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270476A - 触摸面板及具备其的显示装置以及触摸面板的制造方法 - Google Patents

触摸面板及具备其的显示装置以及触摸面板的制造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270476A
CN103270476A CN2011800618013A CN201180061801A CN103270476A CN 103270476 A CN103270476 A CN 103270476A CN 2011800618013 A CN2011800618013 A CN 2011800618013A CN 201180061801 A CN201180061801 A CN 201180061801A CN 103270476 A CN103270476 A CN 10327047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rticulamentum
wiring lead
touch panel
conductive pattern
electrod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80061801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270476B (zh
Inventor
美崎克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rp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harp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rp Corp filed Critical Sharp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327047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27047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27047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270476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4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by capacitive means
    • G06F3/0446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by capacitive means using a grid-like structure of electrodes in at least two directions, e.g. using row and column electrode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38Input devices, e.g. touch panel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4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by capacitive means
    • G06F3/0445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by capacitive means using two or more layers of sensing electrodes, e.g. using two layers of electrodes separated by a dielectric layer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Nonlinea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rystallography & Structural Chemistry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Position Input By Displaying (AREA)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 Liquid Crystal (AREA)

Abstract

将触摸区域(T1)内部的导电图案(17)与引出配线(30)电连接的连接导电部(33)包括:在层间绝缘膜(23)的下层与引出配线(30)的引出基端部(30s)重叠地连接的第一连接层(34A);和与第一连接层(34A)连接并隔着层间绝缘膜(23)跨越周边配线(32)的第二连接层(34B)。

Description

触摸面板及具备其的显示装置以及触摸面板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触摸面板(触控面板)及具备该触摸面板的显示装置以及触摸面板的制造方法,特别涉及触摸位置的检测不良的对策。
背景技术
触摸面板是一种输入装置,其设于液晶显示面板或等离子显示面板等显示面板上而构成显示装置,通过在该显示面板的显示画面上使用手指或笔等进行各种操作,而将信息输入显示装置主体。
触摸面板根据其动作原理,可分类为电阻膜方式、静电电容方式、红外线方式、超声波方式、电磁感应方式等。其中,已知静电电容方式的触摸面板比较难以损害显示装置的光学特性,而适用于显示装置中。特别是,投射型静电电容方式(projected capacitive方式)的触摸面板可以进行手指等接触体的多点检测,因此,具有可输入复杂的指示信息的良好的操作性。
投射型静电电容方式的触摸面板具有:配置于与显示区域相对应的区域的可检测触摸位置的触摸区域;和配置于与显示区域外侧的非显示区域相对应的区域的边框区域。在触摸区域,作为触摸位置检测用的电极,包括沿一个方向排列的多个第一电极的第一电极组彼此平行地排列成多列,并且包括沿与该各第一电极组正交的方向排列的多个第二电极的第二电极组彼此平行地排列成多列(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以可透视显示面板的显示画面的方式由铟锡氧化物(Indium Tin Oxide,以下称作ITO)等导电率低的透明导电性氧化物形成。
各第一电极组的相邻的第一电极彼此通过第一连结部连结,各第二电极组的相邻的第二电极彼此通过第二连结部连结。第一连结部及第二连结部与第一电极及第二电极同样地含有透明导电性氧化物。而且,在第一电极组与第二电极组的各交叉部,第一连结部与第二连结部隔着层间绝缘膜设置而相互绝缘。这些各第一电极组和各第二电极组在边框区域上与从触摸区域一侧向位于边框区域的端部的端子区域一侧引出的各自分开的引出配线电连接。这些各引出配线被层间绝缘膜覆盖。
各引出配线的引出基端部与连接导电部连接。各连接导电部与第一电极组或第二电极组连接。另一方面,各引出配线的引出前端部与外部连接端子连接。各外部连接端子对第一电极组和第二电极组施加交流电压,并且与对各第一电极和各第二电极所对应的部位的静电电容进行检测的电容检测电路连接。上述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由用于保护的绝缘膜覆盖。
而且,在该触摸面板中,当在触摸区域触摸绝缘膜时,处于触摸位置的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经形成于与手指等接触体之间的静电电容通过人体接地,在此时的触摸位置的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与接触体之间形成的静电电容的变化通过电容检测电路检测。这样,成为基于上述静电电容的变化检测触摸位置的结构。
在这种投射型静电电容方式触摸面板中,在触摸区域的周边,以横穿触摸位置检测用的电极(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与引出配线之间的方式形成有接地配线。该接地配线被层间绝缘膜覆盖,并且为了简化制造工序而与引出配线由同一膜形成。
另外,连接导电部以隔着层间绝缘膜跨越上述接地配线的方式设置,与该接地配线绝缘。该连接导电部例如与第一连结部或第二连结部由同一膜形成,含有透明导电氧化物。而且,连接导电部经形成于层间绝缘膜的接触孔,与引出配线的引出基端部连接。在该引出配线,为了尽可能实现低电阻化,并且防止在与上述连接导电部等的透明导电层连接时的电腐蚀反应,优选采用高熔点金属层、铝层和高熔点金属层依次层叠的层叠结构。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0-257442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在上述的投射型静电电容方式的触摸面板中,为了实现高精细的触摸位置的检测,多个第一电极组和第二电极组在相邻的电极彼此靠近的状态下形成,与此相伴,引出配线也在边框区域以相互并排延伸的方式形成有多个。在将这样的触摸面板应用于作为非显示区域的边框区域窄的窄边框结构的显示面板的情况下,该触摸面板的边框区域也需与显示面板的边框区域相应地采用窄边框结构,因此,只能使多个引出配线密集地形成,其线宽也只能窄。
然而,上述连接导电部为了采用与接地配线绝缘的结构而形成在层间绝缘膜上,因此需要经形成于该层间绝缘膜的接触孔与引出配线的引出基端部连接,但是,若引出配线的线宽窄,则根据其程度,在通过光刻法形成层间绝缘膜时,存在在通常的分辨率下无法以收纳于引出配线的引出基端部上的方式形成接触孔的情况。在该情况下,在包含引出配线的端面的状态下形成接触孔。另外,就光刻的分辨率而言,即使在能够以容纳于引出配线的引出基端部上的方式形成接触孔的情况下,只要接触孔的形成位置相对于线宽窄的引出配线的引出基端部稍微偏移,则同样在包含引出配线的端面的状态下形成接触孔。
若这样在包含引出配线的端面的状态下形成接触孔,则对引出配线的低电阻化起作用的铝层,因为具有在光刻所使用的显像液中溶解的性质,所以在引出配线的端面由于暴露于层间绝缘膜形成时的显像液而溶解,最糟糕的情况下,在整个配线宽度方向上遍布整体地消失,导致该引出配线的引出基端部被局部地剥离的状况。这样,产生连接导电部与引出配线的连接不良,进而在接触位置检测用的电极与电容检测电路之间引起导通不良,损害触摸位置检测功能。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技术问题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在通过层间绝缘膜将触摸区域周边的周边配线与连接导电部绝缘的结构中,将连接导电部与引出配线可靠连接,从而得到良好的触摸位置检测功能。
用于解决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
为了达到上述的目的,本发明中,通过两层的连接层来构成连接导电部,并对这两层的连接层的引出配线的连接结构进行研究。
具体而言,本发明以触摸面板和具备该触摸面板的显示装置以及触摸面板的制造方法为对象,其中,触摸面板包括:触摸区域,其是用于检测由接触体接触的触摸位置的区域;端子区域,其是设置于上述触摸区域的外侧,用于与外部电路连接的区域;配置于上述触摸区域的触摸位置检测用的第一导电图案;以覆盖上述第一导电图案的至少一部分的方式设置的层间绝缘膜;以隔着上述层间绝缘膜与上述第一导电图案交叉的方式设置的第二导电图案;从上述触摸区域一侧引出到上述端子区域一侧且被上述层间绝缘膜覆盖的引出配线;周边配线,其以横穿上述第一导电图案和第二导电图案中的至少一个与上述引出配线的引出基端部之间的方式在上述触摸区域的周边延伸,且被上述层间绝缘膜覆盖;和连接导电部,其以隔着上述层间绝缘膜跨越上述周边配线的方式设置,与上述第一导电图案和第二导电图案中的至少一个连接,并且与上述引出配线的引出基端部连接,从而将这些触摸区域内部的导电图案与引出配线电连接,实现以下的解决方案。
即,第一发明是一种触摸面板,其特征在于,上述连接导电部具有:第一连接层,其在上述层间绝缘膜的下层与上述引出配线的引出基端部重叠地连接;和第二连接层,其与该第一连接层连接并跨越上述周边配线。
在该第一发明中,第一连接层在层间绝缘膜的下层与引出配线的引出基端部重叠地连接,因此通过该第一连接层使连接导电部与引出配线可靠连接。而且,第一连接层与隔着层间绝缘膜跨越周边配线的第二连接层连接,因此通过该第二连接层构成为使连接导电部与周边配线绝缘的状态。因此,在通过层间绝缘膜将触摸区域周边的周边配线与连接导电部绝缘的结构中,能够将连接导电部与引出配线可靠连接,从而能够得到良好的触摸位置检测功能。
第二发明的特征在于,在第一发明的触摸面板中,上述第一连接层与上述第一导电图案由同一膜形成,上述第二连接层与上述第二导电图案由同一膜形成。
在该第二发明中,第一连接层与第一导电图案由同一膜形成,第二连接层与第二导电图案由同一膜形成。即,能够利用形成第一导电图案和第二导电图案的已有的工序,将连接导电部构成为包括上述两层的连接层的连接结构。因此,不必追加与用于形成第一导电图案和第二导电图案的工序不同(独立)的用于形成该连接导电部的工序,无需增加制造工序,从而不会增大制造成本。
第三发明的特征在于,在第一或第二发明的触摸面板中,上述引出配线的引出基端部形成为与该引出配线的两端部间的中间部相比宽度宽,包括以在相互之间具有间隙的方式一体形成的多个细线部。
在该第三发明中,引出配线的引出基端部形成为与上述引出配线的两端部间的中间部相比宽度宽,因此,与引出配线的引出基端部以与该引出配线的中间部同等或其以下的宽度形成的情况相比,能够增大该引出配线的引出基端部与连接导电部的连接面积,从而提高这些引出配线与连接导电部之间的导电性。而且,确保了对于连接导电部和引出配线的形成位置的偏移的裕度(margin),因此能够进一步可靠连接这些连接导电部与引出配线。
此外,出于使液晶显示装置整体薄型化的观点,优选触摸面板直接形成在构成液晶显示面板的基板表面,或者构成2D/3D切换型的液晶显示装置中使用的用于切换2D显示与3D显示的被称为切换液晶面板的液晶面板的基板表面。
另外,作为制造这些液晶显示面板或切换液晶面板的方法,优选使用生产效率方面优秀的所谓的滴下式注入法。在滴下式注入法中,在一对基板中的一个基板表面,将含有紫外线固化型的树脂的密封件描绘为框状,在该密封件的内侧区域,使液晶材料滴下之后,使该基板与另一个基板贴合,并且通过对密封件照射紫外线,使该密封件固化,从而使两个基板粘合。
然而,例如在一个基板表面形成触摸面板之后,使该带有触摸面板的基板经密封件与另一个基板贴合而制造液晶显示面板或切换液晶面板的情况下,即,在使一对基板贴合之前在一个基板上形成触摸面板的情况下,如果具有引出配线形成得宽度宽的部分,则在该部分,从触摸面板侧照射的紫外线被遮挡而无法透射到密封件,因此存在密封件中残留有未固化部分的情况。在该情况下,不仅两极板间的粘合力降低,而且未固化的密封件的成分会混入液晶层中,从而有可能使液晶分子的取向状态不稳定,或者在图像显示中产生污点、斑点等,使显示质量下降。
对此,根据上述第三发明,引出配线的引出基端部虽然形成得宽度较大,但是包括以相互之间具有间隙的方式一体形成的多个细线部,因此,能够使紫外线穿过该细线部间的间隙照射到密封件,从而能够减少密封件中的未固化部分。
第四发明的特征在于,在第一至第三发明中任一发明的触摸面板中,上述第一连接层从与上述引出配线的引出基端部重叠的区域伸出到其外侧区域,上述第二连接层与上述第一连接层的伸出部分局部重叠地连接,上述引出配线整体被层间绝缘膜覆盖。
在该第四发明中,第二连接层与伸出到与引出配线的引出基端部重叠的区域的外侧区域的第一连接层的伸出部分局部重叠地连接。根据这样的第一连接层与第二连接层的连接结构,在与引出配线对应的部位无需在层间绝缘膜处形成接触孔,因此能够由层间绝缘膜覆盖引出配线整体,能够避免引出配线被层间绝缘膜形成时的显像液溶解。由此,能够防止引出配线的一部分消失,进而防止由此引起的引出配线的剥落。而且,能够在这样良好的引出配线的形成状态下,将连接导电部与引出配线可靠连接。
第五发明的特征在于,在第三发明的触摸面板中,在上述层间绝缘膜,以与上述细线部间的间隙的一部分对应的方式形成有到达上述第一连接层的接触孔,上述第二连接层经上述接触孔与上述第一连接层连接。
在该第五发明中,以与细线部间的间隙的一部分对应的方式在层间绝缘膜形成有接触孔,因此该接触孔通过细线部件的间隙到达第一连接层。而且,第二连接层与第一连接层在与细线部间的间隙对应的部分经接触孔连接。在这种结构的触摸面板中,也具体实现本申请发明的作用。
第六发明的特征在于,在第五发明的触摸面板中,上述多个细线部以构成局部地包围上述第一连接层的框状部的方式组合,上述接触孔以收纳于上述框状部的内侧的方式形成,上述引出配线整体被上述层间绝缘膜覆盖。
在该第六发明中,以收纳于多个细线部所构成的框状部的内侧的方式形成有接触孔,因此,能够由层间绝缘膜覆盖引出配线整体,能够避免引出配线被该层间绝缘膜形成时的显像液溶解。由此,能够防止引出配线的一部分消失,进而防止由此引起的引出配线的剥落。而且,能够在这样良好的引出配线的形成状态下,将连接导电部与引出配线可靠连接。
第七发明的特征在于,在第五发明的触摸面板中,上述接触孔以包含一部分的上述细线部的端面的方式形成,上述第二连接层经上述接触孔与上述第一连接层和细线部连接。
在该第七发明中,以包含一部分的细线部的端面的方式形成有接触孔,因此,一部分的细线部在其端面处部分地被层间绝缘膜形成时的显像液溶解而消失,但是除该接触孔形成部位之外的部分,其他的细线部被层间绝缘膜覆盖,因此,被该层间绝缘膜覆盖的细线部与第一连接层可靠连接。从而,即使一部分的细线部在接触孔形成部位局部地被层间绝缘膜形成时的显像液溶解而消失,也能够将连接导电部与引出配线可靠连接。
第八发明的特征在于,在第一至第七发明中任一发明的触摸面板中,上述第一连接层和第二连接层由透明导电氧化物形成,上述引出配线通过高熔点金属层、铝层和高熔点金属层依次层叠而形成。
在第八发明中,引出配线具有难以与透明导电氧化物发生电腐蚀反应的高熔点金属层和电阻比较低的铝层的层叠结构,因此能够尽可能使引出配线低电阻化而实现优良的导电性,并且能够防止第一连接层及第二连接层与引出配线的电腐蚀反应。
第九发明的特征在于,在第一至第八发明中任一发明的触摸面板中,上述第一导电图案和第二导电图案中的一个具有:分别包含在一个方向上排列的多个第一电极且相互平行地排列的多个第一电极组;分别包含在与该各第一电极组交叉的方向上排列的多个第二电极且相互平行地排列的多个第二电极组;和将上述各第一电极组的相邻的第一电极彼此连结的第一连结部,上述第一导电图案和第二导电图案中的另一个具有将上述第二电极组的相邻的第二电极彼此连结的第二连结部。
根据该第九发明,能够具体实现投射型静电电容方式(ProjectedCapacitive方式)的触摸面板。而且,在该触摸面板中,第一电极组和第二电极组设置在同一层上,因此能够使形成于触摸位置的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与手指等接触体之间的静电电容的变化同程度地产生。由此,能够减少第一电极与第二电极的静电电容的变化的灵敏度之差。从而能够进行灵敏度高的触摸位置的检测。
第十发明为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至第九发明中任一发明所述的触摸面板。
根据该第十发明,第一至第九发明的触摸面板具有将连接导电部与引出配线可靠连接而能够得到优良的触摸位置检测功能的优良的特性,因此,能够实现可通过使用手指或笔等接触体进行各种操作而正确地输入信息的显示装置。
第十一发明的特征在于,在第十发明的显示装置中,包括:根据输入的图像数据生成显示图像的显示面板;视差屏障单元,其对由上述显示面板生成的显示图像中的第一显示区域和第二显示区域分别提供不同的特定的视角;和切换液晶面板,其通过切换上述视差屏障单元的效果的有效和无效来切换第一显示状态和第二显示状态,上述触摸面板直接形成于构成上述切换液晶面板的基板表面。
根据第十一发明,能够实现具有可正确输入信息的触摸面板、并且能够切换第一显示状态与第二显示状态的第一显示/第二显示切换型的显示装置。而且,在构成切换液晶面板的基板表面直接形成有触摸面板,因此,能够使具有触摸面板的第一显示/第二显示切换型的显示装置整体薄型地构成。
第十二发明是一种制造第一发明的触摸面板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图案形成工序,在基底基板上形成含有透明导电性氧化物的透明导电膜,使用第一光掩模对该透明导电膜进行图案形成,由此,形成上述第一导电图案和第一连接层;第二图案形成工序,以覆盖上述第一导电图案和第一连接层的方式形成金属膜,使用第二光掩模对该金属膜进行图案形成,由此,以使引出基端部与上述第一连接层重叠地连接的方式形成上述引出配线;第三图案形成工序,以覆盖上述第一导电图案、第一连接层和引出配线的方式形成绝缘膜,使用第三光掩模对该绝缘膜进行图案形成,由此,以使上述第一导电图案和第一连接层的至少一部分露出的方式形成层间绝缘膜;第四图案形成工序,在上述层间绝缘膜上形成含有透明导电性氧化物的透明导电膜,使用第四光掩模对该透明导电膜进行图案形成,由此,形成上述第二导电图案,并且以与上述第一导电图案和第一连接层连接的方式形成上述第二连接层;和第五图案形成工序,以覆盖上述第二导电图案和第二连接层的方式形成绝缘膜,使用第五光掩模对该绝缘膜进行图案形成,由此,形成上述保护绝缘膜。
在该第十二发明中,在第一图案形成工序中,使用一张光掩模,由同一膜一同形成第一导电图案和第一连接层。另外,在第四图案形成工序中,使用一张光掩模,由同一膜一同形成第二导电图案和第二连接层。这样,利用形成第一导电图案和第二导电图案的已有的工序形成第一连接层和第二连接层,能够在不增加制造工序的情况下将连接导电部构成为包括上述两层的连接层的连接结构,因此,能够在不增大制造成本的情况下将连接导电部与引出配线可靠连接,制造具有良好的触摸位置检测功能的第一发明的触摸面板。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因为将触摸区域内部的导电图案与引出配线电连接的连接导电部具有:在层间绝缘膜的下层与引出配线的引出基端部重叠地连接的第一连接层;和与该第一连接层连接并跨越周边配线的第二连接层,所以,在通过层间绝缘层将触摸区域周边的周边配线与连接导电部绝缘的结构中,能够将连接导电部与引出配线可靠地连接而得到良好的触摸位置检测功能。其结果是,能够防止在触摸位置检测用的导电图案与外部电路之间发生导通不良,能够实现可通过使用手指或笔等接触体进行各种操作而正确地输入信息的显示装置。
附图说明
图1是概略地表示实施方式1的2D/3D切换型的液晶显示装置的截面结构的截面图。
图2是表示实施方式1的触摸面板的平面图。
图3是放大表示实施方式1的触摸面板的触摸位置检测用的电极与外部连接端子的连接结构的平面图。
图4是表示图3的IV-IV线的截面结构的截面图。
图5是表示图3的V-V线的截面结构的截面图。
图6是放大表示实施方式1的连接导电部与引出配线的连接结构的平面图。
图7是表示图6的VII-VII线的截面结构的截面图。
图8是表示实施方式1的2D/3D切换型的液晶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的流程图。
图9是表示液晶显示面板制造工序的概略的流程图。
图10是表示实施方式1的触摸面板的制造方法的第一图案形成工序的、图4、图5和图7对应部位的截面图。
图11是表示实施方式1的触摸面板的制造方法的第二图案形成工序的、图4、图5和图7对应部位的截面图。
图12是表示实施方式1的触摸面板的制造方法的第三图案形成工序的、图4、图5和图7对应部位的截面图。
图13是表示实施方式1的触摸面板的制造方法的第四图案形成工序的、图4、图5和图7对应部位的截面图。
图14是表示实施方式1的触摸面板的制造方法的第五图案形成工序的、图4、图5和图7对应部位的截面图。
图15是放大表示实施方式2的连接导电部与引出配线的连接结构的平面图。
图16是表示图15的XVI-XVI线的截面结构的截面图。
图17是表示图15的XVII-XVII线的截面结构的截面图。
图18是放大表示实施方式3的连接导电部与引出配线的连接结构的平面图。
图19是表示图18的XIX-XIX线的截面结构的截面图。
图20是表示图18的XX-XX线的截面结构的截面图。
图21是概略地表示其他的实施方式的2D/3D切换型的液晶显示装置的截面结构的截面图。
图22是概略地表示其他的实施方式的液晶显示装置的截面结构的截面图。
图23是表示其他的实施方式的2D/3D切换型的液晶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基于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其中,本发明并不限于以下的各实施方式。
《发明的实施方式1》
在本实施方式1中,作为显示装置的一个例子,说明构成为能够切换通常的2D显示(二维平面显示)与3D显示(三维立体显示)的2D/3D切换型的液晶显示装置S。
-2D/3D切换型的液晶显示装置S的结构-
图1表示本实施方式的2D/3D切换型的液晶显示装置S的截面结构。
2D/3D切换型的液晶显示装置S是带有触摸面板TP的透射型液晶显示装置,其包括:液晶显示面板DP;作为配置于该液晶显示面板DP的背面的光源器件的背光源单元BL;配置于上述液晶显示面板DP的表面侧,即反背光源单元BL一侧的切换液晶面板SP;和设置于该切换液晶面板SP的表面侧的触摸面板TP。
<液晶显示面板DP的结构>
液晶显示面板DP是根据所输入的图像数据生成显示图像的显示元件。该液晶显示面板DP包括:以相互相对的方式配置的薄膜晶体管(Thin Film Transistor,以下称为TFT)基板1和对置基板2;将这些TFT基板1和对置基板2的两个外周缘部彼此粘接的框状的密封件3;和被密封件3包围并封入TFT基板1与对置基板2之间的液晶层4。
另外,液晶显示面板DP具有作为TFT基板1与对置基板2重叠的区域,在密封件3的内侧即设置有液晶层4的区域进行图像显示的显示区域D。在该显示区域D,呈矩阵状排列有多个作为图像的最小单位的像素。另外,显示用液晶面板DP在显示区域D的外侧具有TFT基板1从对置基板2突出并且露出至外部的端子区域(未图示)。在该端子区域,隔着向异性导电膜封装有FPC(Flexible Printed Circuits:挠性印制电路)等配线基板,经该配线基板从外部电路将包含与要显示的图像对应的图像数据的显示用信号输入到液晶显示面板DP。
虽未图示,但TFT基板1包括:以相互平行地延伸的方式设置于基底基板即玻璃基板等绝缘性基板上的多个栅极配线;以在与该各栅极配线交叉的方向上相互平行地延伸的方式设置的多个源极配线;以与各像素对应的方式设置于这些各栅极配线与各源极配线的每个交叉部的TFT和与其漏极连接的像素电极,TFT基板1构成为通过切换各TFT的接通/断开而有选择地对与该各TFT对应的像素电极施加电位。
虽未图示,但对置基板2包括:以与上述栅极配线和源极配线对应的方式呈格子状地设置于基底基板即玻璃基板等绝缘性基板上的黑色矩阵;包括以与各像素对应且周期性地排列的方式设置于该黑色矩阵的格子间的红色层、绿色层和蓝色层的多个彩色滤光片;以覆盖这些黑色矩阵和各彩色滤光片的方式设置且与上述像素电极组相对的共用电极;和呈柱状设置于该共用电极上的感光间隔物。
这些TFT基板1和对置基板2形成为例如矩形状,且在相互相对的内侧表面分别设置有取向膜(未图示),并且在外侧表面分别设置有第一偏光板H1和第二偏光板H2。TFT基板1上的第一偏光板H1与对置基板2上的第二偏光板H2的透射轴相差90°。液晶层4含有例如具有电光学特性的向列型的液晶材料等。
<背光源单元BL的结构>
虽未图示,但背光源单元BL包括LED(Light Emitting Diode:发光二极管)或冷阴极管等光源、导光板和反射片、扩散片、棱镜片等多个光学片,构成为使从光源入射导光板的光从该导光板的射出面经各光学片作为均匀的面状光向液晶显示面板DP一侧射出。
<切换液晶面板SP的结构>
切换液晶面板SP是切换作为进行2D显示的第一显示状态的2D显示状态和作为进行3D显示的第二显示状态的3D显示状态的切换元件。该切换液晶面板SP包括:经两面胶等粘贴件9粘贴于液晶显示面板DP,并且以相互相对的方式配置的切换对置基板5和切换驱动基板6;将上述切换对置基板5和切换驱动基板6的两个外周缘部彼此粘接的框状的密封件7;和被密封件7包围并封入切换对置基板5与切换驱动基板6之间的液晶层8。
另外,切换液晶面板SP具有作为切换对置基板5与切换驱动基板6重叠的区域,在密封件7的内侧即在设置有液晶层8的区域与显示区域D重叠的视差屏障区域B。该视差屏障区域B通过与后述的第三偏光板H3的组合,构成为能够作为在画面横向上的遮光部和透光部呈条状交替排列的视差屏障发挥功能。
另外,切换液晶面板SP在视差屏障区域B的外侧具有切换驱动基板6从切换对置基板5突出并且露出到外部的端子区域(未图示)。在该端子区域,经各向异性导电膜封装有FPC等配线基板,并且经该配线基板从外部电路将控制驱动状态的开启/关闭的控制信号输入到切换液晶面板SP。
切换对置基板5配置在液晶显示面板DP一侧,虽未图示,但在作为基底基板的玻璃基板等绝缘基板上,具有在视差屏障区域B的整个面形成的对置电极。
虽未图示,但切换驱动基板6包括多个驱动电极,该多个驱动电极在作为基底基板的玻璃基板等绝缘基板10上,形成为在各个画面纵向上延伸的线状,并且在画面横向上隔开规定的间隔相互平行地排列为条状,构成为对上述多个驱动电极同时施加相同的电位。
这些切换对置基板5和切换驱动基板6例如形成为矩形状,在相互相对的内侧表面分别设置有取向膜(未图示)。而且,在切换驱动基板6的外侧表面设置有第三偏光板H3。该切换驱动基板6上的第三偏光板H3的透射轴的方向与对置基板2上的第二偏光板H2相同。液晶层8含有例如具有电光学特性的向列型的液晶材料等。
<2D/3D切换型的液晶显示装置S的显示动作>
在上述结构的液晶显示装置S中,以下述任一种显示状态进行图像显示:进行通常的2D显示的2D显示状态;和通过使观察者的左右各个眼睛视认出从不同的视点看到的像,由此产生视差而进行3D显示的3D显示状态。
当液晶显示装置S进行显示动作时,在液晶显示面板DP中,栅极信号依次输出到各栅极配线而驱动栅极配线,当与被驱动的同一栅极配线连接的TFT处于一齐导通状态时,源极信号经各源极配线传送到处于导通状态的各TFT,规定的电荷经该各TFT被写入像素电极。按线顺序对构成显示区域D的像素的整行实施上述那样向像素电极有选择地写入电荷的写入工作。此时,在TFT基板1的各像素电极与对置基板2的对置电极之间产生电位差,规定的电压被施加在液晶层4。而且,在液晶显示面板DP中,根据施加在液晶层4上的电压的大小改变液晶分子的取向状态,由此在液晶层4调整来自背光源单元BL的光的透射率,从而显示图像。
在进行3D显示状态的显示工作时,在液晶显示面板DP中,显示右眼用图像和左眼用图像分别在画面横向被分割为多列并且以相互的列交替排列的方式混合的复合图像。
并且,在切换液晶面板SP中,将其驱动设为开启状态,对各驱动电极施加与对置电极不同的电位。此时,各驱动电极与对置电极之间产生电位差,在与各驱动电极对应的每一个区域,对液晶层8施加规定的电压,从而通过与该各驱动电极对应的区域的光的偏光轴,相对于通过驱动电极间的间隙的光的偏光轴改变90°。从而,当切换液晶面板SP的驱动处于开启状态时,通过该切换液晶面板SP的驱动电极间的间隙的光,由于其偏光轴与第二偏光板H2的透射轴平行,因此透过第三偏光板H3。另一方面,通过与各驱动电极对应的区域的光,由于其偏光轴与第三偏光板H3的透射轴呈90°的角度,因此,不透射第三偏光板H3。
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切换液晶面板SP与第三偏光板H3的相关联的光学作用,切换液晶面板SP的与各驱动电极对应的区域构成遮光部,与驱动电极间的间隙对应的区域构成透光部,上述遮光部和透光部作为在画面横向上交替排列为条状的视差屏障有效发挥功能。即,通过切换液晶面板SP与第三偏光板H3的组合,构成本发明的视差屏障单元。
在上述液晶显示面板DP上显示的右眼用图像和左眼用图像的复合图像,通过上述切换液晶面板SP和第三偏光板H3所构成的视差屏障,右眼用图像与左眼用图像被分离为不同的视角,使观察者的左右各个眼睛能够视认出从不同的视点观察的像,从而进行3D显示。即,在液晶显示面板DP中,由与右眼用图像对应的像素构成的区域和由与左眼用像素对应的像素构成的区域分别构成本发明的第一显示区域和第二显示区域。
另一方面,在进行基于2D显示状态的显示工作时,在液晶显示面板DP中,显示通常的二维平面图像。而且,在切换液晶面板SP中,其驱动设为关闭状态,通过对各驱动电极和对置电极施加相同的电位,使作为视差屏障的功能失效,从而使入射的光以原来的偏光轴出射,由此,使观察者的两只眼睛视认出相同的像,进行2D显示。
<触摸面板TP的结构>
图2~图7表示触摸面板TP的结构。图2是触摸面板TP的概略平面图。图3是放大表示触摸面板TP中的触摸位置检测用的电极11、17与外部连接端子35的连接结构的平面图。图4是表示图3的IV-IV线的截面结构的截面图。图5是表示图3的V-V线的截面结构的截面图。图6是放大表示连接导电部33与引出配线30的连接结构的平面图。图7是表示图6的VII-VII线的截面结构的截面图。
本实施方式的触摸面板TP直接形成于构成切换液晶面板SP的切换驱动基板6的表面上,将带触摸面板的液晶显示装置S作为整体构成薄型。触摸面板TP构成投射型静电电容方式(投射型静电电容式)触摸面板,如图2所示包括:用于检测由接触体(使用者的手指等)接触的触摸位置的区域即例如矩形状的触摸区域T1;设置于该触摸区域T1的周围的不能检测触摸位置的区域即例如矩形框状的边框区域T2;和在该边框区域T2的一边侧(图2中右侧)沿切换驱动基板6的端缘设置的端子区域T3。触摸区域T1配置于液晶显示面板DP的与显示区域D对应的区域,边框区域T2配置于与非显示区域对应的区域。
而且,触摸面板TP包括:配置于触摸区域T1的触摸位置检测用的电极11、17;与该触摸位置检测用的电极11、17电连接,且在边框区域T2上从触摸区域T1一侧向端子区域T3一侧引出的多个引出配线31;以横穿该各引出配线30与触摸位置检测用的电极11、17之间的方式在触摸区域T1的周边延伸的周边配线即接地线32;设置于各引出配线30的引出基部的连接导电部33;设置于各引出配线30的引出前端且在端子区域T3排列的外部连接端子35;和与该各外部连接端子35电连接的外部电路即控制器41。
<触摸位置检测用的电极11、17的结构>
触摸位置检测用的电极11、17包括:呈矩阵状配置的多个第一电极11(图2中带斜线的电极);和同样呈矩阵状配置的多个第二电极17(图2中镂空的电极)。这些第一电极11和第二电极17以在图2中的斜方向上交替排列的方式作为整体配置成蜂窝状。
第一电极11形成为例如大致矩形状,且在图2中以在左右方向(X轴方向)和上下方向(Y轴方向)上使彼此的角部相对的方式按照规定间隔配置。而且,如图3所示,将在X轴方向上排列的多个第一电极11中相邻的第一电极11彼此通过第一连结部13连结而一体形成,构成第一电极组15。即,第一电极11和第一连结部13在X轴方向上交替配置,包括经该第一连结部13一体形成的第一电极11的列的第一电极组15,在Y轴方向上相互平行地排列有多列。第一电极11和第一连结部13含有ITO或铟锌氧化物(Indium Zinc Oxide,以下称作IZO)等透明导电氧化物。
第二电极17也形成为例如大致矩形状,且以在X轴方向和Y轴方向上使彼此的角部相对的方式按照规定间隔配置。而且,将在Y轴方向上排列的多个第二电极17中相邻的第二电极17彼此通过第二连结部19连结而电连接,构成第二电极组21。即,第二电极17和第二连结部19在Y轴方向上交替配置,包括经该第二连结部19电连接的第二电极17的列的第二电极组21,在X轴方向上相互平行地排列有多列。第二电极17和第二连结部19也含有ITO或IZO等透明导电氧化物。
如图4所示,上述第一电极组15(第一电极11)、第一连结部13和第二电极组21(第二电极17)形成在构成切换对置电极5的绝缘基板10的外侧表面。而且,仅第一连结部13被岛状的层间绝缘膜23覆盖。另一方面,第二连结部19在层间绝缘膜23上在与第一连结部13交叉的方向上延伸,并且构成隔着该层间绝缘膜23跨越第一连结部13的架桥结构,其两端部与第二电极17的角部连接。
这样,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电极组15和第二电极组21设置在同一层,因此,能够使形成在触摸位置的第一电极11和第二电极17与手指等接触体之间的静电电容的变化同程度地产生。由此,能够减少在第一电极11与第二电极17的静电电容的变化的灵敏度差,从而能够进行灵敏度高的触摸位置的检测。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电极组15(第一电极11)、第一连结部13和第二电极组21(第二电极17)构成本发明的触摸位置检测用的第一导电图案,第二连结部19构成本发明的触摸位置检测用的第二导电图案。
上述第一电极组15(第一电极11)、第二电极组21(第二电极17)、第二连结部19和层间绝缘膜23被保护绝缘膜25覆盖。该保护绝缘膜25含有丙烯酸系的有机绝缘材料等,如图3和图5所示,未形成在端子区域T3,而使上述各外部连接端子35露出到外部。
<引出配线30的结构>
如图3所示,引出配线30从触摸区域T1的周边延伸至端子区域T3的跟前相互排列有多个。这些各引出配线30被层间绝缘膜23和保护绝缘膜25覆盖,如图5所示,其整体配置于两个绝缘膜23、25外缘的内侧。由此,通过层间绝缘膜23和保护绝缘膜25的两层绝缘膜阻止湿气等从外部进入引出配线30一侧,从而良好地防止引出配线30的腐蚀。
如图3所示,各引出配线30的引出基端部30s和引出前端部30e形成为与这两端部30s、30e间的中间部相比宽度宽。由此,与引出配线30的两端部30s、30e以与该引出配线30的中间部同等或其以下的宽度形成的情况相比,能够分别增大该引出配线30的引出基端部30s与连接导电部33的连接面积、引出配线30的引出前端部30e与外部连接端子35的连接面积,从而提高这些连接导电部33和外部连接端子35与引出配线30之间的导电性。而且,可确保对于连接导电部33和外部连接端子35与引出配线30的形成位置的偏移的裕度。
如图6所示,各引出配线30的引出基端部30s包括以在相互之间具有间隙的方式一体形成的多个细线部31a、31b。具体而言,本实施方式的各引出配线30的引出基端部30s包括:从引出配线30的中间部连续延伸的基干细线部31a;和从该基干细线部31a相互隔开间隔地突出至两侧方的多个分支细线部31b。
各引出配线30具有高熔点金属层、铝(Al)层和高熔点金属层依次层叠的层叠结构,例如使钼铌合金(MoNb)层、铝(Al)层和钼铌合金(MoNb)层,或者氮化钼(MoN)层、铝(Al)层和氮化钼(MoN)层,再或者钼(Mo)层、铝(Al)层和钼(Mo)层依次层叠。
<接地配线32的结构>
如图3所示,接地配线32在触摸区域T1的周围延伸,也作为电磁波防止用的屏蔽件发挥作用。另外,在图3中,以一条配线表示了接地配线32,但是,如图6所示,接地配线32被分割为多条(例如3条)并被细线化。该接地配线32与引出配线30由同一膜形成,具有与引出配线30同样的层叠结构(例如,MoNb/Al/MoNb、MoN/Al/MoN、Mo/Al/Mo)。另外,接地配线32整体与引出配线30同样地被层间绝缘膜23覆盖。
<连接导电部33和外部连接端子35的结构>
如图3所示,连接导电部33与引出配线30的引出基端部30s连接,并且与第一电极组15或第二电极组21连接,沿着触摸区域T1的周边排列有多个。如图6和图7所示,这些各连接导电部33包括第一连接层34A和第二连接层34B,这些第一连接层34A和第二连接层34B具有与引出配线30串联连接的串联连接结构。
第一连接层34A设置于层间绝缘层23的下层,具体而言设置于引出配线30的下层,并且与引出配线30的引出基端部30s重叠并与其下侧表面连接。该第一连接层34A从与引出配线30的引出基端部30s重叠的区域伸出到其触摸区域T1一侧的外侧区域。另一方面,第二连接层34B与第一连接层34A的伸出部分局部重叠地连接。而且,该第二连接层34B构成为在与接地配线32交叉的方向上延伸并且隔着层间绝缘膜23跨越接地配线32的架桥结构,并且与位于一个第一电极组15中最端部的第一电极11或位于一个第二电极组21中最端部的第二电极17局部重叠地连接。
根据这样的串联连接结构,在通过层间绝缘膜23将触摸区域T1周边的接地配线32与连接导电部33绝缘的结构中,能够将连接导电部33与引出配线30可靠地连接。即,第一连接层34A在引出配线30的下层与该引出配线30的引出基端部30s重叠地连接,因此能够通过该第一连接层34A将连接导电部33与引出配线30可靠地连接。而且,该第一连接层34A与隔着层间绝缘膜23跨越接地配线32的第二连接层34B连接,因此通过该第二连接层34B构成为连接导电部33与接地配线32绝缘的状态。
而且,在与引出配线30对应的部位,无需在层间绝缘膜23形成接触孔,因此,能够利用层间绝缘膜23覆盖引出配线30整体,能够避免引出配线30被层间绝缘膜23形成时的显像液溶解。由此,能够防止引出配线30的一部分消失,进而防止由此引起的引出配线30的剥落,能够在这样的良好的引出配线30的形成状态下,将连接导电部33与引出配线30可靠地连接。
如图3所示,外部连接端子35与引出配线30的引出前端部30e连接,并被引出至层间绝缘膜23和保护绝缘膜25的外部,在端子区域T3密集排列有多个。如图5所示,这些各外部连接端子35设置于引出配线30的下层并且与其下侧表面连接,从设置有层间绝缘膜23和保护绝缘膜25的区域伸出到其外侧的端子区域T3。
如后详述,第一连接层34A和外部连接端子35与第一电极组15(第一电极11)、第一连结部13和第二电极组21(第二电极17)由同一膜形成,第二连接层34B与第二连结部19由同一膜形成。
<控制器41的结构>
控制器41作为例如称为TAB(Tape Automated Bonding:载带自动键合)的驱动集成电路安装于端子区域T3。在控制器41中,作为检测电路43具备:静电电容检测电路,其检测由于接触体触摸触摸区域T1而在处于触摸位置的第一电极11和第二电极17与接触体之间产生的静电电容的变化;或者阻抗检测电路,其检测由于被触摸而在处于触摸位置的第一电极11和第二电极17各自产生的阻抗的变化。而且,控制器41对经连接导电部33和引出配线31通过检测电路43检测到的来自各外部连接端子35的信号彼此进行比较,由此,检测触摸区域T1中的接触体的触摸位置和该触摸位置的移动动作。
-制造方法-
接着,参照图8和图9,举一个例子说明带有上述触摸面板TP的2D/3D切换型的液晶显示装置S的制造方法。在本实施方式中,举例说明逐张制造切换对置基板5和切换驱动基板6,并使这两个基板5、6贴合而制作1个切换液晶面板SP的单张(sheet-fed)方式的制造方法,但也可以应用于通过制作包含多个单元单位的母面板,并按照每个单元单位分割该母面板,从而同时制作多个切换液晶面板SP的多倒角方式的制造方法。这与液晶显示面板DP同样。
图8是表示带有触摸面板TP的2D/3D切换型的液晶显示装置S的制造方法的流程图。带有触摸面板TP的2D/3D切换型的液晶显示装置S的制造方法包括触摸面板制造工序St01、切换驱动基板制造工序St02、切换对置基板制造工序St03、贴合工序St04、背光源单元制造工序St05、液晶显示面板制造工序St06和模块化工序St07。
<触摸面板制造工序St01>
在预先准备的玻璃基板等绝缘基板10上,反复进行公知的光刻,形成第一电极11、第一连结部13、第二电极17、引出配线30、层间绝缘膜23、第二连结部19、连接导电部33(第一连接层34A和第二连接层34B)、外部连接端子35和保护绝缘膜25,从而制造触摸面板TP。
<切换驱动基板制造工序St02>
在形成有触摸面板TP的基板10的背面侧,通过公知的光刻形成驱动电极等,从而制造带有触摸面板TP的切换驱动基板6。
<切换对置基板制造工序St03>
在预先准备的玻璃基板等绝缘基板上,通过公知的光刻形成对置基板等,从而制造切换对置基板5。
<贴合工序St04>
对切换对置基板5和切换驱动基板6的表面,通过印刷法等形成取向膜之后,根据需要进行摩擦(rubbing)处理。接着,通过点胶机(dispenser)等将由紫外线固化型的树脂形成的密封件7描绘为框状,在该密封件7的内侧区域滴下规定量的液晶材料。
接着,隔着密封件7和液晶材料在减压状态下将切换对置基板5与切换驱动基板6贴合而构成液晶层8,之后,通过将该贴合后的贴合体敞开在大气压下,对贴合体的表面加压。进一步在该状态下,通过紫外线的照射使密封件7固化,由此,使切换对置基板5与切换驱动基板6粘接而制作切换液晶面板SP。
此时,引出配线30的引出基端部30s在与密封件7重叠的位置形成得宽度宽,但是,由于其包括以相互之间具有间隙的方式一体形成的多个细线部31a、31b,因此,能够使紫外线通过细线部31a、31b间的间隙照射到密封件7,能够减少密封件7中的未固化部分。由此,能够提高两个基板5、6的粘接强度,而且由于防止未固化的密封件7的成分混入液晶层8中,因此能够防止液晶分子的取向状态不稳定,或图像显示中产生污点、斑点等而造成显示质量下降。
接着,当在切换对置基板5与切换驱动基板6之间,在密封件7外侧存在间隙时,根据需要在该间隙中填充密封件7,从而填埋该间隙。然后,在切换驱动基板6的外侧表面粘贴第三偏光板H3。
<背光源单元制造工序St05>
首先,利用公知的喷射成型装置等,使构成导光板的基底的丙烯酸树脂板成型,并且通过在该丙烯酸树脂板形成用于使光散射的例如点状的图案,来制造导光板。接着,在该导光板粘贴反射膜、扩散片、棱镜片等光学片,进行组装。之后,通过在导光板与光学片的贴合体上安装LED、冷阴极管等光源,来制造背光源单元BL。
<液晶显示面板制造工序St06>
图9是表示液晶显示面板制造工序St06的概略的流程图。液晶显示面板制造工序St06包括TFT基板制造工序St11、对置基板制造工序St12和贴合工序St13。
<TFT基板制造工序St11>
在预先准备的玻璃基板等绝缘基板上,通过反复进行光刻的公知的方法形成栅极配线、源极配线、TFT和像素电极,从而制造TFT基板1。
<对置基板制造工序St12>
在预先准备的玻璃基板等绝缘基板上,通过反复进行光刻的公知的方法形成黑色矩阵、彩色滤光片、共用电极和光间隔物,从而制造对置基板2。
<贴合工序St13>
对TFT基板1和对置基板2的表面,通过印刷法形成取向膜之后,根据需要进行摩擦处理。接着,通过点胶机等将含有紫外线固化型的树脂的密封件3描绘为框状,在该密封件3的内侧区域滴下规定量的液晶材料。接着,隔着密封件3和液晶材料在减压状态下将TFT基板1与对置基板2粘合而构成液晶层4,之后,通过将该贴合后的贴合体敞开在大气压下,对贴合体的表面加压。进一步在该状态下,通过紫外线的照射使密封件3固化,由此,使TFT基板1与对置基板2粘合而制作液晶显示面板DP。
接着,当在TFT基板1与对置基板2之间,在密封件3外侧存在间隙时,根据需要在该间隙中填充密封件3,从而填埋该间隙。然后,对上述贴合体的两面即TFT基板1和对置基板2的外侧表面,分别粘贴第一偏光板H1和第二偏光板H2。
<模块化工序St07>
对液晶显示面板DP和切换液晶面板SP的端子区域,隔着各向异性导电膜分别封装FPC等配线基板。另外,对触摸面板TP的端子区域T3安装控制器41。然后,将液晶显示面板DP与切换液晶面板SP经两面胶等粘贴件9贴合,从而在液晶显示面板DP的背面侧搭载背光源单元BL。这样,使液晶显示面板DP、带有触摸面板TP的切换液晶面板SP和背光源单元BL模块化。
进行以上的工序,就能够制造图1所示的带有触摸面板TP的2D/3D切换型的液晶显示装置S。
本发明的带有触摸面板TP的2D/3D切换型的液晶显示装置S特征尤其在于触摸面板TP的结构,因此,下面参照图10~图14详细说明触摸面板制造工序St01。触摸面板制造工序St01包括第一至第五图案形成工序。图10~图14依次表示触摸面板制造工序中的第一至第五图案形成工序。其中,这些图10~图14从左侧起依次表示图4、图7和图5的对应部位。
<第一图案形成工序>
首先,在绝缘基板10上,通过溅射法,如图10(a)所示,形成例如含有ITO或IZO等的透明导电膜51。接着,利用第一光掩模对该透明导电膜51进行图案形成,从而如图10(b)所示,形成第一电极11、第一连结部13、第二电极17、第一连接层34A和外部连接端子35,由此构成第一电极组15和第二电极组21。
<第二图案形成工序>
在形成有第一电极组15(第一电极11)、第一连结部13、第二电极组21(第二电极17)、第一连接层34A和外部连接端子35的基板上,以通过溅射法覆盖它们的方式,例如依次形成钼铌合金(MoNb)膜、铝(Al)膜和钼铌合金(MoNb)膜,或者氮化钼(MoN)膜、铝(Al)膜和氮化钼(MoN)膜,或者钼(Mo)膜、铝(Al)膜和钼(Mo)膜,从而形成如图11(a)所示的金属层叠膜53。接着,利用第二光掩模对该金属层叠膜53进行图案形成,从而如图11(b)所示,分别以使引出配线基端部30s与第一连接层34A重叠地连接,使引出配线前端部30e与外部连接端子35重叠地连接的方式,形成引出配线30,并且形成接地配线32。
<第三图案形成工序>
在形成有引出配线30和接地配线32的基板上,通过气相化学沉积(Chemical Vapor Deposition;CVD)法,以覆盖第一电极组15(第一电极11)、第一连结部13、第二电极组21(第二电极17)、第一连接层34A、引出配线30和接地配线32的方式,形成如图12(a)所示的例如含有氮化硅(SiN)的绝缘膜55。接着,通过利用第三光掩模,对该绝缘膜55进行图案形成,从而如图12(b)所示,使第一电极组15和第二电极组21露出,并且分别使第一连接层34A和外部连接端子35局部露出,从而从绝缘膜55形成覆盖第一连结部13、引出配线30和接地配线32的层间绝缘膜23。
<第四图案形成工序>
在形成有层间绝缘膜23的基板上,通过溅射法,如图13(a)所示,形成例如含有ITO或IZO等的透明导电膜57。而且,利用第四光掩模对该透明导电膜57进行图案形成工序,从而如图13(b)所示,跨越层间绝缘膜23地形成第二连结部19,使得同一第二电极组21中的相邻的第二电极17彼此连接,并且以同样地跨越层间绝缘膜23与第一连接层34A和触摸位置检测用的电极(第一电极11或第二电极17)局部重叠地连接的方式形成第二连接层34B,从而构成连接导电部33。
<第五图案形成工序>
在形成有第二连结部19和第二连接层34B的基板上,以通过旋转涂布法或狭缝涂布法覆盖它们的方式,如图14(a)所示,形成例如含有丙烯酸类的有机绝缘膜材料的绝缘膜59。接着,利用第五光掩模对该绝缘膜59进行图案形成,由此,如图14(b)所示,去除位于端子区域T3的绝缘膜部分,使外部连接端子35从该绝缘膜59露出,由此,从绝缘膜59形成保护绝缘膜25。
通过以上的工序,能够制造触摸面板TP。
-实施方式1的效果-
根据本实施方式1,连接导电部33具有包括与引出配线30串联连接的第一连接层34A和第二连接层34B的串联连接结构,第一连接层34A设置于引出配线30的下层,与该引出基端部30s重叠地连接,与该第一连接层34A连接的第二连接层34B形成为隔着层间绝缘膜23跨越接地配线32,因此,在通过层间绝缘膜23将触摸区域T1周边的接地配线32与连接导电部33绝缘的结构中,能够将连接导电部33与引出配线30可靠地连接。
而且,引出配线30的引出基端部30s形成为与该引出配线30的中间部相比宽度宽,由此确保了对于连接导电部33和引出配线30的形成位置的偏移的裕度,因此,能够进一步可靠地连接这些连接导电部33与引出配线30。
另外,第一连接层34A与第一电极11和第二电极17等由同一膜形成,第二连接层34B与第二连结部19由同一膜形成,因此,不必为了使连接导电部33成为包括上述两层的连接层34A、34B的连接结构而增加制造工序。
从而,能够在不增加制造成本的情况下得到良好的触摸位置检测功能。于是,能够实现可通过使用手指或笔等接触体进行各种操作而正确地输入信息的2D/3D切换型的液晶显示装置S。
《发明的实施方式2》
图15是放大表示本实施方式2的连接导电部33与引出配线30的连接结构的平面图。图16是表示图15的XVI-XVI线的截面结构的截面图。图17是表示图15的XVII-XVII线的截面结构的截面图。
在本实施方式中,除了触摸面板TP的结构与上述实施方式1一部分不同之外,均与上述实施方式1同样地构成,因此,只说明结构不同的触摸面板部分。另外,在以下的实施方式中,对与图1~图14相同的结构部位标注相同符号并省略其详细说明,详细说明可参照上述实施方式1的说明。
在上述实施方式1中,从与引出配线30的引出基端部30s重叠的区域伸出到其外侧区域的第一连接层34A的伸出部分,与第二连接层34B局部重叠地连接,但是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二连接层34B经形成于层间绝缘膜23的接触孔23a与第一连接层34A连接。
如图15所示,本实施方式的引出配线30的引出基端部30s由多个细线部31c以构成包围第一连接层34A的中间部分的框状部31F的方式组合而成。在层间绝缘膜23,如图15~图17所示,以收纳于上述框状部31F的内侧的方式,形成有到达第一连接层34A的接触孔23a,引出配线30整体被层间绝缘膜23覆盖。而且,第二连接层34B经接触孔23a与第一连接层34A连接。另外,如图16所示,第一连接层34A稍微突出至层间绝缘膜23的外侧,该第一连接层34A的突出部分也与第二连接层34B连接。
这种结构的触摸面板TP能够通过在上述实施方式1的第三图案形成工序中在层间绝缘膜23形成接触孔23a,在第四图案形成工序中以经接触孔23a与第一连接层34A连接的方式形成第二连接层34B而制造。
-实施方式2的效果-
根据本实施方式2,以收纳于多个细线部31c所构成的框状部31F的内侧的方式形成有接触孔23a,引出配线30整体被层间绝缘膜23覆盖,因此,能够避免引出配线30被该层间绝缘膜23形成时的显像液溶解。由此,与上述实施方式1同样,能够防止引出配线30的一部分消失,进而防止由此引起的引出配线30的剥落。而且,能够在这样良好的引出配线30的形成状态下,将连接导电部33与引出配线30可靠地连接。
另外,经形成于层间绝缘膜23的接触孔23a,第二连接层34B与第一连接层34A连接,因此无需为了与第二连接层34B连接而使第一连接层34B从与引出配线30的引出基端部30s重叠的区域较长地伸出到其外侧区域。由此,与上述实施方式1的触摸面板TP相比,能够使触摸面板TP边框变窄与能够小面积形成第一连接层34A相对应的量。
《发明的实施方式3》
图18是放大表示实施方式3的连接导电部33与引出配线30的连接结构的平面图。图19是表示图18的XIX-XIX线的截面结构的截面图。图20是表示图18的XX-XX线的截面结构的截面图。
在上述实施方式2中,说明了接触孔23a以不包含细线部31c的端面的方式形成的结构,但是在本实施方式中,接触孔23a以包含细线部31d的端面的方式形成。
如图18所示,本实施方式的引出配线30的引出基端部30s通过多个细线部31d组合为格子状而形成。在层间绝缘膜23,以包含位于第一连接层34A的中央部分的一部分的细线部31d的端面的方式形成有接触孔23a,在位于该接触孔23a内的细线部31d的端面,如图20所示,铝层一部分溶解消失,生成有缺损部100。而且,如图19和20所示,第二连接层34B经接触孔23a与第一连接层34A连接,并且也与位于接触孔23a内的细线部31d直接连接。另外,如图19所示,第一连接层34A稍微突出至层间绝缘膜23的外侧,该第一连接层34A的突出部分也与第二连接层34B连接。
这种结构的触摸面板TP能够通过在上述实施方式1的第三图案形成工序中在层间绝缘膜23形成接触孔23a,在第四图案形成工序中以经接触孔23a与第一连接层34A和细线部31d连接的方式形成第二连接层34B而制造。
-实施方式3的效果-
根据本实施方式3,接触孔23a以包含一部分的细线部31d的端面的方式形成,因此,一部分的细线部31d的铝层在其端面局部地被层间绝缘膜23形成时的显像液溶解而消失,但是在除该接触孔23a形成部位之外的部分,其他的细线部31d则被层间绝缘膜23覆盖,因此,被该层间绝缘膜23覆盖的细线部31d与第一连接层34A能可靠地连接。因此,即使在接触孔23a形成部位,一部分的细线部31d的铝层因层间绝缘膜23形成时的显像液而产生缺损部100,也能够通过第一连接层34A将连接导电部33与引出配线30可靠地连接。
另外,与上述实施方式2同样,经形成于层间绝缘膜23的接触孔23a,第二连接层34B与第一连接层34A连接,因此无需为了与第二连接层34B连接而使第一连接层34B从与引出配线30的引出基端部30s重叠的区域较长地伸出到其外侧区域。由此,与上述实施方式1的触摸面板TP相比,能够使触摸面板TP边框变窄与能够小面积形成第一连接层34A相对应的量。
《其他的实施方式》
上述实施方式1~3也可以采用以下的结构和制造方法。
<第一连接层34A和外部连接端子35与引出配线30的配置>
在上述实施方式1~3中,第一连接层34A和外部连接端子35设置于引出配线30的下层,但是本发明不限于此,第一连接层34A和外部连接端子35也可以设置于引出配线30的上层。
<液晶显示装置S的结构>
图21是概略地表示其他的实施方式的2D/3D切换型的液晶显示装置S的截面结构的截面图。图22是概略地表示其他的实施方式的液晶显示装置S的截面结构的截面图。
在上述实施方式1中,说明了在液晶显示面板DP的前表面侧配置有切换液晶面板SP的结构的2D/3D切换型的液晶显示装置S,但本发明不限于此。例如,如图21所示,也可以是在液晶显示面板DP的背面侧配置有切换液晶面板SP的结构的2D/3D切换型的液晶显示装置S。另外,如图22所示,也可以是不具有切换液晶面板SP的只进行通常的2D显示的液晶显示装置S。在这些情况下,也从使液晶显示装置S整体薄型化的观点,优选在构成液晶显示面板DP的基板(例如对置基板2)表面直接形成有触摸面板TP。
另外,触摸面板TP也可以不直接形成在构成液晶显示面板DP或切换液晶面板SP的基板,而形成在与构成这些液晶面板DP、SP的基板不同的玻璃基板等透明基板上,并且与液晶显示面板DP或切换液晶面板SP贴合而构成液晶显示装置S。
<液晶显示装置S的制造方法>
图23是表示其他的实施方式的2D/3D切换型的液晶显示装置S的制造方法的概略的流程图。
在上述实施方式1中,在制造带有触摸面板TP的切换驱动基板6之后,将该切换驱动基板6与另外制造的切换对置基板5贴合,但是本发明不限于此,也可以如图23所示,在切换驱动基板制造工序St21中,制造切换驱动基板6,在切换对置基板制造工序St22中制造切换对置基板5,在贴合工序St23中将这两个基板5、6相互贴合而制作切换液晶面板SP,之后,在触摸面板制造工序St24中在该切换液晶面板SP的表面(切换驱动基板6的表面)形成触摸面板TP,从而制造带有触摸面板TP的切换液晶面板SP。另外,图23中的背光源单元制造工序St25、液晶显示面板制造工序St26和模块化工序St27是与上述实施方式1的背光源单元制造工序St05、液晶显示面板制造工序St06和模块化工序St07同样的工序。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1中,通过以下所述的滴下式注入法制作切换液晶面板SP,即:在贴合工序St4,将密封件7呈框状地描绘在切换对置基板5或切换驱动基板6,在该密封件7的内侧滴下液晶材料,之后,隔着这些密封件7和液晶材料将切换对置基板5与切换驱动基板6贴合,但是,也可以通过所谓的真空注入法制作切换液晶面板SP,即:将密封件呈具有切口的框状地描绘在切换对置基板5或切换驱动基板6,经该密封件将两个基板5、6贴合而构成具有空隙单元的贴合体,利用由于抽真空引起的气压差,从由密封件的切口构成的注入口将液晶材料注入到该贴合体的空隙单元,之后,通过密封件密封注入口。这对液晶显示面板DP也同样。
在上述实施方式1~3中,举例说明的是2D/3D切换型的液晶显示装置S,但本发明不限于此,在第二显示状态下分离为不同的视角的图像不仅限于如右眼用图像和左眼用图像那样需要相互关联的图像。
例如,可以考虑利用于对汽车的驾驶位的驾驶员显示车辆导航系统的视频且对副驾驶位(助手位)的同乘人员显示电视广播的视频的显示装置。当对多个观察者显示不同的视频时,可以适当设定视差屏障的遮光部与透光部的配置图案,即切换驱动基板6的驱动电极的配置图案,使得经视差屏障视认的液晶显示面板DP的图像能够分离为隔开规定距离的多个观察者各自要观察的图像。
另外,本发明的触摸面板TP不仅适用于液晶显示装置,还适用于有机EL(Electro Luminescence:电致发光)显示装置、无机EL显示装置、等离子体显示装置、FED(Field Emission Display:场发射显示器)、SED(Surface-conduction  Electron-emitter  Display:表面传导电子发射显示器)等其他的各种显示装置,只要是具备触摸面板TP的显示装置,就可以广泛应用。
以上,对本发明的优选的实施方式和其变形例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的技术性的范围不限定于上述实施方式的范围。上述实施方式为示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理解为在这些各构成要素和各处理工艺的组合中还可以具有各种变形例,另外,这样的变形例也处于本发明的范围中。
产业上的可利用性
如以上说明,本发明适用于触摸面板和具有触摸面板的显示装置以及触摸面板的制造方法,尤其适用于,希望在通过层间绝缘膜使触摸区域周边的周边配线与连接导电部绝缘的结构中、将连接导电部与引出配线可靠连接而得到良好的触摸位置检测功能的、触摸面板和具有这种触摸面板的显示装置以及触摸面板的制造方法。
符号的说明
S    液晶显示装置
DP   液晶显示面板
SP   切换液晶面板
TP   触摸面板
T1   触摸区域
T3   端子区域
11   第一电极(第一导电图案)
13   第一连结部(第一导电图案)
15   第一电极组(第一导电图案)
17   第二电极(第一导电图案)
19   第二连结部(第二导电图案)
21   第二电极组(第一导电图案)
23   层间绝缘膜
23a  接触孔
30   引出配线
30s  引出基端部
31a   基干细线部(细线部)
31b   分支细线部(细线部)
31c、31d   细线部
32    接地配线(周边配线)
33    内部导电部
34A   第一连接层
34B   第二连接层
41    控制器(外部电路)
51、57透明导电膜
53    金属层叠膜(金属膜)
55、59 绝缘膜

Claims (12)

1.一种触摸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
触摸区域,其是用于检测由接触体接触的触摸位置的区域;
端子区域,其是设置于所述触摸区域的外侧,用于与外部电路连接的区域;
配置于所述触摸区域的触摸位置检测用的第一导电图案;
以覆盖所述第一导电图案的至少一部分的方式设置的层间绝缘膜;
以隔着所述层间绝缘膜与所述第一导电图案交叉的方式设置的第二导电图案;
从所述触摸区域一侧引出到所述端子区域一侧且被所述层间绝缘膜覆盖的引出配线;
周边配线,其以横穿所述第一导电图案和第二导电图案中的至少一个与所述引出配线的引出基端部之间的方式在所述触摸区域的周边延伸,且被所述层间绝缘膜覆盖;和
连接导电部,其以隔着所述层间绝缘膜跨越所述周边配线的方式设置,与所述第一导电图案和第二导电图案中的至少一个连接,并且与所述引出配线的引出基端部连接,从而将这些触摸区域内部的导电图案与引出配线电连接,
所述连接导电部具有:
第一连接层,其在所述层间绝缘膜的下层与所述引出配线的引出基端部重叠地连接;和
第二连接层,其与该第一连接层连接并跨越所述周边配线。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摸面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连接层与所述第一导电图案由同一膜形成,
所述第二连接层与所述第二导电图案由同一膜形成。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触摸面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引出配线的引出基端部形成为与该引出配线的两端部间的中间部相比宽度宽,包括以在相互之间具有间隙的方式一体形成的多个细线部。
4.如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触摸面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连接层从与所述引出配线的引出基端部重叠的区域伸出到其外侧区域,
所述第二连接层与所述第一连接层的伸出部分局部重叠地连接,
所述引出配线整体被层间绝缘膜覆盖。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触摸面板,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层间绝缘膜,以与所述细线部间的间隙的一部分对应的方式形成有到达所述第一连接层的接触孔,
所述第二连接层经所述接触孔与所述第一连接层连接。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触摸面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多个细线部以构成局部地包围所述第一连接层的框状部的方式组合,
所述接触孔以收纳于所述框状部的内侧的方式形成,
所述引出配线整体被所述层间绝缘膜覆盖。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触摸面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接触孔以包含一部分的所述细线部的端面的方式形成,
所述第二连接层经所述接触孔与所述第一连接层和细线部连接。
8.如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触摸面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连接层和第二连接层由透明导电氧化物形成,
所述引出配线通过高熔点金属层、铝层和高熔点金属层依次层叠而构成。
9.如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触摸面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导电图案和第二导电图案中的一个具有:分别包含在一个方向上排列的多个第一电极且相互平行地排列的多个第一电极组;分别包含在与该各第一电极组交叉的方向上排列的多个第二电极且相互平行地排列的多个第二电极组;和将所述各第一电极组的相邻的第一电极彼此连结的第一连结部,
所述第一导电图案和第二导电图案中的另一个具有将所述第二电极组的相邻的第二电极彼此连结的第二连结部。
10.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触摸面板。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根据输入的图像数据生成显示图像的显示面板;
视差屏障单元,其对由所述显示面板生成的显示图像中的第一显示区域和第二显示区域分别提供不同的特定的视角;和
切换液晶面板,其通过切换所述视差屏障单元的效果的有效和无效来切换第一显示状态和第二显示状态,
所述触摸面板直接形成于构成所述切换液晶面板的基板表面。
12.一种触摸面板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其是制造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摸面板的方法,
所述触摸面板的制造方法包括:
第一图案形成工序,在基底基板上形成含有透明导电性氧化物的透明导电膜,使用第一光掩模对该透明导电膜进行图案形成,由此,形成所述第一导电图案和第一连接层;
第二图案形成工序,以覆盖所述第一导电图案和第一连接层的方式形成金属膜,使用第二光掩模对该金属膜进行图案形成,由此,以使引出基端部与所述第一连接层重叠地连接的方式形成所述引出配线;
第三图案形成工序,以覆盖所述第一导电图案、第一连接层和引出配线的方式形成绝缘膜,使用第三光掩模对该绝缘膜进行图案形成,由此,以使所述第一导电图案和第一连接层的至少一部分露出的方式形成层间绝缘膜;
第四图案形成工序,在所述层间绝缘膜上形成含有透明导电性氧化物的透明导电膜,使用第四光掩模对该透明导电膜进行图案形成,由此,形成所述第二导电图案,并且以与所述第一导电图案和第一连接层连接的方式形成所述第二连接层;和
第五图案形成工序,以覆盖所述第二导电图案和第二连接层的方式形成绝缘膜,使用第五光掩模对该绝缘膜进行图案形成,由此,形成所述保护绝缘膜。
CN201180061801.3A 2010-12-28 2011-12-21 触摸面板及具备其的显示装置以及触摸面板的制造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270476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0-293127 2010-12-28
JP2010293127 2010-12-28
PCT/JP2011/007165 WO2012090446A1 (ja) 2010-12-28 2011-12-21 タッチパネル及びそれを備えた表示装置並びにタッチパネルの製造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270476A true CN103270476A (zh) 2013-08-28
CN103270476B CN103270476B (zh) 2016-08-10

Family

ID=4638258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80061801.3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270476B (zh) 2010-12-28 2011-12-21 触摸面板及具备其的显示装置以及触摸面板的制造方法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20130271675A1 (zh)
JP (1) JP5456177B2 (zh)
CN (1) CN103270476B (zh)
TW (1) TW201234247A (zh)
WO (1) WO2012090446A1 (zh)

Cited By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731435A (zh) * 2015-04-03 2015-06-24 合肥鑫晟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触控面板及制作方法、显示装置
CN104818466A (zh) * 2015-05-05 2015-08-05 深圳南玻伟光导电膜有限公司 钼铝钼金属膜的制备方法
CN105094406A (zh) * 2014-05-20 2015-11-25 恒颢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触控面板、走线结构及走线结构形成方法
CN105655378A (zh) * 2016-01-04 2016-06-08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阵列基板和oled显示面板、制备方法及显示装置
CN105824461A (zh) * 2016-03-10 2016-08-03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触控装置及触控显示装置
CN106990878A (zh) * 2015-10-29 2017-07-28 乐金显示有限公司 触摸屏面板
CN107037909A (zh) * 2015-11-20 2017-08-11 株式会社日本显示器 触摸检测装置和带触摸检测功能的显示装置
CN107148607A (zh) * 2014-10-28 2017-09-08 柯尼卡美能达株式会社 图案、带图案的基材及触摸面板
CN107407997A (zh) * 2015-02-27 2017-11-28 株式会社藤仓 触摸传感器用配线体、触摸传感器用配线基板以及触摸传感器
CN107851409A (zh) * 2015-08-03 2018-03-27 夏普株式会社 显示面板
CN109239960A (zh) * 2014-07-14 2019-01-18 株式会社日本显示器 显示装置
CN110083261A (zh) * 2014-04-17 2019-08-02 Lg伊诺特有限公司 触摸面板和包括该触摸面板的触控装置
CN110325948A (zh) * 2017-02-08 2019-10-11 株式会社日本显示器 内置有触摸传感器的显示装置
CN110471555A (zh) * 2018-05-10 2019-11-19 夏普株式会社 配线基板、显示装置以及配线基板的制造方法
CN111972043A (zh) * 2018-03-29 2020-11-20 夏普株式会社 显示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1129352B1 (ko) * 2011-01-31 2012-03-26 엘지이노텍 주식회사 3차원 필터 일체형 터치 패널, 이를 구비한 입체 영상 표시장치 및 이의 제조 방법
JP2013105429A (ja) * 2011-11-16 2013-05-30 Japan Aviation Electronics Industry Ltd タッチパネル
TWI454991B (zh) * 2012-02-24 2014-10-01 Wistron Corp 電子裝置
CN103376928B (zh) * 2012-04-17 2017-04-19 宸鸿科技(厦门)有限公司 触控面板及其制作方法
KR101474064B1 (ko) * 2012-09-11 2014-12-17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표시장치용 터치 스크린 패널
KR20140037643A (ko) * 2012-09-19 2014-03-27 삼성전기주식회사 터치패널
JP6075754B2 (ja) * 2012-09-24 2017-02-08 京セラ株式会社 入力装置、表示装置、および電子機器
JP5932590B2 (ja) * 2012-09-26 2016-06-08 アルプス電気株式会社 入力装置の製造方法
CN103793089B (zh) * 2012-10-30 2017-05-17 宸鸿科技(厦门)有限公司 触控面板
CN103294272B (zh) * 2013-05-30 2016-04-13 南昌欧菲光科技有限公司 透明导电膜
US9439302B2 (en) 2013-05-30 2016-09-06 Nanchang O-Film Tech Co., Ltd. Transparent conductive film
JP5762507B2 (ja) 2013-06-05 2015-08-12 アルプス電気株式会社 入力装置
JP6300059B2 (ja) * 2013-06-28 2018-03-28 大日本印刷株式会社 タッチ検出モジュール、タッチ機能付き表示装置およびタッチパネルセンサ
TWI493408B (zh) 2013-08-01 2015-07-21 Au Optronics Corp 整合觸控結構的光學切換裝置與立體顯示裝置
KR102128394B1 (ko) * 2013-09-11 2020-07-01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터치 감지 표시 장치
KR102119834B1 (ko) * 2013-09-11 2020-06-05 엘지이노텍 주식회사 터치 윈도우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디스플레이 장치
JP6043264B2 (ja) 2013-09-30 2016-12-14 株式会社コベルコ科研 入力装置に用いられる電極
KR102302811B1 (ko) * 2013-12-16 2021-09-16 엘지이노텍 주식회사 터치 패널
JP6242710B2 (ja) * 2014-02-19 2017-12-06 アルプス電気株式会社 入力装置の製造方法
US9965113B2 (en) * 2014-04-14 2018-05-08 Lg Innotek Co., Ltd. Touch window
CN104461149B (zh) * 2014-12-16 2018-06-15 合肥鑫晟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触控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07533404A (zh) 2015-06-22 2018-01-02 株式会社藤仓 布线体、布线基板以及触摸传感器
JP6207555B2 (ja) * 2015-07-31 2017-10-04 株式会社フジクラ 配線体、導体層付き構造体、及びタッチセンサ
KR102067913B1 (ko) * 2015-08-31 2020-01-17 알프스 알파인 가부시키가이샤 입력 장치
JP6311734B2 (ja) * 2016-02-26 2018-04-18 Smk株式会社 タッチパネルセンサ及びタッチパネル
US10818698B2 (en) * 2016-06-09 2020-10-27 Sharp Kabushiki Kaisha Active matrix substrate and display device and touch panel display device including same
CN106843616B (zh) * 2017-01-03 2020-05-19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触控基板及其制作方法、触控显示装置
KR102283011B1 (ko) * 2017-03-15 2021-07-29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터치 센서, 이를 구비하는 표시 장치 및 표시 장치의 제조 방법
CN107491222A (zh) * 2017-09-01 2017-12-19 业成科技(成都)有限公司 触控面板
JP6886907B2 (ja) * 2017-10-31 2021-06-16 日本航空電子工業株式会社 タッチパネル及びタッチパネルの生産方法
CN108196732B (zh) * 2018-01-04 2021-01-26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超声波触控装置及显示装置
CN208999733U (zh) * 2018-11-22 2019-06-18 惠科股份有限公司 基板、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109342513B (zh) * 2018-11-30 2020-08-11 武汉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以及显示面板的裂纹检测方法
KR20210030145A (ko) * 2019-09-09 2021-03-17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터치 스크린을 갖는 표시장치
CN114080112A (zh) * 2020-08-20 2022-02-22 天材创新材料科技(厦门)有限公司 叠构结构的制备方法、叠构结构及触控感应器
US11487393B2 (en) 2020-09-29 2022-11-01 Cambrios Film Solutions Corporation Method for preparing stacking structure, stacking structure and touch sensor
CN116685937A (zh) * 2021-01-26 2023-09-01 富士胶片株式会社 触控面板用导电部件、触控面板、触控面板显示装置及触控面板用导电部件的制造方法
KR102385336B1 (ko) * 2021-04-09 2022-04-11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표시 장치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00182275A1 (en) * 2009-01-20 2010-07-22 Hitachi Displays, Ltd. Display device
US20100283828A1 (en) * 2009-05-05 2010-11-11 Unique Instruments Co.Ltd Multi-view 3d video conference device
JP2010277461A (ja) * 2009-05-29 2010-12-09 Sony Corp タッチパネル、表示パネル、タッチパネル用基板、表示パネル用基板および表示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5242099A (ja) * 2004-02-27 2005-09-08 Nec Lcd Technologies Ltd 液晶表示装置
WO2008127780A2 (en) * 2007-02-21 2008-10-23 Nantero, Inc. Symmetric touch screen system with carbon nanotube-based transparent conductive electrode pairs
TWI380089B (en) * 2008-12-03 2012-12-21 Au Optronics Corp Method of forming a color filter touch sensing substrate
KR101742777B1 (ko) * 2009-12-10 2017-06-01 가부시키가이샤 한도오따이 에네루기 켄큐쇼 표시 장치의 구동 방법 및 표시 장치
JP5424209B2 (ja) * 2010-04-22 2014-02-26 株式会社ジャパンディスプレイ タッチパネル、および表示装置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00182275A1 (en) * 2009-01-20 2010-07-22 Hitachi Displays, Ltd. Display device
US20100283828A1 (en) * 2009-05-05 2010-11-11 Unique Instruments Co.Ltd Multi-view 3d video conference device
JP2010277461A (ja) * 2009-05-29 2010-12-09 Sony Corp タッチパネル、表示パネル、タッチパネル用基板、表示パネル用基板および表示装置

Cited By (2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083261A (zh) * 2014-04-17 2019-08-02 Lg伊诺特有限公司 触摸面板和包括该触摸面板的触控装置
CN105094406A (zh) * 2014-05-20 2015-11-25 恒颢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触控面板、走线结构及走线结构形成方法
CN109239960A (zh) * 2014-07-14 2019-01-18 株式会社日本显示器 显示装置
CN109239960B (zh) * 2014-07-14 2021-11-02 株式会社日本显示器 显示装置
CN107148607A (zh) * 2014-10-28 2017-09-08 柯尼卡美能达株式会社 图案、带图案的基材及触摸面板
CN107407997A (zh) * 2015-02-27 2017-11-28 株式会社藤仓 触摸传感器用配线体、触摸传感器用配线基板以及触摸传感器
WO2016155594A1 (zh) * 2015-04-03 2016-10-06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触控面板及制作方法、显示装置
CN104731435A (zh) * 2015-04-03 2015-06-24 合肥鑫晟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触控面板及制作方法、显示装置
US10248237B2 (en) 2015-04-03 2019-04-02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Touch panel,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the same and display device
CN104818466A (zh) * 2015-05-05 2015-08-05 深圳南玻伟光导电膜有限公司 钼铝钼金属膜的制备方法
CN107851409A (zh) * 2015-08-03 2018-03-27 夏普株式会社 显示面板
CN106990878A (zh) * 2015-10-29 2017-07-28 乐金显示有限公司 触摸屏面板
CN106990878B (zh) * 2015-10-29 2020-05-01 乐金显示有限公司 触摸屏面板
CN107037909A (zh) * 2015-11-20 2017-08-11 株式会社日本显示器 触摸检测装置和带触摸检测功能的显示装置
CN107037909B (zh) * 2015-11-20 2020-06-09 株式会社日本显示器 触摸检测装置和带触摸检测功能的显示装置
US10504981B2 (en) 2016-01-04 2019-12-10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Array substrate with touch electrode lead arranged at top position, OLED display panel, methods of manufacturing the same, and display device
CN105655378A (zh) * 2016-01-04 2016-06-08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阵列基板和oled显示面板、制备方法及显示装置
CN105824461A (zh) * 2016-03-10 2016-08-03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触控装置及触控显示装置
CN110325948A (zh) * 2017-02-08 2019-10-11 株式会社日本显示器 内置有触摸传感器的显示装置
CN110325948B (zh) * 2017-02-08 2023-02-03 株式会社日本显示器 内置有触摸传感器的显示装置
CN111972043A (zh) * 2018-03-29 2020-11-20 夏普株式会社 显示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CN111972043B (zh) * 2018-03-29 2023-08-01 夏普株式会社 显示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CN110471555A (zh) * 2018-05-10 2019-11-19 夏普株式会社 配线基板、显示装置以及配线基板的制造方法
CN110471555B (zh) * 2018-05-10 2022-12-16 夏普株式会社 配线基板、显示装置以及配线基板的制造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5456177B2 (ja) 2014-03-26
TW201234247A (en) 2012-08-16
US20130271675A1 (en) 2013-10-17
CN103270476B (zh) 2016-08-10
WO2012090446A1 (ja) 2012-07-05
JPWO2012090446A1 (ja) 2014-06-0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270476A (zh) 触摸面板及具备其的显示装置以及触摸面板的制造方法
CN103262011B (zh) 触摸面板及具备其的显示装置以及触摸面板的制造方法
CN103392198B (zh) 电极基板以及具备该电极基板的显示装置和触摸面板
US10516009B2 (en) Display module and display apparatus thereof
CN103262012B (zh) 触摸面板和具备该触摸面板的显示装置以及触摸面板的制造方法
US8884922B2 (en) Display device including touch panel and parallax barrier sharing single board
CN102466907B (zh) 具有内置式触摸屏面板的液晶显示器
JP5483143B2 (ja) カラーフィルタ、表示装置、および、カラーフィルタの製造方法
JP6055225B2 (ja) タッチパネル付表示装置
US20110109622A1 (en) Stereoscopic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having touch panel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the same
US10651130B2 (en) Display device
CN102466909A (zh) 具有集成的触摸屏面板的液晶显示器
WO2016039244A1 (ja) 位置入力装置、及び位置入力機能付き表示装置
KR101706234B1 (ko) 터치 패널 및 터치 패널 일체형 표시 장치
US10620468B2 (en)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display panel substrat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0810

Termination date: 20201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