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381495B - 一种复合切削的钻头刀头 - Google Patents

一种复合切削的钻头刀头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381495B
CN103381495B CN201210144777.6A CN201210144777A CN103381495B CN 103381495 B CN103381495 B CN 103381495B CN 201210144777 A CN201210144777 A CN 201210144777A CN 103381495 B CN103381495 B CN 10338149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utting
face
platform
edge
swor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10144777.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381495A (zh
Inventor
李仕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dong Xingong Too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210144777.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381495B/zh
Publication of CN10338149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38149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38149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38149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Drilling Too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复合切削的钻头刀头,该种刀具效率高,成本低,寿命长,且在钻削时容易定位,包括刀具头,其特征在于,形成了抗裂分切台或高效分切台与内侧相邻的高效分切台的高度的关系的定义,复合切削面与相邻的复合定位分解台的夹角为大于或等于90°的夹角,或相邻的复合切削面的高度为大于或等于0.01毫米,或小于所排出的屑的厚度的五分之四,或小于或等于切削进给量的9倍的乘积数的高度,或抗裂分切台的宽度为大于0.6毫米,或小于或等于该刀具直径的三分之一,或复合切削面上设置一螺旋凹槽,在钻头刀头上设置1凹口刃或2阶梯刃,3平刃4斜刃5或在钻头刀头中心处设置钻尖。

Description

一种复合切削的钻头刀头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复合切削的钻头刀头,该复合切削的钻头刀头用于机械加工中。
背景技术:
目前,机械加工中使用的麻花钻由横刃,切削刃,螺旋副刃,侧刃构成,切削刃和副刃大致呈单一的结构,定心结构差,这些麻花钻极不耐用,尤其在钻(铣)削硬度较高的工件时容易产生大量的热,导致刀头的硬度降低,造成刀头的磨损,同时该刀头还存在易折断的缺陷,而且,由于刀头两边的切削刃在工作时是对称的,而切削量一般仅为数十微米至1毫米左右,所以在人工修磨时很难掌握角度和高度,另外,这些麻花钻及所加工的孔的精度不合格,极易出现废品,同时,在加工较薄的工件时还存在将工件带起造成工伤事故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就是鉴于上述的问题而提出的,以提供一种新型的复合切削的钻头刀头为目的,该种刀具散热效率高,强度大,寿命长,且在钻削加工时容易定位。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下述技术方案:
一种复合切削的钻头刀头,该钻头刀头通过定位孔或定位槽与外部钻孔设备连接,包括刀具头,刀具头朝向切削方向的面为切削面,每个切削面的顶部背面侧的面为后切削面,切削面与后切削面相交形成为切削刃,其特征在于:在复合切削的钻头刀头上,一体地,或联接并形成为一体地进行以下技术方案的设置,在朝向切削方向上的切削面的内侧,经弧形凸起或斜形凸起阶梯状凸起的设置有至少一级内侧的复合切削面;弧形凸起或斜形凸起立起的延伸,形成有与内侧的复合切削面相交的复合分解台,阶梯状排列的切削面为高效分切台,阶梯状排列的切削刃为高效分切刃,最外侧的高效分切台为抗裂分切台,最外侧的高效分切刃为抗裂分切刃,弧形凸起或斜形凸起延伸至切削刃上,形成有侧凹刃或侧斜刃,和阶梯状的切削刃,或阶梯状的副切削刃,在刀具头顶端中心位置设置的钻尖的中心横刃或尖刃的两端,经倒角各形成一定心倒角面,定心倒角面与钻尖的后切削面相交形成有小于或等于120°的夹角,两侧的定心倒角面间形成一横刃或无横刃的尖刃,定心倒角面与钻尖处的后切削面相交形成有定心分切刃,定心分切刃的外侧为定位分切刃,至少两侧的复合定位分切刃和定心分切刃与横刃或无横刃的尖刃形成为S状或反S状的切削刃,即S刃,从钻尖向最外侧的侧刃倾斜方向的后切削面上,相对凹陷的设置有凹形槽,抗裂分切台或高效分切台与复合分解台相交,形成有大于或等于90°的夹角,相交处一体的凸出设置有弧形凸起或斜形凸起,抗裂分切台与相邻的内侧的复合切削面的高度为大于或等于0.01毫米,或小于该种刀具切削后所排出的屑的厚度的五分之四,抗裂分切台的宽度为大于0.6毫米,小于或等于该刀具直径的三分之一。
一种复合切削的钻头刀头,该钻头刀头通过定位孔或定位槽与外部钻孔设备连接,包括刀具头,刀具头朝向切削方向的面为切削面,每个切削面的顶部背面侧的面为后切削面,切削面与后切削面相交形成为切削刃,在复合切削的钻头刀头上,一体地,或联接并形成为一体地进行以下技术方案的设置,在朝向切削方向上的切削面的内侧,经弧形凸起或斜形凸起阶梯状凸起的设置有至少一级内侧的复合切削面,弧形凸起或斜形凸起立起的延伸,形成有与内侧的复合切削面相交的复合分解台,阶梯状排列的切削面为高效分切台,阶梯状排列的切削刃为高效分切刃,最外侧的高效分切台为抗裂分切台,最外侧的高效分切刃为抗裂分切刃,或弧形凸起或斜形凸起延伸至外端,形成有侧凹刃或侧斜刃,和阶梯状的切削刃,抗裂分切台或高效分切台与内侧相邻的高效分切台的高度的关系定义为,在刀具头顶端中心位置设置的钻尖的中心横刃或尖刃的两端,经倒角各形成一定心倒角面,定心倒角面与钻尖的后切削面相交形成有小于或等于120°的夹角,两侧的定心倒角面间形成一横刃或无横刃的尖刃,或定心倒角面与钻尖处的后切削面相交形成有定心分切刃,定心分切刃的外侧为定位分切刃,两侧的复合定位分切刃和定心分切刃与横刃或无横刃的尖刃形成为S状或反S状的切削刃,即S刃,从钻尖向最外侧的侧刃倾斜方向的后切削面上,相对凹陷的设置有凹形槽,抗裂分切台,或高效分切台与复合分解台相交,形成有大于或等于90°的夹角,相交处一体的凸出设置有弧形凸起或斜形凸起,抗裂分切台与相邻的内侧的复合切削面的高度为大于或等于0.01毫米,或小于该种刀具切削后所排出的屑的厚度的五分之四,抗裂分切台的宽度为大于0.6毫米,小于或等于该刀具直径的三分之一,其特征在于:在切削刃、倒角刃和横刃形成为S状或反S状的S刃,或两侧的倒角刃相交于顶点形成无横刃的尖刃,在刀具头的切削面或后切削面上弧形凸起或斜形凸起的形成有台阶部,该台阶部从刀具头轴向中心附近,或从横刃或无横刃的尖刃开始以向外侧高度逐渐降低的方式形成有至少一级台阶,每级台阶的外侧相对于刀具头的轴向中心形成有定位台,在切削面上的定位台为加强台,后切削面内侧弧形凸起或斜形凸起的形成有定心台或复合定心台,定心台或加强台和定位台沿切削刃向后切削面延伸,沿切削刃向切削面延伸形成有至少一级的阶梯刃。
一种复合切削的钻头刀头,该钻头刀头通过定位孔或定位槽与外部钻孔设备连接,包括刀具头,刀具头朝向切削方向的面为切削面,每个切削面的顶部背面侧的面为后切削面,切削面与后切削面相交形成为切削刃,在复合切削的钻头刀头上,一体地,或联接并形成为一体地进行以下技术方案的设置,在朝向切削方向上的切削面的内侧,经弧形凸起或斜形凸起阶梯状凸起的设置有至少一级内侧的复合切削面;弧形凸起或斜形凸起立起的延伸,形成有与内侧的复合切削面相交的复合分解台,阶梯状排列的切削面为高效分切台,阶梯状排列的切削刃为高效分切刃,最外侧的高效分切台为抗裂分切台,最外侧的高效分切刃为抗裂分切刃,或弧形凸起或斜形凸起延伸至切削刃或副切削刃上,形成有侧凹刃或侧斜刃,和阶梯状的切削刃,或阶梯状的副切削刃,在刀具头顶端中心位置设置的钻尖的中心横刃或尖刃的两端,经倒角各形成一定心倒角面,定心倒角面与钻尖的后切削面相交形成有小于或等于120°的夹角,两侧的定心倒角面间形成一横刃或无横刃的尖刃,定心倒角面与钻尖处的后切削面相交形成有定心分切刃,定心分切刃的外侧为定位分切刃,至少两侧的复合定位分切刃和定心分切刃与横刃或无横刃的尖刃形成为S状或反S状的切削刃,即S刃,从钻尖向最外侧的侧刃倾斜方向的后切削面上,相对凹陷的设置有凹形槽,抗裂分切台,或高效分切台与复合分解台相交,形成有大于或等于90°的夹角,相交处一体的凸出设置有弧形凸起或斜形凸起,抗裂分切台与相邻的内侧的复合切削面的高度为大于或等于0.01毫米,或小于该种刀具切削后所排出的屑的厚度的五分之四,抗裂分切台的宽度为大于0.6毫米,小于或等于该刀具直径的三分之一,在切削刃、倒角刃和横刃形成为S状或反S状的S刃;两侧的倒角刃相交于顶点形成无横刃的尖刃;在刀具头的切削面或后切削面上弧形凸起或斜形凸起的形成有台阶部,该台阶部从刀具头轴向中心附近,或从横刃或无横刃的尖刃开始以向外侧高度逐渐降低的方式形成有至少一级台阶,每级台阶的外侧相对于刀具头的轴向中心形成有定位台或复合定位台,在切削面上的定位台为加强台,或后切削面内侧弧形凸起或斜形凸起的形成有定心台,定心台或加强台沿切削刃向后切削面延伸,或沿切削刃向切削面延伸形成有至少一级的阶梯刃,其特征在于:切削刃、倒角刃和横刃形成为S状或反S状的S刃,或两侧的倒角刃相交于顶点形成无横刃的尖刃;在刀具头的切削面或后切削面上弧形凸起或斜形凸起的形成有台阶部,该台阶部从刀具头轴向中心附近,或从横刃或无横刃的尖刃开始以向外侧高度逐渐降低的方式形成有一级或多级台阶,每级台阶的外侧相对于刀具头的轴向中心形成有定心台或复合定心台,最外侧的定心台为加强台,或后切削面内侧弧形凸起或斜形凸起的形成有定位台或复合定位台,定心台或加强台和定位台或复合定位台沿切削刃向后切削面延伸或沿切削刃向切削面延伸形成有至少一级的阶梯刃;在刀具头的切削刃上设置至少一个凹口刃,凹口刃向切削面或后切削面延伸形成有至少一个凹槽。
优选地,在所述复合切削的钻头刀头的切削刃或阶梯状的切削刃或复合切削刃上设置有凹口刃向切削面或后切削面或复合切削面或复合后切削面延伸形成有凹槽。
优选地,在所述复合切削的钻头刀头的切削刃在切削面或后切削面上形成有阶梯刃或在切削面或后切削面上同时形成有阶梯刃。
优选地,在所述复合切削的钻头刀头的切削刃在切削面或后切削面上形成的阶梯刃上设置有凹口刃呈开口向切削面或后切削面或复合切削面或复合后切削面延伸形成有凹槽。
优选地,在所述复合切削的钻头刀头的切削刃或复合切削刃上至少设置有直刃,方口刃,梯形刃,三角刃,弧形刃或其他形状的凹口刃或复合凹口刃。
优选地,在所述复合切削的钻头刀头的切削刃或复合切削刃上设置成多边形切削刃。
优选地,所述的复合切削的钻头刀头的切削面或后切削面和倒角面上的切削刃、倒角刃和横刃形成为S状或反S状的切削刃,即S刃或至少两侧的倒角刃相交形成无横刃的尖刃。
优选地,所述的切削刀头,在所述切削刀头的至少两级阶梯状的后切削面和倒角面上的切削刃或倒角刃设置至少一个凹口刃,凹口刃呈开口向后切削面或切削面延伸分布的凹槽。
优选地,所述的复合切削的钻头刀头,在所述刀具的后切削面上形成有至少一个凹槽与前切削面或螺旋散热台或螺旋定位台相交形成有至少一个凹口刃,凹槽的底部形状和凹口刃的底部形状为梯形、三角形或弧形或其他多面体形。
优选地,所述的复合切削的钻头刀头,在所述刀具的切削面或复合切削面与后切削面相交形成至少一级复合切削刃。
优选地,所述的复合切削的钻头刀头,在所述刀具的弧形凸起或斜形凸起的切削刃或钻尖上有倒角刃。
优选地,所述的复合切削的钻头刀头,在所述刀具的钻尖上形成有至少一级复合切削刃。
优选地,所述的复合切削的钻头刀头,在所述刀具的切削刃为直刃或凹口刃或倒梯形刃或三角刃或方口刃上形成有分切刃和小侧刃。
优选地,所述的复合切削的钻头刀头,在所述刀具最外侧与切削刃相交的切削刃或分切刃与切削刃的夹角为锐角或直角或钝角。
优选地,所述的复合切削的钻头刀头,在所述刀具的切削刀头的前部联接切削刀头。
有益效果:
通过在切削面上设置复合切削面形成了阶梯刃,既起到复合定位的作用增强了钻头刀头在钻孔时的稳定性,同时又将切削刃的一次切削分解为两次或多次切削有效的降低了切削强度,钻头刀头最外侧的加强台实际起到了抗裂的作用提高了钻头刀头的强度,通过凹口刃的设置又进一步分解了切削强度,使钻头刀头在切削时始终保持高强度,即提高了效率,又延长了钻头刀头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和优点将通过结合附图进行详细的说明,在该附图中:
图1是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复合切削的钻头刀头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复合切削的钻头刀头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的复合切削的钻头刀头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的第四实施方式的复合切削的钻头刀头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的第五实施方式的复合切削的钻头刀头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的第六实施方式的复合切削的钻头刀头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的第七实施方式的复合切削的钻头刀头的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的第八实施方式的复合切削的钻头刀头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详细地说明本发明的复合切削的钻头刀头的优选实施方式,在实施方式1-4中主要以具有两个切削刀头的刀具为例进行说明。
实施方式1:
如图1所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复合切削的钻头刀头,一种复合切削的钻头刀头,该钻头刀头2通过定位孔17或定位槽18与外部钻孔设备连接,包括刀具头1,刀具头1朝向切削方向的面为切削面3,每个切削面3的顶部背面侧的面为后切削面4,切削面3外面侧的面为侧切削面5,切削面3与后切削面4相交形成为切削刃15,在复合切削的钻头刀头2上,一体地,或联接并形成为一体地进行以下技术方案的设置,在朝向切削方向上的切削面3的内侧,经弧形凸起或斜形凸起20阶梯状凸起的设置有至少一级内侧的复合切削面7,或弧形凸起或斜形凸起20立起的延伸,形成有与内侧的复合切削面7相交的复合定位分解台6,阶梯状排列的切削面为高效分切台,阶梯状排列的切削刃15、8为高效分切刃,最外侧的高效分切台为抗裂分切台3,最外侧的高效分切刃15为抗裂分切刃15,或弧形凸起或斜形凸起20延伸或弧形延伸至外端,或向后部延伸或弧形延伸至切削刃或副切削刃上,形成有侧凹刃或侧斜刃19,和阶梯状的切削刃15、8、23,或阶梯状的副切削刃21、24,或在刀具头顶端中心位置设置的钻尖的中心横刃或尖刃12的两端,经倒角各形成一定心倒角面11,定心倒角面与钻尖12的后切削面10相交形成有小于或等于120°的夹角,两侧的定心倒角面11间形成一横刃或无横刃的尖刃12,或定心倒角面11与钻尖处的后切削面10相交形成有定心分切刃9,定心分切刃9的外侧为定位分切刃23,尖刃或横刃12,至少两侧的复合定位分切刃23和定心分切刃9与横刃或无横刃的尖刃12形成为S状或反S状的切削刃,即S刃,或从钻尖12向最外侧的侧刃24倾斜方向的后切削面4、22、10上,相对凹陷的设置有凹形槽,或梯形槽,或方形槽,或倒三角形槽,或弧形槽,或曲形槽,或平面形后切削面,或阶梯形后切削面4、22、10,或抗裂分切台或高效分切台与内侧相邻的高效分切台的高度h的关系定义为,抗裂分切台或高效分切台与相邻的内侧的高效分切台的高度为进刀量乘以乘积数,当被加工件硬度或粘度较高而刀具较大时,切削进刀量较小,进刀量所乘的乘积数较大,当被加工件硬度或粘度较高而刀具较小时,切削进刀量较小,进刀量所乘的乘积数较大,当被加工件硬度或粘度较低而刀具较大时,切削进刀量较大,进刀量所乘的乘积数较小,当被加工件硬度或粘度较低而刀具较小时,切削进刀量较大,进刀量所乘的乘积数较小,抗裂分切台3,或高效分切台7与复合分解台6相交,形成有大于或等于90°的夹角,相交处一体的凸出设置有弧形凸起或斜形凸起20,或抗裂分切台与相邻的内侧的复合切削面的高度h为大于或等于0.01毫米,或小于该种刀具切削后所排出的屑的厚度的五分之四,或小于切削进给量的9倍的乘积数的高度,或抗裂分切台的宽度a为大于0.6毫米,小于或等于该刀具直径的三分之一,在1切削刃15、倒角刃9和横刃或无横刃的尖刃12形成为S状或反S状的S刃,2或两侧的倒角刃9相交于顶点形成无横刃的尖刃12,3在刀具头的切削面或后切削面上弧形凸起或斜形凸起20的形成有台阶部,该台阶部从刀具头轴向中心附近,或从横刃或顶刃9开始以向外侧高度逐渐降低的方式形成有至少一级台阶,每级台阶的外侧相对于刀具头的轴向中心形成有定位台或复合定位台6,在切削面3上的定位台为加强台3,或后切削面内侧弧形凸起或斜形凸起的形成有定心台或复合定心台25,抗裂分切台3和定位台或复合定位台6沿切削刃向后切削面延伸,或定心台或复合定心台25沿复合侧刃26向切削面3、7延伸形成有至少一级的阶梯刃15、8、23,切削刃23、倒角刃9和横刃或无横刃的尖刃12形成为S状或反S状的S刃,或两侧的倒角刃9相交于顶点形成无横刃的尖刃12,在刀具头2的切削面3、7或后切削面4、10、22上形成有台阶部,该台阶部从刀具头轴向中心附近,或从横刃或顶刃12开始以向外侧高度逐渐降低的方式形成有一级或多级台阶,每级台阶的外侧相对于刀具头的轴向中心形成有复合定心台25,最外侧的定心台4为加强台4,或后切削面4内侧形成有后切削面4或复合后切削面22、10,定位台4或复合定位台22、10沿切削刃向切削面延伸或沿复合侧刃向切削面延伸形成有至少一级的阶梯刃,在刀具头2的切削刃8上设置至少一个凹口刃14,凹口刃14向切削面7或后切削面22延伸形成有至少一个凹槽13,在切削刃23、倒角刃9和横刃或无横刃的尖刃12形成为S状或反S状的S刃,或两侧的倒角刃9相交于顶点形成无横刃的尖刃12,刀具头2的切削刃上设置有至少一个平刃,或至少一个凹口刃,或至少一个复合凹口刃,或至少一个梯形刃,或至少一个三角刃,或至少一个弧形刃14,或在从外侧向刀具头内侧的横刃或顶刃12中心附近的切削刃,或后切削面,或切削面上弧形凸起或斜形凸起的形成有阶梯刃或台阶部,该台阶部从刀具头横刃或顶刃中心附近开始以向外侧高度降低的方式形成有至少一级定心台,每级台阶的外周缘相对于刀具头的轴向中心形成有复合定位台,定位台沿前端的后切削面向后立起的形成复合副切削面,向后延伸并与外侧的后切削面相交,形成有至少一级的阶梯刃或在定位台或复合定位台上设置有直刃,或开口刃,或梯形刃,或三角刃,或弧形刃,或其他形状的凹口刃,或复合凹口刃,且复合切削的钻头刀头的切削刃或复合切削刃的外端设置有平刃或斜刃。
根据上述结构,给出了刀具头1上设置的抗裂分切台的宽度或高度,以及角度以上数据是经过实践的出的,如超过该范围,则效率或使用寿命就会大打折扣,该种刀具能够分解切削刃的切削力,降低切削刃的摩擦强度,尤其是降低了螺旋副切削面5的摩擦力摩擦热产生量减小,同时还能够增加刀具头的散热面积,降低刀具头温度,分解刀具最易损坏的外端的切削刃的受力,使刀具使用寿命延长,并在加工过程中一直保持高强度。
实施方式2:
如图2所示,本发明的第二施方式的复合切削的钻头刀头,在第一实施方式的基础上,本发明的刀具头1一体地设置有两侧的切削刀头2,切削刀头2的朝向切削方向的面为切削面3,切削面3的顶部背面侧为后切削面4,切削刀头2的最外侧的面为副切削面5,切削面3与后切削面4相交形成有切削刃,在切削面刃上设置凹口刃14,向后切削面4延伸形成有凹槽13,切削面3的内侧凸起的形成有复合切削面最外侧的切削面为抗裂分切台15,凸起的切削面为高效分切台,抗裂分切台与高效分切台之间设置有弧形凸起或斜形凸起20,与后切削面相交形成有侧凹刃或侧斜刃19,抗裂分切台与高效分切台之间的夹角大于等于90°的夹角a,经高效分解台6连接,内侧凸起的切削面为抗裂分切台7与复合后切削面10相交形成有高效分切刃8,在靠近中心的切削刃上设置倒角面11和倒角刃9,两侧的倒角刃9相交形成无横刃的尖刃12,在抗裂分切台7设置凹槽13与复合后切削面10相交形成有凹口刃14,在复合切削的钻头刀头上设置定位孔17和定位槽18复合定位分切台3和定心分切刃12与横刃或尖刃9形成为S刃或反S刃,每侧的横刃或无横刃的尖刃9,与该侧的复合定位分切刃10间设置一倒角切削面13,倒角切削面13与后切削面10相交,形成有小于90°的夹角,抗裂分切台台7与相邻的内侧的高效分切台3之间的高度h为大于等于0.01毫米,或小于该种刀具切削后所排出的屑的厚度的五分之四,或小于切削进给量的9倍的乘积数的高度,或抗裂分切台的宽度为大于0.6毫米,小于或等于该刀具直径的三分之一,在高效分切刃8上形成有凹口刃4,或抗裂分切台7与相邻的内侧的高效分切台3的高度h为大于或等于0.01毫米,或小于该种刀具切削后所排出的屑的厚度的五分之四,或小于切削进给量的9倍的乘积数的高度,或抗裂分切台的宽度h′为大于0.6毫米,小于或等于该刀具直径的三分之一。
根据上述结构,给出了刀具头1上设置的抗裂分切台的宽度或高度,以及角度以上数据是经过实践的出的,如超过该范围,则效率或使用寿命就会大打折扣,该种刀具能够分解切削刃的切削力,降低切削刃的摩擦强度,尤其是降低了螺旋副切削面5的摩擦力摩擦热产生量减小,同时还能够增加刀具头的散热面积,降低刀具头温度,分解刀具最易损坏的外端的切削刃的受力,使刀具使用寿命延长,并在加工过程中一直保持高强度。
实施方式3:
如图3示,本发明的第三施方式的复合切削的钻头刀头,在第一-二实施方式的基础上,本发明的刀具头1一体地设置有至少相背的两侧的切削刀头2,切削刀头2的朝向切削方向的面为切削面3,切削面3的顶部背面侧为后切削面4,切削刀头2的最外侧的面为副切削面5,切削面3与后切削面4相交形成有切削刃15,切削面3的内侧轴向中心开始以向外侧高度逐渐降低的方式形成有一级或多级定位台6,最外侧弧形凸起或斜形凸起的一级定位台为加强台,弧形凸起或斜形凸起的复合切削面7与复合后切削面10相交形成有复合切削刃8,在靠近中心轴线的切削刃上设置倒角面11和倒角刃9,倒角切削面13与后切削面10相交,形成有小于90°的夹角,抗裂分切台7与相邻的内侧的高效分切台3之间的高度h为大于等于0.01毫米,或小于该种刀具切削后所排出的屑的厚度的五分之四,或小于切削进给量的9倍的乘积数的高度,或抗裂分切台的宽度为大于0.6毫米,小于或等于该刀具直径的三分之一,在高效分切刃8上形成有凹口刃4,或抗裂分切台7与相邻的内侧的高效分切台3的高度h为大于或等于0.01毫米,或小于该种刀具切削后所排出的屑的厚度的五分之四,或小于切削进给量的9倍的乘积数的高度,或抗裂分切台的宽度h′为大于0.6毫米,小于或等于该刀具直径的三分之一。
根据上述结构,给出了刀具头1上设置的抗裂分切台的宽度或高度,以及角度以上数据是经过实践的出的,如超过该范围,则效率或使用寿命就会大打折扣,该种刀具能够分解切削刃的切削力,降低切削刃的摩擦强度,尤其是降低了螺旋副切削面5的摩擦力摩擦热产生量减小,同时还能够增加刀具头的散热面积,降低刀具头温度,分解刀具最易损坏的外端的切削刃的受力,使刀具使用寿命延长,并在加工过程中一直保持高强度。
实施方式4:
如图4示,本发明的第四施方式的复合切削的钻头刀头,在第一-三实施方式的基础上,本发明的刀具头1一体地设置有两侧的切削刀头2,切削刀头2的朝向切削方向的面为切削面3,切削面3的顶部背面侧为后切削面4,切削刀头2的最外侧的面为副切削面5,切削面3与后切削面4相交形成有切削刃15,切削面3的内侧轴向中心开始以向外侧高度逐渐降低的方式形成有一级或多级定位台6,最外侧弧形凸起或斜形凸起的一级定位台为加强台,弧形凸起或斜形凸起的复合切削面7与复合后切削面10相交形成有复合切削刃8,在靠近中心轴线的切削刃上设置倒角面11和倒角刃9,倒角切削面13与后切削面10相交,形成有小于90°的夹角,抗裂分切台台7与相邻的内侧的高效分切台3之间的高度h为大于等于0.01毫米,或小于该种刀具切削后所排出的屑的厚度的五分之四,或小于切削进给量的9倍的乘积数的高度,或抗裂分切台的宽度为大于0.6毫米,小于或等于该刀具直径的三分之一,在高效分切刃8上形成有凹口刃4,或抗裂分切台7与相邻的内侧的高效分切台3的高度h为大于或等于0.01毫米,或小于该种刀具切削后所排出的屑的厚度的五分之四,或小于切削进给量的9倍的乘积数的高度,或抗裂分切台的宽度h′为大于0.6毫米,小于或等于该刀具直径的三分之一。
根据上述结构,给出了刀具头1上设置的抗裂分切台的宽度或高度,以及角度以上数据是经过实践的出的,如超过该范围,则效率或使用寿命就会大打折扣,该种刀具能够分解切削刃的切削力,降低切削刃的摩擦强度,尤其是降低了螺旋副切削面5的摩擦力摩擦热产生量减小,同时还能够增加刀具头的散热面积,降低刀具头温度,分解刀具最易损坏的外端的切削刃的受力,使刀具使用寿命延长,并在加工过程中一直保持高强度。
实施方式5:
如图5示,本发明的第五实施方式的复合切削的钻头刀头,在第一-四实施方式的基础上,本发明的刀具头1一体地设置有两侧的切削刀头2,切削刀头2的朝向切削方向的面为切削面3,切削面3的顶部背面侧为后切削面4,切削刀头2的最外侧的面为副切削面5,切削面3与后切削面4相交形成有切削刃15,切削面3的内侧轴向中心开始以向外侧高度逐渐降低的方式形成有一级或多级定位台6,最外侧弧形凸起或斜形凸起的一级定位台为加强台,弧形凸起或斜形凸起的复合切削面7与复合后切削面10相交形成有复合切削刃8,在靠近中心轴线的切削刃上设置倒角面11和倒角刃9,倒角切削面13与后切削面10相交,形成有小于90°的夹角,抗裂分切台台7与相邻的内侧的高效分切台3之间的高度h为大于等于0.01毫米,或小于该种刀具切削后所排出的屑的厚度的五分之四,或小于切削进给量的9倍的乘积数的高度,或抗裂分切台的宽度为大于0.6毫米,小于或等于该刀具直径的三分之一,在高效分切刃8上形成有凹口刃4,或抗裂分切台7与相邻的内侧的高效分切台3的高度h为大于或等于0.01毫米,或小于该种刀具切削后所排出的屑的厚度的五分之四,或小于切削进给量的9倍的乘积数的高度,或抗裂分切台的宽度h′为大于0.6毫米,小于或等于该刀具直径的三分之一。
根据上述结构,给出了刀具头1上设置的抗裂分切台的宽度或高度,以及角度以上数据是经过实践的出的,如超过该范围,则效率或使用寿命就会大打折扣,该种刀具能够分解切削刃的切削力,降低切削刃的摩擦强度,尤其是降低了螺旋副切削面5的摩擦力摩擦热产生量减小,同时还能够增加刀具头的散热面积,降低刀具头温度,分解刀具最易损坏的外端的切削刃的受力,使刀具使用寿命延长,并在加工过程中一直保持高强度。
实施方式6:
如图6示,本发明的第六实施方式的复合切削的钻头刀头,在第一-五实施方式的基础上,本发明的刀具头1一体地设置有两侧的切削刀头2,切削刀头2的朝向切削方向的面为切削面3,切削面3的顶部背面侧为后切削面4,切削刀头2的最外侧的面为副切削面5,切削面3与后切削面4相交形成有切削刃15,切削面3的内侧轴向中心开始以向外侧高度逐渐降低的方式形成有一级或多级定位台6,最外侧弧形凸起或斜形凸起的一级定位台为加强台,弧形凸起或斜形凸起的复合切削面7与复合后切削面10相交形成有复合切削刃8,在靠近中心轴线的切削刃上设置倒角面11和倒角刃9,倒角切削面13与后切削面10相交,形成有小于90°的夹角,抗裂分切台台7与相邻的内侧的高效分切台3之间的高度h为大于等于0.01毫米,或小于该种刀具切削后所排出的屑的厚度的五分之四,或小于切削进给量的9倍的乘积数的高度,或抗裂分切台的宽度为大于0.6毫米,小于或等于该刀具直径的三分之一,在高效分切刃8上形成有凹口刃4,或抗裂分切台7与相邻的内侧的高效分切台3的高度h为大于或等于0.01毫米,或小于该种刀具切削后所排出的屑的厚度的五分之四,或小于切削进给量的9倍的乘积数的高度,或抗裂分切台的宽度h′为大于0.6毫米,小于或等于该刀具直径的三分之一。
根据上述结构,给出了刀具头1上设置的抗裂分切台的宽度或高度,以及角度以上数据是经过实践的出的,如超过该范围,则效率或使用寿命就会大打折扣,该种刀具能够分解切削刃的切削力,降低切削刃的摩擦强度,尤其是降低了螺旋副切削面5的摩擦力摩擦热产生量减小,同时还能够增加刀具头的散热面积,降低刀具头温度,分解刀具最易损坏的外端的切削刃的受力,使刀具使用寿命延长,并在加工过程中一直保持高强度。
实施方式7:
如图7示,本发明的第七实施方式的复合切削的钻头刀头,在第一-六实施方式的基础上,本发明的刀具头1一体地设置有两侧的切削刀头2,切削刀头2的朝向切削方向的面为切削面3,切削面3的顶部背面侧为后切削面4,切削刀头2的最外侧的面为副切削面5,切削面3与后切削面4相交形成有切削刃15,切削面3的内侧轴向中心开始以向外侧高度逐渐降低的方式形成有一级或多级定位台6,最外侧弧形凸起或斜形凸起的一级定位台为加强台,弧形凸起或斜形凸起的复合切削面7与复合后切削面10相交形成有复合切削刃8,在靠近中心轴线的切削刃上设置倒角面11和倒角刃9,倒角切削面13与后切削面10相交,形成有小于90°的夹角,抗裂分切台台7与相邻的内侧的高效分切台3之间的高度h为大于等于0.01毫米,或小于该种刀具切削后所排出的屑的厚度的五分之四,或小于切削进给量的9倍的乘积数的高度,或抗裂分切台的宽度为大于0.6毫米,小于或等于该刀具直径的三分之一,在高效分切刃8上形成有凹口刃4,或抗裂分切台7与相邻的内侧的高效分切台3的高度h为大于或等于0.01毫米,或小于该种刀具切削后所排出的屑的厚度的五分之四,或小于切削进给量的9倍的乘积数的高度,或抗裂分切台的宽度h′为大于0.6毫米,小于或等于该刀具直径的三分之一,或在刀具的前端外侧的切削面的内侧或后部凸起的设置高效分切台3,最外侧前端局部的切削面为抗裂分切台,与后切削面或副切削面相交,形成的切削刃和副切削刃为抗裂分切刃。
根据上述结构,给出了刀具头1上设置的抗裂分切台的宽度或高度,以及角度以上数据是经过实践的出的,如超过该范围,则效率或使用寿命就会大打折扣,该种刀具能够分解切削刃的切削力,降低切削刃的摩擦强度,尤其是降低了螺旋副切削面5的摩擦力摩擦热产生量减小,同时还能够增加刀具头的散热面积,降低刀具头温度,分解刀具最易损坏的外端的切削刃的受力,使刀具使用寿命延长,并在加工过程中一直保持高强度。
实施方式8:
如图8示,本发明的第八实施方式的阶梯状的复合切削的钻头刀头,在第一-七实施方式的基础上,本发明的刀具头1一体地设置有两侧的切削刀头2,切削刀头2的朝向切削方向的面为切削面3,切削面3的顶部背面侧为后切削面4,切削刀头2的内侧轴向方向上弧形凸起或斜形凸起的设置阶梯状的定位台22,切削刀头2的最外侧的面为副切削面5,切削面3与后切削面4相交形成有切削刃15,切削面3的内侧轴向中心开始以向外侧高度逐渐降低的方式形成有一级或多级定位台6,最外侧弧形凸起或斜形凸起的一级定位台为加强台,弧形凸起或斜形凸起的复合切削面7与复合后切削面10相交形成有复合切削刃8,在靠近中心轴线的切削刃上设置倒角面11和倒角刃9,两侧的倒角刃9相交形成无横刃的尖刃12,倒角切削面13与后切削面10相交,形成有小于或等于120°的夹角。
根据上述结构,给出了刀具头1上设置的抗裂分切台的宽度或高度,以及角度以上数据是经过实践的出的,如超过该范围,则效率或使用寿命就会大打折扣,该种刀具能够分解切削刃的切削力,降低切削刃的摩擦强度,尤其是降低了螺旋副切削面5的摩擦力摩擦热产生量减小,同时还能够增加刀具头的散热面积,降低刀具头温度,分解刀具最易损坏的外端的切削刃的受力,使刀具使用寿命延长,并在加工过程中一直保持高强度。
以上虽然以具有前后两个方向上的切削刀头的刀具为例进行了说明,但是本发明的刀具也可具有多个切削刀头,在各切削刀头上可以采用如所述实施方式的结构及其其它多种形式的组合。
以上所述的优选实施方式是说明性的而不是限制性的,在不脱离本发明的主旨和基本特征的情况下,本发明还可以以其他方式进行实施和具体化。本发明的范围由权利要求进行限定,在权利要求限定范围内的所有变形都落入本发明的范围内。

Claims (7)

1.一种复合切削的钻头刀头,该钻头刀头通过定位孔或定位槽与外部钻孔设备连接,包括刀具头,刀具头朝向切削方向的面为切削面,每个切削面的顶部背面侧的面为后切削面,切削面与后切削面相交形成为切削刃,其特征在于:在复合切削的钻头刀头上,一体地,或联接并形成为一体地进行以下技术方案的设置,在朝向切削方向上的切削面的内侧,经弧形凸起或斜形凸起阶梯状凸起的设置有至少一级内侧的复合切削面;弧形凸起或斜形凸起立起的延伸,形成有与内侧的复合切削面相交的复合分解台,阶梯状排列的切削面为高效分切台,阶梯状排列的切削刃为高效分切刃,最外侧的高效分切台为抗裂分切台,最外侧的高效分切刃为抗裂分切刃,弧形凸起或斜形凸起延伸至切削刃上,形成有侧凹刃或侧斜刃,和阶梯状的切削刃,或阶梯状的副切削刃,在刀具头顶端中心位置设置的钻尖的中心横刃或尖刃的两端,经倒角各形成一定心倒角面,定心倒角面与钻尖的后切削面相交形成有小于或等于120°的夹角,两侧的定心倒角面间形成一横刃或无横刃的尖刃,定心倒角面与钻尖处的后切削面相交形成有定心分切刃,定心分切刃的外侧为定位分切刃,至少两侧的复合定位分切刃和定心分切刃与横刃或无横刃的尖刃形成为S状或反S状的切削刃,即S刃,从钻尖向最外侧的侧刃倾斜方向的后切削面上,相对凹陷的设置有凹形槽,抗裂分切台或高效分切台与复合分解台相交,形成有大于或等于90°的夹角,相交处一体的凸出设置有弧形凸起或斜形凸起,抗裂分切台与相邻的内侧的复合切削面的高度为大于或等于0.01毫米,或小于该种刀具切削后所排出的屑的厚度的五分之四,抗裂分切台的宽度为大于0.6毫米,小于或等于该刀具直径的三分之一。
2.一种复合切削的钻头刀头,该钻头刀头通过定位孔或定位槽与外部钻孔设备连接,包括刀具头,刀具头朝向切削方向的面为切削面,每个切削面的顶部背面侧的面为后切削面,切削面与后切削面相交形成为切削刃,在复合切削的钻头刀头上,一体地,或联接并形成为一体地进行以下技术方案的设置,在朝向切削方向上的切削面的内侧,经弧形凸起或斜形凸起阶梯状凸起的设置有至少一级内侧的复合切削面,弧形凸起或斜形凸起立起的延伸,形成有与内侧的复合切削面相交的复合分解台,阶梯状排列的切削面为高效分切台,阶梯状排列的切削刃为高效分切刃,最外侧的高效分切台为抗裂分切台,最外侧的高效分切刃为抗裂分切刃,或弧形凸起或斜形凸起延伸至外端,形成有侧凹刃或侧斜刃,和阶梯状的切削刃,在刀具头顶端中心位置设置的钻尖的中心横刃或尖刃的两端,经倒角各形成一定心倒角面,定心倒角面与钻尖的后切削面相交形成有小于或等于120°的夹角,两侧的定心倒角面间形成一横刃或无横刃的尖刃,定心倒角面与钻尖处的后切削面相交形成有定心分切刃,定心分切刃的外侧为定位分切刃,两侧的复合定位分切刃和定心分切刃与横刃或无横刃的尖刃形成为S状或反S状的切削刃,即S刃,从钻尖向最外侧的侧刃倾斜方向的后切削面上,相对凹陷的设置有凹形槽,抗裂分切台或高效分切台与复合分解台相交,形成有大于或等于90°的夹角,相交处一体的凸出设置有弧形凸起或斜形凸起,抗裂分切台与相邻的内侧的复合切削面的高度为大于或等于0.01毫米,或小于该种刀具切削后所排出的屑的厚度的五分之四,抗裂分切台的宽度为大于0.6毫米,小于或等于该刀具直径的三分之一,其特征在于:切削刃、倒角刃和横刃形成为S状或反S状的S刃,或两侧的倒角刃相交于顶点形成无横刃的尖刃,在刀具头的切削面或后切削面上弧形凸起或斜形凸起的形成有台阶部,该台阶部从刀具头轴向中心附近,从横刃或无横刃的尖刃开始以向外侧高度逐渐降低的方式形成有至少一级台阶,每级台阶的外侧相对于刀具头的轴向中心形成有定位台,在切削面上的定位台为加强台,后切削面内侧弧形凸起或斜形凸起的形成有定心台或复合定心台,定心台或加强台和定位台沿切削刃向后切削面延伸,沿切削刃向切削面延伸形成有至少一级的阶梯刃。
3.一种复合切削的钻头刀头,该钻头刀头通过定位孔或定位槽与外部钻孔设备连接,包括刀具头,刀具头朝向切削方向的面为切削面,每个切削面的顶部背面侧的面为后切削面,切削面与后切削面相交形成为切削刃,在复合切削的钻头刀头上,一体地,或联接并形成为一体地进行以下技术方案的设置,在朝向切削方向上的切削面的内侧,经弧形凸起或斜形凸起阶梯状凸起的设置有至少一级内侧的复合切削面;弧形凸起或斜形凸起立起的延伸,形成有与内侧的复合切削面相交的复合分解台,阶梯状排列的切削面为高效分切台,阶梯状排列的切削刃为高效分切刃,最外侧的高效分切台为抗裂分切台,最外侧的高效分切刃为抗裂分切刃,弧形凸起或斜形凸起延伸至切削刃或副切削刃上,形成有侧凹刃或侧斜刃,和阶梯状的切削刃,或阶梯状的副切削刃,在刀具头顶端中心位置设置的钻尖的中心横刃或尖刃的两端,经倒角各形成一定心倒角面,定心倒角面与钻尖的后切削面相交形成有小于或等于120°的夹角,两侧的定心倒角面间形成一横刃或无横刃的尖刃,定心倒角面与钻尖处的后切削面相交形成有定心分切刃,定心分切刃的外侧为定位分切刃,至少两侧的复合定位分切刃和定心分切刃与横刃或尖刃形成为S状或反S状的切削刃,即S刃,从钻尖向最外侧的侧刃倾斜方向的后切削面上,相对凹陷的设置有凹形槽,抗裂分切台,或高效分切台与复合分解台相交,形成有大于或等于90°的夹角,相交处一体的凸出设置有弧形凸起或斜形凸起,抗裂分切台与相邻的内侧的复合切削面的高度为大于或等于0.01毫米,或小于该种刀具切削后所排出的屑的厚度的五分之四,抗裂分切台的宽度为大于0.6毫米,小于或等于该刀具直径的三分之一,切削刃、倒角刃和横刃形成为S状或反S状的S刃;两侧的倒角刃相交于顶点形成无横刃的尖刃;在刀具头的切削面或后切削面上弧形凸起或斜形凸起的形成有台阶部,该台阶部从刀具头轴向中心附近,或从横刃或无横刃的尖刃开始以向外侧高度逐渐降低的方式形成有至少一级台阶,每级台阶的外侧相对于刀具头的轴向中心形成有定位台或复合定位台,在切削面上的定位台为加强台,后切削面内侧弧形凸起或斜形凸起的形成有定心台,定心台或加强台沿切削刃向后切削面延伸,沿切削刃向切削面延伸形成有至少一级的阶梯刃,其特征在于:在刀具头的切削刃上设置至少一个凹口刃,凹口刃向切削面或后切削面延伸形成有至少一个凹槽。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复合切削的钻头刀头,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钻头刀头的切削刃或阶梯状的切削刃或复合切削刃上设置有凹口刃,向切削面或后切削面或复合切削面或复合后切削面延伸形成有凹槽。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复合切削的钻头刀头,其特征在于,所述钻头刀头的切削刃在切削面或后切削面上形成有阶梯刃或在切削面和后切削面上同时形成有阶梯刃。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复合切削的钻头刀头,其特征在于,所述钻头刀头的切削刃在切削面或后切削面上设置有凹口刃,呈开口向切削面或后切削面延伸形成有凹槽。
7.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复合切削的钻头刀头,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复合切削的钻头刀头的切削刃或复合切削刃上至少设置有直刃,方口刃,梯形刃,三角刃,弧形刃或其他形状的凹口刃或复合凹口刃。
CN201210144777.6A 2012-05-03 2012-05-03 一种复合切削的钻头刀头 Active CN10338149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144777.6A CN103381495B (zh) 2012-05-03 2012-05-03 一种复合切削的钻头刀头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144777.6A CN103381495B (zh) 2012-05-03 2012-05-03 一种复合切削的钻头刀头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381495A CN103381495A (zh) 2013-11-06
CN103381495B true CN103381495B (zh) 2016-03-23

Family

ID=4948954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10144777.6A Active CN103381495B (zh) 2012-05-03 2012-05-03 一种复合切削的钻头刀头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3381495B (zh)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039439A (zh) * 2010-11-04 2011-05-04 李仕清 一种复合定位复合切削的定心螺旋刀具
CN102248203A (zh) * 2011-06-07 2011-11-23 李仕清 一种复合切削的钻头刀头
CN102416494A (zh) * 2011-12-09 2012-04-18 深圳市金洲精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微型钻头及其加工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11267913A (ja) * 1998-03-24 1999-10-05 Mitsubishi Materials Corp 穴加工工具
DE20307258U1 (de) * 2003-05-09 2004-09-16 Gühring, Jörg, Dr. Bohrwerkzeug zur Zerspanung von Guss-Werkstoffen
JP2006055965A (ja) * 2004-08-23 2006-03-02 Osg Corp 低加工硬化超硬ドリル
JP2006095628A (ja) * 2004-09-29 2006-04-13 Hitachi Tool Engineering Ltd ツイストドリル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039439A (zh) * 2010-11-04 2011-05-04 李仕清 一种复合定位复合切削的定心螺旋刀具
CN102248203A (zh) * 2011-06-07 2011-11-23 李仕清 一种复合切削的钻头刀头
CN102416494A (zh) * 2011-12-09 2012-04-18 深圳市金洲精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微型钻头及其加工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381495A (zh) 2013-11-0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977713B (zh) 螺旋刀具
CN103381496A (zh) 复合定位切削的螺旋刀具
CN102126039A (zh) 复合定位切削的螺旋刀具
CN103381497A (zh) 一种复合定位复合切削的定心螺旋刀具
CN102218553A (zh) 一种复合刃复合切削刀头
CN102039439B (zh) 一种复合定位复合切削的定心螺旋刀具
CN202137424U (zh) 复合定位切削的螺旋刀具
CN103381499A (zh) 一种复合铣刀
CN104227093B (zh) 钻尖定心锪刀
CN103381510A (zh) 一种复合滚刀
CN202143971U (zh) 一种复合刃螺旋铣刀
CN103706845A (zh) 复合定位切削的螺旋刀具
CN102248203A (zh) 一种复合切削的钻头刀头
CN103381508A (zh) 一种复合铰刀
CN103381495B (zh) 一种复合切削的钻头刀头
CN103706882A (zh) 一种复合铰刀
CN103706844A (zh) 复合刃中心钻或复合刃锪钻
CN103381505A (zh) 一种复合拉刀
CN103706843A (zh) 一种复合切削的钻头刀头
CN107803539A (zh) 一种四刃直槽铣刀
CN202097441U (zh) 一种复合切削的钻头刀头
CN103706854A (zh) 一种复合铣刀
CN209598276U (zh) 一种新型可重复修磨成型钻
CN103381501A (zh) 一种复合刃螺旋铣刀
CN103706888A (zh) 一种复合插齿刀复合剃齿刀或复合刨刀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61226

Address after: 271000 Shandong province high tech Zone in Tai'an City, South Gate Street Middle high-end entrepreneurial talent base

Patentee after: SHANDONG JUNRUI MACHINERY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271219 Shandong city of Xintai province Xinwen Zhang Zhuang cinema

Patentee before: Li Shiqing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00615

Address after: 271219 Shandong city of Xintai province Xinwen Zhang Zhuang cinema

Patentee after: Shandong Xingong Tool Co.,Ltd.

Address before: 271000 Shandong province high tech Zone in Tai'an City, South Gate Street Middle high-end entrepreneurial talent base

Patentee before: SHANDONG JUNRUI MACHINERY TECHNOLOGY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cordation of patent licensing contract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31106

Assignee: Xintai Zexin industry and Trade Co.,Ltd.

Assignor: Shandong Xingong Tool Co.,Ltd.

Contract record no.: X2022980010458

Denomination of invention: A bit bit bit for compound cutting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0323

License type: Exclusive License

Record date: 20220714

E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cordation of patent licensing contrac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