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502806A - 焊接检查装置 - Google Patents

焊接检查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502806A
CN103502806A CN201280021262.5A CN201280021262A CN103502806A CN 103502806 A CN103502806 A CN 103502806A CN 201280021262 A CN201280021262 A CN 201280021262A CN 103502806 A CN103502806 A CN 10350280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mpact briquetting
briquetting part
section
force
impac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80021262.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大竹宪一
八木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 TEC Co Ltd
F Tech Inc
Original Assignee
F TEC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 TEC Co Ltd filed Critical F TEC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350280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50280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29/00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the use of ultrasonic, sonic or infrasonic waves; Visualisation of the interior of objects by transmitting ultrasonic or sonic waves through the object
    • G01N29/04Analysing solids
    • G01N29/045Analysing solids by imparting shocks to the workpiece and detecting the vibrations or the acoustic waves caused by the shock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7SEPARATING SOLIDS FROM SOLIDS; SORTING
    • B07CPOSTAL SORTING; SORTING INDIVIDUAL ARTICLES, OR BULK MATERIAL FIT TO BE SORTED PIECE-MEAL, e.g. BY PICKING
    • B07C5/00Sorting according to a characteristic or feature of the articles or material being sorted, e.g. by control effected by devices which detect or measure such characteristic or feature; Sorting by manually actuated devices, e.g. switches
    • B07C5/34Sorting according to other particular propertie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29/00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the use of ultrasonic, sonic or infrasonic waves; Visualisation of the interior of objects by transmitting ultrasonic or sonic waves through the object
    • G01N29/44Processing the detected response signal, e.g. electronic circuit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 G01N29/46Processing the detected response signal, e.g. electronic circuit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by spectral analysis, e.g. Fourier analysis or wavelet analysi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2291/00Indexing codes associated with group G01N29/00
    • G01N2291/26Scanned objects
    • G01N2291/267Weld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Immunology (AREA)
  • Biochemistry (AREA)
  • Pathology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Analytical Chemistry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Acoustics & Sound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Spectroscopy & Molecular Physics (AREA)
  • Investigating Or Analyzing Materials By The Use Of Ultrasonic Waves (AREA)

Abstract

焊接检查装置(1)的检查部(30)具备:击打装置,其具有对金属制成的冲压成型件施加击打力的击打部件(104)、对击打部件施加驱动力的驱动机构(108)、和向与驱动机构施加的驱动力的施加方向相反的方向对击打部件施力的施力部件(110);麦克风(120),从被击打部件击打的冲压成型件产生的声波被输入到所述麦克风;以及检测装置(130),其根据输入到麦克风的声波的波形特性对冲压成型件的焊接状态进行检测。这里,击打部件在由驱动机构施加的驱动力被切断、且被施力部件向与施加方向相反的方向施力的状态下对冲压成型件施加击打力,并且,击打部件在对冲压成型件施加击打力之后,被施力部件向与施加方向相反的方向强制地拉回。

Description

焊接检查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焊接检查装置,特别涉及下述焊接检查装置,使用从汽车等车辆的强度部件发出的声波对所述强度部件的焊接状态进行检查。
背景技术
近年来,提出有以非破坏方式对电气部件等的焊锡的接合状态和机械部件等的焊接的焊接状态进行检查的检查装置。
所述非破坏方式的检查装置具总有这样的装置:使用通过对检查对象部件施加振动而从检查对象部件产生的声波或振动,以非破坏方式对其焊锡的接合状态或焊接的焊接状态进行检查。
在所述状况下,专利文献1公开了下述结构:将声音转换器或振动器7配置在导线2的末端,并且,将声音的接收装置8配置在导线2的根部端,将各种频率的声阻抗和已知的焊锡连接部的声阻抗进行比较,由此对检查对象的焊锡连接部进行检查。
并且,专利文献2涉及对多点焊接件的焊接状态进行判定的判定装置,其公开了下述结构,具备:对汽车的门T的激振点V进行激振的冲击锤1;对测量点M1~M7的振动进行检测的多个加速度传感器2;以及包括激振振动检测部3A、FFT处理部3B、数据存储部3C、OK/NG判定部3D和显示部4的控制解析单元5。
并且,专利文献3涉及对测量对象施加恒定的冲击力的冲击锤装置,其在图3和图4中公开了下述结构,具备:配置成能够移动的为刚体的锤1;锤1的弹性式的移动复原单元即回动弹簧14;以及对锤1施加移动力的弹性式的驱动单元即旋转驱动弹簧21。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公表昭56-501176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平9-171007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平10-185754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然而,根据本发明人的研究,在专利文献1的结构中,公开了将检查对象的声阻抗与预定的声阻抗进行比较,由此对检查对象的焊锡连接部进行检查的结构,但完全没有用于对汽车等车辆的强度部件的焊接状态进行检查的具体的公开或启示。
并且,在专利文献2中,公开了对汽车的门上的多点焊接的焊接状态进行判定的结构,但每当对焊接状态进行检查时需要相对于汽车的门安装和拆卸多个加速度传感器,其结构繁琐。
并且,在专利文献3中,公开了试图利用弹性式的驱动单元和弹性式的移动复原单元而使对测量对象施加的冲击力恒定结构,但完全没有用于对汽车等车辆的强度部件的焊接状态进行检查的具体的公开或启示。
特别地,当在工厂内对汽车等车辆的强度部件、例如汽车的底盘部件这样的多种规格的强度部件的焊接状态进行全面检查的情况下,追求的是兼顾高效率和高精度的焊接状态的非破坏检查,但在专利文献1到专利文献3的结构中,完全没有用于进行上述检查的具体的公开或启示。
因此,现有状况可以说是处于期待实现在现实中能够在工厂内准确地对多种规格且批量生产的强度部件的焊接状态进行全面检查的新的结构。
本发明正是经过上述研究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焊接检查装置,该焊接检查装置具有简便且紧凑的结构,在现实中能够在工厂内准确地对汽车等车辆的强度部件、例如汽车的底盘部件这样多种规格且批量生产的强度部件的焊接状态进行全面检查。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发明的第1方面的焊接检查装置具有下述结构,所述焊接检查装置具备:检查部,其利用来自冲压成型件的声波对所述冲压成型件的焊接状态进行检查,所述冲压成型件是将金属制成的第1部件和金属制成的第2部件焊接起来而形成的部件;导入部,其相对于所述检查部设置在所述冲压成型件的搬送方向的上游侧,用于朝向所述检查部导入所述冲压成型件;以及区分部,其相对于所述检查部设置在所述搬送方向的下游侧,用于根据所述检查部所检查出的所述冲压成型件的焊接状态对从所述检查部送出的所述冲压成型件进行区分,所述检查部具备:击打装置,其具有击打部件、驱动机构和施力部件,所述击打部件对所述冲压成型件施加击打力,所述驱动机构对所述击打部件施加驱动力以使所述击打部件对所述冲压成型件施加所述击打力,所述施力部件向与所述驱动机构施加的所述驱动力的施加方向相反的方向对所述击打部件施力;麦克风,通过由所述击打部件施加的所述击打力而从所述冲压成型件产生的声波被输入到所述麦克风;以及检测装置,其根据输入到所述麦克风的所述声波的波形特性来检测所述冲压成型件的所述焊接状态,所述击打部件在由所述驱动机构施加的所述驱动力被切断、且被所述施力部件向与所述施加方向相反的方向施力的状态下对所述冲压成型件施加所述击打力,并且,所述击打部件在对所述冲压成型件施加所述击打力之后被所述施力部件强制地向与所述施加方向相反的方向拉回。
并且,在本发明的第1方面的基础上,本发明的第2方面为,所述检查部还具备载置所述冲压成型件的载置部件,在所述击打部件对所述冲压成型件施加所述击打力的施加方向上,所述载置部件只利用在所述载置部件和所述冲压成型件之间产生的摩擦力来保持所述冲压成型件。
并且,在本发明的第1或第2方面的基础上,本发明的第3方面为,所述导入部具有:搬入路径部件,其具有导入路径部和存留路径部,所述导入路径部以朝向所述检查部伸出的方式倾斜地延伸,用于导入所述冲压成型件,所述存留路径部相对于所述导入路径部设置在所述搬送方向的所述下游侧并沿上下方向延伸,用于存留所述冲压成型件;以及保持部件,其相对于所述冲压成型件能够进退,以使在所述存留路径部中存留的所述冲压成型件一个一个地下落到所述路径部件的下部。
并且,在本发明的第1至第3方面中的任一方面的基础上,本发明的第4方面为,相对于所述导入部在所述搬送方向的所述上游侧,设置有对所述冲压成型件进行冷却的冷却部。
并且,在本发明的第1至第4方面中的任一方面的基础上,本发明的第5方面为,在所述检查部和所述区分部之间设置有刻印部,所述刻印部根据所述检查部所检测到的所述冲压成型件的所述焊接状态而对所述冲压成型件实施刻印。
并且,在本发明的第1至第5方面中的任一方面的基础上,本发明的第6方面为,在所述导入部和所述检查部之间设置有摄像部,所述摄像部对所述冲压成型件进行拍摄来对所述冲压成型件的规格进行检测。
并且,在本发明的第6方面的基础上,本发明的第7方面为,所述导入部还具备姿态变更部件,所述姿态变更部件相对于所述摄像部而变更所述冲压成型件的姿态。
并且,在本发明的第6或第7方面的基础上,本发明的第8方面为,所述区分部具备:存留箱,其配置位置被固定;以及搬出路径部件,其相对于所述存留箱的上方区域能够进退,在所述检查部检测为所述冲压成型件的所述焊接状态不合格的情况下,所述搬出路径部件从所述存留箱的所述上方区域退避而敞开该上方区域,使所述冲压成型件能够下落到所述存留箱,在所述检查部检测为所述冲压成型件的所述焊接状态合格的情况下,所述搬出路径部件进入到所述存留箱的所述上方区域而遮盖该上方区域,能够根据所述摄像部所检测到的所述规格而搬出所述冲压成型件。
并且,在本发明的第8方面的基础上,本发明的第9方面为,所述区分部还具备引导部件,所述引导部件能够将所述冲压成型件引导到所述存留箱或所述搬出路径部件。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第1方面的结构,焊接检查装置设置有:检查部,其利用来自冲压成型件的声波对金属制成的冲压成型件的焊接状态进行检查;导入部,其相对于检查部设置在冲压成型件的搬送方向的上游侧,并朝向检查部导入冲压成型件;以及区分部,其相对于检查部设置在搬送方向的下游侧,并根据检查部所检查出的冲压成型件的焊接状态对从检查部送出的所述冲压成型件进行区分,而且,所述检查部具备:击打装置,其具有击打部件、驱动机构和施力部件,击打部件对冲压成型件施加击打力,驱动机构对击打部件施加驱动力以使击打部件对冲压成型件施加击打力,施力部件向与驱动机构施加的驱动力的施加方向相反的方向对击打部件施力;麦克风,通过由击打部件施加的击打力而从冲压成型件产生的声波被输入到所述麦克风;以及检测装置,其根据输入到麦克风的声波的波形特性来检测冲压成型件的焊接状态。这里,击打部件在由驱动机构施加的所述驱动力被切断、且被施力部件向与施加方向相反的方向施力的状态下对冲压成型件施加击打力,并且,击打部件在对冲压成型件施加击打力之后被施力部件向与施加方向相反的方向强制地拉回。根据上述结构,能够得到结构简便且紧凑的焊接检查装置,现实中能够在工厂内准确地对作为多种规格并批量生产的强度部件的冲压成型件的焊接状态进行全面检查。
并且,根据本发明的第2方面的结构,检查部还具备载置冲压成型件的载置部件,在击打部件对冲压成型件施加击打力的施加方向上,载置部件只利用在载置部件和冲压成型件之间产生的摩擦力保持冲压成型件,由此,能够在工厂内更准确地对多种规格且批量生产的冲压成型件的焊接状态进行全面检查。
并且,根据本发明的第3方面的结构,导入部具有:搬入路径部件,其具有导入路径部和存留路径部,该导入路径部以朝向检查部伸出的方式倾斜地延伸,用于导入冲压成型件,该存留路径部相对于导入路径部设置在搬送方向的下游侧并沿上下方向延伸,用于存留冲压成型件;以及保持部件,其相对于冲压成型件能够进退,以使在存留路径部中存留的冲压成型件一个一个地下落到路径部件的下部,由此,能够在降低了焊接检查装置的全高和全长,并且抑制了施加给保持部件的负荷的状态下,将冲压成型件一个一个可靠地送至检查部,并且,能够在工厂内更准确地对其焊接状态进行全面检查。
并且,根据本发明的第4方面的结构,相对于导入部在搬送方向的上游侧设置有对冲压成型件进行冷却的冷却部,由此,能够将冲压成型件一个一个可靠地送至检查部,并且在工厂内更准确地再现性高地对其焊接状态进行全面检查。
并且,根据本发明的第5方面的结构,在检查部和区分部之间设置有刻印部,所述刻印部根据检查部所检测到的冲压成型件的焊接状态对冲压成型件实施刻印,由此,目视就能够确认冲压成型件的焊接状态,能够使其焊接状态的检查更为准确。
并且,根据本发明的第6方面的结构,在导入部和检查部之间设置有摄像部,所述摄像部对冲压成型件进行拍摄来对冲压成型件的规格进行检测,由此,能够判别冲压成型件的各种规格,能够使其焊接状态的检查与所述规格对应而更为准确。
并且,根据本发明的第7方面的结构,还具备姿态变更部件,所述姿态变更部件相对于摄像部而变更冲压成型件的姿态,由此,能够更准确地判别冲压成型件的各种规格,能够使其焊接状态的检查与所述规格对应而更为准确。
并且,根据本发明的第8方面的结构,区分部具备:存留箱,其配置位置被固定;以及搬出路径部件,其相对于存留箱的上方区域能够进退,在检查部检测为冲压成型件的焊接状态不合格的情况下,搬出路径部件从存留箱的上方区域退避而敞开该上方区域,使冲压成型件能够下落到存留箱,在检查部检测为冲压成型件的焊接状态合格的情况下,搬出路径部件进入到存留箱的上方区域而遮盖该上方区域,能够根据摄像部所检测到的规格而搬出冲压成型件,由此,能够将检测为焊接状态不合格的冲压成型件可靠地存留在存留箱内,并将检测为焊接状态合格的冲压成型件根据其规格而可靠地搬出到外部。
并且,根据本发明的第9方面的结构,区分部还具备引导部件,引导部件能够将冲压成型件引导到存留箱或搬出路径部件,由此,能够将检测为焊接状态不合格的冲压成型件更为可靠地存留在存留箱内,并将检测为焊接状态合格的冲压成型件根据其规格而更为可靠地搬出到外部。
附图说明
图1A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的焊接检查装置的结构的概要立体图。
图1B是表示本实施方式中的焊接检查装置的冷却部的结构的示意性的侧视图。
图2是表示本实施方式中的焊接检查装置的结构的局部剖视图,相当于图1A中的沿A-A线的局部剖视图。
图3A是本实施方式中的焊接检查装置的包括表示检查部的主要部分的局部剖面的俯视图,其包括表示在所述检查部上载置的冲压成型件的结构的俯视图,是与从上方向下方观察图2中的检查部的局部的图相当的图。
图3B是相当于沿图3A中的B-B线的局部剖视图的剖视图。
图4是与本实施方式中的焊接检查装置的检查控制装置关联的框图。
图5A是主要表示本实施方式中的焊接检查装置的导入部的动作的局部剖视图。
图5B是主要表示本实施方式中的焊接检查装置的导入部的动作的局部剖视图,以时间序列的方式表示图5A的下一状态。
图5C是主要表示本实施方式中的焊接检查装置的导入部的动作的局部剖视图,以时间序列的方式表示图5B的下一状态。
图6A是主要表示本实施方式中的焊接检查装置的在比导入部靠搬送方向的下游侧的位置配置的结构构件的动作的局部剖视图。
图6B是主要表示本实施方式中的焊接检查装置的在比导入部靠搬送方向的下游侧的位置配置的结构构件的动作的局部剖视图,以时间序列的方式表示图6A的下一状态。
图6C是主要表示本实施方式中的焊接检查装置的在比导入部靠搬送方向的下游侧的位置配置的结构构件的动作的局部剖视图,以时间序列的方式表示图6B的下一状态。
图7A是主要表示本实施方式中的焊接检查装置的在比导入部靠搬送方向的下游侧的位置配置的结构构件的动作的局部剖视图,以时间序列的方式表示图6C的下一状态。
图7B是主要表示本实施方式中的焊接检查装置的在比导入部靠搬送方向的下游侧的位置配置的结构构件的动作的局部剖视图,以时间序列的方式表示图7A的下一状态。
图8A是本实施方式的变形例中的焊接检查装置的包括表示检查部的主要部分的局部剖面的俯视图,包括表示在所述检查部上载置的冲压成型件的结构的俯视图,在位置上相当于图3A。
图8B是相当于沿图8A中的C-C线的局部剖视图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适当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的焊接检查装置进行详细说明。另外,图中,x轴、y轴和z轴构成三轴直角坐标系,与z轴平行的方向为铅直方向,并且,适当地将z轴的正方向称为上方,将z轴的负方向称为下方。
首先,参照图1至图4对本实施方式中的焊接检查装置的结构进行详细说明。
图1A是表示本实施方式中的焊接检查装置的结构的概要立体图,图1B是表示本实施方式中的焊接检查装置的冷却部的结构的示意性的侧视图。图2是表示本实施方式中的焊接检查装置的结构的局部剖视图,相当于沿图1A中的A-A线的局部剖视图。图3A是本实施方式中的焊接检查装置的包括表示检查部的主要部分的局部剖面的俯视图,包括表示在所述检查部上载置的冲压成型件的结构的俯视图,是与从上方向下方观察图2中的检查部的局部的图相当的图。并且,图3B相当于沿图3A中的B-B线的局部剖视图。并且,图4是与本实施方式中的焊接检查装置的检查控制装置关联的方框图。
如图1至图4所示,焊接检查装置1一边沿搬送方向D依次搬送冲压成型件10,一边对冲压成型件10的焊接状态进行检查。所述焊接检查装置1在支撑台20上具备检查部30,还相对于检查部30在搬送方向D的上游侧具备导入部40和摄像部50,并且相对于检查部30在搬送方向D的下游侧具备刻印部60和区分部70。这里,从搬送方向D的上游侧朝向下游侧依次配置导入部40、摄像部50、检查部30、刻印部60和区分部70。并且,优选焊接检查装置1还相对于导入部40在搬送方向D的上游侧具备冷却部80。所述冷却部80既可以设置成与导入部40一体,也可以设置成与导入部40分体。另外,关于冲压成型件10的搬送方向D,在导入部40中,所述搬送方向D在一部分斜行并在上下方向上延伸,在摄像部50、检查部30和刻印部60中,所述搬送方向D沿x轴方向延伸,在区分部70中,所述搬送方向D大致相当于冲压成型件10下落的方向。
具体来说,检查部30具有击打装置100,该击打装置100具备壳体102以及铁制的圆柱状的击打部件104,该壳体102固定设置在支撑台20上,该击打部件104以能够相对移动的方式支撑于壳体102,并且击打部件104的一端104a以能够向y轴的负方向击打冲压成型件10的方式设置成从壳体102突出。
这里,特别地如在图3A和图3B中表示其详细细节那样,所述冲压成型件10具有在杆12的两端分别固定设置套环14的结构,各套环14通过焊接部16焊接于杆12。另外,在焊接检查装置1的导入部40、摄像部50、检查部30和刻印部60,杆12的延伸轴沿y轴方向排列。并且,所述冲压成型件10的结构没有限定,只要是在任意的部位具有任意个数的焊接部,并具有能够利用焊接检查装置1搬送这样的形状等的结构即可。并且,焊接检查装置1的结构也能够根据冲压成型件10的结构而适当地适应化以发挥相同的功能。而且,冲压成型件10也可以具有与其销售地等对应的各种规格。
更详细来说,击打装置100还具有:树脂制成的绕线管106,其经省略图示的支撑部件固定设置于壳体102,并设置在击打部件104的周围;为漆包线的励磁线圈108,其安装于绕线管106并卷绕在击打部件104的周围;以及拉伸弹簧110,其悬架于击打部件104的另一端104b和壳体102之间,始终向y轴的正方向对击打部件104施加拉力。卷绕于所述绕线管106的励磁线圈108是以使击打部件104的一端104a击打冲压成型件10的一个套环14的方式进行驱动的驱动机构。另外,击打部件104、绕线管106和励磁线圈108各自的材质没有限定,只要是在实际使用中具有充分的耐久性并能够对击打部件104励磁而进行驱动的材质的组合即可。
这里,关于驱动击打部件104的驱动机构所产生的驱动力,为了使击打部件104的一端104a击打冲压成型件10的一个套环14,该驱动力需要针对击打部件104为暂时施加状态,另一方面,之后,在一端104a与所述套环14抵接之前,该驱动力被迅速切断,从而针对击打部件104成为非施加状态。并且,利用拉伸弹簧110始终对击打部件104施加拉力,该拉力使得击打部件104要远离冲压成型件10的一个套环14,但击打部件104的初始位置被在壳体102上固定设置的省略图示的止挡件所限定。由此,击打部件104的一端104a暂时击打冲压成型件10的一个套环14之后,击打部件104远离该一个套环14并与止挡件抵接而不会多余地对所述一个套环14进行二次击打,从而恢复到其初始位置。另外,驱动击打部件104的驱动力只要能够在这样的短时间内迅速地切换施加状态和非施加状态,则也可以是励磁力以外的驱动力。
而且,检查部30具备:麦克风120,其配置在被击打部件104击打的冲压成型件10的套环14的附近,并且,从被击打部件104击打的冲压成型件10产生的声波被输入至该麦克风120;以及声波检测装置130,与输入至麦克风120的声波对应地从麦克风120输出的电信号被输入至该声波检测装置130。在所述声波检测装置130内置有省略图示的运算处理装置和存储器等,典型的是,所述声波检测装置130将根据从麦克风120输入的电信号得到的波形频谱形态(spectrum pattern)、和在内置的存储器中预先存储的预定的波形频谱形态进行比较,对它们的峰值等特征点的一致度和近似度进行判定,从而能够检测冲压成型件10的焊接部16的焊接状态。也就是说,从所述麦克风120输入的电信号的波形频谱形态是通过从麦克风120输入的电信号在预定时刻的频率分析而得到的,该波形频谱形态被电压值相对于预定的各频率的对应关系限定,从而能够反映出冲压成型件10的焊接部16的焊接状态。并且,在冲压成型件10具有各种规格的情况下,与所述各种规格对应地设定在存储器中预先存储的预定的波形频谱形态。
这里,检查部30还具备两个载置部件140,两个载置部件140以在y轴方向上分离的方式固定设置在支撑台20上,该两个载置部件140能够在冲压成型件10的杆12的两端部对应地对载置杆12。所述载置部件140为了夹持杆12而具有在与x-z平面平行截面上为V字状的倾斜保持面142,相对于支撑台20侧,冲压成型件10只与载置部件140的倾斜保持面142接触。
也就是说,冲压成型件10在其杆12只被载置部件140的截面呈V字状的倾斜保持面142接触着支撑。由此,当冲压成型件10被击打部件104的一端104a向y轴的负方向击打时,冲压成型件10只借助杆12和倾斜保持面142之间的静摩擦力来抵抗从击打部件104施加的击打力,而且冲压成型件10的位置实际上不会动,因此,不会因与载置部件140的其余的部分不必要地抵接而发出干扰音等杂音。另外,载置部件140与冲压成型件10的接触面能够适当设定成:能够根据杆12的形状而满足需要地充分设定接触面积,但更优选所述接触面是模仿杆12的形状而得到的面形状,例如在杆12呈圆柱状的情况下为与其外周面抵接这样的圆周面,以便能够增大接触面积,以更充分地克服从击打部件104施加的击打力。
而且,检查部30具备罩150,该罩150设置成通过罩驱动装置160而能够上下移动,该罩驱动装置160固定设置于支柱22。在击打部件104击打冲压成型件10时,所述罩150借助罩驱动装置160而下降,从而覆盖冲压成型件10。为了避免此时击打部件104和麦克风120不必要地与罩150发生干涉,罩150具有供击打部件104和麦克风120退避的缺口152。
接下来,导入部40具备路径部件200,该路径部件200固定设置在支撑台20上,该路径部件200在一部分斜行并在上下方向上延伸,使得冲压成型件10在路径部件200的内部能够沿搬送方向D移动。所述路径部件200具有:导入路径部202,其以朝向检查部30伸出的方式倾斜地延伸,从该导入路径部202的上端依次导入冲压成型件10;以及存留路径部204,其连续设置在导入路径部202的下方并沿上下方向延伸,用于暂时存留冲压成型件10。
这里,导入部40还与存留路径部204对应地具备:上方保持部件212,该上方保持部件212由上方保持部件驱动装置210以能够沿x轴方向进退的方式驱动;下方保持部件216,其配置在上方保持部件212的下方,该下方保持部件216由下方保持部件驱动装置214以能够沿x轴方向进退的方式驱动;以及两个载置部件220,它们以在y轴方向上分离的方式固定设置在支撑台20上,该两个载置部件220能够在冲压成型件10的杆12的两端部对应地载置杆12。所述上方保持部件212和下方保持部件216一边协作地进退移动一边对冲压成型件10的位置进行操作,从而使在存留路径部204存留的冲压成型件10一个一个地通过其自重而下落到存留路径部204的下方,并载置在载置部件220上。此时,由于导入路径部202以朝向检查部30伸出的方式倾斜地延伸,因此,能够将焊接检查装置1整体的高度和长度抑制得低,并且能够抑制因在导入路径部202内相互抵接地存留的多个冲压成型件10的重量引起的施加到上方保持部件212的负荷,从而抑制上方保持部件212所要求的部件强度。另外,上方保持部件驱动装置210和下方保持部件驱动装置214都固定设置于支撑台20。
而且,导入部40具备两个姿态变更部件230,两个姿态变更部件230相对于载置部件220在搬送方向D的下游侧以在y轴方向上分离的方式固定设置在支撑台20上。通过使冲压成型件10的套环14分别与所述姿态变更部件230的纵壁232抵接,从而所述姿态变更部件230能够变更冲压成型件10的姿态以适合摄像部50的拍摄。
这里,优选在导入部40的路径部件200的前段、即相对于导入部40在搬送方向D的上游侧配设有能够冷却冲压成型件10的温度的冷却部80。考虑到冲压成型件10在被导入到导入部40以前将套环14分别焊接在杆12的两端而成为几百℃左右的高温,所述冷却部80构成为将温度冷却至几十℃左右的低温,典型的是,所述冷却部80具备支撑多个冲压成型件10的支撑部件82、以及能够强制空冷这些冲压成型件10的风扇84。当然,在冷却所需要的时间可以为比较长的时间的情况下,也可以省略风扇84而自然空冷,在冷却所需要的时间为比较短的时间的情况下,也可以单独地或者在风扇84的基础上配设能够更强力地进行强制冷却的省略图示的热交换器。
这样,在导入部40的路径部件200的前段设置冷却部80,从而将冲压成型件10的温度降低至几十℃左右,这是为了使被击打部件104击打而从冲压成型件10产生的声波的频率特性稳定化,从而准确且再现性高地检测冲压成型件10的焊接状态。并且,在声波检测装置130的存储器中预先存储的预定的波形频谱形态与所述温度水平对应地设定。
接下来,摄像部50具备:摄像装置300,其典型为数码摄像机,能够对由姿态变更部件230变更了姿态后搬送来的冲压成型件10的外形以所需要的分辨率拍摄出静止图像;两个载置部件310,它们以在y轴方向上分离的方式固定设置在支撑台20上,该两个载置部件310能够在冲压成型件10的杆12的两端部对应地载置杆12;以及图像检测装置320,在该图像检测装置320内置有省略图示的运算处理装置和存储器等,从摄像装置300输出的电信号被输入至该图像检测装置320。另外,也可以在载置部件310的基础上设置保持部件,该保持部件限制冲压成型件10的轴向地进行保持。
也就是说,摄像装置300对在载置部件310载置的冲压成型件10进行拍摄,并将能够反映与冲压成型件10的轮廓形状等形状相关的信息的电信号送出至图像检测装置320。图像检测装置320根据从摄像装置300输入的电信号提取出与冲压成型件10的轮廓形状等形状相关的图像信息,将该提取出的图像信息、和在内置的存储器中预先存储的预定的图像信息进行比较,对它们的轮廓等特征点的一致度和近似度进行判定,从而能够检测冲压成型件10的各种规格。这时,在载置部件310上载置的冲压成型件10的姿态借助于姿态变更部件230而被变更成适合于摄像装置300对与冲压成型件10的各种规格对应的轮廓形状等形状进行拍摄的姿态。
接下来,刻印部60具备:刻印驱动装置400,其固定设置在支撑台20上;刻印部件402,其由刻印驱动装置400驱动;以及两个载置部件410,它们以在y轴方向上分离的方式固定设置在支撑台20上,该两个载置部件410能够在冲压成型件10的杆12的两端部对应地载置杆12。另外,也可以在载置部件410的基础上设置保持部件,该保持部件限制冲压成型件10的轴向地进行保持。
这里,刻印驱动装置400与声波检测装置130所检测到的冲压成型件10的焊接部16的焊接状态对应地驱动刻印部件402,刻印部件402将与该驱动对应的刻印施加到冲压成型件10的一个套环14。所述刻印部件402所施加的刻印典型来说为与焊接部16的焊接状态的合格、不合格对应的放电式刻印。另外,所述刻印部件402所施加的刻印还可以是将图像检测装置320所检测到的冲压成型件10的规格单独地或者与焊接部16的焊接状态的合格、不合格组合起来进行刻印,刻印的方式也可以是除放电式刻印以外的喷墨式刻印等。
接下来,区分部70具备:两个引导部件500,它们相对于载置部件410在搬送方向D的下游侧以在y轴方向上分离的方式固定设置在支撑台20上;搬出驱动机构510,其固定设置于支撑台20;第1搬出路径部件520、第2搬出路径部件522和第3搬出路径部件524,它们分别由搬出驱动机构510驱动;以及存留箱530,在该存留箱530暂时存留被检测为焊接部16的焊接状态不合格的冲压成型件10。通过使冲压成型件10的杆12与所述引导部件500的倾斜引导面502滑动接触着滑落,从而能够将冲压成型件10引导到第1搬出路径部件520或存留箱530。并且,存留箱530被固定配置成在x轴方向上比第2搬出路径部件522和第3搬出路径部件524接近引导部件500。
这里,在检测为冲压成型件10的焊接部16的焊接状态不合格的情况下,搬出驱动机构510使第1搬出路径部件520向x轴的正方向移动而将存留箱530的上方区域敞开,对应地,在所述冲压成型件10的杆12从倾斜引导面502上滑落之后,所述冲压成型件10利用其自重从第2搬出路径部件522和第3搬出路径部件524之间下落,最终能够下落到存留箱530内。
另一方面,在检测为冲压成型件10的焊接部16的焊接状态合格的情况下,搬出驱动机构510使第1搬出路径部件520向x轴的负方向移动并且与所述冲压成型件10的由图像检测装置320检测到的规格对应地旋转而倾斜,对应地,在所述冲压成型件10的杆12从倾斜引导面502上滑落之后,所述冲压成型件10通过其自重沿着第1搬出路径部件520的上表面滑落,并与其规格对应地被引导到第2搬出路径部件522和第3搬出路径部件524中的一方,而且继续从第2搬出路径部件522或第3搬出路径部件524的上表面滑落而能够被搬出到焊接检查装置1的外部。另外,像这样被搬出的冲压成型件10被送至下一阶段的涂装工序。
这里,焊接检查装置1还具备:搬送驱动装置90,其固定设置于支撑台20;以及上游侧搬送部件92和下游侧搬送部件94,它们分别由搬送驱动装置90驱动。所述上游侧搬送部件92和下游侧搬送部件94分别以在y轴方向对置的方式设置有两个,以便以在设置于它们的凹部中载置了冲压成型件10的杆12的两端部的状态下搬送冲压成型件10。
更详细地说,上游侧搬送部件92由搬送驱动装置90驱动,从而将冲压成型件10沿着搬送方向D从导入部40搬送到摄像部50,即从载置在载置部件220上的状态经姿态变更部件230搬送到载置在载置部件310上的状态,并且,将冲压成型件10沿着搬送方向D从摄像部50搬送到检查部30,即从载置在载置部件310上的状态搬送到载置在载置部件140上的状态。
并且,下游侧搬送部件94由搬送驱动装置90驱动,从而将冲压成型件10沿着搬送方向D从检查部30搬送到刻印部60,即从载置在载置部件140上的状态搬送到载置在载置部件410上的状态,并且,将冲压成型件10沿着搬送方向D从刻印部60搬送到区分部70,即从载置在载置部件410上的状态搬送到位于引导部件500的倾斜引导面502上的状态。
而且,如图4所示,焊接检查装置1具备检查控制装置600,该检查控制装置600对焊接检查装置1的结构构件的动作进行控制。
更详细地说,在检查控制装置600内置有省略图示的运算处理装置和存储器等,载有对冲压成型件10的焊接部16的焊接状态进行检测而得到的检测结果的电信号从与麦克风120连接的声波检测装置130能够输入至检查控制装置600,并且载有对冲压成型件10的规格进行检测而得到的检测结果的电信号从与摄像装置300连接的图像检测装置320能够输入至检查控制装置600。
而且,检查控制装置600能够适当地根据冲压成型件10的焊接部16的焊接状态的检测结果和冲压成型件10的规格的检测结果、或者在所需要的时机,而分别对搬送驱动装置90、击打装置100的励磁线圈108、麦克风120、罩驱动装置160、上方保持部件驱动装置210、下方保持部件驱动装置214、摄像装置300、刻印驱动装置400以及搬出驱动机构510进行驱动控制。另外,检查控制装置600和上述那样的关联装置与省略图示的电源连接。
接着,还进一步参照图5至图7,在下文中详细说明上述结构的焊接检查装置1的动作。
图5是主要表示本实施方式中的焊接检查装置的导入部的动作的局部剖视图,从图5A到图5C随着时间经过进行表示。另外,图6和图7是主要表示本实施方式中的焊接检查装置的在比导入部靠搬送方向的下游侧的位置配置的结构构件的动作的局部剖视图,从图6A到图7B随着时间经过进行表示。
首先,对导入部40的搬送动作进行说明,如图5A所示,在路径部件200,从导入路径部202的上端依次导入的冲压成型件10,到达在导入路径部202的下方连续地设置的存留路径部204。这时,关于位于存留路径部204的下方的冲压成型件10,下方保持部件216被下方保持部件驱动装置214向x轴的正方向驱动而进入到存留路径部204内,利用该下方保持部件216将所述冲压成型件10以分离成不与其上方的冲压成型件10抵接的方式支撑该冲压成型件10的杆12,另一方面,关于其上方的冲压成型件10,上方保持部件212被上方保持部件驱动装置210向x轴的正方向驱动而进入到存留路径部204内,利用该上方保持部件212,支撑冲压成型件10的杆12。关于支撑于所述上方保持部件212的冲压成型件10和位于比其靠搬送方向D的上游侧的位置的冲压成型件10,这些相邻的冲压成型件10之间通过彼此的套环14相抵接,因此,它们的重量施加给上方保持部件212,但由于导入路径部202以朝向检查部30伸出的方式倾斜地延伸,因此,它们的重量的一部分被导入路径部202承受,对应地,降低了施加给上方保持部件212的负荷。也就是说,抑制了上方保持部件212所要求的强度,因此,降低了上方保持部件212的重量和尺寸。
这里,在配设于存留路径部204的最下方的载置部件220上载置着的冲压成型件10,开始被上游侧搬送部件92朝向摄像部50搬送。这时,冲压成型件10的套环14与姿态变更部件230的纵壁232抵接,冲压成型件10的姿态开始变更,使得更适于利用摄像部50对冲压成型件10的形状进行拍摄。
接下来,如图5B所示,当利用下方保持部件驱动装置214向x轴的负方向驱动下方保持部件216而使其退出到存留路径部204外时,被下方保持部件216支撑着的冲压成型件10从下方保持部件216被释放,通过其自重下落并载置在配设于下方保持部件216的下方的载置部件220上,另一方面,其上方的冲压成型件10利用被上方保持部件驱动装置210向x轴的正方向驱动而进入到存留路径部204内的上方保持部件212继续支撑着。这里,上游侧搬送部件92逐渐接近在配设于存留路径部204的最下方的载置部件220上载置的冲压成型件10。
接下来,如图5C所示,当利用上方保持部件驱动装置210向x轴的负方向驱动上方保持部件212而使其退出到存留路径部204外,并且利用下方保持部件驱动装置214向x轴的正方向驱动下方保持部件216而使其进入到存留路径部204内时,被上方保持部件212支撑着的冲压成型件10被释放而通过其自重下落并保持在下方保持部件216上。这里,在配设于存留路径部204的最下方的载置部件220上载置着的冲压成型件10由上游侧搬送部件92保持并开始被朝向摄像部50搬送。
也就是说,导入部40依次重复上述那样的动作。另外,在将冲压成型件10导入至导入部40之前,利用冷却部80使其温度降低至预定的几十℃水平的温度。
进一步地,对比导入部40靠搬送方向D的下游侧的结构构件的搬送动作的动作进行说明,首先如图6A所示,上游侧搬送部件92分别保持在载置部件220上载置的冲压成型件10和在载置部件310上载置的冲压成型件10,接着,如图6B所示,开始朝向搬送方向D的下游侧搬送到对应的摄像部50和检查部30,接着,如图6C所示,使冲压成型件10接近对应的摄像部50和检查部30。这里,在图6B所示的状态下,冲压成型件10的套环14与姿态变更部件230的纵壁232抵接,在图6C所示的状态下,冲压成型件10旋转,从而冲压成型件10的姿态变更成水平方向,以适于利用摄像部50对冲压成型件10的形状进行拍摄。
另一方面,首先如图6A所示,下游侧搬送部件94分别保持在载置部件140上载置的冲压成型件10和在载置部件410上载置的冲压成型件10,接着,如图6B所示,开始朝向搬送方向D的下游侧搬送到对应的刻印部60和区分部70,接着,如图6C所示,接近对应的刻印部60和区分部70。
接下来,如图7A所示,上游侧搬送部件92使冲压成型件10位于对应的摄像部50和检查部30各自的上方,接着,如图7B所示,将冲压成型件10载置于对应的载置部件310和载置部件140上,回到搬送方向D的上游侧。
这里,在摄像部50中,摄像装置300根据从检查控制装置600输入的控制信号,对在载置部件310上载置的冲压成型件10进行拍摄,将载有与冲压成型件10的形状相关的信息的电信号送出至图像检测装置320。然后,图像检测装置320根据从摄像装置300输入的电信号提取出与冲压成型件10的轮廓形状等形状相关的图像信息,将该提取出的图像信息、和在内置的存储器中预先存储的预定的图像信息进行比较,对它们的轮廓等特征点的一致度和近似度进行判定,由此,对冲压成型件10的规格进行检测,并且将载有该检测到的冲压成型件10的规格的电信号送出至检查控制装置600。
并且,在检查部30中,根据从检查控制装置600输入的控制信号,利用罩150覆盖冲压成型件10,并且对击打装置100的励磁线圈108进行励磁,由此,击打部件104一边克服拉伸弹簧110的拉力,一边从初期位置朝向冲压成型件10的对置的套环14移动,击打该套环14而施加了击打力之后,借助拉伸弹簧110的拉力而被强制返回到初始位置。这里,励磁线圈108在暂时像这样成为励磁状态之后,在击打部件104的一端104a与冲压成型件10的对置的套环14抵接之前,迅速切断驱动电力而成为非励磁状态,因此,在击打部件104的一端104a击打冲压成型件10的对置的套环14时、和在之后被拉伸弹簧110的拉力拉回时,对击打部件104只施加有拉伸弹簧110的拉力。
而且,在检查部30中,冲压成型件10在其杆12只被载置部件140的截面呈V字状的倾斜保持面142接触着支撑,因此,当击打部件104击打冲压成型件10的对置的套环14而施加击打力时,冲压成型件10只借助杆12与倾斜保持面142之间的静摩擦力来抵抗从击打部件104施加的击打力地支撑在载置部件140上,由此,不会与载置部件140的其余的部分不必要地抵接而发出干扰音等杂音。
同时,在检查部30中,根据从检查控制装置600输入的控制信号,麦克风120接收击打部件104击打冲压成型件10的对置的套环14而施加击打力从而从冲压成型件10产生的声波,并将与其对应的电信号送出到声波检测装置130,对应地,声波检测装置130将根据从麦克风120输入的电信号得到的波形频谱形态、和在内置的存储器中预先存储的基准波形频谱形态进行比较,对它们的峰值等特征点的一致度和近似度进行判定,由此检测冲压成型件10的焊接部16的焊接状态。这里,被从检查控制装置600输入了载有冲压成型件10的规格信息的控制信号的声波检测装置130与该规格信息对应地选择所述基准波形频谱形态。这样,声波检测装置130检测出的冲压成型件10的焊接部16的焊接状态作为载有该信息的电信号而被从声波检测装置130送出到检查控制装置600。
另一方面,如图7A所示,下游侧搬送部件94使冲压成型件10位于刻印部60的上方,并且使冲压成型件10位于引导部件500的倾斜引导面502的上方,接着,如图7B所示,将冲压成型件10载置在刻印部60的载置部件410上,而且经由引导部件500的倾斜引导面502而将冲压成型件10送出到区分部70,之后,回到搬送方向D的上游侧。另外,在图7B中,为了方便,以被导入到区分部70的冲压成型件10被引导到第1搬出路径部件520上的状态进行表示。
这里,在刻印部60中,根据从检查控制装置600输入的控制信号,刻印驱动装置400与从检查控制装置600输入的控制信号所载有的冲压成型件10的焊接部16的焊接状态对应地驱动刻印部件402,刻印部件402将与该驱动对应的刻印施加到冲压成型件10的一个套环14。所述刻印部件402所施加的刻印还可以是将图像检测装置320所检测到的冲压成型件10的规格单独地或者与焊接部16的焊接状态的合格、不合格组合地进行刻印。
并且,在区分部70中,根据从检查控制装置600输入的控制信号,搬出驱动机构510与从检查控制装置600输入的控制信号所载有的冲压成型件10的焊接部16的焊接状态对应地使第1搬出路径部件520移动。
具体来说,在检测为冲压成型件10的焊接部16的焊接状态不合格的情况下,搬出驱动机构510使第1搬出路径部件520向x轴的正方向移动而将存留箱530的上方区域敞开,对应地,在所述冲压成型件10的杆12从倾斜引导面502上滑落之后,所述冲压成型件10通过其自重而从第2搬出路径部件522和第3搬出路径部件524之间下落,最终下落到存留箱530内并存留在那里。另一方面,在检测为冲压成型件10的焊接部16的焊接状态合格的情况下,搬出驱动机构510使第1搬出路径部件520向x轴的负方向移动并且与所述冲压成型件10的由图像检测装置320检测到的规格对应地旋转而倾斜,对应地,在所述冲压成型件10的杆12从倾斜引导面502上滑落之后,所述冲压成型件10通过其自重而沿着第1搬出路径部件520的上表面滑落,并与其规格对应地被引导到第2搬出路径部件522和第3搬出路径部件524中的一方,而且,继续从第2搬出路径部件522或第3搬出路径部件524的上表面滑落而被搬出到焊接检查装置1的外部,并被送到下一阶段的涂装工序。
而且,焊接检查装置1依次反复进行上述的冲压成型件10的导入、规格的判别、焊接状态的检查以及区分这样的各工序。
而且,上述的本实施方式的冲压成型件10具有这样的结构:在杆12的两端分别固定设置套环14,各套环14通过焊接部16而被焊接于杆12,但在原理上,所述冲压成型件只要是在任意的部位具有任意个数的焊接部,并具有能够利用焊接检查装置1进行搬送那样的形状等的结构即可,对应地,焊接检查装置1的细部结构也能够适当地适应化以发挥相同的功能。下面,还进一步参照图8A和图8B,对将平板状的部件彼此焊接起来而构成的本实施方式的变形例进行详细说明。
图8A是本实施方式的变形例中的焊接检查装置的包括表示检查部的主要部分的局部剖面的俯视图,包括表示在所述检查部中载置的冲压成型件的结构的俯视图,在位置上相当于图3A。图8B是相当于沿图8A中的C-C线的局部剖视图的剖视图。
如图8A和图8B详细地表示的那样,相对于本实施方式的结构的主要的不同点在于,本变形例中的冲压成型件710由多个平板部件构成,对应地,本变形例的焊接检查装置1’的细部结构发生了变更,其余的结构相同。由此,在本变形例中,着眼于所述不同点进行说明,对于相同的结构标注相同的标号并适当简化或省略说明。
具体来说,冲压成型件710具有这样的结构:在中央部平板部件712的两端分别固定设置端部平板部件714,各端部平板部件714通过焊接部716而被焊接于中央部平板部件712。
并且,与所述冲压成型件710的结构对应地,检查部730的击打装置100的击打部件104以击打一个端部平板部件714的一部分的方式配置。击打部件104击打一个端部平板部件714的位置既可以是与焊接部716对应的位置,也可以是偏离焊接部716的位置,在图8A中表示了击打部件104在偏离焊接部716的位置击打一个端部平板部件714的结构例。
而且,与所述冲压成型件710的结构对应地,检查部730还具备两个载置部件740,该两个载置部件740以在y轴方向上分离的方式固定设置在支撑台20上,该两个载置部件740能够在冲压成型件710的中央部平板部件712的两端部对应地载置中央部平板部件712。所述载置部件740为了夹持中央部平板部件712而具有在与x-z平面平行的截面上为矩形形状的凹面742,相对于支撑台20侧,冲压成型件710只与载置部件740的凹面742接触。
也就是说,冲压成型件710在其中央部平板部件712只被载置部件740的截面呈矩形形状的凹面742接触着支撑。由此,当冲压成型件710被击打部件104的一端104a向y轴的负方向击打时,冲压成型件710只借助中央部平板部件712与凹面742之间的静摩擦力来抵抗从击打部件104施加的击打力,而且冲压成型件10的位置实际上不会动,因此,不会与载置部件740的其余的部分不必要地抵接而发出干扰音等杂音。另外,载置部件740与冲压成型件710的接触面即凹面742的z方向的深度通过设置载置部件740的上部缺口部C而能够调节,对应地,其接触面积也能够调节。
另外,在上述说明的结构中,冲压成型件10具有杆12与套环14的组合的结构,冲压成型件710具有平板部件712和714的组合的结构,但当然能够适当有选择性地组合这些结构,也可以根据需要来进一步组合其它形状的部件。也就是说,所述冲压成型件的结构没有限定,只要是在任意的部位具有任意个数的焊接部,并具有能够利用本发明中的焊接检查装置搬送这样的形状等的结构即可。并且,这样的焊接检查装置的结构也能够根据冲压成型件的结构而适当地适应化以发挥相同的功能。
此外,当然,本发明的部件的形状、配置、个数等不限定于上述的实施方式,可以将其结构构件适当置换为起到同等的作用效果的结构构件等,在不脱离发明的主旨的范围内能够进行适当变更。
产业上的可利用性
如上所述,在本发明中,能够提供一种焊接检查装置,该焊接检查装置具有简便且紧凑的结构,在现实中能够在工厂内对像汽车等车辆的强度部件、例如汽车的底盘部件这样多种规格的强度部件的焊接状态进行全面检查,因此,期待根据其通用普遍的特性而能够广泛应用于车辆等移动体的结构部件的焊接检查的领域。

Claims (9)

1.一种焊接检查装置,其具备:
检查部,其利用来自冲压成型件的声波对所述冲压成型件的焊接状态进行检查,所述冲压成型件是将金属制成的第1部件和金属制成的第2部件焊接起来而形成的部件;
导入部,其相对于所述检查部设置在所述冲压成型件的搬送方向的上游侧,用于朝向所述检查部导入所述冲压成型件;以及
区分部,其相对于所述检查部设置在所述搬送方向的下游侧,用于根据所述检查部所检查出的所述冲压成型件的焊接状态对从所述检查部送出的所述冲压成型件进行区分,
所述检查部具备:
击打装置,其具有击打部件、驱动机构和施力部件,所述击打部件对所述冲压成型件施加击打力,所述驱动机构对所述击打部件施加驱动力以使所述击打部件对所述冲压成型件施加所述击打力,所述施力部件向与所述驱动机构施加的所述驱动力的施加方向相反的方向对所述击打部件施力;
麦克风,通过由所述击打部件施加的所述击打力而从所述冲压成型件产生的声波被输入到所述麦克风;以及
检测装置,其根据输入到所述麦克风的所述声波的波形特性来检测所述冲压成型件的所述焊接状态,
所述击打部件在由所述驱动机构施加的所述驱动力被切断、且被所述施力部件向与所述施加方向相反的方向施力的状态下对所述冲压成型件施加所述击打力,并且,所述击打部件在对所述冲压成型件施加所述击打力之后被所述施力部件强制地向与所述施加方向相反的方向拉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焊接检查装置,其中,
所述检查部还具备载置所述冲压成型件的载置部件,在所述击打部件对所述冲压成型件施加所述击打力的施加方向上,所述载置部件只利用在所述载置部件和所述冲压成型件之间产生的摩擦力来保持所述冲压成型件。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焊接检查装置,其中,
所述导入部具有:
搬入路径部件,其具有导入路径部和存留路径部,所述导入路径部以朝向所述检查部伸出的方式倾斜地延伸,用于导入所述冲压成型件,所述存留路径部相对于所述导入路径部设置在所述搬送方向的所述下游侧并沿上下方向延伸,用于存留所述冲压成型件;以及
保持部件,其相对于所述冲压成型件能够进退,以使在所述存留路径部中存留的所述冲压成型件一个一个地下落到所述路径部件的下部。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焊接检查装置,其中,
相对于所述导入部在所述搬送方向的所述上游侧,设置有对所述冲压成型件进行冷却的冷却部。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焊接检查装置,其中,
在所述检查部和所述区分部之间设置有刻印部,所述刻印部根据所述检查部所检测到的所述冲压成型件的所述焊接状态而对所述冲压成型件实施刻印。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焊接检查装置,其中,
在所述导入部和所述检查部之间设置有摄像部,所述摄像部对所述冲压成型件进行拍摄来对所述冲压成型件的规格进行检测。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焊接检查装置,其中,
所述导入部还具备姿态变更部件,所述姿态变更部件相对于所述摄像部而变更所述冲压成型件的姿态。
8.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焊接检查装置,其中,
所述区分部具备:存留箱,其配置位置被固定;以及搬出路径部件,其相对于所述存留箱的上方区域能够进退,在所述检查部检测为所述冲压成型件的所述焊接状态不合格的情况下,所述搬出路径部件从所述存留箱的所述上方区域退避而敞开该上方区域,使所述冲压成型件能够下落到所述存留箱,在所述检查部检测为所述冲压成型件的所述焊接状态合格的情况下,所述搬出路径部件进入到所述存留箱的所述上方区域而遮盖该上方区域,能够根据所述摄像部所检测到的所述规格而搬出所述冲压成型件。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焊接检查装置,其中,
所述区分部还具备引导部件,所述引导部件能够将所述冲压成型件引导到所述存留箱或所述搬出路径部件。
CN201280021262.5A 2011-06-07 2012-06-06 焊接检查装置 Pending CN103502806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1127361A JP2012255654A (ja) 2011-06-07 2011-06-07 溶接検査装置
JP2011-127361 2011-06-07
PCT/JP2012/064553 WO2012169526A1 (ja) 2011-06-07 2012-06-06 溶接検査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502806A true CN103502806A (zh) 2014-01-08

Family

ID=4729608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80021262.5A Pending CN103502806A (zh) 2011-06-07 2012-06-06 焊接检查装置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20140202937A1 (zh)
JP (1) JP2012255654A (zh)
CN (1) CN103502806A (zh)
DE (1) DE112012002405T5 (zh)
WO (1) WO2012169526A1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475365A (zh) * 2014-12-08 2015-04-01 苏州卫捷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环式多工位分拣机料盒组合结构
CN105983803A (zh) * 2015-03-24 2016-10-05 襄阳东昇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检出机
CN113495098A (zh) * 2020-03-20 2021-10-12 觉芯电子(无锡)有限公司 一种电子产品屏蔽盖虚焊检测装置和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02017012007B4 (de) 2017-12-22 2024-01-25 HST High Soft Tech GmbH Vorrichtung und Verfahren zur universellen akustischen Prüfung von Objekten
US11143624B2 (en) * 2019-05-14 2021-10-12 King Abdulaziz University Detection of friction stir welding defects using specific damping capacity
CN111408549B (zh) * 2020-03-24 2022-05-27 广东长盈精密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检验铜箔焊接效果的装置及方法
CN112090772B (zh) * 2020-11-10 2021-02-02 胜利油田固邦石油装备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用于石油开采的pdc钻头焊接检测装置及检测方法
CN113019951A (zh) * 2021-03-08 2021-06-25 珠海格力智能装备有限公司 铜质管件焊接质量检测方法与检测装置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1169761A (ja) * 1985-01-22 1986-07-31 Taisei Corp 空隙探査器
JPH0356851A (ja) * 1989-07-25 1991-03-12 Toyota Motor Corp 割れ検出方法
JPH0634609A (ja) * 1992-07-15 1994-02-10 Hitachi Metals Ltd C形形状焼結体の欠陥検出装置
JP2515631B2 (ja) * 1991-05-23 1996-07-10 西日本コンピュータ株式会社 自動音響検査装置
CN1128008A (zh) * 1993-06-29 1996-07-31 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 制造车辆结构体的方法
JP2000131295A (ja) * 1998-10-23 2000-05-12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溶接部の非破壊検査装置
JP2001201485A (ja) * 2000-01-18 2001-07-27 Nissan Motor Co Ltd 超音波測定装置および方法
JP2003232781A (ja) * 2002-02-08 2003-08-22 Koden Electronics Co Ltd 固体内部の振動検査装置
JP2004101413A (ja) * 2002-09-11 2004-04-02 Koden Electronics Co Ltd 固体内部の振動検査装置
JP2009042099A (ja) * 2007-08-09 2009-02-26 Jtekt Corp 衝撃試験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9171007A (ja) * 1995-12-21 1997-06-30 Suzuki Motor Corp 多点溶接品に対する溶接状態の判定装置および判定方法
JP2002192261A (ja) * 2000-12-22 2002-07-10 F Tech:Kk 車両のサスペンション用リンクアーム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4694879B2 (ja) * 2005-04-22 2011-06-08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構造物検査装置
JP2007271338A (ja) * 2006-03-30 2007-10-18 Toyota Motor Corp 探傷方法および探傷装置

Patent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1169761A (ja) * 1985-01-22 1986-07-31 Taisei Corp 空隙探査器
JPH0356851A (ja) * 1989-07-25 1991-03-12 Toyota Motor Corp 割れ検出方法
JP2515631B2 (ja) * 1991-05-23 1996-07-10 西日本コンピュータ株式会社 自動音響検査装置
JPH0634609A (ja) * 1992-07-15 1994-02-10 Hitachi Metals Ltd C形形状焼結体の欠陥検出装置
CN1128008A (zh) * 1993-06-29 1996-07-31 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 制造车辆结构体的方法
JP2000131295A (ja) * 1998-10-23 2000-05-12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溶接部の非破壊検査装置
JP2001201485A (ja) * 2000-01-18 2001-07-27 Nissan Motor Co Ltd 超音波測定装置および方法
JP2003232781A (ja) * 2002-02-08 2003-08-22 Koden Electronics Co Ltd 固体内部の振動検査装置
JP2004101413A (ja) * 2002-09-11 2004-04-02 Koden Electronics Co Ltd 固体内部の振動検査装置
JP2009042099A (ja) * 2007-08-09 2009-02-26 Jtekt Corp 衝撃試験装置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475365A (zh) * 2014-12-08 2015-04-01 苏州卫捷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环式多工位分拣机料盒组合结构
CN105983803A (zh) * 2015-03-24 2016-10-05 襄阳东昇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检出机
CN113495098A (zh) * 2020-03-20 2021-10-12 觉芯电子(无锡)有限公司 一种电子产品屏蔽盖虚焊检测装置和方法
CN113495098B (zh) * 2020-03-20 2024-03-26 觉芯电子(无锡)有限公司 一种电子产品屏蔽盖虚焊检测装置和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DE112012002405T5 (de) 2014-03-06
US20140202937A1 (en) 2014-07-24
JP2012255654A (ja) 2012-12-27
WO2012169526A1 (ja) 2012-12-1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502806A (zh) 焊接检查装置
CN101484788B (zh) 用于测试电子基底上的沉淀物的拉伸测试装置和方法
RU2595322C9 (ru) Система и способ моделирования мощного пироудара
JP4573794B2 (ja) プローブカードおよび微小構造体の検査装置
JP6029326B2 (ja) 鈍的衝撃試験の装置及び方法
CN101918850A (zh) 用于校准加速度和力传感器的方法和装置
CN104936429B (zh) 销插入装置和销插入不良判定方法
WO2020049675A1 (ja) 水平式衝撃試験装置
JP6250241B1 (ja) 回転電機のウェッジ打撃装置および回転電機のウェッジ検査システム
JP2008128665A (ja) 振動試験方法、振動試験補助装置、及び振動試験システム
KR20080088638A (ko) 미소 구조체의 검사 장치 및 미소 구조체의 검사 방법
WO2019049304A1 (ja) 衝撃試験装置
JP2007147512A (ja) 品質検査装置
KR101510184B1 (ko) 차량 측면 도어의 국부적 충돌테스트를 위한 충돌 테스터 및 충돌 테스트 제어 프로그램이 저장된 컴퓨터로 읽을 수 있는 기록매체
CN103575604B (zh) 硬度试验机
CN105682862A (zh) 手持式或者半固定式工具设备或作业设备
KR20080031346A (ko) 미소 구조체의 검사 장치, 검사 방법 및 검사 프로그램이 기록된 기록 매체
CN106405303A (zh) 一种高加速冲击下电子零组件的测试方法及测试系统
JP2009042099A (ja) 衝撃試験装置
KR101729285B1 (ko) 선박의 장비 받침대용 구조물 동강성 계측 및 분석 시스템
JP2005315743A (ja) 薄板の非破壊欠陥検出装置
JP6340711B2 (ja) 衝撃印加装置及び衝撃印加方法
CN102213637B (zh) 冲击测试装置及冲击测试方法
KR20080023014A (ko) 캘리퍼 하우징 캐리어의 검사장치
CN204924889U (zh) 一种焊片电容的生产线及其检测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40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