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476597B - 自动铅笔 - Google Patents

自动铅笔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476597B
CN103476597B CN201280017057.1A CN201280017057A CN103476597B CN 103476597 B CN103476597 B CN 103476597B CN 201280017057 A CN201280017057 A CN 201280017057A CN 103476597 B CN103476597 B CN 10347659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eam barrel
mentioned
pen core
rotor
propelling penci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80017057.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476597A (zh
Inventor
井泽弘壮
小林武
中山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tsubishi Penci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Mitsubishi Penci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tsubishi Pencil Co Ltd filed Critical Mitsubishi Pencil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347659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47659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47659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47659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3WRITING OR DRAWING IMPLEMENTS; BUREAU ACCESSORIES
    • B43KIMPLEMENTS FOR WRITING OR DRAWING
    • B43K21/00Propelling pencils
    • B43K21/02Writing-core feeding mechanisms
    • B43K21/08Writing-core feeding mechanisms with the writing-cores fed by screw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3WRITING OR DRAWING IMPLEMENTS; BUREAU ACCESSORIES
    • B43KIMPLEMENTS FOR WRITING OR DRAWING
    • B43K21/00Propelling pencil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3WRITING OR DRAWING IMPLEMENTS; BUREAU ACCESSORIES
    • B43KIMPLEMENTS FOR WRITING OR DRAWING
    • B43K21/00Propelling pencils
    • B43K21/003Propelling pencils with lead sections or lead cartridg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3WRITING OR DRAWING IMPLEMENTS; BUREAU ACCESSORIES
    • B43KIMPLEMENTS FOR WRITING OR DRAWING
    • B43K21/00Propelling pencils
    • B43K21/006Pencil-barrel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3WRITING OR DRAWING IMPLEMENTS; BUREAU ACCESSORIES
    • B43KIMPLEMENTS FOR WRITING OR DRAWING
    • B43K21/00Propelling pencils
    • B43K21/02Writing-core feeding mechanisms
    • B43K21/027Writing-core feeding mechanisms with sliding tubelike writing-core guid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3WRITING OR DRAWING IMPLEMENTS; BUREAU ACCESSORIES
    • B43KIMPLEMENTS FOR WRITING OR DRAWING
    • B43K21/00Propelling pencils
    • B43K21/02Writing-core feeding mechanisms
    • B43K21/16Writing-core feeding mechanisms with stepwise feed of writing-cor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3WRITING OR DRAWING IMPLEMENTS; BUREAU ACCESSORIES
    • B43KIMPLEMENTS FOR WRITING OR DRAWING
    • B43K21/00Propelling pencils
    • B43K21/02Writing-core feeding mechanisms
    • B43K21/22Writing-cores gripping means, e.g. chuck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3WRITING OR DRAWING IMPLEMENTS; BUREAU ACCESSORIES
    • B43KIMPLEMENTS FOR WRITING OR DRAWING
    • B43K29/00Combinations of writing implements with other articles
    • B43K29/02Combinations of writing implements with other articles with rubbe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3WRITING OR DRAWING IMPLEMENTS; BUREAU ACCESSORIES
    • B43KIMPLEMENTS FOR WRITING OR DRAWING
    • B43K29/00Combinations of writing implements with other articles
    • B43K29/08Combinations of writing implements with other articles with measuring, computing or indicating devic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Pencils And Projecting And Retracting Systems Therefor, And Multi-System Writing Instruments (AREA)

Abstract

提供一种自动铅笔,具备受到书写压力而使笔芯逐渐旋转的旋转驱动机构,能够可靠地掌握笔芯的旋转动作。在转子(6)的轴向的一端面及另一端面上分别形成有第一和第二凸轮面(6a、6b),并且具备以与上述第一和第二凸轮面分别相对的方式而配置在上述轴筒侧的第一和第二固定凸轮面(13a、14a),从而形成了笔芯的旋转驱动机构。在从轴筒(1)向前方突出的前端管(7)的滑块(8)上,形成有沿轴向长的多个槽部(8a)。因而,能够直视通过伴随书写动作的转子(6)的旋转而使对滑块(8)施加的槽部(8a)旋转的情况,能够明确地掌握笔芯受到旋转驱动的情况。

Description

自动铅笔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能够利用书写压力而使笔芯(替换芯)旋转的自动铅笔。
背景技术
在使用自动铅笔进行书写的情况下,一般不会在使轴筒相对书写面(纸面)正交的状态下使用,大多数情况是在使轴筒相对书写面稍微倾斜的状态下使用。这样,在使轴筒倾斜的状态下进行书写的情况下,随着书写的进行,笔芯会不均匀地磨损,因此会产生笔画线变得比书写开始时粗的现象。此外,不仅笔画线的粗细改变,笔芯相对书写面的接触面积也改变,因此产生笔画线的浓淡也随着书写的进行而变化(笔画线变淡)的现象。
为了避免上述的问题,如果一边使轴筒旋转一边进行书写,则笔芯的尖端侧依次与纸面接触而进行书写,因此能够避免如上述那样笔画线随着书写而变粗等问题。但是,如果想要一边使轴筒旋转一边进行书写,则会产生需要随着书写的进行而重新握持轴筒的操作这一麻烦,从而就会显著降低书写效率。
在这种情况下,在轴筒的外形形成为圆筒状的情况下,并非不能够一边重新握持轴筒使其依次旋转一边进行书写,但是在其外形不是圆筒状而是中间部分带有突起的设计、或者是侧按压式的自动铅笔的情况下,为了如上述那样使轴筒依次旋转而重新握持轴筒来进行书写也变得困难。
因此,专利文献1及2公开了一种具备通过执行笔芯的压入动作而使上述笔芯旋转的旋转驱动机构的自动铅笔。根据该专利文献1及2所公开的自动铅笔,在轴筒内交替地配置纵突起和纵槽,并以跨过它们的方式而将具备倾斜面的凸轮部形成为环状。此外,在轴筒内收容有在其圆周方向上间歇地形成有突起的转子。
在该结构中进行如下动作,通过执行使笔芯大幅后退(大幅度按入)的操作而将上述转子在轴筒内向上推,转子的突起越过形成在轴筒内的凸轮部上的纵突起,并经过上述倾斜面而落入相邻的纵槽,由此使上述转子旋转。即,通过上述转子的旋转,而起到将旋转动作赋予笔芯的作用。
但是,根据上述的自动铅笔,存在下述问题:当使转子旋转时,为了使转子侧的突起越过形成在轴筒内的纵突起而需要的笔芯的大幅度的后退行程是必要的。因此,在书写的中途需要使笔芯旋转的特别操作,难以提高书写的效率。
因此,本申请的申请人先前提出了如下自动铅笔的构成:利用伴随着书写压力的笔芯的微小的后退及前进动作,而能够使笔芯沿一个方向旋转,从而不会影响书写的效率,其例如被专利文献3所公开。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许第3882272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许第3885315号公报
专利文献3:国际公开WO2009/069390号小册子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可是,在专利文献3所公开的自动铅笔中,构成为,对上述笔芯的旋转驱动机构加以改良,并且能够隔着由透明材料所构成的轴筒的一部分而视觉识别基于上述旋转驱动机构的旋转动作。据此,在自动铅笔的使用时,能够确认基于旋转驱动机构的旋转动作,因此能够使用户抱有兴趣或一种乐趣,还能够获得产品的大差别化。
但是,在专利文献3所公开的自动铅笔中,上述的基于旋转驱动机构的旋转动作,隔着由透明材料所构成的轴筒的一部分而被视觉识别,因此会有由于隔着透明材料而稍微难以视觉识别旋转动作的问题,并且有时能够看到旋转动作的部分会被握持自动铅笔的手指挡住,从而限制能够视觉识别的角度,难以充分发挥上述的独自的作用效果。
本发明是着眼于上述的问题而做出的,其课题在于提供一种自动铅笔,不会受到握持自动铅笔的手指的影响,能够直接地视觉识别基于上述旋转驱动机构的笔芯的旋转动作,能够在书写中可靠地掌握上述旋转动作。
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案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而完成的该发明所涉及的自动铅笔,构成为通过利用配设在轴筒内的夹头的前后移动而进行笔芯的释放和夹持,从而能够将所述笔芯向前方陆续放出,并且构成为具备旋转驱动机构,该旋转驱动机构接受由所述笔芯受到的书写压力引起的笔芯向轴筒内的后退动作及由书写压力的释放引起的笔芯从轴筒开始的前进动作,而使转子沿一个方向旋转驱动,该自动铅笔将所述转子的旋转运动向所述笔芯传递,其具有如下特征:在所述轴筒的前方或后方从该轴筒露出地配置的结构部件构成为,与所述转子的旋转运动连动地被旋转驱动,并且对所述结构部件施加了显示该结构部件的旋转状态的显示单元。
在这种情况下,在一个优选方式中,由施加在所述结构部件上的印刷或粘贴物构成所述显示单元。此外,在另一个优选方式中,通过将所述结构部件的与轴向正交的截面形状成形为正圆以外的异形状而构成所述显示单元。
而且,作为将结构部件成形为异形状的后者的例子,能够适宜地采用在所述结构部件中、在其表面上形成有沿轴向长的槽部的结构。
此外,作为朝向所述轴筒的前方而从轴筒露出地配置的所述结构部件,能够在支承前端管的滑块上应用所述结构,作为朝向所述轴筒的后方而从轴筒露出地配置的所述结构部件,能够在实现所述夹头的前后移动的按压盖上应用所述结构。
发明效果
根据上述的本发明所涉及的自动铅笔,构成旋转驱动机构的转子受到书写压力而沿一个方向被旋转驱动,其被传递到笔芯而使笔芯以沿相同方向旋转驱动的方式进行动作。因而,能够防止随着书写进行而将笔芯不均匀地磨损,能够解决笔画线的粗细、笔画线的浓淡大幅度变化的问题。
此外,在轴筒的前方或后方从该轴筒露出地配置的结构部件、例如支承前端管的滑块或向轴筒的后方突出的按压盖构成为,与上述转子的旋转运动连动地被旋转驱动,因此能够容易地确认其旋转状态。
并且,在上述结构部件、即滑块或按压盖上施加了显示单元,因此能够更明确地确认其旋转动作。
根据该结构,随着书写进行,例如支承前端管的滑块或向轴筒的后方突出的按压盖依次旋转,因此能够使用户抱有兴趣或一种乐趣,还获得产品的大差别化。此外,在自动铅笔的制造组装时的动作确认检查中,还能够通过目视容易地进行良好与否的判断。
附图说明
图1是将该发明所涉及的自动铅笔的前半部的一部分剖开来表示的立体图。
图2是同样将一部分以截面状态表示的侧视图。
图3是同样表示上述自动铅笔的整体结构的剖视图。
图4是按顺序说明图1~图3所示的自动铅笔所配备的转子的旋转驱动作用的示意图。
图5是接着图4来说明转子的旋转驱动作用的示意图。
图6是表示显示转子的旋转驱动状态的显示单元的第一例的立体图。
图7是同样表示显示单元的第二例的立体图。
图8是表示图7所示的实施方式中使用的滑块的单体结构的立体图。
图9是表示显示转子的旋转驱动状态的显示单元的第三例的立体图。
图10是同样表示显示单元的第四例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根据附图所示的实施方式对该发明所涉及的自动铅笔进行说明。图1及图2是表示占据该发明的主要部分的自动铅笔的前半部的图,图1是将该主要部分剖开来表示的立体图,此外图2是将左半部以截面状态表示的侧视图。
标号1表示构成其外廓的轴筒,标号2表示安装在上述轴筒1的前端部上的出口端部。在上述轴筒1内的中心部,同轴状地收容有筒状的芯盒3,在该芯盒3的前端部连结有夹头4。
该夹头4被安装成,沿其轴芯形成通孔4a,此外前端部沿三方向被分割,并将所分割的前端部与形成为环状的紧固件5内游隙嵌合。而且,环状的上述紧固件5被安装在以覆盖上述夹头4的周围的方式配置的形成为圆筒状的转子6的前端部内面上。
以从上述出口端部2突出的方式配置有前端管7,该前端管7的基端部由管保持部件7A保持,该管保持部件7A与位于上述的出口端部2内的滑块8的前端部内面嵌合。上述滑块8以其基端部(后端部)侧成为粗径的方式形成为将圆筒部连续的阶梯状,该基端部内面与上述的转子6的前端部上的周侧面嵌合。而且,在上述滑块8上的内周面,收容着在轴芯部分上形成有通孔9a的橡胶制的保持夹头9。
通过上述的结构,形成有从芯盒3起经由形成在夹头4内的通孔4a、形成在上述保持夹头9的轴芯中的通孔9a而到达上述前端管7的直线状的芯插通孔,在该直线状的芯插通孔内插通未图示的笔芯(替换芯)。而且,在上述的转子6与夹头4之间的空间部中配置有螺旋状的复位弹簧10。
另外,上述复位弹簧10的一端部(后端部)以与上述芯盒3的端面抵接的状态被收容,此外上述复位弹簧10的另一端部(前端部)以与形成在转子6内的环状的端面抵接的状态被收容。因而,由于上述复位弹簧10的作用,转子6内的夹头4向后退的方向被施力。
在图中所示的自动铅笔中,通过按压操作配置在轴筒1的后端部的后述的按压部(按压盖),上述芯盒3在轴筒1内前进,通过夹头4的前端部从紧固件5突出而将笔芯的夹持状态解除。而且,通过上述按压操作的解除,由于复位弹簧10的作用,芯盒3及夹头4在轴筒1内后退。
此时,笔芯被保持在形成在保持夹头9中的通孔9a中。通过在该状态下夹头4后退从而将其前端部收容在上述紧固件5内,而使笔芯再次成为夹持状态。即,通过由上述的按压部(按压盖)的按压操作的反复所引起的夹头4的前后移动,来进行笔芯的释放和夹持,由此起到将笔芯从夹头4依次向前方陆续放出的作用。
图1所示的上述的转子6,其轴向的中央部成为直径变粗的粗径部,在该粗径部的一端面(后端面)上形成有第一凸轮面6a,在粗径部的另一端面(前端面)上形成有第二凸轮面6b。
另一方面,在上述转子6的后端部,圆筒状的上凸轮形成部件13以覆盖转子6的后端部的方式被安装在轴筒1内,在上述上凸轮形成部件13的前端部,以与上述转子6上的第一凸轮面6a相对的方式形成有固定凸轮面(也称为第一固定凸轮面。)13a。
进一步,在图1中省略图示,在图2中示出,在上述转子6的外侧配置下凸轮形成部件14,该下凸轮形成部件14被安装在轴筒1侧。而且,在下凸轮形成部件14上,以与上述转子6上的第二凸轮面6b相对的方式形成有固定凸轮面(也称为第二固定凸轮面。)14a。
另外,对于形成在上述转子6上的第一和第二凸轮面6a、6b与上述第一固定凸轮面13a、第二固定凸轮面14a的关系及相互的作用,根据图4及图5在后面详细地说明。
图3是表示根据图1及图2说明了的自动铅笔的整体图的图,用相同标号表示了图1及图2所示的代表性的部分。如图3所示,在形成为圆筒状的上述上凸轮形成部件13的后端部内面上嵌合有圆筒状的止挡件16,在该止挡件16的前端部与形成为圆筒状且能够沿轴向移动的转矩消除器17之间安装有螺旋状的弹簧部件18。
上述弹簧部件18构成为,起到对上述转矩消除器17向前方施力的作用,上述转子6被受到该施力的上述转矩消除器17按压而朝向前方。
此外,在轴筒1的后端部侧内面,能够沿轴向滑动地收容有形成为圆筒状的按压棒21,该按压棒21的一部分被安装成,与上述芯盒3的后端部嵌合,从而能够在轴筒1内与上述芯盒3一起前后移动。而且,在轴筒1的后端部,一体地形成有夹子23的筒体部23a被嵌入轴筒1内,并构成为,通过形成在该筒体部23a内的圆环状的台阶部23b而阻止上述按压棒21从轴筒1的后端部侧脱出。
上述按压棒21的后端部21b形成为环状,并构成为比上述筒体部23a的后端部稍微向后方突出的状态,在上述按压棒21的后端部内面空间中安装有橡皮24。而且,以覆盖上述橡皮24的方式构成按压部的由透明或半透明的树脂材料所形成的按压盖25,以覆盖按压棒21的后端部外周面的方式能够拆装地被安装着。
另外,在上述按压棒21上的橡皮24的安装位置上形成有替换芯的补给口21a。
在上述的结构中,当进行例如通过拇指等将上述按压盖25按入的按压操作时,起到经由按压棒21而将芯盒3向前方推出的作用。由此,如上述那样,起到夹头4前进而将笔芯从前端管7陆续放出的作用。而且,通过上述按压操作的解除,按压棒21由于复位弹簧10的作用而后退,按压棒21由支承夹子23的筒体部23a的内面上所形成的台阶部23b而卡止。
可是,根据上述的自动铅笔的结构,在夹头4夹持着笔芯的状态下,上述转子6以能够与夹头4一起以轴芯为中心而旋转的方式被收容在上述轴筒1内。而且,在自动铅笔不使用的状态下(书写状态以外的情况下),由于上述弹簧部件18的作用而经由上述转矩消除器17对转子6向前方施力,从而成为图1~图3所示的状态。
另一方面,在使用了自动铅笔的情况下、即对从前端管7突出的未图示的笔芯施加了书写压力的情况下,上述夹头4克服弹簧部件18的施力而后退,随之,转子6也沿轴向后退。因而,在图1及图2所示的转子6上形成的第一凸轮面6a与上述第一固定凸轮面13a接合而成为啮合状态。
图4的(A)~(C)及图5的(D)、(E)是按顺序说明通过上述的动作使转子6旋转驱动的旋转驱动机构的基本动作的图。在图4及图5中,标号6示意性地表示上述的转子,在其一端面(图中上侧的面)上,呈圆环状地形成有沿圆周方向连续地成为锯齿状的第一凸轮面6a。此外,在转子6的另一端面(图中下侧的面)上,也同样呈圆环状地形成有沿圆周方向连续地成为锯齿状的第二凸轮面6b。
另一方面,如图4及图5所示,在上凸轮形成部件13的圆环状的端面上,也形成有沿圆周方向连续地成为锯齿状的第一固定凸轮面13a,在下凸轮形成部件14的圆环状的端面上,也形成有沿圆周方向连续地成为锯齿状的第二固定凸轮面14a。
而且,在转子上形成的第一凸轮面6a、第二凸轮面6b、在上凸轮形成部件13上形成的第一固定凸轮面13a、在下凸轮形成部件14上形成的第二固定凸轮面14a的沿圆周方向形成为锯齿状的各凸轮面,形成为其齿距彼此大致相同。
另外,图4及图5所示的转子6的中央部描绘的标号6c表示的○标记,是为了说明转子6的旋转移动并为了方便说明而赋予的显示标记。
图4(A)是表示自动铅笔不使用的状态下(书写状态以外的情况下)的上凸轮形成部件13、转子6、下凸轮形成部件14的关系的图。在该状态下,形成在转子6上的第二凸轮面6b,通过图3所示的弹簧部件18的施力而与安装在轴筒1上的下凸轮形成部件14的第二固定凸轮面14a侧抵接。此时,上述转子6侧的第一凸轮面6a和上述第一固定凸轮面13a被设定为,在轴向上成为相对凸轮的一个齿错开半个相位(半个齿距)的关系。
图4(B)表示通过自动铅笔的使用而对笔芯施加了书写压力的初期的状态,在这种情况下,如上述那样,转子6伴随着夹头4的后退,使上述弹簧部件18收缩而沿轴向后退。由此,转子6向安装在轴筒1上的上凸轮形成部件13侧移动。
图4(C)表示通过自动铅笔的使用而对笔芯施加书写压力、从而转子6与上凸轮形成部件13侧抵接而后退的状态,在这种情况下,形成在转子6上的第一凸轮面6a与上凸轮形成部件13侧的第一固定凸轮面13a啮合。由此,转子6受到与第一凸轮面6a的一个齿的半个相位(半个齿距)相当的旋转驱动。而且,在图4(C)所示的状态下,上述转子6侧的第二凸轮面6b和上述第二固定凸轮面14a被设定为,在轴向上成为相对凸轮的一个齿而错开半个相位(半个齿距)的关系。
接着,图5(D)表示自动铅笔的书写结束、对笔芯的书写压力被解除后的初期的状态,在这种情况下,由于上述的弹簧部件18的作用,转子6沿轴向前进。由此,转子6向安装在轴筒1上的下凸轮形成部件14侧移动。
进一步,图5(E)表示由于上述的弹簧部件18的作用、转子6与下凸轮形成部件14侧抵接而前进的状态,在这种情况下,形成在转子6上的第二凸轮面6b与下凸轮形成部件14侧的第二固定凸轮面14a啮合。由此,转子6再次受到与第二凸轮面6b的一个齿的半个相位(半个齿距)相当的旋转驱动。
因而,随着受到书写压力的转子6向轴向的往返运动,转子6受到与第一凸轮面6a及第二凸轮面6b的一个齿(一个齿距)相当的旋转驱动,经由夹头4,被其夹持的笔芯10也同样被旋转驱动。因而,为了方便说明对上述转子6赋予的○标记所示的显示标记6c,就会如图所示那样依次沿圆周方向移动。
根据上述的结构的自动铅笔,通过伴随着书写动作的转子6向轴向的往返运动,转子每次都受到与凸轮的一个齿对应的旋转运动,通过该反复,笔芯依次向一个方向被旋转驱动。因此,能够防止随着书写进行而将笔芯不均匀地磨损,能够解决笔画线的粗细、笔画线的浓淡大幅度变化的问题。
进一步,根据上述的结构的自动铅笔,引导从出口端部2突出地配置的笔芯的前端管7,经由管保持部件7A、滑块8而安装在上述转子6的前端部,因此随着伴随书写动作的上述的夹头4的后退及前进动作,前端管7经由管保持部件7A及滑块8而向相同方向移动。
因而,即使随着书写动作、笔芯稍微前后移动(也将其称为缓冲动作。),引导笔芯的前端管7也向相同方向移动,因此在前端管与笔芯之间不会产生轴向的相对移动,能够将从前端管7放出笔芯的放出尺寸保持一定。
此外,前端管7经由管保持部件7A及滑块8而与上述转子6结合,因此在笔芯受到旋转运动的情况下,前端管也会同样受到旋转运动,前端管7与笔芯就会成为一体地旋转。
即,不会发生从前端管放出笔芯的放出尺寸的变化、前端管与笔芯的相对旋转,因此能够防止由于在前端管中切削笔芯所带来的笔芯折断的发生,此外,还能够解决笔芯的削渣污染书写面的问题。
另外,受到上述的螺旋状的弹簧部件18的施力而将转子6向前方推出的圆筒状的转矩消除器17的作用为,在该转矩消除器17的前端面与上述转子6的后端面之间发生滑动,而防止将由于书写作用的反复而产生的上述转子6的旋转运动向弹簧部件18传递。
换言之,通过使形成为圆筒状的转矩消除器17介于上述转子6与弹簧部件18之间,而起到阻止将上述转子的旋转运动向上述弹簧部件传递的作用,能够解决由于发生弹簧部件18的反扭转(弹簧转矩)而妨碍转子6的旋转动作的问题。
图6是表示对图1~3所示的自动铅笔、显示伴随书写动作的转子6的旋转动作、即与上述转子6连动的笔芯的旋转驱动状态的第一方式的图。该图6所示的例子表示如下例子:在轴筒1的前方,对经由从该轴筒露出地配置的结构部件、即管保持部件7A而支承前端管7的滑块8的一部分施加了能够确认旋转状态的显示单元。
图6所示的滑块8,如已说明的那样,以与上述转子6的前端部嵌合的方式安装,因而,伴随着由书写动作引起的转子6的旋转动作而同样地被旋转驱动。在该例中,在滑块8中的从轴筒1露出的部分、即向前方稍微缩径的圆锥形状的周侧面上,形成有沿轴向长的多个槽部8a。
在图6所示的例中,上述槽部8a在圆周方向上以等间隔(在图示例中为120度的等间隔)而沿轴向被施加。因而,能够直视通过伴随书写动作的转子6的旋转而使作为对滑块8施加的显示单元的槽部8a沿圆周方向旋转的情况。由此,能够明确地掌握笔芯与上述转子6一起受到旋转驱动的情况。
图7表示对支承前端管7的滑块8的一部分施加了能够确认旋转状态的显示单元的第二例。在该例中,在滑块8中的从轴筒1露出的部分上,形成有沿轴向长的多个槽部8a,并且在沿圆周方向邻接的上述槽部8a之间,分别形成有向比将各槽部与轴芯连接的半径更靠外侧膨胀成厚壁状的膨胀部8b。
另外,图8是表示在图7中表示了一部分的上述滑块8的整体结构的图。在该例中,上述槽部8a在圆周方向上以大致90度的等间隔而沿轴向被施加。并且在上述各槽部8a之间,成为分别形成有圆柱状的膨胀部8b的外观结构。
在该构成中,也能够直视通过伴随书写动作的转子6的旋转而使对滑块8施加的槽部8a及膨胀部8b沿圆周方向旋转的情况。由此,能够明确地掌握笔芯与上述转子6一起受到旋转驱动的情况。
接着,图9表示对朝向轴筒的后方而从轴筒露出地配置的构成要素、即按压盖的25的一部分施加了能够确认旋转状态的显示单元的例子。上述按压盖的25,如已说明的那样,伴随转子6的旋转动作,经由上述夹头4、芯盒3、按压棒21而同样地受到旋转驱动。
在该图9所示的例子中,对在朝向后方稍微缩径的按压盖25的圆锥形状的周侧面,在圆周方向上以等间隔(在图示例子中为120度的等间隔)沿轴向施加了槽部25a。即,形成有与对已说明的图6所示的滑块8施加了槽部6a的例子同样的槽部25a。
另外,标号25c表示在按压盖的25的底面部上形成的通气孔。
根据该构成,能够直视通过伴随书写动作的转子6的旋转而使对按压盖的25施加了的槽部25a沿圆周方向旋转的情况。由此,能够明确地掌握笔芯与上述转子6一起受到旋转驱动的情况。
图10表示对按压盖的25的一部分施加了能够确认旋转状态的显示单元的第二例。在该图10所示的例子中,在形成为有底圆筒形状的按压盖25的周侧面上,以等间隔形成有沿轴向长的多个槽部25a,并且在沿圆周方向邻接的上述槽部25a之间,分别形成有向比将各槽部与轴芯连接的半径更靠外侧膨胀成厚壁状的膨胀部25b。
即,与对已说明的图7及图8所示的滑块8施加了的例子同样地,形成有槽部25a及圆柱状的膨胀部25b。在该结构中,也能够直视通过伴随书写动作的转子6的旋转而使对按压盖的25施加了的槽部25a及膨胀部25b沿圆周方向旋转的情况。由此,能够明确地掌握笔芯与上述转子6一起受到旋转驱动的情况。
另外,在图10中,标号25c也表示在按压盖的25的底面部上形成的通气孔。
在以上说明了的实施方式中,作为能够确认笔芯的旋转状态的显示单元,以在轴筒的前方或后方从该轴筒露出地配置的滑块8、按压盖25为例,表示了在其表面上施加了沿轴向长的多个槽部、及除此以外施加了厚壁状的膨胀部的例子。
但是,作为能够确认笔芯的旋转状态的显示单元,并非限定于上述的特定的外形形状,即使通过与轴芯正交的方向的切断面上的周缘成为以上述轴芯为中心的正圆以外的外形形状的结构、即与轴向正交的截面形状成形为正圆以外的异形状而构成上述显示单元,也能够期待同样的作用效果。
作为上述显示单元的其它例子,即使通过对外形形状形成为圆筒状或圆锥状的滑块、按压盖等的表面的一部分不规则地施加孔、或施加凹凸或切口,也能够构成上述显示单元,在该结构中,也能够期待同样的作用效果。
此外,即使对外形形状形成为圆筒状或圆锥状的滑块、按压盖等的表面实施印刷而显示花纹、吉祥物等图案、或者将印刷有上述花纹、吉祥物等图案的封印等粘贴物粘贴在滑块、按压盖等的表面上,也能够构成上述显示单元,在这些结构中,也能够期待同样的作用效果。
并且,施加上述显示单元的部位,不限于配置在轴筒的前方的上述滑块8,也可以对上述的管保持部件7A、前端管7施加,进一步,在将上述滑块8、管保持部件7A及前端管7一体成形的结构中,通过对该成为一体的成形物的任意部位施加上述的显示单元,也能够期待同样的作用效果。
进一步,施加上述显示单元的部位,不限于配置在轴筒的后方的上述按压盖25的表面,通过对能够隔着由透明或半透明的树脂材料形成的上述按压盖25而透视的例如图3所示的按压棒21上的环状的后端部21b施加上述显示单元,也能够期待同样的作用效果。
标号的说明
1轴筒
2出口端部
3芯盒
4夹头
5紧固件
6转子
6a第一凸轮面
6b第二凸轮面
6c显示标记
7前端管
7A管保持部件
8滑块
8a槽部(显示单元)
8b膨胀部(显示单元)
9保持夹头
10复位弹簧
13上凸轮形成部件
13a第一固定凸轮面
14下凸轮形成部件
14a第二固定凸轮面
16止挡件
17转矩消除器
18弹簧部件
21按压棒
21a替换芯补给口
21b环状的后端部
23夹子
25按压盖
25a槽部(显示单元)
25b膨胀部(显示单元)

Claims (5)

1.一种自动铅笔,构成为通过利用配设在轴筒内的夹头的前后移动而进行笔芯的释放和夹持,从而能够将所述笔芯向前方陆续放出,并且构成为具备旋转驱动机构,该旋转驱动机构接受由所述笔芯受到的书写压力引起的笔芯向轴筒内的后退动作及由书写压力的释放引起的笔芯从轴筒开始的前进动作,而使转子沿一个方向旋转驱动,该自动铅笔将所述转子的旋转运动向所述笔芯传递,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轴筒的前方或后方从该轴筒露出地配置的结构部件构成为,与所述转子的旋转运动连动地被旋转驱动,并且对所述结构部件施加了显示该结构部件的旋转状态的显示单元,
朝向所述轴筒的后方而从轴筒露出地配置的所述结构部件为实现所述夹头的前后移动的按压盖,
在形成为有底圆筒形状的按压盖的周侧面上,以等间隔形成有沿轴向长的多个槽部,并且在沿圆周方向邻接的所述槽部之间,分别形成有向比将各槽部与轴芯连接的半径更靠外侧膨胀成厚壁状的膨胀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铅笔,其特征在于,
由施加在所述结构部件上的印刷或粘贴物构成了所述显示单元。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铅笔,其特征在于,
通过将所述结构部件的与轴向正交的截面形状成形为正圆以外的异形状而构成了所述显示单元。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自动铅笔,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结构部件中,在其表面上形成有沿轴向长的槽部。
5.如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自动铅笔,其特征在于,
朝向所述轴筒的前方而从轴筒露出地配置的所述结构部件为支承前端管的滑块。
CN201280017057.1A 2011-04-07 2012-04-02 自动铅笔 Active CN103476597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1085257A JP5798780B2 (ja) 2011-04-07 2011-04-07 シャープペンシル
JP2011-085257 2011-04-07
PCT/JP2012/058823 WO2012137702A1 (ja) 2011-04-07 2012-04-02 シャープペンシル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476597A CN103476597A (zh) 2013-12-25
CN103476597B true CN103476597B (zh) 2016-01-20

Family

ID=4696910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80017057.1A Active CN103476597B (zh) 2011-04-07 2012-04-02 自动铅笔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Link
US (1) US9302529B2 (zh)
EP (1) EP2695743B1 (zh)
JP (1) JP5798780B2 (zh)
KR (1) KR101877087B1 (zh)
CN (1) CN103476597B (zh)
TW (1) TWI564169B (zh)
WO (1) WO2012137702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881104B2 (ja) * 2012-02-27 2016-03-09 三菱鉛筆株式会社 シャープペンシル
JP2014058097A (ja) * 2012-09-18 2014-04-03 Micro Kk シャープペンシル
JP6249790B2 (ja) 2013-01-29 2017-12-20 三菱鉛筆株式会社 シャープペンシル
JP6235894B2 (ja) * 2013-12-20 2017-11-22 三菱鉛筆株式会社 シャープペンシル
JP6491829B2 (ja) * 2014-07-10 2019-03-27 三菱鉛筆株式会社 シャープペンシル
CN106820276B (zh) * 2016-12-02 2023-07-25 云南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自动开闭通道装置
JP7129921B2 (ja) * 2018-03-05 2022-09-02 株式会社パイロットコーポレーション シャープペンシル
JP2020183045A (ja) * 2019-04-26 2020-11-12 三菱鉛筆株式会社 シャープペンシル
CN114007870B (zh) * 2019-06-20 2024-03-26 株式会社百乐 自动铅笔
CN110370839B (zh) * 2019-07-19 2022-04-19 温州天骄笔业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具有自动转芯功能的自动铅笔
KR20240017541A (ko) 2022-08-01 2024-02-08 박수혁 샤프심이 걸리지 않는 샤프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262649A (en) * 1939-12-23 1941-11-11 Eagle Pencil Company Inc Mechanical pencil
US2751700A (en) * 1953-11-04 1956-06-26 L & C Hardtmuth Inc Indicators
US4211500A (en) * 1977-12-27 1980-07-08 Pentel Kabushiki Kaisha Tip-pushed type mechanical pencil
JP2010036391A (ja) * 2008-08-01 2010-02-18 Pilot Corporation シャープペンシル
JP2010120204A (ja) * 2008-11-18 2010-06-03 Kotobuki & Co Ltd シャープペンシル
CN101873938A (zh) * 2007-11-26 2010-10-27 三菱铅笔株式会社 自动铅笔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584050A (en) * 1924-07-03 1926-05-11 Henry A Vail Pencil of the magazine type
US2332258A (en) 1942-04-07 1943-10-19 Eagle Pencil Co Clutch pencil
JPS4927A (zh) * 1972-04-15 1974-01-05
JPS5425339U (zh) * 1977-07-22 1979-02-19
DE3641432C1 (en) 1986-12-04 1988-02-11 Schmidt Kg Fabrik Fuer Feinmec Apparatus for writing and drawing with rotating lead
JP3882272B2 (ja) 1997-05-30 2007-02-14 ぺんてる株式会社 シャ−プペンシル
JP3885315B2 (ja) 1997-09-29 2007-02-21 ぺんてる株式会社 シャ−プペンシル
CN2825313Y (zh) * 2005-10-21 2006-10-11 张士新 一种自动铅笔
US20100254761A1 (en) 2008-05-12 2010-10-07 Wheeler Jr Dale Owen Surface mount traffic channelizer
JP5373358B2 (ja) * 2008-10-20 2013-12-18 ゼブラ株式会社 シャープペンシル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262649A (en) * 1939-12-23 1941-11-11 Eagle Pencil Company Inc Mechanical pencil
US2751700A (en) * 1953-11-04 1956-06-26 L & C Hardtmuth Inc Indicators
US4211500A (en) * 1977-12-27 1980-07-08 Pentel Kabushiki Kaisha Tip-pushed type mechanical pencil
CN101873938A (zh) * 2007-11-26 2010-10-27 三菱铅笔株式会社 自动铅笔
JP2010036391A (ja) * 2008-08-01 2010-02-18 Pilot Corporation シャープペンシル
JP2010120204A (ja) * 2008-11-18 2010-06-03 Kotobuki & Co Ltd シャープペンシル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476597A (zh) 2013-12-25
EP2695743B1 (en) 2015-10-14
WO2012137702A1 (ja) 2012-10-11
JP5798780B2 (ja) 2015-10-21
US9302529B2 (en) 2016-04-05
TW201302500A (zh) 2013-01-16
KR101877087B1 (ko) 2018-07-10
EP2695743A1 (en) 2014-02-12
TWI564169B (zh) 2017-01-01
JP2012218267A (ja) 2012-11-12
EP2695743A4 (en) 2014-10-01
KR20140034182A (ko) 2014-03-19
US20140016982A1 (en) 2014-01-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476597B (zh) 自动铅笔
CN101873938B (zh) 自动铅笔
CN101460314B (zh) 自动铅笔
CN102648099B (zh) 自动铅笔
CN101909900B (zh) 自动铅笔
CN101835627A (zh) 自动铅笔
CN104136231A (zh) 自动铅笔
JP3194274U (ja) 回転効果を有する装置
CN105856905A (zh) 自动铅笔
CN104968508A (zh) 自动铅笔
CN101835626A (zh) 自动铅笔
JP2009107135A (ja) シャープペンシル
CN201424113Y (zh) 自行车花毂左右驱动互换结构
CN102648098A (zh) 自动铅笔
JP2008273096A (ja) 筆記具のリフィール用管状体
JP5850567B2 (ja) 筆記具
CN1168613C (zh) 一种多笔头转动笔
CN1955077B (zh) 一种贴标签机用的打印字盒及其贴标签机
JP6807719B2 (ja) シャープペンシル
CN201136378Y (zh) 独杆笔
JP6496179B2 (ja) 筆記具
JP6026254B2 (ja) シャープペンシル
JP5933960B2 (ja) ノック式筆記具
JP2014111324A (ja) シャープペンシル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