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328058A - 控制器支承装置和控制器的充电系统 - Google Patents

控制器支承装置和控制器的充电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328058A
CN103328058A CN2011800659954A CN201180065995A CN103328058A CN 103328058 A CN103328058 A CN 103328058A CN 2011800659954 A CN2011800659954 A CN 2011800659954A CN 201180065995 A CN201180065995 A CN 201180065995A CN 103328058 A CN103328058 A CN 10332805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troller
central portion
supporting arrangement
rear wall
wall part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80065995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328058B (zh
Inventor
荒木孝昌
小仓友则
大西雅夫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ony Interactive Entertainment Inc
Original Assignee
Sony Computer Entertainment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ony Computer Entertainment Inc filed Critical Sony Computer Entertainment Inc
Publication of CN10332805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32805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32805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32805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3SPORTS; GAMES; AMUSEMENTS
    • A63FCARD, BOARD, OR ROULETTE GAMES; INDOOR GAMES USING SMALL MOVING PLAYING BODIES; VIDEO GAMES; GAM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A63F13/00Video games, i.e. games using an electronically generated display having two or more dimensions
    • A63F13/9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of video game device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A63F13/20 or A63F13/25, e.g. housing, wiring, connections or cabinets
    • A63F13/98Accessories, i.e. detachable arrangements optional for the use of the video game device, e.g. grip supports of game controller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3SPORTS; GAMES; AMUSEMENTS
    • A63FCARD, BOARD, OR ROULETTE GAMES; INDOOR GAMES USING SMALL MOVING PLAYING BODIES; VIDEO GAMES; GAM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A63F13/00Video games, i.e. games using an electronically generated display having two or more dimensions
    • A63F13/9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of video game device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A63F13/20 or A63F13/25, e.g. housing, wiring, connections or cabinets
    • A63F13/92Video game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to be hand-held while playing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7/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 H02J7/0042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characterised by the mechanical construction
    • H02J7/0044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characterised by the mechanical construction specially adapted for holding portable devices containing batteri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3SPORTS; GAMES; AMUSEMENTS
    • A63FCARD, BOARD, OR ROULETTE GAMES; INDOOR GAMES USING SMALL MOVING PLAYING BODIES; VIDEO GAMES; GAM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A63F2300/00Features of games using an electronically generated display having two or more dimensions, e.g. on a television screen, showing representations related to the game
    • A63F2300/10Features of games using an electronically generated display having two or more dimensions, e.g. on a television screen, showing representations related to the game characterized by input 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player-generated signals into game device control signals
    • A63F2300/1043Features of games using an electronically generated display having two or more dimensions, e.g. on a television screen, showing representations related to the game characterized by input 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player-generated signals into game device control signals being characterized by constructional detail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ultimedia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Charge And Discharge Circuits For Batterie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提供一种控制器支承装置,使用者以简单的动作就能够对控制器进行充电。支承装置(10)是用于支承控制器(90)的支承装置,控制器(90)在左右具有使用者把持的把持部(91)。支承装置(10)具有两个壁部。两个壁部在它们之间能够从上方插入把持部(91)之间的部分(92)。且支承装置(10)具备支承把持部(91)之间的部分(92)下面的支承部。两个壁部和支承部被形成得能够使控制器(90)向一个壁部倾倒。且在一个壁部侧设置有用于与控制器(90)电连接的端子。

Description

控制器支承装置和控制器的充电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支承使用者用两手能够把持的控制器且与该控制器电连接的控制器支承装置以及控制器的充电系统。
背景技术
现有,在操作游戏装置等电子机器时,是利用使用者用两手能够把持的控制器(操作装置)。(例如美国专利申请公开第2007/0281787号说明书)。这种控制器在其左右具有用于使用者把持的把持部,在各把持部设置有操作按钮等。这种控制器把表示使用者操作的信号用无线向游戏装置发送。该控制器在其内部具有能够充电的蓄电池和连接件。使用者需要向控制器的连接件连接电线以对蓄电池预先充电。
但在对控制器充电时,有时存在不能把电线的连接件顺利地向控制器的连接件嵌入等不能顺利进行连接作业的情况。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一形态的控制器支承装置是用于支承控制器的支承装置,该控制器在左右具有使用者把持的把持部。所述控制器支承装置具有相互相对且向上方延伸的两个壁部。所述两个壁部在它们之间能够从上方插入所述控制器的所述把持部之间的部分即控制器中央部。所述控制器支承装置具有支承部,支承配置在所述两个壁部之间的所述控制器中央部的下面。所述两个壁部和所述支承部被形成得能够使所述控制器中央部在所述两个壁部之间向一个壁部倾倒,在所述一个壁部侧设置有用于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的端子。
根据上述的控制器支承装置,使用者能够一边把持控制器的把持部,一边使两个壁部隔着控制器中央部地使控制器中央部通过该两个壁部之间。然后,使用者一边把持控制器的把持部一边把控制器向一个按钮壁部倾斜,则能够把端子与控制器电连接。其结果是能够把控制器连接作业所需要的使用者的动作简单化。上述的控制器支承装置不仅是对控制器充电的支承装置,而且也可以在控制器与游戏装置之间进行数据发送和接收等时被利用。
本发明一形态的充电系统具有:控制器支承装置,其用于支承在左右具有使用者把持的把持部的控制器;适配器,其用于向所述控制器安装。所述控制器支承装置具有相互相对且向上方延伸的两个壁部。所述两个壁部在它们之间能够从上方插入所述控制器的所述把持部之间的部分即控制器中央部。所述控制器支承装置具有支承部,支承配置在所述两个壁部之间的所述控制器中央部的下面。所述两个壁部和所述支承部被形成得能够使所述控制器中央部在所述两个壁部之间向一个壁部倾倒,在所述一个壁部侧设置有端子。所述适配器具有:与所述端子接触的接触部、向所述控制器的连接件嵌入的连接件。
根据上述的充电系统,使用者能够一边把持控制器的把持部,一边使两个壁部隔着控制器中央部地使控制器中央部通过该两个壁部之间。然后,使用者一边把持控制器的把持部一边把控制器向一个按钮壁部倾斜,则能够把端子与控制器电连接。其结果是能够把与控制器连接所需要的使用者的动作简单化。由于本发明的充电系统具有适配器,所以能够增加控制器连接件位置的自由度。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用于对游戏机控制器进行充电的充电系统使用状态的立体图;
图2是构成上述充电系统的控制器支承装置的立体图;
图3是图2的放大图,是上述控制器支承装置的配置有端子的部分被放大;
图4是上述控制器支承装置的立体图;
图5是构成上述充电系统的适配器和游戏机控制器的立体图;
图6是构成上述控制器支承装置的主要部件的分解立体图;
图7是上述控制器支承装置的剖视图,该图是以把游戏机控制器配置成第一姿势的状态来表示上述的控制器支承装置;
图8是上述控制器支承装置的剖视图,该图是以把游戏机控制器配置成第二姿势的状态来表示上述的控制器支承装置;
图9是上述适配器的侧视图,该图表示的适配器是被安装在游戏机控制器时的姿势;
图10是用于说明具有上述适配器的端子移动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一边参照附图一边说明本发明的一实施例。图1是本发明的实施例,是表示用于对游戏机控制器90进行充电的充电系统1使用状态的立体图。图2是构成充电系统1的控制器支承装置10的立体图。图3是图2的放大图,是控制器支承装置10的设置有端子69的部分被放大。图4是控制器支承装置10的立体图。图5是构成充电系统1的适配器70和游戏机控制器90的立体图。图6是构成控制器支承装置10的主要部件的分解立体图。图7和图8是控制器支承装置10的剖视图。图7是以把游戏机控制器90配置成后述第一姿势的状态来表示控制器支承装置10,图8是以把游戏机控制器90配置成后述第二姿势的状态来表示控制器支承装置10。图9是适配器70的侧视图,该图的适配器70被配置成是安装在游戏机控制器90时的姿势。
在以下的说明中,把图1所示的X1-X2表示的方向作为左右方向。把图1所示的Y1-Y2方向作为前后方向。且把图1所示的Z1-Z2表示的方向作为上下方向。
如图1所示,充电系统1具备:用于支承游戏机控制器90(以下单叫做控制器)的控制器支承装置(以下单叫做支承装置)10、用于向控制器90安装的适配器70。本例的支承装置10能够在前后方向支承并列的多个(具体是两个)控制器90。
控制器90是使用者用两手操作的控制器(操作装置)。如图1和图5所示,控制器90在其左右具有用于使用者把持的把持部91。且控制器90具有右把持部91与左把持部91之间的部分即控制器中央部92。控制器中央部92被形成大致长方体状,具有:上面92b、下面92c、前面92d和背面92e(参照图5和图7)。控制器中央部92上下方向的宽度(上面92b与下面92c的距离)比控制器中央部92前后方向的宽度(前面92d与背面92e的距离)大。把持部91具有上下方向细长的形状。控制器中央部92把把持部91的上部连结。把持部91的下部越过控制器中央部92的下面92c而向下方突出。本例的支承装置10以把持部91从控制器中央部92向下方突出的姿势来支承控制器90。
如图1所示,在右把持部91的上部前面和左把持部91的上部前面,分别配置有使用者能够用手指操作的操作部件。本例中,在右把持部91的上部前面设置有被配置成十字的多个(本例是四个)操作按钮(按压按钮)91R。在左把持部91的上部前面设置有能够输入多个方向(四个方向或八个方向)的方向键91L。方向键91L具有被配置成十字的凸部91a。且控制器90具有左右的操作杆95。操作杆95相对设置有操作按钮91R的区域和设置有方向键91L的区域而位于内侧(靠中心)。右操作杆95位于操作按钮91R的斜下方,左操作杆95位于方向键91L的斜下方。操作杆95从控制器90的前面突出。
控制器90是能够与游戏装置(未图示)等电子机器本体进行无线通信的控制器,按照操作按钮91R、方向键91L和操作杆95的操作而把信号用无线向电子机器本体发送。
控制器90在其内部具有能够充电的蓄电池。如图5所示,控制器90在其外面具有凹连接件92a。支承装置10具有端子69(参照图3)。端子69与凹连接件92a电连接。支承装置10具有控制器90充电装置的功能,一边支承控制器90一边通过端子69和凹连接件92a对控制器90充电。游戏装置等电子机器本体与控制器90之间的数据发送接收也可以利用支承装置10。
本实施例中,凹连接件92a被设置在控制器中央部92的上面92b。在控制器90被安装在支承装置10时,端子69位于从凹连接件92a离开的位置,经由装配在控制器90的适配器70而与控制器90电连接。如图5所示,适配器70具有与端子69接触的接触板71a。
如图2所示,电线85与支承装置10连接。该电线85与支承装置10内置的电路基板(未图示)连接。电路基板具有控制支承装置10向控制器90充电等的功能。即、若控制器90的蓄电池成为了满充电的状态,则电路基板进行停止充电等的处理。上述的端子69通过支承装置10所具备的配线而与该电路基板连接。
如图2和图4所示,支承装置10在前后方向具有相互相对的前壁部21和后壁部22。前壁部21和后壁部22被形成在它们之间能够插入控制器中央部92。即、前壁部21与后壁部22的间隔与控制器中央部92的宽度(控制器中央部92的前后方向宽度)对应。因此,能够把控制器中央部92嵌入在前壁部21与后壁部22之间。前壁部21的表面被形成与控制器中央部92的前面92d相对的面,后壁部22的表面被形成与控制器中央部92的背面92e相对的面。
如图2和图4所示,在前壁部21和后壁部22的下部设置有支承部21a、22a。支承部21a、22a支承配置在前壁部21与后壁部22之间的控制器中央部92的下面92c(参照图7)。前壁部21、后壁部22和支承部21a、22a被形成能够使配置在前壁部21与后壁部22之间的控制器90向后壁部22倾倒(参照图7和图8)。即、配置在前壁部21与后壁部22之间的控制器90能够在图7所示的姿势与图8所示的姿势之间移动。支承装置10的端子69被设置在后壁部22侧。控制器90通过向后壁部22倒下而使控制器90与端子69电连接。
如图2所示,本例的支承装置10在其下部具有基础板部10a。且支承装置10具有向上方延伸的多个(本例是三个)柱部11、12、13。柱部11、12、13在前后方向空开间隔地并列。在最前柱部11的后面和中央柱部12的后面设置前壁部21。在中央柱部12的前面和最后部柱部13的前面设置后壁部22。
如图1所示,左右方向柱部11、12、13的宽度(即、前壁部21和后壁部22的宽度)比左右把持部91的间隔(左右方向控制器中央部92的宽度)小。因此,在支承装置10支承控制器90的状态下,左右的把持部91比柱部11、12、13还位于右侧或左侧。其结果是,使用者能够一边把持把持部91,一边进行把控制器90放置在支承装置10的作业和把控制器90从支承装置10取下的作业,使这些作业容易进行。
如图2所示,本例的支承装置10具有在基础板部10a上竖立且在前后方向细长的基础壁部10b。柱部11、12、13从基础壁部10b向上方延伸。换言之,柱部11、12、13的下部被基础壁部10b连结。基础壁部10b的宽度也比左右把持部91的间隔(左右方向控制器中央部92的宽度)小。左右方向基础板部10a的宽度比基础壁部10b和柱部11、12、13的宽度大。本例的基础板部10a大致是圆形。
如图2所示,前壁部21和后壁部22向它们相对的方向(本例是前后方向)的一侧倾斜。本例中,各柱部11、12、13向后侧倾斜,由此,在柱部11、12、13形成的前壁部21和后壁部22也向后侧倾斜。由于前壁部21和后壁部22这样向后侧倾斜,所以控制器中央部92能够在前壁部21与后壁部22之间向斜下方插入。且由于前壁部21和后壁部22向后侧倾斜,所以在使控制器90向后壁部22倾倒时,控制器90的载重被加给端子69。其结果是能够提高设置在后壁部22侧的端子69与设置在适配器70的接触板71a的接触稳定性。
如图6所示,本例的支承装置10具有:框架15、多个(本例是两个)上板20和罩40。且支承装置10具有滑块51和可动部件61。这些部件分别由树脂形成。
如图6所示,框架15具有前后方向并列的多个(本例是三个)框架柱部15a、15b、15c。上板20被形成向上方敞开的大致U字状。本例把上述的前壁部21和后壁部22设置在上板20。上板20在前壁部21和后壁部22的基础上还具有把它们的下部连接的弯曲的底部23。前壁部21和后壁部22从底部23向上方延伸。把上板20配置在框架15上并安装在该框架15。详细说就是,把一个上板20配置在最前框架柱部15a与中央框架柱部15b之间,把另一个上板20配置在中央框架柱部15b与最后部的框架柱部15c之间。
罩40把框架15覆盖并形成柱部11、12、13的上面和侧面。即、如图6所示,罩40具有侧壁部41b、42b、43b。侧壁部41b、42b、43b沿框架柱部15a、15b、15c竖立而分别形成柱部11、12、13的侧面。且罩40具有上壁部41a、42a、43a。上壁部41a、42a、43a被架设在左右侧壁部41b、42b、43b的上边缘。上壁部41a、42a、43a把框架柱部15a、15b、15c的上侧覆盖,分别形成柱部11、12、13的上面。
如图7所示,在后壁部22侧配置有可动部件61和滑块51。滑块51构成锁定机构,该锁定机构抑制向后壁部22倾倒的控制器90向相反方向移动。可动部件61被向后壁部22倾倒的控制器90按压而后退,使端子69的接点69a露出。关于这些可动部件61和滑块51在后面详述。
如图6所示,本例的支承装置10具有:形成该支承装置10底面的基础罩81和配置在基础罩81上的基础板82(例如金属板)。把框架15配置在基础罩81和基础板82上。控制充电的上述电路基板被基础罩81和罩40所收容。罩40从侧壁部41b、42b、43b的下边缘向左右方向扩展,且具有与基础板82和基础罩81重合的板部40a。由板部40a、基础板82和基础罩81构成上述的基础板部10a(参照图2)。
如上所述,在前壁部21和后壁部22的下部设置有支承控制器中央部92下面92c的支承部21a、22a(参照图2和图4)。本例中,支承部21a、22a在前壁部21与后壁部22相对的方向(本例是前后方向)是分开的。由此,与由一个位置支承下面92c的形态相比而能够提高支承稳定性。本例中,支承部21a、22a分别位于前壁部21的最下部和后壁部22的最下部。
如图7所示,支承部21a从前壁部21向后壁部22(即、后侧)突出。本例支承部21a的外面具有圆弧状的截面。支承部21a在其弯曲的外面支承控制器中央部92的下面92c。由此,能够缩小支承部21a与下面92c之间的接触面积,能够减少下面92c与支承部21a之间产生的摩擦。本例中,支承部21a与下面92c的前边缘(控制器中央部92的角)抵接。
本例的支承部21a由与上板20不同的材料形成。支承部21a被嵌入在前壁部21形成的孔。通过这样把支承部21a和上板20由不同的材料形成,则容易调整控制器中央部92向后壁部22倾倒的圆滑度。支承部21a例如利用双色成型而被形成在上板20。且支承部21a也可以作为与上板20是另外的部件形成并嵌入在上板20。支承部21a也可以由与上板20相同的材料形成。这时能够减少制造工序。
如图2所示,在后壁部22的最下部设置有台阶,该台阶具有支承部22a的功能。本例中,在底部23形成有向上板20的内侧鼓起的引导凸部(技术方案中的引导部)20a。在该引导凸部20a与后壁部22表面(前面)的边界形成的台阶具有支承部22a的功能。
前壁部21的最下部与后壁部22的最下部之间(换言之是支承部21a与支承部22a之间)的部分(即、底部23)比支承部21a和支承部22a的位置还低(参照图7)。因此,在控制器中央部92被支承装置10支承时,控制器中央部92的下面92c位于从底部23向上方离开的位置。其结果是能够缩小下面92c与上板20的接触面积,能够减少它们之间的摩擦。且能够增加控制器中央部92的下面92c的形状自由度。支承部21a、22a的形态并不限定于此。例如也可以仅在前壁部21和后壁部22的某一侧设置支承部。也可以在底部23形成有支承部。
如图1和图5所示,控制器90在左右把持部91的内侧具有左右的鼓起部93。鼓起部93从左右把持部91和控制器中央部92的下面92c向内侧且向下方鼓起。两个鼓起部93位于在左右方向分开的位置。鼓起部93从正面看被形成环状,在鼓起部93的内侧配置有操作杆95的基部。鼓起部93具有比控制器中央部92的前面92d还稍微向前方突出的环状凸部93a(参照图1)。
在前壁部21形成有引导控制器90上下移动的引导部。本例如图4所示,在底部23形成的引导凸部20a在前壁部21的表面(后面)上向上方延伸。引导凸部20a具有上述引导部的功能。详细说就是,在控制器90形成的左右鼓起部93的环状凸部93a之间能够配置引导凸部20a。即、左右方向的引导凸部20a的宽度与左右环状凸部93a之间的距离对应。在把控制器中央部92向前壁部21与后壁部22之间插入时,引导凸部20a位于环状凸部93a之间,对于该环状凸部93a在上下方向相对移动。由此,利用引导凸部20a来限制控制器中央部92在左右方向移动,且对控制器90的上下移动进行导向。
在前壁部21与后壁部22之间插入有控制器中央部92时,引导凸部20a的上部(换言之是前壁部21的上部)与控制器中央部92的前面92d相对。如图1或图7所示,本例中,在前面92d设置有操作按钮92f。如图4所示,在前壁部21的上部形成有为了避免与该操作按钮92f产生干涉的凹部21c。
能够把引导凸部20a的底部配置在左右鼓起部93之间。即、左右鼓起部93之间的距离与左右方向的引导凸部20a的宽度对应。被配置在前壁部21与后壁部22之间的控制器中央部92在左右方向的位置不仅与环状凸部93a和引导凸部20a有关系,而且也被与鼓起部93和引导凸部20a底部的关系所限定。
如上所述,前壁部21和后壁部22和支承部21a、22a被形成为,在前壁部21与后壁部22之间控制器中央部92能够稍微向后壁部22倾倒。即、如图7和图8所示,控制器90在前壁部21与后壁部22之间能够取两个姿势,这样地来形成前壁部21和后壁部22和支承部21a、22a。具体说就是,控制器90能够在从后壁部22离开的第一姿势(图7所示的姿势)和向后壁部22倾倒的第二姿势(图8所示的姿势)之间移动。
如图7和图8所示,前壁部21与后壁部22的间隔比控制器中央部92的厚度(前后方向控制器中央部92的宽度)稍微大。容许下面92c对于支承部21a、22a相对移动地来形成支承部21a、22a。即、控制器中央部92的下面92c在与支承部21a接触的状态下能够相对该支承部21a移动。由此,在前壁部21与后壁部22之间控制器中央部92能够稍微向后壁部22倾倒。
在图7所示的第一姿势,控制器中央部92被如下配置。在后壁部22与控制器中央部92的背面92e之间形成有间隙。本例中,后壁部22的最下部与控制器中央部92背面92e的最下部抵接。在比背面92e的最下部更靠向上侧,在后壁部22与控制器中央部92的背面92e之间形成有间隙。且在前壁部21与控制器中央部92的前面92d之间也设置有间隙。而且在第一姿势中,前壁部21侧的支承部21a与控制器中央部92的下面92c抵接,支承该下面92c。另一方面,在后壁部22侧形成的支承部22a与控制器中央部92的下面92c之间设置有间隙。因此,被配置成第一姿势的控制器中央部92能够向后壁部22倾倒。
如图8所示,在第二姿势中,控制器90倒在后壁部22上,背面92e与后壁部22接触。控制器中央部92的下面92c被支承部21a和支承部22a这两者所支承。
如上所述,第一姿势的控制器90仅被两个支承部21a、22a中的支承部21a所支承(参照图7)。因此,控制器90能够以支承部21a与下面92c的接点为中心向后壁部22倾倒。前侧的支承部21a位于比后侧的支承部22a高的位置,支承下面92c的最前部。因此,能够提高第二姿势的控制器90的支承稳定性。
如上所述,充电系统1具有适配器70。如图5所示,适配器70具有板状的嵌合部71。在把适配器70向控制器中央部92安装时,嵌合部71位于控制器中央部92的背面92e的上部。这时,嵌合部71被配置成从背面92e向后方稍微突出。如图3和图7所示,上述的可动部件61在其上部具有板状的保护部62。保护部62位于后壁部22的上侧,保护部62的前面与后壁部22的前面位于同一平面上。保护部62被支承成为利用嵌合部71的按压而能够后退。由此,使安装有适配器70的控制器90能够在图7所示的第一姿势与图8所示的第二姿势之间移动,而适配器70具有比背面92e更向后方突出的嵌合部71。
在把控制器中央部92向前壁部21与后壁部22之间插入时,控制器中央部92首先被配置成第一姿势。在控制器中央部92到达第一姿势之前(即、控制器中央部92的下面92c碰到支承部21a之前),柱部12和柱部13具有限制控制器中央部92向后壁部22倾倒的限制件。
本例中,位于保护部62上侧的部分具有限制件的功能。即、嵌合部71和保护部62具有相互对应的形状。如图3所示,保护部62的外周被罩40的上壁部42a和侧壁部42b以及滑块51所包围。在上壁部42a和侧壁部42b以及滑块51的内侧形成的开口(利用保护部62封闭的开口)形状大体与嵌合部71的外形对应。因此,在把控制器中央部92向前壁部21与后壁部22之间插入的过程中,位于保护部62上侧的上壁部42a的前边缘42c(参照图3和图7)与嵌合部71碰触。因此,前边缘42c具有限制控制器中央部92向后壁部22倾倒的限制件功能。在控制器中央部92到达第一姿势时,嵌合部71与保护部62(换言之是在上壁部42a和侧壁部42b的内侧形成的开口)正对,与前边缘42c不碰触。其结果是容许控制器中央部92向后壁部22倾倒。在柱部13也设置有这种限制件功能。即、罩40的上壁部43a的前边缘具有限制件的功能(参照图6)。
如图3和图5所示,在保护部62的前面和嵌合部71形成有相互对应的凹凸。利用该凹凸而能够把嵌合部71配置在相对保护部62合适的位置(特别是在左右方向的位置)。本例在保护部62的前面形成有凸部62b(参照图3)。另一方面,在嵌合部71形成有凹部71f(参照图5)。在嵌合部71按压保护部62时,凸部62b与凹部71f嵌合。由此,规定了嵌合部71对于保护部62的相对位置。
如图5所示,适配器70的嵌合部71在该嵌合部71的外面(后壁部22侧的面)具有露出的接触板71a。本例中,适配器70具有多个接触板71a。它们在嵌合部71的表面在左右方向排列。如上所述,在后壁部22侧设置有多个(本例是四个)端子69。多个端子69在左右方向空开间隔地并列(参照图3)。在控制器中央部92被支承在壁部21、22之间时,接触板71a与端子69的接点69a正对。
如图7和图8所示,保护部62能够相对端子69向后方移动。即、保护部62对于端子69的接点69a而能够独立地向后方移动。因此,当控制器90向后壁部22倾倒且嵌合部71按压保护部62时,端子69的接点69a从保护部62的前面突出而与接触板71a接触。
如图7所示,端子69的接点(与适配器70的接触板71a接触的部分)69a位于从设置在后壁部22侧的支承部22a向上方离开的位置。本例中,接点69a比后壁部22更靠向上方。在控制器中央部92倾倒时,控制器中央部92上部(安装有适配器70的部分)的移动范围比下部的移动范围大。因此,通过把接点69a设置得比后壁部22更靠上侧,容易确保接触板71a与接点69a之间的接触压。由于接点69a的位置高,所以接点69a难于受到放置支承装置10的设置面上的灰尘等的影响。在端子69的通常状态(不向适配器70的接触板71a按压的状态)下,接点69a与后壁部22的表面大致位于同一平面上。
如图7所示,本例的端子69是扭簧。即、端子69具有:螺旋部69b、从螺旋部69b延伸的一对臂部69c、69d。臂部69c、69d被配置成螺旋部69b和作为顶点的大致V字状。在一个臂部69c的端部形成有接点69a。且在后壁部22的里侧配置有基板68。把另一个臂部69d固定在基板68。在接点69a被向后方按压时,端子69的力向使接点69a恢复的方向作用。基板68被框架15的框架柱部15b、15c支承。控制充电的电路基板通过连接该电路基板与基板68的配线(未图示)和该基板68而与端子69连接。
如上所述,支承装置10具有相对后壁部22而能够后退支承的可动部件61。如图6和图7所示,可动部件61具有:上述的保护部62和从保护部62的里面向下方延伸的左右臂部63。保护部62位于后壁部22的上侧。在保护部62处于通常位置(不向控制器90按压时的位置,图7所示的位置)时,其前面与后壁部22位于同一平面上。在保护部62形成有左右方向并列的多个孔(参照图3)。在保护部62处于通常位置时,端子69的接点69a位于保护部62的孔内侧,被该孔收容。保护部62这样来保护端子69的接点69a。
如图7所示,臂部63位于后壁部22的里侧,沿该后壁部22配置。臂部63在从保护部62向下方离开的位置具有被支承部63a。被支承部63a利用形成在框架柱部15b的支承轴15d而能够转动地被支承。因此,可动部件61能够以支承轴15d为中心向后方移动(参照图8)。在最后部的柱部13也设置有可动部件61。设置在柱部13的可动部件61的被支承部63a被形成在框架柱部15c的支承轴所支承。
在可动部件61以支承轴15d为中心向后方倾倒时,保护部62相对后壁部22而后退。其结果是端子69的接点69a从形成在保护部62的孔向前方突出,比保护部62的前面更靠向前方。
如图7所示,可动部件61利用弹簧64而向上述的通常位置施力。本例的弹簧64也是扭簧,其螺旋部分被支承轴15d支承。弹簧64的一端被框架15所保持,另一端与臂部63卡合。在可动部件61以支承轴15d为中心向后方倾倒时,弹簧64把使可动部件61向通常位置返回的力向该可动部件61作用。
如上所述,在后壁部22侧设置有抑制控制器90移动的锁定机构(抑制控制器90从第二姿势向第一姿势移动的机构)。锁定机构由滑块51和弹簧52构成。如图3所示,滑块51被配置在后壁部22的上侧。滑块51具有从后壁部22的表面(前面)连续的前面。更具体说就是,滑块51的前面被形成与后壁部22是大致同一平面。滑块51的前面与后壁部22邻接配置,位于后壁部22的上边缘之上。
滑块51能够向下方移动地被支承。本例如图7所示,在滑块51的下方设置有引导器15e,滑块51的上下移动被引导器15e导向。本例的引导器15e被形成得收容滑块51的下部。且本例把引导器15e形成在框架15。
弹簧52把框架15向上方靠压,框架15的上边缘与可动部件61的保护部62的下面碰触。由此,框架15的位置被限定。本例如图7所示,弹簧52也被引导器15e支承。具体说就是引导器15e被形成为收容弹簧52。
由滑块51和弹簧52构成的锁定机构通过与安装在控制器90的适配器70卡合来限制控制器90向相反方向移动。详细说就是,在控制器中央部92以与支承部21a的接点为中心向后壁部22倾倒时,适配器70的嵌合部71向斜下方移动。滑块51的上边缘51a(参照图3和图9)位于嵌合部71的下边缘71b(参照图9)的轨道上。且这样来形成下边缘71b:在把适配器70向控制器90安装时,使控制器中央部92的背面92e与下边缘71b之间产生间隙D(参照图9)。利用这些结构能够把控制器90锁定。即、在控制器中央部92向后壁部22倾倒时,滑块51碰到嵌合部71的下边缘71b,暂时地向下方移动。当控制器90到达第二姿势,则滑块51恢复到原来的位置(即、向上方移动)。由此,上边缘51a进入间隙D,与下边缘71b卡合。
在把控制器90从支承装置10取下时,使控制器90稍微向上方移动,解除滑块51与适配器70的卡合。且在使控制器90从第二姿势返回到第一姿势后,使控制器中央部92从前壁部21与后壁部22之间向上方移动。
如图9所示,在嵌合部71的下边缘71b形成有斜面71c。在控制器中央部92以与支承部21a的接点为中心向后方倾倒时,该斜面71c与滑块51的上边缘51a碰触。斜面71c为了与滑块51的上边缘51a在上下方向抵接而相对嵌合部71的表面(设置有接触板71a的面)倾斜。因此,在斜面71c与滑块51的上边缘51a抵接时,容易产生使滑块51下降的力。
如上所述,在后壁部22的上侧配置有可动部件61的保护部62和端子69的接点69a。如图7所示,锁定机构(更具体就是滑块51)与保护部62邻接。因此,即使在支承装置10振动的情况下,也容易维持接点69a与设置在嵌合部71的接触板71a的接触。本例把保护部62配置在锁定机构的更上侧。即、保护部62和端子69的接点69a位于滑块51的上侧。滑块51的上边缘51a与保护部62的下面抵接。
详细说明适配器70。如图5所示,适配器70除了上述的嵌合部71之外还具有安装板72。安装板72被形成得能够向控制器中央部92的上面92b安装。如图9所示,在安装板72设置有凸连接件72b,其能够与设置在上面92b的凹连接件92a嵌合。凸连接件72b被配置成从安装板72向下方突出。
如图5所示,本例的控制器90具有从各把持部91向上方突出的凸部94。在各凸部94设置有多个操作按钮94a、94b。安装板72在左右方向细长,其长度与左右凸部94的间隔对应。因此,对于安装板72虽然有外力作用,但被凸部94所抑制。其结果是能够抑制有不恰当的力向连接件92a、72b作用。安装板72的形状并不限定于此,也可以更短。
如图5所示,嵌合部71被形成得从安装板72的边缘向下方延伸。适配器70在被安装在控制器90时,嵌合部71是被沿控制器中央部92的背面92e配置,位于背面92e的最上部。
嵌合部71能够与背面92e卡合。具体则如图9所示,在嵌合部71的前面(与背面92e相对的面)形成有突起71d。突起71d向背面92e突出(图9中是向前方突出)。在控制器中央部92的背面92e形成孔92g(参照图5)。在把适配器70向控制器90安装时,突起71d与孔92g嵌合。突起71d的突出方向相对凹连接件92a与凸连接件72b的嵌合方向(上下方向)大致是正交。因此,突起71d能够抑制凸连接件72b从凹连接件92a的被拔出。
图10是用于说明凸连接件72b动作的图。如图10所示,凸连接件72b能够相对安装板72倾斜地被支承。即、凸连接件72b的基部72c利用安装板72能够转动地被支承。在把适配器70向控制器90安装时,使嵌合部71能够以基部72c为中心移动,以使突起71d能够向从控制器中央部92的孔92g拔出来的方向移动。利用这种结构,使为了把适配器70从控制器90取下的作业变容易。
如图10所示,在凸连接件72b的基部72c形成有板弹簧72d。在适配器70的通常状态下(凸连接件72b不被作用有外力的状态),板弹簧72d的端部碰到形成在安装板72的壁(未图示)。由于板弹簧72d的作用力而使凸连接件72b返回到基准位置(凸连接件72b从安装板72向正下方突出的姿势,图10的实线表示的凸连接件72b的姿势)。
如图9所示,在嵌合部71最下部的前面(朝向背面92e的面)形成有比突起71d的突出量小的突起71e。另一方面,在控制器中央部92的背面92e形成有孔92h(参照图5)。在适配器70被安装在控制器90的状态下,突起71e与孔92h嵌合。由于这样在嵌合部71形成有两个向背面92e嵌合的突起,所以能够抑制嵌合部71对于保护部62相对位置(具体说就是接触板71a对于端子69的相对位置)的偏离。
如以上所说明,支承装置10具有相互相对且向上方延伸的前壁部21和后壁部22。这些壁部21、22在它们之间能够插入控制器90的控制器中央部92。且支承装置10具有支承部21a、22a,其支承配置在前壁部21与后壁部22之间的控制器中央部92的下面92c。前壁部21、后壁部22和支承部21a、22a被形成得能够使控制器90在两个壁部21、22之间向后壁部22倾倒。在后壁部22侧设置有用于与控制器90电连接的端子69。
根据本例的支承装置10,使用者能够一边把持控制器90的把持部91,一边把控制器中央部92插入在两个壁部21、22之间。且使用者在它们之间配置了控制器中央部92后,能够一边把持控制器90的把持部91一边使控制器90向后壁部22倾倒,把端子69与控制器90电连接。其结果是能够使控制器充电所需要的使用者的动作简单化。
以上说明的充电系统1具有用于向控制器90安装的适配器70。适配器70具有:与端子69接触的接触板71a和与控制器90的连接件92a嵌合的连接件72b。因此,能够增加控制器90的连接件92a位置的自由度。
端子69的接点69a位于后壁部22的上侧部分。在控制器中央部92向后壁部22倾倒时,控制器90上部的可动范围比控制器90下部的可动范围大。因此,通过在后壁部22的上侧部分设置接点69a而容易确保端子69与控制器90的连接稳定性。
支承装置10具有抑制向后壁部22倾倒的控制器中央部92向相反方向移动的锁定机构。因此,更能够确保端子69与控制器90的连接稳定性。把锁定机构设置在配置有端子69的后壁部22侧。因此,容易确保接触的稳定性。
支承装置10具有配置在后壁部22侧且被控制器中央部92按压而能够后退的可动部件61。且端子69的接点69a被形成于后壁部22侧的孔所收容,在可动部件61后退时使接点69a从孔露出。根据该结构,能够保护端子69的接点69a。可动部件61具有保护部62,该保护部62形成有收容端子69的接点69a的孔,锁定机构与保护部62邻接。根据该结构,更能够提高接点69a与控制器90的接触稳定性。
在前壁部21形成有对控制器90的上下移动进行导向的引导凸部20a。根据该形态,能够使把控制器中央部92向前壁部21与后壁部22之间插入的作业顺利化。
支承装置10具有在前壁部21与后壁部22相对的方向分开设置的多个支承部21a、22a。根据该形态,能够提高控制器90的支承稳定性。
本发明并不限定于控制器支承装置10和充电系统1,而是能够有各种变更。
例如在以上的说明中,在适配器70的嵌合部71按压保护部62时,端子69的接点69a从形成在保护部62的孔突出。但也可以把可动部件61配置在与端子69不同的位置。且也可以在可动部件61按压控制器中央部92时,使端子69的接点69a比包含后壁部22的平面更向前方突出。
在以上的说明中,把包含滑块51的锁定机构设置在后壁部22侧。但也可以把锁定机构设置在与后壁部22不同的位置(例如前壁部21侧)。
在以上的说明中,包含前壁部21和后壁部22的上板20是与框架15形成为另外体而配置在该框架15上。但也可以不设置该上板20,而把后壁部22和后壁部22与框架15形成为一体。
且在以上的说明中,支承装置10对于前壁部21和后壁部22是具有两对,能够同时支承两个控制器90。但支承装置10也可以仅具有一对前壁部21和后壁部22,仅能够支承一个控制器90。

Claims (10)

1.一种控制器支承装置,其特征在于,其用于支承控制器,该控制器在左右具有使用者把持的把持部,
具有:两个壁部,其相互相对且向上方延伸,在它们之间能够从上方插入所述控制器的所述把持部之间的部分即控制器中央部;
支承部,支承配置在所述两个壁部之间的所述控制器中央部的下面,
所述两个壁部和所述支承部被形成得能够使所述控制器中央部在所述两个壁部之间向一个壁部倾倒,
在所述一个壁部侧设置有用于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的端子。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器支承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端子的接点位于所述一个壁部的上侧。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器支承装置,其特征在于,
还具有锁定机构,其抑制向所述一个壁部倾倒的所述控制器中央部向相反方向移动。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控制器支承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锁定机构被设置在所述一个壁部侧。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器支承装置,其特征在于,
还具有可动部件,其被向所述一个壁部倾倒的所述控制器中央部按压而能够后退,
所述端子的接点被形成在所述一个壁部侧的孔所收容,
在所述可动部件后退时,使所述端子的所述接点从所述孔露出。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控制器支承装置,其特征在于,
还具有锁定机构,其抑制向所述一个壁部倾倒的所述控制器中央部向相反方向移动,
所述可动部件具备形成有所述孔的保护部,该孔收容所述端子的所述接点,
所述锁定机构与所述保护部邻接。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器支承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两个壁部中的另一个壁部形成有对所述控制器中央部的上下移动进行导向的引导部。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器支承装置,其特征在于,
作为所述支承部而具有在所述两个壁部相对的方向分开设置的多个支承部。
9.一种控制器的充电系统,具有:控制器支承装置,其用于支承在左右具有使用者把持的把持部的控制器;适配器,其用于向所述控制器安装,所述控制器的充电系统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器支承装置具有:两个壁部,其相互相对且向上方延伸,在它们之间能够从上方插入所述控制器的所述把持部之间的部分即控制器中央部;支承部,支承配置在所述两个壁部之间的所述控制器中央部的下面,
所述两个壁部和所述支承部被形成得能够使所述控制器中央部在所述两个壁部之间向一个壁部倾倒,在所述一个壁部侧设置有端子,
所述适配器具有:与所述端子接触的接触部和向所述控制器的连接件嵌入的连接件。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控制器的充电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器支承装置还具有锁定机构,其在所述控制器中央部向所述一个壁部倾倒时与所述适配器卡合。
CN201180065995.4A 2011-02-01 2011-11-07 控制器支承装置和控制器的充电系统 Active CN103328058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1-019558 2011-02-01
JP2011019558A JP5840844B2 (ja) 2011-02-01 2011-02-01 コントローラ支持装置、及びコントローラの充電システム
PCT/JP2011/075629 WO2012105098A1 (ja) 2011-02-01 2011-11-07 コントローラ支持装置、及びコントローラの充電システム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328058A true CN103328058A (zh) 2013-09-25
CN103328058B CN103328058B (zh) 2015-11-25

Family

ID=4660233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80065995.4A Active CN103328058B (zh) 2011-02-01 2011-11-07 控制器支承装置和控制器的充电系统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JP (1) JP5840844B2 (zh)
CN (1) CN103328058B (zh)
WO (1) WO2012105098A1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135555A (zh) * 2015-06-12 2020-05-12 任天堂株式会社 支承装置
CN114123367A (zh) * 2020-08-31 2022-03-01 索尼互动娱乐股份有限公司 支承装置
US11724178B2 (en) 2015-06-12 2023-08-15 Nintendo Co., Ltd. Game controller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006260B2 (ja) * 2014-05-19 2016-10-12 任天堂株式会社 充電システム
USD833389S1 (en) 2018-02-26 2018-11-13 Performance Designed Products Llc Charger for a video game controller
US10888792B2 (en) * 2019-06-07 2021-01-12 Fosmon IP Holding Company, LLC Gaming console charging station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0063318A (ja) * 2008-09-05 2010-03-18 Sanyo Electric Co Ltd 充電台
JP2010246288A (ja) * 2009-04-07 2010-10-28 Sanyo Electric Co Ltd 充電台
CN101911427A (zh) * 2007-10-24 2010-12-08 Nyko科技有限公司 视频游戏控制器充电系统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0032105A (ja) * 1998-07-13 2000-01-28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充電装置
JP2002102536A (ja) * 2000-09-28 2002-04-09 Sanyo Electric Co Ltd 電源装置と電源装置およびゲーム機器
JP4228123B2 (ja) * 2007-05-09 2009-02-25 Smk株式会社 横置き式充電装置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911427A (zh) * 2007-10-24 2010-12-08 Nyko科技有限公司 视频游戏控制器充电系统
JP2010063318A (ja) * 2008-09-05 2010-03-18 Sanyo Electric Co Ltd 充電台
JP2010246288A (ja) * 2009-04-07 2010-10-28 Sanyo Electric Co Ltd 充電台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DATEL JAPAN CO.LTD.: "Controller Charger Twin Hatsubai Kaishi", 《CONTROLLER CHARGER TWIN HATSUBAI KAISHI》, 22 August 2008 (2008-08-22) *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135555A (zh) * 2015-06-12 2020-05-12 任天堂株式会社 支承装置
US11724178B2 (en) 2015-06-12 2023-08-15 Nintendo Co., Ltd. Game controller
US11951386B2 (en) 2015-06-12 2024-04-09 Nintendo Co., Ltd. Information processing system, information processing device, controller device and accessory
CN114123367A (zh) * 2020-08-31 2022-03-01 索尼互动娱乐股份有限公司 支承装置
CN114123367B (zh) * 2020-08-31 2024-05-07 索尼互动娱乐股份有限公司 支承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5840844B2 (ja) 2016-01-06
JP2012161176A (ja) 2012-08-23
CN103328058B (zh) 2015-11-25
WO2012105098A1 (ja) 2012-08-0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328058A (zh) 控制器支承装置和控制器的充电系统
CN111478988B (zh) 具有容纳动态柔性基板和对应系统的室的铰接式电子设备
CN101655740B (zh) 操作输入装置和文字输入装置
JP3191644U (ja) 外掛け式コントロールハンドル
CN100394647C (zh) 扁平型电缆用电连接器
CN101345151B (zh) 按钮开关
CN109216989A (zh) 连接器端子组件以及连接器
US10354816B2 (en) Operating device
JP2020521264A (ja) スマートコントローラ
CN102299021B (zh) 多功能开关组装体的枢轴开关工作结构
CN106133866B (zh) 电按键开关和具有电按键开关的操作元件
JP7389099B2 (ja) 入力デバイス
CN100545976C (zh) 按扣开关
CN103140907A (zh) 电动座椅开关组件
CN203038836U (zh) 按钮开关
CN104217886B (zh) 多方向输入装置
EP4184939A1 (en) Electronic device case having opening/closing structure
CN101271367B (zh) 可分离的变形鼠标
CN202221714U (zh) 按压式输入装置
CN104078262B (zh) 滑动开关
CN202930287U (zh) 滑动型开关装置
CN115136574B (zh) 铰链结构和包括铰链结构的电子装置
KR20230015027A (ko) 힌지 장치 및 힌지 장치를 포함하는 전자 장치
KR20230067417A (ko) 액세서리 장치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전자 장치
CN105405696A (zh) 一种手机及其按键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