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257536B - 透明色调剂和色调剂图像、显影剂、色调剂盒、处理盒、图像形成装置和图像形成方法 - Google Patents

透明色调剂和色调剂图像、显影剂、色调剂盒、处理盒、图像形成装置和图像形成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257536B
CN103257536B CN201210439896.4A CN201210439896A CN103257536B CN 103257536 B CN103257536 B CN 103257536B CN 201210439896 A CN201210439896 A CN 201210439896A CN 103257536 B CN103257536 B CN 10325753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oner
image
weight
cerium oxide
latent imag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10439896.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257536A (zh
Inventor
佐佐木孝治
二宫正伸
田口哲也
菅原淳
中村幸晃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ujifilm Business Innovation Corp
Original Assignee
Fuji Xerox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uji Xerox Co Ltd filed Critical Fuji Xerox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325753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25753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25753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25753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9/00Developers
    • G03G9/08Developers with toner particle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14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transferring a pattern to a second base
    • G03G15/18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transferring a pattern to a second base of a charge pattern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65Apparatus which relate to the handling of copy material
    • G03G15/6582Special processing for irreversibly adding or changing the sheet copy material characteristics or its appearance, e.g. stamping, annotation printing, punching
    • G03G15/6585Special processing for irreversibly adding or changing the sheet copy material characteristics or its appearance, e.g. stamping, annotation printing, punching by using non-standard toners, e.g. transparent toner, gloss adding device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21/00Arrangements not provided for by groups G03G13/00 - G03G19/00, e.g. cleaning, elimination of residual charge
    • G03G21/16Mechanic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the maintenance of the apparatus, e.g. modular arrangements
    • G03G21/18Mechanic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the maintenance of the apparatus, e.g. modular arrangements using a processing cartridge, whereby the process cartridge comprises at least two image processing means in a single unit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9/00Developers
    • G03G9/08Developers with toner particles
    • G03G9/087Binders for toner particles
    • G03G9/08742Binders for toner particles comprising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otherwise than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 G03G9/08755Polyester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9/00Developers
    • G03G9/08Developers with toner particles
    • G03G9/09Colouring agents for toner particle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9/00Developers
    • G03G9/08Developers with toner particles
    • G03G9/097Plasticisers; Charge controlling agent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9/00Developers
    • G03G9/08Developers with toner particles
    • G03G9/097Plasticisers; Charge controlling agents
    • G03G9/09708Inorganic compound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428/00Stock material or miscellaneous articles
    • Y10T428/24Structurally defined web or sheet [e.g., overall dimension, etc.]
    • Y10T428/24802Discontinuous or differential coating, impregnation or bond [e.g., artwork, printing, retouched photograph, etc.]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Spectroscopy & Molecular Physics (AREA)
  • Inorganic Chemistry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Vision & Pattern Recognition (AREA)
  • Developing Agents For Electrophotography (AREA)
  • Color Electrophotography (AREA)
  • Dry Development In Electrophotography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透明色调剂和色调剂图像、显影剂、色调剂盒、处理盒、图像形成装置和图像形成方法。本发明的静电潜像显影用透明色调剂含有包含粘合剂树脂的色调剂颗粒和包含氧化铈的外添剂,其中,铈在全体色调剂颗粒中的含量为0.05重量%~0.20重量%,所述氧化铈包含镨,镨在全体色调剂颗粒中的含量为0.001重量%~0.050重量%。

Description

透明色调剂和色调剂图像、显影剂、色调剂盒、处理盒、图像形 成装置和图像形成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透明色调剂和使用该色调剂的色调剂图像、静电潜像显影剂、色调剂盒、处理盒、图像形成装置和图像形成方法。
背景技术
使用通过静电潜像来使图像信息可视化的电子照相术等的方法目前正用于多个领域中。在电子照相术中,通过以下工序使图像信息可视化为图像:充电和曝光(潜像形成)工序,其中在潜像保持部件(感光体)的表面上形成包含图像信息的静电潜像;转印工序,其中通过使用包含色调剂的显影剂在感光体表面上显影出色调剂图像,并将该色调剂图像转印到诸如纸张等记录介质(转印介质)上;和定影工序,其中将色调剂图像定影在记录介质上。
在近年来广泛使用的彩色电子照相术中,为了形成彩色图像,通常使用包括三种彩色色调剂(作为减法三原色的黄色、品红色和青色)和黑色色调剂来重现彩色。
在常见的彩色电子照相术中,文档图像(图像信息)的颜色分解成黄色、品红色、青色和黑色,并在各个颜色的感光体表面上形成静电潜像。此时,使用包含各个颜色色调剂的显影剂来使对于各个颜色色调剂形成的静电潜像显影,从而形成色调剂图像。然后,经由转印工序将色调剂图像转印到记录介质上。对于各个颜色依次进行从静电潜像形成工序至将色调剂图像转印至记录介质上的工序的一组工序。各个颜色的色调剂图像重叠,并转印到记录介质的表面上,从而与图像信息相匹配。在转印工序中,通过中间转印部件将色调剂图像转印到记录介质上,或者直接将色调剂图像转印到记录介质上。
因此,通过将各个颜色的色调剂图像转印到记录介质上而获得的彩色色调剂图像可以通过定影工序而定影为彩色图像。
在彩色图像形成工序中,除了现有技术中使用的黄色(Y)、品红色(M)、青色(C) 和黑色(BK)色调剂外,还已经尝试了使用透明色调剂来修正图像表面的光泽差异、控制透明纸张表面的光泽度并修改正图像浓度和色调剂的附着量。
另外,已经尝试了使用透明色调剂来赋予图像立体效果。
公开了一种用于静电图像显影用色调剂,其能够解决不能通过刮板清洁除去的由色调剂粘膜(filming)现象引起的感光体污染,并能够在长时间内稳定地形成高图像浓度的清晰复制图像。这种色调剂包括氧化铈作为必要组分,以及包含除氧化铈以外的至少一种稀土元素化合物的研磨剂,其中研磨剂在全体色调剂颗粒中的含量为0.01重量%~20重量%(例如,参见日本特开昭61-236558号公报(专利文献1))。
另外,公开了一种长效的非磁性单成分显影用色调剂,其中,色调剂颗粒不会与充电部件融合,在例如感光体和显影剂载体中不会发生粘膜现象,在长时间连续印刷图像时图像浓度不会下降,且可以获得没有雾化(fog)或条纹的高品质图像。这种色调剂包括至少含有粘合剂树脂、着色剂、电荷控制剂的色调剂颗粒,体积平均一次粒径为20nm以下的第一无机颗粒,体积平均一次粒径为30nm~1μm的第二无机颗粒,以及包含氧化铈作为必要组分和除氧化铈以外的至少一种稀土元素化合物的颗粒(例如,参见日本特开2001-265051号公报(专利文献2)和日本特开2002-341587号公报(专利文献3))。
另外,公开了使用无机颜料涂饰诸如陶瓷器等陶瓷的方法,以及静电图像显影用色调剂,该色调剂包括无机颜料和外添剂,其中,作为实例,可以使用镨黄色颜料作为无机颜料,并使用氧化铈作为外添剂(例如,参见日本特开平9-236982号公报(专利文献4)、日本特开平10-115948号公报(专利文献5)和日本特开平10-115949号公报(专利文献6))。
公开了用于静电图像显影用色调剂,该色调剂包括外添剂和稀土元素,其中作为一个实例,色调剂中包含的作为外添剂的铈的含量为等于或大于40%,并且使用镨作为稀土元素(例如,参见日本特开2010-85681号公报(专利文献7))。
公开了一个实例,其中,使用稀土元素作为聚合催化剂来聚合聚酯树脂,以用于静电图像显影用色调剂中(例如,参见日本特开2006-337943号公报(专利文献8))。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透明色调剂,其中,在色温等于或小于5000K 的环境下可以形成透明度优异的图像。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采用了以下方案。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案,提供了一种静电潜像显影用透明色调剂,所述色调剂含有包含粘合剂树脂的色调剂颗粒和包含氧化铈的外添剂,其中,铈在全体色调剂颗粒中的含量为0.05重量%~0.20重量%,所述氧化铈包含镨,镨在全体色调剂颗粒中的含量为0.001重量%~0.050重量%。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方案,在如第一方案所述的静电潜像显影用透明色调剂中,镨在全体色调剂颗粒中的含量可以是0.001重量%~0.010重量%。
根据本发明的第三方案,在如第一方案所述的静电潜像显影用透明色调剂中,所述粘合剂树脂为聚酯。
根据本发明的第四方案,在如第一方案所述的静电潜像显影用透明色调剂中,氧化铈的体积平均粒径可以是0.3μm~5.0μm。
根据本发明的第五方案,在如第一方案所述的静电潜像显影用透明色调剂中,相对于100重量份的色调剂颗粒,氧化铈的量可以是0.05重量份~1.0重量份。
根据本发明的第六方案,在如第一方案所述的静电潜像显影用透明色调剂中,氧化铈中铈与镨的比率可以是20~150。
根据本发明的第七方案,提供了一种静电潜像显影剂,其含有如第一方案所述的静电潜像显影用透明色调剂。
根据本发明的第八方案,在第七方案所述的静电潜像显影剂中,在所述静电潜像显影用透明色调剂中,镨在全体色调剂颗粒中的含量可以是0.001重量%~0.010重量%。
根据本发明的第九方案,提供了一种包括色调剂容纳容器的色调剂盒,其中,色调剂容纳容器包含如第一方案所述的静电潜像显影用透明色调剂。
根据本发明的第十方案,在如第九方案所述的色调剂盒中,在所述静电潜像显影用透明色调剂中,镨在全体色调剂颗粒中的含量可以是0.001重量%~0.010重量%。
根据本发明的第十一方案,提供了一种图像形成装置用处理盒,所述处理盒包括图像保持部件和显影单元,该显影单元通过使用显影剂使所述图像保持部件表面上形成的静电潜像显影而形成色调剂图像,其中,所述显影剂是第七方案所述的静电潜像显影剂。
根据本发明的第十二方案,在如第十一方案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用处理盒中,在所述静电潜像显影用透明色调剂中,镨在全体色调剂颗粒中的含量可以是0.001重量%~0.010重量%。
根据本发明的第十三方案,提供了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其包括:图像保持部件;使所述图像保持部件表面充电的充电单元;在所述图像保持部件表面上形成静电潜像的潜像形成单元;通过使用显影剂使所述图像保持部件表面上形成的静电潜像显影而形成色调剂图像的显影单元;和将所形成的色调剂图像转印到转印介质上的转印单元,其中,所述显影剂是如第七方案所述的静电潜像显影剂。
根据本发明的第十四方案,在如第十三方案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中,在所述静电潜像显影用透明色调剂中,镨在全体色调剂颗粒中的含量可以是0.001重量%~0.010重量%。
根据本发明的第十五方案,提供了一种图像形成方法,其包括:对图像保持部件表面充电;在所述图像保持部件表面上形成静电潜像;使用显影剂使所述静电潜像显影以形成色调剂图像;和将所述色调剂图像转印到转印介质上,其中,所述显影剂是如第七方案所述的静电潜像显影剂。
根据本发明的第十六方案,在如第十五方案所述的图像形成方法中,在所述静电潜像显影用透明色调剂中,镨在全体色调剂颗粒中的含量可以是0.001重量%~0.010重量%。
根据本发明的第十七方案,在如第十五方案所述的图像形成方法中,转印至所述转印介质上的所述色调剂图像上色调剂颗粒的沉积量可以是3.0g/m2~20.0g/m2
根据本发明的第十八方案,提供了一种色调剂图像,所述色调剂图像是使用如第一方案所述的静电潜像显影用透明色调剂在厚度为6.0μm~40.0μm的转印介质上形成的。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案和第三~第六方案,与镨在全体色调剂颗粒中的含量不处于0.001重量%~0.05重量%内的情况相比,可以提供这样一种色调剂,其中,在色温等于或小于5000K的环境下可以形成透明度优异的图像。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方案,与镨在全体色调剂颗粒中的含量不处于0.001重量%~0.01重量%内的情况相比,可以在色温等于或小于5000K的环境下进一步改善透明度。
根据本发明的第七和第八方案,与镨在全体色调剂颗粒中的含量不处于0.001重量%~0.05重量%内的情况相比,可以提供这样一种静电潜像显影剂,其中,在色温等于或小于5000K的环境下可以形成透明度优异的图像。
根据本发明的第九和第十方案,与镨在全体色调剂颗粒中的含量不处于0.001重量%~0.05重量%内的情况相比,可以提供一种有利于供给下述透明色调剂的色调剂盒,其中,在色温等于或小于5000K的环境下可以形成透明度优异的图像。
根据本发明的第十一和第十二方案,与镨在全体色调剂颗粒中的含量不处于0.001重量%~0.05重量%内的情况相比,可以提升在色温等于或小于5000K的环境下可以形成透明度优异的图像的静电潜像显影剂的可操作性;而且可以提高对具有不同构造的图像形成装置的适应性。
根据本发明的第十三和第十四方案,与镨在全体色调剂颗粒中的含量不处于0.001重量%~0.05重量%内的情况相比,可以提供这样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其可以在色温等于或小于5000K的环境下形成透明度优异的图像。
根据本发明的第十五和第十六方案,与镨在全体色调剂颗粒中的含量不处于0.001重量%~0.05重量%内的情况相比,可以提供这样一种图像形成方法,其中,在色温等于或小于5000K的环境下可以形成透明度优异的图像。
根据本发明的第十七方案,即使在所沉积的色调剂颗粒的量为3.0g/m2~20.0g/m2时,也可以提供这样一种图像形成方法,其中,在色温等于或小于5000K的环境下可以形成透明度优异的图像。
根据本发明的第十八方案,与镨在全体色调剂颗粒中的含量不处于0.001重量%~0.05重量%内的情况相比,可以在色温等于或小于5000K的环境下形成透明度优异的色调剂图像。
附图说明
现将基于以下附图详细描述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其中:
图1是示出了本发明的一个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的构造实例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描述本发明的透明色调剂及使用该色调剂的色调剂图像、静电潜像显影剂、色调剂盒、处理盒、图像形成装置和图像形成方法的示例性实施方式。
透明色调剂
透明色调剂是指不包含颜料或包含100ppm以下颜料的色调剂。本发明示例性实施方式的透明色调剂(下文称为本示例性实施方式的色调剂)含有包含粘合剂树脂的色调剂颗粒和包含氧化铈的外添剂。在该色调剂中,铈在全体色调剂颗粒中的含量为0.05重量%~0.20重量%,镨在全体色调剂颗粒中的含量为0.001重量%~0.05重量%。
当使用电子照相术形成图像时,图像形成装置的感光体和中间转印部件上将附着有转印残留色调剂、雾化色调剂或诸如放电产物或纸粉等异物。因此,通过清洁刮板或清洁刷来除去这些污染物。为了促进除去这些污染物,可以向色调剂添加研磨剂(清洁助剂)作为外添剂。作为研磨剂,从成本和感光体表面的研磨性来看,优选的是氧化铈。
铈是一种稀土元素。稀土元素是在元素周期表中属于第四~第六周期第III族的金属元素,其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另外,由于稀土元素伴随矿石产生,其难以相互分离。因此,当使用低纯度氧化铈作为透明色调剂的外添剂时,定影图像将由于氧化铈外添剂中含有的异物而趋于变得混浊。另外,当使用高纯度氧化铈时,将除去定影图像的混浊。不过,铈的晶体缺陷减少,电阻增大。氧化铈趋于从感光体转印至转印带或纸张表面,由此其将难以保留在感光体上。结果,感光体表面上由氧化铈引起的研磨效果将趋于劣化。
色温是指表示光的色调的定量值。光源的色温是发射色调与该光源相当的光的黑体的绝对温度。例如,烛光的色温为约1800K,卤素灯的色温为约3000K,荧光灯的色温为约5200K,日光的色温为约5500K,蓝天的色温为约12000K。这样,红光的色温较低,当红光的色温变大时,光变为橙色、黄色、白色和蓝色。当光的色温等于或小于5000K时,该值略小于卤素灯的5200K。因此,可以说这种光大致为白色。当光的色温小于5000K时,光将包含更多的黄光成分,不过仍可认为这种光在4000K以上时大致为白色。
氧化镨是氧化铈中包含的一种杂质,其稍呈黄色。当使用氧化铈作为透明色调剂的研磨剂时,化学性质与氧化铈相似的的氧化镨可能混入氧化铈中。在这种情况下,由于透明色调剂受到氧化镨的影响,定影图像趋于发黄。不过,对于特定光(色温为5000K以下)而言,源于铈中包含的除镨以外的杂质的灰色成分与氧化镨的颜色相抵 消。结果,保持了透明度。因而,当使用氧化铈时,可以获得色调剂图像的透明度。如上所述,优选的是色温为4000K~5000K。
在本示例性实施方式中,铈在全体色调剂颗粒中的含量为0.05重量%~0.20重量%,优选为0.08重量%~0.18重量%,还更优选为0.10重量%~0.18重量%。
当铈在全体色调剂颗粒中的含量小于0.05重量%时,感光体表面的研磨效果可能不足。另一方面,当铈在全体色调剂颗粒中的含量大于0.20重量%时,研磨效果将过大。结果,可能损坏该元件。
在本示例性实施方式中,当铈在全体色调剂颗粒中的含量为0.05重量%~0.20重量%时,镨在全体色调剂颗粒中的含量为0.001重量%~0.05重量%,优选为0.001重量%~0.01重量%,更优选为0.001重量%~0.005重量%。
当镨在全体色调剂颗粒中的含量小于0.001重量%时,对源于氧化铈(作为外添剂)中含有的除镨以外的杂质的灰色成分的抵消作用可能不足。结果,定影图像可能会混浊。另一方面,当镨在全体色调剂颗粒中的含量大于0.05重量%时,定影图像的透明度可能会因为源于镨的黄色成分而劣化。
在铈在全体色调剂颗粒中的含量为0.05重量%~0.20重量%,且镨在全体色调剂颗粒中的含量为0.001重量%~0.05重量%的情况下,当色调剂图像上的色调剂颗粒沉积量为3g/m2时,色调剂图像的色调较浅。结果,形成了在色温为5000K以下的环境下具有优异透明度的图像。
在铈在全体色调剂颗粒中的含量为0.05重量%~0.20重量%,且镨在全体色调剂颗粒中的含量为0.001重量%~0.01重量%的情况下,当色调剂图像上的色调剂颗粒沉积量为20g/m2时,色调剂图像的色调较浅。结果,具有能够产生光滑质感的厚度的透明色调剂图像,在色温为5000K以下的环境下具有优异透明度。
在本示例性实施方式中,优选的是,全体色调剂颗粒中的铈和镨来源于作为外添剂而添加的氧化铈。
在本示例性实施方式中,铈和镨在全体色调剂颗粒中的含量是通过以下方法测得的。
作为试样的预处理,使用压缩成型机在20吨的压力下使6g色调剂压缩成型30秒,以制备直径为50mm的压缩成型物。使用X射线荧光光度计(ZSX Primus II,RigakuCorporation制造)测量所制备的压缩成型物。
下面,将描述本示例性实施方式的色调剂中含有的各个成分。
本示例性实施方式的色调剂含有包含粘合剂树脂的色调剂颗粒和包含氧化铈的外添剂。
粘合剂树脂
本示例性实施方式的色调剂颗粒包含粘合剂树脂。
作为粘合剂树脂,例如,可使用本领域中公知的热塑性粘合剂树脂,其具体实例包括:聚酯树脂;诸如苯乙烯、对氯苯乙烯或α-甲基苯乙烯等苯乙烯类的均聚物或共聚物(苯乙烯树脂);诸如丙烯酸甲酯、丙烯酸乙酯、丙烯酸正丙酯、丙烯酸正丁酯、丙烯酸月桂酯、丙烯酸2-乙基己酯、甲基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乙酯、甲基丙烯酸正丙酯、甲基丙烯酸月桂酯或甲基丙烯酸2-乙基己酯等具有乙烯基的酯类的均聚物或共聚物(乙烯基树脂);诸如丙烯腈或甲基丙烯腈等乙烯基腈类的均聚物或共聚物(乙烯基树脂);诸如乙烯基甲醚或乙烯基异丁醚等乙烯基醚类的均聚物或共聚物(乙烯基树脂);诸如甲基乙烯基酮、乙基乙烯基酮或乙烯基异丙烯基酮等乙烯基酮类的均聚物或共聚物(乙烯基树脂);诸如乙烯、丙烯、丁二烯或异戊二烯等烯烃类的均聚物或共聚物(烯烃树脂);诸如环氧树脂、聚氨酯树脂、聚酰胺树脂、纤维素树脂或聚醚树脂等非乙烯基缩合树脂;和非乙烯基缩合树脂和乙烯基单体的接枝聚合物。
其中,从定影性和树脂的浅黄色容易提升镨的作用的效果来看,优选聚酯树脂作为粘合剂树脂。
聚酯树脂的类型没有特别限制,可以使用公知的聚酯树脂。
聚酯树脂
在本示例性实施方式中,使用聚酯树脂的原因是聚酯树脂在低温下进行定影时由于聚酯树脂的分子间力对热的快速响应而是有利的。
出于这些原因,从改善色调剂强度和定影图像的定影水平来看,优选聚酯树脂。
本示例性实施方式中优选使用的聚酯树脂是通过多元羧酸和多元醇的缩聚而获得的。
多元羧酸的实例包括:芳香族羧酸,如对苯二甲酸、间苯二甲酸、邻苯二甲酸酐、偏苯三酸酐、均苯四酸或萘二羧酸;脂肪族羧酸,如马来酸酐、富马酸、琥珀酸、烯基琥珀酸酐或己二酸;和脂环族羧酸,如环己二羧酸。多元羧酸可以单独使用,或两种以上组合使用。在多元羧酸中,优选使用芳香族羧酸。为了提供交联结构或支化结 构以保证优异的定影性,优选的是组合使用二元羧酸和三元以上的羧酸(如偏苯三酸或其酸酐)。
聚酯树脂中的多元醇的实例包括:脂肪族二醇,如乙二醇、二乙二醇、三乙二醇、丙二醇、丁二醇、己二醇、新戊二醇或丙三醇;脂环族二醇,如环己二醇、环己二甲醇或氢化双酚A;和芳香族二醇,如双酚A的氧化乙烯加合物或双酚A的氧化丙烯加合物。多元醇可以单独使用或两种以上组合使用。在多元醇中,从树脂容易呈现浅黄色来看,优选的是芳香族二醇和脂环族二醇,最优选的是芳香族二醇。另外,为了提供交联结构或支化结构以进一步获得优异的定影性,可以组合使用二元醇和三元以上的醇(丙三醇、三羟甲基丙烷或季戊四醇)。
优选的是,聚酯树脂的玻璃化转变温度(Tg)为50℃~80℃。当Tg低于50℃时,色调剂和定影图像的保存性可能会出现问题。另外,当Tg高于80℃时,将不能在比现有技术低的温度下进行定影。
更优选的是,聚酯树脂的Tg为50℃~65℃。
另外,将聚酯树脂的玻璃化转变温度测得为使用上述差示扫描量热法(DSC)获得的吸热峰的峰值温度。
另外,从低温定影性和机械强度来看,优选的是,聚酯树脂的重量平均分子量(Mw)为8000~30000,更优选的是,重量平均分子量(Mw)为8000~16000。另外,从低温定影性和混溶性来看,可以有第三成分参加共聚。
聚酯树脂是由酸成分(二羧酸)和醇成分(二醇)合成的。聚酯树脂的制备方法不限于以下将描述的制备方法,可以使用常见的聚酯聚合法来制备聚酯树脂。
聚酯树脂的制备方法没有特别限制。可以使用使羧酸成分和醇成分相互反应的常见聚酯聚合法,如直接缩聚法或酯交换法来制备聚酯树脂。所采用的制备方法取决于单体种类。酸成分和醇成分相互反应时的摩尔比(酸成分/醇成分)难以限定,因为其随反应条件等变化。不过,通常体来说,摩尔比为约1/1。
聚酯树脂可以在180℃~230℃的聚合温度下制备。可选地,降低反应体系中的压力,并在除去缩合过程中产生的水和醇的同时进行反应。当单体未溶解或在反应温度下不溶时,可以加入沸腾温度较高的溶剂作为增溶剂使其溶解。在蒸馏增溶剂的同时进行缩聚反应。当缩聚反应中存在溶解度较低的单体时,首先,溶解度较低的单体与羧酸成分或醇成分(其将与该单体缩聚)缩合,并与主成分缩聚。
在制备聚酯树脂时可以使用的催化剂的实例包括:诸如钠或锂等碱金属化合物;诸如镁或钙等碱土金属化合物;诸如锌、锰、锑、钛、锡、锆或锗等金属化合物;亚磷酸盐(酯)化合物;磷酸盐(酯)化合物;和胺化合物。这些化合物的具体实例如下。
上述化合物的实例包括:乙酸钠、碳酸钠、乙酸锂、乙酸钙、硬脂酸锌、环烷酸锌、氯化锌、乙酸锰、环烷酸锰、四乙氧基钛、四丙氧基钛、四异丙氧基钛、四丁氧基钛、三氧化锑、三苯基锑、三丁基锑、甲酸锡、草酸锡、四苯基锡、二丁基二氯化锡、二丁基氧化锡、二苯基氧化锡、四丁氧基锆、环烷酸锆、碳酸氧锆、乙酸氧锆、硬脂酸氧锆、辛酸氧锆、氧化锗、亚磷酸三苯酯、三(2,4-二叔丁基苯基)亚磷酸酯、乙基三苯基溴化鏻、三乙胺和三苯基胺。
防粘剂
本示例性实施方式的色调剂可包含防粘剂。防粘剂的实例包括:石蜡,如低分子量聚丙烯或低分子量聚乙烯;硅酮树脂;松香;米蜡;巴西棕榈蜡;酯蜡和褐煤蜡。其中,优选的是石蜡、酯蜡和褐煤蜡,更优选的是石蜡和酯蜡。本示例性实施方式中使用的防粘剂的熔融温度优选为在60℃~130℃,更优选为70℃~120℃。防粘剂在全体色调剂颗粒中的含量优选为0.5重量%~15重量%,更优选为1.0重量%~12重量%。当防粘剂的含量小于0.5重量%时,在低油定影的情况中可能发生分离不良。当防粘剂的含量大于15重量%时,所形成的图像的品质和可靠性可能由于色调剂的流动性劣化等因素而劣化。
其他添加剂
可选地,除了上述成分以外,可以向本示例性实施方式的色调剂颗粒中加入各种其他成分,如内添剂、电荷控制剂、无机粉末(无机颗粒)或有机颗粒。
内添剂的实例包括磁性材料,如铁氧体、磁铁矿、还原铁、钴、镍和锰等金属,其合金或包含上述金属之一的化合物。
色调剂性质
优选的是,本示例性实施方式的色调剂颗粒的体积平均粒径为4μm~9μm,更优选为4.5μm~8.5μm,更优选为5μm~8μm。当体积平均粒径小于4μm时,色调剂流动性将劣化,各颗粒的充电性能也容易劣化。另外,由于电荷分布较宽,容易发生背景雾化,并且色调剂容易从显影单元中溅出。此外,当体积平均粒径小于4μm时,清洁性质将明显劣化。当体积平均粒径大于9μm时,分辨率将劣化,不能获得 足够的品质,因而不能满足近年来的高品质需求。
使用孔径为50μm的Coulter Multisizer II(Beckman Coulter,Inc.制造)来测量体积平均粒径。此时,在使用超声波将色调剂分散在电解质水溶液(等渗水溶液)中30秒以上后进行测量。
另外,在本示例性实施方式的色调剂中,优选的是形状系数SF1为110~140。当形状为上述范围内的球形时,会改善转印效率和图像浓度。结果,会形成高品质图像。
优选的是,形状系数SF1为110~130。
上述形状系数SF1是通过下式(1)获得的。
SF1=(ML2/A)×(π/4)×100…式(1)
在式(1)中,ML表示色调剂的绝对最大长度,A表示色调剂的投影面积。
SF1的数值是通过使用图像分析仪对显微图像或扫描电子显微(SEM)图像进行分析而获得的。例如,该数值可以如下计算出。也就是,通过摄影机将分散在载玻片上的颗粒的光学显微图像输入Luzex图像分析仪中,获得100个颗粒的最大长度和投影面积,并使用上式(1)计算,获得其平均值。结果,获得了SF1的数值。
本示例性实施方式的色调剂可以与选自由青色色调剂、品红色色调剂、黄色色调剂和黑色色调剂组成的组中的至少一种彩色色调剂组合构成色调剂组。
彩色色调剂使用的着色剂可以是染料或颜料,不过从耐光性和耐水性来看,优选的是颜料。
着色剂的优选实例包括公知的颜料,如炭黑、苯胺黑、苯胺蓝、Calcoil蓝、铬黄、群青蓝、杜邦油红、喹啉黄、次甲基蓝、酞菁蓝、孔雀绿、灯黑、玫瑰红、喹吖啶酮、联苯胺黄、C.I.颜料红48:1、C.I.颜料红57:1、C.I.颜料红122、C.I.颜料红185、C.I.颜料红238、C.I.颜料黄12、C.I.颜料黄17、C.I.颜料黄180、C.I.颜料黄97、C.I.颜料黄74、C.I.颜料蓝15:1和C.I.颜料蓝15:3。
优选的是,相对于100重量份粘合剂树脂,着色剂在彩色色调剂的全体色调剂颗粒中的含量为1重量份~30重量份。另外,可选地,可以使用经表面处理的着色剂或颜料分散剂。通过选择着色剂的种类,可以获得黄色色调剂、品红色色调剂、青色色调剂或黑色色调剂。
除了着色剂以外,本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彩色色调剂可以包含与本示例性实施方式的色调剂(透明色调剂)相同的成分。另外,如粒径等彩色色调剂性质的优选范围与本示例性实施方式的色调剂相同。
色调剂的制备方法
本示例性实施方式的色调剂的制备方法没有特别限制,可以使用本领域公知的如捏合粉碎法等干法和如乳液凝集法或悬浮聚合法等湿法。在这些方法中,从由于其芯壳结构而使较少色调剂表面暴露在防粘剂下的同时能够容易地制备色调剂来看,优选的是乳液凝集法。下文将详细描述使用乳液凝集法制备本示例性实施方式的色调剂的方法。
优选的是,本示例性实施方式的色调剂的制备方法至少包括:凝集颗粒形成工序,其中将分散有聚酯树脂颗粒的聚酯树脂颗粒分散液与可选使用的且其中分散有防粘剂颗粒的防粘剂颗粒分散液混合,并且形成包含聚酯树脂颗粒和防粘剂颗粒的凝集颗粒;和聚并工序(coalescing process),其中加热凝集颗粒以聚并。
另外,作为聚酯树脂颗粒,可以组合使用结晶性聚酯树脂颗粒和非结晶性聚酯树脂颗粒。
通过分散防粘剂,可以获得具有体积平均粒径为1μm以下的防粘剂颗粒的防粘剂颗粒分散液。更优选的是,防粘剂颗粒的体积平均粒径为100nm~500nm。
当体积平均粒径小于100nm时,虽然仍受到要使用的聚酯树脂性质的影响,但通常难以将防粘剂成分混入色调剂中。另外,当体积平均粒径大于500nm时,防粘剂在色调剂中的分散状态可能不足。
聚酯树脂颗粒分散液可以利用向其中混有水性介质和聚酯树脂的溶液施加剪切力的分散机而制得。此时,通过加热树脂成分来降低其粘度,可以形成颗粒。另外,为了使分散的树脂颗粒稳定,可以使用分散剂。此外,当聚酯树脂溶解于在水中具有较低溶解度的油基溶剂中时,树脂溶解在溶剂中,其颗粒分散在具有分散剂和聚合物电解质的水中,随后通过加热减压来蒸发溶剂。结果,制得了聚酯树脂颗粒分散液。
水性介质的实例包括如蒸馏水或离子交换水等水和醇,但仅优选水。
另外,乳化工序中使用的分散剂的实例包括:水溶性聚合物,如聚乙烯醇、甲基纤维素、乙基纤维素、羟乙基纤维素、羧甲基纤维素、聚丙烯酸钠或聚(甲基丙烯酸钠);表面活性剂,如阴离子型表面活性剂(例如,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十八烷基硫酸钠、油酸钠、月桂酸钠或硬脂酸钾)、阳离子型表面活性剂(例如,乙酸月桂基胺、乙 酸硬脂酸胺或月桂基三甲基氯化铵)、两性表面活性剂(例如,月桂基二甲基氧化胺)或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例如,聚氧乙烯烷基醚、聚氧乙烯烷基苯基醚或聚氧乙烯烷基胺);无机盐,如磷酸三钙、氢氧化铝、硫酸钙、碳酸钙或碳酸钡。
用于制备乳液的分散机的实例包括均质机(homogenizer)、均混机(homomixer)、压力捏合机、挤出机和介质分散机。关于树脂颗粒的尺寸,其平均粒径(体积平均粒径)优选小于或等于1.0μm,更优选为60nm~300nm,还更优选为150nm~250nm。当体积平均粒径小于60nm时,分散液中的树脂颗粒是稳定的,因而树脂颗粒难以凝集。另外,当体积平均粒径大于1.0μm时,会改善树脂颗粒的凝集能力,并容易制得色调剂颗粒。但是,色调剂颗粒尺寸的分布可能变宽。
凝集颗粒形成工序
在凝集颗粒形成工序中,聚酯树脂颗粒分散液与可选使用的防粘剂颗粒分散液混合以获得混合物,将该混合物加热到聚酯树脂颗粒的玻璃化转变温度或其熔融温度以下,并凝集形成凝集颗粒。在搅拌混合物的同时通过将混合物的pH值调节为酸性来形成凝集颗粒。pH值优选为2~7,更优选为2.2~6,还更优选为2.4~5。此时,使用凝结剂也是有效的。
在凝集工序中,防粘剂颗粒分散液可以一次性加入混合,也可以多次加入混合。
作为凝结剂,优选使用以下物质:极性与用作分散剂的表面活性剂相反的表面活性剂;无机金属盐;和二价以上的金属络合物。特别地,尤其优选金属络合物,因为可减少表面活性剂的使用量,并改善充电性能。
无机金属盐的实例包括:金属盐,如氯化钙、硝酸钙、氯化钡、氯化镁、氯化锌、氯化铝或硫酸铝;和无机金属盐聚合物,如聚氯化铝、聚氢氧化铝或聚硫化钙。其中,优选铝盐及其聚合物。为了获得较窄的粒径分布,二价无机金属盐比单价无机金属盐更为优选;三价无机金属盐比二价无机金属盐更为优选;四价无机金属盐比三级无机金属盐更为优选。另外,当比较具有相同价态的无机金属盐时,聚合物型的无机金属盐聚合物更为优选。
在本示例性实施方式中,优选包含铝的四价无机金属盐聚合物,这是因为可以获得较窄的粒径分布。
另外,在凝集颗粒具有所需的粒径后,添加聚酯树脂颗粒(被覆工序)。结果,可以制得具有芯部凝集颗粒的表面被覆有聚酯树脂的构造的色调剂。因此,由于较少色 调剂表面暴露在防粘剂下,色调剂表面暴露在防粘剂下的比率将低于或等于10%。当添加聚酯树脂颗粒时,可以加入凝结剂或在添加前调节pH值。
聚并工序
在聚并工序中,在基于凝集工序的搅拌条件下,通过将凝集颗粒的分散液的pH值提高至3~9,来使凝集停止。然后,在聚酯树脂颗粒的玻璃化转变温度下或在熔融温度以上进行加热以使凝集颗粒聚并。另外,当使用聚酯树脂进行被覆时,聚酯树脂也发生聚并,并被覆芯部凝集颗粒。加热时间可以根据聚并度来确定,并可以是约0.5小时~10小时。
聚并后,进行冷却以获得聚并颗粒。另外,在冷却工序中,可以在聚酯树脂的熔融温度附近(熔融温度±10℃)降低冷却速率,也就是,可以进行所谓的缓慢冷却,以促进结晶。
聚并后获得的聚并颗粒可以进行过滤等固液分离工序,并可选地进行清洁工序和干燥工序以获得色调剂颗粒。
外添剂和内添剂
将氧化铈作为外添剂加入至所获得的色调剂颗粒中。氧化铈的体积平均粒径优选为0.3μm~5μm,更优选为0.4μm~2.0μm。
作为外添剂的氧化铈中铈与镨的比率(Ce/Pr)优选为20~150,更优选为20~100,因为20~100的范围对于色调剂颗粒的沉积量较大的图像特别有效。
相对于100重量份色调剂颗粒,氧化铈的添加量优选为0.05重量份~1.0重量份,更优选为0.08重量份~0.80重量份,还更优选为0.10重量份~0.80重量份。
氧化铈可以使用公知的制备方法制备。例如,可以从作为基材的氟碳铈矿浓缩物中除去杂质来获得碳酸盐,然后极性烧结、粉碎并分级。结果,能够制得具有所需粒径的氧化铈颗粒。然后,可以进行湿式制备法,其中将诸如氨水等碱添加到氧化铈水溶液中,以进行中和并析出沉淀物,然后在耐压容器中进行加热并结晶,以获得氧化铈颗粒。
当使用天然矿石作为原料时,除了铈,原料还包含镨。为了调节铈和镨的比率,在氧化铈的制备方法中,在烧结前可以使用磷酸三丁酯、浓硝酸等进行清洁以除去镨。更具体而言,与铈和镨的情况相比,磷酸三丁酯可以更有效地除去除铈和镨以外的杂质。浓硝酸通常有效用于除去镨。
可以使用例如V型混合机、亨舍尔混合机或Loedige混合机添加氧化铈,并通过多个步骤进行附着。
另外,为了调节充电性并赋予流动性和电荷交换性,可以向所获得的色调剂颗粒添加附着以二氧化硅、二氧化钛或铝氧粉为代表的无机颗粒。
无机颗粒的实例包括:二氧化硅、氧化铝、二氧化钛、氧化锌、硅砂、粘土、云母、钙硅石、硅藻土、铁丹、氧化镁、氧化锆、碳化硅或氮化硅。其中,优选的是二氧化硅颗粒和/或二氧化钛颗粒,特别优选的是疏水性二氧化硅。
作为疏水化的手段,可以使用本领域公知的方法。具体而言,可以使用利用硅烷、钛酸盐或铝酸盐的偶联处理。偶联处理使用的偶联剂没有特别限制,其优选的实例包括:硅烷偶联剂,如甲基三甲氧基硅烷、苯基三甲氧基硅烷、甲基苯基二甲氧基硅烷、二苯基二甲氧基硅烷、乙烯基三甲氧基硅烷、γ-氨基丙基甲氧基硅烷、γ-氯丙基三甲氧基硅烷、γ-溴丙基三甲氧基硅烷、γ-缩水甘油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γ-巯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γ-脲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氟烷基三甲氧基硅烷或六甲基二硅氮烷;钛酸盐偶联剂和铝酸盐偶联剂。
另外,可选地,可以加入多种添加剂,添加剂的实例包括:增塑剂;清洁助剂,如聚苯乙烯颗粒、聚甲基丙烯酸甲酯颗粒或聚偏二氟乙烯颗粒;和用于除去附着在感光体上的物质的润滑剂,如硬脂酰胺锌(zinc stearyl amid)或硬脂酸锌。
相对于100重量份色调剂颗粒,氧化铈以外的外添剂的添加量优选为0.1重量份~5重量份,更优选为0.3重量份~2重量份。当该量小于0.1重量份时,色调剂的流动性可能劣化,进而充电性能和电荷交换性可能劣化,这是不优选的。另一方面,当该量大于5重量份时,颗粒将过度被覆,无机氧化物将过度转移到接触部件上,而这可能导致二次损害。
另外,可选地,在加入外添剂后,可以使用超声筛分机、振动筛分机或风力筛分机来除去色调剂的粗大颗粒。
另外,除了上述外添剂,还可以加入其它成分(颗粒),如电荷控制剂或有机颗粒。
电荷控制剂没有特别限制,优选使用无色或浅色物质。其实例包括季铵盐化合物、苯胺黑化合物、诸如铝、铁或铬的络合物和三苯基甲烷类颜料。
作为有机颗粒,例如,可使用通常用作色调剂表面用外添剂的乙烯基树脂、聚酯树脂、硅酮树脂的颗粒。可以使用无机颗粒和有机颗粒作为流化助剂、清洁助剂等。
静电潜像显影剂
本示例性实施方式的静电潜像显影剂至少包含本示例性实施方式的色调剂。
本示例性实施方式的色调剂可以用作单组分显影剂或双组分显影剂。当用作双组分显影剂时,将本示例性实施方式的色调剂与载体混合。
可用于双组分显影剂的载体没有特别限制,可以使用公知的载体。例如,可以使用树脂被覆型载体,其在由诸如氧化铁、镍或钴等磁性金属和诸如铁氧体或磁铁矿等磁性氧化物形成的芯材表面具有树脂被覆层;和磁性粉末分散型载体。另外,可以使用其中导电性材料等分散在基质树脂中的树脂分散型载体。
用于载体的被覆树脂和基质树脂的实例包括聚乙烯、聚丙烯、聚苯乙烯、聚乙酸乙烯酯、聚乙烯醇、聚乙烯缩丁醛、聚氯化乙烯、聚乙烯醚、聚乙烯酮、氯化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苯乙烯-丙烯酸共聚物、具有有机硅氧烷键的线性硅酮树脂或其改性产物、氟树脂、聚酯、聚碳酸酯、酚树脂和环氧树脂。不过,被覆树脂和基质树脂不限于这些实例。
导电性材料的实例包括诸如金、银和铜等金属、炭黑以及另外的二氧化钛、氧化锌、硫酸钡、硼酸铝、钛酸钾、氧化锡和炭黑。不过,导电性材料不限于这些实例。优选的是,导电性材料是诸如氧化锌或氧化钛等白色导电性材料。当载体通过白色导电性材料转移到转印介质上时,将难以目视识别色调剂图像中的载体颗粒。
另外,载体芯材的实例包括诸如铁、镍或钴等磁性金属、诸如铁氧体或磁铁矿等磁性氧化物和玻璃珠。为了对载体施用磁刷法,优选的是磁性材料。通常,载体芯材的体积平均粒径为10μm~500μm,优选为30μm~100μm。
为了用树脂被覆载体芯材的表面,可以使用例如被覆法,该被覆法使用了通过将被覆树脂和可选的各种添加剂溶解在适当的溶剂中而获得的被覆层形成溶液。溶剂没有特别限制,可以根据要使用的被覆树脂、被覆能力等进行选择。
树脂被覆方法的具体实例包括:将载体芯材浸入被覆层形成溶液的浸渍法,将被覆层形成溶液喷射到载体芯材表面上的喷射法,通过流动空气将被覆层形成溶液喷射到漂浮状态下的载体芯材上的流化床法,和在捏合被覆机中混合载体芯材和被覆层形成溶液并除去溶剂的捏合被覆机法。
在双组分显影剂中,本示例性实施方式的色调剂和载体的混合比(重量比)优选为1:100~30:100(色调剂:载体),更优选为3:100~20:100。
色调剂盒、处理盒、图像形成装置和图像形成方法
本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包括:潜像保持部件;对潜像保持部件表面充电的充电单元;在潜像保持部件的充电表面上形成静电潜像的潜像形成单元;通过使用本示例性实施方式的静电潜像显影剂使潜像保持部件表面上形成的静电潜像显影而形成色调剂图像的显影单元;和将潜像保持单元表面上形成的色调剂图像转印到转印介质上的转印单元。可选地,图像形成装置还可包括其他单元,如使转印到转印介质上的色调剂图像定影的定影单元,和清洁潜像保持部件上未转印的残留成分的清洁单元。
本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方法通过本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来进行,其包括:对潜像保持部件表面充电的充电工序;在潜像保持部件的充电表面上形成静电潜像的潜像形成工序;通过使用本示例性实施方式的静电潜像显影剂使潜像保持部件表面上形成的静电潜像显影以形成色调剂图像的显影工序;和将潜像保持部件表面上形成的色调剂图像转印到转印介质上的转印工序;以及可选地使转印到转印介质上的色调剂图像定影的定影工序。
另外,在图像形成装置中,例如包括显影单元的部分可以具有盒式结构(处理盒),该盒式结构能够从图像形成装置主体上拆卸下来。处理盒至少包括显影剂保持部件。优选的是,使用了容纳本示例性实施方式的静电潜像显影剂的本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处理盒。
下面,将参照附图描述本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
图1是示出了本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的构造实例的示意图。本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采用串联式中间转印法,其中通过在中间转印部件上顺序地重叠各颜色的色调剂图像来进行一次转印,并且通过将中间转印部件上的一次转印图像一起转印到转印介质上来进行二次转印。
如图1所示,在本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中,形成包括黄色、品红色、青色和黑色在内的各颜色图像的四个图像形成单元50Y、50M、50C和50K和形成透明图像的图像形成单元50T有间隔地并列(串联方式)排列。
在本示例性实施方式中,除其中包含的显影剂中的色调剂颜色之外,各图像形成单元50Y、50M、50K和50T具有相同的构造。因此,以下将描述作为代表性实例的形成黄色图像的图像形成单元50Y。另外,与图像形成单元50Y相同的部件用字母 M(品红色)、C(青色)、K(黑色)和T(透明色)代替字母Y(黄色)作为后缀的附图标记来表示,并且将不再重复对各图像形成单元50M、50C、50K和50T的描述。在本示例性实施方式中,本示例性实施方式的色调剂用作图像形成单元50T中包含的显影剂中的色调剂(透明色调剂)。
黄色图像形成单元50Y包含感光体11Y作为潜像保持部件。该感光体11Y通过驱动单元(未示出)以预定的处理速度沿图中箭头A所示方向转动。作为感光体11Y,例如,可使用对红外区的有机感光体。
充电辊(充电单元)18Y设置在感光体11Y上。通过电源(未示出)对该充电辊18Y施加预定电压,并对感光体11Y的表面充电至预定电势。
在感光体11Y的附近,对感光体11Y曝光并形成静电潜像的曝光设备(潜像形成单元)19Y排列在充电辊18Y沿感光体11Y转动方向的下游。在本示例性实施方式中,考虑到空间,可以使用尺寸较小的LED阵列作为曝光设备19Y。然而,曝光设备不限于此,可以使用采用激光束等的其他潜像形成单元。
另外,在感光体11Y附近,包含保持黄色显影剂的显影剂保持部件的显影设备(显影单元)20Y排列在曝光设备19Y沿感光体11Y转动方向的下游。显影设备20Y使用黄色色调剂使感光体11Y表面上形成的静电潜像可视化,并在感光体11Y表面上形成色调剂图像。
在感光体11Y下方,将感光体11Y表面上形成的色调剂图像一次转印的中间转印带(中间转印部件)33穿过五个感光体11T、11Y、11M、11C和11K的下侧区域排列。该中间转印带33通过一次转印辊17Y而顶在感光体11Y的表面上。另外,中间转印带33由包括驱动辊12、支承辊13和偏压辊14的三个辊悬挂,并沿箭头B所示的方向以与感光体11Y的处理速度相同的移动速度旋转。在中间转移带33的表面上,在如上所述一次转印的黄色色调剂图像之前,先一次转印透明色调剂图像,后一次转印黄色色调剂图像。然后,按顺序一次转印并层积包括品红色、青色和黑色在内的各颜色的色调剂图像。
另外,在感光体11Y附近,用于清洁感光体11Y表面上残留的色调剂和再转印色调剂的清洁设备15Y排列在一次转印辊17Y沿感光体11Y转动方向(箭头A所示方向)的下游。清洁设备15Y的清洁刮板附着在感光体11Y的表面上,以进行反向顶压(urge)。
二次转印辊(二次转印单元)34通过中间转印带33而顶压悬挂中间转印带33的偏压辊14。一次转印并层积到中间转印带33上的色调剂图像在偏压辊14和二次转印辊34相互顶压的位置经静电作用转印到从纸盒(未示出)中供给来的记录纸(记录介质)P的表面上。此时,在转印并层积到中间转印带33上的色调剂图像中,透明色调剂图像位于最底层上(与中间转印带33接触的位置)。因此,在转印到记录纸P表面上的色调剂图像中,透明色调剂图像位于最顶层。
作为其上转印了色调剂图像的转印介质,例如,可使用电子照相复印机或打印机使用的普通纸或OHP片。
使用本示例性实施方式的色调剂形成并转印到转印介质上的色调剂图像上的色调剂颗粒的沉积量可以是3.0g/m2~20.0g/m2。当色调剂图像上色色调剂颗粒沉积量为3.0g/m2~20.0g/m2时,即使在色温小于或等于5000K的环境下使用本示例性实施方式的色调剂形成的色调剂图像(透明色调剂图像)也具有优异的透明度。
通过对记录纸P表面进行加热和加压使转印到记录纸P上的多层色调剂图像定影以获得永久图像的定影单元35排列在二次转印辊34的下游。
作为本示例性实施方式使用的定影单元,例如,可以使用其表面由低表面能材料(以氟树脂成分和硅酮树脂为代表)形成的带状定影带,和其表面由低表面能材料(以氟树脂成分和硅酮树脂为代表)形成的圆筒状定影辊。
接下来,将描述形成包括透明色、黄色、品红色、青色和黑色等颜色的图像的各图像形成单元50T、50Y、50C、50M和50K的运行。由于各图像形成单元50T、50Y、50C、50M和50K的运行相同,下面将描述黄色图像形成单元50Y的运行作为代表性实例。
在黄色显影剂单元50Y中,感光体11Y沿箭头A所示方向以预定的处理速度转动。充电辊18Y将感光体11Y表面充电至预定的负电位。然后,通过曝光设备19Y对感光体11Y表面曝光,并在其上形成对应于图像信息的静电潜像。接下来,显影设备20Y使充电至负电位的色调剂反向显影,使感光体11Y表面上已形成的静电潜像在感光体11Y表面上可视化,并形成色调剂图像。然后,感光体11Y表面上的色调剂图像通过一次转印辊17Y而一次转印到中间转印带33表面上。一次转印后,通过清洁设备15Y的清洁刮板擦除并清洁感光体11Y表面上残留的如色调剂等未转印成分,以进行随后的图像形成工序。
上述运行过程在各图像形成单元50T、50Y、50M、50C和50K中进行。在各感光体11T、11Y、11M、11C和11K的表面上可视化的多层色调剂图像顺序转印到中间转印带33表面上。在彩色模式下,多层色调剂图像以透明色、黄色、品红色、青色和黑色的顺序进行转印。同样,在双色模式或三色模式下,所需颜色的单层或多层色调剂图像也以上述顺序进行转印。接下来,通过二次转印辊34将已转印到中间转印带33表面上的单层或多层色调剂图像二次转印到从纸盒(未示出)中供给来的记录纸P上。然后,通过定影单元35对色调剂图像加热加压以进行定影。二次转印后,通过用于中间转印带33的清洁刮板构造成的带式清洁器16清洁中间转印带33表面上残留的色调剂。
在图1中,将黄色图像形成单元50Y构造为处理盒,该处理盒能够从图像形成装置主体上拆卸下来,并且其中集成了包含保持黄色静电潜像显影剂的显影剂保持部件的显影设备20Y、感光体11Y、充电辊18Y和清洁设备15Y。另外,与图像形成单元50Y类似,图像形成单元50T、50K、50C和50M也构造为处理盒。
接下来,将描述本示例性实施方式的色调剂盒。本示例性实施方式的色调剂盒可拆卸地安装在图像形成装置中,并容纳供给至设置在图像形成装置内部的显影单元的色调剂。本示例性实施方式的色调剂盒至少容纳色调剂,还可容纳例如符合图像形成装置的机制的显影剂。
因此,在可拆卸色调剂盒的图像形成装置中,通过使用容纳本示例性实施方式的色调剂的色调剂盒,本示例性实施方式的色调剂可以容易地供给至显影装置中。
在图1示出的图像形成装置中,色调剂盒40Y、40M、40C、40K和40T均是可拆卸的。显影设备20Y、20M、20C、20K和20T均通过色调剂供给管(未示出)与对应于各显影设备(颜色)的色调剂盒连接。另外,当色调剂盒中的色调剂容纳量较少时,可以使用另一色调剂盒替换该色调剂盒。
色调剂图像
使用本示例性实施方式的色调剂来将本示例性实施方式的色调剂图像形成在转印介质上,并且其厚度为6μm~40μm。
使用本示例性实施方式的色调剂形成的厚度为6μm~40μm的色调剂图像(透明色调剂图像)在色温为5000K以下的环境下具有优异的透明度。
本示例性实施方式的色调剂图像可以直接形成在转印介质的表面上。作为另一选择,使用彩色色调剂形成的色调剂图像可以插入在转印介质和本示例性实施方式的色调剂图像(透明色调剂图像)之间。通过在彩色色调剂图像上形成本示例性实施方式的色调剂图像(透明色调剂图像),使用彩色色调剂形成的色调剂图像可以插入在转印介质和本示例性实施方式的色调剂图像(透明色调剂图像)之间。通过采用此类构造,可以通过透明色调剂图像赋予彩色色调剂图像立体效果。
实施例
下面,将使用实施例和比较例来更具体地描述本示例性实施方式,但是本示例性实施方式不限于以下实施例。另外,除非另有规定,否则“份”和“%”均表示“重量份”和“重量%”。
色调剂颗粒大小和粒径分布的测量方法
在本示例性实施方式的色调剂颗粒大小和粒径分布的测量方法中,使用CoulterMultisizer II(由Beckman Coulter,Inc.制造)作为测量设备,并使用ISOTON-II(由Beckman Coulter,Inc.制造)作为电解液。
作为测量方法,使用表面活性剂作为分散剂,优选将0.5mg~50mg测量样品加入2ml 5%烷基苯磺酸钠的水溶液中。将该溶液加入100ml~150ml电解液中。使用超声分散机对其中悬浮有样品的电解液进行分散约1分钟,使用具有孔径为100μm的孔的MultisizerII测量2μm~60μm颗粒的粒径分布,并测量体积平均粒径、GSDv和GSDp。测量的颗粒数为50000。
树脂和色调剂的玻璃化转变温度及防粘剂熔融温度的测量方法
根据ASTM D3418-8通过使用差示扫描量热仪(DSC-7,由PerkinElmer Inc.制造)测得的主体最大吸热峰来获得树脂和色调剂的玻璃化转变温度(Tg)和防粘剂的熔融温度。使用铟和锌的熔融温度来进行该设备(DSC-7)检测部分的温度校准,并使用铟的熔化热来校准热量。将样品投入铝盘和对照用空盘中,以10℃/分钟的升温速率加热,在150℃保持5分钟,使用液氮以-10℃/分钟从150℃冷却至0℃,在0℃保持5分钟,并以10℃/分钟从0℃再次加热至150℃。将通过分析二次加热时的吸热曲线获得的起始温度设定为Tg。防粘剂的熔融温度为通过分析吸热曲线而获得的峰值温度。
树脂的重量平均分子量和分子量分布的测量方法
在本示例性实施方式中,粘合剂树脂的分子量和分子量分布在下列条件下测得。作为凝胶渗透色谱(GPC)设备,使用了“HLC-8120 GPC,SC-8020”(由Tosoh Corporation 制造)。作为柱,使用两个“TSK gel,Super HM-H”(由Tosoh Corporation制造,6.0mmID15cm)。作为洗脱液,使用了四氢呋喃(THF)。该测试使用RI检测器在以下条件下进行:样品浓度0.5%;流速0.6ml/分钟;样品注入量10μl;测量温度40℃。另外,由十种“聚苯乙烯标准样品,TSK标样”:“A-500”、“F-1”、“F-10”、“F-80”、“F-380”、“A-2500”、“F-4”、“F-40”、“F-128”和F-700"(由Tosoh Corporation制造)来制作校准曲线。
氧化铈(1)的制备
将350份浓硝酸加入至50份铈含量为73.2%(CeO2/TREO(全部稀土氧化物))的粗氢氧化铈中,加热溶解,并用水稀释以获得500份硝酸溶液。使用1000份含9.5%磷酸三丁酯(TBP)的煤油溶液对该硝酸溶液萃取3分钟。萃取后,分离有机相和水相。将504份8.5N硝酸水溶液加入至有机相中并清洗,随后进行有机相分离,并用100000份含3000份35%过氧化氢溶液的水溶液进行反萃取。然后,分离出水相并向其中加入稀氨水。回收所获得的溶液作为氢氧化铈,并在700℃烧制以获得氧化铈(1)。其结果如表1所示。
氧化铈(2)的制备
以与氧化铈(1)同样的制备方法制备氧化铈(2),不同之处在于,磷酸三丁酯(TBP)的含量由9.5%变为7.5%,硝酸水溶液的量由504份变为502份。其结果如表1所示。
氧化铈(3)的制备
以与氧化铈(1)同样的制备方法制备氧化铈(3),不同之处在于,磷酸三丁酯(TBP)的含量由9.5%变为11%,硝酸水溶液的量由504份变为475份。其结果示于表1。
氧化铈(4)的制备
以与氧化铈(1)同样的制备方法制备氧化铈(4),不同之处在于,磷酸三丁酯(TBP)的含量由9.5%变为7.5%,硝酸水溶液的量由504份变为534份。其结果如表1所示。
氧化铈(5)的制备
以与氧化铈(1)同样的制备方法制备氧化铈(5),不同之处在于,磷酸三丁酯(TBP)的含量由9.5%变为11%,硝酸水溶液的量由504份变为507份。其结果如表1所示。
氧化铈(6)的制备
以与氧化铈(1)同样的制备方法制备氧化铈(6),不同之处在于,磷酸三丁酯(TBP)的含量由9.5%变为7.5%,硝酸水溶液的量由504份变为537份。其结果如表1所示。
氧化铈(7)的制备
以与氧化铈(1)同样的制备方法制备氧化铈(7),不同之处在于,磷酸三丁酯(TBP)的含量由9.5%变为11%,硝酸水溶液的量由504份变为510份。其结果如表1所示。
氧化铈(8)的制备
以与氧化铈(1)同样的制备方法制备氧化铈(8),不同之处在于,磷酸三丁酯(TBP)的含量由9.5%变为7.5%,硝酸水溶液的量由504份变为575份。其结果如表1所示。
氧化铈(9)的制备
以与氧化铈(1)同样的制备方法制备氧化铈(9),不同之处在于,磷酸三丁酯(TBP)的含量由9.5%变为11%,硝酸水溶液的量由504份变为548份。其结果如表1所示。
氧化铈(10)的制备
以与氧化铈(1)同样的制备方法制备氧化铈(10),不同之处在于,磷酸三丁酯(TBP)的含量由9.5%变为5.8%,硝酸水溶液的量由504份变为512份。其结果如表1所示。
氧化铈(11)的制备
以与氧化铈(1)同样的制备方法制备氧化铈(11),不同之处在于,磷酸三丁酯(TBP)的含量由9.5%变为6.8%,硝酸水溶液的量由504份变为506份。其结果如表1所示。
氧化铈(12)的制备
以与氧化铈(1)同样的制备方法制备氧化铈(12),不同之处在于,磷酸三丁酯(TBP)的含量由9.5%变为5.8%,硝酸水溶液的量由504份变为543份。其结果如表1所示。
氧化铈(13)的制备
以与氧化铈(1)同样的制备方法制备氧化铈(13),不同之处在于,磷酸三丁酯(TBP)的含量由9.5%变为6.8%,硝酸水溶液的量由504份变为538份。其结果如表1所示。
氧化铈(14)的制备
以与氧化铈(1)同样的制备方法制备氧化铈(14),不同之处在于,磷酸三丁酯(TBP)的含量由9.5%变为12.2%,硝酸水溶液的量由504份变为463份。其结果如表1所示。
氧化铈(15)的制备
以与氧化铈(1)同样的制备方法制备氧化铈(15),不同之处在于,磷酸三丁酯(TBP)的含量由9.5%变为12.2%,硝酸水溶液的量由504份变为494份。其结果如表1所示。
氧化铈(16)的制备
以与氧化铈(1)同样的制备方法制备氧化铈(16),不同之处在于,磷酸三丁酯(TBP)的含量由9.5%变为6.8%,硝酸水溶液的量由504份变为542份。其结果如表1所示。
氧化铈(17)的制备
以与氧化铈(1)同样的制备方法制备氧化铈(17),不同之处在于,磷酸三丁酯(TBP)的含量由9.5%变为5.8%,硝酸水溶液的量由504份变为585份。其结果如表1所示。
氧化铈(18)的制备
以与氧化铈(1)同样的制备方法制备氧化铈(18),不同之处在于,磷酸三丁酯(TBP)的含量由9.5%变为12.2%,硝酸水溶液的量由504份变为498份。其结果如表1所示。
氧化铈(19)的制备
以与氧化铈(1)同样的制备方法制备氧化铈(19),不同之处在于,磷酸三丁酯(TBP)的含量由9.5%变为12.2%,硝酸水溶液的量由504份变为536份。其结果如表1所示。
氧化铈(20)的制备
以与氧化铈(1)同样的制备方法制备氧化铈(20),不同之处在于,磷酸三丁酯(TBP)的含量由9.5%变为5.5%,硝酸水溶液的量由504份变为513份。其结果如表1所示。
氧化铈(21)的制备
以与氧化铈(1)同样的制备方法制备氧化铈(21),不同之处在于,磷酸三丁酯(TBP)的含量由9.5%变为5.5%,硝酸水溶液的量由504份变为586份。其结果如表1所示。
氧化铈(22)的制备
以与氧化铈(1)同样的制备方法制备氧化铈(22),不同之处在于,磷酸三丁酯(TBP)的含量由9.5%变为5.8%,硝酸水溶液的量由504份变为598份。其结果如表1所示。
氧化铈(23)的制备
以与氧化铈(1)同样的制备方法制备氧化铈(23),不同之处在于,磷酸三丁酯(TBP)的含量由9.5%变为12.2%,硝酸水溶液的量由504份变为549份。其结果如表1所示。
氧化铈(24)的制备
以与氧化铈(1)同样的制备方法制备氧化铈(24),不同之处在于,磷酸三丁酯(TBP) 的含量由9.5%变为2%,硝酸水溶液的量由504份变为526份。其结果如表1所示。
氧化铈(25)的制备
以与氧化铈(1)同样的制备方法制备氧化铈(25),不同之处在于,磷酸三丁酯(TBP)的含量由9.5%变为2%,硝酸水溶液的量由504份变为937份。其结果如表1所示。
氧化铈(26)的制备
以与氧化铈(1)同样的制备方法制备氧化铈(26),不同之处在于,磷酸三丁酯(TBP)的含量由9.5%变为12.2%,硝酸水溶液的量由504份变为873份。其结果如表1所示。
氧化铈(27)的制备
以与氧化铈(1)同样的制备方法制备氧化铈(27),不同之处在于,磷酸三丁酯(TBP)的含量由9.5%变为1%,硝酸水溶液的量由504份变为529份。其结果如表1所示。
氧化铈(28)的制备
以与氧化铈(1)同样的制备方法制备氧化铈(28),不同之处在于,磷酸三丁酯(TBP)的含量由9.5%变为1%,硝酸水溶液的量由504份变为940份。其结果如表1所示。
氧化铈(29)的制备
以与氧化铈(1)同样的制备方法制备氧化铈(29),不同之处在于,磷酸三丁酯(TBP)的含量由9.5%变为2%,硝酸水溶液的量由504份变为972份。其结果如表1所示。
氧化铈(30)的制备
以与氧化铈(1)同样的制备方法制备氧化铈(30),不同之处在于,磷酸三丁酯(TBP)的含量由9.5%变为12.2%,硝酸水溶液的量由504份变为908份。其结果如表1所示。
氧化铈(31)的制备
以与氧化铈(1)同样的制备方法制备氧化铈(31),不同之处在于,磷酸三丁酯(TBP)的含量由9.5%变为13%,硝酸水溶液的量由504份变为864份。其结果如表1所示。
氧化铈(32)的制备
以与氧化铈(1)同样的制备方法制备氧化铈(32),不同之处在于,磷酸三丁酯(TBP)的含量由9.5%变为13%,硝酸水溶液的量由504份变为453份。其结果如表1所示。
氧化铈(33)的制备
以与氧化铈(1)同样的制备方法制备氧化铈(33),不同之处在于,磷酸三丁酯(TBP)的含量由9.5%变为12.2%,硝酸水溶液的量由504份变为461份。其结果如表1所示。
氧化铈(34)的制备
以与氧化铈(1)同样的制备方法制备氧化铈(34),不同之处在于,磷酸三丁酯(TBP)的含量由9.5%变为2%,硝酸水溶液的量由504份变为524份。其结果如表1所示。
表1
铈(Ce)含量(%) 镨(Pr)含量(%) Ce/Pr
氧化铈(1) 97.8 2.1 46.6
氧化铈(2) 98.9 1.1 89.9
氧化铈(3) 99.3 0.7 141.9
氧化铈(4) 95.6 4.2 22.8
氧化铈(5) 97.1 2.7 36.0
氧化铈(6) 95.3 4.5 21.2
氧化铈(7) 96.9 3.0 32.3
氧化铈(8) 91.7 7.9 11.6
氧化铈(9) 94.5 5.3 17.8
氧化铈(10) 98.5 1.4 70.4
氧化铈(11) 98.7 1.2 82.3
氧化铈(12) 94.2 5.5 17.1
氧化铈(13) 95.0 4.8 19.8
氧化铈(14) 99.3 0.6 165.5
氧化铈(15) 97.4 2.5 39.0
氧化铈(16) 94.6 5.1 18.5
氧化铈(17) 89.2 10.3 8.7
氧化铈(18) 97.2 2.7 36.0
氧化铈(19) 95.0 4.8 19.8
氧化铈(20) 98.4 1.5 65.6
氧化铈(21) 88.5 10.9 8.1
氧化铈(22) 87.7 11.8 7.4
氧化铈(23) 94.3 5.5 17.1
氧化铈(24) 97.6 2.3 42.4
氧化铈(25) 50.8 46.9 1.1
氧化铈(26) 79.0 20.0 4.0
氧化铈(27) 97.4 2.4 40.6
氧化铈(28) 48.8 48.8 1.0
氧化铈(29) 48.8 48.8 1.0
氧化铈(30) 77.7 21.3 3.6
氧化铈(31) 80.6 18.4 4.4
氧化铈(32) 99.4 0.6 165.7
氧化铈(33) 99.5 0.5 199.0
氧化铈(34) 98.1 1.8 54.5
防粘剂颗粒分散液(1)的制备
-石蜡(由NIPPON SEIRO CO.,LTD.制造,FT115,熔融温度:113℃):100份
-阴离子型表面活性剂(由DAI-ICHI KOGYO SEIYAKU CO.,LTD.制造,NEOGEN RK):1.0份
-离子交换水:400份
混合上述成分,在95℃加热,使用均质机(由IKA Japan K.K制造,ULTRA-TURRAXT50)分散,并使用Manton-Gaulin高压均质机(由APV Gaulin,Inc.制造)分散360分钟。将体积平均粒径为0.23μm的防粘剂颗粒分散在其中。结果,制得了防粘剂颗粒分散液(1)(固体含量:20%)。
各聚酯树脂的合成
聚酯树脂(1)的合成
-己二酸二甲酯:74份
-对苯二甲酸二甲酯:192份
-双酚A氧化乙烯2摩尔加合物:216份
-乙二醇:38份
-四丁氧基钛酸酯(催化剂):0.037份
上述成分进行加热、干燥并投入双颈烧瓶中,并将氮气引入容器中以保持惰性气体氛围,然后在搅拌下加热并在160℃进行共缩聚反应7小时。然后,将所得物加热至220℃并保持4小时,同时缓慢降压至10托。使压力暂时返回常压,加入9份偏苯三酸酐,并再次将压力缓慢降至10托。所得物在220℃保持1小时。结果,合成了聚酯树脂(1)。
当使用差示扫描量热仪(DSC)测量时,由此所得的聚酯树脂(1)的玻璃化转变温度为65℃。当使用GPC测量由此获得的聚酯树脂(1)的分子量时,重量平均分子量(Mw)为12000,数均分子量(Mn)为4000。
聚酯树脂(2)的合成
-双酚A氧化乙烯2摩尔加合物:114份
-双酚A氧化丙烯2摩尔加合物:84份
-富马酸二甲酯:75份
-十二碳烯基琥珀酸:19.5份
-偏苯三甲酸:7.5份
将上述组分投入装备有搅拌设备、氮气入口管、温度传感器和精馏机的5升烧瓶中,经1小时加热至190℃,并在反应体系中搅拌。然后,向其中引入3,0份二丁基氧化锡。另外,经6小时将所得物从190℃加热至240℃,同时蒸馏水,然后在240℃进行脱水缩合反应2小时。结果,合成了聚酯树脂(2)。
在由此所得的聚酯树脂(2)中,玻璃化转变温度为57℃,酸值为15.0mgKOH/g,重量平均分子量(Mw)为58000,数均分子量(Mn)为5600。
聚酯树脂(3)的合成
-己二酸二甲酯:74份
-对苯二甲酸二甲酯:192份
-丙二醇:106份
-乙二醇:138份
-四丁氧基钛酸酯(催化剂):0.05份
上述成分进行加热、干燥并投入双颈烧瓶中,并将氮气引入容器中以保持惰性气体氛围,然后在搅拌下加热并在180℃进行共缩聚反应7小时。然后,将所得物加热至225℃并保持5小时,同时缓慢降压至10托。结果,合成了聚酯树脂(3)。
由此所得的聚酯树脂(3)的玻璃化转变温度为63℃。当使用GPC测量由此所得的聚酯树脂(3)的分子量时,重量平均分子量(Mw)为13000,数均分子量(Mn)为4200。
各聚酯树脂分散液的制备
聚酯树脂分散液(1)的制备
-聚酯树脂(1):160份
-乙酸乙酯:233份
-氢氧化钠水溶液(0.3N):0.1份
将上述成分投入1000ml可分离的烧瓶中,在70℃加热,并使用THREE-ONE MOTOR(由Shinto Scientific Co.,Ltd.制造)进行搅拌,以制备树脂混合物。在搅拌树脂混合物的同时将373份离子交换水缓慢加入至该树脂混合物中,随后进行相转移乳化,并用脱溶剂器处理。结果,获得了聚酯树脂分散液(1)(固体含量:30%)。分散液中的树脂颗粒的体积平均粒径为160nm。
聚酯树脂分散液(2)的制备
以与聚酯树脂分散液(1)相同的制备方法制备聚酯树脂分散液(2)(固体含量:30%),不同之处在于使用聚酯树脂(2)代替聚酯树脂(1)。分散液中的树脂颗粒的体积平均粒径为180nm。
聚酯树脂分散液(3)的制备
以与聚酯树脂分散液(1)相同的制备方法制备聚酯树脂分散液(3)(固体含量:30%),不同之处在于使用聚酯树脂(3)代替聚酯树脂(1)。分散液中的树脂颗粒的体积平均粒径为170nm。
色调剂颗粒A的制备
-离子交换水:450份
-聚酯树脂分散液(1):210份
-聚酯树脂分散液(2):210份
-阴离子型表面活性剂(由DAI-ICHI KOGYO SEIYAKU CO.,LTD.制造,NEOGEN RK,20%):2.8份
将上述成分投入3升装备有温度计、pH计和搅拌设备的反应器中,在温度为30℃,搅拌转动速度为150rpm下保持30分钟,同时使用有罩加热器从外部控制温度。然后,向其中输入100份防粘剂颗粒分散液(1),并保持5分钟。加入1.0%硝酸水溶液,并在凝集工序中将pH值调节到3.0。
当使用均质机(由IKA Japan K.K.制造,ULTRA-TURRAX T50)进行分散时,加入0.4份聚氯化铝。搅拌下将所得物加热至50℃,并使用Coulter Multisizer II(孔径:50μm,由Beckman Coulter,Inc.制造)测量其粒径。体积平均粒径为5.5μm。然后,再加入110份聚酯树脂分散液(1)和73份聚酯树脂分散液(2),并使树脂颗粒结合到凝集颗粒表面上。
接下来,使用5%氢氧化钠水溶液将pH值调节至9.0。然后,以0.05℃/分钟的升温速率将所得物加热到90℃,在90℃保持3小时,进行冷却过滤以获得粗色调剂颗粒。将这些粗色调剂颗粒再次分散在离子交换水中,并重复过滤,清洗直至滤液的电导率小于或等于20μS/cm,并在40℃于烘箱中进行真空干燥10小时。结果,获得了体积平均粒径为5.8μm的色调剂颗粒A。
色调剂颗粒B的制备
以与色调剂颗粒A相同的制备方法获得色调剂颗粒B,不同之处在于加入420 份聚酯树脂分散液(1)来代替使用聚酯树脂分散液(2),并再加入183份聚酯树脂分散液(1)。
色调剂颗粒C的制备
以与色调剂颗粒B相同的制备方法获得色调剂颗粒C,不同之处在于使用聚酯树脂分散液(3)代替聚酯树脂分散液(1)。
色调剂颗粒D的制备
-聚酯树脂(1):126份
-聚酯树脂(2):126份
-石蜡(由NIPPON SEIRO CO.,LTD.制造,FT115):40份
将上述成分投入班布里混合机(由KOBE STEEL.,LTD.制造)中,加压以使内部温度为110±5℃,然后在80rpm下捏合10分钟。使用锤磨机对经捏合的成分进行粗粉碎,并使用喷磨机精细粉碎至约6.8μm,并使用弯管-射流分级机(由MATSUBO Corporation制造)进行分级。结果,获得色调剂颗粒D。
色调剂(1)的制备
将0.176份作为外添剂的氧化铈(1)和1.50份疏水性二氧化硅(由Nippon AerosilCo.,Ltd.制造,RY50)加入至98.324份如上所得的色调剂颗粒A。
接下来,使用亨舍尔混合机以30m/s的圆周速度进行混合3分钟。然后,使用孔径为45μm的振动筛分机对混合物进行筛分。结果,制得色调剂(1)。
由此所得的色调剂(1)的体积平均粒径为6.1μm。
当以上述方法测量时,色调剂(1)的全体色调剂颗粒中铈的含量和镨的含量如表2所示。
载体的制备
14份甲苯、2份苯乙烯-甲基丙烯酸甲酯共聚物(重量比:80/20,重量平均粒径:70000)和0.6份MZ500(氧化锌,由Titan Kogyo,Ltd.制造)进行混合,并用搅拌器搅拌10分钟。结果,制得其中分散有氧化锌的被覆层形成溶液。接下来,将该被覆溶液和100份铁氧体颗粒(体积平均粒径:38μm)投入真空脱气型捏合机中,在60℃搅拌30分钟,在加热的同时减压脱气,并干燥。结果,制得载体。
静电潜像显影剂的制备
使用V型混合机将100份以上获得的载体和8份色调剂(1)混合,以获得静电潜 像显影剂(1)。
色调剂(2)~(34)和静电潜像显影剂(2)~(34)的制备
使用氧化铈(2)~(34)代替实施例1的氧化铈(1),来制备色调剂(2)~(34)和静电潜像显影剂(2)~(34)。色调剂颗粒和外添剂的量如表2所示。
色调剂(35)和静电潜像显影剂(35)的制备
以与色调剂(1)相同的制备方法制备色调剂(35)和静电潜像显影剂(35),不同之处在于使用色调剂颗粒B代替色调剂颗粒A。色调剂颗粒的量和外添剂的量如表2所示。
色调剂(36)和静电潜像显影剂(36)的制备
以与色调剂(1)相同的制备方法制备色调剂(36)和静电潜像显影剂(36),不同之处在于使用色调剂颗粒C代替色调剂颗粒A。色调剂颗粒的量和外添剂的量如表2所示。
色调剂(37)和静电潜像显影剂(37)的制备
以与色调剂(1)相同的制备方法制备色调剂(37)和静电潜像显影剂(37),不同之处在于使用色调剂颗粒D代替色调剂颗粒A。色调剂颗粒的量和外添剂的量如表2所示。
实施例1~29和比较例1~8
使用色调剂(1)~(37)和静电潜像显影剂(1)~(37)进行以下评价。所采用的色调剂和显影剂及其结果如表3所示。
图像透明度
使用如上获得的显影剂填充5段串联式DocuCentre-III C7600改装机(5段串联改装机,由富士施乐株式会社制造)。然后,在将色调剂颗粒的沉积量调节至4.0g/m2且定影温度为190℃的环境下,在记录纸(OK TOPCOAT+,由Oji paper Co.,Ltd.制造)上形成A4大小(18cm×27cm)的实心图像。对所形成的实心图像的混浊度(haze)进行评价。具体而言,由20位检查员目视检查图像,并确定图像上是否存在混浊。评价标准如下。
另外,还以同样的方法评价了将色调剂颗粒的沉积量调节至20.0g/m2的图像。认为G2~G5“没有问题”。结果如表3所示。
评价标准
G5:20位检查员中的18位检查员以上确定图像不存在混浊或黄色
G4:20位检查员中的16位或17位检查员确定图像不存在混浊或黄色
G3:20位检查员中的14位或15位检查员确定图像不存在混浊或黄色
G2:20位检查员中的12位或13位检查员确定图像不存在混浊或黄色
G1:20位检查员中的11位检查员以下确定图像不存在混浊或黄色
以上评价是在具有不同色温的光源下进行的。
4000K:PA-LOOK细管荧光灯(FHF24SEW,由Panasonic Corporation制造)
5000K:PA-LOOK细管荧光灯(FHF24SEN,由Panasonic Corporation制造)
对感光体的研磨性
使用于评价图像透明度的机器在气温为30℃且湿度为85%的环境下静置12小时,并打印1000次图像。在不转印色调剂颗粒沉积量为4.0g/m2的实心图像的情况下,通过清洁获得图像。在打印1000页图像后,观察感光体表面并目视检查是否存在任何刮伤和经擦拭(wipe)的状态。评价标准如下。另外,认为G2~G4是“可用的”。
评价标准
G4:没有在感光体表面发现附着物质和磨损
G3:在感光体表面发现少量附着物质或轻微磨损,但没有对图像产生影响
G2:在感光体表面发现附着物质或磨损,但对图像的影响较小
G1:在感光体表面发现附着物质或磨损,且对图像的影响较大
色调剂颗粒的沉积量为4.0g/m2的实施例和比较例的色调剂图像厚度为6μm。另外,当色调剂颗粒的沉积量为20.0g/m2时,色调剂图像的厚度为40μm。
根据本示例性实施方式,明确了以下内容。也就是,当铈和镨在全体色调剂颗粒中的含量处于本示例性实施方式的上述范围内时,可以抑制透明色调剂的透明度劣化,并且可以表现出对感光体的适当的研磨性。
表2
表3
为了说明和描述的目的,提供本发明的前述描述和示例性实施方式。并不意图穷举或将本发明限于公开的确切形式。显然,许多修改和变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明显的。选择并描述了示例性实施方式,以便最好地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及其实际应用,从而使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本发明的各种实施方式,以及适于想出的特定用途的各种修改。意图由下面的权利要求和它们的等同物限定本发明的范围。

Claims (16)

1.一种静电潜像显影用透明色调剂,所述色调剂含有:
包含粘合剂树脂的色调剂颗粒;和
包含氧化铈的外添剂,
其中,铈在全体色调剂颗粒中的含量为0.05重量%~0.20重量%,
所述氧化铈包含镨,且
镨在全体色调剂颗粒中的含量为0.001重量%~0.050重量%,
其中,氧化铈中铈与镨的比率Ce/Pr是20~150。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静电潜像显影用透明色调剂,其中,镨在全体色调剂颗粒中的含量是0.001重量%~0.010重量%。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静电潜像显影用透明色调剂,其中,所述粘合剂树脂为聚酯。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静电潜像显影用透明色调剂,其中,氧化铈的体积平均粒径是0.3μm~5.0μm。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静电潜像显影用透明色调剂,其中,相对于100重量份的色调剂颗粒,氧化铈的量是0.05重量份~1.0重量份。
6.一种静电潜像显影剂,所述静电潜像显影剂含有:
权利要求1所述的静电潜像显影用透明色调剂。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静电潜像显影剂,其中,在所述静电潜像显影用透明色调剂中,镨在全体色调剂颗粒中的含量是0.001重量%~0.010重量%。
8.一种色调剂盒,所述色调剂盒包括:
色调剂容纳容器,
其中,色调剂容纳容器包含权利要求1所述的静电潜像显影用透明色调剂。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色调剂盒,其中,在所述静电潜像显影用透明色调剂中,镨在全体色调剂颗粒中的含量是0.001重量%~0.010重量%。
10.一种图像形成装置用处理盒,所述处理盒包括:
图像保持部件;和
显影单元,所述显影单元通过使用显影剂使所述图像保持部件表面上形成的静电潜像显影而形成色调剂图像,
其中,所述显影剂是权利要求6所述的静电潜像显影剂。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用处理盒,其中,在所述静电潜像显影用透明色调剂中,镨在全体色调剂颗粒中的含量是0.001重量%~0.010重量%。
12.一种图像形成装置,所述装置包括:
图像保持部件;
充电单元,所述充电单元对所述图像保持部件表面充电;
潜像形成单元,所述潜像形成单元在所述图像保持部件表面上形成静电潜像;
显影单元,所述显影单元通过使用显影剂使所述图像保持部件表面上形成的静电潜像显影而形成色调剂图像;和
转印单元,所述转印单元将所形成的色调剂图像转印到转印介质上,
其中,所述显影剂是权利要求6所述的静电潜像显影剂。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中,在所述静电潜像显影用透明色调剂中,镨在全体色调剂颗粒中的含量是0.001重量%~0.010重量%。
14.一种图像形成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对图像保持部件表面充电;
在所述图像保持部件表面上形成静电潜像;
通过使用显影剂使所述静电潜像显影以形成色调剂图像;和
将所述色调剂图像转印到转印介质上,
其中,所述显影剂是权利要求6所述的静电潜像显影剂。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图像形成方法,其中,在所述静电潜像显影用透明色调剂中,镨在全体色调剂颗粒中的含量是0.001重量%~0.010重量%。
16.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图像形成方法,其中,转印至所述转印介质上的所述色调剂图像上的色调剂颗粒的沉积量是3.0g/m2~20.0g/m2
CN201210439896.4A 2012-02-21 2012-11-06 透明色调剂和色调剂图像、显影剂、色调剂盒、处理盒、图像形成装置和图像形成方法 Active CN103257536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2035318A JP5915243B2 (ja) 2012-02-21 2012-02-21 透明トナー及びそれを用いて形成されたトナー像、静電潜像現像剤、トナーカートリッジ、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画像形成装置、並びに、画像形成方法
JP2012-035318 2012-02-21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257536A CN103257536A (zh) 2013-08-21
CN103257536B true CN103257536B (zh) 2018-05-08

Family

ID=4896153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10439896.4A Active CN103257536B (zh) 2012-02-21 2012-11-06 透明色调剂和色调剂图像、显影剂、色调剂盒、处理盒、图像形成装置和图像形成方法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8758967B2 (zh)
JP (1) JP5915243B2 (zh)
KR (1) KR101658419B1 (zh)
CN (1) CN103257536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4186191A (ja) * 2013-03-25 2014-10-02 Konica Minolta Inc 画像形成方法
JP2017181643A (ja) * 2016-03-29 2017-10-05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静電荷像現像用トナーセット、静電荷像現像剤セット、トナーカートリッジセット、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画像形成装置、及び画像形成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1236558A (ja) 1985-04-13 1986-10-21 Konishiroku Photo Ind Co Ltd 静電像現像用トナ−
JP3454491B2 (ja) 1996-02-29 2003-10-06 株式会社リコー 絵柄形成方法、トナー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H10115949A (ja) 1996-10-09 1998-05-06 Ricoh Co Ltd 静電荷像現像用カラートナー及び陶磁器製品絵付け用トナー
JP3520890B2 (ja) 1996-10-09 2004-04-19 株式会社リコー 静電荷像現像用カラートナー、その画像形成体及びこれを用いたセラミック製品絵付け方法
US6156471A (en) * 1999-01-21 2000-12-05 Canon Kabushiki Kaisha Toner and image forming method
JP4337221B2 (ja) 2000-03-15 2009-09-30 Dic株式会社 静電荷現像用トナー
JP2002341587A (ja) 2001-03-12 2002-11-27 Dainippon Ink & Chem Inc 非磁性一成分現像用トナー
JP2006337943A (ja) 2005-06-06 2006-12-14 Fuji Xerox Co Ltd 静電荷像現像用トナー用樹脂粒子分散液及びその製造方法、並びに静電荷像現像用トナー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5228765B2 (ja) 2008-09-30 2013-07-03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静電荷像現像用トナー、静電荷像現像剤、トナーカートリッジ、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US20110143274A1 (en) * 2009-12-10 2011-06-16 Xerox Corporation Toner processes
US8916317B2 (en) * 2009-12-10 2014-12-23 Xerox Corporation Toner processes
JP2012032775A (ja) * 2010-07-07 2012-02-16 Ricoh Co Ltd 電子写真画像形成方法、現像剤及び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
US20130157189A1 (en) * 2011-12-14 2013-06-20 Xerox Corporation Toners Containing Large Strontium Titanate Particles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257536A (zh) 2013-08-21
JP5915243B2 (ja) 2016-05-11
US20130216793A1 (en) 2013-08-22
KR101658419B1 (ko) 2016-09-21
JP2013171188A (ja) 2013-09-02
US8758967B2 (en) 2014-06-24
KR20130096141A (ko) 2013-08-2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393404B (zh) 静电图像显影用调色剂、显影剂及使用它们的装置和设备
CN101782726B (zh) 透明调色剂、显影剂、调色剂盒、处理盒、图像形成装置和方法
CN102411271B (zh) 静电图像显影用调色剂及其制造方法、显影剂以及成像方法
CN107239010A (zh) 静电荷图像显影用色调剂组、静电荷图像显影剂组和色调剂盒组
CN101788771A (zh) 静电图像显影用绿色调色剂及其使用
CN101105651B (zh) 静电图像显影用调色剂及其制造方法、静电图像显影剂和成像方法
CN104834189A (zh) 静电荷图像显影用调色剂、静电荷图像显影剂、调色剂盒、以及处理盒
CN101452232A (zh) 调色剂、显影剂、调色剂盒、处理盒和成像装置
JP2012150163A (ja) マゼンタトナー、トナーセット、マゼンタ現像剤、トナー収容容器、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CN107102520A (zh) 静电荷图像显影用色调剂、静电荷图像显影剂和色调剂盒
JP5621467B2 (ja) オレンジトナー及びそれを収容するトナー収容容器、オレンジ現像剤及びそれを収容する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カラートナーセット、並びに、画像形成装置
CN103293886B (zh) 透明色调剂和色调剂图像、显影剂、色调剂盒、处理盒、图像形成设备和图像形成方法
CN107783386A (zh) 静电荷图像显影用色调剂、显影剂、色调剂盒、处理盒、图像形成设备和图像形成方法
CN106227005B (zh) 静电图像显影用调色剂、静电图像显影剂和调色剂盒
CN107102521A (zh) 静电荷图像显影色调剂、静电图像显影剂和色调剂盒
CN107153335A (zh) 静电荷图像显影用载体及其制备方法、静电荷图像显影剂、图像形成方法和图像形成设备
CN107092169A (zh) 静电荷图像显影用白色色调剂、静电荷图像显影剂和色调剂盒
CN103257536B (zh) 透明色调剂和色调剂图像、显影剂、色调剂盒、处理盒、图像形成装置和图像形成方法
CN102419522A (zh) 黄色色调剂、显影剂、色调剂盒、处理盒、设备和方法
CN105938303B (zh) 静电荷图像显影用调色剂、静电荷图像显影剂、以及调色剂盒
CN106154778B (zh) 静电图像显影用调色剂、静电图像显影剂和调色剂盒
CN107870529A (zh) 静电图像显影用调色剂组、静电图像显影剂组、调色剂盒组、处理盒、成像装置及成像方法
JP6519269B2 (ja) 静電荷像現像用トナー、静電荷像現像剤、トナーカートリッジ、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画像形成装置、及び画像形成方法
CN107239013A (zh) 品红色色调剂、色调剂组、显影剂、显影剂组、品红色色调剂盒和图像形成设备
CN111722490A (zh) 静电荷像显影剂及处理盒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Tokyo, Japan

Patentee after: Fuji film business innovation Co.,Ltd.

Address before: Tokyo, Japan

Patentee before: Fuji Xerox Co.,Ltd.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