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476437A - 空气净化机 - Google Patents

空气净化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476437A
CN103476437A CN201280018696XA CN201280018696A CN103476437A CN 103476437 A CN103476437 A CN 103476437A CN 201280018696X A CN201280018696X A CN 201280018696XA CN 201280018696 A CN201280018696 A CN 201280018696A CN 103476437 A CN103476437 A CN 10347643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eodorize
mentioned
air
heating unit
air clean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80018696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476437B (zh
Inventor
柳内敏行
明里好孝
久下洋介
佐藤明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tsubishi Electric Home Appliance Co Ltd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Original Assignee
Mitsubishi Electric Home Appliance Co Ltd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tsubishi Electric Home Appliance Co Ltd,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filed Critical Mitsubishi Electric Home Appliance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347643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47643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47643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476437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DSEPARATION
    • B01D53/00Separation of gases or vapours; Recovering vapours of volatile solvents from gases; Chemical or biological purification of waste gases, e.g. engine exhaust gases, smoke, fumes, flue gases, aerosols
    • B01D53/02Separation of gases or vapours; Recovering vapours of volatile solvents from gases; Chemical or biological purification of waste gases, e.g. engine exhaust gases, smoke, fumes, flue gases, aerosols by adsorption, e.g. preparative gas chromatography
    • B01D53/06Separation of gases or vapours; Recovering vapours of volatile solvents from gases; Chemical or biological purification of waste gases, e.g. engine exhaust gases, smoke, fumes, flue gases, aerosols by adsorption, e.g. preparative gas chromatography with moving adsorbents, e.g. rotating bed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8/00Treatment, e.g. purification, of air supplied to human living or working spaces otherwise than by heating, cooling, humidifying or drying
    • F24F8/10Treatment, e.g. purification, of air supplied to human living or working spaces otherwise than by heating, cooling, humidifying or drying by separation, e.g. by filtering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L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STERILISING MATERIALS OR OBJECTS IN GENERAL; DISINFECTION, STERILISATION OR DEODORISATION OF AIR; CHEMICAL ASPECTS OF BANDAGES, DRESSINGS, ABSORBENT PADS OR SURGICAL ARTICLES; MATERIALS FOR BANDAGES, DRESSINGS, ABSORBENT PADS OR SURGICAL ARTICLES
    • A61L9/00Disinfection, sterilisation or deodorisation of air
    • A61L9/015Disinfection, sterilisation or deodorisation of air using gaseous or vaporous substances, e.g. ozone
    • A61L9/02Disinfection, sterilisation or deodorisation of air using gaseous or vaporous substances, e.g. ozone using substances evaporated in the air by heating or combustion
    • A61L9/03Apparatus therefor
    • A61L9/032Apparatus therefor comprising a fan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8/00Treatment, e.g. purification, of air supplied to human living or working spaces otherwise than by heating, cooling, humidifying or drying
    • F24F8/10Treatment, e.g. purification, of air supplied to human living or working spaces otherwise than by heating, cooling, humidifying or drying by separation, e.g. by filtering
    • F24F8/108Treatment, e.g. purification, of air supplied to human living or working spaces otherwise than by heating, cooling, humidifying or drying by separation, e.g. by filtering using dry filter element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8/00Treatment, e.g. purification, of air supplied to human living or working spaces otherwise than by heating, cooling, humidifying or drying
    • F24F8/50Treatment, e.g. purification, of air supplied to human living or working spaces otherwise than by heating, cooling, humidifying or drying by odorisation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DSEPARATION
    • B01D2257/00Components to be removed
    • B01D2257/90Odorous compound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B01D2257/00 - B01D2257/708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DSEPARATION
    • B01D2258/00Sources of waste gases
    • B01D2258/06Polluted ai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DSEPARATION
    • B01D2259/00Type of treatment
    • B01D2259/40Further details for adsorption processes and devices
    • B01D2259/40083Regeneration of adsorbents in processes other than pressure or temperature swing adsorption
    • B01D2259/40088Regeneration of adsorbents in processes other than pressure or temperature swing adsorption by heating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DSEPARATION
    • B01D2259/00Type of treatment
    • B01D2259/45Gas separation or purification devices adapted for specific applications
    • B01D2259/4508Gas separation or purification devices adapted for specific applications for cleaning air in building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Oil, Petroleum & Natural Gas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Analytical Chemistry (AREA)
  • Epidemiology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Disinfection, Sterilisation Or Deodorisation Of Air (AREA)
  • Filtering Of Dispersed Particles In Gas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有效地使吸附臭气的脱臭元件的功能恢复的空气净化机。在空气净化机中,具备:主体壳体,其形成有吸入口以及吹出口,并具有将吸入口和吹出口连通的通风路;送风构件,其被内置于主体壳体,并将室内空气导入通风路;被设置在通风路且空气可通过的脱臭元件;将脱臭元件局部加热的加热单元;具备脱臭元件和加热单元的框体;变更加热单元和脱臭元件的位置关系的位置变更构件;控制送风构件、加热单元和位置变更构件的控制构件,脱臭元件具有通过由加热单元加热而恢复脱臭功能的功能,并被旋转自由地安装于框体,加热单元以与脱臭元件相向的状态被固定安装于框体,隔着脱臭元件在加热单元的相向侧设置覆盖加热单元的盖体。

Description

空气净化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空气净化机,其通过使由送风装置吸入到主体内部的室内空气在脱臭部穿过,将空气中的臭气成分清除,进行室内空气的脱臭。
背景技术
以往就有空气净化机,所述空气净化机具备主体壳体、形成在该主体壳体的前面的空气吸入口、形成在主体壳体的上面后部的空气吹出口、被设置在主体壳体内用于从空气吸入口吸入空气并向空气吹出口吹出的风扇、用于驱动该风扇的风扇马达、被设置在风扇的上游侧用于捕集被吸入的空气中的尘埃的集尘过滤器,在空气吹出口的附近具有向用于吸附臭气成分的吸附件的表面添加催化剂而成的脱臭部和用于恢复该脱臭部的脱臭功能而进行加热的加热部。
这样的空气净化机通过驱动风扇而从空气吸入口向主体壳体内部获取室内空气,在由集尘过滤器将尘埃除去后,流下到消臭部的室内空气中的臭气成分吸附于消臭部的吸附件,据此,进行室内空气的脱臭。
而且,吸附了臭气的脱臭部的吸附件通过由加热部加热,能够将臭气成分除去,使脱臭功能恢复(例如,专利文献1)。
在先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1-38126号公报(图1)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但是,在在先技术文献记载的空气净化机中,由于通过将吸附件加热而将被吸附件吸附了的臭气除去的作为加热部的加热器相对于吸附件被固定设置,所以,形成加热器和吸附件的距离接近的部分和离开的部分。
据此,虽然靠近加热器的吸附件的部位因为被有效地加热而能够将臭气除去,但存在从加热器离开的吸附件的部位未被有效地传递来自加热器的热的担忧,存在没有切实地将臭气除干净的可能性。
另外,因为加热器仅仅被单纯地设置在吸附件上,所以,成为加热器的热容易向吸附件的外部逃逸的构造。
因此,在这样的结构中,由于不能使吸附件的吸附臭气的能力充分地恢复,所以,存在导致空气净化机的脱臭功能低下的担忧。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上述那样的问题点而做出的发明,以提供一种如下的空气净化机为目的,其具有有效地使吸附臭气的吸附件的功能恢复的功能,能够有效地减少室内空气的臭气。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为了解决上述的课题,在空气净化机中,具备:主体壳体,其形成有朝向外部开口的吸入口以及吹出口,并具有将该吸入口和该吹出口连通的通风路;送风构件,其被内置于主体壳体,并将室内空气导入从吸入口抵达吹出口的通风路;被设置在通风路且被导入的空气可通过的脱臭元件;将脱臭元件局部地加热的加热单元;具备脱臭元件和加热单元的由合成树脂构成的框体;变更加热单元和脱臭元件的相对的位置关系的位置变更构件;和控制送风构件、加热构件和位置变更构件的通电的控制构件,脱臭元件具有通过由加热单元加热而恢复脱臭功能的功能,被旋转自由地安装于框体,加热单元以与脱臭元件相向的状态被固定安装于框体,隔着脱臭元件在加热单元的相向侧设置覆盖加热单元的盖体。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能够提供一种可获取更多的室内空气,有效地减少室内空气的臭气,另外,可使吸附臭气的吸附件的功能有效地切实恢复的空气净化机。
附图说明
图1(a)是实施方式1的空气净化机A的正视图,(b)是该空气净化机A的俯视图,(c)是该空气净化机A的侧视图。
图2是表示将图1所示的空气净化机A的前面板、预过滤器、HEPA过滤器卸下的状态,(a)是正视图,(b)是俯视图,(c)是侧视图。
图3是图1所示的空气净化机A的分解立体图。
图4是图1所示的空气净化机A的Y-Y纵剖视图。
图5(a)是从图1所示的空气净化机A的前方看的立体图,(b)是从图1所示的空气净化机A的后方看的立体图。
图6是表示将图5(a)所示的空气净化机A的前面板、预过滤器、HEPA过滤器卸下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7(a)是从正面看实施方式1的空气净化机A的前面板被卸下的状态的图,(b)是(a)的Z-Z剖视图。
图8(a)是从前方看实施方式1的空气净化机A的脱臭部的立体图,(b)是从后方看脱臭部的立体图。
图9是图8(b)所示的脱臭部的分解立体图。
图10是从前面侧看实施方式1的脱臭元件的立体图。
图11是表示实施方式1的光传感器和角度板的位置关系的平面图。
图12是表示图11(a)的X-X截面的示意图。
图13(a)是实施方式1的空气净化机A的加热单元的里面的平面图,(b)是加热单元的Z-Z剖视图。
图14(a)是图10所示的加热单元的里面的立体图,(b)是图10所示的加热单元的表面的立体图。
图15是实施方式1的空气净化机A,(a)是正视图,(b)是该空气净化机A的俯视图,(c)是该空气净化机A的侧视图。
图16(a)是从图15所示的空气净化机A的前方看的立体图,(b)是从图15所示的空气净化机A的后方看的立体图。
图17是从图15所示的空气净化机的底面侧看的平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方式1)
下面,参见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进行说明。
参见图1~图6,本实施方式的空气净化机A由呈外轮廓的主体壳体C和被设置在该主体壳体C上的脱臭部60等各种功能零件构成。
该主体壳体C呈由树脂形成的箱形状,由前面板10、前壳体20和后壳体40等多个部位构成。
前壳体20正面视时的形状为长方形,以具有规定的进深宽度的框状的框架21为基体而构成。在该框架21的前面形成长方形的前开口22,后面的开口由分隔板23覆盖。
而且,在该分隔板23形成朝向后方开口的圆形的后开口24。也就是说,前壳体20成为前开口22和后开口24连通的状态。
另外,分隔板23的后开口24为圆形状,开口的中心在从正面看主体时从左右方向的中心向左侧错开。另外,该后开口24在与后述的送风风扇44的风扇开口44d相向的位置开口,在该风扇开口44d的周围形成喇叭口。
接着,前壳体20的框架21的下边通过与左右2边相比整体性地向前方突出而形成下突出部25。
另外,框架21的上边通过与左右2边相比向前方突出而形成上突出部28,在上边的上部的前侧设置由多个操作按钮、形成显示部的LED等构成的操作部26。
而且,与该操作部26对应地在框架21的上边的上部内侧设置有安装这些操作按钮、LED的操作基板(未图示出)。另外,该操作基板与后述的控制部47电气性地连接。
接着,前面板10正面视的形状为长方形,被构成为可从正面覆盖前壳体20的前开口22的形状。
另外,在前面板10的前面,通过形成在左右方向延伸的狭缝,来形成在前面板10的前后方向连通的空气吸入口11(下面为吸入口11)。也就是说,前面板10被确保通气性,以便空气可在前后方向贯穿而流动。
接着,后壳体40正面视时的形状为长方形,呈在前面开口有前开口41,在上面形成成为空气吹出口42(以下为吹出口42)的开口,后面43呈被封闭的箱型形状。该吹出口42从正面看主体时位于右侧。
而且,在后面43设置有用于将室内空气向空气净化机内部获取的作为送风构件的送风风扇44和形成将从该送风风扇44流下的空气向空气吹出口42引导的风路的涡旋形状的分隔板45。
另外,在分隔板45的下侧,在由后壳体40和分隔板45形成的空间设置根据规定的程序控制空气净化机A的各部分的控制部47。
再有,在后壳体40的内侧的上部且在吹出口42的附近,设置改变从空气吹出口42朝向室内吹出的空气的风向或将空气吹出口42关闭的百叶窗46。
另外,吹出口42的开口部分安装格子,以便不使百叶窗46直接被接触。
接着,送风风扇44使用在旋转方向上安装了具有规定的宽度的多个叶片的使用了多翼的叶片的多翼式风扇(西洛克风扇)。也就是说,送风风扇44的多个叶片44a位于距旋转轴规定的半径的位置。
而且,送风风扇44被安装在后壳体40的后面43,以便使驱动叶片44a旋转的马达44b将旋转轴44c的朝向向着前方并在水平方向延伸。
另外,周围被叶片44a包围的风扇开口44d朝向前方开口。
通过像这样将送风风扇44安装在后壳体40,送风风扇44从朝向作为旋转轴44c的轴方向的前方的风扇开口44d吸入空气,将空气向包括送风风扇44的上方在内的送风风扇44的径方向排出。
另外,送风风扇44的旋转中心在从正面看主体时,成为从左右方向的中心偏向左侧的位置,在这种状态下,风扇开口44d与后开口24相向。另外,该送风风扇44被构成为通过在从主体正面看时左旋转,以将空气吸入。
接着,分隔板45从后壳体40的后面43大致垂直地竖立设置成将送风风扇44的周围包围,将一端与空气吹出口42的作为开口缘的右端42a连接,将另一端与空气吹出口42的左端42b连接。
也就是说,分隔板45将送风风扇44的周围包围,通过两端部与空气吹出口42的开口缘连接而成为袋状,形成从送风风扇44吹出的空气的风路,被配置在后壳体40。
另外,由分隔板45形成的抵达吹出口42的风路被构成为通过将送风风扇44配置在空气净化机A的主体的左右中心的左侧,而使得分隔板45和风扇44右侧的空隙比左侧的空隙宽。
通过像这样构成送风风扇44和分隔板45,从送风风扇44吹出的空气伴随着送风风扇44的旋转,一面向左方向旋转,一面沿分隔板45抵达吹出口42。
此时,因为送风风扇44在从主体正面看时偏向左侧被配置,在送风风扇44的右侧和分隔板45之间形成大的空隙,所以,空气能够有效地从送风风扇44向在主体的右侧上部开口的吹出口42流动。
也就是说,能够在有限的主体的左右的宽度内有效地形成从送风风扇44抵达吹出口42的空气的流动。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以送风风扇44的中心偏向左侧,吹出口42的位置偏向右侧的形态进行了说明,但是,也可以是送风风扇的中心为右侧,吹出口42为左侧的形态。在这种情况下,送风风扇44的左侧和分隔板的间隔比送风风扇44的右侧和分隔板的间隔宽,为送风风扇右旋转的形态。
接着,百叶窗46由多个板状的风向板46a、分别使该多个风向板46a相连地使风向板46a活动规定的角度的连杆机构46c和使该连杆机构46c活动的马达等驱动部(未图示出)构成。
而且,百叶窗46被排列配置成多个板状的风向板46a分别空开规定的间隔与空气吹出口42的开口平行,各自的风向板46a由形成在该风向板46a的两端的轴46d轴支承于空气吹出口42。
另外,使连杆机构46c活动的驱动部与后述的控制部47连接,是与空气净化机A的状态相应地按照规定的程序被驱动的部件,据此,变更百叶窗46的朝向。
接着,参见图8~图9,脱臭部60是通过使获取到空气净化机A的内部的室内空气通过,来将臭气从空气内部清除的部位,具有设置了各种零件的成为基体的框体61、脱臭元件62、将该脱臭元件62局部地加热的加热单元63、使脱臭元件62活动,变更加热单元63和脱臭元件的相向的部位的相对的位置关系的作为位置变更构件的驱动构件64。
首先,框体61是由合成树脂形成,正面视时的形状为长方形,具有规定的进深宽度的框状的框架。而且,框体61的外形是能够嵌入前壳体20的前开口22的内部的大小。另外,框体61的树脂材料使用耐热温度为90℃~110℃的热塑性树脂(例如,ABS树脂)。
这样,在空气净化机A中,通过局部地使用高耐热的零件,与框体61整体使用高耐热的材料相比,成本低,且能够确保成形性、外观设计性。
另外,在框体61的内部设置中分隔板65,以便将框体61的开口遮蔽(以便将开口前后分隔)。
而且,在中分隔板65形成与框体61的前后连通的圆形状的开口65a。中央支撑体65b位于该开口65a的中心,从该中央支撑体65b放射状地形成多个与开口65a的开口缘相连的梁部65c。该梁部65c是支撑中央支撑体65b的部件。另外,在中央支撑体65b设置向后方突出的轴65j。
这里,参见图7,开口65a的中心,也就是中央支撑体65b在从前方看主体时位于左右方向的中心上(中心线L上)。
另外,在轴65j的附近,在中央支撑体65b和梁部65c连接的部位设置光传感器70。该光传感器70由发光部71和受光部72构成。另外,发光部71和受光部72以轴65j为基准,在开口65a的径方向排列,空开规定的间隔相面对地被配置。
该光传感器70与控制部47连接,在受光部72检测到发光部71发出的光的情况下(ON状态),向控制部47传输检测信号。
再有,在开口65a的前侧设置可使空气流入开口65a内的框65h。该框65h是用于防止使用者直接接触后述的脱臭元件62的部件。
再有,在中分隔板65的里面(后面)形成朝向后方竖立设置的环状的导向部65e,以便将开口65a包围。
在该导向部65e的边缘向开口65a的内方突出地设置在将后述的脱臭元件62向该导向部65e安装时承接脱臭元件62的承接部65f。
另外,导向部65e位于圆形状的开口65a的圆形的开口缘的外侧。也就是说,在开口65a的边缘和导向部65e之间形成间隙r。另外,导向部65e所形成的环的直径是能够将设置了后述的各部的脱臭元件62保持在内部的程度的大小。
而且,中分隔板65的开口65a的中央支撑体65b的下方的区域,也就是由以中央支撑体65b为中心左右相等地扩开的规定的张开角形成的扇形的区域由板状且扇形状的盖体65d覆盖。
另外,该盖体65d由不锈钢形成,从中分隔板65的后面侧(里面侧)由螺钉等固定在梁部65c。
另外,盖体65d被配置成位于隔着(夹着)脱臭元件62与后述的加热单元63相向的位置。而且,盖体65d被构成为在与加热单元63的加热器单元63a相向的状态下,可覆盖加热器单元63a的大小。
也就是说,加热单元63和盖体65d通过夹着脱臭元件62相向,而形成后述的脱臭元件62的加热空间。
另外,为了将在脱臭元件穿通并抵达盖体65d的来自加热单元63的热更强力地向脱臭元件62传递,而对盖体65d的与加热单元63相向的一侧的面施加黑色的耐热喷涂。
通过像这样构成,若盖体65d受到来自加热单元63的热,成为变热的状态,则从被喷涂成黑色的盖体65d的表面将热朝向脱臭元件62辐射,能够得到进一步的脱臭元件62的温度上升。也就是说,将盖体65d喷涂成黑色的理由是为了有效地产生辐射热。
此外,盖体65d的表面不仅像上述那样构成为黑色,即使构成为光泽面,也能够将在脱臭元件穿通并抵达盖体65d的来自加热单元63的热强力地朝向脱臭元件62反射。
通过像这样将盖体65d做成黑色、光泽面,能够更有效地得到构成脱臭元件62的催化剂的温度上升。
再有,在中分隔板65的表面侧的与盖体65d相向的部位设置板状的保护部件65k。该保护部件65k呈可将盖体65d覆盖的扇形状,由耐热性高的材料(例如,SPS(间规聚苯乙烯)树脂)构成。
通过像这样设置从中分隔板65的表侧覆盖盖体65d的保护部件65k,能够防止因加热单元63的发热造成的框体的热变形。据此,能够消除框体的热变形对脱臭元件62的旋转动作的影响。
另外,在该保护部件65k和盖体65d之间设置隔热件66。通过像这样设置隔热件66,能够抑制因盖体65d的温度上升造成的向保护部件65k的热传导,防止来自盖体65d的散热,抑制热向框体的传导,抑制框体的温度上升。
接着,参见图10,脱臭元件62的平面形状为圆板形状,是在由陶瓷或者铝形成的像蜂的巢孔的开口那样形成有多个开口的蜂窝状中心通过黏合剂涂抹或含浸了催化剂的部件。
另外,该催化剂使用下述催化剂,即、使用了白金类、锰的催化剂等具有吸附臭气(尤其是氨臭)的性质的催化剂。
另外,在脱臭元件62的中心部形成开口部62c,在作为将脱臭元件62设置到框体61上时朝向前方的面的前面设置保持脱臭元件62的由不锈钢形成的元件框架62a。
在该脱臭元件62上,在距脱臭元件62的中心(开口部62c的中心)规定的距离的位置设置多个角度板62d。角度板62d相对于脱臭元件62的面垂直地竖立设置,各自的角度板62d的面朝向脱臭元件62的中心。
另外,各自的角度板62d位于距脱臭元件62的中心相同的距离的位置,与相邻的角度板62d空开规定的间隔被设置。也就是说,这些多个角度板62d在脱臭元件62的中心将该中心包围配置成环状。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各自的角度板62d在脱臭元件62的中心每隔张开角θ为45度相邻地配置。
另外,脱臭元件62的中心和角度板62d之间的距离与前述的中央支撑体65d(轴65j)的中心和由发光部71和受光部72相面对地形成的间隙所处的位置之间的距离相等。
这里,如上所述那样,因为脱臭元件62由蜂窝状中心形成,被设置在前面的元件框架62a形成规定的开口,所以,空气能够在前后方向贯穿脱臭元件62的内部而流动。
再有,在脱臭元件62的周缘将脱臭元件62包围地设置齿轮部62b。
包括该齿轮部62b在内的脱臭元件62的直径构成得比形成在中分隔板65上的圆形状的开口65a的直径大。
接着,参见图13~图14,加热单元63由将脱臭元件62加热的作为加热构件的加热器单元63a和具有将该加热器单元63a收纳在内部的规定的内部空间的壳体63b而构成。
该加热器单元63a与控制部47电气性地连接,是与空气净化机A的状态相应地被通电控制的部件。
另外,加热器单元63a由板状的发热部63f和使该发热部63f变热的加热器部63g构成。再有,发热部63f的平面形状呈扇形状,表面被施加用于提高从加热器部63f受到的热的放射率的耐热喷涂(黑色)。
也就是说,加热器单元63a通过板状的发热部63f受到由加热器部63g产生的热,并从板面整体放射热,而将相向的脱臭元件62减少不均匀性地加热。
而且,加热器单元63a设定成在被通电规定的时间的情况下,能够使与从加热器单元63a隔有规定的间隙被配置的脱臭元件62相向的部位上升到能够将吸附在脱臭元件62的臭气除去的规定的温度的加热能力。
另外,加热器63g使用以钛酸钡为主成分的作为半导体陶瓷的PTC加热器。
由于该PTC加热器具有自我温度控制性,没有必要进行来自外部的温度控制,所以,不像调温器那样进行断续的控制,因此,不会产生火花、噪音,能够稳定地使用。
接着,壳体63b形成将加热器单元63a保持在内部的凹部63c和从该凹部63c的开口周缘扩开的法兰部63d。
凹部63c呈与加热器单元63a的平面形状一致的扇形状,在内部以使加热器单元63a面向凹部63c的开口的状态设置加热器单元63a。在法兰部63d形成用于在将加热单元63向规定的位置安装时使螺钉贯通的螺钉孔63e。
上述那样构成的加热单元63的平面形状与加热器单元63a的发热部的形状相匹配地被构成为扇形状,凹部63c的开口也被构成为扇形状。
接着,参见图8~图9,驱动构件64是使脱臭元件62旋转,变更加热单元63和脱臭元件的相向的部位的相对的位置关系,也就是变更与加热单元63相向的脱臭元件62的部位的位置变更构件。
驱动构件64由马达64a和保持该马达64a的托架64b构成。在马达64a的旋转轴安装有齿轮。另外,马达64a与控制部47电气性地连接,是与空气净化机A的状态相应地被通电控制的部件。
参见图4以及图7~图9,上述的脱臭元件62、加热单元63和驱动构件64通过像下述那样被安装在框体61而构成脱臭部60。
首先,从框体61的里面,脱臭元件62的开口部62c成为轴承地旋转自由地嵌入被设置在中央支撑体65b上的轴65j。也就是说,中央支撑体65b旋转自由地支撑脱臭元件62。
这样,因为脱臭元件62被安装在中央支撑体65b上,所以,脱臭元件62的旋转中心在从正面看主体时,位于左右方向的中心。
另外,因为作为送风风扇44的旋转中心的旋转轴44c处于在从前方看主体时从左右方向的中心向左侧错开的位置,所以,成为送风风扇44的旋转中心从脱臭元件62的旋转中心向左侧错开的状态。
据此,脱臭元件62以脱臭元件62面向开口65a的状态(相对面的状态)相对于框体61旋转自由地被配置在形成于框体61的里面(后面)的导向部65e的内部。
而且,在该状态下,在导向部65e的边缘以向开口65a的内方突出的方式承接脱臭元件62的承接部65f由脱臭元件62的后方(里面)保持到不会大幅阻碍脱臭元件62的旋转方向的活动的程度。
这样,通过将脱臭元件62安装在框体61,脱臭元件62以面向中分隔板65的开口65a的状态被旋转自由地保持在由中分隔板65的里面(间隙r)、导向部65e和承接部65f包围的空间的内部。
另外,也可以是不将设置在中央支撑体65b上的轴65j和脱臭元件62的开口部62a像上述那样构成为轴和轴承的关系,而是由导向部65e保持脱臭元件62的构造。
参见图11~图12,由于在像这样脱臭元件62被保持在框体61的状态下,脱臭元件62的中心和角度板62d的距离与中央支撑体65d(轴65j)的中心和由发光部71和受光部72形成的间隙的距离相等,所以,通过将脱臭元件62安装在中央支撑体65d,角度板62d可位于由发光部71和受光部72形成的间隙中。
据此,角度板62d能够将发光部71和受光部72的直接相向的状态遮蔽。
也就是说,通过将脱臭元件62支撑在轴65j上旋转,角度板62d在发光部71和受光部72的间隙通过。据此,能够使发光部71和受光部72成为直接相向的状态(图11(b)的状态)或将相向的状态遮蔽(图11(a)的状态),根据脱臭元件62的旋转角度,做出受光部72的光的检测·非检测状态。
通过像这样,使由发光部71和受光部72构成的光传感器70和角度板62d在前后吻合,构成检测脱臭过滤器62旋转了的角度的角度检测构件。
在本实施方式的情况下,因为角度板62d以从脱臭元件62的中心每隔张开角θ为45度的方式空开规定的间隔被定位,所以,脱臭元件62每旋转45度,从发光部71抵达受光部72的光就被遮蔽。
也就是说,脱臭元件62每旋转45度就切断向控制部传输的光的检测信号。
据此,控制部可以正确地检查脱臭元件62旋转了的角度。另外,若将上述的角度设定得更细,则能够检测更细的脱臭元件62的旋转了的角度。
接着,在像上述那样,在框体61配置了脱臭元件62的状态下,以将脱臭元件62的一部分覆盖的方式在框体61上像下述那样安装加热单元63。
首先,加热单元63被配置成,跨过从脱臭元件62的中心起的下侧的部位,不妨碍脱臭元件62的旋转。
在该状态下,使设置了加热器单元63a的凹部63c的开口朝向前方,以便使加热单元63的加热器单元63a与脱臭元件62直接接近并相向。
而且,加热单元63被螺钉紧固在形成在位于脱臭元件62的开口部62c的中央支撑体65b和位于脱臭元件62的外侧的中分隔板65上的安装位置。
另外,在该状态下,加热单元63和盖体65d成为隔着脱臭元件62相面对的位置关系。另外,俯视时的形状为扇形的加热单元63成为以左右相同的面积的方式覆盖从脱臭元件62的旋转中心起的下侧的区域。
通过像上述那样构成,加热单元63不会阻碍脱臭元件62的旋转方向的活动地被固定在框体61。
另外,因为加热单元63和盖体65d相面对地被配置在框体61上,所以,在使脱臭元件62夹设在加热单元63和盖体65d之间的状态下,形成留存加热器单元63a的热的空间。再有,因为发热部63f被施加提高热的放射率的喷涂,所以,更有效地放射从加热器部63g接收的热。
据此,加热单元63被构成为能够有效地将相向的脱臭元件62的部位局部加热。
接着,驱动构件64在马达64a被保持在托架64b的状态下,将托架64b固定在中分隔板65。此时,安装在马达64a的旋转轴上的齿轮与设置在脱臭元件62上的齿轮62b啮合。
另外,驱动构件64的配置位置是中分隔板65的里面,也就是被开口65a和中分隔板65的角65g夹着的部位。再有,设有该驱动构件64的部位也可以是由4个角65g中的位于从加热单元63离开的上方的角65g和开口65a夹着的部位。
通过像这样设置驱动构件64,马达64a可通过由控制部47进行的通电控制而被驱动来使脱臭元件62相对于框体61旋转,可以变更脱臭元件62的与加热单元63相向的部位。
也就是说,可以变更加热单元63和脱臭元件62的相对的位置关系。
另外,因为在由开口65a和角65g夹着的位置设置了驱动部64,所以,能够有效地利用形成在长方形的中分隔板65上的开口65a的周围的死空隙。再有,因为在从加热单元63离开的位置设置了驱动构件64,所以,能够做成驱动部64难以受到从加热单元63产生的热的影响的构造。
接着,像上述那样构成为各部分的前面板10、前壳体20、后壳体40和脱臭部60通过像下述那样与其它的功能零件组装,构成空气净化机A。
首先,后壳体40使开口41朝向前方,被安装在前壳体20的后面。此时,被设置在后壳体40上的送风风扇44的开口44d与在被设置于前壳体20上的分隔板23上所形成的后开口24成为相向的位置关系。另外,后开口24的开口中心与送风风扇44的旋转轴的轴心在前后一致。
接着,脱臭部60通过将框体61从前壳体20的前开口22插入前壳体20的内部,并将框体61的外周保持在前壳体20的内部而被安装在前壳体20。
在像这样将脱臭部60安装在前壳体20的状态下,将脱臭部60的后面侧(安装了加热单元63的位置侧)配置成朝向前壳体20的后开口24,加热单元63位于脱臭元件62和后开口24之间。
这里,脱臭元件62和在送风风扇44的开口44d的周围形成喇叭口的前壳体20的分隔板23以及后开口24为了不妨碍空气从脱臭元件62向后开口24的流动而空开规定的间隔D相向。
这样,因为确保了送风风扇44的吸入空气的部分和脱臭元件62那样的空气的流动的压力损失物的距离,所以,能够确保送风风扇44的吸入空气的效率,能够抑制空气动力性能的恶化。
另外,间隔D为40mm~60mm左右的大小。
另外,加热单元63位于这样形成的间隔D的部位。
接着,在被安装在前壳体20上的脱臭部60的框体61的内方设置与框体61的开口同程度大小的HEPA过滤器12,预过滤器13被设置成将该HEPA过滤器12的前面覆盖。
而且,通过在预过滤器13的前面侧被前壳体20的上突出部28和下突出部25夹着地设置前面板10,构成空气净化机A。
另外,HEPA过滤器12是用于将空气中所含的花粉、螨虫的粪、霉的孢子、房屋灰尘等细微的尘埃清除的过滤器。
另外,预过滤器13是在由HEPA过滤器过滤空气前,为了预先将空气所含的大的尘埃清除的眼粗的过滤器,是用于长期保持HEPA过滤器的效果的过滤器。
接着,参见图4,在上述那样构成的空气净化机A的内部形成获取室内空气,进行该空气的净化以及脱臭,并向室内排放的通风路R。针对该风路R,按照空气净化机A的空气净化运转状态和获取到内部的空气的流动进行说明。
首先,使用者通过操作操作部26,相对于控制部47进行输入,据此,执行进行空气净化机A的运转的规定的程序。
若在上述的运转开始后,送风风扇44被驱动,则产生从空气吸入口11向空气净化机A的内部获取室内空气的吸入力,室内空气向空气吸入口11流入。
从空气吸入口11获取的空气在空气净化机A的内部向后方流动,在由预过滤器13清除大的尘埃后,由HEPA过滤器12清除细微的尘埃。
接着,将尘埃清除了的空气进一步向后方流动,到达脱臭部60,在开口65a通过,抵达被配置在面向该开口部65a的位置上的脱臭元件62。该脱臭元件62形成从表面抵达里面的蜂窝形状的多个开口,在表面涂抹吸附臭气的催化剂。
因此,含有臭气的空气在从脱臭元件62的表侧向里侧通过时,在蜂窝形状的开口通过,被涂抹在脱臭元件62上的催化剂吸附空气所含的臭气,据此,将臭气从空气清除。
另外,“将臭气从空气清除”不仅是臭气完全从空气消失的状态,也包括臭气从空气在脱臭元件62通过前的状态减少的状态。
这里,通过像上述那样使空气净化机A持续运转,吸附的臭气逐渐积蓄在脱臭元件62,随着吸附的臭气增加,脱臭元件62的脱臭能力逐渐降低。
接着,清除了尘埃和臭气的空气从脱臭元件62进一步向后方流动,通过在前壳体20的分隔板23上开口的后开口24,向与该后开口24相向地配置的送风风扇44流动。
向送风风扇44流动的空气从送风风扇44的轴方向前方向周围被叶片44a包围的风扇开口44d的内部流下,向包括送风风扇44的上方的送风风扇44的径方向排出到送风风扇44的外部。
从送风风扇44排出的空气由分隔板45向后壳体40引导,在百叶窗46通过时,风向被调整,从空气吹出口42朝向空气净化机A的上方向,从空气净化机A的内部作为净化空气被吹出。
这样,通风路R是从空气吸入口11在水平方向与空气净化机主体的后部相连,在该后部将朝向向上方改变,并抵达空气吹出口42的风路。
也就是说,通风路R在以空气的流动为基准看时,在脱臭元件62的上游侧配置预过滤器13、HEPA过滤器12等尘埃过滤用过滤器,在脱臭元件62的下游侧,形成作为将空气的流动的朝向向上方弯曲地改变的位置的弯曲部。作为送风风扇44的西洛克风扇位于该弯曲部。
因为该西洛克风扇从风扇的旋转轴方向获取空气,向风扇的径方向排出所获取的空气,所以,能够做出室内空气的从主体壳体C的前面向后方直线的流动,且有效地朝向吹出口42改变风的朝向。
另外,脱臭元件62、预过滤器13、HEPA过滤器12、送风风扇44的开口44d的前面相对于在通风路R流动的空气的朝向,被配置成垂直的朝向。
据此,因为空气的流动笔直到达脱臭元件,空气垂直地碰撞各过滤器面,所以,成为空气的流动好的结构。
这里,开口65a的位置位于主体壳体C的正面的上下方向的中央,被构成为主体壳体C正视时的投影面积X和开口65a正视时的面积Y的关系为“Y≥0.6X”。
接着,对通过像上述那样进行空气净化运转(脱臭运转),而用于使吸附大量的臭气,且脱臭性能降低了的脱臭元件62的脱臭性能恢复的动作(再生动作)进行说明。
控制部47在规定的时刻,例如,从运转开始或者从上次进行的脱臭元件62的脱臭性能恢复动作开始的累积运转时间超过规定的时间的情况下,像下述那样进行脱臭性能恢复动作。
在送风风扇44停止的状态,也就是空气净化机A结束了空气净化运转后,或者没有进行空气净化运转的状态下,控制部47通过相对于加热器单元63a进行通电,来使加热器单元63a发热,使与加热器单元63a相向的脱臭元件62的部位上升到规定的温度,加热规定的时间。
该脱臭元件62的加热温度以及加热时间是为了除去吸附在脱臭元件62上的臭气的足够的温度和时间。
另外,脱臭元件62的被加热的部位因为前面侧由被施加了提高热的放射率的喷涂的盖体63d覆盖,后面侧由加热单元63(加热器单元63a)覆盖,所以,能够由从加热器单元63a产生的热和从盖体63d放射的热,有效地加热脱臭元件62。
另外,因为脱臭元件62位于由加热器单元63a和盖体63d夹着的位置,所以,从这些部件放射的热容易留存在脱臭元件62的附近,能够更有效地加热脱臭元件62。
接着,若像上述那样,与加热单元63相向的部位的脱臭性能恢复动作结束,则控制部47使旋转脱臭单元62的驱动构件64动作,使脱臭单元62仅旋转规定的角度。
通过该动作,与加热单元63相向的脱臭元件62的结束了加热处理的部位相对于加热元件63在旋转方向错开。
上述那样的工序通过控制部47,使用包括下述那样的处理步骤的控制程序,控制各部分。
首先,在从发光部71去向受光部72的光被角度板62d遮蔽的状态(上次脱臭元件的再生工序结束了的状态)下,使驱动构件64驱动,使脱臭元件62向规定的方向旋转。
接着,在由控制部47检测到与脱臭元件62一起旋转的角度板62d下一次将从发光部71去向受光部72的光遮蔽时,控制部47停止驱动构件64,停止脱臭元件62的旋转。
也就是说,通过脱臭元件62被旋转驱动,处于在初期的状态下将去向受光部72的光遮蔽的角度板62d的、与脱臭元件62的旋转方向相反一侧的旁边的角度板62d,将从发光部71去向受光部72的光遮蔽,据此,脱臭元件62旋转规定的角度,成为停止了的状态。
接着,控制部47通过在脱臭元件62停止了的状态下,对加热单元63通电规定时间,将脱臭元件62和加热单元63相向的部位加热,进行脱臭元件62的脱臭能力的恢复。
另外,上述的控制程序也可以包括即使使作为脱臭元件的位置变更构件的驱动构件动作规定时间,若不再次由角度板将来自发光部的光遮蔽,也停止驱动构件的动作,进行规定的错误显示的处理步骤。
如上所述,加热处理完成了的脱臭单元62的部位从由加热单元63和盖体63d夹着的位置被卸下,且大量新吸附了臭气的脱臭元件62的部位位于由加热单元63和盖体63d夹着的部位,通过被加热来恢复脱臭能力。
另外,使脱臭单元62旋转的张开角θ的角度可以是与为扇形状的加热器单元63a的加热部63f的张开角相同或比该张开角小的角度。也就是说,相邻的角度板和脱臭元件62的中心构成的角可以是与为扇形状的加热器单元63a的加热部63f的张开角相同或比该张开角小的角度。
通过像这样设定旋转角度,在脱臭单元62旋转一圈内,脱臭单元62的任何部位都停留在加热部63f前,被加热处理。
另外,使脱臭单元62活动的时刻可以是加热处理后马上进行,另外,也可以是在即将进行下一次空气净化运转前进行。
通过像上述那样构成空气净化机A的各部,能够得到下述那样的效果。
通过像本实施方式这样,构成为可变更脱臭元件62和局部地加热该脱臭元件62的加热单元63的相对的位置关系,能够使加热单元63小型化。
该加热单元63小型化的优点例如为,没有必要为了能够切实地对脱臭元件62的整个区域进行加热处理而配置与脱臭元件62的整个区域相面对那样的大型的加热器,可以使构造简洁化、成本降低。
另外,因为可以变更加热单元63和脱臭元件62的相对的位置关系,所以,在对脱臭元件62的整个区域进行脱臭时,只要变更脱臭元件62和加热单元63的相向的部位即可,加热单元63没有必要覆盖脱臭元件62的整个区域。
也就是说,由于脱臭元件62与加热单元63相向的部位总是在有限的部分即可完成,所以,使加热单元63最小限度地妨碍在脱臭元件62流动的空气的流动即可完成。据此,相对于脱臭元件62,可以使更多的空气流过,能够将更多的臭气一次从空气中清除。
再有,因为能够变更脱臭元件62和加热单元63的相对的位置关系,所以,可以切实地使加热单元63相对于脱臭元件62的各部位相向地进行加热。
据此,能够减少脱臭元件62的各部位之间的加热不均匀,可以有效地恢复脱臭元件62的脱臭能力。
尤其是因为将脱臭元件62形成为圆盘型,使该脱臭元件62的中心与空气净化机主体的左右方向的中心一致,相对于主体旋转自由地设置脱臭元件62,所以,能够最大限度地利用主体的左右方向的尺寸,使脱臭元件62最大限度地大,能够确保更大的脱臭元件的脱臭面积。
再有,空气净化机A的吸入口11形成在主体的前面,吹出口42形成在主体的侧面、顶面或者背面的任意一个。
因为通过像这样构成,使开口大的吸入口11容易相对于臭气的发生源相向,所以,能够更快地吸入臭气,从室内空气将臭气除去。
另外,因为吹出口11被形成在主体的侧面、顶面或者背面的任意一个,所以,被净化的空气难以向臭气的发生源流动,能够防止臭气的扩散。
再有,脱臭元件62被可旋转地支撑在主体壳体C上,加热单元63与脱臭元件62的表面接近地被固定在主体壳体C上。
据此,由于作为加热器单元63a发热的部位的加热单元63不会在主体壳体C的内部活动,所以,没有必要考虑因供给用于发热的电源的配线的应对、高温的部位在主体壳体C的内部改变位置所造成的遍及主体壳体C内部的大范围的热的对策。
另外,因为通过脱臭元件62旋转,来改变与加热单元63相向的面,所以,仅通过使脱臭元件62向一个方向活动,就能够消除不均匀地使脱臭元件62的整个面与加热单元63相向。
再有,因为在空气净化机内部的成为固定侧的中央支撑体设置由发光部71和受光部构成的光传感器70,在通过驱动构件旋转的脱臭元件上按照规定的间隔,以脱臭元件的中心为基准环状排列设置将从发光部71去向受光部72的光遮蔽的角度板62d,所以,通过控制部检测受光部72有无检查到光,能够检测脱臭元件62旋转了的角度。
据此,因为能够相应于与脱臭元件62相向的加热单元63的大小来控制脱臭元件62的旋转,所以,能够与用于使脱臭元件62的脱臭力恢复的加热处理的时刻相应地使加热单元63相对于脱臭元件62的欲加热处理的区域恰当地相向。
尤其是,因为若以与加热板的张开角相同或以比它小的角度设置角度板的以脱臭元件的中心为基准的配置间隔,则能够以与加热板的张开角相同或其以下的旋转角度旋转控制脱臭元件,所以,可以消除不均匀地使加热板和脱臭元件相向。据此,能够对脱臭元件的整个面无中断地进行加热处理。
再有,控制部47使用的控制程序中,首先,在从发光部71去向受光部72的光由角度板62d遮蔽的状态下,使驱动构件64驱动,使脱臭元件62向规定的方向旋转。接着,在控制部47检测到与脱臭元件62一起旋转的角度板62d下一次将从发光部71去向受光部72的光遮蔽了的情况时,控制部使驱动构件64停止,使脱臭元件62的旋转停止。
也就是说,通过脱臭元件62被旋转驱动,处于在初期的状态下将去向受光部72的光遮蔽的角度板62d的与脱臭元件62的旋转方向相反一侧的旁边的角度板62d将从发光部71去向受光部72的光遮蔽。据此,脱臭元件62成为旋转规定的角度停止的状态。
接着,控制部47在脱臭元件62停止了的状态下,通过将加热单元63通电规定时间,将脱臭元件62和加热单元63相向的部位加热,进行脱臭元件62的脱臭能力的恢复。
因为像这样进行脱臭元件62的加热控制,所以,能够使脱臭元件62的成为加热处理的对象的部位恰当地与加热单元相向,不会出现未被加热处理的部位地进行加热处理。
另外,该控制程序也可以包括即使使作为脱臭元件62的位置变更构件的驱动构件64动作规定时间,若来自发光部71的光没有再次由角度板遮蔽,则也停止驱动构件64的动作,进行规定的错误显示的处理步骤。
通过做成这样的控制程序,由于控制部47能够认识即使使位置变更构件动作,脱臭元件62也没有动作的情况,所以,可以进行错误显示、停止运转等恰当的对应。
接着,因为脱臭元件62的形状为圆板形状,所以,能够使脱臭元件62旋转的旋转区域相对于脱臭元件62从旋转轴方向看的面积为最小。
也就是说,能够使主体壳体C的内部的脱臭元件62的配置区域小。
另外,由于脱臭元件62通过旋转来改变与加热单元63相向的面,所以,若脱臭元件62的形状为圆板形状,则加热单元63的加热器单元63a的在脱臭元件62的直径方向的大小至少与脱臭元件62的旋转半径相同或比它小,因此,可以加热脱臭元件62的较多的区域。
再有,因为脱臭元件62的形状是圆板形状,所以,具有实现上述效果的结构,而且,由于圆形状相对于为矩形开口的主体壳体C的开口面积可以形成最大的区域,所以,能够更大地形成可脱臭的区域。
据此,因为能够使更多的空气在脱臭元件62穿过并流动,所以,能够一面维持脱臭力,一面使风量大。
接着,在脱臭元件62上,将具有氨的分解功能的催化剂涂抹或者含浸在表面。据此,可以构成可将宠物臭,医院、护理设施、护理现场等的护理臭快速地脱臭的空气净化机。
尤其是,因为若为本实施方式,则能够在短时间期间将臭气从更多的空气中清除,所以,可以迅速地解决医院、护理设施等多人利用的场所的护理等的臭味的麻烦。
接着,作为送风构件的送风风扇位于通风路内部,脱臭元件62在通风路R之中,位于送风风扇44的上游侧,加热单元63位于送风风扇44和脱臭元件62之间。
因为这样构成,所以,能够将为了降低在脱臭元件62和送风风扇44的开口44d的周围产生的压力损失(空气流动的损失)而设置的空隙作为加热单元63的配置位置使用。
接着,加热单元63具备与脱臭元件62相向的一侧开口且具有规定的内部空间的壳体63b和位于该壳体63b内部空间并穿过开口将热放射的电气加热器单元63a,加热器单元63a被设定成在被通电了规定时间的情况下,能够使脱臭元件62的相向的部分上升到规定温度的加热能力。据此,可以将吸附在脱臭元件62上的臭气除去。
另外,上述的壳体63b的形状成为扇形。据此,能够使覆盖脱臭元件62的面积为必要最小限度。另外,扇形的张开角被构成为以使脱臭元件62旋转时的一次的旋转角度为目标。
接着,在控制部47内置以规定的时刻驱动作为位置变更构件的驱动构件64,使脱臭元件62旋转的控制程序。
据此,在加热脱臭元件62时,能够由控制部47自动地使脱臭元件62的欲脱臭的部位与加热单元63相向。
另外,上述的控制程序具有以规定的时刻驱动驱动构件64,使脱臭元件旋转规定的旋转角度后停止,在该停止状态下,将加热单元通电规定时间的处理步骤。
据此,能够由控制部47自动地进行从脱臭元件62的旋转到加热的一系列的动作。
接着,在通风路R上,在与脱臭元件62相比的上游侧设置尘埃过滤用过滤器12、13,在主体壳体C的前面可装拆地安装具有通气性的作为框体的前面板10,在将该框体从主体壳体C拆下的状态下,可以将尘埃过滤用过滤器向主体壳体C前方取出。
因为通过这样构成,能够从主体壳体C的前侧装拆尘埃过滤用过滤器,所以,能够提高容易附着大的尘埃的尘埃过滤用过滤器的维护性。
接着,通风路R在脱臭元件62的下游侧向上方弯曲,且在该弯曲部配置送风风扇44,该送风风扇44是以在水平方向延伸的旋转轴为中心旋转,将从主体壳体C的正面侧导入的空气还向上方送出的多翼式风扇。
因为这样的多翼式风扇(西洛克风扇)从风扇的旋转轴方向获取空气,将向风扇的径方向获取的空气排出,所以,能够做出室内空气的从主体壳体C的前面向后方直线的流动,且有效地朝向吹出口42改变风的朝向。
接着,加热单元63被安装在主体上,位于与脱臭元件62的旋转中心相比的下侧。
通过像这样,将具有加热器单元63a等的具有某种程度的重量的加热单元配置在低的位置,能够使空气净化机A的重心低。据此,能够构成稳定地设置在地板面上的空气净化机A。
此外,构成为开口65a的位置位于主体壳体C的正面的上下方向的中央,主体壳体C的正视时的投影面积A和吸入口的正视时的面积B的关系为“B≥0.6A”。
该关系是相对于主体壳体C的正视时的面积,开口65a吸入口最大限度获取室内空气的关系,能够构成可更多地获取室内空气,使之向脱臭元件62流通的空气净化机。
接着,上述那样构成的空气净化机A通过像图15~图17那样构成而可以移动。
下面详细阐述,本实施方式的空气净化机A由呈外轮廓的主体壳体C和设置在该主体壳体C上的脱臭部60等各种功能零件构成。
该主体壳体C由树脂形成,由前面板10、前壳体20和后壳体40等多个零件构成,正面以及侧面的平面形状成纵长方形的外壳形状。
而且,在主体壳体C的底部设置四个车轮90。四个车轮在前壳体20的底部设置两个,在后壳体40的底部设置两个,从前侧看主体壳体C时,相对于主体壳体C的中心左右对称地在左右分别各配置一个。
另外,在构成前壳体20的框架21的上边的上部的后侧,设置使用者移动空气净化机A时把持的手柄91。
该手柄91被设置成该把手部91a的中心轴在主体壳体C的顶面中央,且朝向左右方向。手柄91的相对于主体壳体C的前后方向的位置位于加热单元63和送风风扇44之间。另外,构成为把手部91a的距地板面的高度L位于700mm以下的范围。
在像这样配置了各部的状态下,车轮90被构成为至少在把手部91a的长边方向旋转自由。
如上所述,通过车轮在手柄91的把手部91a的长边方向旋转自由地被设置在主体壳体C上,即使是大型的空气净化机A,也可以轻易地推拉。
尤其是,由于手柄91的主体壳体C的前后位置位于加热单元63和送风风扇44之间,所以,手柄91位于重量密度大的部位的大致中间位置。据此,在握住手柄91推拉空气净化机时,能够以比较保持重量的平衡的位置为支点,使空气净化机A活动。
因此,能够做成使用者容易搬运的空气净化机A。
另外,本实施方式的空气净化机A被构成为手柄91的把手部91a距地板面的高度L在700mm以下。
因为这样构成,由于日本人的成人的指节点高(在人站立在地板面上的状态下,从地板面到中指指节点的竖直距离)的平均为男性约695mm,女性约632mm,整体约662mm,所以,成为与性别无关,使用者不必大幅弯腰地容易握住的手柄91的高度。
再有,本实施方式的空气净化机A的进深S为约300mm。
因为这样构成,由于日本人的成人的肩宽的平均为男性约426mm,女性约394mm,全体约409mm,所以,与性别无关,在将空气净化机A从侧方推拉时,被纳入人的肩宽内。
据此,空气净化机A即使在窄的通路、场所,也能够轻易地进行移动。
再有,由于一般家庭的走廊宽为约850mm~900mm,所以,在使空气净化机A横向朝向地放在走廊的情况下,也能够确保约550mm~600mm的空隙。
因此,即使将空气净化机A设置在一般家庭的走廊,也能够确保人、物充分地穿过的空隙。
再有,由于护理设施的走廊宽为约1800mm以上,所以,在将空气净化机A横向朝向地放在走廊的情况下,能够确保约1500mm的空隙。
因此,即使将空气净化机A设置在护理设施的走廊,也能够确保人、物充分地穿过的空隙。
另外,由于一般使用的轮椅的宽度为约700mm,所以,即使在护理设施的走廊设置空气净化机A,轮椅也可以彼此地交错通过。
附图标记说明
A:空气净化机;C:主体壳体;R:通风路;10:前面板;11:空气吸入口;12:HEPA过滤器;13:预过滤器;20:前壳体;21:框架;23:分隔板;26:操作部;40:后壳体;42:空气吹出口;44:送风风扇;45:分隔板;46:百叶窗;46a:风向板;46c:连杆机构;47:控制部;60:脱臭部;61:框体;62:脱臭元件;63:加热单元;64:驱动构件;65:中分隔板;65d:盖体;66:隔热件;67:罩;90:车轮;91:手柄;91a:把手部。

Claims (5)

1.一种空气净化机,其特征在于,具备:
主体壳体,其形成有朝向外部开口的吸入口以及吹出口,并具有将该吸入口和该吹出口连通的通风路;
送风构件,其被内置于上述主体壳体,并将室内空气导入从上述吸入口抵达上述吹出口的上述通风路;
被设置在上述通风路且被导入的空气可通过的脱臭元件;
将上述脱臭元件局部地加热的加热单元;
具备上述脱臭元件和上述加热单元的由合成树脂构成的框体;
变更上述加热单元和上述脱臭元件的相对的位置关系的位置变更构件;和
控制上述送风构件、上述加热单元和上述位置变更构件的通电的控制构件,
上述脱臭元件具有通过由上述加热单元加热而恢复脱臭功能的功能,并被旋转自由地安装于上述框体,
上述加热单元以与上述脱臭元件相向的状态被固定安装于上述框体,
隔着上述脱臭元件,在上述加热单元的相向侧设置覆盖上述加热单元的盖体。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净化机,其特征在于,对上述盖体施加提高热的放射率的喷涂。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空气净化机,其特征在于,在上述框体的设置了上述盖体的部分具备由耐热性高的材料制作的保护部件。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空气净化机,其特征在于,在上述盖体和上述保护部件之间设置隔热件。
5.如权利要求1至4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空气净化机,其特征在于,上述框体的合成树脂材料是耐热温度为90~110℃的热塑性树脂。
CN201280018696.XA 2011-04-21 2012-04-06 空气净化机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476437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5)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1-094875 2011-04-21
JP2011094875 2011-04-21
JP2011-151364 2011-07-08
JP2011151364 2011-07-08
JP2011-188764 2011-08-31
JP2011188764 2011-08-31
JP2011-188765 2011-08-31
JP2011188765 2011-08-31
JP2011212404 2011-09-28
JP2011212405 2011-09-28
JP2011-212404 2011-09-28
JP2011-212405 2011-09-28
JP2011-214646 2011-09-29
JP2011214646 2011-09-29
PCT/JP2012/059452 WO2012144342A1 (ja) 2011-04-21 2012-04-06 空気清浄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476437A true CN103476437A (zh) 2013-12-25
CN103476437B CN103476437B (zh) 2017-04-26

Family

ID=4704145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80018696.X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476437B (zh) 2011-04-21 2012-04-06 空气净化机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EP (1) EP2700417A4 (zh)
JP (2) JPWO2012144342A1 (zh)
CN (1) CN103476437B (zh)
TW (1) TWI454292B (zh)
WO (1) WO2012144342A1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276696A (zh) * 2014-06-06 2016-01-27 富士通将军股份有限公司 空气净化机
CN108686510A (zh) * 2017-03-29 2018-10-23 富士通将军股份有限公司 吸附单元及空气净化器
CN111251839A (zh) * 2018-11-30 2020-06-09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空气净化装置
CN112619305A (zh) * 2020-12-18 2021-04-09 李启超 一种地下工程通风用滤尘系统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405798B2 (ja) * 2014-08-29 2018-10-17 株式会社富士通ゼネラル 空気清浄機
JP6405802B2 (ja) * 2014-09-02 2018-10-17 株式会社富士通ゼネラル 空気清浄機
JP6405803B2 (ja) * 2014-09-02 2018-10-17 株式会社富士通ゼネラル 空気清浄機
JPWO2016080094A1 (ja) * 2014-11-21 2017-05-25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空気清浄機
GB2540357B (en) * 2015-07-13 2018-04-18 Hsiu Fen Wang Deodorization device
WO2018079896A1 (ko) * 2016-10-28 2018-05-03 주식회사 대유위니아 공기조화기
JP6888353B2 (ja) * 2017-03-17 2021-06-16 株式会社富士通ゼネラル 吸着ユニット及び空気清浄機
JP6972740B2 (ja) * 2017-07-31 2021-11-24 株式会社富士通ゼネラル フィルタ駆動ユニット、吸着ユニット及び空気清浄機
CN112537185A (zh) * 2020-12-31 2021-03-23 永康瑞鹰工贸有限公司 一种防滑型带指南针车载太阳能空气净化器
CN115614900B (zh) * 2022-10-12 2024-08-23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于空调器的香氛释放模块、空调器及控制方法

Citation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769528A (en) * 1985-01-30 1988-09-06 Globol-Werk Gmbh Apparatus for the evaporation of active ingredients such as, for example, pyrethrum, incorporated in cellulose or other carrier materials
JPH11178905A (ja) * 1997-12-24 1999-07-06 Daikin Ind Ltd シート状材料及びこれを用いた空気浄化用触媒構造体並びに空気清浄機
JP2000146236A (ja) * 1998-11-06 2000-05-26 Daikin Ind Ltd 空気浄化器及び空気調和機
JP2002028437A (ja) * 2000-07-12 2002-01-29 Daikin Ind Ltd 脱臭装置
JP2002159827A (ja) * 2000-11-27 2002-06-04 Seibu Giken Co Ltd 湿気交換装置
JP2005205276A (ja) * 2004-01-21 2005-08-04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除湿装置
CN1666573A (zh) * 2002-05-13 2005-09-07 约翰逊父子公司 香味,光,和声音的协同发射
WO2005092400A1 (en) * 2004-03-26 2005-10-06 C.T.R. Consultoria Tecnica E Representacoes, Lda. Device for the evaporation of volatile substances, in particular of aromatics and/or insecticides
WO2008027537A1 (en) * 2006-08-31 2008-03-06 S. C. Johnson & Son, Inc. Dispersion device for dispersing multiple volatile materials
CN101277748A (zh) * 2005-10-04 2008-10-01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除湿机
JP2009082888A (ja) * 2007-10-03 2009-04-23 Panasonic Corp 吸着素子および空調装置
JP2010188320A (ja) * 2009-02-20 2010-09-02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除湿機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10277365A (ja) * 1997-04-04 1998-10-20 Daikin Ind Ltd 空気浄化用触媒構造体
JP2001038126A (ja) 1999-07-30 2001-02-13 Sanyo Electric Co Ltd 空気清浄機
JP5135673B2 (ja) * 2005-10-04 2013-02-06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除湿機
KR101173343B1 (ko) * 2008-10-22 2012-08-10 웅진코웨이주식회사 제습 기능을 구비한 공기 청정기

Patent Citation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769528A (en) * 1985-01-30 1988-09-06 Globol-Werk Gmbh Apparatus for the evaporation of active ingredients such as, for example, pyrethrum, incorporated in cellulose or other carrier materials
JPH11178905A (ja) * 1997-12-24 1999-07-06 Daikin Ind Ltd シート状材料及びこれを用いた空気浄化用触媒構造体並びに空気清浄機
JP2000146236A (ja) * 1998-11-06 2000-05-26 Daikin Ind Ltd 空気浄化器及び空気調和機
JP2002028437A (ja) * 2000-07-12 2002-01-29 Daikin Ind Ltd 脱臭装置
JP2002159827A (ja) * 2000-11-27 2002-06-04 Seibu Giken Co Ltd 湿気交換装置
CN1666573A (zh) * 2002-05-13 2005-09-07 约翰逊父子公司 香味,光,和声音的协同发射
JP2005205276A (ja) * 2004-01-21 2005-08-04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除湿装置
WO2005092400A1 (en) * 2004-03-26 2005-10-06 C.T.R. Consultoria Tecnica E Representacoes, Lda. Device for the evaporation of volatile substances, in particular of aromatics and/or insecticides
CN101277748A (zh) * 2005-10-04 2008-10-01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除湿机
WO2008027537A1 (en) * 2006-08-31 2008-03-06 S. C. Johnson & Son, Inc. Dispersion device for dispersing multiple volatile materials
JP2009082888A (ja) * 2007-10-03 2009-04-23 Panasonic Corp 吸着素子および空調装置
JP2010188320A (ja) * 2009-02-20 2010-09-02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除湿機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276696A (zh) * 2014-06-06 2016-01-27 富士通将军股份有限公司 空气净化机
CN108686510A (zh) * 2017-03-29 2018-10-23 富士通将军股份有限公司 吸附单元及空气净化器
CN111251839A (zh) * 2018-11-30 2020-06-09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空气净化装置
CN112619305A (zh) * 2020-12-18 2021-04-09 李启超 一种地下工程通风用滤尘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2144342A1 (ja) 2012-10-26
JP2015131123A (ja) 2015-07-23
JPWO2012144342A1 (ja) 2014-07-28
EP2700417A4 (en) 2014-09-17
EP2700417A1 (en) 2014-02-26
CN103476437B (zh) 2017-04-26
TW201306884A (zh) 2013-02-16
NZ614821A (en) 2015-01-30
TWI454292B (zh) 2014-10-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476437A (zh) 空气净化机
KR101860904B1 (ko) 청정 공기 공급기, 이를 지지하기 위한 지지 플레이트, 및 설치되는 창틀
KR101947018B1 (ko) 청정 공기 공급기를 지지하기 위한 지지 플레이트, 청정 공기 공급기가 설치되는 창틀, 및 창틀에 형성된 천공홀을 막는 마개
TWI500890B (zh) 空氣清淨機
CN105757795A (zh) 空气净化器和具有空气处理单元的家用电器
CN103930730A (zh) 空气净化器
CN107490059B (zh) 空气处理装置和具有其的空调室内机、空调器
CN107435964A (zh) 一种防止油烟逃逸的风幕系统
WO2012144347A1 (ja) 空気清浄機
KR102170721B1 (ko) 공기정화유닛 및 이를 구비하는 공기청정 겸용 환기장치
CN205897261U (zh) 厨房空气净化系统
CN103547294B (zh) 空气净化机
CN205747062U (zh) 一种防止油烟逃逸的风幕系统
KR102566187B1 (ko) 다중 이용시설용 공기청정기
CN202915485U (zh) 空气净化机
CN109631212A (zh) 双通道雾化加湿器
TWI544184B (zh) 空氣清淨機
CN109780608A (zh) 吸油烟机
TWI464351B (zh) 空氣清淨機
CN209295222U (zh) 一种厨房室内空气净化系统
CN209484780U (zh) 双通道雾化加湿器
CN106123142A (zh) 房间衣柜两用净化器
CN107435991B (zh) 居室空气净化系统
CN109126303A (zh) 一种防雾霾空气净化设备
KR102645225B1 (ko) 가정용 공기청정기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EG Reference to a national code

Ref country code: HK

Ref legal event code: DE

Ref document number: 1188575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HK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REG Reference to a national code

Ref country code: HK

Ref legal event code: GR

Ref document number: 1188575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HK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70426

Termination date: 201904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