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171618A - 操纵转向装置 - Google Patents
操纵转向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3171618A CN103171618A CN2012105643893A CN201210564389A CN103171618A CN 103171618 A CN103171618 A CN 103171618A CN 2012105643893 A CN2012105643893 A CN 2012105643893A CN 201210564389 A CN201210564389 A CN 201210564389A CN 103171618 A CN103171618 A CN 103171618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nut
- manipulation
- retainer
- steering
- but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5
- 230000005489 elastic deforma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7
- 238000001514 detec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6
- 230000002093 peripher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5
- 230000002159 abnorm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9
- 230000003042 antagnostic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7
- 230000033228 biological regul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7
- 239000011796 hollow space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6
- 230000001419 dependent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07514 turn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15572 biosynthetic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12447 hatch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1788 irregular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1141 propuls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2788 crimp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2467 final produc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14759 maintenance of lo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040 relaxant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2910 structure gener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D—MOTOR VEHICLES; TRAILERS
- B62D5/00—Power-assisted or power-driven steering
- B62D5/001—Mechanical components or aspects of steer-by-wire system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in this maingroup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D—MOTOR VEHICLES; TRAILERS
- B62D5/00—Power-assisted or power-driven steering
- B62D5/008—Changing the transfer ratio between the steering wheel and the steering gear by variable supply of energy, e.g. by using a superposition gear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D—MOTOR VEHICLES; TRAILERS
- B62D15/00—Steer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2D15/02—Steering position indicators ; Steering position determination; Steering aids
- B62D15/021—Determination of steering angle
- B62D15/0215—Determination of steering angle by measuring on the steering column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D—MOTOR VEHICLES; TRAILERS
- B62D5/00—Power-assisted or power-driven steering
- B62D5/001—Mechanical components or aspects of steer-by-wire system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in this maingroup
- B62D5/005—Mechanical components or aspects of steer-by-wire system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in this maingroup means for generating torque on steering wheel or input member, e.g. feedback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Power Steering Mechanism (AREA)
- Steering Control In Accordance With Driving Conditions (AREA)
- Steering Contro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操纵转向装置,其具有:操作机构,该操作机构具备用于进行操纵转向的操作部件;以及转向机构,该转向机构与操作机构机械式非连结,并基于操作部件的操纵转向使车轮转向。操作机构具备:操纵转向角传感器,该操纵转向角传感器对操作部件的操纵转向角度进行检测;以及操纵转向方向检测单元,该操纵转向方向检测单元仅对操作部件的操纵转向方向进行检测。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线控转向式的操纵转向装置。
背景技术
作为线控转向式的操纵转向装置在被日本特开2001-114123号公报公开的车辆用操纵转向装置中,旋转操作部件与车轮未被机械式地连结。根据旋转操作部件的旋转操作量进行控制的操纵转向用促动器使车轮转向。
在上述的线控转向式的操纵转向装置中,对旋转操作部件的旋转进行检测的结构很重要,若该结构产生异常,则即使操纵转向用促动器正常,也导致无法操纵转向。在日本特开2001-114123号公报中仅设置有一个角度传感器,作为对旋转操作部件的旋转进行检测的结构。在日本特开平10-278826号公报的掌舵装置中,为了实现该结构的冗余化,而设置有主操纵转向角传感器与备用的操纵转向角传感器。因此,在日本特开平10-278826号公报的掌舵装置中,即使在主操纵转向角传感器异常时,也能够利用备用的操纵转向角传感器继续操纵转向。
在日本特开平10-278826号公报的掌舵装置中,为了在操纵转向角传感器异常时也能够继续操纵转向而设置有两个相同的操纵转向角传感器。由此,无法避免不必要的部件件数增加、成本上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线控转向式的操纵转向装置,其能够实现在操纵转向角传感器异常时也能够继续操纵转向的结构,并且能够避免部件件数增加、成本上升。
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操纵转向装置的结构上的特征在于,具有:操作机构,该操作机构具备用于进行操纵转向的操作部件;以及转向机构,该转向机构与上述操作机构机械式非连结,并基于上述操作部件的操纵转向使车轮转向,上述操作机构具备:操纵转向角传感器,该操纵转向角传感器对上述操作部件的操纵转向角度进行检测;以及操纵转向方向检测设备,该操纵转向方向检测设备仅对上述操作部件的操纵转向方向进行检测。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的操纵转向装置的简要结构的示意图。
图2是从操纵转向装置抽出操作机构而表示的示意性的剖视图。
图3是操作机构的主要部分的分解立体图。
图4是表示抵接检测传感器的结构的电路图。
具体实施方式
根据以下参照附图,对实施例进行的详细说明可了解本发明的上述以及更多的特点和优点,在附图中,对相同的元素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
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优选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的操纵转向装置1的简要结构的示意图。参照图1,操纵转向装置1适用于车辆。操纵转向装置1具有操作机构3与转向机构5。上述操作机构3具备能够使方向盘等旋转的操作部件2。上述转向机构5基于操作部件2的操纵转向使车轮4转向。操纵转向装置1是所谓的线控转向式的操纵转向装置,操作机构3与转向机构5形成为机械式非连结。
操作机构3除了操作部件2之外主要具备:旋转轴6、壳体7、操纵转向角传感器8、反作用力产生单元10以及操纵转向方向检测单元11。上述旋转轴6从操作部件2的旋转中心延伸。上述壳体7将旋转轴6支承为能够旋转。上述操纵转向方向检测单元11为操纵转向方向检测设备。旋转轴6固定于操作部件2。由此,操作部件2以及旋转轴6能够绕旋转轴6的轴中心一体旋转。因此,对操作部件2旋转操作时的角度(称为“操纵转向角度”)与旋转轴6的旋转角度相等。
壳体7是固定于车体12的中空圆筒体,在壳体7的中空部分收容有旋转轴6的一部分(与操作部件2侧相反一侧的部分)。
操纵转向角传感器8例如是旋转变压器、旋转编码器等,对旋转轴6的旋转角度(即,操作部件2的操纵转向角度θ)进行检测。此处的旋转角度(操纵转向角度)是包括旋转轴6以及操作部件2的旋转量(操作部件2的操纵转向量)与旋转方向(操作部件2的操纵转向方向)的矢量。操纵转向角传感器8收容于壳体7。
反作用力产生单元10通过与旋转轴6滑动摩擦而对旋转轴6的旋转作用阻力。该阻力作为操纵转向反作用力而作用于操作部件2。对操作部件2进行操作的用户能够通过作用于操作部件2的操纵转向反作用力模拟地切身感受车轮4从路面承受的反作用力。反作用力产生单元10收容于壳体7。
操纵转向方向检测单元11是仅对操作部件2的操纵转向方向进行检测的设备,将在后面进行详细说明。
转向机构5主要具备:转向轴13、壳体14、转向横拉杆15、转向节臂16以及转向促动器17。
转向轴13是沿车体12的宽度方向(车宽方向,在图1中为左右方向)延伸的轴状体。
壳体14是沿车宽方向延伸的中空体,并在其中空部分插通有转向轴13。在该状态下,转向轴13的轴向(与车宽方向相同)上的两端部从壳体14露出。而且,转向轴13能够在车宽方向滑动。
在转向轴13的轴向两端部各连结有一根转向横拉杆15。
在各转向横拉杆15的、与连结于转向轴13的一侧相反一侧的端部连结有转向节臂16。车轮4与转向节臂16连结。
作为一个例子,转向促动器17具备电动马达(未图示)与滚珠丝杠装置(未图示)。上述滚珠丝杠装置将上述电动马达的驱动力(电动马达的输出轴的旋转力)转换成转向轴13的轴向的滑动。若转向促动器17的电动马达(未图示)产生驱动力,则转向轴13在车宽方向滑动,该滑动传递至转向轴13的轴向两端部的转向横拉杆15。由此,转向节臂16转动,从而实现车轮4的转向。
此外,图1虽示出了各车轮4稍稍向右侧转向的状态,但操作部件2的与车辆直线前进时的车轮4的位置对应的位置(旋转方向的位置)为操纵转向中立位置。
另外,操纵转向装置1还具备车速传感器18与控制装置19。上述车速传感器18对车速V进行检测。操纵转向角传感器8、操纵转向方向检测单元11、车速传感器18的检测信号被输入上述控制装置19。控制装置19也被称为ECU(Electronic Control Unit),由微型计算机构成。
在车辆的通常起动时、通常行驶时,控制装置19基于被操纵转向角传感器8检测出的操纵转向角度θ、被车速传感器18检测出的车速V来设定目标转向角。驱动控制转向促动器17以使得车轮4转向至上述目标转向角。
图2是从操纵转向装置1抽出操作机构3而表示的示意性的剖视图。图3是操作机构3的主要部分的分解立体图。
接下来,参照图2以及图3对操作机构3、特别是对操纵转向方向检测单元11详细地进行说明。其中,在图2中省略了操纵转向角传感器8的图示。并且,若将图2所示的操作部件2顺时针(顺时针方向)旋转则车轮4(参照图1)向右转向,若将操作部件2逆时针(逆时针方向)旋转则车轮4向左转向。
在操作机构3中,上述的壳体7在图2中沿横向延伸。在壳体7,在横向一端面(图2的右端面)形成有圆形的一端开口20,在横向另一端面(图2的左端面)形成有圆形的另一端开口21。壳体7的中空部分经由一端开口20以及另一端开口21与外部连通。
在壳体7,对一端开口20修边的部分成为形成稍厚的环状板的凸缘22。在凸缘22的内周面的距壳体7的外部最远一侧(图2的左侧)的端部,一体地设置有向径向内侧突出的定位凸部23。另外,在凸缘22的内周面的距壳体7的外部最近一侧(图2的右侧)的端部形成有遍布周向整个区域向径向外侧凹陷的环状槽24。环状槽24供环状或者C字形状的定位环25从径向内侧嵌入。在一端开口20以同轴状的方式嵌入有环状的轴承26。轴承26被定位凸部23与定位环25从两侧夹持,从而定位于壳体7。
在壳体7的中空部分的与凸缘22侧相反一侧的区域收容有支架27。支架27是形成与壳体7同轴状的中空圆筒状,且轴向一端被堵塞,轴向另一端被敞开。支架27在壳体7中,一体地具备圆周壁28与圆板状的端壁29。上述圆周壁28具有与除了凸缘22以外的部分的内径几乎相同的外径。上述端壁29与圆周壁28的轴向一端连结。
支架27从另一端开口21嵌入于壳体7。在支架27,端壁29位于比其他的部分更靠壳体7的一端开口20侧(图2的右侧)的位置。通过圆周壁28的外周面与壳体7的内周面连接,支架27与壳体7形成一体,从而成为壳体7的一部分。在圆周壁28,被与连结有端壁29的一侧相反一侧的轴向另一端缘划分的部分成为开口30。开口30在轴向J(壳体7以及支架27的轴向)上位于与壳体7的另一端开口21相同的位置。支架27的中空部分经由开口30以及另一端开口21与壳体7的外部连通。在圆周壁28的内周面的开口30的周围的区域形成有螺纹部31。
在端壁29的圆中心位置形成有圆形的轴插通孔32,该圆形的轴插通孔32沿厚度方向(轴向J)贯通端壁29。在端壁29,对轴插通孔32修边的部分成为端壁29的内周面。在端壁29的内周面的开口30侧的端部(图2的左端部)一体地设置有向径向内侧突出的定位凸部33。在轴插通孔32以同轴状的方式嵌入有环状的轴承34。轴承34被定位凸部33从开口30侧(图2的左侧)抵接从而定位于壳体7。
操纵转向方向检测单元11具备:螺纹轴40、螺母41、螺母引导件42、止动部43、以及抵接检测传感器70。上述抵接检测传感器70是抵接检测设备。螺纹轴40为轴状体,并以同轴状的方式与旋转轴6连结。螺纹轴40与旋转轴6可以形成一体,也可以能够分离。螺纹轴40从靠近旋转轴6一侧开始依次一体地具有:第一螺纹形成部45、第一支承部46、第二螺纹形成部47以及第二支承部48。
在第一螺纹形成部45的外周面形成有螺纹部49。
第一支承部46的外周面为没有凹凸的圆周面。第一支承部46具有与第一螺纹形成部45几乎相同的直径。
第二螺纹形成部47比第一支承部46的直径稍大。因此,在第二螺纹形成部47的与第一支承部46邻接的端部形成有阶梯51。在第二螺纹形成部47的外周面形成有螺纹部52。此外,螺纹部52也可以不形成于第二螺纹形成部47的外周面的整个区域。在图2中,在第二螺纹形成部47的外周面的阶梯51周边的区域未形成有螺纹部52。
第二支承部48的外周面为没有凹凸的圆周面。第二支承部48比第二螺纹形成部47的直径稍小。因此,在第二螺纹形成部47的与第二支承部48邻接的端部形成有阶梯53。
螺纹轴40以插通于壳体7的一端开口20以及另一端开口21的状态局部收容于壳体7。另外,螺纹轴40以插通于壳体7内的支架27的开口30以及轴插通孔32的状态局部收容于支架27。此时,螺纹轴40分别与壳体7以及支架27成为同轴状。因此,螺纹轴40(旋转轴6)的轴向与上述的轴向J相同。
在螺纹轴40,第一螺纹形成部45的大部分(除了第一支承部46侧的端部之外的部分)从一端开口20向壳体7外露出,与旋转轴6连接。第一支承部46内嵌于上述的轴承26。
此处,环状的定位螺母54从径方向外侧与第一螺纹形成部45的螺纹部49螺合。定位螺母54从壳体7的外侧与轴承26抵接。定位螺母54能够视为螺纹轴40的一部分。轴承26被定位螺母54以及阶梯51从轴向J的两侧夹持,从而定位于螺纹轴40。
另外,在螺纹轴40,第二螺纹形成部47在壳体7的中空部分中配置于被凸缘22与支架27的端壁29挟夹的区域(称为“检测区域”)X。
第二支承部48配置于支架27的中空部分。在第二支承部48中第二螺纹形成部47侧的端部内嵌于上述的轴承34。此处,轴承34被第二螺纹形成部47的第二支承部48侧的阶梯53与支架27的端壁29的定位凸部33从轴向J的两侧夹持,从而定位于螺纹轴40。
螺纹轴40在轴承26以及轴承34被定位的轴向J上的两处被壳体7(也包括支架27)支承为能够旋转。螺纹轴40经由旋转轴6与操作部件2连接,因此螺纹轴40的旋转方向(参照图2的点划线的箭头)与操作部件2的操纵转向方向相同。即,螺纹轴40能够在操作部件2的操纵转向方向旋转。另外,操作部件2的操纵转向角度θ(参照图1)与螺纹轴40的旋转角度相等。
此处,在螺母41、螺母引导件42、止动部43以及力检测传感器44之前,先对上述的反作用力产生单元10进行说明。反作用力产生单元10收容于支架27。反作用力产生单元10具备:环状的衬套61、环状的滑动摩擦环62、环状的按压环63以及弹簧64。上述衬套61以非接触的方式围绕螺纹轴40的第二支承部48。上述滑动摩擦环62比衬套61更靠端壁29侧并外嵌于第二支承部48。上述按压环63外嵌于滑动摩擦环62。上述弹簧64以压缩状态夹设于衬套61以及按压环63之间。
在衬套61的外周面形成有螺纹部65,螺纹部65从径向内侧与支架27的螺纹部31螺合。滑动摩擦环62的外周面62A以及按压环63的内周面63A均为伴随着朝向与衬套61分离的方向(图2的右侧)而扩径的圆锥面,且相互面接触。按压环63被弹簧64向与衬套61分离的方向施力,并且通过内周面63A将滑动摩擦环62向径向内侧按压。由此,如粗线箭头所示,滑动摩擦环62被缩径,滑动摩擦环62的内周面62B与螺纹轴40的第二支承部48压接。若伴随着操作部件2的操纵转向使螺纹轴40旋转,则第二支承部48与滑动摩擦环62的内周面62B之间的摩擦作为上述的操纵转向反作用力而作用于操作部件2。若将衬套61拧入按压环63侧,则弹簧64的作用力增强,因此,第二支承部48与滑动摩擦环62的内周面62B之间的摩擦增大,从而操纵转向反作用力也增大。这样,能够通过衬套61的旋入量调整操纵转向反作用力。
螺母41为环状体。在图2中,为说明的方便起见,对相当于螺母41的剖面的部分标注向右上方延伸的剖面线。在螺母41的内周面形成有螺纹部55。在螺母41形成有圆形的插通孔56,该圆形的插通孔56沿轴向(壁厚方向)贯通螺母41。插通孔56形成有一个或者多个(在本实施方式中为两个),在形成有多个的情况下,以在周向隔开相等间隔的方式形成(参照图3)。螺母41配置于上述的检测区域X,并外嵌于螺纹轴40的第二螺纹形成部47。此时,螺母41的螺纹部55与第二螺纹形成部47的螺纹部52螺合。即,螺母41与螺纹轴40螺合,并且成为与螺纹轴40同轴状。因此,螺母41的轴向与上述的轴向J相同。
在螺母41的轴向两端面的外侧周缘部的周向相同的位置,沿着轴向朝螺母41的外侧突出设置有圆柱状的抵接凸部71。在本实施方式中,在螺母41的周向的一处设置有在轴向两侧形成一对抵接凸部71(参照图3),但一对抵接凸部71也可以设置于周向的多处。在将抵接凸部71设置于多处的情况下,抵接凸部71优选以在周向隔开相等间隔的方式设置。
螺母引导件42为轴状体,并仅设置有与螺母41的插通孔56相同的个数(此处为两个)。螺母引导件42在检测区域X中与螺纹轴40的第二螺纹形成部47平行地配置,并一根一根地插通于螺母41的插通孔56。即,各螺母引导件42(详细而言为两端之间的部分)在对应的插通孔56中贯通螺母41。
止动部43为在轴向J很薄并沿着壳体7的径向延伸的板状体,并固定于检测区域X的壳体7的内周面。止动部43从该内周面向螺纹轴40的第二螺纹形成部47侧延伸。止动部43设置于螺母41的轴向两侧。
此外,在图2中,为说明的方便起见,对相当于止动部43的剖面的部分标注向右下方延伸的剖面线。另外,在图3中,为说明的方便起见,将螺母引导件42夸张地表示为比实际更长。
另外,在图2中,将轴向J的相同位置处表示的两个止动部43(相对于螺母41为轴向J的两侧的上下两个止动部43)一体化为以非接触的方式围绕第二螺纹形成部47的环状体的一部分(参照图3)。因此,相对于螺母41的两个插通孔56分别在轴向两侧各设置一个(合计两个)细长板状并且形成环状的止动部43(参照图3)。在各止动部43,从轴向J观察仅与抵接凸部71侧相反一侧(图2的下侧)的部分固定于壳体7的内周面。止动部43在除了该部分以外的区域中与壳体7的内周面非接触。
在各止动部43,在从轴向J观察与抵接凸部71重叠的位置(图2的上端部)一体地设置有安装部72。参照图3,在各止动部43形成有一对切口槽73,该一对切口槽73从轴向J观察以挟夹与抵接凸部71重叠的部分的方式平行地延伸。而且,在各止动部43,被一对切口槽73挟夹的该部分为安装部72。安装部72形成沿切口槽73延伸的小片状。安装部72具有基端72A与前端72B。上述基端72A与止动部43连结。上述前端72B处于与基端72A相反的一侧(图2的上侧)并与止动部43非接触。安装部72能够以前端72B以基端72A为中心进行摆动的方式弹性变形。详细而言,各止动部43的安装部72能够以在轴向J与螺母41接触或者从螺母41离开的方式弹性变形。而且,在安装部72中,在与螺母41对置的面72C相反一侧的面72D的基端72A侧形成有凹部75(仍参照图2)。因此,安装部72在轴向J上的厚度,在形成有凹部75的基端72A侧比前端72B侧更薄。由此,安装部72比未形成有凹部75的情况更容易弹性变形。
此外,安装部72为止动部43的一部分,因此安装部72的与螺母41对置的面72C相反一侧的面72D,也是止动部43的与螺母41对置的面相反一侧的面。
而且,参照图2,插通于螺母41的各插通孔56的螺母引导件42固定于位于轴向J的插通孔56的两侧的各止动部43。因此,在螺母引导件42的长度方向(也为轴向J)的两端各设置有一个止动部43,保持螺母引导件42的长度方向的一端侧以及另一端侧。由此,将螺母引导件42维持在插通于螺母41的插通孔56的状态。
此处,各螺母引导件42也可以以略有间隙的方式插通于插通孔56。
抵接检测传感器70具备应变传感器(应变仪)74。在各止动部43各设置有一个应变传感器74。详细而言,在止动部43中的安装部72的凹部75的底(在安装部72容易变薄并容易变形的部分)各安装有一个应变传感器74。
图4是表示抵接检测传感器70的结构的电路图。
参照图4,抵接检测传感器70具备电桥电路76,其中电桥电路76具备电阻R1、R2、R3以及R4。在该电桥电路76中,电阻R1以及电阻R3被串联连接,电阻R2以及电阻R4被串联连接,电阻R1以及电阻R3的串联连接部分与电阻R2以及电阻R4的串联连接部分被并联连接。具备这样的电桥电路76的抵接检测传感器70与控制装置19电连接。
在该电桥电路76中的输出电力E利用以下的公式表示。其中,以下的公式中的R1、R2、R3以及R4为各自的电阻的电阻值。
E=(R1·R3-R2·R4)/(R1+R2)·(R3+R4)
在本实施方式中,一对止动部43中的、一侧(图2的右侧)的止动部43的应变传感器74为电阻R1,另一侧(图2的左侧)的止动部43的应变传感器74为电阻R2。仅在任意的应变传感器74被压缩或者拉伸的情况下,产生输出电力E。
参照图2,若用户通过操纵转向操作部件2而使操作部件2顺时针方向或者逆时针方向旋转,则旋转轴6以及螺纹轴40也与操作部件2一同旋转。此时,与螺纹轴40螺合的螺母41也欲与螺纹轴40一同旋转。但是,通过将螺母引导件42插通于螺母41的各插通孔56,致使螺母41无法旋转,取而代之,沿着螺母引导件42(换言之,螺纹轴40的轴向J)滑动(参照点划线的箭头)。即,螺母引导件42伴随着螺纹轴40的旋转而使螺母41沿着螺纹轴40的轴向J移动。
例如,若用户将操作部件2(换言之,螺纹轴40)向图2的顺时针方向旋转,则螺母41沿着螺母引导件42向靠近操作部件2的方向(图2的右侧)滑动。而且,若将操作部件2继续向相同的方向旋转,则最终使螺母41与距操作部件2最近一侧(图2的右侧)的止动部43抵接,螺母41无法继续滑动。由此,操作部件2无法继续向相同的方向(顺时针方向)旋转。即,止动部43限制沿轴向J(图2的右侧)移动螺母41与止动部43抵接的规定位置以上。在螺母41与止动部43抵接时,在螺母41,该止动部43侧(图2的右侧)的抵接凸部71与止动部43的安装部72抵接。由此,该安装部72向与螺母41分离的方向弹性变形。对应与此,安装于该安装部72的应变传感器74(电阻R1)的应变量超过规定的阈值,并且电阻R1的电阻值增加,上述的输出电力E增加至正值。
相反,若用户将操作部件2向图2的逆时针方向旋转,则螺母41沿着螺母引导件42向与操作部件2分离的方向(图2的左侧)滑动。而且,若将操作部件2继续向相同的方向旋转,最终使螺母41与距操作部件2最远一侧(图2的左侧)的止动部43抵接,则螺母41无法继续滑动。由此,操作部件2无法继续向相同的方向(逆时针方向)旋转。即,止动部43限制沿轴向J(图2的左侧)移动螺母41与止动部43抵接的规定位置以上。在螺母41与止动部43抵接时,在螺母41,该止动部43侧(图2的左侧)的抵接凸部71与止动部43的安装部72抵接。由此,该安装部72向与螺母41分离的方向弹性变形。对应与此,安装于该安装部72的应变传感器74(电阻R2)的应变量超过规定的阈值,并且电阻R2的电阻值增加,上述的输出电力E减少至负值。
这样,具备应变传感器74的抵接检测传感器70,通过应变传感器74(电阻R1、R2)的应变量超过规定的阈值,从而检测出止动部43与螺母41的抵接(换言之,操作部件2的端部)。此处,若螺母41的抵接凸部71与止动部43抵接,则在止动部43安装部72相对地较大地变形,因此安装于安装部72的应变传感器74(抵接检测传感器70)基于安装部72的变形,能够高精度地检测止动部43与螺母41的抵接。另外,在螺母41与止动部43抵接时,通过安装部72变形(弹性变形)而能够缓和抵接时(到达端部时)的冲击。由此,对于用户而言能够实现提高操作部件2的操作性。而且,应变传感器74设置于不与螺母41对置的面72D,因此在螺母41与止动部43抵接时,能够防止螺母41与应变传感器74碰撞,因此能够防止应变传感器74的故障。
将任意的应变传感器74(电阻R1、R2)的应变量与抵接检测传感器70检出的输出电力E输入控制装置19(参照图1)。在应变传感器74(电阻R1、R2)的应变量超过规定的阈值的情况下,控制装置19根据已输入的输出电力E,若输出电力E为正,则判断操作部件2的操纵转向方向为图2的顺时针方向,若输出电力E为负,则判断操作部件2的操纵转向方向为图2的逆时针方向。这样,不仅向控制装置19输入操纵转向角传感器8检测的操纵转向角度θ(参照图1),还输入抵接检测传感器70检测的输出电力E(操作部件2的操纵转向方向)。
参照图1,例如,在操纵转向角传感器8产生异常的情况下,无法从操纵转向角传感器8向控制装置19输入检测结果(操纵转向角度θ)。在该情况下,控制装置19借助从操纵转向方向检测单元11的抵接检测传感器70输入的输出电力E,取得用户操作的操作部件2的操纵转向方向。而且,在输出电力E为正的情况(在操作部件2的操纵转向方向为顺时针方向的情况)下,在输出电力E为正的期间或者输出电力E成为正之后规定的期间内,驱动控制转向促动器17以使得车轮4以规定的速度向右仅转向规定角度。另一方面,在输出电力E为负的情况(操作部件2的操纵转向方向为逆时针方向的情况)下,在输出电力E为负的期间或者输出电力E成为负之后规定的期间内,驱动控制转向促动器17以使得车轮4以规定的速度向左仅转向规定角度。
综上,在线控转向式的操纵转向装置1中,不仅利用操纵转向角传感器8对操作部材2的操纵转向角度θ进行检测,也能够利用操纵转向方向检测单元11对操作部件2的操纵转向方向进行检测。因此,即使操纵转向角传感器8产生异常,转向机构5也能够基于作为故障安全机构的操纵转向方向检测单元11检测的操纵转向方向使车轮4转向。即,对于操纵转向装置1,虽然与操纵转向角传感器8为正常的情况相比精度降低,但在操纵转向角传感器8异常时最低限度也能够维持操纵转向。
此处,仅检测操纵转向方向的操纵转向方向检测单元11与检测操作部件2的操纵转向角度θ(操纵转向方向以及操纵转向量的双方)的操纵转向角传感器8相比为简单的结构。由此,若使用操纵转向方向检测单元11,则与代替操纵转向方向检测单元11而另外地设置操纵转向角传感器8的情况相比,能够避免部件件数增加、成本上升。
即,能够实现在操纵转向角传感器8异常时也能够继续操纵转向的结构,并且避免部件件数增加、成本上升,从而确保操纵转向装置1的冗余性。
另外,如图2所示,操纵转向方向检测单元11为具备:螺纹轴40、螺母41、螺母引导件42、止动部43以及抵接检测传感器70的廉价并且简单的结构。基于螺母41伴随着操作部件2的操纵转向(螺纹轴40的旋转)而沿着螺纹轴40的轴向J移动并与止动部43抵接的情况,操纵转向方向检测单元11能够检测操作部件2的操纵转向方向。若使用这样的操纵转向方向检测单元11,能够实现在操纵转向角传感器8异常时也能够继续操纵转向的结构,并且进一步地避免部件件数增加、成本上升。特别是,在向现有的操作机构3追加操纵转向方向检测单元11的情况下,也能够省略操作机构3的大幅度的设计变更,因此能够可靠地实现避免部件件数增加、成本上升。
而且,利用应变传感器74能够简单地构成抵接检测传感器70,因此也能够实现在操纵转向角传感器8异常时也能够继续操纵转向的结构,并且进一步地避免部件件数增加、成本上升。
本发明不限定于以上说明的实施方式,能够在权利要求记载的范围内进行各种的变更。
例如,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由于止动部43设置于螺母引导件42的长度方向的两端侧,所以操纵转向方向检测单元11能够对操作部件2的顺时针方向以及逆时针方向的两方向的操纵转向方向进行检测(参照图2)。但是,只要是能够检测该两方向中的任一方的操纵转向方向即可,止动部43也可以仅设置于螺母引导件42的长度方向的一端侧或者另一端侧。
另外,作为抵接检测传感器70,除了应变传感器74之外,还能够使用由压电元件等构成的压敏传感器、接近传感器。另外,作为抵接检测传感器70,能够使用通过设置于各止动部43并与螺母41抵接而被接通的开关。在使用开关的情况下,控制装置19(参照图1)根据图2中的左右止动部43的开关中的、任意一个是否为接通,判断操作部件2的操纵转向方向。
另外,也可以在螺母41的轴向两端面的与止动部43抵接的部分而非各止动部43设置抵接检测传感器70。
Claims (7)
1.一种操纵转向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
操作机构,该操作机构具备用于进行操纵转向的操作部件;以及
转向机构,该转向机构与所述操作机构机械式非连结,并基于所述操作部件的操纵转向使车轮转向,其中
所述操作机构具备:操纵转向角传感器,该操纵转向角传感器对所述操作部件的操纵转向角度进行检测;以及操纵转向方向检测设备,该操纵转向方向检测设备仅对所述操作部件的操纵转向方向进行检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操纵转向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操纵转向方向检测设备具备:
螺纹轴,该螺纹轴能够向所述操作部件的操纵转向方向旋转;
螺母,该螺母与所述螺纹轴螺合;
螺母引导件,该螺母引导件与所述螺纹轴平行地配置,并伴随着所述螺纹轴的旋转而使所述螺母沿着螺纹轴的轴向移动;
止动部,该止动部设置于所述螺母引导件的长度方向的至少一端侧,限制所述螺母沿所述轴向移动规定位置以上;以及
抵接检测设备,该抵接检测设备对所述止动部与所述螺母的抵接进行检测。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操纵转向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抵接检测设备具备应变传感器,该应变传感器设置于所述止动部,并对所述螺母的抵接进行检测。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操纵转向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
抵接凸部,该抵接凸部从所述螺母突出设置,并与所述止动部抵接。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操纵转向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应变传感器设置于在所述止动部中与所述螺母对置的面相反一侧的面。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操纵转向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应变传感器设置于在所述止动部中与所述螺母对置的面相反一侧的面。
7.根据权利要求3~6中任一项所述的操纵转向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
能够弹性变形的安装部,该安装部设置于所述止动部,并安装有所述应变传感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11-283514 | 2011-12-26 | ||
JP2011283514A JP5825519B2 (ja) | 2011-12-26 | 2011-12-26 | 操舵装置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3171618A true CN103171618A (zh) | 2013-06-26 |
CN103171618B CN103171618B (zh) | 2016-12-07 |
Family
ID=4763121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210564389.3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171618B (zh) | 2011-12-26 | 2012-12-21 | 操纵转向装置 |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8662240B2 (zh) |
EP (1) | EP2610131B1 (zh) |
JP (1) | JP5825519B2 (zh) |
CN (1) | CN103171618B (zh) |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8516011A (zh) * | 2017-02-23 | 2018-09-11 | 株式会社万都 | 用于限制方向盘的转动的设备 |
CN111469907A (zh) * | 2019-01-23 | 2020-07-31 | Trw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传感器单元、方向盘子组件、齿条子组件、以及转向系统 |
CN115107864A (zh) * | 2021-03-17 | 2022-09-27 |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 车辆用动力转向装置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6115757B2 (ja) * | 2012-02-17 | 2017-04-19 | 株式会社ジェイテクト | 車両用操舵装置 |
JP5871164B2 (ja) * | 2012-03-02 | 2016-03-01 | 株式会社ジェイテクト | 車両用操舵装置 |
JP6020885B2 (ja) * | 2012-06-07 | 2016-11-02 | 株式会社ジェイテクト | 車両用操舵装置 |
JP2017004099A (ja) * | 2015-06-05 | 2017-01-05 | 株式会社東海理化電機製作所 | 回転操作装置 |
KR102637038B1 (ko) * | 2017-02-17 | 2024-02-15 | 에이치엘만도 주식회사 | 스토퍼 구조체 및 이를 구비한 스티어 바이 와이어식 조향 시스템 |
KR101944338B1 (ko) * | 2017-07-27 | 2019-01-31 | 주식회사 만도 | 조향휠 회전제한장치 |
DE102018131204B3 (de) * | 2018-08-30 | 2020-01-02 | Schaeffler Technologies AG & Co. KG | Reibvorrichtung für einen Feedback-Aktuator einer Lenkeinrichtung |
US11273867B2 (en) | 2020-01-10 | 2022-03-15 | Honda Motor Co., Ltd. | Steering angle sensor assembly and steering gearbox for a vehicle including same |
JP7375565B2 (ja) * | 2020-01-15 | 2023-11-08 | 株式会社ジェイテクト | ステアリング装置 |
KR102694031B1 (ko) * | 2020-02-12 | 2024-08-12 | 에이치엘만도 주식회사 | 스티어 바이 와이어식 조향장치 |
KR20220026090A (ko) * | 2020-08-25 | 2022-03-04 | 주식회사 만도 | 스티어 바이 와이어식 조향장치 |
JP2023117733A (ja) * | 2022-02-14 | 2023-08-24 | 日立Astemo株式会社 | 操舵操作入力装置 |
Citation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01114123A (ja) * | 1999-10-20 | 2001-04-24 | Koyo Seiko Co Ltd | 車両用操舵装置 |
US20040013334A1 (en) * | 2000-09-06 | 2004-01-22 | Franck Landrieve | Instrumented roller bearing, in particular for control wheel |
CN1974295A (zh) * | 2005-11-29 | 2007-06-06 | 日产自动车株式会社 | 车辆转向控制装置与方法 |
CN101421147A (zh) * | 2004-12-02 | 2009-04-29 | 日产自动车株式会社 | 转向控制装置与方法 |
CN102167077A (zh) * | 2011-03-18 | 2011-08-31 | 华南理工大学 | 一种汽车主动转向器 |
CN102282058A (zh) * | 2009-01-15 | 2011-12-14 | Ntn株式会社 | 线控转向式转向装置 |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3639940B2 (ja) | 1997-04-08 | 2005-04-20 | 光洋精工株式会社 | 自動車の舵取装置 |
NL1018627C2 (nl) * | 2001-07-25 | 2003-01-28 | Skf Ab | Stuureenheid voor besturing via draad. |
US9112058B2 (en) * | 2010-09-10 | 2015-08-18 | The Board Of Trustees Of The Leland Stanford Junior University | Interface apparatus and methods |
JP5697966B2 (ja) | 2010-12-20 | 2015-04-08 | Ntn株式会社 | ステアバイワイヤの操舵反力制御装置 |
-
2011
- 2011-12-26 JP JP2011283514A patent/JP5825519B2/ja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12
- 2012-12-20 US US13/721,743 patent/US8662240B2/en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12-12-21 CN CN201210564389.3A patent/CN103171618B/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12-12-21 EP EP12198843.0A patent/EP2610131B1/en not_active Not-in-force
Patent Citation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01114123A (ja) * | 1999-10-20 | 2001-04-24 | Koyo Seiko Co Ltd | 車両用操舵装置 |
US20040013334A1 (en) * | 2000-09-06 | 2004-01-22 | Franck Landrieve | Instrumented roller bearing, in particular for control wheel |
CN101421147A (zh) * | 2004-12-02 | 2009-04-29 | 日产自动车株式会社 | 转向控制装置与方法 |
CN1974295A (zh) * | 2005-11-29 | 2007-06-06 | 日产自动车株式会社 | 车辆转向控制装置与方法 |
CN102282058A (zh) * | 2009-01-15 | 2011-12-14 | Ntn株式会社 | 线控转向式转向装置 |
CN102167077A (zh) * | 2011-03-18 | 2011-08-31 | 华南理工大学 | 一种汽车主动转向器 |
Cited By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8516011A (zh) * | 2017-02-23 | 2018-09-11 | 株式会社万都 | 用于限制方向盘的转动的设备 |
CN108516011B (zh) * | 2017-02-23 | 2020-12-18 | 株式会社万都 | 用于限制方向盘的转动的设备 |
US10895278B2 (en) | 2017-02-23 | 2021-01-19 | Mando Corporation | Apparatus for limiting rotation of steering wheel |
CN111469907A (zh) * | 2019-01-23 | 2020-07-31 | Trw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传感器单元、方向盘子组件、齿条子组件、以及转向系统 |
CN115107864A (zh) * | 2021-03-17 | 2022-09-27 |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 车辆用动力转向装置 |
CN115107864B (zh) * | 2021-03-17 | 2024-03-12 |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 车辆用动力转向装置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US20130161117A1 (en) | 2013-06-27 |
JP5825519B2 (ja) | 2015-12-02 |
CN103171618B (zh) | 2016-12-07 |
EP2610131B1 (en) | 2016-02-24 |
JP2013132949A (ja) | 2013-07-08 |
US8662240B2 (en) | 2014-03-04 |
EP2610131A1 (en) | 2013-07-03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3171618A (zh) | 操纵转向装置 | |
CN103171625A (zh) | 操纵转向装置 | |
CN103171617A (zh) | 操纵转向装置 | |
JP5880954B2 (ja) | 車両用操舵装置 | |
WO2016194885A1 (ja) | 後輪転舵制御装置 | |
US9428247B2 (en) | Control device | |
JP5871164B2 (ja) | 車両用操舵装置 | |
JP5811397B2 (ja) | 車両用操舵装置 | |
US8925938B2 (en) | Vehicle steering system | |
JP6407564B2 (ja) | 後輪転舵制御装置 | |
JP2014210524A (ja) | ステアリング装置 | |
JP6020885B2 (ja) | 車両用操舵装置 | |
US20220281515A1 (en) | Steer by wire type steering apparatus | |
JP2015096408A (ja) | 車両用操舵装置 | |
JP2003307419A (ja) | 舵角検出装置 | |
US20230104562A1 (en) | Steer by wire type steering apparatus | |
US20230040073A1 (en) | Steer by wire type steering apparatus | |
JP3736270B2 (ja) | 操舵トルク検出装置 | |
JP2000292276A (ja) | トルクセンサ及びこれを用いた舵取装置 | |
JPS63266327A (ja) | ステアリング用トルクセンサ− | |
JPH02124368A (ja) | 操舵トルク検出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1207 Termination date: 20211221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