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356901A - 一种治疗脾胃湿热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治疗脾胃湿热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3356901A CN103356901A CN2013103205441A CN201310320544A CN103356901A CN 103356901 A CN103356901 A CN 103356901A CN 2013103205441 A CN2013103205441 A CN 2013103205441A CN 201310320544 A CN201310320544 A CN 201310320544A CN 103356901 A CN103356901 A CN 103356901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radix
- gram
- heat
- medicine
- wate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Landscapes
- Medicines Containing Plant Substan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脾胃湿热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它主要是由生地黄、熟地黄、天门冬、麦冬、石斛、甘草按一定重量配比制备而成,本发明药物具有清热利湿,滋阴润燥,清肺降火的功能,用于治疗脾胃湿热见效快,疗效好,治愈率高。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治疗脾胃湿热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属中药领域。
技术背景
脾胃湿热 ,亦称中焦湿热。多由外感湿邪或饮食不节、过食肥甘,酿成湿热,内蕴脾胃所致。症见脘腹痞满、体倦身重、大便溏泄、身热口苦、渴不多饮、尿少而黄,甚至面目皮肤发黄如橘子色,舌苔黄腻,脉濡数。该症在门诊诊疗中几乎每天均可见到,它涉及消化、肿瘤、泌尿等多个系统的多种疾病。目前,西药治疗脾胃湿热效果不佳,且有较多副作用,因此,人们对有效治疗脾胃湿热的中药存在很大的需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人依据中医理论的研究及临床反复的试验和验证,终于找到了有效治疗脾胃湿热的药物,从而完成了本发明。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能够有效治疗脾胃湿热的组合药物。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就是提供了该组合药物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药物是选用生地黄、熟地黄、天门冬、麦冬、石斛、甘草、茵陈蒿、黄芩、枳壳、枇杷叶药物进行组合的,将这些药物组合使得各药物功效产生协同作用,从而能够快速治疗脾胃湿热的复发。其中选用生地黄是因为其性味甘,寒,归心、肝、肾经,有清热凉血,养阴,生津的功能,治热病烦渴,阴虚内热,骨蒸劳热,内热消渴,吐血,衄血,发斑发疹。选用熟地黄是因为其性味甘,微温,入肝、肾经,有滋阴,补血的功能,治阴虚血少,腰膝痿弱,劳嗽骨蒸,遗精,崩漏,月经不调,消渴,溲数,耳聋,目昏。选用天门冬是因为其性味甘苦,寒,入肺、肾经,有滋阴,润燥,清肺,降火的功能,治阴虚发热,咳嗽吐血,肺痿,肺痈,咽喉肿痛,消渴,便秘。选用麦冬是因为其性味甘微苦,寒,入肺、胃、心经,有养阴润肺,清心除烦,益胃生津的功能,治肺燥干咳,吐血,咯血,肺痿,肺痈,虚劳烦热,清渴,热病津伤,咽干口燥,便秘。选用石斛是因为其性味甘淡微咸,寒,入有、肺、肾经,有生津益胃,清热养阴的功能,治热病伤津,口干烦喝,病后虚热,阴伤目暗。选用甘草是因为其性味甘,平,入脾、胃、肺经,有和中缓急,润肺,解毒,调和诸药的功能;炙用,治脾胃食少,腹痛便溏,劳倦发热,肺痿咳嗽,心悸,惊癎;生用,治咽喉肿痛,消化性溃疡,痈疸疮疡,解药毒及食物中毒。选用茵陈蒿是因为其性味苦辛,凉,入肝、脾、膀胱经,有清热利湿的功能,治湿热黄疸,小便不利,风痒疮疥。选用黄芩是因为其性味苦,寒,入心、肺、胆、大肠经,有泻实火,除湿热,止血,安胎的功能,治壮热烦渴,肺热咳嗽,湿热泻痢,黄疸,热淋,吐、衄、崩、漏,目赤肿痛,胎动不安,痈肿疔疮。选用枳壳是因为其性味苦辛、凉。入肺、脾、大肠经。破气,行痰,消积。治胸膈痰滞,胸痞,胁胀,食积,噫气,呕逆,下痢后重,脱肛,子宫脱垂。选用枇杷叶是因为其性味苦,凉,归肺、胃经,有清肺和胃,降气化痰,治肺热痰嗽,咳血,衄血,胃热呕哕。
本发明组合的药物用量也是发明人经过大量摸索总结得出的,各组分的用量在下述重量范围内都具有较好疗效
生地黄 10—20克 熟地黄 10—20克 天门冬 10—20克
麦 冬 10—20克 石 斛 8—15克 甘 草 8—15克
茵陈蒿 8—15克 黄 芩 8—15克 枳 壳 8—15克
枇杷叶 8—15克
优选用量为
生地黄 15克 熟地黄 15克 天门冬 15克
麦 冬 15克 石 斛 10克 甘 草 10克
茵陈蒿 10克 黄 芩 10克 枳 壳 10克
枇杷叶 10克
本发明药物的制备方法如下
一、备料
1、生地黄:取原药材,除去杂质,洗净,稍润,切厚片,干燥,筛去碎屑;
2、熟地黄:取原药材,蒸至表面乌黑色,取出,晒至八成干时,切片,干燥;
3、天门冬:拣去杂质,水洗净,闷润至内外湿度均匀,切段、干燥;
4、麦冬:拣净杂质,用水浸泡,捞出,润透后抽去心,再洗净晒干;
5、石斛:取干燥的石斛,用水泡约至八成透,焖润,除去残根及黑枝,切段,除去薄膜,晒干;
6、甘草:拣去杂质,洗净,用水浸泡至八成透时,捞出,润透切片,晒干;
7、茵陈蒿:过筛,拣去杂质,除去残根,碾碎,再过箩去净泥屑;
8、黄芩:拣去杂质,除去残茎,用凉水浸润或置开水中稍浸捞出,润透后切片晒干,注意避免曝晒过度发红;
9、枳壳:除去瓤、核,洗净,稍浸,捞出,润软,切片,晾干;
10、枇杷叶:刷去绒毛,用水洗净,稍润,切丝,晒干。
二、制备
1、将所述重量的生地黄、熟地黄、天门冬、麦冬、石斛、甘草、茵陈蒿、黄芩、枳壳、枇杷叶药物加水煎煮二次,第一次加水8倍量,浸泡180分钟后,武火煎煮沸腾10分钟,再用文火煎煮20分钟,过滤得第一次煎煮液,将煎煮液倒入容器内。
2、将过滤的药渣加水4倍量,武火煎沸,再用文火煎煮20分钟,过滤得第二次煎煮液。
3、合并两次煎煮液,武火煮沸,再用文火煎煮10分钟,得药液,将药液分为3剂服用。
本发明药物具有清热利湿,滋阴,润燥,清肺,降火的功能,用于治疗脾胃湿热,疗程短、见效快、无毒副作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通过试验例来进一步阐述本发明所述药物的有益效果,这些试验例包括了本发明药物的动物毒性试验报告和临床观察资料。
[试验例1]本发明药物的动物毒性试验报告
取家兔40只,雌雄兼用,体重2.0—2.4kg,分两组,每组20只,其中一组为超剂量试验组,另一组为正常量试验组。超常量组为20ml/kg,正常量为10ml/kg,给药方式为灌胃法给药,每天二次,连服7天,每天观察给药反应,结果表明二组家兔活动、饮食正常,药物无不良毒副作用。
[试验例2]本发明药物治疗脾胃湿热的观察资料
1、一般资料
收治脾胃湿热患者共140例。
2、诊断标准
脾胃湿热症多见脘腹胀满,痞闷不舒,恶心纳呆,口干不思饮或饮而不多,口中粘腻,大便粘滞不爽或秘结,舌质淡红或红,舌苔黄腻,脉弦滑数或缓。脾胃湿热症患者,胃镜检查往往发现胃中潴留液较多,粘性较大。
3、治疗方法
选用上述药剂,给患者服用,每次服用1剂,每天早、中、晚各服1次,15天为一个疗程,连续服用2个疗程。
4、疗效评定标准
显效:脾胃湿热症状消失,观察半年无反弹者;
好转:脾胃湿热症状明显改善,体质逐步增强;
无效:脾胃湿热症状无改变,达不到好转标准者。
5、治疗结果(见下表)
在上述的治疗中,用本发明药物治疗脾胃湿热患者140例,结果显效134例,显效率为95.71%,好转4例,好转率为2.86%,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8.57%。
Claims (3)
1.一种治疗脾胃湿热的药物,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下列重量范围内的原料药制成:
生地黄 10—20克 熟地黄 10—20克 天门冬 10—20克
麦 冬 10—20克 石 斛 8—15克 甘 草 8—15克
茵陈蒿 8—15克 黄 芩 8—15克 枳 壳 8—15克
枇杷叶 8—15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药物,其中各原料药的用量为:
生地黄 15克 熟地黄 15克 天门冬 15克
麦 冬 15克 石 斛 10克 甘 草 10克
茵陈蒿 10克 黄 芩 10克 枳 壳 10克
枇杷叶 10克。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药物的制备方法,它包括下列步骤:
(一)备料
(1)生地黄:取原药材,除去杂质,洗净,稍润,切厚片,干燥,筛去碎屑;
(2)熟地黄:取原药材,蒸至表面乌黑色,取出,晒至八成干时,切片,干燥;
(3)天门冬:拣去杂质,水洗净,闷润至内外湿度均匀,切段、干燥;
(4)麦冬:拣净杂质,用水浸泡,捞出,润透后抽去心,再洗净晒干;
(5)石斛:取干燥的石斛,用水泡约至八成透,焖润,除去残根及黑枝,切段,除去薄膜,晒干;
(6)甘草:拣去杂质,洗净,用水浸泡至八成透时,捞出,润透切片,晒干;
(7)茵陈蒿:过筛,拣去杂质,除去残根,碾碎,再过箩去净泥屑;
(8)黄芩:拣去杂质,除去残茎,用凉水浸润或置开水中稍浸捞出,润透后切片晒干,注意避免曝晒过度发红;
(9)枳壳:除去瓤、核,洗净,稍浸,捞出,润软,切片,晾干;
(10)枇杷叶:刷去绒毛,用水洗净,稍润,切丝,晒干;
(二)制备
(1)将所述重量的生地黄、熟地黄、天门冬、麦冬、石斛、甘草、茵陈蒿、黄芩、枳壳、枇杷叶药物加水煎煮二次,第一次加水8倍量,浸泡180分钟后,武火煎煮沸腾10分钟,再用文火煎煮20分钟,过滤得第一次煎煮液,将煎煮液倒入容器内;
(2)将过滤的药渣加水4倍量,武火煎沸,再用文火煎煮20分钟,过滤得第二次煎煮液;
(3)合并两次煎煮液,武火煮沸,再用文火煎煮10分钟,得药液,将药液分为3剂服用。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3103205441A CN103356901A (zh) | 2013-07-29 | 2013-07-29 | 一种治疗脾胃湿热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3103205441A CN103356901A (zh) | 2013-07-29 | 2013-07-29 | 一种治疗脾胃湿热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3356901A true CN103356901A (zh) | 2013-10-23 |
Family
ID=4935970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3103205441A Pending CN103356901A (zh) | 2013-07-29 | 2013-07-29 | 一种治疗脾胃湿热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3356901A (zh) |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6237107A (zh) * | 2016-08-21 | 2016-12-21 | 董凤岩 | 一种治疗白内障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
CN106728823A (zh) * | 2016-12-14 | 2017-05-31 | 徐洪安 | 一种治疗胃热症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
CN111671859A (zh) * | 2020-07-21 | 2020-09-18 | 河南大农联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 一种防治因湿热伤脾胃导致猪厌食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方法 |
-
2013
- 2013-07-29 CN CN2013103205441A patent/CN103356901A/zh active Pending
Non-Patent Citations (1)
Title |
---|
卢祥之主编: "《新汤头歌诀读本》", 31 May 2006, 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 * |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6237107A (zh) * | 2016-08-21 | 2016-12-21 | 董凤岩 | 一种治疗白内障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
CN106728823A (zh) * | 2016-12-14 | 2017-05-31 | 徐洪安 | 一种治疗胃热症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
CN111671859A (zh) * | 2020-07-21 | 2020-09-18 | 河南大农联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 一种防治因湿热伤脾胃导致猪厌食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方法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2552855B (zh) | 一种治疗胃胀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2178912B (zh) | 用于阳虚体质的人缓解胃脘冷痛症状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
CN103405728B (zh) | 一种治疗更年期综合症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5920514A (zh) | 治疗代谢综合征的中药组合物 | |
CN103736072B (zh) | 一种治疗过敏性鼻炎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2847047B (zh) | 一种治疗慢性胃炎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3432390A (zh) | 一种治疗冠心病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2805843B (zh) | 一种治疗胃痛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3356901A (zh) | 一种治疗脾胃湿热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3977306A (zh) | 一种治疗乙型肝炎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3432412A (zh) | 一种治疗乳腺增生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3356802B (zh) | 一种治疗乳腺炎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2178866B (zh) | 用于气郁、血瘀体质人袪湿活血、软坚散结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
CN105079676A (zh) | 一种治疗脂肪肝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5343865A (zh) | 一种治疗神经性呕吐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3961616A (zh) | 一种治疗过敏性咳嗽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2805834A (zh) | 一种治疗胃炎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5457001A (zh) | 一种治疗小儿多动症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2988883B (zh) | 一种治疗肝炎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3330861B (zh) | 一种治疗霍乱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3446522B (zh) | 一种治疗吐酸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2657727B (zh) | 一种治疗结肠炎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2335314B (zh) | 一种治疗胃病的中药组合物 | |
CN106491994A (zh) | 一种治疗小儿多动症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3989937A (zh) | 一种治疗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2 | Rejection of a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its publication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310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