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262573B - 声音再生装置、再生音调整方法、音响特性调整装置、音响特性调整方法及计算机程序 - Google Patents

声音再生装置、再生音调整方法、音响特性调整装置、音响特性调整方法及计算机程序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262573B
CN103262573B CN201180060211.9A CN201180060211A CN103262573B CN 103262573 B CN103262573 B CN 103262573B CN 201180060211 A CN201180060211 A CN 201180060211A CN 103262573 B CN103262573 B CN 10326257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ound
source data
adjustment
volume
acoustic characteristic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80060211.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262573A (zh
Inventor
田替藤哲雄
武石浩幸
德永贤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VCKenwood Corp
Original Assignee
JVCKenwood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11010430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5598722B2/ja
Application filed by JVCKenwood Corp filed Critical JVCKenwood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326257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26257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26257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26257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RLOUDSPEAKERS, MICROPHONES, GRAMOPHONE PICK-UPS OR LIKE ACOUSTIC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DEAF-AID SETS; PUBLIC ADDRESS SYSTEMS
    • H04R3/00Circuits for transducers, loudspeakers or microphones
    • HELECTRICITY
    • H03ELECTRONIC CIRCUITRY
    • H03GCONTROL OF AMPLIFICATION
    • H03G5/00Tone control or bandwidth control in amplifiers
    • H03G5/02Manually-operated control
    • H03G5/025Equalizers; Volume or gain control in limited frequency bands
    • HELECTRICITY
    • H03ELECTRONIC CIRCUITRY
    • H03GCONTROL OF AMPLIFICATION
    • H03G5/00Tone control or bandwidth control in amplifiers
    • H03G5/16Automatic control
    • H03G5/165Equalizers; Volume or gain control in limited frequency bands
    • HELECTRICITY
    • H03ELECTRONIC CIRCUITRY
    • H03GCONTROL OF AMPLIFICATION
    • H03G9/00Combinations of two or more types of control, e.g. gain control and tone control
    • H03G9/02Combinations of two or more types of control, e.g. gain control and tone control in untuned amplifiers
    • H03G9/025Combinations of two or more types of control, e.g. gain control and tone control in untuned amplifiers frequency-dependent volume compression or expansion, e.g. multiple-band system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SSTEREOPHONIC SYSTEMS 
    • H04S3/00Systems employing more than two channels, e.g. quadraphonic
    • H04S3/008Systems employing more than two channels, e.g. quadraphonic in which the audio signals are in digital form, i.e. employing more than two discrete digital channe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SSTEREOPHONIC SYSTEMS 
    • H04S1/00Two-channel systems
    • H04S1/002Non-adaptive circuits, e.g. manually adjustable or static, for enhancing the sound image or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SSTEREOPHONIC SYSTEMS 
    • H04S2400/00Details of stereophonic systems covered by H04S but not provided for in its groups
    • H04S2400/13Aspects of volume control, not necessarily automatic, in stereophonic sound system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SSTEREOPHONIC SYSTEMS 
    • H04S3/00Systems employing more than two channels, e.g. quadraphonic
    • H04S3/002Non-adaptive circuits, e.g. manually adjustable or static, for enhancing the sound image or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SSTEREOPHONIC SYSTEMS 
    • H04S7/00Indicating arrangements; Control arrangements, e.g. balance control
    • H04S7/30Control circuits for electronic adaptation of the sound field
    • H04S7/307Frequency adjustment, e.g. tone control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Acoustics & Sound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ultimedia (AREA)
  • Circuit For Audible Band Transducer (AREA)
  • Tone Control, Compression And Expansion, Limiting Amplitude (AREA)
  • Stereophonic System (AREA)

Abstract

声音再生装置具备:音源数据存储部、再生处理部、比较音音量调整操作部、音响特性信息生成部。音源数据存储部存储用于再生具有预定的频带的基准音的基准音音源数据以及用于再生频带分别不同的比较音的比较音音源数据。再生处理部基于在音源数据存储部中存储的基准音音源数据以及比较音音源数据,再生基准音和比较音。比较音音量调整操作部接受针对比较音的音量调整操作。音响特性信息生成部同时输出基准音和按照所接受的音量调整操作的音量的比较音,并且将音量调整操作的结果和与再生相关的比较音对应起来记录。

Description

声音再生装置、再生音调整方法、音响特性调整装置、音响特性调整方法及计算机程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声音再生装置、再生音调整方法、音响特性调整装置、音响特性调整方法以及计算机程序。更详细来说,本发明涉及进行与各个用户相适应的再生音的调整的声音再生装置以及再生音调整方法。而且,本发明涉及可以在考虑通过用户操作而接受的音响特性调整结果的同时得到良好的音响特性的再生音的音响特性调整装置、音响特性调整方法以及计算机程序。
背景技术
多数声音再生装置具备均衡器功能。为了通过调整再生音的频率特性使听觉上的音响特性平坦或者强调特定的频带来使音响清楚等,使用均衡器功能。另外,为了在小音量时增强低音域和高音域,获得实现均衡的听觉的响度效果,也使用均衡器功能。
均衡器功能将以下功能实用化:将再生音域划分为多个音域,例如低音域、中低音域、中音域、中高音域、高音域,针对各个音域自由地设定强调或降低的程度;选择对应于类型或者周边环境、年龄等用户属性等而预设的频率特性等。
由于收听环境或用户的听觉各不相同,因此声音再生装置输出的声音的频率特性和听觉上的音响特性未必一致。例如,即使声音再生装置以平坦的频率特性输出声音,但是根据收听环境或用户的听觉,往往强调特定的音域来收听,或者减弱特定的音域来收听。因此,近年来,出于提高均衡器的功能的目的,根据听觉上的音响特性来对再生音进行均衡。
以往,交替地再生具有检查对象的频带的比较音和比其宽的频带的基准音,用户调整比较音的音量以便能够以与基准音相同的音量听到比较音,由此进行听觉上的音响特性的调整。
在调整中,针对将比较音的音量从预定的基准提高后的频带,由于对用户来说听起来弱,因此强调声音来再生,另外,在调整中,针对将比较音的音量从预定的基准下降后的频带,由于对用户来说听起来强,因此减弱声音来再生,由此可以获得用户的听觉上平坦的频率特性。
通过以该听觉上平坦的频率特性为基准来进行用户希望的均衡,能够欣赏到更符合用户的喜好或意图的声音再生。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5-206772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平09-027996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但是,交替地再生比较音和基准音,为使比较音能够以与基准音相同的音量听到而调整比较音的音量,这依赖于声音的记忆,因此,对于用户来说不是容易的操作,容易变得不正确。另外,为了进行音量对比而重复进行尝试,再生音调整操作有可能需要时间。
另外,当用户任意地调整音响特性时,各音域的调整值可能会极端地发生波动。例如,如图1(a)所示,是相对于使比较音的低音域、中低音域、高音域的音量以最大刻度即+10增强,使比较音的中高音域的音量以最小刻度即-10降低的情况。
当根据这种调整结果进行再生音的均衡时,成为图1(b)所示那样的频率特性的再生音,向用户提供了不自然且音源制作者未想到的音响特性的乐曲。
另外,极端的调整结果,在多数情况下认为是用户的操作不习惯或操作错误所导致的。因此,当进行基于用户的操作结果的音响特性的再生时,用户听到以出乎预料的频率特性再生出的乐曲,由于音响特性调整,反而变得难听。另一方面,忽视通过用户操作而接受的调整结果,会丢掉均衡器功能的本来的目的。
鉴于上述技术课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进行适合于各个用户的再生音的调整的声音再生装置以及再生音调整方法。而且,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在考虑通过用户操作而接受的音响特性调整的调整结果的同时,可以获得良好的音响特性的再生音的音响特性调整装置、音响特性调整方法以及计算机程序。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声音再生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音源数据存储部,其存储用于再生具有预定的频带的基准音的基准音音源数据以及用于再生频带分别不同的比较音的比较音音源数据;再生处理部,其基于在所述音源数据存储部中存储的所述基准音音源数据以及所述比较音音源数据,再生所述基准音和所述比较音;比较音音量调整操作部,其接受针对所述比较音的音量调整操作;以及音响特性信息生成部,其同时输出所述基准音和按照所接受的音量调整操作的音量的比较音,并且将所述音量调整操作的结果和与再生相关的比较音对应起来记录。
在此,可以在所述再生处理部中通过不同的通道并行地再生所述基准音音源数据和所述比较音音源数据。
另外,所述音响特性信息生成部,可以将所述基准音与所述比较音混合输出。此时,所述音响特性信息生成部可以将混合所述基准音和所述比较音所得的混合音输出到多个通道。
另外,所述声音再生装置还具备:主音量调整操作部,其接受使所述基准音与所述比较音的音量联动地变化的主音量调整操作,所述音响特性信息生成部可以将针对所述比较音的音量调整操作的结果进一步与所述主音量调整操作的结果对应起来记录。
另外,所述声音再生装置可以还具备音响特性调整部,其基于与多个比较音对应的所述音量调整操作的结果,计算听觉上的音响特性。此时,所述音源数据存储部还存储用于再生乐曲的乐曲音源数据,所述再生处理部,基于所述音源数据存储部中存储的乐曲音源数据再生乐曲,所述音响特性调整部,在所述乐曲的再生时基于计算出的所述听觉上的音响特性,使再生音的频率特性变化。
在任意一种情况下,都优选由所述比较音音量调整操作部促使对所述比较音音量调整操作部进行操作,以使所述比较音和所述基准音成为相同音量。另外,所述各个比较音的频带,可以比所述基准音的频带窄。而且,所述比较音以及所述基准音可以是乐器音。
或者,所述比较音以及所述基准音可以分别是构成和音的音高。此时,优选所述比较音以及所述基准音的音高被设定为非缺少基本频率的泛音列。
另外,所述音源数据存储部,可以将所述基准音音源数据和比较音音源数据作为同一轨道的独立的通道声音来存储。此时,所述比较音音量调整操作部能够独立地切换所述独立的通道声音的输出的开和关。
另外,所述再生处理部,可以根据所述比较音再生不同的所述基准音。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再生音调整方法,其特征在于,具有以下步骤:音源数据存储步骤,存储用于再生具有预定的频带的基准音的基准音音源数据以及用于再生频带分别不同的比较音的比较音音源数据;再生处理步骤,再生所述基准音和所述比较音;比较音音量调整操作步骤,接受针对所述比较音的音量调整操作;以及音响特性信息生成步骤,同时输出所述基准音和按照所接受的音量调整操作的音量的比较音,并且将所述音量调整操作的结果和与再生相关的比较音对应起来记录。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发明提供一种音响特性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调整操作接受部,其针对被分割为多个的每个音域接受强调/降低的操作调整值;以及音响特性调整部,其针对分割后的各音域,根据以下各项计算出调整值,即基于该音域的操作调整值计算出的操作调整项、基于该音域的操作调整值和全音域的操作调整值的平均值的差分计算出的平均差分项、基于对该音域的操作调整值和其它音域的操作调整值的差分分别乘以从预定的基准音响特性得到的差分系数所得的值的和而计算出的基准音响特性项。
更具体来说,可以在该音域的操作调整值上乘以预定的操作值权重值,计算出所述操作调整项,在该音域的操作调整值和全音域的操作调整值的平均值的差分上乘以预定的平均差分权重值,计算出所述平均差分项,在对于该音域的操作调整值和其它音域的操作调整值的差分分别乘以从预定的基准音响特性得到的差分系数而得的值的和上乘以预定的基准特性权重值,计算出所述基准音响特性项。
此时,关于各音域,可以使操作值权重值、平均差分权重值和基准特性权重值的和为1。
另外,可以关于基准音响特性,基于该音域的特性值和其它音域的特性值的差分来决定所述基准音响特性项中的差分系数。另外,所述基准音响特性可以是响度特性。
另外,所述音响特性调整装置还可以具备接受再生音的音量操作的音量操作接受部,所述音响特性调整部使用与所接受的音量对应的基准音响特性再计算基准音响特性项。
另外,所述音响特性调整装置还可以具备音响特性变更部,其基于计算出的每个音域的调整值,变更再生音的每个音域的音响特性。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发明提供一种音响特性调整方法,其特征在于,包含以下步骤:调整操作接受步骤,针对被分割为多个的每个音域,接受强调/降低的操作调整值;以及音响特性调整步骤,针对分割后的各音域,根据以下各项计算出调整值,即基于该音域的操作调整值计算出的操作调整项、基于该音域的操作调整值和全音域的操作调整值的平均值的差分计算出的平均差分项、基于对该音域的操作调整值和其它音域的操作调整值的差分分别乘以从预定的基准音响特性得到的差分系数所得的值的和而计算出的基准音响特性项。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发明提供一种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使信息处理装置实现以下各部的功能:调整操作接受部,其针对被分割为多个的每个音域,接受强调/降低的操作调整值;以及音响特性调整部,其针对分割后的各音域,根据以下各项计算出调整值,即基于该音域的操作调整值计算出的操作调整项、基于该音域的操作调整值和全音域的操作调整值的平均值的差分计算出的平均差分项、基于对该音域的操作调整值和其它音域的操作调整值的差分分别乘以从预定的基准音响特性得到的差分系数所得的值的和而计算出的基准音响特性项。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提供进行适合于各个用户的再生音的调整的声音再生装置以及再生音调整方法。而且,根据本发明,提供在考虑通过用户操作而接受的音响特性调整的调整结果的同时,可以获得良好的音响特性的再生音的音响特性调整装置、音响特性调整方法以及计算机程序。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基于用户的操作的调整结果的现有例和基于该调整结果的再生音的频率特性的关系的图。
图2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声音再生装置的结构的框图。
图3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基准音和多个比较音的关系例的图。
图4是说明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音响特性信息生成部的结构的框图。
图5是说明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声音再生装置的动作的流程图。
图6是说明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第一变形例的音响特性信息生成部的结构的框图。
图7是说明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第一变形例的声音再生装置的动作的流程图。
图8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第二变形例的声音再生装置的结构的框图。
图9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第二变形例的基准音和多个比较音的关系例的图。
图10是说明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第二变形例的音响特性信息生成部的结构的框图。
图11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音响特性调整装置的结构例的框图。
图12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标准响度特性的图。
图13是表示在图12所示的标准响度特性中,基于每个音域与其他音域的差而设定的系数例的图。
图14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参数的值的例子的图。
图15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基于用户的操作的调整结果例、和基于该调整结果的再生音的频率特性的关系的图。
图16是说明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音响特性调整装置中的音响特性调整步骤的流程图。
图17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根据音量来变更调整值的情况下的步骤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第一实施方式)
参照图2至图10详细说明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图2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声音再生装置的结构的框图。声音再生装置是读入在记录介质上记录的音源数据来再生,并向扬声器或头戴式耳机等声音输出装置或者放大装置等输出声音信号的装置。本实施方式的声音再生装置,可以应用于固定型的音响装置、可移动型的便携再生装置、车载音频装置、安装了音源再生功能的PC等各种音响装置。
如图2所示,声音再生装置100具备:音源数据存储部110、再生处理部120、音响特性信息生成部130、音响特性信息数据140、频率特性调整部150、声音输出部160、主音量操作部170、比较音音量调整操作部180。
音源数据存储部110是从记录介质读入音源数据并存储的存储区域。记录介质可以使用CD、DVD、HDD(硬盘驱动器)、半导体存储器等,可以作为可装卸的可移动型,也可以内置在声音再生装置100中。另外,音源数据存储部110可以经由电缆等从其他再生装置读入音源数据,或者如无线电、FM发射器等那样以无线方式读入音源数据。
在本实施方式中,音源数据存储部110除了记录了一般的乐曲音源数据321的记录介质320以外,还从记录了基准音音源数据311和比较音音源数据312的记录介质310读入音源数据。基准音音源数据311和比较音音源数据312是在进行再生音的调整时使用的音源数据。基准音音源数据311和比较音音源数据312可以不易失地记录在音源数据存储部110中。
基准音音源数据311是用于再生具有预定的频带的基准音的音源数据。比较音音源数据312是用于再生频带分别不同的多个比较音的音源数据。为了可以明确地与比较音进行区别,基准音优选设为与任何比较音都不同的频带。
图3是表示基准音和多个比较音的关系例的图。图3(a)表示使用中低音域的特定频带的声音作为基准音,使用低音域的特定频带的声音作为比较音1,使用中音域的特定频带的声音作为比较音2,使用高音域的特定频带的声音作为比较音3的情况。
各个比较音的频带相当于成为进行再生音的调整时的对象的频带,因此,优选跨越再生音域来设定多个。另外,比较音的频带优选对应于后述的频率特性调整部150可独立调整的频带。例如,若频率特性调整部150可以针对低音域、中低音域、中音域、中高音域、高音域分别调整特性,则针对低音域、中低音域、中音域、中高音域、高音域分别准备比较音。
图3(b)表示使用具有从低音域跨越到高音域的广阔频带的声音作为基准音的情况。关于比较音,与图3(a)相同。
也可以使用白噪音作为基准音,或者基准音、比较音都使用电子音,但是在本实施方式中假定基准音、比较音都使用乐器音。例如,使用频带宽的架子鼓的声音作为基准音,使用贝司的声音作为低音域的比较音1,使用钢琴的声音作为中音域的比较音2,使用铙钹作为高音域的比较音3,由此,与使用电子音的情况相比强调了音乐性,可以唤起用户的兴趣。
此外,还可以使得能够变更基准音和比较音。通过使得能够变更基准音和比较音,例如在用户想要以中音域的钢琴的声音为基准来进行其它音域的调整时,可以设定中音域的钢琴的声音作为基准音。另外,在声音再生装置100侧可以随机地变更或者按照预定的规则来变更。
以下,将从记录介质310读取基准音音源数据311和比较音音源数据312来进行再生音的调整的处理的模式称为“再生音调整模式”,将从记录介质320读取一般的乐曲音源数据321来再生的模式称为“乐曲再生模式”。在“乐曲再生模式”中可以根据用户的喜好实施任意的均衡处理来再生。
再生处理部120进行在音源数据存储部110中存储的音源数据的再生处理。在再生音调整模式中,基于在音源数据存储部110中存储的基准音音源数据311以及比较音音源数据312,同时再生基准音和某个比较音。
此时,例如再生处理部120从左通道再生基准音音源数据311,从右通道再生比较音音源数据312。由此,使用与现有的2通道声音再生装置相同的结构,容易进行仅以比较音为对象的音量调整。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再生处理部120假定进行右通道、左通道的2通道立体声再生,但是也可以进行5.1通道等多通道再生。在这种情况下,基准音音源数据311、比较音音源数据312也用不同的通道来再生。
比较音音量调整操作部180,在再生音调整模式中从用户接受针对比较音的音量调整操作。主音量操作部170是所谓的主音量,接受使右通道的音量和左通道的音量联动地变化的音量调整操作。在再生音调整模式中接受使基准音和比较音的音量联动地变化的音量调整操作。
音响特性信息生成部130,在再生音调整模式中,同时向声音输出部160输出基准音、和按照比较音音量调整操作部180接受的音量调整操作的音量的比较音,并且将音量调整操作的结果与再生所涉及的比较音对应起来作为音响特性信息数据140来记录。此时,听觉上的音响特性根据主音量而变化,因此可以将主音量操作部170的音量也对应起来记录。
这样,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同时输出基准音和比较音,用户能够容易地进行比较音的音量的判定。即,用户可以同时听到基准音和比较音,因此可以容易地判断基准音和比较音是否为相同音量。另外,用户不需要交替地聆听比较基准音和比较音,因此可以缩短再生音的调整操作所花费的时间。
频率特性调整部150参照音响特性信息数据140来计算听觉上的音响特性。即,根据各比较音的频带和用户的音量调整结果,计算每个频带的听觉上的音响特性。另外,在乐曲再生模式中接受来自用户的均衡器调整,根据接受的调整内容和参照音响特性信息数据140而计算出的听觉上的音响特性使再生音的频率特性变化后输出到声音输出部160。
例如,在乐曲再生模式中,在从用户接受了以平坦的特性再生的均衡器调整的情况下,以听觉上的音响特性为基准对再生音进行均衡,以使再生音具有平坦的频率特性。另外,在从用户接受响度的指示的情况下,以听觉上的音响特性为基准对再生音进行均衡,以便具有再生音的低音域和高音域被强调后的频率特性。
声音输出部160将按照主音量操作部170接受的操作内容的音量的声音信号输出到扬声器等声音输出装置200。声音输出装置200在本实施方式中为2通道,但是也可以对应于再生处理部120而采用多通道。另外,也可以采用针对每个通道具有多个单元的多路方式。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设想将数字形式的音源数据以模拟形式输出到声音输出装置200,但是也可以使用模拟形式的音源数据,或者以数字形式输出到声音输出装置200。另外,从数字形式向模拟形式的变换也可以通过再生处理部120进行,也可以通过声音输出部160进行。在前者的情况下,对模拟形式的比较音信号进行音量调整,在后者的情况下,对数字形式的比较音信号进行音量调整,此后变换为模拟形式。
接着,参照图4说明音响特性信息生成部130的结构。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再生音调整模式中,从左通道输入基准音,从右通道输入比较音,对右通道的比较音使用音量调整器132进行按照比较音音量调整操作部180接受的操作的音量调整。
在这种情况下,基准音音源数据311和比较音音源数据312可以作为在左通道记录了基准音、在右通道记录了比较音的一个文件来处理。另外,多个比较音可以连续地记录在一个文件中,也可以用轨道划分。当然,也可以从左通道输入比较音,从右通道输入基准音。
这样,例如在音响特性信息生成部130中,通过从左通道输入基准音,从右通道输入比较音,不从现有的一般的2通道的声音再生装置大幅度变更结构就可以应用本发明。
并且,音响特性信息生成部130通过混合部133将基准音和音量调整后的比较音混合,然后输出到声音输出部160。结果,从右通道和左通道输出同一混合音。在多通道的情况下也同样从全部通道输出同一混合音。
音响特性信息生成部130具备控制部131。控制部131在再生音调整模式中,按照预定的顺序将作为检查对象的比较音输入音响特性信息生成部130,从用户接受针对成为检查对象的比较音的音量操作。
此时,比较音音量调整操作部180,为了辅助用户的操作,优选催促用户调整比较音的音量以使比较音和基准音以相同音量被听到的意思。催促的方法,列举出例如在未图示的显示装置中进行操作步骤的显示,或者用声音通知操作步骤。
另外,控制部131,当针对某个作为检查对象的比较音用户的音量调整结束时,与该比较音对应地将音量调整结果记录在音响特性信息数据140中。但是,控制部131也可以对频率特性调整部150直接通知、记录音量调整结果。例如,可以通过记录比较音的识别符,或者按照比较音的再生顺序记录等来进行与比较音的对应。
接着,参照图5说明声音再生装置100的动作。在本流程图中分开说明再生音调整模式和乐曲再生模式。关于模式的判别,例如通常以乐曲再生模式动作,在从用户接受再生音调整的指示的情况下或初始设定时等,转移到再生音调整模式。
首先,在再生音调整模式中(S101:再生音调整),通过主音量操作部170接受主音量的调整(S102)。主音量优选设定为用户通常收听的音量。这是由于听觉上的音响特性根据主音量而变化。
然后,控制部131将基准音音源数据311和比较音音源数据312从记录介质310读入音源数据存储部110,按照预先决定的检查顺序设定作为检查对象的比较音(S103)。检查顺序例如可以设为从低音域的比较音开始,慢慢转移到高音域的比较音等。
当设定了作为检查对象的比较音时,再生处理部120开始基准音和比较音的再生,音响特性信息生成部130混合基准音和比较音,声音输出部160输出混合后的声音数据(S104)。结果,从声音输出装置200的全部通道输出将基准音和比较音混合后的同一声音。
用户听到混合后的声音,为使比较音和基准音以相同音量听到而操作比较音音量调整操作部180。如上所述,此时,比较音音量调整操作部180优选向催促用户调整比较音的音量以使比较音和基准音以相同音量被听到的意思。
音响特性信息生成部130,当经由比较音音量调整操作部180接受比较音的音量调整时(S105),将调整后的音量的比较音与基准音混合(S106)。即,实时地进行比较音的音量调整,用户可以立即以调整后的音量进行比较音与基准音的音量比较。因此,音量的判定变得更容易。
在判定为用户以相同音量听到比较音和基准音之前重复进行比较音的音量调整(S107)。因此,用户希望设置用于在声音再生装置100上表示调整已结束的操作钮或指示画面等。
当检查对象的比较音的音量调整结束时(S107:是),音响特性信息生成部130将音量调整结果与检查对象的比较音对应起来,作为音响特性信息数据140来记录(S108)。此时,可以进一步对应主音量的调整结果。在这种情况下,可以针对每个主音量获得听觉上的音响特性,因此在乐曲再生模式中,可以进行与主音量对应的频率特性调整。
在存在其它比较音的情况下,重复从比较音设定(S103)到调整结果记录(S108)的处理,直到针对全部比较音进行所述处理为止(S109)。结果,可以获得针对每个比较音、即每个频带记录了音量调整结果的音响特性信息数据140。
此外,在进行其它比较音的音量调整时,可以将已经结束了音量调整的比较音与基准音重叠来再生。在这种情况下,将已经结束了音量调整的比较音和基准音混合后的音成为新的基准音,基准音根据比较音而变化。另外,可以准备多个基准音,例如在从低音域的比较音开始慢慢转移到高音域的比较音的检查顺序的情况下,用于与这些比较音进行比较的基准音也可以从低音域的基准音开始慢慢转移到高音域的基准音。基准音的水平预先已知,因此即使基准音变化,也可以进行频率特性调整。
若这样配合比较音来输出用户容易比较的基准音,则可以进行更适当的音量调整。
频率特性调整部150根据音响特性信息数据140计算听觉上的音响特性(S110),记录以听觉上的音响特性作为基准的均衡器设定(S111),结束再生音调整模式的动作。
然后,说明乐曲再生模式(S101:乐曲再生)中的动作。在乐曲再生模式中,也通过主音量操作部170接受主音量的调整(S112)。但是,能够随时接受主音量的调整。
然后,从用户接受再生对象乐曲的指定(S113)。另外,从用户接受均衡调整(S114)。均衡调整,例如可以进行针对特定音域的强调或降低设定、响度设定、对应于类型或周边环境等而预设的频率特性组的选择等。
然后,从记录介质320将指定的乐曲的乐曲音源数据321读入音源数据存储部110,由再生处理部120开始再生(S115)。对于该再生音,频率特性调整部150以在再生音调整模式中计算出的音响特性为基准,进行实施从用户接受的均衡调整的频率特性调整(S116),声音输出部160输出均衡后的声音数据(S117)。其结果,从声音输出装置200输出均衡后的再生声音。
此外,在对应于主音量进行了再生音的调整的情况下,以与处理(S112)中接受了调整的主音量对应的音响特性为基准,进行频率特性调查。
如上所述,根据本实施方式,在进行再生音的调整时同时输出基准音和比较音,因此,用户可以容易地进行比较音的音量的判定。另外,用户不需要交替地聆听比较基准音和比较音,因此可以缩短再生音的调整操作所花费的时间。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基准音、比较音都不使用电子音而使用乐器音。因此,能够以仿佛进行在录音等音乐制作现场中的混音处理那样的感觉来进行以往容易成为枯燥无味的作业的比较音的音量调整。特别是在进行检查对象的比较音的音量调整时,通过将已经结束了音量调整的比较音重叠在基准音上来再生,可以进一步增强进行混音处理的感觉。
由此,可以提高再生音调整操作的娱乐性,可以唤起用户的兴趣。这赋予用户积极地进行再生音调整操作的动机,结果,可以提供听觉上的音响特性更优秀的高品质的再生音。
(第一变形例)
接着,参照图6说明本实施方式的第一变形例的音响特性信息生成部130A的结构。如图6(a)所示,在本变形例中,对应于左通道而设置了音量调整器132L,对应于右通道而设置了音量调整器132R,通过比较音音量调整操作部180选择性地调整音量。通过控制部131选择将哪个音量调整器作为调整对象。具体来说,输入比较音的通道的音量调整器成为调整对象。另外,在本变形例中不设置混合部,输入到右通道的声音从右通道输出,输入到左通道的声音从左通道输出。
即,在本变形例中将比较音和基准音依次输入右通道和左通道,进行右通道的再生音和左通道的再生音双方的调整。即,通过同时从右通道输入比较音,从左通道输入基准音,来进行右通道的再生音的调整,另外,通过同时从左通道输入比较音,从右通道输入基准音,来进行左通道的再生音的调整。
无论在哪种情况下,用户操作比较音音量调整操作部180以使以相同音量听到比较音和基准音。由此,可以在右通道和左通道中独立地进行基于听觉上的音响特性的均衡。此外,在本变形例中不混合比较音和基准音而从独立的通道输出比较音和基准音,因此可以包含与基准音的频带相同的频带的比较音。
在这种情况下,基准音音源数据311和比较音音源数据312可以作为在左通道中记录了基准音,在右通道中记录了比较音的文件以及在左通道中记录了比较音,在右通道中记录了基准音的文件来处理。另外,多个比较音可以在一个文件中连续记录,也可以通过轨道来划分。
在进行左通道的再生音的调整的情况下,如图6(b)所示,比较音音量调整操作部180的操作对象设为左通道的音量调整器132L,右通道的音量调整器132R以基准值来固定。
在该状态下,从左通道输入比较音,从右通道输入基准音。并且,对于左通道的比较音,使用音量调整器132L进行按照比较音音量调整操作部180接受的操作的音量调整。控制部131将音量调整结果作为音响特性信息数据140来记录。此时,除了检查对象的比较音以外,还对应记录了检查对象的通道的信息。
另一方面,在进行右通道的再生音的调整的情况下,如图6(c)所示,比较音音量调整操作部180的操作对象设为右通道的音量调整器132R,左通道的音量调整器132L以基准值固定。
在该状态下,从右通道输入比较音,从左通道输入基准音。并且,对于右通道的比较音,使用音量调整器132R进行按照比较音音量调整操作部180接受的操作的音量调整。控制部131将音量调整结果作为音响特性信息数据140来记录。此时,除了检查对象的比较音以外,还对应地记录检查对象的通道的信息。
控制部131依次决定成为检查对象的比较音,针对左右通道分别输入成为检查对象的比较音,针对左右通道分别从用户接受对成为检查对象的比较音的音量操作。此时,比较音音量调整操作部180为了辅助用户的操作,优选表示输出比较音的通道,并催促用户调整比较音的音量以使以相同音量听到比较音和基准音的意思。
接着,参照图7说明本实施方式的第一变形例的声音再生装置100的动作。在图7中分为再生音调整模式和乐曲再生模式来说明。关于与图5相同的动作,简化说明。
首先,在再生音调整模式中(S201:再生音调整),通过主音量操作部170接受主音量的调整(S202)。
然后,控制部131从记录介质310将基准音音源数据311和比较音音源数据312读入音源数据存储部110,按照预先决定的顺序设定检查对象的通道(S203)。检查顺序,例如可以设为左通道、右通道的顺序。接着,按照检查顺序设定作为检查对象的比较音(S204)。
当设定作为检查对象的通道以及比较音时,以在检查对象通道中再生比较音,在其它通道中再生基准音的方式,再生处理部120开始基准音音源数据311和比较音音源数据312的再生,同时输出基准音和比较音(S205)。
用户聆听同时再生的声音,为使以相同音量听到比较音和基准音而操作比较音音量调整操作部180。在本变形例中也同时输出比较音和基准音,因此用户能够容易地判定比较音的音量。
音响特性信息生成部130,当经由比较音音量调整操作部180接受比较音的音量调整时(S206),根据操作内容调整正在再生比较音的检查对象的通道的音量(S207)。重复比较音的音量调整,直到用户判定为以相同音量听到比较音和基准音为止(S208)。
当检查对象通道的检查对象的比较音的音量调整结束时(S208:是),音响特性信息生成部130将音量调整结果与检查对象的通道以及比较音对应起来,作为音响特性信息数据140来记录(S209)。
在存在其它比较音的情况下,重复从比较音设定(S204)到调整结果记录(S209)的处理,直到对于全部比较音进行处理为止(S210)。其结果,关于检查对象通道,可以得到针对每个比较音即每个频带记录了音量调整结果的音响特性信息数据140。
当对于全部比较音结束音量调整时(S210:否),重复检查对象通道设定(S203)以后的处理,直到对于全部通道进行处理为止(S211)。
在对于全部通道结束每个比较音的音量调整时(S211:否),频率特性调整部150根据音响特性信息数据140,以通道为单位计算听觉上的音响特性(S212),记录以听觉上的音响特性为基准的均衡器设定(S213),结束再生音调整模式的动作。
接着,说明乐曲再生模式(S201:乐曲再生)中的动作。在乐曲再生模式中也通过主音量操作部170接受主音量的调整(S214),接受再生对象的乐曲的指定(S215)。另外,从用户接受均衡调整(S216)。
然后,从记录介质320将指定的乐曲的乐曲音源数据321读入音源数据存储部110,由再生处理部120开始再生(S217)。对于该再生音,频率特性调整部150以再生音调整模式中计算出的音响特性为基准,以通道为单位进行实施了从用户接受的均衡调整的频率特性调整(S218),声音输出部160输出均衡后的声音数据(S219)。其结果,从声音输出装置200输出以通道为单位均衡后的再生声音。
这样,在本变形例中,也在进行再生音的调整时同时输出基准音和比较音,因此,用户可以容易地进行比较音的音量的判定。另外,用户不需要交替地聆听比较基准音和比较音,因此可以缩短再生音的调整操作所花费的时间。
(第二变形例)
接着,说明声音再生装置对应于5.1通道等多通道的情况。此外,为5.1通道的情况为一个例子,也可以是与其它多通道对应的声音再生装置。
图8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第二变形例的声音再生装置的结构的框图。如图8所示,声音再生装置100a具备:与5.1通道对应的再生处理部120a、音响特性信息生成部130a、音响特性信息数据140a、频率特性调整部150a、声音输出部160a、比较音音量调整操作部180a,其它模块与图2所示的声音再生装置100相同。另外,作为声音输出装置,可以使用与5.1通道对应的声音输出装置200a。但是,也可以使用2通道的声音输出装置。
在本变形例中,基准音和比较音例如可以在图9所示的音域中设定。即,将音域划分为“超低音域”“低音域”、“中低音域”“中高音域”“高音域”“超高音域”6个音域,以“中高音域”为基准音,以其它音域为比较音。
在此,将音域划分为6部分是为了与5.1通道的6个通道对应。并且,在DVD等记录介质310中,在中央通道(C-ch)中记录“中高音域”的基准音,在左通道(L-ch)中记录“低音域”的比较音,在右通道(R-ch)中记录“中低音域”的比较音,在环绕左通道(SL-ch)中记录“高音域”的比较音,在环绕右通道(SR-ch)中记录“超高音域”的比较音,在低音增强通道(LFE:Low Frequency Effect)中记录“超低音域”的比较音。
在这种情况下,例如可以使用低音鼓的音作为“超低音域”的比较音,使用低音吉他的音作为“低音域”的比较音,使用中音萨克斯风的音作为“中低音域”的比较音,使用歌唱的音作为“中高音域”的基准音,使用长笛的音作为“高音域”的比较音,使用铙钹的音作为“超高音域”的比较音。这样,通过将基准音和比较音设为与其音域对应的乐器音,可以进一步提高娱乐性,并且可以进行符合用户的收听嗜好和音乐性的再生音调整。
另外,为了通过基准音、比较音演奏和弦,可以将构成和音的音高的音作为基准音、比较音来输出。通过为使和弦的声响达到舒服的平衡而进行各音域的音量调整,可以进行反映了用户的音乐性的调整。在这种情况下,也可以通过将已经结束了音量调整的比较音与基准音重叠来再生,在听到更厚的某和弦的同时进行音量调整。而且,也可以将音量调整前的比较音与基准音重叠来再生。
此时,特别为了不在低音域的音量调整中产生错误,优选采用不产生基频缺失现象的和弦。在此,基频缺失现象是当听到缺少基本频率的泛音列时,感觉到不该存在的基本频率的音高的现象,例如当鸣响100Hz、150Hz、200Hz…的混合音时,感觉到实际上不包含的50Hz附近的音。由此,低音域的音量调整结果有可能与用户的意图背离,因此,优选避开产生基频缺失的和弦。
此外,基准音和比较音例如通过预先使用Dolby AC3(商标)、Dts(商标)、MPEG AAC(商标)等广泛普及的声音压缩方式记录在记录介质310中,可以利用现有的装置,可以具有通用性。另外,当声音再生装置对应于5.1通道以上的通道数时,可以对应于这些通道数来划分音域。
图10是表示与5.1通道对应的音响特性信息生成部130a的结构例的框图。在图10中,比较音音量调整操作部180a除了可以独立地调整输出比较音的各通道的音量以外,还独立地切换输出的开关。因此,可以任意地进行逐一调整比较音和如混音那样同时再生多个比较音并调整,更高效率地在欣赏的同时获得用户要求的音响。
在图10中,各通道的再生音被混合后从各通道输出,但也可以不混合而从各通道输出独立的再生音。此时,也可以变更通道与音域的对应关系。例如,在上述例子中,在左通道(L-ch)中记录“低音域”的比较音,在右通道(R-ch)中记录“中低音域”的比较音,但是也可以从左通道(L-ch)再生“中低音域”的比较音,从右通道(R-ch)再生“中低音域”的比较音。如此可以使扬声器和周边环境引起的频率特性的波动平均化。
(第二实施方式)
参照图11至图17详细说明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图11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音响特性调整装置的结构例的框图。如图11所示,音响特性调整装置400具备调整操作接受部410、音量操作接受部420、再生处理部430、音响特性调整部440、均衡器部450、声音输出部460、基准音响特性DB(数据库)470。这些功能模块可以通过硬件实现,也可以通过软件实现。
调整操作接受部410针对被划分为多个的每个音域进行从用户接受音量的强调/降低的程度的处理。音域例如可以划分为低音域、中低音域、中音域、中高音域、高音域这5个音域。另外,强调/降低的程度例如能够设为可以以0为中心以±10的一个刻度值来设定。
调整操作接受部410,例如可以根据来自用户的指示转移到音响特性调整模式,在液晶面板等显示装置(省略图示)上显示被划分为多个的音域和调整值,通过旋钮或按钮、触摸面板等的操作接受每个音域的调整值。此外,音域的划分数不限于低音域、中低音域、中音域、中高音域、高音域这5个,另外,强度/降低的程度不限于±10的范围。
音量操作接受部420从用户接受再生音的音量调整操作。例如可以通过旋钮或按钮等的操作来接受音量调整。再生处理部430进行用户指定的音源的再生处理。与音源的种类无关,可以使用来自CD、收音机、声音文件、外部音响装置的声音输入等各种音源。
均衡器部450对于再生处理部430再生的声音进行基于音响特性调整部440的设定的均衡处理。均衡器部450假定可以在调整操作接受部410中的划分音域所对应的频带中调整音响特性。例如,在调整操作接受部410针对低音域、中低音域、中音域、中高音域、高音域的每个音域接受调整的情况下,可以针对低音域、中低音域、中音域、中高音域、高音域的每个音域调整音响特性。均衡器部450例如可以使用DSP(Digital Signal Processor)来构成。
声音输出部460将由再生处理部430输出并由均衡器部450进行均衡后的再生音作为声音来输出。声音输出部460例如可以通过放大器和扬声器来构成。
基准音响特性DB470是存储音响特性调整部440计算音响特性的调整值时参照的基准音响特性的数据库。基准音响特性可以设为与再生环境对应的音响特性、或标准的响度特性等,是表示了每个音域的强调/降低的平衡的特性。在基准音响特性DB470中,例如在音响特性调整装置400是车载装置时,存储适合于小型车辆中的再生的小型车用音响特性、适合于大型车辆中的再生的大型车用音响特性等与所搭载的车辆的大小或形状相适应的特性数据。当音响特性调整装置400是固定型时,存储适合于起居室中的再生的起居室用音响特性等或适合于日式房间中的再生的日式房间用音响特性等。但是,基准音响特性DB470存储的基准音响特性的数量以及种类是任意的,可以是1个。
这些基准音响特性记录了预先取得的标准的特性,但是,也可以包含使用音响特性测定装置等在实际的再生环境中收集到的音响特性(图11中的“测定音响特性”)。在这种情况下,也可以使音响特性调整装置400自身具备音响特性测定功能。
图12表示作为基准音响特性之一的标准的响度特性。即,将与频率1000Hz下的音量相同音量听到的音压电平按照每个频率标绘。低音域、高音域的听取难度根据音量而变化,因此,针对频率1000Hz下的每个音量决定了响度特性。
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响度特性等基准音响特性中,针对每个音域将与其它音域的差作为系数来使用。例如,当关注最小可听值的曲线的中音域时,将与中音域对应的低音域的系数设为0.45,将中低音域的系数设为0.15,将中高音域的系数设为-0.10,将高音域的系数设为0.15。这些系数值设定为与相对于最小可听值的曲线中的中音域(频率1000Hz)下的音压电平的、与低音域(频率63Hz前后:相对于中低音域2倍频(octave)以下)、中低音域(频率250Hz前后:相对于中音域2倍频以下)、中高音域(频率4000Hz前后:相对于中音域2倍频以上)、高音域(频率16000Hz前后:相对于中高音域2倍频上)的音压电平的差成比例的值。关于响度特性以外的音响特性,也同样可以设定各计数值。
当针对最小可听值的曲线的低音域、中低音域、中高音域、高音域的各个音域设定这些系数时,可以获得图13所示的表。例如,低音域在响度特性中与其它音域相比,用于以相同音量听到的音压电平升高。因此,相对于其它全部音域设定了负值的系数。在基准音响特性DB470中,关于各个音响特性记录这些每个音域的相对的系数即可。
音响特性调整部440使用基于来自用户的指示的音响特性调整值、和在基准音响特性DB470中存储的某个基准音响特性,计算每个音域的调整值。在此,将某个音域的调整值设为调整值(n),将表示低音域、中低音域、中音域、中高音域、高音域的标号n设为1、2、3、4、5,将低音域的调整值表示为调整值(1),将中低音域的调整值表示为调整值(2),将中音域的调整值表示为调整值(3),将中高音域的调整值表示为调整值(4),将高音域的调整值表示为调整值(5)。关于其它项目也同样以标号n表示音域。
在本实施方式中,调整值(n)按照[数学式1]来计算。在以下的公式中,尾数例如可以通过四舍五入来处理。
[数学式1]
调整值(n)={操作调整项(n)+平均差分项(n)+基准音响特性项(n)}×调整结果权重值I(n)
在此,[数学式1]中的操作调整项(n)、平均差分项(n)、基准音响特性项(n)分别按照[数学式2]、[数学式3]、[数学式4]计算出。
[数学式2]
操作调整项(n)=操作调整值M(n)×操作值权重值A(n)
此外,操作调整值M(n)是关于音域(n)通过用户操作而接受的调整值。
[数学式3]
平均差分项(n)=(操作调整值M(n)-操作调整值平均Av)×平均差分权重值B(n)
其中,操作调整值M(n),m:音域划分数
[数学式4]
基准音响特性项(n)={(操作调整值M(n)-操作调整值M(1))×基准特性差分系数C(n)+(操作调整值M(n)-操作调整值M(2))×基准特性差分系数D(n)+(操作调整值M(n)-操作调整值M(3))×基准特性差分系数E(n)+(操作调整值M(n)-操作调整值M(4))×基准特性差分系数F(n)+(操作调整值M(n)-操作调整值M(5))×基准特性差分系数G(n)}×基准特性权重值H(n)
即,某个音域(n)的调整值(n),根据基于关于该音域(n)通过用户操作而接受的操作调整值M(n)而得到的操作调整项(n)、基于该音域(n)的操作调整值M(n)和全音域的操作调整值的平均值Av的差分而得到的平均差分项(n)、基于对该音域(n)的操作调整值M(n)与其它音域的操作调整值的差分分别乘以从预定的基准音响特性得到的差分系数(C(n)、D(n)、E(n)、F(n)、G(n))而得的值的和而得到的基准音响特性项(n)而算出。
更具体来说,操作调整项(n)由在该音域(n)的操作调整值M(n)上乘以操作值权重值A(n)而计算出。平均差分项(n)由在该音域(n)的操作调整值M(n)与全音域的操作调整值的平均值Av的差分上乘以平均差分权重值B(n)而算出。基准音响特性项由在对于该音域(n)的操作调整值M(n)与其它音域的操作调整值的差分分别乘以从基准音响特性得到的差分系数(C(n)、D(n)、E(n)、F(n)、G(n))而得值的和上乘以基准特性权重值H(n)而算出。
操作值权重值A(n)是以怎样的程度重视作为用户的调整值的操作调整值M(n)的参数。平均差分权重值B(n)是在关于该音域(n)的操作调整值M(n)与操作调整值M(n)的平均值Av的差分上相乘的权重值,因此,当将值增大时,各调整值的波动减小。
基准特性权重值H(n),是在关于该音域(n)的操作调整值M(n)与其它音域的操作调整值的差分、和关于基准音响特性中的该音域(n)的差分系数的乘积的和上相乘的权重值,因此,当将值增大时,各调整值的波动减小,并且,调整值(n)接近基准音响特性。
即,通过操作值权重值A(n)、平均差分权重值B(n)、基准特性权重值H(n)的设定,能够控制基于用户操作的调整值、基于用户操作的调整值的波动,调整重视基准音响特性倾向的哪个项目。
[数学式1]、[数学式2]、[数学式3]、[数学式4]中包含的各参数例如可以使用图14所示的值。在此,操作值权重值A(n)、平均差分权重值B(n)、基准特性权重值H(n)关于各音域设定相同的值,以关于各音域的和为1(=100%)的方式设定操作值权重值A(n)=0.40、平均差分权重值B(n)=0.40,基准特性权重值H(n)=0.20。当然,这些值可以根据要重视的项目来变化。
另外,C(n)、D(n)、E(n)、F(n)、G(n)的基准特性差分系数使用图13所示的响度特性的系数。但是,图13表示应该被强调的值,图14表示应该强调的值,因此将符号反转。
进行全体的调整的调整结果权重值I(n)关于全部音域设定为1.00。调整结果权重值I(n),在操作值权重值A(n)、平均差分权重值B(n)、基准特性权重值H(n)的合计不为1的情况下,可以作为用于使合计为1的调整而设定值。
当使用图14所示的参数进行基于用户操作的调整值的调整时,基于用户操作的调整值以对应于权重值的强度接近平均值,另外,被调整为接近响度特性的值。
例如,基于用户操作的调整值如图15(a)所示,当低音域:+10、中低音域:+10、中音域:0、中高音域:-10、高音域:+10那样波动较大的情况下,调整的结果,低音域的调整值为+10、中低音域的调整值为+8、中音域的调整值为0、中高音域的调整值为-5、高音域的调整值为+8,成为图15(b)的实线表示那样的频率特性的再生音。所以,与虚线表示的现有的频率特性的再生音比较,可以获得自然且不损坏音乐性的良好的再生结果。
接着,参照图16说明音响特性调整装置10的音响特性调整步骤。音响特性调整装置10根据来自用户的指示转移到音响特性调整模式(S301)。即,用户在不进行音响特性的调整的情况下,通过预定的操作使音响特性调整装置400转移到音响特性调整模式即可。
在音响特性调整模式中,经由调整操作接受部410从用户接受音响特性调整的操作(S302)。用户任意地、或者一边聆听用于辅助调整的基准音与比较音,一边针对被划分为多个的每个音域设定调整值。
当来自用户的调整操作接受结束时,音响特性调整部440在基准音响特性DB470中存储的基准音响特性中选择在调整中使用的基准音响特性(S303)。基准音响特性可以根据用户的指定来选择,也可以选择根据再生环境等预先设定的基准音响特性。例如,作为默认的基准音响特性,可以选择响度特性。另外,可以使用在再生环境中实际测定出的音响特性。当选择在调整中使用的基准音响特性时,确定图14中的基准特性差分系数(C(n)、D(n)、E(n)、F(n)、G(n))。
接着,音响特性调整部140设定操作值权重值A(n)、平均差分权重值B(n)、基准特性权重值H(n)的各权重值(S304)。这些权重值可以设定固定的值,也可以根据用户的指定来设定。另外,也可以预先将基准音特性和各权重值对应起来,与所选择的基准音响特性联动地设定各权重值。
然后,音响特性调整部440使用基于用户操作的音响特性调整值、所选择的基准音响特性的基准特性差分系数、所设定的各权重值,针对每个音域计算调整值(S305)。调整值可以按照上述的[数学式1]、[数学式2]、[数学式3]、[数学式4]来计算。此时,可以对调整值设置上限以及下限。例如在±10的范围内接受基于操作的调整值时,可以进行钳位,以使计算出的调整值也收敛在±10的范围内。
当计算每个音域的调整值时,音响特性调整部440在均衡器部450中设定计算出的调整值(S306)。在以后的再生中,再生处理部430再生出的声音,在被设定了计算出的调整值的均衡器部450中调整音响特性并从声音输出部460输出。由此,可以考虑通过用户操作接受的音响特性调整的调整结果,同时获得良好的音响特性的再生音。
此外,在作为基准音响特性选择了如图12所示的响度特性那样系数根据音量而变化的基准音响特性的情况下,在再生过程中可以根据音量来变更调整值。图17是表示根据音量变更调整值时的步骤的流程图。
当音响特性调整装置400的再生处理部430开始再生时(步骤S401),均衡器部450进行使用了通过图16所示的步骤设定的调整值的音响特性调整,声音输出部460输出声音。
当再生过程中经由音量操作接受部420变更音量时(S402:是),音响特性调整部440从基准音响特性DB470取得与变更后的音量对应的基准音响特性(S403)。但是,取得的基准音响特性的种类设为与变更前相同的种类。
例如,若在处理(S403)中选择的基准音响特性为响度特性,则取得响度特性中、与变更后的音量对应的基准音响特性。此外,若在处理(S403)中选择的基准音响特性为系数不根据音量而变化的基准音响特性,则不需要根据音量变更调整值的处理。
然后,根据所取得的基准音响特性,通过与处理(S305)相同的步骤,针对每个音域计算调整值(S404)。此外,已设定的权重值(操作值权重值A(n)、平均差分权重值B(n)、基准特性权重值H(n))可以使用原来的值,因此不需要变更。
当计算每个音域的调整值时,音响特性调整部440通过计算出的调整值调整均衡器部450(S405)。在以后的再生中,由再生处理部430再生出的声音,在均衡器部450中根据变更后的调整值调整音响特性,从声音输出部460被输出。
重复以上的处理直到再生结束为止(S406),由此可以获得使用了与变更后的音量相对应的调整值的良好的音响特性的再生音。
符号说明
100  声音再生装置
110  音源数据存储部
120、120a  再生处理部
130、130a  音响特性信息生成部
131  控制部
132  音量调整器
132L  音量调整器
130R  音量调整器
133  混合部
140、140a  音响特性信息数据
150、150a  频率特性调整部
160、160a  声音输出部
170  主音量操作部
180、180a  比较音音量调整操作部
200、200a  声音输出装置
310  记录介质
311  基准音音源数据
312  比较音音源数据
320  记录介质
321  乐曲音源数据
400  音响特性调整装置
410  调整操作接受部
420  音量操作接受部
430  再生处理部
440  音响特性调整部
450  均衡器部
460  声音输出部
470  基准音响特性DB

Claims (15)

1.一种声音再生装置,其特征在于,
具备:
音源数据存储部,其存储用于再生具有预定的频带的基准音的基准音音源数据以及用于再生频带分别不同的比较音的比较音音源数据;
再生处理部,其基于在所述音源数据存储部中存储的所述基准音音源数据以及所述比较音音源数据,再生所述基准音和所述比较音;
比较音音量调整操作部,其接受针对所述比较音的音量调整操作;以及
音响特性信息生成部,其同时输出所述基准音和按照所接受的音量调整操作的音量的比较音,并且将所述音量调整操作的结果和与再生相关的比较音对应起来记录,
其中,所述基准音的频带不同于所述比较音的频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声音再生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再生处理部中通过不同的通道并行地再生所述基准音音源数据和所述比较音音源数据。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声音再生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音响特性信息生成部将所述基准音与所述比较音混合输出。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声音再生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音响特性信息生成部将混合所述基准音和所述比较音所得的混合音输出到多个通道。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声音再生装置,其特征在于,
还具备:
主音量操作部,其接受使所述基准音与所述比较音的音量联动地变化的主音量调整操作,
所述音响特性信息生成部将针对所述比较音的音量调整操作的结果进一步与所述主音量调整操作的结果对应起来记录。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声音再生装置,其特征在于,
还具备频率特性调整部,其基于与多个比较音对应的所述音量调整操作的结果,计算听觉上的音响特性。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声音再生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音源数据存储部还存储用于再生乐曲的乐曲音源数据,
所述再生处理部根据所述音源数据存储部中存储的乐曲音源数据再生乐曲,
所述频率特性调整部,在所述乐曲的再生时基于计算出的所述听觉上的音响特性,使再生音的频率特性变化。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声音再生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各个比较音的频带比所述基准音的频带窄。
9.根据权利要求1或2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声音再生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比较音以及所述基准音是乐器音。
10.根据权利要求1或2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声音再生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比较音以及所述基准音分别是构成和音的音高。
11.根据权利10所述的声音再生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比较音以及所述基准音的音高被设定为非缺少基本频率的泛音列。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声音再生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音源数据存储部将所述基准音音源数据和比较音音源数据作为同一轨道的独立的通道声音来存储。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声音再生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比较音音量调整操作部能够独立地切换所述独立的通道声音的输出的开和关。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声音再生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再生处理部根据所述比较音再生不同的所述基准音。
15.一种声音再生装置中的再生音调整方法,其特征在于,
具有以下步骤:
再生处理步骤,再生基于基准音音源数据的基准音以及基于比较音音源数据的比较音,其中,该基准音音源数据用于再生具有预定的频带的基准音,该比较音音源数据用于再生频带分别不同的比较音;
比较音音量调整操作步骤,接受针对所述比较音的音量调整操作;以及
音响特性信息生成步骤,同时输出所述基准音和按照所接受的音量调整操作的音量的比较音,并且将所述音量调整操作的结果和与再生相关的比较音对应起来记录,
其中,所述基准音的频带不同于所述比较音的频带。
CN201180060211.9A 2010-12-14 2011-10-28 声音再生装置、再生音调整方法、音响特性调整装置、音响特性调整方法及计算机程序 Active CN103262573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5)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0278338A JP5459556B2 (ja) 2010-12-14 2010-12-14 音響特性調整装置、音響特性調整方法および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
JP2010-278338 2010-12-14
JP2011-010430 2011-01-21
JP2011010430A JP5598722B2 (ja) 2010-09-24 2011-01-21 音声再生装置、音声再生装置における再生音調整方法
PCT/JP2011/074933 WO2012081315A1 (ja) 2010-12-14 2011-10-28 音声再生装置、再生音調整方法、音響特性調整装置、音響特性調整方法および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262573A CN103262573A (zh) 2013-08-21
CN103262573B true CN103262573B (zh) 2015-03-04

Family

ID=4664631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80060211.9A Active CN103262573B (zh) 2010-12-14 2011-10-28 声音再生装置、再生音调整方法、音响特性调整装置、音响特性调整方法及计算机程序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8913760B2 (zh)
EP (1) EP2665293B1 (zh)
JP (1) JP5459556B2 (zh)
CN (1) CN103262573B (zh)
WO (1) WO2012081315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706302B2 (en) * 2014-02-05 2017-07-11 Sennheiser Communications A/S Loudspeaker system comprising equalization dependent on volume control
CN103987001A (zh) * 2014-05-28 2014-08-13 深圳市金立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音频修正的方法及装置
CN106303876B (zh) * 2015-05-19 2019-08-13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语音系统、异音检测方法及电子装置
TWM526238U (zh) * 2015-12-11 2016-07-21 Unlimiter Mfa Co Ltd 可依據使用者年齡調整等化器設定之電子裝置及聲音播放裝置
US10127920B2 (en) * 2017-01-09 2018-11-13 Google Llc Acoustic parameter adjustment
WO2019159259A1 (ja) 2018-02-14 2019-08-22 ヤマハ株式会社 音響パラメータ調整装置、音響パラメータ調整方法および音響パラメータ調整プログラム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0270392A (ja) * 1999-03-15 2000-09-29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音質調整装置
JP2004260550A (ja) * 2003-02-26 2004-09-16 Yamaha Corp スピーカー出力レベル調整方法及び装置
CN101202860A (zh) * 2006-12-13 2008-06-18 青岛海信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音量调节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732370A (en) * 1971-02-24 1973-05-08 United Recording Electronic In Equalizer utilizing a comb of spectral frequencies as the test signal
US4118601A (en) * 1976-11-24 1978-10-03 Audio Developments International System and a method for equalizing an audio sound transducer system
JPH0650810B2 (ja) * 1986-06-25 1994-06-29 富士通テン株式会社 音質制御装置
JPH05206772A (ja) 1992-01-30 1993-08-13 Alpine Electron Inc ラウドネス装置
JP3150574B2 (ja) 1995-07-12 2001-03-26 松下電器産業株式会社 車載用音場補正装置
JP2006093767A (ja) * 2004-09-21 2006-04-06 Denon Ltd 増幅装置
EP1887687A1 (en) * 2006-08-01 2008-02-13 Vestel Elektronik Sanayi ve Ticaret A.S. Compensating device and method for acoustical systems
EP2209326B1 (en) * 2007-10-30 2012-12-12 Clarion Co., Ltd. Auditory sense correction device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0270392A (ja) * 1999-03-15 2000-09-29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音質調整装置
JP2004260550A (ja) * 2003-02-26 2004-09-16 Yamaha Corp スピーカー出力レベル調整方法及び装置
CN101202860A (zh) * 2006-12-13 2008-06-18 青岛海信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音量调节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2665293A4 (en) 2014-08-27
JP5459556B2 (ja) 2014-04-02
EP2665293B1 (en) 2015-10-14
CN103262573A (zh) 2013-08-21
EP2665293A1 (en) 2013-11-20
JP2012129730A (ja) 2012-07-05
US20130279707A1 (en) 2013-10-24
WO2012081315A1 (ja) 2012-06-21
US8913760B2 (en) 2014-12-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250960B2 (en) Sound reproduction device including auditory scenario simulation
CN103262573B (zh) 声音再生装置、再生音调整方法、音响特性调整装置、音响特性调整方法及计算机程序
CN1941073B (zh) 用于消除音频信号中的人声分量的设备和方法
TWI489887B (zh) 用於喇叭或耳機播放之虛擬音訊處理技術
JP4668415B2 (ja) 低周波数オーディオエンハンスメントシステム
JP5258796B2 (ja) インテリジェント等化のためのシステム及び方法
KR20140010468A (ko) 오디오 신호의 공간 추출 시스템
KR20000053152A (ko) 기록/재생용 다중채널 오디오 강화 시스템 및 그 제공 방법
KR100283135B1 (ko) 생음성사운드에 반주되는 코러스 사운드를 생성하는 악기
Gabrielsson et al. Judgments and dimension analyses of perceived sound quality of sound‐reproducing systems
White Basic mixing techniques
JP3843841B2 (ja) 電子楽器
JP2019080188A (ja) オーディオシステム及び車両
CN101251995A (zh) 一种通过midi信息控制音频整体音效并且便于后期修改和补救的方法
JP5598722B2 (ja) 音声再生装置、音声再生装置における再生音調整方法
JP4003419B2 (ja) ピンポン録音の方法およびマルチトラックレコーダ装置
JP4392040B2 (ja) 音響信号処理装置、音響信号処理方法、音響信号処理プログラムおよびコンピュータに読み取り可能な記録媒体
KR20130141156A (ko) 차량의 속도 및 음원 장르에 따라 출력 특성을 조절하는 오디오 출력 제어 장치
JP4903791B2 (ja) 楽曲検索装置、楽曲検索方法、楽曲検索プログラムおよび楽曲検索プログラムを記録した記録媒体
GB2456835A (en) Media content with embedded control data
JP7160264B2 (ja) 音データ処理装置、音データ処理方法及び音データ処理プログラム
Geluso Mixing and Mastering
JP4360212B2 (ja) カラオケ装置
US20060239474A1 (en) Gigbox: a music mini-studio
JPH06308988A (ja) カラオケ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