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487205A - 压力传感器 - Google Patents

压力传感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487205A
CN103487205A CN201310199287.0A CN201310199287A CN103487205A CN 103487205 A CN103487205 A CN 103487205A CN 201310199287 A CN201310199287 A CN 201310199287A CN 103487205 A CN103487205 A CN 10348720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ressure
detecting element
resin
pressure detecting
cap assembl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199287.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石川琢郎
泷本和哉
石桥和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aginomiya Seisakusho Inc
Original Assignee
Saginomiya Seisakusho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12229719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5656319B2/ja
Application filed by Saginomiya Seisakusho Inc filed Critical Saginomiya Seisakusho Inc
Publication of CN10348720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48720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LMEASURING FORCE, STRESS, TORQUE, WORK, MECHANICAL POWER, MECHANICAL EFFICIENCY, OR FLUID PRESSURE
    • G01L19/00Details of, or accessories for, apparatus for measuring steady or quasi-steady pressure of a fluent medium insofar as such details or accessories are not special to particular types of pressure gauges
    • G01L19/14Housing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easuring Fluid Pressur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压力传感器,该压力传感器即使在封入树脂因受热而膨胀的情况下,或者,封入树脂被冷却而收缩的情况下,在封入树脂与压力检测元件的元件主体之间,也不会因热应力而产生剥离,不会出现水分从外部进入而产生绝缘不良、或给压力检测元件带来腐蚀等影响的情况,能够进行准确的压力检测。该压力传感器具备:形成有流路(12)的接头部件(14);以与接头部件的流路对置的方式配置的压力检测元件(16);与压力检测元件连接的外部引线(54);以及填充至形成于罩部件(42)的内部的间隙并构成粘接剂的封入树脂部(52),罩部件是在容纳封入树脂部的封入树脂容纳部(48)中具备大致铅直地竖立设置的部分的筒形状。

Description

压力传感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液封式压力传感器。
背景技术
一直以来,作为检测流体压力用的压力传感器,在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2-68105号公报)中公开了构成为没有间隙以使水分不会从外部进入的液封式压力传感器100。
如图6所示,该压力传感器100由压力检测元件102、接头部件104、以及罩部件106的结合体构成。
并且,金属制膜片108的外周边缘部通过焊接被气密性地紧固在压力检测元件102的一方的端面(下底面)上。引线脚114通过引线接合112与设置在压力检测元件102的下表面的传感器片110连接。
并且,如图6所示,该引线脚114连接于基板116,与外部引线118连接。并且,罩部件106内的空间中封入有由粘接剂构成的封入树脂122,并且,在罩部件106与接头部件104之间的空间中,也封入有由粘接剂构成的封入树脂124。由此,不存在间隙,阻止了水分等液体进入内部。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2-68105号公报
发明内容
但是,在这样现有的专利文献1记载的那种液封式压力传感器100中,如图6所示,构成防水壳体的罩部件106的形状是由作为大径部的罩主体部120a、延伸设置于内径侧的台阶部120b、以及从该台阶部120b垂直地竖立设置的小径部120c构成的结构。
因此,在该专利文献1的压力传感器100中,封入树脂122因受热而膨胀的情况下,由于存在延伸设置于内径侧的台阶部120b,所以如图6的箭头B所示产生热应力。
由此,因该热应力,由图6的椭圆形包围的部分C,即、封入树脂124及封入树脂122与压力检测元件102的元件主体126之间产生剥离,如图6的箭头D所示,水分经由该剥离部分从外部进入而产生绝缘不良、或给压力检测元件带来腐蚀等影响,无法进行正确的压力检测。
此外,如图6所示,罩部件106由作为大径部的罩主体部120a、延伸设置于内径侧的台阶部120b、以及从该台阶部120b垂直地竖立设置的小径部120c构成,所以在注入封入树脂122之时,通过小径部120c进行注入,结果,注入作业变得复杂,花费时间和劳力,成本也变高。
并且,在注入封入树脂122时,通过小径部120c进行注入,所以树脂并不遍及整个作为大径部的罩主体部120a,可能产生注入不良,产生气泡,产生裂纹,水分从外部进入而产生绝缘不良、或给压力检测元件带来腐蚀等影响,无法进行正确的压力检测。
本发明鉴于这样的现状,其目的在于提供如下的压力传感器,该压力传感器即使在封入树脂因受热而膨胀的情况下,或者,封入树脂被冷却而收缩的情况下,在封入树脂与压力检测元件的元件主体之间,也不会因热应力而产生剥离,不会出现水分从外部进入而产生绝缘不良、或给压力检测元件带来腐蚀等影响的情况,能够进行正确的压力检测。
此外,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如下的压力传感器,该压力传感器在注入封入树脂时,注入作业容易,不花费时间和劳力,能够减少成本,并且,树脂遍及整个构成防水壳体的罩,不会产生注入不良,产生气泡,产生裂纹的情况,水分不会从外部进入而产生绝缘不良、或给压力检测元件带来腐蚀等影响,能够进行正确的压力检测。
本发明是为了实现上述的现有技术中的课题及目的而完成的发明,本发明的压力传感器的特征在于,具备:形成有流路的接头部件;为了检测上述流路内的流体压力而紧固在上述接头部件上,且以与接头部件的流路对置的方式配置的压力检测元件;与上述压力检测元件连接的外部引线;以及填充至形成于罩部件的内部的间隙并构成粘接剂的封入树脂部,上述罩部件是在容纳封入树脂部的部分中具备大致铅直地竖立设置的部分的筒形状。
通过这样构成,罩部件是在容纳封入树脂的部分中具备大致铅直地竖立设置的部分的筒形状,是具备该大致铅直地竖立设置的部分的筒形状,不像以往那样存在延伸设置于内径侧的台阶部,罩部件的封入树脂部为开放的状态。
因此,即使在封入树脂因受热而膨胀的情况下,或者,封入树脂被冷却而收缩的情况下,在封入树脂与压力检测元件的元件主体之间不会因热应力而产生剥离,不会因水分从外部进入而产生绝缘不良、或给压力检测元件带来腐蚀等影响,能够进行准确的压力检测。
此外,罩部件是在容纳封入树脂部的部分中具备大致铅直地竖立设置的部分的筒形状,所以,不像以往那样,存在延伸设置于内径侧的台阶部、小径部,罩部件的封入树脂部成为开放的状态。
因此,在注入封入树脂时,注入作业容易,无需花费时间和劳力,能够减少成本,并且,树脂遍及整个构成防水壳体的罩,不会产生注入不良,产生气泡,不会产生裂纹,不会因水分从外部进入而产生绝缘不良、或给压力检测元件带来腐蚀等影响,能够进行准确的压力检测。
此外,本发明的压力传感器的特征在于,上述压力检测元件与连接外部引线的基板以抵接的状态进行配置。
通过这样构成,由于压力检测元件与连接外部引线的基板以抵接的状态进行配置,所以压力检测元件与连接外部引线的基板之间不存在间隙。由此,在注入构成粘接剂的封入树脂的情况下,在压力检测元件与连接外部引线的基板之间也不存在封入树脂部。
因此,在封入树脂因受热而膨胀的情况下,或者,封入树脂被冷却而收缩的情况下,压力检测元件与连接外部引线的基板之间也不会产生热应力,基板与压力检测元件不会出现破损损伤,能够可靠地进行压力检测。
此外,因为压力检测元件与连接外部引线的基板之间不产生热应力,所以不会出现与将压力检测元件与基板连接的引线脚的连接部分损伤而电连接被切断的情况,或连接基板与外部引线的连接部分损伤而电连接被切断的情况,能够可靠地进行压力检测。
并且,由于压力检测元件与连接外部引线的基板以抵接的状态进行配置,所以在压力检测元件与连接外部引线的基板之间不存在间隙。因此,构成粘接剂的封入树脂的量变少,能够减少成本且能够使得压力传感器变得紧凑且小型。
本发明的效果如下。
根据本发明,罩部件是在容纳封入树脂的部分中具备大致铅直地竖立设置的部分的筒形状,因此不像以往那样存在延伸设置于内径侧的台阶部,罩部件的封入树脂部为开放的状态。
因此,即使在封入树脂因受热而膨胀的情况下,或者,封入树脂被冷却而收缩的情况下,在封入树脂与压力检测元件的元件主体之间不会因热应力而产生剥离,不会因水分从外部进入而产生绝缘不良、或给压力检测元件带来腐蚀等影响,能够进行准确的压力检测。
此外,罩部件是在容纳封入树脂部的部分中具备大致铅直地竖立设置的部分的筒形状,所以不像以往那样存在延伸设置于内径侧的台阶部、小径部,罩部件的封入树脂部成为开放的状态。
因此,在注入封入树脂时,注入作业容易,无需花费时间和劳力,能够减少成本,并且,树脂遍及整个构成防水壳体的罩,不会产生注入不良、产生气泡,不会产生裂纹,不会因水分从外部进入而产生绝缘不良、或给压力检测元件16带来腐蚀等影响,能够进行准确的压力检测。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压力传感器的纵剖视图。
图2是图1的本发明的压力传感器的局部放大纵剖视图。
图3是本发明的压力传感器的另一个实施例的纵剖视图。
图4是图3的本发明的压力传感器的局部放大纵剖视图。
图5是表示应力解析的图。
图6是表示现有的液封式压力传感器100的纵剖视图。
图中:
10—压力传感器,12—流路,14—接头部件,14a—凸缘部,16—压力检测元件,18—元件主体,18a—上表面,20—中央开口,22—密封玻璃,24—膜片,26—连通孔,28—膜片保护罩,30—液封室,32—传感器片,34—引线脚,34a—前端,36—金属线,38—基板,38a—贯通孔,40—压力室,42—罩部件,44—基端部,46—元件主体嵌合部,48—封入树脂容纳部,50—开口部,52—封入树脂部,54—外部引线,100—压力传感器,102—压力检测元件,104—接头部件,106—罩部件,108—膜片,110—传感器片,112—引线接合,114—引线脚,116—基板,118—外部引线,120a—罩主体部,120b—台阶部,120c—小径部,122—封入树脂,124—封入树脂,126—元件主体。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基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实施例)的附图进行更加详细的说明。
实施例1
图1是本发明的压力传感器的纵剖视图,图2是图1的本发明的压力传感器的局部放大纵剖视图。
在图1~图2中,符号10表示本发明的压力传感器的整体。
如图1所示,本发明的压力传感器10是液封式压力传感器,具备形成有流路12的接头部件14、以及检测流路12内的流体的压力的压力检测元件16。
并且,压力检测元件16以与该接头部件14的流路12对置的方式进行配置,在其周缘部与接头部件14焊接紧固。
压力检测元件16具备例如不锈钢、铝等金属制的元件主体18,在形成于元件主体18的中央开口20内嵌入紧固有密封玻璃22。
此外,如图1所示,压力检测元件16的元件主体18、金属制的膜片24、以及形成有连通孔26的膜片保护罩28在它们的外周边缘部通过焊接紧固为一体。
并且,通过该结构,在元件主体18的中央开口20的部分,在密封玻璃22与膜片24之间形成了封入油的液封室30。
另一方面,如图1所示,在密封玻璃22的液封室30一侧的面部,通过粘接剂固定有单片结构的传感器片32。
该传感器片32配设于液封室30内,作为检测压力的压力元件、以及对该压力检测元件的输出信号进行处理的集成的电路形成为一体的压力传感器片而构成。
此外,在密封玻璃22上分别以贯通状态利用密封处理固定有多个引线脚34,该多个引线脚34用于进行针对传感器片32的信号的输入输出。
在该实施例中,虽然未图示,但引线脚34共设有八根。即、设有作为输入输出用端子的后述的外部引线62a(Vout)、62b(Vcc)、62c(GND)用的三根引线脚34、和作为传感器片32的调整用的端子的五根引线脚34。
引线脚34由例如金制或铝制的金属线36与传感器片32导通连接(引线接合),构成传感器片32的外部输出端子、外部输入端子。
从接头部件14的流路12传递到压力室40内的流体压力通过膜片保护罩28的连通孔26而按压膜片24的表面,并利用液封室30内的传感器片32来探测该押压力。
此外,图1所示,在压力检测元件16的上方,以隔开一定间隔的方式设置有基板38,引线脚34的前端34a以贯通的方式插通形成于该基板38的一方的端部的贯通孔38a,并通过例如软钎焊等与基板38的未图示的电路电连接。
另一方面,在基板38的另一方的端部,外部引线54通过例如软钎焊等电连于基板38的未图示的电路。
此外,如图1所示,以与接头部件14的凸缘部14a抵接的状态安装罩部件42的基端部44。罩部件42的基端部44与接头部件14的凸缘部14a之间通过例如软钎焊、焊接、粘接剂等紧固。
另外,虽然对罩部件42的基端部44与接头部件14的凸缘部14a之间进行紧固,但是也可以进行嵌合安装。
在这种情况下,如图1所示,罩部件42由这样与接头部件14的凸缘部14a抵接的基端部44、与压力检测元件16的元件主体18嵌合的元件主体嵌合部46、以及直径比该元件主体嵌合部46稍小且容纳封入树脂部52的封入树脂容纳部48一体构成。
此外,如图1所示,罩部件42为该封入树脂容纳部48构成大致铅直地竖立设置的部分且在其上方具有开口部50的筒形状。
这种情况下,罩部件42的形状在作为容纳封入树脂部52的部分的封入树脂容纳部48中所说的大致铅直地竖立设置的部分的意思中的“大致铅直”是指,如图2所示,例如,压力检测元件16的元件主体18的上表面18a与封入树脂容纳部48所成的角度α为90°左右,优选在90°±1°的范围内,就能够实现后述的效果。
由此,如图1所示,在罩部件42的封入树脂容纳部48的内部形成间隙S,从罩部件42的开口部50侧,构成粘接剂的封入树脂被填充至该间隙S,形成封入树脂部52。
在这样构成的本发明的压力传感器10中,如图1所示,罩部件42在作为容纳封入树脂部52的部分的封入树脂容纳部48中,是大致铅直地竖立设置的部分,是具备该大致铅直地竖立设置的部分的筒形状,因此不像以往那样存在延伸设置于内径侧的台阶部,罩部件42的封入树脂部52为开放的状态。
因此,即使在封入树脂因受热而膨胀的情况下,或者,封入树脂被冷却而收缩的情况下,如图2所示,在封入树脂部52与压力检测元件16的元件主体18之间(由图2的椭圆形包围的部分A),不会因热应力而产生剥离,不会因水分从外部进入而产生绝缘不良、或给压力检测元件带来腐蚀等影响,能够进行准确的压力检测。
此外,如图1所示,罩部件42是在作为容纳封入树脂部52的部分的封入树脂容纳部48中具备大致铅直地竖立设置的部分的筒形状,所以不像以往那样存在延伸设置于内径侧的台阶部、小径部,封入至罩部件42的封入树脂容纳部48的内部的间隙S的封入树脂部52为因罩部件42的开口部50而开放的状态。
因此,在注入封入树脂时,注入作业容易,无需花费时间和劳力,能够减少成本,并且,树脂遍及整个构成防水壳体的罩部件42,不会产生注入不良、产生气泡,不会产生裂纹,不会因水分从外部进入而产生绝缘不良、或给压力检测元件16带来腐蚀等影响,能够进行准确的压力检测。
实施例2
图3是本发明的压力传感器的另一个实施例的纵剖视图,图4是图3的本发明的压力传感器的局部放大纵剖视图,图5是表示应力解析的图。
该实施例的压力传感器10与图1~图2所示的压力传感器10基本为同样的结构,对于相同的构成部件,标注同样的参照符号,省略其详细说明。
在图1~图2所表示的实施例1的实施例的压力传感器10中,在压力检测元件16的上方以隔开一定间隔的方式设置有基板38。
与此相对,在该实施例的压力传感器10中,如图3~图4所示,压力检测元件16与连接外部引线54的基板38以抵接的状态进行配置。
通过这样构成,如图3~图4所示,由于压力检测元件16与连接外部引线54的基板38以抵接的状态进行配置,所以压力检测元件16与连接外部引线54的基板38之间不存在间隙。由此,在注入构成粘接剂的封入树脂的情况下,在压力检测元件16与连接外部引线54的基板38之间也不存在封入树脂部52。
因此,在封入树脂因受热而膨胀的情况下,或者,封入树脂被冷却而收缩的情况下,压力检测元件16与连接外部引线54的基板之间也不会产生热应力,基板38与压力检测元件16不会出现破损损伤,能够可靠地进行压力检测。
此外,因为压力检测元件16与连接外部引线54的基板38之间不产生热应力,所以不会出现与将压力检测元件16与基板38连接的引线脚34的连接部分(引线脚34的前端34a)损伤而电连接被切断的情况,或连接基板38与外部引线54的连接部分(54a)损伤而电连接被切断的情况,能够可靠地进行压力检测。
并且,如图3~图4所示,由于压力检测元件16与连接外部引线54的基板38以抵接的状态进行配置,所以压力检测元件16与连接外部引线54的基板38之间不存在间隙。因此,构成粘接剂的封入树脂的量变少,能够减少成本且能够使得压力传感器变得紧凑且小型。
图5是表示从100℃变化至-40℃的情况下的应力解析的图,如图5(A)所示,如专利文献1的压力传感器100那样,如果构成防水壳体的罩部件106的形状由作为大径部的罩主体部120a、延伸设置于内径侧的台阶部120b、以及从该台阶部120b垂直地竖立设置的小径部120c构成的结构,则在封入树脂122与压力检测元件102的元件主体126之间,应力值大到21MPa。
与此相对,如图5(B)所示,如本发明的压力传感器10那样,构成防水壳体的罩部件42的形状在作为容纳封入树脂部52的部分的封入树脂容纳部48中是大致铅直地竖立设置的部分,是具备该大致铅直地竖立设置的部分的筒形状的情况下,可知应力值为6MPa,能够降低至三分之一。
以上,对本发明的优选的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于此,例如,在上述实施例中,罩部件42由与接头部件14的凸缘部14a抵接的基端部44、与压力检测元件16的元件主体18嵌合的元件主体嵌合部46、以及直径比该元件主体嵌合部46稍小且容纳封入树脂部52的封入树脂容纳部48一体构成,但是也可以做成由分体部件构成并相互紧固的罩部件等,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目的的范围内能够进行各种变更。
产业上的可利用性
本发明能够应用于液封式压力传感器。

Claims (2)

1.一种压力传感器,其特征在于,
具备:形成有流路的接头部件;
为了检测上述流路内的流体压力而紧固在上述接头部件上,且以与接头部件的流路对置的方式配置的压力检测元件;
与上述压力检测元件连接的外部引线;以及
填充至形成于罩部件的内部的间隙并构成粘接剂的封入树脂部,
上述罩部件是在容纳封入树脂部的部分中具备大致铅直地竖立设置的部分的筒形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力传感器,其特征在于,
上述压力检测元件与连接外部引线的基板以抵接的状态进行配置。
CN201310199287.0A 2012-06-13 2013-05-24 压力传感器 Pending CN103487205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2-134313 2012-06-13
JP2012134313 2012-06-13
JP2012-229719 2012-10-17
JP2012229719A JP5656319B2 (ja) 2012-06-13 2012-10-17 圧力センサー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487205A true CN103487205A (zh) 2014-01-01

Family

ID=4982760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199287.0A Pending CN103487205A (zh) 2012-06-13 2013-05-24 压力传感器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KR (1) KR101483280B1 (zh)
CN (1) CN103487205A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543650A (zh) * 2016-06-29 2018-01-05 株式会社鹭宫制作所 压力传感器及压力传感器的制造方法
CN109716087A (zh) * 2016-09-23 2019-05-03 株式会社鹭宫制作所 压力传感器
CN110274726A (zh) * 2018-03-15 2019-09-24 株式会社鹭宫制作所 压力传感器
CN111279170A (zh) * 2017-11-13 2020-06-12 株式会社鹭宫制作所 压力传感器
CN111373234A (zh) * 2017-11-13 2020-07-03 株式会社鹭宫制作所 压力传感器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398313B (zh) * 2019-09-04 2024-05-14 中国电建集团中南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动水压力测量装置及方法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10013254A1 (en) * 2000-02-15 2001-08-16 Endress And Hauser Gmbh+Co. Pressure sensor
CN2650097Y (zh) * 2003-05-07 2004-10-20 骆振平 发动机机油压力传感器
CN101097166A (zh) * 2006-06-26 2008-01-02 阮志成 绝缘式ic压力感测装置
CN201780181U (zh) * 2010-07-27 2011-03-30 浙江欧德利科技有限公司 具有灌封式传感器的压力变送器
JP2012068105A (ja) * 2010-09-22 2012-04-05 Fuji Koki Corp 圧力センサ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10013254A1 (en) * 2000-02-15 2001-08-16 Endress And Hauser Gmbh+Co. Pressure sensor
CN2650097Y (zh) * 2003-05-07 2004-10-20 骆振平 发动机机油压力传感器
CN101097166A (zh) * 2006-06-26 2008-01-02 阮志成 绝缘式ic压力感测装置
CN201780181U (zh) * 2010-07-27 2011-03-30 浙江欧德利科技有限公司 具有灌封式传感器的压力变送器
JP2012068105A (ja) * 2010-09-22 2012-04-05 Fuji Koki Corp 圧力センサ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543650A (zh) * 2016-06-29 2018-01-05 株式会社鹭宫制作所 压力传感器及压力传感器的制造方法
CN109716087A (zh) * 2016-09-23 2019-05-03 株式会社鹭宫制作所 压力传感器
CN111279170A (zh) * 2017-11-13 2020-06-12 株式会社鹭宫制作所 压力传感器
CN111373234A (zh) * 2017-11-13 2020-07-03 株式会社鹭宫制作所 压力传感器
CN111373234B (zh) * 2017-11-13 2022-02-18 株式会社鹭宫制作所 压力传感器
US11293825B2 (en) 2017-11-13 2022-04-05 Saginomiya Seisakusho, Inc. Pressure sensor with improved sealing
CN110274726A (zh) * 2018-03-15 2019-09-24 株式会社鹭宫制作所 压力传感器
CN110274726B (zh) * 2018-03-15 2021-06-08 株式会社鹭宫制作所 压力传感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20130139763A (ko) 2013-12-23
KR101483280B1 (ko) 2015-01-1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487205A (zh) 压力传感器
US10352808B2 (en) Pressure detection unit
US6212946B1 (en) Securing means for a device for detecting the pressure and temperature in the intake tube of an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CN103487202A (zh) 压力传感器以及压力传感器的制造方法
US8969978B2 (en) TMAP sensor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manufacturing those
KR102266018B1 (ko) 물리량 측정 센서
CN104854437B (zh) 用于感测介质的压力和温度的装置
CN104165722A (zh) 用于检测在通道中流动的流体介质的压强和温度的装置
JP6106004B2 (ja) 圧力センサ
KR102363996B1 (ko) 유체 매체의 압력을 검출하기 위한 센서
JP5919124B2 (ja) 圧力センサ
CN104204757A (zh) 用于检测流体介质的压力和温度的传感器
CN103487198B (zh) 压力传感器以及压力传感器的制造方法
US10101234B2 (en) Open diaphragm harsh environment pressure sensor
CN103487204A (zh) 压力传感器
JP5651670B2 (ja) 圧力検知ユニット
US11137307B2 (en) Pressure sensor
KR20140034692A (ko) 압력 센서
KR101297141B1 (ko) 압력 센서 및 압력 센서의 부착 구조
US20110073969A1 (en) Sensor system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same
JP6520636B2 (ja) 物理量センササブアセンブリおよび物理量測定装置
JP2009047670A (ja) 圧力センサ
KR102028886B1 (ko) 유체 매체의 압력 검출 장치
JP5656318B2 (ja) 圧力センサーおよび圧力センサーの製造方法
CN103728093A (zh) 具有对抗安装应力的稳健性的压力传感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4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