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181936A - 一种银杏黄酮脂质体口服乳配方及其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银杏黄酮脂质体口服乳配方及其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181936A
CN103181936A CN2011104540611A CN201110454061A CN103181936A CN 103181936 A CN103181936 A CN 103181936A CN 2011104540611 A CN2011104540611 A CN 2011104540611A CN 201110454061 A CN201110454061 A CN 201110454061A CN 103181936 A CN103181936 A CN 10318193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inkgetin
liposome
preparation
oral
solu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10454061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孟泉科
马凤仙
吉仙枝
曹江华
石正国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110454061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181936A/zh
Publication of CN10318193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18193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Medicinal Preparation (AREA)

Abstract

一种银杏黄酮脂质体口服乳配方及其制备方法,所制备的口服乳中银杏黄酮与磷脂的比例为0.5:1-5:1,其组成还包括有维生素E、胆固醇、山梨醇、β-环糊精、聚乙二醇(PEG)、乳糖。本发明所制备的银杏黄酮脂质体口服乳能耐受121℃30分钟热力灭菌处理,对低pH环境有高的耐受性,符合口服后胃、肠道pH较大变化的制剂要求,脂质体能被人体消化、吸收,能提高银杏黄酮的药理疗效。

Description

一种银杏黄酮脂质体口服乳配方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天然产物提取物制剂领域。提供了一种符合现行《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的银杏黄酮脂质体口服乳的配方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上世纪80年代初浙江康恩贝制药股份有限公司与中科院上海药物研究所科研人员全力攻关,首次从银杏叶中提取出药用成分,并开发出国内第一只运用现代天然药化技术手段研制上市的银杏叶制剂“天保宁”。至今,我国已经批准了116个银杏叶制剂,有片剂、胶囊剂、软胶囊、注射剂、颗粒剂、分散片、滴丸、口服液等剂型,进口药品主要是德国威玛舒培博士大药厂的“金纳多”和法国博福-益普生制药公司的“达纳康”。目前国内银杏叶相关制剂的品牌主要有:贵州益佰的“银杏达莫注射剂”、三九万荣的“舒血宁注射剂”、扬子江的“银杏叶片”、贵州信邦的“银杏天宝胶囊”等。
银杏黄酮即银杏叶提取物,它能够增加脑血管流量,降低脑血管阻力,改善脑血管循环功能,保护脑细胞,免受缺血损害,扩张冠状动脉,防止心绞痛及心肌梗塞,抑制血小板聚集,防止血栓形成,清除有害的氧化自由基,提高免疫能力,具有防癌抗衰功能。对治疗冠心病、心绞痛、脑动脉硬化、老年性痴呆、高血压等病有神奇疗效。
虽然银杏黄酮制剂的主要类型涵盖了所有可能的口服剂型,包括片剂、胶囊剂、软胶囊、颗粒剂、分散片、滴丸、口服液。在但银杏黄酮脂溶性差,在体内溶出缓慢,限制了口服吸收。研制一种能够帮助银杏黄酮在体内消化、吸收、转运的特殊制剂,同时又能缓解该类制剂长期困扰的口味口感的问题。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的管正学、王旭、王建立、张学预申报的专利《一种含有α-亚麻酸、卵磷脂和银杏黄酮的复合制剂》(专利号:01139971.6)提出了含有α-亚麻酸、卵磷脂和银杏黄酮的复合制剂,可以制成软胶囊、滴剂或其他制剂,可以补充人体ω-3系脂肪酸和卵磷脂。
北京奇源益德药物研究所2006年提交了一系列的“关于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的技术专利,但均未获得授权。其中脂质体包裹的药物除了银杏黄酮外,还有灯盏花素,其脂质体的制备方法有:超声-旋转蒸发法、注入法(将磷脂和药物分别溶解于不同的药物,其中银杏黄酮溶解于pH5-8的磷酸盐缓冲液)。该技术主要使用的溶解是传统脂质体制备技术使用的乙醚作为溶剂。
《药学进展》2007年31卷9期419-423,耿旦发表的“银杏黄酮磷脂复合物自乳化释药系统处方研究”一文从磷脂复合物自乳化体系的角度对银杏黄酮的自乳化制剂进行优化研究,所制备的银杏黄酮磷脂复合物自乳化软胶囊能够迅速溶解并乳化,在蒸馏水、pH 6.8磷酸缓冲液和0.1 mol/L的HC1中,该系统中的银杏黄酮在45分钟内的溶出度均在80%以上。该自乳化释药系统大大提高了银杏黄酮在水中的溶出度。
中国药科大学李娟、王广基等人《一种银杏酮酯口服前提脂质体及其制备方法》(200910026615.0)论述了银杏黄酮酯口服前提脂质体,其组成为:银杏酮酯、磷脂、胆固醇、表面活性剂。脂质体的制备方法包括超声法、注入法(磷脂和银杏黄酮分别溶解到不同的溶液中)即旋转蒸发法。所得的产品以冻干前体形式存在。
脂质体是一种有磷脂组成的双分子膜结构,靠这种结构方式可以很好的通过“膜融合”的方式将药物传送到细胞内。由于脂质体磷脂双分子膜的流动性和多修饰特性,脂质体制药技术受到了各界的广泛认同和高度研究。脂质体技术用于天然产物药物的传送的研究也是被广泛的重视。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银杏黄酮脂质体口服乳配方及其制备方法。一种银杏黄酮脂质体口服乳配方,它符合现行《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要求,其药物成分组成为银杏黄酮与磷脂的重量比例为0.5:1——5:1,其组成还包括有乙醇、维生素E、胆固醇,缓冲液的组成为磷酸氢二钠、磷酸氢二钠、山梨醇、β-环糊精、聚乙二醇即PEG、乳糖、纯化水。在银杏黄酮传统制剂技术的基础上,利用脂质体药物传送技术及其修饰技术研究了银杏黄酮脂质体口服乳的配方,制备出了一种能耐受121℃30分钟热力灭菌处理而稳定的并具有广谱pH稳定性的银杏黄酮脂质体口服乳。
更为难得的是,作为一种口服产品,本发明所制备的银杏黄酮脂质体口服乳因为采用了脂质体这样特殊的产品形式,具有良好的口感口味,能很好的被各种人群所接受。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
以制备1000ml银杏黄酮脂质体口服乳计算,本发明的银杏黄酮脂质体口服乳的制备由缓冲液和乙醇溶液组成。
一、乙醇溶液的组成(按制备1000ml计算)
成分名称 用量 备注
银杏黄酮 5-150克 按《中国药典》检测合格
磷脂 20-100克 天然磷脂或修饰磷脂,饲料级以上
乙醇 30-250ml 分析纯
维生素E 3-30克 生化试剂
胆固醇 1-30克 生化试剂
二、缓冲液的组成(按制备1000ml计算)
成分名称 用量 备注
磷酸氢二钠 2-30克 分析纯
磷酸二氢钠 0.2-10克 分析纯
山梨醇 5-250克 生化试剂
β-环糊精 5-100克 药用原料
PEG 3-80克 分子量1000-400000
乳糖 1-40克 生化试剂
纯化水 适量 纯化水及以上规格的水
三、符合现行《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要求的银杏黄酮脂质体口服乳的制备过程
1)、对所有的材料按照质量标准进行检验,均应符合质量标准。
2)、配制银杏黄酮的乙醇溶液。
2.1、按上述配方重量分别称量银杏黄酮、维生素E、胆固醇、磷脂于同一容器中。
2.2、量取配方重量的95%乙醇或无水乙醇,并倒入2.1的容器中。
2.3、 在20-80℃水浴条件下,搅拌2.1容器,使其溶解成透明均一的溶液。
2.4、 用0.22微米的除菌滤膜(滤器)过滤2.3的溶液,并对滤过液进行细菌计数培养,应小于10CFU/10ml。滤过液密封待用。
3)、配制缓冲液。
3.1 、依次称取配方重量的磷酸氢二钠、磷酸二氢钠、山梨醇、β-环糊精、PEG、乳糖于同一容器中。
3.2 、量取适量的水,并倒入3.1容器中,室温或在20-80℃水浴条件下,搅拌使其充分溶解成为透明均一的溶液。
3.3 、用0.22微米的除菌滤膜(滤器)过滤3.2的溶液,并对滤过液进行细菌计数培养,应小于10CFU/10ml。滤过液密封待用。
4)、注入法制备银杏黄酮脂质体口服乳。
4.1、 将缓冲液倒入密封的脂质体制备容器中,40-80℃水浴条件下开启搅拌,缓冲液应充分搅拌但不造成液体飞溅。
4.2 、通过恒流泵或人工缓慢将银杏黄酮的醇溶液注入到搅拌着的缓冲液中。银杏黄酮的醇溶液注入结束后,继续搅拌20-50分钟即可。
4.3、 将4.2制备的银杏黄酮脂质体口服乳转移到合适的容器中密封。同时用薄膜过滤法作灭菌前脂质体口服乳细菌计数检测,应小于10CFU/10ml。
4.4 、将4.3的银杏黄酮脂质体口服乳于121℃温度下,进行30分钟湿热灭菌处理。分散体系保持稳定。
4.5 、灭菌后的银杏黄酮脂质体口服乳用薄膜过滤法作细菌计数检测,应无细菌生长。
5)银杏黄酮脂质体口服乳广谱pH稳定性试验。
5.1、 分别准备pH为2、4、6、8、9的缓冲液10ml,用标记好的容器置于30-45℃的恒温水浴箱中。
5.2、 分别取4.4制备的银杏黄酮脂质体口服乳0.1ml、1ml、5ml加入到每组pH的容器中,恒温水浴培养3小时,原先分散均匀的体系应不出现絮状物或其他不均一的情况。
采用本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所制备的银杏黄酮脂质体口服乳在35-40℃孵放3小时保持分散体系的稳定,符合口服后胃、肠道pH较大变化的制剂要求,确保以脂质体形式被人体消化、吸收及转运,能提高银杏黄酮的药理疗效。该制备工艺成熟稳定,且符合现行《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对最终灭菌制剂的相关要求。
本发明所制备的银杏黄酮脂质体口服乳因为具有广谱pH稳定性,在稀释与不稀释的情况下,在pH2-8的缓冲液体系37℃ 3小时的保温培育,保持分散体系的稳定。对产品中银杏黄酮成分最终以脂质体形式被吸收并以磷脂双分子膜的形式融合将药物传送到作用部位,确保了良好的药理疗效。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所述的银杏黄酮脂质体口服乳配方及其制备方法。
实施例一:注入法制备银杏黄酮脂质体口服乳
1)、对所用于生产制备银杏黄酮脂质体口服乳的原辅材料按照对应的质量标准进行检验,均应符合质量标准。
2)、配制银杏黄酮的乙醇溶液。
2.1、分别称量银杏黄酮45克、维生素E 10克、胆固醇5克、磷脂75克于同一容器中。
2.2 、量取配方量的95%乙醇或无水乙醇250ml,并倒入2.1的容器中。
2.3、 在20-80℃水浴条件下,用搅拌桨在2.1容器内搅拌,搅拌转速控制为5-100rpm,使其溶解成透明均一的溶液。
2.4、 用0.22微米的除菌滤膜(滤器)过滤2.3的溶液,并对滤过液进行细菌计数培养,应小于10CFU/10ml。滤过液密封待用。
3)、配制缓冲液。
3.1、 依次称取配方量的磷酸氢二钠18.6克、磷酸二氢钠2.86克、山梨醇25克、β-环糊精25克、PEG-6000 15克、乳糖8克于同一容器中。
3.2 、量取纯化水700ml,并倒入3.1容器中,室温或在20-80℃水浴条件下,用搅拌桨在3.1容器中5-200rpm搅拌使其充分溶解成为透明均一的溶液。
3.3、 用0.22微米的除菌滤膜(滤器)过滤3.2的溶液,并对滤过液进行细菌计数培养,应小于10CFU/10ml。滤过液密封待用。
4)、注入法制备银杏黄酮脂质体口服乳。
4.1、 将缓冲液倒入密封的脂质体制备容器中,40-80℃水浴条件下开启搅拌,转速控制为50-1000rpm,缓冲液应充分搅拌但不造成液体飞溅。
4.2、 通过恒流泵或人工缓慢将银杏黄酮的醇溶液注入到搅拌着的缓冲液中。整个加注醇溶液的时间控制为30-150分钟。银杏黄酮的醇溶液注入结束后,继续搅拌20-50分钟即可。
4.3 、将4.2制备的银杏黄酮脂质体口服乳转移到合适的容器中,补充纯化水至1000ml后密封。同时用薄膜过滤法作灭菌前脂质体口服乳细菌计数检测,应小于10CFU/10ml。
4.4 、将4.3的银杏黄酮脂质体口服乳于121℃温度下,进行30分钟湿热灭菌处理。分散体系保持稳定。
4.5、 灭菌后的银杏黄酮脂质体口服乳用薄膜过滤法作细菌计数检测,应无细菌生长。
实施例二 薄膜法制备银杏黄酮脂质体口服乳
1)、对所有的用于生产制备银杏黄酮脂质体口服乳的原辅材料按照对应的质量标准进行检验,均应符合质量标准。
2)、配制银杏黄酮的乙醇溶液。
2.1、分别称量银杏黄酮45克、维生素E 10克、胆固醇5克、磷脂75克于同一容器中。
2.2 、量取配方量的95%乙醇或无水乙醇250ml,并倒入2.1的容器中。
2.3、 在20-80℃水浴条件下,用搅拌桨在2.1容器内搅拌,搅拌转速控制为5-100rpm,使其溶解成透明均一的溶液。
2.4 、用0.22微米的除菌滤膜(滤器)过滤2.3的溶液,并对滤过液进行细菌计数培养,应小于10CFU/10ml。滤过液密封待用。
3)、配制缓冲液。
3.1、 依次称取配方量的磷酸氢二钠18.6克、磷酸二氢钠2.86克、山梨醇25克、β-环糊精25克、PEG-6000 15克、乳糖8克于同一容器中。
3.2、 量取纯化水700ml,并倒入3.1容器中,室温或在20-80℃水浴条件下,用搅拌桨在3.1容器中5-200rpm搅拌使其充分溶解成为透明均一的溶液。
3.3 、用0.22微米的除菌滤膜(滤器)过滤3.2的溶液,并对滤过液进行细菌计数培养,应小于10CFU/10ml。滤过液密封待用。
4)、薄膜法制备银杏黄酮脂质体口服乳。
4.1 、将2.4配置的银杏黄酮的醇溶液置于旋转蒸发器的旋转玻璃瓶内,20-80℃条件下真空挥发除去乙醇。使醇溶液的其余成分均匀的涂布在旋转蒸发瓶内,形成磷脂薄膜。待磷脂薄膜充分干燥后,停止抽真空。
4.2、 通过恒流泵或人工缓慢将银杏黄酮的3.3配制的缓冲液注入到旋转着的旋转蒸发玻璃瓶内。加注时间控制在30-90分钟内。注入结束后,继续旋转20-50分钟即可。
4.3 、将4.2制备的银杏黄酮脂质体口服乳转移到合适的容器中,补充纯化水至1000ml后密封。同时用薄膜过滤法作灭菌前脂质体口服乳细菌计数检测,应小于10CFU/10ml。
4.4 、将4.3的银杏黄酮脂质体口服乳于121℃温度下,进行30分钟湿热灭菌处理。分散体系保持稳定。
4.5、 灭菌后的银杏黄酮脂质体口服乳用薄膜过滤法作细菌计数检测,应无细菌生长。
银杏黄酮脂质体口服乳广谱pH稳定性试验
1、分别准备pH为2、4、6、8、9的缓冲液10ml,缓冲对不限。用标记好的容器置于30-45℃的恒温水浴箱中。
2 、分别取实施例一4.4或实施例二4.4制备的银杏黄酮脂质体口服乳0.1ml、1ml、5ml、10ml加入到每组pH的容器中,30-45℃恒温水浴培养3小时,原先分散均匀的体系应不出现絮状物或其他不均一的情况。

Claims (4)

1.一种银杏黄酮脂质体口服乳配方,其特征在于:其药物成分组成为银杏黄酮与磷脂的重量比例为0.5:1——5:1,其组成还包括有乙醇、维生素E、胆固醇,缓冲液的组成为磷酸氢二钠、磷酸氢二钠、山梨醇、β-环糊精、聚乙二醇即PEG、乳糖、纯化水。
2.一种银杏黄酮脂质体口服乳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制备过程中以95%的乙醇或无水乙醇、磷酸盐缓冲液作为溶剂制备所需的溶液;用注入法,薄膜法制备银杏黄酮脂质体口服乳。
3.按权利要求2银杏黄酮脂质体口服乳制备方法中的注入法制备,其特征在于:过程为:
1)、用于生产制备银杏黄酮脂质体口服乳原辅材料均应符合各品种所对应的质量标准进行检验,符合质量标准;
2)、配制银杏黄酮的乙醇溶液;
2.1)、分别称量银杏黄酮45克、维生素E 10克、胆固醇5克、磷脂75克于同一容器中;
2.2 )、量取处方量的95%乙醇或无水乙醇250ml,并倒入2.)1的容器中;
2.3 )、在20-80℃水浴条件下,用搅拌桨在2.1)容器内搅拌,搅拌转速控制为5-100rpm,使其溶解成透明均一的溶液;
2.4)、 用0.22微米的除菌滤膜即滤器过滤2.3)的溶液,并对滤过液进行细菌计数培养,应小于10CFU/10ml;滤过液密封待用;
3)、配制缓冲液:
3.1)、依次称取处方量的磷酸氢二钠18.6克、磷酸二氢钠2.86克、山梨醇25克、β-环糊精25克、PEG-6000 15克、乳糖8克于同一容器中;
3.2)、 量取纯化水700ml,并倒入3.1容器中,室温或在20-80℃水浴条件下,用搅拌桨在3.1容器中5-200rpm搅拌使其充分溶解成为透明均一的溶液;
3.3)、 用0.22微米的除菌滤膜即滤器过滤3.2)的溶液,并对滤过液进行细菌计数培养,应小于10CFU/10ml,滤过液密封待用;
4)、注入法制备银杏黄酮脂质体口服乳:
4.1)、 将缓冲液倒入密封的脂质体制备容器中,40-80℃水浴条件下开启搅拌,转速控制为50-1000rpm,缓冲液应充分搅拌但不造成液体飞溅;
4.2)、通过恒流泵或人工缓慢将银杏黄酮的醇溶液注入到搅拌着的缓冲液中,整个加注醇溶液的时间控制为30-150分钟,银杏黄酮的醇溶液注入结束后,继续搅拌20-50分钟即可;
4.3 )、将4.2)制备的银杏黄酮脂质体口服乳转移到合适的容器中,补充纯化水至1000ml后密封,同时用薄膜过滤法作灭菌前脂质体口服乳细菌计数检测,应小于10CFU/10ml;
4.4)、 将4.3)的银杏黄酮脂质体口服乳于121℃温度下,进行30分钟湿热灭菌处理,分散体系保持稳定;
4.5)、 灭菌后的银杏黄酮脂质体口服乳用薄膜过滤法作细菌计数检测,应无细菌生长。
4.按权利要求3银杏黄酮脂质体口服乳的薄膜法制备过程为:
1)配制银杏黄酮的乙醇溶液;
1.1、分别称量银杏黄酮45克、维生素E 10克、胆固醇5克、磷脂75克于同一容器中;
1.2、 量取处方量的95%乙醇或无水乙醇250ml,并倒入2.1的容器中;
1.3、 在20-80℃水浴条件下,用搅拌桨在1.1),容器内搅拌,搅拌转速控制为5-100rpm,使其溶解成透明均一的溶液;
1.4 、用0.22微米的除菌滤膜滤器过滤1.3)的溶液,并对滤过液进行细菌计数培养,应小于10CFU/10ml,滤过液密封待用;
2)、配制缓冲液:
2.1)、 依次称取处方量的磷酸氢二钠18.6克、磷酸二氢钠2.86克、山梨醇25克、β-环糊精25克、PEG-6000 15克、乳糖8克于同一容器中;
2.2)、 量取纯化水700ml,并倒入2.1)容器中,室温或在20-80℃水浴条件下,用搅拌桨在2.1)容器中5-200rpm搅拌使其充分溶解成为透明均一的溶液;
2.3 )、用0.22微米的除菌滤膜滤器,过滤2.2)的溶液,并对滤过液进行细菌计数培养,应小于10CFU/10ml;
滤过液密封待用;
4)、薄膜法制备银杏黄酮脂质体口服乳:
4.1)、 将1.4配置的银杏黄酮的醇溶液置于旋转蒸发器的旋转玻璃瓶内,20-80℃条件下真空挥发除去乙醇,使醇溶液的其余成分均匀的涂布在旋转蒸发瓶内,形成磷脂薄膜,待磷脂薄膜充分干燥后,停止抽真空;
4.2)、 通过恒流泵或人工缓慢将银杏黄酮的2.3配制的缓冲液注入到旋转着的旋转蒸发玻璃瓶内,加注时间控制在30-90分钟内;
注入结束后,继续旋转20-50分钟即可;
4.3 )、将4.2)制备的银杏黄酮脂质体口服乳转移到合适的容器中,补充纯化水至1000ml后密封,同时用薄膜过滤法作灭菌前脂质体口服乳细菌计数检测,应小于10CFU/10ml;
4.4)、将4.3)的银杏黄酮脂质体口服乳于121℃温度下,进行30分钟湿热灭菌处理,分散体系保持稳定;
4.5)、 灭菌后的银杏黄酮脂质体口服乳用薄膜过滤法作细菌计数检测,应无细菌生长。
CN2011104540611A 2011-12-30 2011-12-30 一种银杏黄酮脂质体口服乳配方及其制备方法 Pending CN103181936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104540611A CN103181936A (zh) 2011-12-30 2011-12-30 一种银杏黄酮脂质体口服乳配方及其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104540611A CN103181936A (zh) 2011-12-30 2011-12-30 一种银杏黄酮脂质体口服乳配方及其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181936A true CN103181936A (zh) 2013-07-03

Family

ID=4867355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104540611A Pending CN103181936A (zh) 2011-12-30 2011-12-30 一种银杏黄酮脂质体口服乳配方及其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3181936A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860470A (zh) * 2014-03-05 2014-06-18 贵州中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口服高密度脂蛋白脂质体的制备方法
CN109077199A (zh) * 2017-06-14 2018-12-25 发贵科技(贵州)有限公司 蔬菜线粒体口服乳及其制备方法
CN110916038A (zh) * 2019-11-25 2020-03-27 利和(深圳)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调理血液健康的饮品的制备方法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915219A (zh) * 2005-08-16 2007-02-21 天津华立达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稳定化的脂质体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915219A (zh) * 2005-08-16 2007-02-21 天津华立达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稳定化的脂质体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860470A (zh) * 2014-03-05 2014-06-18 贵州中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口服高密度脂蛋白脂质体的制备方法
CN109077199A (zh) * 2017-06-14 2018-12-25 发贵科技(贵州)有限公司 蔬菜线粒体口服乳及其制备方法
CN110916038A (zh) * 2019-11-25 2020-03-27 利和(深圳)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调理血液健康的饮品的制备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181172B2 (en) Rhein conjugates, preparation method thereof and their uses in producing medicines for treating diabetic nephrosis, intestinal adhesion and osteoarthritis
CN102100661A (zh) 整合型中药新剂型制备技术及其生产方法
CN101775058B (zh) 一种从乳香中提取的11-羰基-β-乙酰乳香酸及其衍生物的药物制剂的制备和应用
CN102247579A (zh) 醒脑静脂质体组合药物配方及制备方法和用途
US11351184B2 (en) Preparation of Pulsatilla saponin B4 for injection
CN103181936A (zh) 一种银杏黄酮脂质体口服乳配方及其制备方法
CN103142532B (zh) 银杏内酯渗透泵片及其制备方法
US7091336B2 (en) Lyophilized powder of lentinan and the process of preparation thereof
CN101933919B (zh) 棕矢车菊素的用途
CN103169661B (zh) 一种高包封率的银杏黄酮脂质体口服乳
CN101716135B (zh) 大豆异黄酮固体分散体栓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1693010B (zh) 一种头孢硫脒前体脂质体制剂
CN100484563C (zh) 一种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JP2021523195A (ja) Hc−1119製剤及びその製造方法と使用
CN100512829C (zh) 合欢总皂苷及提取方法,以该组合物为基本活性的医药用途及药物制剂
CN101062027B (zh) 牛磺酸和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药物的组合物
US20180185399A1 (en) Ginsenoside c-k oral solid preparation and preparation method thereof
CN103169660B (zh) 一种制备高包封率的利巴韦林脂质体口服乳
CN102784139B (zh) 一种治疗糖尿病伴高血脂症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0348169C (zh) 雪莲滴丸及其制备方法
CN107281106A (zh) 胆酸盐修饰的阳离子维生素d3口服脂质体及其冻干制剂
CN1765365B (zh) 提高苷或苷元类药物在胃内吸收的口服软胶囊
CN102552491A (zh) 玳玳果总黄酮自微乳化微丸及其制备方法
CN101322817A (zh) 复方苦参缓释滴丸及其制备方法
CN106983723B (zh) 奥利司他脂质体及其制备方法和在抗肿瘤药物中的应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2 Rejection of a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its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30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