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835626A - 自动铅笔 - Google Patents

自动铅笔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835626A
CN101835626A CN200880112921A CN200880112921A CN101835626A CN 101835626 A CN101835626 A CN 101835626A CN 200880112921 A CN200880112921 A CN 200880112921A CN 200880112921 A CN200880112921 A CN 200880112921A CN 101835626 A CN101835626 A CN 10183562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ntioned
rotary body
clamping part
pen core
cam surfa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88011292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835626B (zh
Inventor
井泽弘壮
小林武
中山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tsubishi Penci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Mitsubishi Penci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tsubishi Pencil Co Ltd filed Critical Mitsubishi Pencil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183562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83562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83562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83562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3WRITING OR DRAWING IMPLEMENTS; BUREAU ACCESSORIES
    • B43KIMPLEMENTS FOR WRITING OR DRAWING
    • B43K21/00Propelling pencils
    • B43K21/003Propelling pencils with lead sections or lead cartridg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3WRITING OR DRAWING IMPLEMENTS; BUREAU ACCESSORIES
    • B43KIMPLEMENTS FOR WRITING OR DRAWING
    • B43K21/00Propelling pencils
    • B43K21/02Writing-core feeding mechanisms
    • B43K21/027Writing-core feeding mechanisms with sliding tubelike writing-core guid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3WRITING OR DRAWING IMPLEMENTS; BUREAU ACCESSORIES
    • B43KIMPLEMENTS FOR WRITING OR DRAWING
    • B43K21/00Propelling pencils
    • B43K21/02Writing-core feeding mechanisms
    • B43K21/16Writing-core feeding mechanisms with stepwise feed of writing-cor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3WRITING OR DRAWING IMPLEMENTS; BUREAU ACCESSORIES
    • B43KIMPLEMENTS FOR WRITING OR DRAWING
    • B43K21/00Propelling pencils
    • B43K21/02Writing-core feeding mechanisms
    • B43K21/22Writing-cores gripping means, e.g. chuck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3WRITING OR DRAWING IMPLEMENTS; BUREAU ACCESSORIES
    • B43KIMPLEMENTS FOR WRITING OR DRAWING
    • B43K29/00Combinations of writing implements with other articles
    • B43K29/02Combinations of writing implements with other articles with rubbe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3WRITING OR DRAWING IMPLEMENTS; BUREAU ACCESSORIES
    • B43LARTICLES FOR WRITING OR DRAWING UPON; WRITING OR DRAWING AIDS; ACCESSORIES FOR WRITING OR DRAWING
    • B43L19/00Erasers, rubbers, or erasing devices; Holders therefor
    • B43L19/0056Holders for erasers
    • B43L19/0068Hand-held holders
    • B43L19/0075Hand-held holders of the pencil type
    • B43L19/0081Hand-held holders of the pencil type of the mechanical pencil typ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Mechanical Pencils And Projecting And Retracting Systems Therefor, And Multi-System Writing Instrumen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自动铅笔,具备旋转体(6),能够与夹持笔芯的夹紧部件(4)一起在轴筒(1)内沿旋转方向及轴向移动。通过伴随着书写动作的旋转体的轴向移动,旋转体进行旋转,笔芯也受到旋转运动。通过配置在轴筒后端部的按压罩(26)的按压操作,能够从夹紧部件送出笔芯。在从上述按压罩至上述夹紧部件的按压操作的传递路径的任意位置上,形成有将上述按压操作传递给上述夹紧部件、阻断旋转动作的具有间隙(G)的隔离部。根据上述结构,由于旋转体与按压罩在旋转方向上分离,所以能够解决对旋转驱动机构产生障碍的问题。

Description

自动铅笔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能够利用书写压力而使笔芯(替换芯)旋转的自动铅笔。
背景技术
在使用自动铅笔进行书写的情况下,一般不会在使轴筒相对于书写面(纸面)垂直的状态下使用,大多数情况是在使轴筒相对于书写面稍微倾斜的状态下使用。这样,当在使轴筒倾斜的状态下进行书写时,随着书写的进行,笔芯会偏磨损,因此会产生划线变得比开始书写时粗的现象。而且,不仅划线的粗细变化,而且笔芯对书写面的接触面积也变化,因此产生划线的浓度也随着书写的进行而变化(划线变淡)的现象。
为了避免上述问题,如果一边使轴筒旋转一边进行书写,则笔芯的尖侧依次接触纸面地进行书写,因此能够避免上述那样的划线随着书写而变粗等问题。但是,如果想要一边使轴筒旋转一边进行书写,则产生随着书写的进行而需要重新握持轴筒的操作这种麻烦,书写的效率显著降低。
在这种情况下,在轴筒的外型形成为圆筒状时,虽然能够一边重新握持轴筒而使其依次旋转一边进行书写,但是,在其外型不是圆筒状而是中部带有突起的设计,或者是侧按式自动铅笔时,难以如上述那样以依次旋转的方式重新握持轴筒而进行书写。
因而,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在专利文献1及2等中公开有构成为夹持笔芯的夹紧部件受到书写压力而后退,具备利用该后退动作使上述笔芯与上述夹紧部件一起逐渐旋转的旋转驱动机构的自动铅笔。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第3882272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专利第3885315号公报
可是,在上述专利文献1及2所公开的自动铅笔中,构成为能够通过对以向轴筒后端部突出的方式配置的按压罩进行按压操作,使夹持笔芯的夹紧部件前后移动,依次送出笔芯。即,构成为在夹紧部件的后端部连接有收容笔芯的芯壳,通过在该芯壳的后端部连接按压罩,经由芯壳将按压动作传递给夹紧部件。
根据该结构,由于按压罩经由芯壳一体地连接于夹紧部件,所以每次笔芯随着书写动作后退按压罩都向后方移动,而且,伴随着笔芯的后退动作的基于上述旋转驱动机构的夹紧部件的旋转动作直接传递给按压罩。
因此,当使用者例如用指尖等无意识地使按压罩旋转等时,其经由夹紧部件传递给旋转驱动机构,因此,发生对旋转驱动机构产生障碍的问题。而且,在上述按压罩不小心接触到某种物体时,以及在故意握住按压罩的状态下进行书写时等,上述旋转驱动机构的功能停止,有时会导致旋转驱动机构发生故障。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着眼于上述专利文献所公开的自动铅笔的问题而完成的,其课题为提供一种自动铅笔,是具备利用基于书写压力的笔芯后退及前进动作使上述笔芯逐渐旋转的旋转驱动机构的自动铅笔,能够解决在无意识地对按压罩给予旋转操作或按压罩不小心接触到某种物体时,以及在握住按压罩的状态下进行书写时等所产生的对旋转驱动机构产生障碍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而完成的本发明的自动铅笔,构成为通过配置在轴筒内的夹紧部件的前后运动来进行笔芯的解除和夹持,从而能够向前方送出上述笔芯,且构成为上述夹紧部件以在夹持上述笔芯的状态下能够以轴芯为中心进行旋转的方式被保持在上述轴筒内,并且,具备旋转驱动机构,该旋转驱动机构通过基于上述笔芯的书写压力的经由上述夹紧部件的旋转体的后退及前进动作而旋转驱动该旋转体;将上述旋转体的旋转运动经由上述夹紧部件传递给上述笔芯,其特征在于,通过将按压部的按压操作经由配置在上述夹紧部件后端部侧的芯壳传递给上述夹紧部件,由此向前方送出上述笔芯,并且在从上述按压部至上述夹紧部件的按压操作的传递路径的任意位置上,形成有将上述按压部的按压操作传递给上述夹紧部件、阻断旋转动作的隔离部。
此时,在一个优选方式中,构成为在上述夹紧部件的后端部安装有芯壳,并且,在上述芯壳的后端部和上述按压部之间形成有上述隔离部。
而且,优选上述隔离部的间隙间隔被设定为不妨碍基于笔芯的书写压力的经由上述夹紧部件的旋转体的后退动作的间隔。
而且,上述旋转驱动机构的优选方式为,构成该旋转驱动机构的旋转体被形成为圆环状,在其轴向的一个端面以及另一个端面上分别形成有第1和第2凸轮面,并且,具备以与上述第1和第2凸轮面分别对置的方式配置在上述轴筒侧的第1和第2固定凸轮面;构成为通过基于上述书写压力的上述夹紧部件的后退动作,上述圆环状旋转体的第1凸轮面与上述第1固定凸轮面抵接并啮合,通过上述书写压力的解除,上述圆环状旋转体的第2凸轮面与上述第2固定凸轮面抵接并啮合;在上述旋转体侧的第1凸轮面与上述第1固定凸轮面啮合的状态下,上述旋转体侧的第2凸轮面与上述第2固定凸轮面,被设定为在轴向上相对于凸轮的一个齿错开半个相位的关系;在上述旋转体侧的第2凸轮面与上述第2固定凸轮面啮合的状态下,上述旋转体侧的第1凸轮面与上述第1固定凸轮面,被设定为在轴向上相对于凸轮的一个齿错开半个相位的关系。
此时,优选具备弹簧构件,在上述书写压力被解除的状态下,该弹簧构件对上述圆环状旋转体的第2凸轮面施力,以使其成为与上述第2固定凸轮面抵接并啮合的状态。
进而在上述结构的基础上,优选构成为在上述旋转体的后端部和上述弹簧构件之间夹装有被形成为圆筒状并与上述旋转体的后端部之间产生滑动的转矩消除器,以阻止上述旋转体的旋转运动被传递给上述弹簧构件。
发明的效果:
根据上述结构的自动铅笔,通过受到书写压力,旋转体沿轴向移动,旋转体的第1凸轮面与第1固定凸轮面啮合而受到旋转运动,并且,通过书写压力的解除,旋转体返回原来位置,旋转体的第2凸轮面与第2固定凸轮面啮合,而在与上述相同的方向上受到旋转运动地进行动作。而且,由于基于书写压力的上述旋转体的旋转运动经由夹紧部件传递给笔芯,所以能够防止笔芯随着书写的进行而偏磨损,并能够解决划线的粗细或划线的浓度较大地变化的问题。
而且,由于在从按压部至上述夹紧部件的按压操作的传递路径的任意位置上,优选在安装于夹紧部件的芯壳后端部和上述按压部之间形成有隔离部,所以能够在该隔离部阻止旋转动作的传递。因此,能够解决因无意识地使按压罩旋转所产生的对旋转驱动机构产生障碍的问题,以及在按压罩不小心接触到某种物体时及在故意握住按压罩的状态下进行书写时等所产生的对旋转驱动机构给予障碍的问题。
另一方面,如上所述,即使形成有隔离部,用于送出笔芯的按压操作也能够经由上述隔离部没有障碍地传递给芯壳及夹紧部件侧。
附图说明
图1是剖开表示本发明的自动铅笔的前半部分的一部分的立体图。
图2是以剖面状态表示相同的一部分的侧视图。
图3是针对相同的自动铅笔以剖面状态表示更靠近后部所示的一部分的侧视图。
图4是按顺序说明图1~图3所示的实施方式所搭载的旋转体的旋转驱动作用的示意图。
图5是接着图4说明旋转体的旋转驱动作用的示意图。
图6是以一部分的剖面状态表示图1~图3所示的实施方式的整体构成的侧视图。
图7是放大表示相同的后半部分的剖视图。
符号说明
1:轴筒;2:口前端部;3:芯壳;4:夹紧部件;5:紧固件;6:旋转体;6a:第1凸轮面;6b:第2凸轮面;7:前端管;8:管支撑构件;9:保持夹头;10:复位弹簧;13:上凸轮形成构件;13a:第1固定凸轮面;14:下凸轮形成构件;14a:第2固定凸轮面;16:限动器;17:转矩消除器;18:弹簧构件;21:按压杆;22:弹簧构件;23:笔夹;26:按压罩;27:笔芯补给口;G:间隙(隔离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根据图示的实施方式对本发明所涉及的自动铅笔进行说明。图1及图2表示本发明的自动铅笔的前半部分,图1是剖开表示与轴向正交的相当于四分之一圆周的部分的立体图,而图2是以剖面状态表示左半部分的侧视图。
符号1表示构成其轮廓的轴筒,符号2表示安装在上述轴筒1前端部的口前端部。在上述轴筒1内同轴状地收容有筒状的芯壳3,在该芯壳3的前端部连结有夹紧部件4。该夹紧部件4沿其轴芯形成有通孔4a,而且前端部在三个方向上被分割,被安装为所分割的前端部间隙配合在形成为环状的紧固件5内。而且,环状的上述紧固件5安装在以覆盖上述夹紧部件4周围的方式配置的形成为圆筒状的旋转体6的前端部内面。
前端管7配置为从上述口前端部2突出,该前端管7的基端部与位于上述口前端部2内的作为中间构件的支撑构件8的前端部内面嵌合。上述支撑构件8以其基端部(后端部)侧为大直径的方式使圆筒部形成为连续的台阶状,其基端部内面与上述旋转体6的前端部的周侧面嵌合。而且,在支撑上述前端管7的支撑构件8的圆周面上收容有在轴芯部分上形成有通孔9a的橡胶制保持夹头9。
根据上述结构,通过形成在夹紧部件4内的通孔4a、形成于上述保持夹头9的轴芯的通孔9a,形成有从芯壳3至上述前端管7的直线状芯插通孔,在该直线状芯插通孔内插通未图示的笔芯(替换芯)。而且,在上述旋转体6和夹紧部件4之间的空间部配置有线圈状复位弹簧10。另外,以上述复位弹簧10的一个端部(后端部)抵接于上述芯壳3的端面,且上述复位弹簧10的另一个端部(前端部)抵接于形成在旋转体6内的环状端面的状态进行收容。因此,通过上述复位弹簧10的作用,向后退的方向推压旋转体6内的夹紧部件4。
在图示的自动铅笔中,通过对配置在轴筒1后端部的后述的按压部进行按压操作,上述芯壳3在轴筒1内前进,夹紧部件4的前端部从紧固件5突出,由此解除笔芯的夹持状态。而且,通过上述按压操作的解除,利用复位弹簧10的作用,芯壳3以及夹紧部件4在轴筒1内后退。
此时,笔芯被保持在形成于保持夹头9的通孔9a。在该状态下,通过夹紧部件4后退而其前端部被收容在上述紧固件5内,使笔芯再次处于夹持状态。即,通过基于上述按压部的反复按压操作的夹紧部件4的前后运动,进行笔芯的解除和夹持,由此起到使笔芯从夹紧部件4依次向前方送出的作用。
图1所示的上述旋转体6为,其轴向中央部形成为直径较粗的圆环状,在成为圆环状的一个端面(后端面)上形成有第1凸轮面6a,在成为圆环状的另一个端面(前端面)上形成有第2凸轮面6b。另一方面,在上述旋转体6的后端部,圆筒状的上凸轮形成构件13以覆盖旋转体6的后端部的方式安装在轴筒1内,在上述上凸轮形成构件13的前端部,以与上述旋转体6的第1凸轮面6a对置的方式形成有固定凸轮面(也称第1固定凸轮面)13a。
而且,虽然在图1中省略了图示而在图2中进行了表示,但以与上述旋转体6的第2凸轮面6b对置的方式在轴筒1侧安装有圆筒状的下凸轮形成构件14,并在其轴向的后端部形成有固定凸轮面(也称第2固定凸轮面)14a。另外,对于形成在上述旋转体6上的第1和第2凸轮面6a、6b与上述第1固定凸轮面13a、第2固定凸轮面14a的关系以及相互的作用,将在之后根据图4以及图5详细地说明。
图3是针对图1及图2所示的自动铅笔表示更靠近后部的图,以相同符号表示图1及图2所示的有代表性的部分。如图3所示,在形成为圆筒状的上凸轮形成构件13的后端部内面嵌合有圆筒状的限动器16,在该限动器16的前端部与形成为圆筒状并可在轴向上移动的转矩消除器17之间安装有线圈状的弹簧构件18。
上述弹簧构件18构成为,起到向前方对上述转矩消除器17施力的作用,上述旋转体6被受到该施加力的上述转矩消除器17按压而朝向前方。
根据上述结构,在夹紧部件4夹持了笔芯的状态下,上述旋转体6以能够与夹紧部件4一起以轴芯为中心旋转的方式收容在上述轴筒1内。而且,在自动铅笔未使用的状态(书写状态以外的情况)下,通过上述弹簧构件18的作用并经由上述转矩消除器17,旋转体6被向前方施力,而成为图1~图3所示的状态。
另一方面,在使用自动铅笔的情况即在对从前端管7突出的未图示的笔芯施加了书写压力的情况下,上述夹紧部件4克服弹簧构件18的施加力而后退,随此旋转体6也沿轴向后退。因此,图1及图2所示的形成在旋转体6上的第1凸轮面6a与上述第1固定凸轮面13a接合而成为啮合状态。
图4(A)~(C)及图5(D)、(E)是按顺序说明通过上述动作来旋转驱动旋转体6的旋转驱动机构的基本动作的图。在图4以及图5中,符号6模式化表示上述的旋转体,在其一个端面(图中上侧的面)上呈圆环状地形成有第1凸轮面6a,该第1凸轮面6a沿圆周方向成为连续的锯齿状。而且,在旋转体6的另一个端面(图中下侧的面)上也呈圆环状地形成有第2凸轮面6b,该第2凸轮面6b同样沿圆周方向成为连续的锯齿状。
另一方面,如图4及图5所示,在上凸轮形成构件13的圆环状的端面上也形成有第1固定凸轮面13a,该第1固定凸轮面13a沿圆周方向成为连续的锯齿状,在下凸轮形成构件14的圆环状的端面上也形成有第2固定凸轮面14a,该第2固定凸轮面14a沿圆周方向成为连续的锯齿状。而且,形成在旋转体上的第1凸轮面6a、第2凸轮面6b、形成在上凸轮形成构件13上的第1固定凸轮面13a、形成在下凸轮形成构件14上的第2固定凸轮面14a的沿圆周方向成为锯齿状的各凸轮面形成为,其齿距彼此大致相同。
图4(A)是表示自动铅笔未使用的状态(书写状态以外的情况)下的上凸轮形成构件13、旋转体6、下凸轮形成构件14的关系的图。在该状态下,形成在旋转体6上的第2凸轮面6b,通过图3所示的弹簧构件18的施加力而与安装在轴筒1上的下凸轮形成构件14的第2固定凸轮面14a侧抵接。此时,上述旋转体6侧的第1凸轮面6a和上述第1固定凸轮面13a,被设定成为在轴向上相对于凸轮的一个齿错开半个相位(一半齿距)的关系。
图4(B)表示通过使用自动铅笔而对笔芯施加了书写压力的初期的状态,在这种情况下,如上述,旋转体6随着夹紧部件4的后退而使上述弹簧构件18收缩并沿轴向后退。由此,旋转体6向安装在轴筒1上的上凸轮形成构件13侧移动。
图4(C)表示通过使用自动铅笔而对笔芯施加书写压力,旋转体6与上凸轮形成构件13侧抵接而后退了的状态,在这种情况下,形成在旋转体6上的第1凸轮面6a与上凸轮形成构件13侧的第1固定凸轮面13a啮合。由此,旋转体6受到相当于第1凸轮面6a的一个齿的半个相位(一半齿距)的旋转驱动。
另外,在图4以及图5中的旋转体6的中央部所画的○印表示旋转体6的旋转移动量。而且,在图4(C)所示的状态下,上述旋转体6侧的第2凸轮面6b和上述第2固定凸轮面14a,被设定成为在轴向上相对于凸轮的一个齿错开半个相位(一半齿距)的关系。
接下来,图5(D)表示基于自动铅笔的书写结束,对笔芯的书写压力被解除的初期的状态,在这种情况下,通过上述弹簧构件18的作用,旋转体6沿轴向前进。由此,旋转体6向安装在轴筒1上的下凸轮形成构件14侧移动。
而且,图5(E)表示通过上述弹簧构件18的作用,旋转体6与下凸轮形成构件14侧抵接而前进了的状态,在这种情况下,形成在旋转体6上的第2凸轮面6b与下凸轮形成构件14侧的第2固定凸轮面14a啮合。由此,旋转体6再次受到相当于第2凸轮面6b的一个齿的半个相位(一半齿距)的旋转驱动。
因此,如在旋转体6的中央部所画的○印所示,随着受到书写压力的旋转体6向轴向的往复运动,旋转体6受到相当于第1以及第2凸轮面6a、6b的一个齿(一个齿距)的旋转驱动,经由夹紧部件4,被其夹持的笔芯10也同样被旋转驱动。
根据上述结构的自动铅笔,通过基于书写的旋转体6向轴向的往复运动,旋转体每次都受到对应于凸轮的一个齿的旋转运动,通过这样反复笔芯被依次旋转驱动。因此,能够防止笔芯随着书写的进行而偏磨损,并能够解决划线的粗细或划线的浓度较大地变化的问题。
而且,根据上述结构的自动铅笔,由于对从口前端部2突出配置的笔芯进行导向的前端管7,经由作为中间构件而发挥作用的支撑构件8,与上述旋转体6的前端部嵌合,所以伴随着基于书写动作的上述夹紧部件4的后退及前进动作,前端管7通过支撑构件8向相同方向移动。因此,即使伴随着书写动作发生笔芯进行后退及前进动作的缓冲作用,对笔芯进行导向的前端管也向相同方向移动,因此,在前端管和笔芯之间不会产生轴向的相对移动,能够将笔芯从前端管的伸出尺寸保持为一定。
而且,由于前端管7经由支撑构件8与上述旋转体6结合,所以当笔芯受到旋转运动时,前端管也同样地受到旋转运动,前端管7与笔芯一体地旋转。
因此,能够解决在书写中笔芯从前端管的伸出尺寸每次变化而对使用者给予不协调感的问题。而且,能够防止因笔芯从前端管的伸出尺寸的变化而在前端管发生因切削芯而导致的芯折断,还能够解决因芯的切屑而弄脏书写面这样的问题。
另外,受到上述线圈状弹簧构件18的施加力而向前方推压旋转体6的圆筒状转矩消除器17起到如下作用:在该转矩消除器17的前端面和上述旋转体6之间产生滑动,从而防止将因书写作用的反复而产生的上述旋转体6的旋转运动传递给弹簧构件18。
换言之,通过使形成为圆筒状的转矩消除器17介于上述旋转体6和弹簧构件18之间,起到阻止上述旋转体的旋转运动被传递给上述弹簧构件的作用,并能够解决由于产生弹簧构件18的反扭转(弹簧转矩)而对旋转体6的旋转动作产生障碍的问题。
而且,在图示的实施方式中,如图3所示,沿转矩消除器17的周侧面形成有环状凹槽,在此嵌入橡胶制的O形圈19。上述O形圈19起到在转矩消除器17受到书写压力而后退移动时,在上述上凸轮形成构件13的内周面滑动从而作为缓冲器发挥功能的作用。
即,在克服图3所示的弹簧构件18的施加力的上述缓冲动作中,留有在书写中附带有嘎吱嘎吱或咔嚓咔嚓的感觉而触感不好的问题。因此,如图3所示,沿转矩消除器17的周侧面配置O形圈19,通过利用基于该结构的上述缓冲器功能,能够降低上述的问题。
接下来,图6及图7是放大表示具备上述功能的自动铅笔的整体构成及其后半部分的图,图6通过以剖面状态表示左半部分的侧视图来表示,图7通过剖视图来表示。另外,在图6及图7中,以相同符号表示在已经说明的各图中所示的有代表性的部分。
如图6及图7所示在轴筒1的后端部侧内面,在轴筒1和芯壳3之间收容有形成为圆筒状的按压杆21。该按压杆21构成为,由在其前端部配置在和上述限动器16的后端部之间的线圈状弹簧构件22向后方施力。
而且,构成为在轴筒1的后端部,一体地形成有笔夹23的筒体部23a嵌入轴筒1内,通过形成在该筒体部23a内的图7所示的台阶部23b,阻止上述按压杆21从轴筒1的后端部侧脱出。
上述按压杆21的后端部构成为与上述筒体部23a的后端部相比稍稍向后方突出,在上述按压杆21的后端部内面空间收容有橡皮24。而且,以覆盖上述橡皮24的方式构成按压部的按压罩26可装拆地安装为覆盖按压杆21的后端部外周面。
另一方面,在按压杆21的后端部跟前,如图7所示,形成有直径比按压杆21的内径小的笔芯的补给口27,如图6所示,上述补给口27的前端部构成为与上述芯壳3的后端部隔着很小的间隙G而对置的结构。即,在本实施方式中,芯壳3不是机械地连接于上述按压杆21,而是通过上述间隙G构成隔离部。
在以上的结构中,起到当进行上述按压罩26的按压操作时,经由按压杆21,上述补给口27的前端部与芯壳3的后端部抵接,直接向前方按压芯壳3的作用。由此,如上所述,起到夹紧部件4前进并从前端管7送出笔芯的作用。而且,通过上述按压操作的解除,按压杆21利用弹簧构件22的作用而后退,按压杆21被形成在支撑笔夹23的筒体部23a的内面上的台阶部23b卡定。
根据以上说明的实施方式,在形成于按压杆21后端部侧的笔芯补给口27的前端部和上述芯壳3的后端部之间形成有基于间隙G的隔离部,该间隙间隔优选设定为不妨碍基于笔芯的书写压力的经由上述夹紧部件的旋转体的后退动作的间隔。根据该结构,即使在基于书写的夹紧部件4及芯壳3的后退动作中,芯壳3的后端部也不会与上述补给口27的前端部碰撞,由此能够保证上述旋转驱动机构的旋转驱动动作。
而且,由于上述间隙G的存在,基于上述旋转驱动机构的芯壳3的旋转动作不会传递至按压罩26侧。换言之,即使用指尖等使按压罩26旋转,也不会经由芯壳3将旋转动作传递给上述旋转驱动机构,能够解决无意识地使按压罩26旋转等而对旋转驱动机构产生障碍这样的问题。
而且,通过形成上述间隙G,即使在按压罩不小心接触到某种物体时,以及在故意握住按压罩的状态下进行书写时等,也能够解决对旋转驱动机构产生障碍的问题。
另外,在以上说明的实施方式中,虽然在芯壳3的后端部和形成于按压杆21的笔芯补给口27的前端部之间形成有由间隙G构成的隔离部,但是通过该隔离部形成在从构成按压部的上述按压罩26至上述夹紧部件4的按压操作的传递路径的任意位置上,能够得到与上述同样的作用效果。

Claims (6)

1.一种自动铅笔,构成为通过配置在轴筒内的夹紧部件的前后运动来进行笔芯的解除和夹持,并能够向前方送出上述笔芯,且构成为上述夹紧部件以在夹持上述笔芯的状态下能够以轴芯为中心进行旋转的方式被保持在上述轴筒内,并且,具备旋转驱动机构,所述旋转驱动机构通过基于上述笔芯的书写压力的经由上述夹紧部件的旋转体的后退及前进动作而旋转驱动该旋转体;将上述旋转体的旋转运动经由上述夹紧部件传递给上述笔芯,其特征在于,
通过将按压部的按压操作经由配置在上述夹紧部件后端部侧的芯壳传递给上述夹紧部件,由此向前方送出上述笔芯,并且在从上述按压部至上述夹紧部件的按压操作的传递路径的任意位置上,形成有将上述按压部的按压操作传递给上述夹紧部件、阻断旋转动作的隔离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铅笔,其特征在于,在上述夹紧部件的后端部安装有芯壳,并且,在上述芯壳的后端部和上述按压部之间形成有上述隔离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动铅笔,其特征在于,上述隔离部的间隙间隔被设定为不妨碍基于笔芯的书写压力的经由上述夹紧部件的旋转体的后退动作的间隔。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自动铅笔,其特征在于,
构成上述旋转驱动机构的旋转体被形成为圆环状,在其轴向的一个端面以及另一个端面上分别形成有第1和第2凸轮面,并且,具备以与上述第1和第2凸轮面分别对置的方式配置在上述轴筒侧的第1和第2固定凸轮面;
构成为通过基于上述书写压力的上述夹紧部件的后退动作,上述圆环状旋转体的第1凸轮面与上述第1固定凸轮面抵接并啮合,通过上述书写压力的解除,上述圆环状旋转体的第2凸轮面与上述第2固定凸轮面抵接并啮合;
在上述旋转体侧的第1凸轮面与上述第1固定凸轮面啮合的状态下,上述旋转体侧的第2凸轮面与上述第2固定凸轮面,被设定为在轴向上相对于凸轮的一个齿错开半个相位的关系;在上述旋转体侧的第2凸轮面与上述第2固定凸轮面啮合的状态下,上述旋转体侧的第1凸轮面与上述第1固定凸轮面,被设定为在轴向上相对于凸轮的一个齿错开半个相位的关系。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自动铅笔,其特征在于,具备弹簧构件,在上述书写压力被解除的状态下,该弹簧构件对上述圆环状旋转体的第2凸轮面施力,以使其成为与上述第2固定凸轮面抵接并啮合的状态。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自动铅笔,其特征在于,构成为在上述旋转体的后端部和上述弹簧构件之间夹装有被形成为圆筒状并与上述旋转体的后端部之间产生滑动的转矩消除器,以阻止上述旋转体的旋转运动被传递给上述弹簧构件。
CN200880112921XA 2007-10-26 2008-10-15 自动铅笔 Active CN101835626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7278905 2007-10-26
JP2007-278905 2007-10-26
PCT/JP2008/068630 WO2009054293A1 (ja) 2007-10-26 2008-10-15 シャープペンシル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835626A true CN101835626A (zh) 2010-09-15
CN101835626B CN101835626B (zh) 2012-02-01

Family

ID=4057939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880112921XA Active CN101835626B (zh) 2007-10-26 2008-10-15 自动铅笔

Country Status (8)

Country Link
US (1) US7850380B2 (zh)
EP (1) EP2202090B1 (zh)
JP (1) JP4533459B2 (zh)
KR (1) KR101002138B1 (zh)
CN (1) CN101835626B (zh)
HK (1) HK1148250A1 (zh)
TW (1) TWI460083B (zh)
WO (1) WO2009054293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968508A (zh) * 2013-01-29 2015-10-07 三菱铅笔株式会社 自动铅笔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847487B2 (ja) * 2008-03-26 2011-12-28 三菱鉛筆株式会社 シャープペンシル
JP5705430B2 (ja) * 2009-11-20 2015-04-22 株式会社壽 シャープペンシル
CN102648098B (zh) * 2009-12-03 2014-12-31 三菱铅笔株式会社 自动铅笔
JP2014058097A (ja) * 2012-09-18 2014-04-03 Micro Kk シャープペンシル
CN104339932A (zh) * 2013-07-25 2015-02-11 美久卢股份有限公司 活芯铅笔
TW201831340A (zh) * 2017-02-22 2018-09-01 日商壽股份有限公司 筆具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425339U (zh) 1977-07-22 1979-02-19
JPS6136395Y2 (zh) * 1979-07-25 1986-10-22
JPS59107286U (ja) 1983-01-11 1984-07-19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自動芯回転機構付シヤ−プペンシル
DE69633382T3 (de) 1995-01-30 2010-08-26 Pentel K.K. Füllminenstift mit seitlichem druckknopf
JP3882272B2 (ja) 1997-05-30 2007-02-14 ぺんてる株式会社 シャ−プペンシル
JP3885315B2 (ja) 1997-09-29 2007-02-21 ぺんてる株式会社 シャ−プペンシル
US6481908B2 (en) * 2001-02-07 2002-11-19 Kurt P. Lychwick Orbital marking pencil and scratch-off card remover
US6854909B2 (en) 2003-01-14 2005-02-15 Mitsubishi Pencil Co., Ltd. Lead propelling device
US6702495B1 (en) * 2003-02-05 2004-03-09 Kurt P. Lychwick Orbital marking pencil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968508A (zh) * 2013-01-29 2015-10-07 三菱铅笔株式会社 自动铅笔
CN104968508B (zh) * 2013-01-29 2016-12-28 三菱铅笔株式会社 自动铅笔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2202090B1 (en) 2013-12-11
CN101835626B (zh) 2012-02-01
JPWO2009054293A1 (ja) 2011-03-03
WO2009054293A1 (ja) 2009-04-30
TWI460083B (zh) 2014-11-11
KR20100069692A (ko) 2010-06-24
TW200927513A (en) 2009-07-01
EP2202090A4 (en) 2010-12-08
US20100239351A1 (en) 2010-09-23
US7850380B2 (en) 2010-12-14
KR101002138B1 (ko) 2010-12-17
JP4533459B2 (ja) 2010-09-01
HK1148250A1 (en) 2011-09-02
EP2202090A1 (en) 2010-06-3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835627B (zh) 自动铅笔
CN101835626B (zh) 自动铅笔
CN101460314B (zh) 自动铅笔
CN101909900B (zh) 自动铅笔
CN101873938B (zh) 自动铅笔
CN101977779B (zh) 自动铅笔
JP5373358B2 (ja) シャープペンシル
CN104968508B (zh) 自动铅笔
CN103619609A (zh) 自动铅笔
US20210078355A1 (en) A multifunction writing instrument
JP2013018175A (ja) 複式筆記具
JP2002307892A (ja) ボールペン
JP2014024272A (ja) シャープペンシル
JP5496046B2 (ja) 筆記具
JP6067321B2 (ja) スライド式複式筆記具
JP5469346B2 (ja) 筆記具
JP6108813B2 (ja) スリムタイプボールペン
JP2005053038A (ja) 回転繰出式筆記具
JP5469345B2 (ja) 筆記具
JP2021006384A (ja) 筆記具
JP4638812B2 (ja) 回転式筆記具
JP6126441B2 (ja) シャープペンシル
JP5933960B2 (ja) ノック式筆記具
JP2001219690A (ja) ノック式二芯筆記具
JP2021006383A (ja) 筆記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EG Reference to a national code

Ref country code: HK

Ref legal event code: DE

Ref document number: 1148250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HK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REG Reference to a national code

Ref country code: HK

Ref legal event code: GR

Ref document number: 1148250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