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202476A - 鲜竹沥提取方法 - Google Patents

鲜竹沥提取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202476A
CN103202476A CN2013101549721A CN201310154972A CN103202476A CN 103202476 A CN103202476 A CN 103202476A CN 2013101549721 A CN2013101549721 A CN 2013101549721A CN 201310154972 A CN201310154972 A CN 201310154972A CN 103202476 A CN103202476 A CN 10320247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mboo
fresh bamboo
extraction vessel
fresh
stea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154972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202476B (zh
Inventor
刘枕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310154972.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202476B/zh
Publication of CN10320247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20247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20247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202476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鲜竹沥提取方法,包括如下步骤:a、选料、备料:选取1-2年生乔本科植物中粉绿竹和净竹的鲜竹杆为原料,清洗后锯成短节,锤破;b、提取鲜竹沥:将步骤a处理后的竹杆按大于0度小于或等于90度的角度置于提取容器中,加盖密封,在提取容器中通入蒸汽对鲜竹杆进行加热,通入蒸汽的温度控制在105℃~115℃,并打开提取容器底部的出液管阀门,竹杆开始沥出的水弃去、等到沥出的液体呈淡绿色,液温60—70度,竹香溢出时开始用容器收集,加热1.5—2小时后停止收集,得鲜竹沥原液成品;采用本方法提取鲜竹沥,鲜竹沥成品香味浓郁,能有效必然在通入蒸汽过程中持续的高温对鲜竹沥的影响,从而提高了鲜竹沥成品的质量。

Description

鲜竹沥提取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鲜竹沥工业提取方法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鲜竹沥是一种传统中药,收载于《中药材》第一册(1992),人们最早使用鲜竹沥是基于野外止渴,到明朝时曾有皇帝为其大臣于谦用于治疗疾病,但当时也仅为民间偏方,后经历代医药学家不断探索至今,鲜竹沥在食品(饮料)、保健品、药品方面,均得到了发展和肯定,尤其医药作用方面的研究发展更快。
目前制备鲜竹沥主要有以下几种方法:1、蒸煮法提取鲜竹沥:将鲜竹切断、锤破、加水浸泡、加热煮沸、过滤得鲜竹汁。这种采用浸泡、加热煮沸的方式所提取的鲜竹沥煮汁中含有许多色素、树胶和淀粉等杂质,经加热、分装、灭菌后会出现浑浊、放置一至二个月后即出现大量沉淀;2、加入部分乙醇等有机溶剂浸泡,煮沸,回收有机溶剂制取鲜竹沥,此方法用甲、乙、丙、丁等四种醇在水中提取鲜竹汁。其缺点与蒸煮法相同外,还有更多的缺点:如甲、丙、丁醇毒性很大,甲醇致肝硬化等,回收有机溶剂,工艺多,又不易回收干净且制造成本增加(有机溶剂贵,工艺复杂,时间长,耗能大)。3、蒸馏法提取鲜竹沥:将用蒸煮法制备的鲜竹沥煮汁进行蒸馏、收取蒸汽冷却后的液体。鲜竹沥中,除含有水外,还有其他有效成份,而许多成份不能随水蒸汽挥发,这种方法克服了蒸煮法制备鲜竹沥含有大量杂质的缺点,但由于鲜竹沥中的许多有效成份不能随水蒸气蒸发,因此不能保证鲜竹沥的质量。
为此,申请人于2005年提出了一种鲜竹沥的工业提取方法,并申请了中国发明专利,发明专利的公开日是2006年6月28日,公开号是CN1792272,其具体技术内容是:工艺步骤如下:a.选料、备料:选取1-2年生乔本科植物中粉绿竹和净竹的鲜竹杆为原料,挑除虫蛀、花斑,用水清洗后锯成短节,锤破;b.提取鲜竹沥:将步骤a处理后的竹杆按大于0度小于或等于90度的角度倾斜置于提取容器中,加盖密封,开启直通蒸汽,对鲜竹杆直接进行加热,同时打开提取容器底部的出液管阀门,竹杆开始沥出的水弃去,等到沥出的液体呈淡绿色,液温60-70度,竹香溢出时开始用容器收集,加热1.5-2小时后停止收集,得鲜竹沥原液成品。
但申请人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发现上述专利技术仍然存在以下不足:
1、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发现竹香味时好使坏,经过分析,提取容器内温度太低,竹香味差,逐渐升高温度后,香味慢慢变好,但温度过高时,香味又变差。主要原因是温度低时,竹香味不易被蒸出,而温度过高时,竹香味又散失掉了。
2、按上述方法生产鲜竹沥时,因温度较高给鲜竹沥的收集带来极大困难,由于此时鲜竹沥已经变成气态,因此竹香味散失也加快,在这个时候,适当降低提取罐的温度是必要的。但只能降低罐壁温度,不能降低罐内温度,在之前的专利文件中并没有解决如何降低提取罐温度的技术问题,因此导致制备的鲜竹沥香味不够。
公开日为2012年12月19日,公开号为CN102824564A的中国专利文献又公开了一种鲜竹沥提取方法,包括:a.将竹子依据竹节的长短锯成相应长度的竹段,去外节,去内节,开槽;b.将竹段放入不锈钢的蒸缸,通过蒸缸上的阀门通入高温蒸汽,令蒸缸内部温度达到120-210℃,加温5-25min使竹段软化使竹段软化,将软化后的竹段从蒸缸内取出时,将蒸缸内的蒸汽输送到另一容器内冷却形成冷却液,并收集蒸缸底部的液体混合到冷却液里;c.将步骤b中从蒸缸内取出的竹段趁热放在竹子展开设备上进行碾压展开,并用收集容器收集碾压展开过程中形成的压榨液;d.混合步骤b所得冷却液和步骤c所得压榨液,将所得混合液过滤去除混合液中的固体杂质得到鲜竹沥原液;e.将所得鲜竹沥原液进行消毒处理后,即得鲜竹沥成品。
上述专利文件虽然也通入了蒸汽,但通入的蒸汽温度高达120-210度,如上分析所述,经过实际使用,仍然存在温度过高导致鲜竹沥香味变差且不能有效降低提取罐温度,从而又导致制备的鲜竹沥香味不够的技术问题,鲜竹沥成品的质量较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针对上述现有技术所存在的鲜竹沥的香味不够,质量差的技术问题,提供了一种鲜竹沥提取方法,采用本方法提取鲜竹沥,鲜竹沥成品香味浓郁,能有效必然在通入蒸汽过程中持续的高温对鲜竹沥的影响,从而提高了鲜竹沥成品的质量。
本发明是通过采用下述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鲜竹沥提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a、选料、备料:选取1—2年生乔本科植物中粉绿竹和净竹的鲜竹杆为原料,清洗后锯成短节,锤破;
b、提取鲜竹沥:将步骤a处理后的竹杆按大于0度小于或等于90度的角度置于提取容器中,加盖密封,在提取容器中通入蒸汽对鲜竹杆进行加热,通入蒸汽的温度控制在105℃~115℃,并打开提取容器底部的出液管阀门,竹杆开始沥出的水弃去、等到沥出的液体呈淡绿色,液温60—70度,竹香溢出时开始用容器收集,加热1.5—2小时后停止收集,得鲜竹沥原液成品;
所述b步骤中,在通入蒸汽的同时,每隔半小时,注入冷却水对提取容器的外壁进行冷却。
所述b步骤中,在通入蒸汽的同时,每隔半小时,注入冷却水5分钟对提取容器的外壁进行冷却。
所述a步骤中,鲜竹杆锯成的短节长度与提取容器的高度相适配。
所述a步骤中,对鲜竹杆还需挑除虫蛀和花斑后再用水清洗,锤破后进行捆扎。
所述b步骤中的提取容器的顶部设有密封盖,提取容器侧壁或底部设有蒸汽孔,提取容器底部设有鲜竹沥收集孔。
本发明所制得的鲜竹沥原液成品与水及其他辅料配制成食品、饮料或保健品。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所达到的有益效果如下:
一、本发明a步骤中,特定的选用粉绿竹和净竹的鲜竹杆制备鲜竹沥,其口感和气味方面较其他竹子便于被人们所接收;b步骤中,采用大于0度小于或等于90度,也即是将竹子倾斜放置的方式,带来了意想不到的技术效果:鲜竹沥在沥出过程中,蒸汽冷凝成水,受重立作用从上而下将竹沥洗涤而出,从而提高了竹沥沥出的效率;在提取容器中通入蒸汽对鲜竹杆进行加热,通入蒸汽的温度控制在105℃~115℃,这样特定的温度,经过申请人若干次的实验,得出该温度数据为最佳温度,提取的鲜竹沥香味更浓郁,彻底解决了温度在105度以下时,竹香味不易被蒸出,而高于115度时,香味变差并散失的技术问题,从而提高了鲜竹沥的成品质量;b步骤中,在提取鲜竹沥时,是竹杆开始沥出的水弃去、等到沥出的液体呈淡绿色,液温60—70度,竹香溢出时开始用容器收集,这样的方式彻底解决了现有技术所存在的“提取的鲜竹沥保质期短,澄清度差,放置一段时间后就容易浑浊”的技术问题,等液体呈淡绿色,液温60—70度后才开始提取从而使鲜竹沥成本质量稳定、保质期长、澄清度高、浑浊度小、无毒无害、天然性高;b步骤中,在通入蒸汽的同时,每隔半小时,注入冷却水对提取容器的外壁进行冷却,这样的方式,便能很好地解决因持续通入高温蒸汽对鲜竹沥的影响,对收集鲜竹沥和保证竹香味有很好的效果。
二、本发明中,在通入蒸汽的同时,每隔半小时,注入冷却水5分钟对提取容器的外壁进行冷却,定时定量的通入冷却水对提取容器外壁进行冷却,效果更好,对收集鲜竹沥和保证竹香味有更优的效果。
三、本发明中,鲜竹杆锯成的短节长度与提取容器的高度相适配,这样的设置方式有较为独特的技术效果:现有技术中,鲜竹杆短节太短,与提取容器的高度不相适配,因而在蒸出过程中,提取容器内的鲜竹杆断面太多,易带出淀粉等物质,从而影响了鲜竹沥成品的质量,本发明中,短节长度与提取容器的高度相适配,能有效减少鲜竹杆的断面,从而提高了鲜竹沥的质量。
四、除此之外,本发明还具有如下技术效果:
1、本发明方法较传统的蒸煮法制备鲜竹沥省去了浸泡、过滤等步骤,其工艺步骤简单、节约了生产成本。
2、采用本方法制备的鲜竹沥质量稳定、保质期长、澄清度高、浑浊度小、无毒无害、天然性高。
3、鲜竹沥在沥出过程中,蒸汽冷凝成水,受重力作用从上而下将竹沥洗涤而出,提高竹沥沥出的效率。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作为本发明的一较佳实施方式,本发明工艺步骤如下:a、选料、备料:选取1—2年生乔本科植物中粉绿竹和净竹的鲜竹杆为原料,挑除虫蛀、花斑,用水清洗后锯成短节,锤破。b、提取鲜竹沥:将步骤a处理后的竹杆按大于0度小于45度的角度置于提取容器中,加盖密封,在提取容器中通入蒸汽对鲜竹杆进行加热,通入蒸汽的温度控制在105℃~115℃,并打开提取容器底部的出液管阀门,竹杆开始沥出的水弃去、等到沥出的液体呈淡绿色,液温60—70度,竹香溢出时开始用容器收集,加热1.5—2小时后停止收集,得鲜竹沥原液成品。所述b步骤中,在通入蒸汽的同时,每隔半小时,注入冷却水对提取容器的外壁进行冷却。所述b步骤中的提取容器的顶部设有密封盖,提取容器侧壁或底部设有蒸汽孔,提取容器底部设有鲜竹沥收集孔。本发明所制得的鲜竹沥原液成品可与水及其他辅料配制成食品、饮料和保健品。
    实施例2
作为本发明的最佳实施方式,本发明中,所选用的鲜竹杆为除去兰竹和苦竹外的所有竹子都可以,用现有方法生产鲜竹沥时,鲜竹沥出现浑浊现象,经过分析,主要存在竹子长度过短,蒸出过程中,断面太多,易带出淀粉等物质。另一主要原因是竹子是用铁质锯子锯断,在这个过程中产生一些铁屑夹杂在竹子中,高温蒸煮时,这些铁屑就洗入鲜竹沥中,使鲜竹沥发生化学催化反应及颜色变化。经过分析试验,将竹子锯成与提取罐内径相当的长度,减少铁质锯子的使用,同时在击破竹子时尽量避免使用钝器。这样减少铁屑和竹子的断面,使鲜竹沥不浑浊,色泽更接近自然。由于竹子长度加长,使竹子在提取罐内角度更接近于垂直,对沥出的鲜竹沥收集更加有效。竹杆的摆放角度为大于45度小于90度的角度置于提取容器中。其余实施例1。
    实施例3
作为本发明的另一较佳实施方式,其工艺步骤如下:a、选料、备料:选取1—2年生乔本科植物中粉绿竹和净竹的鲜竹杆为原料,挑除虫蛀、花斑,用水清洗后锯成60—80厘米的短节,锤破、捆扎。b、提取鲜竹沥:将步骤a处理后的竹杆100公斤按45度的角度置于提取容器中,加盖密封,在提取容器中通入蒸汽对鲜竹杆进行加热,通入蒸汽的温度控制在110℃,并打开提取容器底部的出液管阀门,竹杆开始沥出的水弃去、等到沥出的液体呈淡绿色,液温65度,竹香溢出时开始用容器收集,加热1.75小时后停止收集,得鲜竹沥原液成品。称量收集鲜竹沥约100公斤。所述b步骤中的提取容器的顶部设有密封盖,提取容器侧壁或底部设有蒸汽孔,提取容器底部设有鲜竹沥收集孔。本发明所制得的鲜竹沥原液成品可与水及其他辅料配制成食品、饮料和保健品。
实施例4
作为本发明的另一较佳实施方式,其工艺步骤如下:a、选料、备料:选取1—2年生乔本科植物中粉绿竹和净竹的鲜竹杆为原料,挑除虫蛀、花斑,用水清洗后锯成60—80厘米的短节,锤破、捆扎。b、提取鲜竹沥:将步骤a处理后的竹杆100公斤按90度的角度置于提取容器中,加盖密封,在提取容器中通入蒸汽对鲜竹杆进行加热,通入蒸汽的温度控制在110℃,并打开提取容器底部的出液管阀门,竹杆开始沥出的水弃去、等到沥出的液体呈淡绿色,液温60度,竹香溢出时开始用容器收集,加热2小时后停止收集,得鲜竹沥原液成品。称量收集鲜竹沥约150公斤。所述b步骤中的提取容器的顶部设有密封盖,提取容器侧壁或底部设有蒸汽孔,提取容器底部设有鲜竹沥收集孔。本发明所制得的鲜竹沥原液成品可与水及其他辅料配制成食品、饮料和保健品。
实施例5
作为本发明的另一较佳实施方式,其工艺步骤如下:a、选料、备料:选取1—2年生乔本科植物中粉绿竹和净竹的鲜竹杆为原料,挑除虫蛀、花斑,用水清洗后锯成60—80厘米的短节,锤破、捆扎。b、提取鲜竹沥:将步骤a处理后的竹杆100公斤按15度的角度置于提取容器中,加盖密封,在提取容器中通入蒸汽对鲜竹杆进行加热,通入蒸汽的温度控制在110℃,并打开提取容器底部的出液管阀门,竹杆开始沥出的水弃去、等到沥出的液体呈淡绿色,液温70度,竹香溢出时开始用容器收集,加热1.5小时后停止收集,得鲜竹沥原液成品。称量收集鲜竹沥约100公斤。所述b步骤中的提取容器的顶部设有密封盖,提取容器侧壁或底部设有蒸汽孔,提取容器底部设有鲜竹沥收集孔。所述的鲜竹沥与水和其他辅助原料按比例混合后可调制成食品、饮料和保健品。

Claims (5)

1.一种鲜竹沥提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a、选料、备料:选取1—2年生乔本科植物中粉绿竹和净竹的鲜竹杆为原料,清洗后锯成短节,锤破;
b、提取鲜竹沥:将步骤a处理后的竹杆按大于0度小于或等于90度的角度置于提取容器中,加盖密封,在提取容器中通入蒸汽对鲜竹杆进行加热,通入蒸汽的温度控制在105℃~115℃,并打开提取容器底部的出液管阀门,竹杆开始沥出的水弃去、等到沥出的液体呈淡绿色,液温60—70度,竹香溢出时开始用容器收集,加热1.5—2小时后停止收集,得鲜竹沥原液成品;
所述b步骤中,在通入蒸汽的同时,每隔半小时,注入冷却水对提取容器的外壁进行冷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鲜竹沥提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b步骤中,在通入蒸汽的同时,每隔半小时,注入冷却水5分钟对提取容器的外壁进行冷却。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鲜竹沥提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a步骤中,鲜竹杆锯成的短节长度与提取容器的高度相适配。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鲜竹沥提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a步骤中,对鲜竹杆还需挑除虫蛀和花斑后再用水清洗,锤破后进行捆扎。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鲜竹沥提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b步骤中的提取容器的顶部设有密封盖,提取容器侧壁或底部设有蒸汽孔,提取容器底部设有鲜竹沥收集孔。
CN201310154972.1A 2013-04-28 2013-04-28 鲜竹沥提取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20247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154972.1A CN103202476B (zh) 2013-04-28 2013-04-28 鲜竹沥提取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154972.1A CN103202476B (zh) 2013-04-28 2013-04-28 鲜竹沥提取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202476A true CN103202476A (zh) 2013-07-17
CN103202476B CN103202476B (zh) 2015-08-05

Family

ID=4875005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154972.1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202476B (zh) 2013-04-28 2013-04-28 鲜竹沥提取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3202476B (zh)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108036A (zh) * 2016-06-27 2016-11-16 杨进成 一种提取鲜竹沥的装置及其方法
CN108466343A (zh) * 2018-03-26 2018-08-31 河北卓达建材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竹材处理方法
CN110810613A (zh) * 2019-10-24 2020-02-21 上海亨泽食品有限公司 一种含鲜竹沥的冷冻饮品及其制备方法
CN112316068A (zh) * 2020-11-04 2021-02-05 江西中竹生物质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利用超声波提取鲜竹沥的方法
CN114982950A (zh) * 2022-06-10 2022-09-02 重庆升升药业有限公司 一种鲜竹沥红曲口服液的制备方法
CN115554368A (zh) * 2022-09-29 2023-01-03 江西李氏烤鲜竹沥药业有限公司 一种连续烤制鲜竹沥的方法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11199502A (ja) * 1998-01-08 1999-07-27 Shingo Kikuchi ササの葉及び稈から効率良くエキスを抽出する製法
CN1792272A (zh) * 2005-12-29 2006-06-28 刘兴 鲜竹沥提取方法
CN1899545A (zh) * 2006-07-07 2007-01-24 浙江林学院 竹沥微波提取方法
CN102008071A (zh) * 2010-10-07 2011-04-13 吴子平 鲜竹沥提取工艺
CN102824564A (zh) * 2012-08-31 2012-12-19 浙江九川竹木有限公司 鲜竹沥提取方法
CN202637497U (zh) * 2012-06-29 2013-01-02 四川泰康药业有限公司 一种鲜竹沥蒸煮锅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11199502A (ja) * 1998-01-08 1999-07-27 Shingo Kikuchi ササの葉及び稈から効率良くエキスを抽出する製法
JP3253911B2 (ja) * 1998-01-08 2002-02-04 眞悟 菊地 ササの葉及び稈から効率良くエキスを抽出する製法
CN1792272A (zh) * 2005-12-29 2006-06-28 刘兴 鲜竹沥提取方法
CN1899545A (zh) * 2006-07-07 2007-01-24 浙江林学院 竹沥微波提取方法
CN102008071A (zh) * 2010-10-07 2011-04-13 吴子平 鲜竹沥提取工艺
CN202637497U (zh) * 2012-06-29 2013-01-02 四川泰康药业有限公司 一种鲜竹沥蒸煮锅
CN102824564A (zh) * 2012-08-31 2012-12-19 浙江九川竹木有限公司 鲜竹沥提取方法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108036A (zh) * 2016-06-27 2016-11-16 杨进成 一种提取鲜竹沥的装置及其方法
CN106108036B (zh) * 2016-06-27 2018-04-03 杨进成 一种提取鲜竹沥的装置及其方法
CN108466343A (zh) * 2018-03-26 2018-08-31 河北卓达建材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竹材处理方法
CN110810613A (zh) * 2019-10-24 2020-02-21 上海亨泽食品有限公司 一种含鲜竹沥的冷冻饮品及其制备方法
CN112316068A (zh) * 2020-11-04 2021-02-05 江西中竹生物质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利用超声波提取鲜竹沥的方法
CN114982950A (zh) * 2022-06-10 2022-09-02 重庆升升药业有限公司 一种鲜竹沥红曲口服液的制备方法
CN115554368A (zh) * 2022-09-29 2023-01-03 江西李氏烤鲜竹沥药业有限公司 一种连续烤制鲜竹沥的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202476B (zh) 2015-08-0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202476A (zh) 鲜竹沥提取方法
CN103642592B (zh) 玫瑰花全资源化利用工艺
CN102793038A (zh) 一种中草药凉茶浓缩液及其制备方法
CN102334578B (zh) 一种植物凉茶浓缩液的提取方法
CN100391370C (zh) 鲜竹沥提取方法
CN101928642A (zh) 一种植物神农香菊的全草中提取分离香料和药用成分的方法
CN104726250B (zh) 栗花童子酒的酿造工艺
JP2014502544A (ja) 材料を溶媒中で煎じる方法及び装置
CN104726304A (zh) 银耳枸杞保健酒的生产方法
CN103767019B (zh) 一种低温水浸逆流法鲜罗汉果原液提取工艺
CN104304588A (zh) 一种金银花蜜茶饮料
CN106987508A (zh) 一种勾兑酒的酿制方法及酿制设备
CN104351903A (zh) 一种天然赶黄草饮料及其制作方法
CN104258594A (zh) 一种高效萃取植物有效成分的方法
CN109321410A (zh) 一种果味米酒的生产方法
CN101974388A (zh) 一种用核桃青皮、松针发酵酒的生产方法
CN109393100A (zh) 紫苏茯茶及其制备方法
CN206232679U (zh) 一种植物精油的粗提装置
CN101475895A (zh) 一种茶香型白酒的配方及其制作方法
CN103181600A (zh) 一种仙草露饮料的制备方法
KR20120033685A (ko) 백련초 유액 추출장치 및 방법
CN106085591A (zh) 一种花椒油的低温生产工艺
CN106359664A (zh) 一种熟香菜籽油生产系统及生产工艺
CN110367541A (zh) 一种芝麻油软胶囊的制备方法
CN106753974A (zh) 一种桑椹百合酒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0805

Termination date: 201604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