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320188B - 生物基甲醇汽油防溶胀脱胶剂及其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生物基甲醇汽油防溶胀脱胶剂及其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320188B
CN103320188B CN201310280135.3A CN201310280135A CN103320188B CN 103320188 B CN103320188 B CN 103320188B CN 201310280135 A CN201310280135 A CN 201310280135A CN 103320188 B CN103320188 B CN 10332018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welling
component
methanol gasoline
bio
degumming ag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280135.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320188A (zh
Inventor
牛锋
黄晓磊
吴慧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orthwest Minzu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Northwest Minzu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orthwest Minzu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Northwest Minzu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1310280135.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320188B/zh
Publication of CN10332018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32018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32018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32018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Solid Fuels And Fuel-Associated Substan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生物基甲醇汽油防溶胀脱胶剂及其制备方法。它由塑胶防腐组分40~50%、防溶胀抗老组分25~30%及防胶脱胶组分25~30%组成。三种功能组分在常温下搅拌均匀即为生物基甲醇汽油防溶胀脱胶剂成品。本发明选择了能够清洁、环保、可再生、可降解的石油酵母脂肪酸皂作为廉价的添加剂主原料,既节能又减排,与现有技术相比,成本低、无毒、无污染、添加量少、防溶胀脱胶效果显著,不会给环境带来次生污染。本发明克服了现有甲醇汽油导致的燃油系统橡胶、塑料及纤维垫片的腐蚀、溶胀、变粘、变脆及软化等现象,提供一种制备简单、原料易得、无需变换改装汽车部件材料、防溶胀脱胶效果好、脱胶能力强的甲醇汽油防溶胀脱胶剂。

Description

生物基甲醇汽油防溶胀脱胶剂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醇类代用燃料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以生物质能为主、能够高比例掺和生物醇类的防溶胀脱胶剂。
背景技术
长期以来,各类机动车的燃料一直以汽油、柴油为主,这一使用模式越来越受到环境污染严重和资源日益紧缺的制约。为了改善这一困境,国内外采用了多种能源替代方式,然而,这些替代方式若要大规模推广,都存在着严重的缺陷。近年来,由于国际油价持续在高位盘旋,加快了国内外替代性醇醚燃料的推广应用速度和研究进程。醇类汽油作为一种清洁、廉价、高效的汽油替代品,以其丰富的来源受到重视,被认为是最有希望的汽车代用燃料。为此,世界各国都投入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进行甲醇汽油的研究。根据国家发改委颁布的能源可代替战略政策的实施,人们开始试验醇类汽油的各种添加剂。但是甲醇汽油对汽车燃油系统许多部件的橡胶和塑料都会产生一定的腐蚀、溶胀、变粘、变脆或软化等现象,纤维垫片会逐渐软化而致漏油等现象。
甲醇汽油对橡胶(丁腈橡胶)具有较大的溶胀性,但单独甲醇或汽油对橡胶溶胀很小。这是因为甲醇表面张力大,不易在橡胶表面润湿,尽管自身具有极性基团,却无法进入到橡胶内部去,故甲醇对橡胶溶胀小;而汽油刚好和甲醇相反,表面张力很小,易在橡胶表面润湿,但汽油自身无极性基团结构,即使表面润湿了也进不了具有极性基团的橡胶内部,因而对橡胶溶胀也小。只有甲醇和汽油共同作用,汽油先对橡胶表面润湿,然后甲醇分子趁机而入,进入橡胶内部,从而导致橡胶溶胀而腐蚀。
为解决这一问题,出现了许多关于橡胶在甲醇汽油中的溶胀程度及防溶胀的研究专利。如公告号CN101613629A“一种甲醇汽油橡胶防溶胀剂”是一种效果不错的发明专利,CN101544825A“醇基汽油缓蚀、防溶胀、防腐蚀的添加剂聚合物”中,公开了以脂肪酸酰胺酯、聚丁二酰亚胺及氟碳表面活性剂等,但不足之处是含有不利环保的磷酸酯;CN101280229A及CN102161919A中的防腐成分有价格昂贵的炔丙醇、羟基丁二酸二乙酯、环己胺表面活性剂和不利环保的肌酸六磷酸酯等,由于磷元素的存在而限制了使用,同时双戊烯的加入,不利于添加剂的稳定性;CN101985569A、CN100564496A等大量专利添加剂报告中,都是使用了污染环境的苯类化合物及甲苯、二甲苯作为防溶胀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有效解决和克服甲醇汽油导致的燃油系统橡胶、塑料及纤维垫片的腐蚀、溶胀、变粘、变脆及软化等现象,无需变换改装汽车部件材料、防溶胀脱胶效果好、脱胶能力强的一种甲醇汽油防溶胀脱胶剂。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不含有害物、价格低廉、对甲醇汽油的油品质量不受到任何影响的一种醇基汽油防溶胀脱胶剂的制备方法。
生物基甲醇汽油防溶胀脱胶剂的用途与作用:防腐抗老、防胶脱胶,解决橡胶溶胀问题。并符合国标(GB/T23799-2009)M85车用甲醇汽油标准而配制的防溶胀脱胶添加剂。
本发明是在我省重点支撑项目EAM(低温厌氧发酵微生物菌群)研究中,从长庆油田深部油层中,分离得到的一株高产油脂的兼性石油酵母菌EAM-AC16,于2013年4月7日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北辰西路1号院3号,保藏编号CGMCCNO.7429,分类命名为粘性丝孢酵母(Trichosporonmucoides)。
脂肪酸提取技术:取定量的酵母发酵液(采用常规发酵方法),3000r/min离心30min,去上清液,加入等体积的20%NaOH水溶液,120℃皂化30min,冷却至60~70℃加等体积的95%酒精摇匀。将上述加酒精的皂化物趁热加固体石蜡屑少许,冷却。此时,皂化液中的残烃与固体石蜡凝固在一起,可连同酵母渣一起过滤。用50%酒精清洗滤渣。将洗液与滤液合并,蒸发酒精。用HCl酸化至pH3.0,用乙醚提取二次。用水洗乙醚层,用无水硫酸钠干燥,蒸发乙醚,称重即得酵母C16~C18不饱和脂肪酸。
通过脂肪酸提取技术,获得以C16~C18不饱和脂肪酸为主的酵母脂肪酸,其脂肪酸主要成份为:软脂酸(C16:0)30%、棕榈酸(C16:1)5%、硬脂酸(C18:0)5%、油酸(C18:1)50%、亚油酸(C18:2)10%。以软脂酸、油酸为主的酵母脂肪酸与三乙醇胺经部分皂化得到的C16~C18不饱和单脂肪酸皂能够显著提高油品的燃烧热值,弥补甲醇热值不足、动力不强之缺陷。
皂化工艺过程:先把酵母C16~C18不饱和脂肪酸溶入基础油中,加温脱水,然后以体积比2∶1比例将三乙醇胺加入,在常温下反应15~30min。至脂肪酸三乙醇胺皂全部溶入油中,全部溶入均匀后即得成品。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和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其防溶胀脱胶剂是由三种功能组分组成:塑胶防腐组分(烷基胺)、防溶胀抗老组分(石油磺酸盐)及防胶脱胶组分(酵母脂肪酸皂、脂肪酸胺)。
生物基甲醇汽油防溶胀脱胶剂,其特征在于,是由以下体积百分比功能组分构成:塑胶防腐组分:烷基胺40~50%,所述的烷基胺是烷基二苯胺(T534),又称ADPA98;防溶胀抗老组分:石油磺酸盐25~30%,所述的石油磺酸盐是石油磺酸钡、石油磺酸钠以体积比1∶2比例配制的T701+T702母液;防胶脱胶组分25~30%,其组成为:14~17%酵母脂肪酸皂和8~16%脂肪酸胺,所述的酵母脂肪酸皂是由C16~C18石油酵母脂肪酸与三乙醇胺以体积比2∶1比例在常温下经皂化形成的脂肪酸皂;所述脂肪酸胺是由乙醇胺、二乙醇胺其中的一种或两种的以体积比等比例的混合物;所述的C16~C18石油酵母脂肪酸是由一株高产油脂的兼性石油酵母菌EAM-AC16经常规发酵提取得到,其保藏编号CGMCCNO.7429。
防溶胀抗老组分,所述的石油磺酸盐,优选石油磺酸钡、石油磺酸钠以体积比1∶2比例配制的T701+T702母液。其中T701+T702(1∶2)母液:是按体积单位用20份石油磺酸钡与40份石油磺酸钠溶于80份司盘80和80份吐温80中,即可形成每1ml中含0.1gT701,0.2gT702的母液。
防胶脱胶组分,所述的酵母脂肪酸皂,是由14~17%的C16~C18石油酵母脂肪酸(RCOOH)与有机胺(三乙醇胺)以体积比2∶1比例在常温下经皂化形成的脂肪酸皂(RCONHR1);脂肪酸胺,是由8~16%的乙醇胺、二乙醇胺其中的一种或两种的以体积比等比例的混合物。防溶胀脱胶剂,其制备方法如下:将40~50%的塑胶防腐组分、25~30%的防溶胀抗老组分与25~30%防胶脱胶组分加入到搅拌釜中,在常温下搅拌均匀即可得到透明、清亮显红棕色的生物基甲醇汽油防溶胀脱胶剂成品,pH8.22~8.51。
本发明采用以上技术方案主要优点为:
(1)本发明选择了能够清洁、环保、可再生、可降解的石油酵母脂肪酸作为廉价的添加剂,既节能又减排,为进一步开发利用工业废油脂和地沟泔水油等开辟了新的途径,具有变废为宝、利废为能的积极作用。
(2)本发明配方中成分都含有磺酸极性基团,它们的结构是由亲油的非极性基团和亲醇的极性基团组成,具有很强的表面活性,对固体橡胶表面能产生很强的吸附作用,形成一层牢固的保护膜。吸附时,磺酸的极性端在橡胶表面吸咐,非极性端向外,与甲醇汽油相连接,这样就阻止了甲醇汽油的侵入,达到减小橡胶溶胀的目的,所以本发明效果十分明显。
(3)对提高甲醇汽油的油品质量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因组分中选择了有利于提高甲醇汽油的油品质量的有效成分,如脂肪胺、表面活性剂等都含有双基团,既能溶于汽油又能溶于甲醇,具有进一步促进助溶稳定效果。同时,配方不含有强酸、强碱成分,不会破坏油品的酸碱平衡。
(4)本发明的防溶胀脱胶剂与现有技术相比,成本低、无毒、无污染、添加量少、防溶胀脱胶效果显著,不会给环境带来次生污染,且外观显透明状,颜色与油品相当,易被人们接受。
(5)本发明制备简单、母液制做简易、使用方便,成本低、效果好,只要将本发明加入甲醇汽油中,就能产生塑胶溶胀、油品脱胶的积极效果,所有汽车无需更换橡胶部件均可直接使用。而传统和现有技术做成的改性耐醇、耐油新材料,需在全国范围内进行橡胶部件的更换,不仅消耗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而且用户不易接受,推广存在局限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案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但并不局限于对本发明的限定(见下表)。
表1防溶胀脱胶剂(M8505)实施案例
实施例1
一种生物基甲醇汽油防溶胀脱胶剂是由以下体积百分比功能组分构成:
塑胶防腐组分:Cn烷基胺50.0%;
防溶胀抗老组分:Cn石油磺酸盐25.0%;
防胶脱胶组分:C16~C18脂肪酸皂17.0%;C2脂肪酸胺8.0%;
其中:塑胶防腐组分的Cn烷基胺为烷基二苯胺(T534),又称ADPA98;防溶胀抗老组分的Cn石油磺酸盐为石油磺酸钡、石油磺酸钠以体积比1∶2比例配制的T701+T702母液;防胶脱胶组分的C16~C18脂肪酸皂是由石油酵母脂肪酸(RCOOH)与有机胺(三乙醇胺)以体积比2∶1比例在常温下经皂化形成的脂肪酸皂(RCONHR1),C2脂肪酸胺是乙醇胺、二乙醇胺其中的一种或两种的以体积比等比例的混合物。将塑胶防腐组分、防溶胀抗老组分与防胶脱胶组分加入到搅拌釜中,在常温下搅拌均匀即可得到透明、清亮显红棕色的生物基甲醇汽油防溶胀脱胶剂成品,pH8.22。
实施例2
一种生物基甲醇汽油防溶胀脱胶剂是由以下体积百分比功能组分构成:
塑胶防腐组分:Cn烷基胺47.0%;
防溶胀抗老组分:Cn石油磺酸盐26.0%;
防胶脱胶组分:C16~C18脂肪酸皂17.0%;C2脂肪酸胺10.0%;
其中:塑胶防腐组分的Cn烷基胺为烷基二苯胺(T534),又称ADPA98;防溶胀抗老组分的Cn石油磺酸盐为石油磺酸钡、石油磺酸钠以体积比1∶2比例配制的T701+T702母液;防胶脱胶组分的C16~C18脂肪酸皂是由石油酵母脂肪酸(RCOOH)与有机胺(三乙醇胺)以体积比2∶1比例在常温下经皂化形成的脂肪酸皂(RCONHR1),C2脂肪酸胺是乙醇胺、二乙醇胺其中的一种或两种的以体积比等比例的混合物。将塑胶防腐组分、防溶胀抗老组分与防胶脱胶组分加入到搅拌釜中,在常温下搅拌均匀即可得到透明、清亮显红棕色的生物基甲醇汽油防溶胀脱胶剂成品,pH8.25。
实施例3
一种生物基甲醇汽油防溶胀脱胶剂是由以下体积百分比功能组分构成:
塑胶防腐组分:Cn烷基胺45.0%;
防溶胀抗老组分:Cn石油磺酸盐27.0%;
防胶脱胶组分:C16~C18脂肪酸皂16.0%;C2脂肪酸胺12.0%;
其中:塑胶防腐组分的Cn烷基胺为烷基二苯胺(T534),又称ADPA98;防溶胀抗老组分的Cn石油磺酸盐为石油磺酸钡、石油磺酸钠以体积比1∶2比例配制的T701+T702母液;防胶脱胶组分的C16~C18脂肪酸皂是由石油酵母脂肪酸(RCOOH)与有机胺(三乙醇胺)以体积比2∶1比例在常温下经皂化形成的脂肪酸皂(RCONHR1),C2脂肪酸胺是乙醇胺、二乙醇胺其中的一种或两种的以体积比等比例的混合物。将塑胶防腐组分、防溶胀抗老组分与防胶脱胶组分加入到搅拌釜中,在常温下搅拌均匀即可得到透明、清亮显红棕色的生物基甲醇汽油防溶胀脱胶剂成品,pH8.30。
实施例4
一种生物基甲醇汽油防溶胀脱胶剂是由以下体积百分比功能组分构成:
塑胶防腐组分:Cn烷基胺43.0%;
防溶胀抗老组分:Cn石油磺酸盐29.0%;
防胶脱胶组分:C16~C18脂肪酸皂14.0%;C2脂肪酸胺14.0%;
其中:塑胶防腐组分的Cn烷基胺为烷基二苯胺(T534),又称ADPA98;防溶胀抗老组分的Cn石油磺酸盐为石油磺酸钡、石油磺酸钠以体积比1∶2比例配制的T701+T702母液;防胶脱胶组分的C16~C18脂肪酸皂是由石油酵母脂肪酸(RCOOH)与有机胺(三乙醇胺)以体积比2∶1比例在常温下经皂化形成的脂肪酸皂(RCONHR1),C2脂肪酸胺是乙醇胺、二乙醇胺其中的一种或两种的以体积比等比例的混合物。将塑胶防腐组分、防溶胀抗老组分与防胶脱胶组分加入到搅拌釜中,在常温下搅拌均匀即可得到透明、清亮显红棕色的生物基甲醇汽油防溶胀脱胶剂成品,pH8.40。
实施例5
一种生物基甲醇汽油防溶胀脱胶剂是由以下体积百分比功能组分构成:
塑胶防腐组分:Cn烷基胺40.0%;
防溶胀抗老组分:Cn石油磺酸盐30.0%;
防胶脱胶组分:C16~C18脂肪酸皂14.0%;C2脂肪酸胺16.0%;
其中:塑胶防腐组分的Cn烷基胺为烷基二苯胺(T534),又称ADPA98;防溶胀抗老组分的Cn石油磺酸盐为石油磺酸钡、石油磺酸钠以体积比1∶2比例配制的T701+T702母液;防胶脱胶组分的C16~C18脂肪酸皂是由石油酵母脂肪酸(RCOOH)与有机胺(三乙醇胺)以体积比2∶1比例在常温下经皂化形成的脂肪酸皂(RCONHR1),C2脂肪酸胺是乙醇胺、二乙醇胺其中的一种或两种的以体积比等比例的混合物。将塑胶防腐组分、防溶胀抗老组分与防胶脱胶组分加入到搅拌釜中,在常温下搅拌均匀即可得到透明、清亮显红棕色的生物基甲醇汽油防溶胀脱胶剂成品,pH8.51。
本发明实例中各试剂原料的作用:
(1)烷基二苯胺(T534):油溶性好、配伍性强的高温抗氧剂,能显著改善各添加剂的相溶性、油溶性和配伍性,增强各添加剂间的协同效应,从而提高添加剂的质量,减少其它添加剂的用量。
(2)石油磺酸钡(T701):具有优良的抗潮湿、抗盐雾、抗盐水和水置换性能,对多种金属具有优良的防锈性能。在乳化油中起乳化作用。就是把油破碎成20μm以下的粒子能均匀分散在水相中。加热后油溶性好,能吸附于金属、橡胶表面形成保护膜,防止对金属、橡胶的腐蚀和锈蚀。
(3)石油磺酸钠(T702):具有较强的亲水性,对金属、橡胶起缓蚀作用,有较好的防锈性及乳化性能与大多数的油剂相容性好。
(4)酵母脂肪酸皂(RCONHR1):是由C16~C18石油酵母脂肪酸(RCOOH)与有机胺(三乙醇胺)以体积比2∶1在常温下经皂化形成的脂肪酸皂;在添加剂中起到乳化、增溶、防腐、防溶胀作用。
(5)吐温80(Tween-80):学名聚氧乙烯山梨醇酐脂肪酸酯,沸点93.0℃,闪点110.0℃,比重1.064;亲水性表面活性剂,在添加剂中起到表面活性剂及石油磺酸盐的助溶剂的作用。
(6)司盘80(Span-80):学名无水山梨醇脂肪酸酯,沸点90.0℃,闪点110.0℃,比重0.994;亲油性乳化剂,在添加剂中起到表面活性剂及石油磺酸盐的助溶剂的作用。
(7)乙醇胺(C2H7NO):沸点170.5℃,闪点93.0℃,比重1.020;在添加剂中起到防腐、除碳脱胶的作用。
(8)二乙醇胺(C4H11NO2):沸点268.8℃,闪点137.0℃,比重1.097;在添加剂中起到起到防腐、除碳脱胶的作用。
“T”字头石油添加剂是一类大分子有机合成化合物,其性状多为粘稠状油剂、粉状或固体,不便于直接使用。基于其亲油基、极性基、亲水基及总碱值的差异,本发明按其配伍性、溶解性提前按比例配制成各种所需的母液,这样既方便添加剂制备时的直接使用,又避免了某些原料间直接接触后出现浑浊、沉淀和掉钙脱胺等现象的发生,保证了原料的功能作用的发挥及各原料的稳定性,强化了母液与添加剂各原料间的配伍性、相容性,实现了添加剂的制备无需高压、加热,在常温状态下搅拌均匀即可得到稳定的成品之目的。这是本发明的又一特色和创新之处。
经试验验证以上功能组分及原料间相互匹配、相互促进、相互增效、取长补短,共同起到防腐抗老、防胶脱胶,解决橡胶溶胀的理想效果。
【试验测试】
为了验证本发明对甲醇汽油的橡胶塑料防腐抗老及防溶胀效果,在250ml封口瓶及试管中,以M85、M90、M95三种油品为A因子,甲醇含水量为B因子(体积百分比),防溶胀剂(实施例1)为C因子(体积百分比),分别对丁腈胶片、丁腈胶柱及橡胶采用正交试验L9(34)进行防腐抗老及防溶胀试验,在50℃恒温箱中处理3h后取出,室温放置30d、60d。其正交试验试验因子、水平表头设计及正交试验试验方案和结果见表2、表3。
表2防溶胀剂正交试验试验因子及水平表头设计
水平 A油品 B甲醇含水量% C防溶胀剂%
1 M85 0.00 0.01
2 M90 5.88 0.03
3 M95 10.53 0.06
丁腈橡胶的防溶胀正交试验试验方案及结果
表3橡胶浸泡的防溶胀剂正交试验【L9(34)】试验方案
结果表明:防溶胀剂对丁腈胶片、丁腈胶柱、橡胶环的防溶胀效果显著,其重量变化率、体积膨胀率均显著优于国标汽油,并发现随着甲醇含水量增多,溶胀率有所增高;而对照组汽油则对丁腈橡胶有明显软化、膨胀现象。
为了进一步验证本发明对汽车电喷头橡胶密封圈的防腐抗老及防溶胀效果,在250ml封口瓶中,以M85、M90、M95三种油品为A因子,M8507稳定剂为B因子,防溶胀剂(实施例1)为C因子,对汽车电喷头橡胶密封圈采用正交试验L9(34)进行防腐抗老及防溶胀试验,在50℃恒温箱中处理3h后取出,室温放置30d、60d。其正交试验试验因子、水平表头设计及正交试验试验方案和结果见表4、表5。
试验测试中所涉及的油品稳定剂是由以下体积百分比功能组分构成:
抑制醛酸组分:C16~C18脂肪酸皂7.0%;C4异构脂肪醇10.0%;
平衡酸碱组分:C4~C6脂肪醇6.0%;C4脂肪酸7.5%;
粘度改进组分:C4脂肪酸酯30.0%;
馏程改进组分:C4~C5脂肪醛20.0%;
稳定液相组分:C3~C4脂肪醇19.5%;
其中:抑制醛酸组分的C16~C18脂肪酸皂是酵母脂肪酸皂,是石油酵母脂肪酸(RCOOH)与有机胺(三乙醇胺)以体积比2∶1比例在常温下经皂化形成的脂肪酸皂(RCONHR1);C4异构脂肪醇是异丁醇;平衡酸碱组分的C4~C6脂肪醇,是正异构中碳醇组成,为正丁醇、伸丁醇及己二醇三种的以体积比等比例混合物;C4脂肪酸是异构中碳酸异丁酸;粘度改进组分的C4脂肪酸酯为乙酸乙酯;馏程改进组分的C4~C5脂肪醛是正异构中碳醛组成,优选异戊醛、丁醛以体积比3∶1比例的混合物;稳定液相组分的C3~C4脂肪醇是正异构中碳醇,优选异丙醇、正丁醇以体积比2∶1比例的混合物。将抑制醛酸组分、平衡酸碱组分、粘度改进组分、馏程改进组分与稳定液相组分加入到搅拌釜中,在常温下搅拌均匀即可得到透明、清亮呈无色或浅黄色的生物基甲醇汽油油品稳定剂成品,pH4.66。
表4防溶胀剂正交试验试验因子及水平表头设计
水平 A油品 B稳定剂 C防溶胀剂
1 M85 0.000% 0.008%
2 M90 0.050% 0.015%
3 M95 0.100% 0.030%
汽车电喷头橡胶密封圈的防溶胀正交试验试验方案及结果
表5电喷头橡胶密封圈防溶胀剂的正交试验【L9(34)】试验方案及结果
结果表明:防溶胀剂对电喷头橡胶密封圈的防溶胀效果也十分显著,其重量变化率的平均结果好于国标汽油,添加量在0.008%时效果最佳,说明本发明的防溶胀剂只需加入少量的剂量即可发挥出理想的效果,并对金属、橡胶表面可形成显见的保护膜,阻止了对金属、橡胶的腐蚀和锈蚀。
为了验证本发明对甲醇汽油的防胶脱胶效果,以M85、M90、M95三种油品为A因子,防溶胀剂(实施例1)为B因子,清净分散剂为C因子,考察各油品在室温下放置0d、30d、60d产生胶质的情况,按国标(GB/T8019-2008)测试方法进行了正交试验L9(34),其正交试验试验因子、水平表头设计及正交试验试验方案和结果见表6、表7。
试验测试中所涉及的清净分散剂是由以下体积百分比功能组分构成:
表面活性组分:C4~C5吗啉、N-甲基吗啉30.0%;
分散泥炭组分:C16~C18脂肪酸20.0%;Cn脂肪胺钙盐15.0%;
清净洗涤组分:Cn脂肪钙盐35.0%;
其中:表面活性组分为的C4~C5吗啉、N-甲基吗啉其中的一种,或者C4~C5吗啉、N-甲基吗啉以体积比等比例的混合物;分散泥炭组分中的C16~C18脂肪酸是石油酵母脂肪酸(RCOOH)或油酸(C18H34O2),所述的Cn脂肪胺钙盐是聚异丁烯双丁二酰亚胺(T154)、烷基水杨酸钙(T109)以体积比1∶1比例配制的T154+T109母液(是按体积单位用200份聚异丁烯双丁二酰亚胺与200份烷基水杨酸钙溶于200份环己烷中,即可形成每1ml中含0.5gT154和0.5gT109母液。);清净洗涤组分的Cn脂肪钙盐是硫化烷基酚钙、中碱值合成磺酸钙以体积比1∶1比例配制的T115B+T105母液(是按体积单位用50份硫化烷基酚钙与50份中碱值合成磺酸钙溶于50份油酸中,即可形成每1ml中含0.2gT115B和0.2gT105母液。)。将表面活性组分、分散泥炭组分与清净洗涤组分加入到搅拌釜中,在常温下搅拌均匀即可得到棕灰色的生物基甲醇汽油清净分散剂成品,pH10.30。
表6M8505/M8506正交试验试验因子及水平表头设计
水平 A油品 B防溶胀剂 C清净分散剂
1 M85 0.000% 0.000%
2 M90 0.015% 0.025%
3 M95 0.030% 0.030%
防溶胀剂、清净分散剂的防胶脱胶正交试验试验方案及结果:
表7防溶胀剂、清净分散剂防胶脱胶效果的正交试验【L9(34)】试验方案及结果
结果表明:随着油品组分油比例和存贮日期的增加,其未洗胶质也有所上升;可看出防溶胀剂、清净分散剂对防胶脱胶的效果十分显著,其未洗胶质的平均结果好于国标汽油,添加量在0.03%时效果最佳,说明本发明的防溶胀脱胶剂只需加入少量的剂量即可发挥出理想的效果,并且甲醇汽油的实际胶质均低于国标要求的5mg/100ml。
应当理解的是,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根据上述说明加以改进或变换,而所有这些改进和变换都应属于本发明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Claims (2)

1.一种生物基甲醇汽油防溶胀脱胶剂,其特征在于,是由以下体积百分比功能组分构成:塑胶防腐组分:烷基胺40~50%,所述的烷基胺是烷基二苯胺,又称ADPA98;防溶胀抗老组分:石油磺酸盐25~30%,所述的石油磺酸盐是石油磺酸钡、石油磺酸钠以体积比1∶2比例配制的T701+T702母液;防胶脱胶组分25~30%,其组成为:14~17%酵母脂肪酸皂和8~16%脂肪酸胺,所述的酵母脂肪酸皂是由C16~C18石油酵母脂肪酸与三乙醇胺以体积比2∶1比例在常温下经皂化形成的脂肪酸皂;所述脂肪酸胺是由乙醇胺、二乙醇胺其中的一种或两种的以体积比等比例的混合物;所述的C16~C18石油酵母脂肪酸是由一株高产油脂的兼性石油酵母菌EAM-AC16经常规发酵提取得到,其保藏编号CGMCCNO.742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物基甲醇汽油防溶胀脱胶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将40~50%的塑胶防腐组分、25~30%的防溶胀抗老组分与25~30%防胶脱胶组分加入到搅拌釜中,在常温下搅拌均匀即可得到透明、清亮显红棕色的生物基甲醇汽油防溶胀脱胶剂成品,pH8.22~8.51。
CN201310280135.3A 2013-07-05 2013-07-05 生物基甲醇汽油防溶胀脱胶剂及其制备方法 Active CN10332018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280135.3A CN103320188B (zh) 2013-07-05 2013-07-05 生物基甲醇汽油防溶胀脱胶剂及其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280135.3A CN103320188B (zh) 2013-07-05 2013-07-05 生物基甲醇汽油防溶胀脱胶剂及其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320188A CN103320188A (zh) 2013-09-25
CN103320188B true CN103320188B (zh) 2015-12-02

Family

ID=4918923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280135.3A Active CN103320188B (zh) 2013-07-05 2013-07-05 生物基甲醇汽油防溶胀脱胶剂及其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3320188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099345B (zh) * 2017-03-31 2020-08-14 兰州燚能生物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生物醇基燃油助溶增溶剂
CN108913238A (zh) * 2018-07-27 2018-11-30 泸州中天醇基能源有限公司 甲醇汽油复合助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9082315A (zh) * 2018-09-13 2018-12-25 陶立群 一种多功能甲醇柴油复合添加剂
CN110713854A (zh) * 2019-09-29 2020-01-21 上海金山廊林实业有限公司 一种清洁汽油用多醚类含氧清净增效剂组成物
CN114426891B (zh) * 2022-01-27 2023-01-03 山东用呗生物科技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醇基燃料的添加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4774172B (zh) * 2022-03-02 2024-02-27 山东用呗生物科技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醇基生物液体燃料的稳定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61986A (ja) * 1992-06-18 1994-01-11 Mitsubishi Kasei Vinyl Co ガソリン組成物
CN1241617A (zh) * 1999-03-04 2000-01-19 高同柱 高效多功能汽油添加剂制造技术
CN101613629A (zh) * 2009-07-15 2009-12-30 占小玲 一种甲醇汽油橡胶防溶胀剂
CN101649229A (zh) * 2009-07-16 2010-02-17 占小玲 一种甲醇汽油安定剂
CN101724474A (zh) * 2008-10-14 2010-06-09 陈若歆 M15~m100络合甲醇汽油制造模式与气体常温液化掺烧技术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61986A (ja) * 1992-06-18 1994-01-11 Mitsubishi Kasei Vinyl Co ガソリン組成物
CN1241617A (zh) * 1999-03-04 2000-01-19 高同柱 高效多功能汽油添加剂制造技术
CN101724474A (zh) * 2008-10-14 2010-06-09 陈若歆 M15~m100络合甲醇汽油制造模式与气体常温液化掺烧技术
CN101613629A (zh) * 2009-07-15 2009-12-30 占小玲 一种甲醇汽油橡胶防溶胀剂
CN101649229A (zh) * 2009-07-16 2010-02-17 占小玲 一种甲醇汽油安定剂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320188A (zh) 2013-09-2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320188B (zh) 生物基甲醇汽油防溶胀脱胶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3320187B (zh) 生物基甲醇汽油防腐缓蚀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3320186B (zh) 生物基甲醇汽油动力增强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3320185B (zh) 生物基甲醇汽油抗爆降气阻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6906014B (zh) 生物醇基轻质燃料闪点提高剂
CN103396843B (zh) 生物基甲醇汽油组分油及其制备方法
CN103320183B (zh) 生物基甲醇汽油清净分散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2559300A (zh) 一种车用醇醚柴油燃料及其配制方法
CN107099345B (zh) 生物醇基燃油助溶增溶剂
CN101348748B (zh) 一种微乳化生物柴油及其制备方法
CN103333720B (zh) 生物基甲醇汽油乳化融水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2965160A (zh) 一种以地沟油为生产原料的纳米生物燃油及其制备方法
CN104726149A (zh) 一种生物基甲醇汽油复合助剂及生物基高比例甲醇汽油
CN106947555B (zh) 生物醇基燃油动力热值剂
CN108441271A (zh) 汽油清净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3396847B (zh) 生物基甲醇汽油油品稳定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4946319B (zh) 高清洁新型车用甲醇汽油m85
CN101619247A (zh) 一种甲醇汽油溶水剂
CN103396848B (zh) 生物基甲醇汽油助溶冷启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1323801B (zh) 微乳化柴油复合添加剂
CN107338114B (zh) 生物醇基轻质燃料降凝流变剂
CN103980960B (zh) 环保复合汽油
CN103184082A (zh) 一种甲醇液体燃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0066694A (zh) 一种清洁燃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1250444A (zh) 可再生环保绿色新能源燃油的使用配方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