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459243A - 车体组装线、以及车体组装线中的保险杠的装配方法 - Google Patents

车体组装线、以及车体组装线中的保险杠的装配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459243A
CN103459243A CN2012800179449A CN201280017944A CN103459243A CN 103459243 A CN103459243 A CN 103459243A CN 2012800179449 A CN2012800179449 A CN 2012800179449A CN 201280017944 A CN201280017944 A CN 201280017944A CN 103459243 A CN103459243 A CN 10345924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umper
car body
spoiler
assembly process
assembl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80017944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459243B (zh
Inventor
清水研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onda Moto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onda Mot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onda Mot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Honda Motor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345924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45924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45924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45924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DMOTOR VEHICLES; TRAILERS
    • B62D65/00Designing, manufacturing, e.g. assembling, facilitating disassembly, or structurally modifying motor vehicles or trailer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2D65/02Joining sub-units or components to, or positioning sub-units or components with respect to, body shell or other sub-units or components
    • B62D65/18Transportation, conveyor or haulage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otor vehicle or trailer assembly lin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DMOTOR VEHICLES; TRAILERS
    • B62D65/00Designing, manufacturing, e.g. assembling, facilitating disassembly, or structurally modifying motor vehicles or trailer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2D65/02Joining sub-units or components to, or positioning sub-units or components with respect to, body shell or other sub-units or components
    • B62D65/16Joining sub-units or components to, or positioning sub-units or components with respect to, body shell or other sub-units or components the sub-units or components being exterior fittings, e.g. bumpers, lights, wipers, exhaus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Automobile Manufacture Line, Endless Track Vehicle, Trailer (AREA)
  • Body Structure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一种车体组装线中的保险杠的装配方法,一边借助配设于地面输送机(FC)的搬送台车(2)来搬送车体(W),一边装配保险杠(B),其中,将车体(W)载置于配设在搬送台车(2)的升降构件(3),在借助升降构件(3)使车体(W)升降而成为预定高度的状态下将保险杠(B)紧固于车体(W),在车体(W)的发动机室内部件的装配工序(Z41)以及行李箱或尾门周围部件的装配工序(Z42)的下游、并在轮胎装配工序(Z43)的上游装配保险杠。根据该结构,避免了作业者以勉强的姿势进行装配作业的情况,提高了作业效率,并且避免了保险杠的擦伤和瘪痕,实现了工时削减。

Description

车体组装线、以及车体组装线中的保险杠的装配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车体组装线、以及车体组装线中的保险杠的装配方法,特别涉及借助配设于搬送台车的升降构件使车体升降到预定的高度来进行装配的车体组装线、以及车体组装线中的保险杠的装配方法。
背景技术
一般地,如图5所示,车体组装线100`为汇集了部件相对于车体W(参照图6)的装配、或装配于车体W的部件的生产线结构,其可以划分为多个区域Z1~Z5,并以如下顺序构成:传递线路区域Z1,其用于装配配线、燃料配管等;内装区域Z2(Z21~Z22),其用于装配仪表板、车顶内衬等内装部件;底盘区域Z3,其用于装配悬架、轮胎等底盘部件;外装区域Z4,其用于装配散热器、清洗剂罐等发动机室内的部件,或尾灯等尾门或行李箱周围的部件;以及复合检查区域Z5,其用于对装配于车体W的部件进行检查。
在车体组装线100`中,通常,考虑到作业者M(参照图6)将各部件向车体W装配的装配姿势,在传递线路区域Z1、一部分的内装区域Z21和底盘区域Z3中,将车体W载置于悬吊在架空输送机OH的悬吊装置H(参照图6的(b)和(c))来进行搬送,在所述以外的内装区域Z22、外装区域Z4中,将车体W载置在支承于地面输送机FC的搬送台车20(参照图6的(a))上来进行搬送(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如图6所示,前保险杠B1和后保险杠B2(以下统称为“保险杠B”。)向车体W的装配是相对于车体W从上下左右方向借助多个夹持件CL或螺栓BT来进行的,其在车体组装线100`的中游进行。
具体地,如图6的(a)所示,保险杠B的上部向车体W的装配是在车体W被地面输送机FC搬送的形态下进行的(参照图5的101`),其在内装区域Z22或外装区域Z4(参照图5)中实施,所述内装区域Z22用于进行仪表板、车顶内衬等内装部件的装配,所述外装区域Z4用于进行散热器、清洗剂罐等发动机室内的部件或尾灯等尾门或行李箱周围的部件的装配。
如图6的(b)所示,保险杠B的侧部和下部向车体W的装配是在车体W被架空输送机OH搬送的形态下进行的(参照图5的102`),其在底盘区域Z3中实施,所述底盘区域Z3用于进行悬架、轮胎等底盘部件的装配。
这样,在地面输送机FC和架空输送机OH两个位置分开进行保险杠B的装配是因为以下原因:如果在车体W被地面输送机FC搬送的形态下将保险杠B从上下左右方向装配于车体W,则在进行保险杠B的侧部和下部的装配时,需要强迫作业者M做出勉强的作业姿势,而且在进行下部装配时,本来装配就比较困难。
另一方面,如果在车体W被架空输送机OH搬送的形态下将保险杠B从上下左右方向装配于车体W,则在进行保险杠B的上部的装配时,需要强迫作业者M做出勉强的作业姿势,或者会产生装配困难的不良情况。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2-36033号公报(参照图1)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但是,其存在以下问题:如果像这样在车体组装线100`的以底盘区域Z3为中心的中游区域将保险杠B装配于车体W,则会较多地发生其它部件、例如散热器、清洗剂罐、配线和配管等发动机室内的部件或作业者M的衣服与保险杠B接触的情况。
此外,由于保险杠B由树脂制成,因而在与其它部件或作业者M的衣服等接触时容易产生擦伤或瘪痕,如果产生了这样的擦伤或瘪痕,则需要在后续工序中替换保险杠B,增加了工时,并且提高了成本。
因此,存在以下问题:作业者M需要在细心注意衣服等不与保险杠B接触的同时装配其它部件,因而被强迫做出勉强的姿势。
本发明是鉴于这样的背景完成的,其课题在于提供一种车体组装线、以及车体组装线中的保险杠的装配方法,其能够避免作业者以勉强的姿势进行装配作业,提高作业效率,并且能够避免保险杠的擦伤和瘪痕,实现工时削减。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为了解决所述课题,技术方案1的发明为一种车体组装线中的保险杠的装配方法,其一边借助配设于地面输送机的搬送台车来搬送车体,一边装配保险杠,其特征在于,将所述车体载置于配设在所述搬送台车上的升降构件,在借助该升降构件使该车体升降而成为预定高度的状态下将所述保险杠紧固于该车体,在所述车体的发动机室内部件的装配工序以及行李箱或尾门周围部件的装配工序的下游装配所述保险杠。
根据所述结构,在使车体升降而成为作业者容易作业的预定高度的状态下将所述保险杠紧固于该车体,由此能够在将车体保持在容易作业的高度的状态下进行作业,因而避免了强迫作业者做出勉强的姿势的情况。因此,能够顺畅地进行作业,并能够避免作业者的衣服等与保险杠接触而使保险杠擦伤的情况,能够实现工时的削减。
此外,通过借助升降构件调整作业高度,能够调整车体的高度,从而正对着将保险杠紧固于车体的螺栓等的拧紧方向,因此,能够有效地抑制在螺栓等拧紧时由于斜着拧紧而导致螺栓的螺纹牙上错或划伤等拧紧不良的发生。
此外,本发明的保险杠的装配方法通过在地面输送机上进行,能够在所述车体的发动机室内部件的装配工序以及行李箱或尾门周围部件的装配工序的下游装配保险杠。因此,由于在装配了发动机室内部件等其它部件之后装配保险杠,因此避免了在其它部件装配时所装配的部件或作业者与保险杠接触的情况,能够防止保险杠的擦伤等。
技术方案2的发明是技术方案1所述的车体组装线中的保险杠的装配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组装线的轮胎装配工序的上游装配保险杠。
根据所述结构,通过在装配轮胎之前装配保险杠,轮胎不会妨碍装配作业,因而能够顺畅地进行保险杠的装配作业。
技术方案3的发明是技术方案2所述的车体组装线中的保险杠的装配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即将进行液体注入工序之前进行所述轮胎装配工序。
根据所述结构,在即将进行注入动力转向油、清洗液和散热液的液体注入工序之前的轮胎装配工序之前进行保险杠的装配,由此能够在其它部件的装配完成之后装配保险杠,因而避免了装配部件或作业者的接触,能够极力避免保险杠的擦伤等。
技术方案4的发明是技术方案1~3中的任一项所述的车体组装线中的保险杠的装配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在借助所述升降构件将所述车体保持在中层的高度的状态下,将与所述前表面部或后表面部对应的部位紧固于该车体的工序;在借助所述升降构件将所述车体保持在上层的高度的状态下,将与所述下表面部对应的部位紧固于该车体的工序;以及在借助所述升降构件将所述车体保持在下层的高度的状态下,将与所述上表面部对应的部位紧固于该车体的工序。
根据该结构,通过在将车体保持在中层的高度的状态下紧固与保险杠的前表面部对应的部位,作业者能够以容易作业的大致胸的高度进行作业,因而避免了强迫作业者做出勉强的姿势的情况,能够更为有效地抑制拧紧不良等。
此外,通过作业者以胸的高度进行作业,例如在将保险杠紧固于车体的螺栓等沿水平方向拧紧的情况下,容易正对着拧紧方向进行作业,因此,能够更为有效地抑制在螺栓等拧紧时由于斜着拧紧而导致螺栓的螺纹牙上错或划伤等拧紧不良的发生。
此外,通过在将车体保持在上层的高度的状态下将与保险杠的下表面部对应的部位紧固,能够使作业者在容易作业的大致快到头顶的位置进行作业。
因此,例如在将保险杠紧固于车体的螺栓等向竖直方向的上方向拧紧的情况下,容易正对着拧紧方向进行作业,因此,能够更为有效地抑制在螺栓等拧紧时由于斜着拧紧等而导致的拧紧不良的发生。
此外,通过在将车体保持在下层的高度的状态下将与保险杠的上表面部对应的部位紧固,能够使作业者在容易作业的大致腰的位置进行作业。
因此,例如在将保险杠紧固于车体的螺栓等向竖直方向的下方向拧紧的情况下,容易正对着拧紧方向进行作业,因此,能够更为有效地抑制在螺栓等拧紧时由于斜着拧紧等而导致的拧紧不良的发生。
技术方案5的发明是一种车体组装线,其一边借助配设于地面输送机的搬送台车来搬送车体,一边装配多个部件来组装车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车体组装线具有:升降构件,其配设于所述搬送台车,能够载置所述车体并将该车体支承在预定的高度;以及保险杠的装配工序区域,在该保险杠的装配工序区域,在借助所述升降构件使所述车体升降而成为预定高度的状态下,将保险杠紧固于该车体,所述保险杠的装配工序区域配设在所述车体的发动机室内部件的装配工序区域以及行李箱或尾门周围部件的装配工序区域的下游。
根据所述结构,由于在装配了发动机室内部件等其它部件之后装配保险杠,因此避免了在其它部件装配时所装配的部件或作业者与保险杠接触的情况,能够防止保险杠的擦伤等。
技术方案6的发明是技术方案5所述的车体组装线,其特征在于,所述保险杠的装配工序区域配设在轮胎装配工序区域的上游。
根据所述结构,通过在装配轮胎之前装配保险杠,轮胎不会妨碍装配作业,因而能够顺畅地进行保险杠的装配作业。
发明的效果
对于本发明的车体组装线、以及车体组装线中的保险杠的装配方法,第一,其能够避免作业者以勉强的姿势进行装配作业的情况,提高作业效率,并且能够避免保险杠的擦伤和瘪痕,实现工时削减。
第二,能够调整车体的高度,从而正对着将保险杠紧固于车体的螺栓等的拧紧方向,因此,能够有效地抑制由于斜着拧紧而导致螺栓的螺纹牙上错或划伤等拧紧不良的发生。
附图说明
图1是应用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车体组装线的布局图。
图2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保险杠的装配方法的顺序的主视图,(a)示出在中层位置、(b)示出在上层位置、(c)示出在下层位置的装配作业。
图3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保险杠的装配方法的前保险杠和车体之间的紧固部位的立体图。
图4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保险杠的装配方法的后保险杠和车体之间的紧固部位的立体图。
图5是应用于以往的保险杠的装配方法的车体组装线的布局图。
图6是示出以往的保险杠的装配方法的顺序的主视图,(a)示出了在地面输送机处的装配作业,(b)和(c)示出了在架空输送机处的装配作业。
具体实施方式
关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车体组装线10的保险杠的装配方法,恰当参照图1至图4进行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车体组装线10以传递线路区域Z1、内装区域Z2、底盘区域Z3、外装区域Z4、复合检查区域Z5的顺序构成,在所有的区域Z1~Z5,采用借助地面输送机FC(一并参照图2)的搬送形态。
在车体组装线10中,保险杠的装配工序区域11~13配设在车体W的发动机室内部件的装配工序区域以及行李箱或尾门周围部件的装配工序区域(发动机室内部件等的装配工序区域Z41)的下游,并配设在轮胎装配工序区域Z43的上游。
如图2所示,地面输送机FC优选采用所谓的摩擦输送机方式,其具备:搬送台车2,其配设在地面并形成为板状;驱动电动机21,其恰当配设在该搬送台车2的搬送方向的两侧;以及摩擦辊22,其支承在所述驱动电动机21的旋转轴。并且,搬送台车2枢轴支承车轮23,该车轮23沿着行驶轨道24行驶。
根据所述结构,地面输送机FC使摩擦辊22抵接于搬送台车2的两侧并驱动摩擦辊22旋转,通过使其正向旋转,能够向搬送方向搬送所述搬送台车2,通过使其逆向旋转,能够对搬送台车2施加制动而使其停止。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在所有的区域Z1~Z5(参照图1)中采用了借助地面输送机FC的搬送形态,但并不限定于此,只要采用地面输送机FC至少作为外装区域Z4的搬送形态,便能够实施本发明。
如图2所示,在搬送台车2配设有升降自如的升降装置3。
将车体W载置在配设于升降装置3的上端的支承部件31上来进行搬送。
升降装置3采用所谓的交叉连杆机构、夹头链(チャックチェーン)机构、啮合链机构、以及凸轮导轨(カムレール)机构中的任一种,并且构成为使车体W自如地升降到中层(参照图2的(a))、上层(参照图2的(b))、以及下层(参照图2的(c))的位置。
如图1所示,前保险杠B1和后保险杠B2(统称为“保险杠B”。)向车体W的装配期望在外装区域Z4的散热器、清洗剂罐等发动机室内的部件、或尾灯等的尾门或行李箱周围的部件(发动机室内的部件等)的装配工序Z41之后,且在轮胎装配工序Z43之前进行。
此外,更为优选的是,在发动机室内的部件等的装配工序Z41之后的门装配工序Z42的下游,且在轮胎装配工序Z43之前进行所述保险杠B向车体W的装配。通过在门装配工序Z42之后装配保险杠B,能够可靠地避免装配的门或作业者M与保险杠B接触而引起擦伤等的情况。
此外,更为优选的是,在门装配工序Z42的下游的即将进行汽油、清洗剂、散热液等的液体注入工序Z44之前的轮胎装配工序Z43之前进行所述保险杠B向车体W的装配。
即,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车体组装线10中的保险杠的装配方法为,在外装区域Z2中,在制动器油注入工序之后,完成发动机室内部件、座椅、尾门部件、窗玻璃等的装配Z41,接着经过门装配工序Z42,然后装配保险杠B。
此外,在紧接着保险杠的装配工序11、12、13之后,设置有轮胎装配工序Z43和液体注入工序Z44。
保险杠的装配工序11~13包括:第1装配工序11(参照图2的(a)),在借助升降装置3将车体W保持在中层的高度的状态下紧固前保险杠B1的前表面部BF的上部或后保险杠B2的后表面部BR的上部;第2装配工序12(参照图2的(b)),在借助升降装置3将车体W保持在上层的高度的状态下紧固保险杠B的下表面部BL;以及第3装配工序13(参照图2的(c)),在借助升降装置3将车体W保持在下层的高度的状态下紧固保险杠B的上表面部BU,以该工序顺序分别实行各个工序。
通过以所述工序顺序实行保险杠B的装配,在紧固保险杠B的前表面部BF中的中心部和上部之后依次紧固周缘部和下部,由此,能够稳定地支承保险杠B,并能够避免紧固时保险杠B的歪斜,从而顺利地装配保险杠B。此外,在将车体W支承在上层的状态(参照图2的(b))下紧固下表面部BL,然后在将车体W支承在下层的状态(参照图2的(c))下紧固上表面部BU,由此,能够以不会阻碍保险杠B向车体W的装配的方式顺畅地转移至作为下一道工序的、下游的轮胎装配工序Z43。
<借助升降装置实现的高度调整>
在第1装配工序11中,如图2的(a)所示,当搬送台车2到达第1装配工序11时(参照图1),使升降装置3进行动作,来将被升降装置3的支承部件31支承的车体W的侧梁下端W1的竖直方向的保持位置保持在中层的高度,即距作业者M的作业面2a大致1100mm的高度(腰的高度)。
<保险杠和车体的位置对准>
并且,在将车体W保持在腰的高度的状态下,借助夹持件CL或螺栓BT等紧固件,车体W的前方的作业者M1装配前保险杠B1,车体W的后方的作业者M2装配后保险杠B2。首先,配置在车体W前后的各作业者M1、M2(以下统称为“作业者M”。)分别把持前保险杠B1和后保险杠B2,在将形成于保险杠B的紧固孔与形成于车体W的夹持件CL的紧固孔或螺纹孔(B11~B23)位置对准的状态下使保险杠B与车体W抵接。
对于前保险杠B1,紧固孔B11~B15的位置对准如图3所示,使前保险杠B1抵接于车体W并使形成于前表面部BF的上部的紧固孔B11、B11与形成于车体W的上横梁W2的前侧面的螺纹孔W21、W21对准,使形成于前表面部BF的左右的侧面的紧固孔B11、B11分别与形成于车体W的前挡泥板W3的紧固孔W31、W31对准,使形成于下表面部BL的紧固孔B13、B13、B13、B13和紧固孔B14、B14分别与形成于车体W的下横梁W4的紧固孔W41、W41、W41、W41和螺纹孔W42、W42对准,使形成于上表面部BU的紧固孔B15、B15分别与形成于车体W的上横梁W2的紧固孔W22、W22对准。
对于后保险杠B2,紧固孔B21~B23的位置对准如图4所示,使后保险杠B2与车体W抵接并使形成于后表面部BR的紧固孔B21、B21与形成于车体W的后面板组件W5的螺纹孔W51、W51对准,使形成于后表面部BR的侧表面部的紧固孔B22与形成于车体W的外侧板W6的紧固孔W61对准,使形成于下表面部BL的紧固孔W71与形成于车体W的后吊挂带(ガータ)组件W7的紧固孔W71对准。
<借助紧固件实现的保险杠和车体的装配>
在第1装配工序11中,对于前保险杠B1,如图3所示,使螺栓BT穿过形成于前保险杠B1的前表面部BF的上部的紧固孔B11,并拧入到形成于车体W的上横梁W2侧面的螺纹孔W21。此外,使螺栓BT穿过形成于左右的侧面部的紧固孔B12、和形成于车体W的前挡泥板W3的紧固孔W31,来将前保险杠B1装配于车体W。
对于后保险杠B2,如图4所示,使螺栓BT穿过形成于后保险杠B2的后表面部BR的紧固孔B21,并拧入到形成于车体W的后面板组件W5的螺纹孔W51来进行装配。此外,使螺栓BT穿过形成于后表面部BR的侧表面部的紧固孔B22、和形成于车体W的外侧板W6的紧固孔W61来拧入到车体W,从而装配后保险杠B2。
<第2装配工序>
在第2装配工序12中,如图2的(b)所示,当搬送台车2到达第2装配工序12时(参照图1),使升降装置3进行动作,来将被升降装置3的支承部件31支承的车体W的侧梁下端W1的竖直方向的保持位置保持在上层的高度,即距作业者M的作业面2a大致1750mm的高度(大致快到头顶的高度)。
对于前保险杠B1,如图3所示,使自攻螺钉TS穿过在前保险杠B1的下表面部BL形成的紧固孔B13,并紧固于形成在车体W的下横梁W4的紧固孔W41,使螺栓BT穿过在前保险杠B1的下表面部BL形成的紧固孔B14,并拧入到形成于车体W的下横梁W4的螺纹孔W41来进行装配。
对于后保险杠B2,如图4所示,使夹持件CL穿过形成于后保险杠B2的下表面部BL的紧固孔B23,并紧固到形成于车体W的后吊挂带组件W7的紧固孔W71来进行装配。
<第3装配工序>
在第3装配工序13中,如图2的(c)所示,当搬送台车2到达第3装配工序13时(参照图1),使升降装置3进行动作,来将被升降装置3的支承部件31支承的车体W的侧梁下端W1的竖直方向的保持位置保持在下层的高度,即距作业者M的作业面2a大致250mm的高度。
对于前保险杠B1,如图3所示,使夹持件CL穿过形成于前保险杠B1的上表面部BU的紧固孔B15,并紧固到形成于车体W的上横梁的紧固孔W22来装配车体W。
此外,后保险杠B2没有由上向下的紧固作业,因此不进行在下层高度的紧固作业。
以上述方式构成的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车体组装线10中的保险杠的装配方法起到了以下的作用效果。
即,如图2所示,在第1装配工序11中,作业者M能够以容易作业的大致胸的高度进行作业,因此,能够避免强迫作业者M做出勉强的姿势的情况,能够更为有效地抑制紧固不良等。
此外,通过作业者M以胸的高度进行作业,在将像保险杠B的前表面部BF那样紧固于车体W的螺栓BT等沿水平方向拧紧时,能够正对着拧紧方向进行作业。因此,能够更为有效地抑制在螺栓BT等拧紧时由于斜着拧紧而导致的螺栓BT的螺纹牙上错或划伤等拧紧不良的发生。
在第2装配工序12中,作业者M能够以容易作业的大致快到头顶的位置进行作业,因此,在将像保险杠B的下表面部BL那样紧固于车体W的螺栓BT等向竖直方向的上方向拧紧那样的情况下,能够正对着拧紧方向进行作业。因此,能够更为有效地抑制螺栓BT等的拧紧不良的发生。
在第3装配工序13中,作业者M能够以容易作业的大致腰的位置进行作业,因此,在将像保险杠B的上表面部BU那样紧固于车体W的螺栓BT等向竖直方向的下方向拧紧那样的情况下,能够正对着拧紧方向进行作业。因此,能够更为有效地抑制夹持件CL的压入不良、和螺栓BT等的拧紧不良的发生。
以上,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于上述实施方式,能够进行恰当变更并实施。例如,在本实施方式中,考虑到装配作业效率等,从第1装配工序11到第3装配工序13以中层、上层、下层的工序顺序,在紧固保险杠B的前表面部BF或后表面部BR之后紧固下表面部BL和上表面部BU,但其并不限定于这三个工序,也可以根据保险杠B的形状、以及与前工序或后工序之间的关系来以一个工序或两个工序进行装配,还可以变更工序顺序来实施。
标号说明
2:搬送台车;
3:升降装置;
10:车体组装线;
11:第1装配工序(保险杠的装配工序区域、中层高度);
12:第2装配工序(保险杠的装配工序区域、上层高度);
13:第3装配工序(保险杠的装配工序区域、下层高度);
B:保险杠;
B1:前保险杠(保险杠);
B2:后保险杠(保险杠);
BF:前表面部;
BL:下表面部;
BU:上表面部;
FC:地面输送机;
W:车体;
Z2:内装区域;
Z3:底盘区域;
Z4:外装区域;
Z5:复合检查区域;
Z41:发动机室内部件等的装配工序(发动机室内部件等的装配工序区域);
Z42:门装配工序;
Z43:轮胎装配工序(轮胎装配工序区域);
Z44:液体注入工序。
权利要求书(按照条约第19条的修改)
1.(修改后)一种车体组装线中的保险杠的装配方法,一边借助配设于地面输送机的搬送台车来搬送车体,一边装配保险杠,其特征在于,
将所述车体载置于配设在所述搬送台车上的升降构件,在借助该升降构件使该车体升降至不同的多层高度并保持于各层的状态下,将所述保险杠紧固于该车体,
在所述车体的发动机室内部件的装配工序以及行李箱或尾门周围部件的装配工序的下游装配保险杠。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体组装线中的保险杠的装配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组装线的轮胎装配工序的上游装配保险杠。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体组装线中的保险杠的装配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即将进行液体注入工序之前进行所述轮胎装配工序。
4.(修改后)根据权利要求1~3中的任一项所述的车体组装线中的保险杠的装配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包括:
在借助所述升降构件将所述车体保持在中层的高度的状态下,将所述保险杠的形成于前表面部或后表面部的紧固部位紧固于该车体的工序;
在借助所述升降构件将所述车体保持在上层的高度的状态下,将所述保险杠的形成于下表面部的紧固部位紧固于该车体的工序;以及
在借助所述升降构件将所述车体保持在下层的高度的状态下,将所述保险杠的形成于上表面部的紧固部位紧固于该车体的工序。
5.(修改后)一种车体组装线,其一边借助配设于地面输送机的搬送台车来搬送车体,一边装配多个部件来组装车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车体组装线具有:
升降构件,其配设于所述搬送台车,能够载置所述车体并将该车体支承在预定的高度;以及
保险杠的装配工序区域,在该保险杠的装配工序区域,在借助所述升降构件使所述车体升降至不同的多层高度并保持于各层的状态下,将保险杠紧固于该车体,
所述保险杠的装配工序区域配设在所述车体的发动机室内部件的装配工序区域以及行李箱或尾门周围部件的装配工序区域的下游。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车体组装线,其特征在于,所述保险杠的装配工序区域配设在轮胎装配工序区域的上游。
说明或声明(按照条约第19条的修改)
对于权利要求1,将修改前的“成为预定高度的状态”明确为“升降至不同的多层高度并保持于各层的状态”。
因此,本发明通过在将车体保持在高度不同的多层高度的状态下装配保险杠这一点,明确了与引用文献1~引用文献4之间的差异。
此外,“多层高度”的修改根据说明书的以下记载:在中层(段落0043)、上层(段落0049)、以及下层的高度(段落0052)将保险杠装配于车体;和在后保险杠不进行在下层高度的紧固(段落0053)。
在引用文献1(JP1-269665A)中,公开了将底盘的部件保持在期望的一定高度来装配于车体。
在引用文献2(JP10-507716A)中,公开了在最终阶段将保险杠装配于车体,在引用文献3(JP4-300793A)中,公开了在装配后端板单元之后装配保险杠,在引用文献4(JP2-36033A)中,公开了在轮胎安装工序的上游装配保险杠。
本发明获得了以下效果:在保险杠的装配作业中,不会强迫作业者做出勉强的姿势,抑制了拧紧不良。
对于权利要求4,将修改前的“与所述前表面部或后表面部对应的部位”明确为“所述保险杠的形成于前表面部或后表面部的紧固部位”(参照段落0041)。
对于权利要求5,将修改前的“成为预定高度的状态”明确为“升降至不同的多层高度并保持于各层的状态”。

Claims (6)

1.一种车体组装线中的保险杠的装配方法,一边借助配设于地面输送机的搬送台车来搬送车体,一边装配保险杠,其特征在于,
将所述车体载置于配设在所述搬送台车上的升降构件,在借助该升降构件使该车体升降而成为预定高度的状态下,将所述保险杠紧固于该车体,
在所述车体的发动机室内部件的装配工序以及行李箱或尾门周围部件的装配工序的下游装配保险杠。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体组装线中的保险杠的装配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组装线的轮胎装配工序的上游装配保险杠。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体组装线中的保险杠的装配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即将进行液体注入工序之前进行所述轮胎装配工序。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的任一项所述的车体组装线中的保险杠的装配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包括:
在借助所述升降构件将所述车体保持在中层的高度的状态下,将与所述前表面部或后表面部对应的部位紧固于该车体的工序;
在借助所述升降构件将所述车体保持在上层的高度的状态下,将与所述下表面部对应的部位紧固于该车体的工序;以及
在借助所述升降构件将所述车体保持在下层的高度的状态下,将与所述上表面部对应的部位紧固于该车体的工序。
5.一种车体组装线,其一边借助配设于地面输送机的搬送台车来搬送车体,一边装配多个部件来组装车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车体组装线具有:
升降构件,其配设于所述搬送台车,能够载置所述车体并将该车体支承在预定的高度;以及
保险杠的装配工序区域,在该保险杠的装配工序区域,在借助所述升降构件使所述车体升降而成为预定高度的状态下,将保险杠紧固于该车体,
所述保险杠的装配工序区域配设在所述车体的发动机室内部件的装配工序区域以及行李箱或尾门周围部件的装配工序区域的下游。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车体组装线,其特征在于,所述保险杠的装配工序区域配设在轮胎装配工序区域的上游。
CN201280017944.9A 2011-04-14 2012-04-12 车体组装线、以及车体组装线中的保险杠的装配方法 Active CN103459243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1090176A JP5227438B2 (ja) 2011-04-14 2011-04-14 車体組立ライン、および車体組立ラインにおけるバンパーの組み付け方法
JP2011-090176 2011-04-14
PCT/JP2012/059955 WO2012141232A1 (ja) 2011-04-14 2012-04-12 車体組立ライン、および車体組立ラインにおけるバンパーの組み付け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459243A true CN103459243A (zh) 2013-12-18
CN103459243B CN103459243B (zh) 2016-06-22

Family

ID=4700939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80017944.9A Active CN103459243B (zh) 2011-04-14 2012-04-12 车体组装线、以及车体组装线中的保险杠的装配方法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JP (1) JP5227438B2 (zh)
CN (1) CN103459243B (zh)
WO (1) WO2012141232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329395B (zh) * 2019-07-30 2020-08-04 清远富强汽车部件有限公司 一种新能源汽车用带有防挤压结构的保险杠自动组装设备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1269665A (ja) * 1988-04-20 1989-10-27 Nakanishi Kinzoku Kogyo Kk 搬送物昇降台を備えた自走式電動台車
JPH0236033A (ja) * 1988-07-21 1990-02-06 Honda Motor Co Ltd 車輌の組立ライン
US5127336A (en) * 1988-04-20 1992-07-07 Nakanishi Metal Works Co., Ltd. Electrically driven self-propelled truck and apparatus for changing course thereof
JPH04300793A (ja) * 1991-03-29 1992-10-23 Mazda Motor Corp 自動車の組立方法
CN1161671A (zh) * 1994-10-26 1997-10-08 诺贝特·巴斯勒 一种机动车制造方法
CN1274323A (zh) * 1998-07-17 2000-11-22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车辆组装线
CN1635967A (zh) * 2002-03-01 2005-07-06 宝马股份公司 用于装配工业产品的装配厂
CN101100274A (zh) * 2007-07-23 2008-01-09 江苏天奇物流系统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机械升降式滑板
FR2921040A1 (fr) * 2007-09-14 2009-03-20 Peugeot Citroen Automobiles Sa Procede d'assemblage d'une peau de pare-chocs sur une caisse de vehicule automobile.
CN101492124A (zh) * 2008-01-23 2009-07-29 中西金属工业株式会社 具备升降功能的输送机装置

Patent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1269665A (ja) * 1988-04-20 1989-10-27 Nakanishi Kinzoku Kogyo Kk 搬送物昇降台を備えた自走式電動台車
US5127336A (en) * 1988-04-20 1992-07-07 Nakanishi Metal Works Co., Ltd. Electrically driven self-propelled truck and apparatus for changing course thereof
JPH0236033A (ja) * 1988-07-21 1990-02-06 Honda Motor Co Ltd 車輌の組立ライン
JPH04300793A (ja) * 1991-03-29 1992-10-23 Mazda Motor Corp 自動車の組立方法
CN1161671A (zh) * 1994-10-26 1997-10-08 诺贝特·巴斯勒 一种机动车制造方法
CN1274323A (zh) * 1998-07-17 2000-11-22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车辆组装线
CN1635967A (zh) * 2002-03-01 2005-07-06 宝马股份公司 用于装配工业产品的装配厂
CN101100274A (zh) * 2007-07-23 2008-01-09 江苏天奇物流系统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机械升降式滑板
FR2921040A1 (fr) * 2007-09-14 2009-03-20 Peugeot Citroen Automobiles Sa Procede d'assemblage d'une peau de pare-chocs sur une caisse de vehicule automobile.
CN101492124A (zh) * 2008-01-23 2009-07-29 中西金属工业株式会社 具备升降功能的输送机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2141232A1 (ja) 2012-10-18
JP2012218713A (ja) 2012-11-12
JP5227438B2 (ja) 2013-07-03
CN103459243B (zh) 2016-06-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347776B (zh) 车体装配线和使用该车体装配线的车体装配方法
US9434432B2 (en) Method for fitting motor vehicle suspension systems
KR102278797B1 (ko) 자동차의 제조 방법
CN104015741A (zh) 一种100%低地板有轨电车的浮车车体及其组装方法
CN101293542B (zh) 轻型汽车驱动桥总成组装生产线
US7478470B2 (en) Device for assembling, tuning, and testing motor vehicles
CN106628906B (zh) 一种机器人升降输送机
CN103459243A (zh) 车体组装线、以及车体组装线中的保险杠的装配方法
JPS6121869A (ja) 車両の組立ライン
CN217170859U (zh) 车辆总装生产线
CN103708176B (zh) 汽车车身涂装车间摩擦输送专用台车
CN100431903C (zh) 用于装配、调整和检测车辆的设备
CN110142538A (zh) 一种无线精密耦合式双层库位循环系统
CN105438189B (zh) 一种四轮转向轨道矿车牵引胶轮式车
CN206155449U (zh) 用于铁路至公路货运的设备
CN204415397U (zh) 高速动车组的车体及外风挡安装结构
CN204110152U (zh) 低平板运输车承载平台
CN209290552U (zh) 一种双托盘搬运车
CN206203507U (zh) 一种卡车对接装置
CN204173044U (zh) 多车型轴距汽车生产输送线吊具装置
KR101627457B1 (ko) 차체공장의 사이드판넬 조립용 다차종 혼류 시스템
CN203715187U (zh) 履带式叉车
CN102991399B (zh) 一种多功能低窄巷道运输车辆
CN215361540U (zh) 一种无人驾驶矿车整体车架装置
CN203047011U (zh) 一种多功能低窄巷道运输车辆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