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163510B - 一种预碰撞安全系统的静止目标车 - Google Patents

一种预碰撞安全系统的静止目标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163510B
CN103163510B CN201310062097.4A CN201310062097A CN103163510B CN 103163510 B CN103163510 B CN 103163510B CN 201310062097 A CN201310062097 A CN 201310062097A CN 103163510 B CN103163510 B CN 10316351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tatic target
target car
closing
millimeter wave
erecting fram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062097.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163510A (zh
Inventor
柳惠君
曹国华
李博
韩刚
刘卫国
赵福全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Geely Holding Group Co Ltd
Zhejiang Geely Automobile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Zhejiang Geely Automobile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Hangzhou Branch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Geely Holding Group Co Ltd
Zhejiang Geely Automobile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Zhejiang Geely Automobile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Hangzhou Branch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Geely Holding Group Co Ltd, Zhejiang Geely Automobile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Zhejiang Geely Automobile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Hangzhou Branch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Geely Holding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310062097.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163510B/zh
Publication of CN10316351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16351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16351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16351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预碰撞安全系统领域,特别是涉及预防碰撞安全系统所使用的静止目标车。一种预碰撞安全系统的静止目标车,用于对装有预碰撞安全系统的试验车进行试验,包括安装架;布置在所述安装架上的激光反射件,用于在装有激光类型的预碰撞安全系统的所述试验车沿第一接近方向接近所述静止目标车时反射来自所述试验车的激光;布置在所述安装架上的毫米波反射件,用于在装有毫米波类型的预碰撞安全系统的所述试验车沿第二接近方向接近所述静止目标车时反射来自所述试验车的毫米波,所述第一接近方向不同于所述第二接近方向。本发明可替换真实车辆来作为预碰撞安全系统试验的目标车,本发明结构简单,成本低廉,从而可以大幅减小试验成本。

Description

一种预碰撞安全系统的静止目标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预碰撞安全系统领域,特别是涉及预防碰撞安全系统所使用的静止目标车。
背景技术
传统汽车安全技术分为主动安全、被动安全两种技术,主动安全技术是指在事故发生之前,采取能避免事故发生的安全控制技术。被动安全是指事故发生时,能减轻人身伤亡的安全控制技术。随着计算机技术和传感器技术在汽车智能化控制技术中广泛的运用,出现了一种介于主动安全和被动安全之间的安全技术,即可以预见、预测事故的发生,并自动采取安全措施的预防碰撞安全系统(Pre-Crash SafetySystem简称预碰撞安全系统或PCS)。
在对预碰撞安全系统试验时,需要一辆试验车和一辆静止目标车,试验车上装配所述预碰撞安全系统。预碰撞安全系统可以包括毫米波雷达或激光雷达,试验车边向静止目标车发送毫米波或激光边向静止目标车移动,从而检验安装于所述试验车上的预碰撞安全系统能否在碰撞前的一刻自动采取应对措施降低危险。
现有技术中,静止目标车与试验车均为真实车辆,每次碰撞均会造成静止目标车与试验车的损伤,使得试验成本较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预碰撞安全系统的静止目标车,解决预碰撞安全系统试验成本较大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预碰撞安全系统的静止目标车,用于对装有预碰撞安全系统的试验车进行试验,包括:
安装架;
布置在所述安装架上的激光反射件,用于在装有激光类型的预碰撞安全系统的所述试验车沿第一接近方向接近所述静止目标车时反射来自所述试验车的激光;
布置在所述安装架上的毫米波反射件,用于在装有毫米波类型的预碰撞安全系统的所述试验车沿第二接近方向接近所述静止目标车时反射来自所述试验车的毫米波;
其中,所述第一接近方向不同于所述第二接近方向。
优选地,所述安装架由多个连接杆连接而成,从而使所述安装架整体呈框架结构。
优选地,所述静止目标车还包括:
布置在所述安装架上的第一缓冲件,用于在所述试验车沿所述第一接近方向接近所述静止目标车时对试验车与所述静止目标车的碰撞进行缓冲。
优选地,所述激光反射件包括薄膜状的激光反射片;
所述第一缓冲件具有沿逆向所述第一接近方向基本向前朝向的基本平坦的表面,所述激光反射片附着在所述表面上。
优选地,所述静止目标车还包括:
可升降地连接至所述安装架的升降件,所述毫米波反射件布置于所述升降件上并能够跟随所述升降件上下移动。
优选地,所述升降件包括第一升降件和第二升降件,所述第一升降件与第一毫米波反射件连接,所述第二升降件与第二毫米波反射件连接,所述第一毫米波反射件与所述第二毫米波反射件在高度方向上错开设置。
优选地,所述静止目标车还包括:
布置在所述安装架上的第二缓冲件,用于在所述试验车沿所述第二接近方向接近所述静止目标车时对试验车与所述静止目标车的碰撞进行缓冲。
优选地,所述安装架具有沿逆向所述第二接近方向向前伸出的突出部,所述第二缓冲件安装在所述突出部处,使得在沿逆向所述第二接近方向上,所述第二缓冲件的位置设置成比所述毫米波反射件的位置更靠前。
优选地,所述第一缓冲件为海绵材料。
优选地,所述第一接近方向与所述第二接近方向基本相反。
本发明实施例至少存在以下技术效果:
1)本发明的静止目标车主体为安装架,所述安装架用于布置毫米波反射件和激光反射件。这样本发明可替换真实车辆来作为预碰撞安全系统试验的静止目标车,本发明结构简单,成本低廉,从而可以大幅减小试验成本。
2)本发明是一种复合型的静止目标车可以同时满足毫米波雷达和激光雷达试验,从而也有利于减小试验成本。
3)毫米波反射件通过本发明的升降件能够在高度方向上进行调节,从而在不同高度上满足试验所需的反射要求,并且增加了反射面积。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静止目标车中的安装架的透视图;
图2为图1所示安装架的侧视图;
图3为图1所示安装架的正视图;
图4为图1所示安装架的俯视图;
图5为激光反射件与第一缓冲件的位置关系示意图;
图6为第二缓冲件与第一反射镜和第二反射镜的位置关系示意图。
图中标号如下:
100-安装架,101-突出部,102-第一层纵向连接杆,103-第二层纵向连接杆,104-第三层纵向连接杆,105-第三层纵向连接杆a,106-第三层纵向连接杆b;
201-第一升降件,202-第二升降件;
301-第一激光反射片,302-第二激光反射片,303-第三激光反射片,304-第四激光反射片,305-第五激光反射片;
401-第一反射镜,402-第二反射镜;
501-第一缓冲件,502-第二缓冲件;
箭头A表示第一接近方向,箭头B表示第二接近方向。
在所有附图中相同的标号指示相似或相应的特征或功能。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具体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
如图1-图4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预碰撞安全系统的静止目标车,该静止目标车包括安装架100,所述安装架100由多个连接杆连接如焊接而成,从而使所述安装架100整体呈框架结构。所述安装架100用于布置毫米波反射件和激光反射件,所述毫米波反射件用于将来自于试验车的毫米波反射,所述激光反射件用于将来自于试验车的激光反射。本发明可替换真实车辆来作为预碰撞安全系统试验的静止目标车,本发明结构简单,成本低廉,从而可以大幅减小试验成本。
如图1-图4所示,本实施例的静止目标车还包括升降件,所述升降件由第一升降件201和第二升降件202组成,所述升降件与所述安装架100通过轨道(图中未示出)连接从而实现上下移动。在本实施例中,毫米波反射件布置于所述升降件上并跟随所述升降件上下移动,在其它实施例中,可以将激光反射件布置于所述升降件上并跟随所述升降件上下移动。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毫米波反射件与所述升降件固定连接,在其它实施例中,可以将所述毫米波反射件可拆卸的与所述升降件连接。
如图6所示,所述毫米波反射件包括第一反射镜401和所述第二反射镜402,所述第一升降件201与第一反射镜401连接,所述第二升降件202与所述第二反射镜402连接,所述第一反射镜401与所述第二反射镜402错开设置(在高度方向上),从而增加毫米波反射件的反射面积。
图5为激光反射件与第一缓冲件的位置关系示意图,如图5所示,所述静止目标车还包括第一缓冲件501,所述第一缓冲件501在所述安装架100的第一侧面(图中未标出)延伸,所述激光反射件能贴合于所述第一缓冲件501,所述第一缓冲件501用于在使用激光反射件进行试验时对试验车与所述静止目标车的碰撞进行缓冲。所述激光反射件由多个激光反射片组成,激光反射片可以由SiO2膜或MgF2膜制成。为便于薄膜状的激光反射片与所述第一缓冲件配合,所述第一缓冲件具有一个基本平坦的表面,所述激光反射片附着在所述表面上。多个激光反射片分布于所述第一侧面的不同的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上,在图5中,第一激光反射片301、第二激光反射片302、第三激光反射片303、第四激光反射片304、第五激光反射片305或在不同高度位置或在不同水平位置上分布于所述第一缓冲件501上,从而可以满足不同位置所需的激光反射要求。
图6为第二缓冲件与第一反射镜和第二反射镜的位置关系示意图,所述静止目标车还包括第二缓冲件502,所述第二缓冲件502在所述安装架100的第二侧面(图中未标出)延伸,所述第二缓冲件502用于在使用毫米波反射件进行试验时对试验车与所述静止目标车的碰撞进行缓冲。如图6所示,上述叙述中所述第一侧面与所述第二侧面为所述安装架100上相对设置的两个侧面,更确切的说,是以静止目标车为基准而朝向试验车的方向上的安装架100前后两个侧面。当试验系统异常而致试验车与静止目标车发生碰撞时,所述第一缓冲件501与所述第二缓冲件502可对试验车与所述静止目标车的碰撞进行缓冲。
在图6中,箭头A表示第一接近方向,箭头B表示第二接近方向,装有激光类型的预碰撞安全系统的所述试验车沿第一接近方向接近所述静止目标车,装有毫米波类型的预碰撞安全系统的所述试验车沿第二接近方向接近所述静止目标车。所述第一接近方向不同于所述第二接近方向,这样有利于激光反射件和毫米波反射件在不同的安装架100侧面上布置,增加激光反射件或毫米波反射件的反射面积,也有利于防止激光反射件和毫米波反射件在工作过程中相互干涉。
所述第一缓冲件具有沿逆向所述第一接近方向基本向前朝向的基本平坦的表面,此处的“逆向所述第一接近方向”是指以静止目标车为基准而朝向试验车的方向,在图6中试验车应位于静止目标车的左侧。
所述安装架100具有沿逆向所述第二接近方向向前伸出的突出部101,此处的“逆向所述第二接近方向”是指以静止目标车为基准而朝向试验车的方向,在图6中试验车应位于静止目标车的右侧。从而在在图6中,以静止目标车为基准而朝向试验车的方向,所述第二缓冲件502的位置比所述毫米波反射件的位置更靠前。
在本实施例中,组成所述安装架100的连接杆为铝质型材,所述安装架100通过框架式结构搭建而成,如图1所示,所述安装架100由三层结构组成,一方面加强安装架100整体的结构强度,另一方面可以调节重心增加本发明静止目标车的稳定性,防止试验车与静止目标车碰撞后静止目标车发生翻滚,例如第三层结构由三个第三层纵向连接杆104及第三层纵向连接杆a105、第三层纵向连接杆b106组成,第一层结构和第二层结构与第三层结构相似,此处不再赘述。
所述第一缓冲件501为海绵材料,从而有利于薄膜状的激光反射片贴合于第一缓冲件;所述第二缓冲件502可以为海绵材料也可以为一伸缩弹簧结构。
如图5所示,所述静止目标车还包括:
底轮,所述底轮固定于所述安装架100的底部,所述底轮用于在使用激光反射件或毫米波反射件进行试验时,对试验车与所述静止目标车的碰撞进行缓冲;当然,底轮也可以用于移动本发明静止目标车的位置。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9)

1.一种预碰撞安全系统的静止目标车,用于对装有预碰撞安全系统的试验车进行试验,其特征在于,包括:
安装架(100);
布置在所述安装架(100)上的激光反射件,用于在装有激光类型的预碰撞安全系统的所述试验车沿第一接近方向接近所述静止目标车时反射来自所述试验车的激光;
布置在所述安装架(100)上的毫米波反射件,用于在装有毫米波类型的预碰撞安全系统的所述试验车沿第二接近方向接近所述静止目标车时反射来自所述试验车的毫米波;
可升降地连接至所述安装架(100)的升降件,所述毫米波反射件布置于所述升降件上并能够跟随所述升降件上下移动;
其中,所述第一接近方向不同于所述第二接近方向。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静止目标车,其特征在于,
所述安装架(100)由多个连接杆连接而成,从而使所述安装架(100)整体呈框架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静止目标车,其特征在于,所述静止目标车还包括:
布置在所述安装架(100)上的第一缓冲件(501),用于在所述试验车沿所述第一接近方向接近所述静止目标车时对试验车与所述静止目标车的碰撞进行缓冲。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静止目标车,其特征在于,
所述激光反射件包括薄膜状的激光反射片;
所述第一缓冲件具有沿逆向所述第一接近方向基本向前朝向的基本平坦的表面,所述激光反射片附着在所述表面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静止目标车,其特征在于,
所述升降件包括第一升降件(201)和第二升降件(202),所述第一升降件(201)与第一毫米波反射件(401)连接,所述第二升降件(202)与第二毫米波反射件(402)连接,所述第一毫米波反射件(401)与所述第二毫米波反射件(402)在高度方向上错开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1-5之一所述的静止目标车,其特征在于,所述静止目标车还包括:
布置在所述安装架(100)上的第二缓冲件(502),用于在所述试验车沿所述第二接近方向接近所述静止目标车时对试验车与所述静止目标车的碰撞进行缓冲。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静止目标车,其特征在于,
所述安装架(100)具有沿逆向所述第二接近方向向前伸出的突出部(101),所述第二缓冲件(502)安装在所述突出部(101)处,使得在沿逆向所述第二接近方向上,所述第二缓冲件(502)的位置设置成比所述毫米波反射件的位置更靠前。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静止目标车,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缓冲件(501)为海绵材料。
9.根据权利要求1、2、3、4、5、8之一所述的静止目标车,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接近方向与所述第二接近方向基本相反。
CN201310062097.4A 2013-02-27 2013-02-27 一种预碰撞安全系统的静止目标车 Active CN10316351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062097.4A CN103163510B (zh) 2013-02-27 2013-02-27 一种预碰撞安全系统的静止目标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062097.4A CN103163510B (zh) 2013-02-27 2013-02-27 一种预碰撞安全系统的静止目标车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163510A CN103163510A (zh) 2013-06-19
CN103163510B true CN103163510B (zh) 2015-05-20

Family

ID=4858675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062097.4A Active CN103163510B (zh) 2013-02-27 2013-02-27 一种预碰撞安全系统的静止目标车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3163510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662721B (zh) * 2013-12-03 2016-05-18 北京特种机械研究所 一种工厂物料搬运车辆安全防碰撞装置
CN104943688B (zh) * 2015-06-10 2017-11-10 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 移动目标车的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
CN109738880A (zh) * 2019-03-26 2019-05-10 深圳市镭神智能系统有限公司 一种激光雷达系统及激光测距装置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1145740Y (zh) * 2007-09-26 2008-11-05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倒车雷达系统测试台架
DE202011000565U1 (de) * 2011-03-11 2011-05-19 Dürr Assembly Products GmbH, 66346 Fahrzeugprüfstand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6023117A (ja) * 2004-07-06 2006-01-26 Honda Motor Co Ltd 車両衝突試験用台車
JP2007205922A (ja) * 2006-02-02 2007-08-16 Mitsubishi Heavy Ind Ltd 車両衝突試験装置及びカメラ取付架台
JP2008046043A (ja) * 2006-08-18 2008-02-28 Toyota Motor Corp 物体検出手段の試験装置、及び試験方法
JP2010122045A (ja) * 2008-11-19 2010-06-03 Toyota Motor Corp Pcsセンサの電波軸調整装置及びその方法
US8428864B2 (en) * 2011-07-13 2013-04-23 Dynamic Research, Inc. Devices,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testing crash avoidance technologies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1145740Y (zh) * 2007-09-26 2008-11-05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倒车雷达系统测试台架
DE202011000565U1 (de) * 2011-03-11 2011-05-19 Dürr Assembly Products GmbH, 66346 Fahrzeugprüfstand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163510A (zh) 2013-06-1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778845B (zh) 变形结构和具有变形结构的行人保护装置
CN103163510B (zh) 一种预碰撞安全系统的静止目标车
CN108032912B (zh) 一种具有特殊微元胞填充层的汽车发动机罩
CN103171628B (zh) 一种吸能式前副车架
CN102205822B (zh) 一种吸能型汽车保险杠
CN205168397U (zh) 一种汽车保险杠
CN202202284U (zh) 一种公路护栏
KR20160125356A (ko) 범퍼 빔의 압축성 증가구조
CN103909888A (zh) 汽车吸能盒
CN206141484U (zh) 一种铝合金保险杠防撞梁
CN203229906U (zh) 公路护栏缓冲减损装置
CN205044684U (zh) 一种用于汽车车身的防撞装置
CN111055874B (zh) 一种多级主动伸出式列车防撞缓冲结构
CN105711528B (zh) 一种降低车内乘员伤害的车辆前端耐撞装置
CN205010326U (zh) 一种车辆前围能量传递引导支架结构
CN105923050B (zh) 一种前防撞梁总成及具有该前防撞梁总成的汽车
CN203713775U (zh) 非公路自卸车前端碰撞防护装置
CN204236591U (zh) 一种前围板与前地板通道连接结构
CN202806875U (zh) 吸能车架前纵梁
CN211281457U (zh) 一种无人机三级缓冲起落装置
CN105235619A (zh) 一种汽车防撞装置
CN206231339U (zh) 一种无人驾驶公交车的防撞机构
CN115214507B (zh) 一种缓冲装置及防撞车
CN204567543U (zh) 防撞梁的连接结构
CN218929847U (zh) 一种防撞型无人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