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206768A - 需求判别装置、空调控制系统、需求判别方法以及空调控制方法 - Google Patents

需求判别装置、空调控制系统、需求判别方法以及空调控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206768A
CN103206768A CN201310014782XA CN201310014782A CN103206768A CN 103206768 A CN103206768 A CN 103206768A CN 201310014782X A CN201310014782X A CN 201310014782XA CN 201310014782 A CN201310014782 A CN 201310014782A CN 103206768 A CN103206768 A CN 10320676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emand
declarer
air
control scheme
contro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014782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三浦真由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zbil Corp
Original Assignee
Azbil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zbil Corp filed Critical Azbil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320676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206768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5CONTROLLING; REGULATING
    • G05DSYSTEMS FOR CONTROLLING OR REGULATING NON-ELECTRIC VARIABLES
    • G05D23/00Control of temperature
    • G05D23/19Control of temperature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electric mea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3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for purposes related to the operation of the system, e.g. for safety or monitoring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3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for purposes related to the operation of the system, e.g. for safety or monitoring
    • F24F11/46Improving electric energy efficiency or saving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5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user interfaces or communication
    • F24F11/56Remote control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62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type of control or by internal processing, e.g. using fuzzy logic, adaptive control or estimation of valu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62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type of control or by internal processing, e.g. using fuzzy logic, adaptive control or estimation of values
    • F24F11/63Electronic processing
    • F24F11/64Electronic processing using pre-stored data
    • GPHYSICS
    • G05CONTROLLING; REGULATING
    • G05DSYSTEMS FOR CONTROLLING OR REGULATING NON-ELECTRIC VARIABLES
    • G05D23/00Control of temperature
    • G05D23/19Control of temperature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electric means
    • G05D23/1902Control of temperature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electric mean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a variable reference value
    • G05D23/1904Control of temperature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electric mean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a variable reference value variable in tim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2110/00Control inputs relating to air properties
    • F24F2110/10Temperatur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2120/00Control inputs relating to users or occupants
    • F24F2120/10Occupancy
    • F24F2120/14Activity of occupant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2120/00Control inputs relating to users or occupants
    • F24F2120/20Feedback from use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2221/00Details or featur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4F2221/38Personalised air distribu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Fuzzy Systems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Automation & Control Theory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Air Conditioning Control Devic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的需求判别装置、空调控制系统、需求判别方法以及空调控制方法减轻申报者的需求申报负担,且降低控制变为不稳定的可能性。需求判别型空调控制装置(1)具有需求判别部(5);控制方案存储部(4),其分别对于暂时的需求和持续的需求,存储对根据来自所述申报者的对空调的需求变更空调的控制设定值的规则进行了规定的控制方案;控制方案决定部(3),其决定与需求判别部的判别结果对应的控制方案作为适用于空调设备(6)的控制方案;设备控制部(2),其基于被决定了的控制方案对空调设备进行控制。需求判别部具有,输入单元,其接收来自申报者的对空调的需求;需求判别单元,其判别来自所述申报者的需求是暂时的需求还是持续的需求。

Description

需求判别装置、空调控制系统、需求判别方法以及空调控制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判别来自申告者的对空调的需求是暂时的需求还是持续的需求的需求判别装置以及需求判别方法、和将该判别结果反映于空调控制的空调控制系统以及空调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在安装有空调控制系统的房屋中,居住者对向空调的需求(例如热、冷,想要将室温提高XX℃,想要将室温降低XX℃等)进行申报的情况通常与居住者住在该处的目的(例如办公室的话则为居住者的业务)没有关系,而一般多是繁琐的工作。又,关于居住者对热的不快感没有强烈地意识的状态(是否舒适,或略微热、略微冷这样的状态)下的需求(以下指弱需求),由于强烈地意识到该感觉的情况不多,因此难以进行需求申报。作为结果,相对于“弱需求”相对强的需求(以下指强需求)容易成为主要的需求申报。
由此,例如,作为空调控制与居住者的“热”这样的强需求对应的结果,室温设定值被过度降低的情况下,作为中途经过,即使室内环境可以改善到不冷也不热的适当的状态,“不冷也不热”附近的“弱需求”也难以被申报。而且,表示靠近适当状态的环境的“弱需求”难以被居住者申报,由此室温设定值被维持,结果存在引起相反的“强需求”的情况。例如,对应于“热”这样的需求申报,即使室温设定值被过度地降低,也没有“略微热”、“略微冷”这样的需求申报,室温设定值被维持原样。其结果,室温将降低直到作为相反的“强需求”的“寒冷的”这样的需求被申报。
而且,“冷”这样的需求被申报的话,存在室温设定值被过度地提高的可能性,直到作为相反的“强需求”的“热”这样的需求被申报为止,室温将一直上升。通过该相反的“强需求”的反复,最坏的情况是,居住者会周期性地感到“热”、“冷”这样相反的感觉。这样的反复除了使居住者由于不适而心烦,还存在由于控制不稳定而产生无用的能耗的可能性。
因此,关于居住者自己直接申报对空调的需求,周期性地对申报数量进行合计的申报型空调控制系统,提出有如下方案:设置有个别申报消除部,其在从申报被输入时经过了规定的有效时间的时刻,将申报消去;剩余时间显示部,其对有效时间的剩余时间进行显示,以便申报者可以确认有效时间的剩余时间;报告部,其通过向申报者通知申报被消除的情况,提醒申报者进行再次的申报(参照专利文献1)。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第4604630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在专利文献1所揭示的申报型空调控制系统中,由于“弱需求”的申报难以实行没有改善,且易于成为对“强需求”进行合计的倾向,因此存在控制容易变得不稳定这样的问题点。
又,有效时间设定在申报者的体感随着时间经过一概向舒适的方向改善的情况下是有效的。但是,实际上,例如与“热”这样的需求申报对应的室温设定值的降低幅度不足的情况等,需求没有被解除而继续的情况也较多。在这种情况下,采用有效时间设定的话,需求没有被解除的申报者在每次申报被消除时,不得不重新申报相同的需求。在最坏的情况下,将变成被迫选择是否定期地实施繁琐的申报操作,或者是否在不满的环境中忍耐,居住者向空调控制系统本身的不满感也易于增大。因此,有效时间设定与改善“弱需求”的申报难以进行所导致的控制不稳定化没有关系。
本发明为了解决上述课题而作出,其目的是提供减轻申报者的需求申报负担(次数或工夫),且能够降低控制变为不稳定的可能性的需求判别装置、空调控制系统、需求判别方法以及空调控制方法。
解决课题的手段
本发明的需求判别装置的特征在于具有,输入单元,其接收来自申报者的对空调的需求;和需求判别单元,其基于与使所述申报者的代谢率变化的行为有关的信息,判别来自所述申报者的需求是暂时的需求还是持续的需求。
又,在本发明的需求判别装置的1个结构例中,所述需求判别单元包含,判别规则存储单元,其存储根据与使所述申报者的代谢率变化的行为有关的信息被预先制作的判别规则;和判别处理单元,其基于来自所述申报者的需求产生的时刻与所述判别规则,判别来自所述申报者的需求是暂时的需求还是持续的需求。
又,在本发明的需求判别装置的1个结构例中,所述需求判别单元进一步具有判别规则制作单元,所述判别规则制作单元在判别来自所述申报者的需求之前,根据与使所述申报者的代谢率变化的行为有关的信息和规定的设定规则,制作所述判别规则。
又,在本发明的需求判别装置的1个结构例中,与使所述申报者的代谢率变化的行为有关的信息是与所述申报者相关的日程。
又,在本发明的需求判别装置的1个结构例中,与使所述申报者的代谢率变化的行为有关的信息是所述申报者所属的单位的单位日程。
又,在本发明的需求判别装置的1个结构例中,与使所述申报者的代谢率变化的行为有关的信息是所述申报者的个人日程。
又,在本发明的需求判别装置的1个结构例中,与使所述申报者的代谢率变化的行为有关的信息是所述申报者所属的单位的单位日程和所述申报者的个人日程。
又,在本发明的需求判别装置的1个结构例中,所述需求判别单元周期性地进行如下处理,即基于在一定的期间产生的多个需求,仅采用代表性的需求来进行判别。
又,本发明的空调控制系统具有,需求判别装置;控制方案存储单元,其分别对于暂时的需求和持续的需求,预先存储对根据来自所述申报者的需求变更空调的控制设定值的规则进行了规定的控制方案;控制方案决定单元,其决定在该控制方案存储单元所存储的控制方案中的、与所述需求判别装置的判别结果对应的控制方案作为适用于空调设备的控制方案;设备控制单元,其基于该控制方案决定单元所决定的控制方案,控制所述空调设备。
又,本发明的空调控制系统的1个结构例中,与所述暂时的需求对应的控制方案是规定了如下处理的控制方案:根据来自所述申报者的需求,变更所述控制设定值,在经过了一定的维持时间后,将所述控制设定值恢复到变更前的值;与所述持续的需求对应的控制方案是规定了如下处理的控制方案:根据来自所述申报者的需求,持续地变更所述控制设定值。
又,本发明的空调控制系统的1个结构例中,所述控制方案决定单元基于在来自所述申报者的需求所附加的对象设备确定信息,确定多个所述空调设备中的成为控制对象的空调设备并决定控制方案,所述设备控制单元基于所述控制方案决定单元所决定的控制方案,对成为所述控制对象的空调设备进行控制。
又,本发明的空调控制系统的1个结构例中,所述控制方案决定单元在所述暂时的需求和所述持续的需求冲突时,按照预先确定的方针,采用所述暂时的需求和所述持续的需求中的其中一方,对空调设备适用与所采用的需求对应的控制方案。
又,本发明的需求判别方法的其特征在于,具有:输入步骤,其接收来自申报者的对空调的需求;和需求判别步骤,其基于与使所述申报者的代谢率变化的行为有关的信息,判别来自所述申报者的需求是暂时的需求还是持续的需求。
又,本发明的需求判别方法的其特征在于,具有,所述的各步骤;控制方案决定步骤,其参照分别对于暂时的需求和持续的需求,预先存储对根据来自所述申报者的需求变更空调的控制设定值的规则进行了规定的控制方案的控制方案存储单元,决定在该控制方案存储单元所存储的控制方案中的、与所述需求判别装置的判别结果对应的控制方案作为适用于空调设备的控制方案;和设备控制步骤,其基于该控制方案决定步骤所决定的控制方案,控制所述空调设备。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通过设置基于与使申报者的代谢率变化的行为有关的信息,对来自申报者的需求是暂时的需求还是持续的需求进行判别的需求判别单元,能够以关注来自申报者的需求的持续时间的持续种类对来自申报者的需求进行判别。因此,向空调控制反映该判别结果的话,能够减轻申报者的负担,且降低空调控制变为不稳定的可能性。
又,在本发明中,作为与使申报者的代谢率变化的行为有关的信息,通过利用申报者所属于的单位的单位日程或申报者的个人日程,能够推定需求和申报者行为的关系,不提醒申报者进行利用于代谢率计测或判别的新的信息输入,也能够提高需求的判别的准确度。又,在本发明中,通过利用单位日程或申报者的个人日程,能够实现设备管理者或能量管理者易于预见·管理的代谢率考虑方式。
又,在本发明中,通过仅采用在一定的期间中产生的多个需求中的代表性的需求并进行判别,能够对应周期性地响应来自申报者的需求的控制。
又,在本发明中,决定在控制方案存储单元中所存储的控制方案中的、与需求判别装置的判别结果对应的控制方案作为适用于空调设备的控制方案,通过基于所决定的控制方案控制空调设备,能够将需求判别装置的判别结果反映到空调控制。
又,在本发明中,基于被附加到来自申报者的需求的对象设备确定信息,确定多个空调设备中的成为控制对象的空调设备,并决定控制方案,通过基于所决定的控制方案控制成为控制对象的空调设备,空调控制系统能够对应于控制多个空调设备的情况。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空调控制系统的例子的图。
图2是表示居住者的代谢率和PMV的关系的图。
图3是表示本发明的第1实施形态所涉及的需求判别型空调控制装置的结构的框图。
图4是表示本发明的第1实施形态所涉及的需求判别部的结构的框图。
图5是对本发明的第1实施形态所涉及的需求判别型空调控制装置的动作进行说明的流程图。
图6是表示单位日程的例子的图。
图7是表示将申报需求视为暂时的需求的时间段的例子的图。
图8是表示本发明的第1实施形态所涉及的暂时的需求判别表格的例子的图。
图9是对本发明的第1实施形态所涉及的控制方案进行说明的图。
图10是表示本发明的第1实施形态中的对于申报需求的控制设定值的变更例的图。
图11是表示的本发明的第2实施形态所涉及的需求判别型空调控制装置的结构的框图。
图12是表示个人日程的例子的图。
图13是表示暂时的需求判别时间段的设定规则的例子的图。
图14是表示本发明的第2实施形态所涉及的暂时的需求判别表格的例子的图。
图15是表示将申报需求视为暂时的需求的例子的图。
图16是表示本发明的第2实施形态中的对于申报需求的控制设定值的变更例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发明的原理
关于房屋的空调控制系统,本发明并不限于以下的情况,将反映居住者的对空调的需求并进行控制的需求对应型空调控制方法装置作为对象,采用居住者对空调控制系统直接输入需求的申报型空调控制系统的情况。即,本发明是将以下两种情况的某一种作为对象,(A)接受来自居住者的需求,设备管理者利用BEMS(建筑物能源管理系统Building andEnergy Management System)等将居住者需求反映于空调控制的情况;(B)居住者自己直接向空调控制系统申报对空调的需求的情况(也包含通过ASP(应用服务提供商Application Service Provider)服务等远程接收居住者需求,并反映于控制的情况)。
在本发明的说明中,对居住者、申报者、需求输入者作出以下那样的区别而进行记述。在本发明中,将在成为控制对象的空调环境中登记在籍的人称为居住者。是否引起申报行为依存于居住者。又,在本发明中,将发起申报(包含通过电话的语音通知)对空调的变更需求这样的行为的居住者称为申报者。即使居住者对空调环境感到不满,没有发起申报行为的话,不当作申报者对待。又,在本发明中,将出于将申报者的对空调的变更需求反映于空调控制的目的,将申报者的对空调的变更需求输入空调控制系统的人称为需求输入者。采用居住者对空调控制系统直接输入变更需求的申报型空调控制系统的情况下,申报者和需求输入者是相同的人。又,在除此以外的空调控制系统中,例如有,对申报者为需求输入者的设备管理者申报(通过电话或邮件等通知)变更需求,设备管理者将该需求输入至空调控制系统的方式。
关于以上那样的空调控制系统,发明者着眼于对暂时的(与持续性不同的)需求申报适用与通常的需求申报不同的控制的情况。
关于在办公室一般产生的对空调的申报需求,身体活动(上班后、回到公司后、会议室转移后等)或进餐(午餐等)所引起的代谢率增加为原因的情况不少。但是,这样的需求由于即使室内环境不变化也随着时间的经过朝向解除的方向,所以与由于不恰当的周围环境而产生的需求相比,更易于引起上述那样的控制的不稳定状态。例如,根据文献“平良拓也以及其他,《使用人类量热仪的早饭、午饭以及晚饭的饭后的能耗量的推移的比较研究》,营养学杂志,卷68,No.6,373—377,2010年”,进餐诱发性热产生在30~40分钟左右降低,成为稳定状态。因此,关于暂时的需求,通过适用反映了该特征的对应控制,能够降低控制变为不稳定的几率。
进一步地,发明者在判别暂时的需求时,着眼于利用由一般的办公室通常管理的日程信息。通过查询需求的申报时刻和日程信息,能够推断需求和申报者行为的关系,不催促申报者进行代谢率计测或判别所利用的新的信息输入,也能够提高暂时的需求的判别的准确度。进一步,通过参照“登记了的日程信息”,成为设备管理者或能量管理者易于预见·管理的“代谢率考虑方式”。
[第1实施形态]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形态进行说明。本实施形态是基于根据单位日程被预先制作的判别规则和需求的申报时刻,判别需求是否为暂时的需求,基于该判别结果决定空调的控制方案。这里,控制方案是指根据需求来规定变更空调的控制设定值的规则。
在本实施形态中,以居住者自己对系统输入自身的需求的居住者申报型空调控制系统的例子进行说明。本发明是以着眼于申报者对空调的变更需求的持续时间的种类(以下记作持续种类)来判别申报者对空调的变更需求且反映于空调控制的特点为要点。本发明是不论空调方式(例如分体式、中央式等)以及所采用的空调设备种类、空调控制因素(温度、湿度、辐射和其复合控制等)、需求输入终端种类(BEMS、PC、移动电话、智能电话、专用输入终端等)等,都可以通过本领域的通常的技术水平适当地设计变更。
在本实施形态中,为了说明的简单,以在作为对象的1个空调区域有1名居住者的居住者申报型空调控制系统的例子进行说明(图1)。在图1中,100是居住者,101是接受变更需求的空调控制装置(控制器),102是测量空调区域的室温的温度传感器,103是室内机,104是室外机。空调控制装置101控制空调设备(室内机103以及室外机104),使得通过温度传感器102所测量的室温和室温设定值一致。又,在本实施形态中,以夏季开冷气时的例子进行说明,但是本发明当然也可以在中间期或冬季开暖气时适用。
图2表示居住者的代谢率和作为表示空调区域的舒适性的冷热感指标的PMV(预测平均投票Predicted Mean Vote)的关系。在图2的例子中,居住者的代谢率以外的PMV的主要影响因素(温度、湿度、辐射、风速、穿衣量)是假定了夏季的办公室的固定值。具体地说,将室温、辐射温度设为27℃,将风速设为0.1m/s,将相对湿度设为50%,将穿衣量设为0.5【clo】。
为了节能或节电对策,空调的室温设定值具有向基于环境部的推荐值(夏28℃、冬20℃)室内环境变坏的方向缓和的倾向。但是,舒适性的主要影响因素不是只有室温,其他的主要影响因素恶化的话,脱离PMV舒适区域的±0.5的范围。在图2的例子中,虽然示出室温为比环境省推荐值更位于舒适侧1℃的设定(27℃)的情况,例如通过饮食,居住者的代谢率比标准的代谢率1.0【met】增加10%,成为1.1【met】,PMV超过作为舒适区域上限的0.5,由此得知其能成为饭后的需求申报的产生原因。
但是,通过进餐(午餐等)或身体活动(上班后、回到公司后、会议室转移后等)产生的需求是由于暂时的代谢率增加而产生的需求,代谢率随着时间经过减少·稳定化的话,即使在室内环境没有变化,不久也会朝向需求解除的方向变化。具体地说,例如即使在刚从外出地回公司后感觉到热,从刚回公司后经过时间的话,尽管温度·湿度等的室内环境不变化,也可以得到热这样的感觉消除这样的情况。另一方面,在办公室持续办公的居住者是代谢率为稳定的状态,引起需求的主要原因不是居住者方的体内环境变化,而室内环境往往为主要原因。在这种情况下,对应于来自居住者的需求申报,室内环境没有被适当地改善的话,需求继续的可能性较高。
像这样,关于需求申报,如“热”,“略微热”,“不热不冷”,“略微冷”,“冷”,“想要提高XX℃”,“想要降低XX℃”等,除了与空调变更的方向(加温、降温)以及强度相关联的变更需求种类(以下,记作变更种类)外,进一步,还有即使在室内环境不变化的情况下不久也朝着解除方向变化的需求(以下,记作暂时的需求)和室内环境不变化时持续的可能性高的需求(以下,记作持续的需求)这样的、着眼于持续性的种类(以下,记作持续种类)。
尤其,由于摄食等导致的急剧的代谢率增加而产生的需求是暂时的且易于变为强的需求,存在有在短时间反复多次的强需求申报的情况。但是,由于需求的感觉方向自身随着时间朝向解除方向变化,因此仅着眼于与持续的需求没有区别的变更种类,适用相同控制的情况下,暂时的需求易于引起上述那样的控制的不稳定状态。因此,为了降低控制成为不稳定的几率,对暂时的需求进行判别,适用和持续的需求不同的控制方案。
图3是表示本实施形态的需求判别型空调控制装置的结构的框图。需求判别型空调控制装置1具有设备控制部2、控制方案决定部3、控制方案存储部4和需求判别部5。
设备控制部2基于控制方案决定部3决定了的控制方案对空调设备6进行控制。
控制方案决定部3基于在需求的处理时刻被实施的控制方案、控制方案存储部4所存储的控制方案和需求判别部5的判别结果,对空调设备6决定重新适用的控制方案。
在控制方案存储部4中,预先设定对需求判别部5的判别结果适用的控制方案,且进行存储。这些控制方案是控制提供者或设备管理者预先设定的。
在需求判别部5中,预先设定利用了单位日程的暂时的需求判别规则,且进行存储。暂时的需求判别规则是控制提供者或设备管理者、能量管理者预先设定的。需求判别部5基于判别规则,判别被申报的需求的持续种类。
图4是表示需求判别部5的结构的框图。需求判别部5包含:接受由需求输入终端7输入的需求的需求输入部50;判别需求的持续种类的判别处理部51;制作判别规则的判别规则制作部52和存储判别规则的判别规则存储部53。
作为需求输入终端7,有PC、移动电话机、智能手机、专用遥控终端等。
另外,需求判别型空调控制装置1虽然被设置在图1所示的空调控制装置101的内部,但是需求判别部5也可以设置在空调控制装置101的外部。
接着,对本实施形态的空调控制系统的动作进行说明。图5是对从需求输入终端7接受居住者的需求申报时的需求判别型空调控制装置1的动作进行说明的流程图。
需求输入终端7将需求输入者输入了的需求的变更种类DS和申报时刻Stime发送到需求判别部5,需求判别部5的需求输入部50保持(图5步骤S1-1)接收到的信息作为需求V(DS,Stime)。在本实施形态中,为了简单化,将用户选择的变更种类DS设为“热”、“冷”的2个种类,以值“1”表示“热”,以值“-1”表示“冷”。
即,例如,在申报时刻10时10分居住者申报了“热”的需求被保持为V(1,10:10),在相同时刻申报“冷”的需求被保持为V(-1,10:10)。另外,在该例子中,虽然从需求输入终端7发送变更种类DS以及申报时刻Stime,但是也可以不从需求输入终端7发送申报时刻Stime,而将接受了需求申报的时刻作为申报时刻,需求输入部50附加申报时刻Stime。
从需求输入终端7接受需求V(DS,Stime)时,需求判别部5的判别处理部51基于被预先设定在判别规则存储部53中的暂时的需求判别规则,进行申报需求的持续种类的判别(图5步骤S1-2)。在本实施形态中,虽然以利用判别规则存储部53所存储的暂时的需求判别表格来判别申报需求的持续种类的例子进行说明,当然也可以利用算式代替暂时的需求判别表格,并不限定于表格利用。
暂时的需求判别表格等的判别规则可以是控制提供者或设备管理者、能量管理者设定的,也可以是判别规则制作部52制作的。在本实施形态中,是控制提供者或设备管理者、能量管理者设定的判别规则。关于判别规则制作部52的暂时的需求判别表格的制作方法的具体情况,在第2实施形态中进行说明。
图6是表示单位日程的例子的图。在图6的例子中,从9时到17时为工作时间段。从12时到13时是午休,从15时到15时15分是休息时间。
图7是表示将通过需求判别部5接收到的申报需求视为暂时的需求的时间段的例子的图,图8是表示被设定在判别规则存储部53中的暂时的需求判别表格的例子的图。在图7的例子中,有将申报需求视为暂时的需求的3个时间段T1~T3,时间段T1是从8时到9时30分的期间,时间段T2是从12时到13时30分的期间,时间段T3是从15时到15时30分的期间。在该暂时的需求判别时间段T1,T2,T3中,作为用于识别的时间段号码Nh被分别分配为Nh=1,2,3。
如图8所示,暂时的需求判别表格对应地存储有暂时的需求判别时间段号码Nh、暂时的需求判别时间段的开始时刻Hst(Nh)、暂时的需求判别时间段的结束时刻Hed(Nh)和补充信息。如上所述,这些内容大部分由控制提供者或设备管理者、能量管理设定。另外,补充信息是用于本实施形态的说明的记述,在需求判别动作中不使用。时间段号码Nh=1,2,3的3个时间段T1~T3是基于图6所示的单位日程,对应于在图8的表格例中作为补充信息示出的“上班”、“午餐”、“休息”这样的居住者的行为而被设定的。这些时间段可以按照实际运用适当地调整。
从需求输入终端7接受的需求V(DS,Stime)的申报时刻Stime包含时间段号码Nh=1,2,3的3个时间段T1~T3的某一个的话,需求判别部5的判别处理部51将其需求V(DS,Stime)的持续种类判别为“暂时的”。即,判别处理部51当需求V(DS,Stime)的申报时刻Stime满足以下的式(1)的条件时,将表示需求V(DS,Stime)的持续种类的持续种类判别标志Ftmp(以下为判别标志)设为Ftmp=1,当不满足式(1)的条件时,将判别标志Ftmp设为Ftmp=0。
Hst(x)≦Stime≦Hed(x)        …(1)
在式(1)中,Hst(x)是时间段号码x的暂时的需求判别时间段的开始时刻,Hed(x)是相同的时间段号码x的暂时的需求判别时间段的结束时刻。判别标志Ftmp=1表示需求V(DS,Stime)为暂时的需求,判别标志Ftmp=0表示需求V(DS,Stime)为持续的需求。
在本实施形态中,申报时刻Stime满足由被记录在暂时的需求判别表格中的时间段的开始结束时刻规定的式(1)的条件的情况下,具体地说,满足8:00≦Stime≦9:30、12:00≦Stime≦13:30、15:00≦Stime≦15:30中的某一条件的情况下,判别标志Ftmp=1;任何的条件也不满足的情况下,判别标志Ftmp=0。
判别处理部51对从需求输入终端7接受的需求(DS,Stime)关联需求的变更种类DS和判别标志Ftmp,将它们保持为需求状态DC(DS,Ftmp)。
接着,控制方案决定部3决定与处理中的需求V(DS,Stime)对应的控制方案(图5步骤S1-3)。控制方案决定部3利用在目前适用于空调设备6的控制方案(以下记作现有的控制方案)、预先设定于控制方案存储部4的控制方案和在需求判别部5保持有的需求状态DC(DS,Ftmp),对空调设备6决定重新适用的控制方案。
在控制方案存储部4中,分别预先设定有与暂时的需求以及持续的需求对应的控制方案。作为与持续的需求对应的控制方案(与Ftmp=0对应的控制方案),可以设定以往的通用的控制方案(不判别持续种类而根据变更种类被实施的以往的控制方案)。在本实施形态中,为了说明的简单化,如图9(A)所示那样地,将根据需求V(DS,Stime)的变更种类DS对在需求V(DS,Stime)的处理时刻的控制设定值Tset=Tbef进行变更这样的控制方案作为与持续的需求对应的控制方案。根据该控制方案的控制设定值Tset的变更能够如下式表示。
Tset=Tbef+Tdp(DS)                   …(2)
作为控制设定值Tset的例子,有室温设定值。式(2)的Tdp(DS)是设定值变更幅度。该设定值变更幅度Tdp(DS)由以下的式子决定。
Tdp(DS)=S(DS)×γdp(DS)              …(3)
如上所述,居住者申报为“热”时,变更种类DS=1;居住者申报为“冷”时,变更种类DS=-1。式(3)中的S(DS)是表示与变更种类DS对应的控制设定值Tset的增减方向的系数。变更种类DS=1时,系数S(1)=-1,变更种类DS=-1时,系数S(-1)=1。即,居住者申报为“热”时,将系数S(DS)设为-1,降低控制设定值Tset,居住者申报为“冷”时,将系数S(DS)设为1,提高控制设定值Tset。
式(3)中的γdp(DS)是与变更种类DS对应的设定值变更幅度。该设定值变更幅度γdp(DS)是根据变更种类DS,预先通过控制提供者或设备管理者被决定的。这里,设定值变更幅度γdp(DS)无论变更种类DS的值为多少都一概设为0.5℃,但是根据变更种类DS的值而设置不同的值当然也是可以的。
另一方面,作为与暂时的需求对应的控制方案(与Ftmp=1对应的控制方案),也可以设定如下的控制方案,例如,和与持续的需求对应的控制方案同样地更改控制设定值Tset,但对设定值变更仅维持维持时间tα后,将控制设定值Tset恢复到与该申报需求对应的之前的Tset=Tbef这样的控制方案(图9(B))。控制设定值Tset的变更如通过式(2)、式(3)所说明的那样。维持时间tα是居住者的代谢率的急剧变化朝向稳定的时间,根据对应的居住者行为,例如可以设定为20分钟等。设备管理者等可以根据运用实际状态适当地修改该维持时间tα。另外在该例子中,Tset的向Tbef的恢复以预先规定了的恢复时间渐渐地接近Tbef当然也是可以的。又,根据对应于时间段号码而被推定的居住者的行为(参照图8的补充信息)来更改维持时间tα或恢复时间当然也是可以的。
最后,设备控制部2基于控制方案决定部3决定了的新的控制方案,对空调设备6进行控制(图5步骤S1-4)。即,设备控制部2基于在需求V(DS,Stime)的处理时刻适用于空调设备6的当前的控制设定值Tset=Tbef,需求V(DS,Stime)的变更种类DS和控制方案决定部3决定了的控制方案来决定对空调设备6重新适用的控制设定值Tset。又,设备控制部2对空调设备6进行控制,以使得空调的控制量(例如室温)与控制设定值Tset(例如室温设定值)一致。作为控制计算程序算法例如已知有PID。
来自居住者的新的需求申报产生了的情况下,对该需求反复步骤S1-1~S1-4的处理。
在图10,表示对需求申报控制设定值Tset如何变更的1个例子。在图10的例子中,也将单位日程以及暂时的需求判别时间段T1~T3设定为图6、图7所示的那样。图10的h'1,h'3表示"热"这样的暂时的需求,h2表示"热"这样的持续的需求,c1表示"冷"这样的持续的需求。
在时刻t1,“热”这样的暂时的需求h'1产生时,控制方案决定部3将与暂时的需求对应的控制方案决定为对空调设备6重新适用的控制方案。设备控制部2基于该控制方案,通过式(2)、式(3)将控制设定值Tset降低到Tbef2,在维持时间tα(本实施形态中的30分钟)后,恢复至时刻t1以前的控制设定值Tset=Tbef1。
接着,在时刻t2,“热”这样的持续的需求h2产生时,控制方案决定部3将与持续的需求对应的控制方案决定为对空调设备6重新适用的控制方案。设备控制部2基于该控制方案,通过式(2)、式(3)将控制设定值Tset降低到Tbef2。
接着,在时刻t3,“热”这样的暂时的需求h'3产生时,控制方案决定部3将与暂时的需求对应的控制方案决定为对空调设备6重新适用的控制方案。设备控制部2基于该控制方案,将控制设定值Tset降低到Tbef3,在维持时间tα后,恢复至时刻t3以前的控制设定值Tset=Tbef2。
接着,在时刻t4,“冷”这样的持续的需求c1产生时,控制方案决定部3将与持续的需求对应的控制方案决定为对空调设备6重新适用的控制方案。设备控制部2基于该控制方案,将控制设定值Tset提高到Tbef1。
如上,在本实施形态中,通过判别需求的持续种类,将基于持续种类的判别结果的控制方案适用于空调设备6,能够减轻居住者的申报次数或申报操作的工夫,且能够降低控制变为不稳定的可能性。
进一步,在本实施形态中,在单位日程决定了的时间,确定哪个时间段对应于哪个持续种类,由此通过对过去的同样的日程的运转日和实际进行比较,设备管理者或能量管理者易于预先预见·管理预运转情况或能量消耗量等。
另外,在本实施形态中,虽然将需求的变更种类设为“热”、“冷”2个种类,但是也可以将变更种类设为“热”、“略微热”、“不热不冷”、“略微冷”“冷”5个种类等。这时,“热”设为DS=1,“略微热”设为DS=2,“不热不冷”设为DS=3,“略微冷”设为DS=4,“冷”设为DS=5。将与变更种类DS=1,2,3,4,5对应的系数S(DS)分别设为-1,-1,0,1,1。又,将与变更种类DS=1,2,3,4,5对应的设定值变更幅度γdp(DS)分别设为1.0[℃],0.5[℃],0[℃],0.3[℃],0.6[℃]。像这样也可以使得设定值变更幅度γdp(DS)根据变更种类DS而不同。
又,在本实施形态中,为了说明的简单化,虽然示出了基于典型的1日的单位日程的暂时的需求判别表格的例子,但是更优选为反映根据全年的活动或星期几的日程的差异。这时,制作适当地补加了年月日或星期几的信息的暂时的需求判别表格,与之对应地,对需求V(DS,Stime)的申报时刻Stime也附加年月日信息或星期几信息。
又,在本实施形态中,虽然以在需求申报产生时与各个需求对应的控制的例子进行了表示,但是当然也适用于例如15分钟周期等周期性地进行控制的情况。这时,需求判别部5在每个控制周期实行以下的通用处理,即将来自居住者的需求V(DS,Stime)暂且保持在数据库中,仅采用该周期的最新的需求作为代表性的需求的后优先处理;仅采用在15分钟的期间中产生了的多个需求中最多的需求作为代表性的需求的多数决定处理;基于需求数量相对于在15分钟的期间中产生了的总需求数量的比例,推定代表性的需求的需求比例处理(参照日本特开2006-214624号公报)等的通用处理,决定该控制周期的代表性的需求(以下,记作代表需求),决定该代表需求的变更种类DS,并将例如决定了变更种类DS的时刻等设为代表需求的申报时刻Stime。而且,需求判别部5也可以对该代表需求实行图5的步骤S1-2~S1-4的处理。
又,在本实施形态中,虽然以在1个需求判别型空调控制装置对应1个空调区域以及1名居住者的例子进行了说明,但有多个居住者的情况当然也可以同样地适用。又,有多个居住者时,适用上述的周期性的控制实行的情况下,也可以根据代表需求决定的需要,在需求V(DS,Stime)适当地附加能够确定需求申报者的信息(需求申报者的ID(Identification)或需求申报者的位置信息等)。
又,1个需求判别型空调控制装置控制多个空调设备6的情况下,需求输入终端7对需求V附加能够确定成为制御对象的空调设备6的对象设备确定信息(空调设备的ID、空调区域的ID、需求申报者的ID、需求申报者的位置信息等能够确定成为控制对象的空调设备6的信息),且将其发送到需求判别型空调控制装置1。需求判别型空调控制装置1的控制方案决定部3根据对象设备确定信息决定成为控制对象的空调设备6的控制方案,又,也可以是设备控制部2基于对象设备确定信息确定成为控制对象的空调设备6并进行控制。另外,这时,控制方案也可以针对每个空调设备6被预先设定到控制方案存储部4。
又,一并对多个单位的空调进行管理,例如利用中央方式的出租楼的空调控制系统的情况下,利用作为对象的多个单位日程,在BEMS也保持能够确定单位的信息与和各单位对应的暂时的需求判别表格,设备管理者将所述单位确定信息和变更需求(“热”、“冷”、“想要提高XX℃”、“想要降低XX℃”等)一起进行输入即可。
【第2实施形态】
下面,对本发明的第2实施形态进行说明。本实施形态是基于根据申报者的个人日程被预先制作的判别规则和需求的申报时刻,判别需求是否为暂时的需求,基于该判别结果决定空调的控制方案。
图11是表示本实施形态的需求判别型空调控制装置的结构的框图,与图3相同的结构标注相同符号。本实施形态的需求判别型空调控制装置1a具有设备控制部2、控制方案决定部3、控制方案存储部4和需求判别部5a。
需求判别部5a的结构除了使用个人日程代替单位日程以外与第1实施形态的需求判别部5是同样的,因此使用图4的符号对需求判别部5a的动作进行说明。
又,需求判别型空调控制装置1a的处理的流程与第1实施形态是同样的,因此使用图5对需求判别型空调控制装置1a的动作进行说明。
在利用个人日程的本实施形态中,需求输入终端7a将需求申报者输入了的需求的变更种类DS、申报时刻Stime和需求申报者的ID(以下,记作UID)发送到需求判别部5a。需求判别部5a的需求输入部50保持接收了的信息作为需求V’(DS,Stime,UID)(图5步骤S1-1)。如在第1实施形态所说明的那样,关于申报时刻Stime,也可以不从需求输入终端7a发送,而是将接受了需求申报的时刻作为申报时刻,需求输入部50附加申报时刻Stime。
在图12的(A)、图12的(B)示出居住在第1实施形态中叙述的单位,并共有空调区域的居住者A,B的某一天的日程例子。图12的(A)表示居住者A的个人日程,图12的(B)表示居住者B的个人日程。在图12的(A)的例子中,居住者A从9时到11时的期间外出,从12时到13时午休,从14时到16时会议,在17时工作结束。在图12的(B)的例子中,从9时到17时为工作时间段。从12时到13时是午休,从15时到15时15分是休息时间。在从业人员的日程管理中导入日程系统的办公室较多,因此将登记在该日程系统中的各个人的日程利用于需求的持续种类的判别的话,不对申报者提醒新的信息输入,也能够提高持续种类判别的准确度。
在需求判别部5a的判别规则制作部52中,由控制提供者或设备管理者、能量管理者预先设定与上班开始、午休、休息、会议、外出这样的日程项目对应的暂时的需求判别时间段的设定规则。图13表示暂时需求判别时间段的设定规则的例子。
根据图13的话,与上班开始对应的暂时的需求判别时间段的开始时刻Hst(Nh)是从就业开始时刻起1小时之前的时刻,结束时刻Hed(Nh)是从上班开始时刻起30分之后的时刻。与午休对应的暂时的需求判别时间段的开始时刻Hst(Nh)是午休开始时刻,结束时刻Hed(Nh)是从午休开始时刻起30分钟后的时刻。与休息对应的暂时的需求判别时间段的开始时刻Hst(Nh)是休息开始时刻,结束时刻Hed(Nh)是从休息开始时刻起15分钟后的时刻。与会议对应的暂时的需求判别时间段的开始时刻Hst(Nh)是会议开始时刻,结束时刻Hed(Nh)是从会议结束时刻起20分钟后的时刻。与外出对应的暂时的需求判别时间段的开始时刻Hst(Nh)是外出开始时刻,结束时刻Hed(Nh)是从回到公司时刻起45分钟后的时刻。
在本实施形态中,需求判别部5a的判别规则制作部52在每个早晨查询各居住者的个人日程,基于图13所示那样的设定规则,制作各居住者的暂时的需求判别表格,将所制作的暂时的需求判别表格与居住者的ID相关联,且登记于判别规则存储部53中。查询在需求申报接受时申报者的个人日程,使用13所示的设定规则,进行需求的持续种类的判别,当然也是可以的。又,居住者ID是关联居住者以及日程信息的信息,例如,是公司职员号码或个人的内线号码等的信息。
图14的(A)、图14的(B)分别示出判别规则制作部52基于图13所示的设定规则所生成的居住者A,B的暂时的需求判别表格的例子。图15的(A)是示出将来自居住者A的申报需求视作暂时的需求的时间段的图,图15的(B)是示出将来自居住者B的申报需求视作暂时的需求的时间段的图。居住者A的情况下,有将申报需求视为暂时的需求的3个时间段T4~T6,时间段T4是从9时到11时45分的期间,时间段T5是从12时到13时30分的期间,时间段T6是从14时到16时20分的期间。居住者B的情况下,有将申报需求视为暂时的需求的3个时间段T7~T9,时间段T7是从8时到9时30分的期间,时间段T8是从12时到13时30分的期间,时间段T9是从15时到15时30分的期间。
另外,在本实施形态中,虽然对根据个人日程制作暂时的需求判别表格的例子进行了说明,但同样地根据单位日程制作暂时的需求判别表格的情况当然也是可以的。
需求判别部5a的判别处理部51从需求输入终端7a接受需求V’(DS,Stime,UID)时,参照与UID对应的暂时的需求判别表格,进行申报需求的持续种类的判别(图5步骤S1-2)。该持续种类的判别处理除了利用与需求申报者对应的暂时的需求判别表格之外,与第1实施形态相同,因此省略详细的说明。
判别处理部51相对于需求V’(DS,Stime,UID)关联需求的变更种类DS和判别标志Ftmp,将它们保持为需求状态DC(DS,Ftmp)。另外,上班开始或午休等的单位日程未被设定在个人日程的情况下,可以参照基于第1实施形态示出的单位日程的暂时的需求判别表格和基于个人日程的暂时的需求判别表格。
控制方案决定部3的动作(图5步骤S1-3)和设备控制部2的动作(图5步骤S1-4)如在第1实施形态所说明的那样,因此这里省略其说明。
在图16,表示对于来自居住者A,B的需求申报,控制设定值Tset如何变更的1个例子。在图16的例子中,个人日程以及暂时的需求判别时间段T4~T9被设定为如图12的(A)、图12的(B)、图15的(A)、图15的(B)所示的那样。图16的A-h'1,A-h'2表示来自居住者A的“热”这样的暂时的需求,A-c1表示来自居住者A的“冷”这样的持续的需求,B-h'1,B-h’3表示来自居住者的“热”这样的暂时的需求,B-h2表示来自居住者B的“热”这样的持续的需求,B-c1表示来自居住者B的“冷”这样的持续的需求。
在时刻t1,来自居住者B的“热”这样的暂时的需求B-h'1产生了时,控制方案决定部3将与暂时的需求对应的控制方案决定为对空调设备6重新适用的控制方案。设备控制部2基于该控制方案,通过式(2)、式(3)将控制设定值Tset降低到Tbef2,在维持时间tα(本实施形态中的30分钟)后,恢复至时刻t1以前的控制设定值Tset=Tbef1。
接着,在时刻t2,来自居住者B的“热”这样的持续的需求B-h2产生了时,控制方案决定部3将与持续的需求对应的控制方案决定为对空调设备6重新适用的控制方案。设备控制部2基于该控制方案,通过式(2)、式(3)将控制设定值Tset降低到Tbef2。
接着,在时刻t3,来自居住者A的“热”这样的暂时的需求A-h'1产生了时,控制方案决定部3将与暂时的需求对应的控制方案决定为对空调设备6重新适用的控制方案。设备控制部2基于该控制方案,将控制设定值Tset降低到Tbef3,在维持时间tα后,恢复至时刻t3以前的控制设定值Tset=Tbef2。
接着,在时刻t4,来自居住者B的“热”这样的暂时的需求B-h'3产生了时,控制方案决定部3将与暂时的需求对应的控制方案决定为对空调设备6重新适用的控制方案。设备控制部2基于该控制方案,将控制设定值Tset降低到Tbef3。这里,控制设定值Tset=Tbef3的状态应该仅被维持维持时间tα,但是由于在经过维持时间tα之前的时刻t5,来自居住者A的“冷”这样的持续的需求A-c1产生,因此控制方案决定部3将与持续的需求对应的控制方案决定为对空调设备6重新适用的控制方案。设备控制部2基于该控制方案,将控制设定值Tset提高到Tbef2。
接着,在时刻t6,来自居住者A的“热”这样的暂时的需求A-h'2产生了时,控制方案决定部3将与暂时的需求对应的控制方案决定为对空调设备6重新适用的控制方案。设备控制部2基于该控制方案,将控制设定值Tset降低到Tbef3。这里,控制设定值Tset=Tbef3的状态应该仅被维持维持时间tα,但是由于在经过维持时间tα之前的时刻t7,来自居住者B的“冷”这样的持续的需求B-c1产生,因此控制方案决定部3将与持续的需求对应的控制方案决定为对空调设备6重新适用的控制方案。设备控制部2基于该控制方案,将控制设定值Tset提高到Tbef2。
如上,在本实施形态中,暂时的需求和持续的需求冲突的情况下,控制方案决定部3采用优先最新的需求的后优先的方针,当然例如优先在节能侧缓和设定值的方向的需求作为优先节能的方针。采用暂时的需求和持续的需求的其中一种的需求的方针、反映于空调控制的需求的变更种类的决定方法、持续种类的决定方法只要适当地规定即可。
这样,在本实施形态中,通过判别需求的持续种类,将基于持续种类的判别结果的控制方案适用于空调设备6,能够减轻居住者的申报负担,且能够降低控制变为不稳定的可能性。
另外,如在第1实施形态所说明的那样,当然也可以将本实施形态适用于周期性地响应来自申报者的需求的控制。又,如第1实施形态说明的那样,更不用说本实施形态也可以适用有多个居住者的情况。又,与第1实施形态同样地,当然也可以将本实施形态适用需求判别型空调控制装置1a控制多个空调设备6的情况。
第1、第2实施形态中说明了的需求判别型空调控制装置1,1a能够通过包括CPU、存储装置以及接口的计算机和控制这些硬件资源的程序来实现。CPU根据储存于存储装置的程序执行在第1、第2实施形态中说明了的处理。
工业上的可利用性
本发明能够适用于将来自申报者的对空调的需求反映到空调控制的技术。
符号的说明
1,1a…需求判别型空调控制装置、2…设备控制部、3…控制方案决定部、4…控制方案存储部、5,5a…需求判别部、6…空调设备、7,7a…需求输入终端、50…需求输入部、51…判别处理部、52…判别规则制作部、53…判别规则存储部。

Claims (12)

1.一种需求判别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
输入单元,其接收来自申报者的对空调的需求;和
需求判别单元,其基于与使所述申报者的代谢率变化的行为有关的信息,判别来自所述申报者的需求是暂时的需求还是持续的需求,
所述需求判别单元包含,
判别规则存储单元,其存储根据与使所述申报者的代谢率变化的行为有关的信息被预先制作的判别规则;和
判别处理单元,其基于来自所述申报者的需求产生的时刻与所述判别规则,判别来自所述申报者的需求是暂时的需求还是持续的需求,
所述需求判别单元进一步具有判别规则制作单元,所述判别规则制作单元在判别来自所述申报者的需求之前,根据与使所述申报者的代谢率变化的行为有关的信息和规定的设定规则,制作所述判别规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需求判别装置,其特征在于,与使所述申报者的代谢率变化的行为有关的信息是与所述申报者相关的日程。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需求判别装置,其特征在于,与使所述申报者的代谢率变化的行为有关的信息是所述申报者所属的单位的单位日程。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需求判别装置,其特征在于,与使所述申报者的代谢率变化的行为有关的信息是所述申报者的个人日程。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需求判别装置,其特征在于,与使所述申报者的代谢率变化的行为有关的信息是所述申报者所属的单位的单位日程和所述申报者的个人日程。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需求判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需求判别单元周期性地进行如下处理,即基于在一定的期间产生的多个需求,仅采用代表性的需求来进行判别。
7.一种空调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具有,
权利要求1至6中任意1项所述的需求判别装置;
控制方案存储单元,其分别对于暂时的需求和持续的需求,预先存储对根据来自所述申报者的需求变更空调的控制设定值的规则进行了规定的控制方案;
控制方案决定单元,其决定在该控制方案存储单元所存储的控制方案中的、与所述需求判别装置的判别结果对应的控制方案作为适用于空调设备的控制方案;
设备控制单元,其基于该控制方案决定单元所决定的控制方案,控制所述空调设备,
与所述暂时的需求对应的控制方案是规定了如下处理的控制方案:根据来自所述申报者的需求,变更所述控制设定值,在经过了一定的维持时间后,将所述控制设定值恢复到变更前的值;
与所述持续的需求对应的控制方案是规定了如下处理的控制方案:根据来自所述申报者的需求,持续地变更所述控制设定值。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空调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方案决定单元基于在来自所述申报者的需求所附加的对象设备确定信息,确定多个所述空调设备中的成为控制对象的空调设备并决定控制方案,
所述设备控制单元基于所述控制方案决定单元所决定的控制方案,对成为所述控制对象的空调设备进行控制。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空调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方案决定单元在所述暂时的需求和所述持续的需求冲突时,按照预先确定的方针,采用所述暂时的需求和所述持续的需求中的其中一方,对空调设备适用与所采用的需求对应的控制方案。
10.一种需求判别方法,其特征在于,具有:
输入步骤,其接收来自申报者的对空调的需求;和
需求判别步骤,其基于与使所述申报者的代谢率变化的行为有关的信息,判别来自所述申报者的需求是暂时的需求还是持续的需求,
所述需求判别步骤包含,基于根据与使所述申报者的代谢率变化的行为有关的信息和来自所述申报者的需求产生的时刻,判别来自所述申报者的需求是暂时的需求还是持续的需求的步骤,
所述需求判别步骤进一步具有判别规则制作步骤,所述判别规则制作步骤在判别来自所述申报者的需求之前,根据与使所述申报者的代谢率变化的行为有关的信息与规定的设定规则,制作所述判别规则。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需求判别方法,其特征在于,与使所述申报者的代谢率变化的行为有关的信息是与所述申报者相关的日程。
12.一种空调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具有,
权利要求10或11所述的各步骤;
控制方案决定步骤,其参照分别对于暂时的需求和持续的需求,预先存储对根据来自所述申报者的需求变更空调的控制设定值的规则进行了规定的控制方案的控制方案存储单元,决定在该控制方案存储单元所存储的控制方案中的、与所述需求判别装置的判别结果对应的控制方案作为适用于空调设备的控制方案;和
设备控制步骤,其基于该控制方案决定步骤所决定的控制方案,控制所述空调设备,
与所述暂时的需求对应的控制方案是规定了如下处理的控制方案:根据来自所述申报者的需求,变更所述控制设定值,在经过了一定的维持时间后,将所述控制设定值恢复到变更前的值;
与所述持续的需求对应的控制方案是规定了如下处理的控制方案:根据来自所述申报者的需求,持续地变更所述控制设定值。
CN201310014782XA 2012-01-16 2013-01-15 需求判别装置、空调控制系统、需求判别方法以及空调控制方法 Pending CN103206768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2005917A JP6042068B2 (ja) 2012-01-16 2012-01-16 要望判別装置、空調制御システム、要望判別方法および空調制御方法
JP2012-005917 2012-01-16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206768A true CN103206768A (zh) 2013-07-17

Family

ID=4875407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014782XA Pending CN103206768A (zh) 2012-01-16 2013-01-15 需求判别装置、空调控制系统、需求判别方法以及空调控制方法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20130184875A1 (zh)
JP (1) JP6042068B2 (zh)
KR (1) KR101492316B1 (zh)
CN (1) CN103206768A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515256A (zh) * 2013-09-30 2015-04-15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空调的控制方法和装置
CN104566781A (zh) * 2013-10-22 2015-04-29 松下电器(美国)知识产权公司 信息终端装置的控制方法以及信息终端装置
CN105091202A (zh) * 2014-05-16 2015-11-25 株式会社理光 控制多个空调设备的方法和系统
CN107477819A (zh) * 2016-06-08 2017-12-15 阿自倍尔株式会社 需求判定装置、空调控制系统、需求判定方法及空调控制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02013216299A1 (de) * 2013-08-16 2015-02-19 Siemens Aktiengesellschaft Kalibrierung einer Regelungseinrichtung
CN105276752B (zh) * 2014-06-26 2018-10-02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基于音频信号的空调器运行参数调节方法和系统
JP6339916B2 (ja) * 2014-09-30 2018-06-06 アズビル株式会社 要望判別装置、空調制御システム、要望判別方法および空調制御方法
CN104896689A (zh) * 2015-05-29 2015-09-09 广州市中南机电工程有限公司 酒店智能中央空调系统
CN105258285A (zh) * 2015-10-13 2016-01-20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3d投影的智能空调的控制方法及系统
JP6785043B2 (ja) * 2015-12-25 2020-11-18 株式会社Nttファシリティーズ 建物環境制御システム、建物環境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JP6592369B2 (ja) * 2016-02-04 2019-10-16 アズビル株式会社 空調制御装置および方法
US10760804B2 (en) 2017-11-21 2020-09-01 Emerson Climate Technologies, Inc. Humidifier control systems and methods
WO2019204792A1 (en) 2018-04-20 2019-10-24 Emerson Climate Technologies, Inc. Coordinated control of standalone and building indoor air quality devices and systems
US11486593B2 (en) 2018-04-20 2022-11-01 Emerson Climate Technologies, Inc. Systems and methods with variable mitigation thresholds
US11226128B2 (en) 2018-04-20 2022-01-18 Emerson Climate Technologies, Inc. Indoor air quality and occupant monitoring systems and methods
US11609004B2 (en) 2018-04-20 2023-03-21 Emerson Climate Technologies, Inc. Systems and methods with variable mitigation thresholds
CN108775687B (zh) * 2018-06-22 2021-02-23 重庆大学 一种基于心理干预的室内热环境调控系统
JP7290479B2 (ja) * 2019-06-06 2023-06-13 株式会社Nttファシリティーズ 空調機用制御システム及び空調機用制御プログラム
JP7209603B2 (ja) * 2019-08-28 2023-01-20 東京瓦斯株式会社 空調制御装置、空調システム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Citation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6323600A (ja) * 1993-05-18 1994-11-25 Takenaka Komuten Co Ltd 空気調和システム
JPH07145980A (ja) * 1993-11-22 1995-06-06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空気調和機の制御装置
JP2004205202A (ja) * 2002-12-10 2004-07-22 Matsushita Electric Works Ltd 環境設備制御システム
CN1699866A (zh) * 2004-05-21 2005-11-23 Lg电子株式会社 空调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727792A (zh) * 2004-07-26 2006-02-01 乐金电子(天津)电器有限公司 空调系统的舒适指数控制方法
CN1821674A (zh) * 2005-02-15 2006-08-23 Lg电子株式会社 用于控制空调系统的方法
CN101111720A (zh) * 2005-02-02 2008-01-23 松下电工株式会社 环境控制系统
JP2009204187A (ja) * 2008-02-26 2009-09-10 Panasonic Electric Works Co Ltd 空調制御システム
CN101946131A (zh) * 2008-03-27 2011-01-12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空调管理装置、空调管理方法、空调系统、程序以及记录介质
US20110046805A1 (en) * 2009-08-18 2011-02-24 Honeywell International Inc. Context-aware smart home energy manager
CN102042653A (zh) * 2009-10-15 2011-05-04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空调及空调控制方法
WO2011062080A1 (ja) * 2009-11-17 2011-05-26 株式会社環境マネジメント研究所 省エネルギ管理装置
WO2011093143A1 (ja) * 2010-01-26 2011-08-04 パナソニック電工株式会社 空調制御装置、空調システムおよび空調制御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089087B2 (en) * 2002-05-17 2006-08-08 Carrier Corporation Limited access comfort control
JP2004251573A (ja) * 2003-02-21 2004-09-09 Daikin Ind Ltd 空気調和機
JP4396403B2 (ja) * 2004-06-04 2010-01-13 ダイキン工業株式会社 環境提供制御システム及び環境提供制御方法
JP4604630B2 (ja) 2004-09-27 2011-01-05 ダイキン工業株式会社 温熱環境制御システムおよび温熱環境制御方法
JP4521637B2 (ja) * 2005-06-30 2010-08-11 清水建設株式会社 パーソナル空調システム
JP4611920B2 (ja) * 2006-03-24 2011-01-12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空調制御装置
JP2011146137A (ja) 2010-01-12 2011-07-28 Toyota Home Kk 空調照明システム
FR2960045B1 (fr) * 2010-05-12 2012-07-20 Commissariat Energie Atomique Controle personnalise du confort thermique d'un occupant d'un batiment
US20120158203A1 (en) * 2010-12-17 2012-06-21 Crestron Electronics, Inc. Personal Energy Management System

Patent Citation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6323600A (ja) * 1993-05-18 1994-11-25 Takenaka Komuten Co Ltd 空気調和システム
JPH07145980A (ja) * 1993-11-22 1995-06-06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空気調和機の制御装置
JP2004205202A (ja) * 2002-12-10 2004-07-22 Matsushita Electric Works Ltd 環境設備制御システム
CN1699866A (zh) * 2004-05-21 2005-11-23 Lg电子株式会社 空调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727792A (zh) * 2004-07-26 2006-02-01 乐金电子(天津)电器有限公司 空调系统的舒适指数控制方法
CN101111720A (zh) * 2005-02-02 2008-01-23 松下电工株式会社 环境控制系统
CN1821674A (zh) * 2005-02-15 2006-08-23 Lg电子株式会社 用于控制空调系统的方法
JP2009204187A (ja) * 2008-02-26 2009-09-10 Panasonic Electric Works Co Ltd 空調制御システム
CN101946131A (zh) * 2008-03-27 2011-01-12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空调管理装置、空调管理方法、空调系统、程序以及记录介质
US20110046805A1 (en) * 2009-08-18 2011-02-24 Honeywell International Inc. Context-aware smart home energy manager
CN102042653A (zh) * 2009-10-15 2011-05-04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空调及空调控制方法
WO2011062080A1 (ja) * 2009-11-17 2011-05-26 株式会社環境マネジメント研究所 省エネルギ管理装置
WO2011093143A1 (ja) * 2010-01-26 2011-08-04 パナソニック電工株式会社 空調制御装置、空調システムおよび空調制御方法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515256A (zh) * 2013-09-30 2015-04-15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空调的控制方法和装置
CN104515256B (zh) * 2013-09-30 2017-11-14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空调的控制方法和装置
CN104566781A (zh) * 2013-10-22 2015-04-29 松下电器(美国)知识产权公司 信息终端装置的控制方法以及信息终端装置
CN104566781B (zh) * 2013-10-22 2018-12-07 太阳专利托管公司 信息终端装置的控制方法以及信息终端装置
CN105091202A (zh) * 2014-05-16 2015-11-25 株式会社理光 控制多个空调设备的方法和系统
CN105091202B (zh) * 2014-05-16 2018-04-17 株式会社理光 控制多个空调设备的方法和系统
CN107477819A (zh) * 2016-06-08 2017-12-15 阿自倍尔株式会社 需求判定装置、空调控制系统、需求判定方法及空调控制方法
CN107477819B (zh) * 2016-06-08 2020-07-21 阿自倍尔株式会社 空调控制系统及空调控制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101492316B1 (ko) 2015-02-11
US20130184875A1 (en) 2013-07-18
KR20130084242A (ko) 2013-07-24
JP2013145088A (ja) 2013-07-25
JP6042068B2 (ja) 2016-12-1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206768A (zh) 需求判别装置、空调控制系统、需求判别方法以及空调控制方法
CN103453619A (zh) 需求判别装置及判别方法、空调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
Kim Optimal price based demand response of HVAC systems in multizone office buildings considering thermal preferences of individual occupants buildings
GB2549426A (en) Power transaction management system and power transaction management method
JP4623747B2 (ja) 環境設備制御システム
Rasheed et al. Energy optimization in smart homes using customer preference and dynamic pricing
CN105465945A (zh) 需求判别装置及判别方法、空调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
Fan et al. An event-triggered online energy management algorithm of smart home: Lyapunov optimization approach
WO2014030349A1 (ja) エネルギー管理システム、エネルギー管理方法、そのエネルギー管理方法を利用したサーバ装置および端末装置
Oukil et al. Energy-aware job scheduling in a multi-objective production environment–An integrated DEA-OWA model
CN109305183B (zh) 一种空调温度调节方法、系统、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US20120239324A1 (en) Building facility operating status evaluating method and device
CN203299668U (zh) 基于用户舒适约束的家居温控负荷需求响应控制结构
Hayakawa et al. Online mechanisms for charging electric vehicles in settings with varying marginal electricity costs
Diyan et al. A multi-objective approach for optimal energy management in smart home using the reinforcement learning
Tushar et al. Policy design for controlling set-point temperature of ACs in shared spaces of buildings
JP2015047005A (ja) 制御装置
Zhuang et al. The effect of interactive feedback on attitude and behavior change in setting air conditioners in the workplace
Li et al. Social incentive policies to engage commercial building occupants in demand response
Williams et al. Demand side management in industrial, commercial, and residential sectors: a review of constraints and considerations
JP6238883B2 (ja) 空調制御装置及びプログラム
JP5621720B2 (ja) エネルギー制御装置
Berardino et al. Economic demand dispatch of controllable building electric loads for demand response
JP2015183899A (ja) 空調制御システム
Ahadzie et al. Analysis of occupant behaviour in the use of air-conditioners in public buildings in developing countries: evidence from Ghana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307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