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289471B - 油墨组和记录装置 - Google Patents

油墨组和记录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289471B
CN103289471B CN201310060226.6A CN201310060226A CN103289471B CN 103289471 B CN103289471 B CN 103289471B CN 201310060226 A CN201310060226 A CN 201310060226A CN 103289471 B CN103289471 B CN 10328947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k
background
mentioned
image
pigm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060226.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289471A (zh
Inventor
奥田平
奥田一平
佐野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eiko Epson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eiko Epson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eiko Epson Corp filed Critical Seiko Epson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328947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28947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28947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28947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DCOATING COMPOSITIONS, e.g. PAINTS, VARNISHES OR LACQUERS; FILLING PASTES; CHEMICAL PAINT OR INK REMOVERS; INKS; CORRECTING FLUIDS; WOODSTAINS; PASTES OR SOLIDS FOR COLOURING OR PRINTING; USE OF MATERIALS THEREFOR
    • C09D11/00Inks
    • C09D11/30Inkjet printing inks
    • C09D11/40Ink-se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ulti-colour inkjet printing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1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of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e.g. ink-jet printers or thermal printers, for supporting or handling copy material in sheet or web form
    • B41J11/0015Devices or arrangements  of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e.g. ink-jet printers or thermal printers, for supporting or handling copy material in sheet or web form for treating before, during or after printing or for uniform coating or laminating the copy material before or after printing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DCOATING COMPOSITIONS, e.g. PAINTS, VARNISHES OR LACQUERS; FILLING PASTES; CHEMICAL PAINT OR INK REMOVERS; INKS; CORRECTING FLUIDS; WOODSTAINS; PASTES OR SOLIDS FOR COLOURING OR PRINTING; USE OF MATERIALS THEREFOR
    • C09D11/00Inks
    • C09D11/02Printing inks
    • C09D11/03Printing inks characterised by features other than the chemical nature of the binder
    • C09D11/037Printing inks characterised by features other than the chemical nature of the binder characterised by the pigment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DCOATING COMPOSITIONS, e.g. PAINTS, VARNISHES OR LACQUERS; FILLING PASTES; CHEMICAL PAINT OR INK REMOVERS; INKS; CORRECTING FLUIDS; WOODSTAINS; PASTES OR SOLIDS FOR COLOURING OR PRINTING; USE OF MATERIALS THEREFOR
    • C09D11/00Inks
    • C09D11/02Printing inks
    • C09D11/10Printing inks based on artificial resins
    • C09D11/106Printing inks based on artificial resins containing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 C09D11/107Printing inks based on artificial resins containing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from unsaturated acids or derivatives thereof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DCOATING COMPOSITIONS, e.g. PAINTS, VARNISHES OR LACQUERS; FILLING PASTES; CHEMICAL PAINT OR INK REMOVERS; INKS; CORRECTING FLUIDS; WOODSTAINS; PASTES OR SOLIDS FOR COLOURING OR PRINTING; USE OF MATERIALS THEREFOR
    • C09D11/00Inks
    • C09D11/30Inkjet printing inks
    • C09D11/32Inkjet printing inks characterised by colouring agents
    • C09D11/322Pigment ink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DCOATING COMPOSITIONS, e.g. PAINTS, VARNISHES OR LACQUERS; FILLING PASTES; CHEMICAL PAINT OR INK REMOVERS; INKS; CORRECTING FLUIDS; WOODSTAINS; PASTES OR SOLIDS FOR COLOURING OR PRINTING; USE OF MATERIALS THEREFOR
    • C09D11/00Inks
    • C09D11/30Inkjet printing inks
    • C09D11/38Inkjet printing inks characterised by non-macromolecular additives other than solvents, pigments or dye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W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Inks, Pencil-Leads, Or Crayons (AREA)
  • Ink Jet Recording Methods And Recording Media Thereof (AREA)
  • Ink Jet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油墨组和记录装置,上述油墨组能够抑制背景用油墨组合物与着色用油墨组合物在边界的渗出,还能够进一步抑制背景用油墨组合物的凝集,上述记录装置具有将该油墨组记录于被记录介质的适合的记录模式。一种油墨组和具备该油墨组的装置,该油墨组含有背景用油墨组合物和着色油墨组合物,上述背景用油墨组合物含有背景用颜料,上述着色油墨组合物含有着色颜料,在将上述背景用油墨组合物的表面张力设为S1(mN/m)、将上述着色油墨组合物的表面张力设为S2(mN/m)时,满足‑5<(S1-S2)<4;该油墨组在第1模式或第2模式中使用,上述第1模式将上述背景用油墨组合物和上述着色油墨组合物邻接地记录于被记录介质上,上述第2模式对记录有上述着色油墨组合物的图像记录上述背景用油墨组合物。

Description

油墨组和记录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油墨组和记录装置。
背景技术
已知在具有透光性的被记录介质、例如具有透光性的树脂膜上印刷时,由白色油墨形成作为基底层的白底印刷层,在形成的白底上由规定的着色油墨形成图像(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另外,还已知即使对介由具有透光性的被记录介质印刷的图像进行目视观察时,也在具有透光性的被记录介质上记录由白色油墨形成的规定的图像来作为对由着色油墨形成的图像的遮光层,抑制由着色油墨记录的图像的透过性。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8-248008号公报
发明内容
但是,在上述专利文献1中,在作为背景用油墨组合物的白色油墨和着色用油墨组合物邻接或重叠地记录时的各油墨组合物的边界部、即白色油墨和着色用油墨组合物的接触部,有可能产生由油墨组合物的物性不同而导致的被称为渗出(bleeding)的混色或渗色。
因此,本发明提供一种油墨组和记录装置,上述油墨组能够抑制背景用油墨组合物与着色用油墨组合物在边界的渗出,还能够进一步抑制背景用油墨组合物的凝集,上述记录装置具有将该油墨组记录于被记录介质的适当的记录模式。
本发明为了至少解决上述课题之一,可通过下述方式或适用例而实现。
适用例1
本适用例的油墨组,其特征在于,含有背景用油墨组合物和着色油墨组合物,所述背景用油墨组合物含有背景用颜料,所述着色油墨组合物含有着色颜料,在将上述背景用油墨组合物的表面张力设为S1(mN/m)、将上述着色油墨组合物的表面张力设为S2(mN/m)时,满足:
-5<(S1-S2)<4,
上述油墨组在第1模式或第2模式中使用,所述第1模式将上述背景用油墨组合物和上述着色油墨组合物邻接地记录于被记录介质上,所述第2模式对记录有上述着色油墨组合物的图像记录上述背景用油墨组合物。
利用含有与着色油墨组合物相比颜料沉降速度大的背景用颜料的背景用油墨组合物,记录形成与由着色用油墨组合物形成的彩色图像邻接或重叠的图像时,背景用颜料与彩色图像发生混色或沉入现象,即发生所谓的渗出。由此,图像的鲜明度降低,或者彩色图像的色彩受损。但是,根据本适用例的油墨组,通过使背景用油墨组合物和着色用油墨组合物的表面张力之差大于-5且小于4,从而能够抑制背景用油墨组合物凝集于由着色用油墨组合物形成的彩色图像。由此,能够进行例如形成于彩色图像上的由背景用油墨组合物形成的图像的记录,即在第2模式中能够在彩色图像上容易润湿扩展地形成均匀的背景图像,能够促进背景用油墨组合物的干燥,能够抑制背景用颜料向彩色图像沉降。同样地,即使是第1模式,也能够抑制背景用油墨组合物在与彩色图像的邻接边界凝集,能够抑制向彩色图像的混色。
适用例2
在上述适用例中,其特征在于,上述S1为28(mN/m)以下。
根据上述适用例,能够良好地保持第1模式中的对被记录介质的润湿性,抑制背景用油墨组合物在被记录介质上凝集。
适用例3
在上述适用例中,其特征在于,上述背景用颜料的下述式(1)所示的沉降速度v为2.0×10-6(cm/s)以上。
v={(ρ-ρw)gR2}/(18η) (1)
上述式(1)中的v为沉降速度(cm/s),ρ为颜料的密度(g/cm3),ρw为溶剂的密度(g/cm3),g为重力加速度(m/s2),R为颜料的直径(cm),η为溶剂的粘度(Pa·s)。
上述式(1)被称为斯托克斯式,根据上述适用例,由斯托克斯式算出的沉降速度快的背景用颜料在第2模式时容易引起与基底图像的渗色。但是,根据本适用例的发明,能够良好地防止该不良情况。
适用例4
在上述适用例中,其特征在于,上述背景用油墨组合物和上述着色油墨组合物含有选自利用戴维斯法算出的HLB值为4.2~7.8的范围内的二元醇醚类、聚醚硅氧烷系表面活性剂、氟系表面活性剂中的1种以上。
根据上述适用例,能够使油墨容易润湿扩展。
适用例5
本适用例的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上述适用例的油墨组、上述第1模式和上述第2模式。
根据本适用例的记录装置,能够得到可形成作为混色或沉入的渗出得到抑制的记录物的记录装置。
适用例6
在上述适用例中,其特征在于,在上述第2模式中,记录上述背景用油墨组合物时的记录有上述着色油墨组合物的图像的干燥率为40%~90%。
根据上述适用例,能够抑制背景用油墨组合物在彩色图像上的凝集,能够得到可形成背景用颜料沉入得到抑制的记录物的记录装置。
适用例7
在上述适用例中,其特征在于,具备对记录了上述背景用油墨组合物的图像记录上述着色油墨组合物的第3模式。
根据上述适用例,即使在由背景用油墨组合物形成的背景图像上由着色油墨组合物形成彩色图像,也可抑制着色油墨组合物的凝集,所以即便使例如透光性基材为被记录介质时,也能够得到由所希望的着色油墨组合物形成的色彩。
适用例8
在上述适用例中,其特征在于,与上述第3模式中记录上述着色油墨组合物时的记录有上述背景用油墨组合物的图像的干燥率相比,上述第2模式中记录上述背景用油墨组合物时的记录有上述着色油墨组合物的图像的干燥率高。
根据上述适用例,背景用油墨组合物对由着色用油墨组合物形成的彩色图像的表面张力变得比对被记录介质上、例如透光性树脂膜上的表面张力高,但是通过提高彩色图像的干燥率,从而能够抑制背景用油墨组合物对彩色图像的表面张力的上升。因此,能够抑制背景用油墨组合物在彩色图像上的凝集。
适用例9
在上述适用例中,其特征在于,上述记录装置具备使被记录于被记录介质上的上述背景用油墨组合物或上述着色用油墨组合物干燥的干燥机构,与利用所述干燥机构使所述第3模式中由所述着色油墨组合物进行记录前由所述背景用油墨组合物形成的记录干燥的干燥时间相比,利用上述干燥机构使上述第2模式中由所述背景用油墨组合物进行记录前由所述着色油墨组合物进行的记录干燥的干燥时间长。
根据上述适用例,通过在记录装置中具备干燥机构,从而能够利用干燥时间控制干燥率。因此,通过使第2模式中的彩色图像的干燥时间比第3模式中的彩色图像的干燥时间长,从而能够提高第2模式中的彩色图像的干燥率。由此,能够抑制背景用油墨组合物在彩色图像上的凝集。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喷墨式记录装置的概略立体图。
图2是示意地表示利用喷墨式记录装置形成的记录物的放大剖视图,(a)是利用第1模式形成的记录物,(b)是利用第2模式形成的记录物,(c)是利用第3模式形成的记录物。
图3是表示实施例的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说明本发明所涉及的实施方式。
第1实施方式
图1是表示作为第1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记录装置的喷墨式记录装置100的概略立体图。如图1所示,喷墨式记录装置100具备滑架101。滑架101介由由滑架电动机102驱动的同步带103,由引导部件104引导,沿压板105的轴向往复移动。利用未图示的输送机构将记录介质200向滑架101与压板105之间输送。
在滑架101的与被记录介质200对置的位置安装有喷墨式记录头300。另外,在喷墨式记录头300的上部可装卸地装填有将作为液体的油墨供给到喷墨式记录头300的白色系墨盒106以及彩色和黑色墨盒107,上述白色系墨盒106容纳作为背景用油墨组合物的白色系油墨,上述彩色和黑色107墨盒容纳作为着色油墨组合物的彩色和黑色油墨。被记录介质200被配置于打印等区域P,由喷墨式记录头300喷出油墨,记录文字、图像等。记录有文字、图像等的被记录介质200作为记录物210而被排出。
另外,如图1所示,在作为未配置被记录介质200的非打印等区域的例如原位H,配置有作为具有顶盖部件、吸引机构等的清洁机构的例如压盖机构120、吸引泵130以及擦拭部件140。
说明利用第1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喷墨式记录装置100对被记录介质200进行记录的方法的概要。喷墨式记录装置100具备形成图2(a)所示的记录物210a的第1模式、形成图2(b)所示的记录物210b的第2模式、以及形成图2(c)所示的记录物210c的第3模式这3种记录模式。
图2(a)所示的记录物210a在被记录介质200上邻接地形成有白色系图像Pw和彩色图像Pc。图2(b)所示的记录物210b在被记录介质200上形成有彩色图像Pc,在彩色图像Pc上重叠地形成有白色系图像Pw。图2(c)所示的记录物210c在被记录介质200上形成有白色图像Pw,在白色系图像Pw上重叠地形成有彩色图像Pc。
利用喷墨式记录装置100的记录方法具备如下工序:记录模式选择工序,选择记录模式;第1记录工序,基于所选择的记录模式,初次形成记录图像;干燥工序,将由第1记录工序形成的图像干燥;以及第2记录工序,在干燥工序之后,基于所选择的记录模式形成下一个记录图像。
记录模式选择工序
记录模式选择工序选择第1模式、第2模式以及第3模式中的任一模式,并通过利用喷墨式记录装置100中具备的未图示的操作部来选择指定记录模式的方法、或通过与喷墨式记录装置100连接的未图示的个人计算机选择指定记录模式的方法等来选择指定记录模式。
第1记录工序
基于由记录模式选择工序选择的记录模式,用喷墨法将规定的油墨在被记录介质200上形成、记录图像。在选择了第1模式或第3模式的第1记录工序中,作为背景用图像的一个例子,形成白色系图像Pw(以下,利用白色系图像Pw作为背景用图像的一个例子来说明)。记录介质200优选为选自印刷用纸等涂布纸、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聚乙烯、聚丙烯、聚氯乙烯、金属、玻璃中的1种。这些记录介质200为油墨非吸收性或低吸收性,在Bristow法中,从接触开始到30毫秒为止的水吸收量为1ml/m2以下。
背景用油墨优选实质上不含有在相当于1大气压下的沸点为280℃以上的烷基多元醇。例如,可以含有在相当于1大气压下的沸点为188℃的丙二醇,但不含有在相当于1大气压下的沸点为280℃以上的丙三醇、在相当于1大气压下的沸点为280℃以上的聚乙二醇、在相当于1大气压下的沸点为280℃以上的聚丙二醇等。另外,背景用油墨只要是作为背景用而使用的油墨就没有特别限定,优选白色系油墨或光亮性油墨。作为白色系油墨中含有的白色系颜料,例如可以使用含有氧化钛、氧化锌、氧化锆、中空树脂粒子的微粒的颜料。此处,从优异的白色度的观点考虑,优选含有氧化钛的微粒。白色系颜料的平均粒径没有特别限定,优选100nm~1μm,更优选为200nm~400nm,进一步优选为250nm~380nm,最优选为260nm~350nm。应予说明,这些微粒也可以是被氧化硅、氧化铝等涂布的微粒。
光亮性油墨含有光亮性颜料。作为光亮性颜料,只要是在附着于介质时呈现光亮性的颜料就没有特别限定,例如可举出选自铝、银、金、铂、镍、铬、锡、锌、铟、钛、以及铜中的1种金属或2种以上的合金(也称为金属颜料),或者具有珍珠光泽的珍珠颜料。作为珍珠颜料的代表例,可举出被覆有二氧化钛的云母、鱼鳞箔、氯氧化铋等具有珍珠光泽、干涉光泽的颜料。
另外,作为背景用颜料,优选根据下述式(2)所示的“斯托克斯式”得到的沉降速度v为2.0×10-6(cm/s)以上。根据斯托克斯式算出的沉降速度快的背景用颜料在第2模式时容易引起与基底的图像的渗色。但是,根据本申请的发明,能够良好地防止该不良情况。
v={(ρ-ρw)gR2}/(18η) (2)
上述式(2)中的v为沉降速度(cm/s),ρ为颜料的密度(g/cm3),ρw为溶剂的密度(g/cm3),g为重力加速度(m/s2),R为颜料的直径(cm),η为溶剂的粘度(Pa·s)。
第1记录工序中记录的白色系图像Pw可以是形成于记录介质200的实心图像,也可以在与由彩色和黑色油墨形成着色图像的位置重合地形成白色系图像Pw。为了得到被记录于白色系图像Pw上的着色图像的充分的辨识性,使用白色系油墨形成的白色系图像Pw的白色度优选73以上,更优选75以上。此处,背景用图像(在实施方式中为白色系图像Pw)的记录中使用的白色系颜料量优选为0.8g/m2,更优选为1.0g/m2以上。
另外,白色系油墨的表面张力优选为30mN/m以下,更优选为28mN/m以下。进而,在将作为背景用油墨组合物的白色系油墨的表面张力设为S1(mN/m)、将着色油墨组合物的表面张力设为S2(mN/m)时,白色系油墨的表面张力与着色油墨的表面张力之差优选为满足:
-5<(S1-S2)<4。
在第2模式中的第1记录工序中,使用着色油墨,利用喷墨法形成彩色图像Pc。着色油墨含有色材,且实质上不含有在相当于1大气压下的沸点为280℃以上的烷基多元醇。此处,着色油墨的表面张力优选为30mN/m以下,更优选为28mN/m以下,进一步优选为26mN/m以下,更进一步优选为10mN/m~28mN/m,最优选为10mN/m~26mN/m。
干燥工序
在本申请发明中,可以在第2记录工序之前设置活化能射线(例如紫外线)照射工序、干燥工序。在设置干燥工序时,干燥工序使第1记录工序中形成的白色系图像Pw或彩色图像Pc干燥。作为干燥的方法,可以使用自然干燥、加热干燥。作为加热干燥,可举出热风干燥、利用热源直接接触的加热器干燥、利用活化能射线(例如红外线)的干燥等。应予说明,干燥工序可以与第1记录工序同时进行。
在第1记录工序中形成白色系图像Pw、即第1模式和第3模式的情况下,优选以使白色系图像的干燥率成为40%~90%(优选为55%~90%)的方式进行干燥。另外,在第1记录工序中形成彩色图像Pc、即第2模式的情况下,优选以使彩色图像Pc的干燥率成为40%~90%(优选为55%~90%)的方式进行干燥。应予说明,干燥工序中实现的干燥率在第2记录工序中喷出的着色油墨到达由第1记录工序形成的白色系图像Pw或彩色图像Pc之前被实现即可。因此,干燥工序是在第1记录工序中在记录介质200上记录白色系图像Pw或彩色图像Pc、在第2记录工序中着色油墨或白色系油墨到达白色系图像Pw或彩色图像Pc之前的工序,从第1记录工序到第2记录工序之间的自然干燥也被包括在干燥工序中。
干燥率可以利用以下方法算出。将油墨赋予被记录介质而形成图像时的被记录介质的质量相当于干燥率0%。然后,在规定的干燥条件下使图像干燥,被记录介质的质量变化实质上停止的时刻相当于干燥率100%。可以由使这2个数据和干燥时间变更而得到的数据(中间干燥率)表示在相同的干燥条件下被记录介质的质量变化和干燥率的变化。这样得到的结果是,能够由从背景色的图像形成到有色(不包括白色)的图像形成的时间、第2记录工序时的被记录介质的质量等算出干燥率。应予说明,干燥温度随时间变化时,优选根据质量算出干燥率。
就在第1记录工序中形成的图像在干燥工序中的干燥时间而言,优选延长由第3模式的第1记录工序形成的白色系图像Pw的干燥时间、由第2模式的第1记录工序形成的彩色图像Pc的干燥时间。通过这样进行干燥,在后述的第2模式的第2记录工序中,利用喷墨法将形成白色系图像Pw的白色系油墨重叠在形成于被记录介质200上的彩色图像Pc上时,能够防止白色系图像Pw向彩色图像Pc的渗出,即混色、渗色等。背景用颜料与在着色油墨中使用的着色颜料相比,存在沉降速度快的趋势,所以存在第2模式中的渗色比第3模式中的渗色大的趋势。因此,优选提高第3模式中的干燥状态。
第2记录工序
基于所选择的记录模式,对于在第1记录工序中形成的白色系图像Pw或彩色图像Pc,形成彩色图像Pc或白色系图像Pw。
选择第1模式时,在第2记录工序中,如图2(a)所示,以与白色系图像Pw邻接的方式形成彩色图像Pc,能够得到记录物210a。选择第2模式时,在第2记录工序中,如图2(b)所示,在彩色图像Pc上重叠地形成白色系图像Pw,能够得到记录物210b。另外,选择第3模式时,在第2记录工序中,如图2(c)所示,在白色系图像Pw上重叠地形成彩色图像Pc,能够得到记录物210c。
背景用油墨和着色油墨的其它添加剂
背景用油墨或着色油墨中的至少一方优选含有选自利用戴维斯法算出的HLB(Hydrophile Lipophile Balance)值为4.2~7.8的范围内的二元醇醚类、聚醚硅氧烷系表面活性剂、氟系表面活性剂中的1种以上。通过含有该添加剂,从而表面张力降低,对记录介质200的润湿性良好。与在记录介质200上记录相比,在图像上记录时通常油墨显示出难以润湿的性质。因此,为了降低表面张力,优选添加上述添加剂。
·二元醇醚
背景用油墨或者着色油墨中的至少一方通过含有满足上述HLB值范围的二元醇醚类,从而能够不太受到记录介质200的种类影响地控制润湿性、渗透速度。由此,能够对记录介质200、特别是油墨非吸收性或低吸收性的记录介质200记录浓淡不均少的鲜明的图像。
此处,实施方式中使用的二元醇醚类的HLB值为戴维斯等人提倡的评价化合物亲水性的值,例如为通过在文献“J.T.Davies and E.K.Rideal,“Interface Phenomena”2nded.Academic Press,New York1963”中定义的戴维斯法求得的数值,是指由下述式(3)算出的值。
HLB值=7+Σ[1]+Σ[2] (3)
(其中,[1]表示亲水基团的基团数,[2]表示疏水基团的基团数)
表1中例示出代表性的亲水基团和疏水基团的结构、基团数。
表1
就二元醇醚类而言,利用戴维斯法算出的HLB值为4.2~7.8的范围内,更优选为5.8~7.8的范围内,进一步优选为5.8~7.1的范围内。如果HLB值小于4.2,则有时二元醇醚类的疏水性高,主溶剂为水时,与水的亲和性降低,油墨的保存稳定性降低。另一方面,如果HLB值大于7.8,则有时对记录介质200的润湿性、渗透性的效果减少,图像的浓淡不均明显。特别是,存在对作为疏水表面的油墨非吸收性或低吸收性的记录介质200的润湿性效果显著降低的趋势。
作为这样的二元醇醚类的具体例,可举出乙二醇单异丁醚、乙二醇单己醚、乙二醇单异己醚、二乙二醇单己醚、三乙二醇单己醚、二乙二醇单异己醚、三乙二醇单异己醚、乙二醇单异庚醚、二乙二醇单异庚醚、三乙二醇单异庚醚、乙二醇单辛醚、乙二醇单异辛醚、二乙二醇单异辛醚、三乙二醇单异辛醚、乙二醇单-2-乙基己醚、二乙二醇单-2-乙基己醚、三乙二醇单-2-乙基己醚、二乙二醇单-2-乙基戊醚、乙二醇单-2-乙基戊醚、乙二醇单-2-甲基戊醚、二乙二醇单-2-甲基戊醚、丙二醇单丁醚、二丙二醇单丁醚、三丙二醇单丁醚、丙二醇单丙醚、二丙二醇单丙醚、三丙二醇单甲醚等。这些可以单独使用1种,或者混合2种以上使用。
在例示的二元醇醚类中,更优选该二元醇醚类中含有的烷基具有分支结构。通过含有烷基具有分支结构的二元醇醚类,从而尤其能够对油墨非吸收性或低吸收性的记录介质200记录浓淡不均少的鲜明的图像。具体而言,可举出乙二醇单异丁醚、乙二醇单异己醚、二乙二醇单异己醚、三乙二醇单异己醚、乙二醇单异庚醚、二乙二醇单异庚醚、三乙二醇单异庚醚、乙二醇单异辛醚、二乙二醇单异辛醚、三乙二醇单异辛醚、乙二醇单-2-乙基己醚、二乙二醇单-2-乙基己醚、三乙二醇单-2-乙基己醚、二乙二醇单-2-乙基戊醚、乙二醇单-2-乙基戊醚、乙二醇单-2-甲基戊醚、二乙二醇单-2-甲基戊醚等。
在二元醇醚类中含有的烷基的分支结构中,从进一步提高发色性的观点考虑,进一步优选2-甲基戊基、2-乙基戊基、2-乙基己基,特别优选2-乙基己基。具体而言,可举出乙二醇单-2-乙基己醚、二乙二醇单-2-乙基己醚、三乙二醇单-2-乙基己醚、二乙二醇单-2-乙基戊醚、乙二醇单-2-乙基戊醚、乙二醇单-2-甲基戊醚、二乙二醇单-2-甲基戊醚等,特别优选乙二醇单-2-乙基己醚、二乙二醇单-2-乙基己醚、三乙二醇单-2-乙基己醚等。
从确保提高对记录介质200的润湿性和渗透性而减少浓淡不均的效果、确保油墨保存稳定性和喷出可靠性的观点考虑,二元醇醚类的含量相对于油墨组合物总量,优选以0.05质量%~6质量%的范围而含有。如果小于0.05质量%,则有时油墨组合物的润湿性、渗透性、干燥性会变差,难以得到鲜明的图像,另外,印刷浓度(发色性)不充分。另外,如果大于6质量%,则有时油墨的粘度变高,产生喷头的堵塞,或者由于在油墨组合物中未完全溶解而导致得不到保存稳定性。就二元醇醚类而言,难水溶性的二元醇醚类是有效果的,就其含量而言,更优选以相对于油墨组合物总量为0.1质量%~2质量%的范围含有二元醇醚类。
·聚醚硅氧烷系表面活性剂
白色系油墨或着色油墨中的至少一方优选含有聚醚硅氧烷系表面活性剂。作为优选的表面活性剂,可以使用下述式(4)表示的化合物。在式(4)中,R1~R7独立地表示碳原子数为1~6的烷基,优选表示甲基。J和k独立地表示1以上的整数,优选为1~5,更优选为1~4,最优选为1或2,优选满足j=k=1或者k=j+1。另外,g表示0以上的整数,优选为1~3,最优选为1。进而,p和q各自表示0以上的整数,优选表示1~5。其中,p+q为1以上的整数,p+q优选为2~4。
就作为式(4)的化合物的聚醚硅氧烷系表面活性剂的最优选的方式而言,为R1~R7全部表示甲基、j表示1~2、k表示1~2、g表示1~2、p表示1~5的整数、q表示0的化合物。
这样的聚醚硅氧烷系表面活性剂的添加量适当地决定即可,优选为0.03重量%~3重量%,更优选为0.1重量%~2重量%左右,进一步优选为0.2重量%~1重量%左右。如果为0.2重量%~1重量%以下,则通过与上述二元醇醚类并用,从而在容易排斥的介质上涂覆变得良好。
聚醚硅氧烷系表面活性剂没有特别限定,优选使用在制成含有丙三醇20质量%、1,2-己二醇10质量%、聚醚硅氧烷系表面活性剂0.1质量%、以及水69.9质量%的水溶液时,该水溶液的1Hz的动态表面张力为26mN/m以下的聚醚硅氧烷系表面活性剂。例如,可以使用气泡压力式动态表面张力仪BP2(KRUS公司制)来测定。
聚醚硅氧烷系表面活性剂可在商业上得到,可以使用市售品,例如可以使用Olfine PD-501(日信化学工业株式会社制)、Olfine PD-570(日信化学工业株式会社制)、BYK-347(BYK Chemie株式会社制),BYK-348(BYK Chemie株式会社制)等。
另外,作为聚醚硅氧烷系表面活性剂,可以使用式(5)表示的化合物。
更优选含有式(5)(式中,R表示氢原子或甲基,a表示7~11的整数,m表示30~50的整数,n表示3~5的整数)表示的1种或2种以上的化合物,或者含有在式(5)的化合物中,式中,R表示氢原子或者甲基、a表示9~13的整数、m表示2~4的整数、n为1~2的整数的1种或2种以上的化合物。另外,更优选含有在式(5)的化合物中,R表示氢原子或甲基、a表示6~18的整数、m表示0的整数、n为1的整数的1种或2种以上的化合物。进一步更优选含有式(5)的化合物中,R表示氢原子、a表示2~5的整数、m表示20~40的整数、n为3~5的整数的1种或2种以上的化合物。通过使用这样的特定的聚有机硅氧烷系表面活性剂,即使对作为被记录介质200的非吸收性介质进行印刷时,也可进一步改善油墨的渗出。
在式(5)的化合物中,通过使用R为甲基的化合物,能够进一步改善油墨的珠化(beading)。另外,在式(5)的化合物中,通过并用R为氢原子的化合物,能够进一步改善油墨的渗出。R为甲基的表面活性剂优选含有0.01质量%~1.0质量%,更优选含有0.05质量%~0.70质量%。
式(5)的化合物中,通过适当调整R为甲基的化合物和R为氢原子的化合物的配合比例,从而能够进一步实现没有渗出、珠化的高品质图像,另外,能够根据颜料种类、树脂量而有效地作为流动性不同的调节剂。
·氟系表面活性剂
另外,背景用油墨和着色油墨中可以使用氟系表面活性剂。如WO2010/050618和WO2011/007888中公开的内容所述,氟系表面活性剂作为对低吸收性、非吸收性的记录介质200起到良好的润湿性的溶剂而公知,在本申请发明中,可以优选并用上述二元醇醚类和聚醚硅氧烷类来使用。作为氟系表面活性剂,没特别限制,可根据目的适当选择,例如可举出全氟烷基磺酸盐、全氟烷基羧酸盐、全氟烷基磷酸酯、全氟烷基环氧乙烷加成物、全氟烷基甜菜碱、全氟烷基氧化胺化合物等。其中,从可靠性的观点考虑,特别优选由通式(6)~(11)表示的化合物,进一步优选由式(6)、(7)、(8)、(11)表示的化合物。
CF3CF2(CF2CF2)m-CH2CH2O(CH2CH2O)nH ···(6)
其中,式(6)中,m表示0~10的整数,n表示0~40的整数。
其中,式(7)中,Rf表示含氟的基团,可举出CF3、CF2CF3等。m、n以及p各自表示整数,m表示6~25的整数,n表示1~4的整数,p表示1~4。
其中,式(8)中,M+表示Li+、Na+、K+、NH4 +中的任一种。
[(Rf SO2)2]N-M+ ···(9)
其中,式(9)中,Rf表示CF3、C2F5、C3F7、C4F9中的任一种,M+表示Li+、Na+、K+、NH4 +中的任一个。
[(RfSO2)(RSO2)]N-M+ ···(10)
其中,式(10)中,Rf表示CF3、C2F5、C3F7、C4F9中的任一种,R表示碳原子数为1~10的烷基,M+表示Li+、Na+、K+、NH4 +中的任一个。
[(FSO2)2]N-M+ ···(11)
其中,式(11)中,M+表示Li+、Na+、K+、NH4 +中的任一种。
作为氟系表面活性剂,可以使用适当合成的表面活性剂,也可以使用市售品。作为市售品,例如可举出S·144、S·145(旭硝子株式会社制);FC·170C、FC·430、Fluorad·FC4430(Sumitomo3M株式会社制);FSO、FSO·100、FSN、FSN·100、FS·300(Dupont公司制);FT·250、251(Neos株式会社制)等。其中,Dupont公司制的FSO、FSO·100、FSN、FSN·100、FS·300能够提供良好的打印质量、保存性,所以优选。这些作为非离子系的氟系表面活性剂的上述表面活性剂可以单独使用1种,也可以并用2种以上。
被记录介质200为聚氯乙烯时,白色系油墨优选含有选自吡咯烷酮类、亚砜类、咪唑啉酮类、酰胺醚类中的1种以上的非质子性极性溶剂。作为吡咯烷酮类的代表例,有2-吡咯烷酮、N-甲基-2-吡咯烷酮、N-乙基-2-吡咯烷酮,作为亚砜类的代表例,有二甲基亚砜,作为咪唑啉酮类的代表例,有1,3-二甲基-2-咪唑啉酮。
另外,作为酰胺醚类,有由下述通式(12)表示的溶剂。
式(12)中,R1优选为碳原子数为1~4的烷基。“碳原子数为1~4的烷基”可以是直链状或分支状的烷基,例如可以是甲基、乙基、正丙基、异丙基、正丁基、异丁基、仲丁基、叔丁基。R1为碳原子数为1~4的烷基的由式(12)表示的溶剂能够对油墨组合物赋予适度的假塑性,由此能够确保油墨的良好的喷出稳定性。另外,R1为碳原子数为1~4的烷基的由式(12)表示的溶剂与氯乙烯系树脂相互作用,所以能够使油墨牢固地定影于含有氯乙烯系树脂的被记录介质200的表面。
由式(12)表示溶剂的HLB值为10.5~20.0,优选为12.0~18.5。如果式(12)表示的溶剂的HLB值在上述范围内,则从赋予油墨适当的假塑性的方面和与氯乙烯系树脂的相互作用的方面考虑更优选。此外,式(12)表示的溶剂的HLB值是指由有机概念图中的无机性值(I)与有机性值(O)之比(以下,简称为“I/O值”)根据下式算出得到的值。
HLB值=(无机性值(I)/有机性值(O))×10
具体而言,I/O值可以基于以下各文献算出,即,藤田穆著,“系统的有机定性分析混合物编”,风间书房,1974年;黑木宣彦著,“染色理论化学”,槙书店,1966年;井上博夫著,“有机化合物分离法”,裳华房,1990年。
·其它添加剂
作为表面活性剂,也可以是除了上述聚醚硅氧烷系表面活性剂、氟系表面活性剂以外的表面活性剂。换言之,可以是阴离子性表面活性剂(例如十二烷基苯磺酸钠盐、十二烷基磷酸钠盐、聚氧乙烯烷基醚硫酸铵盐等)、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例如聚氧乙烯烷基醚、聚氧乙烯烷基酯、聚氧乙烯山梨醇酐脂肪酸酯、聚氧乙烯烷基苯基醚)。
背景用油墨组合物和着色油墨组合物可以含有烷二醇。作为烷二醇,除1,2-烷基二醇之外,还可以使用1,4-丁二醇、1,5-戊二醇、1,6-己二醇、1,7-庚二醇等两个末端的二醇,3-甲基-1,3-丁二醇、2-乙基-1,3-己二醇、2-甲基-1,3-丙二醇、2,4-二甲基-1,5-戊二醇、3-(2-甲氧基苯氧基)-1-2-丙二醇等支链结构的二醇。其中,优选1,2-丁二醇、1,2-戊二醇、1,2-己二醇、1,2-庚二醇、1,2-辛二醇等碳原子数为4~8的1,2-烷二醇。其中,碳原子数为6~8的1,2-己二醇、1,2-庚二醇、1,2-辛二醇对记录介质200的渗透性特别高,所以更优选。
除此以外,例如可以含有乙醇、甲醇、丁醇、丙醇、异丙醇等碳原子数为1~4的烷基醇类,甲酰胺、乙酰胺、二甲基亚砜、山梨醇、山梨醇酐、乙酸甘油酯、二乙酸甘油酯、三乙酸甘油酯、环丁砜、二丙二醇、乙二醇、丙二醇、三羟甲基丙烷等。
背景用油墨组合物和着色油墨组合物可以是含有水50质量%以上的水系油墨、含有有机溶剂50质量%以上的溶剂系油墨、含有活化能射线聚合性化合物50质量%以上的活化能射线固化型油墨中的任一种,从本申请的课题可显著实现的观点考虑,优选水系油墨或溶剂系油墨。
实施例
使用“喷墨打印机PX-G930(Seiko Epson株式会社制,喷嘴分辨率180dpi)”作为喷墨式记录装置100,实施在该打印机的被记录介质引导部安装温度可变的加热器的改造。应予说明,加热温度为45℃。另外,使用LUMIRROR(注册商标)S10-100μm(TORAY株式会社制,透光性PET膜)作为被记录介质200。
然后,使用含有图3所示的表中记载的组成的作为背景用油墨组合物的白色系油墨和作为着色油墨组合物的青色颜料的彩色油墨,在上述被记录介质200上,通过图2(a)所示的第1模式和图2(b)所示的第2模式制成记录物210a、210b,进行评价。评价的基准示于表2。
应予说明,在白色系油墨的颜料中使用二氧化钛,二氧化钛的分散液利用如下方法制造。使25质量份的玻璃化转变温度为40℃、质均分子量为10000、酸值为150mgKOH/g的固体丙烯酸/丙烯酸正丁酯/甲基丙烯酸苄酯/苯乙烯共聚物溶解于75质量份的二乙二醇二乙醚的混合溶液中,得到树脂固体成分为25质量%的高分子分散剂溶液。
在36质量%的上述高分子分散剂溶液中加入19质量%的二乙二醇二乙醚并混合,制备二氧化钛分散用树脂清漆,再加入45质量%的二氧化钛(CR-90,氧化铝二氧化硅处理(氧化铝/二氧化硅为0.5),体积基准平均粒径300nm,吸油量21ml/100g,石原产业株式会社制)搅拌混合后,用湿法循环式研磨机进行研磨,得到二氧化钛分散液。
另外,利用下述方法使彩色油墨组合物中含有的青色颜料分散。将40份水溶性树脂(以甲基丙烯酸/丙烯酸丁酯/苯乙烯/丙烯酸羟基乙酯=25/50/15/10的质量比共聚而得的树脂。重均分子量12000)投入到7份氢氧化钾、23份水以及30份三乙二醇单正丁醚的混合液中,于80℃加热并搅拌溶解,制备水溶性树脂溶液。在1.75kg的该溶液(固体成分43%)中配合3.0kg的颜料蓝15:3、1.5kg的乙二醇以及8.75kg的水,用混合搅拌机搅拌,进行预混合。用填充有85%的0.5mm的氧化锆珠的、具有1.5升的有效容积的、具备多盘型叶轮的横式的珠磨机,利用多制点(パス)方式对该颜料混合液进行分散。具体而言,以珠圆周速度8m/秒、1小时30升的喷出量进行2次制点,得到颜料混合液。接着,用填充有95%的0.05mm的氧化锆珠的、具有1.5升的有效容积的横式的环形珠磨机进行循环分散。使用筛目为0.015mm的氧化锆珠,以珠圆周速度10m/秒,以循环量300升/小时对10kg量的颜料分散混合液进行4小时分散处理,得到颜料固体成分为20%的颜料分散液。
图2(b)所示的彩色图像的干燥率为约70%,图2(c)所示的白色系图像的干燥率为约75%。另外,表面张力使用表面张力计CBVP-Z(协和界面科学株式会社制)测定。
表2中示出评价的基准。如表2所示,评价的基准如下所述。
1)非记录介质200上的油墨的凝集不均
用占空比(duty)评价被喷在被记录介质200上的油墨的凝集的程度。Duty是指由下述式(12)算出的值。
duty(%)={(实际打印点数)/(纵分辨率)×(横分辨率)}×100
式中,“实际打印点数”是指每单位面积的实际打印点数,“纵分辨率”和“横分辨率”是指横向和纵向各自的每单位长度的分辨率。duty100%是指单色油墨相对于像素的最大油墨质量。在duty100%中将无凝集的状态评价为“A”,将即使duty50%也发生凝集的状态评价为“C”,设成3个等级来评价。
2)油墨重叠时的凝集斑点
对于由图2(b)所示的第2模式形成的记录物210b的方式,评价在彩色图像Pc上形成白色系图像Pw时的白色系油墨的凝集斑点。评价基于上述duty值。将在duty100%中无凝集的状态评价为“A”,将即使duty50%也发生凝集的状态评价为“C”,设成3个等级来评价。
3)白色系图像Pw和彩色图像Pc的混色
对于图2(a)所示的记录物210a,评价白色系图像Pw与彩色图像Pc在边界部的混色,即所谓的横向渗出。将在duty100%中将无混色的状态评价为“A”,将即使duty50%也发生混色的状态评价为“C”,设成3个等级来评价。
4)白色系油墨向彩色图像Pc的沉入
对于图2(b)所示的记录物210b,评价向彩色图像Pc上喷出形成白色系图像Pw的白色系油墨时,白色系油墨向彩色图像Pc的沉入,即所谓的纵向渗出。将无沉入的状态评价为“A”,将从被记录介质200的被记录面的相反面产生可目视观察到的沉入的状态评价为“C”,设成3个等级来评价。
表2
而且,作为上述评价基准的“非记录介质200上的油墨的凝集斑点”“油墨重叠时的凝集斑点”“白色系图像Pw与彩色图像Pc的混色”“白色系油墨向彩色图像Pc的沉入”中的任一项均没有“C”评价。
如图3所示,在白色系油墨的表面张力(S1)与彩色油墨的表面张力(S2)之差为-4~2的实施例1~4中,得到良好的结果。但是,在白色系油墨的表面张力(S1)与彩色油墨的表面张力(S2)之差为-5以下的比较例1以及白色系油墨的表面张力(S1)与彩色油墨的表面张力(S2)之差为3以上的比较例2中,存在“C”评价项目。
符号说明
100…喷墨式记录装置,101…滑架,102…滑架电动机,103…同步带,104…引导部件,105…压板,106…白色系墨盒,107…彩色和黑色墨盒,120…压盖机构,130…吸引泵,140…擦拭部件,200…记录介质,210…记录物,300…喷墨式记录头。

Claims (3)

1.一种油墨组,其特征在于,含有背景用油墨组合物和着色油墨组合物,所述背景用油墨组合物含有背景用颜料,所述着色油墨组合物含有着色颜料,
所述背景用油墨组合物和所述着色油墨组合物为含有50质量%以上的水的水系油墨,
在将所述背景用油墨组合物的表面张力设为S1、将所述着色油墨组合物的表面张力设为S2时,满足:
-5<(S1-S2)<4,
S1、S2的单位为mN/m,
所述油墨组被用于如下模式:在具有透光性的被记录介质上对记录有所述着色油墨组合物的图像记录所述背景用油墨组合物,
所述背景用油墨组合物所含的所述背景用颜料的沉降速度比所述着色油墨组合物所含的所述着色颜料更快,
所述背景用油墨组合物和所述着色油墨组合物含有选自利用戴维斯法算出的HLB值为4.2~7.8的范围内的二元醇醚类、聚醚硅氧烷系表面活性剂、氟系表面活性剂中的1种以上,
所述背景用颜料的下述式所示的沉降速度v为2.0×10-6(cm/s)以上,
v={(ρ-ρw)gR2}/(18η)
上述式中的v为沉降速度,单位为cm/s;ρ为颜料的密度,单位为g/cm3;ρw为溶剂的密度,单位为g/cm3;g为重力加速度,单位为m/s2;R为颜料的直径,单位为cm;η为溶剂的粘度,单位为Pa·s。
2.一种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墨组和所述模式。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模式中,记录所述背景用油墨组合物时的记录有所述着色油墨组合物的图像的干燥率为40%~90%。
CN201310060226.6A 2012-02-29 2013-02-26 油墨组和记录装置 Active CN103289471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2-043156 2012-02-29
JP2012043156A JP6040539B2 (ja) 2012-02-29 2012-02-29 インクセットおよび記録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289471A CN103289471A (zh) 2013-09-11
CN103289471B true CN103289471B (zh) 2017-06-13

Family

ID=4774854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060226.6A Active CN103289471B (zh) 2012-02-29 2013-02-26 油墨组和记录装置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2) US9382439B2 (zh)
EP (1) EP2653510B1 (zh)
JP (1) JP6040539B2 (zh)
CN (1) CN103289471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60264808A1 (en) * 2015-03-09 2016-09-15 Masahiro Kido Ink, ink-jetting recording method, and record thereof
US10000084B2 (en) * 2015-12-14 2018-06-19 Seiko Epson Corporation Ink set and recording method
US10399363B2 (en) 2016-06-30 2019-09-03 Ricoh Company, Ltd. Print method, ink set, and inkjet print device
EP3494183B1 (en) 2017-01-31 2022-01-26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Inkjet ink composition and inkjet cartridge
US10876012B2 (en) 2017-01-31 2020-12-29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Inkjet printing system
US10883008B2 (en) * 2017-01-31 2021-01-05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Inkjet ink set
US10829659B2 (en) 2017-01-31 2020-11-10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Method of inkjet printing and fixing composition
WO2018190848A1 (en) 2017-04-13 2018-10-18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White inks
JP7073625B2 (ja) * 2017-02-10 2022-05-24 株式会社リコー 画像形成装置、及び画像形成方法
US11401408B2 (en) 2017-07-27 2022-08-02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Polymer particles
JP2019042944A (ja) * 2017-08-30 2019-03-22 株式会社リコー 記録方法、記録装置及び印刷物の製造方法
JP6904865B2 (ja) * 2017-09-29 2021-07-21 理想科学工業株式会社 印刷物の製造方法
JP7067160B2 (ja) * 2018-03-19 2022-05-16 株式会社リコー 白色インク、収容容器、インクジェット印刷装置、インクジェット印刷方法、及び印刷物
JP2019166724A (ja) * 2018-03-23 2019-10-03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記録方法及び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JP7272000B2 (ja) * 2019-02-22 2023-05-12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方法及び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JP7443748B2 (ja) 2019-12-19 2024-03-06 コニカミノルタ株式会社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及び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方法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428143B2 (en) * 2000-03-07 2002-08-06 Sharp Kabushiki Kaisha Ink jet image forming method and ink jet image forming device
CN102199383A (zh) * 2010-03-23 2011-09-28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水性油墨组合物及使用其的喷墨记录方式的印刷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2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1386743B1 (en) * 2001-05-09 2010-08-25 Panasonic Corporation Ink jet device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electronic component using the device
JP2004018546A (ja) * 2002-06-12 2004-01-22 Konica Minolta Holdings Inc インクジェット用インクセット及びインクジェット画像形成方法
US7041163B2 (en) * 2003-03-28 2006-05-09 E.I. Du Pont De Nemours And Company Non-aqueous inkjet ink set
JP4556444B2 (ja) * 2003-03-27 2010-10-06 コニカミノルタホールディングス株式会社 画像記録装置
JP4877224B2 (ja) * 2005-02-21 2012-02-15 コニカミノルタエムジー株式会社 インクジェット用インクセット及びそれを用いた画像形成方法と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US7312693B2 (en) * 2005-07-21 2007-12-25 Distribution Control Systems, Inc. Method of increasing burst capacity for automatic meter reading
JP2009509057A (ja) * 2005-09-15 2009-03-05 イー・アイ・デュポン・ドウ・ヌムール・アンド・カンパニー インクジェット印刷のための布の前処理
JP2007154016A (ja) 2005-12-05 2007-06-21 Konica Minolta Holdings Inc インクジェット用インクセット及び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方法
US20070197685A1 (en) 2006-01-18 2007-08-23 Tamotsu Aruga Recording ink as well as ink media set, ink cartridge, ink recorded matter, inkjet recording apparatus and inkjet recording method
US20070188535A1 (en) * 2006-02-14 2007-08-16 Elwakil Hamdy A Method for printing on clear or translucent substrates
KR100736837B1 (ko) * 2006-07-07 2007-07-10 엘지이노텍 주식회사 엘씨디 디스플레이용 인버터
JP5105046B2 (ja) * 2006-09-29 2012-12-19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用インク
JP4249231B2 (ja) 2007-03-29 2009-04-02 ザ・インクテック株式会社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用油性白色インク組成物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5197079B2 (ja) * 2007-06-25 2013-05-15 理想科学工業株式会社 捺染インクジェット用インク
JP5315645B2 (ja) * 2007-08-30 2013-10-16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パターン層と白色ベタ塗り層とを長尺シートに記録する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方法
JP5025001B2 (ja) * 2007-10-31 2012-09-12 日本製紙株式会社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媒体及び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方法
JP5360455B2 (ja) * 2007-11-26 2013-12-04 株式会社リコー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用インク、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用インクセット、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用インク−メディアセット、インクカートリッジ、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方法、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US8814337B2 (en) * 2007-12-27 2014-08-26 Eastman Kodak Company Inkjet ink sets for high speed printing on plain papers and glossy media
JP2009166387A (ja) 2008-01-17 2009-07-30 Ricoh Co Ltd 画像形成方法および画像形成記録物
JP5704423B2 (ja) * 2008-09-30 2015-04-22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用インク組成物
JP5568900B2 (ja) 2008-10-30 2014-08-13 株式会社リコー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用インク、インクセット、インクカートリッジ、記録方法及び記録物
JP5678464B2 (ja) 2009-07-14 2015-03-04 株式会社リコー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用インク、インクカートリッジ、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JP5504811B2 (ja) * 2009-10-07 2014-05-28 株式会社リコー インクセット、インクカートリッジ、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インク記録物。
JP2011152737A (ja) * 2010-01-28 2011-08-11 Seiko Epson Corp 画像記録方法
JP5533105B2 (ja) * 2010-03-23 2014-06-25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方式の印刷方法
JP5768952B2 (ja) 2010-04-27 2015-08-26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白色インク組成物およびこれを用いた記録物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428143B2 (en) * 2000-03-07 2002-08-06 Sharp Kabushiki Kaisha Ink jet image forming method and ink jet image forming device
CN102199383A (zh) * 2010-03-23 2011-09-28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水性油墨组合物及使用其的喷墨记录方式的印刷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30222503A1 (en) 2013-08-29
US10329443B2 (en) 2019-06-25
EP2653510A3 (en) 2015-03-04
EP2653510B1 (en) 2019-08-21
US9382439B2 (en) 2016-07-05
JP2013177527A (ja) 2013-09-09
JP6040539B2 (ja) 2016-12-07
CN103289471A (zh) 2013-09-11
US20160272835A1 (en) 2016-09-22
EP2653510A2 (en) 2013-10-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289471B (zh) 油墨组和记录装置
CN103085518B (zh) 喷墨记录方法
CN102729676B (zh) 喷墨记录方法及记录物
CN102134420B (zh) 白色油墨组合物
EP3532591B1 (en) Cleaning solution, set of ink and cleaning solution, cleaning method, cleaning apparatus, printing method, and printing apparatus
WO2018079513A1 (en) Cleaning solution, set of ink and cleaning solution, cleaning method, cleaning apparatus, printing method, and printing apparatus
JP6299968B2 (ja) 記録方法、インクセット及び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JP2018154118A (ja) 印刷方法、処理液とインクのセット、及び印刷装置
CN102372946A (zh) 油墨组合物及印刷物
JP5721048B2 (ja) 処理液、該処理液とインクのセット、並びに該処理液を用いた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及び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方法
JP7110959B2 (ja) 処理液とインクのセット、画像形成方法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CN105269999B (zh) 记录方法和记录装置
JP7147426B2 (ja) 液体を吐出する装置
JP2018069453A (ja) 洗浄液、インクと洗浄液のセット、洗浄方法、収容容器、及びインク吐出装置
JP2015193126A (ja) 記録方法、インクセット及び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CN106947317A (zh) 喷墨记录用水性油墨组和喷墨记录装置
JP2020082731A (ja) 画像形成方法、画像形成装置、及びインクと処理液のセット
JP2022186629A (ja) 処理液とインクのセット、印刷物の製造方法及び印刷物の製造装置
JP2017218479A (ja) インク、インク収容容器、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JP7286965B2 (ja) インクと洗浄液のセット、洗浄方法、インクジェット印刷方法、及びインクジェット印刷装置
JP2020105476A (ja) インクセット、画像形成装置、及び画像形成方法
JP2020084075A (ja) インク−後処理液セット、記録方法、インク−後処理液セットの収容容器セット、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及び記録物
JP6160748B2 (ja)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方法
JP6868208B2 (ja) インク、インク収容容器及び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US9464200B2 (en) Pigment for ink-jet recording, pigment ink for ink-jet recording, and method for producing pigment for ink-jet recording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