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177674A - 一种新型的减振器弹簧托盘组件 - Google Patents

一种新型的减振器弹簧托盘组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177674A
CN109177674A CN201811355095.3A CN201811355095A CN109177674A CN 109177674 A CN109177674 A CN 109177674A CN 201811355095 A CN201811355095 A CN 201811355095A CN 109177674 A CN109177674 A CN 10917767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pring
tray
absorber
annular chassis
peripher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1355095.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罗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enneco Beijing Ride Control System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enneco Beijing Ride Control System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enneco Beijing Ride Control System Co Ltd filed Critical Tenneco Beijing Ride Control System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1355095.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177674A/zh
Publication of CN10917767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177674A/zh
Withdrawn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GVEHICLE SUSPENSION ARRANGEMENTS
    • B60G13/00Resilient suspensions characterised by arrangement, location or type of vibration dampers
    • B60G13/02Resilient suspensions characterised by arrangement, location or type of vibration dampers having dampers dissipating energy, e.g. frictionally
    • B60G13/04Resilient suspensions characterised by arrangement, location or type of vibration dampers having dampers dissipating energy, e.g. frictionally mechanically, e.g. having frictionally-engaging springs as damping elemen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GVEHICLE SUSPENSION ARRANGEMENTS
    • B60G2202/00Indexing codes relating to the type of spring, damper or actuator
    • B60G2202/20Type of damper
    • B60G2202/23Friction Damper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Fluid-Damping Devices (AREA)
  • Springs (AREA)
  • Vehicle Body Suspension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减振器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新型的减振器弹簧托盘组件。它包括同轴布置的活塞杆(1)、减振器外筒(2)和弹簧托盘(3),所述弹簧托盘(3)的一部分套设于活塞杆(1)的外周,弹簧托盘(3)的另一部分套设于减振器外筒(2)的外周且与减振器外筒(2)过盈压装;所述减震悬架弹簧的端部置于弹簧托盘(3)上。本发明采用高强度尼龙塑料材料,利用注塑工艺一次成型,模具成本低、加工效率高、重量轻,符合轻量化的设计理念,不需要表面防护,单价成本更低;另外针对于塑料材料的脆性问题,本发明提供了新的解决思路和新的设计方案,可以满足整车的要求。

Description

一种新型的减振器弹簧托盘组件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减振器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新型的减振器弹簧托盘组件。
背景技术
汽车减振支柱系统主要包括两部分,一个是液压阻尼减振器,一个是减震悬架弹簧。其中液压阻尼减振器的主要作用在于吸收弹簧释放的能量,使车身振动慢慢趋于平稳,提供舒适性。减震悬架弹簧的作用在于支撑车身的载荷,使车身保持一定的高度,减震悬架弹簧上端作用于车身连接板,下端作用于弹簧托盘,减震悬架弹簧的作用力完全施加于弹簧托盘上,弹簧托盘需要承受减震悬架弹簧往复运动的载荷。液压阻尼减振器和减震悬架弹簧两部分同时作用,以满足整车的舒适性和稳定性。传统的减振器弹簧托盘是金属冲压结构,该结构重量大,冲压工艺复杂,一般需要7-8道冲压工序,模具成本高,成品需要做表面防护,加工制造成本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的减振器弹簧托盘组件,利用注塑工艺一次成型,模具成本低、加工效率高、重量轻,符合轻量化的设计理念,不需要表面防护,单价成本更低;另外针对于塑料材料的脆性问题,本发明提供了新的解决思路和新的设计方案,可以满足整车的要求。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新型的减振器弹簧托盘组件包括同轴布置的活塞杆、减振器外筒和弹簧托盘,所述弹簧托盘的一部分套设于活塞杆的外周,弹簧托盘的另一部分套设于减振器外筒的外周且与减振器外筒过盈压装;所述减震悬架弹簧的端部置于弹簧托盘上。弹簧托盘通过与减振器外筒过盈压装,固定在减振器外筒上,并且承受减震悬架弹簧的往复作用力,在减震悬架弹簧往复运动过程中,弹簧托盘与减振器外筒要保持无任何相对运动;弹簧托盘与减震悬架弹簧一起补偿悬架的侧向力;活塞杆与减震悬架弹簧往复运动实现整车的轮跳行程,活塞杆在活塞作用缸内往复运动,保证减振器提供一定的阻尼,衰减车身振动。
前述的新型的减振器弹簧托盘组件,所述弹簧托盘的材质为尼龙塑料。本发明中的弹簧托盘利用注塑工艺一次成型,模具成本低、加工效率高、重量轻,与现有技术中的金属材质冲压相比,将其材质改变,使其轻量化,能够提高车辆整体的响应速度,振动吸收快,提高乘车的舒适性。
前述的新型的减振器弹簧托盘组件,活塞杆的外径小于减振器外筒的外径,所述弹簧托盘内壁与减振器外筒外周相贴合处的角度b为90°;若是锐角的话,则弹簧托盘承受的力太大,车辆运行过程中容易开裂。所述弹簧托盘内壁与活塞杆外周相贴合处的拐角倒圆角,所述圆角r为1.0度-1.5度,形成的台阶宽度a为2.0㎜-2.5㎜;若是圆角r角度太大,卡合不够紧密,则导致弹簧托盘容易脱落。所述弹簧托盘内壁与活塞杆外周接触的高度h为15㎜-18㎜。
前述的新型的减振器弹簧托盘组件,所述弹簧托盘包括环形底盘、内置套筒和外置翻边,其中内置套筒置于环形底盘内部且两者同轴布置,所述环形底盘外周垂直设有外置翻边;所述环形底盘上还开设有卡槽,环形底盘呈不均匀厚度布置,所述卡槽一边的高度大于所述卡槽另一边的高度。其中内置套筒的内壁与减振器外筒外周过盈装配,减震悬架弹簧的端头置于卡槽内,该种不均匀厚度布置使得减震悬架弹簧端头固定于卡槽内且不易移动,且增加了弹簧托盘的强度。
前述的新型的减振器弹簧托盘组件,所述外置翻边绕所述环形底盘外周布置,且外置翻边的弧长为所述环形底盘外周长的三分之二至四分之三;所述环形底盘上还设有弹簧挡板,所述弹簧挡板的弧长为外置翻边的弧长的二分之一,所述弹簧挡板的一侧与弹簧挡板内壁贴合,所述弹簧挡板另一侧与环形底盘接触外沿开设有弹簧保护部。本发明设置了外置翻边、弹簧挡板以及弹簧保护部,形成了一种向上翘曲的保护弹簧结构,若是减震悬架弹簧突发意外断裂,则能通过该种结构使其置于外置翻边内,防止减震悬架弹簧断裂时与轮胎发生干涉,降低车辆运行过程中突发意外的危险系数。该种布置方式还进一步增加了弹簧托盘的强度。
前述的新型的减振器弹簧托盘组件,所述内置套筒与环形底盘接触外沿开设有弹簧挡圈。正常工作状态下,减震悬架弹簧的端部置于弹簧挡圈内,限制减震悬架弹簧旋转运动,且减震悬架弹簧的端头置于卡槽内,起到更好地固定作用,避免运行过程中滑脱。
前述的新型的减振器弹簧托盘组件,所述内置套筒包括内筒、外筒和连接板,其中内筒与外筒同轴布置,且内筒与外筒之间通过若干个等间距布置的连接板相连。将内置套筒双层设计,而不是单层设计,大大提高了内置套筒的强度,能够承受更大的侧向力拉伸且不损坏。
前述的新型的减振器弹簧托盘组件,所述内筒下部的内壁上等间距设有若干个接触筋,所述接触筋的厚度均为3㎜。该种筋状结构设计进一步保证内筒与减振器外筒外周过盈装配,使其保持无任何相对运动,进而承受减震悬架弹簧的往复作用力。
前述的新型的减振器弹簧托盘组件,所述卡槽上还开设有流水孔;其中的流水孔结构可以为圆形,避免积水损坏汽车中的零部件。所述环形底盘、内置套筒、弹簧挡板上还开设有若干个减重孔;在保证强度的同时,进一步实现轻量化设计。所述内置套筒与环形底盘接触边上还设有若干个加强筋。进一步提高本发明的强度。
前述的新型的减振器弹簧托盘组件,所述弹簧托盘的背面分层设有若干个加强筋,所述每层中加强筋的厚度均为3㎜。加强筋等壁厚设计,能够防止注塑过程中发生缩水,避免弹簧托盘产生气泡,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受力也更均匀。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之处在于:
1、本发明中的弹簧托盘利用注塑工艺一次成型,模具成本低、加工效率高、重量轻,与现有技术中的金属材质冲压相比,将其材质改变,使其轻量化,能够提高车辆整体的响应速度,振动吸收快,提高乘车的舒适性;
2、弹簧托盘内壁与减振器外筒外周相贴合处的角度b为90°,若是锐角的话,则弹簧托盘承受的力太大,车辆运行过程中容易开裂;所述弹簧托盘内壁与活塞杆外周相贴合处的拐角倒圆角特殊设置,若是圆角r角度太大,卡合不够紧密,则导致弹簧托盘容易脱落;
3、其中内置套筒的内壁与减振器外筒外周过盈装配,减震悬架弹簧的端头置于卡槽内,该种不均匀厚度布置使得减震悬架弹簧端头固定于卡槽内且不易移动,且增加了弹簧托盘的强度;
4、本发明设置了一种向上翘曲的保护弹簧结构,若是减震悬架弹簧突发意外断裂,则能通过该种结构使其置于外置翻边内,防止减震悬架弹簧断裂时与轮胎发生干涉,降低车辆运行过程中突发意外的危险系数,该种布置方式还进一步增加了弹簧托盘的强度;
综合,本发明采用高强度尼龙塑料材料,利用注塑工艺一次成型,符合轻量化的设计理念;另外针对于塑料材料的脆性问题,本发明提供了新的解决思路和新的设计方案,可以满足整车的要求。实验证明,若汽车整车重量降低10%,燃油效率可提高6%-8%;汽车整备质量每减少100公斤,百公里油耗可降低0.3-0.6升;汽车重量降低1%,油耗可降低0.7%。汽车的轻量化,就是在保证汽车的强度和安全性能的前提下,尽可能地降低汽车的整备质量,从而提高汽车的动力性,减少燃料消耗。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剖视图;
图3是本发明中的局部剖视图;
图4是本发明中弹簧托盘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中弹簧托盘的背面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的含义:1-活塞杆,2-减振器外筒,3-弹簧托盘,31-环形底盘,32-内置套筒,321-内筒,3211-接触筋,322-外筒,323-连接板,33-外置翻边,34-弹簧挡板,35-卡槽,36-流水孔,37-减重孔,38-弹簧保护部,39-弹簧挡圈,4-加强筋。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实施例1:如图1-图5所示,一种新型的减振器弹簧托盘组件包括同轴布置的活塞杆1、减振器外筒2和弹簧托盘3,所述弹簧托盘3的一部分套设于活塞杆1的外周,弹簧托盘3的另一部分套设于减振器外筒2的外周且与减振器外筒2过盈压装;所述减震悬架弹簧的端部置于弹簧托盘3上。弹簧托盘3通过与减振器外筒2过盈压装,固定在减振器外筒2上,并且承受减震悬架弹簧的往复作用力,在减震悬架弹簧往复运动过程中,弹簧托盘3与减振器外筒2要保持无任何相对运动;弹簧托盘3与减震悬架弹簧一起补偿悬架的侧向力;活塞杆1与减震悬架弹簧往复运动实现整车的轮跳行程,活塞杆1在活塞作用缸内往复运动,保证减振器提供一定的阻尼,衰减车身振动。进一步的,所述弹簧托盘3的材质为尼龙塑料。本发明中的弹簧托盘3利用注塑工艺一次成型,模具成本低、加工效率高、重量轻,与现有技术中的金属材质冲压相比,将其材质改变,使其轻量化,能够提高车辆整体的响应速度,振动吸收快,提高乘车的舒适性。所述弹簧托盘3的背面分三层设有多个加强筋4,所述每层中加强筋4的厚度均为3㎜。加强筋4等壁厚设计,能够防止注塑过程中发生缩水,避免弹簧托盘3产生气泡,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受力也更均匀。
实施例2:如图1-图5所示,一种新型的减振器弹簧托盘组件包括同轴布置的活塞杆1、减振器外筒2和弹簧托盘3,所述弹簧托盘3的一部分套设于活塞杆1的外周,弹簧托盘3的另一部分套设于减振器外筒2的外周且与减振器外筒2过盈压装;所述减震悬架弹簧的端部置于弹簧托盘3上。弹簧托盘3通过与减振器外筒2过盈压装,固定在减振器外筒2上,并且承受减震悬架弹簧的往复作用力,在减震悬架弹簧往复运动过程中,弹簧托盘3与减振器外筒2要保持无任何相对运动;弹簧托盘3与减震悬架弹簧一起补偿悬架的侧向力;活塞杆1与减震悬架弹簧往复运动实现整车的轮跳行程,活塞杆1在活塞作用缸内往复运动,保证减振器提供一定的阻尼,衰减车身振动。具体的,活塞杆1的外径小于减振器外筒2的外径,所述弹簧托盘3内壁与减振器外筒2外周相贴合处的角度b为90°;若是锐角的话,则弹簧托盘3承受的力太大,车辆运行过程中容易开裂。所述弹簧托盘3内壁与活塞杆1外周相贴合处的拐角倒圆角,所述圆角r为1.0度-1.5度,形成的台阶宽度a为2.0㎜-2.5㎜。更具体的,所述圆角r为1.3度,形成的台阶宽度a为2.3㎜。若是圆角r角度太大,卡合不够紧密,则导致弹簧托盘3容易脱落。所述弹簧托盘3内壁与活塞杆1外周接触的高度h为15㎜-18㎜,具体的为16㎜。
实施例3:如图1-图5所示,一种新型的减振器弹簧托盘组件包括同轴布置的活塞杆1、减振器外筒2和弹簧托盘3,所述弹簧托盘3的一部分套设于活塞杆1的外周,弹簧托盘3的另一部分套设于减振器外筒2的外周且与减振器外筒2过盈压装;所述减震悬架弹簧的端部置于弹簧托盘3上。弹簧托盘3通过与减振器外筒2过盈压装,固定在减振器外筒2上,并且承受减震悬架弹簧的往复作用力,在减震悬架弹簧往复运动过程中,弹簧托盘3与减振器外筒2要保持无任何相对运动;弹簧托盘3与减震悬架弹簧一起补偿悬架的侧向力;活塞杆1与减震悬架弹簧往复运动实现整车的轮跳行程,活塞杆1在活塞作用缸内往复运动,保证减振器提供一定的阻尼,衰减车身振动。
进一步的,所述弹簧托盘3包括环形底盘31、内置套筒32和外置翻边33,其中内置套筒32置于环形底盘31内部且两者同轴布置,所述环形底盘31外周垂直设有外置翻边33;所述环形底盘31上还开设有卡槽35,环形底盘31呈不均匀厚度布置,所述卡槽35一边的高度大于所述卡槽35另一边的高度。其中内置套筒32的内壁与减振器外筒2外周过盈装配,减震悬架弹簧的端头置于卡槽35内,该种不均匀厚度布置使得减震悬架弹簧端头固定于卡槽35内且不易移动,且增加了弹簧托盘3的强度。所述外置翻边33绕所述环形底盘31外周布置,且外置翻边33的弧长为所述环形底盘31外周长的二十四分之十七;所述环形底盘31上还设有弹簧挡板34,所述弹簧挡板34的弧长为外置翻边33的弧长的二分之一,所述弹簧挡板34的一侧与弹簧挡板34内壁贴合,所述弹簧挡板34另一侧与环形底盘31接触外沿开设有弹簧保护部38。本发明设置了外置翻边33、弹簧挡板34以及弹簧保护部38,形成了一种向上翘曲的保护弹簧结构,若是减震悬架弹簧突发意外断裂,则能通过该种结构使其置于外置翻边33内,防止减震悬架弹簧断裂时与轮胎发生干涉,降低车辆运行过程中突发意外的危险系数。该种布置方式还进一步增加了弹簧托盘3的强度。
实施例4:如图1-图5所示,一种新型的减振器弹簧托盘组件包括同轴布置的活塞杆1、减振器外筒2和弹簧托盘3,所述弹簧托盘3的一部分套设于活塞杆1的外周,弹簧托盘3的另一部分套设于减振器外筒2的外周且与减振器外筒2过盈压装;所述减震悬架弹簧的端部置于弹簧托盘3上。弹簧托盘3通过与减振器外筒2过盈压装,固定在减振器外筒2上,并且承受减震悬架弹簧的往复作用力,在减震悬架弹簧往复运动过程中,弹簧托盘3与减振器外筒2要保持无任何相对运动;弹簧托盘3与减震悬架弹簧一起补偿悬架的侧向力;活塞杆1与减震悬架弹簧往复运动实现整车的轮跳行程,活塞杆1在活塞作用缸内往复运动,保证减振器提供一定的阻尼,衰减车身振动。
进一步的,所述弹簧托盘3包括环形底盘31、内置套筒32和外置翻边33,其中内置套筒32置于环形底盘31内部且两者同轴布置,所述环形底盘31外周垂直设有外置翻边33;所述环形底盘31上还开设有卡槽35,环形底盘31呈不均匀厚度布置,所述卡槽35一边的高度大于所述卡槽35另一边的高度。其中内置套筒32的内壁与减振器外筒2外周过盈装配,减震悬架弹簧的端头置于卡槽35内,该种不均匀厚度布置使得减震悬架弹簧端头固定于卡槽35内且不易移动,且增加了弹簧托盘3的强度。所述内置套筒32与环形底盘31接触外沿开设有弹簧挡圈39。正常工作状态下,减震悬架弹簧的端部置于弹簧挡圈39内,限制减震悬架弹簧旋转运动,且减震悬架弹簧的端头置于卡槽35内,起到更好地固定作用,避免运行过程中滑脱。
实施例5:如图1-图5所示,一种新型的减振器弹簧托盘组件包括同轴布置的活塞杆1、减振器外筒2和弹簧托盘3,所述弹簧托盘3的一部分套设于活塞杆1的外周,弹簧托盘3的另一部分套设于减振器外筒2的外周且与减振器外筒2过盈压装;所述减震悬架弹簧的端部置于弹簧托盘3上。弹簧托盘3通过与减振器外筒2过盈压装,固定在减振器外筒2上,并且承受减震悬架弹簧的往复作用力,在减震悬架弹簧往复运动过程中,弹簧托盘3与减振器外筒2要保持无任何相对运动;弹簧托盘3与减震悬架弹簧一起补偿悬架的侧向力;活塞杆1与减震悬架弹簧往复运动实现整车的轮跳行程,活塞杆1在活塞作用缸内往复运动,保证减振器提供一定的阻尼,衰减车身振动。
进一步的,所述弹簧托盘3包括环形底盘31、内置套筒32和外置翻边33,其中内置套筒32置于环形底盘31内部且两者同轴布置,所述环形底盘31外周垂直设有外置翻边33;所述环形底盘31上还开设有卡槽35,环形底盘31呈不均匀厚度布置,所述卡槽35一边的高度大于所述卡槽35另一边的高度。其中内置套筒32的内壁与减振器外筒2外周过盈装配,减震悬架弹簧的端头置于卡槽35内,该种不均匀厚度布置使得减震悬架弹簧端头固定于卡槽35内且不易移动,且增加了弹簧托盘3的强度。所述内置套筒32包括内筒321、外筒322和连接板323,其中内筒321与外筒322同轴布置,且内筒321与外筒322之间通过十五个等间距布置的连接板323相连。将内置套筒32双层设计,而不是单层设计,大大提高了内置套筒32的强度,能够承受更大的侧向力拉伸且不损坏。具体的,所述内筒321下部的内壁上等间距设有九个接触筋3211,所述接触筋3211的厚度均为3㎜。该种筋状结构设计进一步保证内筒321与减振器外筒2外周过盈装配,使其保持无任何相对运动,进而承受减震悬架弹簧的往复作用力。
实施例6:如图1-图5所示,一种新型的减振器弹簧托盘组件包括同轴布置的活塞杆1、减振器外筒2和弹簧托盘3,所述弹簧托盘3的一部分套设于活塞杆1的外周,弹簧托盘3的另一部分套设于减振器外筒2的外周且与减振器外筒2过盈压装;所述减震悬架弹簧的端部置于弹簧托盘3上。弹簧托盘3通过与减振器外筒2过盈压装,固定在减振器外筒2上,并且承受减震悬架弹簧的往复作用力,在减震悬架弹簧往复运动过程中,弹簧托盘3与减振器外筒2要保持无任何相对运动;弹簧托盘3与减震悬架弹簧一起补偿悬架的侧向力;活塞杆1与减震悬架弹簧往复运动实现整车的轮跳行程,活塞杆1在活塞作用缸内往复运动,保证减振器提供一定的阻尼,衰减车身振动。所述弹簧托盘3包括环形底盘31、内置套筒32和外置翻边33,其中内置套筒32置于环形底盘31内部且两者同轴布置,所述环形底盘31外周垂直设有外置翻边33;所述环形底盘31上还开设有卡槽35,环形底盘31呈不均匀厚度布置,所述卡槽35一边的高度大于所述卡槽35另一边的高度。其中内置套筒32的内壁与减振器外筒2外周过盈装配,减震悬架弹簧的端头置于卡槽35内,该种不均匀厚度布置使得减震悬架弹簧端头固定于卡槽35内且不易移动,且增加了弹簧托盘3的强度。进一步的,所述卡槽35上还开设有流水孔36;其中的流水孔36结构可以为圆形,避免积水损坏汽车中的零部件。所述环形底盘31、内置套筒32、弹簧挡板34上还开设有十二个减重孔37;在保证强度的同时,进一步实现轻量化设计。所述内置套筒32与环形底盘31接触边上还设有四个加强筋4。进一步提高本发明的强度。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弹簧托盘3的作用在于它对支撑和保证汽车减震悬架弹簧处于正确的位置,保证在所有的驾驶条件和整车的生命周期内都能承受减震悬架弹簧传递过来的全部的力。弹簧托盘3需要有强度要求,例如抗变形、耐磨,能够适应载荷的变化等。弹簧托盘3处于底盘的部位是裸露在空气中的零部件,所有弹簧托盘3需要有耐腐蚀要求,能够适应环境,弹簧托盘3需要保证与底盘间相连接时能够很好地固定和易于装配,任何的尺寸偏移和旋转都是不允许的。弹簧托盘3与减震悬架弹簧相接触不允许加速减震悬架弹簧的腐蚀。本发明采用高强度尼龙塑料材料,利用注塑工艺一次成型,符合轻量化的设计理念;另外针对于塑料材料的脆性问题,本发明提供了新的解决思路和新的设计方案,可以满足整车的要求。弹簧托盘3通过与减振器外筒2过盈压装,固定在减振器外筒2上,并且承受减震悬架弹簧的往复作用力,在减震悬架弹簧往复运动过程中,弹簧托盘3与减振器外筒2要保持无任何相对运动;弹簧托盘3与减震悬架弹簧一起补偿悬架的侧向力;活塞杆1与减震悬架弹簧往复运动实现整车的轮跳行程,活塞杆1在活塞作用缸内往复运动,保证减振器提供一定的阻尼,衰减车身振动。

Claims (10)

1.一种新型的减振器弹簧托盘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同轴布置的活塞杆(1)、减振器外筒(2)和弹簧托盘(3),所述弹簧托盘(3)的一部分套设于活塞杆(1)的外周,弹簧托盘(3)的另一部分套设于减振器外筒(2)的外周且与减振器外筒(2)过盈压装;所述减震悬架弹簧的端部置于弹簧托盘(3)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的减振器弹簧托盘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簧托盘(3)的材质为尼龙塑料。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的减振器弹簧托盘组件,其特征在于,活塞杆(1)的外径小于减振器外筒(2)的外径,所述弹簧托盘(3)内壁与减振器外筒(2)外周相贴合处的角度b为90°;所述弹簧托盘(3)内壁与活塞杆(1)外周相贴合处的拐角倒圆角,所述圆角r为1.0度-1.5度,形成的台阶宽度a为2.0㎜-2.5㎜;所述弹簧托盘(3)内壁与活塞杆(1)外周接触的高度h为15㎜-18㎜。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的减振器弹簧托盘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簧托盘(3)包括环形底盘(31)、内置套筒(32)和外置翻边(33),其中内置套筒(32)置于环形底盘(31)内部且两者同轴布置,所述环形底盘(31)外周垂直设有外置翻边(33);所述环形底盘(31)上还开设有卡槽(35),环形底盘(31)呈不均匀厚度布置,所述卡槽(35)一边的高度大于所述卡槽(35)另一边的高度。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新型的减振器弹簧托盘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置翻边(33)绕所述环形底盘(31)外周布置,且外置翻边(33)的弧长为所述环形底盘(31)外周长的三分之二至四分之三;所述环形底盘(31)上还设有弹簧挡板(34),所述弹簧挡板(34)的弧长为外置翻边(33)的弧长的二分之一,所述弹簧挡板(34)的一侧与弹簧挡板(34)内壁贴合,所述弹簧挡板(34)另一侧与环形底盘(31)接触外沿开设有弹簧保护部(38)。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新型的减振器弹簧托盘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置套筒(32)与环形底盘(31)接触外沿开设有弹簧挡圈(39)。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新型的减振器弹簧托盘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置套筒(32)包括内筒(321)、外筒(322)和连接板(323),其中内筒(321)与外筒(322)同轴布置,且内筒(321)与外筒(322)之间通过若干个等间距布置的连接板(323)相连。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新型的减振器弹簧托盘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筒(321)下部的内壁上等间距设有若干个接触筋(3211),所述接触筋(3211)的厚度均为3㎜。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新型的减振器弹簧托盘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槽(35)上还开设有流水孔(36);所述环形底盘(31)、内置套筒(32)、弹簧挡板(34)上还开设有若干个减重孔(37);所述内置套筒(32)与环形底盘(31)接触边上还设有若干个加强筋(4)。
10.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型的减振器弹簧托盘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簧托盘(3)的背面分若干层设有若干个加强筋(4),所述每层中加强筋(4)的厚度均为3㎜。
CN201811355095.3A 2018-11-14 2018-11-14 一种新型的减振器弹簧托盘组件 Withdrawn CN109177674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355095.3A CN109177674A (zh) 2018-11-14 2018-11-14 一种新型的减振器弹簧托盘组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355095.3A CN109177674A (zh) 2018-11-14 2018-11-14 一种新型的减振器弹簧托盘组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177674A true CN109177674A (zh) 2019-01-11

Family

ID=6493927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1355095.3A Withdrawn CN109177674A (zh) 2018-11-14 2018-11-14 一种新型的减振器弹簧托盘组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177674A (zh)

Citation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1995014601A1 (fr) * 1993-11-22 1995-06-01 Arbel Fauvet Rail, S.A. Boite d'essieu sur laquelle prend appui au moins un ensemble elastique
JP2004203135A (ja) * 2002-12-24 2004-07-22 Yokohama Rubber Co Ltd:The 車両用懸架装置及び制振装置
KR20050104249A (ko) * 2004-04-28 2005-11-02 주식회사 만도 쇽업소버의 범퍼러버 삽입기
CN101718325A (zh) * 2009-12-23 2010-06-02 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液压减振器
CN201554818U (zh) * 2009-10-28 2010-08-18 成都九鼎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减震器活塞杆轴承和上弹簧托盘的改进结构
CN202451685U (zh) * 2012-01-13 2012-09-26 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减振器
CN103363007A (zh) * 2012-04-10 2013-10-23 范勇 减振器、车辆悬架系统以及车辆
CN105051402A (zh) * 2013-03-21 2015-11-11 萱场工业株式会社 弹簧橡胶座和烛式独立悬架
CN105587818A (zh) * 2016-02-18 2016-05-18 姚越峰 汽车的减震器
CN205395689U (zh) * 2016-02-18 2016-07-27 姚越峰 一种减震器的弹簧上托盘
CN207131790U (zh) * 2017-05-05 2018-03-23 北京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双通道减振器及汽车
CN209336428U (zh) * 2018-11-14 2019-09-03 天纳克(北京)汽车减振器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的减振器弹簧托盘组件

Patent Citation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1995014601A1 (fr) * 1993-11-22 1995-06-01 Arbel Fauvet Rail, S.A. Boite d'essieu sur laquelle prend appui au moins un ensemble elastique
JP2004203135A (ja) * 2002-12-24 2004-07-22 Yokohama Rubber Co Ltd:The 車両用懸架装置及び制振装置
KR20050104249A (ko) * 2004-04-28 2005-11-02 주식회사 만도 쇽업소버의 범퍼러버 삽입기
CN201554818U (zh) * 2009-10-28 2010-08-18 成都九鼎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减震器活塞杆轴承和上弹簧托盘的改进结构
CN101718325A (zh) * 2009-12-23 2010-06-02 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液压减振器
CN202451685U (zh) * 2012-01-13 2012-09-26 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减振器
CN103363007A (zh) * 2012-04-10 2013-10-23 范勇 减振器、车辆悬架系统以及车辆
CN105051402A (zh) * 2013-03-21 2015-11-11 萱场工业株式会社 弹簧橡胶座和烛式独立悬架
CN105587818A (zh) * 2016-02-18 2016-05-18 姚越峰 汽车的减震器
CN205395689U (zh) * 2016-02-18 2016-07-27 姚越峰 一种减震器的弹簧上托盘
CN207131790U (zh) * 2017-05-05 2018-03-23 北京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双通道减振器及汽车
CN209336428U (zh) * 2018-11-14 2019-09-03 天纳克(北京)汽车减振器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的减振器弹簧托盘组件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2690853U (zh) 一种悬挂式减震支座
CN209336428U (zh) 一种新型的减振器弹簧托盘组件
CN204136914U (zh) 碰撞缓冲装置
CN202320369U (zh) 机车轨道阻尼器
CN109177674A (zh) 一种新型的减振器弹簧托盘组件
CN203442039U (zh) 一种新型弹簧减震器
CN204921819U (zh) 一种减震器的能量回收装置
CN204327839U (zh) 一种机车车辆油压减振器的油气分离结构
CN203656025U (zh) 一种耐冲击减震器
CN110594341A (zh) 一种汽车悬架用筒式减震器
CN206092780U (zh) 一种减振器液压缓冲结构
CN202040255U (zh) 新型汽车减震器
CN204161025U (zh) 一种汽车减震器的上连接板
CN202073974U (zh) 橡胶减振器
CN201786989U (zh) 汽车转向系统动力吸振器
CN202690856U (zh) 汽车减震器
CN207583909U (zh) 一种汽车悬架系统控制臂橡胶组合衬套
CN201547173U (zh) 汽车减震器用活塞
CN207246304U (zh) 一种高耐氧化橡胶衬套
CN104070955B (zh) 一种用于固定汽车减震器的支撑装置
CN206874726U (zh) 一种多级减震装置
CN202971714U (zh) 一种摩托车前减震器
CN204387197U (zh) 一种多维汽车减震装置
CN204801574U (zh) 一种橡胶弹簧机械悬浮结构
CN203937477U (zh) 一种汽车悬架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90111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