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182770A - 注射成型机 - Google Patents
注射成型机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3182770A CN103182770A CN2012104086676A CN201210408667A CN103182770A CN 103182770 A CN103182770 A CN 103182770A CN 2012104086676 A CN2012104086676 A CN 2012104086676A CN 201210408667 A CN201210408667 A CN 201210408667A CN 103182770 A CN103182770 A CN 103182770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rear fender
- electromagnet
- foot
- adsorption
- spac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 238000001746 injection moulding Methods 0.000 title abstract 3
- 238000001179 sorption measurement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89
- 230000007246 mechanism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4
- 238000002347 injec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2
- 239000007924 injection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2
- 230000014509 gene expre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3
- 238000005266 cast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5
- 239000011347 resi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4
- 229920005989 resin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15572 biosynthetic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10000000515 tooth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0521 absorp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27455 bind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9739 bin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6243 chemical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5764 inhibitory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0465 moul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2093 peripher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5465 channel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7799 cork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423 decreas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073 displacement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5520 electrodynamic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5307 ferromagnetism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12447 hatch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5415 magnetiz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141 propuls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45/00—Injection moulding, i.e. forcing the required volume of moulding material through a nozzle into a closed mould; Apparatus therefor
- B29C45/17—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Auxiliary operations
- B29C45/64—Mould opening, closing or clamping device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45/00—Injection moulding, i.e. forcing the required volume of moulding material through a nozzle into a closed mould; Apparatus therefor
- B29C45/17—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Auxiliary operations
- B29C45/1761—Means for guiding movable mould supports or injection units on the machine base or frame; Machine bases or frame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45/00—Injection moulding, i.e. forcing the required volume of moulding material through a nozzle into a closed mould; Apparatus therefor
- B29C45/17—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Auxiliary operations
- B29C45/64—Mould opening, closing or clamping devices
- B29C2045/645—Mould opening, closing or clamping devices using magnetic mean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Moulds For Moulding Plastic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注射成型机,其具有降低电磁铁的磁场泄漏的结构。本发明的注射成型机,其具备利用电磁铁(49)的吸引力产生合模力的合模装置(10),其具备:后压板(13),包含电磁铁(49);脚部(216),相对于框架(Fr)垂直支承后压板(13),脚部(216)上设置有降低电磁铁(49)的磁场泄漏的空间。此空间隔开后压板(13)的吸附面(13S)和与吸附面(13S)朝向同一侧的脚部(216)的表面(S2)之间的至少一部分。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申请主张基于2011年12月28日申请的日本专利申请第2011-288993号的优先权。其申请的全部内容通过参考援用于本说明书中。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备利用电磁铁的吸引力产生合模力的合模装置的注射成型机。
背景技术
以往,已知有具备利用电磁铁的吸引力产生合模力的合模装置的卧式注射成型机(例如参考专利文献1)。
专利文献1的合模装置由固定压板、可动压板、后压板、吸附板、直线马达、电磁铁单元及中心杆等构成。并且,其电磁铁单元的电磁铁配置于后压板的背面,并且在其后压板的下端形成有使直线马达、引导件、导向块及滑动底座等通过的空间。并且,后压板经由以跨越该空间的方式形成为一体的一对脚部固定于框架上。
专利文献1:国际公开第2005/090053号小册子
然而,专利文献1中记载的后压板,由于以后压板的背面和脚部的背面连续的方式构成,因此通过该脚部漏出电磁铁所产生的磁场。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降低电磁铁的磁场泄漏的结构的注射成型机。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注射成型机,其具备利用电磁铁的吸引力产生合模力的合模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电磁铁块,包含所述电磁铁;支承部,相对于框架支承所述电磁铁块,所述支承部上设置有降低所述电磁铁的磁场泄漏的空间。
发明的效果
根据上述手段,本发明能够提供一种具有降低电磁铁的磁场泄漏的结构的注射成型机。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第1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注射成型机闭模时的状态的图。
图2是表示图1的注射成型机开模时的状态的图。
图3是表示第1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后压板的例子的图。
图4是表示第2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后压板的图。
图5是表示第3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后压板的图。
图中:10-合模装置,12-可动压板,13、13A、13B-后压板,13S、13AS、13BS-吸附面,14-连接杆,15-定模,16-动模,19-模具装置,22-吸附板,28-直线马达,29-定子,31-可动件,33-磁极齿,34-磁芯,35-线圈,37-电磁铁单元,39-中心杆,41、42-孔,43-螺纹,44-螺母,46-磁芯,47-磁轭,48-线圈,49-电磁铁,51-吸附部,215-空间,216、216A、216B-脚部,S1、S2、216AS、216BS-脚部的表面,216AG-空隙,216BR-凹部,SP1-空间。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考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另外,本实施方式中,关于合模装置,将进行闭模时的可动压板的移动方向设为前方,进行开模时的可动压板的移动方向设为后方来进行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注射成型机闭模时的状态的图,图2是表示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注射成型机开模时的状态的图。另外,分别在图1及图2的斜线剖面线部分表示通过注射成型机的中心线的垂直面的截面。
图1中,10表示合模装置,Fr表示注射成型机的框架,Gd表示铺设于框架Fr上构成轨道、作为支承合模装置10并且对其进行引导的第1引导部件的2根引导件(图中,仅示出2根引导件Gd中的1根。)。
并且,11表示载置于引导件Gd上的作为第1固定部件的固定压板。13表示与固定压板11隔开预定的间隔,且与固定压板11对置配置的作为第2固定部件的后压板13。固定压板11与后压板13之间架设有作为连结部件的4根连接杆14(图中,仅示出4根连接杆14中的2根。)。另外,后压板13以能够随着连接杆14的伸缩相对于引导件Gd稍微移动的方式载置于引导件Gd上。另外,后压板13也可载置于框架Fr上。
并且,作为第1可动部件的可动压板12沿连接杆14与固定压板11对置且向模开闭方向进退自如地被配设。为此,可动压板12中,在与连接杆14对应的部位形成有用于使连接杆14贯穿的未图示的导向孔。另外,也可以在可动压板12上形成与连接杆14的位置对应的缺口部。
在连接杆14的前端部形成未图示的螺纹部,固定压板11与连接杆14通过螺合该螺纹部与螺母而被固定。并且,后压板13的前面形成有未图示的螺纹支撑部,后压板13与连接杆14通过螺合形成于连接杆14的后端部的未图示的螺纹部与该螺纹支撑部而被固定。
并且,固定压板11上固定有作为第1模具的定模15,可动压板12上固定有作为第2模具的动模16。由定模15及动模16构成模具装置19。并且,伴随可动压板12的进退,定模15与动模16被接触分离,进行闭模、合模及开模。
另外,随着合模的进行,定模15与动模16之间形成未图示的型腔空间,从注射装置的注射喷嘴射出的作为成型材料的未图示的树脂填充于该型腔空间。
并且,若型腔空间被填充树脂后,模具装置19被冷却,型腔空间内的树脂被冷却而硬化,则进行开模。此时,配设于可动压板12的背面的未图示的顶出装置工作,未图示的顶出销从动模16突出,成型品被取出。
并且,与可动压板12平行配设的作为第2可动部件的吸附板22,在比后压板13靠后方沿引导件Gd进退自如地配设。
在可动压板12与吸附板22之间配设有连结可动压板12与吸附板22的作为合模力传递部件的中心杆39。在闭模时及开模时,中心杆39使可动压板12与吸附板22的进退联动而进退。并且,在合模时,中心杆39将通过电磁铁单元37产生的合模力传递至可动压板12。
作为第1驱动部且作为模开闭用的驱动部的直线马达28,为了使可动压板12进退而在吸附板22与框架Fr之间沿引导件Gd配设。直线马达28在框架Fr上与引导件Gd平行地具备作为第1驱动要件的定子29及作为第2驱动要件的可动件31。
定子29与吸附板22及可动压板12的移动范围对应地配设。
可动件31经作为推进力传递部的滑动底座Sb安装于吸附板22的下端。并且,可动件31与定子29对置且遍及预定的范围配设。并且,可动件31具备形成朝向定子29以预定的间距突出的多个磁极齿33的磁芯34及卷装于各磁极齿33的线圈35。
滑动底座Sb覆盖可动件31的上面而朝向前方延伸。因此,在后压板13的下端形成用于使直线马达28、引导件Gd、滑动底座Sb等通过的空间215。其结果,后压板13经形成于空间215两侧的一对脚部固定于框架Fr。另外,关于脚部在后面进行详细叙述。
并且,定子29具备未图示的磁芯及在该磁芯上延伸而形成的未图示的永久磁铁,该永久磁铁通过将未图示的N极及S极的各磁极交替磁化而形成。另外,直线马达28和中心杆39互相不对称地被配设。
因此,若通过向线圈35供给预定电流来驱动直线马达28,则可动件31进退,随此,吸附板22及可动压板12进退,可进行闭模及开模。
另外,本实施方式中,将永久磁铁配设于定子29上,并将线圈35配设于可动件31上,但也能够将线圈配设于定子上,并将永久磁铁配设于可动件上。此时,线圈不会随着直线马达28的驱动而移动,因此能够轻松地进行用于向线圈供给电力的配线。
但是,若可动压板12前进而动模16与定模15抵接,则继闭模之后进行合模。并且,为了进行合模,在后压板13与吸附板22之间配设作为第2驱动部且作为合模用的驱动部的电磁铁单元37。
另外,由固定压板11、可动压板12、后压板13、吸附板22、直线马达28、电磁铁单元37及中心杆39等构成合模装置10。
电磁铁单元37由配设于后压板13侧的作为第1驱动部件的电磁铁49及配设于吸附板22侧的作为第2驱动部件的吸附部51构成。电磁铁49由磁芯46、磁轭47及线圈48构成,并形成于后压板13的背面的预定部分。因此,本实施方式中,后压板13作为电磁铁块发挥作用。吸附部51形成于吸附板22的前端面的预定部分,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吸附板22中形成于包围中心杆39且与电磁铁49对置的部分。另外,磁芯46及磁轭47以及吸附板22也可通过层叠由强磁性体构成的薄板而形成。
本实施方式中,与后压板13分开形成电磁铁49,并与吸附板22分开形成吸附部51,但是也可将电磁铁作为后压板13的一部分形成,并将吸附部作为吸附板22的一部分形成。
因此,电磁铁单元37中,若向线圈48供给电流,则电磁铁49被驱动而对吸附部51进行吸附,能够产生合模力。
并且,中心杆39配设为在后端部与吸附板22连结而在前端部与可动压板12连结,闭模时随着吸附板22的前进而前进且使可动压板12前进,开模时随着吸附板22的后退而后退且使可动压板12后退。为了中心杆39的前进及后退,在后压板13的中央部分形成用于使中心杆39贯穿的孔41。
在吸附板22的中央部分形成用于使中心杆39贯穿的孔42。是为了容纳固定中心杆39。具体而言,在中心杆39的后端部形成螺纹43,螺纹43与相对吸附板22旋转自如地支承的螺母44相螺合。
但是,在闭模结束的时刻,吸附板22靠近后压板13,在后压板13与吸附板22之间形成预定的间隙δ。并且,最佳间隙δ随着模具装置19的厚度的变化而变化。
因此,在螺母44的外周面形成未图示的大直径的齿轮,在吸附板22上配设作为第3驱动部且作为模厚调整用的驱动部的未图示的模厚调整用马达,安装于该模厚调整用马达的输出轴的未图示的小直径的齿轮与形成于螺母44的外周面的齿轮啮合。
并且,若与模具装置19的厚度对应地驱动该模厚调整用马达,使螺母44相对螺纹43旋转预定量,则中心杆39相对于吸附板22的位置被调整,且吸附板22相对于可动压板12的位置被调整,且能够将间隙δ设为最佳值。
另外,模厚调整装置由模厚调整用马达、各齿轮、螺母44及中心杆39等构成。并且,通过各齿轮构成将模厚调整用马达的旋转传递至螺母44的旋转传递部。并且,通过螺母44及螺纹43构成运动方向转换部,该运动方向转换部中,螺母44的旋转运动转换为中心杆39的直进运动。此时,通过螺母44构成第1转换要件,通过螺纹43构成第2转换要件。
直线马达28在比中心杆39靠下方的、偏移的位置上,与中心杆39重叠配设,因此能够使合模装置10的全长变短。
接着,对所述结构的合模装置10的动作进行说明。
未图示的控制部的模开闭处理构件进行模开闭处理,闭模时,在图2的状态下,向线圈35供给电流。接着,直线马达28被驱动,可动压板12前进,如图1所示,动模16与定模15抵接。此时,后压板13与吸附板22之间,即电磁铁49与吸附部51之间,形成最佳间隙δ。另外,闭模所需要的力与合模力比较十分小。
接着,模开闭处理构件在合模时,在图1的状态下,向线圈48供给电流,且通过电磁铁49的吸附力来对吸附部51进行吸附。随此,合模力经吸附板22及中心杆39传递至可动压板12,并进行合模。
并且,合模力通过未图示的负载检测器检测,检测出的合模力被送至控制部,在该控制部中,以合模力成为设定值的方式调整供给至线圈48的电流,并进行反馈控制。在此期间,在注射装置中从注射喷嘴射出被熔融的树脂,并填充于型腔空间。另外,也可将应变传感器设置于中心杆39或连接杆14上作为负荷检测器。
并且,本实施方式中,在后压板13的背面形成电磁铁49,使吸附部51与电磁铁49对置地配设于吸附板22的前面,但也可在后压板13的背面配设吸附部,并使电磁铁与该吸附部对置地配设于吸附板22的前面。此时,吸附板22形成电磁铁块。
并且,本实施方式中,虽然配设直线马达28作为第1驱动部,但是也能够配设电动式马达、液压缸等来代替直线马达28。另外,使用马达时,通过驱动马达而产生的旋转的旋转运动通过作为运动方向转换部的滚珠丝杠转换为直进运动,使可动压板12进退。
在此,一边参考图3,一边对包含电磁铁49的后压板13进行说明。另外,图3(A)为从以箭头IIIA表示的方向观察图1的包含虚线的平面的图,且表示后压板13的吸附面13S。并且,图3(B)表示从图3(A)的以箭头IIIB表示的方向观察的后压板13的侧面。
本实施方式中,后压板13由磁性体形成,形成包含由磁芯46及线圈48构成的电磁铁49的电磁铁块。并且,后压板13在吸附面13S的中央具有用于使中心杆39贯穿的孔41。并且,电磁铁块也可以由多个线圈构成。
在后压板13的下端形成有用于使直线马达28、引导件Gd、滑动底座Sb等通过的空间215。其结果,后压板13经形成于空间215两侧的一对脚部216、脚部216固定于框架Fr上。另外,一对脚部216、脚部216分别为后压板13的一部分,向后压板13的侧方突出,且通过未图示的螺栓等紧固部件紧固于框架Fr上。并且,虽然脚部216例如通过铸造以相同材料与后压板13形成为一体而构成后压板13的一部分,但也可以是与后压板13不同的独立的部件。
一对脚部216、脚部216作为以使后压板13的吸附面13S相对框架Fr的延伸方向垂直的方式支承后压板13的支承部发挥作用。
如图3(B)所示,在脚部216的后方,存在将后压板13的吸附面13S和与吸附面13S朝向同一侧的脚部216的表面S1在前后隔开的空间SP1。本实施方式中,后压板13的吸附面13S与脚部216的表面S1分别位于互不相同的平面上,且相互平行。具体而言,如图3(B)所示,表面S1位于离吸附面13S为距离D1的前方的位置,成为从吸附面13S仅偏移距离D1的状态。另外,吸附面13S与表面S1也可以不平行。
另一方面,吸附面13S和与吸附面13S朝向同一侧的脚部216的另1个表面S2位于同一平面上。即,脚部216的下部具有比上部更大的厚度。另外,吸附面13S与表面S2也可分别位于互不相同的平面上,且无需平行。并且,表面S1与表面S2也可位于同一平面上。即,脚部216的下部可具有与上部相同的厚度。
如此,由于具有厚度D1、高度H1、宽度W1的空间SP1的存在,后压板13能够抑制电磁铁49产生的磁场从吸附面13S以外的表面漏出。具体而言,假如空间SP1没有被脚部(磁性体)填满,能够降低经由该脚部向与吸附面13S连续的该脚部的表面漏出的磁场。厚度D1越大,抑制产生这样的磁场泄漏的效果也越大。并且,抑制产生磁场泄漏的效果越大,越能够抑制形成于吸附面13S的磁场的降低,即电磁铁49的吸附力的下降。
接着,一边参考图4,一边对包含电磁铁49的后压板13A的另一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另外,图4(A)为与图3(A)对应的图,表示后压板13A的吸附面13AS。并且,图4(B)为从以箭头IVB表示的方向观察图4(A)的包含虚线的平面的截面图。
本实施方式中,后压板13A具有向侧方突出的一对脚部216A、脚部216A。
脚部216A为后压板13A的一部分,通过未图示的螺栓等的紧固部件紧固于框架Fr上。并且,脚部216A例如通过铸造与后压板13A形成为一体并构成后压板13A的一部分,但是也可以是与后压板13A不同的独立部件。
脚部216A作为以使后压板13A的吸附面13AS相对框架Fr的延伸方向垂直的方式支承后压板13A的支承部发挥作用。
本实施方式中,后压板13A的吸附面13AS和与吸附面13AS朝向相同侧的脚部216A的表面216AS,以分别位于同一平面上,并且互不连续的方式形成。具体而言,如图4(B)所示,吸附面13AS与表面216AS隔开深度D2、高度H2、宽度W2的空隙216AG而配置。
该结构例如通过在以吸附面13AS与脚部216A的表面在同一平面上连续的方式一体形成的材料上形成槽来实现。但是,空隙216AG也可在铸造后压板13A时形成。
通过以上的结构,脚部216A能够通过空隙216AG抑制电磁铁49产生的磁场从吸附面13AS以外的表面漏出。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脚部216A具有在表面216AS上有开口的空隙216AG。但是,本发明并不限定于此。例如,脚部216A除了在表面216AS上有开口的空隙216AG以外或代替该空隙,还可具有在构成脚部216A的、表面216AS以外的其他面上有开口的空隙。
接着,一边参考图5,一边对包含电磁铁49的后压板13B的另一其他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另外,图5(A)为与图3(A)及图4(A)对应的图,并表示后压板13B的吸附面13BS。并且,图5(B)为从以箭头VB表示的方向观察图5(A)的包含虚线的平面的截面图。
本实施方式中,后压板13B具有向侧方突出的一对脚部216B、脚部216B。
脚部216B为后压板13B的一部分,且通过未图示的螺栓等紧固部件紧固于框架Fr上。并且,虽然脚部216B例如通过铸造与后压板13B形成为一体并构成后压板13B的一部分,但也可以是与后压板13B不同的独立部件。
脚部216B作为以使后压板13B的吸附面13BS相对框架Fr的延伸方向垂直的方式支承后压板13B的支承部发挥作用。
本实施方式中,后压板13B的吸附面13BS和与吸附面13BS朝向相同侧的脚部216B的表面216BS,以分别位于同一平面上,且一部分连续的方式形成。具体而言,如图5(B)所示,吸附面13BS与表面216BS以之间夹着深度D3、高度H3、宽度W3的凹部216BR,在凹部216BR的两侧连续的方式配置。
该结构例如通过在以吸附面13BS与脚部216B的表面在同一平面上连续的方式一体形成的材料上形成凹部来实现。但是,凹部216BR也可在铸造后压板13B时形成。
通过以上结构,脚部216B能够通过凹部216BR抑制电磁铁49产生的磁场从吸附面13BS以外的表面漏出。并且,脚部216B与脚部216A不同,由于使吸附面13BS与表面216BS在凹部216BR的两侧连续,因此能够进一步提高后压板13B的刚性进而提高设置稳定性。
另外,本实施方式中,脚部216B具有以吸附面13BS与表面216BS在凹部216BR两侧的2处连接的方式配置的凹部216BR。但是,本发明并不限定于此。例如,脚部216B也可以具有以吸附面13BS与表面216BS仅在凹部216BR单侧的1处连接的方式配置的凹部216BR。
并且,脚部216B也可以以凹部216BR前后贯穿脚部216B的方式形成凹部216BR。并且,脚部216B除在表面216BS上形成的凹部216BR以外或代替该凹部216BR,也可以形成在构成脚部216B的、表面216BS以外的其他面上有开口的凹部。并且,脚部216B也可以在1个面形成多个凹部。
以上,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于上述实施方式,在不脱离本发明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方式施加各种变更及置换。
例如,上述实施方式中,脚部216、脚部216A、脚部216B虽然构成为向后压板13、后压板13A、后压板13B的侧方突出,但是也可以构成为向后压板13、后压板13A、后压板13B的下方突出。此时,空间SP1、空隙216AG、凹部216BR形成为与后压板13、后压板13A、后压板13B的下端邻接,来代替如上述那样形成为与后压板13、后压板13A、后压板13B的侧端邻接。这是为了使后压板13、后压板13A、后压板13B的吸附面13S、吸附面13AS、吸附面13BS与脚部216、脚部216A、脚部216B的表面S1、表面216AS、表面216BS完全或局部隔开。
并且,脚部216、脚部216A、脚部216B可构成为其一部分向后压板13、后压板13A、后压板13B的侧方突出,且另一部分向后压板13、后压板13A、后压板13B的下方突出。此时,空间SP1、空隙216AG、凹部216BR形成为分别与存在于后压板13、后压板13A、后压板13B的下端的2个角部邻接。这是为了使后压板13、后压板13A、后压板13B的吸附面13S、吸附面13AS、吸附面13BS与脚部216、脚部216A、脚部216B的表面S1、表面216AS、表面216BS完全或部分隔开。
并且,上述的实施例中,空间、空隙、凹部的形状采用了长方体或立方体。但是,本发明并不限定于此。例如,空间、空隙、凹部的形状也可采用其他的复杂的形状。
并且,上述的实施方式中,空间、空隙、凹部中并没有插入任何部件。但是,本发明并不限定于此。例如,为了增加后压板的刚性,也可在空间、空隙、凹部插入非磁性体。
并且,上述实施方式对卧式注射成型机中电磁铁块的特征性结构进行了说明。但是,本发明并不限定于此。例如,上述的特征性结构也可应用于纵型注射成型机中的电磁铁块。
Claims (4)
1.一种注射成型机,具备利用电磁铁的吸引力产生合模力的合模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
电磁铁块,包含所述电磁铁;及
支承部,相对于框架支承所述电磁铁块,
所述支承部上设置有降低所述电磁铁的磁场泄漏的空间。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注射成型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空间隔开所述电磁铁块的吸附面和与该吸附面同一侧的所述支承部的表面之间的至少一部分。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注射成型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磁铁块的吸附面和与所述吸附面同一侧的所述支承部的表面分别在不同的平面上。
4.如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注射成型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磁铁块构成固定于框架的固定部件或与动模一同移动的可动部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11288993A JP5758288B2 (ja) | 2011-12-28 | 2011-12-28 | 射出成形機 |
JP2011-288993 | 2011-12-28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3182770A true CN103182770A (zh) | 2013-07-03 |
CN103182770B CN103182770B (zh) | 2015-11-18 |
Family
ID=4867434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210408667.6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182770B (zh) | 2011-12-28 | 2012-10-24 | 注射成型机 |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 Link |
---|---|
JP (1) | JP5758288B2 (zh) |
KR (1) | KR101407170B1 (zh) |
CN (1) | CN103182770B (zh) |
TW (1) | TWI541120B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4669539A (zh) * | 2013-11-26 | 2015-06-03 | 住友重机械工业株式会社 | 注射成型机 |
Cit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08006649A (ja) * | 2006-06-28 | 2008-01-17 | Sumitomo Heavy Ind Ltd | 型締装置 |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KR100896673B1 (ko) | 2004-03-19 | 2009-05-14 | 스미도모쥬기가이고교 가부시키가이샤 | 형체장치 |
WO2005090052A1 (ja) | 2004-03-19 | 2005-09-29 | Sumitomo Heavy Industries, Ltd. | 型締装置及び型厚調整方法 |
JP4905927B2 (ja) * | 2006-05-22 | 2012-03-28 | 住友重機械工業株式会社 | 型締装置 |
JP4676548B2 (ja) | 2009-09-02 | 2011-04-27 | ファナック株式会社 | 射出成形機の可動プラテン支持機構 |
JP5497398B2 (ja) * | 2009-10-06 | 2014-05-21 | 住友重機械工業株式会社 | 型締装置 |
-
2011
- 2011-12-28 JP JP2011288993A patent/JP5758288B2/ja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12
- 2012-09-19 TW TW101134293A patent/TWI541120B/zh not_active IP Right Cessation
- 2012-10-24 CN CN201210408667.6A patent/CN103182770B/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12-12-24 KR KR1020120151776A patent/KR101407170B1/ko active IP Right Grant
Patent Cit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08006649A (ja) * | 2006-06-28 | 2008-01-17 | Sumitomo Heavy Ind Ltd | 型締装置 |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4669539A (zh) * | 2013-11-26 | 2015-06-03 | 住友重机械工业株式会社 | 注射成型机 |
TWI569945B (zh) * | 2013-11-26 | 2017-02-11 | Sumitomo Heavy Industries | Injection molding machine |
CN104669539B (zh) * | 2013-11-26 | 2018-10-30 | 住友重机械工业株式会社 | 注射成型机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TWI541120B (zh) | 2016-07-11 |
JP5758288B2 (ja) | 2015-08-05 |
JP2013136212A (ja) | 2013-07-11 |
KR20130076729A (ko) | 2013-07-08 |
TW201332740A (zh) | 2013-08-16 |
KR101407170B1 (ko) | 2014-06-12 |
CN103182770B (zh) | 2015-11-18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1977746B (zh) | 合模装置 | |
CN101031405B (zh) | 合模装置 | |
JP2012162092A (ja) | 型締装置及び型厚調整方法 | |
CN101641200B (zh) | 合模装置 | |
CN101674925A (zh) | 合模装置及合模装置控制方法 | |
CN102990882B (zh) | 注射成型机 | |
JP5179109B2 (ja) | 型締装置 | |
CN103171107B (zh) | 注射成型机 | |
CN103182770A (zh) | 注射成型机 | |
CN103057074B (zh) | 注射成型机 | |
CN103009544B (zh) | 注射成型机 | |
JP4965372B2 (ja) | 型締装置 | |
CN103057063B (zh) | 注射成型机及注射成型机的模厚调整方法 | |
CN103182771A (zh) | 注射成型机 | |
CN103057064B (zh) | 注射成型机 | |
CN103042663B (zh) | 注射成型机 | |
CN104786451B (zh) | 注射成型机及注射成型方法 | |
CN103009546B (zh) | 注射成型机 | |
JP5752554B2 (ja) | 射出成形機 | |
CN103042665B (zh) | 注射成型机 | |
CN103660206A (zh) | 注射成型机 | |
CN103009584A (zh) | 注射成型机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111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