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502725B - 车辆的照明装置 - Google Patents

车辆的照明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502725B
CN103502725B CN201280015799.0A CN201280015799A CN103502725B CN 103502725 B CN103502725 B CN 103502725B CN 201280015799 A CN201280015799 A CN 201280015799A CN 103502725 B CN103502725 B CN 10350272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ens
substrate
turn signal
base component
signal lamp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80015799.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502725A (zh
Inventor
竹中伸享
栗城大亮
早田肇
手塚贵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onda Moto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onda Mot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onda Mot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Honda Motor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350272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50272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50272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50272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JCYCLE SADDLES OR SEATS; AUXILIARY DEVICES OR ACCESSORIES SPECIALLY ADAPTED TO CYCL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e.g. ARTICLE CARRIERS OR CYCLE PROTECTORS
    • B62J6/00Arrangement of optical signalling or lighting devices on cycles; Mounting or supporting thereof; Circuits therefor
    • B62J6/05Direction indicators
    • B62J6/055Electrical means, e.g. lamp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QARRANGEMENT OF SIGNALLING OR LIGHTING DEVICES, THE MOUNTING OR SUPPORTING THEREOF OR CIRCUITS THEREFOR, FOR VEHICLES IN GENERAL
    • B60Q1/00Arrangement of optical signalling or lighting devices, the mounting or supporting thereof or circuits therefor
    • B60Q1/0088Details of electrical connec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QARRANGEMENT OF SIGNALLING OR LIGHTING DEVICES, THE MOUNTING OR SUPPORTING THEREOF OR CIRCUITS THEREFOR, FOR VEHICLES IN GENERAL
    • B60Q1/00Arrangement of optical signalling or lighting devices, the mounting or supporting thereof or circuits therefor
    • B60Q1/26Arrangement of optical signalling or lighting devices, the mounting or supporting thereof or circuits therefor the devices being primarily intended to indicate the vehicle, or parts thereof, or to give signals, to other traffic
    • B60Q1/34Arrangement of optical signalling or lighting devices, the mounting or supporting thereof or circuits therefor the devices being primarily intended to indicate the vehicle, or parts thereof, or to give signals, to other traffic for indicating change of drive direction
    • B60Q1/38Arrangement of optical signalling or lighting devices, the mounting or supporting thereof or circuits therefor the devices being primarily intended to indicate the vehicle, or parts thereof, or to give signals, to other traffic for indicating change of drive direction using immovably-mounted light sources, e.g. fixed flashing lamp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1LIGHTING
    • F21SNON-PORTABLE LIGHTING DEVICES; SYSTEMS THEREOF; VEHICLE LIGHT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 EXTERIORS
    • F21S43/00Signall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 exteriors, e.g. brake lamps, direction indicator lights or reversing lights
    • F21S43/10Signall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 exteriors, e.g. brake lamps, direction indicator lights or reversing lights characterised by the light source
    • F21S43/13Signall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 exteriors, e.g. brake lamps, direction indicator lights or reversing lights characterised by the light source characterised by the type of light source
    • F21S43/14Light emitting diodes [LED]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1LIGHTING
    • F21SNON-PORTABLE LIGHTING DEVICES; SYSTEMS THEREOF; VEHICLE LIGHT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 EXTERIORS
    • F21S43/00Signall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 exteriors, e.g. brake lamps, direction indicator lights or reversing lights
    • F21S43/50Signall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 exteriors, e.g. brake lamps, direction indicator lights or reversing lights characterised by aesthetic componen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e.g. decorative trim, partition walls or cove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QARRANGEMENT OF SIGNALLING OR LIGHTING DEVICES, THE MOUNTING OR SUPPORTING THEREOF OR CIRCUITS THEREFOR, FOR VEHICLES IN GENERAL
    • B60Q1/00Arrangement of optical signalling or lighting devices, the mounting or supporting thereof or circuits therefor
    • B60Q1/26Arrangement of optical signalling or lighting devices, the mounting or supporting thereof or circuits therefor the devices being primarily intended to indicate the vehicle, or parts thereof, or to give signals, to other traffic
    • B60Q1/2657Arrangement of optical signalling or lighting devices, the mounting or supporting thereof or circuits therefor the devices being primarily intended to indicate the vehicle, or parts thereof, or to give signals, to other traffic mounted on a shaft, e.g. telescopic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1LIGHTING
    • F21SNON-PORTABLE LIGHTING DEVICES; SYSTEMS THEREOF; VEHICLE LIGHT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 EXTERIORS
    • F21S43/00Signall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 exteriors, e.g. brake lamps, direction indicator lights or reversing lights
    • F21S43/20Signall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 exteriors, e.g. brake lamps, direction indicator lights or reversing lights characterised by refractors, transparent cover plates, light guides or filte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1LIGHTING
    • F21SNON-PORTABLE LIGHTING DEVICES; SYSTEMS THEREOF; VEHICLE LIGHT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 EXTERIORS
    • F21S43/00Signall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 exteriors, e.g. brake lamps, direction indicator lights or reversing lights
    • F21S43/20Signall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 exteriors, e.g. brake lamps, direction indicator lights or reversing lights characterised by refractors, transparent cover plates, light guides or filters
    • F21S43/27Attachment thereof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1LIGHTING
    • F21SNON-PORTABLE LIGHTING DEVICES; SYSTEMS THEREOF; VEHICLE LIGHT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 EXTERIORS
    • F21S43/00Signall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 exteriors, e.g. brake lamps, direction indicator lights or reversing lights
    • F21S43/30Signall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 exteriors, e.g. brake lamps, direction indicator lights or reversing lights characterised by reflectors
    • F21S43/31Optical layout thereof
    • F21S43/315Optical layout thereof using total internal reflection

Abstract

转向信号灯(10)的内透镜(128)具备抑制在正面观察从基板(126)直线朝向外透镜(122)的光透过的透镜切削部(162)、朝向LED(124)突出的突出部(164)和从突出部(164)的基端侧向车宽方向内侧延伸的檐部(166)。与LED(124)电导通的线束(130)通过由基板(126)、突出部(164)及檐部(166)包围的部分空间(172)而与基板(126)连接。

Description

车辆的照明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将发光二极管作为光源的车辆的照明装置。
背景技术
以往,在将发光二极管作为光源的照明装置中,为了提高外观性(美观),构成为将向该发光二极管供给电力的配线(线束)隐藏起来。
例如,在日本特许第4437952号公报中公开了光源应用发光二极管的尾灯结构。如日本特许第4437952号公报的图8所示,安装有发光二极管的发光二极管基板(基板)安装于壳体(基座构件),与基板相连接的线束从该基座构件的下部侧延伸出。在该情况下,线束利用覆盖于透镜下部的挡泥罩而构成为难以从外部看见。
发明内容
但是,在如日本特许第4437952号公报那样做成将从基板延伸出的线束用挡泥罩等的车身罩覆盖的结构时,照明装置的发光面积减少。另一方面,在既确保照明装置的发光面积又将线束用车身罩覆盖的情况下,考虑构成为增大安装发光二极管的基板,且在远离发光二极管的位置连接线束,并将该线束用车身罩覆盖。但是,在该情况下,由于基板变大,因此,产生导致制造成本增加、照明装置大型化这样的问题,可能与提高外观性这样的目的相悖。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的情况而做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利用简单的结构使连接于基板的线束难以看见、从而提高照明装置的外观性、且能充分确保照射时的发光面积的车辆的照明装置。
技术方案1涉及的发明是一种车辆的照明装置,其具备:基座构件、安装于所述基座构件的前部的外透镜、安装发光二极管且收容于由所述基座构件和所述外透镜形成的内部空间内的基板、配置于所述外透镜与所述基板之间的内透镜,所述车辆的照明装置的特征在于,所述内透镜具备:对在正面观察从所述基板朝向所述外透镜的光进行扩散的透镜切削部、在所述发光二极管的对置位置朝向该发光二极管突出的突出部、从所述突出部的基端侧向车宽方向内侧延伸的檐部,在所述内部空间形成有由所述基板、所述突出部及所述檐部包围的部分空间,与所述发光二极管电导通的线束通过所述部分空间而与所述基板相连接。
技术方案2涉及的发明以技术方案1所述的照明装置为基础,其特征在于,所述檐部与所述突出部一体成形,并且形成为比所述突出部薄壁的平板状。
技术方案3涉及的发明以技术方案1所述的照明装置为基础,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构件具备从外面与所述部分空间连通的孔部,在所述孔部安装有对所述线束进行保持的保持构件,所述檐部延伸至突出到所述部分空间的所述保持构件的端部。
技术方案4涉及的发明以技术方案1所述的照明装置为基础,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板与所述线束的连接部分在正面观察至少一部分与所述突出部重叠。
技术方案5涉及的发明以技术方案1所述的照明装置为基础,其特征在于,所述内透镜安装在所述基座构件上,在假定了通过所述基座构件与所述内透镜的安装部分而沿车宽方向延伸的假想直线的情况下,所述内透镜的所述突出部的基端侧配置在比所述假想直线靠所述外透镜的位置,该突出部的顶部侧配置在比所述假想直线靠所述基板的位置。
技术方案6涉及的发明以技术方案5所述的照明装置为基础,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构件具有与所述假想直线的延伸方向大致一致的平坦面,在所述平坦面上通过熔敷安装有所述外透镜及所述内透镜,且在所述外透镜的熔敷部分与所述内透镜的熔敷部分之间竖立设有壁部。
技术方案7涉及的发明以技术方案6所述的照明装置为基础,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基座构件的外周面形成有熔敷所述外透镜及所述内透镜时支承该基座构件的支承部。
技术方案8涉及的发明以技术方案1所述的照明装置为基础,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基板上设有多个熔敷于所述基座构件的基板熔敷部,所述发光二极管由多个构成,且以各个发光二极管所具有的端子与所述多个基板熔敷部之间隔开规定间隔的方式安装于所述基板。
根据技术方案1涉及的发明,与发光二极管电导通的线束通过由具有透镜切削部的内透镜的突出部及檐部包围的部分空间而与基板相连接,从而,例如即使不利用车身罩等另外的构件覆盖线束,在正面观察时,利用檐部也使得能难以从外部看见线束。另外,在比檐部靠车宽方向外侧的位置形成有朝向发光二极管突出的突出部,因此,在从车宽方向斜外侧看照明装置的情况下,利用突出部的厚度和透镜切削部能更加难以看见线束。即,照明装置不应用车身罩等另外的构件,利用内透镜就能使线束难以看见,因此,能提高其外观性,并且也能充分确保发光面积。另外,能在接近于LED的位置将线束与基板相连接,因此,能实现基板的小型化,使照明装置小型化。
根据技术方案2涉及的发明,檐部形成为比突出部薄壁的平板状,从而由突出部、檐部及基板包围的部分空间变宽,能容易地配置线束。另外,通过将檐部和突出部一体成形,能减少零件个数,组装容易,且能降低制造成本。
根据技术方案3涉及的发明,通过檐部延伸至突出到部分空间的保持构件的端部,能利用檐部覆盖从保持构件的端部延伸到部分空间的线束,能更加难以看见线束。
根据技术方案4涉及的发明,通过基板与线束的连接部分在正面观察与突出部重叠,从而能利用突出部隐藏该连接部分,能更加难以从外部看见线束。
根据技术方案5涉及的发明,突出部的基端侧配置于比假想直线靠外透镜的位置,该突出部的顶部侧配置于比假想直线靠基板的位置,从而能使内透镜相对于基座构件的开口部分重叠地设置,能利用檐部及突出部进一步隐藏线束,在从车宽方向的斜外侧看照明装置时,能更加难以看见线束。
根据技术方案6涉及的发明,由于外透镜及内透镜熔敷于同一平坦面,因此,不会使熔敷面的高度位置发生较大变化,而能容易地对外透镜及内透镜进行熔敷。另外,通过在外透镜的熔敷部分与内透镜的熔敷部分之间竖立设置壁部,能防止在外透镜及内透镜的熔敷时熔敷物侵入彼此的熔敷部分。
根据技术方案7涉及的发明,通过形成有支承基座构件的支承部,在外透镜及内透镜的熔敷作业时,例如能在利用工具稳定地支承基座构件的状态下进行熔敷。由此,能减少基座构件由于振动熔敷等而发生摇动的情况,因此,提高了组装转向信号灯时的作业效率。
根据技术方案8涉及的发明,通过对基板和基座构件进行熔敷,来减少对基板进行螺纹紧固的螺栓。因此,能削减零件个数,另外,不需要在基座构件上设置多个螺纹孔,因此,能实现基座构件的小型化。另外,通过以多个发光二极管所具有的端子与多个基板熔敷部之间隔开规定间隔的方式安装,能避免由于基板与基座构件的熔敷而在发光二极管的端子附着有熔敷物。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具有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涉及的照明装置的跨骑型机动两轮车的概略侧视图。
图2是放大表示图1的机动两轮车的前方上部的局部主视图。
图3是表示从图1的箭头A方向观察机动两轮车的状态的说明图。
图4是表示图3的TCS的接通指示器和断开指示器的点亮时刻的表。
图5是表示图1的转向信号灯的主视图。
图6是图5的转向信号灯的Ⅵ-Ⅵ线剖视图。
图7是图5的转向信号灯的Ⅶ-Ⅶ线剖视图。
图8是表示图5的转向信号灯的卸下了外透镜的状态的主视图。
图9是表示图8的转向信号灯的立体图。
图10是表示图8的转向信号灯的卸下了内透镜的状态的主视图。
图11是图5的转向信号灯的后视图。
图12是示意地表示转向信号灯的照明控制系统的电路结构的块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举出优选的实施方式详细说明本发明涉及的车辆的照明装置。
图1是表示具有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涉及的照明装置(转向信号灯)10的跨骑型机动两轮车(以下也简称作机动两轮车)12的概略侧视图。在以后的说明中,虽然例示该跨骑型机动两轮车详述本发明,但本发明不限于此,当然也能应用于能在路上行驶的各种车辆(例如其他种类的机动两轮车、带原动机的自行车或自动四轮车等)。需要说明的是,为了容易理解发明,只要没有特别指示,以图1中的箭头方向为基准,说明前后及上下的方向,并且以从就座于车体的驾驶者看的方向为基准,说明左右的方向(参照图2的箭头方向)。
如图1所示,机动两轮车12具备:构成车身的车架14;以旋转自如的方式轴支承于在该车架14的前端部设置的头管16上的左右一对前叉18;安装于前叉18的前轮(转向轮)20;支承于车架14的作为机动两轮车12的驱动源的发动机22;以能摆动的方式支承于车架14下部的枢轴部24的摆臂26;安装于该摆臂26的后端部的后轮(驱动轮)28。
车架14例如由具有高刚性的铝铸造制成的管架构成。车架14具有:从头管16向左右分支后向斜后下方延伸的左右的一对主车架30;连设于该主车架30的后部,朝向下方延伸出的枢轴部24;安装于该主车架30的后部,向斜后上方延伸的左右一对座椅车架32。即,本实施方式涉及的机动两轮车12为能减少车架14的架根数且能支承车身的内部机构的架结构。
左右一对前叉18在车身前部沿大致上下方向延伸设置,在其上端部安装有顶梁34(参照图3)。另外,在前叉18的上部侧配设有对车身的前方进行照明的前照灯36。在顶梁34上安装有能操纵前轮20的手柄38。该手柄38具有朝向车宽方向外侧左右对称地延伸出的手把39和安装于该手把39的左右两端部的把手38a。另外,在手把39的中途部分安装有左右一对的后视镜40。
前轮20以旋转自如的方式轴支承于该前叉18的下端部,在其侧面安装有制动器装置(盘式制动器)20a。另外,在前叉18的下部侧(前轮20的上部侧)安装有覆盖该前轮20的上方的前挡泥板42。
发动机22例如可以应用水冷四冲程V型四缸发动机。在该情况下,发动机22具备配置于下部侧的曲轴箱44、从该曲轴箱44朝向斜前上方延伸设置的前缸46、在其后方朝向斜后上方延伸设置的后缸48。发动机22的姿势通过将被前缸46和后缸48夹持的中间部固定支承于主车架30、并且将后缸48的后部固定支承于枢轴部24而固定。
在前缸46及后缸48的内部收容有进行燃烧的火花塞及进行压缩的活塞(均未图示)。另一方面,在曲轴箱44的内部轴支承有通过连杆与活塞连结的曲轴、发动机输出轴。另外,发动机22采用能切换两个离合器的双离合变速器(DCT)。由此,机动两轮车12能选择两种行驶模式(例如自动模式和手动模式)。该发动机22的旋转驱动力利用从曲轴箱44向后方延伸的驱动轴(未图示)传递,通过该驱动轴传递至后轮28。
另外,在前缸46的前方配设有进行发动机22的散热的散热器50。另外,在发动机22的上方搭载有燃料箱52及吸气装置54。吸气装置54具备与前缸46及后缸48的内侧上部连接的节气门本体56和通过吸气管(未图示)与该节气门本体56的上游端连接的空气净化器58。节气门本体56采用利用驱动器的驱动使内部的节流阀的截面积变化的TBW(线控节气门)。吸气装置54利用空气净化器58除去行驶时进入的空气的尘埃等,将该空气与燃料一起从节气门本体56向前缸46及后缸48喷射。
另一方面,在发动机22的下部设有排气装置60。排气装置60具备分别与前缸46的前方及后缸48的后方连接以在曲轴箱44的下部绕回的方式向后延伸的排气管62和与该排气管62连通且配设于后轮28的右侧的排气消声器64,且该排气装置60具有对来自发动机22的废气进行排气的功能。
摆臂26从枢轴部24朝向后方大致水平地延伸,在其后端部以旋转自如的方式轴支承有后轮28。在该后轮28的侧面安装有后轮用制动装置(盘式制动器)28a。另外,在摆臂26的前侧上部安装有将主车架30和摆臂26弹性连接的后缓冲器66。该后缓冲器66具有适时吸收机动两轮车12行驶时的振动的功能。
另一方面,在座椅架32配设有供搭乘者(驾驶者及同乘者)乘坐的座椅68。座椅68采用由供驾驶者就座的前座椅68a及在前座椅68a的后方供同乘者就座的后座椅68b构成的、所谓的双座型的座椅。另外,在座椅架32的后部安装有向后方延伸、从其后部下侧向斜下方延伸的后挡泥板70。在该后挡泥板70,作为车身后部侧的照明部件安装有尾灯单元72。在该尾灯单元72配设有制动器灯72a及后侧转向信号灯73,基于驾驶者的操作进行照明动作。
另外,在机动两轮车12上朝向车身的前后方向地安装有构成该车身的外观面(外观)的车身罩74。该车身罩74例如由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ABS)、纤维强化塑料(FRP)或聚丙烯(PP)等高分子材料形成。
车身罩74具有:覆盖前照灯36周围的前照灯罩76;在前照灯36的上部支承防护罩78的防护罩支承罩80;覆盖手柄38前方的手柄罩82;从前照灯36的两侧面向后方延伸的左右一对的侧罩84;与座椅架32一起向后上方延伸、覆盖该座椅架32的两侧面的后罩86。
另外,车身罩74具备支承前照灯36及防护罩支承罩80的罩支承柱88,该罩支承柱88固定于主车架30的前部。另外,罩支承柱88支承配设于前照灯36后侧的仪表单元90,并且在其两侧面安装有转向信号灯(前侧转向信号灯)10。
图2是放大表示图1的机动两轮车12的前方上部的局部主视图。前照灯罩76及防护罩78(防护罩支承罩80)构成车身的前方上部的外观,形成为从前端中央部朝向后方向车宽方向及上方缓慢倾斜的流线形。
前照灯罩76被侧罩84覆盖两侧部,从而在正面观察时成为以上部侧的左右两端部和下部侧的中央部为顶点的大致三角形状的外观面。另外,前照灯罩76以使前照灯36的透镜面36a被看见为大致心形状的方式形成有开口部76a。另外,在前照灯罩76的左右两侧部形成有凹部76b,该凹部76b形成有与侧罩84卡合且与车身罩74的内侧连通的开口,为在行驶时将行驶风向空气净化器58引导的结构。
前照灯36收容于上述前照灯罩76的内部,使透镜面36a向前方暴露出。该前照灯36在中央部上侧具备近光用灯泡92,在中央部下侧具备远光用灯泡94,作为前照灯,能进行近光及远光的照明。另外,在前照灯36的车宽方向外侧安装有左右一对的示廓灯用灯泡96。
另一方面,转向信号灯10将基端部10a借助安装构件98安装于罩支承柱88(参照图1),向车宽方向外侧大致水平地延伸出。另外,在设定连结前照灯罩76的开口部76a的下端顶部和手柄罩82的车宽方向外侧的前端顶部的线段Ls的情况下,转向信号灯10的车宽方向外侧的前端部10b以位于该线段Ls的内侧的方式突出。由此,在正面观察车身上部时,构成从前端中央部朝向上方且向车宽方向外侧平衡良好地扩宽的外观面,能提高外观性。
另外,在正面观察车身上部时,转向信号灯10相对于前照灯36的示廓灯用灯泡96配置于斜侧方。该转向信号灯10除了作为行驶时的方向指示信号闪烁之外,在示廓灯用灯泡96点亮的同时以比方向指示信号的闪烁少的光量点亮。由此,转向信号灯10具有作为示廓灯(辅助灯)的作用。即,本实施方式涉及的机动两轮车12通过点亮由前照灯36的左右两个示廓灯用灯泡96和左右两个转向信号灯10共计四个构成的示廓灯,能提高相对于对向车的醒目性。
需要说明的是,如图1及图2所示,车身罩74具备罩防护管100,该罩防护管从左右一对的主车架30的侧面在侧罩84绕回且分别向前方延伸出,且在前照灯罩76的下部相连接。罩防护管100构成车身前部的外观,并且在车身横倒时防止车身罩74受伤。
图3是表示从图1的箭头A方向观察机动两轮车12的状态的说明图。如图3所示,在机动两轮车12的手柄38的附近位置设有开关单元208(参照图12)的手柄开关壳体41。在手柄开关壳体41的表面从前方侧起依次配设有:对危险报警灯的闪烁(危险报警灯动作)进行操作的危险报警灯开关HS;对前照灯36的远光和近光的切换进行操作的前照灯切换开关HLS;及对转向信号灯的闪烁(转向信号灯动作)进行操作的转向信号灯开关WS。通过这样在手柄38的附近配置各开关HS、HLS、WS,驾驶者能一边操作手柄38一边容易地进行各开关HS、HLS、WS的接通/断开操作。
另外,本实施方式涉及的机动两轮车12具有对行驶时的速度、发动机的转速进行数字显示的仪表单元90,该仪表单元90在前照灯36(参照图1)的后侧被罩支承柱88支承。
仪表单元90配置于手柄38的前方,在与驾驶者对置的对置面设有显示速度的速度计液晶画面102和显示发动机22的转速的转速计液晶画面104。另外,在仪表单元90的对置面的上部侧设有告知机动两轮车12的驱动系统及电气系统的状态的多个指示器(显示灯)。具体而言,从驾驶者看,从左起依次设有左转向信号灯指示器106、远光指示器108、空挡指示器110、TCS(牵引力控制系统)的接通指示器112、TCS的断开指示器114、右转向信号灯指示器116。在该情况下,左转向信号灯指示器106及右转向信号灯指示器116在左右的前侧转向信号灯10及后侧转向信号灯73进行方向指示时点亮,远光指示器108在前照灯36进行的前照灯照明为远光的情况下点亮,空挡指示器110在离合器为空挡的情况下点亮,TCS的接通指示器112及断开指示器114基于TCS的状态进行规定的点亮动作。
在此,TCS是根据机动两轮车12行驶时的前轮20和后轮28的车速信号算出滑行率来对机动两轮车12的驱动进行控制的系统。例如,TCS构成为,在基于算出的滑行率判定为后轮28滑行的情况下,调整节气门本体56的TBW的节流阀(TH)开度而控制燃料的输出,使其成为预先设定的目标滑行率。由此,机动两轮车12能控制发动机22的旋转、即后轮28的旋转,能防止行驶时的滑行等。
TCS通过驾驶者进行切换操作而切换接通(实施控制)状态和断开(停止控制)状态。该TCS的切换按钮118设于在左侧的侧罩84的上表面形成的缺口凹部84a。更具体而言,TCS的切换按钮118设于与安装于手柄38的手柄开关壳体41分开规定间隔D1的前方位置(参照图1),防止在机动两轮车12行驶时驾驶者的手从手柄38离开意外地操作TCS的切换按钮118的情况。驾驶者通过长按该切换按钮118能进行从接通切换到断开,通过再次长按切换按钮,能从断开切换到接通。另外,例如,也可以构成为TCS的断开状态持续到IGN(点火:未图示)的驱动停止(即、发动机22停止),再次开始IGN的驱动时自动地恢复为接通状态。
图4是表示图3的TCS的接通指示器112和断开指示器114的点亮时刻的表。TCS的接通指示器112和断开指示器114通过两个点亮状态适当显示机动两轮车12的TCS状态。在该情况下,机动两轮车12在开始IGN的驱动时告知电气系统供给电气,因此,使TCS的接通指示器112和断开指示器114均点亮约两秒钟左右。
然后,机动两轮车12作为运转前的自我诊断(初期诊断)检查TCS是否正常地进行动作。此时,熄灭TCS的断开指示器114,仅点亮TCS的接通指示器112。当TCS的初期诊断结束时,TCS的接通指示器112自动地熄灭。
机动两轮车12在TCS处于接通(实施控制)状态下进行行驶的情况下,通常行驶中(利用TCS判断为后轮28未滑行的期间),TCS的接通指示器112和断开指示器114均熄灭。
而且,在利用TCS判断为后轮28滑行的情况下,TCS如上述那样进行TBW的驱动控制。在该控制中,使TCS的接通指示器112闪烁。由此,能告知驾驶者TCS进行动作。
另一方面,在由驾驶者长按TCS的切换按钮118、机动两轮车12以TCS处于断开(停止控制)状态进行行驶的情况下,TSC的断开指示器114总是点亮。由此,能告知驾驶者TCS的控制未实施。
另外,在TCS实施自我诊断,检测出该TCS自身的失误(误动作)的情况下,使TCS的接通指示器112点亮。由此,能告知驾驶者TCS未正常地进行动作。
如以上所述,机动两轮车12利用TCS的接通指示器112及断开指示器114的点亮状态能容易地告知驾驶者TCS的动作状况。
下面,参照图5~图11说明本发明涉及的转向信号灯(前侧转向信号灯)10的结构。需要说明的是,在以后的说明中,关于从驾驶者看的右侧的转向信号灯10进行详述,关于能采用与该转向信号灯10对称的结构的左侧的转向信号灯10的说明省略。
图5是表示图1的转向信号灯10的主视图,图6是图5的转向信号灯10的Ⅵ-Ⅵ线剖视图,图7是图5的转向信号灯10的Ⅶ-Ⅶ线剖视图,图8是表示图5的转向信号灯10的卸下了外透镜的状态的主视图,图9是表示图8的转向信号灯10的立体图,图10是表示图8的转向信号灯10的卸下了内透镜的状态的主视图,图11是图5的转向信号灯10的后视图。
如图6所示,本实施方式涉及的转向信号灯10具备基座构件120、安装于该基座构件120前部的外透镜122、安装有发光二极管(以下称作LED124)并收容于由基座构件120和外透镜122形成的内部空间125内的基板126、配置于外透镜122与基板126之间的内透镜128。另外,转向信号灯10的与LED124电导通的线束130与安装有该LED124的基板126的安装面126a相连接。
如图5所示,基座构件120的基端侧安装于安装构件98,正面观察形成为从该基端侧朝向上下方向宽度缓慢地变宽、从靠基端的中途部位120a朝向上下中央宽度缓慢地变窄的外形。如图6及图7所示,该基座构件120在侧面剖视图中形成为大致凹形状(碗形状),在该凹部内收容有基板126。
另外,如图6所示,基座构件120具有从后侧壁部(大致凹形状的底部)120b向前方突出的多个(在图6中为三个)突出支承部132,该突出支承部132从后侧壁部120b离开一定间隔地支承基板126。由此,转向信号灯10能使伴随LED124的发光的热量向周围的空气扩散(散热)。
基座构件120由能长时间耐受伴随LED124的发光的温度上升的合成树脂成形。作为这样的合成树脂材料,例如优选采用BMC(BulkMoldingCompound)树脂等。
如图8及图9所示,在基座构件120的前面侧形成有供外透镜122及内透镜128安装的安装面134。在安装面134,从所述中途部位120a朝向车宽方向外侧形成有平坦部分(平坦面)134a,并且从该中途部位120a朝向车宽方向内侧形成有向斜前方倾斜的倾斜部分134b。
另外,如图5及图6所示,基座构件120的基端侧被螺纹紧固并支承于安装构件98。在安装构件98的内部形成有线束通路136,该线束通路136从基端侧朝向车宽方向外侧形成为曲柄状。线束130从安装构件98的基端侧通过线束通路136引导至基座构件120。
在线束通路136的内部,借助垫圈138a朝向车宽方向外侧贯穿有安装螺钉38,基座构件120通过与该安装螺栓138螺合而安装于安装构件98。安装构件98优选例如由合成橡胶等具有弹性力的合成树脂材料成形。这样,通过安装构件98具有弹性力,行驶时的振动等能利用该安装构件98吸收,能良好地支承转向信号灯10。
另外,在安装构件98的基端侧的内部埋设有安装螺栓142的头部,该安装螺栓142的前端部向车宽方向内侧(基端方向)延伸出。安装螺栓142在成形安装构件98时以安装了凸缘构件144的状态埋入该安装构件98。由此,安装螺栓142被固定于安装构件98而能防止脱落。该安装螺栓142安装于在罩支承柱88上安装的支承构件140。
支承构件140利用树脂材料成形为能与罩支承柱88嵌合。安装螺栓142贯穿支承构件140的螺栓贯通孔140a,前端侧紧固于螺母142a而固定支承于支承构件140。由此,转向信号灯10通过安装构件98及支承构件140支承于罩支承柱88。
另外,基座构件120在供安装构件98安装的端面形成有两个孔部(第一孔部146及第二孔部148),这些第一孔部146及第二孔部148与由基座构件120和外透镜122形成的内部空间125(后述的部分空间172)连通。第一孔部146形成为比第二孔部148大径,在该第一孔部146插入有对线束130进行保持的保护环(保持构件)150。
该保护环150在内部具有供线束130贯穿的贯穿路152,在该贯穿路152的内周面形成有与线束130外周面密接保持的多个突起152a。另外,保护环150在配置于内部空间125侧的一端部具有比基座构件120的第一孔部146扩径的凸缘部150a,并且,在向车宽方向内侧延伸的大致中间部具有凸部150b,该凸缘部150a及凸部150b为与第一孔部146的两开口端部卡合的结构。即,保护环150具有防止水从线束130与贯穿路152之间及第一孔部146与保护环150之间进入且贯穿保持线束130的功能。
安装构件98的第二孔部148的内部空间125侧的开口端形成于与基板126及LED124对置的位置,具有进行内部空间125的通气的功能。转向信号灯10通过该第二孔部148能使由伴随LED124的发光产生的热量引起的内部空间125内的压力变化与外气压相等。需要说明的是,在第二孔部148的基端侧的开口端安装有吸收水而仅使空气流通的通气片154,防止在内部空间125内进入有水。
转向信号灯10的外透镜122由透明度较高的合成树脂材料成形,安装于基座构件120的前部,而构成转向信号灯10前表面的透镜面。如图5所示,外透镜122形成为正面观察与基座构件120的周缘部大致一致的外形形状。另外,外透镜122在侧面剖视图中形成为大致凹形状(参照图6及参照图7),后侧开口端部122a为沿着基座构件120的安装面134的面形状(平坦部分134a和倾斜部分134b)的形状。即,外透镜122与基座构件120的安装面134无间隙地卡合,能在与基座构件120之间实施熔敷。
外透镜122利用相对于基座构件120沿水平方向振动而进行接合的振动熔敷安装于基座构件120。转向信号灯10利用该振动熔敷来防止雨水等进入内部空间125。
另外,对外透镜122的内表面(内部空间125侧的面)实施透镜切削(以下称作外侧透镜切削部122b)。该外侧透镜切削部122b的切割线向左右方向(车宽方向)延伸,具有使LED124的发光向上下扩散的功能。需要说明的是,外透镜122的外表面形成为未实施透镜切削的光滑的面,难以附着泥土、污垢等。
如图10所示,安装于基座构件120的基板126是沿车宽方向延伸的长板状的构件,在其表面(安装面126a)安装有两个LED124。LED124通过回流焊安装于在基板126的安装面126a上印刷的规定的导电图案(未图示)。
本实施方式涉及的基板126虽然未具体图示,但采用将基板材料(例如玻璃环氧基板、酚醛纸等)和铜箔交替层叠而成的结构。另外,在LED124的安装部位的对置位置形成有成为中空的筒状的通孔(未图示),形成于表面(安装面126a)的导电图案和背面侧的导电图案导通。另外,在通孔表面也涂布有铜箔。基板126利用该层叠结构及通孔能将伴随LED124的发光的热量容易地从表面(安装面126a)向下位层及背面侧的空间引导。由此,由于热量扩散,因此,能防止在LED124周边热量集中,能提高转向信号灯10的散热性。
基板126在中央部具有固定螺栓贯穿孔156,且在车宽方向外侧的端部及LED124与线束130的连接部分之间具有突出支承部贯穿孔(基板熔敷部)158。在固定螺栓贯穿孔156中插入有固定螺钉160,该固定螺钉160螺合于从基座构件120的后侧壁部120b突出的中央部的突出支承部132的螺纹孔132a。另一方面,在突出支承部贯穿孔158中插入有左右的突出支承部132,对该突出支承部132实施高频铆接。由此,突出支承部贯穿孔158和其周边部熔敷于突出支承部132。这样,通过熔敷固定突出支承部贯穿孔158,能减少用于对基板126进行螺栓固定的螺栓,能谋求减少部件个数。
另外,在基板126的安装面126a连接有通过导电图案与两个LED124电导通的线束130。线束130的基端侧与机动两轮车12的电气系统连接,具有相对于LED124进行电力供给的功能。该线束130的材质没有特别限定,但优选应用具有绝缘性及挠性的合成树脂材料,还优选能长时间耐受伴随LED124的发光的热量的合成树脂材料。
安装于基板126的两个LED124应用出射能利用为转向信号灯10的光源的光量、色温的构件。特别是,转向信号灯10的目的在于告知周围车身的转动方向,因此,优选应用能以高亮度进行宽指向角的发光的元件。由此,能扩宽转向信号灯10照射时的光的扩散(照射范围)。
如图6所示,配置于内部空间125的内透镜128具备形成于向车宽方向延伸的基部161的前面的透镜切削部162、在LED124的对置位置朝向该LED124突出的突出部164和从突出部164的基部161侧向车宽方向内侧延伸的檐部166。
另外,如图7~图9所示,在内透镜128的基部161设有在前端侧(车宽方向外侧)和车宽方向内侧的上下熔敷于基座构件120的熔敷用突出部168。该熔敷用突出部168通过振动熔敷熔敷于基座构件120的安装面134。由此,内透镜128支承于基座构件120,配置于转向信号灯10的内部空间125的规定位置。
透镜切削部162具有沿上下方向延伸的切割线,该切割线在车宽方向上排列多个。如图6及图9所示,两个切割线之间的透镜面弯曲形成为圆弧状。该圆弧状的透镜面能使透过内透镜128内的LED124的光向左右方向扩散。即,透镜切削部162具有在正面观察将从基板126直线朝向外透镜122的光的透过分散的功能。
突出部164与安装于基板126的两个LED124相对应地在内透镜128的背面(后面)侧排列设置两处。如图6所示,突出部164在俯视剖视图中形成为从基部161侧(透镜切削部162侧)朝向LED124一边弯曲一边缩形的大致纺锤形状,并且其顶部部分成为被朝向基端方向切削了的缺口部170。突出部164利用该缺口部170成为与LED124分开规定间隔的状态,能抑制伴随LED124的发光的热量传递至内透镜128。
檐部166是从车宽方向内侧(图6中的右侧)的突出部164进一步向车宽方向内侧延伸的部分。该檐部166形成为比突出部164薄壁的平板状,在其前面连设有透镜切削部162。另外,檐部166的背面(后面)与突出部164的基端侧(基部161)相连,形成为与同后方对置的基板126平行的平坦状。
在此,本实施方式涉及的转向信号灯10通过内透镜128熔敷于基座构件120而被支承于内部空间125的规定位置,从而在从檐部166的背面到基板126的前面之间形成有比较宽的部分空间172。即,部分空间172是被内透镜128的突出部164和檐部166、基板126、基座构件120的车宽方向内侧的侧面包围的空间,在该部分空间172配置有线束130。在该情况下,线束130从设于基座构件120侧面的保护环150的贯穿路152向部分空间172延伸出,与基板126的表面(安装面126a)相连接。
檐部166在前面具有透镜切削部162,从而在正面观察具有隐藏延伸到该部分空间172的线束130的功能。即,线束130是由于从外部入射的外光被该线束130反射而可见,但由于透镜切削部162能将线束130反射的光扩散,因此难以看见线束130。
另外,檐部166延伸至车宽方向内侧的端部与保护环150的一端部大致对齐。这样,檐部166一直延伸至突出到部分空间172的保护环150的一端部,从而能利用檐部166覆盖从保护环150的端部向部分空间172延伸出的线束130,能更加难以看见线束130。
本实施方式涉及的转向信号灯10的组装通过在基座构件120上依次熔敷各构件(基板126、内透镜128、外透镜122)而进行。在此,如图11所示,在基座构件120的背面(后面)形成有一对槽部(支承部)174。一对槽部174在基座构件120的上下沿车宽方向刻设,其底部形成为平坦状(参照图7)。在组装转向信号灯10时,使基座构件120固定用的夹具(未图示)与该一对槽部174抵接。即,沿轴向延伸的槽部174的底部与夹具在整个车宽方向上抵接支承,从而能在利用该工具稳定地支承基座构件120的状态下进行熔敷。由此,能减少在各构件的振动熔敷、高频铆接中基座构件120发生摇动的情况,因此,提高了组装转向信号灯10时的作业效率。
在将基板126组装于基座构件120的情况下,将基座构件120的突出支承部132嵌入突出支承部贯通孔158,并通过固定螺钉贯通孔156将固定螺钉160螺合于螺纹孔132a,从而完成基板126的一次固定(螺纹紧固)。然后,通过进行插入突出支承部贯通孔158中的突出支承部132的高频铆接,而将基板126与基座构件120牢固地固定。这样,通过使基板126与基座构件120局部地熔敷,来减少对基板126进行螺纹紧固的螺钉。因此,能削减零件个数,另外,不需要在基座构件120上设置多个螺纹孔132a,因此,能实现基座构件120的小型化。
在此,如图10所示,两个LED124以该LED124所具有的端子124a与两个突出支承部贯穿孔158之间分开规定间隔D2的方式安装于基板126。由此,能避免由于高频铆接而使突出支承部132的熔敷物附着于LED124的端子124a。
在基座构件120上组装了基板126之后,将内透镜128熔敷于基座构件120的平坦部分134a。在该情况下,利用振动熔敷使内透镜128的基部161所具备的熔敷用突出部168和基座构件120的安装面134固定。在此,如图8所示,在基座构件120的安装面134上,在熔敷用突出部168被熔敷的熔敷部分的上下侧竖竖立设有多个壁部176。该壁部176具有阻止通过对内透镜128进行振动熔敷而产生的熔敷物飞到安装面134上再朝向外透镜122的熔敷部分侧的功能。由此,不易在安装面134上等附着有熔敷物而进行外透镜122的熔敷,能抑制外观性受损的情况。
在将内透镜128熔敷于基座构件120的状态下,如图6所示,相对于通过基座构件120和内透镜128的熔敷部分沿车宽方向延伸的假想直线Li,基部161、透镜切削部162及檐部166配置于比假想直线Li靠外透镜122的位置,突出部164的顶部侧配置于比假想直线Li靠基板126的位置。即,转向信号灯10在俯视下以掩埋内部空间125的大部分的方式配设有内透镜128(突出部164),利用该内透镜128,能防止从上下方向(短边方向)及左右方向(车宽方向)看见LED124及线束130。
在基座构件120上组装了内透镜128之后,将外透镜122熔敷于基座构件120的安装面134的比内透镜128的安装面靠外轮廓位置的位置。在该熔敷时,如图5所示,将外透镜122覆盖于基座构件120的安装面134,利用振动熔敷使外透镜122的后侧开口端部与安装面134的周缘部的分界部分(熔敷部分)固定。在该情况下,由于将外透镜122及内透镜128熔敷于同一平坦部分134a,因此,不会使熔敷面的高度位置发生较大变化,而能容易地对外透镜122及内透镜128进行熔敷。另外,在外透镜122的熔敷中,也能利用设于安装面134的壁部176防止熔敷物朝向内透镜128的熔敷部分。
这样,转向信号灯10通过对基板126、内透镜128、外透镜122进行熔敷而组装为构件彼此固定了的一个单元。
下面,说明控制转向信号灯10的闪烁的控制系统(照明控制系统11)。图12是概略地表示转向信号灯10的照明控制系统11的电路结构的块图。
照明控制系统11分别具备左右一对(合计四个)上述的转向信号灯(前侧转向信号灯)10和后侧转向信号灯73。因此,在以后的说明中,为了在电路上将四个转向信号灯区别开,如图12所示,对左前侧转向信号灯标注符号LF,对左后侧转向信号灯标注符号LR,对右前侧转向信号灯标注符号RF,对右后侧转向信号灯标注符号RR,从而对本照明控制系统11进行详细说明。
该照明控制系统11具备操作转向信号灯LF、LR、RF、RR的闪烁的转向信号灯开关WS和危险报警灯开关HS,还具备控制转向信号灯LF、LR、RF、RR的闪烁动作的控制电路(控制部)200。在该情况下,控制电路200基于驾驶者对转向信号灯开关WS的接通操作对左侧的转向信号灯LF、LR和右侧的转向信号灯RF、RR中的任一方闪烁的转向信号灯动作(左转向信号灯动作或右转向信号灯动作)进行控制,且基于驾驶者对危险报警灯开关HS的接通操作对左侧及右侧的转向信号灯LF、LR、RF及RR均闪烁的危险报警灯动作进行控制。
在该控制电路200的输入侧口连接有点火开关IS、转向信号灯开关WS及危险报警灯开关HS。另外,在各开关IS、WS、HS的上方侧连接有蓄电池(电源)202。即,本实施方式涉及的照明控制系统11采用在控制电路200与蓄电池202之间配设有点火开关IS、转向信号灯开关WS及危险报警灯开关HS的电路结构。由此,在控制电路200中,使用蓄电池202的供给电压能检测基于转向信号灯开关WS及危险报警灯开关HS的接通操作的输入电压(信号),能正确地判断是否进行了点火开关IS和转向信号灯开关WS的接通/断开操作。
另外,在控制电路200的输出侧口连接有作为转向信号灯LF、LR、RF、RR的光源的LED阵列(LF-LED、LR-LED、RF-LED及RR-LED)、作为左转向信号灯指示器106的光源的LED204和作为右转向信号灯指示器116的光源的LED206。这些LF-LED、LR-LED、RF-LED、RR-LED及LED204、206在其下游侧与和蓄电池202共有的地线接地。
点火开关IS是进行发动机22的启动及停止的开关,通过配线路径连接于控制电路200和蓄电池202之间。作为点火开关IS,例如能应用按键开关。对点火开关IS进行接通操作(例如使按键旋转)时,蓄电池202和控制电路200通电,开始向控制电路200供给电力。利用该接通操作,从蓄电池202向控制电路200供给例如5V的电源电压。
转向信号灯开关WS和危险报警灯开关HS应用能将驾驶者的机械的接通/断开操作转换为电气电路的开闭的切换开关。这些开关WS、HS作为开关单元208一体地配设于左侧的手把39(参照图3)。在该情况下,转向信号灯开关WS和危险报警灯开关HS在单元内并列连接。
具体而言,转向信号灯开关WS在开关单元208内具备与控制电路200相连接的两个输出侧接点(左侧开关接点210a、右侧开关接点210b)210和与蓄电池202侧相连接的一个输入侧接点212。在该情况下,左侧开关接点210a是左侧转向信号灯LF及LR的闪烁指示用的连接端子,右侧开关接点210b是右侧转向信号灯RF及RR的闪烁指示用的连接端子。转向信号灯开关WS在由驾驶者对设于输入侧接点212的操作件(未图示)进行倾动操作时,与左侧开关接点210a和右侧开关接点210b中的任一方相连接,由此,从被连接了的一方的输出侧接点向控制电路200输送输入电压。
危险报警灯开关HS与转向信号灯开关WS同样地具有与控制电路200相连接的两个输出侧接点(左侧开关接点214a、右侧开关接点214b)214和与蓄电池202侧相连接的一个输入侧接点216,各接点214、216相对于转向信号灯开关WS的各个接点210、212并列连接。作为该危险报警灯开关HS,能应用通过按钮(未图示)的操作同时将三个接点机械连接的三接点开关。危险报警灯开关HS通过这样构成而成为简单且便宜的开关装置。在对危险报警灯开关HS进行接通操作时,三个接点导通,能从左侧开关接点214a和右侧开关接点214b同时向控制电路200输送输入电压。
开关单元208通过将转向信号灯开关WS和危险报警灯开关HS并列连接而分别连接有与控制电路200导通的线束(配线)218和与蓄电池202导通的线束(配线)220。照明控制系统11能这样地利用线束218、220从蓄电池202到控制电路200进行配线,与将转向信号灯开关WS和危险报警灯开关HS分别连接的结构相比,能减少线束的数量。
另一方面,作为与控制电路200的输出口侧相连接的转向信号灯LF、LR、RF及RR的光源的LF-LED、LR-LED、RF-LED、RR-LED应用在说明转向信号灯10的结构时所示的LED124。在本实施方式的情况下,光源构成为串联连接两个LED124。LF-LED、LR-LED、RF-LED、RR-LED通过从控制电路200在规定的时刻供给电力而发光。另外,左转向信号灯指示器106及右转向信号灯指示器116的LED204、206在仪表单元90的仪表板90a上发光,能应用比上述LED124少的光量的LED。
照明控制系统的控制电路200作为内部的电路结构具有左侧开关输入口222、右侧开关输入口224、SW输入电路(输入电压判断部)226、保持电路(保持部)228、5V调节器230、恒流电路232、电流检测电路234、指示器驱动器236和CPU(判断机构)238。
左侧开关输入口222及右侧开关输入口224构成控制电路200的输入侧口的一部分。左侧开关输入口222的上方侧与转向信号灯开关WS及危险报警灯开关HS的左侧开关接点210a、214a相连接,下方侧与SW输入电路226相连接。即,左侧开关输入口222将从左侧开关接点210a、214a送来的输入电压输入到控制电路200内。
另一方面,右侧开关输入口224的上方侧与转向信号灯开关WS及危险报警灯开关HS的右侧开关接点210b、214b相连接,下方侧与SW输入电路226相连接。即,右侧开关输入口224将从右侧开关接点210b、214b送来的输入电压输入到控制电路200内。
SW输入电路226分别设于左侧开关输入口222与CPU238之间及右侧开关输入口224与CPU238之间,具有判断从左侧开关输入口222或右侧开关输入口224送来的输入电压的电压值的电路结构。
在此,在控制电路200除了输入有基于转向信号灯开关WS和危险报警灯开关HS的接通操作的输入电压之外,在电路上产生了漏电流时,还输入有基于该漏电流的电压。该漏电流例如由于在暴露于外部环境中的转向信号灯开关WS或危险报警灯开关HS进入有雨水等、输入侧接点212、216与输出侧接点210、214导通而产生。SW输入电路226具有将基于漏电流的电压在该电路内隔断,仅检测出基于转向信号灯开关WS和危险报警灯开关HS的接通操作的输入电压,向下游侧的CPU238输出规定信号(电压值)的功能。
保持电路228的输入端与CPU238及蓄电池202相连接,输出端与5V调节器230相连接。该保持电路228具有基于在CPU238判断出的转向信号灯LF、LR、RF、RR的危险报警灯动作保持该CPU238和蓄电池202的连接状态的功能。即,在危险报警灯动作时,从CPU238向保持电路228输入有接通信号,在输入有该接通信号期间,保持电路228使该CPU238与蓄电池202处于连接状态。
照明控制系统11具备该保持电路228,从而即使在进行危险报警灯动作时进行点火开关IS的断开操作(发动机22的驱动停止),也为了进行该危险报警灯动作而利用保持电路228从蓄电池202向CPU238供电源电压直到对危险报警灯开关(HS)进行断开操作。由此,能维持基于CPU238的驱动控制的危险报警灯动作。因此,在发动机22停止时也能提高车辆的醒目性。
另一方面,在对危险报警灯开关HS进行断开操作,危险报警灯动作停止时,保持电路228隔断蓄电池202与CPU238的连接状态,停止向CPU238供给电源电压。在该情况下,若不再次对点火开关IS进行接通操作,则隔断从蓄电池202向CPU238供给电源电压,因此,例如即使在发动机22停止后对转向信号灯开关WS、危险报警灯开关HS进行接通操作,也能防止转向信号灯LF、LR、RF、RR点亮(闪烁)。因此,例如在第三者对危险报警灯开关HS进行接通操作的情况下,能避免进行危险报警灯动作。
5V调节器230的输入端与点火开关IS及保持电路228的输出端相连接,输出端与CPU238相连接。该5V调节器230具有将来自蓄电池202的电源电压降压、稳定地向CPU238供给驱动用的电压值即5V的功能。
恒流电路232具有相对于转向信号灯LF、LR、RF、RR供给规定的电流量的功能,与该转向信号灯LF、LR、RF、RR相对应地设置四个。各恒流电路232的输入端与CPU238及蓄电池202相连接,输出端与电流检测电路234及转向信号灯LF、LR、RF、RR的LF-LED、LR-LED、RF-LED及RR-LED相连接。
四个恒流电路232分别接受从CPU238送来的转向信号灯闪烁信号SL、SR、SH,使蓄电池202与LF-LED、LR-LED、RF-LED及RR-LED处于连接状态,从蓄电池202向该LF-LED、LR-LED、RF-LED及RR-LED供给规定的电流而使其发光。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方式的仅转向信号灯LF、RF以前述那样在行驶时作为示廓灯进行较小光量的照明。因此,恒流电路232具有从蓄电池202供给示廓灯用的恒流的另外的电路。
电流检测电路234的输入端与恒流电路232相连接,输出端与CPU238相连接,从而能对恒流电路232的动作进行反馈。即,在恒流电路232与LF-LED、LR-LED、RF-LED及RR-LED断线的情况下,即使从CPU238接受转向信号灯闪烁信号SL、SR、SH,在恒流电路232中也不会流动有电流,因此,通过利用电流检测电路234检测电流值,能确认照明控制系统11的断线状态。电流检测电路234相对于四个恒流电路232分别设置,从而能确认各恒流电路232的断线状态,能提高断线检测的精度。
另外,指示器驱动器236具有向左转向信号灯指示器106及右转向信号灯指示器116的LED204、206供给规定的电流量的功能,与该LED204、206相对应地设有两个。指示器驱动器236的输入端与CPU238相连接,输出端与左转向信号灯指示器106及右转向信号灯指示器116的LED204、206相连接,在从CPU238接受转向信号灯闪烁信号SL、SR、SH时,向LED204、206供给规定的电流而使其发光。
另一方面,CPU238例如能应用具备输入输出界面且在内部进行运算处理的周知的微处理器(微机)等。在该情况下,CPU238也可以并设于进行发动机22的驱动控制的ECU(EngineControlUnit:未图示)。
CPU238判断转向信号灯开关WS和危险报警灯开关HS的接通/断开操作并且基于该判断结果控制LF-LED、LR-LED、RF-LED及RR-LED、左转向信号灯指示器106及右转向信号灯指示器116的LED204、206的驱动(发光)。在该CPU238预先存储有用于判断转向信号灯开关WS和危险报警灯开关HS的接通/断开操作的判断程序(未图示),基于该程序实施规定的判断处理流程。
另外,CPU238具备按各动作对转向信号灯LF、LR、RF、RR的点亮进行管理的至少三比特以上的寄存器(未图示)。转向信号灯LF、LR、RF、RR的左右各自的转向信号灯动作(左转向信号灯动作及右转向信号灯动作)和危险报警灯动作通过立起规定寄存器的标志(左转向信号灯动作标志、右转向信号灯动作标志及危险报警灯动作标志)来控制。
CPU238例如在经由判断处理流程判断为左转向信号灯动作标志为1(True)的情况下,向恒流电路232输出使左侧的转向信号灯LF、LR闪烁的转向信号灯闪烁信号SL,在右转向信号灯动作标志为1的情况下,输出使右侧的转向信号灯LF、LR闪烁的转向信号灯闪烁信号SR。另外,CPU238例如在经由判断处理流程判断为危险报警灯动作的标志为1的情况下,输出使转向信号灯LF、LR、RF、RR闪烁的转向信号灯闪烁信号SH
在该情况下,转向信号灯闪烁信号SL、SR、SH是以规定周期反复接通-断开的脉冲信号,基于利用判断处理流程判断的左转向信号灯动作、右转向信号灯动作及危险报警灯动作向规定的恒流电路232输送。恒流电路232在转向信号灯闪烁信号SL、SR、SH接通时使蓄电池202与LF-LED、LR-LED、RF-LED及RR-LED处于连接状态。即,在规定的时刻,向LF-LED、LR-LED、RF-LED及RR-LED供给电流,由此使期望的转向信号灯LF、LR、RF、RR闪烁。本实施方式涉及的CPU238通过分别立起左转向信号灯动作、右转向信号灯动作及危险报警灯动作的标志来进行闪烁,因此,例如能改变左转向信号灯动作(或右转向信号灯动作)和危险报警灯动作的闪烁时刻,能使转向信号灯LF、LR、RF、RR进行自由度较高的闪烁。
本实施方式涉及的转向信号灯10基本上构成为以上所述,接着,说明该转向信号灯10的作用效果。
本实施方式涉及的机动两轮车12在行驶时将左右的转向信号灯10作为示廓灯(辅助灯)而以较小光量进行照明,另一方面,在驾驶者对位于手柄38附近的转向信号灯开关WS进行操作时,基于该操作使一侧的转向信号灯10以较大的光量闪烁。另外,在对危险报警灯开关HS进行接通操作时,使左右的转向信号灯10同时以较大的光量闪烁。
因此,从电气系统的控制部(未图示)通过线束130向转向信号灯10的LED124供给基于上述的照明动作的发光量、发光时刻。如图6所示,LED124在被供给规定的电力时,按照其发光特性从前面呈放射状出射扩展的光LL。LED124出射的光LL从内透镜128的缺口部170进入突出部164内,利用突出部164的外形形状向前方方向引导。因此,突出部164优选弯曲形成为能将从LED124出射的光LL向前方全反射的形状。由此,能将LED124出射的光LL容易地向内透镜128的前表面引导。透过了突出部164内的光LL到达内透镜128前表面的透镜切削部162时,利用该透镜切削部162的透镜面向车宽方向(左右方向)扩散。因此,内透镜128能从透镜切削部162的前表面射出向车宽方向斜前方前进的多个光线。向该车宽方向斜前方前进的光线进入外透镜122的外侧透镜切削部122b,从而进一步向上下方向扩散。由此,转向信号灯10能从外透镜122的前表面照射向车宽方向及上下方向扩散了的LED124的光线。
在此,向LED124供给电力的线束130从保护环150通过部分空间172而与基板126相连接。该部分空间172通过檐部166形成为比突出部164薄壁的平板状而形成为比较宽的空间,能容易地配置线束130。
另外,线束130配置于该部分空间172,从而从转向信号灯10的外部难以看见。即,位于部分空间172的前方的檐部166在前表面具有透镜切削部162,因此,能使从线束130朝向前方的光LH1(例如外光被线束130反射的光)向车宽方向扩散。因此,即使从前方看檐部166,由于来自线束130的光LH1分散为几乎不能判断的光线,因此,能防止看见线束130。除此之外,转向信号灯10利用外透镜122的外侧透镜切削部122b使来自线束130的光LH1也向上下方向扩散,因此,能进一步防止看见线束130。
另外,从线束130的车宽方向外侧的斜前方朝向侧方配置有突出部164,因此,特别是相对于对向车、步行者容易看见的车宽方向的斜外侧的可见性而言,能更加难以看见线束130。即,从线束130朝向斜前方的光LH2由于突出部164的弯曲形状而使一部分光线被反射,在光量降低的状态下在突出部164内前进。而且,从该线束130朝向斜前方的光LH2直接到达透镜切削部162而向车宽方向扩散,因此,能进一步防止从车宽方向外侧的斜前方看见。
如上所述,对于本实施方式涉及的转向信号灯10,通过内透镜128能难以看见延伸到部分空间172内的线束130。由此,例如即使不利用车身罩74等另外的构件覆盖线束130,也能隐藏线束130。因此,在转向信号灯10照射时,能充分确保该转向信号灯10的发光面积,由此,能实现更加良好的灯光。另外,能在接近于LED124的位置将线束130与基板126相连接,因此,能实现基板126的小型化,使转向信号灯10小型化。
在此,转向信号灯10也可以将基板126与线束130的连接部分设定于在正面观察与突出部164重叠的位置。由此,在正面观察时能利用突出部164隐藏基板126与线束130的连接部分,能更加难以从外部看见线束130。
另外,如图6所示,在假定通过基座构件120与内透镜128的熔敷部分而沿车宽方向延伸的假想直线Li的情况下,内透镜128的基部161侧配置于比假想直线Li靠外透镜122的位置,突出部164的顶部侧配置于比假想直线Li靠基板126的位置。即,突出部164较大突出,在从车宽方向的斜外侧看见转向信号灯10的情况下,更加难以看见线束130。
另外,通过将内透镜128的檐部166和突出部164一体形成,不需要在内透镜128之外作为另外的部件准备檐部166,能减少部件数量。由此,转向信号灯10的组装容易,并且能降低制造成本。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不限于上述的实施方式,当然能不脱离本发明的要旨而采用各种结构或工序。例如,内透镜128也可以不为本实施方式这样将透镜切削部162设于前表面的结构,而在内透镜128的背面(后面)设置透镜切削部162。

Claims (7)

1.一种车辆的照明装置(10),其具备:向车辆的车宽方向外侧突出的基座构件(120)、安装于所述基座构件(120)的前部的外透镜(122)、安装发光二极管(124)且收容于由所述基座构件(120)和所述外透镜(122)形成的内部空间(125)内的基板(126)、配置于所述外透镜(122)与所述基板(126)之间的内透镜(128),
所述车辆的照明装置(10)的特征在于,
所述内透镜(128)具备:对在正面观察从所述基板(126)朝向所述外透镜(122)的光进行扩散的透镜切削部(162)、在所述发光二极管(124)的对置位置朝向该发光二极管(124)突出的突出部(164)、从所述突出部(164)的基端侧向车宽方向内侧延伸的檐部(166),
在所述内部空间(125)形成有由所述基板(126)、所述突出部(164)及所述檐部(166)包围的部分空间(172),
与所述发光二极管(124)电导通的线束(130)以从所述车辆到所述基板(126)的前方且通过所述部分空间(172)的方式向车宽方向外侧延伸,且与所述基板(126)的前表面相连接,
所述基座构件(120)具备从所述车辆的安装部与所述部分空间(172)连通的孔部(146),
在所述孔部(146)安装有对所述线束(130)进行保持的保持构件(150),
所述檐部(166)具有所述透镜切削部(162),且所述檐部(166)延伸至突出到所述部分空间(172)的所述保持构件(150)的端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照明装置(10),其特征在于,
所述檐部(166)与所述突出部(164)一体成形,并且形成为比所述突出部(164)薄的平板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照明装置(10),其特征在于,
所述基板(126)与所述线束(130)的连接部分在正面观察至少一部分与所述突出部(164)重叠。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照明装置(10),其特征在于,
所述内透镜(128)安装在所述基座构件(120)上,
在假定了通过所述基座构件(120)与所述内透镜(128)的安装部分而沿车宽方向延伸的假想直线(Li)的情况下,
所述内透镜(128)的所述突出部(164)的基端侧配置在比所述假想直线(Li)靠所述外透镜(122)的位置,该突出部(164)的顶部侧配置在比所述假想直线(Li)靠所述基板(126)的位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照明装置(10),其特征在于,
所述基座构件(120)具有与所述假想直线(Li)的延伸方向大致一致的平坦面(134a),
在所述平坦面(134a)上通过熔敷安装有所述外透镜(122)及所述内透镜(128),并且,在所述外透镜(122)的熔敷部分与所述内透镜(128)的熔敷部分之间竖立设有壁部(176)。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照明装置(10),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基座构件(120)的外周面形成有熔敷所述外透镜(122)及所述内透镜(128)时支承该基座构件(120)的支承部(174)。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照明装置(10),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基板(126)上设有多个熔敷于所述基座构件(120)上的基板熔敷部(158),
所述发光二极管(124)由多个构成,且以各个该发光二极管(124)所具有的端子(124a)与所述多个基板熔敷部(158)之间隔开规定间隔的方式安装于所述基板(126)。
CN201280015799.0A 2011-03-31 2012-03-09 车辆的照明装置 Active CN103502725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1081234 2011-03-31
JP2011-081234 2011-03-31
PCT/JP2012/056057 WO2012132831A1 (ja) 2011-03-31 2012-03-09 車両の灯火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502725A CN103502725A (zh) 2014-01-08
CN103502725B true CN103502725B (zh) 2015-11-25

Family

ID=4693057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80015799.0A Active CN103502725B (zh) 2011-03-31 2012-03-09 车辆的照明装置

Country Status (9)

Country Link
US (1) US9366407B2 (zh)
EP (1) EP2693104B1 (zh)
JP (1) JP5543665B2 (zh)
CN (1) CN103502725B (zh)
AR (1) AR088731A1 (zh)
AU (1) AU2012234966B2 (zh)
CA (1) CA2830363C (zh)
ES (1) ES2546631T3 (zh)
WO (1) WO2012132831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577457B2 (ja) * 2011-03-31 2014-08-20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車両の灯火制御システム
EP2881284B1 (en) * 2012-08-06 2018-02-28 Shindengen Electric Manufacturing Co., Ltd. Direction-indication device
JP5426057B1 (ja) * 2012-08-06 2014-02-26 新電元工業株式会社 方向指示装置
FR3011784B1 (fr) * 2013-10-11 2017-04-21 Valeo Vision Belgique Dispositif d'eclairage ou de signalisation de vehicule automobile et procede d'assemblage correspondant
USD740983S1 (en) * 2013-10-28 2015-10-13 Koninklijke Philips N.V. LED lamp for motorcycle
JP5799078B2 (ja) * 2013-12-24 2015-10-21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ウインカ装置
WO2015151204A1 (ja) * 2014-03-31 2015-10-08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車両用led灯火器システム
US20150377444A1 (en) * 2014-06-26 2015-12-31 Chin-Shu Yin Headlight Switching Device for Car
JP6758874B2 (ja) * 2016-03-29 2020-09-23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灯火装置
IT201600082345A1 (it) * 2016-08-04 2018-02-04 Piaggio & C Spa Motociclo con controllo elettronico delle luci di emergenza
AU201617382S (en) * 2016-12-30 2017-02-20 360 Two Pty Ltd Motorcycle turn Indicator
JP2019073059A (ja) * 2017-10-12 2019-05-16 岡谷電機産業株式会社 鞍乗型車両用方向指示器
USD866819S1 (en) * 2017-10-31 2019-11-12 T.Y.C. Brother Industrial Co., Ltd. Vehicle lamp
JP6779952B2 (ja) * 2018-09-21 2020-11-04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鞍乗り型車両の灯体構造
JP6911065B2 (ja) * 2019-01-23 2021-07-28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ポジションライト一体型ウィンカ装置
DE102020003849B4 (de) * 2020-06-26 2023-07-20 Motogadget Gmbh Motorradleuchte zur Realisierung mindestens einer Leuchtenfunktion
CN112283670B (zh) * 2020-12-28 2021-04-06 宁波雅佳达车业有限公司 一种电瓶车转向指示灯及电瓶车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201146A (zh) * 2006-12-11 2008-06-18 丰田合成株式会社 用于车辆的照明装置
US7476014B1 (en) * 2007-08-17 2009-01-13 Visteon Global Technologies, Inc. Vehicle headlamp unit
CN101379342A (zh) * 2006-02-07 2009-03-04 霍尼韦尔国际公司 直射车灯

Family Cites Familie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446322Y2 (zh) * 1988-08-02 1992-10-30
US6520669B1 (en) * 2000-06-19 2003-02-18 Light Sciences Corporation Flexible substrate mounted solid-state light sources for exterior vehicular lighting
US6502975B1 (en) * 2001-08-20 2003-01-07 Grote Industries, Inc. Theft resistant lamp
US7374322B2 (en) * 2002-02-06 2008-05-20 Steen Ronald L Center high mounted stop lamp including leds and tir lens
US6840661B2 (en) * 2003-04-25 2005-01-11 Gregg P. Desjardins Flush fitting LED turn signal
US7452113B2 (en) * 2004-03-09 2008-11-18 Gentex Corporation Optics for controlling the direction of light rays and assemblies incorporating the optics
US7513664B2 (en) * 2004-05-10 2009-04-07 Ichikoh Industries, Ltd. Outside mirror apparatus including lighting device for vehicle
US20060028830A1 (en) * 2004-08-04 2006-02-09 Kevin Tsai Automobile compound waterproof tail light
JP4437952B2 (ja) 2004-10-12 2010-03-24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車両のテールランプ構造
JP2008171604A (ja) * 2007-01-10 2008-07-24 Toyoda Gosei Co Ltd リアコンビネーションランプ
JP4642012B2 (ja) * 2006-12-27 2011-03-02 豊田合成株式会社 車両用灯具
JP5210781B2 (ja) * 2008-09-30 2013-06-12 サカエ理研工業株式会社 車両用ランプ装置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379342A (zh) * 2006-02-07 2009-03-04 霍尼韦尔国际公司 直射车灯
CN101201146A (zh) * 2006-12-11 2008-06-18 丰田合成株式会社 用于车辆的照明装置
US7476014B1 (en) * 2007-08-17 2009-01-13 Visteon Global Technologies, Inc. Vehicle headlamp unit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2693104B1 (en) 2015-08-26
CN103502725A (zh) 2014-01-08
US20140016336A1 (en) 2014-01-16
ES2546631T3 (es) 2015-09-25
JP5543665B2 (ja) 2014-07-09
AU2012234966A1 (en) 2013-10-03
US9366407B2 (en) 2016-06-14
EP2693104A1 (en) 2014-02-05
AR088731A1 (es) 2014-07-02
EP2693104A4 (en) 2015-01-07
CA2830363A1 (en) 2012-10-04
WO2012132831A1 (ja) 2012-10-04
JPWO2012132831A1 (ja) 2014-07-28
CA2830363C (en) 2015-11-03
AU2012234966B2 (en) 2014-09-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502725B (zh) 车辆的照明装置
CN103582582B (zh) 车辆发光控制系统
EP2682331B1 (en) Lighting device for vehicle, and mounting structure for the device
US9593817B2 (en) Headlight device of motorcycle
US9944340B2 (en) LED headlight structure for motorcycle
US7048420B2 (en) Rear view mirror assembly
JP4853913B2 (ja) 自動二輪車の前照灯装置
JP2014210443A (ja) リーン姿勢で旋回する車両用のヘッドライトシステム、及びリーン姿勢で旋回する車両
US20090067185A1 (en) Lamp Assembly for Motorcycle
CN108469005B (zh) 一种自适应摩托车车头灯及其控制系统、控制方法
EP3575195B1 (en) Straddled vehicle
JP2011111068A (ja) 車両の警告ランプ装置
JP2000071868A (ja) 左右の照射角度を広げるライト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