40℃,进一步优选5~30℃。或者,在通过冷却使湿膜凝胶化并含有较多残留溶剂的状态下从辊筒上剥离也是优选的方法。控制金属支承体温度的方法没有特别限制,包括;吹送暖风或冷风的方法、以及使温水与金属支承体的背侧接触的方法。使用温水时,可有效地进行热的传递,因此,金属支承体的温度达到恒定的时间较短,故优选。在使用暖风时,有时使用温度比目标温度高的风。
为了使相位差膜显示良好的平面性,优选从金属支承体上剥离湿膜时的残留溶剂量为10~150质量%,进一步优选为20~40质量%或60~130质量%,特别优选为20~30质量%或70~120质量%。
在本发明中,残留溶剂量用下述式定义。
残留溶剂量(质量%)={(M-N)/N}×100
另外,M为在湿膜或膜的制造过程中或制造后的任意时刻采集的试样的质量,N为将M在115℃下加热1小时后的质量。
另外,在相位差膜的干燥工序中,将湿膜从金属支承体剥离,进一步进行干燥,优选使残留溶剂量为1质量%以下,进一步优选为0.1质量%以下,特别优选为0~0.01质量%以下。
在膜干燥工序中,通常采用通过辊干燥方式(使湿膜交替通过上下配置的多个辊从而进行干燥的方式)、或在拉幅过程中边输送湿膜边进行干燥的方式。
为了制作本发明的相位差膜,特别优选通过用夹具等把持湿膜两端的拉幅方式在宽度方向(横向)上进行拉伸。优选采用300N/m以下的剥离张力进行剥离。
使湿膜干燥的方法没有特别限制,一般而言,可以用热风、红外线、加热辊、微波等进行,但从简便性的方面考虑,优选用热风进行。
湿膜干燥工序中的干燥温度优选在40~200℃范围内阶段性地提高。
本发明的相位差膜使用宽度1~4m的膜。可特别优选使用宽度1.4~4m的膜,特别优选为1.6~3m。若超过4m,则难以搬运。
拉伸操作、折射率控制
在制造本发明的相位差膜的工序中,优选通过拉伸操作来进行折射率控制、即延迟的控制。
例如,可以在膜的长度方向(成膜方向)及在膜面内与长度方向垂直的方向、即宽度方向上,依次或同时进行双轴拉伸或者单轴拉伸。同时双轴拉伸还包含在一个方向上拉伸而在另一方向上进行张力松弛使其收缩的情况。
相互垂直的双轴方向的拉伸倍率优选最终在流延方向上为0.8~1.5倍的范围、在宽度方向为1.1~2.5倍的范围,优选在流延方向上为0.9~1.0倍、在宽度方向上为1.2~2.0倍的范围下进行。
拉伸温度优选120℃~200℃,进一步优选在140℃~180℃下进行拉伸。
拉伸时的膜中的残留溶剂优选20~0%,进一步优选在15~0%下进行拉伸。
拉伸湿膜的方法没有特别限定。例如可以举出:对多个辊赋予圆周速度差,利用辊圆周速度差在其间沿纵向进行拉伸的方法、用夹具或针固定湿膜的两端,将夹具或针的间隔沿行进方向扩展从而沿纵向进行拉伸的方法、同样地沿横向扩展并沿横向进行拉伸的方法、或者纵横同时扩展并沿纵横两方向进行拉伸的方法等。当然,这些方法也可以组合使用。另外,在所谓拉幅机法的情况下,用线性驱动方式驱动夹具部分时,可以进行平滑的拉伸,可以减少断裂等危险性,故优选。
成膜工序中的这些宽度保持或者横向拉伸优选通过拉幅机进行,针板拉幅机或布铗拉幅机均可。另外,可以在输送方向和宽度方向上同时拉伸,也可以依次进行拉伸。
另外,通过在本发明的相位差膜上进一步涂布液晶层或树脂层或将其进行拉伸,可以得到更宽范围的相位差值。
偏振片
本发明的相位差膜可用于本发明的偏振片、使用该偏振片的本发明的液晶显示装置。本发明的相位差膜优选制成兼备偏振片保护膜功能的膜,此时,不需要除了偏振片保护膜以外再另行准备具有相位差的光学膜,因此,可以减薄液晶显示装置的厚度且简化制造工艺。
本发明的偏振片包括起偏镜和设置在其至少一面上的本发明的相位差膜。本发明的相位差膜可以直接配置于起偏镜的表面,也可以经由其它的层或膜进行配置。
偏振片的主要构成元件即起偏镜是仅透过一定方向极化面的光的元件,现有已知的代表性的起偏镜为聚乙烯醇类起偏镜,其包括使聚乙烯醇类膜进行碘染色而成的起偏镜和进行二色性染料染色而成的起偏镜。
起偏镜使用如下形成的起偏镜:对聚乙烯醇水溶液进行成膜,将其单轴拉伸进行染色或在染色后进行单轴拉伸,然后,优选用硼化合物进行耐久性处理而成。起偏镜的膜厚优选5~30μm,特别优选为10~20μm。
本发明的偏振片可以用常规方法制作。优选将本发明的相位差膜的起偏镜侧进行碱皂化处理,使用完全皂化型聚乙烯醇水溶液贴合在起偏镜的至少一面上,所述起偏镜是在碘溶液中浸渍拉伸而制作的。可以在另一面贴合其它的偏振片保护膜。在形成液晶显示装置时,优选在起偏镜的液晶单元侧设本发明的相位差膜,起偏镜外侧的膜可以使用现有的偏振片保护膜。
例如,作为现有的偏振片保护膜,可以优选使用市售的纤维素酯膜(例如,KonicaMinolta TAC KC8UX、KC5UX、KC8UCR3、KC8UCR4、KC8UCR5、KC8UY、KC6UY、KC4UY、KC4UE、KC8UE、KC8UY-HA、KC8UX-RHA、KC8UXW-RHA-C、KC8UXW-RHA-NC、KC4UXW-RHA-NC,以上为Konica Minolta Opto(株)制)。
显示装置的表面侧所使用的偏振片保护膜除了具有防眩层或者透明硬涂层以外,优选还具有防反射层、防静电层、防污层、背涂层。
液晶显示装置
本发明的液晶显示装置包含本发明的相位差膜。具体而言,本发明的液晶显示装置具有液晶单元和夹持其的一对偏振片;一对偏振片的至少之一为本发明的偏振片;优选两者均为本发明的偏振片。本发明的偏振片和液晶单元优选经由粘合层贴合。本发明的相位差膜优选配置在起偏镜的液晶单元侧的面上。
液晶单元可以为STN、TN、OCB、HAN、VA(MVA、PVA)、IPS、OCB等各种驱动方式的液晶单元,特别优选为VA(MVA、PVA)型的液晶单元。
含有本发明的相位差膜的液晶显示装置即使为画面为30英寸以上的大画面,也可以减少黑显示时由于漏光引起的着色,正面对比度等可见性优异。
实施例
下面,举出实施例对本发明具体地进行说明,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于这些实施例。
1.膜的材料
1)本发明的通式(1)所示的化合物
(合成例1)
示例化合物1的合成
[化学式36]
在室温下混合4.12g的3,4,5-三甲氧基苯甲醛、2.86g的2-氨基苯甲酰胺、3.28g的亚硫酸氢钠及30ml的N,N-二甲基乙酰胺,然后升温,在150℃下加热5小时。然后,冷却反应液,在室温下加入水搅拌1小时。过滤出析出的固体并水洗、干燥,得到6.00g的化合物A。
在室温下混合6.00g的化合物A、2.50g的N,N-二甲基苯胺、2.94g的三氯氧磷(phosphorus oxychloride)及120ml的甲苯,然后升温,在90℃下加热3小时。然后,冷却反应液,在室温下加入水,在室温下搅拌1小时。然后,移至分液漏斗,除去水层。将得到的有机层依次用稀盐酸、稀碳酸氢钠水溶液及水清洗。然后,在减压下除去甲苯,得到6.39g的化合物B。
在室温下混合6.39g的化合物B、2.28g的间甲苯胺及60ml的四氢呋喃,然后升温,加热回流3小时。然后,冷却反应液,在减压下除去四氢呋喃,在得到的固体中加入醋酸乙酯使其溶解,将得到的有机层依次用稀盐酸、稀碳酸氢钠水溶液及水进行清洗。然后,在减压下除去醋酸乙酯,将得到的固体从甲醇中重结晶,得到6.88g的固体。
将得到的用1H-NMR及MASS谱图进行分析,结果确认为如下所述的示例化合物1。
1H-NMR(400MHz、氘代氯仿、δ(ppm)、TMS基准):2.42(s,3H)、3.92(s,3H)、4.00(s,6H)、6.99~7.01(m,1H)、7.29~7.32(m,1H)、7.42(s,1H)、7.49~7.53(m,1H)、7.68~7.74(m,2H)、7.77~7.81(m,1H)、7.85~7.87(m,1H)、7.89(s,2H)、7.97~7.99(m,1H)
MS(FAB)m/z:402(M+1)
(合成例2)
示例化合物87的合成
[化学式37]
在室温下混合15.0g的对茴香醛、15.0g的2-氨基苯甲酰胺、11.5g的亚硫酸氢钠及100ml的N,N-二甲基乙酰胺,然后升温,在150℃下加热5小时。然后,冷却反应液,在室温下加入水搅拌1小时。过滤出析出的固体并水洗、干燥,得到17.2g的化合物C。
在室温下混合15.0g的化合物C、10.8g的N,N-二甲基苯胺、9.10g的三氯氧磷及300ml的甲苯,然后升温,在90℃下加热3小时。然后,冷却反应液,在室温下加入水,在室温下搅拌1小时。然后,移至分液漏斗,除去水层。将得到的有机层依次用稀盐酸、稀碳酸氢钠水溶液以及水进行清洗。然后,在减压下除去甲苯,得到16.1g的化合物D。
在室温下混合12.0g的化合物D、5.68g的正丙胺及120ml的四氢呋喃,然后升温,在50℃下加热5小时。然后,冷却反应液,在减压下除去四氢呋喃,在得到的固体中加入醋酸乙酯使其溶解,将得到的有机层依次用稀盐酸、稀碳酸氢钠水溶液以及水进行清洗。然后,在减压下除去醋酸乙酯,将得到的固体从乙腈中重结晶,得到6.48g的固体。
将得到的固体用1H-NMR及MASS谱图进行分析,结果确认为如下所述的示例化合物87。
1H-NMR(400MHz、氘代氯仿、δ(ppm)、TMS基准):1.07~1.10(t,3H)、1.77~1.86(m,2H)、3.74~3.79(m,2H)、3.89(s,3H)、5.66(m,1H)、6.99~7.02(m,2H)、7.36~7.40(m,1H)、7.65~7.72(m,2H)、7.87~7.89(m,1H)、8.51~8.55(m,2H)
MS(FAB)m/z:294(M+1)
(合成例3)
示例化合物144的合成
[化学式38]
在室温下混合通过与合成例2同样的方法得到的12.0g的化合物D、1.64g的1,3-丙烷二胺、40g的三乙胺及80ml的四氢呋喃,然后升温,在80℃下加热5小时。然后,冷却反应液,在减压下除去四氢呋喃和三乙胺,在得到的固体中加入醋酸乙酯使其溶解,将得到的有机层依次用稀盐酸、稀碳酸氢钠水溶液以及水进行清洗。然后,在减压下除去醋酸乙酯,将得到的固体从乙腈中重结晶,得到8.76g的固体。
将得到的固体用1H-NMR及MASS谱图进行分析,结果确认为如下所述的示例化合物144。
1H-NMR(400MHz、氘代氯仿、δ(ppm)、TMS基准):1.79~1.84(m,2H)、3.77~3.82(m,4H)、3.89(s,3H)、5.66(m,1H)、6.99~7.02(m,2H)、7.36~7.40(m,1H)、7.65~7.72(m,2H)、7.87~7.89(m,1H)、8.51~8.55(m,2H)
MS(FAB)m/z:543(M+1)
(合成例4)
示例化合物158的合成
[化学式39]
在室温下混合8.10g的亚苯甲酰基脲、2.63g的N,N-二甲基苯胺及35g的三氯氧磷,然后升温,在120℃下加热5小时。然后,冷却反应液,在减压下除去过量的三氯氧磷,在得到的残渣中加入甲苯,再次在减压下除去甲苯,得到9.94g的化合物E。
在室温下混合5.00g的化合物E、3.42g的对茴香胺、3.80g的三乙胺及50ml的乙腈混合,然后升温,在60℃下加热12小时。然后,冷却反应液,在减压下除去乙腈,在得到的固体中加入醋酸乙酯使其溶解,将得到的有机层依次用稀盐酸、稀碳酸氢钠水溶液以及水进行清洗。然后,在减压下除去醋酸乙酯,得到7.18g的化合物F。
在室温下混合7.18g的化合物F、3.07g的邻联茴香胺及60ml的3-甲基-1-丁醇,然后升温,加热回流5小时。然后,冷却反应液,混合7.60g的三乙胺及60ml的水,然后再次升温,在100℃下加热3小时。然后,冷却反应液,在室温下搅拌1小时。过滤出析出的固体并水洗后,将得到的固体与100ml的甲醇混合,然后升温,加热回流3小时。然后冷却,过滤出析出的固体并干燥,得到6.99g的固体。
将得到的固体用1H-NMR及MASS谱图进行分析,结果确认为如下所述的示例化合物158。
1H-NMR(400MHz、氘代氯仿、δ(ppm)、TMS基准):3.88(s,12H)、6.57~6.59(m,2H)、7.01~7.03(m,4H)、7.08~7.13(m,4H)、7.33(s,2H)、7.41~7.45(m,2H)、7.54~7.56(m,4H)、7.68~7.76(m,4H)、7.95~7.97(m,2H)
MS(FAB)m/z:741(M+1)
(合成例5)
示例化合物186的合成
[化学式40]
在室温下混合9.35g的对苯二甲醛、20.0g的2-氨基苯甲酰胺、22.9g的亚硫酸氢钠及100ml的N,N-二甲基乙酰胺,然后升温,在150℃下加热5小时。然后,冷却反应液,在室温加入水搅拌1小时。过滤出析出的固体并水洗、干燥,得到18.6g的化合物G。
在室温下混合15.0g的化合物G、14.7g的N,N-二甲基苯胺及120g的三氯氧磷,然后升温,在90℃下加热3小时。然后,冷却反应液,在减压下除去过量的三氯氧磷,在得到的残渣中加入水,在室温下搅拌1小时。过滤出析出的固体并水洗、干燥,得到14.7g的化合物H。
在室温下混合6.00g的化合物H、4.58g的对茴香胺及60.0g的三乙胺,然后升温,加热回流5小时。然后,冷却反应液,在减压下除去三乙胺,在得到的固体中加入甲醇及水的混合溶剂,然后升温,加热回流1小时。然后,冷却至室温冷却,过滤出析出的固体并水洗、干燥,得到6.86g的固体。
将得到的固体用1H-NMR及MASS谱图进行分析,结果确认为如下所述的示例化合物186。
1H-NMR(400MHz、氘代氯仿、δ(ppm)、TMS基准):3.88(s,6H)、7.01~7.03(m,4H)、7.33(s,2H)、7.41~7.45(m,2H)、7.54~7.56(m,4H)、7.68~7.76(m,4H)、7.95~7.97(m,2H)、8.70(s,4H)
MS(FAB)m/z:577(M+1)
(合成例6)
示例化合物188的合成
[化学式41]
在室温下混合4.78g的氨茴酸、4.06g的碳酸钠及90ml的水,搅拌1小时后,添加将3.64g的化合物I溶解于30ml的丙酮而成的溶液。在室温下搅拌2小时后升温,加热回流1小时。然后冷却反应液,加入浓盐酸,将pH调整为1。然后,过滤出析出的固体并水洗、干燥,得到7.00g的化合物J。
在室温下混合6.23g的化合物J、6.23g的碳酸铵及60ml的环丁砜,然后升温,在150℃下加热5小时。然后冷却反应液,加入10ml的浓盐酸及50ml的水,在室温下搅拌1小时。然后,过滤出析出的固体并水洗、干燥,得到3.90g的化合物K。
在室温下混合3.90g的化合物K、3.82g的N,N-二甲基苯胺及30.0g的三氯氧磷,然后升温,在90℃下加热3小时。然后,冷却反应液,在减压下除去过量的三氯氧磷,在得到的残渣中加入水,在室温下搅拌1小时。过滤出析出的固体并水洗、干燥,得到3.86g的化合物L。
在室温下混合3.86g的化合物L、2.96g的对茴香胺及40.0g的三乙胺,然后升温,加热回流5小时。然后,冷却反应液,在减压下除去三乙胺,在得到的固体中加入甲醇及水的混合溶剂,然后升温,加热回流1小时。然后,冷却至室温,过滤出析出的固体并水洗、干燥,得到4.45g的固体。
将得到的固体用1H-NMR及MASS谱图进行分析,结果确认为如下所述的示例化合物188。
1H-NMR(400MHz、氘代氯仿、δ(ppm)、TMS基准):1.61(m,4H)、1.86(m,4H)、2.72(m,2H)、3.88(s,6H)、7.01~7.03(m,4H)、7.33(s,2H)、7.41~7.45(m,2H)、7.54~7.56(m,4H)、7.68~7.76(m,4H)、7.95~7.97(m,2H)
MS(FAB)m/z:583(M+1)
(合成例7)
示例化合物189的合成
[化学式42]
在室温下混合5.74g的氨茴酸、4.87g的碳酸钠及100ml的水,搅拌1小时后,添加将3.24g的化合物M溶解于30ml的丙酮而成的溶液。在室温下搅拌2小时后升温,加热回流1小时。然后冷却反应液,加入浓盐酸,将pH调整为1。然后,过滤出析出的固体并水洗、干燥,得到6.92g的化合物N。
在室温下混合5.89g的化合物N、5.89g的碳酸铵及60ml的环丁砜,然后升温,在150℃下加热5小时。然后冷却反应液,加入10ml的浓盐酸及50ml的水,在室温下搅拌1小时。然后,过滤出析出的固体并水洗、干燥,得到4.48g的化合物O。
在室温下混合4.48g的化合物O、3.22g的N,N-二甲基苯胺、2.72g的三氯氧磷及100ml的甲苯,然后升温,在90℃下加热3小时。然后,冷却反应液,在室温下加入水,在室温下搅拌1小时。然后,移至分液漏斗,除去水层。将得到的有机层依次用稀盐酸、稀碳酸氢钠水溶液以及水进行清洗。然后,在减压下除去甲苯,得到5.00g的化合物P。
在室温下混合5.00g的化合物P、4.33g的对茴香胺及50ml的四氢呋喃,然后升温,加热回流3小时。然后,冷却反应液,在减压下除去四氢呋喃,在得到的固体中加入醋酸乙酯使其溶解,将得到的有机层依次用稀盐酸、稀碳酸氢钠水溶液以及水进行清洗。然后,在减压下除去醋酸乙酯,将得到的固体从乙腈中重结晶,得到6.10g的固体。
将得到的固体用1H-NMR及MASS谱图进行分析,结果确认为如下所述的示例化合物189。
1H-NMR(400MHz、氘代氯仿、δ(ppm)、TMS基准):2.88(t,4H)、3.88(s,6H)、7.01~7.03(m,4H)、7.33(s,2H)、7.41~7.45(m,2H)、7.54~7.56(m,4H)、7.68~7.76(m,4H)、7.95~7.97(m,2H)
MS(FAB)m/z:529(M+1)
(合成例8)
示例化合物190的合成
[化学式43]
在室温下混合9.77g的2,5-噻吩二甲醛、20.0g的2-氨基苯甲酰胺、22.9g的亚硫酸氢钠及100ml的N,N-二甲基乙酰胺。然后升温,在150℃下加热5小时。然后,冷却反应液,在室温下加入水搅拌1小时。过滤出析出的固体并水洗、干燥,得到20.5g的化合物Q。
在室温下混合15.2g的化合物Q、14.7g的N,N-二甲基苯胺及120g的三氯氧磷,然后升温,在90℃下加热3小时。然后,冷却反应液,在减压下除去过量的三氯氧磷,在得到的残渣中加入水,在室温下搅拌1小时。过滤出析出的固体并水洗、干燥,得到15.0g的化合物R。
在室温下混合6.08g的化合物R、4.58g的对茴香胺及60.0g的三乙胺,然后升温,加热回流5小时。然后,冷却反应液,在减压下除去三乙胺,在得到的固体中加入甲醇及水的混合溶剂,然后升温,加热回流1小时。然后,冷却至室温,过滤出析出的固体并水洗、干燥,得到7.01g的固体。
将得到的固体用1H-NMR及MASS谱图进行分析,结果确认为如下所述的示例化合物190。
1H-NMR(400MHz、氘代氯仿、δ(ppm)、TMS基准):3.88(s,6H)、7.01~7.03(m,4H)、7.33(s,2H)、7.41~7.45(m,2H)、7.54~7.56(m,4H)、7.68~7.76(m,6H)、7.95~7.97(m,2H)
MS(FAB)m/z:583(M+1)
(合成例9)
示例化合物196的合成
[化学式44]
在室温下混合4.78g的氨茴酸、4.06g的碳酸钠及100ml的水,搅拌1小时后,添加将5.35g的化合物S溶解于50ml的丙酮而成的溶液。在室温下搅拌2小时后升温,加热回流1小时。然后冷却反应液,加入浓盐酸,将pH调整为1。然后,过滤出析出的固体并水洗、干燥,得到8.86g的化合物T。
在室温下混合7.75g的化合物T、7.75g的碳酸铵及80ml的环丁砜,然后升温,在150℃下加热5小时。然后冷却反应液,加入15ml的浓盐酸及65ml的水,在室温下搅拌1小时。然后,过滤出析出的固体并水洗、干燥,得到5.38g的化合物U。
在室温下混合5.38g的化合物U、5.27g的N,N-二甲基苯胺及40.0g的三氯氧磷,然后升温,在90℃下加热3小时。然后,冷却反应液,在减压下除去过量的三氯氧磷,在得到的残渣中加入水,在室温下搅拌1小时。过滤出析出的固体并水洗、干燥,得到5.34g的化合物V。
在室温下混合5.34g的化合物V、3.24g的对茴香胺及60.0g的三乙胺,然后升温,加热回流5小时。然后,冷却反应液,在减压下除去三乙胺,在得到的固体中加入甲醇及水的混合溶剂,然后升温,加热回流1小时。然后,冷却至室温,过滤出析出的固体并水洗、干燥,得到5.59g的固体。
将得到的固体用1H-NMR及MASS谱图进行分析,结果确认为如下所述的示例化合物196。
1H-NMR(400MHz、氘代氯仿、δ(ppm)、TMS基准):3.88(s,6H)、7.01~7.03(m,4H)、7.33(s,2H)、7.41~7.45(m,2H)、7.54~7.56(m,4H)、7.68~7.76(m,4H)、7.83~7.85(m,4H)、7.88~7.90(m,4H)、7.95~7.97(m,2H)
MS(FAB)m/z:681(M+1)
(合成例10)
示例化合物201的合成
[化学式45]
在室温下混合通过与合成例5同样的方法得到的6.00g的化合物H、4.80g的2-乙基己基胺、6.00g的三乙胺及50ml的四氢呋喃,然后升温,加热回流5小时。然后,冷却反应液,在减压下除去四氢呋喃,在得到的固体中加入醋酸乙酯使其溶解,将得到的有机层依次用稀盐酸、稀碳酸氢钠水溶液以及水进行清洗。然后,在减压下除去醋酸乙酯,将得到的固体从甲苯中重结晶,得到6.74g的固体。
将得到的固体用1H-NMR及MASS谱图进行分析,结果确认为如下所述的示例化合物201。
1H-NMR(400MHz、氘代氯仿、δ(ppm)、TMS基准):0.91~0.95(t,6H)、1.00~1.04(t,6H)、1.36~1.52(m,16H)、1.82(m,2H)、3.80~3.81(m,4H)、5.71(m,2H)、7.41~7.45(m,2H)、7.68~7.76(m,4H)、7.95~7.97(m,2H)、8.70(s,4H)
MS(FAB)m/z:589(M+1)
(合成例11)
示例化合物205的合成
[化学式46]
在室温下混合通过与合成例5同样的方法得到的6.00g的化合物H、13.4g的N,N-二甲基胺(50%水溶液)、6.00g的三乙胺及40ml的四氢呋喃,然后升温,在70℃下加热5小时。然后,冷却反应液,在室温下加入水,然后升温,在50℃下加热1小时。然后,冷却至室温,过滤出析出的固体并水洗、干燥,得到5.19g的固体。
将得到的固体用1H-NMR及MASS谱图进行分析,结果确认为如下所述的示例化合物205。
1H-NMR(400MHz、氘代氯仿、δ(ppm)、TMS基准):3.15(s,12H)、7.41~7.45(m,2H)、7.68~7.76(m,4H)、7.95~7.97(m,2H)、8.70(s,4H)
MS(FAB)m/z:421(M+1)
(合成例12)
示例化合物210的合成
[化学式47]
在室温下混合通过与合成例5同样的方法得到的6.00g的化合物H、5.07g的对异丙基苯酚、4.17g的氢氧化钾及100ml的乙醇,然后升温,加热回流10小时。然后,冷却反应液,在室温下加入水,然后升温,加热回流1小时。然后,冷却至室温,过滤出析出的固体并水洗、干燥,得到6.19g的固体。
将得到的固体用1H-NMR及MASS谱图进行分析,结果确认为如下所述的示例化合物210。
1H-NMR(400MHz、氘代氯仿、δ(ppm)、TMS基准):1.20(d,12H)、2.87(m,2H)、7.13(m,4H)、7.33(m,4H)、7.41~7.45(m,2H)、7.68~7.76(m,4H)、7.95~7.97(m,2H)、8.70(s,4H)
MS(FAB)m/z:603(M+1)
(合成例13)
示例化合物212的合成
[化学式48]
在室温下混合通过与合成例5同样的方法得到的6.00g的化合物H、5.38g的4-氯苯硫醇及60.0g的三乙胺,然后升温,加热回流5小时。然后,冷却反应液,在减压下除去三乙胺,在得到的固体中加入甲醇及水的混合溶剂,然后升温,加热回流1小时。然后,冷却至室温,过滤出析出的固体并水洗、干燥,得到6.94g的固体。
将得到的固体用1H-NMR及MASS谱图进行分析,结果确认为如下所述的示例化合物212。
1H-NMR(400MHz、氘代氯仿、δ(ppm)、TMS基准):7.33(m,4H)、7.41~7.45(m,2H)、7.68~7.76(m,8H)、7.95~7.97(m,2H)、8.70(s,4H)
MS(FAB)m/z:620(M+1)
列举的其它化合物也可以与合成例1~13同样地进行合成。
2)比较化合物
[化学式49]
3)纤维素衍生物
纤维素衍生物A:乙酰基取代度2.42的纤维素二乙酸酯(酰基总取代度2.42、表中记为DAC)
纤维素衍生物B:乙酰基取代度2.88的纤维素三乙酸酯(酰基总取代度2.88、表中记为TAC)
纤维素衍生物C:乙酰基取代度1.56、丙酰基取代度0.90的纤维素乙酸酯丙酸酯(酰基总取代度2.46、表中记为CAP1)
纤维素衍生物D:乙酰基取代度0.21、丙酰基取代度1.62的纤维素乙酸酯丙酸酯(酰基总取代度1.83、表中记为CAP2)
纤维素衍生物E:乙酰基取代度1.50、丙酰基取代度0.70的纤维素乙酸酯丙酸酯(酰基总取代度2.20、表中记为CAP3)
纤维素衍生物F:乙酰基取代度1.07、丙酰基取代度0.75的纤维素乙酸酯丙酸酯(酰基总取代度1.82、表中记为CAP4)
2.相位差膜的制作
(实施例1)
将下述成分用溶解器搅拌混合50分钟后,用匀浆机(Manton-Gaulin)使其分散,得到微粒分散液1。
(微粒分散液1的组成)
微粒(Aerosil R972V日本Aerosil(株)制造):11质量份
乙醇:89质量份
接着,一边对放入了二氯甲烷的溶解罐进行充分搅拌一边慢慢地添加微粒分散液1。进而,用磨碎机进行分散直到二次粒子的粒径达到规定大小。将其用日本精线(株)制造的Fine Met NF过滤,制备微粒添加液1。
(微粒添加液1的组成)
二氯甲烷:99质量份
微粒分散液1:5质量份
制备下述组成的胶浆液。首先,在加压溶解罐中添加二氯甲烷和乙醇。一边对加入了溶剂的加压溶解罐进行搅拌一边投入纤维素衍生物A、示例化合物1、Monopet SB及微粒添加液1。将其加热,边搅拌边使其完全溶解。使用安积滤纸(株)制造的安积滤纸No.244对其进行过滤,制备胶浆液。
(胶浆液的组成)
二氯甲烷:340质量份
乙醇:64质量份
纤维素衍生物A:乙酰基取代度2.42的纤维素二乙酸酯(酰基总取代度2.42、表中记为DAC):100质量份
示例化合物1(本发明的化合物):8质量份
Monopet SB(第一工业制药公司制造):5质量份
微粒添加液1:1质量份
接着,使用环状带流延装置,在温度33℃下、以1500mm的宽度将得到的胶浆液均匀地流延在不锈钢带支承体上,不锈钢带的温度控制为30℃。
在不锈钢带支承体上,使溶剂蒸发直到流延(cast)的胶浆膜中的残留溶剂量达到75%,得到湿膜。接着,以130N/m的剥离张力从不锈钢带支承体上剥离得到的湿膜。
一边对剥离而得到的湿膜施加145℃的热,一边使用拉幅机沿宽度方向拉伸35%(1.35倍)。拉伸开始时的残留溶剂为15%。
接着,在干燥区域用多个辊输送得到的膜,并使干燥完成。干燥温度为130℃,输送张力设为100N/m。如上得到干燥膜厚20μm的相位差膜101。
(实施例2~27及比较例1~7)
在包含纤维素衍生物的种类、本发明的通式(1)所示的化合物以及其它添加剂的情况下,将其变更为表1所示,除此以外,与制作相位差膜101的实施例1同样地制作相位差膜102~134。
将膜的制造条件示于表1。
表1
※1:聚甲基丙烯酸甲酯(重均分子量2500)
※2:羟基苯乙烯/苯乙烯=70/30共聚物(重均分子量2000)
对如上制作的各相位差膜进行以下记载的评价。将其结果示于表2。
(延迟)
用以下方法测定得到的相位差膜的宽度方向中央部的面内方向延迟Ro及厚度方向延迟Rth。
1)将得到的相位差膜在23℃55%RH的环境下调湿2小时。
2)用王子计测器(株)制造的KOBRA21ADH测定Ro,该Ro是沿与该膜表面的法线平行的方向对调湿后的相位差膜入射波长590nm的光时的Ro。
3)利用KOBRA21ADH测定延迟值R(θ),该延迟值R(θ)是:将相位差膜的面内慢轴作为倾斜轴(旋转轴),从相对于相位差膜表面的法线为θ的角度(入射角(θ))入射测定波长为590nm的光时的延迟值R(θ)。延迟值R(θ)的测定在θ为0°~50°的范围内进行测定,每10°进行6点。相位差膜面内的慢轴通过KOBRA21ADH来确认。
4)由测定的Ro及R(θ)、上述的平均折射率以及膜厚利用KOBRA21ADH算出nx、ny及nz,基于下述式算出波长590nm下的Rth。延迟的测定在23℃55%RH条件下进行。
式(I):Ro=(nx-ny)×d
式(II):Rth=((nx+ny)/2-nz)×d
(式中,d表示膜的厚度(nm);nx表示膜面内的最大折射率(也称为慢轴方向的折射率);ny表示在膜面内与慢轴呈直角的方向的折射率;nz表示膜的厚度方向的折射率)
(延迟相对于湿度变化的变动幅度)
对下述式(III)所定义的延迟相对于湿度变化的变动幅度ΔRo的大小进行评价。测定装置使用与用于测定延迟的装置同样的自动双折射仪。
式(III):ΔRo={[Ro(23℃10%RH)-Ro(23℃80%RH)]/Ro(23℃55%RH)}×100(%)
(式中,Ro(23℃10%RH)、Ro(23℃80%RH)及Ro(23℃55%RH)分别表示在23℃10%RH、23℃80%RH及23℃55%RH的环境下将相位差膜调湿36小时后,在波长590nm下测得的面内方向的延迟Ro)
另外,将延迟相对于湿度变化的变动幅度ΔRo分级为下述水平。
A:0%以上且低于5%
B:5%以上且低于10%
C:10%以上且低于15%
D:15%以上
在此,若为B水平以上,则实用上没有问题,特别优选为A水平。
(脆性)
相位差膜的脆性用以下说明的开裂(slitting)适性进行评价。即,在台式油压压床上安装刀尖角度被磨为60°的上刃和刀尖角度为90°的下刃并使它们在水平方向上间隔30μm。然后,将各相位差膜置于上刃的前端和下刃的前端之间,以上刃的下降速度6m/分钟将宽度90cm、长度100cm大小的试样连续切取100根。使用光学显微镜以50倍观察切断而得到的各试样的断裂面。统计产生了毛刺、开裂、无法切断、碎片等任何不良情况的试样的根数,代入下述式算出不良率。
不良率(%)=(产生不良的试样的片数/切取的总试样的片数(100片))×100
开裂适性的评价根据下述的基准进行。
A:不良率低于2%
B:不良率为2%以上且低于5%
C:不良率为5%以上且低于10%
D:不良率为10%以上
在此,若为B水平以上,则实用上没有问题,特别优选为A水平。
(耐渗出性)
相位差膜的耐久性用以下说明的耐渗出性进行评价。即,将相位差膜在80℃、90%RH的高温高湿环境下放置1000小时后,目视观察相位差膜表面有无渗出(结晶析出)。耐渗出性的评价根据下述基准进行。
A:表面完全未确认到渗出的产生
B:表面稍微确认到部分渗出
C:表面稍微确认到遍及整面的渗出
D:表面确认到遍及整面的明显渗出
在此,若为B水平以上,则实用上没有问题,特别优选为A水平。
(耐碱液性(皂化液着色))
将相位差膜切为5cm×24cm,制成样品膜。将得到的样品膜在70℃的1.5摩尔/L的氢氧化钾水溶液40g中浸渍30小时。接着,使用日立Technologies公司分光光度计U-3310测定将样品膜浸渍30小时后的氢氧化钾水溶液的吸收光谱,算出三刺激值X、Y、Z。由该三刺激值X、Y、Z基于JIS-K7103算出黄色度YI,在下述基准进行皂化液着色的分级。
A:黄色度YI低于1.0
B:黄色度YI为1.0以上且低于3.0
C:黄色度YI为3.0以上且低于5.0
D:黄色度YI为5.0以上
在此,若为C水平以上,则实用上没有问题,优选为B水平以上,特别优选为A水平。
表2
由表2明确可知,与比较例1~7的相位差膜128~134相比,实施例1~27的相位差膜101~127为延迟表现性优异、且机械强度(脆性)及耐久性(延迟相对于湿度变化的耐性、耐渗出性、耐碱液性)良好的实用上优异的相位差膜。
(实施例28~31)
将实施例21的相位差膜121的制作中使用的示例化合物201的添加量如表3所示那样变更,且变更流延时的胶浆的流量以达到表3所示的膜厚,除此以外,与实施例21的相位差膜121的制作同样地制作相位差膜201~204,进行与实施例21同样的评价。
将实施例28~31的评价结果与实施例21的评价结果一并示于表3。
[表3]
※变动幅度:延迟相对于湿度变化的变动幅度
由表3明确可知,实施例28~31的相位差膜201~204的延迟表现性优异,且机械强度(脆性)及耐久性(延迟相对于湿度变化的耐性、耐渗出性、耐碱液性)优异。特别是,膜厚在20~35μm范围的相位差膜121、202、203的任一效果都优异。
3.偏振片的制作
(实施例32)
将厚度120μm的聚乙烯醇膜在温度110℃、拉伸倍率5倍下进行单轴拉伸。将得到的膜在由碘0.075质量份、碘化钾5质量份、水100质量份构成的水溶液中浸渍60秒,接着,在由碘化钾6质量份、硼酸7.5质量份、水100质量份构成的68℃的水溶液中浸渍。将得到的膜进行水洗、干燥,得到厚度20μm的起偏镜。
接着,根据下述工序1~5贴合起偏镜和上述相位差膜101,在背面侧贴合KonicaMinolta TAC KC4UY(Konica Minolta Opto(株)制造的纤维素酯膜),制作偏振片。
工序1:将上述相位差膜101在60℃的2摩尔/L的氢氧化钠溶液中浸渍90秒,接着,进行水洗并干燥,将其与起偏镜贴合的一侧皂化。
工序2:将上述起偏镜在固体成分2质量%的聚乙烯醇粘接剂槽中浸渍1~2秒。
工序3:轻轻地擦掉工序2中附着于起偏镜上的过量的粘接剂,将其载置在工序1中进行了处理而得到的相位差膜上。
工序4:在工序3中得到的起偏镜的与相位差膜相反的一侧的面上叠合上述KonicaMinolta TAC KC4UY,得到层叠物。将该层叠物以20~30N/cm2的压力、约2m/分钟的输送速度进行贴合。
工序5:在80℃的干燥机中将贴合工序4中制作的起偏镜、相位差膜和KonicaMinolta TAC KC4UY而成的试样干燥2分钟,分别制作对应的偏振片101。
(实施例33~62和比较例8~14)
将相位差膜101如表4所示进行变更,除此以外,与实施例32同样地制作偏振片102~134及202~204。
用以下的方法评价得到的偏振片的耐久性。将结果示于表4。
(返工性(偏振片收率))
将制作的偏振片裁剪为20cm×20cm大小的正方形,使用丙烯酸类粘接剂与玻璃基板贴合。接着,以5N的强度从角的部分将贴合后的偏振片从玻璃上剥离。对于每1种偏振片,用100片样品进行该操作。统计偏振片上产生裂纹且未完全剥离的偏振片的片数。返工性用以下的基准进行分级。
A:0~5片
B:6~10片
C:11~15片
D:16片以上
在此,若为C水平以上,则实用上没有问题,优选为B水平以上,特别优选为A水平。
(耐光性)
对强制劣化处理前的偏振片试样的平行透射率(H0)和垂直透射率(H90)进行测定,根据下式算出偏振度P0。然后,将偏振片试样在阳光耐候试验箱中5放置00小时,在没有UV阻隔膜的条件下实施强制劣化处理。然后,再次对强制劣化处理后的偏振片试样的平行透过率(H0’)和垂直透过率(H90’)进行测定,根据下式算出偏振度P500。然后,通过下述式求出偏振度的变化量。
偏振度的变化量=P0-P500
P0:强制劣化处理前的偏振度
P500:强制劣化处理500小时后的偏振度
通过以下的基准判定如上求得的偏振度变化量,进行耐光性的评价。
A:偏振度的变化量低于2%
B:偏振度的变化量为2%以上且低于10%
C:偏振度的变化量为10%以上且低于25%
D:偏振度的变化量为25%以上
在此,若为B水平以上,则实用上没有问题,特别优选为A水平。
(耐热湿性)
从得到的偏振片切取2片500mm×500mm尺寸的偏振片试样,分别在80℃、90%RH下进行100小时热处理。将热处理后得到的2片偏振片试样层叠在一起使其吸收轴相互垂直。然后,测定从一片偏振片试样侧照射光时,在另一片偏振片试样侧的边沿部分产生的发白部分的长度,算出相对于偏振片试样的一边的长度(500mm)的比率。作为评价对象的“发白部分”采用偏振片试样的4个边沿部分的中心附近分别产生的多个发白部分中长度最长的部分。边沿的发白是因为在垂直状态下不透射光的偏振片的边沿部分变为透光状态而产生的,是导致偏振片的边沿部分不显示图像的故障的原因。偏振片的耐湿热性基于以下的基准进行评价。
A:边沿的发白低于5%(作为偏振片没有问题的水平)
B:边沿的发白为5%以上且低于10%(作为偏振片没有问题的水平)
C:边沿的发白为10%以上且低于20%(作为偏振片勉强使用的水平)
D:边沿的发白为20%以上(作为偏振片存在问题的水平)
在此,若为B水平以上,则实用上没有问题,特别优选为A水平。
[表4]
偏振片 返工性 耐光性 耐热湿性 备注
101 B A B 实施例32
102 B B B 实施例33
103 B A B 实施例34
104 B B B 实施例35
105 C B B 实施例36
106 B B B 实施例37
107 A B B 实施例38
108 B B B 实施例39
109 B B A 实施例40
110 B A B 实施例41
111 B A B 实施例42
112 A A B 实施例43
113 A B A 实施例44
114 A B A 实施例45
115 B A A 实施例46
116 A A A 实施例47
117 A A A 实施例48
118 A A A 实施例49
119 A B A 实施例50
120 A A A 实施例51
121 A A A 实施例52
122 A A B 实施例53
123 A A B 实施例54
124 A B A 实施例55
125 A A A 实施例56
126 A A A 实施例57
127 A A A 实施例58
128 D D D 比较例8
129 D C D 比较例9
130 D D D 比较例10
131 D C D 比较例11
132 D C D 比较例12
133 D C D 比较例13
134 D D D 比较例14
201 B A A 实施例59
202 A A A 实施例60
203 A A A 实施例61
204 A A A 实施例62
由表4明确可知,与比较例8~14的偏振片128~134相比,实施例32~62的偏振片101~127、201~204的机械强度(返工性)及耐久性(耐光性、耐热湿性)优异。
4.液晶显示装置的制作
(实施例63)
如下制作进行视场角测定的液晶面板,评价作为液晶显示装置的特性。
剥离SONY制造的40英寸显示器KLV-40J3000中预先贴合的两面的偏振片,将实施例32中制作的偏振片101分别贴合于液晶单元的剥离面的两面。
此时,偏振片的贴合以本发明的相位差膜的面位于液晶单元侧的方式进行。另外,偏振片的贴合以制作的偏振片的吸收轴和预先贴合的偏振片的吸收轴为相同方向的方式进行。由此,制作液晶显示装置101。
(实施例64~93和比较例15~21)
将相位差膜101如表5所示进行变更,除此以外,与实施例63同样地制作液晶显示装置102~134及202~204。
对如上制作的液晶显示装置进行以下记载的评价。将其结果示于表5。
(视场角)
使用ELDIM公司制造的EZ-contrast160D,边改变相对于显示图像法线的倾斜角θ°,边分别测定显示装置黑显示时的透射光量和白显示时的透射光量。将在各倾斜角θ下测得的黑显示时的透射光量和白显示时的透射光量代入下述式,算出对比度。
对比度=(白显示时的透射光量)/(黑显示时的透射光量)
然后,将对比度显示10以上的倾斜角θ在左右两侧均为60°以上的者评价为“B”。
A:视场角非常宽
B:视场角宽
C:视场角稍窄
D:视场角窄
在此,若为B水平以上,则实用上没有问题,特别优选为A水平。
(正面对比度不均)
在23℃55%RH的环境下将液晶显示装置的背光源连续点亮1星期。然后,使用ELDIM公司制造的EZ-Contrast160D测定液晶显示装置黑显示时与显示图像法线平行的方向的亮度和白显示时与显示图像法线平行的方向的亮度。将得到的亮度代入下述式,算出正面对比度。
正面对比度=从显示图像法线方向测定的白显示的亮度/从显示图像法线方向测定的黑显示的亮度
测定显示图像的任意5点的正面对比度。然后,求出得到的5点正面对比度的平均值。进而,求出得到的5点的正面对比度中与平均值的差(绝对值)达到最大的正面对比度最大值或者最小值。将这些值代入下述式,求出正面对比度的不均(%)。
正面对比度的不均(%)=|(正面对比度最大值或者最小值)-(正面对比度的平均值)|/(正面对比度的平均值)×100
然后,用以下基准评价正面对比度不均。
A:正面对比度的偏差低于5%,不均小
B:正面对比度的偏差为5%以上且低于10%,稍微有不均
C:正面对比度的偏差为10%以上,不均大
在此,若为B水平以上,则实用上没有问题,特别优选为A水平。
(视场角劣化)
使用ELDIM公司制造的EZ-Contrast160D测定在23℃55%RH的环境下放置5小时后的液晶显示装置的视场角。接着,将该液晶显示装置在23℃20%RH的环境下放置5小时后,测定视场角。进而,将该液晶显示装置在23℃80%RH的环境下放置5小时后,测定视场角。最后,将该液晶显示装置在23℃55%RH的环境下放置5小时后,测定视场角。然后,将最初的在23℃55%RH的环境下测得的视场角和最后的在23℃55%RH的环境下测得的视场角进行比较,测定视场角的变动量。视场角变动的评价基于以下的基准进行。
A:未确认到视场角变动
B:稍确认到视场角变动
C:确认到视场角变动
在此,若为B水平以上,则实用上没有问题,特别优选为A水平。
[表5]
液晶显示装置 视场角 正面对比度 视场角劣化 备注
101 A B A 实施例63
102 A B B 实施例64
103 A B B 实施例65
104 B B B 实施例66
105 B B B 实施例67
106 A B B 实施例68
107 A B B 实施例69
108 A B B 实施例70
109 A B B 实施例71
110 B A B 实施例72
111 A B A 实施例73
112 A A B 实施例74
113 A A B 实施例75
114 A B A 实施例76
115 B A A 实施例77
116 A A A 实施例78
117 A A A 实施例79
118 B A A 实施例80
119 A A A 实施例81
120 A A A 实施例82
121 A A A 实施例83
122 A A A 实施例84
123 B A A 实施例85
124 B A A 实施例86
125 B A A 实施例87
126 A A A 实施例88
127 A A A 实施例89
128 D C C 比较例15
129 C C C 比较例16
130 C C C 比较例17
131 C C C 比较例18
132 D C C 比较例19
133 D C C 比较例20
134 D C C 比较例21
201 A A A 实施例90
202 A A A 实施例91
203 A A A 实施例92
204 A A A 实施例93
由表5明确可知,相比于使用偏振片128~134的比较例15~21的液晶显示装置128~134,使用本发明的偏振片101~127、201~204的实施例63~93的液晶显示装置101~127、201~204为视场角宽、不存在正面对比度不均、即使在湿度变动的条件下也没有视场角变动的极稳定的耐久性优异的液晶显示装置。
本申请基于2011年3月10日提出申请的日本特愿2011-052455而主张优先权。该申请说明书及附图中记载的内容全部引用于本申请说明书。

Claims (12)

1.一种相位差膜,其含有纤维素衍生物和至少1种下述通式2或3所示的化合物,
[化学式2]
通式2
通式2中,R2表示烷基、环烷基、芳基或杂环基;
X1表示单键、-NR4-、-O-或-S-;
X2表示单键、-NR5-、-NR5-(C=O)-、-O-或-S-;
R4及R5分别独立地表示氢原子、烷基、环烷基、芳基或杂环基;
R3表示取代基;
n表示0~4的整数;n为2以上时,多个R3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相邻的R3可以彼此相互键合而形成环;
R9表示:
q价的烷基、q价的环烷基、q价的芳基或者q价的杂环基;
或者
将选自烷基、环烷基、芳基及杂环基中的两种以上组合而形成的q价的连接基团;
或者
将烷基、环烷基、芳基或杂环基与-NR10-、-O-、-S-、-C(=O)-、-S(=O)2-、-CH=CH-或-C≡C-所示的2价基团组合而形成的q价连接基团;
R10表示氢原子、烷基、环烷基、芳基或杂环基;
q表示2或3,
[化学式3]
通式3
通式3中,R1表示烷基、环烷基、芳基或杂环基;
X1表示单键、-NR4-、-O-或-S-;
X2表示单键、-NR5-、-NR5-(C=O)-、-O-或-S-;
R4及R5分别独立地表示氢原子、烷基、环烷基、芳基或杂环基;
R3表示取代基;
n表示0~4的整数;n为2以上时,多个R3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相邻的R3可以彼此相互键合而形成环;
R6表示:
p价的烷基、p价的环烷基、p价的芳基或者p价的杂环基;
或者
将选自烷基、环烷基、芳基及杂环基中的两种以上组合而形成的p价连接基团;
或者
将烷基、环烷基、芳基或者杂环基与-NR7-、-O-、-S-、-C(=O)-、-S(=O)2-、-CH=CH-或-C≡C-所示的2价基团组合而形成的p价连接基团;
R7表示氢原子、烷基、环烷基、芳基或杂环基;
p表示2或3。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相位差膜,其中,所述通式3所示的化合物为下述通式4所示的化合物,
[化学式4]
通式4
通式4中,R1表示烷基、环烷基、芳基或杂环基;
X1表示单键、-NR4-、-O-或-S-;
R4表示氢原子、烷基、环烷基、芳基或杂环基;
R3表示取代基;
n表示0~4的整数;n为2以上时,多个R3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相邻的R3可以彼此相互键合而形成环;
J表示2价的烷基、2价的环烷基、2价的芳基或者2价的杂环基、或者将选自烷基、环烷基、芳基及杂环基中的两种以上组合而形成的2价连接基团。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相位差膜,其中,所述纤维素衍生物为纤维素酯。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相位差膜,其中,所述纤维素酯的酰基总取代度为1.5以上且2.6以下。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相位差膜,其中,在23℃、55%RH的环境下,对于波长590nm的光,下述式所示的面内方向延迟Ro为40~100nm,厚度方向延迟Rth为100~300nm,
式(I) Ro=(nx-ny)×d
式(II) Rth={(nx+ny)/2-nz}×d
其中,nx表示膜的面内方向中折射率达到最大的方向x的折射率,ny表示膜的面内方向中与所述方向x垂直的方向y的折射率,nz表示膜的厚度方向z的折射率,d(nm)表示相位差膜的厚度。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相位差膜,其中,所述相位差膜的膜厚为20~35μm。
7.一种偏振片,其包括起偏镜和设置在所述起偏镜的至少一面上的权利要求1所述的相位差膜。
8.一种液晶显示装置,其具有权利要求1所述的相位差膜。
9.一种液晶显示装置,其具有液晶单元和设置在所述液晶单元的至少一面上的权利要求7所述的偏振片。
10.权利要求9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其中,所述液晶单元为VA型液晶单元。
11.一种相位差膜,其含有下述通式2或3所示的化合物,
[化学式2]
通式2
通式2中,R2表示烷基、环烷基、芳基或杂环基;
X1表示单键、-NR4-、-O-或-S-;
X2表示单键、-NR5-、-NR5-(C=O)-、-O-或-S-;
R4及R5分别独立地表示氢原子、烷基、环烷基、芳基或杂环基;
R3表示取代基;
n表示0~4的整数;n为2以上时,多个R3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相邻的R3可以彼此相互键合而形成环;
R9表示:
q价的烷基、q价的环烷基、q价的芳基或者q价的杂环基;
或者
将选自烷基、环烷基、芳基及杂环基中的两种以上组合而形成的q价的连接基团;
或者
将烷基、环烷基、芳基或杂环基与-NR10-、-O-、-S-、-C(=O)-、-S(=O)2-、-CH=CH-或-C≡C-所示的2价基团组合而形成的q价连接基团;
R10表示氢原子、烷基、环烷基、芳基或杂环基;
q表示2或3,
[化学式3]
通式3
通式3中,R1表示烷基、环烷基、芳基或杂环基;
X1表示单键、-NR4-、-O-或-S-;
X2表示单键、-NR5-、-NR5-(C=O)-、-O-或-S-;
R4及R5分别独立地表示氢原子、烷基、环烷基、芳基或杂环基;
R3表示取代基;
n表示0~4的整数;n为2以上时,多个R3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相邻的R3可以彼此相互键合而形成环;
R6表示:
p价的烷基、p价的环烷基、p价的芳基或者p价的杂环基;
或者
将选自烷基、环烷基、芳基及杂环基中的两种以上组合而形成的p价连接基团;
或者
将烷基、环烷基、芳基或者杂环基与-NR7-、-O-、-S-、-C(=O)-、-S(=O)2-、-CH=CH-或-C≡C-所示的2价基团组合而形成的p价连接基团;
R7表示氢原子、烷基、环烷基、芳基或杂环基;
p表示2或3。
12.一种化合物,其由下述通式4表示,
[化学式6]
通式4
通式4中,R1表示烷基、环烷基、芳基或杂环基;
X1表示单键、-NR4-、-O-或-S-;
R4表示氢原子、烷基、环烷基、芳基或杂环基;
R3表示取代基;
n表示0~4的整数;n为2以上时,多个R3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相邻的R3可以彼此相互键合而形成环;
J表示2价的烷基、2价的环烷基、2价的芳基或2价的杂环基、或者将选自烷基、环烷基、芳基及杂环基中的两种以上组合而形成的2价连接基团。
CN201280022415.8A 2011-03-10 2012-03-09 相位差膜、偏振片、液晶显示装置及化合物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518151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1-052455 2011-03-10
JP2011052455 2011-03-10
PCT/JP2012/001641 WO2012120897A1 (ja) 2011-03-10 2012-03-09 位相差フィルム、偏光板、液晶表示装置及び化合物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518151A CN103518151A (zh) 2014-01-15
CN103518151B true CN103518151B (zh) 2016-09-28

Family

ID=4679786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80022415.8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518151B (zh) 2011-03-10 2012-03-09 相位差膜、偏振片、液晶显示装置及化合物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8936840B2 (zh)
JP (1) JP5920336B2 (zh)
KR (1) KR101558722B1 (zh)
CN (1) CN103518151B (zh)
WO (1) WO2012120897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956344B2 (en) 2007-02-27 2011-06-07 Macronix International Co., Ltd. Memory cell with memory element contacting ring-shaped upper end of bottom electrode
JPWO2013125419A1 (ja) * 2012-02-22 2015-07-30 コニカミノルタ株式会社 光学フィルム、偏光板及び液晶表示装置
JP6028792B2 (ja) * 2012-02-22 2016-11-16 コニカミノルタ株式会社 光学フィルム、偏光板及び液晶表示装置
JP5914059B2 (ja) * 2012-03-08 2016-05-11 株式会社Adeka セルロース系樹脂組成物及びフィルム
JP2014240905A (ja) * 2013-06-12 2014-12-25 コニカミノルタ株式会社 偏光板とその製造方法、及びそれを具備した有機エレクトロルミネッセンス表示装置
JP5971198B2 (ja) * 2013-06-12 2016-08-17 コニカミノルタ株式会社 偏光板とその製造方法、及びそれを具備した有機エレクトロルミネッセンス表示装置
JP6493213B2 (ja) * 2013-10-24 2019-04-03 コニカミノルタ株式会社 位相差フィルム、偏光板及び液晶表示装置
JP6277066B2 (ja) * 2014-05-30 2018-02-07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光学フィルム、偏光板および液晶表示装置
US10640577B2 (en) 2016-04-22 2020-05-05 Eastman Chemical Company Regioselectively substituted cellulose esters and films made therefrom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772274A (en) * 1970-12-23 1973-11-13 Du Pont Process for preparing 2-(o-hydroxyphenyl)quinazolines
CN101203780A (zh) * 2005-05-25 2008-06-18 东丽株式会社 相位差膜及光学用聚酯树脂
CN101384598A (zh) * 2006-01-13 2009-03-11 克里斯奥普提斯Kk株式会社 有机化合物、各向异性光学膜及其生产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874438A (en) * 1996-10-11 1999-02-23 Bayer Aktiengesellschaft 2,2'-bridged bis-2,4-diaminoquinazolines
JP4234823B2 (ja) * 1998-09-30 2009-03-04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光学補償シートおよび液晶表示装置
JP2002187958A (ja) * 2000-12-19 2002-07-05 Konica Corp セルロースエステルフィルムの製造方法、セルロースエステルフィルム及び偏光板
JP2002187358A (ja) * 2000-12-21 2002-07-02 Toppan Forms Co Ltd 情報担持用シート
JP5135657B2 (ja) * 2001-08-01 2013-02-06 コニカミノルタホールディングス株式会社 有機エレクトロルミネッセンス素子及び表示装置
JP2006096875A (ja) 2004-09-29 2006-04-13 Fuji Photo Film Co Ltd セルロース誘導体組成物、セルロース誘導体フイルム、およびビス型1,3,5−トリアジン誘導体化合物
JP5266514B2 (ja) * 2005-03-29 2013-08-21 コニカミノルタ株式会社 有機エレクトロルミネッセンス素子
CA2615380A1 (en) * 2005-07-15 2007-01-25 Schering Corporation Quinazoline derivatives useful in cancer treatment
US20090239982A1 (en) * 2007-03-30 2009-09-24 Fujifilm Corporation Ultraviolet Absorbent and Heterocyclic Compound
JP5208794B2 (ja) 2008-08-27 2013-06-12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セルロースアシレートフィルム、光学補償フィルム、偏光板、及び液晶表示装置
JP2010170128A (ja) 2008-12-26 2010-08-05 Fujifilm Corp セルロースアシレートフィルム、偏光板及び液晶表示装置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772274A (en) * 1970-12-23 1973-11-13 Du Pont Process for preparing 2-(o-hydroxyphenyl)quinazolines
CN101203780A (zh) * 2005-05-25 2008-06-18 东丽株式会社 相位差膜及光学用聚酯树脂
CN101384598A (zh) * 2006-01-13 2009-03-11 克里斯奥普提斯Kk株式会社 有机化合物、各向异性光学膜及其生产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5920336B2 (ja) 2016-05-18
JPWO2012120897A1 (ja) 2014-07-17
KR101558722B1 (ko) 2015-10-07
US8936840B2 (en) 2015-01-20
WO2012120897A1 (ja) 2012-09-13
US20130335685A1 (en) 2013-12-19
CN103518151A (zh) 2014-01-15
KR20130130041A (ko) 2013-11-2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518151B (zh) 相位差膜、偏振片、液晶显示装置及化合物
KR101436650B1 (ko) 편광판 보호 필름, 편광판 및 액정 표시 장치
JP5201135B2 (ja) 光学補償フィルムとそれを用いた偏光板及び液晶表示装置
JP5446871B2 (ja) 光学補償フィルム、及びそれを用いた偏光板及び液晶表示装置
JP5754445B2 (ja) 光学フィルム、及びそれを用いた偏光板、液晶表示装置
JP5786402B2 (ja) 光学フィルム、及びそれを用いた偏光板、液晶表示装置
JP2009001696A (ja) セルロースエステルフィルム、それを用いた偏光板及び液晶表示装置
JP5741850B2 (ja) 光学フィルム、それを含む偏光板および液晶表示装置
JP5857713B2 (ja) 光学フィルム、偏光板、及び液晶表示装置
CN104245851B (zh) 光学膜、偏振片及液晶显示装置
JP2010215879A (ja) セルロースエステルフィルム及びそれを用いた偏光板並びに液晶表示装置
JP6287211B2 (ja) 光学フィルム、及びそれを用いた偏光板、液晶表示装置
KR101536850B1 (ko) 위상차 필름, 그 제조 방법, 편광판 및 액정 표시 장치
JP5233935B2 (ja) 光学フィルム、及びそれを用いた偏光板、液晶表示装置並びにリターデーション発現剤
KR101748065B1 (ko) 편광판 및 액정 표시 장치
JP5794096B2 (ja) 光学フィルム、偏光板、および液晶表示装置
JP5299110B2 (ja) 光学フィルム、及びそれを用いた偏光板、液晶表示装置
JP5435030B2 (ja) セルロースエステル光学フィルム、及びそれを用いた偏光板、液晶表示装置
JP6028792B2 (ja) 光学フィルム、偏光板及び液晶表示装置
JP2013097045A (ja) 光学フィルム、及びそれを用いた偏光板、液晶表示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0928

Termination date: 20200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