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138336A - 电子设备以及图像形成装置 - Google Patents

电子设备以及图像形成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138336A
CN103138336A CN2012105003416A CN201210500341A CN103138336A CN 103138336 A CN103138336 A CN 103138336A CN 2012105003416 A CN2012105003416 A CN 2012105003416A CN 201210500341 A CN201210500341 A CN 201210500341A CN 103138336 A CN103138336 A CN 10313833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harging
secondary cell
holding state
mentioned
uni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10500341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138336B (zh
Inventor
立本雄平
长谷部孝
田村友伸
谷村康隆
江口博
平口宽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onica Minolta Inc
Konica Minolta Business Technologies Inc
Original Assignee
Konica Minolta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onica Minolta Inc filed Critical Konica Minolta Inc
Publication of CN10313833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13833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13833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13833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26Power supply means, e.g. regulation thereof
    • G06F1/263Arrangements for using multiple switchable power supplies, e.g. battery and AC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子设备及图像形成装置。用于实现在电子设备的待机状态时向外部I/F供给电力的二次电池的长寿命化。电源装置(10)切换将从商用电源供给的电力向图像形成部(21)和外部1/F(22)供给的运转状态、和不将该电力向图像形成部(21)与外部I/F(22)供给而将二次电池(30)的电力向外部I/F(22)供给的待机状态。二次电池(30)在处于运转状态时被来自商用电源的电力急速充电至成为阈值Vt。在将二次电池的放电停止电压设为VL,将充电极限电压设为VH,将在单位期间内的待机状态的预想最长时间向外部I/F(22)供给二次电池的电力时的电压降低量设为Vs时,阈值Vt是VL+Vs以上且小于VH的值。

Description

电子设备以及图像形成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搭载有二次电池的电子设备以及图像形成装置。
背景技术
在各种电子设备中,存在一种并用从商用电源(外部电源)供给的电力和从镍氢电池等二次电池供给的电力的构成。
例如,作为电子设备的一种的图像形成装置设置有执行图像形成的图像形成部(处理部)、和受理图像形成的指示(处理委托)的外部接口(受理部),作为并用商用电源和二次电池的电力的系统,提出了对这样的图像形成装置切换待机状态和运转状态的方案。
待机状态是指不对图像形成部和外部接口供给商用电源的电力,而对外部接口供给二次电池的电力的状态,运转状态是指对图像形成部和外部接口供给商用电源的电力的状态。
如果在运转状态下执行图像形成动作,并在不执行图像形成动作时从运转状态切换到待机状态,则由于在待机状态时通过抑制商用电源的电力使用而实现节电,并且对外部接口供给来自二次电池的电力,所以能够受理图像形成的指示。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9-052975号公报
在采用上述那样的切换待机状态与运转状态的构成的情况下,为了在待机状态下对外部接口供给二次电池的电力,只要在运转状态时完成二次电池的充电即可。
然而,由于当处于运转状态时、即基于用户的指示来执行图像形成,所以会发生在某个时间段频繁进行,而在其他时间段几乎不进行等不知道充电机会在何时、能获得多少的情况,其不确定性较高。
充电机会的不确定性越高,则在获得了充电机会时,就越尽可能多地例如将二次电池的容量充电至满额,从而即使在待机状态长时间持续时,也能够防止由于其中途容量降低而导致不能使外部接口动作这一情况的发生。
但是,尽管不确定性高,但若将二次电池的容量充电到满额,则二次电池的负担变大,会导致二次电池的寿命缩短。这样的问题并不局限于图像形成装置,一般在当通过利用二次电池的电力进行动作的受理部受理了在待机状态下对处理部的处理委托时,处理部进行运转来执行该被委托的处理的电子设备中都会产生。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的问题点而提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实现二次电池的长寿命化的电子设备以及图像形成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涉及的电子设备的特征在于,具备装置主体、以及与外部电源和二次电池连接的电源装置,上述装置主体具有受理处理委托的受理部和执行所受理的处理的处理部,上述电源装置具有:状态迁移单元,其在切断从外部电源向装置主体的电力供给、且向受理部供给二次电池的电力的待机状态下,以受理部受理了处理委托为契机,迁移至进行从外部电源向装置主体的电力供给的运转状态,若处理部的处理结束,则随后返回至待机状态;充电单元,其对二次电池进行充电;以及控制单元,其对上述充电单元进行控制,在运转状态时利用外部电源的电力使二次电池的充电开始,在二次电池的蓄电量的指标值达到阈值Vt的情况、和在达到阈值Vt为止的期间迁移至待机状态的情况下,使该充电结束;在将二次电池的充电上限值设为VH,将放电下限值设为VL,将在单位期间内的待机状态的预想最长时间因向受理部供给二次电池的电力而降低的蓄电量的指标值的降低量设为Vs时,上述阈值Vt为VL+Vs以上且小于VH的值。
另外,上述控制单元可以基于与二次电池的充放电相关的信息来使上述阈值Vt可变。
这里,上述与二次电池的充放电相关的信息是将对二次电池的充电执行次数作为指标的信息,上述控制单元使上述阈值Vt随着将上述充电执行次数作为指标的值增多而上升。
另外,若二次电池的蓄电量的指标值因在待机状态时二次电池的电力向上述受理部的供给而降低到下限值VL,则上述控制单元使二次电池充电,在将二次电池的蓄电量的指标值基于充电而上升到阈值Vt、使得该充电结束的情况下的累计的规定充电结束次数设为P,将因待机状态时二次电池的蓄电量的指标值降低到下限值VL而开始充电的情况下的累计的下限值充电次数设为Q时,上述控制单元使上述阈值Vt上升的条件成为:P与Q中较多的一方达到规定值时、P与Q中较少的一方达到规定值时、将对P加上Q的值除以2而得到的平均值达到规定值时、P与Q的合计值达到规定值时中的任意一个。
另外,上述与二次电池的充放电相关的信息是表示单位期间内的待机状态的累计时间的信息,上述控制单元将与进行二次电池的充放电控制的第1单位期间相比为过去的第2单位期间内的待机状态的累计时间设为第1单位期间内的待机状态的预想最长时间,来求得上述降低量Vs,根据求出的降低量Vs的大小,使上述阈值Vt可变。
并且,上述与二次电池的充放电相关的信息是表示单位期间内的待机状态下的二次电池的累计放电量的信息,上述控制单元将与进行二次电池的充放电控制的第1单位期间相比为过去的第2单位期间内的待机状态下的累计放电量设为第1单位期间内的待机状态的预想最长时间的累计放电量,求出因该累计放电量的放电而引起的蓄电量的指标值的降低量作为上述降低量Vs,并根据求出的降低量Vs的大小,使上述阈值Vt可变。
这里,上述单位期间为一天,在将第1单位期间设为今天时,第2单位期间为今天的一天前、即前一天,或者从今天起追溯一周前的相同的星期几。
这里,在作为第1单位期间的今天的次日为休息日,作为与今天相比为过去的一天的第2单位期间不是休息日的情况下,上述控制单元使针对进行充放电控制的今天的阈值Vt可变而成为比将过去的一天中的待机状态的累计时间设为预想最长时间的情况下求出的阈值Vt高出规定值Z的值。
另外,上述与二次电池的充放电相关的信息是二次电池的使用期间,上述控制单元使上述阈值Vt随着上述使用期间的增长而上升。
并且,上述控制单元使阈值Vt在单位期间的开始时可变。
另外,上述控制单元使对二次电池的充电电流值与对充电有限制时间的情况下的该限制时间中的至少一方伴随着阈值Vt的可变而可变。
并且,上述控制单元取得二次电池的周边温度,基于所取得的温度在VL+Vs以上且小于VH的范围内对阈值Vt进行修正。
另外,上述控制单元进行下述控制:若在运转状态时二次电池的充电被进行到阈值Vt为止,则此后变更为电流量比该充电方式少的其他充电方式,基于变更后的充电方式的充电仅进行规定时间、或者持续到该运转状态结束为止。
并且,上述控制单元在从待机状态迁移至运转状态时开始二次电池的充电。
另外,上述二次电池的蓄电量的指标值为二次电池的电压。
并且,在上述外部电源中,作为用于对二次电池进行充电的电力供给源,包含商用电源、太阳能电池、热电转换元件中的至少一个。
本发明涉及的图像形成装置的特征在于,具备装置主体、以及与外部电源和二次电池连接的电源装置,上述装置主体具有受理图像形成的指示的受理部和基于所受理的指示来执行图像形成的图像形成部,上述电源装置具有:状态迁移单元,其在切断从外部电源向装置主体的电力供给、且向受理部供给二次电池的电力的待机状态下,以受理部受理了图像形成的指示为契机,迁移至进行从外部电源向装置主体的电力供给的运转状态,若图像形成部的图像形成结束,则随后返回至待机状态;充电单元,其对二次电池进行充电;以及控制单元,其对上述充电单元进行控制,在运转状态时利用外部电源的电力使二次电池的充电开始,在二次电池的蓄电量的指标值达到阈值Vt的情况、和在达到阈值Vt为止的期间迁移至待机状态的情况下,使该充电结束;在将二次电池的充电上限值设为VH,将放电下限值设为VL,将在单位期间内的待机状态的预想最长时间因向受理部供给二次电池的电力而降低的蓄电量的指标值的降低量设为Vs时,上述阈值Vt为VL+Vs以上且小于VH的值。
根据上述那样的构成,由于阈值Vt低于二次电池的充电上限值VH,所以与充电至容量满额的构成相比,能够在不对二次电池造成负担地进行充电的同时使二次电池的寿命延长,并且,即使在待机状态遍及整个预想最长时间的情况下,也能够防止低于放电下限值VL的情况,因此能够在待机状态时持续向受理部供给电力,并通过受理部受理处理委托。
附图说明
图1是用于说明实施方式1中的图像形成装置的构成的框图。
图2是表示因运转状态和待机状态的切换控制而使得二次电池的电压随时间变化的样子的一个例子的示意图。
图3是表示二次电池的充电极限电压、放电停止电压、充电结束规定值的大小关系的示意图。
图4是用于说明由下限值充电次数计数器累计的下限值充电次数、和由规定充电结束次数计数器累计的规定充电结束次数的图。
图5是表示电源控制部的充放电控制的控制内容的流程图。
图6是表示运转中处理的子程序的内容的流程图。
图7是表示急速充电1的子程序的内容的流程图。
图8是表示充电结束规定值更新处理的子程序的内容的流程图。
图9是表示涓流充电的子程序的内容的流程图。
图10是例示基于涓流充电的电压和电流波形的图。
图11是表示等待中处理的子程序的内容的流程图。
图12是表示急速充电2的子程序的内容的流程图。
图13是表示二次电池中的充放电特性的变化的例子的图。
图14是用于说明实施方式2中的二次电池的充放电控制的内容的图。
图15是表示加进了充电结束规定值变更控制后的内容的流程图。
图16是表示充电结束规定值变更处理的子程序的内容的流程图。
图17是表示动作历史信息表的构成例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电子设备以及图像形成装置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实施方式1>
(1)图像形成装置的构成
图1是用于说明实施方式1中的图像形成装置的构成的框图。图像形成装置是能够执行打印等图像形成任务的多功能复合机、即MFP(MultipleFunction Peripheral)。
如该图所示,图像形成装置具备电源装置10和装置主体20。
装置主体20具有:执行根据图像数据在记录纸上形成图像的图像形成任务的图像形成部(处理部)21;和与LAN等网络(未图示)连接,经由网络从个人计算机等外部的终端装置受理图像形成任务的执行指示(处理委托)的外部接口(外部I/F:受理部)22。
图像形成部21具有操作面板23和主体控制部24等,通过例如电子照片方式或者喷墨方式来执行图像形成。
操作面板23受理来自用户的各种信息的输入,将受理到的信息向主体控制部24发送。
主体控制部24使显示部23a显示来自操作面板23的信息,而且基于由外部I/F22受理的图像形成任务的执行指示,控制图像形成任务的执行。
外部I/F22能够利用无线或者有线,但优选使用低消耗电力的方式。作为低消耗电力的无线技术,存在红外线通信、可见光通信、人体通信等,另外,作为无线标准,存在ZigBee、Z-Wave、B1uetooth(注册商标)Low等。
电源装置10以商用电源(外部电源)和二次电池30为驱动源,执行将从商用电源(外部电源)供给的电力向装置主体20供给的控制、二次电池30的充放电的控制等,电源装置10具备电力传感器11、继电器12、AC-DC电源13、充电部14、电源控制部15、放电控制部16、和存储部17等。
电力传感器11是检测通过具备与商用电源连接的插座40的供电线19而从商用电源供给的交流电力的传感器,其检测结果被提供给电源控制部15。
继电器12为闭锁(latching)型的继电器,其根据电源控制部15的指示,切换成向AC-DC电源13供给商用电源的交流电力的电力供给状态、和不向AC-DC电源13供给商用电源的交流电力的电力切断状态。由于继电器12为闭锁型的继电器,所以即使在切换后向继电器12本身的电力供给被切断,也被维持该切换后的状态。
AC-DC电源13在继电器12处于电力供给状态时,经由继电器12被输入商用电源的交流电力,并将被输入的交流电力转换为直流电力,向电源控制部15以及充电部14供给转换后的直流电力。
充电部14基于来自电源控制部15的指示,利用来自AC-DC电源13的直流电力对二次电池30进行充电。充电方式有急速充电和涓流充电,根据后述的条件来切换为其中的任意一个。在进行急速充电的情况下,若如后述那样二次电池30的电压(以下称为“二次电池电压”)上升到充电完成规定值Vt,则使该急速充电结束。
放电控制部16基于来自电源控制部15的指示来切换二次电池30的电力向外部I/F22的供给(放电)和切断(放电停止)。
电源控制部15用于对电源装置10中的电力的输入输出的整体进行控制,具有下限值充电次数计数器15a、规定充电结束次数计数器15b、涓流充电计时器15c和电压测量部15d。
下限值充电次数计数器15a是基于二次电池电压降低到预先决定的放电停止电压VL而对由充电部14向二次电池30进行了急速充电的情况的次数(累计值)进行计数的计数器。
规定充电结束次数计数器15b是基于二次电池电压通过急速充电而上升到充电完成规定值Vt来对该充电结束的情况的次数(累计值)进行计数的计数器。
涓流充电计时器15c是对涓流充电的时间进行测量的计时器。
电压测量部15d用于测量二次电池电压。
电源控制部15根据需要对来自AC-DC电源13的直流电力实施变压等处理并向装置主体20供给。装置主体20通过来自电源控制部15的电力供给而成为能够执行图像形成任务的状态。
另外,电源控制部15能够与装置主体20进行信号的交互,具体而言,从主体控制部24受理待机指示(后述),另外还受理表示从外部I/F22接收了图像形成任务的执行指示的执行指示通知。
并且,电源御部15接收来自电力传感器11的检测信号,检测来自外部电源的电力处于供给状态的情况,将继电器12在电力供给状态与电力切断状态之间进行切换。
存储部17中存储有放电停止电压VL等表示电压值的信息等。
二次电池30具有通过由一对电极和电解液产生的电化学反应而产生电并进行放电(供给)的一个以上电池单元,能够通过向电极间供给电流的充电来储蓄电力。作为二次电池30,例如可使用镍氢电池,也可以使用其以外的种类。
在这样的构成中,电源控制部15进行下述的切换控制,即切换向装置主体20供给来自外部电源的电力并且不供给二次电池30的电力的运转状态、和对装置主体20不供给来自外部电源的电力而对外部I/F22供给二次电池30的电力的待机状态。这里,电源控制部15在运转状态中通过从外部电源经由AC-DC电源13供给的电力而动作,在待机状态中通过从二次电池30供给的电力而动作。
从运转状态向待机状态的切换以在运转状态中电源控制部15从装置主体20的主体控制部24受理了待机指示为契机而进行。
另一方面,从待机状态向运转状态的切换以在待机状态中电源控制部15从装置主体20的外部I/F22受理了执行指示通知为契机而进行。
在运转状态中,继电器12处于电力供给状态,外部电源的电力经由AC-DC电源13、电源控制部15被供给至装置主体20,并且被供给至充电部14,但从二次电池30向外部I/F22的电力供给被停止。
在待机状态中,继电器12处于电力切断状态,外部电源的电力不被经由AC-DC电源13而供给至电源控制部15等,但二次电池30的电力被供给至电源控制部15、并经由放电控制部16被供给至外部1/F22(放电)。
外部I/F22在运转状态中利用从电源控制部15供给至装置主体20的电力而动作,在待机状态中利用从二次电池30供给的电力而动作。
电源控制部15在(a)从待机状态切换至运转状态时,使继电器12成为电力供给状态,并且指示放电控制部16使二次电池30的电力向外部1/F22的供给停止,在(b)从运转状态切换至待机状态时,使继电器12成为电力切断状态,并且指示放电控制部16使二次电池30的电力向外部I/F22的供给开始。这意味着,可以说电源控制部15作为使待机状态和运转状态从一方迁移到另一方的状态迁移部而发挥功能。
另外,在运转状态中基于二次电池电压的大小来判断是否要对二次电池30进行充电,仅在判断为需要时才指示充电部14执行对二次电池30的充电。在图1中,粗实线的箭头表示运转状态中的电力供给线,粗虚线的箭头表示待机状态中的电力供给线。
从装置主体20的主体控制部24向电源控制部15的待机指示按每一个图像形成任务以该任务结束为契机而被发行。此外,并不局限于任务的结束,例如若是从一个任务结束经过规定时间来等待受理下一个任务的执行指示的构成,则也可以以从任务的结束经过规定时间为契机而发行。另外,还能够以从操作面板23接收到由用户进行的待机指示时为契机。
以下,若在待机状态中,电源控制部15从外部1/F22受理了执行指示通知,则被设置运转状态标志、成为运转状态,若在运转状态中以图像形成任务的结束为契机从主体控制部24受理了待机指示,则被设置待机状态标志,反复进行从运转状态切换到待机状态这一状态迁移。其中,运转状态标志与待机状态标志具有在存储部17内的规定区域中若设置了一方,则另一方被复位(不被设置)的关系。
(2)运转状态与待机状态的切换控制
图2是表示通过运转状态与待机状态的切换控制而使得二次电池电压伴随时间发生变化的样子的一个例子的示意图。
如该图所示,以24小时(1天)为单位期间,在从上午9点到次日的上午9点的期间,表示了区间A成为运转状态的时间、区间B成为待机状态的时间、区间C进行急速充电的时间。
运转状态表示图像形成任务正被执行时,若二次电池电压Vb比充电结束规定值Vt低,则在该任务执行中进行急速充电(例如时刻t1~t2)。二次电池电压Vb通过该急速充电而上升。
对图像形成任务而言,虽然在例如对数枚左右的记录纸进行打印时,任务执行时间短,但在对数百枚的记录纸连续进行打印的情况下,任务执行时间变长。另外,在连续执行多个图像形成任务时,从最先的任务开始到最后的任务结束为止的时间为任务执行时间,与执行一个图像形成任务的情况相比任务执行时间变长。
若在二次电池电压Vb达到充电结束规定值Vt为止的期间,该任务结束(例如时刻t2),则使急速充电结束,并且迁移到待机状态。
在待机状态中,由于二次电池30的电力被供给至外部I/F22,并在外部I/F22中被消耗,所以二次电池电压Vb降低(例如时刻t2~t3间)。
若在待机状态中存在下一个图像形成任务的执行指示,则切换至运转状态(例如时刻t3),执行图像形成任务,并且如果二次电池电压Vb比充电结束规定值Vt低,则进行急速充电(例如时刻t3~t4)。
当通过急速充电使得二次电池电压Vb上升并达到充电结束规定值Vt时(例如时刻t4),即使在运转状态中也使急速充电停止(例如时刻t4~t5)。由此,可防止二次电池电压Vb变得比充电结束规定值Vt高的情况。
在上午(9时以后)或下午的黄昏之前的业务时间内,若用户频繁地进行图像形成任务的执行指示,则运转状态与待机状态的切换被频繁进行。
当在黄昏、例如时刻t6(下午6点)以后,图像形成任务的执行指示几乎不存在时,待机状态的时间比例变得极多,二次电池30的急速充电的机会几乎消失,基于因二次电池30的电力被供给至外部I/F22而引起的放电,二次电池电压Vb继续降低(时刻t6~t7)。
当次日早上、例如到了时刻t7(上午9点)由于业务而频繁进行图像形成任务的执行指示的状态开始时,在该时刻,由于二次电池电压Vb变得比充电结束规定值Vt低,所以在图像形成任务的执行的同时,进行二次电池30的急速充电(时刻t7以后)。
虽然以1天为单位反复这样的周期,但由于图像形成任务基于用户的不定期的指示而进行,所以急速充电的机会的不确定性较高。
若由于二次电池30的充电不足,例如在时刻t6~t7之间二次电池电压Vb过于降低而导致外部I/F22不能动作,则此后无法受理来自外部的图像形成任务的执行指示,发生图像形成任务不可执行的情况。
为了避免这样的情况,以急速充电的机会的不确定性高为前提,只要当存在急速充电的机会时(在图2的例中为从上午9点到下午6点的期间),将二次电池30的容量充电至满额即可,但若进行电池容量满额为止的急速充电,则会如上述那样导致二次电池30的寿命缩短。
为了防止在待机状态中图像形成任务成为不可执行的情况、且实现二次电池的长寿命化,只要按照二次电池30被急速充电至与不超过会导致二次电池30的寿命缩短的容量、且不会由于向待机状态下的外部I/F22的电力供给而陷入容量不足的最低限度所需的容量相当的电压的方式,来设定充电结束规定值Vt即可。
鉴于此,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3的示意图所示,当将二次电池30的充电极限电压(充电上限值)设为VH,将放电停止电压(放电下限值)设为VL,将因在单位期间(1天)内的待机状态的预想最长时间Ta(例如若运转状态为1小时,则为剩余的23小时)向外部1/F22供给电力而降低的二次电池的电压降低量(最低限度系统所需容量)设为Vs时,将充电结束规定值Vt设定为(VL+Vs)以上且小于VH的范围(适当的规定范围)内的值。
这里,充电极限电压VH是若在此基础上继续充电,则会导致二次电池30的寿命缩短的充电上限值,其根据二次电池30的特性被预先决定。在二次电池30为单电池单元构造的情况下,例如为1.6V左右。
放电停止电压VL是若在此基础上继续放电,则会导致寿命缩短的放电下限值,其根据二次电池30的特性被预先决定。这里,外部I/F22使用了能够以放电停止电压VL动作的外部I/F,即使电压降低到放电停止电压也能够动作。此外,在二次电池30为单电池单元构造的情况下,放电停止电压VL例如为1.0V左右。以下,将放电停止电压称为下限值VL。
最低限度系统所需容量Vs例如按下面那样的方式而求得。
即,若将二次电池30的每1小时的放电量Wa(相当于外部I/F22的消耗电力)与预想最长时间Ta相乘,则可获得二次电池30向外部I/F22的预想最长时间Ta下的放电量Wt。例如,若放电量Wa为30[毫W],且预想最长时间Ta为23小时,则放电量Wt为690[毫W]。
通过预先求得二次电池30的放电量成为何种程度则二次电池电压降低多少的关系,能够算出基于放电量Wt而降低的电压值、即最低限度系统所需容量Vs。
其中,预想最长时间Ta根据成为待机状态的时间的长度而变化,待机状态的时间的长度根据运转状态的时间、即图像形成任务的执行时间而变化。
由于图像形成任务如上述那样是基于用户的指示的任务,所以一天中的图像形成任务的执行时间未必恒定,但由于可设想成在某一程度的范围内,例如最低1小时、最大3小时等的范围内可变,所以能够将从单位期间、即24小时减去设想为能够最低限度确保的运转状态的时间(例如1小时)而得的时间(例如23小时)作为待机状态的预想最长时间Ta。
在通常的办公室等中,一天中的运转状态的合计时间例如大多被设为几小时左右,若预先调查运转状态的合计时间的偏差,则能够基于该偏差的范围的大小,来预先设定待机状态的预想最长时间Ta。
通过这样设定充电结束规定值Vt,即使待机状态连续持续23小时,如果在这之前的运转状态时,二次电池30被充电至充电结束规定值Vt,则在整个23小时的待机状态的结束时刻,也能够将二次电池电压Vb确保为下限值VL以上。这意味着充电结束规定值Vt是与保证待机状态的动作的二次电池容量相当的电压值。
由此,二次电池电压Vb在待机状态的中途不会低于下限值VL,能够在待机过程中从外部受理图像形成任务的执行指示,执行图像形成任务。
此外,根据装置的使用环境,会偶尔极少地成为运转状态,发生由于运转状态中的二次电池30的充电不足,使得在待机状态中二次电池电压Vb低于下限值VL的情况。
在这样的情况下,作为与仅在处于运转状态时对二次电池30进行充电这一原则相对的例外处置,通过即使在待机状态下也进行急速充电,能够使因以比下限值VL低的电压继续放电而造成的二次电池30的负荷消失。
图2的用单点划线表示的曲线图表示了作为该例外处置的急速充电(时刻t8)的样子。关于该情况下的急速充电,也是若二次电池电压Vb上升至充电结束规定值Vt,则停止该急速充电。
充电结束规定值Vt只要在上述适当的规定范围内即可,即使在适当的规定范围内,也希望是与下限值VL接近的值。其原因在于下述理由。
即,作为二次电池30的特性之一,具有若在二次电池30的剩余容量多的状态下反复进行补足充电,则虽然没有充分放电但放电电压显著降低,表观上的电池容量劣化的现象、所谓的记忆效应。
为了尽可能地抑制该记忆效应,与在二次电池30的剩余容量多的状态下进行充电相比,放电至几乎没有剩余容量的状态(降低到与下限值VL接近的电压),然后进行充电是有效的方法。
其原因在于,由于若将充电结束规定值Vt设定为高电压,则二次电池30的充电容量相应变多,所以如果在将充电结束规定值Vt设定为高电压的情况和设定为低电压的情况下,以相同的条件进行二次电池30的放电,则对于从放电开始经过相同时间后的剩余容量而言,与将充电结束规定值Vt设定为高电压的情况相比,设定为低电压的一方变得较少。
另外,由于记忆效应通过充分的放电(refresh)会大体恢复,所以即使发生记忆效应,若将充电结束规定值Vt设定为低的电压,则二次电池电压Vb降低到剩余容量变少的电压(与下限值VL接近的电压)的情况变多,也会进行充分的放电而变得容易恢复。
因此,优选按照在上述的适当规定范围内、且二次电池电压Vb不低于下限值VL的方式,留有某程度的富余且尽可能地将充电结束规定值Vt设定为小的值。
(3)充电结束规定值Vt的可变控制
虽然充电结束规定值Vt被设定在上述的适当规定范围内,但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2所示那样随着时间的变化对充电结束规定值Vt的大小进行了可变控制。
具体而言,针对图2所示的单位期间、即1天以后的另1天(时刻t9),将充电结束规定值Vt设定为高α的电压。其理由如下。
即,在长期间例如几个月或几年间持续使用二次电池30的情况下,由于二次电池30逐渐劣化,所以若要使二次电池30的输出电力在新品时和从新品时经过长期间时维持为相同程度,则为了增加与该劣化量对应的充电容量,需要将充电结束规定值Vt提高。
使充电结束规定值Vt可变(提高)的条件根据作为与二次电池30的充放电有关的信息的下限值充电次数和规定充电结束次数的大小来决定。
(4)关于下限值充电次数和规定充电结束次数
图4是用于说明由下限值充电次数计数器15a累计的下限值充电次数、和由规定充电结束次数计数器15b累计的规定充电结束次数的图,表示了随着时间经过,二次电池电压基于充电和放电而变化的样子的例子。二次电池电压上升的区间表示急速充电,下降的区间表示放电。
在该图的例子中,时刻t11、t13、t15、t17、t19是因二次电池电压Vb降低到下限值VL而开始急速充电的时刻,这些各时刻下的急速充电的次数被计数到下限值充电次数Q中。其中,如单点划线所示那样在降低到下限值VL之前开始急速充电的时刻t20不被计数到下限值充电次数Q中。
时刻t12、t16是因二次电池电压Vb上升到充电结束规定值Vt而结束急速充电的时刻,这些各时刻下的急速充电的结束次数被计数到规定充电结束次数P中。此外,在时刻t14、t18,由于在二次电池电压Vb达到充电结束规定值Vt之前结束(中断)急速充电而被切换为放电,所以不被计数到规定充电结束次数P中。由于规定充电结束次数P与下限值充电次数Q均根据充电的次数而变化,所以可以说是以针对二次电池的充电执行次数为指标的信息。
下限值充电次数Q多的情况表示二次电池电压Vb降低到下限值VL的次数多。下限值VL是用于将不对电池寿命造成影响的范围和造成影响的范围以下限侧进行划分的阈值,虽说是与下限值VL相同的值,但并非完全不对二次电池30造成负担,不否认强加某种程度的负担,意味着二次电池30的劣化是容易发展的状态。
因此,由于若下限值充电次数Q越多,则相应地二次电池30的劣化发展可能性高,所以如果伴随着下限值充电次数Q变多,针对二次电池30的劣化的进度来对充电结束规定值Vt进行可变控制,则能够使二次电池30的输出电力长期稳定。
同样,由于规定充电结束次数P多的情况意味着急速充电的持续时间多,对二次电池30增强了负担,所以代替下限值充电次数Q,通过伴随着规定充电结束次数P变多,对充电结束规定值Vt进行可变控制,也能够使二次电池30的输出电力长期稳定。
可以这样将规定充电结束次数P或者下限值充电次数Q作为充电结束规定值Vt的可变控制条件,但只要是与二次电池30的寿命相关的参数即可,可变控制条件并不局限于这些。
例如,也可以将规定充电结束次数P与下限值充电次数Q较多的一方先达到规定值n11时或较少的一方先达到规定值n12时作为可变控制条件。
另外,还可以将规定充电结束次数P与下限值充电次数Q的合计值R达到规定值R0时或将该合计值R除以2而得到的平均值U达到规定值U0时等作为可变控制条件。在本实施方式中,使用了采取合计值R的方法。
关于将可变控制条件设为上述的哪一个、或将电压提升多少,通过考虑二次电池30的性能、使用期间、寿命的长度等,预先根据实验等来决定适当的条件。关于电压的上升幅度(α),也可以采取与电池寿命无关而恒定的构成,或者随着接近电池寿命而变大或者变小的构成。
另外,由于还存在因二次电池30的劣化,即使以与新品时相同的时间进行充电,也不能将二次电池30充电到需要容量的情况,所以也可以采取下述构成:(a)使充电电流值可变,例如伴随着更新次数而增大的构成,(b)在对充电加以规定的限制时间的情况下,使该限制时间可变,例如随着更新次数而变长的构成等。
可以为上述各构成中的任意一个,也可以将多个组合。其中,下限值VL、充电极限电压VH、充电结束规定值Vt、规定值n11等信息被保存在存储部17中。
(5)待机状态与运转状态下的充放电控制
图5是表示电源控制部15进行的充放电控制的控制内容的流程图,通过被未图示的主程序调用而反复执行。
如该图所示那样,判断是否处于运转状态(步骤S1)。处于运转状态的判断根据被设定运转状态标志来进行。
当判断为处于运转状态(步骤S1中为“是”)时,执行运转中处理(步骤S2),然后返回。另一方面,当判断为不是运转状态、即由于待机状态标志的设定而判断为处于待机状态(步骤S1中为“否”)时,执行待机中处理(步骤S3),然后返回。
(5-1)运转中处理
图6是表示运转中处理的子程序的内容的流程图。
如该图所示那样,使继电器12成为电力供给状态(步骤S11),并且使从二次电池30向外部I/F22的电力供给(放电)停止(步骤S12)。二次电池的放电停止基于对放电控制部16指示放电停止而进行。
然后,取得充电结束规定值Vt(步骤S13)。该取得通过从存储部17读出表示充电结束规定值Vt的信息来进行。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在后述的充电结束规定值更新处理(步骤S26、S63、S68)中进行充电结束规定值Vt的更新,充电结束规定值Vt按每一次更新被改写成新的值,所以取得时刻下的充电结束规定值Vt被从存储部17读出。
然后,取得二次电池电压Vb(步骤S14)。该取得通过取得由电压测量部15d测量出的电压值来进行。
判断二次电池电压Vb是否比充电结束规定值Vt小(步骤S15)。这里,如果Vb<Vt(步骤S15中为“是”),则进行急速充电1(步骤S16),然后返回。另一方面,如果Vb≥Vt(步骤S15中为“否”),则进行涓流充电(步骤S17),然后返回。
(5-2)急速充电1
图7是表示急速充电1的子程序的内容的流程图。
如该图所示那样,对二次电池30开始进行急速充电(步骤S21)(图2的时刻1、t3)。急速充电例如可使用脉冲充电,但只要是能够使二次电池电压Vb上升至充电结束规定值Vt为止的充电方式即可,并不局限于急速,也可以是其他方式。充电的开始基于对充电部14进行急速充电的开始指示而进行。
然后,判断二次电池电压Vb是否为充电结束规定值Vt以上(步骤S22)。
若判断为电压Vb<Vt(在步骤S22中为“否”),则判断运转状态是否结束(步骤S23)。运转状态的结束判断通过判断标志的设置被从运转状态标志切换到待机状态标志来进行。
若判断为运转状态未结束(步骤S23中为“否”),则返回到步骤S22。如果在急速充电中电压并非为Vb≥Vt、且运转状态未结束,则反复执行步骤S22、S23的处理,直到电压Vb≥Vt、和运转状态结束中的任意一个先被判断为止。
若判断为在急速充电中电压成为Vb≥Vt(步骤S22中为“是”),则结束急速充电(步骤S24)(图2的时刻t4)。
然后,将对当前的规定充电结束次数P加1而得到的值更新为新的规定充电结束次数P(步骤S25)。该更新通过由规定充电结束次数计数器15b对规定充电结束次数P加1来进行。
接着,执行充电结束规定值更新处理(步骤S26)。
图8是表示充电结束规定值更新处理的子程序的内容的流程图。
如该图所示,计算出当前的规定充电结束次数P与下限值充电次数Q的合计值R(步骤S31)。
然后,判断合计值R是否为规定值R0以上(步骤S32)。这里,规定值R0如上述那样,作为充电结束规定值Vt的可变控制条件而被预先设定适当的值,并存储在存储部17中。
若判定为合计值R≥规定值R0(步骤S32中为“是”),则满足充电结束规定值Vt的可变控制条件,判断对当前的充电结束规定值Vt加上规定值α而得到的值是否小于充电极限电压VH(步骤S33)。
当判定为小于充电极限电压VH(步骤S33中为“是”)时,将对当前的充电结束规定值Vt加上规定值α而得到的值更新为新的充电结束规定值Vt(步骤S34)。该更新通过将目前写入到存储部17的充电结束规定值Vt的数据删除,并写入新的充电结束规定值Vt来进行。
然后,将规定充电结束次数P与下限值充电次数Q复位为零(步骤S35),随后返回。进行该复位是为了使针对更新后的充电结束规定值Vt的规定充电结束次数P与下限值充电次数Q从0开始重新计数。
此外,当判断为并不小于充电极限电压VH、即成为充电极限电压VH以上时(步骤S33中为“否”),跳过(不执行)步骤S34,移至步骤S35。该情况下,充电结束规定值Vt的更新被限制,直到超过充电极限电压VH为止。
另一方面,弱判断为合计值R<规定值R0(步骤S32中为“否”),则不满足充电结束规定值Vt的可变控制条件,跳过(不执行)步骤S33~S35,然后返回。
此外,在上述内容中,作为充电结束规定值Vt的可变控制条件,说明了使用规定充电结束次数P与下限值充电次数Q的合计值R的构成例,但在例如将规定充电结束次数P与下限值充电次数Q中较多的一方先达到规定值的情况作为条件时,可以代替合计值的计算,而比较规定充电结束次数P与下限值充电次数Q的大小,并根据比较结果,通过判断较大一方的次数是否为规定值以上,来决定是否需要更新。在采取其他条件的情况下,也根据该条件来决定是否需要更新。
返回到图7,在步骤S27中,判断运转状态是否结束。该判断通过与步骤S23相同的方法进行。
当判断为运转状态未结束(步骤S27中为“否”)时,返回。该情况下,由于通过急速充电使得二次电池电压Vb成为达到充电结束规定值Vt的状态,所以当程序轮完一次而再次执行运转中处理时,在步骤S15中判断为电压Vb≥Vt,进行步骤S17的涓流充电。
当判断运转状态结束(步骤S27中为“是”)时,转移至待机状态(步骤S28)(图2的时刻t5、t6),然后返回。
另一方面,当在急速充电中运转状态结束时(步骤S23中为“是”),中断急速充电(步骤S29)(图2的时刻t2),在步骤S28中转移至待机状态后,返回。
(5-3)涓流充电
图9是表示涓流充电的子程序的内容的流程图。
如该图所示那样,开始针对二次电池30的涓流充电(步骤S41)(图2的时刻t4)。
涓流充电是为了补充二次电池30的自然放电而不断流过微小电流(急速充电的1/30~1/20左右)的充电方式,与急速充电相比,不对电池施加负担,能够延长电池寿命长。图10是例示涓流充电的电压与电流波形的图,可知被供给大致恒定的微小电流。
返回到图9,在步骤S42中测量涓流充电时间。该测量由涓流充电计时器15c进行。
判断涓流充电时间是否经过了规定时间M1(步骤S43)。该规定时间M1是作为为了防止二次电池电压Vb在运转中从充电结束规定值Vt降低的涓流充电所需要的时间而预先设定的时间。
即,由于电压测量部15d对二次电池电压Vb的测量值的偏差,即使测量出二次电池电压Vb达到充电结束规定值Vt,也会存在实际上离达到充电结束规定值Vt还稍差一点的情况。
鉴于此,如果测量出在运转状态中二次电池电压Vb达到充电结束规定值Vt的情况,则这以后不进行急速充电,即使在离达到充电结束规定值Vt还稍差一点的情况下,也仅对二次电池30涓流充电规定时间M1,使得二次电池电压Vb上升到与充电结束规定值Vt更接近的程度。
若假设例如1次运转状态(任务执行时间)为平均60秒左右,则其一半的30秒左右的时间被设定为规定时间M1。由于只要能够增补测量值的偏差即可,所以不设定长的时间。预先根据实验等设定适当的值,并存储在存储部17中。
当判断涓流充电时间未经过规定时间M1(步骤S43中为“否”)时,判断运转状态是否结束(步骤S44)。若判断为运转状态未结束(步骤S44中为“否”),则返回到步骤S43。
如果涓流充电时间未经过规定时间M1、且运转状态未结束,则反复执行步骤S43、S44的处理,直到经过规定时间M1与运转状态结束中的任意一个先被判断为止。
若判断为涓流充电时间经过了规定时间M1(步骤S43中为“是”),则结束涓流充电(步骤S45),判断运转状态是否结束(步骤S46)。若判断为运转状态结束(步骤S46中为“是”),则向待机状态转移后(步骤S47),返回。
若在涓流充电时间经过规定时间M1之前判断为运转状态结束(步骤S44中为“是”),则结束涓流充电(步骤S48),在步骤S47中向待机状态转移后,返回。
此外,在上述内容中,将涓流充电的时间限制为规定时间,但是并不局限于此,例如还可以采取直到运转状态结束为止持续涓流充电的构成。另外,只要是比通过急速充电执行的充电方式电流量少的方式即可,并不局限于涓流充电,也可以是其他的充电方式。
(5-4)待机中处理
图11是表示待机中处理的子程序的内容的流程图。
如该图所示,使继电器12成为电力切断状态(步骤S51),并且从二次电池30向外部I/F22供给电力(放电)(步骤S52)。向二次电池30的放电通过对放电控制部16指示放电来进行。
判断待机状态是否结束(步骤S53)。待机状态结束的判断通过判断标志的设置从待机状态标志切换为运转状态标志来进行。
若判断待机状态结束(步骤S53中为“是”),则转移到运转状态(步骤S57),并返回。
另一方面,若判断待机状态未结束(步骤S53中为“否”),则取得下限值VL(步骤S54),判断二次电池电压Vb是否为下限值VL以下(步骤S55)。
若判断为电压不是Vb≤VL,即电压Vb>VL(步骤S55中为“否”),则认为二次电池电压Vb未降低到下限值VL而返回。
若判断为电压Vb≤VL(步骤S55中为“是”),则由于因放电使得二次电池电压Vb降低到下限值VL,若持续放电则给二次电池30带来大的负担,所以进行急速充电2(步骤S56),然后返回。
(5-5)急速充电2
图12是表示急速充电2的子程序的内容的流程图。
如该图所示那样,对二次电池30开始急速充电(步骤S61),将对当前的下限值充电次数Q加1而得到的值更新为新的下限值充电次数Q(步骤S62)。该更新通过下限值充电次数计数器15a对下限值充电次数Q加1而进行。
然后,执行充电结束规定值更新处理(步骤S63)。该充电结束规定值更新是与急速充电1的充电结束规定值更新处理(步骤S26)相同的处理。
由于在之前的步骤S62中下限值充电次数Q已经被更新,所以基于该更新后的下限值充电次数Q、和当前的规定充电结束次数P的值,进行充电结束规定值Vt的更新。
在步骤S64中,判断二次电池电压Vb是否为充电结束规定值Vt以上。需要说明的是,由于是在成为待机状态的期间的急速充电,所以也可以代替充电到充电结束规定值Vt的构成,而使用当上升到比充电结束规定值Vt低的规定的电压时,结束急速充电的构成。
若判断为电压不是Vb≥Vt、即电压Vb<Vt(步骤S64中为“否”),则判断待机状态是否结束(步骤S65)。当判断为待机状态未结束时(步骤S65中为“否”),返回到步骤S64。
如果在急速充电中电压不是Vb≥Vt、且待机状态未结束,则反复执行步骤S64、S65的处理,直到电压Vb≥Vt和待机状态结束中的任意一个先被判断为止。
若判断为在急速充电中电压成为Vb≥Vt(步骤S64中为“是”),则结束急速充电(步骤S66),将对当前的规定充电结束次数P加1而得到的值更新为新的规定充电结束次数P(步骤S67)。该更新是与上述步骤S25相同的处理。
然后,执行充电结束规定值更新处理(步骤S68),然后移至步骤S69。该步骤S68的充电结束规定值更新处理是与充电结束规定值更新处理(步骤S26)相同的处理。由于在之前的步骤S67中规定充电结束次数P已被更新,所以基于该更新后的规定充电结束次数P与当前的下限值充电次数Q的值,来进行充电结束规定值Vt的更新。
此外,在采取当代替步骤S64的充电结束规定值Vt而上升到比其低的规定的电压为止时,结束急速充电的构成的情况下,不执行而跳过步骤S67、S68的处理,移至步骤S69。
在步骤S69中,判断待机状态是否结束。
若判断为待机状态未结束(步骤S69中为“否”),则返回。该情况下,由于通过急速充电使得二次电池电压Vb达到充电结束规定值Vt的状态,所以在程序轮完一次而再次执行等待中处理时,判断为电压Vb>VL(步骤S55中为“否”),不执行步骤S56的急速充电2。
若判断为待机状态结束(步骤S69中为“是”),则移至运转状态(步骤S70),然后返回。
另一方面,若判断为在急速充电中待机状态结束(步骤S65中为“是”),则中断急速充电(步骤S71),在步骤S70中移至运转状态后,返回。
以上,如说明那样,由于在处于执行图像形成任务的运转状态时进行急速充电的构成中,将成为急速充电的停止条件的充电结束规定值Vt设定为(VL+Vs)以上且小于VH的范围内的值,所以与因运转状态下的充电机会的不确定性高而在获得充电机会时应尽可能地进行充电、充电到二次电池30的容量满额的构成相比,充电所带来的负担变少,抑制了由于该负担而导致二次电池30的寿命降低,能够实现二次电池30的长寿命化。
另外,由于基于能够成为二次电池30的劣化程度指标的规定充电结束次数P等,进行使充电结束规定值Vt可变的控制,所以即使随时间变化二次电池30的劣化进一步发展,也能够使二次电池30的输出稳定,可在待机状态下使外部I/F22稳定地动作。
此外,在上述内容中,利用电压规定充电极限电压VH、下限值VL、充电结束规定值Vt等,基于该电压的大小关系进行了二次电池30的充放电控制,但只要是作为二次电池30的蓄电量(蓄电状态)的指标的值即可,并不局限于电压。
作为以二次电池30的蓄电量为指标的值,例如也可以是二次电池30的充电容量等。关于二次电池30的充电容量,例如能够将充满电以百分率表示为100(%),将下限值VL设为x(%),将充电结束规定值Vt设为Y(>X)(%)等那样以百分率的大小来规定。关于充电容量,能够通过设置检测充电容量的检测部,或设置基于充电电流、放电电流的量来计算充入、放出了多少(几%)容量的计算部来求得。
具体而言,若通过恒流控制进行二次电池30的充电,则预先通过实验等求出二次电池30的充电容量基于单位时间的充电增加多少,在进行充电的情况下,通过对其增加率乘以充电时间,可知充入多少容量(%),若相对基准容量(例如X(%))上升到Y%,则能够判断已达到充电结束规定值Vt。如果知道基准的容量所对应的二次电池电压,则能够以该电压为基准判断充电容量的增减。
另外,还能够通过对基于单位时间的放电而导致的充电容量的减少率乘以放电时间,判断当放出几%的容量,下降到X(%)时,达到下限值VL。
此外,还可以将基准的电压设定为与下限值VL不同的电压值,以该电压值所对应的充电容量的大小为基准。另外,如果采取对二次电池30的充电容量本身进行检测的构成,则可以不设置检测电压的检测部。
并且,有时二次电池30根据环境温度,其充放电特性容易发生变化。
图13是表示二次电池30中的充放电特性的变化的例子的图,电池容量与电池单元电压的关系根据环境温度的不同而不同,即使以相同的电压(例如1.55(V))充电到目标,充电容量的大小也根据环境温度的不同而不同。
鉴于此,可以采取设置对二次电池30的周边温度进行检测的传感器等检测部,并根据检测出的温度,对充电结束规定值Vt进行修正,使得即使温度有变化,也能够获得相同的(目标的)充电容量的构成。
在该构成中,充电结束规定值Vt以基准温度下的基准值(根据待机状态的预想最长时间Ta而决定的值)为中心,上下变化。
作为修正方法,例如可考虑将针对基准温度(例如20℃)下的目标充电容量(例如40%)的二次电池电压作为基准电压,预先求出对因从基准温度起的温度变化使得二次电池电压相对基准电压上下变化多少进行表示的电压变化率,在测量电压因温度变化而高于基准值的情况下,从测量电压中减去对环境温度与基准温度的温度差乘以该电压变化率而得到的电压,或者在测量电压因温度变化而低于基准值的情况下,将对该温度差乘以该电压变化率而得到的电压与测量电压相加的方法等。
上述的使用充电容量的构成、根据周边温度来修正充电结束规定值Vt的构成等还能够应用到下述的实施方式2。
<实施方式2>
在上述实施方式1中,成为预先决定待机状态的预想最长时间Ta(例如为23小时),根据该预想最长时间Ta来设定充电结束规定值Vt的构成,但在本实施方式中,成为实际测量一天中的待机状态的时间,根据该实际测量出的时间来设定该一天后的一天的充电结束规定值Vt的构成,在该点上与实施方式1不同。以下,为了避免说明的重复,省略对与实施方式1相同的内容的说明,针对相同的构成要素赋予相同的附图标记。
图14是用于说明本实施方式中的二次电池30的充放电控制的内容的图。
在该图中,表示了将成为充放电控制对象的一天设为今天,将今天的开始时(以下称为“开始工作时”)以时刻t21表示,在时刻t21,二次电池电压Vb1与下限值VL之间产生了差量Vc1的情况。
差量Vc1是以在开始工作时二次电池电压Vb有多接近下限值VL为指标的值,表示了随着差量Vc1变小,二次电池电压Vb降低到与下限值VL接近的值的情况。
在如上述那样,当处于运转状态时对二次电池30进行充电,当处于待机状态时使二次电池30放电的构成(系统)中,为了使得在待机状态下二次电池电压Vb不低于下限值VL,只要将充电结束规定值Vt设定为在上述的适当规定范围内带有某程度富余的大的值即可。
然而,如果将充电结束规定值Vt设定为大的值,则二次电池电压Vb相应地在高的电压范围内推移,二次电池电压Vb在的高电压范围内推移与在低的(与下限值VL接近的)电压范围内推移的情况相比,如上述那样容易对二次电池30的寿命不利。
鉴于此,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按每一天,基于其前一天中作为实际使用的动作历史的成为待机状态的累计时间的长度(与二次电池的充放电相关的信息),来决定今天的充电结束规定值Vt,从而尽可能使二次电池30的电压在低的电压范围内推移,以便对二次电池30的寿命有利。
图14例示了充电结束规定值Vt在今天成为与前一天的Vt1相比降低了β后的Vt2,二次电池30的电压范围与前一天相比整体接近下限值VL,今天的结束时t22处的二次电池电压Vb2与下限值VL之间的差量Vc2比时刻t21处的差量Vc1小。
以下,使用图15~图17对根据前一天的动作历史来使充电结束规定值Vt可变的充电结束规定值可变控制的方法进行说明。
图15是表示加进了充电结束规定值可变控制后的内容的流程图,由电源控制部15执行。其中,图15所示的流程图是将图5中的流程图改写成在步骤S1之前执行充电结束规定值变更处理(步骤S90)的构成的流程图。
在本实施方式2中,由于在充电结束规定值变更处理(步骤S90)中对充电结束规定值Vt进行可变控制,所以不执行实施方式1中的充电结束规定值更新处理(步骤S26、S63、S68)。
图16是表示充电结束规定值变更处理的子程序的内容的流程图。如该图所示,首先判断是否是开始工作时(步骤S91)。若判断为不是开始工作时(步骤S91中为“否”),则返回。即,不进行充电结束规定值Vt的变更。
另一方面,若判断是开始工作时(步骤S91中为“是”),则进行充电结束规定值Vt的变更(步骤S92~S96)。
即,求前一天中的待机状态的累计时间Ta(步骤S92)。
累计时间Ta通过参照设置在存储部17中的动作历史信息表而求得。
图17是表示动作历史信息表101的构成例的图。
如该图所示,动作历史信息表101是在单位期间(1天)内,按每一次从运转状态迁移至待机状态(切换为放电)而写入其待机状态的开始时刻和结束时刻的表。该图表示了在从前一天的上午9点10分到15分的期间、从上午9点20分到30分的期间等成为待机状态的例子。此外,可以说成为待机状态的时间以外的时间是成为运转状态的时间。
根据待机状态的开始时刻与结束时刻可知成为待机状态的时间,通过将前一天成为待机状态的时间相加,能够算出前一天的待机状态的累计时间Ta。
返回到图16,在步骤S93中,求出假定为待机状态在整个累计时间Ta持续的情况下的二次电池30的电压降低量Vd。电压降低量Vd相当于上述的最低限度系统所需容量Vs,其成为今天的待机状态的预想最长时间。
电压降低量Vd通过对累计时间Ta乘以待机状态下的因二次电池30的放电引起的单位时间的电压降低量而算出。该单位时间的电压降低量也能够采用预先根据实验等求得的构成,还能够采用预先实际测量前一天处于待机状态时二次电池电压Vb的变化,对单位时间降低多少进行检测的构成。
由于电压降低量Vd表示在整个累计时间Ta(今天的待机状态的预想最长时间)待机状态持续的情况下的二次电池30的电压降低量,所以将今天的充电结束规定值Vt设定为对下限值VL加上电压降低量Vd而得到的值,二次电池30若被充电至该设定的充电结束规定值Vt,则即使假设今天在与前一天相同的整个累计时间Ta持续待机状态,二次电池30的电压Vb也不会低于下限值VL。
鉴于此,在步骤S94中,判断对下限值VL加上电压降低量Vd而得到的值是否小于充电极限电压VH,若判断为小于充电极限电压VH(步骤S94中为“是”),则将对下限值VL加上电压降低量Vd而得到的值更新为变更后的充电结束规定值Vt(步骤S95),然后返回。
若判断为并非小于充电极限电压VH、即为充电极限电压VH以上(步骤S94中为“否”),则将从充电极限电压VH减去规定值J而得到的值更新为变更后的充电结束规定值Vt(步骤S96),然后返回。
该规定值J例如为0.1V等被预先设定的小的值。由此,充电结束规定值Vt被设定为小于充电极限电压VH、且与充电极限电压VH接近的值,能够使充电结束规定值Vt在下限值VL与充电极限电压VH的范围内可变。
此外,由于累计时间Ta按每一天应该某程度地偏差,所以考虑到该偏差,还可以按照使电压降低量Vd成为稍大的值的方式(不使其达到充电极限电压VH)进行修正,并按照在到达开始工作时之前,不使二次电池30的电压Vb因该偏差而低于下限值VL的方式,使其带有某程度的富余。
电压降低量Vd越小则充电结束规定值Vt越小,待机状态的累计时间Ta越小则电压降低量Vd越小,换言之,运转状态的累计时间Ta越长则压降低量Vd越小。
因此,在图14中如果前一天的运转状态的累计时间越长,则值β相应地变大,由于本日中的二次电池电压Vb的范围更接近下限值VL,所以若图像形成装置被设置于成为运转状态的频度高的办公室等,则可以说有利于二次电池30的寿命。
若在开始工作时(t21)充电结束规定值Vt被更新,则其后的运转中处理的充电结束规定值Vt的取得(步骤S14)通过读取被更新后的充电结束规定值Vt来进行。
若到了次日的开始工作时(t22),则再次执行充电结束规定值变更处理(步骤S90),被更新为该日中的充电结束规定值Vt。该充电结束规定值Vt的更新按每一天被反复执行,如果通过反复使得充电结束规定值Vt的每日的变动少而稳定,则二次电池电压Vb的变动范围也接近下限值VL,即通过稳定在低的电压范围,能够更加延长二次电池30的寿命。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2中,也与实施方式1相同,可以根据充电结束规定值Vt的更新(可变),来进行充电电流值的可变与充电限制时间的可变中的至少一方。
另外,在上述说明中,虽然以按每一天成为运转状态与待机状态的时间的比例几乎不变化的情况为前提,但也可以设想例如1周中的休息日等、一天中几乎没有成为运转状态的时间的情况。在事先知道这样的一天(休息日)的情况下,能够采用在针对该休息日的前一天(非休息日的一天)的充电结束规定值变更处理的步骤S95中,将对下限值VL加上二次电池30的电压降低量Vd和规定值Z而得到的值,作为更新后的充电结束规定值Vt的构成。
规定值Z是用于使充电结束规定值Vt与通常相比提高,以使得即使二次电池30因从休息日的前一天经过该休息日的大致24小时持续待机状态而放电,也不使二次电池电压Vb低于下限值VL的修正值。
例如,若将图14的今天(非休息日的一天)设为休息日的前一天,且休息日从时刻t22开始,则在时刻t21执行的充电结束规定值变更处理中应用规定值Z,在充电结束规定值Vt小于充电极限电压VH的范围内,从Vt1到Vt3上升了γ。
由此,在今天中通过二次电池30的充电使得二次电池30的电压最大,上升到Vt3,与保持Vt2的情况相比,可抑制在休息日中二次电池电压Vb低于下限值VL的情况发生。能够将修正值Z预先设定为适当的值。
此外,若休息日结束,则规定值Z的应用被解除,从次日开始返回到原来的可变控制。规定值Z预先通过实验等被设定为适当值。
在上述说明中,说明了针对应该进行二次电池30的充放电控制的今天(第1单位期间),将其前一天(第2单位期间)中的待机状态的累计时间Ta设为今天中的待机状态的预想最长时间,并基于该累计时间Ta求出今天的充电结束规定值Vt的构成例,但并不局限于连续的两天。例如,也可以应用于从今天起追溯一周期间的相同的星期几。
具体而言,还能够采用将图14的“前一天”替换为上周的星期一,将图14的“今天”替换为本周的星期一,基于上周的星期一中的待机状态的累计时间Ta,求出本周的星期一中的充电结束规定值Vt的方法。其他的星期几也相同。
在办公室等中,由于还存在在相同的星期几进行相同的例行会议或仪式等的情况,一天中成为运转状态和待机状态的时间段等也容易成为相同的趋势,所以如果上周和本周中的累计时间Ta为相同的程度,则充电结束规定值Vt也容易成为同程度的值,在每周相同的星期几基于充放电的二次电池电压Vb的范围在与下限值VL接近的范围内稳定,对二次电池30的寿命更有利。星期几的判断能通过使用例如具有日历功能的计时器(未图示)等来进行。
另外,虽然说明了将过去的单位期间内的待机状态的累计时间Ta,作为与二次电池30的充放电相关的信息而取得的构成例,但并不局限于此。
例如,也可以是以待机状态下的二次电池30的放电量作为指标的值。若单位时间的放电量某种程度恒定,则累计放电量能够以待机状态的时间作为指标。
可以通过将二次电池30的放电量与基于该放电引起的电压降低量建立对应,并对在过去的单位期间(前一天或者一周前的相同星期几)内的待机状态下的二次电池30的放电量进行累计,求出该单位期间内的累计放电量作为今天中的待机状态的预想最长时间的累计放电量,将在放出与该累计放电量相当的电力的情况下的二次电池30的电压降低量作为上述的电压降低量Vd(相当于最低限度系统所需容量Vs)求得来进行。
本发明并不局限于图像形成装置,也可以作为图像形成装置等电子设备中的二次电池的充放电的控制方法。另外,还可以将该方法作为计算机执行的程序。本发明的程序例如能够记录在磁带、软盘等磁盘、DVD-ROM、DVD-RAM、CD-ROM、CD-R、MO、PD等光记录介质、闪存系记录介质等计算机可读取的各种记录介质中,关于该记录介质的形态,存在生产、转让等情况,关于程序的形态,存在经由包括互联网的有线、无线等各种网络、广播、电通信线路、卫星通信等来传送、供给的情况。
<变形例>
以上基于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了说明,但不言而喻,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实施方式,还可考虑以下那样的变形例。
(1)在上述实施方式1中,说明了使用规定充电结束次数P、下限值充电次数Q等作为充电结束规定值Vt的可变控制条件的例子,但并不局限于此。例如,也可以设为二次电池30的使用期间。将二次电池30的使用期间作为充电结束规定值Vt的可变控制条件其理由如下。
即,二次电池30伴随着使用期间变长劣化会进一步发展,若劣化进一步发展,则即使进行充电到成为与劣化前相同大小的电压,实际上也会出现与劣化前相比充电容量减少、二次电池30的输出也降低的情况。
其原因在于,为了使二次电池30的输出稳定,即使二次电池30的劣化进一步发展,只要充电后的二次电池30的充电容量也被维持为与劣化前同程度即可,存在为了将二次电池30的充电容量维持为与劣化前同程度,如果将充电结束规定值Vt提高与劣化相应的量,则能够使充电容量相应增加的情况。
预先根据实验等求出二次电池30的使用期间与因二次电池30的劣化而应该提高的充电结束规定值Vt的值之间的对应关系,通过根据使用期间的长度,在小于充电极限电压VH的范围内不断提高充电结束规定值Vt,能够将经长期间充电后的二次电池30的充电容量维持为同程度,使二次电池30的输出电力稳定。
此外,使用期间能够通过未图示的计时器等计时,该情况下,只要成为在待机状态下利用二次电池30的电力进行动作的构成即可,但并不局限于此,例如还可以成为不使用计时器地从外部取得时间信息,根据该时间信息确定使用期间的构成。来自外部的取得包括:来自用户的输入、来自经由网络的终端装置的输入等。
另外,由于规定充电结束次数P、下限值充电次数Q等对二次电池30的充电执行次数也可以说成以使用期间作为指标的值,所以即使不使用计时器,也能够将规定充电结束次数P等用于使用期间的长度的判断。
并且,对根据二次电池30的使用期间来提高充电结束规定值Vt的控制而言,能够使用例如以数日、1周、1个月等为单位阶段性提升规定值的方法,或以一天为单位缓缓上升的方法等适用于二次电池30的方法。
(2)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说明了将外部I/F22作为受理图像形成任务的执行指示的受理部的构成例,但并不局限于此,也可以将受理部设为例如受理来自操作者的执行指示的输入的操作面板等操作部。
另外,虽然当通过受理执行指示而从待机状态迁移至运转状态时,进行二次电池30的急速充电,但只要在运转状态时进行充电即可,并不局限于与从待机状态迁移至运转状态同时进行的构成。
在一个图像形成任务是针对多枚纸进行图像形成的任务的情况下,由于图像形成任务的执行时间变长,成为运转状态的时间也变长,所以如果在这样的任务被频繁进行的环境下设置图像形成装置,则能够取得比较多的充电机会,因此也可以从任务开始起(迁移至运转状态起),隔稍许时间便开始充电。该情况下,可以在运转状态中进行涓流充电直到开始急速充电为止的期间。
(3)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说明了将单位期间设为一天的构成例,但是并不局限于此,例如也可以以半天、几小时、几日为单位等。
另外,说明了利用商用电源对二次电池30进行充电的构成例,但并不局限于此,在外部电源中,作为用于对二次电池30进行充电的电力提供源,包括例如商用电源、太阳能电池、将排热等的热能转换为电能的热转换元件等中的至少一个。
(4)并且,虽然说明了通过闭锁型的继电器12来进行电流向AC-DC电源13的供给以及切断的构成,但并不局限于这样的构成,也可以是使用闭锁型以外的继电器、机械式开关元件等的构成。另外,只要在待机状态下能够切断从商用电源向电源控制部、装置主体等的电力供给即可,也可以采用不设置继电器等的构成。
(5)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作为电子设备,说明了执行图像形成任务的图像形成装置,但并不局限于此,也能够应用于当由利用二次电池的电力进行动作的受理部受理在待机状态下对处理部的处理委托时,处理部进行运转来执行该被委托的处理的电子设备,一般是具有例如在休眠(待机)状态中将来自外部的遥控器的基于无线的接通信号作为处理委托接受理的受理部,若受理了处理委托,则调谐器、显示器等接通(运转),将节目等信息显示于画面的电视机等。
另外,也可以将上述实施方式以及上述变形例的内容分别组合。
工业上的可利用性
本发明作为在具有受理处理委托的受理部、和具备执行受理到的处理的处理部的装置主体的电子设备中,对向受理部供给电力的二次电池进行充电的技术是有用的。
附图标记说明:10-电源装置;14-充电部;15-电源控制部;15a-下限值充电次数计数器;15b-规定充电结束次数计数器;15c-涓流充电计时器;15d-电压测量部;16-放电控制部;17-存储部;20-装置主体;21-图像形成部;22-外部I/F;30-二次电池;101-动作历史信息表;VH-充电极限电压(充电上限值);VL-放电停止电压(放电下限值);Ta-单位期间内的待机状态的预想最长时间;Vs-因在预想最长时间对外部I/F供给电力而降低的二次电池的电压降低量(最低限度系统所需容量);Vt-充电结束规定值(阈值)。

Claims (17)

1.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具备装置主体、以及与外部电源和二次电池连接的电源装置,
上述装置主体具有受理处理委托的受理部和执行所受理的处理的处理部,
上述电源装置具有:
状态迁移单元,其在切断从外部电源向装置主体的电力供给、且向受理部供给二次电池的电力的待机状态下,以受理部受理了处理委托为契机,迁移至进行从外部电源向装置主体的电力供给的运转状态,若处理部的处理结束,则随后返回至待机状态;
充电单元,其对二次电池进行充电;以及
控制单元,其对上述充电单元进行控制,在运转状态时利用外部电源的电力使二次电池的充电开始,在二次电池的蓄电量的指标值达到阈值Vt的情况、和在达到阈值Vt为止的期间迁移至待机状态的情况下,使该充电结束,
在将二次电池的充电上限值设为VH,将放电下限值设为VL,将在单位期间内的待机状态的预想最长时间因向受理部供给二次电池的电力而降低的蓄电量的指标值的降低量设为Vs时,上述阈值Vt为VL+Vs以上且小于VH的值。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
上述控制单元基于与二次电池的充放电相关的信息来使上述阈值Vt可变。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
上述与二次电池的充放电相关的信息是将对二次电池的充电执行次数作为指标的信息,
上述控制单元使上述阈值Vt随着将上述充电执行次数作为指标的值增多而上升。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
若二次电池的蓄电量的指标值因在待机状态时二次电池的电力向上述受理部的供给而降低到下限值VL,则上述控制单元使二次电池充电,
在将二次电池的蓄电量的指标值基于充电而上升到阈值Vt、使得该充电结束的情况下的累计的规定充电结束次数设为P,将因待机状态时二次电池的蓄电量的指标值降低到下限值VL而开始充电的情况下的累计的下限值充电次数设为Q时,
上述控制单元使上述阈值Vt上升的条件成为:P与Q中较多的一方达到规定值时、P与Q中较少的一方达到规定值时、将对P加上Q的值除以2而得到的平均值达到规定值时、P与Q的合计值达到规定值时中的任意一个。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
上述与二次电池的充放电相关的信息是表示单位期间内的待机状态的累计时间的信息,
上述控制单元将与进行二次电池的充放电控制的第1单位期间相比为过去的第2单位期间内的待机状态的累计时间设为第1单位期间内的待机状态的预想最长时间,来求出上述降低量Vs,根据求出的降低量Vs的大小来使上述阈值Vt可变。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
上述与二次电池的充放电相关的信息是表示单位期间内的待机状态下的二次电池的累计放电量的信息,
上述控制单元将与进行二次电池的充放电控制的第1单位期间相比为过去的第2单位期间内的待机状态下的累计放电量设为第1单位期间内的待机状态的预想最长时间的累计放电量,求出因该累计放电量的放电引起的蓄电量的指标值的降低量作为上述降低量Vs,并根据求出的降低量Vs的大小来使上述阈值Vt可变。
7.根据权利要求5或者6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
上述单位期间为一天,
在将第1单位期间设为今天时,第2单位期间为今天的一天前、即前一天,或者从今天起追溯一周前的相同的星期几。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
在作为第1单位期间的今天的次日为休息日,作为与今天相比为过去的一天的第2单位期间不是休息日的情况下,
上述控制单元使针对进行充放电控制的今天的阈值Vt可变而成为比将过去的一天中的待机状态的累计时间设为预想最长时间的情况下求出的阈值Vt高出规定值Z的值。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
上述与二次电池的充放电相关的信息为二次电池的使用期间,
上述控制单元使上述阈值Vt随着上述使用期间的增长而上升。
10.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
上述控制单元使阈值Vt在单位期间的开始时可变。
11.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
上述控制单元使对二次电池的充电电流值与对充电有限制时间的情况下的该限制时间中的至少一方伴随着阈值Vt的可变而可变。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
上述控制单元取得二次电池的周边温度,并基于所取得的温度在VL+Vs以上且小于VH的范围内对阈值Vt进行修正。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
上述控制单元进行下述控制:若在运转状态时二次电池的充电被进行到阈值Vt为止,则此后变更为电流量比该充电方式少的其他充电方式,基于变更后的充电方式的充电仅进行规定时间,或者持续到该运转状态结束为止。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
在从待机状态迁移至运转状态时,上述控制单元开始二次电池的充电。
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
上述二次电池的蓄电量的指标值为二次电池的电压。
1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
上述外部电源中包含商用电源、太阳能电池、热电转换元件中的至少一个,作为用于对二次电池进行充电的电力供给源。
17.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装置主体、以及与外部电源和二次电池连接的电源装置,
上述装置主体具有受理图像形成的指示的受理部和基于所受理的指示来执行图像形成的图像形成部,
上述电源装置具有:
状态迁移单元,其在切断从外部电源向装置主体的电力供给、且向受理部供给二次电池的电力的待机状态下,以受理部受理了图像形成的指示为契机,迁移至进行从外部电源向装置主体的电力供给的运转状态,如图像形成部的图像形成结束,则随后返回至待机状态;
充电单元,其对二次电池进行充电;以及
控制单元,其对上述充电单元进行控制,在运转状态时利用外部电源的电力使二次电池的充电开始,在二次电池的蓄电量的指标值达到阈值Vt的情况、和在达到阈值Vt为止的期间迁移至待机状态的情况下,使该充电结束,
在将二次电池的充电上限值设为VH,将放电下限值设为VL,将在单位期间内的待机状态的预想最长时间因向受理部供给二次电池的电力而降低的蓄电量的指标值的降低量设为Vs时,上述阈值Vt为VL+Vs以上且小于VH的值。
CN201210500341.6A 2011-12-02 2012-11-29 电子设备以及图像形成装置 Active CN103138336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1-265086 2011-12-02
JP2011265086A JP5494633B2 (ja) 2011-12-02 2011-12-02 電子機器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138336A true CN103138336A (zh) 2013-06-05
CN103138336B CN103138336B (zh) 2017-04-19

Family

ID=4849780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10500341.6A Active CN103138336B (zh) 2011-12-02 2012-11-29 电子设备以及图像形成装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8954777B2 (zh)
JP (1) JP5494633B2 (zh)
CN (1) CN103138336B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988734A (zh) * 2014-09-02 2016-10-05 株式会社东芝 存储器系统
CN108352581A (zh) * 2015-09-24 2018-07-31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终端设备和控制充电的方法
CN114137423A (zh) * 2020-09-04 2022-03-04 卡西欧计算机株式会社 电子设备、充电电池的劣化检测方法及记录介质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3035143A (ja) * 2011-08-03 2013-02-21 Ricoh Co Ltd 画像形成装置、給電制御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JP2014006867A (ja) * 2012-06-01 2014-01-16 Toshiba Corp 無線通信装置及び無線通信システム
KR20150012425A (ko) * 2013-07-25 2015-02-04 에스케이이노베이션 주식회사 배터리 과충전 방지 장치
KR20150054464A (ko) * 2013-11-12 2015-05-20 삼성에스디아이 주식회사 배터리 충전 방법 및 배터리 충전 시스템
US9612288B2 (en) * 2014-01-31 2017-04-04 Analog Devices Global Voltage-based fuel gauge on battery capacity
KR102160636B1 (ko) * 2014-02-21 2020-09-28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전자 장치 및 입출력 장치를 제어하는 방법
JP6621055B2 (ja) * 2016-09-27 2019-12-18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電子機器
JP6627025B2 (ja) * 2017-07-20 2020-01-08 エクセルギー・パワー・システムズ株式会社 直流給電方式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2014574A (ja) * 2000-06-30 2002-01-18 Canon Inc 画像形成装置
CN1975609A (zh) * 2005-11-28 2007-06-06 佳能株式会社 包括蓄电池的图像形成系统
CN101563253A (zh) * 2006-05-19 2009-10-21 西门子运输系统有限公司 车辆的能量管理系统
JP2011229274A (ja) * 2010-04-20 2011-11-10 Konica Minolta Business Technologies Inc 充電装置、それを用いた画像形成装置、充電装置の制御方法、及び充電装置の制御プログラム

Family Cites Families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1298532A (ja) * 2000-04-11 2001-10-26 Kenwood Corp 携帯型電話機および充電システム
JP2003037945A (ja) * 2001-07-25 2003-02-07 Nec Saitama Ltd 携帯電話機の電池の放電残時間検出装置とその検出方法
JP2004094607A (ja) * 2002-08-30 2004-03-25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携帯情報機器、及びその充電状態最適化方法とプログラム、並びに、電池管理サーバ、及びそれによる電池式電気機器の充電状態最適化方法とプログラム
JP4125105B2 (ja) * 2002-12-10 2008-07-30 松下電器産業株式会社 二次電池の残存容量演算装置及びその残存容量演算方法
JP4248883B2 (ja) * 2003-01-06 2009-04-02 富士通株式会社 バッテリ管理サーバにおけるバッテリアラーム電圧設定装置、バッテリアラーム電圧設定方法
JP4123184B2 (ja) 2004-04-27 2008-07-23 ソニー株式会社 二次電池の残容量算出方法および電池パック
KR100790970B1 (ko) * 2005-08-24 2008-01-02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급격한 전압 변동이 없는 전원스위칭장치 및전원스위칭방법
JP2007295680A (ja) * 2006-04-24 2007-11-08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負荷制御装置
JP5063036B2 (ja) * 2006-06-09 2012-10-31 中国電力株式会社 電力供給システム
JP2009052975A (ja) * 2007-08-24 2009-03-12 Panasonic Corp 電池残量算出回路、及びこれを用いる電池パック
US20090174366A1 (en) * 2008-01-09 2009-07-09 Freescale Semiconductor, Inc. Multiple Function Switching Regulator for Use in Mobile Electronic Devices
US8716980B2 (en) * 2009-02-04 2014-05-06 Samsung Sdi Co., Ltd. Charge and discharge system of secondary battery and method of controlling charge and discharge of secondary battery
JP5058211B2 (ja) * 2009-05-28 2012-10-24 株式会社マキタ 二次電池の診断装置とそれに有用な情報収集装置
JP5466911B2 (ja) * 2009-10-05 2014-04-09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電力供給システム及び電力供給システムの制御装置
JP5104891B2 (ja) * 2010-03-08 2012-12-19 コニカミノルタビジネステクノロジーズ株式会社 電源システム
JP2012134727A (ja) * 2010-12-21 2012-07-12 Sony Corp 撮像装置及び撮像装置の使用可能時間算出方法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2014574A (ja) * 2000-06-30 2002-01-18 Canon Inc 画像形成装置
CN1975609A (zh) * 2005-11-28 2007-06-06 佳能株式会社 包括蓄电池的图像形成系统
CN101563253A (zh) * 2006-05-19 2009-10-21 西门子运输系统有限公司 车辆的能量管理系统
JP2011229274A (ja) * 2010-04-20 2011-11-10 Konica Minolta Business Technologies Inc 充電装置、それを用いた画像形成装置、充電装置の制御方法、及び充電装置の制御プログラム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988734A (zh) * 2014-09-02 2016-10-05 株式会社东芝 存储器系统
CN108352581A (zh) * 2015-09-24 2018-07-31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终端设备和控制充电的方法
CN114137423A (zh) * 2020-09-04 2022-03-04 卡西欧计算机株式会社 电子设备、充电电池的劣化检测方法及记录介质
CN114137423B (zh) * 2020-09-04 2024-01-05 卡西欧计算机株式会社 电子设备、充电电池的劣化检测方法及记录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8954777B2 (en) 2015-02-10
JP2013118768A (ja) 2013-06-13
JP5494633B2 (ja) 2014-05-21
US20130145184A1 (en) 2013-06-06
CN103138336B (zh) 2017-04-1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138336A (zh) 电子设备以及图像形成装置
US20100245102A1 (en) Information display device
KR101441127B1 (ko) 전자 기기 및 전자 기기의 충전 방법
US9350188B2 (en) Electronic device and power-source device
JP5119307B2 (ja) バッテリーパックの充電制御方法
EP3444625A1 (en) Electricity storage device, electricity storage system, and power supply system
JP2012242135A (ja) 残容量算出方法、パック電池の出荷前調整方法、残容量算出装置及びパック電池
JP2010028876A (ja) 充放電システムおよび携帯式コンピュータ
US20170288418A1 (en) Battery Charging System
CN112310495B (zh) 电池充电方法
CN100446014C (zh) 用于便携式电源的方法与装置
CN103823542A (zh) 电子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US20050156570A1 (en) Autonomic battery reconditioning
JP2011233414A (ja) 二次電池の残容量データ生成方法及びパック電池
US11910084B2 (en) Electronic apparatus, control method, and non-transitory computer readable medium
JP2020107086A (ja) 電子機器、制御方法、プログラム
JP2014010005A (ja) 二次電池の相対残容量算出方法及びパック電池
JP2016012989A (ja) バッテリ制御装置
JP6494354B2 (ja) 充電制御装置および充電制御方法
JP2008092710A (ja) 電池電圧制御装置、電池電圧制御方法、及び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
US11251640B2 (en) Electronic apparatus and control method
JP2809661B2 (ja) 電池駆動型情報処理装置、電池電源システムおよび電池管理装置
JP2020191756A (ja) 電子機器、制御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JP5025455B2 (ja) 電子機器、プログラム及びコンピュータ読み取り可能な記憶媒体
JP3993843B2 (ja) 充電方法及び充電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