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374785B - 喷气式织机的织布支承装置 - Google Patents

喷气式织机的织布支承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374785B
CN103374785B CN201310089773.7A CN201310089773A CN103374785B CN 103374785 B CN103374785 B CN 103374785B CN 201310089773 A CN201310089773 A CN 201310089773A CN 103374785 B CN103374785 B CN 10337478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tton cloth
guiding parts
guide rod
weaving cotton
suppor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089773.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374785A (zh
Inventor
南谷德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sudakoma Corp
Original Assignee
Tsudakoma Industri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sudakoma Industri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Tsudakoma Industrial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337478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37478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37478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37478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DTEXTILES; PAPER
    • D03WEAVING
    • D03JAUXILIARY WEAVING APPARATUS; WEAVERS' TOOLS; SHUTTLES
    • D03J1/00Auxiliary apparatus combined with or associated with looms
    • D03J1/22Templ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extile Engineering (AREA)
  • Looms (AREA)
  • Auxiliary Weaving Apparatuses, Weavers' Tools, And Shuttl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喷气式织机的织布支承装置,能便于应对所织造的织布的织幅变更,并能使织口位置变得更稳定。所述喷气式织机的织布支承装置包括由在织幅方向延伸的梁部件支承的、在织幅方向延伸的第1、第2导向部件,使第1和第2导向部件的相邻侧端部在织幅方向重叠,在织口附近从下方支承织布,其中,第1、第2导向部件包括具有朝上方延伸的上方延伸部的安装基部、和具有从上方延伸部朝织口侧延伸且支承织布的抵接部的织布支承部,一方导向部件的上方延伸部位于比另一方导向部件的上方延伸部靠反织口侧,该一方导向部件的织布支承部位于比另一方导向部件的织布支承部靠上侧,所述第1和第2导向部件配置为:抵接部关于上下方向位于打纬时的筘的纬纱导向槽的范围内的高度位置。

Description

喷气式织机的织布支承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于喷气式织机的织布支承装置,其中,在经纱方向的接近织布的织口的位置(织口附近)从下方与织布抵接而支承织布。
背景技术
作为在织机中的织口附近从下方支承织布的装置,有专利文献1中公开的装置(公知例)。
该公知例中的织布支承装置由跨越所织造的织布的织幅在织幅方向延伸的梁部件(边撑杆)支承,在该边撑杆的织幅方向的两端部,通过可在织幅方向移动的支承支架(安装支架)固定导布部件,在边撑杆的织幅方向的中央部,通过安装支架等来固定导杆。而且,这两个导布部件和导杆的作用为:在织口附近跨越织幅方向从下侧支承织布。
在上述公知例的情况下,为了应对所织造的织布的织幅的变更(以下,简称为“织幅变更”),通常须准备多个长度各异的导杆,有成本上的问题。又,在织幅变更时需进行以下操作:不仅要在作为织幅方向的一端部的反供纱侧,使导布部件用安装支架沿边撑杆在织幅方向移动,还要在织幅方向的中央部先卸下导杆,再安装另一长度的导杆,还有操作上的问题。
作为能方便应对上述织幅变更的织布支承装置,有专利文献2中公开的现有技术(专利文献2)。
在该现有技术中,织布支承装置以一对布端导向和布中央导向作为主体构成,所述一对布端导向装配于在织幅方向延伸的导杆座上,在织幅方向保持间隔地配置并在织布的织端侧支承织布下表面,所述布中央导向架设在两个布端导向之间并在两个布端导向之间支承织布下表面。在此基础上,布中央导向和布端导向是以使布中央导向的至少两端部在织幅方向与布端导向重叠的状态配置,且一对布端导向的至少一方和布中央导向组合成可在织幅方向相对地移动。
根据上述现有技术的结构,通过使一方布端导向朝织幅方向滑动,变更布中央导向与布端导向的重叠量,能方便地应对织幅变更。
另外,专利文献2所公开的各导向是由截面为L字形的部件构成,该部件由与水平的安装面平行的安装部(第2板状部)和从安装部向上方延伸的上方延伸部(第1板状部)形成,使上方延伸部的抵接部(第1板状部的上端边缘)与织布抵接而支承织布的下表面。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9-13250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平2001-248039号公报
在上述现有技术的结构的情况下,若是专利文献2所列举的使用了筘片的前表面(织布侧的面)形成为平坦的筘(所谓“平筘”)的织机,则能以使作为抵接部的上端边缘接近织口的状态配置各导向。而使用上述平筘的一般是喷水式织机。
但若不是喷水式织机,而是如一般的喷气式织机那样使用了由前表面侧形成有凹部的变形筘片构成的、其前表面具有由所述凹部划定出的纬纱导向槽的筘(所谓“变形筘”)的织机,则不能以使抵接部接近织口的状态配置织布支承装置。以下,对其理由进行详细地说明。
由于上述变形筘的打纬是在纬纱导向槽的底面进行,因此,在打纬时,变形筘的状态为:划定出纬纱导向槽(凹部)的各筘片的上颌(凹部的入口侧的上角部)及下颌(凹部的入口侧的下角部)比织口朝织布侧伸出。
相对于此,在上述现有技术的结构中,由于将从安装部向大致为铅垂方向的上方延伸的上方延伸部的上端边缘作为抵接部,因此,若以使抵接部接近织口的状态配置织布支承装置,则将导致上方延伸部在打纬时与筘(特别是上颌)发生干涉。因此,在上述现有技术的结构中,为了避免与打纬时的筘发生干涉,不得不以使抵接部(上方延伸部)在经纱方向离开织口的状态配置。
而且,若织布支承装置的支承织布的位置(抵接部的位置)与织口的距离拉开,则织口的位置将变得不稳定,由此,将导致产生这样的问题,即:在打纬时,织布的织口附近的部分发生波形碰撞现象,不能织造出希望的纬纱密度的织布。又,织口的高度位置也将变得不稳定,打纬时的织口的高度位置发生变化,所织造的织布的手感变差,或产生粗细段。进而,随着织口的高度位置的变化,经纱的开口状态也将变得不稳定,在开口不良的同时恐招致引纬失误等。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考虑上述实际情况而作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方便应对所织造的织布的织幅的变更,并能使织口位置更稳定的织布支承装置。
本发明以织布支承装置为前提,该织布支承装置用于如下的喷气式织机:在筘的前表面具有由形成在筘片上的凹部划定出的纬纱导向槽,且具有在织幅方向跨越所织造的织布的织幅延伸的梁部件,所述织布支承装置包括由所述梁部件支承且在织幅方向延伸的第1导向部件及第2导向部件,通过使所述第1导向部件和所述第2导向部件的相邻侧的端部在织幅方向重叠配置,在经纱方向的接近织布的织口的位置从下方与织布抵接来支承织布。
而且,本发明的技术要点在于,所述第1导向部件及所述第2导向部件包括安装基部和织布支承部,所述安装基部由所述梁部件支承,至少具有向上方延伸的上方延伸部,所述织布支承部从所述安装基部的所述上方延伸部向织口侧延伸,至少具有在织口侧的端部与织布抵接来支承织布的抵接部,所述第1导向部件及所述第2导向部件中的一方导向部件以由所述梁部件支承的状态被设置为:所述上方延伸部位于比另一方导向部件的所述上方延伸部靠反织口侧,且所述织布支承部位于比所述第1导向部件及所述第2导向部件中的所述另一方导向部件的所述织布支承部靠上侧,所述第1导向部件及所述第2导向部件配置为:所述抵接部关于上下方向位于打纬时的所述筘的所述纬纱导向槽范围内的高度位置。
其中,上述“至少向上方延伸”是指“上方延伸部”至少具有上下方向的成分即可,并不仅限于在铅垂上方延伸,也包括向斜上方延伸的情况。又,关于“安装基部”,至少具有“上方延伸部”即可,另外也可包括在水平方向等延伸的部分(可以是“安装基部”=“上方延伸部”)。
又,在本发明的织布支承装置中,也可形成为:所述另一方导向部件的所述织布支承部具有比所述一方导向部件的所述织布支承部朝织口侧突出的经纱方向的长度尺寸,所述另一方导向部件的所述织布支承部的所述抵接部在比所述一方导向部件突出的部分的织口侧端部向上方延伸,且在与所述一方导向部件的所述织布支承部的所述抵接部相同的高度位置支承织布。
其中,上述“相同的高度位置”是指,在目视判断的条件下,包括高度位置严格相同和高度位置稍有不同的两种情况。例如:从侧面看织机时织布的行进线(=连接织口和最上游侧织布的导辊的线)为水平时,优选相同的高度位置,但若是不影响织布质量的程度,高度位置也可稍有不同。又,所述行进线为倾斜时,优选使另一方导向部件的抵接部的高度位置与一方导向部件的抵接部的高度位置在铅垂方向不同,以便在沿着该行进线的高度位置处支承织布。但是,该情况下,若是不影响织布质量的程度,也可与沿着所述行进线的高度位置稍有不同。因此,本发明所谓的“相同的高度位置”是指,包括在铅垂方向相同的高度位置和相对于织布的行进线相同的高度位置的两种情况,且还包含这两种情况下各自的高度位置稍有不同的情况。
又,本发明的织布支承装置也可包括作为支承织布的导向部件的所述第1导向部件及第2导向部件以外的导向部件。即,在所述织布支承装置中,所述第1导向部件及所述第2导向部件在所述重叠范围内,以使所述一方导向部件的所述织布支承部的下表面与所述另一方导向部件的所述织布支承部的上表面抵接的状态配置,在此基础上,所述织布支承装置也可具备第3导向部件,所述第3导向部件设置为:在织幅方向至少跨越所述另一方导向部件的延伸范围中的除了与所述一方导向部件的所述重叠部分的范围而延伸,关于经纱方向在比所述一方导向部件靠反织口侧、关于上下方向在比所述另一方导向部件的除了所述织布支承部的所述抵接部的部分靠上方支承织布。
进而,在本发明的织布支承装置中,包括支承所述第1导向部件及所述第2导向部件中的至少一方的支承支架,且该支承支架的上端部具备夹持部,所述夹持部具有朝上方及织幅方向开口的槽部,通过以将对应的导向部件的所述安装基部从上方插入该夹持部的槽部的状态将所述安装基部在前后方向夹入,以此支承所述导向部件,在此基础上,所述支承支架也可具有限制部件,所述限制部件限制所述导向部件在所述夹持部的所述槽部中的高度位置。
本发明的织布支承装置由在织幅方向延伸的第1导向部件和第2导向部件构成,将第1及第2导向部件配置成各个相邻侧的端部在织幅方向相互重叠,设置成跨越织幅方向的织布的织幅范围而存在,因此,在变更所织造的织布的织幅时,可通过使至少一方导向部件朝织幅方向滑动,变更两个导向部件的重叠量来应对,因此,无需特别准备其他导向部件,通过简单的操作就能应对织幅变更。
而且,在本发明的织布支承装置中,第1及第2导向部件分别与现有技术的织布支承装置上对应的部件(现有的将向上方延伸的上方延伸部的上端边缘作为抵接部(与织布的下表面抵接来支承织布的部分))不同,具有从上方延伸部向织口侧延伸的织布支承部,且,该织布支承部的织口侧的端部具有抵接部。而且,在该织布支承部的抵接部支承织布,因此,通过以使抵接部位于打纬时的筘(所谓变形筘)的纬纱导向槽的高度位置的方式配置织布支承装置,使各导向部件不与筘发生干涉,可在接近织口的位置支承织布。
进而,在本发明的织布支承装置中,不是以现有技术中所谓的平筘为对象(仅使基本相同形状的导向部件的各端部重叠配置),而是以所谓变形筘为对象,以使位于织口侧的另一方导向部件的织布支承部的抵接部在与一方导向部件的织布支承部的抵接部相同的高度位置支承织布的方式,形成有另一方导向部件,因此,织布成为被各导向部件在相同的高度位置支承的状态。以此,织布的织口成为跨越整个宽度在相同的高度位置稳定地被支承的状态,有效地防止随着织口的高度位置的不稳定导致经纱开口不良或织布手感差等问题。
又,在本发明的织布支承装置中,若设置具有上述结构的第3导向部件,则在没有所述一方导向部件存在的范围内,可由所述另一方导向部件的抵接部和第3导向部件支承织布。以此,能防止因所述另一方导向部件的织布支承部(以下也称为“另一方织布支承部”)与织布的接触引起织布质量降低。以下,对其理由进行详细叙述。
即,在以位于上侧的所述一方导向部件的织布支承部(以下也称为“一方织布支承部”)的下表面与另一方织布支承部的上表面抵接的状态配置第1导向部件和第2导向部件的情况下,与所述现有技术同样地变更用于变更织幅的两个导向部件的重叠量时,随着该重叠量的变更,两个导向部件在织幅方向相对地变位,随着该变位,一方织布支承部的下表面在另一方织布支承部的上表面上滑动。而且,由于该滑动可能会使另一方织布支承部的上表面产生破损(毛边)。该情况下,当所述织布的行进线以随着离开织口而接近另一方织布支承部的方式倾斜时,织布与产生该破损(毛边)的部分接触,恐导致织布破损等,招致织布质量降低。
相对于此,通过设置如上所述的第3导向部件,织布成为由另一方织布支承部的抵接部的上端边缘和第3的导向部件的上端边缘引导的状态,不会与另一方织布支承部的除了抵接部的部分接触,因此,避免如上所述的织布发生破损。
进而,本发明的织布支承装置包括由夹持部夹持导向部件进行支承的支承支架的情况下,通过设置如上所述的限制部,在变更织幅的操作中能方便地设定变更后的导向部件的高度位置。详细如下。
作为用于在织幅方向的中间部(除了织端附近的部分)支承导向部件的结构,一般是跨越织幅方向设置多个支承支架,由该支承支架支承导向部件。而且,作为该支承支架的支承导向部件的支承结构,有一种是:支承支架具备夹持部,所述夹持部具有将导向部件从上方插入的槽部,通过夹持被插入槽部的导向部件进行固定支承。另外,在这样的支承结构的情况下,也可考虑夹持部的槽部具有的深度尺寸可对应织造条件等调整各导向部件支承织布的支承位置(抵接部的高度位置),换言之,不仅限于导向部件的下端与槽部的底面抵接的状态,在导向部件的下端与槽部的底面分开的状态下,夹持部也能夹持导向部件对其进行支承。
而且,在具有如上所述的支承结构的支承支架中,将导向部件的高度位置设定为使导向部件的下端与槽部的底面抵接的高度位置以外的高度位置时,通过放松夹持部的夹持,使其成为相对于当时的设定位置可朝下方变位的状态。即,导向部件的状态成为关于高度位置可相对于设定位置取得任意的位置。因此,在为了变更织幅而使导向部件朝织幅方向变位或为了进行保养等而先将导向部件从支承支架上卸下后再次安装时,为了设定支承织布的位置需要进行微调整,操作繁琐。于是,在本发明的织布支承装置包括具有上述支承结构的支承支架的情况下,只要设置如上所述的限制部件,由该限制部件限制在槽部中的导向部件的下端的位置,则由该限制部件将导向部件的高度位置限制在上述设定位置,因此,能方便地再现导向部件的高度位置,方便该操作。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织布支承装置所适用的喷气式织机的一例的侧视图;
图2是表示图1的喷气式织机的与织布支承装置相关的部分的俯视图;
图3是表示本发明的织布支承装置的一例的侧视图;
图4(a)、(b)是表示将中央导杆和侧导杆以及交叉导杆一起支承的部分的侧视图、俯视图;
图5(a)、(b)是表示单独支承侧导杆的部分的侧视图、俯视图;
图6(a)、(b)是表示在没有侧导杆存在的范围内支承中央导杆和交叉导杆的部分的侧视图、俯视图;
图7(a)、(b)、(c)是表示织布支承装置的变形例的侧视图;
图8是表示织布支承装置的另一变形例的侧视图;
图9是表示织布支承装置的又一变形例的侧视图;
图10是表示织布支承装置的再一变形例的侧视图;
图11是表示织布支承装置的其他例的侧视图;
图12是表示图11的织布支承装置的俯视图。
符号说明
1-织布,1a-织口,1b-织端,2-导辊,10-织布支承装置,11-中央导杆(导向部件),11a-上方延伸部,11x-织布支承部,11y-安装基部,11z-抵接部,12-侧导杆(导向部件),12a-上方延伸部,12x-织布支承部,12y-安装基部,12z-抵接部,13-交叉导杆(导向部件),13a-上方延伸部,13y-安装基部,20-支承支架,21-导杆架,21a-夹紧面,21b-贯穿孔,21c-阴螺纹孔,22-制动部件,23-螺栓部件,24-夹持部,24a-槽部,25-螺栓部件,26-侧导杆支架,26a-安装面,26b-螺栓部件,26c-螺栓部件,27-中央导杆支架,27a-安装面,28-支承杆,30-夹紧器,31-夹紧部,31a-夹紧面,32-安装部,32a-阴螺纹孔,33-突出部,34-台阶部,40-限位器(限制部件),41-贯穿孔,42-螺栓部件,50-筘,50a-纬纱导向槽,51-筘片,51a-筘片主体部,51b-凸部,51c-凹部,51e-凸部,52-上部盖子,52a-槽,53-下部盖子,53a-槽,60-筘架,60a-安装槽,60b-安装槽,61-筘夹,62-筘架脚,70-副喷嘴架,71-副喷嘴,80-前顶撑杆,81-隔板,82-滑杆架,83-螺栓部件,84-滑杆,85-螺栓部件,91-边撑架,92-边撑支架,93-边撑,94-边撑座,94a-切口,95-边撑导向,110、210、310、410、510、610、710-织布支承装置,111、211、311、411、511、611、711-中央导杆(导向部件),111a、211a、311a、411a、511a、611a、711a-上方延伸部,411b-安装部,111x、211x、311x、411x、511x、611x、711x-织布支承部,111y、211y、311y、411y、511y、611y、711y-安装基部,511z、611z、711z-抵接部,112、212、312、412、512、612、712-侧导杆(导向部件),112a、212a、312a、412a、512a、612a、712a-上方延伸部,412b-安装部,112x、212x、312x、412x、512x、612x、712x-织布支承部,112y、212y、312y、412y、512y、612y、712y-安装基部,312z、412z、512z、612z、712z-抵接部,213-交叉导杆(导向部件),213a-上方延伸部、213y-安装基部,420-支承支架,421-导杆架,421a-夹紧面,424-夹持部,430-夹紧器,721-导杆架,794-隔板,S1-第1垫片,S2-第2垫片,S3-第3垫片,S4-第4垫片,S5-第5垫片。
具体实施方式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织布支承装置10所适用的喷气式织机的一例中,筘50的结构、固定筘50的周围部分的结构、以及支承织布支承装置10的部分的结构的侧视图。又,图2是表示上述喷气式织机的一例中,支承织布支承装置10的部分的结构及织布支承装置10的俯视图。图3是表示织布支承装置10的一例的侧视图。下面,依次对这些结构进行详细地说明。
筘50包括沿织布1的织幅方向保持间隔设置的多个筘片51、上部盖子52、下部盖子53以及左右盖子(未图示)。各筘片51形成板状,在上下方向延伸且具有大致恒定的厚度尺寸。又,各筘片51具有作为主体的条板状筘片主体部51a,其在上下方向延伸。而且,在该筘片主体部51a的作为织口侧的前表面部,上下方向的中央部形成有大致为三角形的凸部51b、51e,且两个凸部51b、51e之间形成有凹部51c。
各筘片51配置在由上部盖子52、下部盖子53以及左右盖子组成的框架的内侧,以将筘片51的上端部及下端部收纳在上部盖子52及下部盖子53的各个槽52a、53a中的形态形成。这些筘片51以将其厚度方向作为引纬方向的方式在引纬方向保持间隔地排成并列排列的状态。而且,由形成在这些多个筘片51上的凹部51c划定出纬纱导向槽50a,该纬纱导向槽50a形成在筘50的前表面侧。
筘50在其下部盖子53处由筘架60支承。更具体地说,在喷气式织机中,织布1的织口1a附近的经纱列的下方配置有在织幅方向延伸的筘架60,又,筘架60具有朝上开口的安装槽60a。而且,筘50的下部盖子53收纳在筘架60的安装槽60a中,并由收纳在安装槽60a中的筘夹61和安装槽60a的内壁夹持下部盖子53,以此使筘50以立设在筘架60上的状态被支承。
筘架60经由在织幅方向保持间隔设置的筘架脚62被摇臂轴(未图示)支承。又,在筘架60的前表面侧,沿织幅方向形成有用于固定副喷嘴71的安装槽60b,相对该安装槽60b,隔开规定间隔通过副喷嘴座70固定有副喷嘴71。而且,从供纱侧插入筘50的纬纱导向槽50a中的纬纱借助从该副喷嘴71喷出的空气被导向反供纱侧进行引纬。在该引纬过程中,筘50通过筘架60的摇摆运动进行摇摆运动,在织布1的织口1a对完成了引纬的纬纱进行打纬,其中,所述筘架60随着摇臂轴的转动而摇摆运动。
又,在喷气式织机中,织幅方向的左右两侧分别设有织机的框架(未图示),跨越两个框架以在织幅方向延伸的状态架设有作为本发明所谓的“梁部件”的前顶撑杆80。又,在前顶撑杆80的上表面,在织幅方向保持间隔地用螺栓部件83隔着隔板81固定有滑杆架82。而且,在这些滑杆架82的上表面,由螺栓部件(带六角孔的螺栓)85固定有在织幅方向延伸的滑杆84。另外,滑杆84具有上边和下边的长度不同的梯形形状的截面形状。
在该滑杆84的织布1的织幅方向的两侧固定有边撑架91,在该边撑架91上,比织布1的织幅方向靠外侧固定有边撑支架(图1~图3中未图示。可参照图11。)92。另外,该边撑支架92具有在比织布1的织幅方向靠外侧立起的部分和从该立起部分沿织布1的织幅方向朝织布1的上侧延伸的部分。
又,在经纱方向的织口1a附近的织端1b附近,以在织幅方向延伸的方式设有边撑93。另外,在图示的例子中,边撑93设在织布1的上侧,即所谓上置型。而且,该边撑93的织幅方向的外侧端部由边撑支架92的立起部分支承,边撑93的织幅方向的内侧端部由边撑支架92的延伸部分支承。
又,在边撑架91上固定有边撑座94和边撑导向95。该边撑座94及边撑导向95的截面均为L字形,边撑导向95的安装到边撑架91的部分的织口端竖起,该竖起部在比边撑93靠反织口侧分开地配置。另一方面,边撑座94从安装到边撑架91的部分通过边撑93的下方朝向织口侧延伸,竖起部以一边弯曲成圆弧状一边在比边撑93靠织口侧分开配置的方式从上述延伸的前端部竖起。这些边撑座94和边撑导向95的竖起部的前端一边抵接织布1一边引导织布1卷挂在边撑93的下表面侧,防止织布1的织缩。
而且,在滑杆84上固定有作为本发明一例的织布支承装置10。另外,在本实施例中,织布支承装置10包括一个作为第1导向部件的中央导杆11、两个(一对)作为第2导向部件的侧导杆12。又,侧导杆12分别配置在织布1的两个织端侧,中央导杆11配置在两个侧导杆12、12之间。而且,在本实施例中,侧导杆12相当于本发明的第1导向部件及第2导向部件中的“一方导向部件”,中央导杆11相当于“另一方导向部件”。
进而,在本实施例中,织布支承装置10除了具备第1导向部件(中央导杆11)及第2导向部件(侧导杆12),还具备作为第3导向部件的交叉导杆13。该交叉导杆13在本实施例中具有与中央导杆11相同的长度尺寸(长度方向的尺寸),并且,在织幅方向,配置在与中央导杆11相同的位置。包括这些导杆11、12、13的本实施例的织布支承装置10配置在两侧的边撑座94、94之间。另外,在图示的喷气式织机中,织布1从织口1a向着织布行进方向中第一个导辊2的行进线成为向着下方倾斜的倾斜线。
各导杆11、12、13被多个支承支架20支承,所述多个支承支架20固定在滑杆84上织幅方向的规定位置。即,各导杆11、12、13经由支承支架20由滑杆84支承。这样,本实施例的织布支承装置10包括作为各导杆11、12、13的支承结构的支承支架20。又,如上所述,滑杆84由作为梁部件的前顶撑杆80支承。因此,滑杆84进行的支承与梁部件进行的支承意义相同。另外,各导杆11、12、13在后述的上方延伸部11a、12a、13a处由支承支架20支承。即,在本实施例中,各导杆11、12、13的由梁部件支承的安装基部11y、12y、13y都是后述的上方延伸部11a、12a、13a。
各支承支架20包括导杆架21和夹紧器30,所述导杆架21固定在滑杆84上,所述夹紧器30作为夹持部件设置在导杆架21的前端(织口1a侧端)侧。
在各支承支架20中,导杆架21的后端侧具备固定在滑杆84上的固定部,通过用螺栓部件23将制动部件22紧固在该固定部上,以从前后夹持具有上述梯形形状的截面形状的滑杆84的方式将导杆架21固定在滑杆84上。又,导杆架21设置为从所述固定部向织口侧朝斜上方延伸,在其前端侧的端部形成有夹紧面21a。而且,由该夹紧面21a和夹紧器30形成夹持部24,从前后方向将各导杆11、12、13的安装基部11y、12y、13y夹入。
夹紧器30具有夹紧部31和安装部32作为主体。安装部32的从织幅方向看去的厚度方向(夹持方向)的尺寸形成为比夹紧部31大。又,安装部32上在织幅方向延伸的前表面和后表面中的前表面(反织口侧的面)的下部跨越织幅方向一体地形成有突出部33,所述突出部33在所述厚度方向突出。而且,以使安装部32的形成有突出部33的前表面与导杆架21的所述夹紧面21a相对的状态配置夹紧器30。
又,在夹紧器30的安装部32的高度方向的中央部贯穿厚度方向而形成有阴螺纹孔32a。另一方面,在导杆架21的形成有所述夹紧面21a的部分贯穿与夹紧面21a正交的方向而形成有贯穿孔21b。而且,通过使从导杆架21侧插入导杆架21的所述贯穿孔21b的螺栓部件25螺合插入所述阴螺纹孔32a,以使所述突出部33的端面与导杆架21的所述夹紧面21a抵接的状态固定夹紧器30。
该结构的情况下,夹紧器30仅在突出部33与导杆架21的所述夹紧面21a抵接,在比该抵接位置靠上方螺合插入有所述螺栓部件25。因此,夹紧器30通过拧入螺栓部件25,以突出部33的上边缘为支点朝导杆架21的夹紧面21a侧倾斜。其结果,位于比安装部32靠上方的夹紧部31朝导杆架21的夹持器面21a侧变位。
夹紧部31的所述厚度方向尺寸形成为比安装部32的小,并以使夹紧部31的后表面(筘侧的面)与安装部32一致的状态与安装部32一体地形成。也就是说,仅安装部32的上表面的后侧设有夹紧部31,安装部32的上表面的前侧未设有夹紧部31。因此,安装部32的上表面的前侧形成有台阶部34。因此,在由所述螺栓部件25将夹紧器30安装在导杆架21(夹紧面21a)的状态下,由导杆架21的夹紧面21a、台阶部34及夹紧器30的夹紧部31的导杆架21侧的面(夹紧面31a),在夹持部24中形成有在上方及织幅方向开口的槽部24a。
各导杆11、12、13从上侧的开口部插入所述槽部24a,并如上所述通过拧入螺栓部件25,被导杆架21的夹紧面21a和夹紧器30的夹紧面31a在前后方向(厚度方向)紧固固定。另外,在图示的例子中,所述槽部24a中插入有第1垫片S1,各导杆11、12、13隔着第1垫片S1被固定。
接着,对织布支承装置10的中央导杆(第1导向部件)11进行详细地说明。在本实施例中,中央导杆11相对于其他的导杆12、13配置在经纱方向最靠织口侧。因此,在本实施例中,中央导杆11相当于本发明的“另一方导向部件”。
在图示的例子中,中央导杆11是将具有规定长度尺寸的板材在中间部附近朝宽度方向弯曲而形成的,且具有安装基部11y和织布支承部11x,所述安装基部11y在弯曲部分的下侧,所述织布支承部11x与安装基部11y连接且在宽度方向看去与安装基部11y形成规定角度(图示的例子中,约为120°)而延伸。
另外,中央导杆11在安装基部11y处被固定在所述支承支架20上,而在图示的例子中,该安装基部11y为整体向上方延伸的上方延伸部11a,不包括上方延伸部11a以外的部分。因此,在本实施例中,安装基部11y整体为上方延伸部11a,从安装基部11y延伸的织布支承部11x也可以说是从安装基部11y的上方延伸部11a开始延伸。
又,在本实施例中,织布支承部11x的前端部(反安装基部侧的端部)以与织布支承部11x的延伸方向形成大致90°的方式向上方弯曲。而且,通过该弯曲使朝上方延伸的部分(更详细地说是其上端边缘)作为抵接部11z发挥功能。
中央导杆11是以使安装基部11y的织口侧的面与支承支架20的所述夹持部24的夹紧器30抵接的状态,被固定支承在支承支架20上。
织布支承部11x从经纱方向的安装基部11y延伸的长度设定为:在中央导杆11的设置状态(被固定支承在支承支架20上的状态)下,抵接部11z在织口1a的附近(比织口1a稍靠反经纱列侧),且在打纬时不与筘50的纬纱导向槽50a的底面接触的位置。
中央导杆11的高度位置设定为:在中央导杆11的上述设置状态下,织布支承部11x的前端(抵接部11z)位于打纬时在筘50的纬纱导向槽50a中支承织布1的位置。另外,中央导杆(织布支承部11x)11的高度位置是根据安装基部11y插入支承支架20的所述夹持部24的槽部24a的量而设定的。
接着,对织布支承装置10的侧导杆(第2导向部件)12进行详细地说明。在本实施例中,设有两个(一对)侧导杆12、12,各侧导杆12配置为:与设置在织幅方向的两个织端侧的所述边撑座94相邻。
侧导杆12在图示的例子中,除了抵接部11z,与中央导杆11具有大致相同的结构。即,侧导杆12是以规定角度弯曲的板材,仅由在弯曲部分下侧的安装基部12y和与安装基部12y形成规定角度而延伸的织布支承部12x构成。又,安装基部12y仅由整体向上方延伸的上方延伸部12a构成,安装基部12y整体为上方延伸部12a。而且,在侧导杆12中,织布支承部12x的上表面作为抵接部12z发挥功能。
侧导杆12配置为:安装基部12y位于比中央导杆11的安装基部11y靠反织口侧,并且,织布支承部12x位于比中央导杆11的织布支承部11x靠上侧。因此,在本实施例中,侧导杆12相当于本发明的“一方导向部件”。
这样的侧导杆12和中央导杆11的织幅方向的长度尺寸(宽度尺寸)的关系如下所述。
侧导杆12如上所述与边撑座94相邻配置,并配置为:向织布1的中央侧沿织幅方向延伸。另一方面,中央导杆11配置为:以使织幅方向的两端部与侧导杆12重叠的状态,跨越两侧的侧导杆12、12之间,沿织幅方向延伸。在此基础上,织布支承装置10的宽度尺寸通过变更所述中央导杆11与侧导杆12的重叠量来调整。
于是,侧导杆12的宽度尺寸设定为能得到希望的重叠量(调整量)的宽度尺寸。即,若侧导杆12的宽度尺寸小,则限制了重叠量,因此,侧导杆12设定为具有至少能得到需要的重叠量的宽度尺寸。而且,中央导杆11的宽度尺寸设定为:在按照该喷气式织机可织造的最大织幅来配置侧导杆12的状态下,一边使两个端部与侧导杆12重叠,一边跨越两个侧导杆12、12之间延伸。
又,关于中央导杆11及侧导杆12的安装基部11y、12y及织布支承部11x、12x的长度尺寸,在本实施例中,侧导杆12为如下状态:在其设置状态(被固定支承在支承支架20的状态)下,使安装基部12y的织口侧的面与中央导杆11的安装基部11y抵接,且使织布支承部12x的下表面与中央导杆11的织布支承部11x的上表面抵接。因此,侧导杆12的织布支承部12x从安装基部12y(上方延伸部12a)延伸的长度(长度尺寸)设定为:在上述使安装基部12y与中央导杆11的安装基部11y抵接的设置状态下,其前端位于比中央导杆11的抵接部11z靠反织口侧的位置。换言之,中央导杆11的织布支承部11x在上述设置状态下,具有从安装基部11y(上方延伸部11a)开始在经纱方向延伸的长度(长度尺寸),所述安装基部11y的具有抵接部11z的前端部比侧导杆12的织布支承部12x的前端朝着织口侧突出。
又,侧导杆12的安装基部12y的长度尺寸设定为:在使织布支承部12x的下表面与中央导杆11的织布支承部11x的上表面抵接的上述安装配置下,其下端在安装基部12y的延伸方向与中央导杆11的安装基部11y的下端为同一位置。因此,在如上所述的设置状态下,中央导杆11的安装基部11y的下端面和侧导杆12的安装基部12y的下端面成为如下状态:在与两个安装基部11y、12y的延伸方向正交的方向对齐位置。
在图示的结构中,由于织布支承部12x相对于安装基部12y的倾斜角度与所述织布1的行进线的关系,在侧导杆12中,成为由织布支承部12x的上表面整体支承织布1的状态。因此,在该情况下,织布支承部12x的整个上表面为抵接部12z。
接着,对织布支承装置10的交叉导杆(第3导向部件)13进行详细地说明。交叉导杆13在图示的例子中是板状部件,其在宽度方向具有与中央导杆11相同的长度尺寸(宽度尺寸)。但是,在与喷气式织机的最大织幅对应的位置配置有侧导杆12的状态下,交叉导杆13的宽度尺寸也可与中央导杆11的除了与侧导杆12重叠部分的宽度尺寸相同。即,交叉导杆13在宽度方向具有包含中央导杆11的除了与侧导杆12重叠范围的部分的长度尺寸即可。
交叉导杆13配置在经纱方向最靠反织口侧,在宽度方向的中央导杆11与侧导杆12重叠的位置,以使织口侧的面与侧导杆12的安装基部12y的反织口侧的面抵接的状态被固定支承在支承支架20上。
交叉导杆13的高度方向(延伸方向)的尺寸设定为:在使其下端位置在延伸方向与中央导杆11及侧导杆12的下端一致的状态下,其前端在与中央导杆11(侧导杆12)的织布支承部11x(12x)的延伸方向正交的方向,位于比中央导杆11的织布支承部11x的除了抵接部11z的部分靠上方的位置。另外,在图示的例子中,交叉导杆13的长度尺寸设定为:其前端位置在与所述织布支承部11x(12x)的延伸方向正交的方向,与侧导杆12的织布支承部12x的上表面和织布1的行进线为基本相同的高度位置。具有这样的长度尺寸的交叉导杆13仅由安装基部13y构成,所述安装基部13y仅由向上方延伸的上方延伸部13a构成。
接着,对限制各导杆11、12、13的高度位置的结构进行详细地说明。在本实施例中,设有限制部件(限位器)40,其用于限制在支承支架20的夹持部24的槽部24a中的各导杆11、12、13的高度位置(槽部24a的深度方向(=安装基部11y、12y的延伸方向)的位置)。
作为该限制部件的限位器40是由长方形的薄板制成的部件,其安装在支承支架20的导杆架21的形成有所述夹紧面21a部分的侧面。具体如下所述。
限位器40设置为:其长度方向的上表面在与导杆架21的所述夹紧面(所述槽部24a的深度方向)21a正交的方向延伸,且从安装在导杆架21上的安装位置向夹紧器30侧延伸,并将支承支架20的夹持部24的槽部24a的宽度方向的一方开口的局部遮住。
该限位器40的安装是通过在形成于限位器40的贯穿孔41中插入螺栓部件42,并使该螺栓部件42螺合插入形成于导杆架21的阴螺纹孔21c来进行的。另外,形成于限位器40的贯穿孔41是在与所述长度方向正交的方向(短边方向)较长的长孔。因此,限位器40可在所述槽部24a的深度方向调整位置。
图4~图6是表示织幅方向的不同部分的各导杆的支承构造,下面,对各图及各支承构造进行详细地说明。
图4是表示中央导杆11与侧导杆12重叠的部分,即,中央导杆11、侧导杆12以及交叉导杆13一起被支承的部分。对于该部分,中央导杆11和侧导杆12以使安装基部11y、12y抵接的状态配置,且交叉导杆13以与侧导杆12的安装基部12y的反织口前侧的面抵接的状态配置,进而,以在交叉导杆13和导杆架21的夹紧面21a之间夹设了第1垫片S1的状态,由支承支架20的夹持部24紧固固定。
图5表示只有织幅方向的侧导杆12存在的部分,即,侧导杆12单独被支承的部分。对于该部分,为了弥补没有交叉导杆13存在的缺陷,相对于图4的结构,夹设在侧导杆12和导杆架21的夹紧面21a之间的第2垫片S2为厚度尺寸比图4结构中的所述第1垫片S1的厚度尺寸大的垫片。进而,为了弥补没有中央导杆11存在的缺陷,在侧导杆12和夹紧器30的夹紧面31a之间夹设有第3垫片S3。
图6表示没有织幅方向的侧导杆12存在的部分,即,仅中央导杆11及交叉导杆13被支承的部分。在该部分中,为了弥补没有侧导杆12存在的缺陷,相对于图4的结构,除了夹设在交叉导杆13和导杆架21的夹紧面21a之间的第1垫片S1,中央导杆11的安装基部11y和交叉导杆13之间还夹设有第4垫片S4。
接着,对所述织布支承装置10的作用进行说明。随着更换机种而变更喷气式织机中所织造的织布1的织幅时,在织幅方向变更反供纱侧或两侧的边撑座94的位置(将变更织幅的基准放在供纱侧时,仅变更反供纱侧的边撑座94的位置;以织布中央为基准时,变更两方边撑座94的位置)。
随着所述织幅的变更,还变更织布支承装置10的宽度尺寸。此时,例如在变更反供纱侧的边撑座94的位置时,与其配合,在织幅方向变更一对侧导杆12、12中的反供纱侧的侧导杆的位置。具体为以下步骤1)~3)。
1)首先,使支承该侧导杆12的支承支架20放松夹持,使该侧导杆12可朝着织幅方向移动。又,此时,在增加侧导杆12与中央导杆11的重叠量的情况下,还使支承位于变更后的重叠位置的中央导杆11的支承支架20放松对中央导杆11及交叉导杆13的夹持,且将该支承支架20中夹设在中央导杆11和交叉导杆13之间的第4垫片S4卸下。
2)而且,通过使侧导杆12朝织幅方向移动,变更其与中央导杆11的重叠量,以此变更织布支承装置10的宽度尺寸。
3)在变更侧导杆12的位置后,使因侧导杆12的移动而被放松夹持的支承支架20再次紧固,固定各导杆11、12、13。另外,因该变更使中央导杆11和侧导杆12的重叠量减少时,支承支架20对导杆的支承从同时支承中央导杆11和侧导杆12(图4)变更为不支承侧导杆12的状态(图6),该情况下,对于该支承支架20的夹持部24,在中央导杆11和交叉导杆13之间重新夹设第4垫片S4。
这样,根据本实施例的织布支承装置10,随着变更喷气式织机所织造的织布1的织幅,仅使侧导杆12朝织幅方向滑动,变更中央导杆11和侧导杆12的重叠量即可,因此,可容易地应对织幅变更。
而且,在本发明的织布支承装置10中,第1导向部件(中央导杆11)及第2导向部件(侧导杆12)从安装基部11y、12y的上方延伸部11a、12a朝织口侧延伸,且具有织布支承部11x、12x,其前端侧位于打纬时的筘50的纬纱导槽50a中,由该织布支承部11x、12x的至少前端侧(织口侧的端部)的抵接部11z、12z支承织布1,因此,能在接近织口1a的位置支承织布1。
又,在本实施例中,织布支承装置10除了具备作为另一方导向部件的第1导向部件(中央导杆11)及作为一方导向部件的第2导向部件(侧导杆12),还具备第3导向部件(交叉导杆13)。根据该结构,例如,在如上所述的织布1的行进线朝反织口侧倾斜时,在图6所示的没有一方导向部件(侧导杆12)存在的部分,可使织布1不与另一方导向部件(中央导杆11)的除了织布支承部11x的抵接部11z的部分的上表面接触而对织布1进行导向(支承)。根据该结构,如本实施例中的使另一方导向部件(中央导杆11)的织布支承部11x与一方导向部件(侧导杆12)的织布支承部12x抵接配置时,随着宽度尺寸的变更,即使另一方导向部件(中央导杆11)的织布支承部11x的上表面产生毛边等破损,也能避免使织布1与该损伤部分接触,能事先防止织布1破损。
进而,本实施例中还具备限制部件(限位器)40,其限制在支承支架20的夹持部24的槽部24a中的各导杆11、12、13的高度位置。根据该结构,在进行如上所述的变更宽度尺寸的操作时,即使放松支承支架20的夹持,通过构成使导杆11、12、13载置于限制部件40的上表面的状态,也能将导杆11、12、13的高度位置设定在与变更前相同的高度位置。因此,能够在为了变更织布支承装置10的宽度尺寸而使导杆11、12、13朝织幅方向变位时,防止发生如下的繁琐的操作:织布支承部11x、12x的抵接部11z、12z的高度位置发生变化,在固定到支承支架20上时需要对高度位置进行微调整。
另外,对于以上说明的本实施例的织布支承装置10,还可进行以下1)~8)中说明的变形的实施形态(变形例)。
1)在本实施例中,将一对(两个)第2导向部件(侧导杆12)分别设在织端侧,但也可以换成分别设置一个第2导向部件及第1导向部件来构成织布支承装置10。在该情况下,可以考虑如下等情况:例如使第1导向部件及第2导向部件的宽度尺寸基本一致,并使第1导向部件及第2导向部件的一方与供纱侧的边撑座94相邻配置,且使另一方与反供纱侧的边撑座94相邻配置,两者在织布中央部附近重叠。
2)在本实施例中,将作为第1导向部件的中央导杆11作为本发明的“另一方导向部件”,将作为第2导向部件的侧导杆12作为本发明的“一方导向部件”,但也可换成相反的结构,即,将第1导向部件(中央导杆11)作为“一方导向部件”,将第2导向部件(侧导杆12)作为“另一方导向部件”。即,侧导杆12具有本实施例的中央导杆11的形状,且中央导杆11具有本实施例的侧导杆12的形状,可将中央导杆11配置为:其安装基部11y位于比侧导杆12的安装基部12y靠反织口侧,且织布支承部11x位于侧导杆12的织布支承部12x的上侧。
3)在本实施例中,具备作为第3导向部件的交叉导杆13,但该第3导向部件(交叉导杆13)并不是必须的,也可省略。即,在本实施例的织布支承装置10中,根据另一方导向部件(本实施例中的第1导向部件(中央导杆11))的织布支承部11x的抵接部11z与除了抵接部11z的部分的高度位置的关系,或根据织布支承部11x相对于安装基部11y的倾斜角度与上述织布1的行进线的关系,即使没有第3导向部件,织布1也可能不与另一方导向部件的织布支承部的抵接部以外的部分接触,因此,该情况下,可以省略第3导向部件。
4)在本实施例中,织布支承装置10具备限制各导杆11、12、13的高度位置的限制部件(限位器)40,但也可以省略该限制部件40。即,在本实施例的织布支承装置10中,例如:各导向部件11、12、13通过与支承支架20的夹持部24的槽部24a的底面抵接,以此使各导向部件11、12、13的高度位置始终在所述夹持部24的槽部24a的底面被定位,在此情况下,就可以省略限制部件40。
5)在本实施例中,使位于反织口侧的一方导向部件(侧导杆12)的安装基部12y的织口侧的面及织布支承部12x的下表面与位于织口侧的另一方导向部件(中央导杆11)的安装基部11y及织布支承部11x抵接配置,但并不仅限于此,也可以如图7(a)~(c)所示,以使安装基部及织布支承部的一方或双方分开的状态配置一方导向部件和另一方导向部件。另外,图7(a)~(c)所示的结构详细如下。
在图7(a)所示的织布支承装置110中,相对于本实施例的结构,作为一方导向部件的侧导杆112的织布支承部112x的下表面的结构为:相对于作为另一方导向部件的中央导杆111的织布支承部111x的上表面,仅在织口侧的端部抵接,越向着反织口侧越分开。而且,由此,侧导杆112的安装基部112y形成为比中央导杆111的安装基部111y长,侧导杆112的安装基部112y和织布支承部112x的弯曲角度形成为比中央导杆111的弯曲角度更陡的角度。另外,在该结构中,也可将一方导向部件(侧导杆112)的织口侧的端部设置为与另一方导向部件(中央导杆111)的织布支承部的上表面分开。
在图7(b)所示的织布支承装置210中,相对于本实施例的结构,作为一方导向部件的侧导杆212为以下结构:以使安装基部212y与作为另一方导向部件的中央导杆211的安装基部211y分开的状态,被支承支架20支承。而且,由此,侧导杆212在安装基部212y与织布支承部212x连接的部分形成弯曲形状,在该设置状态下,安装基部212y和中央导杆211的安装基部211y之间的间隙中夹设有第5垫片S5。
在图7(c)所示的织布支承装置310中,成为以下结构:作为一方导向部件的侧导杆312的安装基部312y与织布支承部312x连接的部分形成弯曲形状,仅该弯曲部分的中间部与作为另一方导向部件的中央导杆311的安装基部311y和织布支承部311x之间的弯曲部分抵接,两个导杆311、312的织布支承部311x、312x之间、以及两个导杆311、312的安装基部311y、312y之间分开。而且,与图7(b)的结构相同,其结构为:在两个导杆311、312的设置状态下,在安装基部311y、312y之间的间隙中夹设有第5垫片S5。
6)在本实施例中,各导向部件11、12、13如上所述仅由上方延伸部11a、12a、13a构成安装基部11y、12y、13y,但也可以换成各导向部件11、12、13在上方延伸部11a、12a、13a以外的部分被支承支架20支承。例如图8所示的例子,也可将位于织口侧的另一方导向部件411及位于反织口侧的一方导向部件412的结构设为:安装基部411y、412y具有从上方延伸部411a、412a的下端向反织口侧延伸的安装部411b、412b,在该安装部411b、412b处被支承支架420支承。另外,该情况下,由导杆架421的夹紧面421a和夹紧器430形成的夹持部424构成为从上下方向将安装基部411y、412y(安装部411b、412b)夹入即可。
7)在本实施例中,位于反织口侧的作为一方导向部件的侧导杆12的织布支承部12x的上表面整体相当于抵接部12z,但也可换成如图7(c)或图8所示的结构,即,一方导向部件312、412仅在织布支承部的前端部(织口侧的端部)支承织布1,即,仅织布支承部312x、412x的前端部(更详细地说是其上表面)相当于抵接部312z、412z。具体可列举以下结构作为其例子。
在图7(c)的结构的情况下,与另一方导向部件(中央导杆311)相同,一方导向部件(侧导杆312)的织布支承部312x的前端部(反安装基部侧的端部)相对于从安装基部312y的上端连接的织布支承部312x的延伸方向,向着上方被弯曲。而且,该弯曲的部分(更详细地说是其上端边缘)作为抵接部312z发挥功能。
又,在图8所示的织布支承装置410的结构的情况下,因与织布1的行进线的关系,织布支承部412x相对于一方导向部件412的安装基部412y的倾斜角度为仅在该织布支承部412x的前端部与织布1抵接,且从前端部越向着安装基部侧越向其行进线下侧分开,仅织布支承部412x的前端侧的部分作为抵接部412z发挥功能。
8)在本实施例中,位于织口侧的作为另一方导向部件的中央导杆11的织布支承部11x在上述设置状态下具有以下长度尺寸:其前端部比位于反织口侧的作为一方导向部件的侧导杆12的织布支承部12x的前端朝织口侧突出,进而,该突出的前端部分(突出部分)具有相对于织布支承部11x的延伸方向而向上方弯曲形成的抵接部11z,但也可是如图9所示的结构,另一方导向部件511的织布支承部511x不具备所述突出部分,或是如图10所示的结构,另一方导向部件611的织布支承部611x不具备通过上述弯曲而形成的抵接部11z。另外,图9、10的各结构详细如下。
在图9所示的织布支承装置510的结构中,以位于织口侧的另一方导向部件511的织布支承部511x的前端位置在织布支承部511x的延伸方向与一方导向部件512前端的位置对齐的方式,设定织布支承部511x从安装基部(上方延伸部511a)511y延伸的长度(长度尺寸)。因此,在该结构的情况下,在存在织幅方向的一方导向部件512的位置处,织布1仅由一方导向部件512支承。另外,在该结构的情况下,一方导向部件512和另一方导向部件511因其织布支承部511x、512x的抵接部511z、512z的高度位置不同,因此在织幅方向的两个导向部件511、512的边界的两侧织布1的高度位置不同,若这样的高度位置的差(台阶差)不会影响织布1的质量,则可采用这样的结构。又,在该结构的情况下,为了使所述台阶差尽可能缩小,优选使位于反织口侧的一方导向部件512的织布支承部512x的厚度尺寸在强度允许的范围内尽可能变薄。
在图10所示的织布支承装置610的结构中,以位于织口侧的另一方导向部件611的织布支承部611x的前端部分比一方导向部件612的织布支承部612x的前端在织布支承部611x的延伸方向突出,且因织布1的行进线与织布支承部611x相对于该行进线的延伸方向(倾斜角度)的关系,织布支承部611x的前端位置相对于织布1的行进线与一方导向部件612的织布支承部612x的前端位置为大致相同的高度位置的方式,设定织布支承部611x从安装基部(上方延伸部611a)611y延伸的长度(长度尺寸)。根据该结构,一方导向部件612及另一方导向部件611一起在仅在一个方向延伸(不具备通过弯曲形成的抵接部11z)的织布支承部612x,611x的前端支承织布1。
在以上说明的上述实施例及其变形例中,在设置于织布1的两个织端侧的一对边撑座94、94之间配置织布支承装置10、110、210、310、410、510、610,但本发明的织布支承装置并不仅限于这样的结构,也可如图11、图12所示,织布支承装置710与上述实施例相同,具备设在各个织端侧的一对侧导杆712(第2导向部件),且该侧导杆712兼作上述实施例中的边撑座94的织布支承部分(向上方立起,在其上端部支承织布1的部分)。该图11、12所示的结构详细如下。
侧导杆712配置为:织端侧的端部位于比织布1的织端1b靠外侧,并从该位置向织布中央侧延伸。而且,侧导杆712在关于织幅方向的边撑装置93的存在范围(上述实施例(也包含现有技术))内位于边撑座94存在范围(以下,称为“边撑区域”)的部分被上述实施例的支承边撑座94的边撑架91支承。
因此,侧导杆712的位于边撑区域的部分作为上述实施例中的边撑座94的织布支承部分发挥功能。另外,侧导杆712在织幅方向的比边撑架91靠织布1的中央侧,与上述实施例同样被导杆架721支承。
另外,在图示的结构中,设有侧导杆支架26,其关于长度方向(织幅方向)的尺寸与侧导杆712基本一致,侧导杆712位于边撑区域的部分经由侧导杆支架26被边撑架91支承,侧导杆712比边撑区域靠织布1的中央侧的部分经由侧导杆支架26被导杆架721支承。
更详细地说,侧导杆支架26具有面向筘侧的安装面26a,侧导杆712在向其上方延伸的安装基部712y的下部由螺栓部件26b等固定在该安装面26a上。又,侧导杆支架26在织端侧的边撑区域固定在边撑架91上,在比边撑架91靠织布中央侧固定在导杆架721上。另外,例如图11所示,通过使相对于侧导杆支架26从上方插入的螺栓部件26c螺合插入边撑架91中,将侧导杆支架26固定在边撑架91上。另外,将边撑导向95固定在侧导杆支架26上是在两者之间隔着隔板794进行的,该隔板794相当于安装到上述实施例的边撑座94的边撑架91上的部分。又,将侧导杆支架26固定在导杆架721上也相同。
这样被固定的侧导杆712在织幅方向延伸,因此,成为避免与副喷嘴71发生干涉的配置。具体地说,侧导杆712如图11所示,安装基部712y及安装基部712y的比固定在侧导杆支架26上的部分向上方延伸的上方延伸部712a相对于筘50在最前进位置时的副喷嘴71的位置位于反织口侧,且从上方延伸部712a朝织口侧延伸的织布支承部712x以位于比副喷嘴71的上端靠上方的配置被固定在侧导杆支架26上。换言之,侧导杆支架26的安装面26a的位置为实现侧导杆712的上述配置的位置。又,侧导杆712的织布支承部712x朝织口侧的延伸长度设定为:在这样的上方延伸部712a的配置下,可在织口1a的附近支承织布1。
在上述实施例的现有的边撑座94的情况下,为了避免与副喷嘴71发生干涉,在边撑座94的织布支承部上形成有切口94a(参照图2)。但在这样的结构的情况下,随着织幅变更,必须按照边撑座94的切口94a的位置进行副喷嘴71的位置调整等。
相对于此,在图11、图12所示的例子中,侧导杆712是在边撑区域中也支承织布1的结构,且侧导杆712为如上所述的避免与副喷嘴71发生干涉的结构(配置),因此,随着织布1的织幅变更而对边撑区域的织幅方向的位置的调整可在不对副喷嘴71的位置造成影响的情况下进行。
又,在图示的例子中,中央导杆711被固定在滑杆架82上的中央导杆支架27支承。以下,对中央导杆711的支承结构进行详细地说明。
在作为梁部件的前顶撑杆80上保持间隔固定的滑杆架82的织口侧的面上固定有用于安装中央导杆支架27的支承杆28。该支承杆28的长度方向(织幅方向)的尺寸与中央导杆711的基本相同,且该支承杆28设置为:位于跨越中央导杆711在织幅方向的存在范围。而且,支承杆28的织口侧的面上以规定的间隔(例如,与副喷嘴71的间距对应的间隔)固定有多个中央导杆支架27。但是,支承杆28并不是必须的,也可以是在滑杆架82上固定中央导杆支架27的结构。
中央导杆支架27形成为以下形状的部件:从固定在支承杆28上的位置向上方延伸,且上端部位于比上述侧导杆支架26的侧导杆712的安装面26a靠织口侧。在中央导杆支架27的上端部形成有安装面27a,所述安装面27a从侧面看去与侧导杆支架26的所述安装面26a保持间隔地相对(实际是在侧导杆712与中央导杆711重叠的部分相对)。
中央导杆711在向上方延伸的安装基部711y的下部固定在该中央导杆支架27的所述安装面27a上。又,在该图示的例子中,安装基部711y的整体为上方延伸部711a。因此,上方延伸部711a位于比侧导杆712的上方延伸部712a靠织口侧,又,由于使两个导杆711、712在织幅方向重叠,因此,以中央导杆711的织布支承部711x位于侧导杆712的织布支承部712x的下方的配置设置中央导杆711。因此,本例也与上述实施例相同,中央导杆711相当于“另一方导向部件”,侧导杆712相当于“一方导向部件”。另外,中央导杆711当然也是避免筘50在最前进位置时与副喷嘴71发生干涉的结构。
接着,对图11、图12的例子中的织布支承装置710的作用进行说明。在本例的情况下,随着所织造的织布1的织幅变更,若为了变更织机上的边撑93的位置而变更边撑架91的位置,则随着该变更,侧导杆712的位置(与中央导杆711的重叠量)发生变更。从而与上述实施例中分别变更侧导杆12及边撑座94(边撑架91、边撑93)的位置相比,简化了操作。又,如上所述,不会对副喷嘴71的位置造成影响,能进行边撑架(边撑93)91的位置变更。
另外,在图11、图12的例子中,还可对本发明的织布支承装置进行以下1)~3)的变形。
1)在仅变更反供纱侧的第2导向部件(侧导杆712)与第1导向部件(中央导杆711)的重叠量来应对织布1的织幅变更的情况下,也可与上述实施例相关的变形例1)相同,省略供纱侧的第2导向部件,并且,在供纱侧的边撑区域由第1导向部件支承织布1。
2)并不限于如图11所示,在第1、第2导向部件的重叠部分,以织布支承部711x、712x及上方延伸部711a、712a的局部抵接的状态配置两个导向部件,也可与上述实施例相关的变形例5相同,以使织布支承部711x、712x和/或上方延伸部711a、712a分开的状态配置各导向部件。
3)安装基部711y、712y和上方延伸部711a、712a的关系和织布支承部(抵接部711z、712z)711x、712x的结构也可适用与上述实施例相关的变形例6)的结构。
另外,本发明并不限定于上述实施例等,可在不脱离本发明宗旨的范围内进行适当的变更。

Claims (4)

1.一种喷气式织机的织布支承装置,其用于如下的喷气式织机:在筘的前表面具有由形成在筘片上的凹部划定出的纬纱导向槽,且具有在织幅方向跨越所织造的织布的织幅而延伸的梁部件,所述织布支承装置包括由所述梁部件支承且在织幅方向延伸的第1导向部件及第2导向部件,通过使所述第1导向部件和所述第2导向部件的相邻侧的端部在织幅方向重叠配置,在经纱方向的接近织布的织口的位置从下方与织布抵接来支承织布,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1导向部件及所述第2导向部件包括安装基部和织布支承部,所述安装基部由所述梁部件支承,至少具有向上方延伸的上方延伸部,所述织布支承部从所述安装基部的所述上方延伸部向织口侧延伸,至少具有在织口侧的端部与织布抵接来支承织布的抵接部,
所述第1导向部件及所述第2导向部件中的一方导向部件以由所述梁部件支承的状态被设置为:所述上方延伸部位于比所述第1导向部件及所述第2导向部件中的另一方导向部件的所述上方延伸部靠反织口侧,且所述织布支承部位于比所述另一方导向部件的所述织布支承部靠上侧,
所述第1导向部件及所述第2导向部件配置为:所述抵接部关于上下方向位于打纬时的所述筘的所述纬纱导向槽的范围内的高度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喷气式织机的织布支承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另一方导向部件的所述织布支承部具有比所述一方导向部件的所述织布支承部朝织口侧突出的经纱方向的长度尺寸,
所述另一方导向部件的所述织布支承部的所述抵接部形成为:在比所述一方导向部件突出的部分的织口侧端部向上方延伸,且,在与所述一方导向部件的所述织布支承部的所述抵接部相同的高度位置支承织布。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喷气式织机的织布支承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重叠的范围中,以使所述一方导向部件的所述织布支承部的下表面与所述另一方导向部件的所述织布支承部的上表面抵接的状态配置所述第1导向部件及所述第2导向部件,
所述织布支承装置还具备第3导向部件,所述第3导向部件设置为:在织幅方向至少跨越所述另一方导向部件的延伸范围中的除了与所述一方导向部件的所述重叠的部分的范围而延伸,所述第3导向部件关于经纱方向在比所述一方导向部件靠反织口侧、关于上下方向在比所述另一方导向部件的除了所述织布支承部的所述抵接部的部分靠上方支承织布。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喷气式织机的织布支承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织布支承装置包括支承支架,所述支承支架支承所述第1导向部件及所述第2导向部件中的至少一方,
所述支承支架的上端部具备夹持部,所述夹持部具有朝上方及织幅方向开口的槽部,且通过以将对应的导向部件的所述安装基部从上方插入所述夹持部的槽部的状态将所述安装基部在前后方向夹入,以此支承所述对应的导向部件,
所述支承支架还具有限制部件,所述限制部件限制所述对应的导向部件在所述夹持部的所述槽部中的高度位置。
CN201310089773.7A 2012-04-17 2013-03-20 喷气式织机的织布支承装置 Active CN103374785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2-094128 2012-04-17
JP2012094128A JP5946313B2 (ja) 2012-04-17 2012-04-17 空気噴射式織機における織布支持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374785A CN103374785A (zh) 2013-10-30
CN103374785B true CN103374785B (zh) 2016-03-16

Family

ID=48095486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089773.7A Active CN103374785B (zh) 2012-04-17 2013-03-20 喷气式织机的织布支承装置
CN2013201276664U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3144639U (zh) 2012-04-17 2013-03-20 喷气式织机的织布支承装置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201276664U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3144639U (zh) 2012-04-17 2013-03-20 喷气式织机的织布支承装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EP (1) EP2653595B1 (zh)
JP (1) JP5946313B2 (zh)
CN (2) CN103374785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946313B2 (ja) * 2012-04-17 2016-07-06 津田駒工業株式会社 空気噴射式織機における織布支持装置
CN104294469B (zh) * 2014-10-22 2017-04-12 吴江市天缘纺织有限公司 一种织机的嵌入式可抽拉边撑装置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S262472B1 (cs) * 1987-04-30 1989-03-14 Jindrich Holub Podpěra tkaniny v místě přírazu paprsku ve tkacím stroji
CN2719879Y (zh) * 2004-09-08 2005-08-24 石家庄市纺织机械厂 剑杆织机的中间加强支撑机构
CN1704513A (zh) * 2004-05-31 2005-12-07 津田驹工业株式会社 织机的打纬装置
CN1844528A (zh) * 2005-04-08 2006-10-11 津田驹工业株式会社 织布机打纬装置的加强结构及具备该结构的喷水式织布机
CN200978319Y (zh) * 2006-12-01 2007-11-21 史少伯 全封闭伸缩筘
CN201224812Y (zh) * 2008-06-17 2009-04-22 潍坊金蟀机械有限公司 多支撑打纬轴装置
CN203144639U (zh) * 2012-04-17 2013-08-21 津田驹工业株式会社 喷气式织机的织布支承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966550A (ja) * 1982-10-08 1984-04-16 日産自動車株式会社 織機の筬打ち装置
DE58906640D1 (de) * 1988-11-10 1994-02-17 Sulzer Ag Webmaschine mit Gewebestütze.
JP2500968Y2 (ja) * 1989-09-25 1996-06-12 日産テクシス株式会社 織機の織前位置調整装置
JPH03120590U (zh) * 1990-03-16 1991-12-11
JPH04202833A (ja) * 1990-11-30 1992-07-23 Nissan Motor Co Ltd 空気噴射式織機のフェルプレート装置
JPH0913250A (ja) 1995-06-22 1997-01-14 Koji Yoshida テンプルユニット
JP3570039B2 (ja) * 1995-10-13 2004-09-29 株式会社豊田自動織機 織機の筬位置決め装置
JP2001248039A (ja) 2000-03-03 2001-09-14 Tsudakoma Corp 織機の織布支持装置
BE1017274A6 (nl) * 2006-09-13 2008-05-06 Picanol Nv Weefselsteun voor een weefmachine.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S262472B1 (cs) * 1987-04-30 1989-03-14 Jindrich Holub Podpěra tkaniny v místě přírazu paprsku ve tkacím stroji
CN1704513A (zh) * 2004-05-31 2005-12-07 津田驹工业株式会社 织机的打纬装置
CN2719879Y (zh) * 2004-09-08 2005-08-24 石家庄市纺织机械厂 剑杆织机的中间加强支撑机构
CN1844528A (zh) * 2005-04-08 2006-10-11 津田驹工业株式会社 织布机打纬装置的加强结构及具备该结构的喷水式织布机
CN200978319Y (zh) * 2006-12-01 2007-11-21 史少伯 全封闭伸缩筘
CN201224812Y (zh) * 2008-06-17 2009-04-22 潍坊金蟀机械有限公司 多支撑打纬轴装置
CN203144639U (zh) * 2012-04-17 2013-08-21 津田驹工业株式会社 喷气式织机的织布支承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13221226A (ja) 2013-10-28
CN203144639U (zh) 2013-08-21
CN103374785A (zh) 2013-10-30
JP5946313B2 (ja) 2016-07-06
EP2653595B1 (en) 2015-05-06
EP2653595A1 (en) 2013-10-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4145427A1 (en) Foldable display device
CN103374785B (zh) 喷气式织机的织布支承装置
EP2330238A2 (en) Weaving machines and three-dimensional woven fabrics
EP3992343A1 (en) Loom
CN1844528B (zh) 织布机打纬装置的加强结构及具备该结构的喷水式织布机
EP2064378B1 (en) Fabric support for a weaving machine
JP5083223B2 (ja) パイル織機におけるパイル形成装置
ITMI20060252A1 (it) Macchina per la tessitura e la contemporanea ricamature di articoli di vestiario in particolare copricapo ricamati
CN101253287A (zh) 在织机上形成纱罗织物的方法和装置
CN101260592B (zh) 织筘,包括这种织筘的织机及制造这种织筘的方法
EP2286010B1 (en) Device for the tensioning of a leno thread for a doup heddle device for a weaving machine
EP2455520A2 (en) Profile reed for air jet loom
EP1338697B2 (en) Open-ended base fabric for papermaking press felt and papermaking press felt
CN210975060U (zh) 基于主梭前后独立调节的主口喂纱装置
US20060144458A1 (en) Method for producing a textile in plain weave and gauze weave and weaving machine for carrying out said method
JP7290983B2 (ja) 空気噴射式タックイン装置用のタックインヘッド
US7926518B2 (en) System for support of the cutting bench in a face-to-face weaving machine
EP2920346A1 (en) Nozzle with integrated scissors for pneumatic tuck-in device
CN218756326U (zh) 一种织机双边撑机构
CN113818125B (zh) 一种玻璃纤维布织造用放纬装置
CN213896177U (zh) 一种纺织成品的切边装置
CN214127272U (zh) 一种透气型贾卡提花网布
CN212791779U (zh) 一种组合式烟草叶片筛选装置
KR101510671B1 (ko) 직기의 경사지지장치
CN216378776U (zh) 一种双工位双压三辊轧光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