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182058A - 一种治疗慢性盆腔炎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治疗慢性盆腔炎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182058A
CN103182058A CN2013100489850A CN201310048985A CN103182058A CN 103182058 A CN103182058 A CN 103182058A CN 2013100489850 A CN2013100489850 A CN 2013100489850A CN 201310048985 A CN201310048985 A CN 201310048985A CN 103182058 A CN103182058 A CN 10318205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adix
parts
medicine
inflammatory disease
effective ingredi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048985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勇
王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UOYANG LUOTONG HOSPITAL
Original Assignee
LUOYANG LUOTONG HOSPIT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UOYANG LUOTONG HOSPITAL filed Critical LUOYANG LUOTONG HOSPITAL
Priority to CN201310048985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182058A/zh
Publication of CN10318205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182058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edicines Containing Plant Substan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的治疗慢性盆腔炎的药物,由以下按重量份计的各组分制成:丹参9.4-11.2、赤芍8.4-10.2、地黄6.6-8.9、党参9.4-11.2、皂角刺4.6-5.8、败酱草6.8-8.6、川牛膝4.7-5.6、莪术4.1-5.1、三棱4.2-5.1、蒲公英6.6-8.9、乌药5.2-7.1、川楝子5.1-7.3、夏枯草9.1-11.5、甘草4.2-5.1。该药组方合理,具有清热利湿、活血止痛、化瘀散结、调经通络的功效。本发明还公开了该药物的制备方法,包括将按重量份计的各组分烘干、制粉、混合的步骤;将粉料置入超声提取器中,加入70%乙醇提取有效成分,制得有效成分醇提液的步骤;静置48-72小时,制得醇沉上清液;滤过,回收乙醇,制得有效成分浓缩浸膏的步骤。

Description

一种治疗慢性盆腔炎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中药制剂技术领域,主要涉及的是一种治疗慢性盆腔炎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盆腔炎是发生于女性内生殖器及其周围的结缔组织、盆腔腹膜等部位的炎症。发病部位并不局限某处并可同时累积几个部位,最容易遭殃的是输卵管及卵巢。临床上根据发病的轻重缓急不同将其划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种。
急性盆腔炎的症状主要有下腹隐痛、肌肉紧张、有压痛及反跳痛,伴有心率快、发热,阴道有大量脓性分泌物;病情严重时可有高热、头痛、寒战、食欲不振、大量的黄色白带有味、小腹胀痛、压痛、腰部酸痛等;有腹膜炎时出现恶心、腹胀、呕吐、腹泻等;有脓胀形成时,可有下腹包块及局部压迫刺激症状,包块位于前方可有排尿困难、尿频、尿痛等,包块位于后方可致腹泻。
慢性盆腔炎的症状为有时低热,易感疲劳,部分病人由于病程长而出现神经衰弱症状,如失眠、精神不振、周身不适等;下腹部坠胀、疼痛及腰骶部酸痛,常在劳累、性生活后、月经前后加剧;由于慢性炎症而导致盆腔淤血、月经过多,卵巢功能损害时会出现月经失调,输卵管黏连阻塞时会导致不孕症。
西医学认为慢性盆腔炎的病因或因产后、术后感染,或因经期不卫生、或因邻近器官的炎症蔓延等原因,主要致病菌有葡萄球菌、链球菌、大肠杆菌、厌氧菌等。
中医学认为慢性盆腔炎主要病机属本虚标实。一般以瘀为主,热、湿次之。人流上环、产后创伤可致外伤致瘀;经期、产后失血耗液或恶露不去可致瘀热内生;性交不洁、手术污染等亦可致湿热之邪与气血博结,积而成瘀,核心病理在瘀。属长期病邪所致的慢性顽固性疾病,分为湿热瘀滞型、寒湿郁阻型、气虚血雨型、气滞血瘀型等症型。
慢性盆腔炎病变以慢性输卵管炎、输卵管积水、输卵管卵巢炎、输卵管卵巢囊肿、慢性盆腔结缔组织炎为主要特征性,伴有局部组织充血,内分泌、免疫机制相对低下。西医多采用抗炎药物、盆腔给药灌注治疗、物理疗法及手术治疗,但对于慢性盆腔炎的治疗效果欠佳。同时,因抗生素的长期滥用易致患者的内藏器官的损伤,还可引起阴道菌群失调及免疫机能低下,如诱发念珠菌阴道炎等副作用,更给慢性盆腔炎治疗带来困难。中医采用中药口服、灌肠、外敷、针灸等综合疗法,疗效显著,优越性突出。特别是内服中药以清热解毒及活血化瘀通络药物为主,具有活血化瘀,剥离组织间粘连的功效,还能使增生的组织恢复软化,是治疗慢性盆腔炎的有效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中成药,该药组方合理,具有清热利湿、活血止痛、化瘀散结、调经通络的功效。对湿热下注、盆腔炎、附件炎、宫颈炎、阴道炎、带多痛等症状的慢性盆腔炎疗效显著,几无任何毒副作用而且愈后不易复发。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治疗慢性盆腔炎药物的制备方法。
为实现本发明目的之一,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的治疗慢性盆腔炎的药物,由以下按重量份计的各组分制成:
丹参9.4-11.2、赤芍8.4-10.2、地黄6.6-8.9、党参9.4-11.2、皂角刺4.6-5.8、败酱草6.8-8.6、川牛膝4.7-5.6、莪术4.1-5.1、三棱4.2-5.1、蒲公英6.6-8.9、乌药5.2-7.1、川楝子5.1-7.3、夏枯草9.1-11.5、甘草4.2-5.1。
进一步,按重量份计的各组分优选为:
丹参9.9-10.7、赤芍.8.8-9.7、地黄7.2-8.3、党参9.9-10.7、皂角刺4.9-5.5、败酱草7.3-8.2、川牛膝4.9-5.4、莪术4.3-4.9、三棱4.4-4.9、蒲公英7.2-8.3、乌药5.7-6.6、川楝子5.6-6.8、夏枯草9.7-10.9、甘草4.4-4.9。
更进一步,按重量份计的各组分进一步优选为:
丹参10.1-10.5、赤芍9.1-9.5、地黄7.4-8.0、党参10.1-10.5、皂角刺5.0-5.3、败酱草7.5-8.0、川牛膝5.1-5.2、莪术4.5-4.8、三棱4.6-4.7、蒲公英7.4-8.0、乌药5.9-6.4、川楝子5.9-6.5、夏枯草10.0-10.6、甘草4.6-4.7。
本发明创造的治疗慢性盆腔炎药物的制备方法,包括将按重量份计的各组分烘干、制成粗粉250-850um或24目-65目、混合的步骤;将粉料置入超声提取器中,加入70%乙醇提取有效成分,制得有效成分醇提液的步骤;静置48-72小时,制得醇沉上清液;滤过,回收乙醇,制得有效成分浓缩浸膏的步骤。
进一步的,制得有效成分醇提液时,包括加入5-7倍量组分重量份的70%乙醇浸泡30-60分钟,继续加入70%乙醇至8-10倍量,在45-55℃下提取1.0-1.5小时,收集有效成分醇提取液一的步骤。
进一步的,制得有效成分醇提液时,还包括再次加入5-7倍量组分重量份的70%乙醇,在45-55℃下提取0.5-1.0小时,收集有效成分醇提取液二的步骤。
更进一步的,还包括将有效成分浓缩浸膏制成口服液、丸剂、片剂或颗粒剂剂型的步骤。
制备本发明药物的组成中,各组分的特性如下:
丹参:苦味微寒,入心、肝经。功效:活血调经,祛瘀止痛,凉血消痈,清心除烦,养血安神。主治月经不调,经闭痛经,症瘕积聚,胸腹刺痛,热痹疼痛,疮疡肿痛,心烦不眠;肝脾肿大,心绞痛等症。主含脂溶性的二萜类成分和水溶性的酚酸成分,还含黄酮类,三萜类,甾醇等其他成分。作用于心血管系统,具有强心、扩张血管、增加心肌血流量、抗血栓形成、降血脂、改善血液流变学特性(血粘度降低、红细胞电泳时间缩短)、改善微循环的作用。此外,还有保肝、改善肝微循环、抗菌等作用。
党参:性平味甘,微酸;归脾、肺经。功能补中益气,健脾益肺。用于脾肺虚弱,气短心悸,食少便溏,虚喘咳嗽,内热消渴。含α-菠菜甾醇、豆甾醇等甾醇类成份以及己酸、庚酸、辛酸等挥发性成分、还含有糖、苷类、生物碱、三萜类、14种无机元素及氨基酸等成份。党参含多种糖类、酚类、甾醇、挥发油、黄芩素葡萄糖甙、皂甙及微量生物碱,具有增强机体免疫功能、增强造血功能、抗应激、强心、抗休克、调节血压、抗心肌缺血和抑制血小板聚集等作用。此外,还具有益智、镇静、催眠、抗惊厥等作用。
赤芍:味苦、微寒;归肝经。功能清热凉血,散瘀止痛。主治温毒发斑,吐血衄血,目赤肿痛,肝郁胁痛,经闭痛经,癥瘕腹痛,跌扑损伤,痈肿疮疡。根含芍药甙、右旋儿茶精及挥发油。挥发油主要含苯甲酸,牡丹酚及其他醇类以及酚类成分共33个。具有抗血栓、抗血小板聚集、降血脂和抗动脉硬化作用,以及心血管系统功能、保肝等作用。
生地黄:甘寒;归心、肝、肾;清热凉血、养阴、生津。多用于热病舌绛烦渴,阴虚内热,骨蒸劳热,内热、消渴,吐血,衄血,发斑发疹等症。化学成分以甙类为主,其中又以环烯醚萜甙类(梓醇的含量最高)为主,还含有糖类、多种氨基酸、无机元素以及其他有机成分等。具有降血糖、止血、抗凝血、抗炎免疫、抗肝损害等作用。
败酱草:败酱草为败酱科草本植物黄花和白花败酱的带根全草,两者均有败酱气,同等入药。其性辛味苦、微寒,归肝胃、大肠经。具有清热利湿、解毒排脓、活血化瘀、清心安神、为常用的清热解毒药。临床上常用于治疗阑尾炎、痢疾、肝炎、扁桃体炎、流行性腮腺炎、产后瘀血腹痛、痈肿等。含有皂苷类、环烯醚萜类、黄酮类、香豆素类、挥发油和有机酸类等主要化学成分。黄花败酱根和根茎含齐墩果酸、常春藤皂甙元、β-谷甾醇-β-D-葡萄糖甙,白花败酱草主含白花败酱甙、莫罗忍冬甙、番木鳖甙等。有促进肝细胞再生、改善肝功能、增强抑菌和抗病毒、调节免疫系统和调节循环系统等方面的药理作用。
皂角刺:辛温,入肺肝,活血祛风。功专消肿排脓,用于痈疽肿毒,瘰疬,疮疹顽癣等症,疗效确切,可使脓未成者可消,脓已成者速溃。主含黄酮甙、酚类、氨基酸等成份,具有抗癌抑癌活性。
川牛膝:性味甘平、微苦,归肝、肾经。功能逐瘀通经,通利关节,利尿通淋。用于经闭症瘕,胞衣不下,关节痹痛,足痿筋挛,尿血血淋,跌扑损伤。根含β-蜕皮甾酮、β-甾谷醇、羟基杯苋甾酮、苋菜甾酮A、B及微量元素钛,具有蛋白质同化、抗生育等作用。
莪术:味辛苦温,归肝、脾经。功能行气破血,消积止痛。用于燀瘕痞块,瘀血经闭,食积胀痛;早期宫颈癌。根茎含挥发油1-1.5%。油中主要成分为倍半萜烯醇,α-樟脑烯及按油精。此外尚含淀粉、粘液及树脂等。具有抗肿瘤作用、抗早孕作用、抗菌作用、升白,还作用于心血管系统:增加股动脉血流量,在活血化瘀药中最为明显;另外,还有影响胃肠平滑肌、保肝、抗急性肾功能衰竭、抑制血小板聚集和抗血栓形成、抗炎等作用。
三棱:味苦性平,归肝、脾经。功能破血行气,消积止痛。用于症瘕痞块,瘀血经闭,食积胀痛,产后瘀血腹痛,跌打损伤。主要成分挥发油,又含多种有机酸以及脂肪酸、刺芒柄花素等。药理活性有加强肠管收缩、抑制血栓形成,降低全血粘度等。
蒲公英:味苦甘寒,归肝胃经。功能清热解毒,消肿散结,利尿通淋。用于疔疮肿毒、乳痈、瘰疠、肠痈、目赤、咽痛、肺痈、黄疸、热淋。主要成分有蒲公英甾醇、胆碱、菊糖、果胶;蒲公英醇、豆甾醇、β-香树脂醇、β-谷甾醇、蒲公英赛醇、蒲公英素、蒲公英苦素和维生素A、B、C等。药理作用有抗病原微生物作用、保肝利胆、利尿、抗胃溃疡、增强免疫功能等作用。
乌药:辛,温;归肺、脾、肾、膀胱经。功能行气止痛,温肾散寒。用于寒凝气滞之胸腹诸痛证。尿频,遗尿、其主要成分为挥发油、异喹啉生物碱及呋喃倍半萜及其内酯三大类。药理活性有抗菌、抗病毒、镇痛、抗炎、抗凝血酶以及保护消化系统、兴奋心肌、加速回流循环、升压及发汗等作用。
川楝子:性味苦寒;有小毒;主要入肝经。疏泄肝热,行气止痛,有除湿热、清肝火、止痛、杀虫的功能。主治热厥心痛,胁痛,脘腹胀痛,疝痛,虫积腹痛,头癣,瘾疹。含川楝素、生物碱、山柰醇、树脂、鞣质,有驱虫作用、抑制呼吸中枢、抗肉毒中毒等作用。
夏枯草:性辛寒味苦;入肝、胆经。功用清火明目而用于目赤肿痛、头痛;清肝火、降血压而用于高血压病、高血脂、高血粘和高血糖;散结消肿而用于瘰疬、瘿瘤、乳痈肿痛。夏枯草全草含有以齐敦果酸(Oleanolic acid)为苷元的三萜皂苷.尚含有夏枯草苷、乌索酸、β-香树脂醇、花色苷及多种高级饱和脂肪酸。有降压、抗病原微生物、免疫抑制等作用。
甘草:性平,味甘,归十二经。有解毒、祛痰、止痛、解痉以至抗癌等药理作用。生用长于清火,以清热解毒,润肺止咳力胜。用于痰热咳嗽,咽喉肿痛等。熟用散表寒,去咽痛,除邪热,缓正气,养阴血,补脾胃,润肺。主要成分有三萜类化合物(甘草甜素等)、黄酮类化合物(甘草苷等)、氨基酸等。甘草甜素和黄酮类物质是甘草中最重要的生理活性物质。有抗炎和抗变态反映的功能,能保护消化系统作用,兼有具有中枢性止咳平喘、调节机体免疫功能以及解毒、肾上腺皮质激素样作用。
此方组成,科学合理。方中丹参、赤芍、地黄凉血活血,散瘀止痛为君;莪术、三棱行气破血,消积止痛,川牛膝、乌药、川楝子行气止痛为臣;蒲公英、败酱草、夏枯草清热解毒,消肿排脓,皂角刺活血散结、党参益气健脾、甘草调和诸药,同为佐使。诸药合用,共奏清热祛湿,活血止痛之功。
本发明药物制备方法中采用的超声波提取药物有效成分的技术是利用超声波所产生的的加速质点运动、空化效应、振动匀化等特殊作用,来用于物质化学成分提取工艺中,将所含成分以快速高效地提取出来的一项新的提取技术。
采用该项提取技术,制备本发明药物,与传统工艺比较优势明显:
1、提取效率高:超声波独具的物理特性能促使植物细胞组织破壁或变形,使中药有效成分提取更充分,提取率比传统工艺显著提高达50—500%。
2、提取时间短:超声波强化中药提取通常在24-40分钟即可获得最佳提取率,提取时间较传统方法大大缩短2/3以上,药材原材料处理量大。
3、提取温度低:超声提取中药材的最佳温度在40—60℃,对遇热不稳定、易水解或氧化的药材中有效成分具有保护作用,同时大大节能能耗。
4、适应性广:超声提取中药材不受成分极性、分子量大小的限制,适用于绝大多数种类中药材和各类成分的提取,且适用于多种溶剂。
5、提取药液杂质少,有效成分易于分离、纯化。
6、提取工艺运行成本低,综合经济效益显著。
7、操作简单易行,设备维护、保养方便。
本发明药物的药理研究:
目前药理研究已证实本发明药物有下述药理作用:
1、抑菌作用:以平皿打孔法试验观察本发明药物对9种常见致病菌的体外抑菌圈试验结果(表1)
表1  本发明药物体外抑菌作用实验检测结果:
检测指标 检测次数 抑菌环直径平均值 抑菌作用
粪肠球菌 3次 21.52mm 高度敏感
乙型溶血性链球菌 3次 19.89mm 中度敏感
大肠埃希菌 3次 19.25mm 中度敏感
金黄色葡萄球菌 3次 18..72mm 中度敏感
脆弱类杆菌 3次 17.96mm 中度敏感
变形杆菌 3次 17.54mm 中度敏感
表皮葡萄球菌 3次 17.42mm 中度敏感
肺炎克雷伯菌 3次 16.84mm 中度敏感
铜绿色假单胞菌 3次 18.73mm 中度敏感
结果显示:本发明药物对9种常见的慢性盆腔炎致病菌有抑制作用。其敏感性依次为:粪肠球菌>乙型溶血性链球菌>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脆弱类杆菌>变形杆菌>表皮葡萄球菌>肺炎克雷伯菌>铜绿色假单胞菌。
结论:本发明药物对慢性盆腔炎常见致病菌具有较广谱的抑菌作用。
2、抗炎作用:以巴豆油致小鼠耳肿胀,用本发明药物5.0ml/kg、10.0ml/kg、15.0ml/kg灌胃给药,观察小鼠耳肿胀情况。
结果显示:本发明药物能明显抑制小鼠耳肿胀度,显示出抗炎作用。
3、毒性试验:皮下注射本发明药物隔天一次,连续21d,处死实验动物。观察实验动物血常规、肝功能、肾功能及主要脏器组织细胞形态。
结果显示:实验动物血常规、肝功能、肾功能正常,主要脏器组织细胞形态无明显变化,证明本发明药物安全。
临床观察:
本发明药物治疗盆腔疼痛症308例及对照治疗150例。
资料、方法与结论
1、一般资料
1.1  病例来源:所有患者均系本院3年来门诊病例,共308例,年龄25~51岁,病程半年~8年。
1.2  病例选择
1.2.1  诊断标准:参照《中医妇科学》(1988人民出版社)制定。
诊断依据
1.2.1.1  以小腹、少腹及其它下腹部疼痛为主。
1.2.1.2  腹部有不同程度的压痛感,子宫一侧或两侧可扪到增粗的条索状物、片状增厚或触及囊肿包快。
1.2.1.3  B超检查、子宫内膜活检、输卵管造影及全身可证明病变异常及性质。
1.2.1.4  急症期患者呈现急性病容,体温升高,妇科检查可见急性盆腔炎症状。
辩证依据:
该病多由邪毒、湿热、血瘀气滞所致,与西医所称的急慢性盆腔炎、附件炎症状基本相符。
A、邪毒壅盛型:
A1、妇科证侯特点:下腹疼痛据按,带下异常,妇科检查异常。
A2、全身症状:高烧、恶寒、无汗、头痛、口干喜饮、恶心,大小便异常,舌质红,苔黄腻、厚,脉滑数。
B、湿热瘀结型:
A1、妇科证侯特点:少腹疼痛据按,带下异常,经期经量异常,妇科检查异常。
A2、全身症状:低热起伏,困乏食差,大小便异常,苔黄腻,脉濡数。
C、血瘀气滞型:
A1、妇科证侯特点:少腹疼痛时轻时重或小腹冷痛、刺痛,经期或劳倦后加重,带下异常,妇科检查异常。
A2、全身症状:可无全身症状,或肋腹胀痛,食欲欠佳,易急躁,苔薄黄,质暗,脉弦涩。
1.2.2、排除病例标准:
1.2.2.1排除急、慢性阑尾炎等外科疾病。
1.2.2.2排除宫外孕、子宫内膜异常、妊娠腹痛等妇科疾病。
1.2.2.3严重心、肺、肝、肾功能不全及严重的高血压患者。
1.2.2.4对多种药物过敏者。
1.2.2.5未按规定用药,无法判断疗效或资料不全等影响疗效和安全性判断者。
2、治疗方法:
用量:一次50ml-100ml,一日3次。
用法:口服。
疗程:经期前一周开始连续服用5-7天,每一月经周期一个疗程。
3、观测指标:
3.1疗效判定标准
3.1.1治愈:症状消失,实验室检查多次正常。
3.1.2好转:主要症状及有关的实验室检查有改善。
3.1.3未愈:症状及实验室检查无变化。
4.1临床治疗疗效:见表2。
表2  临床对照治疗疗效(%)
Figure BDA00002830207500111
从临床对照治疗结果(表2)可以看出,本发明药物对于慢性盆腔炎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2.9%。其中,治愈率56.2%,好转率36.3%,无效率7.5%,总体疗效显著。
4.2临床对照治疗疗效:见表3。
表3  临床对照治疗(%)
Figure BDA00002830207500112
Figure BDA00002830207500121
从临床对照治疗结果(表3)可以看出,对比其它治疗慢性盆腔炎药物,本发明药物疗效更佳。其中,治疗组服用本发明药物,对照组1服用妇炎康胶囊(0.5克*12粒*3板,广西桂西制药),对照组2服用盆炎净胶囊(0.25克*36粒,哈尔滨大洋制药股份有限公司)。
4.2不良反应:治疗过程中未见明显副反应。
4.3结论
临床实验显示,本发明药物用于湿热蕴结所致的痛经、盆腔炎、附件炎、子宫内膜炎等症的,疗效确切,标本兼治,副作用小。通过临床观察、随访反馈,总计有效率达到90%以上。
个案病例
卫某,女,25岁。
主诉:腰腹疼痛,白带量多,持续一年多。
治疗时病史:患者自一次早产后,小腹两侧开始疼痛,腰痛,身体疲倦乏力。精神萎靡,白带量多、颜色黄、质粘稠,小便多,经期下腹坠痛加剧,月经周期尚正常,血量多、色红。
西医诊断:慢性盆腔炎。
中医诊断:湿热、气血瘀滞。
治疗经过:给予本发明药物(80ml,Tid,po)治疗一疗程(7天)后,白带减少,仍有腰痛,小腹痛。继用第二疗程(60ml,Tid,po,6天),用药后腰腹坠痛减轻,白带量减少,仅见小腹两侧疼痛隐隐作。继服第三疗程(50ml,Tid,po,6天),症状基本消失,巩固治疗2疗程后,病告愈,随访两年,未再复发。
周某,女,38岁。
主诉:小腹痛,白带量多近2年,近日症状加重。
治疗时病史:因一次子宫出血刮宫后,开始右侧小腹隐痛,继而整个下腹部疼痛,白带量多、质稠微黄.经妇科检查,诊断为盆腔炎,曾用抗生素治疗,症状未减。近日来腹痛加重,伴有低烧,血查白细胞17000/立方毫米。
西医诊断:慢性盆腔炎急性发作。
中医诊断:湿热、热毒瘀结。
治疗经过:给予本发明药物(100ml,Tid,po)治疗一疗程(7天)后,腹痛减轻,白带量减少,复查血,白细胞9000/立方毫米。续服第二疗程(80ml,Tid,po,6天),症状基本缓解;后巩固治疗第三疗程(50ml,Tid,po,5天)后,病症告愈,随访一年,未再复发。
赵某,女,42岁。
主诉:左下腹疼痛痛,反复发作6年多。
治疗时病史:患者自发病以来,左侧小腹经常疼痛,兼有黄带。前后曾有6次急性发作,每次均由胃痛开始,伴有恶心、呕吐,甚至吐胆汁样绿水,半小时后串至腹部,疼痛由上到下发展,逐渐加重,小腹下坠。严重时头痛,头晕,甚至休克。随后体温上升39度左右。一次因急性发作,误诊为急性阑尾炎,曾住院剖腹探查,发现卵巢有脓肿,遂清除脓液。一年后有因一次急性发作而出现休克,收住院治疗。诊断为急性泥散性腹膜炎、化脓性盆腔炎及中毒性休克。住院期间曾用氯霉素、红霉素、庆大霉素等药物治疗,急性炎症控制后,出院,继续使用胎盘组织浆、黄连素等药物治疗。余证仍有腹痛,头晕,恶心,饮食少,手发麻,腹部疼痛怕按。
西医诊断:(1)卵巢脓肿;(2)慢性盆腔炎急性发作。
中医诊断:毒热壅盛、气血凝结;
治疗经过:给予本发明药物(100ml,Tid,po)治疗一疗程(7天),腹痛明显减轻,恶心已止,饮食增加。偶有腹痛;续服第二疗程后(80ml,Tid,po,6天),腹痛已止,因吃生冷而下泻,小腹坠痛。再服第三疗程(60ml,Tid,po,5天),另加三味草药,后下泻已止,腹痛消失,复查白细胞正常。妇科检查称附件炎、卵巢脓肿已基本痊愈。巩固治疗2个疗程后,病告愈,随访两年,未再复发。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创造药物制备工艺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
本实施例的治疗慢性盆腔炎的药物,由如下按重量份计的各组份制成:
丹参10.1、赤芍9.1、地黄8.0、党参10.1、皂角刺5.3、败酱草7.5、川牛膝5.1、莪术4.8、三棱4.6、蒲公英8.0、乌药5.9、川楝子6.5、夏枯草10.6、甘草4.6。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的治疗慢性盆腔炎的药物,由如下按重量份计的各组份制成:
丹参10.5、赤芍9.5、地黄7.4、党参10.5、皂角刺5.0、败酱草8.0、川牛膝5.2、莪术4.5、三棱4.7、蒲公英7.4、乌药6.4、川楝子5.9、夏枯草10.0、甘草4.7。
实施例三
本实施例的治疗慢性盆腔炎的药物,由如下按重量份计的各组份制成:
丹参10.3、赤芍9.3、地黄7.7、党参10.3、皂角刺5.2、败酱草7.7、川牛膝5.2、莪术4.6、三棱4.6、蒲公英7.7、乌药6.2、川楝子6.2、夏枯草10.3、甘草4.6。
上述实施例的治疗慢性盆腔炎的药物的制备方法,结合图1,以制备合剂成品为例,首先将各重量份的组分烘干、制成粗粉250-850um或24目-65目、混合;将粉料放入超声提取器中,加入5-7倍量粉料重量份的70%乙醇浸泡30-60分钟,继续加入70%乙醇至8-10倍量,在45-55℃下提取1.0-1.5小时,收集有效成分醇提取液一;再次加入5-7倍量70%乙醇,在45-55℃下提取0.5-1.0小时,收集有效成分醇提取液二;合并两次有效成分醇提取液,低温2-8℃贮藏,静置48-72小时,制得醇沉上清液;倾取上清液,滤过,回收乙醇,制得有效成分浓缩浸膏。加入3-4倍有效成分浓缩浸膏重量份的纯化水,混匀,静置24-36小时,制得水沉上清液;倾取上清液,滤过,加纯化水至近全量,调节pH值至4.0-6.0,定容,灌装,即得合剂成品。
针对具体治疗需要,可制成口服液、丸剂、片剂、颗粒剂等剂型,以便于服用和携带。
本发明药物的制备工艺是经多年反复研究、实践论证最终确定的。制备工艺以70%乙醇作为提取溶媒,采用超声波提取(也称为萃取)中药材有效成分。以70%乙醇作为提取溶媒,适应性广,杂质少,成品口感清澈、色泽发亮。超声波提取具有提取温度低、提取率高、提取时间短的独特优势,适用于中药材和各种动、植物有效含量的提取。与传统水提醇沉等工艺比较,提取率提高50%—100%,提取时间(分钟)缩短1/2以上,提取温度降低至40—60℃,更利于有效成份的保护,是替代传统水提醇沉工艺方法实现高效、节能、环保式提取的现代高新技术手段。

Claims (7)

1.一种治疗慢性盆腔炎的药物,其特征是:由以下按重量份计的各组分制成:
丹参9.4-11.2、赤芍8.4-10.2、地黄6.6-8.9、党参9.4-11.2、皂角刺4.6-5.8、败酱草6.8-8.6、川牛膝4.7-5.6、莪术4.1-5.1、三棱4.2-5.1、蒲公英6.6-8.9、乌药5.2-7.1、川楝子5.1-7.3、夏枯草9.1-11.5、甘草4.2-5.1。
2.根据权利要求书1所述的治疗慢性盆腔炎的药物,其特征是:按重量份计的各组分优选为:
丹参9.9-10.7、赤芍.8.8-9.7、地黄7.2-8.3、党参9.9-10.7、皂角刺4.9-5.5、败酱草7.3-8.2、川牛膝4.9-5.4、莪术4.3-4.9、三棱4.4-4.9、蒲公英7.2-8.3、乌药5.7-6.6、川楝子5.6-6.8、夏枯草9.7-10.9、甘草4.4-4.9。
3.根据权利要求书1所述的治疗慢性盆腔炎的药物,其特征是:按重量份计的各组分进一步优选为:
丹参10.1-10.5、赤芍9.1-9.5、地黄7.4-8.0、党参10.1-10.5、皂角刺5.0-5.3、败酱草7.5-8.0、川牛膝5.1-5.2、莪术4.5-4.8、三棱4.6-4.7、蒲公英7.4-8.0、乌药5.9-6.4、川楝子5.9-6.5、夏枯草10.0-10.6、甘草4.6-4.7。
4.一种制备权利要求1-3所述的治疗慢性盆腔炎的药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包括将按重量份计的各组分烘干、制粉、混合的步骤;将粉料置入超声提取器中,加入70%乙醇提取有效成分,制得有效成分醇提液的步骤;静置48-72小时,制得醇沉上清液;滤过,回收乙醇,制得有效成分浓缩浸膏的步骤。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制得有效成分醇提液时,包括加入5-7倍量组分重量份的70%乙醇浸泡30-60分钟,继续加入70%乙醇至8-10倍量,在45-55℃下提取1.0-1.5小时,收集有效成分醇提取液一的步骤。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制得有效成分醇提液时,还包括再次加入5-7倍量组分重量份的70%乙醇,在45-55℃下提取0.5-1.0小时,收集有效成分醇提取液二的步骤。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还包括将有效成分浓缩浸膏制成口服液、丸剂、片剂或颗粒剂剂型的步骤。
CN2013100489850A 2013-02-07 2013-02-07 一种治疗慢性盆腔炎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Pending CN103182058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0489850A CN103182058A (zh) 2013-02-07 2013-02-07 一种治疗慢性盆腔炎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0489850A CN103182058A (zh) 2013-02-07 2013-02-07 一种治疗慢性盆腔炎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182058A true CN103182058A (zh) 2013-07-03

Family

ID=4867367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0489850A Pending CN103182058A (zh) 2013-02-07 2013-02-07 一种治疗慢性盆腔炎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3182058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740068A (zh) * 2015-04-08 2015-07-01 杜心洁 一种治疗湿热瘀结型慢性盆腔炎的中药及制备方法
CN109010664A (zh) * 2018-08-29 2018-12-18 江苏康缘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中药组合物在制备治疗宫颈炎药物中的应用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085299A (zh) * 2006-06-07 2007-12-12 朱齐超 一种治疗女性盆腔炎的中药组合物及其用途
CN102319397A (zh) * 2011-09-11 2012-01-18 崔红霞 一种用灌肠的方法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中药煎剂
CN102370725A (zh) * 2011-11-17 2012-03-14 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临床基础医学研究所 一种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中药复方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2872418A (zh) * 2012-10-17 2013-01-16 薛洪喜 一种治疗盆腔炎的药物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085299A (zh) * 2006-06-07 2007-12-12 朱齐超 一种治疗女性盆腔炎的中药组合物及其用途
CN102319397A (zh) * 2011-09-11 2012-01-18 崔红霞 一种用灌肠的方法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中药煎剂
CN102370725A (zh) * 2011-11-17 2012-03-14 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临床基础医学研究所 一种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中药复方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2872418A (zh) * 2012-10-17 2013-01-16 薛洪喜 一种治疗盆腔炎的药物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740068A (zh) * 2015-04-08 2015-07-01 杜心洁 一种治疗湿热瘀结型慢性盆腔炎的中药及制备方法
CN109010664A (zh) * 2018-08-29 2018-12-18 江苏康缘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中药组合物在制备治疗宫颈炎药物中的应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433654B (zh) 一种治疗妇女慢性盆腔炎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1085331B (zh) 治疗肠炎的胶囊
CN101095923B (zh) 一种治疗宫外孕的中药
CN103182012A (zh) 一种治疗缺血性脑中风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5497439A (zh) 一种治疗妇产科术后低热症的药物组合物
CN104922426A (zh) 一种治疗妇产科术后低热症的药物组合物
CN103977362A (zh) 治疗乳腺增生及早期乳腺癌的中药组方
CN109820943B (zh) 一种治疗痛风的壮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1637552B (zh) 一种防治慢性盆腔炎的中药组合物
CN115282229B (zh) 一种治疗气虚血淤型冠心病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3505530B (zh) 用于治疗变异性麻疹的中药组合物
CN102716376A (zh) 能够有效治疗急性阑尾炎的中成药及中药汤剂
CN102895610A (zh) 一种治疗水肿的药物
CN103182058A (zh) 一种治疗慢性盆腔炎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3127460B (zh) 一种用于治疗妇科炎症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5999092A (zh) 一种治疗结肠黑变病的中药药丸
CN105106634A (zh) 一种治疗急性阑尾炎的中药制剂及其应用
CN104644860A (zh) 一种治疗孕产妇炎性外痔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应用
CN103585366A (zh) 一种治疗缺血性高脂血症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4436098A (zh) 治疗多发性肠息肉的中药制剂
CN104474463A (zh) 一种用于恢复产后骨裂伤的护理膏药
CN104288581A (zh) 用于治疗先兆流产的中药
CN105106846B (zh) 治疗子宫腺肌症的中药制剂配方
CN104173982B (zh) 一种用于治疗盆腔炎的药物及制备方法
CN103417914A (zh) 用于治疗急性肾功能衰竭的中药组合物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30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