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416435B - 药用防霉剂及其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药用防霉剂及其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416435B
CN103416435B CN201310091776.4A CN201310091776A CN103416435B CN 103416435 B CN103416435 B CN 103416435B CN 201310091776 A CN201310091776 A CN 201310091776A CN 103416435 B CN103416435 B CN 10341643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uld inhibitor
medicinal
cinder
ginseng
vermiculi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091776.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416435A (zh
Inventor
俞锃
张伟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u Zeng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310091776.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416435B/zh
Publication of CN10341643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41643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41643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41643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edicines Containing Material From Animals Or Micro-Organisms (AREA)
  • Agricultural Chemicals And Associated Chemica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药用防霉剂及其制备方法,包括下述含量的组分:二次还原铁粉20~60%,煤渣20~50%,蛭石1~10%,活性炭1~10%,氢氧化钙2~20%,二氧化硅复合粒子1~10%,负离子粉1~10%,饱和食盐水10~15%。制备方法:将煤渣、活性炭、氢氧化钙、蛭石混合并雾状喷洒饱和食盐水,加入二次还原铁粉再雾状喷洒饱和食盐水,继续混合至均匀;将二氧化硅与负离子粉混合;将上述混合料放置在一起,充分混合搅拌均匀后采用纸塑包装物包装即可。本发明工艺简单,配方独特,原料来源广,无污染;能有效吸除包装容器中的游离氧、游离水、游离油脂以及二氧化碳,有效抑制虫卵、霉菌和酵母菌的生长。

Description

药用防霉剂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固状药类防霉技术领域,涉及一种药用防霉剂及其制备方法,具体涉及一种针对中药材、中成药、中药饮片以及西药类,特别是针对水分含量<48%或水分活性值(Aw)>0.75以上的中药、中药材、中成药、中药饮片以及西药等药用防霉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利用连二亚硫酸钠、铁基、亚硫酸钠、间苯二酚、硫化钠、硼氢化钾、碳酸氢钠、硫酸亚铁、二氯化锰等为主要原料除氧的化学方式,以及蚕茧加吸附体方式杀菌、抑菌,或采用紫外线照射处理,红外线、高频、微波加热处理,χ射线、γ射线等放射线处理以延迟物品贮存期、放宽储存条件的防霉技术已很多,其应用也较为普遍。但就其本质而言,只是起到了有氧抗氧、有菌抑菌、有虫杀虫的目的,且这些方式大多数只能应用于水分含量小于25%的低水分或水分活性值(Aw)为0.75以内的低水分活性值物品(主要是食品)方面的储存,且储存时间短,不能满足物品在长期使用、贮存过程中保持不变质的要求,达不到预期的防霉效果。再者,当遇到水分含量大于25%或水分活性值(Aw)为0.75以上物品时,采用以上这些方式则根本不能满足此多水分或高水分活性值类物品对防霉贮存的需求,更不要说对维持药性、药味要求高并需要防氧化、防哈变、防虫蛀、防微生物生长类医药产品进行有效防霉和贮藏了。
市面上,人们常食用的中药、中药材、中成药、中药饮片以及西药中大部分未使用安全卫生的防霉措施,如鹿茸制品、参制品、冬虫夏草、灵芝、枸杞、川贝、天麻等多数中药材大多仍使用硫磺熏蒸或药剂熏蒸或添加防霉防腐剂等作为防霉贮藏的方法。此外,少部分医药产品也已使用了药品用干燥剂。众所周知,药品用干燥剂是一种重要的、用量较大的医药产品包装材料,它一般被放于医药产品的包装内,用于防止产品受潮,可维系医药产品一定的保质期,具有提高医药产品价值的作用。但药品用干燥剂只能起到防潮作用,其储存条件受限,防霉效果不明显,既不能持久保持中药材、中成药、中药饮片或者西药原有的药味和药性,亦不能解决因氧化哈变导致的变质或因微生物导致的虫卵和霉变等问题。因此,如何有效延长多水分或高水分活性值类医药产品的防霉贮藏时间以及保质问题已日益成为我国提高中药材、中成药、中药饮片等医药产品品质和价值的关键性环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研制一种安全高效、无毒无害、保质期长、成本低廉,且配制和使用方便的药用防霉剂。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药用防霉剂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还有一个目的是提供上述防霉剂在固状阿胶、冬虫夏草、雪莲、鹿茸、鹿鞭、鹿筋、雪蛤、灵芝、枸杞、西洋参、红参、高丽参、丹参、三七、天麻、当归、黄芪、川贝、茯苓、何首乌、金银花、肉苁蓉、海马、党参、蛹虫草、红景天、女贞子以及固元膏等多数中药材、中成药、中药饮片等医药产品中应用。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措施来实现:
本发明所述的药用防霉剂包括下述含量的组分:二次还原铁粉20~60%,煤渣20~50%,蛭石1~10%,活性炭1~10%,氢氧化钙2~20%,二氧化硅复合粒子1~10%,负离子粉1~10%,饱和食盐水10~15%,所述百分数为重量百分数,各组分的总和为100%。
本发明所述的药用防霉剂,优选包括下述含量的组分:二次还原铁粉20~50%,煤渣20~40%,蛭石1~10%,活性炭1~10%,氢氧化钙2~20%,二氧化硅复合粒子1~8%,负离子粉1~8%,饱和食盐水10~15%。
本发明所述的药用防霉剂,更优选包括下述含量的组分:二次还原铁粉40~50%,煤渣20~30%,蛭石1~5%,活性炭1~5%,氢氧化钙2~15%,二氧化硅复合粒子1~5%,负离子粉2~8%,饱和食盐水10~15%,所述百分数为重量百分数,各组分的总和为100%。
本发明所述的煤渣为20~80目经充分燃烧过的煤渣颗粒,pH值为6.5~10,含水量≤5%,松装密度为0.8~1.2g/cm3;所述的煤渣的化学成分包括40~50%SiO2、30~35%Al2O3、4~20%Fe2O3、1~5%CaO;要求硬度高、活性高、无杂质和粉尘。
本发明所述的活性炭为200目粉末状糖用活性炭,PH≥7,硫酸盐≤0.1%、亚甲基蓝≥90 mg/g、碘值≥700 mg/g、酸溶物≤10 mg/g,干燥失重≤10%,无异味、无沙性。
本发明所述的二氧化硅复合粒子是以二氧化硅为载体、采用微囊技术吸附食用酒精制成的,所述食用酒精和二氧化硅用量比为0.5~1:1mL/g,复配后无气味;所述的二氧化硅采用320目粉末状食品级二氧化硅,pH 值为5.5~7.5,SiO2含量≥96%;所述的食用酒精是体积分数95%以上的食用酒精。
本发明所述的负离子粉为1500目,负离子释放量为10000 ions,Al2O3≤35.1%,SiO2≤34.81%,B2O3≤11.02%,Fe2O3≤10.18%。
本发明所述药用防霉剂在中药材、中成药、中药饮片以及西药中的应用,优选在固状阿胶、冬虫夏草、雪莲、鹿茸、鹿鞭、鹿筋、雪蛤、灵芝、枸杞、西洋参、红参、高丽参、丹参、三七、天麻、当归、黄芪、川贝、茯苓、何首乌、金银花、肉苁蓉、海马、党参、蛹虫草、红景天、女贞子以及固元膏中的应用。
本发明所述药用防霉剂在水分含量<48%或水分活性值Aw>0.75的固状阿胶、冬虫夏草、雪莲、鹿茸、鹿鞭、鹿筋、雪蛤、灵芝、枸杞、西洋参、红参、高丽参、丹参、三七、天麻、当归、黄芪、川贝、茯苓、何首乌、金银花、肉苁蓉、海马、党参、蛹虫草、红景天、女贞子以及固元膏中的应用。
本发明所述药用防霉剂的制备及使用方法进一步叙述如下:
药用防霉剂的制备方法,依次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将煤渣、活性炭、氢氧化钙、蛭石混合并雾状喷洒饱和食盐水,加入二次还原铁粉再雾状喷洒饱和食盐水,继续混合至均匀;
步骤二:将二氧化硅复合粒子与负离子粉混合;
步骤三:将步骤一、步骤二的混合料放置在一起,充分混合搅拌均匀后采用纸塑包装物包装即可。
所述的步骤一中采用自动喷雾装置实现雾状喷洒饱和食盐水。
药用防霉剂的纸塑包装物为符合一定透气度要求,即透气度为80~90ml/min·30.5cm2·220mm H2O柱(标准纸塑包装材料透气度测定装置测试的数值)的纸塑包装物,纸塑包装物为纸复合PE膜的结构,要求防水、防油、防漏锈,且表面无脱色,产品抗跌性强,需符合固体药用袋卫生标准。
本发明所述药用防霉剂的使用对象为药类固状物,使用方法极其简单,具体方法为:在0~35℃及30%~85% RH条件下,将纸塑包装物包装的防霉剂放入装有中药材、中成药、中药饮片或者西药的容器中密封即可。包装容器为PVDC或铝箔等医用级高阻隔性材料(透氧率和透湿率要求不大于0.5cc/m2/day和0.5g/m2/day)。
本发明所述药用防霉剂,其主要作用原理是:1、利用金属铁粉在电化学反应过程中大量吸收游离氧的化学反应原理,不断地把包装容器内原有的或者渗透进来的游离氧吸收掉,持续保持封存物品处于无氧状态,从而达到防霉变、防虫蛀、防油脂氧化的效果;2、将负离子粉和本发明所述的其他材料混合在一起,可源源不断产生负离子,因负离子粉体中产生的负氧离子具有较高的活性,有很强的氧化还原作用,能破坏细菌的细胞膜或细胞原生质活性酶的活性,使细胞膜功能紊乱甚至使细胞膜破裂,蛋白质功能受损,从而抑制细胞的新陈代谢最终导致微生物死亡,达到抗菌杀菌的目的。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所述药用防霉剂与现有的药品用干燥剂和其他防霉技术相比具有的优点是:非添加剂;能有效脱除包装容器内原有或者不断渗透进来的游离氧,持续保持包装容器内处于无氧状态;能够吸除由封存物产生的二氧化碳、游离水和游离油脂,吸附异味;能释放负离子杀菌和形成气象杀菌,有效抑制虫卵、霉菌和酵母菌的生长,全面解决了由微生物引起的霉变、哈变、虫蛀。本发明所述之药用固体纸袋装防霉剂在保药味、保药性、防潮、防霉、防氧化、防哈变、防虫、防蛀等方面综合功能显著,提高了中药、中药材、中成药、中药饮片以及西药的贮藏期和保质效果。
本发明所述药用防霉剂配方独特,配制简便,在生产和使用中,对需要贮存的物品及环境无任何污染,能与封存物直接接触,对人体亦无毒、无害、无辐射,符合食品药品卫生标准,特别适于水分含量<48%或水分活性值Aw>0.75的中药材、中成药、中药饮片以及西药的贮藏保存。本发明所述防霉剂的原料来源广,制造工艺简单,生产成本低、耗能小,所用材料亦无毒、无害,对环境也不造成任何影响,因此安全可靠。
具体实施方式
为更好的理解本发明,现通过以下实例来阐述并说明本发明:
实例1:药用防霉剂配置实施例
包括下述含量的组分:二次还原铁粉20~60%,煤渣20~50%,蛭石1~10%,活性炭1~10%,氢氧化钙2~20%,二氧化硅复合粒子1~10%,负离子粉1~10%,饱和食盐水10~15%,所述百分数为重量百分数,各组分的总和为100%。
制备方法,依次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将煤渣、活性炭、氢氧化钙、蛭石混合并雾状喷洒饱和食盐水,加入二次还原铁粉再雾状喷洒饱和食盐水,继续混合至均匀;
步骤二:将二氧化硅复合粒子与负离子粉混合;
步骤三:将步骤一、步骤二的混合料放置在一起,充分混合搅拌均匀后采用纸塑包装物包装即可。
纸塑包装物透气度及结构性能:要求透气度为80~90ml/min·30.5cm2·220mm H2O柱(标准纸塑包装材料透气度测定装置测试的数值);结构为纸复合PE膜;性能要求防水、防油、防漏锈,且表面无脱色,产品抗跌性强。需符合固体药用袋卫生标准。
实例2:固状阿胶封样
称取23%煤渣、3.8%活性炭、8%氢氧化钙、蛭石3.4%进行混合,并雾状喷洒5%的饱和食盐水,加入42%二次还原铁粉再雾状喷洒7%的饱和食盐水,继续混合至均匀;继续称取2.8%二氧化硅复合粒子、5%负离子粉进行混合;将经上述混合后的料放在一起,充分混合搅拌均匀后采用纸塑包装物制成小包装。
将制成的防霉剂小包装放入装有24%水分含量的固状阿胶的高阻隔药用级塑制包装盒内(每125g固状阿胶使用1.2g防霉剂),用铝膜封口。固状阿胶为黑褐色,有光泽,质硬而脆,无异味。
将放入防霉剂小包装并封装好的固状阿胶,与放市售硅胶干燥剂封装的固状阿胶均放在常温环境(20~25℃,58~78%RH)存放,观察固状阿胶的霉菌、酵母菌繁殖时间以及霉变、哈变,结果如下:
常温(20~25℃,58~78%RH)环境下,采用防霉剂存放与放市售硅胶干燥剂封装的固状阿胶同期存放比较,保质期延迟了至少1300天,放干燥剂封装的固状阿胶常温存放最多650天之后即开始有霉斑、哈味且脱水严重。
实例3:枸杞封样
称取20%煤渣、2.8%活性炭、14%氢氧化钙、蛭石1.4%进行混合,并雾状喷洒6%的饱和食盐水,加入43%二次还原铁粉再雾状喷洒8%的饱和食盐水,继续混合至均匀;继续称取1.8%二氧化硅复合粒子、3%负离子粉进行混合;将上述混合后的料放在一起充分混合搅拌均匀后采用纸塑包装物制成小包装。
取经烘干后的枸杞500g,含水量控制在34%左右。将制成的防霉剂小包装放入装有枸杞的高阻隔食品级复合薄膜袋内(每500g枸杞使用3.5g防霉剂),封口。枸杞选择暗红色,有光泽,无坏果,无霉烂的优质果实。
将放入防霉剂小包装并封装好的枸杞,与未放防霉剂抽真空封装的枸杞均放在常温环境(20~25℃,58~78%RH)和高温高湿(26~38℃,65~85%RH)环境下同期存放,观察枸杞的霉菌、酵母菌繁殖时间以及氧化、虫卵、霉变,结果如下:
常温(20~25℃,58~78%RH)环境下,采用防霉剂存放与未放防霉剂抽真空封装的枸杞同期存放比较,保质期延迟了至少300天,未放防霉剂抽真空封装的枸杞常温存放最多100天之后即开始色变、霉变、有异味且脱水严重,且伴有虫蛀现象。
高温高湿(26~38℃,65~85%RH)环境下,采用防霉剂存放与未放防霉剂抽真空封装的枸杞同期存放比较,保质期延迟了至少200天,未放防霉剂抽真空封装的枸杞高温高湿存放最多30天之后即开始色变、霉变、有异味且伴有腐烂现象。
实例4:雪蛤(又称林蛙油、蛤蟆油)封样
称取22%煤渣、2.8%活性炭、10%氢氧化钙、蛭石2.4%进行混合,并雾状喷洒6%的饱和食盐水,加入40%二次还原铁粉再雾状喷洒8%的饱和食盐水,继续混合至均匀;继续称取3.8%二氧化硅复合粒子、5%负离子粉进行混合;将上述混合后的料放在一起充分混合搅拌均匀后采用纸塑包装物制成小包装。
取经风干后的雪蛤250g,含水量控制在38%左右。将制成的防霉剂小包装放入装有雪蛤的高阻隔食品级复合薄膜袋或者高阻隔塑制包装盒内(每250g雪蛤使用5.0g防霉剂),封口。雪蛤选择经风干后的淡棕色、有光泽、无损坏、无霉烂和无异味的优质品。
将放入防霉剂小包装并封装好的雪蛤,与未放防霉剂抽真空封装的雪蛤均放在常温环境(20~25℃,58~78%RH)、高温高湿环境(26~38℃,65~85%RH)以及冷藏(0~5℃,55~65%RH)环境下同期存放,观察雪蛤的霉菌、酵母菌繁殖时间以及氧化、霉变、腐烂,结果如下:
常温(20~25℃,58~78%RH)环境下,采用防霉剂存放与未放防霉剂抽真空封装的雪蛤同期存放比较,保质期延迟了至少150天,未放防霉剂抽真空封装的雪蛤常温存放最多30天之后即开始哈变、霉变、有异味且干涩。
高温高湿(26~38℃,65~85%RH)环境下,采用防霉剂存放与未放防霉剂抽真空封装的雪蛤同期存放比较,保质期延迟了至少60天,未放防霉剂抽真空封装的雪蛤高温高湿存放最多10天之后即开始色变、霉变、异味浓且伴有腐烂现象。
低温冷藏(0~5℃,55~65%RH)环境下,采用防霉剂存放与未放防霉剂抽真空封装的雪蛤同期存放比较,保质期延迟了至少300天,未放防霉剂抽真空封装的雪蛤低温冷藏存放最多100天之后即开始色变、霉变、有异味且有脱水现象。
实例5:冬虫夏草(如青海草、藏草、川草、滇草等)封样
称取26%煤渣、1.8%活性炭、8%氢氧化钙、蛭石2.4%进行混合,并雾状喷洒6%的饱和食盐水,加入42%二次还原铁粉再雾状喷洒8%的饱和食盐水,继续混合至均匀;继续称取1.8%二氧化硅复合粒子、4%负离子粉进行混合;将上述混合后的料放在一起充分混合搅拌均匀后采用纸塑包装物制成小包装。
取经晒干后的冬虫夏草100g,含水量控制在12%左右。将制成的防霉剂小包装放入装有冬虫夏草的高阻隔药用级复合薄膜袋或者高阻隔塑制包装盒内(每100g冬虫夏草使用1.2g防霉剂),封口。冬虫夏草颜色为深黄、浅黄到棕色,选择刷净泥沙,无短条、无穿条、非死草、非瘪草、非混草、无折损,且经分类过的饱满品种。
将放入防霉剂小包装并封装好的冬虫夏草,与放市售硅胶干燥剂封装的冬虫夏草均放在常温环境(20~25℃,58~78%RH)、高温高湿环境(26~38℃,65~85%RH)以及冷藏(0~5℃,55~65%RH)环境下同期存放,观察冬虫夏草的虫卵、霉菌繁殖时间以及氧化、霉变、虫蛀,结果如下:
常温(20~25℃,58~78%RH)环境下,采用防霉剂存放与放市售硅胶干燥剂封装的冬虫夏草同期存放比较,保质期延迟了至少700天,放干燥剂封装的冬虫夏草常温存放最多300天左右即有虫蛀、霉变且脱水的现象。
高温高湿(26~38℃,65~85%RH)环境下,采用防霉剂存放与放市售硅胶干燥剂封装的冬虫夏草同期存放比较,保质期延迟了至少300天,放干燥剂封装的冬虫夏草高温高湿存放最多180天左右即开始色变、霉变且伴有虫蛀现象。
低温冷藏(0~5℃,55~65%RH)环境下,采用防霉剂存放与放市售硅胶干燥剂封装的冬虫夏草同期存放比较,保质期延迟了至少1100天,放干燥剂封装的冬虫夏草低温冷藏存放最多600天左右即开始霉变且伴有结露现象。
实例6:鹿茸制品(鹿茸、鹿茸片、鹿鞭、鹿筋等)封样
称取24%煤渣、2.8%活性炭、2%氢氧化钙、蛭石1.4%进行混合,并雾状喷洒6%的饱和食盐水,加入46%二次还原铁粉再雾状喷洒8%的饱和食盐水,继续混合至均匀;继续称取1.8%二氧化硅复合粒子、8%负离子粉进行混合;将上述混合后的料放在一起充分混合搅拌均匀后采用纸塑包装物制成小包装。
取经加工后的鹿茸制品150g,含水量控制在28%左右。将制成的防霉剂小包装放入装有鹿茸制品的高阻隔药用级复合薄膜袋或者高阻隔塑制包装盒内(每150g鹿茸制品使用1.7g防霉剂),封口。鹿茸制品颜色为黑棕色、浅黄色、棕色,选择经脱水干燥后的鹿茸制品,无油污、无血污,且通透性好的品种。
将放入防霉剂小包装并封装好的鹿茸制品,与放市售硅胶干燥剂封装的鹿茸制品均放在常温环境(温度20~25℃,58~78%RH)、高温高湿环境(26~38℃,65~85%RH)以及冷藏(0~5℃,55~65%RH)环境下同期存放,观察鹿茸制品的虫卵、霉菌繁殖时间以及氧化、霉变、虫蛀,结果如下:
常温(20~25℃,58~78%RH)环境下,采用防霉剂存放与放市售硅胶干燥剂封装的鹿茸制品同期存放比较,保质期延迟了至少800天,放干燥剂封装的鹿茸制品常温存放最多400天左右即有色变、哈变,或虫蛀、霉斑,且失水变形等现象。
高温高湿(26~38℃,65~85%RH)环境下,采用防霉剂存放与放市售硅胶干燥剂封装的鹿茸制品同期存放比较,保质期延迟了至少300天,放干燥剂封装的鹿茸制品高温高湿存放最多100天左右即开始色变、霉斑且伴有哈味现象。
低温冷藏(温度0~5℃,湿度55~65%RH)环境下,采用防霉剂存放与放市售硅胶干燥剂封装的鹿茸制品同期存放比较,保质期延迟了至少700天,放干燥剂封装的鹿茸制品低温冷藏存放最多300天左右即开始伴有霉斑且伴有结露现象。
综上所述,本发明中对各实例的描述旨在说明本发明所述之药用防霉剂的部分实施方案,并非对本发明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但在不偏离本发明精神的基础上,本领域技术开发人员通过本发明公开的内容可以导出、联想或做出多种修改或改进,这点应该是显而易见的。因此,凡是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上述实例导出、联想或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以及源于本发明精神范围内的类似修改或改进均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所要求保护的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药用防霉剂,其特征在于:由下述含量的组分组成:二次还原铁粉20~60%,煤渣20~50%,蛭石1~10%,活性炭1~10%,氢氧化钙2~20%,二氧化硅复合粒子1~10%,负离子粉1~10%、饱和食盐水10~15%,所述百分数为重量百分数;
所述的煤渣为20~80目经充分燃烧过的煤渣颗粒,pH值为6.5~10,含水量≤5%,松装密度为0.8~1.2g/cm3;所述的煤渣的化学成分包括40~50%SiO2、30~35%Al2O3、4~20%Fe2O3、1~5%CaO;
所述的活性炭为200目粉末状糖用活性炭,PH≥7,硫酸盐≤0.1%、亚甲基蓝≥90mg/g、碘值≥700mg/g、酸溶物≤10mg/g,干燥失重≤10%;
所述的二氧化硅复合粒子是以二氧化硅为载体、采用微囊技术吸附食用酒精制成的,所述食用酒精和二氧化硅用量比为0.5~1:1mL/g;
所述的负离子粉为1500目,负离子释放量为10000ions,Al2O3≤35.1%,SiO2≤34.81%,B2O3≤11.02%,Fe2O3≤10.1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药用防霉剂,其特征在于:由下述含量的组分组成:二次还原铁粉20~50%,煤渣20~40%,蛭石1~10%,活性炭1~10%,氢氧化钙2~20%,二氧化硅复合粒子1~8%,负离子粉1~8%,饱和食盐水10~15%。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药用防霉剂,其特征在于:由下述含量的组分组成:二次还原铁粉40~50%,煤渣20~30%,蛭石1~5%,活性炭1~5%,氢氧化钙2~15%,二氧化硅复合粒子1~5%,负离子粉2~8%,饱和食盐水10~15%。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药用防霉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二氧化硅采用320目食品级二氧化硅,pH值为5.5~7.5,SiO2含量≥96%;所述的食用酒精是体积分数95%以上的食用酒精。
5.权利要求1所述的药用防霉剂的制备方法,依次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将煤渣、活性炭、氢氧化钙、蛭石混合并雾状喷洒饱和食盐水,加入二次还原铁粉再雾状喷洒饱和食盐水,继续混合至均匀;
步骤二:将二氧化硅复合粒子与负离子粉混合;
步骤三:将步骤一、步骤二的混合料放置在一起,充分混合搅拌均匀后采用纸塑包装物包装即可。
6.权利要求1所述的药用防霉剂在中药材、中成药、中药饮片以及西药中的应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药用防霉剂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药用防霉剂在固状阿胶、冬虫夏草、雪莲、鹿茸、鹿鞭、鹿筋、雪蛤、灵芝、枸杞、西洋参、红参、高丽参、丹参、三七、天麻、当归、黄芪、川贝、茯苓、何首乌、金银花、肉苁蓉、海马、党参、蛹虫草、红景天、女贞子以及固元膏中的应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药用防霉剂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药用防霉剂在水分含量<48%或水分活性值Aw>0.75的固状阿胶、冬虫夏草、雪莲、鹿茸、鹿鞭、鹿筋、雪蛤、灵芝、枸杞、西洋参、红参、高丽参、丹参、三七、天麻、当归、黄芪、川贝、茯苓、何首乌、金银花、肉苁蓉、海马、党参、蛹虫草、红景天、女贞子以及固元膏中的应用。
CN201310091776.4A 2013-03-20 2013-03-20 药用防霉剂及其制备方法 Active CN10341643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091776.4A CN103416435B (zh) 2013-03-20 2013-03-20 药用防霉剂及其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091776.4A CN103416435B (zh) 2013-03-20 2013-03-20 药用防霉剂及其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416435A CN103416435A (zh) 2013-12-04
CN103416435B true CN103416435B (zh) 2015-06-03

Family

ID=4964224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091776.4A Active CN103416435B (zh) 2013-03-20 2013-03-20 药用防霉剂及其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3416435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535605A (zh) * 2016-01-04 2016-05-04 山东红太阳环保产品有限公司 一种外用杀菌消炎药膏及其制备方法
CN106172377A (zh) * 2016-06-30 2016-12-07 全椒县大墅镇刘邦家庭农场 一种豆类种子贮藏用防蛀防霉剂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85100834B (zh) * 1985-04-01 1985-09-10 航天工业部八五一一研究所 除氧剂
CN1290733A (zh) * 1999-09-30 2001-04-11 杨文渊 高能除氧剂
CN1332034A (zh) * 2001-06-26 2002-01-23 广州番禺凯德食品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化学吸氧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1991179A (zh) * 2009-08-13 2011-03-30 徐成龙 一种保鲜球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5293365A (ja) * 1992-04-18 1993-11-09 Nippon Steel Corp 脱酸素剤の製造方法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85100834B (zh) * 1985-04-01 1985-09-10 航天工业部八五一一研究所 除氧剂
CN1290733A (zh) * 1999-09-30 2001-04-11 杨文渊 高能除氧剂
CN1332034A (zh) * 2001-06-26 2002-01-23 广州番禺凯德食品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化学吸氧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1991179A (zh) * 2009-08-13 2011-03-30 徐成龙 一种保鲜球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416435A (zh) 2013-12-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Zhang et al. Role of silica (SiO2) nano/micro-particles in the functionality of degradable packaging films/coatings and their application in food preservation
CN101569303A (zh) 一种烟叶、粮食、中药密封储藏降氧、控湿养护剂
CN104642533A (zh) 果蔬涂膜保鲜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2715233A (zh) 一种羧甲基壳聚糖纳米生物保鲜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4824139A (zh) 水蜜桃中草药生物制备保鲜纸综合处理与储藏保鲜方法
CN101836675A (zh) 大米保鲜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2422880B (zh) 一种果蔬缓释保鲜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7258884A (zh) 一种猪肉复合保鲜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3416435B (zh) 药用防霉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2835450B (zh) 一种中草药蒜薹保鲜剂
CN108864465A (zh) 一种氧化石墨烯抗菌保鲜膜
CN105432779A (zh) 一种用于香蕉保鲜的乙烯吸收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6172719B (zh) 一种油豆角保鲜剂
CN110613013A (zh) 一种基于二氧化氯的水果保鲜包装及其制备方法
CN101108022B (zh) 一种外控型保鲜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6070569B (zh) 具有杀菌和保鲜双重效果的核壳式环丙烯保鲜剂及制备方法
CN102427738B (zh) 用于保存与用于口服再水化溶液的粉剂混合的冻干的乳酸菌的产品
CN104351310A (zh) 一种大黄鱼复合成膜保鲜剂及其制备方法
CN204726914U (zh) 一种水果保鲜袋
CN103640797A (zh) 一种中药材贮藏、流通保质方法
CN103891879A (zh) 一种气调包装花生米低温保鲜方法
CN103005698A (zh) 环保安全型烟叶养护剂
CN115322452A (zh) 一种抗菌保鲜复合薄膜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5152628A (zh) 保鲜除异味防蛀的陶瓷制品及制备方法
CN101002626A (zh) 中药材贮藏用除氧剂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53 Correction of patent for invention or patent applic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Address after: 211225, No. 108, Feng Feng Bei Road, Baima Town, Lishui District, Jiangsu, Nanjing

Applicant after: Yu Zeng

Address before: Xishanqiao Yuhua District of Nanjing City, Jiangsu province 210041 Ben No. 118 wells

Applicant before: Yu Zeng

COR Change of bibliographic data

Free format text: CORRECT: ADDRESS; FROM: 210041 NANJING, JIANGSU PROVINCE TO: 211225 NANJING, JIANGSU PROVINCE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60628

Address after: 211225, No. 108, Feng Feng Bei Road, Baima Town, Lishui District, Jiangsu, Nanjing

Patentee after: Jiangsu fresh keeping fresh Technology Co., Ltd.

Address before: 211225, No. 108, Feng Feng Bei Road, Baima Town, Lishui District, Jiangsu, Nanjing

Patentee before: Yu Zeng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00610

Address after: 210000 3-301, No. 35, houbiaoying, Qinhuai District, Nanjing City, Jiangsu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Yu Zeng

Address before: 211225, No. 108, Feng Feng Bei Road, Baima Town, Lishui District, Jiangsu, Nanjing

Patentee before: Jiangsu fresh keeping fresh Technology Co.,Ltd.

PP01 Preservation of patent right
PP01 Preservation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01026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0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