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369219A - 显示控制装置和显示控制装置的控制方法 - Google Patents

显示控制装置和显示控制装置的控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369219A
CN103369219A CN2013100988793A CN201310098879A CN103369219A CN 103369219 A CN103369219 A CN 103369219A CN 2013100988793 A CN2013100988793 A CN 2013100988793A CN 201310098879 A CN201310098879 A CN 201310098879A CN 103369219 A CN103369219 A CN 10336921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isplay
control unit
unit
display items
touch oper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098879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369219B (zh
Inventor
中田武司
和久井立
鸣岛英树
佐藤麻衣子
宫﨑奈津子
山﨑伸吾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anon Inc
Original Assignee
Canon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anon Inc filed Critical Canon Inc
Publication of CN10336921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36921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36921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36921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16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 G06F1/161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portable computers
    • G06F1/1615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portable computers with several enclosures having relative motions, each enclosure supporting at least one I/O or computing function
    • G06F1/1616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portable computers with several enclosures having relative motions, each enclosure supporting at least one I/O or computing function with folding flat displays, e.g. laptop computers or notebooks having a clamshell configuration, with body parts pivoting to an open position around an axis parallel to the plane they define in closed position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16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 G06F1/161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portable computers
    • G06F1/163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of portable computers not specific to the type of enclosures covered by groups G06F1/1615 - G06F1/1626
    • G06F1/1637Details related to the display arrangement, including those related to the mounting of the display in the housing
    • G06F1/1643Details related to the display arrangement, including those related to the mounting of the display in the housing the display being associated to a digitizer, e.g. laptops that can be used as penpad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16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 G06F1/161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portable computers
    • G06F1/163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of portable computers not specific to the type of enclosures covered by groups G06F1/1615 - G06F1/1626
    • G06F1/1675Miscellaneous details related to the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the different enclosures or enclosure parts
    • G06F1/1677Miscellaneous details related to the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the different enclosures or enclosure parts for detecting open or closed state or particular intermediate positions assumed by movable parts of the enclosure, e.g. detection of display lid position with respect to main body in a laptop, detection of opening of the cover of battery compartmen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5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04N23/5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onic viewfinders, e.g. rotatable or detachable
    • H04N23/531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onic viewfinders, e.g. rotatable or detachable being rotatable or detachabl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60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 H04N23/62Control of parameters via user interfac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60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 H04N23/63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by using electronic viewfinders
    • H04N23/631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ntrolling image capture or setting capture paramete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60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 H04N23/63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by using electronic viewfinders
    • H04N23/633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by using electronic viewfinders for displaying additional information relating to control or operation of the camera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5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60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 H04N23/63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by using electronic viewfinde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60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 H04N23/67Focus control based on electronic image sensor signals
    • H04N23/672Focus control based on electronic image sensor signals based on the phase difference signals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显示控制装置和显示控制装置的控制方法。为了获得改善的触摸操作,该显示控制装置包括:监视器单元,配备有显示单元,并且经由铰链部分以能够旋转的方式连接到主体;触摸面板,被配置为检测对显示单元的触摸操作;可变角度状态检测单元,被配置为检测监视器单元的位置;以及系统控制单元,被配置为当基于可变角度状态检测单元的检测结果,确定将监视器单元从第一位置移动到第二位置时,将用来解除锁定的Q按钮显示在比其它显示项更靠近铰链部分的位置。

Description

显示控制装置和显示控制装置的控制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显示控制装置和显示控制装置的控制方法,该显示控制装置具有允许进行触摸操作、打开和关闭以及角度调整的可变角度型显示单元。
背景技术
通常,诸如数字照相机和视频照相机的图像捕获装置配备有液晶显示器或者有机发光显示器,用于对图像捕获装置进行设置或者检查捕获的图像。另外,存在配备有可变角度监视器的图像捕获装置,在该图像捕获装置中,包括可相对于主体旋转的显示器的单元附着到图像捕获装置的主体。
通过可变角度监视器的角度调整,可以在以低角度或者高角度捕获图像时,进行图像捕获对象的视觉识别。此外,广泛使用具有允许对显示器进行触摸操作的触摸面板,并且根据对触摸面板的触摸操作能够设置各种设置并给出各种操作的指令的电子装置。
日本特开第2008-305140号公报讨论了一种包括具有触摸面板的可变角度监视器的数字照相机。在这种数字照相机中,当以露出显示屏的方式使可变角度监视器相对于主体的背面关闭时,由触摸面板上的触摸按钮代替与布置在主体的背面上的操作开关相同的功能。
在日本特开第2008-305140号公报中讨论的传统技术中,当用户尝试抓握旋转可变角度监视器时,用户可能无意地触碰触摸面板。在这种情况下,可能进行无意的操作。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显示控制装置,其在打开或关闭具有触摸面板的可变角度监视器,或者进行其角度调整时,能够减少由于误碰触摸面板而导致的错误操作。
根据本发明的一方面,显示控制装置包括:监视器单元,配备有显示单元,所述监视器单元经由连接部分以能够旋转的方式连接到主体;触摸检测单元,被配置为检测对所述显示单元的触摸操作;位置检测单元,被配置为检测所述监视器单元相对于所述主体的相对位置;以及控制单元,被配置为响应于由所述位置检测单元检测到的所述相对位置从第一位置到第二位置的改变、控制更新所述显示单元的显示,使得将允许对显示有第一显示项的显示区域进行触摸操作的所述第一显示项,布置在比不允许对显示有第二显示项的显示区域进行触摸操作的所述第二显示项更靠近所述连接部分的位置。
根据本发明,在打开或关闭具有触摸面板的可变角度监视器,或者进行角度调整时,能够减少由于误碰触摸面板而导致的错误操作。
通过以下参照附图对示例性实施例的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其它特征和方面将变得清楚。
附图说明
包含在说明书中并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的附图例示了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特征和方面,并且与文字说明一起用来解释本发明的原理。
图1A和1B是例示根据本发明的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作为显示控制装置的数字照相机的外部视图。
图2是例示根据本发明的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数字照相机的示例配置的框图。
图3A是例示当监视器单元处于“关闭位置”状态时主体和监视器单元之间的位置关系的外部视图。图3B是例示当监视器单元处于“打开位置”(第一位置)状态时主体和监视器单元之间的位置关系的外部视图。
图4A是例示当监视器单元处于“反转打开位置”(第二位置)状态时主体和监视器单元之间的位置关系的外部视图。图4B是例示当监视器单元处于“反转关闭位置”状态时主体和监视器单元之间的位置关系的外部视图。
图5A是例示用户在“打开位置”(第一位置)和“反转打开位置”(第二位置)之间旋转(移动)监视器单元的操作的示意图。图5B是例示用户在“打开位置”和“关闭位置”之间旋转(移动)监视器单元的操作的示意图。
图6A和6B是各自例示针对主体的各个位置的允许进行触摸操作的显示项和其它显示项的显示示例的图。
图7A和7B是各自例示响应于对Q按钮的触摸操作而解除锁定状态,使得各个显示项改变为允许进行触摸操作的触摸按钮的情况下的显示示例的示例。
图8(8A和8B)是例示实现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的控制方法的处理的流程图。
图9A至9D是示意性地例示根据本发明的第二示例性实施例的数字照相机的配置的图。
图10A和10B是在监视器单元处于“打开位置”和“反转打开位置”的状态下各自在显示单元上的显示示例。图10C是例示显示单元在“反转关闭位置”处于锁定状态时的显示示例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详细描述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
注意,下面的示例性实施例仅仅是实现本发明的一个示例,可以依据本发明适用的装置各自的构造和各种条件对该示例性实施例进行适当的变型或者改变。因此,本发明绝不局限于下面的示例性实施例。
参照图1A和1B,描述根据本发明的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作为显示控制装置的数字照相机100的总体配置。图1A和1B是例示根据本发明的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作为显示控制装置的数字照相机100的外部视图。图1A是例示数字照相机100的正面的立体图,图1B是例示数字照相机100的背面的立体图。
如图1A和1B所示,数字照相机100配备有监视器单元302。监视器单元302配备有显示单元28。显示单元28包括用于显示图像和各种信息的显示屏281。使用诸如液晶显示面板的平板显示器作为显示单元28。
在显示单元28的显示屏281上,设置了作为触摸检测单元的触摸面板205(下面描述)。监视器单元302(显示单元28)是以能够旋转的方式连接到数字照相机100的主体301的所谓的可变角度监视器。
更具体来说,监视器单元302(显示单元28)通过围绕第一旋转轴L1(下面描述)和与第一旋转轴L1不同的第二旋转轴L2(下面描述)可旋转的铰链部分101(连接部分),连接到数字照相机100的主体301。
数字照相机100包括由用户操作的模式旋钮60(模式改变开关)和操作单元70。
模式旋钮60(模式改变开关)是用于切换数字照相机100的图像捕获模式的旋转开关。
操作单元70可由用户操作,以用作用来接受用户的操作的输入单元。操作单元70包括快门按钮61、主电子旋钮71、电源开关72、副电子旋钮73、箭头键74、设置按钮75、实时取景(LV)按钮76、放大按钮77、再现按钮78和触摸面板205。
包含在操作单元70中的快门按钮61是用户可操作的用来指示数字照相机100进行图像捕获的按压按钮型开关。包含在操作单元70中的主电子旋钮71是旋转型开关。用户可以通过旋转主电子旋钮71来改变诸如快门速度和光圈值的设置值。
包含在操作单元70中的电源开关72是用于对数字照相机100的电源进行(切换)ON(打开)/OFF(关闭)的开关。包含在操作单元70中的副电子旋钮73是设置在主体301背面的旋转型开关。通过旋转副电子旋钮73,用户可以移动在显示单元28的显示屏281上显示的选择帧(下面描述),并且可以使图像前进。
包含在操作单元70中的箭头键74是十字键(按钮)型开关。其“上”、“下”、“左”和“右”部分中的各个可以按下,箭头键74设置在主体301的背面。用户可以进行与箭头键74的按下部分相对应的操作(下面描述)。包含在操作单元70中的设置按钮75是设置在主体301的背面的按下按钮型开关。设置按钮75主要用来确定选择项。
包含在操作单元70中的LV按钮76是按下按钮型开关。在静止图像捕获模式下,LV按钮76用来切换实时取景(下文中称为“LV”)的ON/OFF。在运动图像捕获模式下,LV按钮76用来指示运动图像捕获(记录)的开始和停止。
包含在操作单元70中的放大按钮77是按下按钮型开关,其在图像捕获模式下的实时取景显示期间,用于切换放大模式的ON/OFF,而在放大模式下,用于改变放大率。此外,放大按钮77在再现模式下放大再现的图像,并且用作放大按钮来提高放大率。
包含在操作单元70中的再现按钮78是用于切换图像捕获模式和再现模式的按下按钮型开关。在图像捕获模式下,通过按下再现按钮78,用户可以将数字照相机100的模式转变为再现模式,并且可以在显示单元28上显示记录在记录介质200上的图像中的最近的图像。
另外,通过系统控制单元50(下面描述)检测用户对操作单元70进行的操作,并且进行与所操作的操作单元70和操作内容相对应的处理,来实现上面描述的操作。
端子盖40是用于保护用来将外部装置(未示出)与数字照相机100连接的连接线缆的连接器(未示出)的部件。
由系统控制单元50(下面描述)控制的致动器使快速返回镜12(下文中简称为镜12)上下移动。下面将详细描述镜12。
通信端子10是数字照相机100与镜头单元150(下面描述)进行通信的通信端子,镜头单元150可附着到数字照相机100并且可从数字照相机100拆卸。
目镜取景器16是查找型取景器。通过经由目镜取景器16观察聚焦面19,用户可以检查通过镜头单元150获得的被摄体的光学图像的聚焦状态和图片构图。
盖202是用来覆盖能够存储记录介质200的槽的部件。
抓握部分90是用户用来保持数字照相机100的保持部分。以在用户准备好进行拍摄时,用户可以用右手容易地抓握该抓握部分90的形状,形成抓握部分90。
参照图2,描述数字照相机100的功能配置。图2是例示根据本发明的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数字照相机100的配置示例的框图。
系统控制单元50控制整个数字照相机100。在数字照相机100的控制下,系统控制单元50用作控制显示单元28的控制单元。非易失性存储器56是电可擦除/可记录存储器,例如,使用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EPROM)。
非易失性存储器56存储用于系统控制单元50的操作的常数和程序。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程序是用来执行下面描述的处理的程序。系统控制单元50执行存储在非易失性存储器56中的程序,由此实现下面描述的根据本示例性实施例的各个处理。
此外,系统控制单元50通过控制存储器32、数字到模拟(D/A)转换单元13和显示单元28,来进行显示控制。系统存储器52使用RAM。系统控制单元50加载诸如用于操作的常数和变量的各种设置值以及从非易失性存储器56读取的程序。
镜头单元150包括镜头系统控制电路4、自动聚焦(AF)驱动电路3、光圈驱动电路2、光圈102和通信端子6。此外,镜头单元150包括可互换摄影透镜103。镜头单元150通常包括多个摄影透镜103。然而,在图2中,仅例示了一个摄影透镜103。
镜头单元150的通信端子6是镜头单元150用来与数字照相机100进行通信的通信端子。镜头单元150经由通信端子6和数字照相机100的主体301的通信端子10,与系统控制单元50进行通信。然后,镜头单元150的镜头系统控制电路4基于系统控制单元50的控制,经由光圈驱动电路2控制(驱动)光圈102。
此外,镜头单元150的镜头系统控制电路4基于系统控制单元50的控制,通过经由AF驱动电路3移动摄影透镜103来进行聚焦(进行AF操作)。
镜12进行切换,以将通过摄影透镜103进入的光束导向目镜取景器16侧,或是图像捕获单元22侧。由系统控制单元50控制的致动器(未示出)使镜12上下移动。
镜12通常位于将光束导向目镜取景器16的位置。当进行图像捕获、LV显示或者运动图像捕获时,镜12向上翻转(镜向上),以从光束的路径中缩回。当镜向上时,通过摄影透镜103进入的光束被导向图像捕获单元22。
镜12的中心区域被配置为光束的一部分可以透过的半透镜。镜12允许光束的一部分透过,以使其进入焦点检测单元11,来检测焦点。通过经由五角棱镜14和目镜取景器16观察聚焦面19,用户(摄影者)可以检查被摄体的光学图像的聚焦状态和通过镜头单元150获得的图片构成。
AE传感器17测量通过镜头单元150的被摄体(光学图像)的亮度,并且向系统控制单元50输出测量的被摄体的亮度。系统控制单元50使用由AE传感器17测量的被摄体的亮度,经由镜头系统控制电路4和光圈驱动电路2,控制光圈102。
焦点检测单元11检测离焦量,并且向系统控制单元50输出检测到的离焦量。系统控制单元50使用由焦点检测单元11检测到的离焦量,进行相差AF。更具体来说,系统控制单元50控制镜头单元150的镜头系统控制电路4,经由AF驱动电路3使摄影透镜103移动。
聚焦面快门用作通过系统控制单元50的控制任意控制图像捕获单元22(图像传感器)的曝光时间的快门18。
图像捕获单元22包括由能够将光学图像转换为电信号的电荷耦合器件(CCD)传感器或者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CMOS)传感器构成的摄像设备。图像捕获单元22通过将通过摄影透镜103形成的被摄体的光学图像转换为电信号,来生成图像数据(图像信号)。
A/D转换单元23将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A/D转换单元23用来将从图像捕获单元22输出的作为模拟信号的图像数据(图像信号)转换为数字数据(数字信号)。
图像处理单元24对从A/D转换单元23输出的数据(转换为数字数据的图像数据)或者从存储器控制单元15输出的数据,进行诸如像素插值和尺寸缩小的预定大小调整处理以及颜色转换处理。此外,图像处理单元24使用图像数据进行预定运算处理。
然后,系统控制单元50基于由图像处理单元24进行的运算处理的结果,进行曝光控制和聚焦控制。由此,进行通过镜头(TTL)方法的自动聚焦(AF)处理、自动曝光(AE)处理和闪光灯预发光(FP)处理。图像处理单元24还使用图像数据进行预定运算处理。
然后,系统控制单元50还基于由图像处理单元24进行的运算处理的结果,进行TTL自动白平衡(AWB)处理。
将来自A/D转换单元23的输出数据(转换为数字数据的图像数据)经由图像处理单元24和存储器控制单元15写入存储器32,或者经由存储器控制单元15直接写入存储器32。
存储器32存储由图像捕获单元22生成并且由A/D转换单元23转换为数字数据的图像数据以及要在显示单元28上显示的图像数据。存储器32具有足够的容量来存储预定数量的静止图像以及预定时间的运动图像和声音。另外,存储器32还作为用来显示图像的存储器(视频存储器)工作。
D/A转换单元13将存储在存储器32中的用来显示的图像数据转换为模拟信号,并且将其输出到显示单元28。显示单元28使用从D/A转换单元13输出的图像数据(模拟数据),显示捕获的图像。也就是说,经由D/A转换单元13在显示单元28上显示存储在存储器32中的用于显示的图像数据。
例如,D/A转换单元13将由A/D转换单元23转换为数字数据并且存储在存储器32中的图像数据,再次转换为模拟数据,并且依次将其输出到显示单元28。然后,显示单元28依次显示从D/A转换单元13输出的图像数据。以这种方式,显示单元28可以用作电子视图取景器,来进行即显图像(through image)显示(LV显示)。
系统计时器53是用于测量各种控制使用的时间和内部计时器的时间的计时器单元。
电源控制单元80包括电池检测电路、DC/DC转换器和切换供给电力的块的开关电路。电源控制单元80检测电池的附着、电池的类型和电池的剩余电力。电源控制单元80还基于检测结果和系统控制单元50的控制,控制电源单元30和DC/DC转换器(未示出),在需要的时间段内向包括记录介质200的各个单元供给需要的电力(电压)。
电源单元30包括诸如碱性电池或者锂(Li)电池的一次电池、诸如NiCd电池或者NiMH电池和Li电池的二次电池以及AC适配器。
I/F31是用于与诸如存储卡或者硬盘的记录介质200进行通信的接口。
记录介质200是用于记录捕获的图像的、由半导体存储器或者磁盘构成的诸如存储卡的记录介质。
模式旋钮60(模式改变开关)是用来向系统控制单元50输入各种操作指令的开关(操作单元)。模式旋钮60用来切换数字照相机100的操作模式。
当操作模式旋钮60时,系统控制单元50根据用户对模式旋钮60的操作,将数字照相机100的操作模式切换为静止图像记录模式、运动图像记录模式和再现模式中的任意一个。
静止图像记录模式还包括自动图像捕获模式、自动场景确定模式、手动模式、光圈优先模式(Av模式)、快门速度优先模式(Tv模式)、图像捕获场景模式、程序AE模式和自定义模式。
在图像捕获场景模式下,针对各个图像捕获场景设置图像捕获条件。用户可以通过操作模式旋钮60,直接选择包含在静止图像捕获模式中的模式。
另外,在通过模式旋钮60切换为静止图像捕获模式之后,用户可以使用另一操作单元将模式切换为包含在静止图像捕获模式中的任意模式。类似地,运动图像捕获模式可以包括多种模式。
菜单按钮79用来在显示单元28上显示用于各种设置的菜单画面(用于显示各种显示项(图标)的画面)。也就是说,当检测到按下菜单按钮79时,系统控制单元50在显示单元28上显示菜单画面。
操作单元70是用于向系统控制单元50输入各种操作指令的操作单元(例如开关)。换句话说,操作单元70用作用于接收用户的操作的输入单元。操作单元70至少包括快门按钮61、主电子旋钮71、电源开关72、副电子旋钮73、箭头键74、设置按钮75、LV按钮76、放大按钮77、再现按钮78和触摸面板205。
通过选择并操作包含在显示单元28上显示的菜单画面中的各种显示项(图标),适当地与场景相对应地向操作单元70的各个操作单元(例如开关)分配各种功能。由此,各个操作单元可以作为功能按钮或者功能旋钮操作。
功能按钮和功能旋钮例如包括结束按钮、返回按钮、图像前进按钮、跳过按钮、光圈关闭按钮(预览按钮)和属性改变按钮。
例如,当按下菜单按钮79时,在显示单元28上显示允许进行各种设置的菜单画面。用户可以使用在显示单元28上显示的菜单画面、箭头键74、副电子旋钮73和设置按钮75,直观地进行各种设置。
在图2中,未例示主电子旋钮71、副电子旋钮73、箭头键74、设置按钮75、LV按钮76、放大按钮77、再现按钮78和菜单按钮79。然而,与快门按钮61和这里例示的其它操作单元类似,未例示的操作单元(开关)可以向系统控制单元50发送信号/从系统控制单元50接收信号,并且可以根据用户的操作向系统控制单元50输出信号。
使用按下按钮型开关作为快门按钮61。快门按钮61包括第一快门开关62和第二快门开关64。在未操作(按下)快门按钮61的状态下,第一快门开关62和第二快门开关64两者都关闭(off)。
当半操作(即半按下(图像捕获准备指令))快门按钮61时,第一快门开关62变为ON(打开),以生成第一快门开关信号SW1。向系统控制单元50输出所生成的第一快门开关信号SW1。当输入了第一快门开关信号SW1时,系统控制单元50开始进行AF处理、AE处理、AWB处理、FP处理等。
当完全操作(即完全按下(图像捕获指令))快门按钮61时,第二快门开关64变为ON,以生成第二快门开关信号SW2。
生成的第二快门开关信号SW2被输出到系统控制单元50。当输入了第二快门开关信号SW2时,系统控制单元50开始进行从自图像捕获单元22中读取信号到将图像数据写入到记录介质200中的一系列图像捕获处理的操作。
数字照相机100包括触摸面板205(触摸检测单元)作为操作单元70之一。触摸面板205能够检测到对显示单元28的触摸。集成地构成触摸面板205(触摸检测单元)和显示单元28。
例如,触摸面板205具有不足以妨碍显示单元28的显示(用户进行视觉识别)的透光率,并且触摸面板205设置在显示单元28的显示屏281的表面(即显示图像的表面)上。触摸面板205中的输入坐标与显示单元28的显示屏的坐标相关联。由此,构成图形用户接口(GUI)。通过GUI,用户能够感觉像用户正在直接操作显示单元28上的显示项一样。
然而,触摸面板205(触摸检测单元)的类型不限于此。在触摸面板205中,可以利用包括电阻膜类型、电容类型、表面弹性波类型、红外线类型、电磁感应类型和图像识别型类型、光学传感器类型的各种已知类型的触摸面板中的任意一种。
系统控制单元50能够检测对触摸面板205的以下操作:用手指或者笔对触摸面板205进行触摸(称为触落(touch down));处于用手指或者笔对触摸面板205进行触摸的状态(称为触开(touch on));在对触摸面板205进行触摸的同时移动手指或者笔(称为移动(move));解除对触摸面板205进行了触摸的手指或者笔(称为触起(touch up));处于不对触摸面板205进行触摸的状态(称为触关(touch off))。触摸面板205向系统控制单元50输出这些操作以及手指或者笔正在触摸的位置坐标。
然后,系统控制单元50基于从触摸面板205输出的信息,确定对触摸面板205进行了这些操作中的哪一个。系统控制单元50能够基于触摸位置的坐标分别在垂直分量和水平分量上的改变,确定在移动操作中移动的手指或者移动的笔在触摸面板205上的移动方向。
当检测到在对触摸面板205进行触落之后经由一定移动进行触起时,系统控制单元50确定用户在触摸面板205上画出一笔。
将快速画出一笔的操作称为“轻击(flick)”。轻击是处于对触摸面板205进行触摸的状态的手指在触摸面板205上快速移动一定距离,然后,手指从触摸面板205分离的操作。换句话说,轻击是用户在触摸面板205上方快速移动其手指的操作。
当系统控制单元50检测到以预定速度或者更快进行了预定距离或者更长的移动时,系统控制单元50确定进行了轻击。此外,当系统控制单元50检测到以比预定速度慢的速度进行了预定距离或者更长的移动时,系统控制单元50确定进行了拖动。另外,有时将这些操作统称为“触摸操作”。
可变角度状态检测单元201(位置检测单元)检测监视器单元302相对于主体301的相对位置(下面,有时简称为监视器单元302的位置)。
可变角度状态检测单元201(位置检测单元)例如由在监视器单元302移动到预定位置时接通的开关构成。作为另选方案,可变角度状态检测单元201(位置检测单元)由两个角度传感器构成。一个角度传感器检测在监视器单元302围绕第一旋转轴L1旋转时监视器单元302的旋转角度。另一个角度传感器检测在监视器单元302围绕第二旋转轴L2旋转时监视器单元302的旋转角度。
可变角度状态检测单元201(位置检测单元)的检测结果被输出到系统控制单元50。
这里,参照图3A和3B以及图4A和4B,描述可以由可变角度状态检测单元201(位置检测单元)检测的监视器单元302的位置(监视器单元302相对于主体301的相对位置)。
为了便于描述,将数字照相机100的主体301、监视器单元302、显示单元28和显示单元28的显示屏281的左、右、上和下方向,设置为由图3A和3B以及图4A和4B所示的箭头指示的方向,作为用作基准的左、右、上和下方向。将图3A和3B以及图4A和4B所示的数字照相机100的姿态定义为“通常的姿态”。
监视器单元302通过铰链部分101(连接部分),可以相对于数字照相机100的主体301,沿着围绕第一旋转轴L1的旋转方向以及沿着围绕与第一旋转轴L1不同的第二旋转轴L2的旋转方向旋转。
第一旋转轴L1是定位在铰链部分101中(即穿过铰链部分101)并且在上下方向上与其平行的旋转轴。监视器单元302围绕第一旋转轴L1(沿着横向方向)旋转,以相对于主体301打开和关闭(在打开和关闭方向上可移动)。
第二旋转轴L2定位在监视器单元302和铰链部分101之间的上下方向上的中间部分,并且是垂直于第一旋转轴L1的旋转轴。监视器单元302沿着上下方向围绕第二旋转轴L2旋转,以在显示单元28的显示屏281面向正面(被摄体侧)的位置和显示单元28的显示屏281面向背面(用户(即摄影者)侧)的位置之间移动。
图3A是例示当监视器单元302处于“关闭位置”时,主体301和监视器单元302之间的位置关系的外部视图。在图3A所示的状态下,设置在监视器单元302中的显示单元28的显示屏281以面向主体301的背面的姿态被收纳(折叠)。在这种状态下,显示单元28的显示屏281未暴露到外部。将监视器单元302的该位置定义为“关闭位置”。
图3B是例示当监视器单元302被定位在“打开位置”(第一位置)时,主体301和监视器单元302之间的关系的外部视图。
在图3B所示的状态下,监视器单元302处于与数字照相机100的主体301的背面分离的位置。打开设置在监视器单元302中的显示单元28的显示屏281,以与数字照相机100的背面面向同一侧(即摄影者侧)。将监视器单元302的该位置(第一位置)定义为“打开位置”。
虽然未实际显示坐标系303,但是为了进行描述,在图3B中例示了坐标系303,其中,处于“打开位置”的显示单元28的显示屏281的左上部分作为其原点。另外,将从左(远离主体301的一侧)到右(靠近主体301的一侧)的水平方向定义为X方向,并且将从上到下的垂直方向定义为Y方向。用户能够通过围绕第一旋转轴L1旋转监视器单元302,将监视器单元302从“关闭位置”移动到“打开位置”。
图4A是例示“反转打开位置”(第二位置)处的主体301和监视器单元302之间的位置关系的外部视图。在图4A所示的状态下,打开设置在监视器单元302中的显示单元28的显示屏281,以与数字照相机100的正面面向同一侧(即被摄体侧)。为了方便描述,将监视器单元302的该位置(第二位置)定义为“反转打开位置”。
用户能够通过围绕第二旋转轴L2旋转监视器单元302,将监视器单元302从“打开位置”(参照图3B)移动到“反转打开位置”。
如图3B所示,在监视器单元302处于“打开位置”的状态下从数字照相机100的背面看,坐标系303定位在显示单元28的显示屏281的左上部分。
另一方面,如图4A所示,在监视器单元302处于“反转打开位置”的状态下从数字照相机100的正面看,坐标系303定位在显示单元28的显示屏281的右下部分。以这种方式,在“打开位置”和“反转打开位置”之间,右和左并且上和下反转地看到坐标系303的位置。
因此,当系统控制单元50基于可变角度状态检测单元201的检测结果检测到监视器单元302从“打开位置”移动到“反转打开位置”时,系统控制单元50右和左并且上和下反转在显示单元28上显示的各个显示项的显示方向。
以这种方式,能够保持从用户看到的图像的方向。然而,当显示单元28显示即显图像时,系统控制单元50显示反转了即显图像的上下方向的镜像图像。
图4B是例示在监视器单元302处于“反转关闭位置”的状态下,主体301和监视器单元302之间的位置关系的外部视图。在图4B所示的状态下,虽然监视器单元302相对于主体301关闭(折叠),但是显示单元28的显示屏281面向与数字照相机100的背面相同的方向(即摄影者侧),以被暴露。
将监视器单元302的该位置称为“反转关闭位置”。用户能够在“反转打开位置”(参照图4A)围绕第一旋转轴L1旋转监视器单元302,以将监视器单元302移动到“反转关闭位置”(参照图4B)。
如图4A所示,在监视器单元302处于“反转打开位置”的状态下从数字照相机100的正面看,坐标系303定位在显示单元28的显示屏281的右下部分。如图4B所示,在监视器单元302处于“反转关闭位置”的状态下从数字照相机100的背面看,坐标系303定位显示单元28的显示屏281的右下部分。
以这种方式,在监视器单元302处于“反转打开位置”和处于“反转关闭位置”这两个状态下,坐标系303都定位在显示单元28的显示屏281的右下部分,坐标系303的位置不发生改变。因此,通常,在“反转打开位置”和“反转改变位置”之间,系统控制单元50不改变各个显示项的显示方向。
然而,当在“反转打开位置”系统控制单元50显示即显图像的镜像图像的情况下,监视器单元302移动到“反转关闭位置”时,系统控制单元50显示通常图像(即非镜像图像)。
图5A是例示用户在“打开位置”(第一位置)和“反转打开位置”(第二位置)之间旋转(移动)监视器单元302的操作的示意图。
如图5A所示,在这种情况下,用户经常抓握监视器单元302的各部分中的位于远离铰链部分101(第一旋转轴L1)的远端部分附近来旋转监视器单元302,从而增大对监视器单元302施加的力矩。在这种情况下,如图5A所示,抓握监视器单元302的手的手指FI可能无意地触碰显示单元28(触摸面板205)。
因此,当用户在“打开位置”(第一位置)和“反转打开位置”(第二位置)之间旋转(移动)监视器单元302时,用户的手指FI可能经常触碰位于远离铰链部分101(第一旋转轴L1)的显示单元28的远端部分。
图5B是例示用户在“打开位置”和“关闭位置”之间旋转(移动)监视器单元302的操作的示意图。
如图5B所示,在这种情况下,用户经常抓握监视器单元302的各部分中的位于远离铰链部分101(第一旋转轴L1)的远端附近来旋转监视器单元302,从而增大对监视器单元302施加的力矩。在这种情况下,如图5B所示,用户可能用抓握监视器单元302的手的手指FT无意地触碰显示单元28(触摸面板205)。
因此,当用户在“打开位置”(第一位置)和“关闭位置”之间旋转(移动)监视器单元302时,用户的手指FT可能经常触碰位于远离铰链部分101(第一旋转轴L1)的显示单元28的远端部分。
因此,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系统控制单元50不在当旋转监视器单元302时用户可能容易无意地触碰的位置显示允许进行触摸操作的显示项。由此,使用这种配置,能够防止由无意触碰导致的错误操作。
图6A和6B是各自例示主体301的各个位置处的允许进行触摸操作的显示项和其它项的显示示例。
图6A是例示监视器单元302处于“打开位置”的状态和“锁定状态”下的显示单元28的显示示例的图。将图6A所示的显示项的排列称为布局模式A1。
在“锁定状态”下,不接受对作为锁定解除按钮的Q按钮501(第一显示项)之外的显示项(显示Q按钮501的区域之外的区域)的触摸操作。Q按钮501(第一显示项)是允许进行触摸操作的显示项。
Q按钮501(第一显示项)接受将不能对显示Q按钮501的区域之外的区域(Q按钮501之外的其它显示项)进行触摸操作的无效状态(锁定状态)改变为有效状态(锁定解除状态)的指令。
换句话说,当检测到触摸了显示Q按钮501的区域时,系统控制单元50将不能接受对显示Q按钮501的区域之外的区域的触摸操作的无效状态(锁定状态),改变为能够进行触摸操作的有效状态(锁定解除)。将能够进行触摸操作的状态称为“锁定解除状态”。
下文中,在下面的描述中,将“检测到显示Q按钮501的区域接收到了触摸操作”简单地表述为“检测到对Q按钮501的触摸操作”。类似地表述其它显示项。另外,有时将Q按钮501之外的显示项简单地表述为“其它显示项”。
在图6A所示的锁定状态,仅Q按钮501(第一显示项)是允许进行触摸操作(接受触落)的显示项。在锁定状态下,其它显示项仅仅用于显示信息。
换句话说,即使检测到对其它显示项中的任意一个的触摸操作,系统控制单元50也不进行与其相对应的处理。当系统控制单元50检测到对Q按钮501的触摸操作(触落)时,系统控制单元50解除锁定,以使能其它显示项。然后,当系统控制单元50在锁定解除状态下检测到对其它项的触摸操作时,进行与接收到触摸操作的其它显示项中的任意一个相对应的各种处理。
在图6A所示的示例中,系统控制单元50(控制单元)将作为允许进行触摸操作的显示项的Q按钮501布置(显示)在靠近铰链部分101的一侧,而将不能接收触摸操作的其它显示项布置(显示)在远离铰链部分101的位置。
以这种方式,即使用户抓握监视器单元302来旋转监视器单元302,并且无意地用用户的手指触碰监视器单元302,也不在该位置显示(布置)允许进行触摸操作的显示项。因此,能够防止用户进行错误的操作,并且防止数字照相机100进行用户不希望的处理。
图6B例示了在“反转打开位置”(第二位置)在显示单元28的锁定状态下的显示示例。将图6B中的排列称为布局模式B1。如上所述,当将监视器单元302从“打开位置”移动到“反转打开位置”时,系统控制单元50(控制单元)以反转右和左、上和下的排列,显示各个显示项。
以这种方式,不改变从用户侧看到的显示项的显示位置。然而,系统控制单元50改变从用户侧看到的作为允许进行触摸操作的显示项的Q按钮501(第一显示项)的位置。换句话说,系统控制单元50(控制单元)将当监视器单元302处于“打开位置”时从用户看到的在右下部分显示的Q按钮501的位置,改变为“反转打开位置”的左下部分。
进行该改变,以将作为允许进行触摸操作的显示项的Q按钮501布置到铰链部分101附近,并且将作为不允许进行触摸操作的显示项的显示项(第二显示项)布置到远离铰链部分101的一侧。
以这种方式,即使当用户抓握监视器单元302以进行旋转时,用户无意地触碰了显示单元28(触摸面板205),在用户触碰的位置也不显示允许进行触摸操作的显示项。以这种方式,防止进行由用户的无意触碰而导致的无意的操作(处理)。
如图6A和6B所示,系统控制单元50在显示单元28上在水平方向上并排显示Q按钮501(第一显示项)、电池剩余电力显示502(第二显示项)和剩余可拍摄数量显示503(第二显示项)。作为Q按钮501的位置改变的结果,系统控制单元50(控制单元)在不改变电池剩余电力显示502和剩余可拍摄数量显示503之间的相对关系的情况下,将各个项的位置向右移位一个项。
电池剩余电力显示502和剩余可拍摄数量显示503(第二显示项)显示数字照相机100的状态,而不是能够通过用户的触摸操作改变的设置内容。
因此,即使在系统控制单元50检测到对Q按钮501的触摸操作(触落),并且解除锁定之后,对电池剩余电力显示502和剩余可拍摄数量显示503的触摸操作也不会变得可能。换句话说,由于电池剩余电力显示502或者剩余可拍摄数量显示503中的任意一个不是操作对象,因此即使显示位置在“打开位置”和“反转打开位置”之间改变,也不会导致用户的错误操作。
另一方面,当Q按钮501接收到触摸操作(触落)时,电池剩余电力显示502和剩余可拍摄数量显示503之外的显示项(第二显示项之外的显示项)变为允许进行触摸操作的图标。因此,如果从用户看到的显示位置在“打开位置”和“反转打开位置”之间改变,则可能导致错误操作。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系统控制单元50将当变得有效时变为允许进行触摸操作的图标的显示项(第二显示项之外的显示项),布置在从用户看到的相同位置。换句话说,如上所述,基于位置发生改变的显示项和位置不发生改变的显示项是否具有作为触摸图标来进行操作的能力,来确定从用户看到的、在布局模式A1和布局模式B1之间位置发生改变的显示项和位置不发生改变的显示项。
另一方面,系统控制单元50(控制单元)不改变不受Q按钮501的位置改变影响的显示项的布局。因此,系统控制单元50不在布局模式A1和布局模式B1之间改变用户看到的下面的显示项的布局。然而,系统控制单元50进行右和左以及上和下的反转处理,从而以相同的方式显示从用户看到的布局。
接下来,参照图6A和6B以及图7A和7B,描述在锁定状态转变为锁定解除状态的情况下显示单元28的显示。图7A和7B是例示显示单元28响应于对Q按钮501的触摸操作而变为锁定解除状态,并且各个显示项变为允许进行触摸操作的触摸图标的情况的显示示例。
图7A是例示图6A所示的显示转变为锁定解除状态的情况的显示示例。将图7A所示的显示称为布局模式A2。此外,图7B是例示图6B所示的显示转变为锁定解除状态的情况的显示示例。将图7B所示的显示称为布局模式B2。
在其它显示项中,存在下面的显示项,当转变为锁定解除状态时,能够改变为允许进行触摸操作的图标。
*指示当前设置的ISO感光度的ISO图标505。图6A和6B以及图7A和7B中的示例例示了设置了自动设置ISO感光度的ISO自动(AUTO)。
*指示当前设置的曝光校正值和自动包围曝光(AEB)使用的校正值的曝光校正/自动包围曝光(AEB)设置显示506。
*指示当前设置的颜色处理特征的图片风格图标507。
*指示当前设置的白平衡设置的WB图标508。
*指示校正当前设置的亮度和对比度的模式的发光图标509。
*指示当前设置的AF模式的AF模式图标510。图6A和6B以及图7A和7B所示的示例指示选择了“单拍”模式。“单拍”模式适合于捕获静止被摄体。
*指示单次拍摄、连续拍摄、遥控拍摄和自拍计时器拍摄中的当前设置的驱动模式的驱动图标511。
*指示当前设置的测光模式的测光模式图标512。
*指示当前设置的记录质量(压缩率和记录像素的数量)的记录图像质量图标513。
在监视器单元302处于“打开位置”并且处于锁定状态的情况下,如图6A所示,显示单元28显示布局模式A1。当在这种状态下系统控制单元50(控制单元)检测到对Q按钮501的触摸操作时,系统控制单元50使显示单元28转变为锁定解除状态,并且将显示单元28的显示改变为图7A所示的布局模式A2。
当监视器单元302处于“打开位置”之外的位置,而转变为锁定解除状态,并且之后,监视器单元302移动到“打开位置”时,显示单元28也显示图7A所示的布局模式A2。
如图6A和7A所示,系统控制单元50(控制单元)在锁定状态下显示Q按钮501的位置,在锁定解除状态下显示返回按钮601(第三显示项)。返回按钮601(第三显示项)是允许进行触摸操作的触摸图标。当系统控制单元50检测到对返回按钮601(第三显示项)的触摸操作(触落)时,系统控制单元50使显示单元28从锁定解除状态转变为锁定状态。换句话说,系统控制单元50使显示单元28的显示返回到图6A所示的布局模式A1,并且使显示单元28的显示转变为不允许对其它显示项进行触摸操作的状态。
此外,如图6A和7A所示,系统控制单元50在锁定状态下显示电池剩余电力显示502和剩余可拍摄数量显示503的位置,在锁定解除状态下显示向导602。
向导602显示关于用选择框603框住的显示项的设置内容和改变该设置的操作方法。在所例示的示例中,关于用选择框603框住的驱动图标511,向导602指示当前将驱动模式设置为“单次拍摄”,并且其能够通过对主电子旋钮71的操作来改变。
显示项505至513是在检测到对Q按钮501的触摸操作(触落)之前不允许进行触摸操作的显示项。然后,当系统控制单元50检测到对Q按钮501的触摸操作,从而转变到锁定解除状态时,这些显示项505至513改变为允许进行触摸操作的触摸图标。
然后,系统控制单元50针对各个项显示指示允许进行触摸操作的区域的框604,以指示这些显示项505至513是在锁定解除状态下允许进行触摸操作的图标。
用户能够通过对未用选择框603框住(即在用框604框住的区域内部)的显示项505至513中的各个进行触摸操作(触落),使选择框603移动到触摸的显示项。
此外,用户能够通过操作副电子旋钮73,将选择框603移动到作为目标的显示项。更具体来说,当在显示单元28进行如图7A所示的显示的状态下,系统控制单元50检测到对其它显示项505至513中的任意一个的触摸操作(触落)时,系统控制单元50将选择框603移动到检测到触摸操作的显示项505至513中的任意一个。
此外,当在显示单元28进行如图7A所示的显示的状态下,系统控制单元50检测到对副电子旋钮73的旋转操作时,系统控制单元50根据副电子旋钮73的旋转移动选择框603。
然后,用户能够通过对用选择框603框住的显示项505至513中的显示项进行触摸操作,改变关于进行了触摸操作的显示项505至513中的任意一个的设置内容。
换句话说,当系统控制单元50检测到对用选择框603框住的显示项505至513中的任意一个的触摸操作时,系统控制单元50进行改变关于检测到触摸操作的显示项505至513中的任一个的设置内容的处理。
可以根据对显示项505至513中的任意一个的触摸操作的次数,来改变设置内容。作为另选方案,打开相应的设置项的设置改变专用的子画面,以根据对子画面的操作来改变设置内容。能够根据对诸如主电子旋钮71的开关的操作,来改变用选择框603框住的显示项505至513的设置项。
当监视器单元302处于“反转打开位置”(第二位置)并且处于锁定状态时,如图6B所示,显示单元28显示布局模式B1。当在这种状态下系统控制单元50(控制单元)检测到对Q按钮501的触摸操作时,系统控制单元50使显示单元28转变到锁定解除状态,并且将显示单元28的显示改变(更新)为图7B所示的布局模式B2。
当监视器单元302处于“反转打开位置”之外的位置,而转变到锁定解除状态,并且之后,将监视器单元302移动到“反转打开位置”时,显示单元28也显示如图7B所示的布局模式B2(更新显示)。
如图7A和7B所示,除了将从用户看到的返回按钮601和向导602的位置用彼此左右替换之外,布局模式B2具有与布局模式A2相同的位置关系。然而,系统控制单元50进行右和左、上和下反转处理,以使从用户看到的显示项的位置关系保持不变。
在布局模式B2中,系统控制单元50在布局模式B1中显示Q按钮501的位置(参照图6B),显示返回按钮601。此外,在布局模式B2中,系统控制单元50在布局模式B1中显示电池剩余电力显示502和剩余可拍摄数量显示503的位置(参照图6B),显示向导602。
接下来,描述进行上面描述的操作的处理(根据本示例性实施例的控制方法)。图8(8A和8B)是例示实现进行上述处理的处理(根据本示例性实施例的控制方法)的操作的处理的流程图。该处理通过系统控制单元50将存储在非易失性存储器56中的程序加载到系统存储器52中并执行该程序来实现。
当在LV模式之外的状态下,将数字照相机100设置为图像捕获模式时,系统控制单元50开始图8中的处理。
在步骤S801中,系统控制单元50基于由可变角度状态检测单元201检测到的主体301和监视器单元302之间的位置关系的检测结果,确定监视器单元302是否处于“关闭位置”。如果确定监视器单元302处于“关闭位置”(步骤S801:是),则处理进行到步骤S802。否则(步骤S801:否),处理进行到步骤S810。
在步骤S802中,系统控制单元50关闭显示单元28的显示(停止显示)。然后,处理进行到步骤S803。
在步骤S803中,系统控制单元50确定是否接收到了用户发出的捕获图像的指令。具体来说,如果系统控制单元50接收到了来自第二快门开关64的第二快门开关信号SW2,则系统控制单元50确定接收到了用户发出的捕获图像的指令。然后,如果系统控制单元50确定接收到了图像捕获操作(步骤S803:是),则处理进行步骤S804。否则(步骤S803:否),处理进行到步骤S805。
在步骤S804中,系统控制单元50进行从捕获图像到将其转换为图像数据(图像文件)并且将其记录在记录介质200中的一系列图像捕获处理。
在步骤S805中,系统控制单元50确定是否进行了对快门按钮61的操作以及旋转监视器单元302之外的操作(其它操作)。如果确定进行了其它操作中的一个(步骤S805:是),则处理进行到步骤S806。否则(步骤S805:否),处理进行到步骤S807。在步骤S806中,系统控制单元50进行与其它操作相对应的处理。与其它操作相对应的处理例如包括根据对模式旋钮60的操作改变图像捕获模式。
在步骤S807中,系统控制单元50基于可变角度状态检测单元201的检测结果,确定主体301和监视器单元302之间的相对位置是否发生了改变。换句话说,确定是否旋转了监视器单元302。如果确定其之间的相对位置发生了改变(步骤S807:是),则处理进行到步骤S801。另一方面,如果确定其之间的相对位置未发生改变(步骤S807:否),则处理进行到步骤S808。
在步骤S808中,系统控制单元50确定是否进行了结束操作。结束操作包括关闭电源、转变到再现模式以及转变到LV模式的操作。如果确定进行了结束操作(步骤S808:是),则系统控制单元50结束图像捕获模式处理。否则(步骤S808:否),处理返回到步骤S803,重复该处理。
另一方面,在步骤S810中,系统控制单元50基于由可变角度状态检测单元201检测到的主体301和监视器单元302之间的位置关系,确定监视器单元302是否处于“打开位置”。如果确定监视器单元302处于“打开位置”(步骤S810:是),则处理进行到步骤S811。否则(步骤S810:否),处理进行到步骤S812。另外,在步骤S810之前确定监视器单元302未处于“关闭状态”(步骤S801:否)。因此,在步骤S810中,如果确定监视器单元302未处于“打开状态”(步骤S810:否),则监视器单元302处于“反转打开位置”或者“反转关闭位置”。
在步骤S811中,系统控制单元50以布局模式A1在显示单元28上显示Q按钮501和各种显示项的信息。这时的显示示例如上面参照图6A所述。
在步骤S812中,系统控制单元50以布局模式B1在显示单元28上显示Q按钮501和各种显示项的信息。这时的显示示例如上面参照图6B所述。
另外,系统控制单元50以布局模式B1显示相对于布局模式A1反转的各个显示项的右和左、上和下,以保持从用户看到的文本和图标的方向正确。
在步骤S813中,系统控制单元50确定是否进行了对Q按钮501的触摸操作(触落)。如果确定进行了对Q按钮501的触摸操作(触落)(步骤S813:是),则处理进行到步骤S820。否则(步骤S813:否),处理进行到步骤S814。
从步骤S814到步骤S818的处理与上面描述的从步骤S803到步骤S807的处理类似。因此,省略其描述。
在步骤S819中,系统控制单元50确定是否进行了结束操作。如果确定进行了结束操作(步骤S819:是),则图像捕获模式处理结束。否则(步骤S819:否),处理返回到步骤S813,重复该处理。
在步骤S813中,如果检测到了对Q按钮501的触摸操作(触落)(步骤S813:是),则处理进行到步骤S820。在步骤S820中,系统控制单元50进行与对Q按钮501的触摸操作(触落)相对应的处理。
具体来说,系统控制单元50(1)用返回按钮601替换Q按钮501,(2)激活能够改变为允许进行触摸操作的项(改变为允许进行触摸操作的触摸图标)的各个显示项,并且(3)显示指示允许进行触摸操作的区域的框604。
如上所述,当在监视器单元302处于“打开位置”时,系统控制单元50检测到对Q按钮501的触摸操作时,系统控制单元50将显示单元28上的显示从布局模式A1(图6A)更新为布局模式A2(图7A)。
此外,当在监视器单元302处于“反转打开位置”或者“反转关闭位置”时,系统控制单元50检测到对Q按钮501的触摸操作时,系统控制单元50将显示单元28上的显示从布局模式B1(图6B)更新为布局模式B2(图7B)。
换句话说,系统控制单元50根据在检测到对Q按钮501的触摸操作之前,显示单元28的显示是布局模式A1还是布局模式B1,来改变(更新)显示单元28上的显示。
在步骤S821中,系统控制单元50确定是否对改变为触摸图标的显示项505至513中的任意一个进行了触摸操作。如果确定对改变为触摸图标的显示项中的任意一个进行了触摸操作(步骤S821:是),则处理进行到步骤S822。否则(步骤S821:否),处理进行到步骤S823。
在步骤S822中,系统控制单元50进行与进行了触摸操作的显示项和触摸操作的内容相对应的处理。
更具体来说,例如,当系统控制单元50检测到对未放置选择框603的显示项进行了触落时,系统控制单元50在其上放置选择框603。此外,当系统控制单元50检测到对放置了选择框603的显示项的触落操作时,系统控制单元50进行改变关于检测到触落操作的显示项的设置内容的处理。
步骤S823和步骤S824的处理与上面描述的步骤S803和步骤S804的处理类似。因此,省略其描述。
在步骤S825中,系统控制单元50确定是否对返回按钮601进行了触摸操作(触落)。当确定对返回按钮601进行了操作(触落)(步骤S825:是)时,处理进行到步骤S826。否则(步骤S825:否),处理进行到步骤S827。
在步骤S826中,系统控制单元50更新与对返回按钮601的触摸操作相对应的显示。具体来说,系统控制单元50(1)用Q按钮501替换返回按钮601,(2)使其它显示项(允许进行触摸操作的触摸图标)失效,并且(3)删除框604。
换句话说,系统控制单元50在显示单元28的显示是布局模式A2(参照图7A)的情况下,将显示单元28的显示改变为布局模式A1(参照图6A)。
另一方面,系统控制单元50在显示单元28的显示是布局模式B2(参照图7B)的情况下,将显示单元28的显示改变为布局模式B1(参照图6B)。当步骤S826的处理结束时,处理进行到步骤S813。
在步骤S827和步骤S828中进行的处理与上面描述的步骤S805和步骤S806的处理类似。因此,省略其描述。
在步骤S829中,系统控制单元50基于可变角度状态检测单元201的检测结果,确定主体301和监视器单元302之间的相对位置是否发生了改变。换句话说,系统控制单元50确定是否进行了旋转监视器单元302的操作。如果确定其之间的相对位置发生了改变(步骤S829:是),则处理进行到步骤S830。另一方面,如果确定其之间的相对位置未发生改变(步骤S829:否),则处理进行到步骤S835。
在步骤S830中,系统控制单元50基于由可变角度状态检测单元201检测到的主体301和监视器单元302之间的位置关系的检测结果,确定监视器单元302是否处于“关闭位置”。如果系统控制单元50确定监视器单元302处于“关闭位置”(步骤S830:是),则处理进行到步骤S831。否则(步骤S830:否),处理进行到步骤S832。
在步骤S831中,系统控制单元50关闭显示单元28的显示。然后,处理进行到步骤S835。
在步骤S832中,系统控制单元50基于由可变角度状态检测单元201检测到的主体301和监视器单元302之间的位置关系的检测结果,确定监视器单元302是否处于“打开位置”。如果确定监视器单元302处于“打开位置”(步骤S832:是),则处理进行到步骤S832。否则(步骤S832:否),处理进行到步骤S834。
在步骤S833中,系统控制单元50将显示单元28的显示改变(更新)为布局模式A2(参照图7A)。然后,处理进行到步骤S835。
当监视器单元302处于“反转打开位置”或者“反转关闭位置”时,处理进行到步骤S834。因此,在步骤S834中,系统控制单元50将显示单元28的显示改变(更新)为布局模式B2(参照图7B)。然后,处理进行到步骤S835。
在步骤S835中,系统控制单元50确定是否进行了结束操作。如果系统控制单元50确定进行了结束操作(步骤S835:是),则图像捕获模式处理结束。否则(步骤S835:否),处理返回到步骤S821,重复该处理。
如上所述,根据本示例性实施例,当用户打开或关闭监视器单元302,或者调整监视器单元302的角度时,能够防止由于无意地触碰显示单元28而导致的触摸操作的错误操作。因此,能够改善触摸操作的可操作性。
另外,当系统控制单元50检测到对返回按钮601的触摸操作(触落)时,系统控制单元50使显示单元28的锁定解除状态转变为锁定状态。因此,即使当用户操作监视器单元302时,用户用手误触碰了返回按钮601,也仅使显示单元28转变为锁定状态,而不改变各种设置。因此,对于图像捕获,不会产生问题。
因此,即使监视器单元302的位置发生了改变,从用户侧看到的处于触摸操作允许状态(锁定解除状态)的返回按钮601的显示位置也可以不发生改变。例如,即使监视器单元302处于“打开位置”或者“反转打开位置”,系统控制单元50也在以布局模式B2(参照图7B)例示的位置显示返回按钮601。
使用这种配置,不管监视器单元302的位置,从用户侧看到的返回按钮601的位置总是相同。因此,用户能够容易地对返回按钮601进行触摸操作。
接下来,描述第二示例性实施例。本示例性实施例能够应用于具有与在第一示例性实施例中描述的可变角度监视器不同的结构的可变角度监视器。
图9A至9D是示意性地例示根据第二示例性实施例的数字照相机800的配置的图。
数字照相机800在主体801的下部配备有可旋转地连接主体801和监视器单元802的铰链部分803(连接部分)。这之外的配置与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配置类似。因此,省略对类似的配置的描述。
监视器单元802通过铰链部分803(连接部分),以围绕与水平方向平行的第三旋转轴L3和与和第三旋转轴L3不同的方向(与第三旋转轴L3垂直的方向)平行的第四旋转轴L4可旋转的方式,连接到数字照相机800的主体801。
图9A是例示在监视器单元802处于“关闭位置”的状态下主体801和监视器单元802之间的位置关系的、从数字照相机800的背面看到的数字照相机800的外部视图。面对主体801地存储(折叠)设置在监视器单元802中的显示单元28的显示屏281。
图9B是例示在监视器单元802处于“打开位置”的状态下主体801和监视器单元802之间的位置关系的、从数字照相机800的背面看到的数字照相机800的外部视图。打开设置在监视器单元802中的显示单元28的显示屏281,以与数字照相机100的背面面向同一侧(即摄影者侧)。
用户能够通过围绕第三旋转轴L3向下旋转监视器单元802(半旋转),将监视器单元802从“关闭位置”移动到“打开位置”。
图9C是例示在监视器单元802处于“反转打开位置”(第一位置)的状态下主体801和监视器单元802之间的位置关系的、从数字照相机800的正面看到的数字照相机800的外部视图。
打开设置在监视器单元802中的显示单元28的显示屏281,以与数字照相机800的正面面向同一侧(即被摄体侧)。用户能够通过围绕第四旋转轴L4旋转(半旋转)监视器单元802,将定位在“打开位置”的监视器单元802移动到“反转打开位置”(第一位置)。
从数字照相机800的背面看,即使监视器单元802处于“打开位置”或者处于“反转打开位置”,坐标系303也位于显示单元28的显示屏281的左上部分。因此,系统控制单元50通常在“打开位置”和“反转打开位置”(第一位置)之间保持各个显示项的显示方向。这种配置与第一示例性实施例不同。另外,当捕获即显图像时,系统控制单元50反转即显图像的右和左,以显示镜像图像。
图9D是例示在监视器单元802处于“反转关闭位置”(第二位置)的状态下主体801和监视器单元802之间的位置关系的、从数字照相机800的背面看到的数字照相机800的外部视图。
在“反转关闭位置”(第二位置),监视器单元802面向主体801的背面关闭(折叠)。露出设置在监视器单元802中的显示单元28的显示屏281,以与数字照相机800的背面面向同一侧(即用户侧)。用户能够通过围绕第四旋转轴L4旋转监视器单元802,将定位在“反转打开位置”(第一位置)的监视器单元802移动到“反转关闭位置”(第二位置)。
如图9C所示,在监视器单元802处于“反转打开位置”的状态下从数字照相机800的正面看,坐标系303位于显示单元28的显示屏281的左上部分。另一方面,如图9D所示,在监视器单元802处于“反转关闭位置”的状态下从数字照相机800的背面看,坐标系303位于显示单元28的显示屏281的右下部分。
因此,当监视器单元802处于“反转打开位置”(第一位置)时,以及当监视器单元802处于“反转关闭位置”(第二位置)时,系统控制单元50将显示单元28上的显示方向的右和左以及上和下反转。此外,当在监视器单元802处于“反转打开位置”(第一位置)的状态下,监视器单元802显示即显图像的镜像图像,并且将监视器单元802移动到“反转关闭位置”(第二位置)时,系统控制单元50仅在将即显图像的上和下反转的情况下,显示即显图像。然后,将显示改变为通常显示,而不是镜像图像。
当用户在“打开位置”和“关闭位置”之间以及在“打开位置”和“反转关闭位置”之间移动监视器单元802时,用户经常抓握监视器单元802的各部分中的位于远离铰链部分803的远端部分,以旋转监视器单元802,从而增大对监视器单元802应用的力矩。这时,用户可能用抓握监视器单元802的手指,无意地触碰显示单元28的显示屏281(触摸面板205)。用户触碰的位置可能在显示单元28中远离铰链部分803。
在第二示例性实施例中,系统控制单元50不在显示单元28的显示屏281(触摸面板205)中的、当旋转监视器单元802时用户可能容易无意地触碰的位置,显示允许进行触摸操作的显示项。使用这种配置,能够防止由无意触碰导致的错误操作。
图10A和10B是在监视器单元802分别处于“打开位置”和“反转打开位置”的状态下,显示单元28上的显示示例。
在监视器单元802处于“打开位置”或者“反转打开位置”的状态下,系统控制单元50将作为允许进行触摸操作的显示项的Q按钮501(第一显示项)布置(更新显示)在屏幕的上部,从而被定位在靠近铰链部分803的一侧。
然后,系统控制单元50将不允许进行触摸操作的显示项(第二显示项)布置(更新显示)在远离铰链部分803的位置。使用这种配置,即使当用户抓握监视器单元802以进行旋转时,用户无意地触碰了显示单元28的显示屏281(触摸面板205),在用户触碰的位置也没有布置(显示)允许进行触摸操作的显示项。因此,能够防止用户无意地进行的错误操作。
在图10A所示的示例中,系统控制单元50在最靠近铰链部分803的位置(最上端的位置),显示Q按钮501(第一显示项)、电池剩余电力显示502和剩余可拍摄数量显示503。然后,系统控制单元50在比这些项更远离铰链部分803的位置(下侧),显示其它显示项(第二显示项)。
这时,系统控制单元50保持Q按钮501(第一显示项)、电池剩余电力显示502和剩余可拍摄数量显示503之外的显示项(多个第二显示项)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使用这种配置,显示Q按钮501的列之外的显示项的布局不发生改变。因此,即使Q按钮501的位置发生改变,用户也能够容易地理解哪个项显示在哪个位置。
与图6A和图10A所示的示例相比,图10B例示了将Q按钮501和图像捕获模式图标504的位置用彼此替换的示例。
即使在根据对Q按钮501的触落操作解除锁定之后,图像捕获模式图标504也不用作允许进行触摸操作的触摸图标。因此,即使在解除锁定之后,允许进行触摸操作的触摸图标的位置也不发生改变。因此,能够提供更直观地可操作并且导致较少错误操作的触摸操作。
图10C是在“反转关闭位置”在显示单元28的锁定状态下的显示示例。这种排列与上面描述的图6A中的排列类似。
在将监视器单元802从“反转打开位置”移动到“反转关闭位置”的情况下,系统控制单元50将各个显示项的方向和排列右和左以及上和下反转的状态下,显示各个显示项。通过该操作,从用户看到的显示项的位置能够保持不变。
然而,在第二示例性实施例中,系统控制单元50改变从用户看到的作为允许进行触摸操作的显示项的Q按钮501的位置。更具体来说,系统控制单元50在监视器单元802处于“反转打开位置”的状态下将Q按钮501布置在从用户看到的上部(更新显示),而在监视器单元802处于“反转关闭位置”的状态下将Q按钮501布置(更新显示)在下部。
利用这种排列,使得将作为允许进行触摸操作的显示项的Q按钮501排列在更靠近铰链部分803的部分,而将不允许进行触摸操作的显示项的显示项排列在更远离铰链部分803的部分。
因此,在第二示例性实施例中,在用户在“反转打开位置”和“反转关闭位置”之间移动了监视器单元802的情况下,控制单元50将各个显示项的显示方向上下反转。此外,在这种情况下,系统控制单元50改变排列,使得将作为允许进行触摸操作的显示项的Q按钮501布置在远离铰链部分803的部分。
另外,该操作通过以下处理来实现。首先,在上面描述的图8所示的处理中,系统控制单元50将图10A或者图10B所示的显示更新为布局模式A1,并且将图10C所示的显示更新为布局模式B1。
此外,用确定监视器单元802的位置是否位于“反转打开位置”(第一位置)或者“打开位置”的处理,替换在步骤S810和步骤S832中进行的处理。如果在步骤S810和步骤S832中系统控制单元50确定为“否”,则监视器单元802处于“反转关闭位置”(第二位置)。
虽然参照示例性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描述,但是应当理解,本发明并不限于所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可以以各种方式对本发明进行变型,而不脱离本发明的技术思想或者实质性特征。此外,上面描述的示例性实施例应当被视为本发明的示例,并且能够适当地组合这些示例性实施例。
此外,由系统控制单元50进行的控制可以由单个硬件设备来实现。作为另选方案,多个硬件设备可以共享控制整个装置的处理。
另外,在上面描述的示例性实施例中,作为示例,本发明应用于数字照相机,但是本发明不限于此。本发明可以应用于配备有能够显示信息的显示单元和允许进行触摸操作的触摸面板的任意装置。例如,本发明可以应用于个人计算机、个人数字助理(PDA)、移动电话终端、便携式图像查看器、具有显示器的打印装置、数字相框、音乐播放器、游戏机、电子书阅读器和电子词典。
本发明的各方面还能够通过读出并执行记录在存储装置上的用于执行上述实施例的功能的程序的系统或设备的计算机(或诸如CPU或MPU的装置)、以及由系统或设备的计算机例如读出并执行记录在存储装置上的用于执行上述实施例的功能的程序来执行步骤的方法来实现。鉴于此,例如经由网络或者从用作存储装置的各种类型的记录介质(例如计算机可读介质)向计算机提供程序。在这种情况下,系统或者设备以及存储有程序的记录介质包含在本发明的范围内。
虽然参照示例性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说明,但是应当理解,本发明不限于所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所附权利要求的范围符合最宽的解释,以使其涵盖所有变型、等同结构及功能。

Claims (15)

1.一种显示控制装置,其包括:
监视器单元,配备有显示单元,所述监视器单元经由连接部分以能够旋转的方式连接到主体;
触摸检测单元,被配置为检测对所述显示单元的触摸操作;
位置检测单元,被配置为检测所述监视器单元相对于所述主体的相对位置;以及
控制单元,被配置为响应于由所述位置检测单元检测到的所述相对位置从第一位置到第二位置的改变、控制更新所述显示单元的显示,使得将允许对显示有第一显示项的显示区域进行触摸操作的所述第一显示项,布置在比不允许对显示有第二显示项的显示区域进行触摸操作的所述第二显示项更靠近所述连接部分的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控制装置,其中,所述控制单元响应于所述相对位置从所述第一位置到所述第二位置的改变,将所述第一显示项和所述第二显示项的右和左以及上和下方向反转。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控制装置,
其中,所述第一显示项是用于接收将不允许对显示有另一显示项的显示区域进行触摸操作的所述另一显示项改变为允许进行触摸操作的显示项的指令的显示项,并且
其中,当所述控制单元检测到对所述第一显示项的触摸操作时,所述控制单元将所述另一显示项改变为允许进行触摸操作。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控制装置,
其中,所述第一显示项是用于接收将所述第二显示项改变为允许进行触摸操作的显示项的指令的显示项,并且
其中,当所述控制单元检测到对所述第一显示项的触摸操作时,所述控制单元将所述第二显示项改变为允许进行触摸操作。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控制装置,
其中,所述第一显示项是用于接收将显示有所述第一显示项的区域之外的区域改变为允许进行触摸操作的指令的显示项,并且
其中,在所述控制单元检测到对所述第一显示项的触摸操作的情况下,所述控制单元将显示有所述第一显示项的所述区域之外的所述区域改变为允许进行触摸操作。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控制装置,其中,当所述第一显示项被显示为比多个第二显示项更靠近所述连接部分时,所述控制单元不改变所述多个第二显示项之间的位置关系。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控制装置,其中,当所述第一显示项被显示为比多个第二显示项更靠近所述连接部分时,所述控制单元不改变所述第一显示项和所述第二显示项之外的多个其它显示项之间的位置关系。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控制装置,其中,所述控制单元将所述第一显示项和多个第二显示项中的一个的位置彼此替换,以在所述显示单元上将所述第一显示项显示为比所述多个第二显示项更靠近所述连接部分。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控制装置,其中,当所述控制单元检测到对所述第一显示项的触摸操作时,所述控制单元用第三显示项替换所述第一显示项,所述第三显示项用于接收不允许对所述另一显示项进行触摸操作的指令。
10.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显示控制装置,其中,当所述控制单元检测到对所述第一显示项的触摸操作时,所述控制单元用第三显示项替换所述第一显示项,所述第三显示项用于接收不允许对所述第二显示项进行触摸操作的指令。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控制装置,
其中,所述第一位置是,将所述监视器单元从所述主体以通常恣态的水平方向打开并且所述显示单元的显示屏与所述主体的背面面向同一侧的位置,并且
其中,所述第二位置是,将所述监视器单元从所述主体以所述通常姿态的所述水平方向打开并且所述显示单元的所述显示屏与所述主体的正面面向同一侧的位置。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控制装置,
其中,所述第一位置是,将所述监视器单元从所述主体以通常姿态的向下方向打开并且所述显示单元的显示屏与所述主体的背面面向同一侧的位置,并且
其中,所述第二位置是,将所述监视器单元从所述主体以所述通常姿态的向下方向打开并且所述显示单元的所述显示屏与所述主体的正面面向同一侧的位置。
13.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显示控制装置,其中,所述控制单元将所述第三显示项显示在比所述第二显示项更靠近所述连接部分的位置。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控制装置,所述显示控制装置还包括:图像捕获单元,被配置为捕获被摄体图像,以生成图像数据,其中,所述显示单元能够显示由所述图像捕获单元生成的所述图像数据。
15.一种用于控制显示控制装置的控制方法,所述显示控制装置包括:监视器单元,所述监视器单元配备有显示单元,所述监视器单元经由连接部分以能够旋转的方式连接到主体;以及触摸检测单元,被配置为检测对所述显示单元的触摸操作,所述控制方法包括:
确定所述监视器单元相对于所述主体的相对位置;以及
响应于由所述监视器单元检测到的从第一位置到第二位置的相对位置改变,更新所述显示单元的显示,使得将用于接收对显示有第一显示项的显示区域的触摸操作的所述第一显示项,布置在比不允许对显示有第二显示项的显示区域进行触摸操作的所述第二显示项更靠近所述连接部分的区域。
CN201310098879.3A 2012-03-26 2013-03-26 显示控制装置和显示控制装置的控制方法 Active CN103369219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2-070347 2012-03-26
JP2012070347A JP5907617B2 (ja) 2012-03-26 2012-03-26 表示制御装置、表示制御装置の制御方法、プログラム、記録媒体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369219A true CN103369219A (zh) 2013-10-23
CN103369219B CN103369219B (zh) 2016-09-14

Family

ID=4921131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098879.3A Active CN103369219B (zh) 2012-03-26 2013-03-26 显示控制装置和显示控制装置的控制方法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9778767B2 (zh)
JP (1) JP5907617B2 (zh)
CN (1) CN103369219B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282411A (zh) * 2014-07-22 2016-01-27 佳能株式会社 摄像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CN106572297A (zh) * 2015-10-09 2017-04-19 佳能株式会社 电子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CN107450827A (zh) * 2016-06-01 2017-12-08 佳能株式会社 电子装置及其控制方法以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069922B2 (ja) * 2012-07-13 2017-02-01 株式会社ニコン 電子機器、撮像装置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JP2015204568A (ja) * 2014-04-15 2015-11-16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撮像装置およびその制御方法ならびにプログラム
JP1542563S (zh) * 2015-04-24 2016-01-25
EP3396313B1 (en) * 2015-07-15 2020-10-21 Hand Held Products, Inc. Mobile dimensioning method and device with dynamic accuracy compatible with nist standard
JP6570411B2 (ja) * 2015-10-09 2019-09-04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電子機器及びその制御方法、プログラム、並びに記憶媒体
JP1590264S (zh) 2017-02-10 2017-11-06
JP1590265S (zh) * 2017-02-10 2017-11-06
JP1614673S (zh) 2017-02-10 2018-10-01
JP2019046146A (ja) * 2017-09-01 2019-03-22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電子機器およびその制御方法
JP2019126920A (ja) 2018-01-22 2019-08-01 東芝テック株式会社 処理端末及びプログラム
JP7006454B2 (ja) * 2018-03-30 2022-01-24 株式会社リコー 操作パネル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CN111385525B (zh) * 2018-12-28 2021-08-17 杭州海康机器人技术有限公司 视频监控方法、装置、终端及系统
JP2021197025A (ja) * 2020-06-17 2021-12-27 コニカミノルタ株式会社 画像表示装置、画像形成装置、表示位置変更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578411A (zh) * 2003-07-16 2005-02-09 索尼株式会社 摄影装置及摄影系统控制方法
JP2008305140A (ja) * 2007-06-07 2008-12-18 Canon Inc 情報機器
CN102215344A (zh) * 2010-04-08 2011-10-12 佳能株式会社 摄像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3174495A (ja) * 2001-09-28 2003-06-20 Nec Corp 折り畳み式携帯情報端末
JP4190294B2 (ja) * 2003-01-14 2008-12-03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電子機器装置
JP4089487B2 (ja) * 2003-04-10 2008-05-28 松下電器産業株式会社 情報機器
JP4585795B2 (ja) * 2004-06-03 2010-11-24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表示駆動装置およびその制御方法
US8176441B2 (en) * 2007-08-08 2012-05-08 Sanyo Electric Co., Ltd. Information display device
US8266550B1 (en) * 2008-05-28 2012-09-11 Google Inc. Parallax panning of mobile device desktop
JP5455557B2 (ja) * 2009-10-27 2014-03-26 京セラ株式会社 携帯端末装置
JP5645626B2 (ja) * 2010-12-06 2014-12-24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表示制御装置、表示制御方法、プログラム、並びに記憶媒体
JP2012168618A (ja) * 2011-02-10 2012-09-06 Kyocera Corp 電子機器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578411A (zh) * 2003-07-16 2005-02-09 索尼株式会社 摄影装置及摄影系统控制方法
JP2008305140A (ja) * 2007-06-07 2008-12-18 Canon Inc 情報機器
CN102215344A (zh) * 2010-04-08 2011-10-12 佳能株式会社 摄像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282411A (zh) * 2014-07-22 2016-01-27 佳能株式会社 摄像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CN105282411B (zh) * 2014-07-22 2018-08-31 佳能株式会社 摄像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CN106572297A (zh) * 2015-10-09 2017-04-19 佳能株式会社 电子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CN107450827A (zh) * 2016-06-01 2017-12-08 佳能株式会社 电子装置及其控制方法以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7450827B (zh) * 2016-06-01 2021-02-26 佳能株式会社 电子装置及其控制方法以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9778767B2 (en) 2017-10-03
CN103369219B (zh) 2016-09-14
US20130249836A1 (en) 2013-09-26
JP2013200841A (ja) 2013-10-03
JP5907617B2 (ja) 2016-04-2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369219A (zh) 显示控制装置和显示控制装置的控制方法
CN102196178B (zh) 摄像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CN103327236B (zh) 摄像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US8730367B2 (en) Image pickup apparatus that displays images in parallel on display unit having touch panel function and other display unit, control method therefor, and storage medium
CN106817536B (zh) 摄像控制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CN103677625B (zh) 显示控制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CN103634551A (zh) 电子设备及其控制方法和图像捕获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CN109076156A (zh) 电子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CN105843532A (zh) 电子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CN106817537A (zh) 电子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JP2017123515A (ja) 電子機器およびその制御方法
CN107450827A (zh) 电子装置及其控制方法以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8243307A (zh) 摄像控制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CN103227901A (zh) 显示控制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JP7049179B2 (ja) 撮像制御装置およびその制御方法、プログラム並びに記憶媒体
JP5575290B2 (ja) 撮像装置及びその制御方法
CN109756669A (zh) 摄像控制设备及其控制方法和计算机可读记录介质
JP6611575B2 (ja) 撮像制御装置およびその制御方法
JP2015022339A (ja) 電子機器及びその制御方法
CN103578515A (zh) 电影处理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JP2014067316A (ja) 表示制御装置
CN109218607A (zh) 摄像设备、控制方法和存储介质
JP6091677B2 (ja) 表示制御装置、表示制御装置の制御方法、プログラム、記録媒体
JP2018151660A (ja) 撮像装置、撮像装置の制御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JP7034601B2 (ja) 撮像制御装置およびその制御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