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250006B - 过滤器保持装置、过滤器清扫装置和空气调节机 - Google Patents

过滤器保持装置、过滤器清扫装置和空气调节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250006B
CN103250006B CN201180058464.2A CN201180058464A CN103250006B CN 103250006 B CN103250006 B CN 103250006B CN 201180058464 A CN201180058464 A CN 201180058464A CN 103250006 B CN103250006 B CN 10325000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lter
box
limit switch
rib
framewor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80058464.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250006A (zh
Inventor
河野雄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rp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harp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rp Corp filed Critical Sharp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325000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25000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25000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250006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00Details common to, or for 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or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28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filte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00Room units for air-conditioning, e.g. separate or self-contained units or units receiving primary air from a central station
    • F24F1/0007Indoor units, e.g. fan coil units
    • F24F1/0068Indoor units, e.g. fan coil units characterised by the arrangement of refrigerant piping outside the heat exchanger within the unit cas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ir Filters, Heat-Exchange Apparatuses, And Housings Of Air-Conditioning Units (AREA)
  • Switch Cases, Indication, And Locking (AREA)
  • Rotary Switch, Piano Key Switch, And Lever Switch (AREA)
  • Filtering Of Dispersed Particles In Gas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过滤器保持装置、过滤器清扫装置和空气调节机,能够简单地将检测过滤器的限位开关安装到外壳上。在设置于外壳(3)的框架(18)上,形成有使移动的过滤器(7)通过的导向通道(35)。在框架(18)上,形成有相对的两个肋(69、70),在肋(69、70)的外侧形成有爪(71)。限位开关(65)的盒(67)被保持成绕设置于框架(18)的销(72)转动自如。如果盒(67)绕销(72)转动且越过爪(71),则盒(67)的一个侧面与任意一个肋(69、70)抵接,并且盒(67)的另一个侧面与爪(71)抵接。限位开关(65)的盒(67)被肋(69、70)和爪(71)夹持,限位开关(65)被直接安装到框架(18)上。

Description

过滤器保持装置、过滤器清扫装置和空气调节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对安装在空气调节机等的吸入口处的过滤器进行保持的过滤器保持装置。
背景技术
在空气调节机的室内机的吸入口处安装过滤器,利用过滤器除去吸入的空气中的灰尘。最近,出现了安装有过滤器清扫装置的空气调节机,所述过滤器清扫装置边使该过滤器移动边对其进行清扫。过滤器清扫装置具有过滤器保持装置,该过滤器保持装置将过滤器保持成移动自如。过滤器保持装置具有设置在外壳上的框架,并且在框架上形成有使装卸自如的过滤器通过的导向通道。借助导向通道将过滤器保持在外壳上。
例如,在专利文献1记载的过滤器清扫装置中,过滤器利用齿带从与吸入口对应的位置移动。在移动过程中利用刷刮除过滤器上的灰尘,灰尘被积存在集尘盒里。清扫后,过滤器返回到原来的位置。
为了检测过滤器返回时的安装状态,在过滤器清扫装置上设置有限位开关。如果过滤器位于正常的原点位置,则限位开关检测到过滤器。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公开公报特开2008-101846号
然而,通常限位开关被螺钉固定在罩内部,并且被设置在过滤器通过的导向通道附近。罩通过螺钉被安装在室内机的外壳上。
这样,限位开关的安装存在构件数量多、安装工序多的问题。并且,如果内装有限位开关的罩偏离安装位置,过滤器的检测精度就会产生偏差,因此不能将过滤器保持在正常的位置上。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能够简单地安装限位开关并且能够得到稳定的检测精度的过滤器保持装置。
本发明的过滤器保持装置在框架上设置有使能装卸的过滤器通过的导向通道和检测过滤器有无的限位开关,在框架上还设置有用于固定限位开关的销和多个固定构件。在限位开关的盒上,在从盒的中心偏心的位置设置有孔,通过将销嵌入孔中,使盒被保持成绕销转动自如,当盒绕销转动时,盒的侧面抵接于固定构件,盒被销和各固定构件夹持,限位开关被直接安装到框架上。
利用形成在框架上的固定构件,将限位开关直接安装并固定到框架上。因此,不需要用于固定的螺钉等构件。
优选的是,限位开关相对于过滤器通过的导向通道倾斜设置,以使限位开关的杆进入到过滤器的进路。这样,通过将限位开关倾斜设置,可以使限位开关的杆位于阻挡沿导向通道移动的过滤器的进路的位置上。当移动的过滤器与杆接触时,杆移动的行程变大,能够可靠地检测到过滤器的存在。
优选的是,限位开关的盒呈矩形,盒的一个侧面抵接于作为固定构件的肋,盒的与所述侧面不同的侧面抵接于作为固定构件的爪。这样,限位开关被肋和爪夹持固定。当有多个肋时,盒的不同侧面与各个肋抵接。另外,盒的侧面也包含盒的角。因此,限位开关在前后左右方向上的移动被限制。肋也可以从上方按压限位开关的盒。这样,限位开关在上下方向上的移动也被限制。
优选的是,在框架上设置有用于固定限位开关的销,在限位开关的盒上,在从盒的中心偏心的位置设置有孔。通过将销嵌入孔中,使盒被保持成绕销转动自如,当盒绕销转动时,盒的侧面抵接于固定构件,盒被销和各固定构件夹持,限位开关被直接安装到框架上。此外,优选的是,在盒上设置有多个孔,能够改变销所嵌入的孔。由此,能够改变限位开关相对于导向通道的角度。
相对的两个肋被分离配置,为了使横向的限位开关的盒进入到两个肋之间,也可以把盒的对角线上的一个角倾斜地切掉。盒在与销嵌合时不与肋接触。在盒与销嵌合之后,通过把横向的盒转动成纵向,将限位开关固定到框架上。
也可以在框架上形成隐藏限位开关的杆的覆盖件。覆盖件向导向通道突出。这样,通过覆盖件隐藏杆,能够相对于外部的异物来保护杆。
此外,本发明的过滤器清扫装置具备上述的过滤器保持装置,边使过滤器在导向通道中移动边利用清扫部对过滤器进行清扫。
此外,本发明的空气调节机安装有上述的过滤器保持装置或安装有上述的过滤器清扫装置。
按照本发明,不使用螺钉、罩等构件就可以将限位开关安装到框架上。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空气调节机的室内机的立体图。
图2是室内机的剖视图。
图3是过滤器清扫装置的单元框架的立体图。
图4是过滤器的六视图。
图5表示过滤器,(a)是表面的立体图,(b)是背面的立体图。
图6是拆卸集尘盒后的单元框架的立体图。
图7是具有移动部的单元框架的立体图。
图8表示清扫过滤器时的单元框架,(a)是清扫前的过滤器位于安装位置时的剖视图,(b)是过滤器移动中的剖视图,(c)是过滤器到达终点时的剖视图。
图9表示单元框架,(a)是集尘盒安装时的剖视图,(b)是集尘盒拆卸时的剖视图。
图10表示限位开关的固定构件,(a)是从前方观察时的立体图,(b)是从后方观察时的立体图,(c)是从侧方观察时的立体图。
图11表示安装限位开关时的状态,(a)是把限位开关放进侧框时的立体图,(b)是转动限位开关时的立体图,(c)是限位开关被固定在设置位置时的立体图。
图12表示限位开关检测移动的过滤器时的状态,(a)是表示检测开始时的限位开关的图,(b)是表示检测途中的限位开关的图,(c)是表示检测结束时的限位开关的图。
附图标记说明
3外壳
4吸入口
7过滤器
15移动部
16清扫部
17集尘盒
18单元框架
20网格部
21框体
21a纵框
21b横框
24齿条
25倾斜面
26标记
35导向通道
41步进电机
45集尘箱
46过滤器导向件
47导向肋
50转动刷
51清扫电机
65限位开关
66杆
67盒
68设置台
69肋
70肋
71爪
72销
具体实施方式
图1、图2表示本实施方式的空气调节机的室内机。室内机具有热交换器1和室内风扇2,所述热交换器1和室内风扇2被安装在外壳3内。从外壳3的前表面到底面呈弯曲面。在外壳3的上表面上形成有吸入口4,在弯曲面上形成有吹出口5。
在外壳3的内部形成有从吸入口4到吹出口5的空气通道6,在该空气通道6中设置热交换器1和室内风扇2。在吸入口4和热交换器1之间配置有过滤器7,用于除去从吸入口4吸入的室内空气中的灰尘。过滤器7左右设置两个。在室内机内设置有过滤器清扫装置,边使该过滤器7移动边对其进行清扫。
在外壳3的弯曲面上,设置有开关吹出口5的面板10。面板10被开关自如地支承在外壳3上,并且设置有用于开关面板10的开关部。
当空气调节机运转时,面板10打开。在制冷运转时,面板10把冷风导向斜上方,使冷风沿着屋顶吹出。在制热运转时,面板10按压向前方吹出的暖风,把暖风导向地面方向。另外,在制冷运转的初期也向地面方向吹出冷风,进行快速制冷。在运转停止时,面板10成为关闭姿势,覆盖吹出口5并与外壳3成为一体。
此外,在外壳3内的热交换器1的下方设置有排水盘11,用于承载沿热交换器1流下的露水。排水盘11与形成吹出口5的排水盘单元12形成一体。在排水盘单元12上,安装有产生离子的离子产生单元13。
在空气调节机中,在室外设置有与室内机对应的、未图示的室外机。在室外机内安装有压缩机、热交换器、四通阀、室外风扇等,由它们和室内侧的热交换器1形成制冷循环系统。而且,室内机设置有控制制冷循环系统的控制装置。由微处理器构成的控制装置根据使用者的指示以及检测室温或外部气温的温度传感器等各种传感器的检测信号,控制制冷循环系统,进行制冷或制热运转。此时,控制装置根据制冷或制热运转控制开关部来开关面板10。此外,控制装置定期地或根据使用者的指示控制过滤器清扫装置,边使过滤器7移动边对其进行清扫。
过滤器清扫装置包括:移动部15,使过滤器7移动;清扫部16,清扫过滤器7;集尘盒17,收容从过滤器7除去的灰尘,如图3所示,它们被一体地设置在单元框架18上。过滤器7被保持在单元框架18上,当过滤器7移动时,过滤器7由单元框架18引导。该单元框架18构成过滤器保持装置,将装卸自如的过滤器保持成能够移动。即,过滤器清扫装置具有过滤器保持装置。
单元框架18以覆盖热交换器1的前表面到上表面的方式安装在外壳3上,并且相对于外壳3装卸自如。在单元框架18的前方设置有开关自如的前面板19。前面板19装卸自如地安装在外壳3上。前面板19围绕外壳3的上部的轴进行开关,当前面板19打开时,露出集尘盒17。集尘盒17装卸自如地安装在单元框架18上。当卸下集尘盒17时,能够装卸过滤器7。
如图4、图5所示,过滤器7由网格部20和包围网格部20周围的框体21构成。并且,网格部20和框体21由聚丙烯树脂等合成树脂一体成形,框体21呈前后对称且左右对称的形状。此外,网格部20的形状也是前后对称且左右对称。因此,前后左右对称的过滤器7能从前后任意方向安装到外壳3上。
框体21由位于左右的纵框21a和位于前后的横框21b形成四方形的框状。在网格部20的背面上,分别等间隔地形成有用于增强的纵肋22a和横肋22b。网格部20的表面是一个平面。
在纵框21a上形成有齿条24,齿条24与被移动部15驱动转动的齿轮啮合。齿条24以在过滤器7的背面侧凸起、在表面侧凹陷的方式形成。此外,齿条24从纵框21a的前端延伸至后端,并且无论从前后任意方向安装到单元框架18上,齿条24都能与小齿轮啮合。齿条24的凸起部分的高度比纵肋22a高、且在横肋22b的高度以上。纵框21a、纵肋22a比横框21b、横肋22b壁薄。因此,不仅能够使过滤器7维持横向的刚性,而且能够在纵向上具有可弯曲性,从而能够使过滤器7在纵向上弯曲。
四方形的过滤器7的四个角被倾斜地切掉,形成倾斜面25。倾斜面25在纵向上被切掉得较长、在横向上被切掉得较短。另外,各角的倾斜面25的形状相同。
过滤器7从前侧或后侧的任意方向、以表面向上的方式进行安装。因此,在横框21b上设置有表示正反面和插入方向的标记26。在前后的横框21b的表面上,通过成形或刻印形成有“正面”和“插入方向”的标记26。在横框21b的背面上通过成形或刻印形成有“反面”的标记27。因此,使用者不会弄错过滤器7的正反面,能够简单地将过滤器7插入并安装到外壳3上。另外,标记并不限于上述用语,也可以使用记号、图画。
如图6、图7所示,单元框架18由保持过滤器7的底板30和左右的侧框31形成。底板30从上表面到前表面弯曲,并且具有平坦的下表面。底板30的左右两端一体地直立设置有侧框31。底板30的弯曲部分开口,在底板30的左右方向的中央设置有中心框32,将开口分成两部分。在该开口内由纵横的条状件33形成格栅部34。格栅部34位于与热交换器1相对的位置上,通过过滤器7的空气穿过格栅部34流向热交换器1。
在单元框架18上形成有对移动的过滤器7进行引导的导向通道35。如图8所示,进行清扫时,过滤器7从安装在吸入口4和热交换器1之间的安装位置向下移动,U形折返后,沿着格栅部34移动,之后到达吸入口4和热交换器1之间。在单元框架18的左右侧框31和中心框32上形成有从侧面观察为σ形状的导向槽36,过滤器7的纵框21a能够滑动地嵌入到导向槽36内。在从单元框架18的前表面到上表面的空间内,利用所述导向槽36和底板30的格栅部34形成导向通道35,所述导向通道35用于使过滤器7以U形折返的方式移动。
移动部15包括:小齿轮40,与在过滤器7上形成的齿条24啮合;步进电机41,驱动小齿轮40转动;以及导向辊42,辅助过滤器7移动。在单元框架18的侧框31的外面侧安装步进电机41,小齿轮40转动自如地支承在侧框31的内面侧。小齿轮40也转动自如地支承于中心框32。通过安装在步进电机41的电机轴上的齿轮向小齿轮40传递转动驱动力。左右的小齿轮40通过转动轴43连接。在转动轴43上安装有橡胶制的导向辊42。与小齿轮40的转动联动,导向辊42也转动。另外,与左右的过滤器7对应,移动部15被设置成左右一对。同步驱动两个步进电机41。
在底板30的下面安装有集尘盒17。集尘盒17分别被设置在左右。集尘盒17包括:集尘箱45,积存从过滤器7除去的灰尘;过滤器导向件46,按压边弯曲边移动的过滤器7;以及导向肋47,引导过滤器7移动,上述构件一体形成。
集尘箱45配置在导向辊42的下方。在集尘箱45的前侧的上部设置有过滤器导向件46。过滤器导向件46位于导向辊42的前方。在过滤器导向件46的与过滤器7相对的后面一侧,形成有辅助导向肋48。多个辅助导向肋48沿左右方向隔开间隔配置。
导向肋47被设置在集尘箱45的后侧的上部,转动自如地支承在集尘箱45上。多个导向肋47沿左右方向隔开间隔配置,各导向肋47形成一体。当导向肋47关闭时,放置在集尘箱45的上部。此时,导向肋47和过滤器导向件46的辅助导向肋48组合在一起。并且,导向肋47也和形成在底板30下面的辅助导向肋49组合在一起。通过这些肋的组合,形成包围导向辊42的半周以上的导向肋。
清扫部16包括:转动刷50,接触过滤器7并刮除灰尘;清扫电机51,驱动转动刷50转动。转动刷50以接触导向辊42的下侧的方式配置。并且转动刷50转动自如地支承于集尘盒17。即,在转动刷50的支轴52的两侧安装有将支轴52支承成转动自如的衬套,并且将衬套放置在集尘箱45的上部形成的U形的轴承上。关闭状态的导向肋47压住衬套。支轴52的衬套被轴承和导向肋47夹持,由此转动刷50转动自如地支承于集尘盒17。
转动刷50的支轴52从集尘箱45的左右两侧向外侧突出,并且在支轴52的两端安装有齿轮。在单元框架18的侧框31的外侧安装有清扫电机51,安装在清扫电机51的电机轴上的齿轮与支轴52的齿轮啮合。此外,在中心框32上设置有中间齿轮,所述中间齿轮与左右集尘盒17的位于中心框侧的齿轮啮合。清扫电机51设置在配置有电气盒的左右一侧。如果清扫电机51被驱动,则一侧的转动刷50转动,并且该转动驱动力通过中间齿轮向另一侧的支轴52传递,由此两侧的转动刷50联动转动。
集尘盒17相对于单元框架18装卸自如。在底板30的下表面上突出设置有挂钩55。挂钩55位于左右方向的中央。在集尘箱45的底面的中央形成有凹部56。挂钩55嵌入该凹部56。此外,在过滤器导向件46的前表面上设置有左右一对的滑动杆57,所述滑动杆57使锁杆滑动。如果使用者对滑动杆57进行滑动操作,而使锁杆向外侧突出,则锁杆嵌入到侧框31上形成的孔中。如此通过三点支承,集尘盒17被安装在单元框架18的规定位置上。当拆卸集尘盒17时,使用者进行操作使锁杆缩回,从而使集尘盒17升起。
如图9的(b)所示,如果将集尘盒17从外壳3拆下,则导向通道35敞开,露出用于使过滤器7进出外壳的插入口58。使用者能够通过该插入口58装卸过滤器7。在此,为了使过滤器7容易拆卸,设置有使过滤器7升起的提升构件60。
提升构件60与过滤器7的纵框21a相对配置,设置有左右一对。一侧的提升构件60转动自如地支承在侧框31上,而另一侧的提升构件60转动自如地支承在中心框32上,并且利用弹簧61分别施加作用力使左右的提升构件60向上转动。连接左右提升构件60,使两侧的提升构件60一体地转动。
利用弹簧61转动的提升构件60与过滤器7的左右纵框21a的背面抵接,把过滤器7往上推。当安装有集尘盒17时,由于过滤器7被过滤器导向件46的辅助导向肋48按压,所以过滤器7不会升起。但是如果集尘盒17被拆卸,由于过滤器导向件46的辅助导向肋48的按压消失,所以能够通过提升构件60使过滤器7的前侧升起,由此使过滤器7脱离小齿轮40和导向辊42。因此使用者能够抓住过滤器7将其顺畅地从插入口58拉出。
能够从外部通过插入口58看到侧框31的导向槽36。在安装过滤器7时,使用者将过滤器7的纵框21a插入侧框31的导向槽36。此时,使用者确认过滤器7的前后方向和正反面。由于在左右形成有齿条24,所以能够容易确认过滤器7的前后方向。不需要确认过滤器7的前侧和后侧。此外,由于具有表示正反面的标记26、27,且正反面的形状不同,所以也能够容易确认正反面。因此,使用者看一眼过滤器7就可以辨别出过滤器7的插入方向,从而使过滤器7的安装作业变得容易。此外,不仅在从外壳3的前面安装过滤器7的情况下容易安装过滤器7,而且在从外壳3的上面或底面安装过滤器7的情况下,也能够容易安装过滤器7。
使用者把过滤器7推入后安装集尘盒17。过滤器7的前侧被集尘盒17的辅助导向肋48按压,因此过滤器7被固定在安装位置上。此时,纵框21a的齿条24与小齿轮40啮合。
在此,为了检测出过滤器7的安装状态,在单元框架18上设置有限位开关65。如图2、图3所示,限位开关65配置在导向通道35的后端附近,并且相对于左右的过滤器7分别设置。如图11所示,限位开关65由接触过滤器7的杆66和支承杆66的矩形的盒67构成,盒67内安装有微动开关。
限位开关65直接安装在单元框架18上。如图10、图11所示,在单元框架18的侧框31上设置有多个固定构件,限位开关65的盒67被多个固定构件夹持,被固定在规定的设置位置。限位开关65相对于导向通道35倾斜设置。
在侧框31的后端形成有限位开关65的设置台68。在设置台68上形成有固定构件。固定构件包括两个肋69、70、一个爪71和销72。
两个肋69、70在前后方向上相对且分开配置。前侧的肋69由挡住前面、导向通道的侧面、上面的壁形成。后侧的肋70由挡住后面、外侧的侧面、上面的壁形成。各肋69、70从设置台68到上面的高度和盒67的高度大致相同。
爪71被设置在两个肋69、70之间、且比各肋69、70靠向外侧。爪71突出形成在设置台68上。沿着爪71形成有切槽,爪71成为被悬臂支承的状态。因此,爪71能够在上下方向上移动。
在设置台68上,突出设置有用于保持限位开关65的销72。销72位于后侧的肋70附近。在限位开关65的盒67上形成有孔75。孔75被设置在靠近限位开关65的端部的位置。具体地说,当限位开关65设置在单元框架18上时,孔75位于后侧的端部附近。如果销72嵌入孔75,则盒67被保持成绕销72转动自如。而且,利用销72限制了盒67在前后左右方向上的移动。另外,该孔75利用的是盒67上所形成的多个螺钉用孔中的一个。因为利用了盒67的已有的孔,所以不需要进行开孔加工。
限位开关65以杆66的前端朝向后侧的方式被设置在设置台68上。以盒67的对角线与导向通道35平行、即与过滤器7平行的方式将盒67倾斜设置。此时,盒67的具有杆66的侧面(内侧面)与前侧的肋69抵接,并且盒67的与内侧面相反一侧的侧面(外侧面)与爪71抵接。即,盒67不仅被销72和肋69夹持,而且也被销72和爪71夹持。因此,限制了盒67绕销72的转动。此外,通过各肋69、70的上面的壁和设置台68,盒67的前侧和后侧在上下方向上被夹持。因此,限位开关65在上下方向上的移动被限制。
这样,通过两个肋69、70、爪71和销72,盒67在前后左右方向、上下方向上的移动和转动被限制。因此,限位开关65在规定的设置位置上被固定于设置台68。另外,这里的固定当然包括具有些许间隙的情况。
通过上述的结构,不需要用于固定限位开关65的螺钉、罩等构件,并且能够单手进行限位开关65的安装作业,能够简单地、精度良好地安装限位开关65。
为了能够使限位开关65的安装时的作业容易进行,盒67的对角线上的两个角中、后侧的角被倾斜地切掉。如图11的(a)所示,使用者把限位开关65横向放置,把盒67放入两个肋69、70之间。此时,由于后侧的角被倾斜地切掉,因此接触不到肋70。
如图11的(b)所示,如果销72嵌入盒67的孔75内,使用者按压盒67使其转动。盒67转动成纵向。此时,虽然盒67的内侧面接触爪71,但由于爪71弯曲向下方移动,所以盒67可以越过爪71。
如图11的(c)所示,盒67的对角线上的角分别进入肋69、70中,当盒67的外侧面越过爪71时,盒67的内侧面与前侧的肋69抵接。此时,位于与导向通道35相反一侧的盒67的外侧面与爪71抵接。因此,盒67的转动被限制。另外,此时盒67的外侧面也可以与后侧的肋70抵接。
如上所述,因为盒67与两个肋69、70、爪71、销72抵接,因此在前后左右方向、上下方向上的移动和转动被限制。由此,能够限制限位开关65在所有方向上的移动,从而防止限位开关65从设置位置偏离。因此,空气调节机运转过程中即使产生振动等,限位开关65也不会从设置位置偏离。限位开关65可以进行稳定的检测,可以准确地检测过滤器7的有无或过滤器7的位置。
并且,当设置了限位开关65时,限位开关65的杆66从在侧框31上形成的开口向导向通道35内突出。即,杆66的前端位于侧框31的导向槽36内。当限位开关65固定在设置位置时,限位开关65的杆66进入过滤器7的进路。
侧框31上设置有隐藏杆66的覆盖件73。覆盖件73向导向通道35突出形成。利用覆盖件73从外部隐藏杆66,可以防止物体从外部接触杆66。
当把过滤器7安装到外壳3上时,过滤器7在导向通道35中移动。如图12的(a)所示,当过滤器7靠近安装位置时,限位开关65的杆66以阻挡过滤器7的进路的方式待机。移动到此的过滤器7的角的倾斜面25的后端与杆66接触。通过把过滤器7的角设置成倾斜面25,使杆66和倾斜面25形成的角度变小,由此过滤器7不会被杆66卡住、而是顺畅地接触。
并且,如图12的(b)所示,如果过滤器7进一步移动,则杆66被倾斜面25顺畅地挤压。如图12的(c)所示,如果过滤器7到达安装位置,则杆66被完全挤入。根据杆66的动作,微动开关导通,并且控制装置利用来自限位开关65的导通信号检测到过滤器7被安装。这样,在限位开关65检测过滤器7时,从过滤器7接触杆66到杆66停止移动的期间,过滤器7移动的距离变长,而杆66移动的行程达到最大。因此,能够使微动开关可靠地进行动作,从而可以提高检测精度。
另外,当限位开关65和过滤器7平行设置时,相比于倾斜设置时,杆66移动的行程变小。因此,杆66不会被完全挤入,使微动开关65的动作不完全,有可能误检测过滤器7的有无。
当过滤器清扫装置清扫过滤器7时,控制装置使移动部15和清扫部16动作。驱动步进电机41使小齿轮40和导向辊42转动。如图8的(a)所示,位于安装位置的过滤器7开始沿导向通道35向下方移动。驱动清扫电机51使转动刷50转动。如图8的(b)所示,当过滤器7进行U形折返时,转动刷50与过滤器7接触并刮除灰尘,灰尘积存在集尘箱45里。如图8的(c)所示,当过滤器7到达终点时,过滤器7的后端到达转动刷50。但过滤器7的前端没有到达限位开关65。此时,步进电机41停止转动。
在此,步进电机41停止的时机如下。当过滤器7从安装位置移动时,限位开关65断开。控制装置根据限位开关65的断开信号,对步进电机41的脉冲数进行计数。如果达到预先设定的计数值,则控制装置使步进电机41停止。根据过滤器7的后端从安装位置到达作为终点的转动刷50的距离设定该计数值。
此后,步进电机41反转,过滤器7返回导向通道35。在过滤器7返回的途中也驱动转动刷50,对过滤器7进行清扫。如果过滤器7的前端通过转动刷50并且过滤器7到达安装位置,则限位开关65检测到过滤器7,并且控制装置根据限位开关65的导通信号使步进电机41和清扫电机51停止。
另外,也可以利用限位开关65检测过滤器7是否到达终点。移动的过滤器7的前端到达限位开关65的时刻成为终点。此时,过滤器7的后端至少到达转动刷50即可,也可以通过转动刷50。
清扫过滤器时,如果位于安装位置的过滤器7移动,则过滤器7从限位开关65脱离,限位开关65输出断开信号。如果过滤器7到达终点,则过滤器7的前端与限位开关65接触,限位开关65输出导通信号。控制装置检测到从限位开关65输入了断开信号后又输入了导通信号,则停止步进电机41。而且,控制装置使步进电机41反转。如果过滤器7沿导向通道35向相反方向移动,则限位开关65输出断开信号。如果过滤器7到达安装位置,则限位开关65输出导通信号,并且控制装置使步进电机41和清扫电机51停止。
倾斜设置限位开关65,并且以位置不偏离的方式固定。由于杆66处于导向槽36内,所以即使过滤器7在左右方向上偏离,杆66也必定与过滤器7接触。因此,限位开关65能够可靠地检测到沿导向通道35移动到此的过滤器7。特别是通过使用在四角上形成有倾斜面25的过滤器7,能够根据过滤器7的移动使杆66慢慢地移动,从而能够防止杆66急剧地移动。因此,不会对限位开关65施加冲击,能够防止微动开关等损伤,从而延长限位开关65的使用年限。
另外,本发明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当然可以在本发明的范围内对上述实施方式进行各种修改与变更。上述的过滤器、过滤器保持装置和具有过滤器保持装置的过滤器清扫装置也可以用于空气调节机以外的空气净化机、加湿器、除湿机。另外,虽然保持过滤器的单元框架被安装在外壳上,但是也可以将外壳本身作为框架,将过滤器保持成能够移动。
固定限位开关的固定构件也可以是直立的壁。上述方式中,盒的内侧面与前侧的肋抵接,但也可以使盒后侧的侧面(后侧面)与后侧的肋抵接。盒的后侧面与后侧的肋抵接,并且盒的外侧面与爪抵接,由此限制盒绕销转动。此外,也可以在侧框的设置台上形成将限位开关引导至设置位置的导向件,使限位开关在设置台上滑动并与肋接触。
盒的转动中心是嵌入销的孔的位置。转动中心位于从矩形盒的中心偏心的位置。因此,从盒的转动中心到四个角的距离各不相同。根据从转动中心到角的距离来确定从转动中心到肋的距离,由此能够设定与肋抵接的盒的侧面。因此,通过改变肋的位置,能够改变相对于导向通道的盒的角度,进而改变限位开关的检测灵敏度。在此,如果肋相对于单元框架设置成移动自如,则能够通过移动肋来调节盒的角度。
此外,在盒上存在多个孔。因此,通过改变嵌入销的孔,当盒转动时,可以改变与肋抵接的盒的侧面,也改变相对于导向通道的盒的角度,进而改变杆的前端的位置。因此,能够以一个过滤器保持装置对应尺寸不同的过滤器。
过滤器的齿条不仅可以设置在纵框上,也可以设置在网格部上。例如,在过滤器的左右对称的位置上形成偶数个齿条,或在通过左右方向的中心的位置上形成一个齿条。此外,也可以在过滤器上形成能使小齿轮进入的孔来替代齿条。被驱动转动的小齿轮进入到孔内使过滤器移动。在这种情况下,过滤器不仅前后对称、上下对称,也能够正反对称。

Claims (13)

1.一种过滤器保持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框架上设置有使能装卸的过滤器通过的导向通道和检测过滤器有无的限位开关,
在框架上还设置有用于固定限位开关的销和多个固定构件,
在限位开关的盒上,在从盒的中心偏心的位置设置有孔,通过将销嵌入孔中,使盒被保持成绕销转动自如,当盒绕销转动时,盒的侧面抵接于固定构件,盒被销和各固定构件夹持,限位开关被直接安装到框架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过滤器保持装置,其特征在于,限位开关相对于导向通道倾斜设置,以使限位开关的杆进入到过滤器的进路,在盒上设置有多个孔,能够通过改变销所嵌入的孔来改变限位开关相对于导向通道的角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过滤器保持装置,其特征在于,限位开关的盒呈矩形,盒的一个侧面抵接于作为固定构件的肋,盒的与上述抵接于肋的侧面不同的侧面抵接于作为固定构件的爪。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过滤器保持装置,其特征在于,肋设置在框架上,而且能移动,能够通过改变肋的位置来调节限位开关相对于导向通道的角度。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过滤器保持装置,其特征在于,相对的两个肋被分离配置,盒的对角线上的一个角被倾斜地切掉,以使横向的限位开关的盒进入到两个肋之间,通过把横向的盒转动成纵向来把限位开关固定到框架上。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过滤器保持装置,其特征在于,限位开关的盒呈矩形,盒的一个侧面抵接于作为固定构件的肋,盒的与上述抵接于肋的侧面不同的侧面抵接于作为固定构件的爪。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过滤器保持装置,其特征在于,肋设置在框架上,而且能移动,能够通过改变肋的位置来调节限位开关相对于导向通道的角度。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过滤器保持装置,其特征在于,相对的两个肋被分离配置,盒的对角线上的一个角被倾斜地切掉,以使横向的限位开关的盒进入到两个肋之间,通过把横向的盒转动成纵向来把限位开关固定到框架上。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过滤器保持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框架上形成有隐藏限位开关的杆的覆盖件,所述覆盖件向导向通道突出。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过滤器保持装置,其特征在于,移动的过滤器被框架的侧框引导,在框架的侧框的后端形成有限位开关的设置台,销和固定构件形成在设置台上。
11.一种过滤器清扫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权利要求1至10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过滤器保持装置,边使过滤器在导向通道中移动边利用清扫部对过滤器进行清扫。
12.一种空气调节机,其特征在于,安装有权利要求1至10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过滤器保持装置。
13.一种空气调节机,其特征在于,安装有权利要求11所述的过滤器清扫装置。
CN201180058464.2A 2010-12-08 2011-11-30 过滤器保持装置、过滤器清扫装置和空气调节机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250006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0-273372 2010-12-08
JP2010273372A JP5080633B2 (ja) 2010-12-08 2010-12-08 フィルタ保持装置、フィルタ清掃装置および空気調和機
PCT/JP2011/077629 WO2012077545A1 (ja) 2010-12-08 2011-11-30 フィルタ保持装置、フィルタ清掃装置および空気調和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250006A CN103250006A (zh) 2013-08-14
CN103250006B true CN103250006B (zh) 2015-11-25

Family

ID=4620703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80058464.2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250006B (zh) 2010-12-08 2011-11-30 过滤器保持装置、过滤器清扫装置和空气调节机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JP (1) JP5080633B2 (zh)
CN (1) CN103250006B (zh)
WO (1) WO2012077545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017565A (zh) * 2019-03-03 2019-07-16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空调器的控制方法、空调器以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696838B2 (ja) * 2011-01-19 2015-04-08 株式会社富士通ゼネラル 空気調和機
JP6081762B2 (ja) * 2012-10-02 2017-02-15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フィルタ保持装置、フィルタ清掃装置および空気調和機
JP2021085555A (ja) * 2019-11-25 2021-06-03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フィルタ検知装置、空気調和機
CN113819554B (zh) * 2021-09-23 2022-12-30 南京佳为生物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动力型窗式通风器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3123590A (ja) * 2001-10-19 2003-04-25 Teikoku Tsushin Kogyo Co Ltd つまみ
JP2006194562A (ja) * 2005-01-17 2006-07-27 Fujitsu General Ltd 空気調和機
CN1873339A (zh) * 2006-04-12 2006-12-06 广东美的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空调过滤网自清洁装置
CN101670216A (zh) * 2009-10-19 2010-03-17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卫生装备研究所 高效过滤器线扫描检漏系统
CN201543347U (zh) * 2009-05-22 2010-08-11 富士通将军(上海)有限公司 空调器过滤网自动清洁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437871U (zh) * 1977-08-20 1979-03-12
JPS586326U (ja) * 1981-07-04 1983-01-17 パイオニア株式会社 スイツチ保持機構
JPS5960821A (ja) * 1982-09-29 1984-04-06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スイツチ類の取付装置
JPS6373605U (zh) * 1986-10-31 1988-05-17
JPH0379139U (zh) * 1989-12-05 1991-08-12
JPH0425125U (zh) * 1990-06-26 1992-02-28
JPH08238313A (ja) * 1995-01-06 1996-09-17 Koichi Suzumori 点滴薬液の残量予告装置
JP3359286B2 (ja) * 1998-06-03 2002-12-24 株式会社テーアンテー スイッチ取付構造
JP4251209B2 (ja) * 2006-10-19 2009-04-08 ダイキン工業株式会社 フィルタ掃除ユニット付空気調和機
JP5195195B2 (ja) * 2008-09-12 2013-05-08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冷蔵庫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3123590A (ja) * 2001-10-19 2003-04-25 Teikoku Tsushin Kogyo Co Ltd つまみ
JP2006194562A (ja) * 2005-01-17 2006-07-27 Fujitsu General Ltd 空気調和機
CN1873339A (zh) * 2006-04-12 2006-12-06 广东美的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空调过滤网自清洁装置
CN201543347U (zh) * 2009-05-22 2010-08-11 富士通将军(上海)有限公司 空调器过滤网自动清洁装置
CN101670216A (zh) * 2009-10-19 2010-03-17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卫生装备研究所 高效过滤器线扫描检漏系统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017565A (zh) * 2019-03-03 2019-07-16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空调器的控制方法、空调器以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5080633B2 (ja) 2012-11-21
CN103250006A (zh) 2013-08-14
WO2012077545A1 (ja) 2012-06-14
JP2012122658A (ja) 2012-06-2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250006B (zh) 过滤器保持装置、过滤器清扫装置和空气调节机
EP2574858B1 (en) Indoor unit and air conditioner
CN103299136B (zh) 过滤器保持装置、过滤器清扫装置和空气调节机
KR20090104921A (ko) 공기조화장치의 실내유닛
US7862636B2 (en) Ceiling type air conditioner
CN202411022U (zh) 过滤器清扫装置、集尘盒及空气调节机
US8007553B2 (en) Ceiling type air conditioner
CN103299134B (zh) 灰尘盒和空气调节机
CN202427663U (zh) 过滤器清扫装置、集尘盒及空气调节机
KR101134915B1 (ko) 공기조화기
JP5108120B2 (ja) フィルタ保持装置、フィルタ清掃装置および空気調和機
JP6081762B2 (ja) フィルタ保持装置、フィルタ清掃装置および空気調和機
KR20110116864A (ko) 공기조화기
JP2018204806A (ja) 空気調和機
CN105452780B (zh) 过滤器保持装置、过滤器清扫装置和空气调节机
JP2016038167A (ja) 空気調和機用のフィルター清掃装置及び空気調和機
JP6124847B2 (ja) 空気調和機用のフィルター清掃装置及び空気調和機
KR20090022103A (ko) 공기조화기
JP5238647B2 (ja) 空気調和機の室内機
JP6230505B2 (ja) 空気調和機用のフィルター清掃装置及び空気調和機
JP2009030855A (ja) 空気調和機
JP6355803B2 (ja) 空気調和機用のフィルター清掃装置及び空気調和機
CN108361848A (zh) 空调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1125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