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256657A - 空调的室内机 - Google Patents

空调的室内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256657A
CN103256657A CN2013100498188A CN201310049818A CN103256657A CN 103256657 A CN103256657 A CN 103256657A CN 2013100498188 A CN2013100498188 A CN 2013100498188A CN 201310049818 A CN201310049818 A CN 201310049818A CN 103256657 A CN103256657 A CN 10325665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anel
appearance
processed
resin
met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049818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256657B (zh
Inventor
大场安志
小岛和仁
后藤卓哉
尾崎田
须贝将太
新村卓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Original Assignee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filed Critical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325665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25665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25665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25665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空调的室内机。在基底面板(10)外周的嵌合槽(14)的槽内侧面(14b)设有多个树脂制用定位突起(17),在安装通过注塑成形得到的树脂制外观面板(30)时,这些树脂制用定位突起(17)与树脂制外观面板的凸缘部(32)相接触,而沿上下方向或左右方向定位树脂制外观面板(30),并且,在与槽内侧面(14b)相面对的槽外侧面(14a)设有多个金属制用定位突起(18),在安装通过钣金加工成形得到的金属制外观面板(40)时,这些金属制用定位突起(18)与金属制外观面板的凸缘部(42)相接触,而沿上下方向或左右方向定位金属制外观面板(40)。

Description

空调的室内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空调的室内机,特别是,涉及一种开闭自如地设置在室内机主体的前表面侧的正面外观(日文:意匠)面板的构造。
背景技术
在包括室外机和室内机的分体式空调的室内机中,设置在要进行空气调节的房间的墙面上部的壁挂式室内机,在由位于靠墙面的位置的箱状的背面壳和位于该背面壳的前方的框状的前表面框构成的机壳的内部,具有:室内机主体,其收纳有换热器、作为鼓风风扇的1种的贯流风扇等;正面外观面板,其以覆盖上述前表面框的前表面开口的方式设置在该室内机主体的前表面侧(正面侧)。
正面外观面板的正面面向室内而对该室内机的外观设计给予很大贡献。并且,正面外观面板大多构成为在背面(朝向室内机主体侧的面)的左右两端附近的上部分别具有转动轴,该左右2个的转动轴分别被形成在室内机主体的前表面框的前表面上部的轴承部转动支承,以这些轴承部作为转动中心而沿上下方向转动,从而能够相对于室内机主体开闭。
该种结构的正面外观面板在背面的下部以沿左右方向空开间隔的方式突设有多个卡定突起,将这些卡定突起卡定于形成在前表面框的前表面下部的卡定爪,而稳定地维持正面外观面板的关闭状态。当用户打开正面外观面板时,使正面外观面板的下部移动到面前侧,使卡定突起脱离卡定爪而直接连续地向上方转动。
另外,也有以如下方式构成的正面外观面板:正面外观面板在背面的左右两端附近、例如在上部和下部分别借助具有2支臂的连杆机构与室内机主体相连接,利用用户的手动操作或利用马达的旋转驱动而使该连杆机构工作,使正面外观面板向前方或向前上方或向前下方移动,从而能够相对于室内机主体开闭。在该种结构中,也在正面外观面板的背面和室内机主体的前表面框的前表面上,分别形成有用于稳定地维持正面外观面板的关闭状态的面板卡定突起和卡定爪。
如上所述,正面外观面板形成为在墙面的上部使该正面外观面板的正面面向室内的形态,所以对室内机的外观性的贡献度非常高。并且,用户也有在选择室内机时根据设置该室内机的房间的样子、自己的喜好而重视室内机的外观设计的倾向,在该种情况下,应该在产品的设计上重视正面外观面板的外观性。
由于也有这样的背景,所以在以往的空调的壁挂式室内机中,有利用作为树脂成形品的基底面板(面板主体)、和能装卸地安装在该基底面板的前表面侧的织物构件构成正面外观面板,“能够随着季节的变化、房间格局的改变等更换织物构件而改变外观”的室内机(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在该正面外观面板的情况下,通过在例如由丙烯酸类吸放湿性纤维的无纺布构成的薄布料的前表面原料的背面上粘贴树脂膜,而以与面板主体的外表面形状吻合的形状构成安装在该正面外观面板的前表面侧的织物构件,使固定安装在织物构件的背面的卡合用突起与形成在基底面板的前表面的卡合用凹部弹性地卡合,从而能够相对于面板主体装卸该织物构件。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1-182957号公报(第31~34栏和图1)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在具有专利文献1所述的正面外观面板的空调的室内机中,关于以织物构件那样的与基底面板相互独立的方式安装在基底面板的前表面侧的外观构件,当准备多个不同外观的外观构件时,能够依据用户的要求而相对于基底面板将外观构件更换(另换)成不同外观的外观构件,从而改变室内机的外观设计。
但是,专利文献1只不过着仅仅眼于室内机的外观上的视觉性改变。本发明人的想法是,想使正面外观面板不限定于视觉性要素的改变,甚至也能使包括触感等在内的质感不同,为此想到了利用不同的原料形成用于安装在基底面板的前表面侧的外观构件。在专利文献1中没有想要连正面外观面板的质感也不同的思想,未能考虑到使作为外观构件的织物构件的原料(材料)不同。
但是,在要使外观构件的材料(原料)不同的情况下,该外观构件的成形方法、随着成形的进行而产生的成形品的性质的不同也互相影响,而使外观构件的特性各不相同,产生不能将各外观构件顺利地安装于同一基底面板的问题,不可共用基底面板的课题越发明显。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上述那种课题而做成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优异的外观性和作业性的空调的室内机,该空调的室内机能够将由不同材料构成的各外观面板安装于共用的基底面板,不仅在视觉要素上而且也能包括触感等在内地改变正面外观面板的外观,且能够向基底面板容易地安装各外观面板。
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本发明的空调的室内机具备:室内机主体,其具有吸入口和吹出口,该室内机主体在内部收容有换热器和鼓风风扇;正面外观面板,其安装在该室内机主体的前表面侧,能够开闭室内机主体的前表面,该正面外观面板由如下部分构成:基底面板,其具备从正面看大致为矩形的面板部、和设在该面板部的外周且前表面侧开口而向背面侧凹陷的嵌合槽;外观面板,其具有从正面看大致为矩形的外观部、和以向背面侧突出的方式形成在该外观部的外周的凸缘部,该外观面板以该凸缘部插入在嵌合槽中且外观部覆盖面板部的前方的方式,安装于基底面板,在基底面板上安装有作为外观面板的、通过注塑成形得到的树脂制外观面板、和通过钣金加工成形得到的金属制外观面板中的任意一方外观面板,在基底面板的嵌合槽内以自嵌合槽的位于内侧的槽内侧面突出的方式设有多个树脂制用定位突起,在安装树脂制外观面板时,这些树脂制用定位突起与树脂制外观面板的凸缘部相接触,而相对于基底面板沿上下方向或左右方向定位树脂制外观面板,并且,在基底面板的嵌合槽内以自嵌合槽的位于外侧的槽外侧面突出的方式设有多个金属制用定位突起,在安装金属制外观面板时,这些金属制用定位突起与金属制外观面板的凸缘部相接触,而相对于基底面板沿上下方向或左右方向定位金属制外观面板。
发明效果
采用本发明,能够提供一种具有优异的外观性和作业性的空调的室内机,采用该空调的室内机,即使在将通过注塑成形得到的树脂制外观面板、和通过钣金加工成形得到的金属制外观面板中的任一方外观面板,作为外观面板而安装于共用的基底面板的情况下,操作者也不必进行外观面板的慎重的对位,就能将上述外观面板容易地安装于基底面板,不仅能改变视觉性要素,而且也能包括触感等在内地改变外观。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中的空调的室内机的分解立体图。
图2是图1的室内机的纵剖视图。
图3是图1的室内机的在正面外观面板打开的状态下的侧视图。
图4是图1的室内机中的正面外观面板的分解立体图,是将树脂制外观面板作为外观面板安装的情况下的分解立体图。
图5是从正面侧观察图1的室内机中的基底面板的立体图。
图6是图5的基底面板的主要部分放大立体图。
图7是从背面侧观察图5的基底面板的立体图。
图8是图5的基底面板的纵剖视图。
图9是从正面侧观察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中的树脂制外观面板的立体图。
图10是图9的树脂制外观面板的主要部分放大立体图。
图11是从背面侧观察图9的树脂制外观面板的立体图。
图12是图9的树脂制外观面板的纵剖视图。
图13是从正面侧观察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中的金属制外观面板的立体图。
图14是图13的金属制外观面板的主要部分放大立体图。
图15是从背面侧观察图13的金属制外观面板的立体图。
图16是图13的金属制外观面板的纵剖视图。
图17是图5的基底面板上的卡合爪周边的结构的放大立体图。
图18是图17所示的卡合爪的槽宽方向的剖视图。
图19是图5的基底面板上的树脂制用定位突起的立体图。
图20是图19的树脂制用定位突起的槽宽方向的剖视图。
图21是说明图9的树脂制外观面板上的凸缘部向嵌合槽插入的过程的示意图。
图22是图5的基底面板上的金属制用定位突起的立体图。
图23是图22的金属制用定位突起的槽宽方向的剖视图。
图24是说明图13的金属制外观面板上的凸缘部向嵌合槽插入的过程的示意图。
图25是将金属制外观面板作为外观面板安装的情况下的分解立体图。
图26是将树脂制外观面板作为外观面板安装的情况下的局部剖视图。
图27是将金属制外观面板作为外观面板安装的情况下的局部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方式1
图1是表示本实施方式1的空调的室内机100的分解立体图,图2是图1的室内机100的纵剖视图。另外,图3是该室内机100的在正面外观面板1打开的状态下的侧视图。该室内机100是壁挂式室内机,设置在要进行空气调节的房间的墙面的靠近天花板的上部,如图1至图3所示,该室内机100包括室内机主体50和正面外观面板1,该正面外观面板1设置在该主体50的前表面侧,能够将室内机主体50的上部作为转动中心而沿上下方向转动,开闭室内机主体50的前表面。利用制冷剂配管使室内机100与配置在室外的室外机(为图示)相连接而构成冷冻循环回路。
通常,正面外观面板1如图2所示是关闭的,在该关闭状态下,正面外观面板1的正面(前表面)面向室内,对该室内机100的外观设计给予很大贡献。如图1至图3所示,室内机主体50包括位于墙面侧的背面壳52和位于该背面壳52的前方的前表面框51作为机壳。并且,构成为沿上下方向向前表面侧凸出的那种曲面形状的正面外观面板1,安装于前表面框51的前表面。背面壳52在前表面侧保持产生空气流的作为鼓风风扇的贯流风扇2、配置为围绕该贯流风扇2的前方和上方的换热器3。
与背面壳52相接触而位于背面壳52的前方(前表面侧)的前表面框51是框体,该前表面框51在内部收容有自背面壳52向前方突出的贯流风扇2、换热器3。并且,在前表面框51的下部形成有沿室内机主体50的左右方向较长地延伸的吹出口53。在吹出口53的上游侧设置有沿左右方向调整吹出空气的风向的左右风向调整板7,在吹出口53的下游侧设置有沿上下方向调整吹出空气的风向的上下风向调整板4。在室内机100的运转停止时,利用前后2片上下风向调整板4封闭吹出口53。另外,在前表面框51的上表面设有形成为格子状的室内空气的吸入口54(参照图1)。
具有该室内机100的控制基板等的电气零件收纳部6(参照图1)位于室内机主体50的右侧端部。电气零件收纳部6也被收容在机壳内。这里,在本说明书中,关于呈沿左右方向细长的形状的室内机1的左右方向,在从正面观察室内机100的状态下,即,从正面看去,将右向定义为右侧,将左向定义为左侧。
如图2所示,室内机主体50在纵截面的中央稍靠下方的位置具有贯流风扇2,以围绕该贯流风扇2的前方和上方的方式呈倒V字形配置有换热器3。并且,在比前表面框51的上表面的吸入口54靠下游侧且位于换热器3的上游侧的位置,配置有装卸自如的空气过滤器5。以在换热器3的前方和上方覆盖该换热器3的方式,呈角部缓缓弯曲的倒L字形地安装空气过滤器5。另外,在图1所示的室内机主体50中,只图示了空气过滤器5的框,省略图示网(mesh)。
利用旋转的贯流风扇2的鼓风作用,自前表面框51的上表面的吸入口54将室内空气吸入室内机主体50的内部。室内空气在被吸入到室内机主体50的内部的过程中通过空气过滤器5,届时利用空气过滤器5捕捉与室内空气一起被吸入的漂浮在室内的灰尘。由此,使去除了灰尘的室内空气到达换热器3。
通过了空气过滤器5的室内空气接着通过换热器3,在该过程中,该室内空气与在冷冻循环回路内循环的制冷剂进行热交换,以若是制冷运转则被冷却、若是制热运转则被加热的方式成为调节空气,自吹出口53向室内被吹出。由此,调节室内的空气。利用左右风向调整板7沿左右方向调整自吹出口53吹出的调节空气的气流,利用上下风向调整板4沿上下方向调整该气流。
接下来,说明本实施方式1所示的室内机100的正面外观面板1的构造。图4是该正面外观面板1的分解立体图,正面外观面板1由基底面板10和作为外观构件的外观面板11构成,该外观面板11以覆盖该基底面板10的前表面的方式安装在该基底面板10的前表面。另外,图4表示将后述的树脂制外观面板30作为外观面板11安装的情况下的分解立体图。
如图1至图3所示,正面外观面板1以能开闭室内机主体50的前表面的方式安装在室内机主体50的前表面侧。正面外观面板1在关闭状态下,呈沿室内机主体50的上下方向(通常是铅垂方向)向室内机100的正面侧、即室内空间凸出的那种平滑的曲面形状。
如图4所示,该正面外观面板1由如下部分构成:树脂制的基底面板10,将聚丙烯(PP)或ABS树脂或聚苯乙烯(PS)作为材料进行注塑成形而得到该基底面板10;作为外观构件的外观面板11,其安装在该基底面板10的前表面侧,配置在该室内机100的正面,将上述基底面板10和外观面板11组合而将正面外观面板1构成为1张板状。
基底面板10在背面(在正面外观面板1关闭的状态下与室内机主体50的前表面相面对的面)的左右上部分别具有转动轴12,并且基底面板10在下部具有沿左右方向分别空开适度的距离的多个卡定突起13(参照图7)。上述转动轴12和卡定突起13与基底面板10一体成形。
在说明向基底面板10安装外观面板11的作业之前,先说明由该基底面板10和外观面板11组合而成的正面外观面板1能相对于室内机主体50开闭地安装于该室内机主体50的构造。在构成室内机主体50的机壳的前表面框51的前表面的左右方向的两端附近上部,分别设有转动自如地支承基底面板10背面上部的转动轴12的轴承部55。另外,在前表面框51的前表面下部设有接住基底面板10的背面下部的卡定突起13而保持该卡定突起13的卡定爪56。
在正面外观面板1关闭的状态下,卡定突起13勾挂保持于室内机主体50侧的卡定爪56,所以正面外观面板1不会相对于室内机主体50上浮,稳定地维持关闭状态。
在用户打开正面外观面板1的情况下,将手指勾在正面外观面板1的下端、侧壁下部,向面前侧拉近正面外观面板1的下部,则卡定突起13向前方移动,届时使卡定爪56扩开地弹性变形,解除卡定爪56的勾挂而解除由卡定爪56进行的保持。
在自卡定爪56卸下了卡定突起13后,直接向面前侧上拉正面外观面板1的下部地使之移动,则正面外观面板1以在室内机主体50的上部被轴承部55支承着进行旋转滑动的转动轴12为中心,向上方转动而形成为正面外观面板1打开的状态。图3是正面外观面板1打开的状态的侧视图,通过以上述方式打开正面外观面板1,能使室内机主体50的前表面在室内露出,用户能够进行空气过滤器5的装卸等。
当再使正面外观面板1处于关闭状态的情况下,向室内机主体50侧下压打开的正面外观面板1的下部地使之移动,则该正面外观面板1以位于室内机主体50的上部的转动轴12为中心向下方转动,卡定突起13在向里侧移动时使卡定爪56扩开地弹性变形而进入到卡定爪56内,卡定突起13再次勾挂保持于卡定爪56,该正面外观面板1向稳定的关闭状态转移。此时,夹持卡定突起13时的卡定爪56的弹性变形经由正面外观面板1作为应手感被用户感觉到,所以用户能够通过该应手感认识到已利用卡定爪56保持了卡定突起13,即,已顺利完成了将正面外观面板1关闭的作业。
接下来,说明本实施方式1所示的室内机100的正面外观面板1的特征性结构。本发明人的想法是:在改变室内机100的外观设计时,不限定于改变正面外观面板1的视觉性要素,甚至包括正面外观面板1的触感、温度感在内地也能使其质感不同。为此,想到了使作为外观构件的外观面板11的原料不同。
更详细而言,本发明人的想法是:对于共用的树脂制的基底面板10,通过能将利用与该基底面板10相同材料的树脂成形得到的树脂制的外观面板,和感觉比树脂制高级的金属制的外观面板中的任意一方外观面板安装于基底面板10,能够大胆地改变室内机100的外观。在将能够利用注塑成形方式成形为缤纷色彩的树脂制的外观面板,作为外观面板11安装于基底面板10时,能够提供具有大众性的容易赢得喜欢的外观的室内机100。另一方面,在将以铝合金、不锈钢等作为材料的金属制的外观面板作为外观面板11安装于基底面板10时,能够利用金属性质的光亮、其质感,提供具有树脂制的外观面板所不能获得的那种高级感的外观。
另外,接下来,将树脂制的外观面板11表示为树脂制外观面板30,将金属制的外观面板11表示为金属制外观面板40而进行说明。即,这里,作为外观面板11,有树脂制外观面板30和金属制外观面板40这2种,任意一方的外观面板无论是树脂制外观面板30和金属制外观面板40的哪一方,都能安装于共用的树脂制的基底面板10。
树脂制外观面板30也可以是与基底面板10不同材料而非相同材料的树脂的成形品。例如对于与支承正面外观面板1的转动的转动轴12一体成形地具有该转动轴12的基底面板10,可以将机械性强度优异的例如ABS树脂作为材料而注塑成形,对于树脂制外观面板30,可以将光泽性优异的聚苯乙烯(PS)用作材料,或者将通用性佳且比较便宜的聚丙烯(PP)用作材料。另外,金属制外观面板40是通过对金属板进行钣金加工而制作的,可以将除上述的铝合金、不锈钢以外的金属材料用作原料而进行钣金加工。
首先,说明基底面板10。图5是基底面板10的从正面侧看去的立体图,图6是基底面板10的主要部分放大立体图,表示图5的A部分。另外,图7是基底面板10的从背面侧看去的立体图,图8是基底面板10的纵剖视图,表示图5中的B-B截面。
如图5至图8所示,基底面板10具有面板部10a,该面板部10a从正面看是以左右方向作为长边方向(长度方向)的矩形,呈沿作为短边(宽度)方向的上下方向向前方(室内机100的正面侧)凸出的那种平滑弯曲的曲面形状。并且,在该面板部10a的外周四方连续形成有前表面侧开口而向背面侧凹陷的嵌合槽14。后述的形成在外观面板11周围的凸缘部进入嵌合槽14,此结构详见后述。并且,如图7所示,在面板部10a的背面形成有上述的转动轴12和卡定突起13。在正面外观面板1关闭的状态下,该面板部10a的背面与室内机主体50的前表面相面对。
如图8所示,嵌合槽14以前表面侧开口、其余三方被壁板15围绕而封闭的方式形成为截面是有角U字形(日文:コ字状)的形状。作为这三方的壁面,存在与面板部10a相连接而位于内侧的槽内侧面14b、与该槽内侧面14b隔开槽宽K地相面对而位于外侧的槽外侧面14a、和与槽外侧面14a和槽内侧面14b分别相连接而形成嵌合槽14的底面的槽底面14c(参照图18)。
面板部10a的上侧的槽内侧面14b朝向上方,下侧的槽内侧面14b朝向下方。并且,面板部10a的右侧的槽内侧面14b朝向右方,左侧的槽内侧面14b朝向左方。槽外侧面14a面向基底面板10的中央方向,槽底面14c面对嵌合槽14的开口。另外,壁板15连续地形成在面板部10a的外周的四方整周,成为自面板部10a向面板部10a的背面侧突出的状态。即,嵌合槽14形成在比面板部10a靠里侧的位置。
另外这里,在以下的涉及嵌合槽14的说明中,以如下方式定义方向的名称。将嵌合槽14的走向(细长地延伸的方向)称作槽方向,将槽外侧面14a与槽内侧面14b之间的方向称作槽宽方向,并且将嵌合槽14的正面开口与槽底面14c之间的方向称作槽深方向。由此,嵌合槽14的槽宽方向的截面为有角U字形。
沿上下左右方向分别将多个的卡合爪16以空开适度的间隔的方式设于嵌合槽14的槽内侧面14b侧。这些卡合爪16进入形成在外观面板11的凸缘部的卡合孔而保持外观面板11。另外,在槽内侧面14b和槽外侧面14a分别设有相对于基底面板10沿上下左右方向定位外观面板11的定位突起17、18。上述卡合爪16、定位突起17、18与基底面板10一体成形,它们与外观面板11的安装有关,详见后述。
接下来,说明外观面板11。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外观面板11,如上所述准备了树脂制外观面板30和金属制外观面板40。这里,将光泽性优异、作为该室内机100的正面外观具有大众性且美观的聚苯乙烯(PS)作为材料,经注塑成形而获得树脂制外观面板30。但是,该树脂材料并不限定于PS。也可以是通用性佳的PP,只要能应对大形机种,则也可以使用机械性强度优异的ABS树脂。
另外,这里,树脂制外观面板30形成为与基底面板10相同颜色,但也可以形成为与基底面板10不同颜色,优选备齐多种色彩的树脂制外观面板30。可以在作为外观面的前表面印刷、粘贴图案、花样。另外,也可以利用透明或半透明的树脂材料成形树脂制外观面板30,利用涂装、印刷等方式对该树脂制外观面板30的背面施加色彩,从而使正面外观具有深度感。
图9是从正面侧观察树脂制外观面板30的立体图,图10是图9中C所示部分的主要部分放大图。另外,图11是树脂制外观面板30的从背面(与基底面板10的前表面相面对的面)侧看去的立体图,图12是树脂制外观面板30的纵剖视图,表示图9中的E-E截面。
如图9至图12所示,树脂制外观面板30由如下部分构成:板状的外观部31,其从正面看是将左右方向作为长边(长度)方向的矩形,该外观部31在作为短边(宽度)方向的上下方向上沿基底面板10的面板部10a的曲面形状(弯曲形状)以向前方(室内机100的正面侧)凸出的方式弯曲;板状的凸缘部32,其自该外观部31的上下左右的外周四方分别向背面侧突出。外观部31的前表面(凸出的面)成为面向室内的外观面。
外观部31和凸缘部32一体地同时成形,均为板状的两者的板厚在此是相等的,但出于强度上的理由、成形上的理由,两者的板厚也可以不同。另外,上下左右的四方向的凸缘部32连续地形成在外观部31的四方周围,但也可以不在外观部31的四角部形成凸缘部32,使上下左右四方向的凸缘部32构成为在各自的方向上独立。
该树脂制外观面板30的外观部31和凸缘部32的板厚Tp相等,为Tp=2mm。由于存在矩形的具有宽大面积的板状的外观部31,所以在想要使注塑成形得到的树脂制外观面板30的板厚Tp更薄时,可能发生熔融树脂在注塑成形时模具内的流动性受到影响,或者成形品发生翘曲的这样的不良。因此,使树脂制外观面板30具有所需最低限度的板厚,但这也依赖于外观部31的大小。这里的树脂制外观面板30的板厚Tp=2mm是接近于该所需最低限度的板厚的尺寸。
在凸缘部32空开适度的间隔地设有多个大致四边形的卡合孔33,这些卡合孔33形成为沿凸缘部32的板厚方向贯穿该凸缘部32的状态。基底面板10的卡合爪16进入这些卡合孔33,卡合爪16与这些卡合孔33卡合,这些卡合孔33的设置位置与图5所示的基底面板10的卡合爪16同样,沿外观部31(卡合爪16是设于面板部10a)的长度方向(左右方向)分别设在宽度方向的上部及下部的2处,另外沿宽度方向(上下方向)分别在右侧、中央、左侧的位置设置3处,或者以等间隔的方式、或者在中央以近距离设置2处而设置4处。
并且,利用将加热熔化了的树脂材料射出注入到模具内、将该树脂材料冷却、固化后取出的注塑成形,获得该树脂制外观面板30,所以在该过程中发生从体积膨胀向体积收缩变化的这一物理变化。因此,取出的成形品发生体积的收缩。在注塑成形中,取出的成形品发生收缩的该种性质是普遍存在的,注塑成形品具有收缩性。在树脂制外观面板30上,成为宽大面积的外观部31想要向中央收缩、所以四方的凸缘部32向内侧移动的那种性质。即,沿上下方向或左右方向相面对的凸缘部32的内侧面32a彼此想要靠近。
这里,通过对铝镁合金(例如JIS规格的A5052)的板材进行钣金加工,获得作为另一方外观面板11的金属制外观面板40。另外,材料也可以是其他的铝合金,也可以是除此之外的金属、例如不锈钢等,只要是呈现在利用树脂制作的情况下不能获得的金属性质的光亮、质感的金属材料即可。
通过使用该种金属制外观面板40,能够利用其金属性质的光亮、质感提供室内机100具有高级感的外观。另外,金属制外观面板40与树脂制外观面板30相比,表面(例如外观面)的温度变化能快速追随室内的温度变化,所以当用户触碰到金属制外观面板40时,能够比树脂制外观面板30切实地感到温度感。
图13是从正面侧观察金属制外观面板40的立体图,图14是图13中F所示的部分的主要部分放大图。另外,图15是金属制外观面板40的从背面(与基底面板10的前表面相面对的面)侧看去的立体图,图16是金属制外观面板40的纵剖视图,表示图13中的G-G截面。
如图13至图16所示,金属制外观面板40与之前说明的树脂制面板30同样,由如下部分构成:板状的外观部41,其是将左右方向作为长边(长度)方向的矩形,该外观部41在作为短边(宽度)方向的上下方向上沿基底面板10的面板部10a的曲面形状以向前方凸出的方式弯曲;板状的凸缘部42,其自该外观部41的上下左右的外周四方分别向背面侧突出。外观部41的前表面(凸出的面)成为面向室内的外观面。利用弯曲加工使被切割加工、冲裁(日文:抜き)加工成所需形状的金属制的薄平板形成外观部41的曲面形状,随后利用拉深(日文:絞り)加工在外观部41的外周四方周围成形凸缘部42。由于以上述方式对一张金属平板进行钣金加工而制作金属制外观面板40,所以外观部41与凸缘部42的板厚大致相等。
另外,在利用拉深加工形成凸缘部42时,有时在外观部41的四角部的凸缘部42的特别是前端附近,在加工后的表面产生皱折。因此,可以使四角部的凸缘部42的高度(从外观部41外周缘到凸缘部42前端的长度尺寸)比除四角部以外的部分的高度低(短),在角部的凸缘部42的前端侧设退避部42a(参照图13),从而防止皱折的产生。
另外,作为防止在四角部的凸缘部42产生皱折的对策,也可以不在四角部形成凸缘部42,沿上下左右的四方向的各方向形成彼此不连续的分别独立的单独的凸缘部42。在该情况下,即使不进行拉深加工,通过弯曲加工(弯折加工)也能形成凸缘部42。
对该金属制外观面板40的至少外观部41的前表面、即面向室内的外观面实施拉丝加工,使该外观面的表面发挥由拉丝加工产生的亚光效果,更加强调金属性质的质感,增加高级感。这里,虽然实施拉丝加工,但除此以外,例如在进行金刚石切割加工时,也能体现重厚感、立体感,获得进一步提高高级感的效果。
此外,在该金属制外观面板40上,为了成为强调立体感和金属性质感的外观,在外观部41的外周缘与凸缘部42的根部相连接的连接部分且具有约90度的角度的弯折部,遍布上下左右4个边地实施倒角加工,对该倒角加工而成的面以镜面加工进行精加工,形成具有光亮的光泽面44。该光泽面44(参照图16)成为对利用拉丝加工而亚光的外观部41的外观面的外周进行切边而形成的那种结构。光泽面44和外观面的光泽的对比强调立体感、金属质感,能够提供具有更加高级的感觉的外观。
与树脂制外观面板30同样,在凸缘部42空开适度的间隔地设有多个沿板厚方向贯穿凸缘部42的大致四边形的卡合孔43。这些卡合孔43供基底面板10的卡合爪16卡合,设在与该种卡合爪16相对应的位置。
如上所述,对板厚为1mm的平板材(这里是铝镁合金的板材,例如A5052P)进行钣金加工而形成金属制外观面板40,所以,利用倒角加工切削出的光泽面44的部分除外,该金属制外观面板40的板厚Tm在外观部41与凸缘部42均是Tm=1mm。其中,在进行了钣金加工的特别是拉深加工的部位,存在板厚比1mm稍薄的部分。
另外,可以在利用拉深加工或弯曲加工形成了凸缘部42后,以外观部41的外观面或背面为基准沿深度方向(前后方向)进行定位,随后利用冲裁加工设置卡合孔43。这是因为:若在凸缘部42的拉深加工或弯曲加工之前设置卡合孔43,则可能因由拉深加工或弯曲加工产生的凸缘部42的弯折位置偏差,而使以外观部41作为基准的卡合孔43的深度方向的位置产生偏差,使卡合孔43与卡合爪16的卡合产生偏差。
这里,特别是由于利用拉深加工或弯曲加工成形自外观部41的外周以大致90度弯折的凸缘部42,所以当想要使板厚Tm更大时,凸缘部42的成形性(加工性)变差,可能成形出不满足严格的要求的尺寸精度的凸缘部42。因此,特别是因凸缘部42的成形方面的关系,很难使金属制外观面板40的板厚Tm与之前的树脂制外观面板30的板厚Tp(=2mm)相同,这里使金属制外观面板40的板厚Tm形成为比树脂制外观面板30的板厚Tp薄的板厚。
另外,可以对金属制外观面板40实施用于抑制作为金属的特性的老化性腐蚀的表面处理。由于该金属制外观面板40的材料是铝合金,所以实施铝阳极化处理是有效的。可以根据金属制外观面板40的材质,适当地实施电镀、涂装和涂覆等有效的表面处理。
并且,由于通过对钣金进行拉深加工或弯曲加工而成形凸缘部42,所以金属制外观面板40具有如下这种性质,即,在欲返回为加工前的形状的回弹特性的作用下,凸缘部42欲相对于外观部41向外侧扩展。即,凸缘部42的外侧面42b欲向外侧倾斜。
接下来,说明向基底面板10安装外观面板11的作业。预先在该室内机100的制造工厂内,将树脂制外观面板30或金属制外观面板40的任一方外观面板安装于外观面板11后发货。因此,虽然在制造工厂内进行以下说明的安装作业,但是即使在用户的家里安装好该室内机100后,根据房间格局的改变等、依据用户的希望而更换外观面板11时,服务商、用户自己也能徒手进行同样的安装作业。
在说明安装作业之前,先详细说明下基底面板10的卡合爪16的构造。图17是卡合爪16的附近结构的放大立体图,为了使说明易于理解,将设有卡合爪16的嵌合槽14中形成槽外侧面14a的部分的壁板15去掉,将槽底面14c图示为朝向正面。
如图17所示,卡合爪16在侧缘形成为L字形的缺口空间19内形成在门型的爪支承板20上,该爪支承板20与槽内侧面14b并列形成在同一面上。并且,该缺口空间19是以规定宽度(槽方向的长度)去除了面板部10a的下部和形成槽内侧面14b的壁板15而不存在该面板部10a的下部和壁板15的部分。爪支承板20设置为在使槽内侧面14b在多个部分以规定的宽度缺口而成的缺口空间19内,沿槽方向与位于缺口空间19的两侧的各槽内侧面14b分开,即,沿槽方向相对于槽内侧面14b独立。
并且,爪支承板20包括:有角U字形的外框20c,其由连结(日文:渡り)部20b和2条腿部20a构成,该2条腿部20a以彼此空开间隔的方式分别位于爪支承板20的两侧部,该2条腿部20a的一方端面与槽底面14c相连接,上述连结部20b分别与上述腿部20a的另一方端面相连接,横跨2条腿部20a;支座部20d,其与各腿部20a空开规定间隔地位于作为该外框20c的内侧的2条腿部20a之间,该支座部20d的一方端面与横跨2条腿部20a的连结部20b相连接,另一方端部成为自由端。外框20c形成为连结部20b相对于槽底面14c是自由端的悬臂梁状,支座部20d相对于连结部20b形成为悬臂梁状。连结部20b位于最靠嵌合槽14的面前侧的位置。
支座部20d具有腿部20a的长度(嵌合槽14的槽深方向的长度)的一半以上的长度。爪支承板20的面向嵌合槽14的面与槽内侧面14b基本位于同一面上。但是,形成在腿部20a的根部(槽底面14c侧)部分的强度加强用的加厚部除外。换言之,也可以说爪支承板20是槽内侧面14b的一部分。另外,爪支承板20的面向嵌合槽14的面也可以不与槽内侧面14b位于同一面上,而是自槽内侧面14b向嵌合槽14相反侧凹陷。另外,爪支承板20的板厚在这里与形成嵌合槽14的壁板15的板厚相同,但是也可以比该壁板15的板厚薄。
在该爪支承板20的支座部20d上形成有卡合爪16。即,卡合爪16自支座部20d的面向嵌合槽14的面向嵌合槽14内隆起。图18是形成在基底面板10的上部的卡合爪16的槽宽方向的剖视图。卡合爪16设于支座部20d的面向嵌合槽14内的面,呈具有倾斜面16b的大致直角三角形的截面形状,该倾斜面16b沿槽深方向向里侧去而高度(槽宽方向的长度)以倾斜状增加。并且,在倾斜面16b的高度最高的位置以与槽底面14c相面对的方式形成有卡合面16a。这里,该卡合爪16在卡合面16a的位置的高度(槽宽方向的长度)为3mm,槽方向的厚度(宽度)也为3mm,卡合面16a的形状形成为大致正方形。
在槽宽方向上,卡合爪16的卡合面16a与支座部20d的自由端侧的端面呈同一面。另外,卡合爪16在嵌合槽14的槽深方向上不必一定被纳入支座部20d内,也可以在嵌合槽14的面前侧(开口侧)横跨至连结部20b。上述支承板20和卡合爪16是基底面板10的一部分,在成形基底面板10时被同时一体成形。
操作者通过使形成于外观面板11的凸缘部32、42的多个卡合孔33、43分别与基底面板10的对应的卡合爪16卡合,将外观面板11安装于基底面板10,为了能使上述卡合孔33、43与卡合爪16的卡合均容易且可靠地进行,该正面外观面板1主要具有2个特征性的结构。
其一是之前说明了构造的支承卡合爪16的爪支承板20,其作用见后述。其二是接下来要说明的定位用突起17、18,该定位用突起17、18设在基底面板10的嵌合槽14内,用于相对于基底面板10沿左右方向和上下方向定位外观面板11。另外,这里所说的基底面板10、外观面板11的上下方向和左右方向是指将正面外观面板1安装于室内机主体50而处于关闭状态的上下、左右。
上述爪支承板20和定位用突起17、18形成在基底面板10的嵌合槽14内,从而操作者在使外观面板11的凸缘部32、42的突出端与基底面板10的嵌合槽14的位置大概对齐,而直接向嵌合槽14的里侧插入凸缘部32、42时,能够顺利而且可靠地实现卡合孔33与卡合爪16的卡合。
下面详细说明。首先,说明将树脂制外观面板30作为外观面板11而安装于基底面板10的情况。以将凸缘部32插入嵌合槽14、使外观部31覆盖面板部10a的前方的方式,将树脂制外观面板30安装于基底面板10。如图5所示,用于安装树脂制外观面板30的定位突起17(以下称作树脂制用定位突起17)形成于嵌合槽14的槽内侧面14b。在上下左右四方向的各方向的槽内侧面14a,以自槽内侧面14b突出并且自嵌合槽14的面前侧向里侧细长延伸的方式形成有多个树脂制用定位突起17。
如图6所示,树脂制用定位突起17位于在内部形成有爪支承板20的缺口空间19的槽方向的两侧与缺口空间19分开规定距离的位置。该规定距离大概为10mm~40mm。图19是树脂制用定位突起17的立体图,图20是树脂制用定位突起17的槽宽方向的剖视图。另外,在图19中,为了易于理解,与图17同样也去除了形成槽外侧面14a的部分的壁板15,使槽底面14c朝向正面地进行图示。
如图19和图20所示,树脂制用定位突起17在嵌合槽14的槽内侧面14b之上突出,形成为沿嵌合槽14的槽深方向自开口侧向里侧细长延伸。树脂制用定位突起17在开口侧自与开口缘分开微小距离(这里为1mm左右)的位置突出,在里侧直接与槽底面14c相连接。
并且,从开口侧端部到槽深方向的中途、更详细而言是到树脂制用定位突起17的槽深方向长度的1/3~1/2的位置,形成有向里侧去而高度逐渐(槽宽方向的长度)增加的那种锥形面17a。比锥形面17a靠里侧的部分是高度恒定的平直面17b。该树脂制用定位突起17的平直面17b的高度为1.5mm,厚度(槽方向的宽度)为1mm。锥形面17a的高度直线性增加至平直面17b的高度。树脂制用定位突起17的高度在平直面17b为最大,该平直面17b的高度成为树脂制用定位突起17的高度,所有树脂制用定位突起17的高度是相等的。
操作者为了使树脂制外观面板30的上下左右四方向的各方向的凸缘部32的突出端与基底面板10的嵌合槽14的位置大概对齐,而直接将凸缘部32插入嵌合槽14内,使树脂制外观面板30的外观部31靠近基底面板10的面板部10a地移动该树脂制外观面板30。这里,图21是说明凸缘部32的插入过程的示意图,(a)表示为了修正错位而使凸缘部32在树脂制用定位突起17的锥形面17a上滑动的过程,(b)表示凸缘部32被平直面17b引导的过程。
如图21的(a)所示,当使树脂制外观面板30持续靠近基底面板10时,偏离在靠槽内侧面14b侧的位置的凸缘部32的突出端与对应的树脂制用定位突起17的锥形面17a相接触,利用由操作者继续施加的插入作用、即欲使凸缘部32向嵌合槽14的里侧进入的力的作用,凸缘部32的突出端自各接触位置在锥形面17a上向里侧滑动,并且沿离开槽内侧面14b的方向移动。
在偏离在靠槽内侧面14b侧的位置的凸缘部32在树脂制用定位突起17的锥形面17a上滑动的过程中,例如在上下方向上,若凸缘部32的突出端在上侧的嵌合槽14与锥形面17a相接触,在该锥形面17a上滑动移动而欲远离槽内侧面14b时,在下侧的嵌合槽14,位于比树脂制用定位突起17的高度靠槽外侧面14a侧的位置的凸缘部32的突出端,持续向槽内侧面14b侧、即树脂制用定位突起17靠近。
于是,当在上侧的嵌合槽14,偏离在靠槽内侧面14b侧的位置的凸缘部32的突出端借助由该锥形面17a产生的引导作用,在锥形面17a上滑动移动而来到平直面17b时,在下侧的嵌合槽14,凸缘部32的突出端也与平直面17b相接触。这样,修正了上下方向的错位。左右方向的动作也同样,树脂制外观面板30相对于基底面板10在上下方向和左右方向各方向上的错位得到修正,处于正确的位置。操作者通过维持原状态地继续施加插入作用,如图21的(b)所示,能使凸缘部32的内侧面32a自未错位的正确位置与所有树脂制用定位突起17的平直面17b相接触而直接被平直面17b引导,并且凸缘部32沿平直面17b笔直地向里侧前进。
这样,在向基底面板10安装树脂制外观面板30时,操作者仅使树脂制外观面板30的凸缘部32与基底面板10的嵌合槽14的位置大概对齐地将该凸缘部32插入,就能在该插入过程中,利用树脂制用定位突起17修正树脂制外观面板30相对于基底面板10的错位,将树脂制外观面板30引导到正确的位置。并且,在该插入过程内使爪支承板20弹性变形而使卡合爪16卡定于卡合孔33,卡合爪16向卡合孔33卡合的作用在安装金属制外观面板40时也是同样的,所以详细的说明一并后述。
并且,本实施方式所示的室内机100的特征在于,在上下左右四方向的任一方向上,在所有的嵌合槽14的槽内侧面14b设有多个树脂制用定位突起17。如上所述,作为注塑成形品的树脂制外观面板30具有收缩性,在自成形机取出了树脂制外观面板30后,由于该性质,上下左右四方的凸缘部32的分别相对的内侧面32a彼此以靠近的方式向内侧移动。
由此,在将凸缘部32的内侧面32a用作被树脂制用定位突起17的平直面17b引导的面时,能使所有树脂制用定位突起17的平直面17b与凸缘部内侧面32a相接触而引导该内侧面32a,相对于基底面板10沿上下方向和左右方向可靠且正确地定位树脂制外观面板30。
这样,该室内机100在嵌合槽14的槽内侧面14b上设有定位突起17,该定位突起17具有如下作用,即,在向基底面板10安装树脂制外观面板30时,对树脂制外观面板30插入在基底面板10的嵌合槽14中的凸缘部32进行引导,而将树脂制外观面板30相对于基底面板10在上下方向和左右方向上的位置引导到正确位置的定位作用,并且,在作为注塑成形品且具有收缩性的树脂制外观面板30上,将沿该树脂制外观面板30的收缩方向面对的树脂制外观面板30的凸缘部内侧面32a,做成与多个定位突起17相接触而被这些定位突起17引导的面,从而使凸缘部32的内侧面32a与树脂制用定位突起17相接触而可靠地引导该凸缘部32,所以能使树脂制外观面板30相对于基底面板10在上下方向和左右方向上的位置为正确的位置。
另外这里,正确位置是指树脂制外观面板30相对于基底面板10在上下方向和左右方向上的位置位于生产厂家、用户所欲求的位置,在该室内机100的情况下,将从正面看为矩形的基底面板10的面板部10a的中心,与从正面看同为矩形的树脂制外观面板30的外观部31的中心大致位于同一位置的状态视作正确位置。
因此,在上下方向上,从面板部10a的中心到上侧的槽内侧面14b的最短距离与从面板部10a的中心到下侧的槽内侧面14b的最短距离相同,另外在左右方向上,从面板部10a的中心到右侧的槽内侧面14b的最短距离与从面板部10a的中心到左侧的槽内侧面14b的最短距离相同。并且,所有树脂制用定位突起17的平直面17b的高度(槽宽方向的长度)相等。
当利用在树脂制用定位突起17引导下的凸缘部32的插入,使详细的作用说明见后述的卡合爪16与卡合孔33卡合,而完成了向基底面板10安装树脂制外观面板30时,上下左右四方向的各方向的槽内侧面14b上的多个定位突起17的平直面17a,与凸缘部32的内侧面32a为相接触的状态,所以能够确保在上下方向和左右方向上均不会晃动的状态,并且能够维持该状态。
即,通过使上侧的凸缘部32的内侧面32a(朝向下方)与形成于上侧的嵌合槽14的槽内侧面14b的树脂制用定位突起17相接触,限制树脂制外观面板30向下方移动,同时通过使下侧的凸缘部32的内侧面32a(朝向上方)与形成于下侧的嵌合槽14的槽内侧面14b的树脂制用定位突起17相接触,也限制树脂制外观面板30向上方移动。左右方向也同样,利用凸缘部32的内侧面32a与树脂制用定位突起17的平直面17a的接触,分别限制树脂制外观面板30向右侧移动以及向左侧移动。另外,树脂制外观面板30的前后方向(深度方向)的位置的固定,与卡合爪16与卡合孔33的卡合的说明有关,见后述。
接下来,说明将金属制外观面板40作为外观面板11安装于基底面板10的情况。金属制外观面板40也以凸缘部42插入在嵌合槽14中、外观部41覆盖面板部10a的前方的方式安装于基底面板10。并且,利用凸缘部42的插入,使多个卡合孔43与卡合爪16卡合,从而完成安装,在插入凸缘部42时,凸缘部42的上下方向及左右方向的定位由金属制用定位突起18进行。
图22是金属制用定位突起18的立体图,图23是金属制用定位突起18的槽宽方向的剖视图。如这些图所示,金属制用定位突起18与自槽内侧面14b突出的树脂制用定位突起17的不同之处在于,金属制用定位突起18自嵌合槽14的槽外侧面14a突出。在形状方面,金属制用定位突起18也与树脂制用定位突起17同样,是沿嵌合槽14的槽深方向自开口侧向里侧细长延伸的突起,包括位于面前(嵌合槽14的开口)侧的锥形面18a和位于锥形面18a的里侧的平直面18b。
锥形面18a从开口侧端部到平直面18b高度(槽宽方向的长度)直线性持续增加至平直面18b的高度。金属制用定位突起18的高度在平直面18b最大,该平直面18b的高度是金属制用定位突起18的高度,所有的金属制用定位突起18的高度相等。并且,金属制用定位突起18的高度为0.7mm,低于树脂制用定位突起17的高度,这里为树脂制用定位突起17的高度的1/2以下。其理由见后述。另外,金属制用定位突起18的厚度(槽方向的宽度)为1mm,与树脂制用定位突起17相同。
在嵌合槽14内,金属制用定位突起18设在槽外侧面14a上,树脂制用定位突起17设在槽内侧面14b上,该金属制用定位突起18和树脂制用定位突起17均与基底面板10一体成形。在该基底面板10上,金属制用定位突起18和树脂制用定位突起17设为沿槽方向位于同一位置,即,树脂制用定位突起17和金属制用定位突起18在嵌合槽14内空开规定距离地相对,但是双方的突起17、18也可以沿嵌合槽14的槽方向错开。
如上所述,在利用钣金加工成形得到的金属制外观面板40的欲返回到加工前的形状的回弹特性的作用下,上下左右四方向的凸缘部42欲相对于外观部41向外侧扩展,所以,通过将金属制外观面板40的凸缘部42的外侧面42b用作被金属制用定位突起18引导的面,而在嵌合槽14的槽外侧面14a上与树脂制用定位突起17相互独立地设置金属制用定位突起18,能够在向基底面板10安装金属制外观面板40时进行向嵌合槽14插入凸缘部42的作业时,使所有的金属制用定位突起18的平直面18b与凸缘部42的外侧面42b相接触而引导凸缘部42。
操作者为了使金属制外观面板40的上下左右四方向的各方向的凸缘部42的突出端与基底面板10的嵌合槽14的位置大概对齐,而直接将凸缘部42插入嵌合槽14内,使金属制外观面板40的外观部41靠近基底面板10的面板部10a地移动该金属制外观面板40。图24是说明凸缘部42的插入过程的示意图,(a)表示以修正错位的方式使凸缘部42在金属制用定位突起18的锥形面18a上滑动的过程,(b)表示凸缘部42被平直面18b引导的过程。
如图24的(a)所示,当使金属制外观面板40持续靠近基底面板10时,偏离在靠槽外侧面14a侧的位置的凸缘部42的突出端与对应的金属制用定位突起18的锥形面18a相接触,利用由操作者施加的欲使凸缘部42向嵌合槽14的里侧进入的力的作用,凸缘部42的突出端自各接触位置在锥形面18a上向里侧滑动,并且沿远离槽外侧面14a的方向移动。
在偏离在靠槽外侧面14a侧的位置的凸缘部42在金属制用定位突起18的锥形面18a上滑动的过程中,在相反侧的嵌合槽14(例如在上下方向上是相对于上侧的嵌合槽14位于下侧的嵌合槽14),位于比金属制用定位突起18的高度靠槽内侧面14b侧的位置的凸缘部42的突出端,向槽外侧面14a侧、即向金属制用定位突起18持续靠近。
于是,当偏离在靠槽外侧面14a侧的位置的凸缘部42的突出端借助由该锥形面18a产生的引导作用,在锥形面18a上滑动移动而来到平直面18b时,在相反侧的嵌合槽14内,凸缘部42的突出端也与平直面18b相接触。这样,修正金属制外观面板40相对于基底面板10在上下方向和左右方向各方向上的错位,使金属制外观面板40位于正确的位置。操作者通过维持原状态地继续施加插入作用,如图24(b)所示,能使凸缘部42的外侧面42b自不错位的正确位置与所有的金属制用定位突起18的平直面18b相接触,直接被平直面18b引导,并且使凸缘部42沿平直面18b笔直地向里侧前进。
这样,操作者仅使金属制外观面板40的凸缘部42与基底面板10的嵌合槽14的位置大概对齐而将该凸缘部42插入,就能在该插入过程中,利用金属制用定位突起18修正金属制外观面板40相对于基底面板10的错位,向正确的位置引导金属制外观面板40。
另外,这里,正确位置是指金属制外观面板40相对于基底面板10在上下方向和左右方向上的位置位于生产厂家、用户所欲求的位置,在该室内机100的情况下,将从正面看为矩形的基底面板10的面板部10a的中心,与从正面看同为矩形的金属制外观面板40的外观部41的中心位于大致相同位置的状态视作正确位置,因此,在上下方向上,从面板部10a的中心到上侧的槽外侧面14a的最短距离与从面板部10a的中心到下侧的槽外侧面14a的最短距离相同,另外,在左右方向上,从面板部10a的中心到右侧的槽外侧面14b的最短距离与从面板部10a的中心到左侧的槽外侧面14b的最短距离相同。并且,所有的金属制用定位突起18的平直面18a的高度(槽宽方向的长度)相等。
在完成了向基底面板10安装金属制外观面板40时,上下左右四方向的各方向的槽外侧面14a上的多个定位突起18的平直面18a,与凸缘部42的外侧面42b处于相接触的状态,所以能够确保在上下方向和左右方向上均不会晃动的状态,并且能够维持该状态。
即,通过使上侧的凸缘部42的外侧面42b(朝向上方)与形成于上侧的嵌合槽14的槽外侧面14a的金属制用定位突起18相接触,限制金属制外观面板40向上方移动,同时通过使下侧的凸缘部42的外侧面42b(朝向下方)与形成于下侧的嵌合槽14的槽外侧面14a的金属制用定位突起18相接触,也限制金属制外观面板40向下方移动。左右方向也同样,利用凸缘部42的外侧面42b与金属制用定位突起18的平直面18a的接触,分别限制金属制外观面板40向右侧移动以及向左侧移动。
如上所述,在本室内机100中,作为相对于基底面板10沿上下方向和左右方向定位外观面板时被引导的面,基于由安装于共用的基底面板10的外观面板11的原料、成形方法产生的外观面板11的性质,注塑成形得到的树脂制外观面板30从具有收缩性的方面出发使用凸缘部32的内侧面32a,利用钣金加工成形得到的金属制外观面板40利用回弹特性而使用凸缘部42的外侧面42b。
此外,在能安装树脂制外观面板30和金属制外观面板40的任意一方的共用的基底面板10上,关于供安装树脂制外观面板30和金属制外观面板40的凸缘部32、42插入的嵌合槽14,在该嵌合槽14的槽内侧面14b上设有与树脂制外观面板30的凸缘部内侧面32a相接触而定位树脂制外观面板30的树脂制用定位突起17,并且在槽外侧面上14a上设有与金属制外观面板40的凸缘部外侧面42b相接触而定位金属制外观面板40的金属制用定位突起18。
因此,树脂制外观面板30的作为引导面的凸缘部内侧面32a可靠地与树脂制用定位突起17的平直面17a相接触而被正确地定位,并且确保沿上下方向和左右方向均不晃动的牢固的安装状态。另外,在安装金属制外观面板40而非安装树脂制外观面板30时,金属制外观面板40的作为引导面的凸缘部外侧面42b可靠地与金属制用定位突起18的平直面18a相接触而也被正确地定位,并且确保沿上下方向和左右方向均不晃动的状态。这样,相对于基底面板10沿上下左右方向正确地定位树脂制外观面板30和金属制外观面板40,所以操作者不必慎重地对位就能容易且顺利地推进作业。
如果只在槽内侧面14b上设置定位用突起,将这些定位用突起用作树脂制外观面板30和金属制外观面板40的共用的定位突起,在回弹性强的金属制外观面板40的情况下,出现不与凸缘部42的内侧面相接触的定位用突起,可能沿上下方向或左右方向发生微小的晃动。相反,在只在槽外侧面14a上设置定位用突起而共用这些定位用突起的情况下,出现不与收缩大的树脂制外观面板30的凸缘部32的外侧面相接触的定位用突起,这也可能沿上下方向或左右方向发生微小的晃动。
这里,说明槽外侧面14a上的金属制用定位突起18的高度低于槽内侧面14b上的树脂制用定位突起17的高度的理由。定位突起17、18的高度越高,越能利用锥形面17a、18a修正操作者在最初使凸缘部32、42与嵌合槽14大概地对位而将凸缘部32、42插入嵌合槽14时的较大的错位。无论是在将树脂制外观面板30安装于基底面板10的情况下、还是在将金属制外观面板40安装于基底面板10的情况下,槽内侧面14b上的树脂制用定位突起17均位于凸缘部32、42的内侧,在该树脂制用定位突起17的前方存在外观部31、41。因此,该树脂制用定位突起17被外观部31、41遮挡,不会被在室内的用户看到。
但是,槽外侧面14a上的金属制用定位突起18由于位于凸缘部32、42的外侧,所以不会被外观部31、41隐藏。因此,金属制用定位突起18在室内露出。槽方向的宽度为1mm,可以说是较小的,金属制用定位突起18的高度越高,越影响外观性。因此,即使由锥形面18a修正的错位的修正量较小,也使槽外侧面14a上的金属制用定位突起18的高度低于树脂制用定位突起17而防止外观性变差。为了不影响外观性,槽外侧面14a上的金属制用定位突起18的高度优选小于1mm。
另外,同样为了防止外观性变差,将树脂制外观面板30安装于基底面板10时的、树脂制外观面板30的凸缘部32的外侧面与槽外侧面14a上的金属制用定位突起18的间隙(槽宽方向的距离)较小较好。由于在树脂制外观面板30的外周四方能看到该间隙加上金属制用定位突起18的高度而成的宽度的空间,所以当该间隙较大时,影响外观性。
在该室内机100中,如上所述,树脂制用定位突起17和金属制用定位突起18配置为相对,将这些定位突起各自的平直面17a、18a间的距离(槽宽方向)设为2.5mm。并且,如上所述,由于树脂制外观面板30的凸缘部32的壁厚为2mm,所以将凸缘部32的外侧面与金属制用定位突起18的间隙抑制为较小,为0.5mm。这里,为了不影响外观性,树脂制外观面板30的凸缘部32的外侧面与金属制用定位突起18的平直面18b的间隙也优选小于1mm。
由于利用槽内侧面14b上的树脂制用定位突起17定位树脂制外观面板30,所以该树脂制外观面板30不会在安装结束后与槽外侧面14a上的金属制用定位突起18相接触。因此,包含凸缘部32的壁厚的量在内的树脂制外观面板30的上下方向的宽度,比金属制外观面板40的该种宽度小了该间隙(凸缘部32的外侧面与金属制用定位突起18的平直面18b的间隙)的2倍的量(这里为0.5mm×2=1mm)。左右方向的宽度也同样。
另外,该基底面板10在上下左右四个方向的外周部具有嵌合槽14,在四个方向的嵌合槽14分别设有树脂制用定位突起17和金属制用定位突起18,但也可以只沿上下方向这2个方向设置嵌合槽14及树脂制用定位突起17和金属制用定位突起18,使用定位突起17、18只沿上下方向定位树脂制外观面板30和金属制外观面板40。另外,嵌合槽14沿上下左右四个方向形成,但是树脂制用定位突起17和金属制用定位突起18可以只设在上侧及下侧的嵌合槽14内,而只利用定位突起17、18沿上下方向进行定位。此时,左右方向的定位使用其他定位部件。另外,同样也可以利用定位突起17、18只沿左右方向定位树脂制外观面板30和金属制外观面板40。此时,上下方向的定位使用其他定位部件。
在安装作为注塑成形品且具有收缩性的树脂制外观面板30时,使凸缘部32的内侧面32a与在基底面板10的嵌合槽14内形成在槽内侧面14b上的树脂制用定位突起17相接触,并且,在安装作为钣金加工品且具有回弹特性的金属制外观面板40时,使凸缘部42的外侧面42b与形成在槽外侧面14a上的金属制用定位突起18相接触,固定树脂制外观面板30和金属制外观面板40相对于基底面板10在上下方向及左右方向上的位置,确保沿上下方向和左右方向均不晃动的状态,接下来说明前后方向的位置的固定。
在树脂制外观面板30的凸缘部32被树脂制用定位突起17引导而插入嵌合槽14的过程中,或者在金属制外观面板40的凸缘部42被金属制用定位突起18引导而插入嵌合槽14的过程中,位于与卡合爪16相对应的位置的凸缘部32或凸缘部42的突出端与卡合爪16的倾斜面16b相碰撞,上述卡合爪16自槽内侧面14b侧向里侧去而高度呈倾斜状持续增加,该卡合爪16的截面为大致直角三角形。另外,由于树脂制外观面板30的卡合孔33与卡合爪16的卡合、以及金属制外观面板40的卡合孔43和卡合爪16的卡合的作用基本相同,所以以下将树脂制外观面板30作为代表而进行说明。
由于卡合爪16设在悬臂梁状的爪支承板20上,所以与定位突起的锥形面17a的情况不同,凸缘部32不是沿卡合爪16的倾斜面16b移动位置,而是利用由操作者施加的向嵌合槽14的里侧插入凸缘部32的力一边按压卡合爪16的倾斜面16a一边进入,按压该卡合爪16的力经由卡合爪16传递到爪支承板20而使爪支承板20弹性变形,从而将卡合爪16推入到缺口空间19的内部。倾斜面16b的高度越高,即,凸缘部32越向里侧进入,爪支承板20的弹性变形量越大,在凸缘部32与倾斜面16b相接触的状态下,卡合爪16被更深地推入到缺口空间19的内部。
当凸缘部32的突出端越过卡合爪16的倾斜面16b,凸缘部32的内侧面32a与倾斜面16b的顶点相接触而进一步推进插入时,形成于凸缘部32的卡合孔33出现,利用卡合孔33的出现,解除凸缘部内侧面32a与倾斜面16b的顶点的接触状态,所以解除爪支承板20的弹性变形,被推入到缺口空间19的内部的卡合爪16向原位置返回。卡合爪16在向原位置返回时进入卡合孔33,实现卡合爪16向卡合孔33卡合。
此时,由于利用树脂制用定位突起17,将树脂制外观面板30相对于基底面板10在上下方向和左右方向上的位置引导到期望的正确位置,所以不会发生如下事态,即,与卡合孔33相对应的卡合爪16的槽方向的位置发生偏离,卡合爪16未进入卡合孔33,在倾斜面16b的顶点与凸缘部内侧面32a(沿槽方向与卡合孔33相邻的部位)相接触而卡合爪16被推入到缺口空间19的内部的状态下一直未变,即,在爪支承板20弹性变形的状态下一直未变。
并且,在为了使卡合爪16与卡合孔33卡合,而利用作用于卡合爪16的倾斜面16b的力,即,由操作者施加的向嵌合槽14插入凸缘部32的力使爪支承板20弹性变形时,在爪支承板20上,外框20c呈悬臂梁状向缺口空间19的内部挠曲变形,该悬臂梁状是以成为一端侧的2条腿部20a的根部(与槽底面14c相连接的连接部)作为支承端,以成为另一端侧的连结部20b作为自由端的悬臂梁状,并且板状的支座部20d呈悬臂梁状向缺口空间19的内部挠曲变形,该悬臂梁状是以成为一端侧的与连结部20b相连接的连接部作为支承端,以另一端侧作为自由端的悬臂梁状。
这样,爪支承板20成为呈日文く字形地同时进行如下两步的弹性变形构造,即,外框20c(2条腿部20a)相对于槽底面14c呈悬臂梁状挠曲变形,并且支座部20d相对于作为外框20c的自由端的连结部20b呈悬臂梁状挠曲变形。因此,这两步的弹性变形的总变形(挠曲)量能够确保使凸缘部32通过倾斜面16b的顶点而到达卡合孔33所需的、卡合爪16向缺口空间19的内部的推入量较好,所以与仅以一步的弹性变形进行应对的爪支承板相比,能够减小该爪支承板20所具有的两步的弹性变形构造中的每一步的变形(挠曲)量。换言之,能够减小用于使爪支承板20以所需的变形量进行弹性变形的力。
通过将爪支承板20形成为上述那种两步的弹性变形构造,能够减小为使卡合爪16向卡合孔33卡合而暂且利用凸缘部32向缺口空间19的内部推入卡合爪16时所需的力,所以操作者能够顺利地进行向嵌合槽14插入凸缘部32的作业。在进行该插入作业时,不会发生如下情况,即,在凸缘部32与卡合爪16相碰撞后若不快速施加较大的力,则凸缘部32不再向里侧进入(插入变得费劲儿)的情况。
如上所述,不会使卡合爪16与卡合孔33沿槽方向错位,而且不必沿插入方向施加过大的推入凸缘部32的力,就能顺利地进行为了将卡合爪16嵌入卡合孔33而所需的爪支承板20的弹性变形,所以能够容易而且可靠地实现卡合孔33与卡合爪16的卡合。通过使卡合爪16向卡合孔33卡合,树脂制外观面板30不会脱离基底面板10地被保持于基底面板10。
并且,在使卡合爪16与卡合孔33卡合时,爪支承板20的两步的弹性变形几乎被同时解除,所以该解除作业时的弹簧力(复原力)使基底面板10振动,该振动经由树脂制外观面板30作为应手感被操作者感觉到。因此,操作者能够根据该应手感认识到卡合孔33与卡合爪16已完成卡合。
当多个卡合孔33与各自对应的卡合爪16的卡合完成时,卡合爪16成为顶部(倾斜面16b的顶点)被纳入设于凸缘部32的大致四边形的卡合孔33的内部,或者贯穿卡合孔33而在相反侧突出的那种尺寸关系,大致四边形的卡合孔33的里侧的缘(四边中与卡合面16a相对的边)与卡合面16a相接触,卡合孔33卡定于卡合面16a,从而限制树脂制外观面板30相对于基底面板10向前方(面前侧)移动,并且由于多个卡合孔33与卡合爪16在四个方向的各方向上卡合,所以树脂制外观面板30不会脱离基底面板10。金属制外观面板40的卡合孔43与卡合爪16的卡合,也起到与树脂制外观面板30的卡合孔33与卡合爪16的卡合相同的作用。
通过使卡合爪16的卡合面16a与卡合孔33的里侧的缘相接触,而限制树脂制外观面板30相对于基底面板10向前方移动,但是为了使爪支承板20弹性变形,使卡合爪16的正面侧(前方)倾斜,所以利用卡合孔33的面前侧的缘与卡合爪16的接触,而限制树脂制外观面板30向后方(里侧)移动的做法不合适。为此,可以考虑使外观部31的背面与基底面板10的面板部10a的正面相接触,从而限制树脂制外观面板30相对于基底面板10向后方(里侧)移动。
即,以如下方式在凸缘部32设卡合孔33:在沿上下方向弯曲的曲面的曲率大致相等的树脂制外观面板30的外观部31的背面与基底面板10的面板部10a的正面(前面)相接触的状态下,卡合爪16的卡合面16a与卡合孔33的里侧的缘正好相接触。这样,外观部31与基底面板10的面板部10a相接触,树脂制外观面板30向里侧的移动受到限制,所以与通过使卡合爪16向卡合孔33卡合而限制树脂制外观面板30向面前侧移动的限制作用相互作用,限制树脂制外观面板30相对于基底面板10沿前后方向移动,固定该树脂制外观面板30的位置。
金属制用外观面板40也同样,当以如下方式在凸缘部42设卡合孔43时限制金属制外观面板40相对于基底面板10沿前后方向移动,固定该限制金属制外观面板40的位置,即,在曲率大致相等的外观部41的背面与基底面板10的面板部10a的正面(前表面)相接触的状态下,卡合爪16的卡合面16a与卡合孔43的里侧的缘正好接触。
但是,如上所述,根据材料、成形方法的不同,树脂制外观面板30和金属制用外观面板40存在板厚差,所以在安装了板厚相对薄的金属用外观面板40的情况下,作为外观部41的正面(前表面)的外观面的位置以外观面板30、40的板厚差的量,比安装了树脂制外观面板30的情况下的外观部31的正面位置靠里侧。这里,树脂制外观面板30的板厚Tp=2mm,金属制外观面板40的板厚Tm=1mm,所以在安装了金属制外观面板40的情况下,正面外观面板1的外观面位于以1mm(Tp-Tm)的量比安装了树脂制外观面板30的情况的位置靠里侧的位置。
也可以认为该种外观面的前后方向上的位置差还有利于室内机100的外观设计的变更,但是也有想要共用正面外观面板1的外观尺寸的这一需求。另外,在将金属制外观面板40作为正面外观面板1进行安装的情况下,在外观部41与树脂制的基底面板10的面板部10a相接触的状态下,当用户用例如中指的关节咚咚敲击了金属制外观面板40的外观面(正面)时,由于有时板厚Tm较薄,为1mm,所以发出轻薄干涩感觉的声响,印象与看起来的质感不同,感受不到金属带来的重量感。
因此,在将金属制外观面板40作为外观面板11进行了安装的情况下,为了改变因与树脂制外观面板30的板厚差的存在,而使外观面的位置比安装了树脂制外观面板30的情况下的外观面的位置靠里侧的这一点,以及为了使敲击外观面时的声响成为使人感受到金属的重量感的声响,这里,如图25中分解立体图所示,在安装金属制外观面板40的情况下,在该外观部41与基底面板10的面板部10a之间配置吸声件45,由外观部41和面板部10a夹持吸声件45。
通过使外观部41与吸声件45相接触而限制金属制外观面板40向里侧移动。作为吸声件45,适合采用聚氨酯泡沫等发泡类材料、玻璃棉等纤维类材料或橡胶海绵等橡胶材料等的具有一些弹力性的材料。这里,使用聚氨酯泡沫。通过以夹持具有弹力性的吸声件45的方式使外观部41、吸声件45和面板部10a紧密接触,利用吸声件45的吸声效果使敲击金属制外观面板40的外观面时的声响成为闷响,成为使人感受到金属的重量感的声响。
本来,在该室内机100中,树脂制外观面板30与金属制外观面板40的板厚差(Tp-Tm)为1mm,所以当使吸声件45的厚度为1mm时,改变外观面位于里侧的这一点。但是,在组合板厚为1mm的金属制外观面板40、厚度为1mm的由聚氨酯泡沫构成的吸声件45和树脂制的基底面板10时,在敲击金属制外观面板40的外观面时的声响中残留少许干涩的声响,难说达到能使人充分地感受到金属的重量感的声响,不能说吸声件45的吸声效果是充分的。
为此,将吸声件45的厚度加倍设为2mm,结果敲击外观面发出的声响由于吸声效果的增加而成为干涩感觉的声响基本消失的厚重声响,获得了能使人充分感受到与金属的质感相应的重量感的声响。因此,在该室内机100中,在安装了金属制外观面板40的情况下,敲击该金属制外观面板40的正面(外观面)时的声响为使人感受到金属的重量感的厚重声响,为了更加突显树脂制外观面板30所不能获得的金属性质的高级感,将树脂制外观面板30与金属制外观面板40的板厚差(这里,Tp-Tm为1mm)更大的厚度的吸声件45,夹设在外观部41与面板部10a之间,利用两者夹持吸声件45。
另外,在只着眼于金属制外观面板40的外观面比安装了树脂制外观面板30的情况下的外观面的位置靠里侧的这一点的改变,而不将敲击外观面时的声响视作问题时,夹持树脂制外观面板30与金属制外观面板40的板厚差(Tp-Tm)的厚度的吸声件45即可。另外,即使没有吸声件45那样的吸声效果,在将具有相当于该板厚差的厚度的间隙调整构件夹设在外观部41与面板部10a之间,利用两者夹持该间隙调整构件时,也能使前后方向上的外观面的位置大致相同,能使正面外观面板1的外观尺寸相同。
在金属制外观面板40的卡合孔43卡定于卡合爪16的状态下,吸声件45因外观部41与面板部10a的夹持而稍微弹性变形,即,沿厚度方向压缩的程度大,在那样的情况下,通过提高外观部41与吸声件45与面板部10a的密合度,能够提高吸声件45的吸声效果。关于这里的吸声件45,在将金属制外观面板40安装于基底面板10的状态下,即,在利用外观部41和面板部10a夹持该吸声件45的状态下,该吸声件45的厚度为2mm。
在将金属制外观面板40安装于基底面板10时,朝向上方地放置作为弯曲的面板10a的凸侧的前表面,在该前表面上叠放矩形的吸声件45,利用上述那种作业,使卡合孔43卡定于卡合爪16而安装金属制外观面板40即可。另外,当在吸声件45与面板部10a相接触的接触面的任意一方接触面上,预先涂敷可在以后剥掉的程度的弱粘接力的粘接剂,而利用该粘接剂将吸声件45粘贴在面板部10a的正面上时,在安装金属制外观面板40时,能够避免吸声件45的位置发生偏离。使用弱粘接剂作为该粘接剂是因为:在以后将金属制外观面板40卸下而安装树脂制外观面板30的情况下,需要卸下吸声件45。
由此,利用卡合爪16向卡合孔43的卡合,限制金属制外观面板40向面前侧(前方)移动,通过使外观部41与吸声件45相接触,限制金属制外观面板40向里侧(后方)移动,所以金属制外观面板40相对于基底面板10在前后方向上的位置被固定。另外,虽然吸声件45较好的是尽量多地覆盖面板部10a的前表面,但不必一定覆盖整个前表面。只要覆盖某一范围以上的区域,即使敲击了金属制外观面板40的外观面的在背面不存在吸声件45的部分,也能充分地发挥吸声件45的吸声效果。吸声件45只要覆盖面板部10a的前表面的表面积的70%以上就没有问题。
这里,通过使夹设在金属制外观面板40的外观部41与基底面板10的面板部10a之间的吸声件45的厚度(这里为2mm),比树脂制外观面板30与金属制外观面板40的板厚差(这里为1mm)大,在安装树脂制外观面板30的情况下,当使外观部31与面板部10a面接触而限制树脂制外观面板30向后方移动时,树脂制外观面板30的外观面的位置这次反而比安装了金属制外观面板40的情况下的外观面的位置靠里侧(这里为靠里侧1mm)。
因此,为了使树脂制外观面板30和金属制外观面板40的外观面的前后方向的位置相同,如图5和图6所示,该基底面板10在接近面板部10a的靠外周侧的嵌合槽14的位置,设有自面板部10a的前表面向前方隆起的棱21。这里,以沿上下左右四方的嵌合槽14延伸的方式呈上下左右四个方向连续的框状形成有宽度为1.5mm的棱21。该棱21的高度是从吸声件45的厚度中减去树脂制外观面板30与金属制外观面板40的板厚差(Tp-Tm)后得到的高度,这里为1mm。在成形基底面板10时同时与基底面板10一体地成形棱21。
由此,在该室内机100中,在安装了树脂制外观面板30的情况下,通过使外观部31与基底面板10的棱21相接触,限制树脂制外观面板30相对于基底面板10向里侧移动。以如下方式在凸缘部32设卡合孔33,即,在树脂制外观面板30的外观部31的背面与自面板部10a的正面突出的棱21相接触的状态下,卡合爪16的卡合面16a与卡合孔33的里侧的缘正好相接触的方式。
棱21也可以不在上下左右四方呈框状连续,而是在四个方向的各方向上独立设置,但由于在棱与外观部41的背面相接触的接触面积尽量大的情况下能提高安装的稳定性,所以棱形成为框状较好。另外,出于同样的理由,优选将棱21设在尽量靠面板部10a的外周侧的位置。
当然,在安装金属制外观面板40时,不使吸声件45重叠在棱21上。在该室内机100中,也将该框状的棱21利用为在操作者将吸声件45载置或粘贴在面板部10a的前表面上时,指定可载置或可粘贴的范围的围框,在该棱21所形成的大致矩形的框内配置吸声件45。
另外,该基底面板10由于沿左右方向较长,所以考虑到吸声件45的搬运、保管等处理,如图25所示,沿基底面板10的左右方向(长度方向)将吸声件45分成2个部分。因此,除了在面板部10a的四方的靠外周侧的位置隆起的框状的棱21以外,在面板部10a的左右方向的大致中央位置,设有沿上下方向延伸而与位于上下侧的棱21分别连接的另一条棱21。该棱21的高度、截面形状也与框状的棱21相同,与外观部31的背面相接触。
采用上述这些应对措施,无论是在安装了树脂制外观面板30的情况下,还是在安装了金属制外观面板40的情况下,这些外观面板的前后方向上的正面(外观面)位置均大致相同。即,在该室内机10中,外观面均位于距基底面板10的面板部10a的前表面为3mm的前方的位置。并且,在安装了金属制外观面板40的情况下,利用与该外观部41的背面紧密接触的吸声件45的吸声效果,使用户敲击外观面时的声响,成为不存在干涩感觉的声响的能感受到与金属的质感相应的重量感的声响,能够更加感受到高级感。另外,利用吸声件45的吸声效果,也一并获得能降低与贯流风扇2的鼓风作用有关的噪声的效果,该贯流风扇2配置在室内机主体50的内部,形成通过室内机主体50内部的空气流。
图26是树脂制外观面板30的安装结束后的主要部分纵剖视图,图27是金属制外观面板40的安装结束后的主要部分纵剖视图。两个图均表示定位突起17、18的左右方向(槽方向)中央的截面。其中,在图27中也一并图示了卡合爪16的槽方向中央的截面。如图26所示,在将通过注塑成形得到的树脂制外观面板30安装于基底面板10的状态下,凸缘部32的内侧面32a与在嵌合槽14的槽内侧面14b上隆起的树脂制用定位突起17的平直面17b相接触。并且,与槽底面14c相面对的卡合爪16的卡合面16a,与设于凸缘部32的卡合孔33的里侧的缘(内周面)相接触,此结构未图示。另外,如图26所示,外观部31的背面与自基底面板10的面板部10a的前表面突出的棱21相接触。
另外,如图27所示,在将通过钣金加工成形得到的金属制外观面板40安装于基底面板10的状态下,凸缘部42的外侧面42b与在嵌合槽14的槽外侧面14a上隆起的金属制用定位突起18的平直面18b相接触。并且,与槽底面14c相面对的卡合爪16的卡合面16a,与形成于凸缘部42的卡合孔43的里侧的缘(内周面)相接触,并且外观部41的背面与吸声件45相接触,该吸声件45也与基底面板10的面板部10a的前表面相接触。
在将当下安装的外观面板11变(另换)为其他的外观面板11时,需要卸下当下安装的外观面板11。拆卸作业不像上述安装作业时的操作那样容易,若是在将树脂制外观面板30作为外观面板11而卸下的情况下,将例如一字槽螺钉旋具、锥子那样的前端薄的工具,自基底面板10的背面侧,插入作为对象的1个爪支承板20的支座部20d与凸缘部32的内侧面32a之间,使支座部20d远离凸缘部内侧面32a地强迫爪支承板20向缺口空间19的内部弹性变形,从而使卡合爪16自卡合孔33脱出,并且使作为对象的卡合爪16附近的凸缘部32向面前侧偏离而解除该卡合爪16与卡合孔33的卡合。逐个卡合爪16地进行该种卡合爪16的卡合解除的作业而解除所有卡合爪16的卡合,从而能够自基底面板10卸下树脂制外观面板30。
金属制外观面板40也可以采用同样方法卸下。在将金属制外观面板40卸下而另换上树脂制外观面板30时,在卸下了金属制外观面板40后,也需卸下吸声件45。在卸下外观面板11时,为了解除卡合爪16的卡合,利用一字槽螺钉旋具等工具强迫爪支承板20弹性变形,届时,由于爪支承板20呈日文く字形地同时进行外框20c相对于槽底面14c挠曲变形,和支座部20d相对于连结部20b挠曲变形这两步的弹性变形,所以操作者不必施加大力就能容易地解除卡合爪16的卡合。
如上所述,该实施方式所示的室内机100在借助充分利用了特别是起因于成形方法的各种性质的定位突起17、18的配置,将通过注塑成形得到的树脂制外观面板30和通过钣金加工成形得到的金属制外观面板40的这种利用不同材料和不同方法成形得到的外观面板11的任一方,安装于共用的基底面板10的情况下,都能相对于基底面板10容易地沿上下左右方向正确地定位该外观面板11。由此,不会产生将外观面板11偏离正确位置地安装于基底面板10而使外观性变差的那种状态。另外,在使卡合爪16与各卡合孔33、43卡合时,爪支承板20以同时进行的两步弹性变形,所以在将凸缘部32、42插入嵌合槽14时不必施加过大的推入力,就能容易而且可靠地实现卡合。
因此,在将树脂制外观面板30和金属制外观面板40的任一方作为外观面板11安装于基底面板10的情况下,操作者不必慎重地对位外观面板11,只要将各凸缘部32、42插入基底面板10的嵌合槽14,就能以较佳的作业性顺利地安装该外观面板11。由此,该室内机100成为如下这种室内机,即,能共用基底面板10,不仅在视觉要素上而且也能包括触感等在内地改变外观,以将外观面板11从树脂制变为金属制或从金属制变为树脂制,且该室内机的外观性优异。
另外,基底面板10由树脂制成且通过注塑成形而一体成形,由于在背面具有转动轴12等,所以其注塑成形所用的模具的构造复杂。通过能以共用基底面板10的方式利用性质不同的树脂制外观面板30和金属制外观面板40,相比备齐与该树脂制外观面板30和金属制外观面板40分别对应的基底面板而持有它们的模具的方法,也能容易地管理模具,也帮助节省资源。
利用位于室内机主体50的上部的轴承部55,对设在正面外观面板1的背面上部的转动轴12进行支承,该正面外观面板1以该支承点作为转动中心沿上下方向转动而开闭室内机主体50的前表面,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于此形态,例如本发明也可以应用于如下的正面外观面板,能够获得同样的作用效果,即,该正面外观面板在背面的左右两侧分别借助可动的臂与室内机主体50相连接,利用用户的手动操作或马达的旋转驱动使那些可动臂动作,从而该正面外观面板向室内机主体50的前方、上方、下方移动而开闭室内机主体50的前表面。
附图标记说明
1、正面外观面板;2、贯流风扇;3、换热器;10、基底面板;10a、面板部;11、外观面板;12、转动轴;13、卡定突起;14、嵌合槽;14a、槽外侧面;14b、槽内侧面;14c、槽底面;15、壁板;16、卡合爪;16a、卡合面;16b、倾斜面;17、树脂制用定位突起;17a、锥形面;17b、平直面;18、金属制用定位突起;18a、锥形面;18b、平直面;19、缺口空间;20、爪支承板;20a、腿部;20b、连结部;20c、外框;20d、连结部;21、棱;30、树脂制外观面板;31、外观部;32、凸缘部;32a、内侧面;33、卡合孔;40、金属制外观面板;41、外观部;42、凸缘部;42b、外侧面;43、卡合孔;44、光泽面;45、吸声件;50、室内机主体;51、前表面框;52、背面壳;53、吹出口;54、吸入口;55、轴承部;56、卡定爪;100、室内机。

Claims (7)

1.一种空调的室内机,该空调的室内机具备:室内机主体,其具有吸入口和吹出口,该室内机主体在内部收容有换热器和鼓风风扇;正面外观面板,其安装在该室内机主体的前表面侧,能够开闭所述室内机主体的前表面;其特征在于,
所述正面外观面板包括:
基底面板,其具备从正面看大致为矩形的面板部以及设在该面板部的外周且前表面侧开口而向背面侧凹陷的嵌合槽;
外观面板,其具有从正面看大致为矩形的外观部以及以向背面侧突出的方式形成在该外观部的外周的凸缘部,该外观面板以所述凸缘部插入在所述嵌合槽中且所述外观部覆盖所述面板部的前方的方式,安装于所述基底面板,
将通过注塑成形得到的树脂制外观面板和通过钣金加工成形得到的金属制外观面板中的任意一方外观面板作为所述外观面板,安装在所述基底面板上,
在所述基底面板的嵌合槽内以自所述嵌合槽的位于内侧的槽内侧面突出的方式设有多个树脂制用定位突起,在安装所述树脂制外观面板时,这些树脂制用定位突起与所述树脂制外观面板的凸缘部相接触,而相对于所述基底面板沿上下方向或左右方向定位所述树脂制外观面板,并且,在所述基底面板的嵌合槽内以自所述嵌合槽的位于外侧的槽外侧面突出的方式设有多个金属制用定位突起,在安装所述金属制外观面板时,这些金属制用定位突起与所述金属制外观面板的凸缘部相接触,而相对于所述基底面板沿上下方向或左右方向定位所述金属制外观面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的室内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基底面板的嵌合槽设在所述面板部的上下左右四方向的外周,并且,所述外观面板的凸缘部也形成在所述外观部的上下左右四方向的外周,
在安装所述树脂制外观面板时,多个所述树脂制用定位突起与所述树脂制外观面板上的上下左右四方向的各方向的所述凸缘部的内侧面相接触,相对于所述基底面板沿上下方向和左右方向定位所述树脂制外观面板,并且,在安装所述金属制外观面板时,多个所述金属制用定位突起与所述金属制外观面板上的上下左右四方向的各方向的所述凸缘部的外侧面相接触,相对于所述基底面板沿上下方向和左右方向定位所述金属制外观面板。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空调的室内机,其特征在于,
该空调的室内机具备:
多个卡合孔,它们以贯穿所述外观面板的凸缘部的方式设于该凸缘部;
多个卡合爪,它们与所述多个卡合孔分别卡合而保持所述外观面板,在缺口空间内以具有倾斜面的方式向所述嵌合槽内隆起地形成于爪支承板上,所述缺口空间是所述基底面板的嵌合槽处的所述槽内侧面以规定宽度缺口而得到的缺口空间,所述倾斜面自所述嵌合槽的开口侧向里侧去而高度增加,所述爪支承板相对于位于该缺口空间的两侧的所述槽内侧面独立设置;
所述爪支承板包括:
有角U字形的外框,其由连结部和两条腿部构成,这两条腿部位于彼此空开间隔的位置,这两条腿部的一方端面与所述嵌合槽的槽底面相连接,所述连结部与所述腿部的另一方端面相连接而横跨所述两条腿部;
支座部,其与各腿部空开规定间隔地位于所述两条腿部之间,该支座部的一方端面与所述连结部相连接,并且另一方端部是自由端,所述卡合爪在该支座部隆起;
在将所述外观面板的凸缘部插入所述嵌合槽时,被插入的所述凸缘部一边按压所述卡合爪的倾斜面一边进入所述嵌合槽,该按压的力使所述爪支承板弹性变形,从而使所述卡合爪与所述卡合孔卡合,此时的所述爪支承板的弹性变形是所述外框相对于所述槽底面挠曲变形以及所述支座部相对于所述连结部挠曲变形的两步的弹性变形。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空调的室内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卡合爪具有与所述嵌合槽的槽底面相面对的卡合面,所述卡合孔的里侧的缘卡定于该卡合面,从而限制所述外观面板相对于所述基底面板向前方移动。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空调的室内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金属制外观面板的外观部的板厚Tm比所述树脂制外观面板的外观部的板厚Tp薄,
在将所述金属制外观面板安装于所述基底面板的情况下,在所述金属制外观面板的外观部与所述基底面板的面板部之间夹设有间隙调整构件,该间隙调整构件具有相当于所述树脂制外观面板的外观部与所述金属制外观面板的外观部的板厚差Tp-Tm的厚度,
在安装了所述金属制外观面板的情况下、以及在安装了所述树脂制外观面板的情况下,各所述正面外观面板的所述外观部的正面即外观面在前后方向上的位置大致相同。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空调的室内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间隙调整构件是具有吸声效果的吸声件,
由所述金属制外观面板的外观部和所述基底面板的面板部夹持所述吸声件。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空调的室内机,其特征在于,
在将所述金属制外观面板安装于所述基底面板的情况下,在所述金属制外观面板的外观部与所述基底面板的面板部之间夹设有具有吸声效果的吸声件,
利用所述金属制外观面板的外观部和所述基底面板的面板部夹持所述吸声件。
CN201310049818.8A 2012-02-15 2013-02-07 空调的室内机 Active CN103256657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2-030672 2012-02-15
JP2012030672A JP5803725B2 (ja) 2012-02-15 2012-02-15 空気調和機の室内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256657A true CN103256657A (zh) 2013-08-21
CN103256657B CN103256657B (zh) 2015-10-07

Family

ID=48939959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049818.8A Active CN103256657B (zh) 2012-02-15 2013-02-07 空调的室内机
CN 201320071800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3131985U (zh) 2012-02-15 2013-02-07 空调的室内机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1320071800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3131985U (zh) 2012-02-15 2013-02-07 空调的室内机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5803725B2 (zh)
CN (2) CN103256657B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369025A (zh) * 2015-12-01 2018-08-03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空气调节机的室内机
CN109906343A (zh) * 2016-11-09 2019-06-18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送风装置
CN110748952A (zh) * 2018-07-23 2020-02-04 大金工业株式会社 空调室内机
CN111837002A (zh) * 2018-03-19 2020-10-27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空调机的室内机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803725B2 (ja) * 2012-02-15 2015-11-04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空気調和機の室内機
JP6272121B2 (ja) * 2014-04-21 2018-01-31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空気調和機
JP6511634B2 (ja) * 2014-07-17 2019-05-15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空気調和装置
JP2017138075A (ja) * 2016-02-05 2017-08-10 三菱重工業株式会社 空気調和装置
KR102229480B1 (ko) * 2019-03-18 2021-03-18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공기 조화기의 실내기
KR102232219B1 (ko) * 2019-03-19 2021-03-26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공기 조화기의 실내기
WO2020202298A1 (ja) * 2019-03-29 2020-10-08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空気調和機の室内機
KR102306046B1 (ko) * 2019-12-16 2021-09-30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공기 조화기의 실내기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827202A (en) * 1972-11-07 1974-08-06 Sterling Radiator Co Inc Joint for enclosure, and mounting therefor
CN1590858A (zh) * 2003-09-02 2005-03-09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空调器的室内单元
CN1842679A (zh) * 2003-09-01 2006-10-04 大金工业株式会社 空调机的室内机及其制造方法
CN102345925A (zh) * 2011-10-24 2012-02-08 合肥海尔空调器有限公司 空调装饰板、具有该空调装饰板的空调挂机
EP2454697A2 (en) * 2009-07-15 2012-05-23 Cardiac Pacemakers, Inc. Remote pace detection in an implantable medical device
CN203131985U (zh) * 2012-02-15 2013-08-14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空调的室内机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419371Y2 (zh) * 1986-11-13 1992-05-01
JPH04126928A (ja) * 1990-06-20 1992-04-27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空気調和装置
JP3058375U (ja) * 1998-10-12 1999-06-18 船井電機株式会社 エアコンおよびエアコンに用いられるプレート
JP2002372256A (ja) * 2001-06-19 2002-12-26 Sharp Corp 空気調和機の化粧パネル取付構造
JP2003322355A (ja) * 2002-04-25 2003-11-14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空気調和機の室内ユニット
JP5061812B2 (ja) * 2007-09-25 2012-10-31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空気調和機の室内ユニット
JP5338563B2 (ja) * 2009-08-21 2013-11-13 三菱樹脂株式会社 放熱パネル
JP5110095B2 (ja) * 2010-01-21 2012-12-26 ダイキン工業株式会社 空調室内機のパネル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827202A (en) * 1972-11-07 1974-08-06 Sterling Radiator Co Inc Joint for enclosure, and mounting therefor
CN1842679A (zh) * 2003-09-01 2006-10-04 大金工业株式会社 空调机的室内机及其制造方法
CN1590858A (zh) * 2003-09-02 2005-03-09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空调器的室内单元
EP2454697A2 (en) * 2009-07-15 2012-05-23 Cardiac Pacemakers, Inc. Remote pace detection in an implantable medical device
CN102345925A (zh) * 2011-10-24 2012-02-08 合肥海尔空调器有限公司 空调装饰板、具有该空调装饰板的空调挂机
CN203131985U (zh) * 2012-02-15 2013-08-14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空调的室内机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369025A (zh) * 2015-12-01 2018-08-03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空气调节机的室内机
CN108369025B (zh) * 2015-12-01 2020-07-14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空气调节机的室内机
CN109906343A (zh) * 2016-11-09 2019-06-18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送风装置
CN109906343B (zh) * 2016-11-09 2021-02-26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送风装置
CN111837002A (zh) * 2018-03-19 2020-10-27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空调机的室内机
CN111837002B (zh) * 2018-03-19 2022-07-08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空调机的室内机
CN110748952A (zh) * 2018-07-23 2020-02-04 大金工业株式会社 空调室内机
CN110748952B (zh) * 2018-07-23 2022-06-21 大金工业株式会社 空调室内机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13167400A (ja) 2013-08-29
JP5803725B2 (ja) 2015-11-04
CN103256657B (zh) 2015-10-07
CN203131985U (zh) 2013-08-1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3131985U (zh) 空调的室内机
US7735538B2 (en) Door shutter
CN204196671U (zh) 用于车辆的车顶模块和密封件
CA2571910A1 (en) Exterior wall panel with enhanced interior facing surface
CN101805979B (zh) 衣物处理装置的门组件
KR102661024B1 (ko) 냉장고 도어
US20090249824A1 (en) exterior plate assembly for refrigerator
JP2924999B2 (ja) 車両のサンバイザのための支承装置
CN205582789U (zh) 一种墙壁开关
JP4992874B2 (ja) 空気調和機の装飾部品の取付構造
US20230008640A1 (en) Wing knob device for air vent
CN202511433U (zh) 空调装置用镶板以及空调装置
CN106476207B (zh) 一种软硬结合手机套及其加工方法
JP5444164B2 (ja) 冷蔵庫
CN111003929B (zh) 热弯模具、壳体、壳体组件、电子设备及壳体的制造方法
CN201003354Y (zh) 无框玻璃门夹固座
CN203454563U (zh) 冷柜门体及具有其的冷柜
JP5057369B2 (ja) ヘッドレスト用インサートのシール構造
KR102541111B1 (ko) 에어벤트의 윙 노브 장치의 조립방법
CN216244842U (zh) 一种空调器
CN204527036U (zh) 顶盖控制面板支架
JP4809947B2 (ja) パネルの取付け構造
CN201102514Y (zh) 一种后窗饰板组件
CN207990935U (zh) 空调面板组件及空调室内机
CN214290151U (zh) 一种滑块结构及折弯模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