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339027A - 使艇下水和收回的装置 - Google Patents

使艇下水和收回的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339027A
CN103339027A CN2011800661117A CN201180066111A CN103339027A CN 103339027 A CN103339027 A CN 103339027A CN 2011800661117 A CN2011800661117 A CN 2011800661117A CN 201180066111 A CN201180066111 A CN 201180066111A CN 103339027 A CN103339027 A CN 10333902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uspension bracket
ship
water
winch
supporting constru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80066111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德雷克·威廉姆·弗兰克·克拉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IVEX Ltd
Original Assignee
DIVEX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GBGB1020080.6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GB201020080D0/en
Priority claimed from GBGB1109994.2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GB201109994D0/en
Priority claimed from GBGB1115998.5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GB201115998D0/en
Application filed by DIVEX Ltd filed Critical DIVEX Ltd
Publication of CN10333902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33902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3SHIPS OR OTHER WATERBORNE VESSELS; RELATED EQUIPMENT
    • B63BSHIPS OR OTHER WATERBORNE VESSELS; EQUIPMENT FOR SHIPPING 
    • B63B23/00Equipment for handling lifeboats or the like
    • B63B23/30Devices for guiding boats to water surface
    • B63B23/32Rigid guides, e.g. having arms pivoted near waterlin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3SHIPS OR OTHER WATERBORNE VESSELS; RELATED EQUIPMENT
    • B63BSHIPS OR OTHER WATERBORNE VESSELS; EQUIPMENT FOR SHIPPING 
    • B63B27/00Arrangement of ship-based loading or unloading equipment for cargo or passengers
    • B63B27/36Arrangement of ship-based loading or unloading equipment for floating cargo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3SHIPS OR OTHER WATERBORNE VESSELS; RELATED EQUIPMENT
    • B63BSHIPS OR OTHER WATERBORNE VESSELS; EQUIPMENT FOR SHIPPING 
    • B63B27/00Arrangement of ship-based loading or unloading equipment for cargo or passengers
    • B63B27/16Arrangement of ship-based loading or unloading equipment for cargo or passengers of lifts or hoists
    • B63B2027/165Deployment or recovery of underwater vehicles using lifts or hois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3SHIPS OR OTHER WATERBORNE VESSELS; RELATED EQUIPMENT
    • B63BSHIPS OR OTHER WATERBORNE VESSELS; EQUIPMENT FOR SHIPPING 
    • B63B35/00Vessels or similar floating structur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purpos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3B35/40Vessels or similar floating structur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purpos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for transporting marine vessel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Ocean & Marine Engineering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Toys (AREA)
  • Placing Or Removing Of Piles Or Sheet Piles, Or Accessories Thereof (AREA)
  • Other Liquid Machine Or Engine Such As Wave Power Use (AREA)

Abstract

用于使艇(230)从诸如轮船的支撑结构(210)下水的下水和收回装置包括成形以接收和支撑艇并具有吊架轴线的吊架(211),吊架相对于支撑结构在第一停放位置到艇典型地在水中的第二坡道位置之间可移动,并且在第二坡道位置中吊架的轴线相对于水的姿势比艇在停放位置时更陡。移动机构设置为在第一停放位置和第二坡道位置之间移动吊架,典型地具有引导吊架移动进水中的杆系机构,其能以压扁的平行四边形布置被提供,当吊架在停放和坡道位置之间移动时压扁的平行四边形布置控制吊架的轴线的姿势中的改变。

Description

使艇下水和收回的装置
本发明涉及使艇下水和收回的装置,尤其涉及船安装的装置。
为了从母船使子艇下水,目前使用各种技术。一般用于使救生艇下水的,可提供吊艇架,吊艇架连接到救生艇的每一端的绳并吊起救生艇使其进入水中。这样的操纵是耗时的并且由于它允许救生艇在它的中心平面内摇摆所以可能是危险的。
硬式充气艇(RIB)和其它设计的船经常从较大的船被部署并且经常被军队使用,或作为海上营救或离岸工作船。这些通常被来自母船上的吊车的绳部署和收回,绳系于较小的子艇上的中心枢轴支点。类似的缺点发生并且尤其当艇正在被收回的时候—当人在船上的时候,这可处于更困难的情况,并且在向回提上母船中,船上的水可能导致不稳。
而且注意到两种传统的方法都需要艇在母船旁边游荡,以便提升绳能被船员部署、抓住并手工地被系住。这个过程特别危险。由于艇可能以失控的方式回退至大海,因此在提升期间失败的结果将潜在地非常危险。正是由于这些原因,坡道(ramp)部署被认为更安全。
坡道通常与单体船相关并且需要母船前进以便为使艇下水和收回艇提供更稳的海面状况。艇可被放在坡道上并且接着被移动进水中。然而因为母船在水中移动,当艇被水的涌起提升出水的时候,正在被放下水或收回的艇可突然移动,并且随着涌起消失接着可与坡道相碰。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使艇下水的装置,该装置包括:
吊架,其成形以接收艇,
所述吊架在第一停放位置到第二坡道位置(ramp position)之间可移动;以及
移动机构,其设置为在第一停放位置和第二坡道位置之间移动吊架。
通常,装置被提供在船上或其它的底座上。因此本发明也提供了包括如在此描述的装置的船。其它的底座包括例如离岸固定装置结构、浮船或在岸港口墙。在一个典型方面,本发明提供用于连接到支撑结构以便从支撑结构使艇下水和/或将艇从水中收回到支撑结构的装置,该装置包括:成形以接收和支撑艇并且具有吊架轴线的吊架,该吊架可相对于支撑结构在第一停放位置到第二坡道位置之间移动,其中吊架的轴线相对于水的姿势(attitude)随着吊架在停放位置和坡道位置之间移动而改变;以及,设置为在第一停放位置和第二坡道位置之间移动吊架的移动机构。
典型地,吊架的轴线相对于水的角度当吊架在坡道位置时比吊架在停放位置时大。
为了清晰的目的,可被接收在吊架中或吊架上的子艇/船(daughterboat/vessel)在下文中被称为“艇(boat)”,同时可为所述吊架提供底座的母舰/船(mother ship/vessel)被称为“船(vessel)”。
因此本发明提供了可被用于使艇下水的装置,其中装置能够从使用中通常水没有支撑艇且更容易登上艇并从艇下来的停放位置被移动到艇可在使用中与水接触并典型地在水中漂浮的坡道/有角度的位置,据此在坡道位置,吊架能够起坡道的作用以使艇下水或收回艇。
吊架典型地具有中心轴。角度典型地是吊架的中心轴和水之间的角度。
虽然更典型地吊架的主平面通常平行于海面,但停放位置可以是有角度的位置。
典型地,有多于一个坡道位置。实际上,可以有连续的或接连的坡道位置。然而,典型地,使用中下水位置相对于水的平面比收回位置在更大的角度。例如下水位置相对于水的平面可以是10-15°并且收回位置相对于水的平面是5-10°。
吊架可被连接到底座,典型地被连接到船。吊架可任选地绕着与底座连接的枢轴枢转。
典型地,然而,吊架通过两个连杆构件连接到底座。每个连杆构件在一端任选地可枢转地连接到吊架并且在另一端任选地可枢转地连接到底座。典型地,在连杆构件和吊架之间的两个枢轴连接被互相分隔开,在吊架的轴线以上和以下任选地垂直地互相分隔开。典型地,在连杆构件和底座之间的两个枢轴连接被互相分隔开,任选地以与连杆构件上的枢轴连接相同的分隔布置。任选地,平行四边形杆系(linkage)因此通过连杆构件、吊架和底座提供。
这样的构造的优点允许吊架通过更紧凑机构而被枢转。而且,坡道位置的准确角度能够通过在加工过程中适当地定位枢轴连接而被更准确地控制。可移动地连接到底座或吊架是可选择的但通常不优选。
典型地,形成的平行四边形是不对称的。典型地,两个连杆构件不等长并且典型地它们具有不对称的枢轴点,以便在每个连杆构件上与底座的枢轴连接在使用中以与水的不同距离分隔开。因此,对于这样的实施方式,当被全部提高到停放位置时,连杆构件方便地获得期望的吊架姿势或角度方向,当它水平的时候但自动地获得最佳角度以在坡道位置辅助使艇下水和收回。
典型地,吊架包括浮力元件以便当放在水中时吊架至少部分地有浮力。对于包括浮力的实施方式,典型地有多于1000升的空气提供在吊架中,并且频繁地多得多,但空气取决于吊架的尺寸和打算使用的艇。
坡道可被允许在使用中通过海水涌起的行为而在第一和第二位置之间被动地移动。因为下水的艇典型地也将对海水涌起起反作用,所以这样的特征有助于缓和或消除在下水或收回期间艇过早地从吊架分离。
也可有许多浮力元件设置在吊架中,比如5-10个。典型地,在吊架的每一侧有相等的数量。浮力元件任选地能够被密封。浮力元件任选地能够在每一侧包括密封隔间。任选地,浮力元件中的浮力可以是可调的。任选地,浮力元件能够被各个地调整(例如,通过试运行期间或之后部分的淹没)以在安静的水中获得最优的中立位置以匹配特定的艇的船体轮廓和排水量。
任选地,吊架的一部分具有可被有选择地填充水或气体的腔室,以便有选择地改变吊架的浮力。典型地,腔室是开放底部的腔室,其可被有选择地填充大气。阀机构可任选地在腔室的上部被提供以控制气体/水的进入或退出。
对于某些实施方式,腔室可以给予在范围1000-2500kg,典型地1500到2000kg内的浮力变化。阀机构可典型地是百叶窗式阀机构(louvre valvemechanism),典型地包括通常在腔室上部被平板覆盖的狭槽,其能被例如杠杆机构打开和关闭。任选地,阀机构可被远程地激活,任选地通过被控制台控制的机械的、电的或液压激活系统,该控制台通过例如通过通常用于这样的目的的拉杆链从船到吊架被链接。腔室可被集成在连杆铰链板内并可在它的上平面被远程地打开。
在典型地实施方式中,吊架的浮力典型地通过腔室中浮力的调节而被操纵,以便限制或消除当使艇下水时向上冲到艇—允许吊架背离艇或向着艇漂浮。然而在收回期间提供一些向上冲是有用的以便在坡道上收回艇。
在可选择的实施方式中,可通过大量的固定的浮力以及为吊架增加压载物的供应来提供可变的浮力。这避免了海水进入结构的内部,比如腔室,在这里海水可锈蚀结构。
在使用中腔室可被填充压载物例如水以鼓励在水中更低的坡道位置,典型地下水位置。腔室可被填充气体,典型地大气,以便促进相对高的坡道位置,比如收回位置。因而在这个相对低的坡道位置浮力通常被唯一的浮力元件而不是腔室提供。
腔室可在下水期间被水淹因此吊架背离艇,艇保持在水中的浮力。典型地,腔室在收回期间至少部分地有浮力以使吊架在水中升得更高些,这需要艇被强迫“沿着坡道向上”以与闩锁接合。
任选地,移动机构包括绞车机构,但是其它的选择也是可能的,比如液压油缸、齿条齿轮机构和/或丝杠传动。
绞车机构典型地通常通过绳系到吊架。典型地,绞车机构包括恒张力绞车机构。典型地,该机构被具有恒张力控制的快速反应绞车激活。典型地,当吊架接触水导致绞车机构上的负载中的改变时,负载中的改变被用于绞车机构的可选的控制系统检测并且绞车机构放松绳同时保持最小张力以避免松弛的绳索。
因此,一旦吊架部分地被淹没,恒张力绞车机构也有助于吊架跟踪水运动。
滚动元件通常设置在吊架以减少艇和吊架之间的摩擦力,典型地,在支架的侧面和/或顶部。在使用中,艇能够利用推进系统辅助重力下水(例如船尾驱动器,船内发动机或喷气发动机)。滚动元件任选地以支撑大体整个艇的方式被互相分隔开。
任选地,吊架能包括具有被吊架界定为接收艇的凹部的凸形设计。任选地,吊架能包括适于被接收在艇的船体凹部中的凹形设计。任一个设计是合适的并且每个能任选地包括梁或支柱来以横穿船体的外表面分布艇的荷载的方式支撑离开水的艇的质量,以便当艇不被水支撑时在吊架上的船体单点啮合不在该位置对艇施加过大的压力。任选地,吊架的承载面积能面临滚筒元件或其它减少摩擦力的元件。
在适于与具有多个凹形船体例如双体船或三体船设计的艇一起使用的吊架的凸形设计中,吊架能任选地具有从吊架的外部向上延伸以形成延伸到船体中的凹部的隆起的直立梁,从而当艇在吊架上时支撑凹的船体。
在适于与具有凸形船体例如RIB设计的艇一起使用的吊架的凹形设计中,吊架能任选地具有从吊架的外部向下延伸的凹梁以当艇在吊架上时支撑船体的顶点。
为了收回艇,吊架的浮力元件保持它与水涌起大体的同步以使艇凭借自己的功率能够容易地驱动到吊架上。然而被例如充气腔室在收回期间增加浮力将意味着吊架在收回期间升得更高,借此闩锁将容易自闩锁。
因此,吊架主要在固定的提高的水平位置和降低位置之间由其浮力约束并且所以能够对水的涌起起反作用。吊架通常通过利用最小张力控制被绞车升/降而在这两个位置之间移动。
通常,绞车只将足以满足运动的全部范围的短长度的钢丝绳以单层保持在有槽卷筒上并可在多次落入布置中被装配以最匹配负载和绞车尺寸。
绞车机构可被液压或电力系统驱动。一个合适的电力驱动系统可具有以下组件:高效的全部电力驱动、反相器矢量控制和张力/力矩控制器以自动调整以便以被操作者操纵杆控制的速度保持最小值。
可以使用任何合适的船,但典型的实施方式使用双壳船如双体船或小水线面双体船(SWATH)式的船。例如Abeking&Rasmussen(莱姆韦德,德国)提供的60m SWATH可被使用。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提供了用于使艇下水的装置,该装置包括:
吊架,其成形为在其上接收艇,
所述吊架包括将艇与吊架连接并且可被释放以从吊架释放艇的连接机构。
典型地,根据本发明的第二方面的吊架包括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的吊架的一些或所有的特征并且本发明的第一方面的其他可选的特征应被视为根据本发明的第二方面的可选特征,反之亦然。
连接机构可以是设置在艇上或更通常设置在吊架上的闩锁。闩锁典型地分别与吊架/艇上合适的构件连接。由于艇在船尾变得有浮力,船头闩锁允许艇自然获得相对吊架的角度。
典型地,连接机构被设置在艇的前端/吊架的相应的端(相对于在后端的艇的电机)。
任选地,连接机构是自动连接机构。
任选地,连接机构将吊架与艇的船头连接在一起并且因此在使用中当艇被驱动进吊架的时候,连接机构将艇连接到吊架。
连接机构可取决于艇的角度自动断开。因此,连接机构能被布置以便当艇正在下水时,连接机构响应于艇的角度而脱离,而不用操作者手动断开连接机构。
根据某些实施方式,绞车绳被系到吊架的船内端(inboard end),并且当绞车为提升艇提供动力时,吊架的船内端上的可枢转连接引导吊架的枢转运动。在某些其它的实施方式中,绞车绳能在与吊架的船内端间隔开的位置处被系到吊架,例如在吊架上的中点或在吊架的外端处或接近吊架的外端。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船和吊架组件围绕重心平衡是有利的。这能通过将来自绞车的绳系在该中心或中心附近实现,或通过其他方式,例如,通过系住在重心的相对侧上分开的多于一根的绳。任选地,绞车可包括第一绞车设备和第二绞车设备。第二绞车设备典型地系在吊架的船外端或船外端附近,与船内端分隔开。来自第二绞车的绳能任选地在当位于吊架上时的艇的重心或重心附近连接到吊架,在重心的每一侧上被分隔。来自绞车设备中的一个的绳(如第二绞车)能任选地从吊架上方被支撑,并能任选地从位于吊架上方的支撑梁延伸到吊架。支撑梁能任选地从下水海湾的每一侧上的支撑件延伸,并能任选地横穿下水海湾。
现将仅仅通过举例的方式描述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并参考附图,其中:
图1是依据本发明的包括使艇下水的装置的船的侧视图,该装置处于停放位置;
图2是依据本发明的包括使艇下水的装置的船的侧视图,该装置处于坡道位置;
图3-7是依据本发明的示出从包括装置的第二种实施方式的船下水的在不同位置的艇的一系列透视图;
图8a-8d是形成用于本发明的某些实施方式的装置的一部分的闩锁和浮力罐的一系列视图;
图9是用在本发明的某些实施方式中的绞车的电驱动系统的示意性图示;
图10-图12是依据本发明的船的各种视图;
图13-15是用于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的吊架的平面视图、侧视图和透视图;
图16是使艇下水的图13的吊架的透视图;
图17-18示出了分别在停放构造和坡道构造中的第四种实施方式的透视图;以及
图19示出了在停放构造中的第五种实施方式的侧视图。
参考图1,母船或船10包括用于使艇30下水的装置20。
装置20包括吊架11、绞车22和不对称连杆构件23a、23b。船10安装绞车22,绞车22通过绳21连接到吊架11的双下降滑轮24。吊架11的向前端具有形成用于两个不对称连杆23a、23b的枢轴点的实体结构,两个不对称连杆23a、23b也将船10连接到吊架11。在使用中吊架可从图1所示的停放位置被移动至图2所示的入水/收回位置,如在下面更详细地描述的。
吊架11包括由两个平行梁12和任选地横梁(未示出)做成的基座。吊架11的基座被成形以接收艇30,尤其是硬式充气艇(RIB)。为了引导艇30上吊架11和离开吊架11,直立滚筒元件14被提供在吊架11周界周围,从梁12延伸。横梁还可具有倾斜的滚筒,并且这些滚筒与直立滚筒14一起用来引导艇进入吊架11并减少收回下水期间的摩擦力。
梁12的内部包括浮力元件13。梁12是具有两个内部隔离壁的圆形中空截面构件,从而沿每个梁12的长度产生三个分离的隔室。在安装期间,整个梁能在浮力的量和分布两方面调整。
腔室或罐(tank)15被提供在吊架11的前端,其可有选择地被填充空气或水以便当在水中下降时改变吊架11的浮力。
艏护垫26也通常被提供在吊架11上。护垫26是静止的并以与艇30的船头角度相同的相对角度被提供。护垫26通常被提供以“D”截面的防护物,船在动力下能够被驱动进其中。
闩锁25被提供在吊架11上以便与艇30的船头上的钩27(未示出(仅在图8a–8b示出))接合。闩锁因此能根据需要将艇30固定在吊架上的合适位置,并且当艇30期望下水时也能脱离。典型地钩被集成到艇的船体的艏柱并且在其轮廓内以便不产生碰撞危险。钩27是作为镀锌钢艇钩形成的静止元件,该镀锌钢艇钩在结构上通过与船体内部的类似板匹配的重型安装板(未示出)系到船体。这将闩锁的载荷分布到船体的最强部分,即龙骨的船首延伸部。
如图8a–8d中更详细地示出的,艇钩27与闩锁25配合,闩锁25由在两个实体板18之间被支撑的典型地100mm直径的实体圆钢条28形成,实体板18用作从枢轴点进一步向前的拖曳臂。摆动闩锁臂28总是被环境密封的液压气动支柱29保持在其升高的位置。如图8a–8e所示在闩锁行为期间,艇30的重量压低摆动闩锁臂28直到艇钩27通过闩锁条28,于是其自动在艇钩27后收回。通过罐15提供的浮力控制来简单地实现释放,仅仅当船下水时,罐15才允许吊架11在水中下落,所以船浮出拖曳闩锁臂28。
除了自动船头闩锁外,某些实施方式还可包括当船在被提高的停放位置时与其他海洋扣件一起应用的手动应用的安全闩锁。
对于某些实施方式,备用的起重机(未示出)可被提供。
在使用中,乘客和设备(未示出)通过船10上有台阶的通道34以方便的方式从船10被装载到艇30上。绞车然后被指示从控制站(未示出)放松绳21,其允许吊架11在重力作用下以受控的方式从水平位置朝坡道位置移动。连杆23a,23b控制吊架行进的角度。随着吊架朝倾斜的、使艇下水的位置下降,吊架将接触水,如图2所示。吊架上的浮力元件13允许吊架响应于任何水涌起而移动,同时绞车机构随水中的涌起自动移动,根据需要取回和放松绳21以在任何时候都保持绳21中的张力。当使艇下水时,罐15被允许填充水,减少坡道的总的浮力。艇30将接触水并开始漂浮。在下水过程中导致艇30被提高的水涌起也会导致吊架11被提高并且因此将导致艇和吊架较少的分离或没有分离,从而减少否则在涌起消散时这些将被分离并接着借助力一起被带回时的潜在损坏。
吊架11被下降直到它处于与水平面成大约12°的位置,并且艇30接着将在水中漂浮。在这个角度闩锁25将已经自动从艇脱离。可开始艇的推进以驱动它离开吊架11。
对于某些实施方式,吊架11可从艇30下面“脱落”以便顺畅地摆脱它。
为了收回,类似的过程以相反的顺序以及作一些小的修改被使用。罐15被填充空气以提供额外的浮力并且吊架11因此定位在与水平面成约7°的角,其中直立滚筒元件24为引导艇30提供视觉引导。在这个实施方式中,在这个点上,结构的大约10%可在吃水线以上可见。艇30被驱动进吊架11并且臂自动地与接触的闩锁25接合。当这种情况发生时,绞车21接着拉紧绳21以将吊架返回到如图1所示的停放位置。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益处在于电驱动甚至避免任何液压流体泄漏。图9示出了一个合适的电驱动系统,其包括齿轮箱51、电机52、反相器驱动53和控制面板54。齿轮箱连接到驱动滑轮24的绞车22。
吊架11可由主要由海洋级铝制造的封闭管段形成。两个成形梁被分隔以提供如上所述的分离的浮力隔室13。
吊架能被改变大小以适合取决于特定实施方式的最合适的艇。然而,用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典型的艇将是配备两个150HP外推进器的具有2.8m的梁和8m的OAL的硬式充气艇(RIB)。这样的RIB的大致重量为2吨干(tonne dry)。吊架11的典型实施方式被设计以支撑可在尾随浪中发生的完全淹没的艇。
提出了SWATH船(小水线面双体船)将运送四艘艇并且具有如图10-12所示的与直升机甲板(heli-deck)一起的本发明的两个艇装置。两艘艇停放在本发明的艇装置的吊架中而另外两艘停放在甲板上但能够被左舷和右舷工作起重机装载到吊架中,船没有人驾驶因而避免了人驾驶证明。该策略将使维修人员能够被部署到典型地大量的汽轮机。
现参考图13-15,现将描述第三种实施方式,其包括类似于先前描述的实施方式的类似特征并且其中类似的参考编号将用于指代类似的特征,但以100增加。在第三种实施方式中,使艇下水的装置120能够典型地从相同的母船或船使用例如绞车和通过如之前在先前的实施方式中描述的各种不同的升降机构操作的类似的不对称连杆构件被部署。然而,第三种实施方式120具有典型地适宜于下水和典型地收回不同种类的艇130的吊架111的修改设计,不同种类的艇130即凹形多壳船诸如双体船。
吊架111是在隆起的每一侧上具有凹部以接收艇的凸形设计。凹部被两个平行下梁112l、两个平行上梁112u和连接上、下梁的横梁112t界定。典型地,下梁112l在吊架111的基座被间隔开,并且上梁112u被一起靠近布置以在吊架111的顶点形成总的隆起布置,结果吊架一般呈倒V形,其以横穿船体外表面分布艇的载荷的方式支撑离开水的艇的质量,以便当艇不被水支撑时,吊架上的船体单点接合不会在该位置对艇施加过大的压力。
吊架111从而一般被成形以接收艇130,尤其是双体船设计。吊架的承载区典型地面临减少摩擦力的元件,在这种情况下是滚筒元件。为了引导船130上吊架111和离开吊架111,直立滚筒元件114被提供在吊架11侧面并任选地在吊架11的上表面。典型地侧滚筒元件114能围绕横梁112t配置。典型地上滚筒元件114能被配置在互相连接上梁112u的支柱上。滚筒元件能任选地以与横梁112t相同的角度倾斜,横梁112t典型地以与双体船130船体的内面相同的角度和间隔设置在吊架中。吊架111的侧面和顶部上的滚筒元件114用来引导艇130到吊架111中和减少在收回和使艇下水操作期间艇130和吊架11之间的摩擦力。
梁从吊架的外部向上延伸以延伸进艇130的船体中的凹部从而当艇130在吊架111上时支撑凹的船体。
梁112能任选地包括浮力元件并且如以前所述能包括沿着每个梁112长度的三个分离的隔室,或者能以其它方式包含它们。在安装过程中,整个梁能在浮力的量和分布两方面被调整。
腔室或罐115可被提供在吊架111的前端,其可有选择地填充空气或水以便当在水中下降时改变吊架11的浮力。可选择地或另外地在装置的使用中可调的罐浮力罐如果期望可被包含到梁112中。
艏护垫126也通常被提供在吊架111上,其能起到如以前所述的作用。闩锁125典型地被提供在吊架111上以便与如以前所述的艇130的船头上的钩接合。如先前的实施方式所描述的,闩锁125能任选地是自动的。除了自动船头闩锁之外,某些实施方式还可包括当艇在被提高的停放位置时与其他海洋扣件一起应用的手动应用的安全闩锁。
在使用中,乘客和设备(未示出)被从船装载到艇130并且吊架111在重力作用下下降来以受控的方式从水平位置朝坡道位置移动,如以前的实施方式所描述的。吊架上的浮力元件允许它响应于任何水涌起而移动,同时绞车机构随水中的涌起自动移动,根据需要取回和放松绳以在任何时候都保持绳中的张力。当使艇下水时,罐115被允许填充水,减少坡道的总的浮力。艇130将接触水并开始漂浮。在下水过程期间导致艇130被提高的水涌起也会导致吊架111被提高,并且因此将导致艇和吊架较少的分离或没有分离,从而减少否则在涌起消散时这些将被分离并接着借助力一起被带回时的潜在损坏。
吊架111被下降直到吊架111处于与水平面成大约12°的位置,并且艇130接着将在水中漂浮。在这个角度闩锁125将已经自动从艇脱离。可进行艇的推进以驱动艇离开吊架111。
为了收回艇130,类似的过程以相反的顺序以及作一些小的修改被使用。罐115被填充空气以提供额外的浮力并且吊架111因此定位在与水平面成约7°的角,其中吊架111的顶部上的支柱上的直立滚筒元件114为引导艇130提供视觉引导。在这个实施方式中,在这个点上,结构的大约10%可在吃水线以上可见。艇130被驱动进吊架111并且臂自动地与接触的闩锁125接合。当这种情况发生时,绞车接着拉紧绳以将吊架111返回到停放位置。
现参考图17-18,现将描述第四种实施方式,其包括类似于先前描述的实施方式的类似特征并且其中类似的参考编号将用于指代类似的特征,但以100增加。在第四种实施方式中,使艇下水的装置220能够典型地从相同的母船或船任选地使用例如如之前在先前的实施方式中描述的绞车和借助各种不同的升降机构操作的类似的不对称连杆构件而被部署;然而,在示出的实施方式中装置220使用单个绞车嵌进母船的甲板并在艇的重心或重心附近提高吊架。第四种实施方式220具有与第三种实施方式类似的吊架211的设计,典型地适于使双体船入水和/或典型地收回双体船。
吊架211是具有上梁和下梁的凸形设计,且在呈倒V形的吊架211的顶点带有隆起布置。吊架211可具有滚筒元件、浮力元件和分离的隔间以如以前所描述地调整浮力。如以前所述的可提供闩锁。
吊架211在绞车布置上不同于以前的实施方式。在第四种实施方式中,吊架211典型地被绞车设备222从吊架211上方提升。绞车设备222位于被支撑在接收艇的下水海湾上方的支撑框架的侧柱中。支撑框架典型地横穿下水海湾从一侧到一侧布置,并位于大致吊架的中点,在吊架211的自由的船外端和连接到连杆机构的船内端之间大致等距,其典型地类似于先前描述的那些,并且除了上面绞车(overhead winch)布置222外,其任选地包含用于在船内端对吊架施加提高力的船头绞车机构。来自上面的绞车222的绳223在位于框架的上面的梁上的滑轮224和吊架上延伸,且延伸到比如典型地位于框架的梁上的环形物或其它的固定物的固定装置。使绳223收回到绞车222的绞车卷筒上将绕着滑轮224拉动绳223,因而将吊架211从图18所示的坡道位置提高到如图17所示的大体(不必完美地)水平位置。
在使用中,乘客和设备(未示出)被从船210装载到艇230上并且吊架211在重力作用下下降以受控的方式从水平位置朝坡道位置移动,如以前的实施方式所描述的,其中来自上面的绞车布置的绳223被从卷筒222放松以下降吊架211进入水中。吊架上的浮力元件允许吊架响应于任何水涌起而移动,同时绞车机构随水中的涌起自动移动,根据需要取回和放松绳以在任何时候都保持绳中的张力。当使艇下水时,罐被允许填充水,减少坡道的总的浮力。艇230将接触水并开始漂浮。在下水过程期间导致艇230被提高的水涌起也会导致吊架211被提高并且因此将导致艇和吊架较少的分离或没有分离,从而减少否则在涌起消散时这些将被分离并接着借助力一起被带回时的潜在损坏。绞车绳223能被布置以自动地承受拉力,从而在水涌起期间拉紧绳223中的松弛部分。被系到框架的立柱的绳引导件225具有绳223穿过的孔并且这稳定吊架211以抵抗下水海湾内的从一侧到一侧的运动。
吊架211被下降直到吊架211处于与水平面成大约12°的位置,并且艇230接着将在水中漂浮。在这个角度,闩锁将已经自动从艇脱离。可进行艇的推进以驱动它离开吊架211。
为了收回艇230,类似的过程以相反的顺序以及作一些小的修改被使用。罐能被填充空气以提供额外的浮力并且吊架211因此定位在与水平面成约7°的轻微地较浅的角。艇230被驱动到吊架211上并且臂自动地与接触的闩锁接合。当这种情况发生时,绞车222接着拉进围绕滑轮224的绳223以将吊架211返回到停放位置。框架在吊架的大致中点的位置(或者当装载到吊架211上时艇230的重心,假如那不同于吊架211的中点)意味着吊架211能收回更大的艇。上面的绞车222能被单独使用或连同有关先前的实施方式所描述的船头绞车使用。
现参考图19,现将描述第五种实施方式,其包括类似于先前描述的第四实施方式和其他实施方式的特征并且其中类似的参考编号将用于指代类似的特征,但以100增加。在第五种实施方式中,使艇下水的装置320能够典型地从相同的母船或船任选地使用例如船头绞车和通过如之前在先前的实施方式中描述的各种不同的升降机构操作的类似的不对称连杆构件而被部署;然而,在示出的实施方式中装置320使用单个绞车322嵌进母船的甲板并在艇330的重心或重心附近提高吊架。第五种实施方式320具有与第四种实施方式类似的吊架311的设计,典型地适于使双体船下水和/或典型地收回双体船。
吊架311在绞车布置上不同于以前的实施方式。在第五种实施方式中,吊架311典型地被单一绞车设备322从设置在吊架311上方的支撑框架中的滑轮提升。绞车设备322位于支撑框架的前方的母船的甲板上,并且引导绳323的滑轮被支撑在接收艇330的下水海湾上方。支撑框架典型地横穿下水海湾从一侧到一侧布置,并位于大致吊架的中点,在吊架311的自由的船外端和连接到连杆机构的船内端之间大致等距,其典型地类似于先前描述的那些。来自甲板绞车322的绳323在位于框架的上面的梁上的滑轮224和吊架上延伸,且延伸到比如典型地位于框架的梁上的环形物或其它的固定物的固定装置。使绳收回到绞车322的绞车卷筒上将围绕滑轮周围拉动绳,因而将吊架311从坡道位置提高到大体(不必完美地)水平位置。
艇330的部署和收回基本上如以前的实施方式所描述的,其中绳323在艇330的重心或接近艇330的重心处支撑吊架。
本发明的艇装置被设计到通常以高达1.5m Hs使船下水。收回被设计以高达2.5m Hs实现。
某些实施方式的另一种优点是包含直接的但自动的船头闩锁,当收回艇时其积极地捕捉船并固定住它直到最佳的下水点。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益处在于不对称平行四边形连杆自动地获得最佳的停放、下水和收回角度。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益处在于它们提供利用固定的和移动的船两者在更恶劣的海面状况中使艇下水和收回艇的能力。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益处在于它们避免闲荡和连接与其它的建立的方法相关的提升绳的需要。某些实施方式增加了安全性和/或减少了使艇下水和收回艇的时间。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益处在于它们提供“驱动进”方法以收回艇,在艇的舵手的控制下进入吊架,吊架一直与水运动一致因而是相对固定的目标。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益处在于它们加速了下水和收回两个过程,增加了用于下水和收回的安全的海面状况,提升系统失败仅仅导致艇以受控的方式掉回进海中,它们在收回期间自动地捕捉艇并固定住它直到下水的最佳点并且它们给予艇的舵手对下水和收回的完全控制。实际上即使艇大体被淹没,某些实施方式使艇能够被安全地收回。
可进行改进和修改,没有脱离本发明的范围。

Claims (39)

1.一种用于连接到支撑结构的装置,其用于使艇从所述支撑结构下水和/或用于从水中将艇收回到所述支撑结构,所述装置包括:
吊架,其成形以接收和支撑艇并具有吊架轴线,
所述吊架相对于所述支撑结构在第一停放位置到第二坡道位置之间可移动,其中所述吊架的所述轴线相对于水的姿势随着所述吊架在所述停放位置和所述坡道位置之间移动而改变;以及
移动机构,其设置为在所述第一停放位置和所述第二坡道位置之间移动所述吊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安装在船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或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置,其中当所述吊架在所述停放位置时,所述吊架的所述轴线大体平行于水的表面。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吊架在包括下水位置和收回位置的至少两个坡道位置之间可移动,并且其中所述吊架相对于水的表面的角度在所述吊架处于所述下水位置时比所述吊架处于所述收回位置时要大。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吊架可枢转地连接到所述支撑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吊架通过杆系机构可枢转地连接到所述支撑结构,所述杆系机构包括在一端可枢转地连接到所述吊架并在其另一端可枢转地连接到所述支撑结构的至少一个连杆构件。
7.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具有连接在所述支撑结构和所述吊架之间的至少两个连杆构件,所述至少两个连杆构件以压扁的平行四边形布置来布置,当所述吊架在所述停放位置和所述坡道位置之间移动时,所述压扁的平行四边形布置控制所述吊架的所述轴线的姿势中的变化。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平行四边形是不对称的并且其中所述杆系机构在所述停放位置中将所述吊架提高到相对于水的大体水平构造,并且在所述坡道位置中将所述吊架降低到相对于水的非水平构造。
9.根据任一前述权利要求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吊架的所述轴线相对于水的角度在所述吊架处于所述坡道位置时比所述吊架处于所述停放位置时要大。
10.根据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吊架包括浮力元件使得所述吊架当被放在水中时至少部分地有浮力。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装置,在所述吊架中具有多于一个浮力元件。
12.根据权利要求10或权利要求11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浮力是可调的。
13.根据权利要求1-12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吊架在水中的浮力当在所述下水位置中时比在所述收回位置中时要小。
14.根据权利要求1-13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具有腔室,所述腔室适于在下水期间被淹没以便当进入水时,所述吊架离开所述艇,所述艇在水中比所述吊架保持更多的浮力。
15.根据权利要求1-14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吊架中的浮力在所述艇的收回期间被增加。
16.根据权利要求1-15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具有闩锁设备以将所述艇限制在所述吊架上。
17.根据权利要求1-16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支撑结构和所述吊架之间的连接允许所述吊架响应于水中的波浪行为而在水中相对于所述支撑结构被动地移动。
18.根据权利要求1-17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移动机构包括具有连接在所述吊架和所述支撑结构之间的绞车绳的绞车机构。
19.根据权利要求18的装置,其中所述绞车绳被系到所述吊架,并且其中当所述绞车提供动力以提升所述艇时,在所述吊架的船内端上的所述移动机构引导所述吊架的枢转运动。
20.根据权利要求18或19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绞车绳在所述吊架的端部之间的位置被系到所述吊架。
21.根据权利要求18-20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绞车机构包括第一绞车设备和第二绞车设备,所述第一绞车设备和第二绞车设备每个具有各自的绞车绳,并且其中来自所述第一绞车设备和所述第二绞车设备的所述绞车绳被系在所述吊架上不同的间隔开的位置处,所述绞车绳中的至少一个在当位于所述吊架上时的所述艇的重心处或重心附近与所述吊架的船内端分隔开。
22.根据权利要求18-21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中来自所述绞车机构的至少一个绞车绳被从所述吊架上方支撑,并且从位于所述吊架上方的支撑梁延伸到所述吊架。
23.根据权利要求1-22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在所述吊架上具有至少一个滚动元件以在所述艇和所述吊架的相对运动期间减少在所述艇和所述吊架之间的摩擦力。
24.根据权利要求1-23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吊架是凸形的并且具有凹部,所述凹部设置为接收所述艇并将所述艇的船体支撑在水之外。
25.根据权利要求1-23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吊架是凹形的并且具有凸起,所述凸起设置为接收在所述艇的船体的凹部内并且设置为将所述艇的船体支撑在水之外。
26.一种船,其包含如权利要求1-25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
27.一种使艇从支撑结构下水或使所述艇从水中收回到所述支撑结构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将所述艇支撑在通过移动机构可移动地连接到所述支撑结构的吊架上,以及相对于所述支撑结构在所述艇离开水的停放位置和所述艇在水中的坡道位置之间移动所述吊架和支撑在所述吊架上的所述艇。
28.根据权利要求27所述的方法,包括在船上安装所述吊架并且使所述艇从所述船下水以及将所述艇收回到所述船的步骤。
29.根据权利要求27或28所述的方法,包括在包括下水位置和收回位置的至少两个坡道位置之间移动所述吊架的步骤,并且其中所述吊架相对于水的表面的角度在所述吊架处于所述下水位置时比处于所述收回位置时要大。
30.根据权利要求27-29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包括相对于所述支撑结构可枢转地移动所述吊架的步骤。
31.根据权利要求27-30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吊架通过杆系机构可枢转地连接到所述支撑结构,所述杆系机构包括在一端可枢转地连接到所述吊架并在其另一端可枢转地连接到所述支撑结构的至少两个连杆构件,并且其中当所述吊架在所述停放位置和所述坡道位置之间移动时所述连杆构件控制所述吊架的所述轴线的定向中的变化。
32.根据权利要求27-31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包括在所述停放位置中将所述吊架提高到相对于水的大体水平构造中并且在所述坡道位置中将所述吊架降低到相对于水的非水平构造中的步骤。
33.根据权利要求27-32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包括在所述停放位置和所述坡道位置之间调整所述吊架在水中的浮力的步骤。
34.根据权利要求33所述的方法,包括相对于当所述吊架在所述收回位置中时所述吊架中的浮力的量减少当所述吊架在所述下水位置中时所述吊架的浮力的步骤。
35.根据权利要求33或权利要求34所述的方法,包括在下水期间淹没所述吊架中的腔室以便当进入水时所述吊架离开所述艇的步骤,所述艇在水中比所述吊架保持更大的浮力。
36.根据权利要求33-35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包括在收回所述艇期间增加所述吊架中的浮力的步骤。
37.根据权利要求27-36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包括在所述停放位置将所述艇闩锁到所述吊架的步骤。
38.根据权利要求27-37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包括当所述吊架在所述坡道位置时允许所述吊架响应于水中的波浪行为而在水中相对于所述支撑结构被动地移动的步骤。
39.使艇下水的装置,所述装置包括:
吊架,其成形以在其上接收艇,
所述吊架包括连接机构以将所述艇与所述吊架连接,并且所述连接机构能够被释放以将所述艇从所述吊架释放。
CN2011800661117A 2010-11-26 2011-11-25 使艇下水和收回的装置 Pending CN103339027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7)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GB1020080.6 2010-11-26
GBGB1020080.6A GB201020080D0 (en) 2010-11-26 2010-11-26 Apparatus
GB1109994.2 2011-06-14
GBGB1109994.2A GB201109994D0 (en) 2011-06-14 2011-06-14 Apparatus
GBGB1115998.5A GB201115998D0 (en) 2011-09-15 2011-09-15 Apparatus and method
GB1115998.5 2011-09-15
PCT/GB2011/052335 WO2012069853A2 (en) 2010-11-26 2011-11-25 Apparatus to launch and recover a boat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339027A true CN103339027A (zh) 2013-10-02

Family

ID=4544607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800661117A Pending CN103339027A (zh) 2010-11-26 2011-11-25 使艇下水和收回的装置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20130291779A1 (zh)
EP (1) EP2643204A2 (zh)
CN (1) CN103339027A (zh)
WO (1) WO2012069853A2 (zh)

Cited By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443277A (zh) * 2014-01-29 2015-03-25 中国人民解放军73653部队 舟船用浮动式引导装置
CN107107997A (zh) * 2014-11-07 2017-08-29 麦基嘉挪威公司 用于从海上安装船处理大型及重型构造的系统及方法
CN107757832A (zh) * 2017-10-27 2018-03-06 深圳市云洲创新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托架及船艇
CN107839843A (zh) * 2017-10-27 2018-03-27 深圳市云洲创新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多节托架、船艇及船艇布放回收方法
CN108382475A (zh) * 2018-03-23 2018-08-10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一种履带式近海快艇运移平台
CN109853463A (zh) * 2019-01-21 2019-06-07 卢宗鸿 一种船艇靠泊装置及船舰靠泊方法
CN110077565A (zh) * 2019-04-26 2019-08-02 广州船舶及海洋工程设计研究院(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第六0五研究院) 海上调度母港及调度方法
CN110382345A (zh) * 2016-12-15 2019-10-25 劳斯莱斯船业公司 船只转移系统
CN110650888A (zh) * 2017-03-15 2020-01-03 希尔斯私人有限公司 装卸系统及其使用方法
CN111252210A (zh) * 2020-03-17 2020-06-09 汇佳网(天津)科技有限公司 无人船辅助入水回收装置及方法
CN111572717A (zh) * 2020-06-30 2020-08-25 中船绿洲镇江船舶辅机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推杆式吊艇架及其使用方法
CN111645810A (zh) * 2020-06-16 2020-09-11 中国船舶科学研究中心 一种带有浮力调节搭载平台的多功能工作船及其作业方法
CN116374086A (zh) * 2023-04-10 2023-07-04 华中科技大学 一种基于曲面柔性导向与双冗余自锁的船艇收放系统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821066B1 (en) * 2012-06-28 2014-09-02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As Represented By The Secretary Of The Navy Shock mitigating universal launch and recovery system
US10065709B2 (en) 2013-06-05 2018-09-04 Bae System Plc Cradle assembly for boats
NO336490B1 (no) 2013-11-08 2015-09-07 Vestadvit Gruppen As Flerkrybbeanordning
WO2015087074A1 (en) 2013-12-13 2015-06-18 Ensco 392 Limited Apparatus for handling a boat
JP6432007B2 (ja) * 2015-06-16 2018-11-28 田中 文藏 小型艇揚収装置
US9708037B2 (en) 2015-06-24 2017-07-18 Lockheed Martin Corporation Ship-based waterborne vehicle launch, recovery, and handling system
IL242226B2 (en) 2015-10-22 2023-03-01 Peleg Amitai System and method for launching and mooring a vessel
WO2017119822A1 (en) 2016-01-08 2017-07-13 Vestdavit Gruppen As Aparatus for handling boats from a midships hangar or mission bay of a mother vessel
US9598149B1 (en) * 2016-07-08 2017-03-21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As Represented By The Secretary Of The Navy System for the deployment and recovery of towed sensors
US9902470B1 (en) 2016-09-01 2018-02-27 Jacek Jankowski Lifeboat launching arrangement
JP2018108790A (ja) * 2017-01-05 2018-07-12 株式会社三井E&Sホールディングス 舟艇用揚収装置、船舶、および舟艇用揚収方法
DE102017219251A1 (de) * 2017-10-26 2019-05-02 Thyssenkrupp Ag Aufnahmevorrichtung und Aufnahmeverfahren für ein Wasserfahrzeug
FR3088612B1 (fr) 2018-11-16 2020-12-11 Naval Group Dispositif de récupération d'un véhicule
US11148769B2 (en) * 2020-01-31 2021-10-19 The Boeing Company Unmanned marine vehicle retrieval apparatus and methods
US11352106B2 (en) * 2020-01-31 2022-06-07 The Boeing Company Apparatus and methods for deploying an unmanned marine vehicle having a payload deployment assembly
FR3107506B1 (fr) 2020-02-26 2022-02-18 Ixblue Navire comportant un système d’adaptation d’un module amovible et module amovible adapté
CN111319722A (zh) * 2020-03-30 2020-06-23 珠海云洲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回收装置及航行设备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776167A (en) * 1971-12-02 1973-12-04 Litton Systems Inc Semi-submersible tender
DE19500182A1 (de) * 1995-01-06 1996-07-11 Adolf Janssen Vorrichtung für ein Schwimmfahrzeug zum Aufnehmen und Aussetzen von insbesondere Booten
CN2511600Y (zh) * 2001-11-08 2002-09-18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研究院第七○一研究所 滑行艇收放滑道
US6474256B1 (en) * 2001-07-20 2002-11-05 Shore-Mate Industries, Inc. Dinghy lift
US6843198B1 (en) * 2002-07-31 2005-01-18 Columbia Research Corporation Transport, launch and recovery craft
US20080202405A1 (en) * 2007-02-26 2008-08-28 Physical Sciences, Inc. Launch and Recovery Devices for Water Vehicles and Methods of Use
US20090257826A1 (en) * 2006-08-30 2009-10-15 Global Davit Gmbh Device for a watercraft for picking up and launching boats
CN201424118Y (zh) * 2009-05-19 2010-03-17 孙庆柱 救生艇释放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424479B1 (en) * 2010-06-28 2013-04-23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As Represented By The Secretary Of The Navy Universal launch and recovery system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776167A (en) * 1971-12-02 1973-12-04 Litton Systems Inc Semi-submersible tender
DE19500182A1 (de) * 1995-01-06 1996-07-11 Adolf Janssen Vorrichtung für ein Schwimmfahrzeug zum Aufnehmen und Aussetzen von insbesondere Booten
US6474256B1 (en) * 2001-07-20 2002-11-05 Shore-Mate Industries, Inc. Dinghy lift
CN2511600Y (zh) * 2001-11-08 2002-09-18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研究院第七○一研究所 滑行艇收放滑道
US6843198B1 (en) * 2002-07-31 2005-01-18 Columbia Research Corporation Transport, launch and recovery craft
US20090257826A1 (en) * 2006-08-30 2009-10-15 Global Davit Gmbh Device for a watercraft for picking up and launching boats
US20080202405A1 (en) * 2007-02-26 2008-08-28 Physical Sciences, Inc. Launch and Recovery Devices for Water Vehicles and Methods of Use
CN201424118Y (zh) * 2009-05-19 2010-03-17 孙庆柱 救生艇释放装置

Cited By (2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443277A (zh) * 2014-01-29 2015-03-25 中国人民解放军73653部队 舟船用浮动式引导装置
CN107107997B (zh) * 2014-11-07 2019-05-07 麦基嘉挪威公司 负载处理系统及相关的安装船和方法
CN107107997A (zh) * 2014-11-07 2017-08-29 麦基嘉挪威公司 用于从海上安装船处理大型及重型构造的系统及方法
CN110382345B (zh) * 2016-12-15 2021-10-22 康斯伯格海事公司 船只转移系统
CN110382345A (zh) * 2016-12-15 2019-10-25 劳斯莱斯船业公司 船只转移系统
CN110650888B (zh) * 2017-03-15 2022-03-01 希尔斯私人有限公司 装卸系统及其使用方法
CN110650888A (zh) * 2017-03-15 2020-01-03 希尔斯私人有限公司 装卸系统及其使用方法
CN107839843A (zh) * 2017-10-27 2018-03-27 深圳市云洲创新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多节托架、船艇及船艇布放回收方法
CN107757832A (zh) * 2017-10-27 2018-03-06 深圳市云洲创新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托架及船艇
CN108382475B (zh) * 2018-03-23 2019-08-06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一种履带式近海快艇运移平台
CN108382475A (zh) * 2018-03-23 2018-08-10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一种履带式近海快艇运移平台
CN109853463A (zh) * 2019-01-21 2019-06-07 卢宗鸿 一种船艇靠泊装置及船舰靠泊方法
CN110077565A (zh) * 2019-04-26 2019-08-02 广州船舶及海洋工程设计研究院(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第六0五研究院) 海上调度母港及调度方法
CN111252210A (zh) * 2020-03-17 2020-06-09 汇佳网(天津)科技有限公司 无人船辅助入水回收装置及方法
CN111252210B (zh) * 2020-03-17 2022-03-04 汇佳网(天津)科技有限公司 无人船辅助入水回收装置及方法
CN111645810A (zh) * 2020-06-16 2020-09-11 中国船舶科学研究中心 一种带有浮力调节搭载平台的多功能工作船及其作业方法
CN111645810B (zh) * 2020-06-16 2021-05-28 中国船舶科学研究中心 一种带有浮力调节搭载平台的多功能工作船及其作业方法
CN111572717A (zh) * 2020-06-30 2020-08-25 中船绿洲镇江船舶辅机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推杆式吊艇架及其使用方法
CN111572717B (zh) * 2020-06-30 2024-02-02 中船绿洲镇江船舶辅机有限公司 一种推杆式吊艇架及其使用方法
CN116374086A (zh) * 2023-04-10 2023-07-04 华中科技大学 一种基于曲面柔性导向与双冗余自锁的船艇收放系统
CN116374086B (zh) * 2023-04-10 2024-04-02 华中科技大学 一种基于曲面柔性导向与双冗余自锁的船艇收放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2069853A2 (en) 2012-05-31
EP2643204A2 (en) 2013-10-02
WO2012069853A3 (en) 2012-07-19
US20130291779A1 (en) 2013-11-0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339027A (zh) 使艇下水和收回的装置
AU2011340678B2 (en) System for launching and recovering underwater vehicles, notably towed underwater vehicles
CN111572701B (zh) 双体型船舶
US6688248B2 (en) Submersible catamaran
CN111645810B (zh) 一种带有浮力调节搭载平台的多功能工作船及其作业方法
US4739721A (en) Boat for vertical and horizontal transfer
AU2013269527A1 (en) System for launching and retrieving submarine vehicles, in particular towed submarine vehicles
US20040258483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he lifting of offshore installation jackets
JP7419322B2 (ja) ボートの送出及び回収プラットフォーム並びに関連する送出及び回収する方法
WO2012115508A1 (en) Vessel comprising a stabilizing system
US20230135453A1 (en) Ship comprising a system for adapting a removable module and adapted removable module
US6244786B1 (en) Method for offshore load transfer operations and, a floater for offshore transport installation and removal of structural elements
US4203504A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escaping from an offshore drilling platform
JPH02169392A (ja) 幅員を可変とする浮舟渠
US5941192A (en) Ship borne lifts for tenders and methods for using same
CN209686328U (zh) 一种船艇靠泊装置
US10000258B2 (en) Vessel with selectively deployable hull members
EP1517831B1 (en) Multi-purpose heavy lift vessel
RU2743015C2 (ru) Составное судно с вертикальным судоподъемником
CN113619733B (zh) 一种模块化小艇收放装置的智能收放方法
WO2017201234A1 (en) Vessel with selectively deployable hull members
CN211644417U (zh) 内河两栖式起重工程船
US6588359B1 (en) Apparatuses and methods for at-sea cargo handling and rescue
KR20160146388A (ko) 구명정 진수 장치
CN115140575A (zh) 用于大水位差的全天候作业码头及其装卸作业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31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