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363007A - 减振器、车辆悬架系统以及车辆 - Google Patents

减振器、车辆悬架系统以及车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363007A
CN103363007A CN2012101031667A CN201210103166A CN103363007A CN 103363007 A CN103363007 A CN 103363007A CN 2012101031667 A CN2012101031667 A CN 2012101031667A CN 201210103166 A CN201210103166 A CN 201210103166A CN 103363007 A CN103363007 A CN 10336300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il
oil storage
compression
vibration damper
piston ro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10103166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363007B (zh
Inventor
范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Progressive Shock Absorbe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210103166.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363007B/zh
Priority to PCT/CN2013/070006 priority patent/WO2013152626A1/zh
Publication of CN10336300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36300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36300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363007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GVEHICLE SUSPENSION ARRANGEMENTS
    • B60G13/00Resilient suspensions characterised by arrangement, location or type of vibration dampe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FSPRINGS; SHOCK-ABSORBERS; MEANS FOR DAMPING VIBRATION
    • F16F9/00Springs, vibration-dampers, shock-absorbers, or similarly-constructed movement-dampers using a fluid or the equivalent as damping medium
    • F16F9/32Details
    • F16F9/36Special sealings, including sealings or guides for piston-rods
    • F16F9/362Combination of sealing and guide arrangements for piston rods
    • F16F9/364Combination of sealing and guide arrangements for piston rods of multi-tube dampe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Fluid-Damping Devices (AREA)
  • Vibration Prevention Devices (AREA)

Abstract

减振器,包括储油缸(13)、工作缸(14)、活塞杆(6)、用于引导该活塞杆(6)运动的导向密封总成、设置在活塞(16)上的伸张流通阀总成以及压缩补偿阀总成,所述导向密封总成包括导向座和位于该导向座上端的油封(34),所述导向座的上端面形成有储油槽,其中,所述储油槽具有油气隔离接触面(35),所述油封(34)上形成有弹性隔离唇(36),该弹性隔离唇(36)与所述油气隔离接触面(35)密封性接触,以将所述储油槽分隔为外侧部分和内侧部分。此外,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包括所述减振器的车辆悬架系统和车辆。本发明的减振器的活塞杆运动稳定性能好,活塞与工作缸内壁摩擦小、使用寿命长,并且具有显著改善的减振效果。

Description

减振器、车辆悬架系统以及车辆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车辆悬架系统的组成部件,具体地,涉及一种减振器。此外,本发明还涉及一种包括所述减振器的车辆悬架系统以及车辆。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地,车辆悬架系统中的减振器支撑在车架与车桥之间,以在车辆行驶过程中加快振动的衰减,限制车身和车轮的振动。减振器的主要作用是吸收车辆悬架系统的弹性组件(例如钢板弹簧)起落时车辆的振动,使得车辆迅速恢复平稳状态,改善车辆的行驶平稳性。
车辆悬架系统所采用的减振器普遍为液力减振器,其主要原理是利用液体阻力来消耗振动能量。当车架与车桥相对运动时,减振器的活塞在缸筒内上下移动,减振器壳体内的油液便会从一个内腔通过油孔或油道流动另一个内腔,从而通过油液形成阻尼作用,起到衰减振动的作用。
一般而言,目前车辆悬架系统所采用的减振器主要为双向作用式减振器,其减振原理基本是相同的,相应地形成的主要结构也是相似的,但不同国家之间的减振器在具体结构上还是存在一定的区别,本领域技术人员常常将日本所产的减振器称为日系减振器,韩国所产的减振器称为韩系减振器,德国所产的减振器称为欧系减振器。但是,这些现有技术的减振器普遍存在一些缺陷,例如,这些现有技术的减振器活塞杆上部导向支撑长度较短,活塞杆运动性能不够稳定,导致活塞与工作缸之间侧向摩擦力大且不均匀,零部件磨损量大,使用寿命缩短。再如,这些现有技术的减振器轴承润滑结构不完善,导致润滑效果存在缺陷,影响到减振效果。
尤其是,在现有技术的减振器中,由于储油筒内公知地存在部分空气,并且油封结构不合理,易漏油、易漏气体,这部分空气常常会经轴导向套的回油孔进入导向套的储油槽,并进而进入到工作缸内,这造成工作缸内存在空气,极大地影响到减振器的油液阻尼作用,从而削弱了减振器的减振性能。这种缺点也是现有技术的减振器所普遍忽略的缺点。另外,在现有技术的减振器中,工作缸的底部与储油缸之间的压缩补偿阀总成部分存在结构不完善之处,导致减振器在拉伸和压缩过程中油液流动或密封不够理想,从而有损减振器的减振性能。
有鉴于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需要设计一种能够改善减振器减振效果的减振器。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减振器,该减振器能够显著地改善减振器的减振效果,从而在安装到车辆悬架系统中后能够有效地提高车辆的行驶平顺性。
更进一步地,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减振器,该减振器不仅能够显著地改善减振器的减振效果,而且能够有效地减小减振器零部件的磨损,从而显著延长减振器的使用寿命。
在上述减振器的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车辆悬架系统,该车辆悬架系统的减振器具有显著改善的减振效果,从而能够有效地提高车辆的行驶平顺性。
此外,本发明还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车辆,该车辆悬架系统的减振器具有显著改善的减振效果是阻尼液压油无空程,从而使得所述车辆具有改善的行驶平顺性。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减振器,包括外层的储油缸、内层的工作缸、活塞杆、用于引导该活塞杆运动的导向密封总成、设置在活塞上的伸张流通阀总成以及用于连接所述储油缸与工作缸的压缩补偿阀总成,所述导向密封总成包括导向座和位于该导向座上端的油封,所述导向座的上端面形成有储油槽,其中,所述储油槽具有油气隔离接触面,所述油封上形成有弹性隔离唇,该弹性隔离唇与所述油气隔离接触面密封性接触,以将所述储油槽分隔为与所述储油缸连通的外侧部分和相对靠近所述活塞杆的内侧部分。
优选地,所述储油槽为环形槽,该环形槽的相对靠近所述活塞杆的内侧侧面为所述油气隔离接触面,该油气隔离接触面形成为斜面,所述弹性隔离唇对应地形成为环形弹性隔离唇。
优选地,所述导向座包括第一导向座和第二导向座,该第一导向座和第二导向座的活塞杆安装孔内分别设有用于支撑并引导所述活塞杆的第一复合轴承和第二复合轴承,所述储油槽形成在所述第二导向座的上端面上。
优选地,所述第一导向座的上端面上形成有第一储油凹腔,所述第二导向座的下端面上形成第二储油凹腔,所述第一导向座的上端面与第二导向座的下端面接触,以使得所述第一储油凹腔与第二储油凹腔形成为浮动润滑油腔;所述储油槽的外侧部分通过回油通道与所述储油缸内臂连通,该回油通道包括依次连通的储油槽回油孔、冷却回油槽以及储油缸回油槽与气体腔通,其中所述储油槽回油孔和冷却回油槽形成在所述第二导向座上,所述储油缸回油槽形成在所述第一导向座上。
具体地,所述压缩补偿阀总成设置在所述工作缸的下开口部位,以将所述工作缸的下端与储油缸的底部连接。
优选地,所述压缩补偿阀总成包括压缩阀体和安装在该压缩阀体中心通孔内的压缩阀芯,所述压缩阀体上形成有内圈通油孔和外圈通油孔,所述外圈通油孔通过设置在所述压缩阀体上端面的压缩补偿阀片封闭,该压缩补偿阀片通过支撑在所述压缩阀芯的上端凸缘上的压缩补偿弹簧而压紧在所述压缩补偿阀片上。
更优选地,所述压缩阀体的下端面上从内侧向外侧依次形成有第一至第三环形凸缘线,其中所述第一环形凸缘线和第三环形凸缘线向下凸出的高度大于所述第二环形凸缘线,并且所述第一环形凸缘线和第二环形凸缘线分别位于所述内圈通油孔的内侧和外侧,所述压缩阀芯的下部部分从上到下依次穿套安装有流量控制阀片、节流阀片和压缩阻尼弹性体,该压缩阻尼弹性体通过所述压缩阀芯的下端部所安装的紧固件压紧并紧固,所述流量控制阀片与所述第一环形凸缘线接触并与所述第二环形凸缘线间隔有第一预定垂直间距,所述节流阀片与所述第三环形凸缘线间隔有第二预定垂直间距。
优选地,所述伸张流通阀总成的结构包括:所述活塞杆的阶梯形下端部分穿过所述活塞的中心通孔,该活塞上形成有外圈通油孔和内圈通油孔,所述外圈通油孔通过穿套在所述活塞杆并设置在所述活塞上端面上的复原补偿阀片封闭,该复原补偿阀片通过支撑在所述活塞杆的阶梯凸缘部的复原阻尼补偿弹簧而压紧在所述复原补偿阀片上;所述内圈通油孔通过穿套在所述活塞杆并设置在所述活塞下端面的复原阻尼调整阀片封闭,该复原阻尼调整阀片借助于穿套在所述活塞杆下端部分的复原阻尼弹性体而压紧在所述复原阻尼调整阀片上,该复原阻尼弹性体通过安装在所述活塞杆下端部的紧固件而紧固并压紧。
在上述减振器的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车辆悬架系统,包括减振器,其中,所述减振器为根据上述技术方案任一项所述的减振器。
此外,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车辆,该车辆的悬架系统为上述的车辆悬架系统。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的减振器通过上述油气隔离接触面与弹性隔离唇的密封结构,使得储油缸的气体腔无法经由所述储油槽进入到工作缸内,从而显著地改善了减振器的减振效果,提高了减振器的工作性能。此外,在优选方式下,本发明的减振器通过双导向座的结构形式,相对增加了活塞杆的上部支撑位置的支撑长度,因此活塞杆的运动更加平稳,这不但改善了减振性能,而且减小了减振器的零部件磨损加大,延长了减振器的使用寿命。更进一步地,本发明的减振器的压缩补偿阀总成通过独特的第一至第三环形凸缘线与相关阀片形成的配合结构,使得能够适应性根据减振器的压缩工况而调节通流量,从而针对活塞杆的不同运动状态适应性地形成不同的通流作用,使得减振器的缓冲减振性能更加完善。因此,本发明的减振器的活塞杆运动稳定性能好,活塞与工作缸内壁摩擦小、使用寿命长,并且具有显著改善的减振效果。本发明的车辆悬架系统以及车辆具有本发明的减振器,因此同样具有上述优点。
本发明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下列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其与下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下述附图及具体实施方式。在附图中:
图1是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的减振器的组装结构示意图,其中为清楚显示减振器内部结构而对储油缸、工作缸等部件采取了剖视显示形式。
图2是安装在图1所示的减振器内的上部位置的导向密封总成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安装在图1所示的减振器内的下部位置的压缩补偿阀总成的结构示意图,其中旋紧螺母尚未处于旋紧状态。
图4是安装在图1所示的减振器内的活塞上的伸张流通阀总成的结构示意图,其中局部显示了活塞杆。
附图标记说明:
1压缩阀芯;           2压缩补偿弹簧;
3压缩补偿阀片;       4压缩阀体;
5流量控制阀片;       6活塞杆;
7第一环形凸缘线;     8第二环形凸缘线;
9第三环形凸缘线;     10节流阀片;
11压缩阻尼弹性体;    12旋紧螺母;
13储油缸;            14工作缸;
15限位环;            16活塞;
17活塞环;            18复原阻尼弹性体;
19复原阻尼调整阀片;  20复原阻尼补偿弹簧;
21缓冲胶环;          22悬架连接架;
23活塞杆紧固螺母;    24储油缸的底部;
25托盘;              26复原补偿阀片;
27第一导向座;        28储油缸连通槽;
29第二导向座;        30浮动润滑油腔;
31储油槽回油孔;      32第一复合轴承;
33第二复合轴承;      34油封;
35油气隔离接触面;    36弹性隔离唇;
37油液;              38调整垫片;
39冷却回油槽;        40气体腔;
41压缩调整阀片。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发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下述的具体实施方式。
首先说明的是,本发明减振器的技术构思可以普遍适用于现有减振器的结构改进,任何减振器只要采用了本发明的基本技术构思,其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正如上文所述,减振器属于车辆悬架系统中普遍采用的部件,其一般为双向作用式减振器,这种减振器的减振原理基本是相同的,由此形成的主体结构也基本相似。为了帮助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以下首先简略简略介绍减振器的常规主体结构,在此基础上将重点描述本发明的主要改进结构。
适当参照图1,常规地,所述减振器包括外层的储油缸13、内层的工作缸14、活塞杆6、用于引导该活塞杆6运动的导向密封总成、设置在活塞16上的伸张流通阀总成以及用于连接所述储油缸13与所述工作缸14的压缩补偿阀总成。在上述减振器的主体结构中,有关导向密封总成、伸张流通阀总成以及压缩补偿阀总成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熟知地,尽管具体的细节结构不尽相同,但是主要组成结构基本相似。
具体地,所述导向密封总成一般包括导向座、设置在该导向座内的滑动衬套以及位于所述导向座上端面的油封等,该导向密封总成一般通过储油缸13上端的端盖压装到工作缸14的上端开口部位,活塞杆6的一端贯穿所述导向密封总成并伸入到工作缸14内,该活塞杆6上的活塞16(一般设置在活塞杆的下部部分)能够在工作缸14内往复运动;所述伸张流通阀总成一般包括伸张阀和连通阀,该伸张阀和连通阀集成到活塞6上。所述压缩补偿阀总成一般包括压缩阀和补偿阀,其一般设置在所述减振器内的下部位置以连接所述储油缸13与所述工作缸14。通常,所述流通阀和补偿阀形成为单向阀的形式,其开启压力较小,而压缩阀和伸张阀则形成为卸载阀的形式,其开启压力较大,当油压升高到一定程度时,阀才能开启,当油压降低到一定程度时,阀自行关闭。当所述减振器处于压缩行程时,即车辆车轮朝向车架移动,减振器受到压缩,活塞6下移,工作缸16的下腔容积减小,油压升高,油液经由所述连通阀流到工作缸16的上腔。由于活塞杆6占用上腔部分空间,因此上腔增加的容积小于下腔减小的容积,为此下腔的一部分油液需要经由压缩阀流回到储油缸13。在伸张行程中,即车辆车轮与车架相对远离时,所述减振器受到拉伸,活塞6向上运动。工作缸16的上腔油压增大,上腔内的油液推开所述伸张阀流入下腔,同时由于活塞杆的存在,上腔流入的油液不足以充满下腔增大的容积,下腔内产生一定的真空度,此时储油缸13内的油液经由补偿阀流入下腔进行补充。
以上为帮助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而描述了减振器的一般性的结构,并附带说明了减振器的压缩及伸张行程,因此在下文涉及本发明减振器的压缩及伸张行程仅结合图1至图4予以简略说明。另外,在此附加说明的是,以上提及的导向密封总成、伸张流通阀总成以及压缩补偿阀总成在现有技术的减振器中具有多种形式的细节结构,例如伸张流通阀总成中的伸张阀和流通阀、压缩补偿阀总成中的压缩阀和补偿阀等,可以是独立的阀门,也可以借助于弹簧等弹性件集成为整体结构等,例如CN2284152Y等中公开的具体阀门形式。当然,本发明的减振器所采用的导向密封总成、伸张流通阀总成以及压缩补偿阀总成具有自身特定的结构形式,这将在下文详细介绍。
下面描述本发明的减振器的具体实施方式,首先描述本发明的基本实施形式,在此基础上描述本发明减振器更加优选的结构形式。特别说明的是,在本发明减振器的基本实施方式的基础上,所述减振器进一步的优选特征在按照递进形式结合到基本实施方式上从而构成减振器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是这些优选结构特征在不违背本发明目的的情形下也可以任意组合从而形成不同的变型实施方式,这些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另外,需要说明的是,在下文的说明中,为清楚地描述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涉及的一些方位词,例如“内侧”、“外侧”等,其中除特别说明外,“内侧”一般是指相对靠近减振器的纵向中心线,“外侧”一般是指相对远离见这起的纵向中心线。
参见图1和图2所示,本发明基本实施方式的减振器包括外层的储油缸13、内层的工作缸14、活塞杆6、用于引导该活塞杆6运动的导向密封总成、设置在活塞16上的伸张流通阀总成以及用于连接所述储油缸13与工作缸14的压缩补偿阀总成,所述导向密封总成包括导向座和位于该导向座上端的油封34,所述导向座的上端面形成有储油槽,其中,所述储油槽具有油气隔离接触面35,所述油封34上形成有弹性隔离唇36,该弹性隔离唇36与所述油气隔离接触面35密封性接触以将所述储油槽分隔为与所述储油缸13连通的外侧部分和相对靠近所述活塞杆6的内侧部分。
在上述基本实施方式中,优选地,所述储油槽为环形槽,该环形槽的相对靠近所述活塞杆6的一侧侧面为所述油气隔离接触面35,该油气隔离接触面35形成为斜面,所述弹性隔离唇36对应地形成为环形弹性隔离唇。
参见图1和图2所示,显然地,由于本发明的减振器在油封34与导向座的储油槽之间设置有油气隔离接触面35与弹性隔离唇36的密封结构,因此使得储油缸13的气体腔40无法经由所述储油槽进入到工作缸14内,众所周知地,由于减振器的阻尼作用主要依赖于油液与工作缸14内壁以及油液内部的摩擦作用,如果工作缸14内混入有气体,必然极大地削弱油液的阻尼作用,从而损害减振效果,同时一旦工作缸14内混入有气体,该气体在油液37内翻滚搅动,必然影响到活塞杆6运动性能的平稳性,这也会影响到减振效果。本发明通过上述油气隔离接触面35与弹性隔离唇36的密封结构,使得储油缸13的气体腔40无法经由所述储油槽进入到工作缸14内,从而显著地改善了减振器的减振效果,提高了减振器的工作性能。此外,当所述储油槽的内侧部分因油封34刮下的油液而储满时,该内侧部分内的油液会因压力增大而推开弹性隔离唇36,从而使得油液经由储油槽的外侧部分以及相应的回流通道流回储油缸13内,一旦泻出部分油液,弹性隔离唇36又会因为弹性作用回复到与油气隔离接触面35密封性接触的状态,从而始终使得储油缸13的气体腔40无法经由所述储油槽进入到工作缸14内,保证了减振器的减振性能。
此外,更加优选地,所述导向座包括第一导向座27和第二导向座29,该第一导向座27和第二导向座29的活塞杆安装孔内分别设有用于支撑并引导所述活塞杆6的第一滑动衬套和第二滑动衬套,所述储油槽形成在所述第二导向座29的上端面上。通过该优选方式,由于导向座9包括有两个导向座,并且该两个导向座上分别设有滑动衬套,从而使得活塞杆6的上部支撑位置的支撑长度相对增加,因此活塞杆的运动更加平稳,这不但有助于改善减振性能,而且使得减振器不会因为活塞与工作缸内壁之间的摩擦不均匀而导致磨损加大,因此对于延长减振器的使用寿命同样是有利的。
具体选择地,所述第一滑动衬套和第二滑动衬套分别为第一复合轴承32和第二复合轴承33。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公知地,复合轴承也称为自润滑轴承,其即使在润滑条件不理想的状态下也能够实现较好的滑动性能。
优选地,所述第一导向座27的上端面上形成有第一储油凹腔,所述第二导向座29的下端面上形成第二储油凹腔,所述第一导向座27的上端面与第二导向座29的下端面接触,以使得所述第一储油凹腔与第二储油凹腔形成为浮动润滑油腔30。参见图1所示,当活塞杆6向上运动时,活塞杆6上带有的油液37会被第二复合轴承33刮下而储存到浮动润滑油腔30,从而对第一复合轴承32起到良好的润滑作用,同时活塞杆6经过浮动润滑油腔30时又会粘带部分油液,该部分油液在经过油封34上的通孔时会被油封基本刮下而储存到第二导向座29上端面的储油槽内,从而对第二复合轴承33起到良好的润滑作用。也就是说,通过第一导向座27和第二导向座29组合形成的浮动润滑油腔30,能够在双导向座的结构下形成良好的润滑作用。
所述储油槽的外侧部分可以通过相应的回油通道与储油缸13连通,这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是容易实现地,一般可以通过相应的回油孔、回油通道来实现。例如,参见图1和图2所示,在所述导向座包括第一导向座27和第二导向座29的情形下,所述储油槽的外侧部分通过如下回油通道与储油缸13连通,具体地,该回油通道包括依次连通的储油槽回油孔31、冷却回油槽39以及储油缸回油槽28,其中所述储油槽回油孔31和冷却回油槽39形成在所述第二导向座29上,所述储油缸回油槽28形成在所述第一导向座27上,所述储油槽回油孔31与所述储油槽的外侧部分连通,即储油槽回油孔31直接通到储油槽外侧部分的侧壁上,所述储油缸回油槽28与储油缸13内壁接触。
以下参照图1和图3描述本发明减振器采用的优选结构形式的压缩补偿阀总成。
公知地,所述压缩补偿阀总成设置在工作缸14的下开口部位,以将工作缸14的下端与储油缸13的底部24连接。在此情形下,优选地,所述压缩补偿阀总成包括压缩阀体4和安装在该压缩阀体4中心通孔内的压缩阀芯1,所述压缩阀体4上形成有内圈通油孔和外圈通油孔(本领域技术人员公知地,内圈通油孔为多个沿圆周方向布置的通油孔,外圈通油孔也为沿另一个圆周方向布置的多个通油孔,外圈通油孔位于内圈通油孔外侧),所述外圈通油孔通过设置在所述压缩阀体4上端面的压缩补偿阀片3封闭,该压缩补偿阀片3通过支撑在所述压缩阀芯1的上端凸缘上的压缩补偿弹簧2而压紧在所述压缩补偿阀片3上。
进一步地,所述压缩阀体4的下端面上从内侧向外侧依次形成有第一环形凸缘线7、第二环形凸缘线8和第三环形凸缘线9(该环形凸缘线对于阀门领域的技术人员也称为“凡尔线”),其中所述第一环形凸缘线7和第三环形凸缘线9向下凸出的高度大于所述第二环形凸缘线,并且所述第一环形凸缘线7和第二环形凸缘线8分别位于所述内圈通油孔的内侧和外侧;所述压缩阀芯4的下部从上到下依次穿套有流量控制阀片5、节流阀片10和压缩阻尼弹性体11,并且该压缩阀芯4的下端部安装有紧固件(例如旋紧螺母12)以压紧并紧固所述压缩阻尼弹性体11,所述第二环形凸缘线8所围成的区域沿垂直方向的投影处于所述流量控制阀片5的区域之内,所述第三环形凸缘线9所围成的区域沿垂直方向的投影处于所述流量控制阀片5的区域之外但处于所述节流阀片10的区域之内(例如在环形凸缘线和阀片均为圆形的情形下,流量控制阀片5的直径大于第二环形凸缘线8的直径但小于第三环形凸缘线9的直径,节流阀片10的直径大于第三环形凸缘线9的直径);在所述压缩补偿阀总成的安装状态下,所述流量控制阀片5与所述第一环形凸缘线7接触并与所述第二环形凸缘线8间隔有第一预定垂直间距,所述节流阀片10与所述第三环形凸缘线9间隔有第二预定垂直间距,这种第一预定垂直间距和第二预定垂直间距可以根据减振器的具体应用情况进行调整,其主要是在活塞杆6慢速向下压缩时起到流出部分油液的作用,此时流量控制阀片5和节流阀片10等无需运动即可起到减振作用,相关的运动过程将在下文进行简略描述,另外第一环形凸缘线7主要起到安装流量控制阀片5时的定位作用。
此外,为了方便调整压缩阻尼弹性体11的预紧力以及第一预定垂直间距和第二预定垂直间距,所述压缩阀芯4的下部还可以穿套有位于所述节流阀片10与所述缩阻尼弹性体11之间的压缩调整阀片41。
以下结合图1和图4描述本发明的集成安装在活塞16上的伸张流通阀总成,该伸张流通阀总成与现有减振器原理基本相同,但结构更为精简,从而能够显著节省生产成本。具体地,参见图4所示,所述活塞16的外周面上一般安装有活塞环17,所述活塞杆6的阶梯形下端部分穿过活塞16的中心通孔,所述活塞16上形成有外圈通油孔和内圈通油孔(与上述压缩阀体4类似),所述外圈通油孔通过穿套在所述活塞杆6并设置在所述活塞16上端面上的复原补偿阀片26封闭,该复原补偿阀片26通过支撑在所述活塞杆的阶梯凸缘部的复原阻尼补偿弹簧20而压紧在所述复原补偿阀片26上;所述内圈通油孔通过穿套在所述活塞杆6并设置在所述活塞16下端面的复原阻尼调整阀片19封闭,该复原阻尼调整阀片19通过穿套在所述活塞杆16下端部分的复原阻尼弹性体18而压紧在所述复原阻尼调整阀片19上,该复原阻尼弹性体18通过安装在所述活塞杆16下端部分的紧固件(例如活塞杆紧固螺母23)而紧固并压紧。进一步地,为增强复原阻尼调整阀片19的刚度,便于调整,所述活塞杆16的下端部分还可以穿套有位于所述复原阻尼弹性体18和所述复原阻尼调整阀片19之间的调整垫片38。
以上参照图1至图4描述了本发明减振器的基本实施方式以及相应的优选实施方式。在此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尽管因为剖视角度的关系,图2中的压缩补偿阀片3显示为封闭住压缩阀体4上的内圈通油孔、图4中的复原补偿阀片26显示为封闭住活塞16上的内圈通油孔,但是实际并未遮盖住,实践中压缩补偿阀片3和复原补偿阀片26的中心通孔内一般形成有朝向中心径向伸出的三个相互间隔凸片,因此并不会导致内圈通油孔被封闭住,这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是熟知的阀片结构形式。另外,对于减振器的其它一些公知构件,例如用于安装减振器的托盘25、悬架连接架22(根据具体安装情形也可以为减振器的上下端吊环)、活塞杆6外周上所设置的限位环15、导向座下端的缓冲胶环21等均属于减振器的公知构件,在此不再赘述。
以下参照图1至图4简略描述本发明减振器的运动过程。首先,当所述减振器处于压缩行程时,即车辆车轮朝向车架移动,减振器受到压缩,活塞6下移,工作缸16的下腔容积减小,油压升高,下腔的油液经由活塞16的外圈通油孔推开复原补偿阀片26而流到工作缸16的上腔。由于活塞杆6占用上腔部分空间,因此上腔增加的容积小于下腔减小的容积,为此下腔的一部分油液需要经由压缩阀体4的内圈通油孔流回到储油缸13,在此需要注意的是,由于本发明通过第二环形凸缘线8(即第二凡尔线)、第三环形凸缘线9分别与流量控制阀片5和节流阀片10形成的第一预定垂直间距和第二预定垂直间距的存在,因此如果活塞下行速度较为缓慢,下腔油压增加不急剧,下腔内的油液可以通过该第一预定垂直间距和第二预定垂直间距所形成的间隙而流回储油缸13内,当然如果活塞下行迅速,下腔内油压迅速增大到预定程度,下腔内的油液会经由压缩阀体4的内圈通油孔推动流量控制阀片5和节流阀片10,克服压缩阻尼弹性体11的阻力,而增大通流开口度,也就是说,本发明的通过第二环形凸缘线8(即第二凡尔线)、第三环形凸缘线9分别与流量控制阀片5和节流阀片10等形成的压缩阀能够适应性根据减振器的压缩工况而调节通流量,从而针对活塞杆的不同运动状态适应性地形成不同的通流作用,使得减振器的缓冲减振性能更加完善。在伸张行程中,即车辆车轮与车架相对远离时,所述减振器受到拉伸,活塞6向上运动。工作缸16的上腔油压增大,上腔内的油液通过活塞16内的内圈通油孔推开复原阻尼调整阀片19而流入下腔,同时由于活塞杆的存在,上腔流入的油液不足以充满下腔增大的容积,下腔内产生一定的真空度,此时储油缸13内的油液经由压缩阀体4的外圈通油孔推开压缩补偿阀片3而流入下腔进行补充。
在上述减振器的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车辆悬架系统,该车辆悬架系统包括减振器,其中,所述减振器为本发明上述技术方案的减振器。此外,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汽车,该汽车的悬架系统包括根据本发明上述技术方案的减振器。
由上描述可以看出,本发明优点在于:本发明的减振器通过上述油气隔离接触面35与弹性隔离唇36的密封结构,使得储油缸13的气体腔40无法经由所述储油槽进入到工作缸14内,从而显著地改善了减振器的减振效果,提高了减振器的工作性能。此外,在优选方式下,本发明的减振器通过双导向座的结构形式,相对增加了活塞杆6的上部支撑位置的支撑长度,因此活塞杆的运动更加平稳,这不但改善了减振性能,而且减小了减振器的零部件磨损加大,延长了减振器的使用寿命。更进一步地,本发明的减振器的压缩补偿阀总成通过独特的第一至第三环形凸缘线与相关阀片形成的配合结构,使得能够适应性根据减振器的压缩工况而调节通流量,从而针对活塞杆的不同运动状态适应性地形成不同的通流作用,使得减振器的缓冲减振性能更加完善。因此,本发明的减振器的活塞杆运动稳定性能好,活塞与工作缸内壁摩擦小、使用寿命长,并且具有显著改善的减振效果。
以上结合附图详细描述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是,本发明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中的具体细节,在本发明的技术构思范围内,可以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多种简单变型,这些简单变型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中所描述的各个具体技术特征,在不矛盾的情况下,可以通过任何合适的方式进行组合。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本发明对各种可能的组合方式不再另行说明。
此外,本发明的各种不同的实施方式之间也可以进行任意组合,只要其不违背本发明的思想,其同样应当视为本发明所公开的内容。

Claims (10)

1.减振器,包括外层的储油缸(13)、内层的工作缸(14)、活塞杆(6)、用于引导该活塞杆(6)运动的导向密封总成、设置在活塞(16)上的伸张流通阀总成以及用于连接所述储油缸(13)与工作缸(14)的压缩补偿阀总成,所述导向密封总成包括导向座和位于该导向座上端的油封(34),所述导向座的上端面形成有储油槽,其中,所述储油槽具有油气隔离接触面(35),所述油封(34)上形成有弹性隔离唇(36),该弹性隔离唇(36)与所述油气隔离接触面(35)密封性接触,以将所述储油槽分隔为与所述储油缸(13)连通的外侧部分和相对靠近所述活塞杆(6)的内侧部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减振器,其中,所述储油槽为环形槽,该环形槽的相对靠近所述活塞杆(6)的内侧侧面为所述油气隔离接触面(35),该油气隔离接触面(35)形成为斜面,所述弹性隔离唇(36)对应地形成为环形弹性隔离唇。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减振器,其中,所述导向座包括第一导向座(27)和第二导向座(29),该第一导向座(27)和第二导向座(29)的活塞杆安装孔内分别设有用于支撑并引导所述活塞杆(6)的第一复合轴承(32)和第二复合轴承(33),所述储油槽形成在所述第二导向座(29)的上端面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减振器,其中,所述第一导向座(27)的上端面上形成有第一储油凹腔,所述第二导向座(29)的下端面上形成第二储油凹腔,所述第一导向座(27)的上端面与第二导向座(29)的下端面接触,以使得所述第一储油凹腔与第二储油凹腔形成为浮动润滑油腔(30);所述储油槽的外侧部分通过回油通道与所述储油缸内臂(13)连通,该回油通道包括依次连通的储油槽回油孔(31)、冷却回油槽(39)以及储油缸回油槽(28)与气体腔(40)通,其中所述储油槽回油孔(31)和冷却回油槽(39)形成在所述第二导向座(29)上,所述储油缸回油槽(28)形成在所述第一导向座(27)上。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减振器,其中,所述压缩补偿阀总成设置在所述工作缸(14)的下开口部位,以将所述工作缸(14)的下端与储油缸(13)的底部(24)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减振器,其中,所述压缩补偿阀总成包括压缩阀体(4)和安装在该压缩阀体(4)中心通孔内的压缩阀芯(1),所述压缩阀体(4)上形成有内圈通油孔和外圈通油孔,所述外圈通油孔通过设置在所述压缩阀体(4)上端面的压缩补偿阀片(3)封闭,该压缩补偿阀片(3)通过支撑在所述压缩阀芯(1)的上端凸缘上的压缩补偿弹簧(2)而压紧在所述压缩补偿阀片(3)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减振器,其中,所述压缩阀体(4)的下端面上从内侧向外侧依次形成有第一至第三环形凸缘线(7,8,9),其中所述第一环形凸缘线(7)和第三环形凸缘线(9)向下凸出的高度大于所述第二环形凸缘线,并且所述第一环形凸缘线(7)和第二环形凸缘线(8)分别位于所述内圈通油孔的内侧和外侧,所述压缩阀芯(4)的下部部分从上到下依次穿套安装有流量控制阀片(5)、节流阀片(10)和压缩阻尼弹性体(11),该压缩阻尼弹性体(11)通过所述压缩阀芯(4)的下端部所安装的紧固件压紧并紧固,所述流量控制阀片(5)与所述第一环形凸缘线(7)接触并与所述第二环形凸缘线(8)间隔有第一预定垂直间距,所述节流阀片(10)与所述第三环形凸缘线(9)间隔有第二预定垂直间距。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减振器,其中,所述伸张流通阀总成的结构包括:所述活塞杆(6)的阶梯形下端部分穿过所述活塞(16)的中心通孔,该活塞(16)上形成有外圈通油孔和内圈通油孔,所述外圈通油孔通过穿套在所述活塞杆(6)并设置在所述活塞(16)上端面上的复原补偿阀片(26)封闭,该复原补偿阀片(26)通过支撑在所述活塞杆的阶梯凸缘部的复原阻尼补偿弹簧(20)而压紧在所述复原补偿阀片(26)上;所述内圈通油孔通过穿套在所述活塞杆(6)并设置在所述活塞(16)下端面的复原阻尼调整阀片(19)封闭,该复原阻尼调整阀片(19)借助于穿套在所述活塞杆(16)下端部分的复原阻尼弹性体(18)而压紧在所述复原阻尼调整阀片(19)上,该复原阻尼弹性体(18)通过安装在所述活塞杆(16)下端部的紧固件而紧固并压紧。
9.车辆悬架系统,包括减振器,其中,所述减振器为根据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减振器。
10.车辆,其中,该车辆的悬架系统为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车辆悬架系统。
CN201210103166.7A 2012-04-10 2012-04-10 减振器、车辆悬架系统以及车辆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36300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103166.7A CN103363007B (zh) 2012-04-10 2012-04-10 减振器、车辆悬架系统以及车辆
PCT/CN2013/070006 WO2013152626A1 (zh) 2012-04-10 2013-01-04 减振器、车辆悬架系统以及车辆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103166.7A CN103363007B (zh) 2012-04-10 2012-04-10 减振器、车辆悬架系统以及车辆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363007A true CN103363007A (zh) 2013-10-23
CN103363007B CN103363007B (zh) 2016-09-21

Family

ID=4932705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10103166.7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363007B (zh) 2012-04-10 2012-04-10 减振器、车辆悬架系统以及车辆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03363007B (zh)
WO (1) WO2013152626A1 (zh)

Cited By (1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527703A (zh) * 2013-10-25 2014-01-22 重庆大学 自供电磁流变减振器
CN104653684A (zh) * 2013-11-19 2015-05-27 丹阳市中远车灯有限公司 一种筒式防漏油减震器
CN105351423A (zh) * 2015-12-14 2016-02-24 无锡亨宇减震器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摩擦小的摩托车减震器
CN106678262A (zh) * 2016-12-27 2017-05-17 马鹏程 一种新型电动车减震器
CN106678261A (zh) * 2016-12-27 2017-05-17 马鹏程 一种新型电动车减震器总成
CN106704458A (zh) * 2016-12-27 2017-05-24 窦贵昊 一种汽车减震器
CN106763420A (zh) * 2016-12-27 2017-05-31 窦贵昊 一种电动车减震器总成
CN106763452A (zh) * 2016-12-27 2017-05-31 窦贵昊 一种电动车减震器
CN106870613A (zh) * 2016-12-27 2017-06-20 窦贵昊 一种汽车减震器总成
CN106870624A (zh) * 2016-12-27 2017-06-20 马鹏程 一种新型汽车减震器
CN107110271A (zh) * 2015-03-25 2017-08-29 株式会社昭和 压力缓冲装置
CN108980255A (zh) * 2018-07-09 2018-12-11 宁波凯瑞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一种可调式减振器
CN109177674A (zh) * 2018-11-14 2019-01-11 天纳克(北京)汽车减振器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的减振器弹簧托盘组件
CN109178119A (zh) * 2018-09-28 2019-01-11 广东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汽车车厢液压悬置装置
CN109340296A (zh) * 2018-11-12 2019-02-15 嘉兴市富莱德汽车零部件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可延长使用寿命的减震器
CN109404471A (zh) * 2018-11-08 2019-03-01 成都九鼎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可调阻尼减振器
CN110626141A (zh) * 2019-08-27 2019-12-31 常州万安汽车部件科技有限公司 平衡装置及车辆液压互联悬架系统
CN113483051A (zh) * 2021-06-04 2021-10-08 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减振器安装结构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284152Y (zh) * 1996-12-13 1998-06-17 汤照根 夏利牌轿车的减震器
CN1560489A (zh) * 2004-02-26 2005-01-05 勇 范 两导向加润滑的汽车减震器
JP2009078721A (ja) * 2007-09-26 2009-04-16 Showa Corp 油圧緩衝器
CN101487509A (zh) * 2009-03-05 2009-07-22 浙江中兴减震器制造有限公司 汽车减振器的导向装置
CN201953893U (zh) * 2011-01-18 2011-08-31 宁波金恒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用于汽车减震器的活塞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806881Y (zh) * 2005-05-12 2006-08-16 隆昌山川减振器工业有限公司 车用充气减振器的密封装置
KR100774993B1 (ko) * 2006-06-28 2007-11-09 주식회사 만도 쇽업소버
JP4383470B2 (ja) * 2007-03-13 2009-12-16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車両の減衰力可変式ダンパ
CN201973157U (zh) * 2010-12-30 2011-09-14 浙江万向系统有限公司 汽车减振器的多级阻尼活塞阀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284152Y (zh) * 1996-12-13 1998-06-17 汤照根 夏利牌轿车的减震器
CN1560489A (zh) * 2004-02-26 2005-01-05 勇 范 两导向加润滑的汽车减震器
JP2009078721A (ja) * 2007-09-26 2009-04-16 Showa Corp 油圧緩衝器
CN101487509A (zh) * 2009-03-05 2009-07-22 浙江中兴减震器制造有限公司 汽车减振器的导向装置
CN201953893U (zh) * 2011-01-18 2011-08-31 宁波金恒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用于汽车减震器的活塞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许贤良: "《液压缸及其设计》", 31 August 2011, 国防工业出版社 *

Cited By (2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527703A (zh) * 2013-10-25 2014-01-22 重庆大学 自供电磁流变减振器
CN104653684A (zh) * 2013-11-19 2015-05-27 丹阳市中远车灯有限公司 一种筒式防漏油减震器
US10302168B2 (en) 2015-03-25 2019-05-28 Showa Corporation Pressure buffer device
CN107110271A (zh) * 2015-03-25 2017-08-29 株式会社昭和 压力缓冲装置
CN105351423A (zh) * 2015-12-14 2016-02-24 无锡亨宇减震器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摩擦小的摩托车减震器
CN106704458A (zh) * 2016-12-27 2017-05-24 窦贵昊 一种汽车减震器
CN106763420A (zh) * 2016-12-27 2017-05-31 窦贵昊 一种电动车减震器总成
CN106763452A (zh) * 2016-12-27 2017-05-31 窦贵昊 一种电动车减震器
CN106870613A (zh) * 2016-12-27 2017-06-20 窦贵昊 一种汽车减震器总成
CN106870624A (zh) * 2016-12-27 2017-06-20 马鹏程 一种新型汽车减震器
CN106678261A (zh) * 2016-12-27 2017-05-17 马鹏程 一种新型电动车减震器总成
CN106678262A (zh) * 2016-12-27 2017-05-17 马鹏程 一种新型电动车减震器
CN108980255A (zh) * 2018-07-09 2018-12-11 宁波凯瑞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一种可调式减振器
CN109178119B (zh) * 2018-09-28 2023-10-20 广东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汽车车厢液压悬置装置
CN109178119A (zh) * 2018-09-28 2019-01-11 广东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汽车车厢液压悬置装置
CN109404471A (zh) * 2018-11-08 2019-03-01 成都九鼎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可调阻尼减振器
CN109340296A (zh) * 2018-11-12 2019-02-15 嘉兴市富莱德汽车零部件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可延长使用寿命的减震器
CN109177674A (zh) * 2018-11-14 2019-01-11 天纳克(北京)汽车减振器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的减振器弹簧托盘组件
CN110626141A (zh) * 2019-08-27 2019-12-31 常州万安汽车部件科技有限公司 平衡装置及车辆液压互联悬架系统
CN113483051A (zh) * 2021-06-04 2021-10-08 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减振器安装结构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363007B (zh) 2016-09-21
WO2013152626A1 (zh) 2013-10-1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363007A (zh) 减振器、车辆悬架系统以及车辆
US8978845B2 (en) Frequency/pressure sensitive shock absorber
CN101943241B (zh) 减震器及其液压阻挡器
CN103883661B (zh) 一种配合空气弹簧的滑阀式阻尼可变减振器及工作方法
CN102652231A (zh) 油压缓冲器
CN2779154Y (zh) 新型减震器
CN203348408U (zh) 具有补偿气囊的油压减振器
CN201273355Y (zh) 一种自保护变阻尼液压减振器
CN100441901C (zh) 一种可变阻尼减振器
CN201007333Y (zh) 复合型磁浮阻尼减振器
CN207466679U (zh) 一种橡液复合型轴箱弹性支撑
CN107237858A (zh) 具有全封闭可变刚度阻尼系统的减震装置
CN102305309B (zh) 用于阀门的液压缓冲装置
CN104500636A (zh) 感测变频减振器
CN106402254A (zh) 一种内旁通道阀式磁流变液悬置
CN104251277A (zh) 大连杆两级缓冲减震器
CN205298379U (zh) 一种用于汽车的减震器结构
CN104074912A (zh) 一种防尘汽车减震器
CN109973583B (zh) 一种气油双筒组合式阻尼器
KR20120134783A (ko) 쇽업소버의 밸브 구조
CN2752540Y (zh) 液体缓冲装置
CN208123333U (zh) 一种活塞杆阻尼调芯
CN200978904Y (zh) 具有气囊结构的减振器
CN207393831U (zh) 减振器、汽车悬架系统及汽车
CN200999821Y (zh) 一种新型减振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60825

Address after: 317600 No. 16 Hing Yuen Road, Yuhuan County Auto Industrial Park, Zhejiang Province

Applicant after: Zhejiang progressive shock absorber Co., Ltd.

Address before: 150026 8, unit 103, Phoenix, 97, seventeen South Street, Daowai District, Heilongjiang, Harbin, Binjiang, 803

Applicant before: Fan Yong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0921

Termination date: 20190410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