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389592A - 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389592A
CN103389592A CN2013101707848A CN201310170784A CN103389592A CN 103389592 A CN103389592 A CN 103389592A CN 2013101707848 A CN2013101707848 A CN 2013101707848A CN 201310170784 A CN201310170784 A CN 201310170784A CN 103389592 A CN103389592 A CN 10338959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quid crystal
crystal panel
substrate
temperature
dur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170784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富川直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eiko Epson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eiko Epson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eiko Epson Corp filed Critical Seiko Epson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338959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38959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06Circuit arrangements or driving methods for the control of single liquid crystal cell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382Heating or cooling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other than for activation, e.g. circuits or arrangements for temperature control, stabilisation or uniform distribution over the cell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337Layers preventing ion diffusion, e.g. by ion absorption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388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with constructional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display region and the peripheral region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2201/00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G02F1/00 - G02F7/00
    • G02F2201/12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G02F1/00 - G02F7/00 electrode
    • G02F2201/122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G02F1/00 - G02F7/00 electrode having a particular pattern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2201/00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G02F1/00 - G02F7/00
    • G02F2201/50Protective arrangement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Nonlinear Science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rystallography & Structural Chemistry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Liquid Crystal (AREA)
  • Projection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显示装置。显示装置具备液晶面板、灯和风扇,其中,所述液晶面板具备被夹持于第1基板与第2基板之间的液晶层和包围像素区域地配置的周边电极,所述灯将光照射于液晶层,所述风扇使断开序列时的液晶面板的温度比下降期间前的液晶面板的温度高。

Description

显示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作为构成所述显示装置的电光装置,例如已知按每个像素具备有晶体管作为对像素电极进行开关控制的元件的有源驱动方式的液晶面板。液晶面板例如在直视型显示器和/或光阀等中使用。
液晶面板在经由密封件贴合的一对基板间夹持液晶层而构成。已知:起因于包括于该液晶层的液晶中的杂质(离子性杂质等)和/或与液晶一起带进的杂质、或由于未固化或固化后的密封件与液晶接触而析出的杂质等,显示特性劣化。并且,也已知:在将液晶面板用作光阀的情况下,存在由于光接触液晶而导致液晶劣化、产生杂质的情况。
例如,如记载于专利文献1及专利文献2地,已知通过设置离子阱(iontrap)电极而抑制杂质扩散于显示区域的方法。并且,通过在使光源断开之后,使电压向离子阱电极的施加继续,抑制杂质在光源断开后凝聚于显示区域。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7-316119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8-89938号公报
但是,虽然在使光源断开之后(断开序列时),对灯及液晶面板进行冷却,但是因为液晶面板一方小所以先冷却。因而,存在杂质的迁移率下降而离子俘获(将杂质集中)的效率下降(若换言之,则返回到显示区域)的问题。并且,存在下次点亮光源时由于杂质引起显示特性劣化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解决所述问题的至少一部分而作出,能够作为以下的方式或应用例而实现。
应用例1本应用例涉及的显示装置特征为:具有液晶面板并具备光源和冷却单元,所述液晶面板具备:经由密封件被夹持于第1基板与与所述第1基板对置地配置的第2基板之间的液晶层;和包围所述第1基板及所述第2基板的至少一方的显示区域地配置的周边电极,所述光源将光照射于所述液晶层,所述冷却单元使断开序列期间中的所述液晶面板的冷却能力比显示期间低。
根据本应用例,因为通过冷却单元,使断开序列期间的液晶面板的冷却能力比显示期间低,所以若换言之,则通过减弱施于液晶面板的冷却能力,能够抑制构成液晶面板的液晶层所含的离子性杂质在面内的迁移率急剧地下降。因而,通过向周边电极的电压的施加,能够提高断开序列期间中的收集离子性杂质的效果。
应用例2在所述应用例涉及的显示装置中,特征为:具有液晶面板并具备光源和加热单元,所述液晶面板具备:经由密封件被夹持于第1基板与与所述第1基板对置地配置的第2基板之间的液晶层;和包围所述第1基板及所述第2基板的至少一方的显示区域地配置的周边电极,所述光源将光照射于所述液晶层,所述加热单元使断开序列期间中的所述液晶面板的温度比所述断开序列期间后的所述液晶面板的温度高。
根据本应用例,因为通过加热单元使断开序列期间的液晶面板的温度变高,所以若换言之,则使得液晶面板温度不会急剧地变冷,所以能够抑制构成液晶面板的液晶层所含的离子性杂质在面内的迁移率急剧地下降。因而,通过向周边电极的电压的施加,能够提高断开序列期间中的收集离子性杂质的效果。
应用例3在所述应用例涉及的显示装置中,优选:所述加热部在对所述液晶面板的加热期间中进行加热,使得所述液晶面板成为预定的温度。
根据本应用例,因为通过加热单元将液晶面板维持于预定的温度附近,所以能够抑制液晶层所含的离子性杂质在面内的迁移率急剧地下降。因而,通过向周边电极的电压的施加,能够提高断开序列时的收集离子性杂质的效果。
应用例4在所述应用例涉及的显示装置中,优选:对所述冷却单元及所述加热单元的至少某一方进行调整,使得在所述光源的温度冷却到预定的温度为止的期间,所述液晶面板的温度成为预定的温度。
根据本应用例,因为至少对冷却单元及加热单元的某一方进行调整,抑制直至光源的温度冷却到预定的温度为止,液晶面板的温度急剧地下降,所以能够抑制离子性杂质在面内的迁移率急剧地下降。其结果,能够提高断开序列时的收集离子性杂质的效果。
应用例5在所述应用例涉及的显示装置中,优选:至少从所述断开序列期间的开始起直至所述液晶面板的温度成为预定的温度为止,向所述周边电极施加电压。
根据本应用例,因为至少在离子性杂质在面内可移动的温度期间,对周边电极施加电压,所以能够提高收集离子性杂质的效果。
应用例6在所述应用例涉及的显示装置中,优选:具备对所述液晶面板的温度进行测定的测定单元;和所述测定单元采用热电偶。
根据本应用例,因为采用热电偶对液晶面板的温度进行测定,所以能够用冷却单元和/或加热单元,有效地对液晶面板的温度进行调整。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液晶面板的构成的示意俯视图。
图2是图1所示的液晶面板的沿着H-H’线的示意剖视图。
图3是表示液晶面板的电构成的等效电路图。
图4是表示液晶面板的构成的示意剖视图。
图5是表示周边电极的构成的示意俯视图。
图6是表示作为具备有液晶面板的显示装置的投影型显示装置的构成的简要图。
图7是表示投影型显示装置的冷却结构的示意俯视图。
图8是表示投影型显示装置的从上升到下降为止的工作顺序的流程图。
图9是表示在断开序列期间使灯的冷却变慢的情况下液晶面板及灯的温度和时间的关系的曲线图。
图10是表示在断开序列期间对液晶面板进行了加热的情况下液晶面板及灯的温度和时间的关系的曲线图。
符号说明
3a…扫描线,3b…电容线,3c…下侧遮光膜,6a…数据线,10…作为第1基板的元件基板,10a…第1基体材料,11a…基底绝缘层,11b…第1层间绝缘层,11c…第2层间绝缘层,11d…第3层间绝缘层,11g…栅绝缘膜,14…密封件,14a…密封描绘区域,15…液晶层,16…电容元件,16a…第1电容电极,16b…第2电容电极,16c…电介质膜,18…遮光部,20…作为第2基板的对置基板,20a…第2基体材料,22…数据线驱动电路,24…扫描线驱动电路,25…检查电路,26…上下接通部,27…像素电极,28…第1取向膜,29…布线,30…TFT,30a…半导体层,30c…沟道区域,30d…像素电极侧源漏区域,30d1…像素电极侧LDD区域,30g…栅电极,30s…数据线侧源漏区域,30s1…数据线侧LDD区域,31…共用电极,32…第2取向膜,33…平坦化层,40…周边电极,40a…第1周边电极,40b…第2周边电极,CNT51、52、53…接触孔,61…外部连接用端子,100…液晶面板,1000…作为显示装置的投影型显示装置,1001a…前面,1001b…左面,1001d…背面,1002…光学单元,1003…光学部件用壳体,1005…外装壳体,1006…冷却机构,1009…电源部,1021…光源装置,1025…光学装置,1031、1032…开口部,1053…吸气盖,1054…吸气用开口部,1055…排气盖,1056…排气用开口部,1061…第1冷却部,1062…第2冷却部,1063…第3冷却部,1064…第4冷却部,1071…作为冷却单元的第1吸气扇,1072…第2吸气扇,1073…第3吸气扇,1074…排气扇,1081…过滤器,1091…电源装置,1092…镇流器,1100…偏振光照明装置,1101…灯单元(作为光源的灯),1102…积分透镜,1103…偏振变换元件,1104、1105…分色镜,1106、1107、1108…反射镜,1201、1202、1203、1204、1205…中继透镜,1206…十字分色棱镜,1207…投影透镜,1210、1220、1230…液晶光阀,1211…光源灯,1212…反射器,1212A…颈部,1213…壳体,1213A、1213B、1213C、1213D…开口部,1223…偏振变换元件,1251…入射侧偏振板,1252B…B光用液晶面板,1252G…G光用液晶面板,1252R…R光用液晶面板,1254…射出侧偏振板,1300…屏幕,1531…吸气盖固定部,1551…排气盖固定部,1611…第1管,1611A…第1吸气口,1612…第1副管,1612B、1612G、1612R、1613A、1621B、1631A、1631B…排出口,1613…第2副管,1621…第2管,1621A…第2吸气口,1631…第3管,1641…排气管,1641A…吸气口,164B…排气口,1901…壳体,1901A、1901B…开口。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关于将本发明具体化了的实施方式按照附图进行说明。还有,所用的附图适当放大或缩小进行显示,使得所说明的部分成为可识别的状态。
还有,在以下的方式中,例如记载为“在基板上”的情况表示:接触于基板之上地配置的情况、或隔着其他的构成物配置于基板之上的情况、或一部分接触于基板之上地配置、一部分隔着其他的构成物而配置的情况。
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构成显示装置的电光装置,举具备有薄膜晶体管(TFT:Thin Film Transistor)作为像素的开关元件的有源矩阵型的液晶面板为例进行说明。该液晶面板例如能够合适地用作投影型显示装置(液晶投影机)的光调制元件(液晶光阀)。
第1实施方式(构成显示装置的液晶面板的构成)
图1是表示液晶面板的构成的示意俯视图。图2是图1所示的液晶面板的沿着H-H’线的示意剖视图。图3是表示液晶面板的电构成的等效电路图。以下,对液晶面板的构成一边参照图1~图3一边进行说明。
如示于图1及图2地,本实施方式的液晶面板100具有:对置配置的作为第1基板的元件基板10及作为第2基板的对置基板20;和通过这一对基板夹持的液晶层15。作为构成元件基板10的基板的第1基体材料10a及作为构成对置基板20的基板的第2基体材料20a,例如可以采用玻璃基板、石英基板等透明基板。
元件基板10比对置基板20要大,两基板经由沿着对置基板20的外周配置的密封件14接合。在其间隙中封进具有正或负的介电各向异性的液晶而构成液晶层15。密封件14例如可采用热固化性或紫外线固化性的环氧树脂等粘接剂。在密封件14中混进用于将一对基板的间隔保持为一定的间隔件。
在密封件14的内侧,设置了排列有多个像素P的像素区域E(显示区域)。像素区域E除了参与显示的多个像素P之外,也可以包括包围多个像素P地配置的虚设像素。并且,虽然在图1及图2中省略了图示,但是在像素区域E中对多个像素P3分别平面性地进行划分的遮光部(黑矩阵;BM)设置于对置基板20。
在沿着元件基板10的1边部的密封件14与该1边部之间,设置有数据线驱动电路22。并且,在沿着对置于该1边部的另1边部的密封件14与像素区域E之间,设置有检查电路25。而且,在沿着与该1边部正交并相互对置的其他2边部的密封件14与像素区域E之间设置有扫描线驱动电路24。在沿着与该1边部对置的另1边部的密封件14与检查电路25之间,设置有连接2个扫描线驱动电路24的多条布线29。
在对置基板20侧的配置为框缘状的密封件14的内侧,遮光部18(隔离部)同样地设置为框缘状。遮光部18例如包括遮光性的金属或者金属氧化物,遮光部18的内侧成为具有多个像素P的像素区域E。还有,虽然在图3中将图示进行了省略,但是在像素区域E中也设置对多个像素E平面性地进行划分的遮光部。
连接于这些数据线驱动电路22、扫描线驱动电路24的布线连接于沿着该1边部排列的多个外部连接用端子61。以下,以沿着该1边部的方向为X方向、并以沿着与该1边部正交并相互对置的其他的2边部的方向为Y方向进行说明。还有,检查电路25的配置并非限定于此,也可以设置于沿着数据线驱动电路22的密封件14与像素区域E之间。
并且,虽然未图示,但是为了包围像素区域E,在像素区域E与密封件14之间,包围像素区域E地设置周边电极40(参照图5)。周边电极40例如包括一对周边电极40(第1周边电极40a、第2周边电极40b),用于抑制离子性杂质扩散于像素区域E内而设置。关于周边电极40的详情,后述。
如示于图2地,在第1基体材料10a的液晶层15侧的表面,形成有按每个像素P设置的透光性的像素电极27及作为开关元件的薄膜晶体管(TFT:Thin Film Transistor,以下,称为“TFT30”)、信号布线和覆盖这些的第1取向膜28。
并且,采用防止光入射于TFT30中的半导体层而使开关工作变得不稳定的遮光结构。本发明中的元件基板10至少包括像素电极27、TFT30、信号布线、第1取向膜28。
在对置基板20的液晶层15侧的表面,设置有遮光部18、覆盖其地成膜的平坦化层33、覆盖平坦化层33地设置的共用电极31和覆盖共用电极31的第2取向膜32。本发明中的对置基板20至少包括遮光部18、共用电极21、第2取向膜。
遮光部18如示于图1地包围像素区域E,并设置于俯视与扫描线驱动电路24、检查电路25重叠的位置。由此遮挡从对置基板20侧入射于包括这些驱动电路的周边电路的光,起到防止周边电路由于光而误工作的作用。并且,免得无用的杂散光入射于像素区域E地进行遮挡,确保像素区域E的显示中的高的对比度。
平坦化层33例如包含氧化硅等无机材料,具有光透射性而覆盖遮光部18地设置。作为如此的平坦化层33的形成方法,例如可举出采用等离子CVD(Chemical Vapor Deposition,化学气相沉积)法等进行成膜的方法。
共用电极31例如包括ITO(Indium Tin Oxide,氧化铟锡)等的透明导电膜,覆盖平坦化层33,并且如示于图1地通过设置于对置基板20的四角的上下接通部26电连接于元件基板10侧的布线。
覆盖像素电极27的第1取向膜28及覆盖共用电极31的第2取向膜32基于液晶面板100的光学设计而选定。例如,可举出通过使聚酰亚胺等的有机材料成膜,对其表面进行研磨,对于具有正的介电各向异性的液晶分子实施基本水平取向处理所得到的无机取向膜;和/或采用气相生长法使SiOx(氧化硅)等的无机材料成膜,对于具有负的介电各向异性的液晶分子基本垂直取向的有机取向膜。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第1取向膜28及第2取向膜32采用所述无机取向膜。
如此的液晶面板100例如为透射型,采用像素P在非驱动时成为明亮显示的常白模式和/或在非驱动时成为黑暗显示的常黑模式的光学设计。在光的入射侧和射出侧分别相应于光学设计而配置偏振元件。在本实施方式中采用常黑模式。
如示于图3地,液晶面板100至少具有在像素区域E中互相绝缘而正交的多条扫描线3a及多条数据线6a、和电容线3b。扫描线3a延伸的方向为X方向,数据线6a延伸的方向为Y方向。
在由扫描线3a和数据线6a以及电容线3b这些信号线类型区分出的区域中,设置像素电极27、TFT30和电容元件16,它们构成像素P的像素电路。
扫描线3a电连接于TFT30的栅,数据线6a电连接于TFT30的数据线侧源漏区域(源区域)。像素电极27连接于TFT30的像素电极侧源漏区域(漏区域)。
数据线6a连接于数据线驱动电路22(参照图1),将从数据线驱动电路22供给的图像信号D1、D2、…,Dn供给于像素P。扫描线3a连接于扫描线驱动电路24(参照图1),将从扫描线驱动电路24供给的扫描信号SC1、SC2、…,SCm供给于各像素P。
从数据线驱动电路22供给于数据线6a的图像信号D1~Dn既可以按该顺序按线依次供给,也可以对于彼此相邻的多条数据线6a按组供给。扫描线驱动电路24对于扫描线3a,以预定的定时脉冲性地按线依次供给扫描信号SC1~SCm。
液晶面板100构成为,通过作为开关元件的TFT30由于扫描信号SC1~SCm的输入仅一定期间成为接通状态,从数据线3a供给的图像信号D1~Dn以预定的定时写入于像素电极27。而且,经由像素电极27写入于液晶层15的预定电平的图像信号D1~Dn在像素电极27和隔着液晶层15对置配置的共用电极31之间保持一定期间。
用于防止所保持的图像信号D1~Dn泄漏,与形成于像素电极27与共用电极31之间的液晶电容并联地连接有电容元件16。电容元件16设置于TFT30的像素电极侧源漏区域和电容线3b之间。电容元件16在2个电容电极之间具有电介质层。
图4是表示液晶面板的结构的示意剖视图。以下,对液晶面板的结构一边参照图4一边进行说明。还有,图4表示各构成要件的截面上的位置关系,以可明示的尺度来表示。
如示于图4地,液晶面板100具备作为一对基板之一方的元件基板10和相对于其对置配置的作为一对基板中的另一方的对置基板20。构成元件基板10的第1基体材料10a及构成对置基板20的第2基体材料20a如上所述地,例如包括石英基板。
在第1基体材料10a上,形成有包含钛(Ti)和/或铬(Cr)等的下侧遮光膜3c。下侧遮光膜3c俯视图形化为栅格状,对各像素的开口区域进行了规定。还有,下侧遮光膜3c也可以作为扫描线3a的一部分而起作用。在第1基体材料10a及下侧遮光膜3c上,形成有包括氧化硅膜等的基底绝缘层11a。
在基底绝缘层11a上,形成有TFT30及扫描线3a等。TFT30例如具有LDD(Lightly Doped Drain,轻掺杂漏)结构,具有包含多晶硅等的半导体层30a、形成于半导体层30a上的栅绝缘膜11g和形成于栅绝缘膜11g上的包括多晶硅膜等的栅电极30g。如所述地,扫描线3a也可以作为栅电极30g而起作用。
半导体层30a例如通过注入磷(P)离子等的N型的杂质离子,形成为N型的TFT30。具体地,半导体层30a具备沟道区域30c、数据线侧LDD区域30s1、数据线侧源漏区域30s、像素电极侧LDD区域30d1和像素电极侧源漏区域30d。
在沟道区域30c,掺杂硼(B)离子等的P型的杂质离子。在其他的区域(30s1、30s、30d1、30d),掺杂磷(P)离子等的N型的杂质离子。如此地,TFT30形成为N型的TFT。
在栅电极30g、基底绝缘层11a以及扫描线3a上,形成包括氧化硅膜等的第1层间绝缘层11b。在第1层间绝缘层11b上,设置电容元件16。具体地,作为像素电位侧电容电极的第1电容电极16a和作为固定电位侧电容电极的电容线3b(第2电容电极16b)的一部分,隔着电介质膜16c对置配置,形成电容元件16,该第1电容电极16a电连接于TFT30的像素电极侧源漏区域30d及像素电极27。
电容线3b(第2电容电极16b)例如包括Ti(钛)、Cr(铬)、W(钨)、Ta(钽)、Mo(钼)等的高熔点金属之中的至少之一的金属单质、合金、金属硅化物、聚硅化物,将这些进行了叠层而得的物质等。或者,也可由Al(铝)膜形成。
第1电容电极16a例如包括导电性的多晶硅膜而作为电容元件16的像素电位侧电容电极而起作用。但是,第1电容电极16a与电容线3b同样地,也可以由包含金属或合金的单层膜或多层膜构成。第1电容电极16a除了作为像素电位侧电容电极的功能之外,还具有经由接触孔CNT51及CNT52对像素电极27和TFT30的像素电极侧源漏区域30d(漏区域)进行中继连接的功能。
在电容元件16上,隔着第2层间绝缘层11c形成数据线6a。数据线6a经由开孔于第1层间绝缘层11b及第2层间绝缘层11c的接触孔CNT53,电连接于半导体层30a的数据线侧源漏区域30s(源区域)。
在数据线6a上,隔着第3层间绝缘层11d形成像素电极27。像素电极27,通过经由在第2层间绝缘层11c及第3层间绝缘层11d上开孔的接触孔CNT52连接于第1电容电极16a,电连接于半导体层30a的像素电极侧源漏区域30d(漏区域)。还有,像素电极27例如包括ITO(Indium TinOxide,氧化铟锡)膜等的透明导电性膜。
在像素电极27及第3层间绝缘层11d上,设置有斜向蒸镀氧化硅(SiO2)等的无机材料而成的第1取向膜28。在第1取向膜28上,设置有在由密封件14(参照图4)包围的空间中封进有液晶等的液晶层15。
另一方面,在第2基体材料20a,遍及其整面设置有共用电极31。在共用电极31上(在图4中下侧),设置有斜向蒸镀有氧化硅(SiO2)等的无机材料而成的第2取向膜32。共用电极31与所述的像素电极27同样地,例如包括ITO膜等的透明导电性膜。
液晶层15在未施加来自像素电极27的电场的状态下通过第1取向膜28及第2取向膜32来取预定的取向状态。密封件14为用于使元件基板10及对置基板20在它们的周边相贴合的例如包含光固化性树脂和/或热固化性树脂的粘接剂,混进了用于使两基板间的距离成为预定值的玻璃纤维或者玻璃珠等的间隔件。
周边电极的构成
图5是表示周边电极的构成的示意俯视图。以下,对周边电极的构成一边参照图5一边进行说明。
如示于图5地,周边电极40设置于液晶面板100的像素区域E的周围。周边电极40如所述地,配置有构成一对周边电极40的第1周边电极40a和配置于第1周边电极40a的周围的第2周边电极40b。
一对周边电极40和像素区域E之间的距离例如为200μm。第1周边电极40a和第2周边电极40b的间隔例如为5μm。第1周边电极40a和/或第2周边电极40b的宽度例如为10μm。
第1周边电极40a及第2周边电极40b例如与像素电极27(参照图4)设置于同层,用ITO膜形成。并且,在一对周边电极40的周围,具有作为对密封件14进行描绘的区域的密封描绘区域14a。
并且,优选:第1周边电极40a与第2周边电极40b相交叉的部分,经由设置于其下层的金属布线层(引绕为桥状)电连接某一方的布线。
在如此的构成中,通过对第1周边电极40a及第2周边电极40b施加不同的电压,可使像素区域E的周围产生电位差,能够抑制离子性杂质扩散于像素区域E。具体地,对配置于像素区域E的第1周边电极40a,例如施加直流0V。对配置于第1周边电极40a的外侧的第2周边电极40b,例如施加直流-5V。
并且,虽然认为离子性杂质与无机取向膜的亲和性高,离子性杂质容易聚集于像素区域E,但是因为在像素区域E的周围形成周边电极40,所以能够抑制离子性杂质扩散于像素区域E。因而,能够抑制显示质量劣化。
如所述地,因为对一对周边电极40施加电压产生了电场,所以成为杂质的正(+)的离子性杂质掺杂于周边电极40,能够抑制其从液晶面板100的外侧扩展到内侧。具体地,液晶滞留于像素区域E,能够通过一对周边电极40a、40b抑制离子性杂质进入像素区域E。
显示装置的构成
接下来,关于作为本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的投影型显示装置,参照图6进行说明。图6是表示具备所述的液晶面板的投影型显示装置的构成的简要图。
如示于图6地,本实施方式的投影型显示装置1000具备:沿着系统光轴L配置的偏振光照明装置1100;作为光分离元件的2个分色镜1104、1105;3个反射镜1106、1107、1108;5个中继透镜1201、1202、1203、1204、1205;3个作为光调制单元的透射型的液晶光阀1210、1220、1230;作为光合成元件的十字分色棱镜1206;和投影透镜1207。
偏振光照明装置1100大概包括:作为光源的灯单元1101(作为光源的灯1101),其包括超高压水银灯和/或卤化物灯等的白色光源;积分透镜1102;和偏振变换元件1103。
分色镜1104使从偏振光照明装置1100射出的偏振光束之中的红色光(R)反射,使绿色光(G)和蓝色光(B)透射。另一个分色镜1105使透射了分色镜1104的绿色光(G)反射,使蓝色光(B)透射。
在分色镜1104进行了反射的红色光(R),在反射镜1106进行了反射之后经由中继透镜1205入射于液晶光阀1210。在分色镜1105进行了反射的绿色光(G)经由中继透镜1204入射于液晶光阀1220。透射了分色镜1105的蓝色光(B),经由包括3个中继透镜1201、1202、1203和2个反射镜1107、1108的导光系统而入射于液晶光阀1230。
液晶光阀1210、1220、1230对于十字分色棱镜1202的每种色光的入射面分别对置配置。入射于液晶光阀1210、1220、1230的色光基于图像信息(图像信号)受调制,朝向十字分色棱镜1206射出。
该棱镜贴合有4个直角棱镜,在其内面十字状地形成有对红色光进行反射的电介质多层膜和对蓝色光进行反射的电介质多层膜。通过这些电介质多层膜合成3种色光,合成表现彩色图像的光。合成了的光通过作为投影光学系统的投影透镜1207投影到屏幕1300上,图像被放大而显示。
液晶光阀1210中应用了所述的液晶面板100。液晶面板100在一对偏振元件之间设置间隙而配置,该一对偏振元件在色光的入射侧和射出侧配置为十字尼科耳。其他的液晶光阀1220、1230也同样。
根据如此的投影型显示装置1000,因为作为液晶光阀1210、1220、1230,采用降低了起因于离子性杂质的显示不匀和/或残像现象等的液晶面板100,所以可实现高的显示质量和可靠性。
显示装置的冷却结构
图7是表示作为显示装置的投影型显示装置的冷却结构的示意俯视图。以下,对投影型显示装置的冷却结构,一边参照图7一边进行说明。还有,图7以箭头表示由于冷却机构的工作引起的空气的流动方向。
在投影型显示装置1000的正面1001a,夹着投影透镜1207,具备吸气盖1053和排气盖1055。从而,后述的吸气用开口部1054和排气用开口部1056夹着投影透镜1207而设置。
吸气盖1053固定于形成于外装壳体1005的吸气盖固定部1531。并且,在吸气盖固定部1531,形成有吸气用开口部1054。吸气用开口部1054成为吸取投影型显示装置1000的外部的气体的开口部。还有,在本实施方式的投影型显示装置1000中,除吸气用开口部1054以外,不再设置吸取外部气体的开口部。
排气盖1055固定于形成于外装壳体1005的排气盖固定部1551。并且,在排气盖固定部1551,形成排气用开口部1056。排气用开口部1056成为排出投影型显示装置1000内部的气体的开口部。还有,在本实施方式的投影型显示装置1000中,除排气用开口部1056以外,不再设置排出内部气体的开口部。
冷却机构1006为对投影型显示装置1000内部发热的部件进行冷却的机构。冷却机构1006具有第1冷却部1061、第2冷却部1062、第3冷却部1063及第4冷却部1064而构成。
第1冷却部1061主要对构成光学单元1002的光学装置1025及偏振变换元件1223进行冷却。第2冷却部1062对电源部1009进行冷却。还有,电源部1009具有向各部分供给电力的电源装置1091和向光源装置1021供给电力的镇流器1092而构成。
第3冷却部1063对光源装置1021进行冷却。第3冷却部1063吸取通过第1冷却部1061、第2冷却部1062的工作排出到外装壳体1005内部的变暖了的空气(内部气体)而对光源装置1021进行冷却。第4冷却部1064将由第1冷却部1061、第2冷却部1062、第3冷却部1063夺取热而排出的变暖了的内部气体排出到外装壳体1005的外部(投影型显示装置1000的外部)。还有,通过第4冷却部1064进行工作,对光学单元1002和/或电源部1009进行冷却,并夺取电路单元的发热的IC(省略图示)等的热进行冷却。通过该第1冷却部1061~第4冷却部1064进行工作,投影型显示装置1000的内部适当地被冷却。
第1冷却部1061具备第1管1611。第2冷却部1062具备第2管1621。第1管1611的第1吸气口1611A和第2管1621的第2吸气口1621A,面向形成于投影型显示装置1000的正面100a的吸气用开口部1054而设置。
第1冷却部1061除了所述的第1管1611之外,还具备作为进行吸气的冷却单元的第1吸气扇1071。第1吸气扇1071设置于第1管1611的第1吸气口1611A的附近。第1吸气扇1071的后级的第1管1611分岔为第1副管1612和第2副管1613。
第1副管1612为用于对光学装置1025进行冷却的管。第1副管1612经由光学部件用壳体1003的下侧,直至光学装置1025的下侧区域为止,在其前端部,形成有3个排出口1612R、1612G、1612B。排出口1612R形成于R光用液晶面板1252R、位于其前级的入射侧偏振板1251及位于其后级的射出侧偏振板1254的下侧。
同样地,排出口1612G形成于G光用液晶面板1252G、位于其前级的入射侧偏振板1251及位于其后级的射出侧偏振板1254的下侧。同样地,排出口1612B形成于B光用液晶面板1252B、位于其前级的入射侧偏振板1251及位于其后级的射出侧偏振板1254的下侧。还有,在面向3个排出口1612R、1612G、1612B的光学部件用壳体1003的底面形成有省略了图示的开口部。
第2副管1613为用于对偏振变换元件1223进行冷却的管。第2副管1613经由光学部件用壳体1003的侧面,直至偏振变换元件1223的侧面区域为止,在其前端部形成有排出口1613A。在面向排出口163A的光学部件用壳体1003的侧面(背面1001d侧的侧面)形成有开口部1031。并且,在面向该开口部1031的光学部件用壳体1003的另一方侧面(前面1001a侧的侧面)也形成有开口部1032。
关于第1冷却部1061的工作进行说明。通过第1吸气扇旋转,外装壳体1005外部的外部气体经由吸气盖1053及吸气用开口部1054,从第1吸气口1611A被吸入于第1管1611内。此时,外部气体通过在第1吸气口1611A设置的过滤器1081。由于外部气体通过过滤器1081,外部气体所含的尘埃被净化。从而,清洁的外部气体在第1管1611内流动。
通过了第1吸气扇1071的外部气体的一部分流进第1副管1612内。在第1副管1612内流动了的外部气体从3个排出口1612R、1612G、1612B向上排出。从排出口1612R排出的外部气体吹过位于上方的光学装置1025的R光用液晶面板1252R、入射侧偏振板1251及射出侧偏振板1254,在光学部件用壳体1003上部消散。由此,外部气体通过夺取在R光用液晶面板1252R、入射侧偏振板1251及射出侧偏振板1254所发出的热,对R光用液晶面板1252R、入射侧偏振板1251及射出侧偏振板1254进行冷却。从其他的排出口1612G、1612B排出的外部气体也通过与从排出口1612R排出的外部气体同样地进行工作,通过流经第1副管1612,冷却光学装置1025。
并且,通过了第1吸气扇1071的外部气体的其他部分流进第2副管1613内。在第2副管1613内流动了的外部气体从排出口1613A排出到光学部件用壳体1003的开口部1031。从开口部1031流进光学部件用壳体1003内的外部气体吹拂偏振变换元件1223的侧面,从开口部1032消散。由此,外部气体通过夺取在偏振变换元件1223所发出的热,对偏振变换元件1223进行冷却。通过以上,第1冷却部1061,对光学装置1061和偏振变换元件1223进行冷却。
第2冷却部1062除了所述的第2管1621之外,还具备使吸气进行的第2吸气扇1072。第2吸气扇1072设置于第2管1621的第2吸气口1621A的附近。第2吸气扇1072的后级的第2管1621设置为,排出口1612B面向电源部1009(电源装置1091、镇流器1092)。还有,第2吸气扇1072在本实施方式中采用轴流扇。轴流扇结构为,向旋转轴方向排出从旋转轴方向吸进的空气。
关于第2冷却部1062的工作进行说明。通过第2吸气扇1072旋转,外装壳体1005外部的外部气体经由吸气盖1053及吸气用开口部1054,从第2吸气口1621A被吸进第2管1621内。通过了第2吸气扇1072的外部气体,在第2吸气扇1072的后级的第2管1621内流动而从排出口1612B排出。从排出口1612B排出的外部气体吹过面向排出口1612A的电源部1009(电源装置1091、镇流器1092)。
电源部1009配置于基本筒状地形成的屏蔽用的壳体1901内。从排出口1612B排出的外部气体从壳体1901的一方开口1901A流入而在壳体1901内部流动,并夺取构成电源装置1091及镇流器1092的各电子元件(省略图示)发出的热,从壳体1901的另一方开口1901B消散。由此,外部气体对电源装置1091及镇流器1092进行冷却。通过以上,第2冷却部1062对电源部1009进行冷却。
第3冷却部1063具备第3吸气扇1073和第3管1631。第3冷却部1063遍及光学部件用壳体1003和光源装置1021的侧面(背面1001d的侧面)而设置。第3吸气扇1073在本实施方式中采用希洛克风扇。第3管1631设置于第3吸气扇1073的后级,从光学部件用壳体1003(背面1001d的侧面)直至光源装置1021的侧面(背面1001d的侧面)形成2个排出口1631A、1631B。
还有,光源装置1021收置于箱状的壳体1213。在壳体1213的侧面(背面1001d的侧面),面向光源灯1211(灯1101)形成开口部1213A,面向反射器1212的颈部1212A形成开口部1213B。并且,在壳体1213的另一方的侧面(前面1001a侧的侧面),面向光源灯1211形成开口部1213C,面向反射器1212的颈部1212A形成开口部1213D。
第3管1631的排出口1631A与壳体1213的开口部1213A相面向地设置。并且,第3管1631的排出口1631B与壳体1213的开口部1213B相面向地设置。
关于第3冷却部1063的工作进行说明。通过第3吸气扇1073旋转,吸进通过第1冷却部1061及第2冷却部1062的工作排出到外装壳体1005内部的变暖了的空气(内部气体)和/或第3吸气扇1073周边的内部气体,使其流进第3管1631内。在第3管1631内部流动了的内部气体从2个排出口1631A、1631B排出。
从排出口1631A排出的内部气体流进面向排出口1631A的壳体1213的的开口部1213A。从开口部1213A流进壳体1213内的内部气体在光源装置1021的反射器1212的内面侧流动,夺取在光源灯1211发出的热,从壳体1213的开口部1213C消散。由此,内部气体对光源灯1211进行冷却。
另一方面,从排出口1631B排出的内部气体流进面向排出口1631B的壳体1213的开口部1213B。从开口部1213B流进壳体1213内的内部气体在光源装置1021的反射器1212的外面侧流动,夺取以颈部1212A为中心发出的热,从壳体1213的开口部1213D消散。由此,内部气体对包括颈部1212A的反射器1212的外面侧进行冷却。通过以上,第3冷却部1063对光源装置1021进行冷却。
还有,第3冷却部1063利用通过第1冷却部1061及第2冷却部1062的工作被排出到外装壳体1005内部的变暖了的空气(内部气体)和/或第3吸气扇1073周边的内部气体等,对光源装置1021进行冷却。这是因为要冷却的光源装置1021的温度与内部气体的温度相比较成为高温,能够以内部气体的温度来充分降低光源装置10211的温度。
第4冷却部1064具备排气管1641和排气扇1074。第4冷却部1064遍及光源装置1021的侧面(正面1001a的侧面)和排气用开口部1056而设置。排气扇1074设置于排气管1641的中途。排气扇1074在本实施方式中采用轴流风扇。在排气扇1074的前级的排气管1641,在光源装置1021的侧面(正面1001a的侧面)侧形成吸气口1641A。在排气扇1074的后级的排气管1641,面向排气用开口部1056形成排气口1641B。
还有,排气扇1074的后级的排气管1641设置为,在排气管1641内流动的内部气体相对于吸气用开口部1054(第1开口部)的方向成为相反方向。详细地,在本实施方式中,倾斜而设置排气管1641,使得排气管1641相对于吸气用开口部1054的方向成为相反方向。
关于第4冷却部1064的工作进行说明。通过排气扇1074旋转,吸进通过第1冷却部1061、第2冷却部1062及第3冷却部1063的工作排出到外装壳体1005内部的变暖了的空气(内部气体),并使其流进排气管1641内。在排气管1641内部流动的内部气体从排气口1641B经由排气用开口部1056及排气盖1055,被排出(排气)到外装壳体1005的外部(投影型显示装置1000的外部)。还有,向投影型显示装置1000的外部排出内部气体时的排气方向相对于吸气用开口部1054(第1开口部)的方向成为相反方向。详细地,排气方向,从前面1001a看沿向左面1001b方向倾斜的方向排气。
还有,通过排气扇1074旋转,除了通过第1冷却部1061、第2冷却部1062及第3冷却部1063的工作排出到外装壳体1005内部的变暖了的空气(内部气体)以外,还吸进外装壳体1005内部的例如由于电路单元的IC(省略图示)的发热而变暖了的空气(内部气体)等,从排气口1641B同样地排出(排气)。
如所述地,通过第4冷却部1064进行工作,将外装壳体1005内部的变暖了的空气(内部气体)排气到投影型显示装置1000的外部,从而对光学单元1002和/或电源部1009进行冷却,并且也对电路单元的发热的IC(省略图示)和/或其他的部件等进行冷却。
图8是表示投影型显示装置的从上升到下降为止的工作顺序的流程图。图9是表示在下降期间(断开序列期间)使灯的冷却变慢的情况下液晶面板及灯的温度和时间的关系的曲线图。图10是表示在下降期间(断开序列期间)对液晶面板进行了加热的情况下液晶面板及灯的温度和时间的关系的曲线图。以下,对上升、下降方法、灯及液晶面板的温度和时间的关系一边参照图8~图10一边进行说明。
如示于图8地,首先,在步骤S11中,接通投影型显示装置1000的电源。还有,从此成为投影型显示装置1000的上升期间。
在步骤S12中,对周边电极40施加电压。具体地,对第1周边电极40a施加直流0V。并且,对第2周边电极40b施加直流-5V。
在步骤S13中,将灯1101或作为加热单元的加热器(未图示)接通。加热器例如设置于配置有液晶面板100的附近。通过对液晶面板100进行加热,液晶面板100的温度上升。也就是说,因为液晶面板100的温度不会立即升温,所以使液晶面板100的温度强制地变高。
还有,在将加热器接通了的情况下,在将加热器接通之后或将后述的风扇1071~1074接通之后,且在显示前将灯1101接通。
由于液晶面板100的温度变高,离子性杂质的迁移率变高,能够掺杂扩散了的正(+)的离子性杂质。若换言之,则能够提高离子性杂质的收集效率。
在步骤S14中,使进行冷却的风扇1071~1074接通。具体地,至少使对液晶面板100进行冷却的风扇1071和对灯1101进行冷却的风扇1073开动。还有,至此为止成为上升期间。
在步骤S15中,开始进行显示。具体地,在灯1101明亮到一定程度时开始进行显示。还有,在显示期间,也至少开动用于对液晶面板100及灯1101进行冷却的风扇1071、1073。
在步骤S21中,将灯1101断开而停止显示(显示停止)。从此开始下降期间。此后,选择执行步骤S22或步骤S23。
在步骤S22后,液晶面板100的冷却强度与显示期间相比较要弱,具体地,只要抑制住液晶面板100的温度急剧地下降即可,例如使风扇1071的冷却强度与显示期间相比较变弱,或停止风扇1071的开动。作为减弱风扇1071的冷却强度的方法,例如能够通过降低风扇1071的转速,减少吹向液晶面板100的冷却风。
由此,能够延长离子性杂质的可移动期间。其结果,能够提高断开序列期间中的收集离子性杂质的效果。
在步骤S23中,对液晶面板100进行加热。具体地,与步骤S22同样地,抑制液晶面板100的温度急剧地下降。作为对液晶面板100进行加热的方法,例如可举出在液晶面板100的周边设置加热器、或利用灯1101的余热进行加热等。在利用灯1101的余热的情况下,在步骤S21~步骤S24中,优选:灯的温度比液晶面板100的温度要高。
由此,可延长从显示期间的液晶面板100的温度冷却到室温的程度为止的时间,能够延长离子性杂质的移动时间。其结果,在断开序列期间中,能够抑制离子性杂质扩散于像素区域E。还有,至此为止成为下降期间。
在步骤S24中,将投影型显示装置1000的电源断开。以下,主要对下降期间中的灯1101及液晶面板100的温度和时间的关系,一边参照图9及图10一边具体地进行说明。
示于图9的曲线图中,横轴表示从显示期间到下降期间(断开序列期间)的时间,越往图示右侧时间越流逝。另一方面,纵轴表示灯101及液晶面板100的温度。从图示下侧朝向上侧温度变高。还有,为了容易理解地表示灯1101的温度变化和液晶面板100的温度变化,在上级示出灯1101的温度变化,并在下级示出液晶面板100的温度变化。
并且,在液晶面板100中,对现有的温度变化和本实施方式的温度变化进行比较而表示。在灯1101及液晶面板100的附近,设置有用于对各自进行冷却的风扇1071~1074。
具体地,灯1101即使在灯1101点亮期间及熄灭后也要用到风扇1071~1074。灯1101的温度从点亮期间(显示期间中)的温度起降低到被判断为在熄灭后充分必要地进行了冷却的温度为止的时间,成为下降期间(断开序列期间)(T0~T3)。下降期间结束(T3)后,投影显示装置1000的电源断开。还有,在灯1101中,现有及本实施方式都表现出相同的温度变化。
还有,灯1101的点亮在从显示开始起到显示结束为止的期间进行执行,在中途包括熄灭的期间(例如,间断驱动时)也包括点亮期间。
另一方面,液晶面板100与灯1101同样地,即使在灯1101点亮期间及熄灭后也要用到风扇1071。显示期间的液晶面板100的温度例如为50℃~80℃的程度。
现有的液晶面板100中,从结束显示(T0)起直至变成室温(若换言之,则离子性杂质的迁移率变得充分地低的温度)为止的时间成为(T1)。在本实施方式中,例如,液晶面板100的冷却期间比灯1101的冷却期间要短。
并且,本实施方式的液晶面板100中,将维持液晶面板100的温度使得其不会降低到室温为止的时间为(T2)。作为要维持的温度,例如为50℃~80℃的程度。
而且,一致于直至灯1101冷却为止的时间地对液晶面板100进行冷却。由此,抑制液晶面板100的温度在显示结束后急剧地降低。
具体地,在结束显示之后,使面板的冷却强度与现有的相比较变弱。由此,抑制液晶面板100的温度与现有的相比较急剧地降低。由此,可延长离子性杂质能够移动的期间,通过向周边电极40施加电压,能够提高断开期间的离子俘获的效果。
还有,从减弱面板的冷却强度而结束的期间(T2)起,提高风扇1071的冷却强度,对液晶面板100进行冷却直至(T3)为止。向周边电极40施加电压,至少直到液晶面板100的温度成为预定的温度(例如,室温(30℃以下))为止。
其结果,在断开序列中,可维持离子性杂质可移动的温度,能够提高将扩散了的离子性杂质集中起来的效果。并且,使离子性杂质集中于像素区域E的周围,直至接下来接通投影型显示装置1000的电源为止。若换言之,则通过在该状态下对液晶面板100进行冷却,对离子性杂质的移动进行抑制。由此,能够抑制接通了电源时产生显示不匀的情况。
示于图10的曲线图与示于图9的曲线图同样地,横轴表示从显示期间到下降期间(断开序列期间)的时间,越往图示右侧时间越流逝。另一方面,纵轴表示灯101及液晶面板100的温度。从图示下侧朝向上侧、温度变高。还有,为了容易理解地表示灯1101的温度变化和液晶面板100的温度变化,在上级示出灯1101的温度变化,在下级示出液晶面板100的温度变化。
在液晶面板100中,对现有的温度变化和本实施方式的温度变化进行比较而表示。在灯1101及液晶面板100的附近,设置有用于对各自进行冷却的风扇1071~1074。
具体地,灯1101即使在灯1101点亮期间及断开后也要用到风扇1073中。灯1101的温度从点亮期间(显示期间中)的温度起降低到被判断为在熄灭后充分必要地进行了冷却的温度为止的时间,成为下降期间(断开序列期间)(T3)。下降期间结束(T3)后,投影显示装置1000的电源断开。还有,在灯1101中,现有及本实施方式都呈现出相同的温度变化。
另一方面,液晶面板100与灯1101同样地,即使在灯1101点亮期间及断开后也要用到风扇1071中。现有的液晶面板100从结束显示(T0)起直至变成室温(若换言之,则离子性杂质的迁移率变得充分地低的温度)为止的时间成为(T11)。在本实施方式中,例如,液晶面板100的冷却时间比灯1101的冷却时间短。
并且,本实施方式的液晶面板100中,液晶面板100的温度维持、不降低至室温为止的时间(加热期间)为(T12)。而且,按直至灯1101冷却为止的时间,对液晶面板100进行冷却。若换言之,则通过一致于直至灯1101冷却为止的时间地对液晶面板100进行冷却,抑制液晶面板100的温度在直至T12为止期间急剧地降低的情况。
具体地,在结束显示之后,利用加热器使得液晶面板100的温度与现有的相比较变高。由此,可抑制液晶面板100的温度与现有的相比较急剧地降低。并且,能够延长离子性杂质的移动时间,其结果,在断开序列期间中,能够提高将扩散了的离子性杂质集中起来的效果。
并且,通过采用加热器,可使液晶面板100的温度比显示期间上升,能够提高离子性杂质的迁移率。并且,虽然在通过光进行加热中有可能新产生离子性杂质,但是因为是通过加热器进行加热,所以能够抑制新的离子性杂质的产生。
还有,从使用了加热器(T2)之后,加强风扇1071的冷却强度,直至(T3)使液晶面板100冷却为预定的温度。如此地,作为以加热器加热液晶面板100的优点,例如虽然存在若使光照到液晶层15则会产生离子性杂质的情况,但是能够防止如此的情况。
如以上详述地,根据本实施方式的投影型显示装置1000,可得到示于以下的效果。
(1)根据本实施方式的投影型显示装置1000,因为至少对作为冷却单元的风扇1071及作为加热单元的加热器中的某一方进行调整,可抑制液晶面板100的温度急剧地下降,直至灯1101的温度冷却为预定的温度为止,所以能够抑制离子性杂质的在平面内的迁移率急剧地下降。其结果,在采用周边电极40的断开序列期间中,可维持离子性杂质可移动的温度,能够提高将扩散了的离子性杂质集中起来的效果。
(2)根据本事实方式的投影型显示装置1000,通过除了在断开序列期间之外在显示期间也对周边电极40施加电压,即使在液晶由于光照射于液晶层15而劣化、产生了离子性杂质的情况下,也可将离子性杂质收集于周边电极40附近,能够抑制显示区域(像素区域E)中的显示质量劣化。
还有,本发明的方式并不限于所述的实施方式,在不违反从技术方案及说明书整体领会到的发明的主旨或者思想的范围可适当变更,仍包括于本发明的方式的技术范围。并且,也能够按如下的方式而实施。
变形例1如所述地,作为将液晶面板100维持为预定的温度的方法,并非限定于按时间(T0~T3)进行管理,例如,也可以对液晶面板100的温度进行测定而管理。作为对温度进行测定的方法(测定方法),例如,使热电偶接触于液晶面板100,根据产生的电压(电流)对温度进行测定。
作为使用方法,例如,从下降期间的开始起减弱液晶面板100的冷却强度而提高离子性杂质的迁移率,若液晶面板100的表面温度低于30℃(T2时刻)则加强冷却强度,急剧冷却液晶面板100。
另外,在使用加热器的情况下,例如在液晶面板100的温度低于30℃时,接通加热器,如果温度高于30℃则将加热器断开。如此一来能够将液晶面板100的温度一定期间地维持为预定的温度。
如此地,通过采用热电偶等测定装置,能够不受液晶面板100的使用环境(周围的温度等)影响地有效地收集离子性杂质。
变形例2如所述地,并非限定于在断开序列期间(下降期间)减弱冷却强度或使加热器进行加热,例如,也可以一边减弱向液晶面板100的冷却强度一边通过加热器对液晶面板100进行加热。
变形例3如所述地,并非限定于在元件基板10侧设置一对周边电极40(第1周边电极40a、第2周边电极40b),例如,也可以在元件基板10侧和对置基板20侧的各自设置1个周边电极。具体地,例如,在元件基板10侧设置第2周边电极40b,在对置基板20侧设置第1周边电极40a。作为第1周边电极40a,也可以采用共用电极31。该情况下,在第2周边电极40b与共用电极31之间,制造纵向电场防止离子性杂质的扩散。
并且,并非限定于在元件基板10侧设置周边电极40,也可以在对置基板20侧设置周边电极40。还有,因为从元件基板10侧供给电压、在对置基板20侧不存在光刻工序等有花费的成本恐会升高的情况,所以优选,在元件基板10侧设置周边电极40。
变形例4如所述地,并不限于直至液晶面板100的温度变成预定的温度(例如,室温(30℃以下))或(T2)为止,进行向周边电极40的电压的施加,例如,也可以直至T3为止而施加。由此,能够进一步提高断开序列时的收集离子性杂质的效果。
变形例5如所述地,作为对液晶面板100进行冷却的方法并非限定于采用风扇1071,例如,也可以采用冷却液进行冷却。
变形例6如所述地,液晶面板100并非限定于透射型,也可以为反射型。在反射型的情况下,作为周边电极40的材料,例如,用具有与像素电极相同的反射性的金属膜来构成。作为具有反射性的金属膜,例如为铝。
变形例7如所述地,并非限定于将液晶面板100用于投影型显示装置1000中的情况,例如,能够用于平视显示器、智能电话机、便携电话机、头戴式显示器、EVF(Electrical View Finder,电子取景器)、小型投影机、便携计算机、数字照相机、数字摄像机、显示器、车载设备、音响设备、曝光装置和/或照明设备等各种电子设备。

Claims (6)

1.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
液晶面板,其包括第1基板、与所述第1基板对置地配置的第2基板、使所述第1基板和所述第2基板贴合的密封件和被夹持于所述第1基板与所述第2基板之间的所述密封件的内侧的液晶层,所述第1基板及所述第2基板中的至少一方具有俯视配置于所述密封件与显示区域之间的周边电极;
光源,其在显示期间出射照射于所述液晶层的光;和
冷却部,其对所述液晶面板进行冷却,
在所述显示期间之后的断开序列期间的至少一部分,对所述周边电极供给预定的电位,
所述冷却部使所述断开序列期间中的所述液晶面板的冷却能力比所述显示期间中的所述液晶面板的冷却能力低。
2.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
液晶面板,其包括第1基板、与所述第1基板对置地配置的第2基板、使所述第1基板和所述第2基板贴合的密封件和被夹持于所述第1基板与所述第2基板之间的所述密封件的内侧的液晶层,所述第1基板及所述第2基板中的至少一方具有俯视配置于所述密封件与显示区域之间的周边电极;
光源,其在显示期间出射照射于所述液晶层的光;和
加热部,其对所述液晶面板进行加热,
在所述显示期间之后的断开序列期间的至少一部分,对所述周边电极供给预定的电位;
所述加热部使所述断开序列期间的所述液晶面板的温度比所述显示期间的所述液晶面板的温度高。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加热部进行加热,使得在对所述液晶面板的加热期间中所述液晶面板成为预定的温度。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对所述冷却部及所述加热部的至少某一方进行调整,使得在所述光源的温度冷却到预定的温度为止的期间,所述液晶面板的温度成为预定的温度。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至少从所述断开序列期间的开始起直至所述液晶面板的温度成为预定的温度为止,向所述周边电极施加电压。
6.根据权利要求1~5的任一项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具备对所述液晶面板的温度进行测定的测定部;和
所述测定部采用热电偶。
CN2013101707848A 2012-05-10 2013-05-10 显示装置 Pending CN103389592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108229/2012 2012-05-10
JP2012108229A JP2013235171A (ja) 2012-05-10 2012-05-10 表示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389592A true CN103389592A (zh) 2013-11-13

Family

ID=4953390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1707848A Pending CN103389592A (zh) 2012-05-10 2013-05-10 显示装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20130300961A1 (zh)
JP (1) JP2013235171A (zh)
CN (1) CN103389592A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125376A (zh) * 2015-05-07 2016-11-16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显示装置用基板及其制造方法、显示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US10247870B2 (en) 2015-05-04 2019-04-02 Himax Display, Inc. Wearable display apparatus comprising an optical assembly having an optical integrator rod
CN115113460A (zh) * 2021-03-18 2022-09-27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图像形成面板装置以及投影仪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102543B2 (ja) 2013-06-17 2017-03-29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液晶装置の駆動方法、液晶装置、電子機器
JP2016133634A (ja) * 2015-01-20 2016-07-25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液晶装置、液晶装置の駆動方法、電子機器
JP6394438B2 (ja) 2015-02-27 2018-09-26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液晶装置及び電子機器
JP6709515B2 (ja) * 2015-08-28 2020-06-17 日本精機株式会社 表示装置
JP2017111290A (ja) * 2015-12-16 2017-06-22 株式会社ジャパンディスプレイ 液晶表示装置
JP6410880B1 (ja) * 2017-06-14 2018-10-24 日機装株式会社 血液浄化システム
JP6642618B2 (ja) 2018-04-26 2020-02-05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電気光学装置、投射型表示装置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581900B (en) * 1999-05-25 2004-04-01 Sharp Kk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CN1849549A (zh) * 2003-08-28 2006-10-18 皇家飞利浦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在液晶显示器中的横向离子抽吸
JP2007316119A (ja) * 2006-05-23 2007-12-06 Citizen Miyota Co Ltd 液晶表示装置及び液晶表示装置の駆動方法及びそれを用いたプロジェクション装置
JP2010197806A (ja) * 2009-02-26 2010-09-09 Seiko Epson Corp 液晶表示装置、制御方法および電子機器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3288187A (ja) * 1990-04-04 1991-12-18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投写型表示装置
DE69735782T2 (de) * 1996-09-24 2006-10-26 Seiko Epson Corp. Projektionsanzeigevorrichtung mit einer Lichtquelle
JPH10133178A (ja) * 1996-10-29 1998-05-22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投写型液晶表示装置
JP2002196355A (ja) * 2000-12-27 2002-07-12 Casio Comput Co Ltd 液晶表示装置
KR100879213B1 (ko) * 2003-10-16 2009-01-16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온도 유지를 위한 액정표시장치
JP5353572B2 (ja) * 2009-09-03 2013-11-27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画像表示装置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581900B (en) * 1999-05-25 2004-04-01 Sharp Kk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CN1849549A (zh) * 2003-08-28 2006-10-18 皇家飞利浦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在液晶显示器中的横向离子抽吸
JP2007316119A (ja) * 2006-05-23 2007-12-06 Citizen Miyota Co Ltd 液晶表示装置及び液晶表示装置の駆動方法及びそれを用いたプロジェクション装置
JP2010197806A (ja) * 2009-02-26 2010-09-09 Seiko Epson Corp 液晶表示装置、制御方法および電子機器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0247870B2 (en) 2015-05-04 2019-04-02 Himax Display, Inc. Wearable display apparatus comprising an optical assembly having an optical integrator rod
CN106125376A (zh) * 2015-05-07 2016-11-16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显示装置用基板及其制造方法、显示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CN115113460A (zh) * 2021-03-18 2022-09-27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图像形成面板装置以及投影仪
CN115113460B (zh) * 2021-03-18 2023-10-20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图像形成面板装置以及投影仪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30300961A1 (en) 2013-11-14
JP2013235171A (ja) 2013-11-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389592A (zh) 显示装置
JP4923866B2 (ja) 液晶表示装置および映像表示装置
US8823071B2 (en) Electro-optical device and electronic apparatus
US20180173064A1 (en) Electro-optical device and electronic apparatus
US20120307176A1 (en) Liquid crystal device, projection type display device, and electronic apparatus
US20040016931A1 (en) Electro-optical device and electronic apparatus
CN105223738A (zh) 电光装置及电子设备
US9645458B2 (en) Electrooptical device,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electrooptical device, and electronic apparatus
JP2013235128A (ja) 電気光学装置の製造方法、及び電気光学装置用基板
US20140036373A1 (en) Lens substrate and electrooptic device including lens substrate
JP5978919B2 (ja) 液晶装置、及び電子機器
JP5919890B2 (ja) 電気光学装置、及び電子機器
JP2013235127A (ja) 電気光学装置、電気光学装置の製造方法、及び電子機器
JP2014142390A (ja) 電気光学装置、電気光学装置の製造方法、及び電子機器
JP6753450B2 (ja) 電気光学装置用基板、電気光学装置、電子機器
JP6743779B2 (ja) 表示装置、および表示装置の駆動方法
US9670411B2 (en) Liquid crystal device,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liquid crystal device, and electronic apparatus
TWI356930B (en) Liquid crystal panel and method of repairing same
JP2014182251A (ja) 電気光学装置、電気光学装置の製造方法、及び電子機器
CN220476239U (zh) 显示装置
KR20090000948A (ko) 표시 기판, 이의 제조 방법 및 이를 갖는 표시 패널
US9383633B2 (en) Electro-optical device and electronic apparatus
JP6236827B2 (ja) 電気光学装置、電気光学装置の製造方法、及び電子機器
JP2014142385A (ja) 電気光学装置、電気光学装置の製造方法、及び電子機器
JP2014092691A (ja) 液晶装置、及び電子機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31113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