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263783A - 一种自吸式提取回收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自吸式提取回收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263783A
CN103263783A CN2013101955246A CN201310195524A CN103263783A CN 103263783 A CN103263783 A CN 103263783A CN 2013101955246 A CN2013101955246 A CN 2013101955246A CN 201310195524 A CN201310195524 A CN 201310195524A CN 103263783 A CN103263783 A CN 10326378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tainer
communicated
inner bag
self
hea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195524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263783B (zh
Inventor
董静洲
艾训儒
王瑛
郑小江
雷灿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ichang Qingjiangmingyan Bio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bei University for Nationalities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bei University for Nationalities filed Critical Hubei University for Nationalities
Priority to CN201310195524.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263783B/zh
Publication of CN10326378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26378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26378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26378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Extraction Or Liquid Replacement (AREA)
  • Vaporization, Distillation, Condensation, Sublimation, And Cold Trap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自吸式提取回收装置,包括内胆,还包括容器、冷凝装置和用于给容器加热的加热装置,冷凝装置一端与容器连通,另一端与内胆底部连通,内胆顶部设置有顶盖,顶盖上设置有防爆装置,内胆的内部设置有过滤装置。本发明将脱脂、烘干、提取集中在一个密闭的系统中进行,解决了传统的开放式提取的问题、劳动密集的问题和有毒气体排放量大的问题。节能减排和大大地减少劳动量。

Description

一种自吸式提取回收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化学提取装置领域,尤其是一种自吸式提取回收装置,适用于实验室小量提取、大量提取和工厂化大规模提取,具有高效、节能、减排的作用。
背景技术
目前天然产物提取方法多种多样,总结起来无外乎以下两大类方法:① 实验室少量提取一般用索氏提取器提取或者超声波-微波辅助的开放提取;②实验室大量提取和工厂化大量提取一般采取粉碎、浸泡、过滤、浓缩等传统的开放提取方法。第一类实验室提取方法存在着溶剂挥发、操作费工费时等缺点;第二类工厂化大规模提取方法也同样存在着溶剂挥发、操作费工费时的缺点,而且溶剂挥发量更大,环境污染严重。为此环保部门严格禁止在市区建立化学成分提取工厂,其根本原因是排污量太大。目前,天然产物提取工业普遍存在着提取方法和步骤原始而劳动密集、有毒排放严重、能源利用效率低下等现象。因此将多个提取步骤有机组合在一起实行自动化或者半自动化操作,并且在一个相对密闭的系统中完成天然产物提取,对实现高效率提取、节约人力物力、节能减排具有重大意义。相关的提取设备革新是推动天然产物提取产业健康发展的根本。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在于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自吸式提取回收装置,将脱脂、烘干、提取集中在一个密闭的系统中进行,解决了传统的开放式提取的问题、劳动密集的问题和有毒气体排放量大的问题。节能减排和大大地减少劳动量。
一种自吸式提取回收装置,包括内胆,还包括容器、冷凝装置和用于给容器加热的加热装置,冷凝装置一端与容器连通,另一端与内胆底部连通,内胆顶部设置有顶盖,顶盖上设置有防爆装置,内胆的内部设置有过滤装置。 
如上所述的加热装置为水浴加热器,所述的防爆装置为设置在顶盖上的防爆孔,所述的冷凝装置包括套设在内胆上的外胆、盘旋设置在内胆外壁的冷凝管和设置在外胆外壁的冷凝管入口,冷凝管一端与内胆底部连通,另一端通过冷凝管入口与容器连通,冷凝装置上设置有冷却水入口和冷却水出口。
如上所述的内胆包括玻璃筒和与玻璃筒底部连通的漏斗,过滤装置为筛网且设置在漏斗内,所述的冷凝装置包括冷凝容器和冷凝管,冷凝容器上设置有冷却水入口和冷却水出口,冷凝管设置在冷凝容器内,冷凝管一端与容器连通,另一端通过切换装置与漏斗底部连通,切换装置还与加热及气泵装置连通。
如上所述的顶盖设置在玻璃筒的顶部,防爆装置为设置在顶盖上的防爆孔,顶盖上还设置有螺纹杆,螺纹杆一端伸入到玻璃筒内且设置有过滤筛板,螺纹杆伸入到玻璃筒的一端上还设置有可沿螺纹杆往复运动的圆圈浮子,顶盖内壁设置有用于控制电动阀电源通断的压力开关,玻璃筒的上部通过电动阀与容器连通。
如上所述的加热装置包括球形加热容器、转轴和底座,容器设置在球形加热容器内,球形加热容器通过转轴与底座连接,球形加热容器内壁设置有阻燃绝热层,阻燃绝热层内埋设有电热丝,底座内设置有用于控制电热丝加热的驱动装置。
如上所述的球形加热容器由两个半球拼接而成。
如上所述的顶盖为橡胶塞或硅胶塞或四氟乙烯塞。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和效果: 
1、自吸式循环,避免使用真空抽气,节约能源;
2、多个提取步骤集中在一起减少劳动量;
3、提取过程在一个密闭的系统中进行,最大限度减排;
4、提取回收双重功能;
5、无人值守,自动化工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第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图;
图2为本发明的第二种实施方式的结构图;
图3为本发明的第三种实施方式的结构图。
图中:1-容器;2-冷凝装置;3-内胆;4-顶盖;5-防爆装置;6-过滤装置;7-加热装置;8-切换装置;9-加热及气泵装置;10-过滤筛板;11-圆圈浮子;12-压力开关;13-螺纹杆;14-电源线;15-电动阀;16-冷却水入口;17-冷却水出口;201-外胆;202-冷凝管;203-冷凝管入口;204-冷凝容器;701-球形加热容器;702-转轴;703-底座。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一种自吸式提取回收装置,包括内胆3,还包括容器1、冷凝的冷凝装置2和用于给容器1加热的加热装置7,冷凝装置2一端与容器1连通,另一端与内胆3底部连通,内胆3顶部设置有顶盖4,顶盖4上设置有防爆装置5,内胆3的内部设置有过滤装置6。
加热装置7为水浴加热器,所述的防爆装置5为设置在顶盖4上的防爆孔,所述的冷凝装置2包括套设在内胆3上的外胆201、盘旋设置在内胆3外壁的冷凝管202和设置在外胆201外壁的冷凝管入口203,冷凝管202一端与内胆3底部连通,另一端通过冷凝管入口203与容器1连通,冷凝装置2上设置有冷却水入口和冷却水出口。容器1的瓶口与冷凝管入口以耐压硅胶管连接。内胆3底部嵌合有过滤装置6,可以是过滤砂芯。
工作流程:内胆3的总容积为1.5升,容器1体积为2.0升。在过滤砂芯上铺垫一层滤纸并压上一个尺寸一样大小的圆板形筛板,然后将粉碎好的藤茶粉末倒入内胆到内胆容积的三分之二,盖紧顶盖4;往容器1中装入石油醚1升,然后用硅胶管将容器1和冷凝管入口203密封连接起来,水浴加热温度定在80℃。容器1加热产生的石油醚蒸气经过冷凝管202的时候冷凝成纯净的液体石油醚并在容器1中石油醚蒸汽的压力下由内胆3的底部经过过滤砂芯和滤纸缓慢渗透藤茶粉末并溶出粉末中的脂类,当容器1中的石油醚蒸发完毕时,水浴中的容器1因重量减轻会自然上浮,露出容器1的绝大部分,此时容器1因受热减少而温度降低,瓶内石油醚蒸气部分冷凝而体积减小,瓶内出现负压,内胆里冷却的液体石油醚会被吸回到容器1,冷却的液体石油醚进入容器1后会引起容器1内温度迅速降低并引起高负压连锁反应,最后将内胆内的石油醚溶液全部吸回到容器1内。一短时间后,容器1内的石油醚溶液再次受热蒸发,重复在冷凝管内形成纯净液体石油醚,再次对内胆内的藤茶粉末进行脱脂,如此反复循环;当内胆的石油醚溶液颜色变淡后就表示脱脂彻底,此时当石油醚溶液全部吸回容器1后就可以撤走容器1,将真空泵抽气口接在冷凝管入口203上抽出内胆藤茶粉末中吸残余的石油醚。
抽完了内胆残余的石油醚后,再接上一个容器1,容器1内加入90%乙醇,加热温度设定在90℃,90%乙醇蒸气以同样的方式对内胆里的脱脂藤茶粉末进行总黄酮提取。提取完毕后,倒出内胆里的粉末并清洗内胆3,然后再利用此装置对石油醚溶液和总黄酮提取液进行浓缩和回收溶剂。
以上提取藤茶总黄酮的方法,也可以做一个长筒形的滤纸盒,把藤茶粉末装在滤纸盒里并密封,然后把装有藤茶粉末的滤纸盒放在内胆里,如上方法进行脱脂和提取总黄酮。
实施例2:
一种自吸式提取回收装置,包括内胆3,还包括容器1、冷凝的冷凝装置2和用于给容器1加热的加热装置7,冷凝装置2一端与容器1连通,另一端与内胆3底部连通,内胆3顶部设置有顶盖4,顶盖4上设置有防爆装置5,内胆3的内部设置有过滤装置6。
内胆3包括玻璃筒和与玻璃筒底部连通的漏斗,过滤装置6为筛网且设置在漏斗内,所述的冷凝装置2包括冷凝容器204和冷凝管202,冷凝容器204上设置有冷却水入口和冷却水出口,冷凝管202设置在冷凝容器204内,冷凝管202一端与容器1连通,另一端通过切换装置8与漏斗底部连通,切换装置8还与加热及气泵装置连通。切换装置8内还设置有加热模块。可以对进入内胆3的溶剂进行加热以提高提取效率。
工作流程:玻璃筒的容积在15升,容器1的容积在15升。将漏斗上的筛网上垫一层滤纸并与玻璃筒的底部密封连接,然后从玻璃筒的顶端加入藤茶粉末到玻璃筒的三分之二,盖紧顶盖4,通过切换装置8将漏斗底部与冷凝管的出口连接,然后向容器1内加入石油醚10升,然后按照实施例1的方法对玻璃柱里的藤茶粉末进行脱脂,脱脂完成后,通过切换装置8将加热及气泵装置9与漏斗的底部连通,将加热及气泵装置9的加热出气口与漏斗的底部连接起来,将加热及气泵装置9的抽气口与防爆孔连接,开启加热及气泵装置9,对玻璃柱内的藤茶粉末进行加热抽气以除去残余石油醚,完全除去玻璃柱内的残余石油醚后,再次通过切换装置8将漏斗底部与冷凝管的出口连接,将容器1内换上90%乙醇,如上方法提取总黄酮。
提取完毕后,倒出玻璃柱内的藤茶粉末,按照如上方法浓缩提取物和回收溶剂。
实施例3:
如图3所示,一种自吸式提取回收装置,所述的顶盖4设置在玻璃筒的顶部,防爆装置5为设置在顶盖4上的防爆孔,顶盖4上还设置有螺纹杆13,螺纹杆13一端伸入到玻璃筒内且设置有过滤筛板10,螺纹杆13伸入到玻璃筒的一端上还设置有可沿螺纹杆13往复运动的圆圈浮子11,顶盖4内壁设置有用于控制电动阀15电源通断的压力开关12,玻璃筒的上部通过电动阀与容器1连通。
加热装置7包括球形加热容器701、转轴702和底座703,容器1设置在球形加热容器701内,球形加热容器701通过转轴702与底座703连接,球形加热容器701内壁设置有阻燃绝热层,阻燃绝热层内埋设有电热丝,底座703内设置有用于控制电热丝加热的驱动装置。球形加热容器701可以由两个半球拼接而成。其他与实施例2中的一致。
工作流程:玻璃筒容积100升,容器1为耐压不锈钢材料,容积150升。将漏斗上的筛板上垫一层滤纸并与玻璃筒的底部密封连接,然后从玻璃筒的顶端加入藤茶粉末到玻璃柱的三分之二,顶盖4中螺纹杆13末端的过滤筛板10上固定一层滤纸,然后盖紧顶盖4,旋动螺纹杆使过滤筛板10稍稍压紧滕茶粉末,通过切换装置8将漏斗底部与冷凝管的出口连接,然后向容器1内加入石油醚100升,然后按照实施例2中的方法对玻璃筒里的藤茶粉末进行脱脂,当玻璃筒里的石油醚溶液上升时,圆圈浮子11随之上升并顶住压力开关12,此时压力触发压力开关12打开电动阀15的电源,电动阀15控制的管道开通并使玻璃筒里的石油醚溶液流入容器1,使容器1内的温度迅速降低而形成很大的负压,容器1内强大的负压将玻璃柱里的石油醚容积全部吸回容器1,当玻璃柱内藤茶粉末层上部的石油醚溶液全部流入容器1后,石油醚液面下降,圆圈浮子随之下降,压力开关12断开电源,电动阀15自动关闭,脱脂过程继续重复,如此反复循环。脱脂完成后,通过切换装置8将加热及气泵装置9与漏斗的底部连通,将加热及气泵装置9的加热出气口与漏斗的底部连接起来,将加热及气泵装置9的抽气口与防爆孔连接,开启加热及气泵装置9,对玻璃柱内的藤茶粉末进行加热抽气以除去残余石油醚,完全除去玻璃柱内的残余石油醚后,再次通过切换装置8将漏斗底部与冷凝管的出口连接,将容器1内换上90%乙醇,如上方法提取总黄酮。
提取完毕后,倒出玻璃柱内的藤茶粉末,按照如上方法浓缩提取物和回收溶剂。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发明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Claims (8)

1.一种自吸式提取回收装置,包括内胆(3),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容器(1)、冷凝装置(2)和用于给容器(1)加热的加热装置(7),冷凝装置(2)一端与容器(1)连通,另一端与内胆(3)底部连通,内胆(3)顶部设置有顶盖(4),顶盖(4)上设置有防爆装置(5),内胆(3)的内部设置有过滤装置(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吸式提取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加热装置(7)为水浴加热器,所述的防爆装置(5)为设置在顶盖(4)上的防爆孔,所述的冷凝装置(2)包括套设在内胆(3)上的外胆(201)、盘旋设置在内胆(3)外壁的冷凝管(202)和设置在外胆(201)外壁的冷凝管入口(203),冷凝管(202)一端与内胆(3)底部连通,另一端通过冷凝管入口(203)与容器(1)连通,冷凝装置(2)上设置有冷却水入口和冷却水出口。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吸式提取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内胆(3)包括玻璃筒和与玻璃筒底部连通的漏斗,过滤装置(6)为筛网且设置在漏斗内,所述的冷凝装置(2)包括冷凝容器(204)和冷凝管(202),冷凝容器(204)上设置有冷却水入口和冷却水出口,冷凝管(202)设置在冷凝容器(204)内,冷凝管(202)一端与容器(1)连通,另一端通过切换装置(8)与漏斗底部连通,切换装置(8)还与加热及气泵装置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自吸式提取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顶盖(4)设置在玻璃筒的顶部,防爆装置(5)为设置在顶盖(4)上的防爆孔,顶盖(4)上还设置有螺纹杆(13),螺纹杆(13)一端伸入到玻璃筒内且设置有过滤筛板(10),螺纹杆(13)伸入到玻璃筒的一端上还设置有可沿螺纹杆(13)往复运动的圆圈浮子(11),顶盖(4)内壁设置有用于控制电动阀(15)电源通断的压力开关(12),玻璃筒的上部通过电动阀(15)与容器(1)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自吸式提取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加热装置(7)包括球形加热容器(701)、转轴(702)和底座(703),容器(1)设置在球形加热容器(701)内,球形加热容器(701)通过转轴(702)与底座(703)连接,球形加热容器(701)内壁设置有阻燃绝热层,阻燃绝热层内埋设有电热丝,底座(703)内设置有用于控制电热丝加热的驱动装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自吸式提取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球形加热容器(701)由两个半球拼接而成。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吸式提取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顶盖(4)为橡胶塞或硅胶塞或四氟乙烯塞。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自吸式提取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切换装置(8)内还设置有加热模块。
CN201310195524.6A 2013-05-23 2013-05-23 一种自吸式提取回收装置 Active CN10326378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195524.6A CN103263783B (zh) 2013-05-23 2013-05-23 一种自吸式提取回收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195524.6A CN103263783B (zh) 2013-05-23 2013-05-23 一种自吸式提取回收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263783A true CN103263783A (zh) 2013-08-28
CN103263783B CN103263783B (zh) 2015-03-25

Family

ID=4900747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195524.6A Active CN103263783B (zh) 2013-05-23 2013-05-23 一种自吸式提取回收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3263783B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587702A (zh) * 2015-01-07 2015-05-06 湖北民族学院 一种自吸式提取回收器防爆装置
CN104922928A (zh) * 2015-06-04 2015-09-23 湖北民族学院 一种索氏抽提器的高效替代装置
CN109196159A (zh) * 2016-04-22 2019-01-11 雷克特本克斯尔菲尼施公司 可变形容器
CN110346190A (zh) * 2019-08-13 2019-10-18 上海明华电力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固定源烟气排放可溶性盐的测试装置及方法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0970526Y (zh) * 2006-10-30 2007-11-07 刘珂 小型自吸减压蒸馏提取器
CN201280554Y (zh) * 2008-10-28 2009-07-29 苏延友 一种小型多用途真菌液体发酵罐
US20110077388A1 (en) * 2009-09-30 2011-03-31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isolating nucleic acids
CN102512839A (zh) * 2011-12-24 2012-06-27 吉安市林业科学研究所 天然右旋龙脑提取设备
CN203253197U (zh) * 2013-05-23 2013-10-30 湖北民族学院 一种自吸式提取回收装置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0970526Y (zh) * 2006-10-30 2007-11-07 刘珂 小型自吸减压蒸馏提取器
CN201280554Y (zh) * 2008-10-28 2009-07-29 苏延友 一种小型多用途真菌液体发酵罐
US20110077388A1 (en) * 2009-09-30 2011-03-31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isolating nucleic acids
CN102512839A (zh) * 2011-12-24 2012-06-27 吉安市林业科学研究所 天然右旋龙脑提取设备
CN203253197U (zh) * 2013-05-23 2013-10-30 湖北民族学院 一种自吸式提取回收装置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587702A (zh) * 2015-01-07 2015-05-06 湖北民族学院 一种自吸式提取回收器防爆装置
CN104587702B (zh) * 2015-01-07 2016-08-24 湖北民族学院 一种自吸式提取回收器防爆装置
CN104922928A (zh) * 2015-06-04 2015-09-23 湖北民族学院 一种索氏抽提器的高效替代装置
CN109196159A (zh) * 2016-04-22 2019-01-11 雷克特本克斯尔菲尼施公司 可变形容器
CN109196159B (zh) * 2016-04-22 2021-04-16 雷克特本克斯尔菲尼施公司 可变形容器及其制造方法和从可变形容器分配流体的方法
CN110346190A (zh) * 2019-08-13 2019-10-18 上海明华电力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固定源烟气排放可溶性盐的测试装置及方法
CN110346190B (zh) * 2019-08-13 2022-03-18 上海明华电力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固定源烟气排放可溶性盐的测试装置及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263783B (zh) 2015-03-2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263783B (zh) 一种自吸式提取回收装置
CN203874497U (zh) 一种往复循环提取玫瑰浸膏装置
CN105617710A (zh) 一种循环萃取装置及循环萃取方法
CN108913359A (zh) 一种香榧精油提取系统及该系统的使用方法
WO2020215407A1 (zh) 一种多功能提取设备
CN203253197U (zh) 一种自吸式提取回收装置
CN102847340A (zh) 一种全自动中药材成分提取装置
CN206680511U (zh) 一种电磁式核酸提取装置
CN209123395U (zh) 一种蜂胶提取超临界co2萃取用的co2回收装置
CN205307864U (zh) 一种循环萃取装置
CN207545900U (zh) 一种真空滤油机及其过滤桶
CN207445611U (zh) 一种丹参提取物浓缩装置
CN211302108U (zh) 一种高效减压浓缩收膏装置
CN206851964U (zh) 一种新型酱油发酵罐
CN201304262Y (zh) 连续提取浓缩装置
CN205152181U (zh) 一种用于生产玫瑰纯露的油水分离装置
CN210933840U (zh) 一种多功能提取浓缩一体设备
CN209567921U (zh) 一种废水电解净化装置
CN210302496U (zh) 真空中药提取浓缩设备
CN204125401U (zh) 钠盐类药物生产中回收甲、乙醇混合溶媒的生产线
CN103252109B (zh) 用于提取蜕皮激素的多功能动态提取机组
CN205759812U (zh) 一种高效精准的茶多酚脱二氯甲烷装置
CN202270386U (zh) 废弃液晶显示屏中液晶回收系统
CN205287700U (zh) 一种多功能中药挥发油及浸膏提取罐
CN214861206U (zh) 一种高效溶剂连续分离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Inventor after: Dong Jingzhou

Inventor after: Pang Weiguo

Inventor before: Dong Jingzhou

Inventor before: Ai Xunru

Inventor before: Wang Ying

Inventor before: Zheng Xiaojiang

Inventor before: Lei Can

COR Change of bibliographic data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60713

Address after: 443500 Changyang Economic Development Zone, Yichang, Hubei, Yichang

Patentee after: YICHANG QINGJIANG MINGYAN TEA INDUSTRY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445000 Enshi Tujia and Miao Autonomous Prefecture, Enshi 39, Xueyuan Road, Hubei, Hubei Institute for Nationalities

Patentee before: Hubei Institute for Nationalities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443501 No. 698 Changyang Avenue, Changyang Economic Development Zone, Changyang Tujia Autonomous County, Yichang City, Hubei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YICHANG QINGJIANGMINGYAN BIO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443500 Economic Development Zone, Changyang County, Yichang City, Hubei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YICHANG QINGJIANG MINGYAN TEA INDUSTRY TECHNOLOGY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