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140186B - 托牙和用于托牙的人工牙 - Google Patents

托牙和用于托牙的人工牙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140186B
CN103140186B CN201180047214.9A CN201180047214A CN103140186B CN 103140186 B CN103140186 B CN 103140186B CN 201180047214 A CN201180047214 A CN 201180047214A CN 103140186 B CN103140186 B CN 10314018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ole
seat area
artificial tooth
basal seat
air v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80047214.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140186A (zh
Inventor
岛隆宽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iken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hiken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iken Corp filed Critical Shiken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314018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14018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14018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140186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CDENTISTRY; APPARATUS OR METHODS FOR ORAL OR DENTAL HYGIENE
    • A61C13/00Dental prostheses; Making same
    • A61C13/01Palates or other bases or supports for the artificial teeth; Making same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CDENTISTRY; APPARATUS OR METHODS FOR ORAL OR DENTAL HYGIENE
    • A61C13/00Dental prostheses; Making same
    • A61C13/01Palates or other bases or supports for the artificial teeth; Making same
    • A61C13/04Palates or other bases or supports for the artificial teeth; Making same made by casting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CDENTISTRY; APPARATUS OR METHODS FOR ORAL OR DENTAL HYGIENE
    • A61C13/00Dental prostheses; Making same
    • A61C13/08Artificial teeth; Making same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CDENTISTRY; APPARATUS OR METHODS FOR ORAL OR DENTAL HYGIENE
    • A61C13/00Dental prostheses; Making same
    • A61C13/10Fastening of artificial teeth to denture palates or the like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CDENTISTRY; APPARATUS OR METHODS FOR ORAL OR DENTAL HYGIENE
    • A61C13/00Dental prostheses; Making same
    • A61C13/10Fastening of artificial teeth to denture palates or the like
    • A61C13/1003Fastening of artificial teeth to denture palates or the like by embedding in base material
    • A61C13/1006Fastening of artificial teeth to denture palates or the like by embedding in base material characterised by a tooth shape which improves retention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CDENTISTRY; APPARATUS OR METHODS FOR ORAL OR DENTAL HYGIENE
    • A61C13/00Dental prostheses; Making same
    • A61C13/10Fastening of artificial teeth to denture palates or the like
    • A61C13/1003Fastening of artificial teeth to denture palates or the like by embedding in base material
    • A61C13/1013Arch forms
    • A61C13/1016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mounting, holding or positioning a set of teeth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CDENTISTRY; APPARATUS OR METHODS FOR ORAL OR DENTAL HYGIENE
    • A61C13/00Dental prostheses; Making same
    • A61C13/10Fastening of artificial teeth to denture palates or the like
    • A61C13/102Fastening of artificial teeth to denture palates or the like to be fixed to a frame
    • A61C13/1023Facing and backing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Oral & Maxillofacial Surgery (AREA)
  • Dentistry (AREA)
  • Epidemiology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Dental Prosthetics (AREA)

Abstract

托牙在将塑料成型而成的义齿基托中埋设了人工牙的接合根部。人工牙在接合根部设置有用于流入义齿基托的塑料的贯通孔,并将该贯通孔的两端开口部埋设在义齿基托中。并且,人工牙在与相邻的牙对置的面上开口有贯通孔(3)的两端,并且与上述贯通孔连结设置了通风孔。通风孔的开口部位于人工牙(2)的舌头一侧的、从义齿基托露出的舍侧面上。托牙向贯通孔和通风孔注入用于成型义齿基托的塑料,将人工牙的接合根部埋设到义齿基托中来进行固定。

Description

托牙和用于托牙的人工牙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将人工牙的接合根部埋设到塑料制义齿基托中进行固定的托牙(denture)以及用于该托牙的人工牙。
背景技术
托牙将人工牙的接合根部埋设到塑料制义齿基托中进行固定。该托牙将义齿基托利用混合丙烯树脂聚合物、液状丙烯树脂单体及交联剂等而成的热固化性丙烯树脂、热可塑性聚碳酸脂树脂、聚酰胺树脂、丙烯树脂或聚酯树脂等成型。在成型义齿基托时,埋设人工牙的接合根部进行固定。人工牙是利用塑料、陶瓷等制作的。在石膏模具上临时固定埋设接合根部的人工牙,在该状态下填充糊状塑料,将塑料进行热固化来制作该托牙,或者将热可塑性树脂进行冷却固化来制作该托牙。在该状态下制作的托牙能够在由塑料成型的义齿基托上埋设人工牙的接合根部进行固定。
有时,该构造的托牙在使用的状态下,人工牙从义齿基托脱落。人工牙能够用塑料、陶瓷、金属等制作,但是从加工适应性及成本、外观等观点来考虑塑料制的占大半,并且,人工牙的整体或至少埋设在义齿基托中的基底部以丙烯树脂为基材制作的情况较多。另一方面,用于义齿基托的塑料还使用各种热可塑性树脂,在加热熔融的状态下填充并进行冷却固化,仅以这种措施是不能期待得到与人工牙之间的化学结合力的。特别是,义齿基托的塑料材料种类不同于人工牙时较显著。为了避免该缺点,开发了一种在接合根部设置贯通孔、将该贯通孔埋设到义齿基托中的人工牙(参照日本特开2002-238925号公报)。
日本特开2002-238925号公报记载的托牙如图1所示。该图的托牙11向设在人工牙12中的贯通孔13中流入义齿基托14的塑料并使其固化。使流入并固化在贯通孔13中的塑料与义齿基托14连结,以防止该人工牙12从义齿基托14脱落。但是,该构造的人工牙12在现实的制造工序中,很难向贯通孔13顺利流入义齿基托14的塑料。这是因为,从贯通孔13的两端开口部流入塑料,不能顺利排出内部的空气A。只要贯通孔13不能排出空气,就不能向整体填充塑料。这是因为,贯通孔13的空气阻止塑料的流入。若贯通孔13中停留空气,则即使以加压状态向成型室填充塑料,也不能向贯通孔13的整体填充塑料。这是因为,空气被压缩,阻止塑料流入。在贯通孔13中没有填充塑料的人工牙12不能牢固连结到义齿基托14。这是因为,流入贯通孔13中的塑料在贯通孔13的内部被断开。就该状态下埋设到义齿基托14中的人工牙12而言,流入贯通孔13的中间的塑料容易变形,当其变形时,人工牙12从义齿基托14脱落。因此,存在有如下的缺点:尽管设置了贯通孔13,也不能够将人工牙12不脱落地埋设到义齿基托14中进行固定。
本发明者为了解决该缺陷而开发了图2所示的托牙。该托牙21向成型塑料而成的义齿基托24埋设人工牙22的接合根部。人工牙22将流入义齿基托24的塑料的贯通孔23a设在接合根部,将该贯通孔23a的两端开口部埋设在义齿基托24中。并且,在该托牙21中,设在人工牙22上的贯通孔23a的两端开口在与相邻的牙对置的面上,并且设置有在人工牙22的内部与该贯通孔23a连结的纵向孔23b。纵向孔23b的一端与贯通孔23a连结,另一端开口在人工牙22的基底侧。并且,纵向孔23b的开口部位于比贯通孔23a的开口部更靠人工牙22的基底部侧的前端侧。向该纵向孔23b和贯通孔23a流入用于成型义齿基托24的塑料,将人工牙22的接合根部埋设到义齿基托24中而牢固固定。
以上的托牙21除了设在人工牙22上的贯通孔23a的两端开口在与相邻的牙对置的面上之外,在人工牙22中与该贯通孔23a连结设置纵向孔23b,并且将纵向孔23b的一端与贯通孔23a连结,另一端开口到人工牙22的基底侧,此外,将纵向孔23b的开口部设在比贯通孔23a的开口部更靠人工牙22的基底部侧的前端侧,向纵向孔23b和贯通孔23a流入义齿基托24的塑料。特别是,该托牙21将与贯通孔23a连结的纵向孔23b的开口部开口在比贯通孔23a更靠人工牙22的基底部侧的前端侧。该人工牙22设计成与贯通孔23a相比,先向开口在基底部侧的前端侧的纵向孔23b填充用于填充义齿基托24的糊状塑料。设计成与贯通孔23a相比先向纵向孔23b填充塑料,在向纵向孔23b填充塑料时,不会从贯通孔23a的开口部填充塑料。在该状态下填充塑料,并用从纵向孔23b填充的塑料从贯通孔23a的开口部排出空气,从纵向孔23b向贯通孔23a填充塑料。若能够在该状态下填充塑料,则能够在顺利排出空气的同时向纵向孔23b和贯通孔23a填充义齿基托24的塑料。若能够将义齿基托24的塑料无间隙地填充到纵向孔23b和贯通孔23a中,则能够通过塑料将人工牙22牢固连结到义齿基托24上,能够可靠阻止在使用过程中人工牙22脱落。
还请参照日本特开2008-23104号公报。
图2所示的托牙21通过向纵向孔23a和贯通孔23b完全填充用于成型义齿基托24的塑料,能够将人工牙22不会脱落地固定到义齿基托24上。其中,为了实现该结构,需要与贯通孔相比,先向纵向孔注入塑料,用注入到纵向孔中的塑料排出纵向孔和贯通孔中的空气的同时进行填充。但是,在向临时固定人工牙的石膏模具中注入糊状塑料来成型义齿基托的工序中,很难正确控制塑料的注入。特别是,在石膏模具上临时固定多个人工牙,并注入塑料时,很难对所有的人工牙先从纵向孔注入塑料。在注入糊状的塑料时,若从贯通孔和纵向孔的双方向人工牙注入塑料,则不能顺利排出残留在纵向孔及贯通孔中的空气,很难将该人工牙不会脱落地固定到义齿基托上。
本发明是为了消除以上的缺陷而开发的,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托牙和用于该托牙的人工牙,其不用正确控制用于成型义齿基托的塑料的注入就能够将人工牙牢固固定到义齿基托上以使其不会脱落。
本发明的托牙和用于该托牙的人工牙,为了实现上述目的,具备以下结构。
本发明的第1发明的托牙,具备:将塑料成型而成的义齿基托;以及在该义齿基托中埋设接合根部的人工牙,人工牙在接合根部设置有用于流入义齿基托的塑料的贯通孔,并将该贯通孔的两端开口部埋设在义齿基托中。此外,在上述托牙中,设置在上述人工牙中的贯通孔在与相邻的牙对置的面上开口有两端,并且设置有通风孔,该通风孔在人工牙的内部与该贯通孔连结。通风孔的开口部位于人工牙的舌头一侧的、从义齿基托露出的舌侧面上。向贯通孔和该通风孔中流入成型为义齿基托的塑料,将人工牙的接合根部埋设在义齿基托中牢固地进行固定。
此外,本发明的用于托牙的人工牙,在塑料制的义齿基托中埋设接合根部而进行固定。并且,该人工牙在接合根部设置有用于流入义齿基托的塑料的贯通孔。人工牙向贯通孔中流入义齿基托的塑料且埋设在义齿基托。此外,在该人工牙中,在与相邻的牙对置的面上开口有设置在接合根部的贯通孔的两端,并且设置有通风孔,该通风孔在人工牙的内部与该贯通孔连结。通风孔的开口部位于人工牙的舌头一侧的、从义齿基托露出的舌侧面上。向通风孔和贯通孔中流入成型为义齿基托的塑料,将接合根部埋设在义齿基托中进行固定。
根据下面结合附图进行的详细描述,本发明的上述目的和其他目的以及本发明的特征将变得更加清楚。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现有的托牙的截面图。
图2是本发明的发明人之前开发的托牙的截面立体图。
图3是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托牙的立体图。
图4是从口内侧观察图3所示的托牙的下颚侧的局部截面立体图。
图5是图3所示的托牙的垂直截面图。
图6是从口内侧观察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的托牙的下颚侧的局部截面立体图。
图7是图6所示的托牙的垂直截面图。
图8是从口内侧观察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的托牙的下颚侧的局部截面立体图。
图9是图8所示的托牙的垂直截面图。
附图标记说明
1…托牙
2…人工牙
2a…基底结节
2b…切缘
3…贯通孔
4…义齿基托
5…通风孔
6…狭缝
7…纵向孔
11…托牙
12…人工牙
13…贯通孔
14…义齿基托
21…托牙
22…人工牙
23a…贯通孔
23b…纵向孔
24…义齿基托
A…空气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托牙的特征在于,通风孔5相对于贯通孔3正交地开口。
本发明的其他实施方式的托牙的特征在于,贯通孔3和通风孔5为内径相等的圆柱状。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用于托牙的人工牙中,通风孔5可以相对于贯通孔3正交地开口。
本发明的其他实施方式用于托牙的人工牙中,可将贯通孔3和通风孔5设为内径相等的圆柱状。
根据本实施方式,其特征在于,能够将人工牙牢固固定到义齿基托上以使其不会脱落。这是因为,除了设在人工牙上的贯通孔的两端开口在与相邻的牙对置的面上以外,还在人工牙中与该贯通孔连结地设置通风孔,并且,通风孔的开口部位于人工牙的舌头一侧的、从义齿基托露出的舌侧面上,从而向贯通孔和通风孔流入义齿基托的塑料。用于填充义齿基托的糊状塑料从该贯通孔填充到在从义齿基托露出的舌头一侧的面开口的通风孔中。在贯通孔中填充塑料时,不向通风孔填充塑料,而是顺利排出贯通孔的空气。通风孔的开口部位于舌头一侧的、从义齿基托露出的舌侧面上。因此,在用塑料成型义齿基托的工序中,通风孔的开口部被石膏模具堵住。石膏模具不透过塑料,但透过空气。因此,用注入到贯通孔中的塑料排出的空气从通风孔透过石膏模具,顺利地排出到外部。并且,位于从义齿基托露出的部分的通风孔的开口部被石膏模具堵住,因此不会从此注入成型义齿基托的塑料。因此,在向贯通孔注入塑料的工序中,贯通孔的空气能够可靠地从通风孔排出。填充到贯通孔中的塑料从贯通孔填充到通风孔中,向通风孔填充塑料。仅从与贯通孔连结的一侧向通风孔注入塑料。因此,在向通风孔注入塑料的工序中,能够从用石膏模堵住的开口部可靠排出空气。因此,通风孔中也不剩下空气,能够无间隙地填充塑料。填充了塑料的通风孔的开口部露出于人工牙的表面,但是该面位于人工牙的舌头一侧的面,从外部看不到。
因此,根据本实施方式,其特征在于,利用与人工牙的贯通孔连结地设置在独特位置的通风孔,在将内部空气顺利且可靠排出的同时,能够向贯通孔和通风孔的双方填充义齿基托的塑料。向贯通孔和通风孔填充塑料而成型的义齿基托通过填充在贯通孔中的塑料而牢固连结人工牙,从而能够可靠阻止使用过程中人工牙脱落。
此外,根据本实施方式,其特征在于,将设在人工牙上的贯通孔的开口部设置在与相邻的牙对置的面上,并且,通风孔的开口部开口在人工牙的舌头一侧的面上,因此,贯通孔和通风孔的开口部不显眼,能够作成与以往的人工牙相同的外观,同时能够将人工牙牢固固定在义齿基托上以使其不脱落。
图3示出由义齿基托4和多个人工牙2构成的托牙1。该图的托牙1将包括前齿和臼齿这双方的所有人工牙2固定在义齿基托4上。其中,本发明的托牙不限定于将包括前齿和臼齿的所有牙齿固定在义齿基托上的构造即用于无牙颌者的全口义齿(complete dentures)所谓全义齿(fulldenture)。托牙能够应用于将前齿及臼齿的一部分人工牙固定到义齿基托上或者仅将前齿、臼齿固定到义齿基托上的构造,换言之,还可用于缺少一部分牙齿的人所使用的局部义齿。多个人工牙2与天然牙同样,以能够在相邻配设的人工牙2的边界形成凹部的状态固定到义齿基托4上。如图3所示,人工牙2将作为其一部分的接合根部嵌设到义齿基托4中、并将剩余的一部分的表面从义齿基托4突出地固定到义齿基托4上。
图4是从口内侧观察图3的托牙1的下颚侧的局部截面立体图。并且,图5是图4所示的托牙1的正交截面图。在图4和图5中,人工牙2以在与两个相邻的牙对置的对置面将两端开口的方式在内部设有贯通孔3。该贯通孔3中填充用于形成义齿基托4的塑料,并将该塑料与义齿基托4一体地连结,从而将人工牙2牢固地连结到义齿基托4上。贯通孔3为内径大约为1mm的圆柱形,横向贯通人工牙2而设置。用钻头钻孔而设置该贯通孔3。设贯通孔3的内径可以为1mm以下或者为1mm以上,但是若过小,则很难填充塑料,并且,所填充的塑料和义齿基托4之间的连结强度降低,人工牙2和义齿基托4之间的连结强度降低。因此,贯通孔3的直径设为至少0.5mm以上。此外,若贯通孔3过大,则人工牙2在义齿基托4中的嵌设部的强度降低。因此,贯通孔3的直径优选小于3mm,更优选小于2mm。
并且,在人工牙2上,在人工牙2的内部,与贯通孔3连结设置通风孔5。通风孔5的一端与贯通孔3连结,另一端向人工牙2的表面开口。并且,通风孔5的开口部位于人工牙2的舌头一侧的面的、基底结节(upperridge of the root)2a和切缘2b之间,并且,开口在从义齿基托4露出的部分,在将义齿基托4的塑料填充到石膏模具中时,能够顺利排出贯通孔3和通风孔5中的空气。通风孔5为内径大约为1mm的圆柱形。在用钻头钻出贯通孔3之后,用钻头钻孔而设置通风孔5。通风孔5的内径与贯通孔3同样也可以设为1mm以下或1mm以上,但是,若过小,则不能顺利填充塑料。因此,通风孔5的内径设为至少0.5mm以上。此外,若通风孔5过大,则人工牙2在义齿基托4中的嵌设部的强度降低,因此通风孔5的内径优选小于3mm,更优选小于2mm。设通风孔5和贯通孔3的内径相同,或者设通风孔5的内径大于贯通孔3。
图4和图5的人工牙2在贯通孔3的中央部分连结了通风孔5。此外,将通风孔5设为相对于贯通孔3大致正交。该人工牙2使从贯通孔3的两端注入的塑料流入中央部的通风孔5中,以使贯通孔的空气可靠地从通风孔排出,从而能够向通风孔和贯通孔整体顺利填充塑料。
以上的人工牙2大致正交地连结了贯通孔3和通风孔5,但两个孔的交叉角度不限定于此。例如,也可以相对于贯通孔3倾斜地连结通风孔5,延伸通风孔5的长度。由此,能够构成为能够向贯通孔3和通风孔5顺利填充用于成型义齿基托4的塑料的结构,如后所述,能够得到填充到孔中的树脂和人工牙2之间的粘接度增加的效果。
此外,以上的人工牙2将贯通孔3沿着牙的排列方向即牙科表现中的近远中方向直线状开口,但是贯通孔不一定要直线状开口。贯通孔例如也可以从两端的开口部向中央部设置的通风孔开口为向上倾斜即山峰形,也可以从两端的开口部向中央部设置的通风孔开口为向下倾斜即山谷形。这些人工牙也能够使从贯通孔的两端注入的塑料向中央部的通风孔中流入,从而能够向通风孔和贯通孔整体顺利填充塑料。
并且,图6和图7所示的人工牙2以在与两个相邻的牙对置的对置面将两端开口的方式在内部设置贯通孔3,与该贯通孔3连结设置通风孔5,并且在该贯通孔3的基底侧设置狭缝6。该狭缝6的一端与贯通孔3连结,另一端开口在基底侧。在图示的人工牙2设置了沿着贯通孔3延伸的狭缝6,使狭缝6的两端的开口部开口在与相邻的牙对置的对置面上。即,图示的人工牙2在整个贯通孔3设置狭缝6,整体的形状设成槽状。其中,狭缝不一定要设在贯通孔的整体上,可以设在贯通孔的两端部,也可以只设置在一个端部。
图示的狭缝6设为开口部的内侧宽度(d)比贯通孔3的内径(r)狭窄的底切(undercut)形状。将贯通孔3和狭缝6设为底切形状的人工牙2在此填充义齿基托4的塑料,从而能够以不会进一步拔出的形态固定在义齿基托4上。这是由于,阻止填充到贯通孔3中而固化的塑料通过狭缝6,可靠地阻止人工牙2拔出。将贯通孔3和狭缝6设为底切状的构造中,将狭缝6的内侧宽度(d)和贯通孔3的内径(r)的比率(r/d)例如设为1.1~2,优选设为1.1~1.5来加工成底切状。其中,仅在贯通孔的两端部或一个端部设置狭缝、在中央部没有设置狭缝的构造中,将狭缝的内侧宽度设置为与贯通孔的内径相等,或者比其大,能够在不将贯通孔和狭缝设为底切形状的情况下阻止人工牙被拔出。
该人工牙2能够用钻头穿孔设置贯通孔3和通风孔5,用旋转的圆盘状刀具切削而设置狭缝6。狭缝3的内侧宽度可以设为1mm以下,或者1mm以上,但是若过小,则很难填充塑料,并且所填充的塑料和义齿基托4之间的连结强度降低,从而人工牙2和义齿基托4之间的连结强度降低。通过将狭缝3的内侧宽度设为0.5mm以上,能够在义齿基托4上以不能拔出的形态固定人工牙2。此外,若狭缝3的内侧宽度过大,则人工牙2在义齿基托4中的埋设部的强度降低。因此,狭缝3的内侧宽度(d)优选小于3mm,更优选小于2mm。与贯通孔3连结设置了狭缝6的人工牙2在将义齿基托4的塑料填充到狭缝6和贯通孔3中的同时从通风孔5排出空气,从而能够向狭缝6和贯通孔3顺利填充塑料。
并且,图8和图9所示的人工牙2以在与两个相邻的牙对置的对置面将两端开口的方式在内部设置贯通孔3,与该贯通孔3连结设置通风孔5,并且在人工牙2的内部与贯通孔3连结设置纵向孔7。纵向孔7的一端与贯通孔3连结,另一端开口在人工牙2的基底侧。并且,纵向孔7的开口部设在比贯通孔3的开口部更靠人工牙2的基底部侧的前端侧,从而能够顺利填充义齿基托4的塑料。纵向孔7是内径大约为1mm的圆柱形。在用钻头钻出贯通孔3之后,用钻头钻孔而设置纵向孔7。纵向孔7的内径与贯通孔3同样也可以设为1mm以下或1mm以上,但是若过小,则不能够顺利填充塑料,并且,所填充的塑料和义齿基托4之间的连结强度降低,人工牙2和义齿基托4之间的连结强度降低。因此,设纵向孔7的内径为至少0.5mm以上。此外,若纵向孔7过大,则人工牙2在义齿基托4中的埋设部的强度降低,因此纵向孔7的内径优选小于3mm,更优选小于2mm。纵向孔7和贯通孔3的内径相同,或者使纵向孔7的内径大于贯通孔3。与贯通孔3连结设置了纵向孔7的人工牙2在将义齿基托4的塑料填充到纵向孔7和贯通孔3中的同时从通风孔5排出空气,从而能够向纵向孔7和贯通孔3顺利填充塑料。图8中,设纵向孔7为圆形,但是也可以将该纵向孔为狭缝状。
(材料)
以上的人工牙2是将合成树脂及陶瓷或者金属等成型为天然牙的形状而制作的。由合成树脂及陶瓷制作的人工牙2将成型的表面着色为天然牙的颜色,或者使用已着色的合成树脂及陶瓷来成型。用于成型人工牙2的合成树脂使用丙烯树脂、聚碳酸脂等合成树脂。人工牙2能够铸造金属来成型。金属制的人工牙例如能够由金合金、金银钯合金等制作。
此外,义齿基托4成型为与天然的牙龈相同形状的外形。托牙1不限于一定安装在牙龈上。例如,有些托牙与剩余牙齿连结固定而安装,因此义齿基托4成型为适合所安装的构造的形状。并且,义齿基托4例如由丙烯树脂、聚碳酸脂等合成树脂成型。成型义齿基托4的合成树脂被进行了牙龈色的着色,有的是混合了着色成红色的纤维。该义齿基托4能够作成极其近似天然牙龈的表面形态。这是因为红色纤维看起来跟牙龈的血管一样。有些该义齿基托4将称作金属基体的基体的一部分设为金属板,但与人工牙连结的颚脊部分由于要埋设固定人工牙,因此使用合成树脂。义齿基托是所失去的牙槽骨、牙龈的复原体,生理学上、功能上、审美上决定了其形态。
以上的实施例对人工牙2和义齿基托4使用相同的丙烯类树脂。这是因为丙烯树脂是无色透明,且坚硬,而且耐候性优良。特别是其透明性在通常已知的树脂中最高、具有较强韧性,安全性很高,着色、加工也较容易。并且,通过对人工牙2及义齿基托4的双方使用相同材料,起到提高两者的粘接性的效果。
(制造工序)
向义齿基托4埋设了人工牙2的托牙1如下制作。
1.根据患者的牙的模型,在用蜡成型的义齿基托上排列人工牙,形成蜡义齿。
2.将1的蜡义齿放入金属制的容器(长颈瓶)中,向蜡义齿的周围流入石膏来进行固定。1的蜡义齿埋没在石膏模具中。
3.对2进行加热而熔化蜡,从石膏模具排出除去融化状态的蜡,成为使成型义齿基托的部分形成空洞的石膏模具。该石膏模具以向用于成型义齿基托的空洞突出人工牙的接合根部的方式临时固定。人工牙的突出到空洞中的部分被埋设到义齿基托中。
4.向石膏模具的空洞部分填充糊状的丙烯类树脂等未固化树脂。
5.使所填充的未固化状态的树脂聚合固化,得到在义齿基托中埋设了人工牙的接合根部的托牙。
6.从石膏模具分离托牙。
对上述3和4的工序进行详细说明。在3的工序中,使蜡熔融而从石膏模具排出以制作空洞,向该空洞填充未固化树脂而成型义齿基托。在4的工序中,在图4和图5所示的人工牙中,从设在人工牙2上的贯通孔3向通风孔5注入糊状的未固化树脂,提高义齿基托4和人工牙2的结合度。具体而言,在上述3的工序中,若向除去了蜡的石膏模具的空洞部填充糊状的未固化树脂,则从两端部向人工牙2的贯通孔3流入。流入贯通孔3中的未固化树脂从贯通孔3流入通风孔5。此时,贯通孔3和通风孔5内的空气从通风孔5的开口部排出。通风孔5的开口部位于人工牙2的露出部,不存在于义齿基托4的内部,因此通风孔5的开口部被石膏模具堵住。堵住了通风孔5的开口部的石膏模具不使未固化树脂通过,但是使空气通过。因此,在向贯通孔3注入未固化树脂的工序中,贯通孔3和通风孔5的空气从开口部排出,未固化树脂从贯通孔3被注入到通风孔5中。因此,贯通孔3和通风孔5中不残留空气,未固化树脂能够无间隙地注入到内部。
此外,在图6和图7所示的人工牙2中,在上述4的工序中,从设在人工牙2上的狭缝6和贯通孔3向通风孔5注入糊状的未固化树脂,提高义齿基托4和人工牙2的结合度。填充到石膏模具的空洞部中的糊状的未固化树脂从人工牙2上所开口的贯通孔3的两端开口部和狭缝6流入贯通孔3的内部。流入贯通孔3中的未固化树脂从贯通孔3流入通风孔5中。此时,贯通孔3和狭缝6内的空气从通风孔5的开口部排出。
此外,在图8和图9所示的人工牙2中,在上述4的工序中,从设在人工牙2上的纵向孔7和贯通孔3向通风孔5注入糊状的未固化树脂,提高义齿基托4和人工牙2的结核度。填充到石膏模具的空洞部中的糊状的未固化树脂从人工牙2上所开口的贯通孔3的两端开口部和纵向孔7流入贯通孔3的内部。流入贯通孔3中的未固化树脂从贯通孔3流入通风孔5。此时,纵向孔7和贯通孔3内的空气从通风孔5的开口部排出。
如上所示,若向贯通孔3注入未固化树脂,则贯通孔3和通风孔5内的空气从通风孔5的开口部排出,在贯通孔3和通风孔5中不剩下空气。因此,未固化树脂无间隙地填充到贯通孔3和通风孔5中。此外,用丙烯类树脂制作人工牙2和义齿基托4的双方,使用相同材质,使化学性质相同并牢固连结。该托牙1使义齿基托4的丙烯类树脂重叠固化,将人工牙2内的贯通孔3、通风孔5的树脂和义齿基托4的树脂连结成一体,作成相同材料,从而能够提高与人工牙2之间的贴紧度。因此,能够得到人工牙2和义齿基托4以高强度粘接的高稳定性的托牙1。
工业实用性
本发明的托牙和用于该托牙的人工牙,通过填充到接合根部中设置的贯通孔中的塑料牢固连结人工牙,能够可靠地阻止在使用过程中人工牙脱落。

Claims (13)

1.一种托牙,具备:将塑料成型而成的义齿基托;以及在上述义齿基托中埋设接合根部的人工牙,
在上述托牙中,
人工牙在接合根部设置有用于流入义齿基托的塑料的贯通孔,并将上述贯通孔的两端开口部埋设在义齿基托中,
设置在上述人工牙中的贯通孔在与相邻的牙对置的面上开口有两端,并且设置有通风孔,该通风孔在人工牙的内部与上述贯通孔连结,
通风孔的开口部位于人工牙的舌头一侧的、从义齿基托露出的舌侧面上,
上述人工牙在贯通孔的基底侧设置有内侧宽度小于3mm的狭缝,或者设置有内径小于3mm的纵向孔,该狭缝或者纵向孔的一端与贯通孔连结,另一端在人工牙的基底侧开口且埋设在义齿基托中,向该狭缝或者纵向孔中注入义齿基托的塑料,
向上述贯通孔和通风孔中流入义齿基托的塑料,将人工牙的接合根部埋设在义齿基托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托牙,其特征在于,
通风孔相对于贯通孔正交地开口。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托牙,其特征在于,
贯通孔和通风孔是内径相等的圆柱状。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托牙,其特征在于,
上述狭缝为底切形状。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托牙,其特征在于,
上述狭缝形成为开口部的内侧宽度(d)比上述贯通孔的内径(r)狭窄的底切形状。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托牙,其特征在于,
上述狭缝在牙的排列方向上延伸,且在与相邻的牙对置的面上开口有两端的开口部。
7.一种人工牙,具备接合根部,上述接合根部埋设在塑料制的义齿基托中而进行固定,并且,在接合根部设置有用于流入义齿基托的塑料的贯通孔,
在上述人工牙中,
向贯通孔中流入义齿基托的塑料且埋设在义齿基托中进行固定,
设置在接合根部中的贯通孔在与相邻的牙对置的面上开口有两端,并且设置有通风孔,该通风孔在人工牙的内部与上述贯通孔连结,
通风孔的开口部位于人工牙的舌头一侧的、从义齿基托露出的舌侧面上,
在上述贯通孔的基底侧设置有内侧宽度小于3mm的狭缝,或者设置有内径小于3mm的纵向孔,该狭缝或者纵向孔的一端与贯通孔连结,另一端在人工牙的基底侧开口且埋设在义齿基托中,向该狭缝或者纵向孔中注入义齿基托的塑料,
向上述贯通孔和通风孔中流入义齿基托的塑料,将接合根部埋设在义齿基托中。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人工牙,其特征在于,
通风孔相对于贯通孔正交地开口。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人工牙,其特征在于,
贯通孔和通风孔是内径相等的圆柱状。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人工牙,其特征在于,
上述狭缝为底切形状。
11.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人工牙,其特征在于,
上述狭缝形成为开口部的内侧宽度(d)比上述贯通孔的内径(r)狭窄的底切形状。
12.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人工牙,其特征在于,
上述狭缝在牙的排列方向上延伸,且在与相邻的牙对置的面上开口有两端的开口部。
13.一种在义齿基托中固定人工牙的方法,其中,包括以下工序:
在人工牙的接合根部中,以在与相邻的牙对置的面侧开口有两端的方式设置用于流入义齿基托的塑料的贯通孔的工序;
设置在人工牙的内部与上述贯通孔连结的通风孔的工序,该通风孔被设置成,该通风孔的开口部位于人工牙的舌头一侧的、从义齿基托露出的舌侧面侧;
在上述贯通孔的基底侧设置内侧宽度小于3mm的狭缝,或者设置内径小于3mm的纵向孔,该狭缝或者纵向孔的一端与贯通孔连结,另一端在人工牙的基底侧开口且埋设在义齿基托中,向该狭缝或者纵向孔中注入义齿基托的塑料的工序;以及
向上述贯通孔和通风孔中流入义齿基托的塑料且将接合根部埋设在义齿基托中进行固定的工序。
CN201180047214.9A 2010-09-30 2011-06-28 托牙和用于托牙的人工牙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140186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0222958A JP5693903B2 (ja) 2010-09-30 2010-09-30 有床義歯とこれに使用される人工歯
JP2010-222958 2010-09-30
PCT/JP2011/064766 WO2012042994A1 (ja) 2010-09-30 2011-06-28 有床義歯とこれに使用される人工歯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140186A CN103140186A (zh) 2013-06-05
CN103140186B true CN103140186B (zh) 2015-08-19

Family

ID=4589247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80047214.9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140186B (zh) 2010-09-30 2011-06-28 托牙和用于托牙的人工牙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9113986B2 (zh)
JP (1) JP5693903B2 (zh)
KR (1) KR101656555B1 (zh)
CN (1) CN103140186B (zh)
WO (1) WO2012042994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3040047A4 (en) * 2013-08-30 2017-04-12 GC Corporation Attachment for plate denture
DE102014108632A1 (de) * 2014-06-18 2015-12-24 Heraeus Kulzer Gmbh "Prothesenbasis sowie Verfahren zur stoffschlüssigen Verbindung mindestens eines künstlichen Zahns mit einer Prothesenbasis"
US9801700B1 (en) * 2014-11-17 2017-10-31 Janusz Liberkowski Dental prosthesis with sealed attachment interface and cleaning fluid access thereto
CN104398310A (zh) * 2014-11-17 2015-03-11 北京赢冠义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新型隐形义齿
JP5901000B1 (ja) * 2015-11-12 2016-04-06 繁治 間野 義歯
CN110312490B (zh) * 2017-02-28 2021-11-09 三井化学株式会社 义齿基托、人造牙齿、有基托义齿及其制造方法
CN108670465A (zh) * 2018-05-21 2018-10-19 邱玟鑫 全口义齿及牙托之多色层加工成形方法及其料块
EP3572035B1 (de) * 2018-05-24 2021-04-07 Ivoclar Vivadent AG Dentalprothese, zugehöriges halbprodukt sowie bausatz
US20190374319A1 (en) * 2018-06-06 2019-12-12 Wen-Hsin Chiou Full denture processing and shaping method and material block thereof
EP3597143B1 (de) * 2018-07-16 2021-07-07 Ivoclar Vivadent AG Dentalprothese
KR102060131B1 (ko) * 2018-07-23 2019-12-30 강해랑 인공치아
CN109549725A (zh) * 2018-11-21 2019-04-02 邢文华 固定义齿的即刻修复
US11660173B2 (en) * 2019-02-15 2023-05-30 Dentsply Sirona Inc. Denture base and dental prosthesis
GB2581491B (en) * 2019-02-18 2023-02-22 Davis Schottlander & Davis Ltd Prosthetic tooth
DE102019106199A1 (de) * 2019-03-12 2020-09-17 Bredent Gmbh & Co. Kg Zahnprothetische Anordnung
US11793614B2 (en) * 2020-09-25 2023-10-24 Kabushiki Kaisha Shofu Method for producing denture with high accuracy of fitting of artificial tooth to socket
CN112294472A (zh) * 2020-10-20 2021-02-02 北京联袂义齿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义齿修复结构及方法
KR102541583B1 (ko) * 2021-05-13 2023-06-13 주식회사 디오 치아수복용 임시보철 세트 및 이를 이용한 임시보철의 제조방법
KR102581508B1 (ko) * 2021-08-27 2023-09-22 주식회사 디오 디지털 오버덴쳐의 제조방법
KR102581509B1 (ko) * 2021-08-27 2023-09-22 주식회사 디오 디지털 오버덴쳐 및 그의 제조방법
KR102594600B1 (ko) * 2021-08-27 2023-10-26 주식회사 디오 디지털 오버덴쳐용 결합 장치
KR102590346B1 (ko) * 2021-08-27 2023-10-18 주식회사 디오 디지털 오버덴쳐의 제조방법
KR102570549B1 (ko) * 2022-12-09 2023-08-25 주식회사 피엔유에드 부착장치를 이용하여 고정하는 지르코니아 부분 틀니

Family Cites Familie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284A (en) * 1878-02-12 Improvement in artificial teeth
US638019A (en) * 1899-07-06 1899-11-28 Henry D Justi Artificial tooth.
US1241854A (en) * 1916-10-19 1917-10-02 Henry D Justi Artificial tooth.
DE360002C (de) * 1920-08-29 1922-09-28 Carl Reichert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von Metallochzaehnen fuer kuenstliche Gebisse
FR620397A (fr) * 1926-07-05 1927-04-21 Dent artificielle et son procédé de fabrication
US2370488A (en) * 1943-03-08 1945-02-27 Walter D Raber Artificial tooth
JPH063733Y2 (ja) * 1985-02-04 1994-02-02 アイシン精機株式会社 気圧式倍力装置
JP3213632B2 (ja) 1992-06-17 2001-10-02 オリンパス光学工業株式会社 リレー式ファインダー光学系
US5632621A (en) * 1995-08-17 1997-05-27 Moodley; Sundru M. Dentures for anterior teeth
JP3819717B2 (ja) * 2001-02-13 2006-09-13 喜一 北原 人工歯およびこれを用いた有床義歯
JP2008023104A (ja) * 2006-07-21 2008-02-07 Shiken:Kk 有床義歯とこれに使用される人工歯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30171588A1 (en) 2013-07-04
US9113986B2 (en) 2015-08-25
JP5693903B2 (ja) 2015-04-01
KR20140005873A (ko) 2014-01-15
WO2012042994A1 (ja) 2012-04-05
KR101656555B1 (ko) 2016-09-09
CN103140186A (zh) 2013-06-05
JP2012075619A (ja) 2012-04-1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140186B (zh) 托牙和用于托牙的人工牙
US10835354B2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registering implant orientation directly from a dental impression
US7699610B2 (en) Flexible denture and method to make same
JP4369119B2 (ja) 歯科用ミルブランク組立体およびその作製方法
US8449294B2 (en) Dental impression tray
CA1099961A (en) Porous ceramic dental filling insert and method of making same
JP4405931B2 (ja) 間接法作業模型
CA3165075A1 (en)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dental prostheses and dental prostheses
JP2008023104A (ja) 有床義歯とこれに使用される人工歯
US2463549A (en) Artificial tooth and method of uniting an artificial tooth to a tooth support
CN103070732A (zh) 带托义齿的镶复方法
JP4166116B2 (ja) 人工歯の製造方法
JP6580076B2 (ja) 補綴用ベース、補綴用ベースに少なくとも1つの人工歯を物質対物質結合させるための方法、補綴物、補綴物の製造方法及びワックスモデル
JP3819717B2 (ja) 人工歯およびこれを用いた有床義歯
JP2012065928A (ja) 有床義歯とこれに使用される人工歯
US3561119A (en) Preformed anterior pontic patterns
RU2295317C2 (ru) Зубная коронка из полиформальдегидного полимера для детей
KR101060707B1 (ko) 치아 보철물을 위한 연결 고정체/연결 고정체 고정방법 및 연결 고정체의 보조물
JP2005066166A (ja) 人工歯の成形方法
JP5380011B2 (ja) 有床義歯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3105166U (ja) 人工歯
CN105957433B (zh) 带下颌神经管的下颌口腔模型及注射成型方法
KR101478208B1 (ko) 지르코니아-레진 인레이 및 그 제조방법
KR101590439B1 (ko) 유지홈을 구비한 인공치아
KR101599679B1 (ko) 틀니제작용 플라스크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0819

Termination date: 20180628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