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502845B - 检测器、电力传送器和接收器、电力供给系统及检测方法 - Google Patents

检测器、电力传送器和接收器、电力供给系统及检测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502845B
CN103502845B CN201280014668.0A CN201280014668A CN103502845B CN 103502845 B CN103502845 B CN 103502845B CN 201280014668 A CN201280014668 A CN 201280014668A CN 103502845 B CN103502845 B CN 10350284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il
circuit
values
external object
power transmiss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80014668.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502845A (zh
Inventor
村上知伦
吉野功高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ony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ony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ony Corp filed Critical Sony Corp
Priority to CN201810198927.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462260B/zh
Publication of CN10350284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50284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50284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50284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VGEOPHYSICS; GRAVITATIONAL MEASUREMENTS; DETECTING MASSES OR OBJECTS; TAGS
    • G01V3/00Electric or magnetic prospecting or detecting; Measuring magnetic field characteristics of the earth, e.g. declination, deviation
    • G01V3/08Electric or magnetic prospecting or detecting; Measuring magnetic field characteristics of the earth, e.g. declination, deviation operating with magnetic or electric fields produced or modified by objects or geological structures or by detecting devices
    • G01V3/10Electric or magnetic prospecting or detecting; Measuring magnetic field characteristics of the earth, e.g. declination, deviation operating with magnetic or electric fields produced or modified by objects or geological structures or by detecting devices using induction coil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RMEASURING ELECTRIC VARIABLES; MEASURING MAGNETIC VARIABLES
    • G01R27/00Arrangements for measuring resistance, reactance, impedance, or electric characteristics derived therefrom
    • G01R27/02Measuring real or complex resistance, reactance, impedance, or other two-pole characteristics derived therefrom, e.g. time constant
    • G01R27/26Measuring inductance or capacitance; Measuring quality factor, e.g. by using the resonance method; Measuring loss factor; Measuring dielectric constants ; Measuring impedance or related variables
    • G01R27/2611Measuring inductance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FMAGNETS; INDUCTANCES; TRANSFORME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MAGNETIC PROPERTIES
    • H01F38/00Adaptations of transformers or inductances for specific applications or functions
    • H01F38/14Inductive coupling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50/00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wireless supply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50/10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wireless supply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using inductive coupling
    • H02J50/12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wireless supply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using inductive coupling of the resonant type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50/00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wireless supply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50/40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wireless supply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using two or more transmitting or receiving device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50/00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wireless supply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50/60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wireless supply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responsive to the presence of foreign objects, e.g. detection of living being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50/00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wireless supply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50/80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wireless supply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involving the exchange of data, concerning supply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between transmitting devices and receiving devic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Remote Sensing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Geology (AREA)
  • Geophysics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Charge And Discharge Circuits For Batteries Or The Like (AREA)
  • Near-Field Transmission Systems (AREA)
  • Geophysics And Detection Of Objects (AREA)
  • Arrangements For Transmission Of Measured Signals (AREA)
  • Measurement Of The Respiration, Hearing Ability, Form, And Blood Characteristics Of Living Organisms (AREA)

Abstract

提供了能够高便利性地检测包含导体或线圈的电路的检测装置等。该检测装置设置有检测单元,该检测单元获得在包括能够与外部电磁耦合的线圈的电路中的Q值或Q值的变化度,并基于所获得的结果执行关于与外部电磁耦合的状态的检测。

Description

检测器、电力传送器和接收器、电力供给系统及检测方法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用于检测诸如金属的导体或包括线圈的电路的存在的检测器和检测方法,以及设置有这样的检测器(检测部)的电力传送器、电力接收器,以及电力供给系统。
背景技术
在非接触式电力传送(非接触式电力供给系统)中,确保安全以及进行充电以检测存在于电力传送和接收线圈附近的诸如金属的导体或包括线圈的电路是至关重要的。
通常地,通过综合使用电力传送器和电力接收器,基于在电力接收器的负载变动的情形中幅度和相位的信息,已经检测到插入在电力传送器(初级侧线圈)和电力接收器(次级侧线圈)之间的金属物(例如,见专利文献1)。可替代地,已经通过传送和接收电力效率(也称为交互线圈效率)的变化,或通过使用磁性传感器、电容传感器、红外传感器等由传感器输出的变化检测到金属物。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第4413236号(日本未审查专利申请公开第2008-206231号)
发明内容
同时,在这样的非接触式电力供给系统中,希望方便地检测诸如金属的上述导体(包括半导体)或包含线圈的上述电路。
鉴于这些缺点,完成了本公开,本公开的目的是提供能够方便地检测导体或包含线圈的电路的检测器、电力传送器、电力接收器、电力供给系统及检测方法。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检测器包括检测部,该检测部确定在包含能够与外部对象电磁耦合的线圈的电路中的Q值或Q值的变化度,并基于确定的结果执行关于与外部对象电磁耦合的状态的检测。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方式的电力传送器包括:能够与外部对象电磁耦合的电力传送线圈;使用电力传送线圈执行电力传送的电力传送部;以及检测部,确定在包含电力传送线圈的电路中的Q值或Q值的变化度,并基于确定的结果执行关于与外部对象的电磁耦合的状态的检测。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方式的电力接收器包括:能够与外部对象电磁耦合的电力接收线圈;使用电力接收线圈执行电力接收的电力接收部;以及检测部,确定在包含电力接收线圈的电路中的Q值或Q值的变化度,并基于所确定的结果执行关于与外部对象电磁耦合的状态的检测。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方式的电力供给系统包括:一个以上电力接收器;以及对一个或多个电力接收器执行利用电磁耦合的电力传送的一个以上电力传送器。电力传送器具有能够与外部对象电磁耦合的电力传送线圈,以及利用电力传送线圈执行电力传送的电力传送部。电力接收器具有能够与外部对象电磁耦合的电力接收线圈,以及利用电力接收线圈进行电力接收的电力接收部。检测部设置在电力发送器或电力接收器或两者中,该检测部确定在包含电力发送线圈或电力接收线圈的电路中的Q值或Q值的变化度,并基于所确定的结果执行关于与外部对象电磁耦合的状态的检测。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方式的检测方法包括:第一步,确定在包含能够与外部对象电磁耦合的线圈的电路中的Q值或Q值的变化度;以及第二步,基于在第一步中所确定得结果执行关于与外部对象电磁耦合的状态的检测。
在根据本公开的上述相应的实施方式的检测器、电力传送器、电力接收器、电力供给系统及检测方法中,确定在包含能够与外部对象(例如,电力传送线圈或电力接收线圈)电磁耦合的线圈的电路中的Q值或Q值的变化度,并且基于所确定的结果执行关于与外部对象电磁耦合的状态的检测。这使得可以不需要初级侧(电力传送侧)和次级侧(电力接收侧)的综合使用而检测诸如金属的导体或包含电磁耦合线圈的电路。
在根据本公开的上述相应的实施方式的检测器、电力传送器、电力接收器、电力供给系统及检测方法中,可以不需要综合使用初级侧(电力传送侧)和次级侧(电力接收侧)而检测诸如金属的导体(包括半导体)或包含线圈的电路。因此,这允许方便地检测导体或包括有线圈的电路。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第一实施方式的非接触式电力传送系统的概观的说明性电路图。
图2是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第一实施方式的设置在电力传送器的检测器(检测电路)的配置实例的示意性框图。
图3是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第一实施方式的检测过程的流程图。
图4的(a)和(b)是示出谐振电路的另一实例的(并联谐振电路)各个电路示图。
图5是示出了检测导体的方法的说明性示意图。
图6是示出了用于电力传送器和电力接收器的线圈的实例的简化示意图。
图7是示出了Q值相对金属尺寸(对边宽)的特性的曲线图。
图8是示出了检测包含线圈的电路的方法的说明性示意图。
图9是示出了在电力发射侧的谐振电路的Q值对电力接收侧的谐振电路的负载电阻的特性的曲线图。
图10是示出了金属对象被插入在电力传送线圈和电力接收线圈之间的状态的示意性截面图。
图11是示出了各种特性对金属尺寸(对边宽)的曲线图。
图12是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第二实施方式的串联谐振电路中的阻抗的频率特性的曲线图。
图13是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第二实施方式的并联谐振电路中的阻抗的频率特性的曲线图。
图14是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第三实施方式的用于由阻抗的实部分量与虚部分量的比值计算Q值的电路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文中,将参照附图描述本公开的一些实施方式。以下列顺序提供描述。应当注意到各个图中的任何的相同部件以相同的参考标号来表示,并且适当省略多余描述。
1.第一实施方式(运算处理部:由串联谐振电路中线圈两端的电压与L-C电压的比来计算Q值的实例)
2.第二实施方式(运算处理部:使用半值宽度方法来计算Q值的实例)
3.第三实施方式(运算处理部:由阻抗的实部分量与虚部分量的比来计算Q值的实例)
4.其他(各种变形实例)
<1.第一实施方式>
(非接触式电力传送系统的描述)
在本公开的第一实施方式(下文中也称作“本实施方式”)中,提供了关于通过使用在非接触式电力传送系统(非接触式电力供给系统)中的电力传送器或电力接收器来检测可能存在于电力传送器或电力接收器附近的诸如金属的导体或包含线圈的电路的配置和方法的描述。在下文中,检测诸如金属的导体或包含线圈的电路也可以表述为“检测导体等”。应当注意的是,本说明书中提到的导体包括广义的导体,即,半导体。
在第一实施方式中,表示在电力传送器(初级侧)或电力接收器(次级侧)的能量的保持和损失的关系的Q值的变化被用于检测导体等。例如,如果金属对象存在于电力传送器的电力传送线圈或电力接收器的电力接收线圈附近,磁力线穿过金属对象,引起在金属对象上生成涡电流。从线圈上看,这似乎是将真实电阻负载施加在线圈上的金属对象和线圈的电磁耦合导致了线圈的Q值的变化。通过测量Q值的该变化,检测可能存在于线圈附近的任何金属对象(电磁耦合状态)。也可被称为“电磁场谐振耦合”或“电磁谐振”的电磁耦合,包括电场耦合和磁场耦合。两种耦合利用谐振通过电场耦合或磁场耦合唯一的谐振装置来进行电力传送。然而,使用电磁感应的电磁耦合(电场耦合或磁场耦合)可作为这样的谐振的替代物来执行。
图1是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第一实施方式的非接触式电力传送系统的概观的说明性电路图。图1示出了用于非接触式电力传送系统的最基本的电路配置(在磁场耦合的情况下)的实例。
根据本实施方式的非接触式供电系统(非触式电力供给系统)由一个或多个电力传送器1(图中是一个)以及一个或多个电力接收器11(图中是一个)组成。
电力传送器1利用电力接收器11的电磁耦合来实施非接触式电力传送。电力传送器1设置有包括用于生成交流电信号的交流电电源3和电阻元件4的信号源2;电容器5;以及能够与外部对象电磁耦合的电力传送线圈(初级侧线圈)6。电阻元件4给出了交流电源3的内阻(输出阻抗)的图示。电容器5和电力传送线圈6(线圈的实例)以形成串联谐振电路(谐振电路的实例)的方式与信号源2相连接。此外,调整电容器5的电容值(C值)和电力传送线圈6的电感值(L值)以在期望的测量频率达到谐振。由信号源2和电容器5组成的电力传送部7通过电力传送线圈6向外部对象实施非接触式电力传送(电力传送(电力馈电))。换言之,电力传送部7旨在使用电力传送线圈6执行电力传送。
电力接收器11利用电磁耦合以非接触的方式接收从电力传送器1传送的电力。电力接收器11设置有包括电容器13(二次电池)和电阻元件14的充电部12;将交流电信号转换为直流电信号的整流部18;电容器15;以及能够与外部对象电磁耦合的电力接收线圈(次级侧线圈)16。电阻元件14给出电容13的内阻(输出阻抗)的图示。电容器15和电力接收线圈16以形成串联谐振电路的方式与充电部12相连接,并且调整电容器15的电容值(C值)和电力接收线圈16的电感值(L值)以在期望的测量频率达到谐振。由充电部12、整流部18以及电容器15组成的电力接收部17通过电力接收线圈16(执行电力接收)以非接触式方式接收从外部对象传送的电力。换言之,电力接收部17旨在使用电力接收线圈16执行电力接收。
假设在组成串联谐振电路的电力传送线圈6和电容器5之间的电压是V1(第一电压:施加到谐振电路上的电压的实例),并且电力传送线圈6的两端的电压是V2(第二电压),串联谐振电路的Q值由表达式1表示。
[公式1]
rs:在频率f的有效电阻。
通过将电压V1与Q值相乘得到电压V2。随着金属对象接近电力传送线圈6,有效电阻rs变得更大,导致Q值的减小。以这样的方式,随着金属对象接近电力传送线圈6,Q值(电磁耦合状态)将被测到发生变化,并且因此检测这个变化使得可以检测可能存在于电力传送线圈6附近的金属对象。
应当注意的是图1示出了包含串联谐振电路的基本电路,并因此假定提供了上述电路功能,作为详细配置的各种形式是可以的。例如,尽管图1示出了电容器13作为配备在电力接收器11的负载的实例,但是配置并不限于该实例。可替代地,也可允许电力接收器11具有信号源2(电力传送部7)从而以非接触式方式经由电力接收线圈16向外部对象传送电力的配置或电力传送器11配备有负载从而以非接触式方式经由电力传送线圈6从外部对象接收电力的配置。
(检测电路的描述)
图2是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第一实施方式的配备在电力传送器的检测器(检测电路)的配置实例的示意性框图。检测电路检测诸如金属的导体或包含线圈的电路。设置有检测电路的电力传送器与检测器(电磁耦合状态检测器)的特定而非限制性的实例相对应。
根据本实施方式的对应检测部(检测器)的特定而非限制性的实例的检测电路20包括:整流部21A和21B、模拟数字转换器(以下称为“ADC”)22,以及主控制部23。如下文中细节所述,检测电路20确定在包含能够与外部对象电磁耦合的线圈(本实例中的电力传送线圈6)的电路中的Q值或Q值的变化度,并同时基于所确定的结果执行关于与外部对象电磁耦合的状态的检测。如将在下文中以具体形式详细描述的那样,检测电路20检测是否诸如金属的任何其他导体(包括半导体)或包含线圈的任何其他电路(在此实例中的电力接收线圈16)可以以与外部对象电磁耦合的状态存在于线圈(此实例中的电力传送线圈6)附近。此外,当检测到在电力传送线圈6的附近存在这样的导体或任何其他电路时,检测电路20也具有进一步检测所检测到的对象是导体还是任何其他电路的能力。
整流部21A将从电力传送线圈6和电容器5之间输入的交流电信号(交流电压)转换为直流电信号(直流电压)以提供这样的合成信号作为输出。类似地,整流部21B将从信号源2和电容器5之间输入的交流电信号(交流电压)转换为直流电信号(直流电压)以将这样的总信号作为输出提供至ADC22。
ADC22将从整流部21A和21B输入的模拟直流电信号转换为数字直流电信号,以输出这样的总信号至所述主控制部23。
对应于控制部的特定但非限制性的实例的主控制部23,可由例如MPU(微处理器单元)组成以控制总电力传送器1。主控制部23包括作为运算处理部23A和确定部23B的功能。
作为实施预定运算处理的块的运算处理部23A,在本实施方式中,计算电压V1与电压V2的比,即,Q值由ADC22向确定部23B输出的计算结果所得的直流电信号得到。更具体地,运算处理部23A基于谐振电路中的电力传送线圈6和电容器5之间的电压V1与谐振电路中的电力传送线圈6两端的电压V2的比,确定谐振电路中的Q值。以这种方式,运算处理部23A具有确定Q值或Q值的变化度的功能。
确定部23B将来自确定部23B的计算结果与存储在非易失性存储器24上的阈值相比较,以基于比较结果确定诸如金属的导体或包括线圈的电路是否可能存在于附近。换言之,确定部23B具有通过将由运算处理部23A计算的Q值或Q值的变化度与预定阈值相比较来确定与外部对象电磁耦合的状态的功能。因此,已经预先测量了在电力传送线圈6附近什么都不存在或没有东西置于电力传送线圈6上的状态下的Q值(Ref_Q1)的阈值,并且已经将该阈值存储在存储器24中。具体地,阈值(Ref_Q1)与在电力传送线圈6附近不存在导体和包括另一线圈的电路(任何其他电路)的状态下的谐振电路的Q值相对应。
通信控制部25响应于来自主控制部23的控制信号控制信号源2(电力传送部7)生成交流电压,从而允许电力传送器1执行与外部对象的非接触式电力传送或通信。
输入部26根据用户操作生成输入信号,以这样的合成信号输出至主控制部23。
值得注意的是,在本实施方式中,尽管采用了检测电路(检测器)设置在电力传送器中的配置,但检测电路(检测器)可设置在电力传送器或电力接收器的任一个或两者之中。换言之,这样的检测器(检测部)可设置在电力传送器或电力接收器中或两者中。
参考图3所示的流程图,在由检测电路20执行的检测过程(电磁耦合状态检测过程)中提供描述。
在检测电路20上的主控制部23在周期地执行串联谐振电路中Q值的测量过程,并确定Q值的测量是否已完成(步骤S1)。当已完成测量时过程进行至步骤S2,并当没有测量完成时重复步骤S1中的确定步骤。应当注意的是,如先前所述,使用电压V1和V2完成Q值的测量,其中,电压V1和V2通过整流部21A和21B的整流然后通过ADC22的模拟数字转换获得。运算处理部23A计算电压V1与电压V2的比(Q值)以将计算的值输出至确定部23B。
应当注意的是,主控制部23可通过检测来自输入部26的包含关于Q值测量的指令信息的输入信号来执行Q值的测量过程。
接下来,确定部23B将测量的Q值与在电力传送线圈6的附近什么都不存在或没有东西置于电力传送线圈6上的状态下的Q值的阈值(Ref_Q1)相比较,以确定测量的Q值是否在阈值(Ref_Q1)的范围内(步骤S2)。
此时,如果测量的Q值在阈值(Ref_Q1)范围内,则确定部23B确定附近不存在诸如金属的导体或包含线圈的电路(步骤S3),并且过程返回步骤S1。
另一方面,如果测量的Q值不在阈值(Ref_Q1)范围内,则确定部23B确定附近存在诸如金属的导体或包含线圈的电路(步骤S4),并且过程进行至步骤5。
此时,如果检测到在电力传送线圈6的附近存在导体或包含线圈的电路(任何其他电路),则确定部23B确定电力传送线圈1是否能够与外部对象通信(步骤S5)。具体来讲,确定部23B指示通信控制部25执行与外部对象的通信。通信控制部25通过使信号源2(电力传送部7)生成交流电压并通过从电力传送器1(电力传送线圈6)向外部对象发送无线信号(传送信号)来尝试与外部对象通信。随后,通信控制部25根据对传送信号的响应的存在与否确定与外部对象的通信是否可行。
更具体地,如果有来自外部对象的对来自电力传送器1的传送信号的响应(响应被返回),则确定部23B确定与外部对象的通信可行,并判定在附近存在包含线圈的电路(步骤S6)。相反地,如果没有来自外部对象的对来自电力传送器1的传送信号的响应,则确定部23B确定与外部对象的通信不可行(不能实施的),并判定在附近存在诸如金属的导体(步骤S7)。
以这种方式,确定部23B基于确定经由电力传送线圈6与外部对象通信是否可行的结果确定所检测到的对象是导体还是其他电路(包含任何其他线圈的电路)。具体来说,当确定与外部对象的通信可行时,确定部23B判定所检测到的对象是任意其他电路,并且当确定与外部对象的通信不可行时,确定部23B判定所检测到的对象是导体。
应当注意的是,在本实施方式中,尽管提供了检测电路20与串联谐振电路连接的应用实例上的描述,并联谐振电路可替代地用作谐振电路。图4(a)和4(b)的每个示出了并联谐振电路的实例。在图4(a)的实例中,并联谐振电路以如下方式配置:电容器5A与电容器5B和电力传送线圈6的并联电路串联连接。此外,在图4(b)的实例中,并联谐振电路以如下方式配置:电容器5A与电容器5B和电力传送线圈6的串联电路并联连接。检测电路20利用在图4(a)和4(b)的每个中所示出的并联谐振电路中获得的电力传送线圈6和电容器5A之间的电压V1和电力传送线圈6两端的电压V2计算Q值。为了说明根据本公开实施方式的检测方法(电磁耦合状态检测方法)的原理的目的,通过实例描述了上述串联谐振电路和并联谐振电路,并且谐振电路的配置并不限于这些实例。
(测量结果)
接下来,提供关于在金属对象实际上被置于电力传送器1上的电力传送线圈6附近的情形下Q值的测量结果的描述。
如图5所示,以如下方式完成测量:通过将金属对象31靠近安装在基座30上的电力传送器1操作检测电路20。此外,在测量中,作为电力传送线圈6,使用利用绞合线41(线直径φ:1.0mm)(其是具有多个如图6所示扭转的窄铜线的导线)缠绕的具有150mm(W1)*190mm(W2)的尺寸的螺旋线圈。此外,由厚度为1.0mm的铁氧体材料制成的磁性材料42放置成与螺旋线圈的背面紧靠。当在附近不存在金属对象31时,电力传送线圈6的L值和Q值分别是192.0μH和230.7。被谐振的电容器5的C值是8.2nF。在这种情况下,包括电力传送线圈6的串联谐振电路的谐振频率变为127.0kHz。
此外,假定电容器的Q值是Qc,并且线圈的Q值是QL,则谐振电路的Q值通常由关系式1/{(1/Qc)+(1/QL)来表示。用于测量的电容器5的Q值被设计为相对于电力传送线圈6的Q值相当高(远远高于电力传送线圈6的Q值),并因此可以忽略对于串联谐振电路的Q值的任何影响。然而,相反地,电力传送线圈6的Q值被设计为相对于电容器5的Q值相当高,或者电力传送线圈6和电容器5两者具有几乎相等的Q值。
使各具有1.0mm的厚度的铁(Fe)材料和铝(Al)材料接近包含电力传送线圈6的串联谐振电路。电力传送线圈6与每个金属对象之间的距离被固定为8mm。随后,在改变各个金属对象的尺寸的同时使用在电力传送器1上的检测电路20来测量Q值。图7示出了表示Q值对金属尺寸(对边宽)的特性的曲线图。
尽管随着金属对象31的尺寸的增加,有效电阻似乎增加相同的量,导致Q值的衰减,但是使用铁(Fe)材料和铝(Al)材料的测量结果表示可能有依赖金属材料性质的差异。换言之,假定金属对象具有相同尺寸,金属对象的尺寸增加相当于电力传送线圈6附近存在金属对象。确定部23B将所测量的Q值(或Q值的变化率)与存储在存储器24上的阈值相比较,以根据Q值是否在阈值的范围内来确定金属对象是否存在。
以这种方式,可以基于Q值的测量结果检测电力传送线圈6附近金属对象的存在。Q值的衰减量根据金属材料的性质而变化,并且Q值中具有更大衰减度的金属可以更容易地产生热量。换言之,Q值与热生成因子有关,并且可能产生热量的被检测金属可以更容易地被检测到。
接下来,提供以下情况的Q值的测量结果的描述:电力接收线圈16与电力传送器1上的电力传送线圈6谐振,即,放置电力接收器11。
如图8所示,如利用金属对象31的情况那样,以如下方式完成测量:通过将电力接收器11接近安装在基座30上的电力传送器1操作检测电路20。此外,在测量中用作电力接收线圈16的线圈是具有30mm(W1)*50mm(W2)的尺寸的螺旋形线圈,该螺旋形线圈具有与图6中所示出的螺旋形线圈相似的结构并且使用具有线直径的绞合线41缠绕。作为磁性材料42的替换物,具有0.2mm厚度的由铁氧体材料制成的磁片被放置成与螺旋形线圈的背面紧靠。当在附近不存在金属对象31时,电力传送线圈6的L值和Q值分别是14.0μH和48.4。包括电力接收线圈16的串联谐振电路的谐振频率是127.0kHz。电力传送器1上的电力传送线圈6与图6中示出的电力传送线圈相同。在电力传送线圈6和电力接收线圈16之间的距离被固定为8mm。
在这样的状态下,使用检测电路20测量当连接到电力接收器11上的串联谐振电路的电阻负载改变时,电力传送线圈6的Q值的变化。图9示出了表示电力传送侧的谐振电路的Q值的特性对电力接收侧上的谐振电路的负载电阻的曲线图。在图中,“打开”表示电力接收器11上的串联谐振电路的负载侧被置为打开状态。此外,“没有线圈”表示没有连接电力接收线圈16的状态。
从图9可以看出,随着电力接收侧上的谐振电路的负载电阻的减小,在电力传送器1的测量的Q值减小。此外,从图9的特征曲线看出,在非谐振线圈(未在图中示出)上也发现了与上面相同的趋势(除了微小的差异)。确定部23B将所测量的Q值(或Q值的变化率)与存储在存储器24上的阈值相比较,以根据Q值是否在阈值的范围内确定是否存在包含线圈的电路。以这种方式,通过测量包括电力传送线圈6的串联谐振电路的Q值可以检测包括可以与电力传送线圈6电磁耦合的线圈的电路。
接下来,以相同的方式测量当金属对象插入电力传送线圈6和电力接收线圈16之间时Q值的变化。
图10是示出了在金属对象插入在电力传送线圈6和电力接收线圈16之间的状态下的示意性截面图。金属对象53和间隔器54布置在电力传送线圈6和电力接收线圈16之间,其中,电力传送线圈6具有放置成紧靠其背面的磁性材料51,电力接收线圈16具有放置成紧靠其背面的磁片52。在该测量中,当没有插入金属对象时,在电力传送器1上的串联谐振电路的Q值是230.7,电力接收器11上的串联谐振电路的Q值是48.4,电力传送线圈6和电力接收线圈16之间的电磁耦合的程度—耦合系数k是0.10,并且交互线圈效率是0.83。电力传送线圈6和电力接收线圈16之间的距离在此时是8mm。
图11示出了当插入具有1.0mm厚度的金属对象53时从相同电路获得的关于在电力传送器1(初级侧)和电力接收器11(次级侧)的串联谐振电路的Q值、耦合系数k、以及交互线圈效率的测量结果。
图11示出的曲线图由变化率所表示,其中,当没有插入金属对象53时,各个值被标准化为100%。从该曲线图中可以看出,次级侧线圈的Q值相比初级侧线圈的Q值的变化率具有更大的变化率,耦合系数k以及交互线圈效率可根据线圈之间的距离或线圈的方向而变化。因此,与现有的传送/接收电力系数方法相比,通过捕捉次级侧线圈的Q值的变化,可以检测安插在初级侧(电力传送线圈6)和次级侧(电力接收线圈16)之间的较小的金属对象。换言之,如果将根据本实施方式的检测Q值的检测电路20设置在电力接收器(次级侧),这使得可以只使用电力接收器检测导体等,还可以获得与现有方法相比较高的检测灵敏度。例如,确定部23B将所测量的次级侧线圈的Q值的变化率与存储在存储器24上的阈值(例如,90%)相比较,并且当Q值的变化率小于90%时确定金属对象存在于初级侧线圈和次级侧线圈之间,从而允许检测到这样的金属对象。
同时,交互线圈效率(ηrf)理论上由作为初级侧线圈和次级侧线圈之间的电磁耦合程度的耦合系数k,以及作为不具有负载的串联谐振电路的各个Q值的初级侧Q值(Q1)和次级侧Q值(Q2)唯一地获得。用于获得交互线圈效率(ηrf)的计算表达式在表达式(2)至表达式(4)中给出。
[公式.2]
[公式.3]
S=kQ
[公式.4]
在利用电磁耦合的本实施方式中,尽管耦合系数k很低,但在初级侧和次级侧的串联谐振电路中的Q值被设置为高值,从而增强初级侧线圈和次级侧线圈的配置的自由度。举例来说,完成设计以保证在初级侧线圈和次级侧线圈之间的耦合系数k是0.5以下,并且初级侧线圈或次级侧线圈或两者的Q值是100以上。这对于将在下文中描述的第二和第三实施方式也同样适用。当然,然而本实施方式并不限于这样的数值实例。
(第一实施方式的有利效果)
根据上述第一实施方式,内置在初级侧(电力传送器)或次级侧(电力接收器)的检测电路(检测器)确定包含能够与外部对象电磁耦合的线圈的电路中的Q值或Q值的变化度并且基于所确定的结果执行关于与外部对象电磁耦合的状态的检测。这使得不需要综合使用初级侧(电力传送侧)和次级侧(电力接收侧)就可以检测诸如金属的导体(包括半导体)或包含电磁耦合线圈的电路。因此,这允许方便地检测导体或包含线圈的电路。
应当注意的是,相反地,例如,在基于电力接收器(次级侧)的负载变化的情况下的幅度和相位信息检测金属对象的方法中,或由传送/接收电力效率的变化检测金属对象的方法中,需要通过综合使用电力传送器和电力接收器检测执行通信的金属对象。具体来说,在电力接收电路之外的金属对象和不能通信的适当的电力接收器之间引起的任意信号应当受电力发送器的线圈支配的情况下,不可能检测到金属对象。
此外,由于分别为电力传送器或电力接收器配备的电力传送线圈或电力接收线圈被用作传感器,没有必要提供任何其他的专用传感器,这从空间节省和成本节省的观点来看是十分有利的。相反地,例如,在通过使用磁传感器、电容传感器、红外传感器等的检测金属对象的方法中,除了电力传送线圈或电力接收线圈之外,还需要在电力传送器和电力接收器中设置传感器。这增加了设备外壳的设计中的限制,从成本观点来看也是不利的。
此外,与感抗和电容不同,Q值与热生成因子相关,并因此根据第一实施方式使用Q值的检测电路(检测器)容易检测尽可能多的可能产生热量的待检测的任意金属。
而且,与交互线圈效率方法中的用于检测诸如金属的导体或包括包含电磁耦合的线圈的电路相比较,使用Q值的本实施方式实现了更高的检测灵敏度。
应当注意的是,在本实施方式中,尽管提供了关于将磁场耦合(见图1)作为电磁耦合的实例的情况的描述,但是可以将电场耦合作为实例。除了耦合是基于电场或磁场的唯一差异外,磁场耦合和电场耦合表现相同的性能。在电场耦合的情况下,允许在电力传送器上的电容和电力接收器上的电容被设置为彼此相对的情况下被称为等效电路。在这种情况下,通过测量串联谐振电路上的线圈和电容之间的电压作为电压V1以及通过测量的电容两端的电压作为电压V2来获得Q值。
<2.第二实施方式>
在第一实施方式中,运算处理部23A由串联谐振电路上的电力传送线圈和电容器之间的电压V1以及电力传送线圈两端的电压V2来获得Q值,尽管在第二实施方式中以半值宽度的方法来获得Q值。换言之,在根据第二实施方式的运算处理部23A中,通过在谐振电路中使用半值宽度方法获得谐振电路(串联谐振电路或并联谐振电路)中的Q值。
在半值宽度方法中,在配置串联谐振电路的情况下,如图12所示,使用带宽(f1至f2的频率范围)从表达式(5)获得Q值,在该带宽的阻抗是在谐振频率f0的阻抗(Z峰值)的绝对值的倍。换言之,在这种情况下,运算处理部23A使用半值宽度方法基于串联谐振电路的谐振频率f0和阻抗是在谐振频率f0的阻抗(Z峰值)的绝对值的倍的频带宽度(f1至f2的频率范围)获得串联谐振电路中的Q值。
[公式.5]
此外,在配置并联谐振电路的情况下,如图13所示,使用带宽(f1至f2的频率范围)从表达式(5)获得Q值,在该带宽的阻抗是在谐振频率f0的阻抗(Z峰值)的绝对值的倍。换言之,在这种情况下,运算处理部23A使用半值宽度方法基于并联谐振电路的谐振频率和阻抗是在谐振频率f0的阻抗(Z峰值)的绝对值的倍的频带宽度(f1至f2的频率范围)获得并联谐振电路中的Q值。
同样在Q值以这种方式确定的第二实施方式中,借助于与第一实施方式中相似的功能,可以获得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的有利效果。应当注意的是,第二实施方式也适用于在第一实施方式中提到的电场耦合和磁场耦合。
<3.第三实施方式>
与第一和第二实施方式不同,第三实施方式表示运算处理部23A由谐振电路中的阻抗的实部分量与虚部分量的比计算Q值的实例。在本实施方式中,使用自动平衡桥接电路和矢量比检测器确定阻抗的实部分量和虚部分量。换言之,根据第二实施方式的运算处理部23A使用自动平衡桥接电路和矢量比检测器确定谐振电路中的阻抗的实部分量和虚部分量,并由实部分量和虚部分量的比获得谐振电路中的Q值。
图14是根据第三实施方式的由阻抗的实部分量与虚部分量的比计算Q值的自动平衡电桥的电路图。
以与典型的已知反相放大器电路相同的方式配置图14中示出的自动平衡桥接电路60。线圈62与反相放大器63的反向输入端(负极端)相连接,并且非反相输入端(正极端)接地。随后,使用反馈电阻元件64,从反相放大器63的输出端至反相输入端(负极端)施加负反馈。此外,用于输入交流电信号至线圈62的交流电源61的输出(电压V1)和反相放大器63的输出(电压V2)被输入至矢量比检测器65。线圈62与图1中的电力传送线圈6或电力接收线圈16相对应。
自动平衡桥接电路60以如下方式操作:反向输入端(负极端)上的电压在任何时间由负反馈动作变为零。此外,由于反相放大器63的大输入阻抗,在几乎所有的情况中,从交流电源61至线圈62的电流流入反馈电阻元件64。因此,线圈62两端的电压变为与交流电源61的电压V1相等,并且反相放大器63的输出电压变为流经线圈62的电流I和反馈电阻Rs的乘积。反馈电阻Rs是给定的参考电阻。因此,通过检测这些电压,确定了电压V1与电压V2的比,从而获得阻抗。由于矢量比检测器65将电压V1和电压V2确定为复数,因此利用交流电源61的相位信息(由虚线所表示)。
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使用这样的自动平衡桥接电路60、这样的矢量比检测器65等,确定谐振电路中的电阻ZL的实部分量RL和虚部分量XL,并且从RL和XL的比获得Q值。如下给出的表达式(6)和表达式(7)是表示用于确定Q值的过程的计算表达式。
[公式.6]
[公式.7]
同样在Q值以这种方式确定的第三实施方式中,借助于与第二实施方式中相似的功能,可以获得与第二实施方式相同的有利效果。应当注意的是,第三实施方式也适用于在第一实施方式中提到的电场耦合和磁场耦合两者。
<4.其他>
应当注意的是,在上述的本公开的第一至第三实施方式中,尽管测量了在谐振频率的Q值,假定允许检测灵敏度中的微小劣化,频率(在该频率测量Q值)并不一定必须与谐振频率一致,可以使用在从谐振频率偏移的频率下测量的Q值。
此外,当诸如金属的导体或包含线圈的电路接近初级侧线圈或次级侧线圈时,尽管不止Q值,而且L值(线圈的电感值)也变化引起谐振频率偏移,可以通过对由L值以及Q值的变化引起的谐振频率偏移的综合使用来检测电磁耦合的状态。换言之,检测部可通过对谐振电路中的Q值与谐振电路中的L值的综合使用来执行关于与外部对象电磁耦合的状态的检测。
另外,当金属对象插入在电力传送线圈和电力接收线圈之间时,尽管耦合系数k也改变,但可允许综合使用耦合系数k的值和Q值的变化确定电磁耦合状态。换言之,检测部可通过综合使用谐振电路中的Q值和在电磁耦合情况下的耦合系数k的值的来执行关于与外部对象电磁耦合的状态的检测。
此外,如根据本公开的相应实施方式的电力传送线圈和电力接收线圈,尽管提供了关于无芯线圈的实例的描述,但是可替代地,可采用具有磁性材料的、缠绕在芯周围的结构的任何线圈。
另外,尽管在上述本公开相应实施方式中的一系列过程在硬件中执行,但是也可在软件中执行。当这样的一系列过程在软件中执行时,使用其中配置软件的任何程序安装在专用硬件中的计算机(MPU等)或具有用于执行各种功能的安装程序的计算机来执行。
而且,在本说明书中描述时序处理的处理步骤包括被并行地或单独地执行的处理(例如,并行处理或面向对象处理),尽管它们并不一定按时间顺序处理,除了按照描述的顺序以时序方式执行的处理。
应当注意的是,本技术也可如下配置。
(1)一种检测器,包括:
确定部,确定在包含能够与外部对象电磁耦合的线圈的电路中的Q值或所述Q值的变化度,并基于确定的结果执行关于与外部对象电磁耦合的状态的检测。
(2)根据(1)所述的检测器,其中,检测部检测导体或包括另一线圈的另一电路是否以与外部对象电磁耦合的状态存在于线圈的附近。
(3)根据(2)所述的检测器,其中,当检测到在线圈的附近存在导体或另一电路时,检测部进一步检测所检测到的对象是否是导体以及另一电路之一。
(4)根据(3)所述的检测器,其中,检测部基于确定经由所述线圈与外部对象的通信是否可行的结果来判断检测到的对象是否是所述导体和所述另一电路之一。
(5)根据(4)所述的检测器,其中,当确定与外部对象的通信可行时,检测部判定检测到的对象是另一电路,并且当与外部对象的通信不可行时,判定检测到的对象是导体。
(6)根据(4)所述的检测器,进一步包括控制与外部对象的通信的通信控制部,其中:
当检测到在线圈的附近存在导体或另一电路时,检测部指示通信控制部输出传送信号至检测到的对象,并根据对传送信号的响应的存在与否确定与外部对象的通信是否可行。
(7)根据(6)所述的检测器,其中,当存在对传送信号的响应时,检测部确定与外部对象的通信可行,当对传送信号无响应时,确定与外部对象的通信不可行。
(8)根据(1)所述的检测器,其中,检测部包括:
运算处理部,计算Q值或所述Q值的变化度;以及
确定部,通过将由运算处理部计算出的Q值或Q值的变化度与预定阈值相比较,来确定与外部对象电磁耦合的状态。
(9)根据(8)所述的检测器,其中,电路是包括线圈和电容的谐振电路,并且
运算处理部由第一电压与第二电压的比值计算谐振电路的Q值,其中,所述第一电压是谐振电路中的线圈和电容之间的电压,第二电压是谐振电路中的线圈两端的电压。
(10)根据(8)所述的检测器,其中,所述电路是包括线圈和电容的谐振电路,并且
运算处理部通过使用谐振电路中的半值宽度方法计算谐振电路中的Q值。
(11)根据(10)所述的检测器,其中,谐振电路是串联谐振电路,并且
运算处理部,使用所述半值宽度方法,基于串联谐振电路上的谐振频率和带宽频率计算串联谐振电路中的Q值,其中,在所述带宽频率下获得的阻抗是在所述谐振频率下的阻抗的绝对值乘以√2。
(12)根据(10)所述的检测器,其中,谐振电路是并联谐振电路,并且
运算处理部,使用半值宽度方法,基于并联谐振电路上的谐振频率和带宽频率计算并联谐振电路中的Q值,其中,在所述带宽频率下获得的阻抗是在所述谐振频率下的阻抗的绝对值的(1/√2)。
(13)根据(8)所述的检测器,其中,电路是包括线圈和电容的谐振电路,并且
运算处理部,使用自动平衡桥接电路和矢量比检测器确定谐振电路中的阻抗的实部分量和虚部分量,并由实部分量与虚部分量的比值计算谐振电路中的Q值。
(14)根据(8)所述的检测器,其中,在导体和另一电路不存在的于线圈的附近的情况下,阈值对应于电路中的Q值。
(15)根据(1)所述的检测器,其中,检测部通过对电路中的L值和在电磁耦合的情况下耦合因子k值之一以及电路中的Q值进行综合使用,执行关于与外部对象电磁耦合的状态的检测。
(16)电力传送器,包括:
电力传送线圈,能够与外部对象电磁耦合;
电力传送部,使用电力传送线圈执行电力传送;以及
检测部,确定在包含电力传送线圈的电路中的Q值或Q值的变化度,并基于所确定的结果执行关于与外部对象的电磁耦合的状态的检测。
(17)电力接收器,包括:
电力接收线圈,能够与外部对象电磁耦合;
电力接收部,使用电力接收线圈执行电力接收;以及
检测部,确定在包含电力接收线圈的电路中的Q值或Q值的变化度,并基于确定的结果执行关于与外部对象电磁耦合的状态的检测。
(18)电力供给系统,包括:
一个以上电力接收器,以及
一个以上电力传送器,对电力接收器执行利用电磁耦合的电力传送,其中,
电力传送器具有能够与外部对象电磁耦合的电力传送线圈,以及利用电力传送线圈执行电力传送的电力传送部,
电力接收器具有能够与外部对象电磁耦合的电力接收线圈,和利用电力接收线圈执行电力接收的电力接收部,以及
检测部,确定在包含电力传送线圈和电力接收线圈之一的电路中的Q值或Q值的变化度,并且基于确定的结果执行关于与外部对象电磁耦合的状态的检测;所述检测部被设置在所述电力传送器和所述电力接收器中的一个或两者中。
(19)根据(18)所述的电力供给系统,其中,所述检测部被设置在电力接收器中。
(20)一种检测方法,包括:
第一步,确定在包含能够与外部对象电磁耦合的线圈的电路中的Q值或Q值的变化度;以及
第二步,基于在所述第一步中确定的结果,执行关于与外部对象电磁耦合的状态的检测。
本公开并不限于上述相应的实施方式,而是可利用任何其他变形实例和应用实例,只要它们在所附权利要求或其等价物的范围内。
本应用包含与在2011年3月31提交至日本专利局的日本在先专利申请JP2011-081018所公开的主题内容相关的主题内容,将其全部内容结合于此以供参考。

Claims (12)

1.一种检测器,包括:
检测部,测量在包含能够与外部对象电磁耦合的线圈的电路中的Q值或所述Q值的变化度,并基于所测量的结果执行关于与所述外部对象电磁耦合的状态的检测,所述检测部检测导体或包括另一线圈的另一电路是否以与所述外部对象电磁耦合的所述状态存在于所述线圈的附近,以及,
控制与所述外部对象的通信的通信控制部,
当检测到在所述线圈的附近存在所述导体或所述另一电路时,所述检测部指示所述通信控制部输出传送信号至所检测到的对象,所述检测部进一步检测所检测到的对象是所述导体还是所述另一电路,
其中,所述检测部基于确定经由所述线圈与所述外部对象的通信是否可行的结果来判断所述检测到的对象是所述导体还是所述另一电路,其中,当存在对所述传送信号的响应时,所述检测部确定与所述外部对象的所述通信可行;当对所述传送信号无响应时,确定与所述外部对象的所述通信不可行,
其中,当确定与所述外部对象的所述通信可行时,所述检测部判定所述检测到的对象是所述另一电路;当确定与所述外部对象的所述通信不可行时,判定所述检测到的对象是所述导体,其中
所述检测部包括计算所述Q值或所述Q值的变化度的运算处理部,所述电路是包括所述线圈和电容的谐振电路,所述运算处理部由第一电压与第二电压的比值计算所述谐振电路的所述Q值或者通过在所述谐振电路中使用半值宽度方法计算所述谐振电路中的所述Q值,其中,所述第一电压是所述谐振电路中的所述线圈和所述电容之间的电压,所述第二电压是所述谐振电路中的所述线圈两端的电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检测器,其中,所述检测部包括:
运算处理部,计算所述Q值或所述Q值的变化度;以及
确定部,通过将由所述运算处理部计算出的所述Q值或所述Q值的变化度与预定阈值相比较来确定与所述外部对象电磁耦合的状态。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检测器,其中,所述谐振电路是串联谐振电路,并且
所述运算处理部,使用所述半值宽度方法,基于所述串联谐振电路的谐振频率和带宽频率计算所述串联谐振电路中的所述Q值,其中,在所述带宽频率下获得的阻抗是在所述谐振频率下的阻抗的绝对值乘以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检测器,其中,所述谐振电路是并联谐振电路,并且
所述运算处理部,使用所述半值宽度方法,基于所述并联谐振电路的谐振频率和带宽频率计算所述并联谐振电路中的所述Q值,其中,在所述带宽频率下获得的阻抗是所述谐振频率下的阻抗的绝对值的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检测器,其中,所述电路是包括所述线圈和电容的谐振电路,并且
所述运算处理部,使用自动平衡桥接电路和矢量比检测器确定所述谐振电路中的阻抗的实部分量和虚部分量,并由所述实部分量与所述虚部分量的比值计算所述谐振电路中的所述Q值。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检测器,其中,在所述导体和所述另一电路不存在于所述线圈的附近的情况下,所述阈值对应于所述电路中的Q值。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检测器,其中,所述检测部通过对所述电路中的L值和在电磁耦合的情况下耦合因子k值之一以及所述电路中的Q值进行组合使用,执行关于与所述外部对象电磁耦合的状态的检测。
8.一种电力传送器,包括:
电力传送线圈,能够与外部对象电磁耦合;
电力传送部,使用所述电力传送线圈执行电力传送;
检测部,测量在包含所述电力传送线圈的电路中的Q值或所述Q值的变化度,并基于所测量的结果执行关于与所述外部对象电磁耦合的状态的检测,所述检测部检测导体或包括另一线圈的另一电路是否以与所述外部对象电磁耦合的所述状态存在于所述电力传送线圈的附近;以及
控制与所述外部对象的通信的通信控制部,
当检测到在所述电力传送线圈的附近存在所述导体或所述另一电路时,所述检测部指示所述通信控制部输出传送信号至所检测到的对象,并且所述检测部进一步检测所检测到的对象是所述导体还是所述另一电路,
其中,所述检测部基于确定经由所述电力传送线圈与所述外部对象的通信是否可行的结果来判断所述检测到的对象是所述导体还是所述另一电路,其中,当存在对所述传送信号的响应时,所述检测部确定与所述外部对象的所述通信可行;当对所述传送信号无响应时,确定与所述外部对象的所述通信不可行,
其中,当确定与所述外部对象的所述通信可行时,所述检测部判定所述检测到的对象是所述另一电路;当确定与所述外部对象的所述通信不可行时,判定所述检测到的对象是所述导体,其中
所述检测部包括计算所述Q值或所述Q值的变化度的运算处理部,所述电路是包括所述线圈和电容的谐振电路,所述运算处理部由第一电压与第二电压的比值计算所述谐振电路的所述Q值或者通过在所述谐振电路中使用半值宽度方法计算所述谐振电路中的所述Q值,其中,所述第一电压是所述谐振电路中的所述线圈和所述电容之间的电压,所述第二电压是所述谐振电路中的所述线圈两端的电压。
9.一种电力接收器,包括:
电力接收线圈,能够与外部对象电磁耦合;
电力接收部,使用所述电力接收线圈执行电力接收;
检测部,测量在包含所述电力接收线圈的电路中的Q值或所述Q值的变化度,并基于所测量的结果执行关于与所述外部对象电磁耦合的状态的检测,所述检测部检测导体或包括另一线圈的另一电路是否以与所述外部对象电磁耦合的所述状态存在于所述电力接收线圈的附近;以及
控制与所述外部对象的通信的通信控制部,
当检测到在所述电力接收线圈的附近存在所述导体或所述另一电路时,所述检测部指示所述通信控制部输出传送信号至所检测到的对象,所述检测部进一步检测所检测到的对象是所述导体还是所述另一电路,
其中,所述检测部基于确定经由所述电力接收线圈与所述外部对象的通信是否可行的结果来判断所述检测到的对象是所述导体还是所述另一电路,其中,当存在对所述传送信号的响应时,所述检测部确定与所述外部对象的所述通信可行;当对所述传送信号无响应时,确定与所述外部对象的所述通信不可行,
其中,当确定与所述外部对象的所述通信可行时,所述检测部判定所述检测到的对象是所述另一电路;当确定与所述外部对象的所述通信不可行时,判定所述检测到的对象是所述导体,其中
所述检测部包括计算所述Q值或所述Q值的变化度的运算处理部,所述电路是包括所述线圈和电容的谐振电路,所述运算处理部由第一电压与第二电压的比值计算所述谐振电路的所述Q值或者通过在所述谐振电路中使用半值宽度方法计算所述谐振电路中的所述Q值,其中,所述第一电压是所述谐振电路中的所述线圈和所述电容之间的电压,所述第二电压是所述谐振电路中的所述线圈两端的电压。
10.一种电力供给系统,包括:
一个或多个电力接收器,以及
一个或多个电力传送器,对电力接收器执行利用电磁耦合的电力传送,其中,
所述电力传送器具有能够与外部对象电磁耦合的电力传送线圈;以及利用所述电力传送线圈执行电力传送的电力传送部,
所述电力接收器具有能够与外部对象电磁耦合的电力接收线圈;以及利用所述电力接收线圈执行电力接收的电力接收部,以及
检测部,测量在包含所述电力传送线圈和所述电力接收线圈之一的电路中的Q值或所述Q值的变化度,并且基于测量的结果执行关于与所述外部对象电磁耦合的状态的检测;所述检测部被设置在所述电力传送器和所述电力接收器中的一个或两者中,所述检测部检测导体或包括另一线圈的另一电路是否以与所述外部对象电磁耦合的所述状态存在于所述电力传送线圈和所述电力接收线圈之一的附近,以及
控制与所述外部对象的通信的通信控制部,
当检测到在所述电力传送线圈和所述电力接收线圈之一的附近存在所述导体或所述另一电路时,所述检测部指示所述通信控制部输出传送信号至所检测到的对象,所述检测部进一步检测所检测到的对象是所述导体还是所述另一电路,其中,所述检测部基于确定经由所述电力传送线圈和所述电力接收线圈之一与所述外部对象的通信是否可行的结果来判断所述检测到的对象是所述导体还是所述另一电路,其中,当存在对所述传送信号的响应时,所述检测部确定与所述外部对象的所述通信可行;当对所述传送信号无响应时,确定与所述外部对象的所述通信不可行,
其中,当确定与所述外部对象的所述通信可行时,所述检测部判定所述检测到的对象是所述另一电路;当确定与所述外部对象的所述通信不可行时,判定所述检测到的对象是所述导体,其中
所述检测部包括计算所述Q值或所述Q值的变化度的运算处理部,所述电路是包括所述线圈和电容的谐振电路,所述运算处理部由第一电压与第二电压的比值计算所述谐振电路的所述Q值或者通过在所述谐振电路中使用半值宽度方法计算所述谐振电路中的所述Q值,其中,所述第一电压是所述谐振电路中的所述线圈和所述电容之间的电压,所述第二电压是所述谐振电路中的所述线圈两端的电压。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电力供给系统,其中,所述检测部被设置在所述电力接收器中。
12.一种检测方法,包括:
第一步,测量在包含能够与外部对象电磁耦合的线圈的电路中的Q值或所述Q值的变化度;以及
第二步,基于在所述第一步中所测量的结果,执行关于与所述外部对象电磁耦合的状态的检测,其中,所述方法进一步包括:
检测导体或包括另一线圈的另一电路是否以与所述外部对象电磁耦合的所述状态存在于所述线圈的附近,
当检测到在所述线圈的附近存在所述导体或所述另一电路时,指示输出传送信号至所检测到的对象,并进一步检测所检测到的对象是所述导体还是所述另一电路,
其中,基于确定经由所述线圈与所述外部对象的通信是否可行的结果来判断所述检测到的对象是所述导体还是所述另一电路,其中,当存在对所述传送信号的响应时,确定与所述外部对象的所述通信可行;当对所述传送信号无响应时,确定与所述外部对象的所述通信不可行,
其中,当确定与所述外部对象的所述通信可行时,判定所述检测到的对象是所述另一电路;当确定与所述外部对象的所述通信不可行时,判定所述检测到的对象是所述导体,其中
所述检测部包括计算所述Q值或所述Q值的变化度的运算处理部,所述电路是包括所述线圈和电容的谐振电路,所述运算处理部由第一电压与第二电压的比值计算所述谐振电路的所述Q值或者通过在所述谐振电路中使用半值宽度方法计算所述谐振电路中的所述Q值,其中,所述第一电压是所述谐振电路中的所述线圈和所述电容之间的电压,所述第二电压是所述谐振电路中的所述线圈两端的电压。
CN201280014668.0A 2011-03-31 2012-03-08 检测器、电力传送器和接收器、电力供给系统及检测方法 Active CN10350284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198927.9A CN108462260B (zh) 2011-03-31 2012-03-08 检测器、电力传送器和接收器、电力供给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1-081018 2011-03-13
JP2011081018 2011-03-31
PCT/JP2012/055959 WO2012132818A1 (ja) 2011-03-31 2012-03-08 検知装置、送電装置、受電装置、給電システムおよび検知方法

Related Child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198927.9A Division CN108462260B (zh) 2011-03-31 2012-03-08 检测器、电力传送器和接收器、电力供给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502845A CN103502845A (zh) 2014-01-08
CN103502845B true CN103502845B (zh) 2018-04-13

Family

ID=46930559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198927.9A Active CN108462260B (zh) 2011-03-31 2012-03-08 检测器、电力传送器和接收器、电力供给系统
CN201280014668.0A Active CN103502845B (zh) 2011-03-31 2012-03-08 检测器、电力传送器和接收器、电力供给系统及检测方法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198927.9A Active CN108462260B (zh) 2011-03-31 2012-03-08 检测器、电力传送器和接收器、电力供给系统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Link
US (2) US10003221B2 (zh)
EP (2) EP2693235B1 (zh)
JP (3) JP6261978B2 (zh)
CN (2) CN108462260B (zh)
BR (1) BR112013024390A2 (zh)
TW (1) TW201246746A (zh)
WO (1) WO2012132818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840886B2 (ja) * 2011-07-25 2016-01-06 ソニー株式会社 検知装置、受電装置、送電装置、非接触電力伝送システム及び検知方法
JP5909700B2 (ja) * 2012-03-09 2016-04-27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金属検知方法及び金属検知装置、並びに、非接触給電装置の金属検知方法及び非接触給電装置
JP5808355B2 (ja) * 2013-03-22 2015-11-10 株式会社東芝 無線給電システム、受電制御装置、および、送電制御装置
CN105359373B (zh) * 2013-07-17 2018-09-11 皇家飞利浦有限公司 无线感应功率传输
JP6387222B2 (ja) * 2013-08-28 2018-09-05 ソニー株式会社 給電装置、受電装置、給電システム、および、給電装置の制御方法
JP6315382B2 (ja) * 2013-12-19 2018-04-25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無線電力伝送のための送電装置および受電装置ならびに無線電力伝送システム
EP3009866B1 (en) * 2014-03-05 2022-05-04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ement Co., Ltd. Foreign object detector, power transmitter, power receiver, and wireless power transmission system
CN105452904B (zh) * 2014-03-05 2018-07-06 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 异物检测装置、送电装置、受电装置以及无线电力传输系统
US10523061B2 (en) * 2014-07-09 2019-12-31 Sony Corporation Power receiving device, power feeding device, and electronic apparatus
NO341430B1 (en) * 2015-01-19 2017-11-13 Waertsilae Norway As An apparatus and a method for wireless transmission of power between DC voltage sources
FR3043470B1 (fr) * 2015-11-06 2017-11-17 Continental Automotive France Dispositif de detection d'un objet metallique parasite dans la zone d'emission d'un dispositif de recharge d'un equipement d'utilisateur pour vehicule automobile et procede de detection associe
WO2017086804A1 (en) * 2015-11-19 2017-05-26 Powerbyproxi Limited Inductive power transmitter
WO2018020890A1 (ja) * 2016-07-29 2018-02-01 ソニーセミコンダクタソリュ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給電システム
US10505401B2 (en) * 2017-02-02 2019-12-10 Apple Inc. Wireless charging system with receiver locating circuitry and foreign object detection
CN114584633B (zh) * 2017-08-24 2023-06-20 Lg电子株式会社 无线电力发送设备和方法及无线电力接收设备和方法
US11365987B2 (en) * 2017-11-30 2022-06-21 Javad Rezanezhad Gatabi Metal detector, vibration, linear and rotational speed and position measurement device using a smartphone or sound player/recorder instrument
WO2019148201A1 (en) 2018-01-29 2019-08-01 Bard Access Systems, Inc. Connection system for establishing an electrical connection through a drape and methods thereof
WO2019221926A1 (en) 2018-05-18 2019-11-21 Bard Access Systems, Inc. Connection systems and methods thereof for establishing an electrical connection through a drape
KR102554226B1 (ko) * 2018-09-04 2023-07-10 주식회사 히타치엘지 데이터 스토리지 코리아 무선 전력 전송 장치 및 방법
CN110165726B (zh) * 2019-04-28 2022-04-15 南京睿赫电子有限公司 无线充电装置及充电方法
CN110308491B (zh) * 2019-05-29 2021-11-05 浙江大华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物品探测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装置
US11809926B2 (en) * 2020-02-04 2023-11-07 Fujifilm Corporation Noncontact communication medium, magnetic tape cartridge,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of noncontact communication medium
EP4167436A4 (en) * 2020-06-16 2023-12-27 Sony Group Corporation CHARGING DEVICE, ENERGY RECEIVING DEVICE AND METHOD
CN112737148B (zh) * 2020-12-23 2023-07-14 歌尔股份有限公司 异物检测电路、无线充电系统及异物检测方法
CN112865341B (zh) * 2021-04-13 2024-05-24 浙江泰米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Lc串联拓扑无线充电系统的异物检测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3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7135348A (en) * 1981-02-16 1982-08-20 Dainippon Printing Co Ltd Detecting device of metallic piece foreign matter
JPS60102310U (ja) * 1983-12-16 1985-07-12 株式会社ブリヂストン 制振遮音板
JPH11144987A (ja) * 1997-11-07 1999-05-28 Hitachi Ltd 点火コイルおよびそのLsおよびQ値の測定方法ならびに点火コイルを用いた内燃機関
US6999886B2 (en) * 2002-09-17 2006-02-14 Inductive Signature Technologies, Inc. Vehicle speed estimation using inductive vehicle detection systems
JP4198454B2 (ja) * 2002-12-24 2008-12-17 吉川アールエフシステム株式会社 データキャリアシステム用アンテナ装置
JP4411108B2 (ja) 2003-03-14 2010-02-10 関西ペイント株式会社 塗装仕上げ方法
JP2005278318A (ja) * 2004-03-25 2005-10-06 Seiko Epson Corp 充電装置、充電装置の制御方法、制御プログラム及び記録媒体
JP2006191525A (ja) * 2004-06-29 2006-07-20 Hitachi Metals Ltd アンテナ及びこれを用いた電波時計、キーレスエントリーシステム、rfidシステム
JP2006314181A (ja) 2005-05-09 2006-11-16 Sony Corp 非接触充電装置及び非接触充電システム並びに非接触充電方法
US8330414B2 (en) * 2006-11-08 2012-12-11 Panasonic Corporation Contactless battery charger, electronic device, battery pack, and contactless charging system
JP4413236B2 (ja) 2007-02-16 2010-02-10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受電制御装置、送電制御装置、無接点電力伝送システム、受電装置、送電装置および電子機器
JP2008206297A (ja) 2007-02-20 2008-09-04 Sony Ericsson Mobilecommunications Japan Inc 携帯端末
JP4649430B2 (ja) * 2007-03-20 2011-03-09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非接触電力伝送装置
CA2681613C (en) * 2007-03-22 2017-10-31 Powermat Ltd. Signal transfer system
JP5063208B2 (ja) * 2007-06-19 2012-10-31 リコーエレメックス株式会社 機器充電装置
JP4525710B2 (ja) * 2007-06-29 2010-08-18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送電制御装置、送電装置、電子機器及び無接点電力伝送システム
US7847438B2 (en) * 2007-07-04 2010-12-07 Seiko Epson Corporation Power transmission device, electronic instrument, and waveform monitoring circuit
JP4525790B2 (ja) * 2007-07-04 2010-08-18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送電装置、電子機器及び波形モニタ回路
US8729734B2 (en) * 2007-11-16 2014-05-20 Qualcomm Incorporated Wireless power bridge
JP4600464B2 (ja) * 2007-11-22 2010-12-15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送電制御装置、送電装置、電子機器及び無接点電力伝送システム
JP5075683B2 (ja) 2008-03-05 2012-11-21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非接触充電装置および非接触充電方法
JP2009218507A (ja) * 2008-03-12 2009-09-24 Toshiba Corp 高周波電気素子
JP2009273196A (ja) * 2008-04-30 2009-11-19 Seiko Epson Corp 送電制御装置、送電装置、及び電子機器
JP4557049B2 (ja) 2008-06-09 2010-10-06 ソニー株式会社 伝送システム、給電装置、受電装置、及び伝送方法
US20110074346A1 (en) * 2009-09-25 2011-03-31 Hall Katherine L Vehicle charger safety system and method
JP5161019B2 (ja) * 2008-09-30 2013-03-13 東洋アルミニウム株式会社 Icカード・タグ用アンテナ回路構成体
CN102239619B (zh) * 2008-10-03 2015-08-19 捷通国际有限公司 电力系统
JP2010216863A (ja) * 2009-03-13 2010-09-30 Yamatake Corp 近接センサ
JP5521665B2 (ja) * 2009-03-26 2014-06-18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コイルユニット、それを用いた送電装置及び受電装置
JP5431774B2 (ja) 2009-04-14 2014-03-05 富士通テン株式会社 無線電力伝送装置および無線電力伝送方法
JP5554937B2 (ja) 2009-04-22 2014-07-23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非接触給電システム
JP2011030404A (ja) 2009-06-22 2011-02-10 Felica Networks Inc 情報処理装置、プログラム、および情報処理システム
JP4996722B2 (ja) * 2010-06-30 2012-08-08 株式会社東芝 電力伝送システム及び送電装置
US9450648B2 (en) * 2011-10-13 2016-09-20 Integrated Device Technology, Inc. Apparatus, system, and method for detecting a foreign object in an inductive wireless power transfer system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6261978B2 (ja) 2018-01-17
EP2693235A1 (en) 2014-02-05
EP2693235B1 (en) 2020-04-29
EP3382427A1 (en) 2018-10-03
BR112013024390A2 (pt) 2016-12-13
JP2016192901A (ja) 2016-11-10
JPWO2012132818A1 (ja) 2014-07-28
EP3382427B1 (en) 2022-12-14
US20140001881A1 (en) 2014-01-02
CN108462260B (zh) 2022-01-28
EP2693235A4 (en) 2015-07-22
CN108462260A (zh) 2018-08-28
JP6418308B2 (ja) 2018-11-07
CN103502845A (zh) 2014-01-08
US10003221B2 (en) 2018-06-19
WO2012132818A1 (ja) 2012-10-04
US10250080B2 (en) 2019-04-02
US20160261149A1 (en) 2016-09-08
JP2018050462A (ja) 2018-03-29
TW201246746A (en) 2012-11-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502845B (zh) 检测器、电力传送器和接收器、电力供给系统及检测方法
CN107102364B (zh) 电磁耦合状态检测电路以及电力输送装置
EP2735084B1 (en) Detection device, energy receiver, energy transmitter, power transmission system, and detection method
KR101262615B1 (ko) 무선전력 송신장치, 무선전력 수신장치, 무선전력 전송 시스템 및 무선전력 전송 방법
KR102242819B1 (ko) 유도 전력 송신기
CN109941128B (zh) 一种电场耦合式的电动汽车无线充电技术电压优化方法
CN107078518A (zh) 在感应电力传输场中的异物检测
CN105743137A (zh) 能量传送器
CN109818429A (zh) 无线供电装置、异物检测方法、无线充电器
CN107769392A (zh) 电力接收装置及其控制方法以及电力输送系统
CN207124491U (zh) 电压检测电路、送电装置及电力传输系统
CN104781700A (zh) 用于感应性能量传输系统的金属异物识别系统
CN109245333A (zh) 一种可提高抗偏移能力的恒流输出无线电能传输系统
CN105556799B (zh) 无线电力传送装置
CN109416380A (zh) 用于监测无线电力发送器的装置和方法
US10923955B2 (en) Wireless power system with resonant circuit tuning
JPWO2018034196A1 (ja) 無線電力伝送システム
KR20220156902A (ko) 무선 전력 전송 시스템에서의 전류 감지
Kou et al. Research and Design of Wireless Charging System for Inspection Robot
Odeyemi et al. Development of an inductive wireless charger for mobile phones
CN107005097A (zh) 无线电力传输装置和无线电力充电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