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360709A - 多功能光学膜及其组成物、多功能光学板及其制造方法 - Google Patents

多功能光学膜及其组成物、多功能光学板及其制造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360709A
CN103360709A CN2013102562615A CN201310256261A CN103360709A CN 103360709 A CN103360709 A CN 103360709A CN 2013102562615 A CN2013102562615 A CN 2013102562615A CN 201310256261 A CN201310256261 A CN 201310256261A CN 103360709 A CN103360709 A CN 10336070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stituent
multifunctional optical
layer
optical film
multifunction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256261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吴佳音
柯荣峰
许能铨
陈勇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UXIANG INDUSTRIAL Co Ltd
Fuxun Photoelectric Industrial (suzhou) Co Ltd
Forhouse Corp
Original Assignee
FUXIANG INDUSTRIAL Co Ltd
Fuxun Photoelectric Industrial (suzhou)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UXIANG INDUSTRIAL Co Ltd, Fuxun Photoelectric Industrial (suzhou) Co Ltd filed Critical FUXIANG INDUSTRIA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310256261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360709A/zh
Publication of CN10336070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360709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多功能光学膜及其组成物、多功能光学板以及多功能光学板的制造方法。多功能光学膜的组成物包括:光学树脂以及聚乙炔类高分子导电材料,聚乙炔类高分子导电材料占组成物的重量百分比为0.1%~30%。其中,采用多功能光学膜的组成物,经押出,再经表面粗糙度为0.01μm-1μm的微雾面滚轮压印制得具有抗静电和防眩光功能的多功能光学膜。通过将这种多功能光学膜应用至本发明的光学板上,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有效降低光学板的厚度以满足轻薄化的市场需求,同时克服了现有技术中于抗静电层和防眩光层通过黏着剂黏着结合而影响光学板性能的问题。

Description

多功能光学膜及其组成物、多功能光学板及其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多功能光学膜及其组成物、多功能光学板以及多功能光学板的制造方法,尤其涉及一种具有防眩光及抗静电功能的多功能光学膜、多功能光学板以及制造其的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液晶显示器(LCD)、等离子(PDP)显示器、有机电致发光(EL)显示器等显示器因其本身的轻、薄特性被广泛应用于各种电子显示装置,如:电视、个人电脑、手持便携式终端(PHS)等。一般情况下,电子显示装置无论是在室内或者室外使用,环境中的光均会照射至显示装置的表面,照射至显示装置表面的光因通过不同介质的界面产生了反射,使得光的穿透度下降,或者因多重反射,造成眩光或者重影,进而导致显示装置的画面显示品质降低。
此外,电子显示装置中因含有塑料光学膜片及玻璃,具有容易带电、易附着灰尘的问题。例如,构成显示装置的反射片、导光板、扩散片等塑料光学元件,于加工制程或显示装置的组装制程中,一旦其表面带电而附着尘埃,则会对显示装置的影像显示功能带来不良影响。
现有技术中,为解决上述问题获得具有抗静电和防眩光的光学膜片,如图1所示,图1为习知抗静电防眩光的光学膜片的结构示意图,抗静电防眩光的光学膜片10包括基材11、抗静电层12、黏着层13及防眩光层14,其中,抗静电层12、黏着层13及防眩光层14依次叠加于基材11的表面,形成多层结构的抗静电防眩光膜片10。抗静电防眩光膜片10中,由于抗静电层12的材料与防眩光层14的材料存在性质差异,一般需要通过黏着层13使其粘合。
由此可知,习知的通过抗静电层和防眩光层叠加获得具有抗静电和防眩光的光学膜片的技术手段,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光学膜片的厚度。而随着显示装置轻薄化的发展趋势,对光学膜片厚度的要求必然越来越薄。此外,现有技术中通过黏着层实现抗静电层和防眩光层牢固结合手段,其中,黏着层的材料往往也会影响光学膜片的功能层的性能。
因此,需要提出一种新的兼具防眩光及抗静电功能的光学板,可以通过更为简单的工序制得,且能够克服习知的抗静电防眩光光学板存在的厚度较大及性能欠佳的问题。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颖的多功能光学膜的组成物、多功能光学膜、多功能光学板制备方法及由此方法制备的多功能光学板。其中,多功能光学膜的组成物因添加了聚乙炔类高分导电材料,因此由组成物经押出工艺和雾面滚轮压印后制得的多功能光学膜和多功能光学板具有抗静电和防眩光的作用。
为达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多功能光学膜的组成物,包含:光学树脂以及聚乙炔类高分子导电材料,该聚乙炔类高分子导电材料占该组成物的重量百分比为0.1%~30%。
作为可选的技术方案,该聚乙炔类高分子导电材料占该组成物的重量百分比为5%~25%。
作为可选的技术方案,该聚乙炔类高分子导电材料中含有至少一种选自氟、氯、溴和碘的卤素,且该卤素的质量浓度为1ppm-50ppm。
作为可选的技术方案,该聚乙炔类高分子导电材料中含有至少一种选自锂、钠、钾、铷和铯的碱金属,且该碱金属的质量浓度为1ppm-50ppm。
作为可选的技术方案,该光学树脂为选自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聚碳酸酯树脂、聚丙烯、聚氯乙烯、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苯乙烯、聚苯乙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聚酰亚胺及聚酰胺中的任意一种。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多功能光学膜,该多功能光学膜是通过将均匀混合后的该多功能光学膜的组成物,经过押出制程后,再经微雾面结构滚轮压印而形成。
作为可选的技术方案,该微雾面结构滚轮表面的粗糙度为0.01μm-1μm。
本发明另提供一种多功能光学板,包括:基材以及上述的该多功能光学膜,该多功能光学膜形成于该基材的至少一侧,且叠置于该基材上。
作为可选的技术方案,该基材的材料为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聚碳酸酯树脂、聚丙烯、聚氯乙烯、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苯乙烯、聚苯乙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聚酰亚胺或聚酰胺。
作为可选的技术方案,该多功能光学板的厚度为0.4mm-10mm。
本发明又提供一种多功能光学板的制备方法,该制备方法包含以下步骤:
步骤1、提供共押出装置,该共押出装置具有多个挤出机以及与该多个挤出机连通的共挤复合模头;
步骤2、每一该挤出机接收多种原材料中的其中之一,其中,该多种原材料的其中之一为组成物或由该组成物形成的抗静电母料,该组成物为如上所述的组成物;
步骤3、该共挤复合模头接收来自该多个挤出机的该多种原材料,并共同挤压以形成多层板状结构,其中,该组成物或由该组成物形成的抗静电母料对应形成的材料层位于该多层板状结构的最外层;
步骤4、透过微雾面滚轮压印该多层板状结构的表面以形成该多功能光学板,其中该表面对应该组成物或由该组成物形成的抗静电母料形成的材料层的外表面。
作为可选的技术方案,该多种原材料包括:该组成物或由该组成物形成的抗静电母料;以及基材材料,该基材材料选自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聚碳酸酯树脂、聚丙烯、聚氯乙烯、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苯乙烯、聚苯乙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聚酰亚胺或聚酰胺中的任意一种。
作为可选的技术方案,该多层板状结构包括相叠的第一层以及第二层,其中,该第一层由该组成物或由该组成物形成的抗静电母料形成,该第二层由该基材材料形成。
作为可选的技术方案,该多层板状结构还包括第三层,该第一层、该第二层以及该第三层依次相叠,且该第三层由该组成物或由该组成物形成的抗静电母料形成。
作为可选的技术方案,该微雾面结构滚轮表面的粗糙度为0.01μm-1μm。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的多功能光学板,通过在多功能光学膜的组成物中添加重量百分比为0.1%-30%的聚乙炔类高分子导电材料,经共挤复合模头共押出,再经微雾面滚轮压印多功能光学膜的组成物形成的材料层的外表面而形成。其中,由多功能光学膜的组成物形成的多功能光学膜的外表面经微雾面滚轮压印后形成的多功能光学膜具有抗静电和防眩光的双重功能。通过将这种多功能光学膜应用至本发明的光学板上,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有效降低光学板的厚度以满足轻薄化的市场需求,同时克服了现有技术中于抗静电层和防眩光层通过黏着剂黏着结合而影响光学板性能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习知抗静电防眩光的光学膜片的剖面图。
图2A-图2D为本发明多功能光学膜的防眩光图案的不同实施方式的剖面图。
图3为本发明一实施例中多功能光学板的剖面图。
图4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中多功能光学板的剖面图。
图5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中多功能光学板的剖面图。
图6为本发明又一实施例中多功能光学板的剖面图。
图7为本发明一实施例中多功能光学板的共押出工艺的流程图
图8为本发明的制作多功能光学板的共押出装置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描述,但不作为对本发明的限定。
本发明提供一种多功能光学膜的组成物,包括光学树脂和聚乙炔类高分子导电材料,而此组成物形成的多功能光学膜经微雾面滚轮压印后,使得多功能光学膜同时具有抗静电和防眩光的功能。于此组成物中,聚乙炔类高分子导电材料的重量百分比为0.1%-30%,较佳为5%-25%。
光学树脂例如可为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oly-Methyl methacrylate,PMMA)、聚碳酸酯树脂(Polycarbonate,PC)、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苯乙烯(poly(MethylmethacrylateStyrene),MS)及聚苯乙烯(PolyStyrene,PS)、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Poly-EthyleneTerephthalate,PET)、聚酰亚胺(Polyimide,PI)或聚酰胺(Polyamide,PA),但不以上述为限。
聚乙炔类高分子导电材料例如可为,卤素掺杂的聚乙炔高分子、碱金属掺杂的聚乙炔高分子、五氟化砷掺杂的聚乙炔高分子或五氟化硼掺杂的聚乙炔高分子。
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聚乙炔类高分子导电材料中含有至少一种选自氟、氯、溴和碘的卤素,其中,卤素的质量浓度为1ppm-50ppm。于本发明的另一较佳实施例中,此卤素为碘。
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中,聚乙炔类高分子导电材料中含有至少一种选自锂、钠、钾、铷和铯的碱金属,其中,碱金属的质量浓度为1ppm-50ppm。于本发明的另一较佳实施例中,此碱金属为钠。
此外,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多功能光学膜,此多功能光学膜由上述本发明的多功能光学膜的组成物经挤出机混炼押出后制得。一较佳制备方式为,将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树脂(分子量为70000-80000,购自:台湾辅德高分子股份有限公司)与碘掺杂的聚乙炔高分子导电材料均匀混合形成多功能光学膜的组成物,其中,碘掺杂的聚乙炔高分子导电材料的重量百分比为5%-25%,碘掺杂的聚乙炔高分子导电材料中碘的含量为1ppm-50ppm。多功能光学膜的组成物,加入挤出机中,在235~245℃的温度条件下,加热混炼挤出,经表面粗糙度为0.01μm-1μm的微雾面滚轮压印,冷却成型,形成多功能光学膜。其中,碘掺杂的聚乙炔高分子导电材料与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树脂于挤出机中的混炼过程中属于物理混合。本实施例中使用的挤出机为高分子材料混炼常用设备,例如可以为混炼型单螺杆挤出机、双螺杆挤出机或混炼-挤出机组。表面粗糙度为0.01μm-1μm的微雾面滚轮用于在多功能光学膜的表面压印出多种形状的防眩光图案,以使形成的多功能光学膜同时具有抗静电和防眩光的功能。本发明中对多功能光学膜表面的防眩光图案不作限定,例如如图2A-图2D所示,图2A-图2D为本发明多功能光学膜的防眩光图案的不同实施方式的剖面图,防眩光图案可以为圆形、三角形、梯形或矩形等,此外,防眩光图案可以为其它任何利于光发生漫反射的图案或这些图案形成的组合。
再者,视多功能光学膜需要,还可添加加工助剂或改性剂于本发明的多功能光学膜的组成物中来改善多功能光学膜的机械或热力性质等。上述加工助剂或改性剂可以为常见的增塑剂、热稳定剂、抗氧化剂、阻燃剂等,但并不以此为限。
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多功能光学板。如图3所示,图3为本发明一实施例中多功能光学板的剖面图,多功能光学板20包括基材21及多功能光学膜22,多功能光学膜22例如为上文中描述的多功能光学膜,且多功能光学膜22可形成于基材21的至少一侧,并与基材21叠置形成多层结构。本实施例中以多功能光学膜22设置于基材21的一侧例如上表面进行说明,但事实上并不以此为限,多功能光学膜的数量及设置位置可依据多功能光学板使用的具体环境而定。其中,基材21例如为透明基材,其没有特别的限制,可以从常规的塑料薄膜中选择,例如上述基材21可为聚酯薄膜(如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PET)薄膜,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酯薄膜和聚萘二甲酸亚乙酯薄膜、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薄膜)、聚乙烯薄膜、聚丙烯薄膜、金属板、玻璃、二乙酰基纤维素薄膜、三乙酰基纤维素薄膜、丁酸乙酰基纤维素薄膜、聚氯乙烯薄膜、聚偏氯乙烯薄膜、聚乙烯醇薄膜、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薄膜、聚苯乙烯(PS)薄膜、聚碳酸酯(PC)薄膜、苯乙烯-甲基丙烯酸甲酯(MS)薄膜、聚甲基戊烯薄膜、聚砜薄膜、聚醚醚酮薄膜、聚醚砜薄膜、聚醚酰亚胺薄膜、氟树脂薄膜、聚酰胺薄膜、丙烯酸树脂薄膜、聚氨酯树脂薄膜、降冰片烯基聚合物薄膜、环烯烃基聚合物薄膜、环状共轭二烯基聚合物薄膜和乙烯基酯环族烃聚合物薄膜,不过较佳地,为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oly-Methyl methacrylate,PMMA)薄膜、聚碳酸酯(Polycarbonate,PC)薄膜、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苯乙烯(poly(MethylmethacrylateStyrene),MS)薄膜、聚苯乙烯(PolyStyrene,PS)薄膜、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Poly-EthyleneTerephthalate,PET)薄膜、聚酰亚胺(Polyimide,PI)薄膜或聚酰胺(Polyamide,PA)薄膜。
如图4所示,图4为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多功能光学板的剖面图,多功能光学板30具有分别设置于基材31的相对两侧即基材31上表面和下表面的多功能光学膜32。
如图5所示,图5为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中多功能光学板的剖面图,多功能光学板40包括基材41、多功能光学膜43及反射层42,其中,反射层42设置于基材41的上表面,多功能光学膜43设置于反射层42上表面。本实施例中,于基材41和多功能光学膜43增设了反射层42为例,但事实上并不以此为限,依据多功能光学板使用环境可于基材和多功能光学膜之间增设其它功能层或/及保护层。
如图6所示,图6为本发明的又一实施例中多功能光学板的剖面图,多功能光学板50包括基材51、多功能光学膜52、反射层53及保护层54,保护层54可以为用于增强基材51的强度,其中,反射层53、保护层54及多功能光学膜52依次叠加于基材51上表面上而形成板多功能光学板50。
值得注意的是,如图3-图6所示的任意一种多功能光学板,其多功能光学膜(亦可称之为抗静电防眩光功能层)均位于多功能光学板的最外侧。
请同时参照图7和图8,图7为本发明一实施例中多功能光学板的共押出工艺的流程图,图8为本发明的多功能光学板材制作的共押出装置示意图,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多功能光学板的制备方法,此制备方法可包括,但不限于下述步骤:
于step1中,提供共押出装置,共押出装置具有多个挤出机以及与多个挤出机连通的共挤复合模头,其中,共挤复合模头中设有复数个流道,而挤出机的数量及流道的数量,可依据多功能光学板的具体结构,例如,依据如上述图3-图6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中的不同型式,进行调整。
于step2中,每一挤出机分别接受多种原材料的其中一种,其中,多种原材料可以包括,但不限于上述多功能光学膜的组成物或者由上述多功能光学膜的组成物在一定条件下预先形成的抗静电母料以及基材材料。
于step3中,共押出装置的共挤复合模头接收step2中的多种原材料,并共同挤压以形成多层板状结构,其中,上述多功能光学膜的组成物或者由上述多功能光学膜的组成物在一定条件下预先形成的抗静电母料对应形成的材料层位于多层板状结构的最外层;
于step4中,透过微雾面滚轮压印step3中形成的多层板状结构的表面以形成多功能光学板,其中,微雾面滚轮压印的表面为多功能光学膜的组成物或由多功能光学膜的组成物在一定条件下预先形成的抗静电母料形成的材料层的外表面。
为使对上述制备多功能光学板的制备方法有更准确的理解,以下将结合具体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例如,以制备图3中所示的多功能光学板20为例。
于本实施例中,预先将多功能光学膜的组成物于一定的条件下形成抗静电母料,具体的制备过程,例如:将光学树脂与含有卤素或碱金属的聚乙炔高分子导电材料均匀混合形成组成物,其中,组成物中含卤素或碱金属的聚乙炔高分子导电材料的重量百分比为0.1%-30%。组成物加入至挤出机中,在235~245℃的温度条件下,加热混炼挤出,经切粒机切粒,冷却获得抗静电母料待用。其中,光学树脂和含卤素或碱金属的聚乙炔高分子导电材料的混炼过程属于物理混合。其中,上述光学树脂例如为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oly-Methyl methacrylate,PMMA)、聚碳酸酯树脂(Polycarbonate,PC)、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苯乙烯(poly(Methyl methacrylateStyrene),MS)及聚苯乙烯(PolyStyrene,PS)、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Poly-EthyleneTerephthalate,PET)、聚酰亚胺(Polyimide,PI)或聚酰胺(Polyamide,PA),但不以上述为限。
接着利用图8中所示的共押出装置100实施共押出工艺,制备多功能光学板20。共押出装置100包括第一挤出机101、第二挤出机102、共挤复合模头105及滚轮组108,其中,第一挤出机101与第二挤出机102中还包括螺杆103和加热装置104;共挤复合模头105中设有第一流道106和第二流道107;滚轮组108中包括押出滚轮108A、108C以及微雾面滚轮108B。
实施共押出工艺,于step1中,将预先制得的抗静电母料加入至第一挤出机101中,多功能光学板20的基材材料加入至第二挤出机102中,加热装置104加热上述材料使之分别形成熔融物。其次,调整螺杆103的转速使得上述熔融物分别自第一挤出机101与第二挤出机102中挤出,并分别进入共挤复合模头105的第一流道106和第二流道107中,其中,抗静电母料形成的熔融物进入第一流道106中,基材材料形成的熔融物进入第二流道107中。接着,共挤复合模头105的第一流道106和第二流道107中的熔融物同时押出形成双层板状结构。然后,滚轮组108中的表面粗糙度为0.01μm-1μm的微雾面滚轮108B将防眩光图案压印至双层板状结构中抗静电母料形成的材料层的外表面。最后,经冷却平台109冷却形成多功能光学板20。本实施方式中,基材材料选自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聚碳酸酯树脂、聚丙烯、聚氯乙烯、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苯乙烯、聚苯乙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及聚酰胺中的任意一种。双层板状结构包括相叠的第一层以及第二层,第一层由抗静电母料形成,第二层由基材材料形成。
于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中为制得如图3中描述的多功能光学板20,也可不预先制备抗静电母料待用,而采用将光学树脂与含卤素或碱金属的聚乙炔高分子导电材料混合形成的组合物直接进料至共押出装置100的第一挤出机101中加热熔融混炼后,螺杆103将其挤出至共挤复合模头105中,进行共押出工艺。其中,组合物中含卤素或碱金属的聚乙炔高分子导电材料的重量百分比为0.1%-30%。此外,值得注意的是,这种于共押出装置的挤出机中直接混炼光学树脂与含卤素或碱金属的聚乙炔高分子导电材料以制备多功能光学板20的方式,其中,光学树脂与含卤素或碱金属的聚乙炔高分子导电材料的混炼效果对本发明中多功能光学板的性能存在一定的影响。因此,本实施例中通过延长混炼时间、增加搅拌速率、延长混炼时间、适当提高混炼温度等方式减少混炼过程中的混炼不均对多功能光学板性能的影响。
于本发明的又一实施例中,为制得如图4中描述的于基材31上设有上下两层的多功能光学膜32的多功能光学板30。共押出装置100的共挤复合模头105还包括第三流道,其中,第一流道106位于第二流道107的内侧,第三流道位于第二流道的107的外侧。多功能光学板30的制备工艺与多功能光学板20的制备工艺相似,区别之处在于:第一挤出机101将抗静电熔融物挤出至共挤复合模头105中,共挤复合模头105将抗静电熔融物分流至第一流道106及第三流道中,接着,共挤复合模头105的第一流道106、第二流道107及第三流道中的熔融物同时押出形成三层板状结构。三层板状结构包括相叠的第一层、第二层及第三层,第一层与第三层由抗静电母料形成,第二层由基材材料形成。此时,共押出装置100中的滚轮组108中将押出滚轮108A或108C更换为表面粗糙度为0.01μm-1μm的雾面滚轮。本实施例中,经雾面滚轮108A与雾面滚轮108B压印三层板状结构的第一层与第三层的外表面,再经冷却成型后,制得多功能光学板40。
于本发明的又一实施例中,为制得如图4中描述的于基材31上设有上下两层的多功能光学膜32的多功能光学板30。共押出装置100还可以包括第三挤出机,第三挤出机用于接收抗静电母料形成的熔融物;共挤复合模头105还包括第三流道,其中,第一流道106位于第二流道107的内侧,第三流道位于第二流道的107的外侧。多功能光学板30的制备工艺与多功能光学板20的制备工艺相似,区别之处在于:第三挤出机将抗静电母料形成的熔融物挤出至共挤复合模头105的第三流道中,接着,共挤复合模头105将第一流道106、第二流道107及第三流道中的熔融物同时押出形成三层板状结构。三层板状结构包括相叠的第一层、第二层及第三层,第一层与第三层由抗静电母料形成,第二层由基材材料形成。此时,共押出装置100中的滚轮组108中将押出滚轮108A或108C更换为表面粗糙度为0.01μm-1μm的雾面滚轮。本实施例中,经雾面滚轮108A与雾面滚轮108B压印三层板状结构的第一层与第三层的外表面,再经冷却成型后,制得多功能光学板40。
以下是提出本发明实施例的相关实验及其实验结果,以观察采用本发明的多功能光学膜的组成物制得的多功能光学板的各项性能参数。然而实验中所使用的基材与聚乙炔类高分子导电材料的选择,以及制程等步骤仅为诸多实施手段之一,且本发明可供各种不同的广泛领域应用,因此,实施例仅是用来说明制作及使用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
实施例
多功能光学板的制备
实施例1
将碘掺杂的聚乙炔(碘在聚乙炔中的质量浓度为1ppm-50ppm)与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树脂(数均分子量为70000-80000,购自:台湾辅德高分子股份有限公司),分别按重量的0.1%及99.9%的比例,加入高速混合机内,充分搅拌后形成组成物,将组成物加入至螺杆挤出机内,在210℃-245℃温度条件下混炼挤出,挤出后经切粒机机切粒,冷却形成抗静电母料备用。
选择共押出装置100,包括第一挤出机101和第二挤出机102,将抗静电母料加入第一挤出机101,并在210℃-245℃温度条件下混炼形成熔融物I,控制螺杆103在16mm/s的转速条件下将熔融物I挤出;将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树脂(分子量为70000-80000,购自:台湾辅德高分子股份有限公司)加入第二挤出机102,并在215℃-250℃温度条件下混炼形成熔融物II,控制螺杆103在74mm/s的转速条件下将熔融物II挤出。共挤复合模头105的第一流道106接收熔融物I,第二流道107接收熔融物II,共挤复合模头105在230℃-245℃的温度条件下将熔融物I和II共押出形成双层板状结构。滚轮组108将双层板状结构送出,经粗糙度为0.01μm-1μm微雾面滚轮108B压印双层板状结构的抗静电母料形成的材料层的外表面,再经冷却平台109冷却,制成厚度为0.4mm-10mm的多功能光学板。
实施例2至实施例6
实施例2至实施例6的制作方法与实施例1相同,区别仅在于碘掺杂的聚乙炔(碘在聚乙炔中的质量浓度为1ppm-50ppm)与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树脂(数均分子量为70000-80000,购自:台湾辅德高分子股份有限公司)的重量百分比不同,其中,对应实施例2至实施例6,碘掺杂的聚乙炔的重量百分比依次为5%、10%、15%、20%、25%及30%;且对应实施例2至实施例6,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树脂(数均分子量为70000-80000,购自:台湾辅德高分子股份有限公司)的重量百分比依次为95%、90%、85%、80%、75%及70%。
其中,实施例2至实施例6是为进一步考察了本发明提供的多功能光学板中含卤素或者碱金属的聚乙炔高分子导电材料的含量(Wt%),对多功能光学板性能的影响。本实施方式中均以碘掺杂的聚乙炔为例,但不以此为限。
比较例
未经抗静电和防眩光处理的光学板的制备
选择共押出装置100,包括第二挤出机102,将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树脂(分子量为70000-80000,购自:台湾辅德高分子股份有限公司)加入第二挤出机102,并在215℃-250℃温度条件下混炼形成熔融物III,控制螺杆103在74mm/s的转速条件下将熔融物III挤出;共挤复合模头105的第二流道107接收熔融物III,在230℃-245℃的温度条件下,共挤复合模头105将熔融物III押出,滚轮组108将板状结构送出,经冷却平台109冷却,制成厚度为0.4mm-10mm的未经抗静电和防眩光处理的光学板,且未经抗静电和防眩光处理的光学板为单层板状结构。值得注意的是,本实施方式的制备过程中,将共压出装置100的滚轮组108中的微雾面滚轮108B更换为押出滚轮。或购置市售的厚度为0.4mm-10mm的未经抗静电和防眩光处理的PMMA材质的光学板。
将上述实施例1至实施例6和比较例中制备的光学板的性能分别进行检测,检测结果如表1所示。
表1为实施例1至实施例6与比较例中制备的光学板的性能测试结果
如表1中所示,在制备条件相同的情况下,本发明的实施例1至实施例6中的多功能光学板相较于比较例中的光学板,由于添加了重量百分比为0.1%-30%的碘掺杂的聚乙炔导电高分子,测得多功能光学板的光泽度、最大静电压及表面阻抗均明显降低,穿透度无明显变化,雾度则明显增加。其中,当碘掺杂的聚乙炔的重量百分比为25%时,多功能光学板的最大静电压与表面阻抗降低明显,此时若继续增加碘掺杂的聚乙炔的重量百分比,多功能光学板的最大静电压与表面阻抗的下降不再明显。此外,由于本发明中多功能光学板的抗静电母料形成的材料层的外表面经粗糙度为0.01μm-1μm微雾面滚轮压印,因此,本发明的多功能光学板的光泽度最低可为86°(以Gloss(60)的光泽度计测得),达到了防眩光标准。此外,雾度及透光度为采用按照透明塑料透光率和雾度试验方法(CN标准:GB2410-2008及日本工业标准:JIS K7105)设计的透光率及雾度测定仪测得;最大静电压为采用常见的静电仪测得;表面阻抗为采用按照固体绝缘材料体积电阻率和表面电阻率试验方法(美国材料与试验协会标准:ASTM D257)设计的表面阻抗测定仪测得。
实施例1至实施例6中制备的多功能光学板的性能数据显示,采用本发明的多功能光学膜组成物及制备方法制得的多功能光学板能够同时满足防眩光和抗静电的双重作用。且本发明的多功能光学板的最薄时仅为0.4mm,而目前市售的抗静电板的厚度一般为2mm以上,因此,本发明的多功能光学板更能满足轻薄化的市场需求。
综上可知,藉由添加聚乙炔类导电高分子材料于多功能光学膜的组成物中,经共押出装置共押出多层板状结构,再经微雾面滚轮压印后,制得本发明的多功能光学板,且多功能光学同时具有静电消散和防眩光的功能。
当然,本发明还可有其他多种实施例,在不背离本发明精神及其实质的情况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根据本发明作出各种相应的改变和变形,但这些相应的改变和变形都应属于本发明所附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Claims (15)

1.一种多功能光学膜的组成物,其特征在于:该组成物包含
光学树脂;以及
聚乙炔类高分子导电材料,该聚乙炔类高分子导电材料占该组成物的重量百分比为0.1%~30%。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成物,其特征在于:该聚乙炔类高分子导电材料占该组成物的重量百分比为5%~25%。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成物,其特征在于:该聚乙炔类高分子导电材料中含有至少一种选自氟、氯、溴和碘的卤素,且该卤素的质量浓度为1ppm-50ppm。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成物,其特征在于:该聚乙炔类高分子导电材料中含有至少一种选自锂、钠、钾、铷和铯的碱金属,且该碱金属的质量浓度为1ppm-50ppm。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成物,其特征在于该光学树脂为选自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聚碳酸酯树脂、聚丙烯、聚氯乙烯、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苯乙烯、聚苯乙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聚酰亚胺及聚酰胺中的任意一种。
6.一种多功能光学膜,其特征在于:该多功能光学膜是通过将均匀混合后的组成物经过押出制程后,再经微雾面结构滚轮压印而形成,其中,该组成物为如权利要求1-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多功能光学膜的组成物。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多功能光学膜,其特征在于:该微雾面结构滚轮表面的粗糙度为0.01μm-1μm。
8.一种多功能光学板,其特征在于:包括:
基材;以及
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多功能光学膜,该多功能光学膜形成于该基材的至少一侧,并与该基材叠置。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多功能光学板,其特征在于:该基材的材料为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聚碳酸酯树脂、聚丙烯、聚氯乙烯、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苯乙烯、聚苯乙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聚酰亚胺或聚酰胺。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多功能光学板,其特征在于:该多功能光学板的厚度为0.4mm-10mm。
11.一种多功能光学板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制备方法包含以下步骤:
步骤1、提供共押出装置,该共押出装置具有多个挤出机以及与该多个挤出机连通的共挤复合模头;
步骤2、每一挤出机接收多种原材料中的其中一种,其中,该多种原材料的其中之一为组成物或由该组成物形成的抗静电母料,该组成物为如权利要求1-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组成物;
步骤3、该共挤复合模头接收来自该多个挤出机的该多种原材料,并共同挤压以形成多层板状结构,其中,该组成物或由该组成物形成的抗静电母料对应形成的材料层位于该多层板状结构的最外层;
步骤4、透过微雾面滚轮压印该多层板状结构的表面以形成该多功能光学板,其中该表面对应该组成物或由该组成物形成的抗静电母料形成的该材料层的外表面。
12.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多种原材料包括:
该组成物或由该组成物形成的抗静电母料;以及
基材材料,该基材材料选自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聚碳酸酯树脂、聚丙烯、聚氯乙烯、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苯乙烯、聚苯乙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聚酰亚胺及聚酰胺中的任意一种。
13.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多层板状结构包括相叠的第一层以及第二层,其中,该第一层由该组成物或由该组成物形成的抗静电母料形成,该第二层由该基材材料形成。
14.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多层板状结构还包括第三层,该第一层、该第二层以及该第三层依次相叠,且该第三层由该组成物或由该组成物形成的抗静电母料形成。
15.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微雾面结构滚轮表面的粗糙度为0.01μm-1μm。
CN2013102562615A 2013-06-25 2013-06-25 多功能光学膜及其组成物、多功能光学板及其制造方法 Pending CN103360709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2562615A CN103360709A (zh) 2013-06-25 2013-06-25 多功能光学膜及其组成物、多功能光学板及其制造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2562615A CN103360709A (zh) 2013-06-25 2013-06-25 多功能光学膜及其组成物、多功能光学板及其制造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360709A true CN103360709A (zh) 2013-10-23

Family

ID=4936302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2562615A Pending CN103360709A (zh) 2013-06-25 2013-06-25 多功能光学膜及其组成物、多功能光学板及其制造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3360709A (zh)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004268A (zh) * 2014-05-22 2014-08-27 东莞市鑫聚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显示屏背光源及led平板灯的pp扩散板生产方法
CN105988619A (zh) * 2015-02-12 2016-10-05 宸鸿科技(厦门)有限公司 显示触控装置
CN108473755A (zh) * 2016-01-04 2018-08-31 住友精化株式会社 树脂表面粗糙化用组合物
CN109749439A (zh) * 2018-12-28 2019-05-14 上海锦湖日丽塑料有限公司 高光钢琴黑pa/pmma合金树脂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9988329A (zh) * 2017-12-29 2019-07-09 臻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离型膜及其制作方法
CN114509835A (zh) * 2022-02-16 2022-05-17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反射膜及其制备方法、壳体组件和电子设备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833201A (en) * 1985-07-23 1989-05-23 Bayer Aktiengesellschaft Polymer products containing polyacetylene and process for the polymerization of acetylene in the presence of polymers
CN1995128A (zh) * 2006-12-19 2007-07-11 江门市科恒实业有限责任公司 导电塑胶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1187777A (zh) * 2006-11-24 2008-05-28 东进世美肯株式会社 压印光刻用模板和应用该模板的压印光刻方法
CN101443857A (zh) * 2006-05-12 2009-05-27 株式会社Lg化学 高电子电导率聚合物及使用该聚合物的高容量、高功率的电化学能量存储装置
CN103129070A (zh) * 2013-01-31 2013-06-05 贵州省复合改性聚合物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微纳多层复合介电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及装置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833201A (en) * 1985-07-23 1989-05-23 Bayer Aktiengesellschaft Polymer products containing polyacetylene and process for the polymerization of acetylene in the presence of polymers
CN101443857A (zh) * 2006-05-12 2009-05-27 株式会社Lg化学 高电子电导率聚合物及使用该聚合物的高容量、高功率的电化学能量存储装置
CN101187777A (zh) * 2006-11-24 2008-05-28 东进世美肯株式会社 压印光刻用模板和应用该模板的压印光刻方法
CN1995128A (zh) * 2006-12-19 2007-07-11 江门市科恒实业有限责任公司 导电塑胶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3129070A (zh) * 2013-01-31 2013-06-05 贵州省复合改性聚合物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微纳多层复合介电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及装置

Cited B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004268A (zh) * 2014-05-22 2014-08-27 东莞市鑫聚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显示屏背光源及led平板灯的pp扩散板生产方法
CN105988619A (zh) * 2015-02-12 2016-10-05 宸鸿科技(厦门)有限公司 显示触控装置
CN105988619B (zh) * 2015-02-12 2019-08-13 宸鸿科技(厦门)有限公司 显示触控装置
CN108473755A (zh) * 2016-01-04 2018-08-31 住友精化株式会社 树脂表面粗糙化用组合物
CN108473755B (zh) * 2016-01-04 2021-03-19 住友精化株式会社 树脂表面粗糙化用组合物
US11084915B2 (en) 2016-01-04 2021-08-10 Sumitomo Seika Chemicals Co., Ltd. Composition for resin surface roughening
CN109988329A (zh) * 2017-12-29 2019-07-09 臻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离型膜及其制作方法
CN109749439A (zh) * 2018-12-28 2019-05-14 上海锦湖日丽塑料有限公司 高光钢琴黑pa/pmma合金树脂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9749439B (zh) * 2018-12-28 2021-08-24 上海锦湖日丽塑料有限公司 高光钢琴黑pa/pmma合金树脂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14509835A (zh) * 2022-02-16 2022-05-17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反射膜及其制备方法、壳体组件和电子设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360709A (zh) 多功能光学膜及其组成物、多功能光学板及其制造方法
CN102693772B (zh) 柔性透明导电膜及其制造方法
US8952600B2 (en) Circularly polarizing plate and three-dimensional image display apparatus
TWI601639B (zh) Transparent resin laminate
WO2016093181A1 (ja) 透明シート、それを備えた透明スクリーン、およびそれを備えた画像投影装置
CN107517587A (zh) 可透视的层叠体、具备该可透视的层叠体的透明屏幕、及具备该可透视的层叠体的图像投影装置
CN109562553B (zh) 挤出树脂板的制造方法和挤出树脂板
CN210174337U (zh) 一种防刮伤透明薄膜、耐刮伤表面制品及防刮伤复合片材
CN102648087A (zh) 透明导电性膜及使用该膜的触摸屏
KR101948422B1 (ko) 수지 적층체의 제조 방법
CN113504591B (zh) 扩散增亮复合型光学膜片及其制备方法
CN101596802A (zh) 一种光学用聚酯薄膜及其制备方法
CN1178825C (zh) 电子元件的封装容器
CN201681169U (zh) 一种光学扩散膜
CN103360748A (zh) 一种光学反射薄膜用pc组合物及该薄膜的制备方法
CN115011277B (zh) Pbt离型膜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3504592B (zh) 印刷显示用扩散膜及其制备方法
KR20170135720A (ko) 수지 적층체의 제조 방법
KR20160080277A (ko) 다층시트
WO2016088701A1 (ja) 透視可能な積層体、それを備えた反射型スクリーン、およびそれを備えた画像投影装置
CN107614576A (zh) 成型体
TW200903035A (en) Diffusion plate
KR20120108216A (ko) 디스플레이용 광학 다층시트의 제조방법
CN111378256B (zh) 一种可形变聚酯反射聚酯膜及其制备方法
JP2011227265A (ja) 樹脂シートおよび液晶表示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31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