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315106B - 一种降血压、降血脂的袋泡茶的制作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降血压、降血脂的袋泡茶的制作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315106B
CN103315106B CN201310268359.2A CN201310268359A CN103315106B CN 103315106 B CN103315106 B CN 103315106B CN 201310268359 A CN201310268359 A CN 201310268359A CN 103315106 B CN103315106 B CN 10331510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a
cortex eucommiae
folium cortex
ilex latifolia
hou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268359.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315106A (zh
Inventor
张芝庭
张涛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IZHOU SHENQI PHARMACEUTIC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qi Phamaceutical Co Ltd Guizhou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qi Phamaceutical Co Ltd Guizhou filed Critical Shenqi Phamaceutical Co Ltd Guizhou
Priority to CN201310268359.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315106B/zh
Publication of CN10331510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31510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31510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31510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edicines Containing Plant Substan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降血压、降血脂袋泡茶的制作方法,该袋泡茶是由杜仲叶600-900重量份、苦丁茶100-400重量份为原料制成,制作方法为:杜仲叶乙醇溶液回流提取,滤液浓缩成清膏备用;取50%-70%重量份的苦丁茶粉碎成粗粉,其余苦丁茶加水浸泡后加入提取后的杜仲残渣,合并煎煮,过滤,滤液浓缩成清膏后,加入杜仲醇提物、罗汉果苷,充分混合均匀后喷入炒制的剩余苦丁茶粗粉中,最后将得到的目的产物高温短时灭菌、低温干燥后整粒,分装,即得。根据本发明所述制作方法得到的袋泡茶,具有颗粒细致均匀,药用成分含量高、分布均匀且溶出速度快等特点,口感苦中微甜、味清香、回味醇厚,同时增强了高血压高血脂的治疗作用,还提升了降糖等药用附加值,是三高患者的又一上佳选择。

Description

一种降血压、降血脂的袋泡茶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中药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降血压、降血脂的袋泡茶的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杜仲叶为杜仲科植物杜仲Eucommia ulmoides Oliv.的干燥叶。微辛,温。补肝肾,强筋骨,常用于肝肾不足,头晕目眩,腰膝酸痛,筋骨痿软。杜仲叶除具有镇静、镇痛作用外,还具有明显增加冠脉血流量、降压、增强机体免疫功能等作用。现代研究表明,杜仲叶中主要含有杜仲绿原酸、杜仲胶等,其中杜仲绿原酸具有抗菌、消炎、解毒、利胆、降压和升高白细胞及显著增加胃肠蠕动和促进胃液分泌等药理作用,对大肠杆菌、金色葡萄球菌、肺炎球菌和病毒有较强的抑制作用。
苦丁茶是中国一种传统的纯天然保健饮料佳品,来源为冬青科植物大叶冬青(学名:Folium llicis Latifoliae)的叶。苦丁茶中含有苦丁皂甙、氨基酸、维生素C、多酚类、黄酮类、咖啡碱、蛋白质等200多种成分。其成品茶清香有苦味、而后甘凉,具有清热消暑、明目益智、生津止渴、利尿强心、润喉止咳、降压减肥、抑癌防癌、抗衰老、活血脉等多种功效。
杜仲双降袋泡剂收载于卫生部药品标准中药成方制剂第十二册,标准号为WS3-B-2324-97,具有降压,降脂的功能,用于高血压症及高血脂症等症,由贵州明湖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生产。在生产过程中我们发现现有技术存在如下问题:首先杜仲叶与部分苦丁茶共同水煎煮提取,两者之间可能存在相互影响,导致杜仲叶中有效成分提取不完全,不如单独提取有效成分含量高,大大降低了药用成分如绿原酸等的利用率;第二、袋泡茶中颗粒的大小对冲泡茶叶的影响也较大,颗粒太大不利于茶中物质的溶出,颗粒太细易于从滤纸中流出,影响口感,且冲泡后有效成分溶出不均衡;第三,原标准中留取的苦丁茶粗粉用量不明确,生产技术人员凭经验留取,不利于标准化大生产,也不利于后续工艺,导致成品冲泡溶出速度、口感以及香味等有明显差异;第四、也是更为重要的一点,原标准制备方法中简单的将水煎煮提取物与预留的苦丁茶粗粉混合、干燥,未考虑到杜仲叶中另一有效成分杜仲胶,会造成提取物的牵连、拉丝、结团,这样的话,简单的混合干燥极容易导致药用成分分布不均匀,与苦丁茶粗粉混合不彻底,进而造成单包装中药用成分不均一,影响治疗效果;第五、杜仲叶,苦丁茶的特点是冲泡后先苦后甜,现有杜仲双降袋泡剂苦涩味及辛味略重,入口不算柔和,回味后甘甜味弱,在注重疗效同时也注重产品口味的今天,需要进一步考虑产品的附加属性,提升其质量。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降血压、降血脂的袋泡茶的制作方法,制得的杜仲双降袋泡茶具有颗粒细致均匀,药用成分含量高、分布均匀且溶出速度快,口感苦中微甜、味清香,回味醇厚等特点。另外在降压、降脂作用的基础上,由于加入了罗汉果甜甙,提升了产品降血糖、清热润肺等药用附加值,还改善了口感。
本发明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降血压、降血脂的袋泡茶的制作方法,该袋泡茶是由杜仲叶600-900重量份、苦丁茶100-400重量份为原料制成,其特征在于,制作方法为:
1)取杜仲叶洗净或除杂,加6-10倍量、浓度为20%-40%乙醇溶液回流提取1-2次,每次1-2小时,合并提取液,过滤,滤液浓缩得清膏A;
2)取50%-70%重量份的苦丁茶粉碎成粗粉B,其余苦丁茶加入4-6倍量纯化水浸泡0.5-1小时,然后加入步骤1)提取后的杜仲叶残渣,煎煮1-2次,每次0.5-1小时,合并煎煮液,过滤,滤液浓缩成清膏后,加入杜仲醇提物A、罗汉果甜甙,充分混合,得混合物C;
3)开启炒制锅,调节搅拌棒,放入苦丁茶粗粉B翻炒10-20分钟后,将混合物C均匀喷入炒制的苦丁茶中,喷制结束后将目的产物放入灭菌烘干设备中,先高温灭菌,然后迅速降温至80℃以下,低温干燥,过80目筛整粒,分装,即得。
前述制作方法,步骤2)中粗粉B的粒度为0.2-0.3mm,混合物C在80℃时相对密度为1.0-1.2。
前述制作方法,步骤2)中罗汉果甜甙的用量为4-7份,粉碎成100-120目的细粉。
前述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炒制温度为70-80℃,搅拌棒的速度为80-120转/分。
前述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高温灭菌温度为130-140℃,灭菌时间为30-90秒;低温干燥温度为50-60℃,时间为4-6小时。
本申请人对提取、喷制、干燥等制备过程进行了深入的筛选和对比研究,具体情况如下:
实验例1提取工艺研究
1.1提取方式研究
原标准中,将杜仲叶与部分苦丁茶水煎煮提取2次,合并煎煮液,浓缩即得提取物。本研究将杜仲叶单独进行提取,通过对现有技术的了解,考察了乙醇回流提取、水煎煮提取和水醇双提三种方式,以提取物中总绿原酸含量为指标,原标准提供方法制得的提取物为对比,结果如下:
表1不同提取方式对药用成分的影响
结果表明,采用乙醇回流提取后再水煎煮提取,即醇水双提的方式,杜仲叶中的有效成分得到了充分提取,有利于后续工艺的进行。
1.2工艺参数筛选
1.2.1乙醇提取考察
进一步考察乙醇回流提取中乙醇的浓度及用量,提取时间定为1小时,提取1次,具体方案及结果见下表:
表2不同浓度及用量对药用成分的影响
序号 浓度及用量 杜仲绿原酸含量
1 10%乙醇溶液、药材6倍量 0.06%
2 20%乙醇溶液、药材8倍量 0.11%
3 30%乙醇溶液、药材10倍量 0.10%
4 40%乙醇溶液、药材12倍量 0.10%
5 10%乙醇溶液、药材12倍量 0.08%
6 20%乙醇溶液、药材10倍量 0.11%
7 30%乙醇溶液、药材8倍量 0.12%
8 40%乙醇溶液、药材6倍量 0.09%
9 50%乙醇溶液、药材8倍量 0.07%
结果显示,浓度过高含量反而降低,浓度过低也不理想,考虑成本、工艺时间等因素,用量过高成本增加,过低提取不完全,因此选择乙醇浓度为20-40%、6-10倍用量时,提取充分,利用率高,最佳参数为8倍量、30%乙醇溶液。
另外,按照中药材提取的常规方法,参考原标准中提取次数,综合考虑工艺成本、提取时间等因素,将乙醇提取杜仲叶的提取时间定为1-2小时,提取次数定为1-2次,杜仲叶中有效成分可以得到很好的提取。
1.2.2水煎煮提取考察
1)苦丁茶提取用量筛选
分别选择总量20%、30%、40%、50%、60%的苦丁茶,与醇提取后的杜仲叶残渣,加5倍量纯化水煎煮提取1小时,过滤,浓缩,然后与回收乙醇后的醇提取物合并,加入剩余苦丁茶,以总绿原酸含量、性状为指标,结果如下:
表3苦丁茶提取用量筛选
2)水煎煮参数考察
将醇回流提取后的杜仲叶残渣和部分苦丁茶水煎煮提取,目的是使两者有效成分更加完全被利用,考虑水煎煮提取的常规方法,选择纯化水用量为药材的4-6倍量,先浸泡0.5-1小时,利于成分溶出,再水煎煮1-2次,每次0.5-1小时,结果证明,有效成分提取完全,煎煮次数和时间增加后提取率未有明显增加。
因此,选择提取方法为:取杜仲叶洗净或除杂,加6-10倍量、浓度为20%-40%乙醇溶液回流提取1-2次,每次1-2小时,合并提取液,过滤,滤液浓缩得清膏A;取50%-70%重量份的苦丁茶粉碎成粗粉B,其余苦丁茶加入4-6倍量纯化水浸泡0.5-1小时,然后加入提取后的杜仲叶残渣,煎煮1-2次,每次0.5-1小时,合并煎煮液,过滤,滤液浓缩成清膏后,加入杜仲醇提物A,即得提取物。
最佳方案为:取杜仲叶洗净或除杂,加8倍量、浓度为30%乙醇溶液回流提取2次,每次1小时,合并提取液,过滤,滤液浓缩得清膏A;取60%重量份的苦丁茶粉碎成粗粉B,其余苦丁茶加入5倍量纯化水浸泡1小时,然后加入提取后的杜仲叶残渣,煎煮1小时,煎煮液过滤,滤液浓缩成清膏后,加入杜仲醇提物A,即得提取物。
实验例2喷制工艺研究
原杜仲双降袋泡剂苦涩味略重,甘甜味弱,无明显香气,另外随机抽样后产品中药用成分含量有一定差异,因此研究过程中考虑加入适量辅料增加口感,同时对制作工艺作进一步研究。
2.1辅料种类及用量筛选
袋泡茶主要讲究原滋原味,茶叶中含有防腐防霉物质,因此不需另外加入防腐剂,淀粉、微晶纤维素等辅料会影响茶叶的冲泡效果,另外也不利于药用成分的溶出,因此本研究只选择加入甜味剂,以调节口感、性味。
样品的制备:取杜仲叶700g、苦丁茶300g,按实验例1得到的最佳方法进行提取,分别取1/10份提取物,各自加入下表中的辅料,然后与1/10份预留的苦丁茶充分混合,具体方案及结果如下:
表4甜味剂筛选结果
上表结果表明,采用罗汉果甜甙,极少的用量就能起到改善口感、气味的效果。对各种甜味剂进行研究分析,其中果糖、蔗糖会使人体血糖升高,且甜度比较低,达到同等甜度的使用量大;阿斯巴甜含有苯丙胺酸等物质,有一定的安全隐患;甜菊糖甙和罗汉果甜甙均为天然非营养型甜味剂,但甜菊糖甙无药用效果。综合考虑之后,我们认为制作健康有效的产品很重要,因此选择甜度高、不产生热量,并且具有清热润肺镇咳、降血糖等作用的罗汉果甜甙,进一步考察用量,样品制备同上,结果见下表:
表5罗汉果甜甙用量筛选结果
结果表明,1/10份样品中加入0.4-0.7g罗汉果甜甙效果良好,即处方量样品中选择罗汉果甜甙4-7份,袋泡茶的口感、性味均取得意料不到的效果,选择罗汉果甜甙5份最佳。
从以上结果可以看出,加入适量的罗汉果甜甙,极少的用量就能起到改善口感、气味的效果,是非常理想的食药添加剂。罗汉果甜甙由植物罗汉果提取制成,甜度是蔗糖的300倍,清热润肺镇咳、润肠通便之功效,对肥胖、便秘、糖尿病等具有防治作用的倍,纯天然,不增加人体血糖含量,不仅克服了杜仲叶、苦丁茶中有效成分充分提取后辛、涩味过重、香气不够的缺陷,且增加了其本身等药用效果。
2.2喷制工艺及参数筛选
2.2.1苦丁茶粉碎粒度
袋泡茶中颗粒的大小对冲泡茶叶的影响较大,颗粒太大不利于茶中物质的溶出,颗粒太细易于从滤纸中流出,影响口感,且冲泡后有效成分溶出不均衡。本研究人员将预留的苦丁茶粉碎成粗粉,分别过60目、80目、100目、120目筛,经比较,粗粉的粒度为0.2-0.3mm,颗粒既能够作为下一喷制工序的载体,又能够获得超过80%的良好的溶出率。
2.2.2喷制工艺研究
样品的制备:取杜仲叶700g、苦丁茶300g,按实验例1得到的最佳方法进行提取,提取物加入5g罗汉果甜甙,混合均匀;预留的苦丁茶粗粉粉碎为0.2-0.3mm大小备用;开启炒制锅,调节搅拌棒,将苦丁茶粗粉进行翻炒,然后将与罗汉果甜甙混合后的提取物均匀喷入炒制锅中,考察不同炒制温度、搅拌转速对产品性状和冲泡后液体状态的影响,结果如下:
表6不同炒制温度、搅拌转速对产品的影响
以上结果表明,炒制温度在70-80℃,搅拌速度为80-120转/分,得到的产品苦中带甜、气味清香、回味醇厚,尤其在喷入提取物之前先将苦丁茶粗粉炒制10-20分钟,更能提升产品的口感及香味。
实验例3灭菌、干燥研究
本研究选择高温短时灭菌、高压蒸汽灭菌、紫外照射灭菌、巴士灭菌四种方法进行比较,结果显示高压蒸汽灭菌时间较长,会使维生素C含量减少、部分儿茶素物质发生变化,还影响香气和茶色、口感,紫外照射效果不理想,巴士灭菌主要用于对高温不稳定的食品的灭菌、如奶制品,因此选择高温短时灭菌,用时短,既杀死了茶叶中对高温敏感的微生物,又保持了杜仲双降袋泡茶原有的风味,也有利于营养成分的保留,是比较理想的一种灭菌方式;另外低温恒温条件下缓慢干燥,也保持了茶香味。
实验例4疗效对比研究
4.1材料
本发明药物:实施例1-4的配方及制作方法制得样品,编号1-4,实验前分别用沸水浸泡两次,每次30分钟,取滤液制成每毫升含生药0.2g的药液备用;对照药物:按质量标准WS3-B-2324-97制得的杜仲双降袋泡剂,实验用药液按照前述方法制备。
动物:昆明种小鼠,体重20-24g,Wistar大鼠,体重250-300g,均由贵阳医学院实验动物中心供给。
4.2方法与结果
4.2.1对小鼠实验性高脂血症的影响
取小鼠70只,雌雄兼有,随机分成7组,每组10只。禁食16h后,给药组灌胃本发明药液2g/kg(即0.1ml/10g),对照药物组灌胃杜仲双降袋泡剂0.1ml/10g,正常组和高脂对照组喂蒸馏水0.1ml/只。给药后1小时除正常对照组外,均腹腔注射75%新鲜蛋乳液0.5ml/只。20小时后取眼球血测血清胆固醇。结果见下表,本发明药液能明显降低血清胆固醇含量,且效果比现有杜仲双降袋泡剂好。
表7对小鼠高脂血症的影响(Xˉ±s)
注:与正常组比较,ΔP<0.01;与高脂组比较*P<0.05。
4.2.2对大鼠急性肾性高血压的影响
取雄性大鼠24只,按下表所示药物及剂量随机分组给药,每天灌胃给药1次,连续14天,末次给药30min后,在乙醚麻醉下分离各鼠左肾,用银夹钳夹肾蒂4-5h。然后腹腔注射戊巴比妥钠40mg/kg麻醉,分离劲总动脉,用含0.1%肝素生理盐水的塑胶管作劲动脉插管,并联于水银检压器上描记血压。待血压平稳后取出银夹,大鼠血压上升,5分钟后趋于平值,比较各组大鼠放夹前后血压变化。结果见下表,本发明各组大鼠血压升高低于对照药物组,说明本方法得到的产品,具有拮抗急性肾性高血压的作用,且效果好于现有杜仲双降袋泡剂。
表8对大鼠急性肾性高血压的影响(Xˉ±s)
组别 剂量(g/kg) 血压(Kpa)
放夹前 放夹后 前后差值
空白对照 -- 14.53±1.18 21.32±3.34 4.65±0.88
样品1 2.0 14.48±1.22 16.47±2.19 1.72±0.57
样品2 2.0 14.51±1.25 16.92±2.44 1.83±0.62
样品3 2.0 14.56±1.23 16.53±2.81 1.76±0.53
样品4 2.0 14.54±1.30 16.72±2.95 1.81±0.64
药物对照 2.0 14.61±1.28 17.51±2.56 2.04±0.68
4.3小结:上述实验表明,采用本发明制作方法得到的杜仲双降袋泡茶能明显降低高脂小鼠的血脂,对大鼠急性肾性高血压有明显抑制作用,且作用效果优于现有的杜仲双降袋泡剂。
具体实施例方式:
实施例1:取杜仲叶洗净或除杂,加8倍量、浓度为30%乙醇溶液回流提取2次,每次1小时,合并提取液,过滤,滤液浓缩得清膏A;取60%重量份的苦丁茶粉碎成粗粉B,其余苦丁茶加入5倍量纯化水浸泡1小时,然后加入提取后的杜仲叶残渣,煎煮1小时,煎煮液过滤,滤液浓缩成清膏后,加入杜仲醇提物A,即得提取物
处方:杜仲叶700g、苦丁茶300g
制备方法:1)取杜仲叶洗净或除杂,加8倍量、浓度为30%乙醇溶液回流提取2次,每次1小时,合并提取液,过滤,滤液浓缩得清膏A;
2)取60%重量份的苦丁茶粉碎成粒度为0.2-0.3mm的粗粉B,其余苦丁茶加入5倍量纯化水浸泡1小时,然后加入步骤1)提取后的杜仲叶残渣,煎煮1小时,煎煮液过滤,滤液浓缩成清膏后,加入杜仲醇提物A、罗汉果甜甙,充分混合,得在80℃时相对密度为1.0-1.2的混合物C,其中罗汉果甜甙的用量为5g,粉碎成100目的细粉;
3)开启炒制锅,设定温度为75℃,调节搅拌棒速度为100转/分,放入苦丁茶粗粉B翻炒15分钟后,将混合物C均匀喷入炒制的苦丁茶中,喷制结束后将目的产物放入灭菌烘干设备中,先高温灭菌,高温灭菌温度为135℃,灭菌时间为50秒;然后迅速降温至80℃以下,50℃条件下低温干燥5小时,过80目筛整粒,分装,即得袋泡茶100袋。每袋装3.5g。
用法用量:开水泡服,一次1袋,一日2~3次。
实施例2:
处方:杜仲叶600g、苦丁茶400g
制备方法:1)取杜仲叶洗净或除杂,加6倍量、浓度为40%乙醇溶液回流提取2小时,提取液过滤,滤液浓缩得清膏A;
2)取50%重量份的苦丁茶粉碎成粒度为0.2-0.3mm的粗粉B,其余苦丁茶加入6倍量纯化水浸泡0.5小时,然后加入步骤1)提取后的杜仲叶残渣,煎煮2次,每次0.5小时,合并煎煮液,过滤,滤液浓缩成清膏后,加入杜仲醇提物A、罗汉果甜甙,充分混合,得在80℃时相对密度为1.0-1.2的混合物C,其中罗汉果甜甙的用量为4g,粉碎成120目的细粉;
3)开启炒制锅,设定温度为70℃,调节搅拌棒速度为80转/分,放入苦丁茶粗粉B翻炒20分钟后,将混合物C均匀喷入炒制的苦丁茶中,喷制结束后将目的产物放入灭菌烘干设备中,先高温灭菌,高温灭菌温度为130℃,灭菌时间为90秒;然后迅速降温至80℃以下,60℃条件下低温干燥4小时,过80目筛整粒,分装,即得袋泡茶100袋。每袋装3.5g。
实施例3:
处方:杜仲叶900g、苦丁茶100g
制备方法:1)取杜仲叶洗净或除杂,加10倍量、浓度为20%乙醇溶液回流提取2次,每次1.5小时,合并提取液,过滤,滤液浓缩得清膏A;
2)取70%重量份的苦丁茶粉碎成粒度为0.2-0.3mm的粗粉B,其余苦丁茶加入4倍量纯化水浸泡1小时,然后加入步骤1)提取后的杜仲叶残渣,煎煮2次,每次1小时,合并煎煮液,过滤,滤液浓缩成清膏后,加入杜仲醇提物A、罗汉果甜甙,充分混合,得在80℃时相对密度为1.0-1.2的混合物C,其中罗汉果甜甙的用量为7g,粉碎成100目的细粉;
3)开启炒制锅,设定温度为80℃,调节搅拌棒速度为120转/分,放入苦丁茶粗粉B翻炒10分钟后,将混合物C均匀喷入炒制的苦丁茶中,喷制结束后将目的产物放入灭菌烘干设备中,先高温灭菌,高温灭菌温度为140℃,灭菌时间为30秒;然后迅速降温至80℃以下,55℃条件下低温干燥6小时,过80目筛整粒,分装,即得袋泡茶100袋。每袋装3.5g。
实施例4:
处方:杜仲叶800g、苦丁茶200g
制备方法:1)取杜仲叶洗净或除杂,加9倍量、浓度为30%乙醇溶液回流提取1小时,提取液过滤,滤液浓缩得清膏A;
2)取60%重量份的苦丁茶粉碎成粒度为0.2-0.3mm的粗粉B,其余苦丁茶加入6倍量纯化水浸泡0.5小时,然后加入步骤1)提取后的杜仲叶残渣,煎煮0.5小时,煎煮液过滤,滤液浓缩成清膏后,加入杜仲醇提物A、罗汉果甜甙,充分混合,得在80℃时相对密度为1.0-1.2的混合物C,其中罗汉果甜甙的用量为6g,粉碎成120目的细粉;
3)开启炒制锅,设定温度为80℃,调节搅拌棒速度为90转/分,放入苦丁茶粗粉B翻炒15分钟后,将混合物C均匀喷入炒制的苦丁茶中,喷制结束后将目的产物放入灭菌烘干设备中,先高温灭菌,高温灭菌温度为132℃,灭菌时间为60秒;然后迅速降温至80℃以下,50℃条件下低温干燥5小时,过80目筛整粒,分装,即得袋泡茶100袋。每袋装3.5g。

Claims (3)

1.一种降血压、降血脂的袋泡茶的制作方法,该袋泡茶是由杜仲叶600-900重量份、苦丁茶100-400重量份为原料制成,其特征在于,制作方法为:
1)取杜仲叶洗净或除杂,加6-10倍量、浓度为20%-40%乙醇溶液回流提取1-2次,每次1-2小时,合并提取液,过滤,滤液浓缩得清膏A;
2)取50%-70%重量份的苦丁茶粉碎成粒度为0.2-0.3mm的粗粉B,其余苦丁茶加入4-6倍量纯化水浸泡0.5-1小时,然后加入步骤1)提取后的杜仲叶残渣,煎煮1-2次,每次0.5-1小时,合并煎煮液,过滤,滤液浓缩成清膏后,加入清膏A、罗汉果甜甙,充分混合,得混合物C,所述罗汉果甜甙的用量为4-7重量份,粉碎成100-120目的细粉;
3)开启炒制锅,设定炒制温度为70-80℃,调节搅拌棒的速度为80-120转/分,放入苦丁茶粗粉B翻炒10-20分钟后,将混合物C均匀喷入炒制的苦丁茶中,喷制结束后将目的产物放入灭菌烘干设备中,先高温灭菌,然后迅速降温至80℃以下,低温干燥,过80目筛整粒,分装,即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混合物C在80℃时的相对密度为1.0-1.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高温灭菌温度为130-140℃,灭菌时间为30-90秒;低温干燥温度为50-60℃,时间为4-6小时。
CN201310268359.2A 2013-06-28 2013-06-28 一种降血压、降血脂的袋泡茶的制作方法 Active CN10331510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268359.2A CN103315106B (zh) 2013-06-28 2013-06-28 一种降血压、降血脂的袋泡茶的制作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268359.2A CN103315106B (zh) 2013-06-28 2013-06-28 一种降血压、降血脂的袋泡茶的制作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315106A CN103315106A (zh) 2013-09-25
CN103315106B true CN103315106B (zh) 2014-10-15

Family

ID=4918438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268359.2A Active CN103315106B (zh) 2013-06-28 2013-06-28 一种降血压、降血脂的袋泡茶的制作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3315106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045098A (zh) * 2018-07-11 2018-12-21 贵州神奇药业有限公司 一种降三高含片及其制备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800422B (zh) * 2014-01-22 2018-04-10 湖南农业大学 杜仲保健复合冲剂制备及其产品
CN104206571A (zh) * 2014-09-24 2014-12-17 李从国 一种苦荞苦丁茶及其生产方法
CN104938728A (zh) * 2015-07-20 2015-09-30 青海省通天河藏药制药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降血糖代用茶的制备方法
CN105053343A (zh) * 2015-08-07 2015-11-18 广西南宁派腾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碳酸味茶及其制备方法
CN105533070B (zh) * 2016-01-20 2019-11-01 中国农业大学 一种具有降糖降脂作用的翻白草袋泡茶及其制备方法
CN106616718A (zh) * 2016-12-09 2017-05-10 昆明迈多生物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一种含有松花粉的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08635398A (zh) * 2018-07-06 2018-10-12 贵州神奇药业有限公司 杜仲叶和苦丁茶的组合物在制备防治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药物中的应用
CN110237116A (zh) * 2019-07-11 2019-09-17 贵州神奇药业有限公司 一种降三高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546097A (zh) * 2003-12-09 2004-11-17 君 李 降脂、降粘、降压保健茶
CN1733116A (zh) * 2005-08-16 2006-02-15 贵阳德昌祥药业有限公司 治疗高血压症的药物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883537A (zh) * 2006-06-13 2006-12-27 贵州神奇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治疗高血压、高血脂的中药复方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1658641A (zh) * 2009-09-25 2010-03-03 江西本草天工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含天麻杜仲叶苦丁茶的保健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546097A (zh) * 2003-12-09 2004-11-17 君 李 降脂、降粘、降压保健茶
CN1733116A (zh) * 2005-08-16 2006-02-15 贵阳德昌祥药业有限公司 治疗高血压症的药物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883537A (zh) * 2006-06-13 2006-12-27 贵州神奇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治疗高血压、高血脂的中药复方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1658641A (zh) * 2009-09-25 2010-03-03 江西本草天工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含天麻杜仲叶苦丁茶的保健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刘六军等.杜仲全叶深度综合利用技术路线研究.《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05,第27卷(第5期),第115-117页.
杜仲全叶深度综合利用技术路线研究;刘六军等;《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050930;第27卷(第5期);第115-117页 *
浅析杜仲的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秦国利;《中国医药指南》;20120930;第10卷(第26期);第613-614页 *
秦国利.浅析杜仲的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中国医药指南》.2012,第10卷(第26期),第613-614页.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045098A (zh) * 2018-07-11 2018-12-21 贵州神奇药业有限公司 一种降三高含片及其制备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315106A (zh) 2013-09-2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315106B (zh) 一种降血压、降血脂的袋泡茶的制作方法
CN103300180B (zh) 一种降血压、降血脂的保健茶及其制备方法
CN105146655A (zh) 含有茶树花的饮品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2823683B (zh) 一种降血糖茶饮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3689177A (zh) 具有保健作用的中药咖啡饮品及其制备方法
CN104208461B (zh) 中药组合物及其应用、制备方法
CN112603971B (zh) 蛹虫草陈皮中药组合物、制备方法及其用途
CN101904384A (zh) 一种普洱凉茶饮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5767291A (zh) 一种石斛绿茶保健饮料
CN104336230A (zh) 一种桑叶甜茶及其制备方法
CN108450602A (zh) 一种降尿酸风味黑茶饮料
CN104207241B (zh) 一种药食同源复合保健饮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3859521B (zh) 一种海巴戟天然功能饮料及其制备方法
KR101060309B1 (ko) 대추 경옥고
CN104666643B (zh) 一种复方雪菊产品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9645187A (zh) 一种鹧鸪茶复合饮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3783195B (zh) 一种麦绿素茶饮料的制备方法
CN109007152A (zh) 一种小叶苦丁袋泡茶的加工方法
CN112515074A (zh) 一种阿胶人参植物饮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7712520A (zh) 一种赶黄草饮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4106690A (zh) 大麦茶汁调配的荞麦袋泡茶及其制备方法
KR20110056908A (ko) 다시마, 함초, 귤피, 당귀, 옥수수수염, 뽕잎 및 삼백초으로 이루어진 한방 혼합 침출차 조성물 및 그 제조방법
CN103404811A (zh) 一种速溶葛粉及其制作工艺
CN106490611A (zh) 一种三七花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5594944A (zh) 一种决明子速溶咖啡及其制备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56 Change in the name or address of the patentee

Owner name: GUIZHOU SHENQI PHARMACEUTICAL CO., LTD.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NAME: SHENQI PHAMACEUTICAL CO LTD, GUIZHOU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550004 Guizhou Province, Guiyang city Beijing Road No. 1

Patentee after: GUIZHOU SHENQI PHARMACEUTICAL CO., LTD.

Address before: 550004 Guizhou Province, Guiyang city Beijing Road No. 1

Patentee before: Shenqi Phamaceutical Co., Ltd., Guizh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